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里人羡慕的美丽村庄 -...

1
摄影部: 88216583 理论评论部: 88216530 总编室: 88216352 时政新闻部: 88216120 经济社会部: 88216223 科教文卫部: 88216529 体育专副刊部: 88215983 2018 年 3 月 6 日 星期二 www.xiancn.com 8 8 责编 李高 视觉编辑 白刚 校对 马珊 张蕴 本报讯 (记者 王昕) 2017 年,全市规上文化企业数量 达到 340 家,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0.3%……昨日,省统计 局发布数据显示, 2017 年,随着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深入推 进,补短板、促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西安规模以上文化及 相关产业的企业总体发展良好,上行趋势显现,成为文化 产业发展的主动力。 全市规上文化企业数达到 340 家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0.3% 近年来,西安规上文化企业数量逐年提高,到 2017 达到 340 家。340 家企业 2017 年营业收入 535.93 亿元,同 比增长 20.3%;营业成本 425.23 亿元,同比增长 17.3%;利 润总额 44.22 亿元,同比增长 49.2%。收入增长快于成本 增长,促进了企业利润的实现。 其中,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 78 家,营业收入合计 465.58 亿元,同比增长 22.9%;营业成本合计 374.36 亿元, 同比增长 19.8%;利润总额 41.41 亿元,同比增长 53.9%过亿元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部 规上企业的 86.9%88.0%93.6%,是规上文化企业发展 的重要力量。 文化服务业仍居主体地位 创意设计广播电视领域效益较好 340 家规上文化企业中,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文 化服务业单位数分别占 11.5%12.1%76.5%,营业收入 分别占 30.9%29.4%39.7%,利润总额分别占 12.9%18.8%68.3%,文化服务业的主体地位明显。 按文化产业大类分:创意设计、广播电视领域效益较 好。在文化产业 10 个大类中,单位数最多、盈利最好的是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该大类以广告、软件设计、专业化设 计为主,有规上企业 83 个,全年利润总额 9.99 亿元,分别 24.4%22.6%。营业收入最多的是文化用品的生产, 该大类以个体规模较大的印刷类企业和流通类企业为主, 22 个规上企业年营业收入 119.82 亿元,占 22.4%营业收入增长最快的是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同比增速 达到 49.9%,主要是受影视制作类企业的带动;增长最慢 的是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同比增速仅为 12.7%,主要是珠 宝生产、流通领域体量大、市场饱和度大且竞争激烈,影响 增速不高。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区县开发区产业聚集效应明显 13 个区县中,只有城三区和雁塔区规上文化企业数量 超过 10 家,营业收入超过 10 亿元。4 区合计 119 家企业、 营业收入 212.46 亿元,分别占全市的 35.0%39.6%。其 中,碑林区 45 家规上单位,是单位数最多的区县;新城区 营业收入 92.92 亿元,是营业收入最多的区县。 7 个开发区中,高新区、经开区和曲江新区规上文化企 业数量超过 20 家,营业收入超过 70 亿元。3 区合计 147 企业、营业收入 287.69 亿元,分别占全市的 43.2% 53.7%。其中,曲江新区单位数最多,达到 72 家;经开区营 业收入总量最多,达到 135.48 亿元,是全市唯一收入过百 亿的区县、开发区。 此外,规上文化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有中型企业 67 家、小型企业 222 家,单位数分别占 19.7%65.3%。中 小型企业营业收入合计 351.17 亿元,占规上文化企业的 65.5%。大型企业虽然单位数仅有 25 家,但营业收入合计 176.55 亿元,占规上文化企业的 32.9%26 家微型企业 2017 年营业收入 8.21 亿元,仅占 1.5%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达到 340 家 区县开发区产业聚集效应明显 西安规上文化产业 上行趋势显现 记者 司文 3 5 日是我市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各小学举行了丰 富多彩的开学第一课活动。 