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这个家就散了 的午餐...

1
本栏目由 特约刊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5 责编:陈开泉 美编:王良杰 校对:李希斌 2019年 7 月 9 日 星期二 ·寻找江苏好人好事—— 徐州 结善缘 做好事 当好人 1000万徐州人的掌上家园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吴悠) “总工会真是职工的娘家人,让 我对疾病不再惧怕。”在 6 月 26 日市总工会互助保险办举 行的 2018 年度互助互济金发 放仪式上,职工杜敏在享受到 大病及女工赔付后,又领到了 2000 元的互助互济金。 今年以来,我市总工会按 照市委决策部署,聚焦营商环 境提升,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围 绕“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 工”使命,以“把党政所需的事 做精彩、职工所盼的事做精细、 工会所能的事做精致”为目标, 以“当好娘家人·情暖职工心” 为主题,以“六心”行动 18 项 计划为抓手,在全市工会系统 广泛深入开展服务品牌创建活 动,形成了创建开局有力有序、 内容丰富有声有色、服务温馨 有情有义的生动局面。 为结合市总工会服务品牌 创建,认真落实“精准帮扶解忧 心”专项行动计划,扎实推动我 市互助保障事业扩面提效,切 实发挥职工互助保障在职工互 助互济、帮扶解困上的重要作 用。截止到6月底,我市职工互 助保障累计参保人数近 19 万 人,2019 年度新参保会员 7203 人,年度扩增险种人数 13985 人,年度赔付会员 3760 人次,支付互助金 390 余万元, 其中 60 名身患重疾的在保职 工享受到大病及女工赔付,赔 付互助金 467500 元。 今年,市总工会将工作重 点转向对大病会员的救助慰问 上,致力于帮助会员职工避免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出 现。2019 年年初,市总工会保 险办制定 《中国职工保险互助 会徐州办事处救助慰问活动办 法实施细则》,申请使用专项 资金来开展职工互助保障相关 工作,自此我市参保职工在符 合实施细则要求的基础上,除 去四项互助保障计划的“二次 报销”,可再享受到一次互助 互济金的补贴待遇。同时为贯 彻我市总工会 “当好娘家人· 情暖职工心”主题思想,也对 参保职工直系亲属制定了专项 的爱心慰问。 本次救助慰问活动惠及各 县(市)区,各局(公司)、市直 属单位工会 30 余家合计 40 名 会员职工及亲属,共计发放互 助互济金 68000 元。 当好娘家人 情暖职工心 40名参保职工及亲属共领到 68000元互助互济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胡明 慧 通讯员 仲媛) “七一”前夕, 新区街道党工委组织百余名党 员干部到淮海战役焦山战斗烈 士陵墓实地开展“不忘初心,牢 记使命,做新时代先锋”主题教 育活动。街道党工委书记彭永 凯作缅怀先烈的讲话,接着大 家重温入党誓词,敬献花圈,瞻 仰每一位烈士陵墓,向他们献 上了最诚挚的敬意。 据了解,新区街道将辖区 内其他村烈士陆续迁入该烈士 陵墓统一安置,建设了徽派建 筑围墙、停车场、看护房、道路, 并对陵园内外进行了绿化,将 该烈士陵墓打造成街道红色教 育基地品牌。活动结束后,先锋 党员志愿服务队将陵园内外的 塑料袋、矿泉水瓶、卫生纸等垃 圾捡拾干净,以此向烈士们表 达敬意。据悉,街道还开展了走 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活动, 并要求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 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党员 志愿者行业特点和自身专长, 因地制宜开展便民利民的各类 服务。 新区街道 组织党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肖 慧) 6月 28日,家住徐州经济技 术开发区徐庄镇太平村的 12 岁 男孩董昊天家,徐州冠道车友会 的车友队队长崔丽建把筹集的 5600 元善款交给董昊天的爷爷 董广华。老人感激地说:“孩子 已经被开发区英杰学校初中录 取,全班就他一个人没交学费 了,你们真是雪中送炭。” 董昊天的父亲在 2011 年 猝死,母亲次年改嫁,爷爷奶奶 承担起照顾孙子的责任。董广华 老人只有一儿一女,女儿患有智 障,唯一的儿子又去世了,家里 的状况十分艰难。董广华已经 70 岁了,他本人患有心脏病和 脑梗,心脏做过搭桥手术,需要 常年吃药。令人欣慰的是,董昊 天十分懂事,回到家就主动帮老 人做家务,炒菜、烧稀饭、洗衣, 都做得很在行。