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入化 觀吳平先生書畫展(下) - mjib.gov.tw ·...

8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二年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5月號 月號 論述 大陸透視 法令天地 工作園地 科技新知 健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其他 炎涼世態話人情(六十三) 炎涼世態話人情(六十三) ◎ 吳蜀魏 楊彪 ——南朝、范曄《後漢書》 楊彪 ——南朝、范曄《後漢書》 彪見漢祚將終,遂稱腳攣不復行,積十年。後子修為曹操所殺,操見彪問曰:「公何瘦之甚?」對曰:「愧無日磾朱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 愛。」操為之改容。 註釋: 楊彪——後漢華陰人,楊賜之子,楊修之父,字文先,博習舊聞,獻帝時拜太尉;後魏文帝(曹丕)立,欲拜為太尉,固辭,乃賜之几杖,待以 賓禮。漢祚——漢朝的國運。腳攣——腳抽筋。日磾先見之明——此指一則往事,謂金日磾惡己子之淫亂,忍痛自殺其子,見《漢書·金日磾傳》。舐 犢——原意是指老牛用舌來舔小牛而表達愛顧的一項動作;惟此一故事之後,轉喻為世人對其子女之愛。 譯文: 楊彪眼見漢朝的國運即將走到盡頭,因此以腳疾為由不再過問政事,這樣歷經了十年之久。後來其子楊修被曹操所殺,某次曹操碰見楊彪時,問 他說:「你為何瘦得這麼厲害?」楊彪回答說:「我沒有金日磾那樣的先見之明,實在很慚愧,但像老牛般的舐犢之愛,卻時刻在我心懷。」聽了這 話,曹操不禁為之動容。 評述: 老牛舐犢,既是一則典故,也是一句成語,其典源就來自本故事,相信受過國民義務教育的人,對此都不會感到陌生。當然,我們現在來介紹 它,其目的絕非只是解釋成語而已。 在《三國演義》的第七十一與七十二回中,作者羅貫中簡要卻生動地描述了,曹操殺其手下主簿楊修的前因後果,緣由乃在於楊對曹操心意的前 知,導致曹對楊修的憎惡,而以「亂我軍心」之罪斬於轅門外,可謂「楊因才喪命,曹因忌殺人」。 愛子在如此情形下遭梟首示眾的楊彪,其內心沉哀,可想而知,然則面對奸雄的貌似關切,猶祇能委言以喻之。須知《三國演義》雖為稗官野 史,但《後漢書》卻是正史,綜此二者所述,因而坐實了曹操的千古罵名,這就是在國劇節目中,曹操為何總是以大奸嘴臉出現的原因。 父母對子女的至愛,用現在的話來說,那是「無怨無悔」的,當然這只是時下的流行語,實則此四字並不足以形容之。由於那雙「推動搖籃的 手」,長久以來就被世人所謳歌,母愛之偉大無需在此贅述,倒是比較上說,古今來道盡父愛的文章,就相對地為少,容筆者略述之。 國人素有嚴父慈母之謂,故歷來父親的形象就顯得剛肅而不夠慈靄可親,但其至愛的深情,與慈母者何曾有所異?故事中的楊彪自屬一例,巧的 是與楊彪同一時期有位王修,曾被曹操任命為司空椽,其子王忠後來官至東萊太守,而在王修的一封「戒子書」中,文末所載者,竟有「父欲令子 善,唯不能殺身,其餘無惜也」這麼感人肺腑的話,使非愛之深而望之切,措詞安能如此! 相較於古文中的上述兩例,也許近代文學家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更能引發讀者的心靈共鳴,由於該文多年來收錄在國文教科書中,且用白話 散文的形式來描述,使人有倍加貼切之感,難怪被大家公認為,這是一個誠摯動人的故事,也是一篇至情至性的文章。 再就去年所發生在我們社會上的兩則新聞來看,不難想見偉大的父愛廣在人間。一則見諸九十一年十月六日的「聯合晚報」頭版頭條,大意謂北 縣有位林老先生,因感謝「基督教晨曦會」幫助其子戒毒成功,而慷慨捐出市值上億元的三千坪土地,給晨曦會蓋戒毒村,冀助更多的吸毒成癮者回 頭。 另則便是與喧騰一時的女老師命案有關者,因命案發生時嫌犯未成年,其父或許以「養子不教父之過」而自責太深,竟至飲藥求死以謝罪,這種 「子過父償」的案例,當然引起社會的震驚。雖說嫌犯父親的沉痛心理,一般民眾都能體會到,但其自殺抵命的行為,卻是完全錯誤的,畢竟現在是 一個民主法治的時代,即使時光倒推,古來也只有父債子償一說,何況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從常識與觀念上,來評論上面的兩則新聞,自然讓我們領悟到,前述「戒子書」中的三句話,非但見乎人情,而且合乎事理;林老先生的慨捐土 地,無異為王修的話,作了最佳的詮釋,至於為子女而殺身,頂多只能視為情緒上的一時衝動,法理上則是斷然不可取的。 成衣 ——清、錢泳《履園叢話》 成衣 ——清、錢泳《履園叢話》 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逐詢主人之性情、年紀、狀貌、並何年得科舉,而獨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著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 胸必挺,需前長而後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傴,需前短而後長。肥者,其腰寬;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緩者,宜衣長。至 於尺寸,成法也,何必問耶?」 余謂斯匠,可與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輒以舊衣定尺寸,以新樣為時尚,不知長短之理,先蓄覬覦之心。不論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詩所謂 「穩稱身」者,實難其人也。 註釋: 成衣——製衣;成衣者(匠)即俗稱之裁縫。逐詢——逐一詢問。慵——懶散。傴——傴僂,背彎曲貌。仄——窄也。成法——現成之規格、式

Transcript of 意境入化 觀吳平先生書畫展(下) - mjib.gov.tw ·...