在五味什字小学开学典礼上,全校学生收到了校长送 的礼物—六个心愿红包。 早上8 10 分,五味什字小学 二年级一间教室内,老师正在讲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 《古诗二首》。坐在教室认真听课的,除了学生,还有碑林区 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何文以及局领导成员。开学第一天, 他们深入五味什字小学、含光中学,检查校园环境、安全卫 生、课程编排;接着随机进班听课,了解教师备课、学生听 课、师生互动等情况,并现场提出建议。碑林区教育局全体 干部包校到全区各校园全面调研指导。 在上午的开学典礼上,五味什字小学校长裴素芳向 6 位学生代表发放了新年心愿红包,孩子们分别收到了“文 明、奉献、勤奋、助人、安全、梦想”等不同主题的红包。五 年级熊禹丞收到的是“安全”红包,上面写着“生命最可贵, 安全零距离。时刻把安全牢记心中,在学校里做到课堂有 纪律,课间有秩序;在校外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法 规。远离危险,杜绝一切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助人”红包 的内容是学习雷锋乐于助人、善待他人,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精神。 3 5 日是开学第一天,也是第 55 个“学雷锋日”,碑 林区沙坡小学在开学典礼上给学生上了生动的开学第一 —“弘扬雷锋精神,以学报国,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校长何虹说:“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在新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继续激励学生们 艰苦奋斗、奋发有为、团结友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 高自身综合素质,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六年级一位同学 表示: “我们将牢记雷锋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雷锋精 神。” 碑林区铁五小学开学第一天举行了新年游艺会,进行 传统文化展出,包括创意灯笼、年画、巧手花馍、书法对联、 传统民俗等等。据了解,学生们在假期邀请长辈或传统艺 人学习花馍制作技艺,以花鸟、飞禽走兽为原型,制作承载 礼仪祝福的花馍,在新年游艺会进行展出。 大明宫小学的学生们,在开学报到时都领到了由经典 古诗词构成的“通关文牒”。一张张由中华经典诗词为内 容的“通关文牒”,引领大明宫小学 1800 余名学生步入“中 国风”校园,体验了别开生面的开学报到日。 “通关文牒”上 面有一份“经典密码”,需要学生补充完整,预示着迈入新 学期,通关成功。“经典密码”以中华经典诗词填空的形式 呈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 西南北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昨日上 午开学首日,这些“通关文牒”又从孩子们手中进入插上翅 膀的梦想邮筒,准备迎接学校一轮又一轮的“幸运大抽 奖”。大明宫小学校长强曼丽、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抽出的 幸运大奖,更为此项活动锦上添花。学生们勇敢走上台, 背诵经典诗歌,诵读声声响彻校园,浓浓的书香味儿拉开 了大明宫小学“经典诵读”的序幕…… 开学第一天 我市小学第一课精彩纷呈 本报讯 年味刚散,古城的中小学生就迎来了新学 期。3 5 日上午,雁塔区司法局及雁塔区法院的工作 人员走进大雁塔小学,为孩子们准备了充满知识点的 “开学法治第一课”,帮助孩子们收心,为新学期助力。 同学之间的小矛盾应该怎样处理,青少年吸毒的原 因及如何提高警惕性……来自雁塔区法院的杨阳法官以 幽默风趣的语言、浅显易懂的讲解方式,通过具体生动、 发生在未成年人身边的案例,向师生们讲解毒品的危害, 及如何从源头上隔绝毒品与中小学生的接触;如何争做 守法好少年等很直观地让学生们掌握了相关法律知识, 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整堂课精 彩生动,道理深入浅出,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现场不时 响起阵阵热烈掌声。 “今年开学第一天,没想到我见到了大法官,听法官 阿姨讲课,也让我感觉到法律原来并不是遥不可及,只有 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 用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大雁塔小学六年级三班的学生 张珈宁说。 