董昊天的成绩一 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从小学 1年 级到 5年级都担任班长,进入六 年级后,为了专心学习,辞去了 班长,今年小升初,他5门功课 4门是 A,以优异成绩被开发区 英杰学校初中部录取。 近 5000 元的学费对于董 昊天一家是个不小的数目,而 家里的经济来源全靠老人种地 和打零工维持。冠道车友队队 长崔丽建是徐庄镇人,去年他 与徐庄镇政府联系想资助一名 品学兼优的孩子,徐庄镇推荐 了董昊天。今年6月,崔丽建到 董昊天的学校走访,了解到董 昊天以优异成绩毕业,考取开 发区英杰学校初中,但学费还 有缺口。崔丽建与车友们商量 后,在微信群里发起募集,共筹 集资金 9440 元,他们决定把这 笔资金作为“公益专款”。 崔丽建说:“只要孩子好好 学习,我们还会继续筹集善款 帮扶他,直到他考取大学。”董 广华老人握着善款哽咽地说: “你们与我们素不相识,却把我 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 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义伸援 手,太让我们感动了。” 爱心人士为董昊天募集善款。 本报全媒体记者 肖慧 摄 阳光少年遭困境 爱心车友伸援手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宋 新) 6月30日,市文明办、市公 安局、市教育局等单位在民主 路小学举行“小手拉大手,安全 伴我行” 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 动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公安交警部 门向中小学生代表发放了 《“6+1”交通安全教育卡》,并 向“校园少年交警队”授旗,学 生家长代表作了暑期安全出行 承诺。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 示,将结合此次主题宣传活动, 进一步发挥部门联动效果,发 挥“小手拉大手”作用,切实提 高中小学生“知危险、会避险” 的自我保护技能,确保学生、学 生家长及学校老师人人受教 育,筑牢安全出行、文明乘车意 识。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他们将结合实际制订交通安全 教育计划,为推进校园交通安 全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此项活动是我市 深入推进 “文明交通行动计 划”,全面提升广大中小学生及 家长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出行 意识,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安全 文明出行新秩序、新风尚的重 要举措,旨在发动中小学生的 监督作用,引导和带动更多市 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 明出行。启动仪式现场,公安交 警部门还设置了交通安全宣传 公开课、安全出行盲区体验、安 全出行承诺签名墙等现场活动 环节,吸引诸多学生家长和中 小学生积极参与。 小手拉大手 安全伴我行 我市启动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 少年“交警”培训。本报全媒体记者 宋新 通讯员 刘源 摄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正 喜 通讯员 张海松) 来自市保 险行业协会的统计表明,2019 年上半年保费收入 158 亿元, 同比增长 19%,业务发展势头 较好。徐州保险业保费规模、保 险机构,在淮海经济区和苏北 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市级 保险机构 71 家,保险专业中介 机构 36 家。上半年,保险业为 全市 9828 家厂矿企业提供两 万余亿元的风险保障,为 160 余万辆交通工具提供了 1 万余 亿元的风险保障,36 个农业保 险险种为 70 万农户提供近 90 亿元的风险保障,还为 200 余 家企业提供了环境污染责任 险、为 600 余家企业提供了安 全生产责任险、为40余家学校 和餐饮企业提供食品安全责任 险、为 50 余家医院提供了医疗 责任险、为两万余部电梯提供 了电梯责任险风险保障。商业 保险已成为保障徐州社会经济 发展和民生的重要支柱,保险 业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助 推器作用进一步显现。 