Page 1: 意境入化 觀吳平先生書畫展(下) - mjib.gov.tw · 散文的形式來描述,使人有倍加貼切之感,難怪被大家公認為,這是一個誠摯動人的故事,也是一篇至情至性的文章。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中華民國九十二年 5月號月號

論述 大陸透視 法令天地 工作園地 科技新知 健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其他

炎涼世態話人情(六十三)炎涼世態話人情(六十三)

◎ 吳蜀魏

楊彪 ——南朝、范曄《後漢書》楊彪 ——南朝、范曄《後漢書》

  彪見漢祚將終,遂稱腳攣不復行,積十年。後子修為曹操所殺,操見彪問曰:「公何瘦之甚?」對曰:「愧無日磾朱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

愛。」操為之改容。

註釋:

  楊彪——後漢華陰人,楊賜之子,楊修之父,字文先,博習舊聞,獻帝時拜太尉;後魏文帝(曹丕)立,欲拜為太尉,固辭,乃賜之几杖,待以

賓禮。漢祚——漢朝的國運。腳攣——腳抽筋。日磾先見之明——此指一則往事,謂金日磾惡己子之淫亂,忍痛自殺其子,見《漢書·金日磾傳》。舐

犢——原意是指老牛用舌來舔小牛而表達愛顧的一項動作;惟此一故事之後,轉喻為世人對其子女之愛。

譯文:

  楊彪眼見漢朝的國運即將走到盡頭,因此以腳疾為由不再過問政事,這樣歷經了十年之久。後來其子楊修被曹操所殺,某次曹操碰見楊彪時,問

他說:「你為何瘦得這麼厲害?」楊彪回答說:「我沒有金日磾那樣的先見之明,實在很慚愧,但像老牛般的舐犢之愛,卻時刻在我心懷。」聽了這

話,曹操不禁為之動容。

評述:

  老牛舐犢,既是一則典故,也是一句成語,其典源就來自本故事,相信受過國民義務教育的人,對此都不會感到陌生。當然,我們現在來介紹

它,其目的絕非只是解釋成語而已。

  在《三國演義》的第七十一與七十二回中,作者羅貫中簡要卻生動地描述了,曹操殺其手下主簿楊修的前因後果,緣由乃在於楊對曹操心意的前

知,導致曹對楊修的憎惡,而以「亂我軍心」之罪斬於轅門外,可謂「楊因才喪命,曹因忌殺人」。

  愛子在如此情形下遭梟首示眾的楊彪,其內心沉哀,可想而知,然則面對奸雄的貌似關切,猶祇能委言以喻之。須知《三國演義》雖為稗官野

史,但《後漢書》卻是正史,綜此二者所述,因而坐實了曹操的千古罵名,這就是在國劇節目中,曹操為何總是以大奸嘴臉出現的原因。

  父母對子女的至愛,用現在的話來說,那是「無怨無悔」的,當然這只是時下的流行語,實則此四字並不足以形容之。由於那雙「推動搖籃的

手」,長久以來就被世人所謳歌,母愛之偉大無需在此贅述,倒是比較上說,古今來道盡父愛的文章,就相對地為少,容筆者略述之。

  國人素有嚴父慈母之謂,故歷來父親的形象就顯得剛肅而不夠慈靄可親,但其至愛的深情,與慈母者何曾有所異?故事中的楊彪自屬一例,巧的

是與楊彪同一時期有位王修,曾被曹操任命為司空椽,其子王忠後來官至東萊太守,而在王修的一封「戒子書」中,文末所載者,竟有「父欲令子

善,唯不能殺身,其餘無惜也」這麼感人肺腑的話,使非愛之深而望之切,措詞安能如此!

  相較於古文中的上述兩例,也許近代文學家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更能引發讀者的心靈共鳴,由於該文多年來收錄在國文教科書中,且用白話

散文的形式來描述,使人有倍加貼切之感,難怪被大家公認為,這是一個誠摯動人的故事,也是一篇至情至性的文章。

  再就去年所發生在我們社會上的兩則新聞來看,不難想見偉大的父愛廣在人間。一則見諸九十一年十月六日的「聯合晚報」頭版頭條,大意謂北

縣有位林老先生,因感謝「基督教晨曦會」幫助其子戒毒成功,而慷慨捐出市值上億元的三千坪土地,給晨曦會蓋戒毒村,冀助更多的吸毒成癮者回

頭。

  另則便是與喧騰一時的女老師命案有關者,因命案發生時嫌犯未成年,其父或許以「養子不教父之過」而自責太深,竟至飲藥求死以謝罪,這種

「子過父償」的案例,當然引起社會的震驚。雖說嫌犯父親的沉痛心理,一般民眾都能體會到,但其自殺抵命的行為,卻是完全錯誤的,畢竟現在是

一個民主法治的時代,即使時光倒推,古來也只有父債子償一說,何況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從常識與觀念上,來評論上面的兩則新聞,自然讓我們領悟到,前述「戒子書」中的三句話,非但見乎人情,而且合乎事理;林老先生的慨捐土

地,無異為王修的話,作了最佳的詮釋,至於為子女而殺身,頂多只能視為情緒上的一時衝動,法理上則是斷然不可取的。

成衣 ——清、錢泳《履園叢話》成衣 ——清、錢泳《履園叢話》

  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逐詢主人之性情、年紀、狀貌、並何年得科舉,而獨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著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

胸必挺,需前長而後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傴,需前短而後長。肥者,其腰寬;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緩者,宜衣長。至

於尺寸,成法也,何必問耶?」

  余謂斯匠,可與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輒以舊衣定尺寸,以新樣為時尚,不知長短之理,先蓄覬覦之心。不論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詩所謂

「穩稱身」者,實難其人也。

註釋:

  成衣——製衣;成衣者(匠)即俗稱之裁縫。逐詢——逐一詢問。慵——懶散。傴——傴僂,背彎曲貌。仄——窄也。成法——現成之規格、式

Page 2: 意境入化 觀吳平先生書畫展(下) - mjib.gov.tw · 散文的形式來描述,使人有倍加貼切之感,難怪被大家公認為,這是一個誠摯動人的故事,也是一篇至情至性的文章。

樣。覬覦——非分之想。穩稱身——猶合身之謂,語出杜甫「麗人行」詩句:「珠壓腰衱穩稱身」。

譯文:

  從前有個人奉命拿了一匹布帛,去找裁縫做衣服。裁縫師面對來人。逐一詢問起其主人的性情、年齡、狀貌與何年得中科舉,卻唯獨不談到尺寸

的問題。來人覺得很奇怪,裁縫於是解釋說:「少年中舉者,性情高傲,胸必上挺,這種人的衣服要前長後短;老年才中舉者,心性已懶散,背部曲

了,其衣則要前短後長。肥的人,衣服的腰部要寬;瘦的人,衣身則要窄。個性急者,宜穿短衣;性子緩的,所穿衣服就宜長。至於尺寸的大小,那

屬現成的規格,這又何必問呢?」

  我認為這個成衣匠,才是一個真正懂得做衣服的人。現時的一些裁縫師,往往都是用舊衣來定尺寸,或者追求時髦而變出新樣式,他們不去研究

衣服的長短之理,卻先存有著非分之想。無論是男人或女人的衣裳,若要能製作成像杜甫詩中所形容為「穩稱身」者,這樣的裁縫實在很難得。

評述:

  本文分為兩部分,前者述及故事的本身,後者為原著作人對故事內涵所發出的議論。因為故事真實性的不可考,有可能是錢泳先生的藉題發揮,

故從整體上來說,此文毋寧說是原作者借成衣匠的口,道出了當其時的社會風尚與人情百態。

  在中國的學術發展中,無論從「九流十家」、「經史子集」或「諸子百家」的分類裡,我們均難以找到專研社會心理方面的著作,有的只是極為

零星的片段數語。即使在西方,以心理學為例,真正成為一門獨立之學科,也是一八七九年之後的事了。

  本故事的重點,正在於透過成衣道理,揭露出種種的人性心理。文章中巧妙地運用了,所穿衣服的「前長後短」與「前短後長」,以刻畫出兩類

人的不同心態與神情,這使得我們如見其人,同時也為故事的描繪增色不少。而最後的三句話,其實就是在說明體察人情世態的不易,這一如曹雪芹

在《紅樓夢》第五回中所述及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Top

Page 3: 意境入化 觀吳平先生書畫展(下) - mjib.gov.tw · 散文的形式來描述,使人有倍加貼切之感,難怪被大家公認為,這是一個誠摯動人的故事,也是一篇至情至性的文章。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中華民國九十二年 5月號月號

論述 大陸透視 法令天地 工作園地 科技新知 健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其他

意境入化 觀吳平先生書畫展(下)意境入化 觀吳平先生書畫展(下)

◎ 蔡廷俊

在「『題款』富禪機」方面——在「『題款』富禪機」方面——

  眾所週知,一幅好畫需要具備——題材畫得好、題款落得好、印章蓋得好、裱褙裝得好、成品收得好,缺一不可。

  觀賞吳處長的字畫,發現「題款」甚佳,有其貼切、妙不可言、高雅、令人深省的特色!當然,這是得力於用心勤學、劄記不斷、歲月積累。民

國七十二年任職「故宮」書畫處長,學養更上層樓,可謂「手高」又「眼高」!

頃略舉數則見證——頃略舉數則見證——

  如「四色梅花屏」分別賦予「本無色相」、「給點辣色」、「故作異色」、「原非本色」,相當有「禪味」!如「墨君四屏」分款「並挹瓊枝玉

樹新(借清周篔句)(圖一)、「人在荷香早露中」(借清人詩)、「籬邊忽見南山色」(南田詩)、「落花修竹兩無言」(清人詩),膾炙人口

啊!如「梅蘭竹菊屏」款書「客行滿山雪,香處是梅花,丁宁明月夜,記取影橫斜」(錄陳與義詩);「健碧紛紛葉斑斑,淺淺紅芳,幽香空自秘,

風肯秘幽香」(楊萬里詠蘭);「籬東菊徑深,折得自孤吟,雨中衣半濕,擁鼻自知心」(賈島詩);「貞條障曲砌,翠葉貫寒霜,拂 分龍影,臨池

待鳳翔」(唐太宗詩),作者博學多聞,活學活用;如「竹雀圖」題「竹間頻聞雀噪聲」;如「飛燕圖」落「燕尾剪波綠縐」;傳神啊!再如「蓮花

世界」題「佛紀二千五百四十五年,歲次辛巳季冬之吉,寫此蓮花世界,敬願佛祖慈悲,廣施蓮座,普渡眾生,生生世世,永保無既」;概見作者虔

誠禮佛,一向與人為善,素備「拔一切眾生苦」,「與一切眾生樂」胸襟!

