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國家公園 沿革 -...

4
陽明山國家公園 陽明山國家公受緯度及海٥影響,氣候 屬亞熱帶氣候區與暖溫帶氣候區,且季風型 氣候極為明顯,因此季節性資源ă景緻富有變 化,小而豐富多樣,是陽明山國家公的特色Ą 初春時,色彩絢麗的杜鵑及楓香嫩綠的新 芽,將陽明山妝點得繽紛ܪ麗ă生氣勃൴;夏 季,霧雨初晴後,擎天崗的草原飄散著青 草香;秋季來臨,大屯山ă七星山至擎天崗一 帶的芒草ᐌ風搖Ѣ,綻放嫣紅花穗,交ᖐ Ķ大屯秋色ķ;歲ϐ寒冬,受東北季風影響,山 區經常襲來寒風細雨,雲霧繚繞中,別具蒼茫 詩意Ą 陽明山國家公Ϥ於緊鄰人口稠密的大臺 北都會區,有別於其他國家公以自然資源獨 秀,也扮演著Ķ都會國家公ķ的角色Ą 資源特性 陽明山國家公位處臺北盆地北緣,東 起磺嘴山ă五指山東側,西至向天山ă面天山 西麓,北迄竹山ă˿地公嶺,南迨紗帽山南 麓,面᎕約 11,455 公Ą行政區包括臺北ξ士 林ă北投部山區,及新北ξ淡水ă三ۿă石 門ă金山ă萬里等鄉鎮之山區;海٥高度自 200 公尺至 1,120 公尺範圍不等Ą 植物資源 陽明山國家公雖位於亞熱帶氣候區, 但受到後火山߿動的影響,使區內˿壤溫度偏 高ă鈣,且呈強酸性;再者,因為冬季東北 季風直撲而下,帶來過多的雨量,氣溫亦明顯 偏低,致使本區除了擁有亞熱帶雨林ă暖溫帶 常綠闊葉林與山脊矮草原等不同的植物帶外, 甚至連生長於中央山脈海٥ 2,500 公尺的中海٥ 植物如臺灣龍膽ă昆欄樹在此亦有ο,此即 為Ķ北現象ķĄ 目前區內的植物生育環境包括了水生與 陸生兩種衍生環境,而陸生環境大致又可粗 為芒草原ă矢竹林ă闊葉林與人工造林等四類Ą 水生植物中,七星山腰的夢幻湖有一種稀 有的水生蕨類臺灣水韭,外形與日常食用 的韭菜相似,惟植株較小,為本區最特殊的Օ 水植物Ą 區內之白背芒,因生長區位的不同,而 與其他地區有不同外形,在火山熱霧籠罩下的 坡面更只能生長芒草,形成廣闊的芒草原,此 地植株較其他地區要矮小的多,花穗也Ϥ原來 的白色ആ換成紅色,每年 10 月間,鮮紅花穗盛 開,蔚為此區特有的芒草原景觀Ą 其他包括臺灣金線蓮ă八角蓮ă十大功 勞ă四照花ă大屯杜鵑等特有或稀有植物,於 區內亦有οĄ 沿革 陽明山地區早自日治時期即為Ķ大屯國立 公ķ預定地,當時範圍包括七星山ă大屯山 區及觀音山等地,可惜計畫後來因第二次世界 大戰爆൴而作罷Ą 52 年,交通部觀光事業小組അ委託臺灣省 公共工程局,將陽明山公及鄰近七星山ă大 屯山ă金山ă野柳與富貴角等北部濱海地區, 合併規劃為Ķ陽明國家公ķ,面᎕約 28,400 ,惟因當時尚無Ķ國家公法ķ而擱置Ą 直至 70 年,經何應欽將軍之提議,並Ϥ有 關單位研究推動,於 74 年正式公告實施Ķ陽明 山國家公計畫ķ,並於同年 9 16 日及翌年 3 13 日先後成立國家公管理處及警察隊,᎕ 極推展各經營管理業務Ą 陽明公內春天充滿了色彩絢麗的杜鵑Ą 譚偲攝 山清水秀的大屯自然公 劉美萸攝 夢幻湖為陽明山國家公內的生態保護區Ą 林建全攝 紅楠為陽明山國家公常見的植物Ą 柳正鳴攝 昆欄樹為陽明山國家公Ķ北現象ķ的 重要依據植物Ą 李瑞宗攝 042 30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Agency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043 043 30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Agency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Transcript of 陽明山國家公園 沿革 -...

