Lesson02

73
中學的視覺藝術教學 Teaching Visual Arts in Secondary Schools (ART5100) 02 香港視覺藝術教育及課程的發展 1 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description

This module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participants to inquire into the basic issues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ologies with a critical analysis of current practice and other alternatives from historical, social,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articipants are encouraged to plan their lessons with learner-centered art activities that relate to students’ social and cultural experiences.

Transcript of Lesson02

Page 1: Lesson02

中學的視覺藝術教學Teaching Visual Arts in Secondary Schools (ART5100)

02 香港視覺藝術教育及課程的發展

1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2: Lesson02

1.5視覺藝術教育的重要性

2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3: Lesson02

以下的名稱如何分?

• 美術?

• 藝術教育?• 美術教育?

• 美勞?

• 美術與設計?

3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4: Lesson02

視覺藝術科

• 為甚麼要教(或學)視覺藝術?(原因)• 要教(或學)什麼視覺藝術?(內容)• 如何教(或學)視覺藝術?(方法)

4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5: Lesson02

中學藝術教育 理想與現實

5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6: Lesson02

「中學藝術教育」理想與現實

• 9”

• 問題討論學生透過藝術可以獲得什麼的好處?你又覺得考試制度是否規範了學生的藝術表現?

6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7: Lesson02

教育兩個矛盾性

A. 人應該接受教育以實現本來的他

(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潛能,社會可以容納不同潛能的人)

B. 人應該接受教育以實現非本來的他

(即因應社會需要而培育人才,換句話說,教育的目的是消除社會不需要的特質)

Read, H (1958) http://findbook.tw/book/9789867034458/basic

7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8: Lesson02

Ten Lesson the Arts Teach

• http://www.toknowart.com/apsarts/eisner.html

• Elliot Eisner

8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9: Lesson02

We need the arts to• Express idea and feeling in way beyond words

• Stir creativity enrich a child’s way of knowing

• Integrate the fragment of academic life

• Empower the disabled

• Create community and to build connection across generations

Learning in the arts truly is a lifelong deeply satisfying journey.

Boyer,E.I. 1997 P.136

9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10: Lesson02

香港為何要課改?

• 前教統會主席梁錦松指出:「社會需要精英,但是單一的教育制度只可以培養單一範疇的精英,而今天社會需要的是多元的精英,而抵有多元的教育制度才可以培養具備多方面才能的優秀人才」

• 教育的功能「主要是幫助每個人達致全人發展J 以及「為社會作育英才」。

• (教育統言草委員會, 2000頁1)

10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11: Lesson02

杜威的教育信條

• 教育可說是一個生活的過程,而不是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

• 教師的職責主要是決定如何把學科的經驗與知識的基礎帶給學生。

• 要是教育就是生命,那麼基本上所有人的生活都接觸到科學,藝術,文化與溝通等成份。

11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12: Lesson02

視藝的邊緣性

• 學校視藝教育在很多國家都存在「邊緣性」的問題。

Eisner 1998

12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13: Lesson02

思考問題

• 為甚麼學校規藝教育會處於「邊緣」位實?

• 是視藝教育無助於達成社會認同的教育目標?

• 是公眾人士對它的教育意義欠缺理解?

• 抑或基於某種原因,它本來就是用來作為教育的裝飾品?

13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14: Lesson02

視覺藝術科是一門科目

• 是一門有關於製作與瞭解視覺藝術的教與學,同時也是一門經由藝術發現世界與自我的學科。(Feldman, 1996)

14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15: Lesson02

2.1視覺藝術思潮發展

15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16: Lesson02

學科中心 學科知識結構論

 重學科完整性與本質價值及知識技能的傳授

社會中心社會文化背景論

社會/文化/民族/國家價值觀的傳承與尊重

兒童中心個體認知發展階段論

發展個體的潛能與協助自我實現

E. W.Eisner

16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17: Lesson02

兒童為中心 /studio base

• 藝術教育的目標在於開發學生的創造性並促進其人格的健全發展

• 強調啟發、鼓勵與支持學生自我表現,避免以成人的概念或作品干涉兒童的創作

17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18: Lesson02

兒童為中心

• 兒童有其特有的看的方法、思想的方法和感覺的方法。 自然主義教育家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 相信自然是最好的老師,所有人類的知識基礎是從自然中獲得。 裴斯塔洛齊 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