开学第一课 法治进课堂 为新学期助力 / 记者 赵辉 “以前农村人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现在反过来了,城里 人羡慕咱的生活,看看我们的居住环境,真的可以拿出来 好好地夸一夸。” 3 1 日下午,鄠邑区玉蝉镇胡家庄村 30 岁的村民王攀峰提起现在的日子,他感觉很满足。 村庄蜕变让百姓收获满满的幸福 在秦岭北麓的平原上,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小村庄胡家庄村。走进村落,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 卷:水泥村道干净整洁,家庭院落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 掩映,排水沟渠修砌整齐,健身广场设施齐全,宽道“新绿” 分外清新、引人注目。 “我们村子不大,但建设得越来越漂亮了,大家生活舒 适安逸,特别是去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村容村貌有 了很大变化。”胡家庄村村主任耿江河介绍说,该村位于鄠 邑区西南 10 公里,南距关中环线 1.5 公里,东距京昆高速 2 公里,交通便利。共有 220 户、 1020 人,包括 6 个村民小组, 主导产业“户太八号”葡萄 700 余亩,人均收入 14700 元。 近年来,村两委会和广大村民团结一致,以新农村建设为 契机,以建设新农村、生态村、最美乡村、幸福农家为载体, 多轮驱动、多措并举,新农村建设事业取得了健康长足的 发展,蜕变的小村庄让百姓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目前,村内道路硬化率,村民改厕改灶率,村内亮化 率、绿化率和群众参合率、参保率等都达到了 100%,先后被 评为西安市农村片区化社区样板中心村,荣获省级绿色村 庄、市级生态村、市级文明村、老年宜居社区、西安市环境 卫生整治工作先进村、幸福农家创建示范村和首届西安最 美乡村等称号。 科学论证规划打造精品工程 “葡萄美景甲天下”,在胡家庄村东、西村口,各立着一 座醒目漂亮的牌楼。耿江河介绍说,这两座牌楼是在去年 建成的。他说,在美丽村庄创建工作之初,村里就成立了 村级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村庄的建设发展一定要科 学论证,合理布局,为此他们专门聘请了省规划设计院的 专家制定了详细的规划,所有后期建设必须严格按照规划 实施,打造精品工程,要让乡亲们都说好。 “新安装的节能路灯亮得很,乡亲们在路灯下聊天、下 棋,不管多晚回家,都会觉得安全。”耿江河说,最近几年村子 的变化很大,特别是从去年开始的美丽乡村建设,在多方支 持下,村里的面貌一下子提升了一大截。墙面统一进行了修 整粉刷,灰边白墙看起来很清爽,村内街道干净整洁,村道两 侧共栽植国槐、桂花、石楠、铁杆海棠、棕榈、樱花树等树木 3000 余株,村里安排了专人进行绿化修剪。村里还专门修 建了一条樱花大道、一条红叶李花大道,一到春天,不光让村 民们赏心悦目,还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拍照留念。 把有限的建设资金用在刀刃上 耿江河介绍说,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 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建设过程中,该村一边按照建设规 划实施,一边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农村片区化建设资金、 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幸福新农村建设 资金等投入到建设中来,把有限的钱花在刀刃上,确保项 目顺利实施。 在村内一街道边,专门建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小广场, 凉亭、廊道,古色古香;在村委会大院内,修建了健身广场, 配备了许多健身器械;增添了垃圾桶、景观灯、警示牌、公 益广告牌等;此外,还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大 楼、卫生室、养老服务站、超市、老年餐厅等,安装了监控设 施,铺设了村内污水排放管道,实施了光纤入户,银行、电 商进社区等,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现在很多人都羡慕我们农村人的生活,生活环境好 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家家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好日子,还吸 引了不少外地人前来村里游玩观赏、放松心情、体味田园 乐趣。”