上半年全市保费突破 150 亿 ◎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徐雪林 每周周一到周五,从上午 8 点多到下午 4 点 多,在牌楼培智学校门外总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 的老人,她叫陈秀兰,她的孙子就在这所培智学校 读书。这位八旬奶奶每天在校门口马路沿一等就 是 8 小时。 陈秀兰是铜山区茅村镇班山村季山 2 队村 民,今年 80岁,从茅村镇到市区来回26公里接送 孙子上培智学校,6年来风雨无阻。 7月的徐州天气炎 热,她每天坐在校门外一 排商铺台阶上,拿着一个 大包,包里给孩子装了件 外套,以防天气突变。虽 然坐在阴凉地里,但老人 沟壑纵横的脸被太阳炙 烤得通红。附近很多家长 和店铺老板都认识她。 “她太不容易了,6年了, 天天都在这里等孩子,80 多 岁的人了,我们看着都心疼。” 附近几位居民纷纷感慨。 天热了,有些好心店主 邀请老人去店里乘凉,冬天 也会将老人拉到屋里取暖, 还有一些住在附近的学生家 长喊老人到家里吃午饭,都 被老人拒绝了。 “咱不想给别人添 麻烦。”陈秀兰说,这 6 年来,她每天中午都在学 校门口的一家快餐店吃 饭,每次只打 2 元的苞 菜和 1.5元的米饭,每天 中午只花 3.5元。 好心人得知她孙子 的情况后,主动给陈秀兰 捐款。前几天,孙子的班主任 张敏老师塞到老人手里 200 元,让老人中午吃点好的。一 位同学的家长给了陈秀兰 500元,而此前这位铜山利国 的女士已多次给老人送钱。 老人不愿意要,但最后还是被 硬塞到手里。 陈秀兰每天早上 6 点会准时起床给孙子做 早饭:一碗面条加一个 鸡蛋,而自己很多时候 来不及吃饭,就赶紧带 着孙子出门。 从村里到镇上,10 里路,由老人的儿媳骑 脚踏三轮车把祖孙俩 带到镇上。然后,老人 带着孙子准时乘 7 点 半的 30 路车,8 点 10 分左右在四道街下车 赶到学校。 “现在不错了,可以骑三 轮车,也可以做些简单的家 务了。”陈秀兰说,儿媳因为 智力有问题,刚结婚时完全 没有生活能力,更别提照顾 孩子了,孙子从一出生就跟 着她,她用奶粉一勺一勺将 他喂大。 老人说,因为小儿子没 有文化不识字,只能在家附 近的河上做摆渡,这也是全 家的经济来源。“他现在过成 这样,就是因为不识字没有 文化,我说什么都要让 孙子宝朝去上学。”陈秀 兰说,对小儿子的亏欠 是她多年来坚持要让孙 子学文化的动力。 陈秀兰介绍,孙子 名叫宝朝,5 岁时被确 诊为智力障碍,经医疗 机构鉴定为二级智力 残疾。到了上学的年龄 也没有学校接收。后 来,老人听说市里有专 门收智障孩子的学校, 便一路摸索到牌楼培 智学校,那时候宝朝已经 8 岁了。 宝朝的班主任张敏老师 介绍:“下雨下雪,老人都坚 持送孩子来上学,有时候我 们看到天气不好,比如大雪 后路面冰冻,我立即提前给 老人联系,不方便就不要送 来了,真怕老人路上摔倒,但 是老人还是领着孩子准时出 现在学校门口,看到祖孙俩 出现在校门口的瞬间,感动 也难受。” 2017年,老人的小 儿子突患肺病,切除了 部分肺叶,一年要住好 几次院。即使不住院的 时候每天也要打水。儿 子住院的时候,陈秀兰 早上把孙子送到学校, 再折回头到镇里照顾病 床上的儿子。下午放学 时,再赶到市区接孙子。 一个80岁的老人,就是 这样风里来雨里去,为 了儿子这个特殊的家庭 坚持着。 老人随身带着降 压药,但是她说并不 知道自己是否有高血 压,因为她从来没有 做过检查。“我觉得我身 体还行,就是有时候会头 晕,头晕的时候就赶紧吃 片药,我也不知道血 压高不高。” 自从老人的小儿子 得病后,家庭经济情况 陷入窘迫后,宝朝也感 觉到了什么。以前每次 经过学校门口的小超 市,他一定要进去转转, 拿点吃的让奶奶买。而 最近一年多,他再也不 进那个小超市了,不让 奶奶买零食给他。 刚刚过去的 “六 一”儿童节,看到其他孩 子都有礼物,奶奶也带 着宝朝进超市转转,给 他买了一盒酸奶和一包 饼干,一共花了12元。 “我不敢老,我要是没 了,这个家就散了。”老人无 奈地叹着气。 3.5 经过 6 年的学习, 宝朝的进步很大。张敏 老师介绍,这里的孩子 们根据学习情况和生 活劳动能力分为 ABC 三组,A 组是最好的, 宝朝就在 A 组。“这几 年宝朝的进步很大,写 字、画画、抄课文都做 得不错。”张老师拿出 两张宝朝的画作,涂色 均匀,色彩搭配合理。 而且宝朝的语言能力 和劳动能力很好,他能 够熟练地运用 Ipad 智 能学习工具。 陈秀兰说:“孩子现 在在家里吃完饭都知道 自己收碗、刷碗和擦桌子了, 以前从来不敢想。”更让老 人高兴的是,孩子现在已经 认识公交站牌了,也能看懂 如何坐公交车。“如果不是 这 6 年的学习,孩子咋会干 这些。”老人坚信着自己 当年的决定没有错。 根据学校的体制, 宝朝想完成学业还得继 续上 5 年。“我说什么 都要让孩子上完学,我 只要有一口气在,孩子 就能上学。”陈秀兰坚 定地说。 目前老人的全家经 济来源除了小儿子偶尔 摆渡,主要依靠老人的 尊老金和孩子的残疾人 补助。对于眼下的困境, 老人希望小儿子一心治 病,实在不能摆渡了,就 去申请民政救助。 陈秀兰最后说,虽 然她暂时还有能力照顾孩 子,但是毕竟年岁大了,很 多事情力不从心,而儿子重 病、儿媳智障无法照顾好孙 子,她盼望有好心人关注孩 子的成长。