• 兒童繪畫是美的創造的最原初、最純粹的泉源,鼓勵兒童觀察自然,自由運用材料,並以自我方法大膽嘗試作畫。 齊澤克 Franz Crizek 1864-1964

18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19: Lesson02

兒童為中心

• 藝術教育旨在啟發個人的潛能藝術表現是由內而外的過程,是自然成長的表徵。藝術教育必須順應個人與生俱來的創造性,並促其開展。(藝術教育的目標即在於開發兒童的創造性並促進兒童人格的健全發展。

• 教育內容以藝術創作為範疇,無系統性課程和預先決定的教材,而且反對以成人藝術品為學習內容,以免阻礙兒童的自我表現和創造性的發展。在敎學方法上著重啟發、鼓勵與支持兒童的自我表現,依兒童繪畫是美的創造的最原初、最純粹的泉源,鼓勵兒童觀察自然,自由運用材料,並以自我方法大膽嘗試作畫。 四十年代美國的羅恩菲爾《創造與心智的成長》V. Lowenfeld 英國的里德H.Read《透過藝術的教育》

19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20: Lesson02

兒童為中心在香港實行的問題?

20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21: Lesson02

DBAE 學科為中心 Elliot Eisner is emeritus professor of Art and Education at Stanford University. He is active in several fields including arts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qualitative research.Originally trained in the visual arts, Eisner received his Ph.D in educ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 the 1960s, where he studied with Joseph Schwab, Bruno Bettelheim, and Phillip Jackson.

21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22: Lesson02

學科為中心 DBAE

• Discipline Based Art Education

• 學習領域包括藝術史、藝術創作、藝術批評及美學

• 重視藝術學科知識,強調美術科應視作學科來研習

22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23: Lesson02

學科為中心 DBAE

• 藝術教育的主要價值在於它對各人經驗的獨特貢献,藝術能力不是自然成長而是學習的結果,未經指導的自我表現,不是創造。

• 藝術應為普通教育中的一門獨立學科,其課程內容應包括美學、藝術批評、藝術史和藝術創作。

• 在教學上著重教師的指導和學生藝術概念的獲得,兼顧學習過程和結果,並以行為目標和表現目標為依據評量學習成就。

• 在課程組織上也顧及兒童發展程度,為教材難易程度的依據,而不是以創造性和人格的統整發展為目的。

23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24: Lesson02

DBAE在香港實行的問題?

24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25: Lesson02

社會取向1

• McFee 馬可菲 - 90s

「社區本位的藝術教育」 Community-based art education藝術教育是:學生發現、認知與讚賞社區價值觀的歷程;藝術教育必須促使學生成為參與民主社會的公民;此外,社區具有流動、動態與演進的性質,因此,當教師進行藝術教育時應讓學生了解這些性質。

25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26: Lesson02

社會取向2

• 藝術教育應注意藝術的公共價值「地方藝術教育」art education of place捐棄僅以人為中心的社區本位藝術教育,而提倡包括人、地理環境、人造物、生物等所構成的社區。

• 藝術教育必須積極地投入社區及更大的社會環境中• 藝術教育應隨社會重建而改變,今日的藝術教育旨在促進社會的公平,包括對於性別、種族與不同文化的尊重與肯定。

26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27: Lesson02

社會取向3

• 藝術教育的內涵為視覺文化 Visual Culture:除了美術以外,尚包括不同文化的人工產品、廣告及其他大眾傳播圖像、設計的物品、裝潢、環境等,除了探討作品的感覺、形式、材料特性及效果,並涉及其社會政治層面的特性及效果。

• 藝術教育應重視多元文化現象,進行「社會重建的多元文化藝術教育」。

27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28: Lesson02

社會取向4

• 除了傳統的形式美學分析,並提供機會對於圖像及人工產品做社會、政治,宗教、經濟上的分析。

• 學生可參與課程的設計,將各自居住地的藝術融入課程,教師之間亦可合作計劃課程之實施。

28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29: Lesson02

社會取向在香港實行的問題?