  明朝張丑在其「清河書畫舫」說:「世人愛書畫而不求用筆用墨之妙,有筆妙而墨不妙者,有墨妙而筆不妙者,有筆墨俱妙者,有筆墨俱無者,

力乎巧乎,神乎膽乎,學乎識乎,盡在此矣。總之,不出蘊藉中沈著痛快。」從諸多款書中,不難感受其畫作富天趣、賦禪機。

在「『意境』臻造化」方面——在「『意境』臻造化」方面——

  舉凡藝術品皆重品味,有品,方有格,有格,才有味,斯味即韻味,含韻味作品,乃有意境可言。何謂意境?簡言之,指文學藝術作品中描寫事

物所達到的情景交融,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境界。造化,係指天地創造,化育萬物之謂。

  「意境高超,含意悠遠」是吳處長創作的特點。就以畫展所印發「請柬」來說,扇面圖中一株蘭蕙、一盤櫻桃、幾棵櫻桃散落蘭草下,題款「壬

午秋九月寫就一笑」「亦有唇閒意」,此乃「吳押」絕妙「神品」!另如「祝長年」圖,長幅上下寫兩條頭朝下游、前後大小之鯰魚,正款隸書「年

年」,副款「所以祝長年也」,就自然生態,引古人詠魚名句,寫吉語之意,名章「吳平之印」、「堪白長年」;押角印「獻醜」;試問:會「醜」

嗎?當看畫者,當慶幸有緣分;未及目賭者,亦覺有福分,蓋人間有此好畫留存,且永祝吾輩「長命百歲」、「長生無極」、「萬年無期」啊!他如

「相忘」圖,寫就兩尾鶼鰈情深之 魚,題「何用游溟澥,相忘自有樂」,雖借前人詠魚句,然「非出一人」語,作者「集以為題耳」成就這幅畫,概

有「一廂兩樣情」之喻,而世俗所謂有倆即是好,實非也!這是否可驗證因「誤解而結合」、因「瞭解而分開」的眾生相?

  我個人很喜愛「聽上下之齊鳴」圖,長幅頂端錯置褐竹,分棲一對黑白喜鵲;下擺一叢黃菊四朵;左邊一行行書「聽上下之齊鳴,亦雙棲而並

喜」。瞧那隻張嘴露紅舌起勁鳴叫的公鵲,嘴巴正對著、含著「鳴」字,背後母鵲柔姿「婦隨」,真是「齊鳴」啊!高興著呢!就這點「意境」?諸

位有所不察、不知吧!這可是上「喜」(鵲)後「吉」(菊)圖的創意!可謂前頭報喜訊,後頭接吉利,抬頭見喜,後續大吉。而且是「雙囍」(一

對喜鵲),並且是「事事吉祥」、「事事如意」(四朵菊花),真是一幅「造化」好畫啊!此外,譬如「四季花卉」長卷,橫隸標題「人憐紅艷多應

俗」雖是襲用「林和靖詩句」,而下註「吾亦不能免也」!這是多麼俱有「教化」意義!

  現代名家潘天壽題「松鷹指墨」道:「會心在四遠,不是為高飛。畫事能在著墨時會心高遠空曠之處,即不染塵俗矣。」

  在展覽會場上,吳處長嘗提及,「許多來看展的藝文界朋友,問我可否代為租借場地辦展覽,我說啊『不可能的』」!顯然的,他很滿意這次展

出,讓他感到風光和溫馨。

  吳先生抱定獨身,相伴的是書畫、金石,還有,就是景仰他如父的學生。這促使我回憶一件往事——高逸鴻教授過世不久,高夫人龔書綿老師提

道,「經國先生就任總統之前,曾經要高老師幫助遴選一位秘書,當時老師徵詢吳平意思,吳平考慮後回答不適合自己志趣而作罷」!有時候我思

索,若吳處長當年接受前往就任,今日在繪畫書藝篆刻界的成就將是如何呢?

  我景仰吳處長卅六年餘,不時請教一些藝術難題。這些年來,我約略體會到他的創作有近代明朝呂紀、徐渭、陳洪綬等名家影子;有清代惲壽

平、任伯年、虛谷、吳昌碩等名家筆韻;有現代齊白石、陳半丁、于非闇、陳之佛、潘天壽、李苦禪、王雪濤、唐雲等名家墨趣。當然,傅山、張瑞

圖等法書是其最愛,而鄧石如之「計白當黑」則奉為圭臬!由此以知,吳先生是一位取長補短,兼容並蓄,融合貫通的一位出色的藝術工作者。職是

之故,創作總「意在筆先,趣在法外」!

  惲壽平在其「南田畫跋」說:「筆墨本無情,不可使運筆墨者無情;作畫在攝情,不可使鑒畫者不生情。」我們是晚輩,是後學者,是欣賞者!

拜觀畫畫、金石展之餘,有些感觸,有些共鳴,實在高興!總之,個人極為激賞處長公餘之刀筆不懈,甚為佩服先生以藝術銜接退休生涯之抉擇。

「堪白老」終究是一位睿智、有品味的大家!

▲Top

Page 4: 意境入化 觀吳平先生書畫展(下) - mjib.gov.tw · 散文的形式來描述,使人有倍加貼切之感,難怪被大家公認為,這是一個誠摯動人的故事,也是一篇至情至性的文章。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中華民國九十二年 5月號月號