Page 1: 陽明山國家公園 沿革 - np.cpami.gov.twnp.cpami.gov.tw/filesys/file/chinese/aboutnp/annualreport/annual... · 關單位研究推動,於74 年正式公告實施陽明 山國家公計畫,並於同年

042

陽明山國家公園陽明山國家公 受緯度及海 影響,氣候

屬亞熱帶氣候區與暖溫帶氣候區,且季風型

氣候極為明顯,因此季節性資源 景緻富有變

化,小而豐富多樣,是陽明山國家公 的特色

初春時,色彩絢麗的杜鵑及楓香嫩綠的新

芽,將陽明山妝點得繽紛 麗 生氣勃 ;夏

季,霧雨初晴後,擎天崗的草原飄散著 青

草香;秋季來臨,大屯山 七星山至擎天崗一

帶的芒草 風搖 ,綻放嫣紅花穗,交

大屯秋色 ;歲 寒冬,受東北季風影響,山

區經常襲來寒風細雨,雲霧繚繞中,別具蒼茫

詩意

陽明山國家公 於緊鄰人口稠密的大臺

北都會區,有別於其他國家公 以自然資源獨

秀,也扮演著 都會國家公 的角色

資源特性

陽明山國家公 位處臺北盆地北緣,東

起磺嘴山 五指山東側,西至向天山 面天山

西麓,北迄竹 山 地公嶺,南迨紗帽山南

麓,面 約 11,455公 行政區包括臺北 士

林 北投部 山區,及新北 淡水 三 石

門 金山 萬里等鄉鎮之山區;海 高度自 200

公尺至 1,120公尺範圍不等

植物資源

陽明山國家公 雖位於亞熱帶氣候區,

但受到後火山 動的影響,使區內 壤溫度偏

高 鈣,且呈強酸性;再者,因為冬季東北

季風直撲而下,帶來過多的雨量,氣溫亦明顯

偏低,致使本區除了擁有亞熱帶雨林 暖溫帶

常綠闊葉林與山脊矮草原等不同的植物帶外,

甚至連生長於中央山脈海 2,500公尺的中海

植物如臺灣龍膽 昆欄樹在此亦有 ,此即

為 北 現象

目前 區內的植物生育環境包括了水生與

陸生兩種衍生環境,而陸生環境大致又可粗

為芒草原 矢竹林 闊葉林與人工造林等四類

水生植物中,七星山腰的夢幻湖有一種稀

有的水生蕨類─臺灣水韭,外形與日常食用

的韭菜相似,惟植株較小,為本區最特殊的

水植物

區內之白背芒,因生長區位的不同,而

與其他地區有不同外形,在火山熱霧籠罩下的

坡面更只能生長芒草,形成廣闊的芒草原,此

地植株較其他地區要矮小的多,花穗也 原來

的白色 換成紅色,每年 10月間,鮮紅花穗盛

開,蔚為此區特有的芒草原景觀

其他包括臺灣金線蓮 八角蓮 十大功

勞 四照花 大屯杜鵑等特有或稀有植物,於

區內亦有

沿革

陽明山地區早自日治時期即為 大屯國立

公 預定地,當時範圍包括七星山 大屯山

區及觀音山等地,可惜計畫後來因第二次世界

大戰爆 而作罷

52年,交通部觀光事業小組 委託臺灣省

公共工程局,將陽明山公 及鄰近七星山 大

屯山 金山 野柳與富貴角等北部濱海地區,

合併規劃為 陽明國家公 ,面 約 28,400公

,惟因當時尚無 國家公 法 而擱置

直至 70年,經何應欽將軍之提議,並 有

關單位研究推動,於 74年正式公告實施 陽明

山國家公 計畫 ,並於同年 9月 16日及翌年 3

月 13日先後成立國家公 管理處及警察隊,

極推展各 經營管理業務

陽明公 內春天充滿了色彩絢麗的杜鵑  譚偲攝 山清水秀的大屯自然公  劉美萸攝

夢幻湖為陽明山國家公 內的生態保護區 林建全攝 紅楠為陽明山國家公 常見的植物

柳正鳴攝

昆欄樹為陽明山國家公 北 現象 的

重要依據植物  李瑞宗攝

042

營建署

年實錄

30

Co

nstru

ction

an

d P

lan

nin

g A

gen

cyM

inistry

of th

e Interio

r

043043

營建署

年實錄

30

Co

nstru

ction

an

d P

lan

nin

g A

gen

cyM

inistry

of th

e Interio

r

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之設立

Page 2: 陽明山國家公園 沿革 - np.cpami.gov.twnp.cpami.gov.tw/filesys/file/chinese/aboutnp/annualreport/annual... · 關單位研究推動,於74 年正式公告實施陽明 山國家公計畫,並於同年