29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30: Lesson02

現代教育對知識的詮釋

• 甚麼知識才是最有價值的知識?(Spencer, 1859)

• 對誰而言的價值(Doll, 1993)

後現代教育對知識的

詮釋

30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31: Lesson02

後現代教育

• 藝術創作無高下之別。• 關注環境與人的關係。• 藝術與生活結合,強調藝術的意義與詮釋。• 關注根源、情境、歷史及文化對構成思想和經驗的影響。

• 藝術範疇的純粹性被推翻,藝術不只是在藝術間存在,更交錯其他的類別與超越原有的範疇。

31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32: Lesson02

後現代教育

• 受歐州大陸哲學的影響:結構主義、解構主義、現象學、符號學、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毋統一明確的觀點。

• 強調知識的流動性、解釋性與非絶對性:反對普遍性的論述觀點,容許知識的歧異性與多義性,接納矛盾與衝突。

• 關注藝術的情境性質,尤其藝術品的生產(藝術家)和欣賞(觀眾)情境:觀者背負著文化與歷史的包袱,將自身的經驗與歷史融入觀賞中。

32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33: Lesson02

後現代教育

• 學生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則便應擴展對生活環境、社會背景的關注,使藝術學習的經驗接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引導學生體會後現化藝術創作「為生活而藝術」的愉悅(趙惠玲,2004 ,162 )。

• 在後現代的藝術教育觀下,技巧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了解人類文化意義與創造新意義的手段(郭禎祥,1999)。

33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34: Lesson02

未來?

• MEDIA 媒體資訊 ?

34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35: Lesson02

EX2 試寫本年度教學進度設計

• 背景:配合慶祝建國六十周年國情教育活動• 要求:宣揚我國的輝煌建設,錦繡山河• 對象:中一• 完成後試分析自己的教學取向

35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36: Lesson02

2.2香港視覺藝術教育及課程的發展

36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37: Lesson02

香港學校視藝課程發展60年

• 英國人佔港的主要目的,主要是為了取得一個經商的立足點,對於居港華人,港府初期採取“不干預”政策;而當時居港華人皆視香港為避難之所,暫居此地以求安定生活,並無歸屬感。

• 因此,政府更不主動參與發展本地教育,只是鼓勵熱心人士及志願團體辦學,香港早期教育的開拓遂有賴教會人士及華人社團的推動

37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38: Lesson02

香港學校視藝課程發展60年 - 政治方面

• 政治方面:在英國統治期間,香港的教育,除了1941-1945年為日軍入侵的三年多時間,受到破壞外,一直都在安定的狀態下自由發展起來。

• 香港的教育,是英國殖民地管治。英國傳統的教育觀念,重英而輕中。所以政治令美術教育亦趨向於西化,學生較易接觸西方的教育理論與西方的繪畫風格,而這等教育更成為小學、中學、教育學院與大專的主流。

38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39: Lesson02

香港學校視藝課程發展60年 - 文化方面

• 這百多年的文化教育事業,帶著濃厚的殖民地意識。殖民地意識特點是思想自由,但國家與民族的觀念,非常薄弱

• 文化教育商業化,一切以功利思想為依歸。所以香港在這一百五十年來,便以西方的學術架構為主。

39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40: Lesson02

香港學校視藝課程發展60年 - 經濟方面

• 英國政府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對國家有用的人才,這些對人的投資,是從經濟觀點出發的。

• 英國教育的特色是:古板的制度;激烈的考試,淘汰那些國家不大需要的人才,以免投資不合化算。

• 教育政策是以滿足工商業人才需求為主線

40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41: Lesson02

香港學校視藝課程發展60年 - 社會方面

• 英國的統治哲學,是沒有完整的系統可言。其發展只是根據實際需要,只要不發生亂子,便任由它的存在,到了實際需要時,才作出適當的整理,應付便算。

• 這文化背景的影響下,香港美術教育的政策,也是沒有一套完整的規劃。這可說是百花齊放,也可說是群龍無主,四處亂舞。

41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42: Lesson02

香港中學發展英華,聖保羅

• 香港較早的西式學校都是教會興辦的,目的是為了培養華人傳教士。其中最早的一所是馬禮遜學校 (Morrison School),創辦者是 1835年在廣州成立的馬禮遜教育協會。

• 英國聖公會在香港開辦了第一所為中國學生開設的學校 - 聖保羅書院 (St. Paul's College)

