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文和他割舍不掉的新闻事业 一篇报道“换来”一个球场 ·...

1
奥运冠军张娟娟: “夺冠后,我想在第一时间找到胖哥! ” 据马洪文的同事介绍,如今,《曲波赴英超试 训》系列报道、《青岛足球,春天里的忧思》、 《早 报记者与布拉特戏剧性接触》等数不清的精彩报 道,仍然作为报社新人的学习范本。 特别是对张娟 娟奥运夺冠和对青岛射箭史的深入挖掘报道,堪 称经典。 为此,马洪文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记三等功 一次,被青岛市委、市政府记三等功两次。 “我终于知道,张娟娟为什么能够打败我们梦 之队,夺得奥运金牌了。 ”时任韩国驻青岛总领事 金善兴说。 2008 8 14 日,北京奥运会女子射 箭个人赛决赛场,张娟娟弯弓搭箭,瞄准靶心,开弓 脱弦……青岛姑娘 1 环险胜韩国选手朴成贤,为中 国夺得迄今为止唯一一枚奥运射箭金牌,这也是青 岛的奥运首金。 马洪文成为青岛唯一、国内少数几 位在现场见证张娟娟夺冠的记者。 当众人围着张娟 娟庆祝胜利时,张娟娟却在四处寻找马洪文胖胖的 身影。 此时的马洪文正躲在看台一角,打电话安排 北京、青岛两地记者的采访,统筹报道版面。 “夺冠后, 我特别想在第一时间找到胖哥, 给他一个拥抱是我夺金的福将。”8 年之后, 张娟娟经成了张教练但还是不对马洪文 的称, 仍然难忘北京奥运 夺冠的台前幕后。 “在北 备战时,马洪文几天。 辣炒蛤 蜊怎 做最好吃 青岛 又出 现什么 好玩的……我俩用 家乡 天说地, 情绪就 容易得到释放。” 时任韩国驻青岛总领事: “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能打败我们梦之队了” 回忆起当时的经,张娟娟仍历历。 射箭 女子团体决赛率先开打, 中国队雨战中不韩国 队,张娟娟的省队教练、国射箭队总顾问王与马洪文一在看台上观看了这场赛。“赛后马 洪文还专门查了天气预报,提醒说四天后的个人赛 雨战建议张娟娟加强雨战。”章回忆说。“胖哥的预测对了决赛当天,果真下起 对我说,这是一场了。 ”张 娟娟一路过关斩将,射奥运金牌。 第天, 青岛 早报》16 个版报道了张娟娟的夺冠时。 “这 我一直留着,肯定珍藏子,将来讲给 我的子们。 ”张娟娟说。 张娟娟夺金,终止了韩国1984 年奥运会后 六连霸,韩国媒体片哗然,不少韩国人为,张 娟娟优势和运。 马洪文不定让 说话。 北京奥运会一结束他立即带着报道队,着手挖掘青岛的射箭史。后,马洪文组织者寻访散落地的青岛射箭人,一收集梳理青岛射箭史青岛 射箭的前世》系列报道。 章认为,这道是迄今青岛射箭史最客观最全面的报道,还原 真相很多料都是首次与众见面。后青岛市档案馆还专门收藏了这一报道。 巧合的是,2008 9 10 日, 青岛射箭的 前世》系列报道开篇稿件见报当天,时任韩国 驻青岛总领事金善兴宴请张娟娟、 等奥运 赛选手和教练,张娟娟当天的 青岛 早报》拿给大家。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能 打败我们的梦之队,夺得奥运金牌了。 ”金善兴看 得知,上世纪 30 代起,青岛了射 箭运,张娟娟奥运夺金,是几青岛射箭人努力 结果青岛国际象棋协会会长王青伟: “国际象棋在青岛能有今天 马哥功不可没” 马洪文有很强百姓情结他认为作为一体育记者, 有责关注群体育发展须用更多笔墨反映群体育动需求“国际象棋在青岛能今天的影响力,马哥 功不可没大家选为青岛国象协当之无愧。 ”青岛国际象棋协会会长王“我们统计过2008 青岛早报》对国 际象棋的报道超55 万字,这是非专业棋 中,报道量最大的。 ” 如此,在马洪文和同努力下,青岛 动通过教育结合聘请大生棋手、业化运作赛事等,逐渐形国知的“青岛”,一手脱颖而走向国。当然,了国际象棋校园足球、沙滩柔道、球等众在市中的推广都可看到 马洪文的努力校园足球也是, 经马洪文的策划青岛早报》青岛市教育体育,成功2016 校园阳光体育足球市赛青岛 赛。 天一个版的特别报道,27 27 版介绍 54 校推广校园足球的经在青岛中广生强反响足球教练王少华: “大家要记住这个好人—— 《青岛早报》体育部主任马洪文” 20168 30 日,是市中学开学的日 子。这一天,青岛胶州市中云小70 校区。“ 大家这个—— 青岛早报》体育任马洪文叔叔在学足球文化展览室的第一个里,醒目刊有《 碎石球场校园足球冠》一文 青岛早报》,足球教练王向刚刚入队 着报道后的事。 2012 2 月, 马洪文与青岛市足青少部 人金天时,到“市胶州市中云小学, 球场是碎石块铺成的, 是两根标枪。 “作为媒体人,我们有责让孩子们享受足球的快乐。”胶州,现场看中云小学的碎石 球场。 2012 3 5 日, 两个版的重磅—— 碎石球场校园足球冠》在 青岛 早报》刊出流网站纷纷转载胶州看到报道后,视察快拨为学校修新的足球场。 胶州市中云振华教育集团姜秀山和马 洪文经讨论校园足球的发展。 “当时我说,要搞足球特,不仅仅的球队,重丰富足球文,这底蕴。”此,学的“ 校园足球团体”、“足 球文化展览室”、“ 校园足球”等,成为 两人碰撞出来火花。“ 次开会面,我请他来参观马总说不着后会有机 会。 ”姜秀山说,“ 了,没有机了。 ” 如今,该校的足球了一“足迹区”。 姜秀最大遗憾是里面少了 马洪文的足。布满碎石的球场,早铺设胶跑道、人工草坪子们的在新球场这一即可告慰里为此牵挂的马 洪文了。 (万德龙 报道) 09 2017. 11. 8 星期三 责编 薛坤 视觉 张亚伟 审读 田蔓 马洪文和他割舍不掉的新闻事业 一篇报道“换来”一个球场 本报讯昨日,本报《齐鲁兄弟》专版首篇报道聚焦了一位已故的媒体人,文章引发读 者的热烈响应,有位读者称“对敬业精神有了全新的理解”,还有读者表示对记者这项职 业有了更高层面的认识。今天恰逢记者节,我们不妨再次走近马洪文和他割舍不掉的新闻 事业,探访“执着”二字的意义。 北京奥运会期间,马洪文与张娟娟的合影。 《青岛早报》“青岛射箭的前世今生”系列报道