044

動物資源

區中雖地形陡陡峭及人為 動頻繁,

但複雜的林相卻提供了許多野生動物理想的

動 覓食和棲息場所

主要的哺乳動物包括臺灣獼猴 臺灣野

豬 臺灣野兔 麝香貓等,這些哺乳動物 動

頻繁,以 區內天然闊葉林與草原為主,足跡

遍及全區 鳥類部 臺灣特有種臺灣藍鵲也常

成群 現在 區內 每年秋季的 10月及春季的

3月,因為候鳥過境的關係,是本區鳥種最豐富

的月份,尤以白腹鶇最為易見;屬夏候鳥的家

燕在每年的 4月至 9月,則常見於冷水坑 小

油坑地區 兩棲類中,以臺北樹蛙 澤蛙 長

腳赤蛙 盤古蟾蜍等族群量較大 蟲類中,

則以黃口攀蜥 度蜓蜥 麗紋石龍 赤尾

青竹絲 龜殼花 紅斑蛇及青蛇等較為常見

春 夏季之 5月至 8月,常見炫麗斑斕的

蝶群 現在不同類型的環境,尤其各山 草原

區之青斑蝶類,更常成百上千地 著氣流日日

重複上演著群蝶飛舞的壯觀景象;除了斑蝶類

外,引人注目的鳳蝶在本區內亦有多量

夏日的蟬 秋夜的螽斯和其他數以千計的昆

蟲,更豐富了陽明山國家公 的生物多樣性

地形地質資源

以大屯火山群為主體的陽明山國家公 ,

地質構造多屬安山岩,外型特殊的錐狀或鐘狀

火山體 爆裂口 火山口和火口湖,構成本區

獨特的地質地形景觀 本區噴氣孔與溫泉主要

於北投至金山間之 金山斷 周邊 區

內的大油坑 小油坑 馬 大磺嘴等地,都

可見到強烈的噴氣孔 動;而 於 區內的

多處溫泉區,更早已遠近馳名

除上述火山及地熱 動等景觀外, 區內

特殊的礦床 岩 壯觀的瀑 ,及呈放射狀

向四方奔瀉的溪流,亦成為陽明山國家公 重

要的景觀資源

氣候資源

陽明山國家公 季風型氣候極為明顯,春

季 2 3月是此 區傳統的花季,並 臺北 政

府規劃花季 動及交通管制措施

每年到了這個時節,色彩繽紛的各種杜

鵑與滿山遍野的緋寒櫻,一掃隆冬的陰霾 單

調,將大地粧點得 外動人

夏季在西南季風的吹拂下,午後偶有雷

雨,霧雨初晴時,山區常可見 虹橋跨立山

谷 的景緻,使雨後的陽明山更加 眼

秋季來臨的 10月,白背芒形成一片 風搖

的花海;稍晚,楓紅點綴枝頭,樹葉片片金

黃,交 成一幅盛名遠播的 大屯秋色

冬季,因受東北季風影響,陽明山區經常

寒風細雨,低溫高濕,雲霧瀰漫,別具一番景

緻;若遇強烈寒流來襲,七星山 竹 山 大

屯山一帶偶可見白雪紛飛,成為瑞雪覆蓋的

銀白世界

春天常可在陽明山上見到忙著餵食幼鳥的

五色鳥 陳國慶攝

春天的大屯山上常可見到成群飛舞的青斑蝶  蔡東欽攝 春天滿山的櫻花吸引無數的遊客前來欣賞

  徐檢麟攝

七星山附近 虹橋跨立山谷 的美麗景緻 蔡朝銘攝

火山的故事陽明山國家公 內火山噴 的年 為兩階段 第一階段從

280萬年前一直持續到 250萬年前,此時的噴 並不劇烈,僅有原始

大屯山噴 ,形成的火山岩零星 於大磺嘴 硫磺谷 ,之後 寂

了將近 170萬年左右 80萬年前再度噴 ,這個時期的噴 動規

模很大,所有的火山大都集中在 70至 50萬年之間 動,所有的火

山也都在這一時期形成, 後,火山 動的規模也愈來愈小,差不

多在 20萬年前,完全結束了整個火山 動的歷史

小油坑爆裂口為陽明山國家公 內的著名景觀之一 葉世 攝

044

營建署

年實錄

30

Co

nstru

ction

an

d P

lan

nin

g A

gen

cyM

inistry

of th

e Interio

r

045045

營建署

年實錄

30

Co

nstru

ction

an

d P

lan

nin

g A

gen

cyM

inistry

of th

e Interio

r

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之設立

Page 3: 陽明山國家公園 沿革 - np.cpami.gov.twnp.cpami.gov.tw/filesys/file/chinese/aboutnp/annualreport/annual... · 關單位研究推動,於74 年正式公告實施陽明 山國家公計畫,並於同年