論述 大陸透視 法令天地 工作園地 科技新知 健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其他

中國化的天主教堂中國化的天主教堂

◎ 何培夫

  天主教傳入我國已久,歷經傳播、誤解、衝突、妥協、調和與包容,逐漸溶入國人生活之中,也是最早中國化、本土化的外來宗教。臺南市開山

路中華聖母主教座堂就是最好的例子,乍看之下,彷彿是一間傳統的廟宇。

壹、古典外觀壹、古典外觀

  近似廡殿式的建築,綠釉琉璃瓦、螭吻走獸,構成傳統語彙;勾欄雲板、柱頭雲飾,形成特殊陽臺。鑽尖四坡屋頂、鮮紅楹柱、綠釉花窗,和璽

彩繪的雀替與樑枋,強化中國色彩;只有寶瓶頂置十字架,宣示此係外國宗教。

  大門高懸「天主堂」匾額,左、右各以壓克力牌書寫「正心誠意」、「敬天愛人」、「基督福音」、「萬古常新」諸語,傳達中西文化的理念。

但是,大門則作楹聯:「中華大孝尊天,存誠起敬;聖母一心濟世,護國安民」,又充滿中國風味。

貳、堂內風采貳、堂內風采

  跨入大門,中立屏風,遮內也擋外。屏風外向寫著「肅靜」,內向寫著「誠敬」,訴求進入教堂的要求。

  排排長椅,面向祭壇;信徒或跪而禱告,或坐而聽道,一片安詳和穆的氣氛。楹聯又作:「至誠祀神明,神怪非神明,求神莫忘勤修德;上帝即

天主,天公亦天主,敬天還須兼愛人」;祀神修德、敬天愛人,乃是所有宗教的共同理念。

  堂內左側供奉耶穌基督像,前置傳統香爐,雖無炷香,灰燼卻已盈爐;又以傳統陶甕盛裝聖水,尤增鄉土氣息。而本土化的最大特色就是崇拜祖

先,供奉「中華民族列祖列宗」的牌位,橫批「慎終追遠」、上聯「宗親綿延萬世」、下聯「祖德光耀中華」,流露傳統美德。

  堂內右側通道壁上懸掛天使造型的銅鈴,用以通告神父前來主持禮拜,聲音清脆而悠揚。隔屏分別寫著「真福八端」:「安貧樂道乃真福,天國

屬於他們的」、「因罪痛哭乃真福,將受安慰於天國」、「溫良恭讓乃真福,安享樂土至地極」、「渴慕正義乃真福,心身兩全意滿足」、「慈悲為

懷乃真福,人人敬愛天憐惜」、「心地純潔乃真福,面見天主享永樂」、「和平處世乃真福,為主兒女子嗣續」、「為義受辱乃真福,天國屬於他們

的」;耶穌告誡世人,在生活之中能夠知福惜福,乃是真福。

  壁頂高掛耶穌行誼木雕十四幅,敘述耶穌傳道、受難、釘十字架等事蹟,用以感受其宏偉的救世精神。

參、祭壇本土化參、祭壇本土化

  堂內中間為祭壇,挑高的八角穹頂環繞在上,十分恢宏;陽光自此渲洩而下,非常明亮。壇前香爐燃燒著三炷清香,以及四盆清新芬芳的玫瑰

花,皆是奉獻予聖母;所用香爐與金盆也是傳統器具,令人感覺熟悉而且親切。五月與十月是聖母月,信徒就以粉紅色玫瑰花崇敬聖母、頌揚慈愛,

教堂的氣氛更加柔化。

  堂內盡頭高懸以馬賽克鑲嵌的「聖母與聖子」圖,冠服權杖,呈現中國意識的造型。楹聯則作慈母心腸,垂憐眾生疾苦;聖子體血,養育信者靈

魂」,母以子貴,講究聖母信仰的概念。匾額題書「天上聖母」,竟與天后媽祖的封號相同,本土化之深令人激賞。

  堂後的聖母廳以聖母像為主,輔以耶穌受難十字架;信徒可以在此靜跪,默默地向聖母訴說、向聖母禱告,天人交際於心靈深處。如同告解廳所

寫「主說:你的罪已經赦免了,平安回去吧!」

肆、聖母造型中國化肆、聖母造型中國化

  民國六十三年(西元一九七四年)十二月,臺灣地區主教團在臺南集會,為慶祝「奉獻中國於聖母、並尊聖母為中國之后」五十週年紀念,而為

全國祈福。臺南中華聖母主教座堂時屆建堂十週年,又逢此盛典,故由李鴻皋神父籌立中華聖母像,用以景仰聖母。

  天主教認為聖母生育耶穌基督救世主,自應受世人崇敬;凡接受基督,就該敬禮基督的母親瑪利亞。在西方,聖母有其既定形象;而在中國,也

有「入境問俗」的本土化形象。清末以來,天主教有其聖母像的設計原則:

第一、要著中國皇后服裝,使中外人士一見,即認可有中國皇后的華貴氣派。

第二、要有聖母瑪利亞的慈善面貌,頭戴皇冠,以表示瑪利亞為天地之元后。

第三、聖母要抱耶穌,而仍保持中國之端莊嚴肅的風格,以表示天主之母的崇高地位。

  於是,聖母端坐堂上,手持權杖、懷抱耶穌,一副母儀天下的丰采;耶穌亦頭戴皇冠,雙手伸展、雙目遠眺,年雖幼而英姿煥發,展示「母以子

貴」的莊嚴。(參見宋稚青聖母與中國》之〈中華聖母像的來歷〉一文)

伍、天上的媽媽都是一樣的伍、天上的媽媽都是一樣的

  臺南縣鹽水天主堂的聖母像即依此原則雕造,頭戴皇冠,頗具威儀;麻豆天主堂的聖母像雖未戴冠,卻有平易近人的氣質。中華聖母主教座堂祭

壇高懸馬賽克鑲的聖母圖,也是如此風範;然而,教堂左側「慈母園」的中華聖母像卻是傳統而又平凡婦女的造型,懷抱熟睡幼兒,流露母愛的光

Page 5: 意境入化 觀吳平先生書畫展(下) - mjib.gov.tw · 散文的形式來描述,使人有倍加貼切之感,難怪被大家公認為,這是一個誠摯動人的故事,也是一篇至情至性的文章。

輝。

  中華聖母像的設計者是成功大學馬電飛教授,以跳脫制式化的聖母形象,採取溫和嫻淑、平易近人的設計,進而雕塑人性化的聖母像。仰望聖母

像,尤思慈母的關懷與撫育。

  像下有基座,左側銘記「中華聖母銅像緣起」,右側銘記「奉獻中國於聖母誦」,背向則銘記二詩,歌頌聖德。聖母像贊:「作造物之尊母,原

之於胎無罪;頻施光兮照世,義鏡垂而群法;位越諸神兮益上,福既極而難並。」明徐光啟作:「為主潔之自身,秉之於性全仁;職恩保兮救人,天

門啟而眾臻;德超庶聖兮特張,美非常而莫倫。」

  成世光主教也認為:國人一向崇敬母性,民間流傳的孝子故事中,孝敬母親多於孝敬父親。福建沿海一帶以及臺灣特別敬拜媽祖,大陸其他各省

又特別敬拜觀音,其實觀音與媽祖都是母性的化身。(參見前揭書〈序〉)