王攀峰说,现在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的葡萄园打工 就能挣到钱,一般每人每月有 2000 多元的收入。 加快升级转型实现新飞跃 村容村貌升级改造了,乡风民风的建设也不能放松。 该村党支部书记李佑升说,胡家庄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 机,不断加强乡风民风建设。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红 白理事会、调解组等组织,在村民中加强法制教育,组织评 比“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组织引导 村民进行健康的文体活动,全村呈现出一派和谐景象。 “最近我们村刚刚和荣华集团签订了新的合作意向, 加快村子的改造升级,打造美丽乡村和葡萄乐养小镇,争 取早日实现胡家庄村的二次腾飞。”李佑升说,党的十九大 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富裕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总 要求。在未来发展中,该村将注重顶层设计,坚持全域规 划、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土地流转规模,以景观的概念 建设农村、以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发展四季有景观、天天 有产品、客来有消费、客走有礼品的休闲农业。目前,该村 乐养小镇项目已经启动,相信不久的将来,胡家庄村一定 会迎来二次腾飞,成为产业兴旺、经济活跃、环境优美、乡 风朴实的城乡统筹示范区。 产业兴旺 环境优美 乡风朴实 让城里人羡慕的美丽村庄 本报讯 (记 者 王 昕) 2018 年,西安文化产业将面临 怎样的机遇?西安文化产业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 升?对此,统计部门表示, 2018 年西安文化产业倍增计 划将稳步推进,西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单位数量、规 模总量、经济效益都有望再上台阶。因此,西安应该关 注文化领域大企业、大项目的持续性跟进,发挥重大活 动的影响力。 统计部门分析认为, 2018 年,行政效能革命将继续深 化、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的成效将全面显现、文化产业倍 增计划将稳步推进,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文化企业 上规模、提效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 的单位数量、规模总量、经济效益都有望再上台阶。另外, 从城市扩容看。经过 2017 年的积淀与对接, 2018 年西咸 新区规上文化企业统计数据将全面并入大西安,将给西安 规上文化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由于西咸 新区文化产业以制造业为主,数据并入后对于西安文化制 造业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从重大事件影 响看。2016 年央视春晚、秋晚落户西安,对于当年西安文 化旅游领域带来的影响是积极且显著的。2018 年,以“西 安年·最中国”活动为开年大戏,有望成为全年文化产业发 展的“龙头”,带动和引领全年旅游、会展等文化各领域的 全面发展。 基于以上预期,统计部门建议西安应该从四方面着手 提升文化产业。一是关注文化领域大企业、大项目的持续 性跟进。行业主管部门要及时关注引进项目落地、成长情 况,做好动态跟进和培育,定期与统计部门对接达到规模 标准的企业名录,促进达标企业统计入库工作,实现“引进 一批、培育一批、入库一批”。 二是做好西咸新区全面对接工作。加强对西咸新区 文化企业的调研走访,全面掌握各新城产业发展特点和方 向,夯实存量、挖掘增量,提升西咸新区对大西安文化产业 发展的贡献。 三是开展重大活动影响力的综合分析。对于“西安 年·最中国”等重大活动的承办企业、相关企业开展调研走 访,分析重大活动对文化领域产业链的影响,发现和培育 一批成长性好、关联性广、影响力强的规上文化企业。 四是关注开发区对周边区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 开发区与相关行政区的工作对接,通过产业链延伸、项 目配套、聚集区引领等形式,增强开发区对周边区域的 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开发区的“改革先锋”定位,研究探 索将开发区成熟区域移交行政区的机制,促进文化产业 全域化发展。 规上文化企业数量及效益有望再上台阶,统计部门建议应关注大企业大项目的持续性跟进 ★☆★要闻★☆★要闻★☆★要闻★☆★要闻★☆★要闻★☆★要闻★☆★要闻★☆★要闻★☆★要闻★☆★要闻★☆★要闻★☆★要闻★☆★ 便