046

人文史蹟資源

陽明山原名 草山 ,其時泛指大屯山

七星山 紗帽山所圍繞的山谷地區 清光緒 20

年, 草山莊 隸屬淡水廳 蘭堡,日治時期屬

臺北縣 臺北 臺灣光復後,於 38年成立

草山管理局 ,39年,因應地方人士建議,為

了紀念明 哲學大家王陽明,改名 陽明山管理

局 57年臺北 升格為 轄 時,本區部 劃

入臺北 北投區, 陽明山 一名仍沿用至

早期硫磺是製造火 的主要原料,因此,

硫磺礦產甚豐的陽明山區 展史乃 硫磺的開

採而展開 康熙以至同治,因恐民間私製火

, 下 嚴禁私採,甚至定期燒山,對私採

者課以重

直至光緒年間,劉銘傳上奏,硫磺開採

改為官辦,才再度開禁,緣此漢人的足跡自士

林 北投沿磺溪而擴散到大屯山區的竹 湖一

帶,燒山種茶維生,將山坡地開闢為茶 ,而

原本 住於此地的凱達格蘭人就在漢人移民的

同化下逐漸的消失

日治時 ,日人在此廣植黑松 相思樹

楓香等,並開闢溫泉,興建公共溫泉浴室,為

本區觀光資源利用之始 近年陽明山區的傳統

農業 動已趨沒落, 之而起的是極具產業觀

光功能的花卉栽培等精緻農業

七星山是 區第一高峰,也是區內三大山

頭 七星山 大屯山 竹 山 中唯一 有機

關設施進駐之淨 ,此次交通部氣象局與內政

部的國家公 開 與保育之 ,在本署及保育

學者專家力 之下,保衛戰終於成功,為後

孫保留下七星山原始及完整風貌

生命的走廊─生態廊道之設置

陽明山國家公 區內道路系統密度高,導

致許多車撞 roadkill 動物慘死輪下 四通八

達的道路雖為人類帶來便利的交通,卻造成生

態系統的重大衝擊,如生物的死亡 棲地破碎

化 阻礙生物的播遷 基因隔離與族群的孤立

等,嚴重影響生態系統的平衡及多樣性

陽管處於 84年起,即調查較常 生車輛

撞擊動物致死的路段,93年並於車撞熱點,包

括 101 縣道入口至觀景平臺路段 陽金公路

遊客中心下方路段,興建 5處可提供動物穿越

的地下道路涵洞,併同搭配誘導網 防 板等

設計,而在每條涵洞的一方 口架設紅外線感

應照相機及錄影監視系統,監測動物利用的情

形,並持續調查路撞動物

亮點推動

終止七星山氣象雷達計畫

交通部氣象局為彌補花蓮 高雄兩氣象雷

達站偵測死角及監測臺灣北部地區與臺北盆地

之豪雨,於 74年 1月間提 於七星山籌設北部

氣象雷達站計畫 惟七星山位於 區之核心特

別景觀區,其外型呈 錐狀之獨立山峰,為

區內景觀良好且 設置任何雷達天線的山頭,

更是民眾 山健行的熱門路線,如設置雷達站