  媽祖,俗名林默娘,宋代初年福建湄洲人,以庇護航海的神蹟受後世感念;自宋代詔封夫人,歷朝加封妃、天妃、天后,以至清代道光年間的

「天上聖母」尊號,備極推崇。昔日唐山過臺灣唯聖母是賴,「媽祖」或「媽祖婆」的俗稱十分親切,得見信仰深入民心。媽祖神像的造型雍容華

貴,戴冠持笏,居殿堂之上;柳眉鳳眼、櫻唇纖手,恰似母親婉約柔和;關愛的眼神環視蒼生,如沐春風,也有母儀天下的風範。

天上的媽媽,果然都是一樣的。

陸、結語陸、結語

中華聖母主教座堂宣揚福音,雖已本土化而真理依然;中西文化在此交流,並行而不相悖。

▲Top

Page 6: 意境入化 觀吳平先生書畫展(下) - mjib.gov.tw · 散文的形式來描述,使人有倍加貼切之感,難怪被大家公認為,這是一個誠摯動人的故事,也是一篇至情至性的文章。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中華民國九十二年 5月號月號

論述 大陸透視 法令天地 工作園地 科技新知 健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其他

喝下午茶為工作加油喝下午茶為工作加油

◎ 冠英

  下午茶(Tea Break),原本是英國生活的一部分,現在成了「工作加油站」的代名詞。 

  我們的下午茶,沒有經典式的茶具,也沒有傳統的小三明治、scone——一種傳統的配茶吃的點心。星期三下午三點半一到,輕快的樂聲響起,大

夥兒暫時離開案牘,分頭削梨子、切巴樂、剝紅龍果,擺好杯盤等待店家送來新鮮的點心。也許沒有英國紳士優雅,但自動自發的分工合作,顯得活

力、默契十足。在不到卅分鐘的茶敘中,我們聽說處長正悄悄地籌措經費購置DVD視聽設備,方便大家吸收新知,釋放壓力、宣洩情緒,他沒告訴我

們,想給我們意外的驚喜;當小笠把麵包送進嘴裡時,有人發現他上面的門牙不見了,原來這些天小笠不跟同事講話的原因,是拔牙整修門面,不是

大家胡亂擔心的感情問題。雖然小魏端了果汁背著我們打電腦,大夥兒還是有辦法讓他招出在老婆生產後中了「樂透」大獎的臨門雙喜??。一場下午茶

下來,疑慮消失了,喜悅更濃了,好像每個人都中了樂透般輕快起來,連平日最金口難開、最有價值的男人小于,在廁所聽見外面有人提到他的名

字,還會探出上半身,高分貝的回應:「我在這裡哪!」

  四點鐘一到,音樂停止了,大家喝掉杯裡的最後一口飲料,輕鬆愉快的各自回到辦公室繼續打拼工作。我們是個研究單位,平日靜穆莊嚴;下午

茶,成了辦公室裡最輕鬆的浪漫。我們喝下午茶,交換了彼此關懷的心意,共同迎接下一回的腦力激盪。每次喝完下午茶,我們的胃和心都好舒暢。

  下午茶的時間不長,所費不多,卻能在無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凝聚整個工作團隊的向心,讓工作更有效率,難怪聰明的企業經營者現在倡導

在辦公室喝下午茶。

▲Top

Page 7: 意境入化 觀吳平先生書畫展(下) - mjib.gov.tw · 散文的形式來描述,使人有倍加貼切之感,難怪被大家公認為,這是一個誠摯動人的故事,也是一篇至情至性的文章。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中華民國九十二年 5月號月號

