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01

52
中學的視覺藝術教學 Teaching Visual Arts in Secondary Schools (ART5100) 課程簡介 1 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description

This module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participants to inquire into the basic issues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ologies with a critical analysis of current practice and other alternatives from historical, social,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articipants are encouraged to plan their lessons with learner-centered art activities that relate to students’ social and cultural experiences.

Transcript of Lesson01

Page 1: Lesson01

中學的視覺藝術教學Teaching Visual Arts in Secondary Schools (ART5100)

課程簡介

1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2: Lesson01

課程簡介

2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3: Lesson01

內容

• 1.1 課程簡介

• 1.2 過往視學經驗分享

• 1.3 初/高中視覺藝術課程經驗分享

• 1.4 視覺藝術科資源介紹

• 1.5 視覺藝術的重要性

• 1.6 視覺藝術思潮

3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4: Lesson01

課程大綱:

• 從歷史,社會,文化和心理的觀點採究課程設計和教學方法

• 建立以學生社會和文化經驗為中心的藝術活動

4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5: Lesson01

目標

• 從歷史,社會,文化及心理因素,探索藝術教育發展

• 掌握視覺藝術課程設計的基本議題• 以批判式的角度,去探究現在的課程教學方法• 計劃中學視覺藝術教學單元和課堂。

5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6: Lesson01

A. E-learn 網上評核 30%

• 個人教學理念及教學反思(500字)15%

• 視覺藝術課程指引的最主要變化(中一至中三)或(中一至中六) 5%

• 檢討校本課程及編排,回應同學的發表(500字) 5%

• 回響應至少一名學員的網上討論(50-100字) 5%

6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7: Lesson01

B. 教學設計 70%

• 單元設計理念與大綱: 設計一個包含3-4次雙連教節,並符合(視覺藝術科課程指引)要求的教學單元。(詳見教學大綱) 20%

• 教案及教材設計:在單元中,選擇其中一個雙連教節,詳細規劃教學重點、學習活動、教學策略,以及評估方法,並須包括所有相關教材及教材的資料來源。(詳見教案編寫) 50%

7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8: Lesson01

1.2 過往視學經驗分享

GIVE TP LESSON PLAN

結構內容分析問題

8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9: Lesson01

1.3 新高中視覺藝術課程經驗分享

First talk

9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10: Lesson01

新高中背景

• 視覺藝術科是藝術教育學習領域的其中一個選修科。承接基礎教育為 學生提供的視覺藝術發展,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是一個為期三年的課程, 讓有意以視覺藝術科作為選修科,並參與公開評核的學生修讀。高中視覺 藝術科的公開評核,取代香港中學會考視覺藝術科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視 覺藝術科的公開考試。

10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11: Lesson01

我要修ART

通識教育8-15% hrs

2-3/20選修

OLE活動科15%hrs5% ART

職業導向

*藝術與人生未有學校開

*不計入會考

*out source

11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12: Lesson01

其他學習經歷建議最少的課時分配(百

分比)

建議最少的課時(或相等學習時數)分配(小時)

德育及公民教育

5% 135社會服務 5% 135

與工作有關的經驗

5% 135

藝術發展 5% 135

體育發展 5% 135

    總共405小時

OLE活動科15%hrs5% ART

12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13: Lesson01

課程綱要

• 採取開放及具靈活性的課程架構,以主要概念、技能、價值觀和態 為不可或缺的藝術學習要素,取代以考試為主導的課程綱要;

• 兼重藝術評賞及藝術創作兩方面;

• 重視學習藝術的情境因素• 強調藝術對學生心智發展的幫助。

13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14: Lesson01

課程理念

• 重新發現中國藝術傳統,與亞洲藝術及其他文化情境的聯繫

• 能詮釋資訊科技及媒體現象• 幫助學生探討某些未能以其他方式來探究的課題,諸如對世界及人文經驗的領悟和態度等。

• 靈活處理多角度的觀點、 對模糊處境作出判斷、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係、解決質素的問題,以及提升自我監控和自覺反思等個人潛能。

14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15: Lesson01

課程理念

• 培養他們對他人及其文化的關心和欣賞• 和其他學習領域之間的跨課程聯繫• 培養及發展年輕人的審美潛能和幫助他們參與創意工業

• 表達自己的意念;提升個人的敏感度和觀察能力

15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16: Lesson01

4個學習目標

• 培養創意及想像力• 發展技能與過程• 培養評賞藝術的能力• 認識藝術的情境

16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17: Lesson01

2個範疇

• 視覺藝術評賞• 視覺藝術創作

17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18: Lesson01

分享內容

• 教學背景• 實行初/高中視覺藝術課程的形式

• 課程實行上的問題• 教學內容上的問題

18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19: Lesson01

1.4視覺藝術科資源介紹

19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20: Lesson01

藝術教育課程文件

• 學習領域─藝術教育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4079/arts-c.pdf

• 視覺藝術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2720/con_chi.pdf

• 視覺藝術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2720/va_c_c1-6_20070326%20_final_.pdf