• 之後還有拔萃,聖心

英華書院

42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43: Lesson02

四十至五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

• 視藝教育開始受到關注,始於1935年的Burney報告書。「若果有足夠的老師,手工、美術及音樂都會介紹到所有學校去」

• 1947年,政府發展本土的中文中小學教育,中學已經設有圖畫科。

• 1949年的教育年報正式提出學校需要開設藝術課程。教育司指出「音樂及手工,是為那些藝文字性和學術性科目較少興趣和能力的學童而設的藝術性及賞踐性科目」

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於1941年淪陷-三年零八個月

43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44: Lesson02

四十至五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

• 上世紀50年代至近年的教育「局/署」合一前,美術教育都是由教育署美工中心督學負責。

• 50年代顯理夫(Michael Griffith) 的工作重點是讓小學「知道」美術「是甚麼」於是帶著名畫的複製品到學校老師和學生欣賞。

• 1954年,中文中學會考卷中,加入了美術科。試卷內容多繪畫中國畫或西洋畫,評核標準方面亦只談構圖、用色、筆法和形態,並以技巧為主。

海倫‧.奧干諾(Ms. Helen O'Connor)著有《香港學校美術教學芻議》(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ing of Art in Hong Kong Schools)(1961年發表) 一書,並由譚清高先生翻

1952年教育司署成立小學美術課程設計委員會,成員有五,是愛維爾夫人 (Mrs Attwill)、奧干納夫人 (Mrs O Conner)、顧理夫 (Griffith)、李國輝、劉唯適等。因未達共識,只臨時訂立一小學美勞的教學原則」。

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ing of Art in Hong Kong Schools

44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45: Lesson02

六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美術興盛期的年代

• 60年代, Michael Griffith看到香港工商業的發展趨勢,於是提出「只講fine art (純藝術)是站不住腳的J 於是在學校美術教育中加入「為生活而設計」 的元素﹒

• 但是,顧理夫提出的設計教育理念受到當時的下屬郭樵亮質疑為「不相信美術」。

• 1960年,教育司署頒布英文中學美術科課程建議(Suggested Syllabus for Art in Anglo-Chinese Secondary Schools)。強調美術教育並不是培養藝術家,而是培養學生有敏銳的觀察力與判斷力。

45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46: Lesson02

六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美術興盛期的年代

• 教學題材方面,可包括風景、人物、動物、靜物、建築物、海洋、機械、水、四季、自然現象、運動、文學、歷史、新聞、樂器、宗教與地理等。

• 並鼓勵創作時,與其他科目,如歷史科、音樂科、語文科及地理科互相配合。

香港教育司署美術組出版由顧理夫先生(Mr. M.F.Griffith)撰寫,李國輝先生、廖繼承先生、彭行群女士翻譯的《小學美術教學舉隅》, 提出一些有關小學美術教學的建議。內容分成四大類:繪畫、美術設計、雕塑及模型製作、參觀及欣

小學美術教學舉隅

46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47: Lesson02

• 教學時,教師應在黑板有清楚的指示,大的圖片亦應多加以利用。

• 繪畫的方法亦仔細分為(12-14歲、14-16歲、16-18歲)的不同階段。

• 並提及構圖、色彩、明暗與質感的教學方法。各類的版畫技巧、圖案、時裝設計、刺繡、剪紙、紙手工、面具的製作等則包括在設計的學習範疇內。

• 大部份是偏重於技巧的練習, 美術科只作為「陶冶」性情的科目。

1967香港教育司署出版了《小學美術及勞作科課程》,內容分為美術科和勞作科。

美術教學不等於單純地給兒童提供製作物料,任憑他們隨意表達,反而「必須在各個階段給以適當的指導」。

六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美術興盛期的年代

小學美術及勞作科課程

47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48: Lesson02

七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設計的年代

• 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帶動普及強迫教育的高速發展。

• 1978年實施九年強迫教育,全面資助初中學位

• 70年代教育司署 (1978) 只為初中出版《中學課程綱要-美術與設計科(中一至中三)》(李秀奇,1997)。這本《課程綱要》在1982年重版 (Li, 2000);同年又為高中出版《中學課程綱要-美術與設計科(中四至中五)》,這兩本由「美術科」改為「美術與設計科」的《課程》,加入了「基本設計」、「立體設計」、「印刷品設計」、「平面設計」及「圖案設計」等學習範疇,明顯具有「社會取向」的設計特色。