Transcript of 马洪文和他割舍不掉的新闻事业 一篇报道“换来”一个球场 ·...

Page 1: 马洪文和他割舍不掉的新闻事业 一篇报道“换来”一个球场 · 份报纸我一直留着,肯定会珍藏一辈子,将来讲给 我的孩子们听。 ”张娟娟说。

奥运冠军张娟娟:“夺冠后,我想在第一时间找到胖哥! ”

据马洪文的同事介绍,如今,《曲波赴英超试训》系列报道、《青岛足球,春天里的忧思》、《早报记者与布拉特戏剧性接触》等数不清的精彩报道,仍然作为报社新人的学习范本。特别是对张娟娟奥运夺冠和对青岛射箭史的深入挖掘报道,堪称经典。为此,马洪文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记三等功一次,被青岛市委、市政府记三等功两次。

“我终于知道,张娟娟为什么能够打败我们梦之队,夺得奥运金牌了。 ”时任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金善兴说。 2008年 8月 14日,北京奥运会女子射箭个人赛决赛场,张娟娟弯弓搭箭,瞄准靶心,开弓脱弦……青岛姑娘 1环险胜韩国选手朴成贤,为中国夺得迄今为止唯一一枚奥运射箭金牌,这也是青岛的奥运首金。 马洪文成为青岛唯一、国内少数几位在现场见证张娟娟夺冠的记者。当众人围着张娟娟庆祝胜利时,张娟娟却在四处寻找马洪文胖胖的

身影。 此时的马洪文正躲在看台一角,打电话安排北京、青岛两地记者的采访,统筹报道版面。

“夺冠后, 我特别想在第一时间找到胖哥,给他一个拥抱,他是我夺金的福将。 ”8 年之后,张娟娟已经成了张教练, 但还是不改对马洪文的称呼, 仍然难忘北京奥运夺冠的台前幕后。 “在北京备战时,马洪文几乎每天都会来训练场跟我聊天。 辣炒蛤蜊怎么做最好吃 ,青岛又 出 现 什 么好玩的……我俩用家乡话谈天说地,赛前的紧张情绪就容易得到释放。 ”

时任韩国驻青岛总领事:“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能打败我们梦之队了”

回忆起当时的经历,张娟娟仍历历在目。 射箭女子团体决赛率先开打, 中国队雨战中不敌韩国队,张娟娟的省队教练、国家射箭队总顾问王国章与马洪文一起在看台上观看了这场比赛。“赛后马洪文还专门查了天气预报,提醒说四天后的个人赛可能还是雨战,建议张娟娟加强雨战训练。 ”王国章回忆说。“胖哥的预测对了!决赛当天,果真下起了雨。 他对我说,这是一场及时雨,机会来了。 ”张娟娟一路过关斩将,射落奥运金牌。第二天,《青岛早报》用 16 个版报道了张娟娟的夺冠时刻。 “这份报纸我一直留着,肯定会珍藏一辈子,将来讲给我的孩子们听。 ”张娟娟说。

张娟娟夺金,终止了韩国自 1984 年奥运会后的六连霸,韩国媒体一片哗然,不少韩国人认为,张娟娟赢在主场优势和运气。 马洪文不服,他决定让事实说话。 北京奥运会一结束,他立即带着报道团