論述 大陸透視 法令天地 工作園地 科技新知 健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其他

臺灣黑熊專題臺灣黑熊專題

◎ 蘇志峰

玉山國家公園臺灣黑熊的保育研究玉山國家公園臺灣黑熊的保育研究

  阿里山在今年年初傳出有黑熊出沒的消息,這是第一次黑熊在靠近人類活動瀕繁地區被發現的記錄,因為阿里山的遊客量多再加上櫻花季的到

來,新聞媒體報導之後,自然引起社會大眾注意和討論。臺灣黑熊一直是臺灣民眾心目中非常重要的野生動物,只要一有牠的消息,馬上就吸引民眾

駐足和目光,所以當時筆者在臺北的夜市吃麵的時候,新聞主播念出這段文稿後,麵攤老闆跟攤桌的客人們接著便一陣討論,可見臺灣黑熊在民眾心

中的份量。

  臺灣黑熊常出沒於人煙罕至山區,民國七十四年玉山國家公園成立,巡查及研究人員僅得見其足跡、抓痕,無法於野外窺見其影蹤;臺灣黑熊在

國家公園的保護下,野外族群數量逐漸增加,蹤跡頻繁出現於園區各步道、林道,甚至主要登山遊憩據點,如觀高、八通關一帶,同時迭有本處巡

查、研究人員及登山遊客於登山途中或宿營時撞遇黑熊,或近距離聞其吼聲,甚有於山屋附近搜尋食物破壞山屋等情事。

  民國七十八年秋,筆者和原住民巡山員江丁祥兩人到關高、八通關作例行野生動物調查,在下山的途中,聽到類似「大狗」的低沉吼聲,聲音的

來源是從步道上方所傳下,是一種很大肺活量動物才能發出來的聲音,像似極不友善的警告。巡山員示意不要發出聲響先安靜一下,我感覺情況特殊

並作蹲姿狀,時間一瞬間彷彿凝住,過不久,經巡山員示意放慢腳步往前走,靜悄悄離開當地,走過幾個彎道之後才拔腿快跑,巡山員邊跑邊說可能

是遇到山豬或是黑熊!隔週我和巡山員再上山到步道的上坡尋找痕跡,證明是黑熊,而且是一大一小,經研判可能是母熊帶小熊發出警告聲不要人類

靠近,我才明白原來牠亦被叫作「狗熊」的原因是因為吼聲像狗。這則消息經中國時報專題報導—玉山保育成果黑熊現蹤,從此同事們上山都特別注

意自身安全,並紛紛打探防熊絕招。爾後數年南投靠近山區鄉鎮的檳榔園果園中有黑熊出沒的地方性新聞,但始終沒有人親眼目擊或捕捉到黑熊。黑

熊在全省靠近山區的鄉鎮農地都有傳出出沒活動消息,師大王穎教授也在八十年初臺北動物園舉辦過國際性黑熊研討會,在太魯閣繫放一隻小黑熊,

玉山國家公園亦懸賞拍到黑熊照片獎金十萬元等黑熊主題探討,但國內正式的調查研究還是在玉山國家公園八十五年成立「黑熊小組」後才正式展

開。

基本資料基本資料

  臺灣黑熊俗稱狗熊,是臺灣唯一原產的熊類,學名:Selenarctos thibetanus formosanus(Swinhoe)英文名:Formosan Black Bear,哺乳類食肉目

(Carnivora)熊科Ursidae,屬亞洲黑熊(分佈於喜馬拉雅山)的臺灣特有亞種,成熊體長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公分,體重野外調查約為六十至一百公斤

(動物園、人工飼養可重達二百公斤),全身漆黑,胸前有白色短毛構成V字型之白斑帶是最大的特徵。為臺灣陸上體型僅次於水鹿的大型動物。善

於爬樹,嗅覺、聽覺比人類好,臺灣黑熊為雜食性,以果實、樹根、昆蟲及小獸等為食,主食青剛櫟,就觀察地面殘留果殼及樹上果粒,可發現臺灣

黑熊對食物很浪費。臺灣黑熊體大力足,生性凶猛,危險性頗高,唯平時性情尚稱溫和,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僅於受到威脅時,如受傷、受逼迫

或為保護幼熊時方有攻擊行為。

  臺灣黑熊冬季時並不冬眠,但可能會移動至較低海拔覓食,以海拔一千至三千五百公尺之森林地帶為活動地區。因棲息環境迭遭人類開發活動之

壓縮暨早期獵捕之嚴重,其族群數量急遽地減少,分佈範圍亦縮小,七十八年由文資法公佈為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九十一年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為

第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一九九六年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受威脅動物紅皮書亦列為易受傷害的物種(Vulnerable),需妥善加以保護。

玉山國家公園黑熊研究玉山國家公園黑熊研究

  八十五年七月,玉山國家公園結合處內精英及學者專家組成「臺灣黑熊專案保育小組」,深入其棲息活動地區,利用自動感應照相機等各種科學

儀器,於園區黑熊出沒地區,拍攝記錄臺灣黑熊之族群動態,期能對其生活範圍作深入瞭解及長期監測。

  八十七年三月間由本處黑熊監測小組與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曾晴賢教授、研究人員,組成之聯合小組深入東部園區(拉庫拉庫溪流域)臺灣黑熊

的故鄉進行調查,當時即由研究人員李佩珍小姐於米亞桑溪處以數位式攝影機國內首度拍攝到極為珍貴的黑熊野外活動動態畫面,日後由本處出版

「臺灣黑熊奇遇記」生態影片。

  八十七年七月至九十年十二月與師範大學生物系王穎教授及助理黃美秀小姐(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博士候選人)合作進行三年「玉山國家公園臺灣

黑熊之生態及人熊關係之研究」,進一步研究臺灣黑熊之生態習性、棲地狀況及人類與熊的互動關係,加強對野外臺灣黑熊習性的瞭解與增加保育資

料。

  根據前兩年的研究經驗,每年十一、二月是黑熊進入花蓮大分地區覓食青剛櫟堅果的顛峰時期,八十八年曾經在此設置陷阱捕獲六隻黑熊,八十

九年在玉山國家公園的新岡至大分地區,前後總共進行三梯次的黑熊捕捉繫放活動,總計費時一三九天,捕捉到九隻黑熊(一雌八雄)。截至於八十

九年十二月止兩年半的研究,於花蓮大分地區進行臺灣黑熊生態調查研究,共捕獲黑熊十五隻,其中十三隻黑熊為雄性,二隻為雌性,平均重量約七

十公斤,捕獲個體狀況十分良好,均分別戴上人造衛星追蹤頸圈以進行後續追蹤研究,衛星定位置資料初步顯示單一動物的活動範圍遠超過四十平方

公里以上。但第三年(九十年)的研究卻沒有一隻被捕獲到,令研究人員大感意外。

  九十年,黑熊研究的野外研究助理為吳煜慧小姐,經過一五二個工作天設置陷阱、無線電追蹤器及自動照相裝備等設備追蹤黑熊,卻不見任何臺

灣黑熊的蹤影,的確頗令人納悶?

  依據前兩年研究經驗,黑熊冬天的主食為青剛櫟及其他殼斗科堅果植物,以九十年大分地區青剛櫟的結果量來看,可謂豐收之年。如果大分的結

果量不佳,黑熊不來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九十年大分青剛櫟的果量豐富,黑熊卻還是不現身,王穎教授分析其中的原因,應該是黑熊原本生活的區

Page 8: 意境入化 觀吳平先生書畫展(下) - mjib.gov.tw · 散文的形式來描述,使人有倍加貼切之感,難怪被大家公認為,這是一個誠摯動人的故事,也是一篇至情至性的文章。