1981年出版《小學課程綱要──美勞科》,有意圖地為各類學習活動提供全年教學時間分配比例,課程中仍然「鼓勵兒童用自己的方法,自由舒暢地把他所見的事物或感受表達出來」 (1981,頁7),可見「人本取向」仍然是小學美術課程設計的特色。

48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49: Lesson02

八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DBAE

• 1982年,香港課程發展委員會頒布初中(中一至中三)及高中(中四及中五)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

• 初中課程的教學目標強調「學生能透過觀察、觸摸和運用簡單技巧去嘗試創作」。

• 課程內容包括基本設計、素描、繪畫、雕塑、立體設計、陶藝、印刷品設計、手工藝、書法及美術欣賞等。

• 每一項又列出學習單元作舉例性教學活動,但並無提及評核的方法。教學時間最少每週應有兩個連續兩教節或一個連續三教節。

49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50: Lesson02

• 高中課程教學時間為每週設兩次二連堂教節(即四教節)。如陶藝科為一獨立科目,則教學時間為每週設四至五教節。

• 教學目標注重平面和立體兩方面的設計基礎。從建議單元中,學生可以從中選擇數科,嘗試作深入的探討。教學範疇包括素描、繪畫、雕塑、立體設計、陶藝、版畫、平面設計、圖案設計、刺繡、書法及美術史。

• 教學時,應多鼓勵學生,以他們日常生活和環境為基礎以分析四周的自然和人造物件及搜集素描資料來獲得創作的靈感。課程綱要提供了教學以上媒介時的指引,但卻欠缺教學的評估方法

八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DBAE

50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51: Lesson02

九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教師提升

• 1991年推出的美術與設計科高級補充程度課程綱要,建議學校於中六及中七年級採用,內容與香港考試局所開設的考試相配合。課程分為三個部分:美術創作、美術知識和美術史。

• 美術知識是讓學生認識有關基本元素、造形關係及一些美學理論等概念。

• 美術創作分為第一節的自我表現的美術,包括素描、繪畫、版畫、書法及雕塑;第二節為應用的美術,包括手工藝、平面設計和立體設計。

• 美術史讓學生認識人類的藝術傳統,及其與當代的關係。這三部分是不可割裂的,而且應該整體學習。

51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52: Lesson02

九十年代的中學美術教育教師提升

• 1992年,第五號報告書指出,教育的關鍵是師資教育與發展,以及小學的人力資源,因此建議香港政府在未來的十五年內能用235億元來改善全港的師資培訓、教師地位以及教育工作量。

• 統一目前的五所教育學院,使之升格為可開辦學位課程的新教育學院;成立一個師資培訓與師資諮詢委員會,以適應二十一世紀人才培訓的需要;十五年內將35%的小學教師提高到學位教師水平,到2007年,必須使7500名教師取得學位

52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53: Lesson02

課改前的中學美術教育進入後現代

• 余樹德先生於1994年香港課程改革曾提出:

後現代研習須顧及藝術家的情感因素,同時代社會、政治及文化的相互影響,即垂直及水平方向的情景研習 (Contextual Studies),包括製作技巧及知識、宏觀研究美術史的技巧及知識、社會文化因素、分析技巧及批判意識等

53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54: Lesson02

• 1997年中一至中三中學美術與設計科課程綱要推出,並於1999年9月全面施行,學習範疇分為美術知識、美術創作與美術史。

• 強調三個範疇應整體學習,因為理論與實踐是相輔相承的。

課改前的中學美術教育進入後現代

54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55: Lesson02

• 香港的教師的美術科教學,一向以來以美術創作為主,而美術科的教學時數有限,亦難於兼顧多方面的學習;

• 另一方面,學生一向認為美術知識與美術史較為枯燥,這樣的學習是否會減低學習美術科的興趣?

• 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便應有充足的備課,美術史不應單純以歷史科目來教學,而應透過藝術家與藝術作品的認識,以加強學生在創作上的表現力、分析力與創作力。1999年9月,為配合新課程而有三套教科書同時出版,相信在美術史這環節內,可給予教師多一些參考的資料。

課改前的中學美術教育進入後現代

55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56: Lesson02

結論

• 香港的中學,美術科多由一至二位專科教師任教。所以每校的美術科發展,很大程度是掌握於教師的手中。四十年代以來,教師受訓的途徑多來自本地的師範學院及中文大學藝術系。