队,着手挖掘青岛的射箭历史。随后,马洪文组织记者寻访散落在全国各地的老一辈青岛射箭人,一点一滴地收集、梳理青岛射箭史料,最终写成《青岛射箭的前世今生》系列报道。 王国章认为,这组报道是迄今青岛射箭史最客观、最全面的报道,还原了历史真相,很多史料都是首次与公众见面。后来,青岛市档案馆还专门收藏了这一报道。

巧合的是,2008 年 9 月 10 日,《青岛射箭的前世今生》系列报道开篇稿件见报当天,时任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金善兴宴请张娟娟、 王国章等奥运参赛选手和教练。 宴会前,张娟娟将当天的《青岛早报》拿给大家传阅。 “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能打败我们的梦之队,夺得奥运金牌了。 ”金善兴看完后才得知,上世纪 30 年代起,青岛就开展了射箭运动,张娟娟奥运夺金,是几代青岛射箭人努力的结果。

青岛国际象棋协会会长王青伟:“国际象棋在青岛能有今天马哥功不可没”

马洪文有很强的百姓情结,他认为作为一名体育记者, 有责任关注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必须用更多的笔墨反映群众体育运动需求。

“国际象棋在青岛能有今天的影响力,马哥功不可没, 他被大家选为青岛国象协会副会长,当之无愧。 ”青岛国际象棋协会会长王青伟说:“我们统计过,从 2008 年起,《青岛早报》对国际象棋的报道超过 55 万字,这是全国非专业棋类报刊中,报道量最大的。 ”

不仅如此,在马洪文和同仁的努力下,青岛国象运动通过与教育结合、 聘请大学生棋手、商业化运作赛事等,逐渐形成全国知名的“青岛模式”,一批成绩优异的小棋手脱颖而出,走向全国。当然,除了国际象棋,校园足球、沙滩柔道、软式网球等众多项目在市民中的推广,都可以看到马洪文的努力。

校园足球也是代表, 经马洪文的策划协调,《青岛早报》联合青岛市教育局、体育局,成功主办了 2016 全国校园阳光体育足球城市赛青岛站的比赛。 每天一个整版的特别报道,27 天共27 版介绍 54 所学校推广校园足球的经验做法,在青岛中小学校和广大市民中产生强烈反响。

足球教练王少华:“大家要记住这个好人———《青岛早报》体育部主任马洪文”

2016年 8 月 30 日,是全市中小学开学的日子。这一天,青岛胶州市中云小学占地 70 亩的泰州路新校区正式启用。 “大家要记住这个好人———《青岛早报》体育部主任马洪文叔叔! ”在学校足球文化展览室的第一个展柜里,醒目地摆放着刊有《碎石球场踢出校园足球冠军》一文的《青岛早报》,足球教练王少华正向刚刚入队的小队员讲述着报道背后的故事。

2012 年 2 月, 马洪文与青岛市足协青少部负责人金剑聊天时,听说拿到“市长杯”分赛区冠军的胶州市中云小学, 球场是碎石块铺成的,球门竟是两根标枪。 “作为媒体人,我们有责任改变这些,让孩子们享受足球的快乐。 ”那个周末,他亲自跑到胶州,现场查看中云小学的碎石球场。 2012 年 3 月 5 日, 两个整版的重磅报道———《碎石球场踢出校园足球冠军》在《青岛早报》刊出,全国主流网站纷纷转载。 胶州市相关领导看到报道后,来校实地视察,并很快拨专款为学校修建新的足球场。

胶州市中云振华教育集团校长姜秀山和马洪文经常会讨论校园足球的发展。“当时老马跟我说,要搞好足球特色学校,不仅仅要有能拿冠军的球队,更要注重丰富足球文化,这样有内涵和底蕴。”由此,学校的“校园足球团体操”、“足球文化展览室”、“校园足球主题公园”等,成为两人碰撞出来的火花。 “每次开会碰面,我都邀请他来新校参观,老马总说不着急,以后会有机会。 ”姜秀山说,“可是老马走了,再也没有机会了。 ”

如今,该校新建的足球主题公园开辟了一块“足迹区”。 姜秀山觉得最大的遗憾是里面少了马洪文的足印。 布满碎石的球场,早已铺设了塑胶跑道、人工草坪,孩子们自由的在新球场上奔跑。 相信这一切,即可告慰天堂里为此牵挂的马洪文了。 (万德龙 报道)

092017. 11. 8� �星期三 责编 薛坤视觉 张亚伟 审读 田蔓

马洪文和他割舍不掉的新闻事业

一篇报道“换来”一个球场本报讯 昨日,本报《齐鲁兄弟》专版首篇报道聚焦了一位已故的媒体人,文章引发读

者的热烈响应,有位读者称“对敬业精神有了全新的理解”,还有读者表示对记者这项职业有了更高层面的认识。今天恰逢记者节,我们不妨再次走近马洪文和他割舍不掉的新闻事业,探访“执着”二字的意义。

北京奥运会期间,马洪文与张娟娟的合影。

《青岛早报》“青岛射箭的前世今生”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