域,結果量也相當豐富,導致黑熊沒必要到遷移到大分覓食,另一種可能,則是黑熊會晚一點才會到大分覓食,尤其是當年十二月底已傳出有人在山

上再度看到黑熊,更印證了這項說法。王穎進一步分析,黑熊並非群體性動物,個體性格相當獨立,又有個別的活動範圍,還會有獨霸一方的性格,

與人類「強者佔地為王」的行為模式有某種雷同性。不過當食物來源夠充足的時候,黑熊就顯得比較慷慨,更不會冒著生命或受傷的危險,與其他黑

熊爭霸,在這樣的情況便有多隻黑熊出沒,過去幾年花蓮大分地區之所以有很多黑熊出沒,就屬於這種情況。(本段摘錄自自由時報邱旭伶記者)

  九十一年,玉山國家公園委託陳怡君博士、吳海音教授進行「大分至南安地區野生哺乳動物之相對豐度調查」,再度由吳煜慧小姐擔任研究助

理,利用自動照相機調查了解此區內野生哺乳動物在時間上與空間上的變化。以自動相機對黑熊持續性監測結果,終於在十一至十二月又有拍攝到多

張黑熊照片,表示黑熊仍然活躍在玉山國家公園花蓮大分的區域內。玉山國家公園自八十七年監測臺灣黑熊以來,總共捕捉到十五隻黑熊,並進行掛

上無線電頸圈追蹤,其中有三隻掛上衛星無線電頸圈。九十年雖經研究人員努力尋找黑熊蹤跡,卻意外地不見臺灣黑熊的蹤影,導致推測臺灣的黑熊

族群量有降低的假設。另外更難得的是在十二月所拍到帶有頸圈和耳標的黑熊照片,令研究團隊大為振奮,雖然無法判斷是那一隻曾經被捕獲過的黑

熊,但黑熊仍然會回到大分地區來活動,假設終於獲得證實。

黑熊生態拍攝與宣導黑熊生態拍攝與宣導

  玉山國家公園除展開實質的黑熊研究工作以外,同時亦請從事自然生態攝影工作多年的鍾榮峰先生加入玉管處黑熊小組,進行有關臺灣黑熊及研

究工作之攝影紀錄工作。八十七年至九十年三年來,攝影人員共花了超過兩百個野外工作天的追蹤和等候,其中在八十九年十二月初,有了突破性的

收穫,不但在野外目擊和拍攝了臺灣黑熊活動和覓食的畫面,更利用夜間臺灣黑熊活動較為頻繁之際,實地觀察紀錄了臺灣黑熊進入研究陷阱覓食的

真實情況。九十年至野外現場則沒有拍攝到黑熊紀錄。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結合國內鄉林文教基金會、統一企業等二十多個政府機關暨民間機構於九十年二月十七日假臺北市立動物園演講廳舉辦「臺

灣黑熊研究暨攝影成果展」,邀請研究人員演講臺灣黑熊生態習性、臺灣黑熊生態影片欣賞、臺灣黑熊生態習性有獎問答等活動。另外,雖歷經九二

一地震,亦順利票選出「臺灣黑熊」為第一名臺灣最具代表本土野生動物。以上活動均有讓民眾了解黑熊生態習性,藉活動促進國人了解生態保育重

要性。

黑熊保育課題及展望黑熊保育課題及展望

  經過玉山國家公園多年對黑熊研究和宣導,已引導國人重視保護野生動物棲地,並喚起關心本土野生動物現況。民眾極感興趣並和生活相關的幾

項問題如下。

一、黑熊族群數量?

  根據國內專家學者說法及生物學對瀕臨絕種物種定義,當自然界物種數量在五百隻以下時,族群將會有近親交配並逐漸走向滅亡,以玉山國家公

園十萬公頃所能維護黑熊數量推估,全省黑熊數量應不到五百隻,更有可能少於三百隻,故我們更應要善加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二、黑熊復育可能性?

  由國際上為了投注復育單一物種所投注的龐大土地、人力和金錢超過單純維持自然棲地數百倍情形看來,依個人見解,黑熊族群屬瀕危等級雖然

可著手行復育,但仍應努力維護自然環境並取締非法盜獵當可收到族群維持效果。就目前利用人造衛星、無線電追蹤玉山國家公園臺灣黑熊結果,估

算出單一隻個體的最小多邊形的年活動範圍,從二七至二○二平方公里不等(五分之一的玉山國家公園大小),臺灣黑熊的活動範圍極廣,縱貫整個

中央山脈。故建議未來需建立黑熊生熊廊道,以確保黑熊移動路徑受到嚴密保護與監控,遷移過程不致受到外來威脅。

三、黑熊進入人類活動瀕繁地區及登山防範黑熊注意事項

  據報導許多山區開墾農地檳榔園及遊憩區等多有黑熊出沒消息,故山區開墾農地儘量有防護警告響音設施,但勿使用陷阱,因黑熊斷掌原因推測

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遭誤觸獸夾所致,而會有獸夾地方,大多為山坡開墾農地人類活動瀕繁地方,係當地民眾為捕捉臺灣山豬所設,此種獸夾對黑熊

無影響力,但會造成黑熊誤觸掙脫、外傷、脫臼等導致斷掌,並對人類產生仇恨。遊憩及登山活動儘量不要將食物、垃圾隨意丟棄吸引黑熊前來,野

炊時要將燉煮肉湯香味蓋好,避免黑熊之翻攪。登山行走間,要發出響聲嚇退黑熊。與黑熊在步道正面不期而遇時,要鎮靜地注視黑熊後退離開。

四、與黑熊有約生態之旅活動?

  在人煙罕至的東部山區仍有相當豐富的動物資源,且由於絕大多數野生動物不喜歡出現在人為干擾活動瀕仍的地區,未來玉山國家公園除仍將致

力於資源調查和出版解說宣導品外,在確保遊客安全,避免打擾黑熊繁殖及活動期,以研究人員帶領解說規劃「賞熊之旅」。期能在不干擾黑熊之情

況下,使國人有機會與臺灣黑熊在野外面對面的觀察與接觸並一窺這片野生動物的天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