房等,不但限縮 山民眾的 動空間,亦破壞

視覺景觀,對生態環境的衝擊更是無法預估

行政 於 74年 5月 30日核定 陽明山國

家公 計畫 時即指示: 本案宜 內政部

交通部再會商,必要時 經建會協調 惟北

部氣象雷達站係為偵測臺灣北部之死角地帶,

僅屬輔 性質,七星山非唯一選擇,且考量到

山 面 狹窄 展條件受限及施工經費龐

大,極不符合經濟效益,故內政部仍強調七星

山不宜設置雷達站之立場,並以中央氣象局需

求為前提,特就臺灣北部地區適宜供設置之地

點及 選方案提 建議與 析 交通部中央氣

象局終於在 77年自行取消本計畫並另擇瑞芳

五 山設站

自 93年 8月設置以來,陽管處記錄到至

少有 18種 超過 6,000次的動物穿越,物種

包括農委會公告的保育類野生動物穿山 白

鼻心 眼鏡蛇,其他如鼬獾 刺鼠 臭鼩

鼠 及臭青公;穿越次數最多的是刺鼠,其他

依序為其次 為鼬獾 白鼻心 臭鼩 鼠

穿山 與蝸牛等

在生態廊道之涵洞完工後,於各車撞熱點

的車撞數量減少了約 35%,顯見這 國內首創

的生態廊道系統,對於動物生 環境的提升有

極大的影響,其監測累 的影像資料,也可運

用於環境教育宣導,此計畫的成效,更可做為

道路工程單位在執行新建或修 道路之參考

海芋為目前竹 湖內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 徐簡麟攝

陽明山國家公 境內第一高峰─七星山 邱莉雯攝

七星山為陽明山國家公 內三大山頭中唯一 有機關設施

進駐之淨 溫紹良攝

046

營建署

年實錄

30

Co

nstru

ction

an

d P

lan

nin

g A

gen

cyM

inistry

of th

e Interio

r

047047

營建署

年實錄

30

Co

nstru

ction

an

d P

lan

nin

g A

gen

cyM

inistry

of th

e Interio

r

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之設立

Page 4: 陽明山國家公園 沿革 - np.cpami.gov.twnp.cpami.gov.tw/filesys/file/chinese/aboutnp/annualreport/annual... · 關單位研究推動,於74 年正式公告實施陽明 山國家公計畫,並於同年