Transcript of ︱︱ 然这个家就散了 的午餐...

Page 1: ︱︱ 然这个家就散了 的午餐 用知识epaper.cnxz.com.cn/xzrb/page/1/2019-07/09/05/2019070905...本栏目由 特约刊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5 责编:陈开泉美编:王良杰校对:李希斌

本栏目由 特约刊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5责编:陈开泉 美编:王良杰 校对:李希斌2019年 7月 9日 星期二

·寻找江苏好人好事———徐州结善缘 做好事 当好人

1000万 徐 州 人 的 掌 上 家 园

准时出现在校门口的祖孙俩

︱︱︱八旬老太陈秀兰照顾智障孙子撑起一个家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吴悠)“总工会真是职工的娘家人,让我对疾病不再惧怕。”在 6 月

26 日市总工会互助保险办举行的 2018 年度互助互济金发放仪式上,职工杜敏在享受到大病及女工赔付后,又领到了2000 元的互助互济金。

今年以来,我市总工会按照市委决策部署,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围绕“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使命,以“把党政所需的事做精彩、职工所盼的事做精细、工会所能的事做精致”为目标,以“当好娘家人·情暖职工心”

为主题,以“六心”行动 18 项计划为抓手,在全市工会系统广泛深入开展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形成了创建开局有力有序、内容丰富有声有色、服务温馨