• 由於香港欠缺美術科的學位課程,因此中學教師的進修途徑,大多前往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等地。他們所受的是西方教育,這會影響他們的教學內容偏重於西方藝術,尤以創作媒介的學習。令香港的中學生,較少接觸中國的文化。

• 考試模式的改變,著重校內評估,發展學生的擴散性思維,而非限於技巧的操練,這有助於中學美術的整體發展。

吳香生 香港美術教育發展六十年56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57: Lesson02

2.3 學與教的新交化

57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58: Lesson02

小一至中三課程架構視覺藝術課程宗旨

學習目標

培養創意及想像力

發展技能與過程

培養評賞藝術的能力

認識藝術的情境

學習重點P1.-P.3 視覺元素P.4-P.6 表達觀點S.1-S.3 認識社會

共通能力價值觀和態度

58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59: Lesson02

新高中課程架構

59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60: Lesson02

學科本位的美術教育DBAE

Discipline Base Art Education

• 具有3個特徵

• 4個內容領域

• 4個學習方向

60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61: Lesson02

三個特徵

1.學習內容以學習領域區分:美學、美術批評、美術史及美術製作

2.教學內容由簡至繁,循序漸進式的遞進

3.課程設計書面化,教學實施系統化

61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62: Lesson02

DBAE 四個內容領域

美學 美術批評 美術史 美術製作

美感經驗

美的本質

美術品形成的特質

美術品優劣

美術品呈現的形式與情境

內涵的顯著性及重要性 (即美術史中的地

位)

美術品的屬性 時間地點作者

時代風格

個人風格

影響力

美術創作的:

獨創性知識技能程序....

62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63: Lesson02

DBAE 四個學習方向

美學 美術批評 美術史 美術製作

鼓勵學生討論美的本質

對藝術品進行分析,演譯,並判斷藝術品之優劣

能描述作品主題,分析視覺元素和組織原

詮釋藝術家的意圖

認識主流藝術

分析各種風格

了解美術品的文化與歷史背景

發展創意和創作技巧

運用不同的創作媒介和方法,把作意念呈現出來

63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64: Lesson02

視藝課程改革的路向

✤面對全面檢討的教育改革,大家需要重新思考★ 甚麼知識才是最有價值的知識?

★ 對誰而言的價值?

★ 視藝教育的價值應該是甚麼?

64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65: Lesson02

課程改革的架構與重點

1. 知識:以八個「學習領域」取代過去以科目組成學校課程的構想。

2. 能力:建議透過八個「學習領域」掌握九種「共通能力」。

3. 價值觀和態度: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

65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66: Lesson02

視覺藝術的學習目標

培養創意及想像力

認識藝術的情境

培養評賞藝街的能力

發展技能與過程

66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67: Lesson02

九種共通能力

• 課程決策者相信「共通能力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的基礎」於是訂立了九種共通能力。

๏不過,你有沒有想過.. . . . .

➡ 在藝術教育領域中有相同的重要性嗎?

➡ 能夠達到藝術教育的本質意義與價值嗎?

67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68: Lesson02

藝術教育的價值

在「價值觀和態度」一節亦指出,學習藝術有助學生:

• 認識人類怎樣表達自我• 反省及評價自己的生活與藝術關係• 認誠藝術與社會政治和經濟環境• 認識藝術家怎樣透過藝街去傳遞文化的價值觀• 認識、尊重及包容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及信念

68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69: Lesson02

EX3 5%

• 過去的美術課程改革主要受到「時代」及「人」的因素影響?

• 近年的課程改革,還受到甚麼因素影響呢?

• 視覺藝術課程指引的最主要變化

69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70: Lesson02

視覺藝術科資源介紹

70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71: Lesson02

藝術教育課程文件

• 學習領域─藝術教育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4079/arts-c.pdf

• 視覺藝術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2720/con_chi.pdf

• 視覺藝術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2720/va_c_c1-6_20070326%20_final_.pdf

• 香港教育學院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視覺藝術) (2009) 視覺藝術科教學實習手冊

71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72: Lesson02

網上資源

• 我的教學資源網頁mausir.ning.com

• 香港視覺藝術教育網ctc.ied.edu.hk/iii

• 香港美術教育協會http://hksea.org.hk

• Learning 2.008 Conferencehttp://learning2cn.ning.com/

72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Page 73: Lesson02

e-learn

• https://elearn.ied.edu.hk/

email名password

our course

73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