048

首創無障礙步道

陽管處為增進環境整體利用 加強為民服

務效能及服務行動不便人士體驗國家公 之自

然環境生態,遂提 陽明山國家公 無障礙步

道工程之興建計畫,並選定地勢平坦之二 坪

步道,做為辦理戶外無障礙步道之地點

無障礙步道的規劃設計係以肢障 視障等

弱勢人士的使用為考量,使其可利用步道設施親

近大自然 無障礙步道除可供輪椅與手推車行走

外,並於 入口處設置簡易服務站 講解平臺與

點 解說牌 憩涼 與無障礙廁所等 另外,

於簡易服務站中,亦設置電動輪椅充電用之電源

插座及打氣筒以供行動不便者之需 步道沿線在

適當位置設置優先禮讓行動不便者使用之牌示,

並製作標示開放時間與緊急聯絡電話之牌示,供

緊急聯絡之用

無障礙步道全長 1.7公里,其坡道設計度

於 1/12與 1/15之間,讓輪椅使用者實際利用更

加輕鬆 另因坡度設計而必要之繞道或拉長情

形,亦考慮步道景觀與實際需要,設置木棧道

及 憩平臺以緩和體力,增加自然體驗機會

陽管處自 97年起舉辦 愛賞蝶行無礙

蝴蝶季的系列 動 賞蝶愛相 等 動,也

讓許多行動不便者走 戶外,一親山林之美

本基地開 後,將成為陽明山國家公

內之優質環境體驗及教育研習場域;另一方

面,藉 適當營運機制導入, 取全球性環

境議題會議 展覽及 動,塑造 極參與國

際環保事務之形象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歷史場域復舊

及 化

竹 湖地區位於陽明山國家公 中心地

帶,漢人移 開墾甚早,日治時期更將竹

湖 展為臺灣蓬萊米原種地,並設立原種 事

務所等專責機構,為臺灣農業 展史上重要一

頁 位於竹 湖社區入口的梅荷研習中心,即

為日治時期的 蓬萊米原種 事務所 ,是臺灣

蓬萊米研 培育重要據點,現已 臺北 政府

文化局公告為歷史建築─竹 湖蓬萊米原種

事務所

為重現竹 湖地區重要歷史價值,突顯

及重塑地區特色,並有效整合社區營造與遊憩

展,多年來,地方人士希冀能將此位 社區

入口交通節點的處所,做為竹 湖文史展示空

間 竹 湖社區接駁交通轉運 入口意象規劃

之絕佳地點,以推動地方永續 展 人文場域

復舊與環境教育推廣

陽明山中山樓暨周邊區域整體規劃

為有效利用及 化陽明山中山樓暨周邊區

域 地,行政 爰於國有 地清理 化督導小

組會議中決議, 本部擬具本案整體推動計畫

陳報行政 並俟核定後實施 陽管處即依指示

完成研擬 陽明山中山樓暨周邊區域整體規劃

評估報告書 草案

展定位上,本案基地生態豐盈且具火

山地質資源特色,日治時 即為草山林間學校

之所在,環境及條件均非常適合做為環境教育

中心,爰本區主要 展主軸定位為統合環境教

育 專業進修與推廣保育教育之基地

規劃構想上,本案基地初步劃 為下列

區:

● 自然環境整建區:引進合適之自然資源及火

山地質實地展示與解說服務設施,做為基地

內主要戶外環境教育場域

● 環境教育中心 展區:本區為環境教育中心

主要建築設施所在區域,提供多功能 複合

型及機能完善之教育研習空間為主

● 中山樓古蹟 化區:本 區涵括陽明山中山

樓原有區域及 來因應中山樓轉型利用之

展腹地

經多方協商,國防部已同意釋 梅荷研習

中心做為文史展示及遊憩接駁轉運功能使用,陽

管處爰辦理梅荷研習中心 地及地上物撥用事

宜,於 100年 5月 28日彙整資料修正撥用計畫

書完竣,依序陳報核定 與此同時,陽管處亦

同步進行有關梅荷研習中心及周邊環境整修工

程委託規劃設計案,與陽明山國家公 竹 湖

入口地區文化意象整體規劃案,藉 搭配既有

建物規劃兼具遊憩服務中心 歷史文化解說展

示空間及社區空間,希冀 來 區可達成提供

接駁導覽 諮詢服務 解說展示 社區藝廊

研習會議 憩聯誼等多功能使用,將永續

展及 地關懷等符合國家公 精神之內涵價值

深化入規劃內容,引導適地適性的 展方向

陽明山中山樓暨周邊區域係指 中山樓 及 國防部青邨

研習中心 所在區域,基地範圍約 14.7公

梅荷研習中心現況照 黃正銅建築師事務

所提供

梅荷研習中心位 竹 湖社區入口 內政部 部長於 100 年 2 月 9 日視察中山樓暨周邊區域,

針對本案規劃理念 定位及初步 展構想均表贊同

048

營建署

年實錄

30

Co

nstru

ction

an

d P

lan

nin

g A

gen

cyM

inistry

of th

e Interio

r

049049

營建署

年實錄

30

Co

nstru

ction

an

d P

lan

nin

g A

gen

cyM

inistry

of th

e Interio

r

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之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