有情有义的生动局面。为结合市总工会服务品牌

创建,认真落实“精准帮扶解忧

心”专项行动计划,扎实推动我市互助保障事业扩面提效,切实发挥职工互助保障在职工互助互济、帮扶解困上的重要作用。截止到 6月底,我市职工互

助保障累计参保人数近 19 万

人 ,2019 年 度 新 参 保 会 员7203 人,年度扩增险种人数13985 人,年度赔付会员 3760

人次,支付互助金 390 余万元,其中 60 名身患重疾的在保职工享受到大病及女工赔付,赔付互助金 467500 元。

今年,市总工会将工作重

点转向对大病会员的救助慰问上,致力于帮助会员职工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出现。2019 年年初,市总工会保险办制定《中国职工保险互助

会徐州办事处救助慰问活动办法实施细则》,申请使用专项资金来开展职工互助保障相关

工作,自此我市参保职工在符合实施细则要求的基础上,除去四项互助保障计划的“二次报销”,可再享受到一次互助互济金的补贴待遇。同时为贯彻我市总工会 “当好娘家人·

情暖职工心”主题思想,也对参保职工直系亲属制定了专项的爱心慰问。

本次救助慰问活动惠及各

县(市)区,各局(公司)、市直属单位工会 30 余家合计 40 名会员职工及亲属,共计发放互助互济金 68000 元。

当好娘家人 情暖职工心40名参保职工及亲属共领到68000元互助互济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仲媛)“七一”前夕,新区街道党工委组织百余名党

员干部到淮海战役焦山战斗烈士陵墓实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先锋”主题教育活动。街道党工委书记彭永凯作缅怀先烈的讲话,接着大

家重温入党誓词,敬献花圈,瞻仰每一位烈士陵墓,向他们献上了最诚挚的敬意。

据了解,新区街道将辖区内其他村烈士陆续迁入该烈士

陵墓统一安置,建设了徽派建

筑围墙、停车场、看护房、道路,并对陵园内外进行了绿化,将该烈士陵墓打造成街道红色教

育基地品牌。活动结束后,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将陵园内外的塑料袋、矿泉水瓶、卫生纸等垃圾捡拾干净,以此向烈士们表达敬意。据悉,街道还开展了走

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活动,并要求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党员志愿者行业特点和自身专长,因地制宜开展便民利民的各类

服务。

新区街道

组织党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肖慧)6月 28日,家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庄镇太平村的12岁

男孩董昊天家,徐州冠道车友会的车友队队长崔丽建把筹集的5600元善款交给董昊天的爷爷董广华。老人感激地说:“孩子已经被开发区英杰学校初中录

取,全班就他一个人没交学费了,你们真是雪中送炭。”

董昊天的父亲在 2011 年猝死,母亲次年改嫁,爷爷奶奶承担起照顾孙子的责任。董广华

老人只有一儿一女,女儿患有智障,唯一的儿子又去世了,家里的状况十分艰难。董广华已经70岁了,他本人患有心脏病和

脑梗,心脏做过搭桥手术,需要常年吃药。令人欣慰的是,董昊天十分懂事,回到家就主动帮老

人做家务,炒菜、烧稀饭、洗衣,都做得很在行。董昊天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从小学 1年级到 5年级都担任班长,进入六年级后,为了专心学习,辞去了班长,今年小升初,他 5 门功课4门是A,以优异成绩被开发区英杰学校初中部录取。

近 5000 元的学费对于董昊天一家是个不小的数目,而

家里的经济来源全靠老人种地和打零工维持。冠道车友队队长崔丽建是徐庄镇人,去年他与徐庄镇政府联系想资助一名

品学兼优的孩子,徐庄镇推荐了董昊天。今年 6月,崔丽建到董昊天的学校走访,了解到董

昊天以优异成绩毕业,考取开发区英杰学校初中,但学费还有缺口。崔丽建与车友们商量后,在微信群里发起募集,共筹集资金 9440 元,他们决定把这

笔资金作为“公益专款”。崔丽建说:“只要孩子好好

学习,我们还会继续筹集善款帮扶他,直到他考取大学。”董广华老人握着善款哽咽地说:

“你们与我们素不相识,却把我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义伸援手,太让我们感动了。” 爱心人士为董昊天募集善款。 本报全媒体记者 肖慧 摄