• 香港教育學院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視覺藝術) (2009) 視覺藝術科教學實習手冊

20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21: Lesson01

網上資源

• 我的教學資源網頁mausir.ning.com

• 香港視覺藝術教育網ctc.ied.edu.hk/iii

• 香港美術教育協會http://hksea.org.hk

• Learning 2.008 Conferencehttp://learning2cn.ning.com/

21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22: Lesson01

e-learn

• https://elearn.ied.edu.hk/

email名password

our course

22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23: Lesson01

EX1

• 在e-learn上開一新話題,說明學員本身的教學背景,以及在教學上的問題 - 3/15mark

23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24: Lesson01

1.5視覺藝術教育的重要性

24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25: Lesson01

以下的名稱如何分?

• 美術?

• 藝術教育?• 美術教育?

• 美勞?

• 美術與設計?

25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26: Lesson01

視覺藝術科

• 為甚麼要教(或學)視覺藝術?(原因)• 要教(或學)什麼視覺藝術?(內容)• 如何教(或學)視覺藝術?(方法)

26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27: Lesson01

教育兩個矛盾性

A. 人應該接受教育以實現本來的他

(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潛能,社會可以容納不同潛能的人)

B. 人應該接受教育以實現非本來的他

(即因應社會需要而培育人才,換句話說,教育的目的是消除社會不需要的特質)

Read, H (1958) http://findbook.tw/book/9789867034458/basic

27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28: Lesson01

Ten Lesson the Arts Teach

• http://www.toknowart.com/apsarts/eisner.html

• Elliot Eisner

28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29: Lesson01

We need the arts to• Express idea and feeling in way beyond words

• Stir creativity enrich a child’s way of knowing

• Integrate the fragment of academic life

• Empower the disabled

• Create community and to build connection across generations

Learning in the arts truly is a lifelong deeply satisfying journey.

Boyer,E.I. 1997 P.136

29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30: Lesson01

香港課改原因

• 前教統會主席梁錦松指出:「社會需要精英,但是單一的教育制度只可以培養單一範疇的精英,而今天社會需要的是多元的精英,而抵有多元的教育制度才可以培養具備多方面才能的優秀人才」

• 教育的功能「主要是幫助每個人達致全人發展J 以及「為社會作育英才」。

• (教育統言草委員會, 2000頁1)

30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31: Lesson01

杜威的教育信條

• 教育可說是一個生活的過程,而不是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

• 教師的職責主要是決定如何把學科的經驗與知識的基礎帶給學生。

• 要是教育就是生命,那麼基本上所有人的生活都接觸到科學,藝術,文化與溝通等成份。

31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32: Lesson01

視藝的邊緣性

• 學校視藝教育在很多國家都存在「邊緣性」的問題。

Eisner 1998

32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33: Lesson01

思考問題

• 為甚麼學校規藝教育會處於「邊緣」位實?

• 是視藝教育無助於達成社會認同的教育目標?

• 是公眾人士對它的教育意義欠缺理解?

• 抑或基於某種原因,它本來就是用來作為教育的裝飾品?

33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34: Lesson01

視覺藝術科是一門科目

• 是一門有關於製作與瞭解視覺藝術的教與學,同時也是一門經由藝術發現世界與自我的學科。(Feldman, 1996)

34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35: Lesson01

1.6視覺藝術思潮

OK

35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36: Lesson01

學科中心 學科知識結構論

 重學科完整性與本質價值及知識技能的傳授

社會中心社會文化背景論

社會/文化/民族/國家價值觀的傳承與尊重

兒童中心個體認知發展階段論

發展個體的潛能與協助自我實現

E. W.Eisner

36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37: Lesson01

兒童為中心

• 藝術教育的目標在於開發學生的創造性並促進其人格的健全發展

• 強調啟發、鼓勵與支持學生自我表現,避免以成人的概念或作品干涉兒童的創作

37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38: Lesson01

兒童為中心

• 兒童有其特有的看的方法、思想的方法和感覺的方法。 自然主義教育家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 相信自然是最好的老師,所有人類的知識基礎是從自然中獲得。 裴斯塔洛齊 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

• 兒童繪畫是美的創造的最原初、最純粹的泉源,鼓勵兒童觀察自然,自由運用材料,並以自我方法大膽嘗試作畫。 齊澤克 Franz Crizek 1864-1964

38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39: Lesson01

兒童為中心

• 藝術教育旨在啟發個人的潛能藝術表現是由內而外的過程,是自然成長的表徵。藝術教育必須順應個人與生俱來的創造性,並促其開展。(藝術教育的目標即在於開發兒童的創造性並促進兒童人格的健全發展。

• 教育內容以藝術創作為範疇,無系統性課程和預先決定的教材,而且反對以成人藝術品為學習內容,以免阻礙兒童的自我表現和創造性的發展。在敎學方法上著重啟發、鼓勵與支持兒童的自我表現,依兒童繪畫是美的創造的最原初、最純粹的泉源,鼓勵兒童觀察自然,自由運用材料,並以自我方法大膽嘗試作畫。 四十年代美國的羅恩菲爾《創造與心智的成長》V. Lowenfeld 英國的里德H.Read《透過藝術的教育》

39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40: Lesson01

兒童為中心在香港實行的問題?