阳光少年遭困境 爱心车友伸援手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宋

新)6 月 30 日,市文明办、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单位在民主

路小学举行“小手拉大手,安全伴我行”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公安交警部门向中小学生代表发放了

《“6+1”交通安全教育卡》,并向“校园少年交警队”授旗,学生家长代表作了暑期安全出行承诺。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此次主题宣传活动,

进一步发挥部门联动效果,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知危险、会避险”的自我保护技能,确保学生、学生家长及学校老师人人受教

育,筑牢安全出行、文明乘车意

识。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结合实际制订交通安全教育计划,为推进校园交通安

全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据了解,此项活动是我市

深入推进 “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出行

意识,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安全文明出行新秩序、新风尚的重要举措,旨在发动中小学生的监督作用,引导和带动更多市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

明出行。启动仪式现场,公安交警部门还设置了交通安全宣传公开课、安全出行盲区体验、安全出行承诺签名墙等现场活动环节,吸引诸多学生家长和中

小学生积极参与。

小手拉大手 安全伴我行我市启动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

少年“交警”培训。本报全媒体记者 宋新 通讯员 刘源 摄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正喜 通讯员 张海松)来自市保险行业协会的统计表明,2019

年上半年保费收入 158 亿元,同比增长 19%,业务发展势头较好。徐州保险业保费规模、保险机构,在淮海经济区和苏北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保险机构 71 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36 家。上半年,保险业为全市 9828 家厂矿企业提供两万余亿元的风险保障,为 160

余万辆交通工具提供了 1 万余

亿元的风险保障,36 个农业保险险种为 70 万农户提供近 90亿元的风险保障,还为 200 余家企业提供了环境污染责任

险、为 600 余家企业提供了安全生产责任险、为 40 余家学校和餐饮企业提供食品安全责任险、为 50 余家医院提供了医疗责任险、为两万余部电梯提供了电梯责任险风险保障。商业

保险已成为保障徐州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的重要支柱,保险业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进一步显现。

上半年全市保费突破150亿

◎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徐雪林

每周周一到周五,从上午 8点多到下午 4点多,在牌楼培智学校门外总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她叫陈秀兰,她的孙子就在这所培智学校读书。这位八旬奶奶每天在校门口马路沿一等就是 8小时。

陈秀兰是铜山区茅村镇班山村季山 2 队村民,今年 80岁,从茅村镇到市区来回 26公里接送孙子上培智学校,6年来风雨无阻。

7月的徐州天气炎热,她每天坐在校门外一排商铺台阶上,拿着一个

大包,包里给孩子装了件外套,以防天气突变。虽然坐在阴凉地里,但老人沟壑纵横的脸被太阳炙烤得通红。附近很多家长

和店铺老板都认识她。“她太不容易了,6年了,天天都在这里等孩子,80 多岁的人了,我们看着都心疼。”

附近几位居民纷纷感慨。天热了,有些好心店主

邀请老人去店里乘凉,冬天也会将老人拉到屋里取暖,还有一些住在附近的学生家

长喊老人到家里吃午饭,都

被老人拒绝了。“咱不想给别人添

麻烦。”陈秀兰说,这 6

年来,她每天中午都在学校门口的一家快餐店吃饭,每次只打 2 元的苞菜和 1.5元的米饭,每天中午只花 3.5元。

好心人得知她孙子的情况后,主动给陈秀兰

捐款。前几天,孙子的班主任张敏老师塞到老人手里 200元,让老人中午吃点好的。一

位同学的家长给了陈秀兰500元,而此前这位铜山利国的女士已多次给老人送钱。老人不愿意要,但最后还是被硬塞到手里。

陈秀兰每天早上 6点会准时起床给孙子做早饭:一碗面条加一个

鸡蛋,而自己很多时候来不及吃饭,就赶紧带着孙子出门。

从村里到镇上,10里路,由老人的儿媳骑

脚踏三轮车把祖孙俩带到镇上。然后,老人带着孙子准时乘 7 点半的 30 路车,8 点 10分左右在四道街下车

赶到学校。“现在不错了,可以骑三

轮车,也可以做些简单的家务了。”陈秀兰说,儿媳因为智力有问题,刚结婚时完全

没有生活能力,更别提照顾孩子了,孙子从一出生就跟着她,她用奶粉一勺一勺将他喂大。

老人说,因为小儿子没

有文化不识字,只能在家附近的河上做摆渡,这也是全家的经济来源。“他现在过成这样,就是因为不识字没有

文化,我说什么都要让孙子宝朝去上学。”陈秀兰说,对小儿子的亏欠

是她多年来坚持要让孙子学文化的动力。

陈秀兰介绍,孙子名叫宝朝,5 岁时被确

诊为智力障碍,经医疗机构鉴定为二级智力残疾。到了上学的年龄也没有学校接收。后来,老人听说市里有专

门收智障孩子的学校,便一路摸索到牌楼培

智学校,那时候宝朝已经 8岁了。

宝朝的班主任张敏老师

介绍:“下雨下雪,老人都坚持送孩子来上学,有时候我们看到天气不好,比如大雪后路面冰冻,我立即提前给老人联系,不方便就不要送

来了,真怕老人路上摔倒,但是老人还是领着孩子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看到祖孙俩出现在校门口的瞬间,感动也难受。”

2017年,老人的小儿子突患肺病,切除了部分肺叶,一年要住好

几次院。即使不住院的时候每天也要打水。儿子住院的时候,陈秀兰早上把孙子送到学校,再折回头到镇里照顾病

床上的儿子。下午放学时,再赶到市区接孙子。一个 80 岁的老人,就是这样风里来雨里去,为了儿子这个特殊的家庭

坚持着。老人随身带着降

压药,但是她说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有高血压,因为她从来没有做过检查。“我觉得我身体还行,就是有时候会头

晕,头晕的时候就赶紧吃

片药,我也不知道血压高不高。”

自从老人的小儿子

得病后,家庭经济情况陷入窘迫后,宝朝也感觉到了什么。以前每次经过学校门口的小超市,他一定要进去转转,

拿点吃的让奶奶买。而最近一年多,他再也不进那个小超市了,不让奶奶买零食给他。

刚刚过去的 “六一”儿童节,看到其他孩

子都有礼物,奶奶也带着宝朝进超市转转,给他买了一盒酸奶和一包饼干,一共花了 12元。“我不敢老,我要是没

了,这个家就散了。”老人无奈地叹着气。

3.5

元的午餐

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期盼

﹃我不敢老,

不然这个家就散了﹄

经过 6 年的学习,宝朝的进步很大。张敏老师介绍,这里的孩子

们根据学习情况和生活劳动能力分为 ABC三组,A 组是最好的,宝朝就在 A 组。“这几年宝朝的进步很大,写

字、画画、抄课文都做得不错。”张老师拿出两张宝朝的画作,涂色均匀,色彩搭配合理。而且宝朝的语言能力

和劳动能力很好,他能够熟练地运用 Ipad 智能学习工具。

陈秀兰说:“孩子现在在家里吃完饭都知道自己收碗、刷碗和擦桌子了,以前从来不敢想。”更让老

人高兴的是,孩子现在已经认识公交站牌了,也能看懂如何坐公交车。“如果不是这 6年的学习,孩子咋会干

这些。”老人坚信着自己当年的决定没有错。

根据学校的体制,

宝朝想完成学业还得继续上 5 年。“我说什么都要让孩子上完学,我只要有一口气在,孩子就能上学。”陈秀兰坚

定地说。目前老人的全家经

济来源除了小儿子偶尔摆渡,主要依靠老人的尊老金和孩子的残疾人

补助。对于眼下的困境,老人希望小儿子一心治病,实在不能摆渡了,就去申请民政救助。

陈秀兰最后说,虽然她暂时还有能力照顾孩子,但是毕竟年岁大了,很多事情力不从心,而儿子重

病、儿媳智障无法照顾好孙子,她盼望有好心人关注孩子的成长。

﹃说什么都要让孩子上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