過於注重兒童自主自由的創作表現,而比較忽視系統化課程以及實施方法,易使美術教育地位邊緣化。

40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41: Lesson01

學科為中心 DBAE

• Discipline Based Art Education

• 學習領域包括藝術史、藝術創作、藝術批評及美學

• 重視藝術學科知識,強調美術科應視作學科來研習

41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42: Lesson01

學科為中心 DBAE

• 藝術教育的主要價值在於它對各人經驗的獨特貢献,藝術能力不是自然成長而是學習的結果,未經指導的自我表現,不是創造。

• 藝術應為普通教育中的一門獨立學科,其課程內容應包括美學、藝術批評、藝術史和藝術創作。

• 在教學上著重教師的指導和學生藝術概念的獲得,兼顧學習過程和結果,並以行為目標和表現目標為依據評量學習成就。

• 在課程組織上也顧及兒童發展程度,為教材難易程度的依據,而不是以創造性和人格的統整發展為目的。

42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43: Lesson01

DBAE在香港實行的問題?

學習內容較偏重於精緻藝術,而四項的學習亦會做成將知識分割。

43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44: Lesson01

社會取向1

• McFee 馬可菲 - 90s

「社區本位的藝術教育」 Community-based art education藝術教育是:學生發現、認知與讚賞社區價值觀的歷程;藝術教育必須促使學生成為參與民主社會的公民;此外,社區具有流動、動態與演進的性質,因此,當教師進行藝術教育時應讓學生了解這些性質。

44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45: Lesson01

社會取向2

• 藝術教育應注意藝術的公共價值「地方藝術教育」art education of place捐棄僅以人為中心的社區本位藝術教育,而提倡包括人、地理環境、人造物、生物等所構成的社區。

• 藝術教育必須積極地投入社區及更大的社會環境中• 藝術教育應隨社會重建而改變,今日的藝術教育旨在促進社會的公平,包括對於性別、種族與不同文化的尊重與肯定。

45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46: Lesson01

社會取向3

• 藝術教育的內涵為視覺文化 Visual Culture:除了美術以外,尚包括不同文化的人工產品、廣告及其他大眾傳播圖像、設計的物品、裝潢、環境等,除了探討作品的感覺、形式、材料特性及效果,並涉及其社會政治層面的特性及效果。

• 藝術教育應重視多元文化現象,進行「社會重建的多元文化藝術教育」。

46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47: Lesson01

社會取向4

• 除了傳統的形式美學分析,並提供機會對於圖像及人工產品做社會、政治,宗教、經濟上的分析。

• 學生可參與課程的設計,將各自居住地的藝術融入課程,教師之間亦可合作計劃課程之實施。

47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48: Lesson01

社會取向在香港實行的問題?

社區本位的藝術教育及地方藝術教育觀點,將藝術教育推向與社區相結合的新取向,無形間也拓展了藝術教育的領域。不過這種主張,卻忽略了透過藝術教育對於創造思考與創造

48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49: Lesson01

後現代教育

• 藝術創作無高下之別。• 關注環境與人的關係。• 藝術與生活結合,強調藝術的意義與詮釋。• 關注根源、情境、歷史及文化對構成思想和經驗的影響。

• 藝術範疇的純粹性被推翻,藝術不只是在藝術間存在,更交錯其他的類別與超越原有的範疇。

49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50: Lesson01

後現代教育

• 受歐州大陸哲學的影響:結構主義、解構主義、現象學、符號學、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毋統一明確的觀點。

• 強調知識的流動性、解釋性與非絶對性:反對普遍性的論述觀點,容許知識的歧異性與多義性,接納矛盾與衝突。

• 關注藝術的情境性質,尤其藝術品的生產(藝術家)和欣賞(觀眾)情境:觀者背負著文化與歷史的包袱,將自身的經驗與歷史融入觀賞中。

50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51: Lesson01

後現代教育

• 學生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則便應擴展對生活環境、社會背景的關注,使藝術學習的經驗接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引導學生體會後現化藝術創作「為生活而藝術」的愉悅(趙惠玲,2004 ,162 )。

• 在後現代的藝術教育觀下,技巧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了解人類文化意義與創造新意義的手段(郭禎祥,1999)。

512009年9月5日星期六

Page 52: Lesson01

EX2 試寫本年度教學進度設計

• 背景:配合慶祝建國六十周年國情教育活動• 要求:宣揚我國的輝煌建設,錦繡山河• 對象:中一• 3/15

522009年9月5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