Transcript of 让城里人羡慕的美丽村庄 -...

摄影部:88216583 理论评论部:88216530 总编室:88216352时政新闻部:88216120 经济社会部:88216223 科教文卫部:88216529 体育专副刊部:88215983

2018年3月6日 星期二www.xiancn.com

88 责编李高视觉编辑白刚校对马珊张蕴

本报讯(记者 王昕)2017年,全市规上文化企业数量达到340家,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3%……昨日,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随着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深入推进,补短板、促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西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企业总体发展良好,上行趋势显现,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动力。

全市规上文化企业数达到340家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3%

近年来,西安规上文化企业数量逐年提高,到2017年达到 340家。340家企业 2017年营业收入 535.93亿元,同比增长 20.3%;营业成本 425.23亿元,同比增长 17.3%;利润总额 44.22亿元,同比增长 49.2%。收入增长快于成本增长,促进了企业利润的实现。

其中,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 78 家,营业收入合计465.58亿元,同比增长 22.9%;营业成本合计 374.36亿元,同比增长 19.8%;利润总额 41.41亿元,同比增长 53.9%。过亿元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部规上企业的 86.9%、88.0%和 93.6%,是规上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化服务业仍居主体地位创意设计广播电视领域效益较好

340家规上文化企业中,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文化服务业单位数分别占 11.5%、12.1%和 76.5%,营业收入分别占 30.9%、29.4%和 39.7%,利润总额分别占 12.9%、18.8%和68.3%,文化服务业的主体地位明显。

按文化产业大类分:创意设计、广播电视领域效益较好。在文化产业10个大类中,单位数最多、盈利最好的是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该大类以广告、软件设计、专业化设计为主,有规上企业 83个,全年利润总额 9.99亿元,分别占 24.4%和 22.6%。营业收入最多的是文化用品的生产,该大类以个体规模较大的印刷类企业和流通类企业为主,22个规上企业年营业收入119.82亿元,占22.4%。

营业收入增长最快的是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同比增速达到 49.9%,主要是受影视制作类企业的带动;增长最慢的是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同比增速仅为 12.7%,主要是珠宝生产、流通领域体量大、市场饱和度大且竞争激烈,影响增速不高。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区县开发区产业聚集效应明显

13个区县中,只有城三区和雁塔区规上文化企业数量超过 10家,营业收入超过 10亿元。4区合计 119家企业、营业收入 212.46亿元,分别占全市的 35.0%和 39.6%。其中,碑林区 45家规上单位,是单位数最多的区县;新城区营业收入92.92亿元,是营业收入最多的区县。

7个开发区中,高新区、经开区和曲江新区规上文化企业数量超过20家,营业收入超过70亿元。3区合计147家企业、营业收入 287.69 亿元,分别占全市的 43.2%和53.7%。其中,曲江新区单位数最多,达到72家;经开区营业收入总量最多,达到 135.48亿元,是全市唯一收入过百亿的区县、开发区。

此外,规上文化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有中型企业67家、小型企业222家,单位数分别占19.7%和65.3%。中小型企业营业收入合计 351.17亿元,占规上文化企业的65.5%。大型企业虽然单位数仅有25家,但营业收入合计176.55亿元,占规上文化企业的 32.9%。26家微型企业2017年营业收入8.21亿元,仅占1.5%。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达到340家区县开发区产业聚集效应明显

西安规上文化产业上行趋势显现

■记者 司文

3月 5日是我市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各小学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开学第一课活动。

在五味什字小学开学典礼上,全校学生收到了校长送的礼物——六个心愿红包。早上8时10分,五味什字小学二年级一间教室内,老师正在讲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坐在教室认真听课的,除了学生,还有碑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何文以及局领导成员。开学第一天,他们深入五味什字小学、含光中学,检查校园环境、安全卫生、课程编排;接着随机进班听课,了解教师备课、学生听课、师生互动等情况,并现场提出建议。碑林区教育局全体干部包校到全区各校园全面调研指导。

在上午的开学典礼上,五味什字小学校长裴素芳向6位学生代表发放了新年心愿红包,孩子们分别收到了“文明、奉献、勤奋、助人、安全、梦想”等不同主题的红包。五年级熊禹丞收到的是“安全”红包,上面写着“生命最可贵,安全零距离。时刻把安全牢记心中,在学校里做到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在校外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法规。远离危险,杜绝一切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助人”红包的内容是学习雷锋乐于助人、善待他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月 5日是开学第一天,也是第 55个“学雷锋日”,碑林区沙坡小学在开学典礼上给学生上了生动的开学第一课——“弘扬雷锋精神,以学报国,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校长何虹说:“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新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继续激励学生们艰苦奋斗、奋发有为、团结友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六年级一位同学表示:“我们将牢记雷锋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

碑林区铁五小学开学第一天举行了新年游艺会,进行传统文化展出,包括创意灯笼、年画、巧手花馍、书法对联、传统民俗等等。据了解,学生们在假期邀请长辈或传统艺人学习花馍制作技艺,以花鸟、飞禽走兽为原型,制作承载礼仪祝福的花馍,在新年游艺会进行展出。

大明宫小学的学生们,在开学报到时都领到了由经典古诗词构成的“通关文牒”。一张张由中华经典诗词为内容的“通关文牒”,引领大明宫小学1800余名学生步入“中国风”校园,体验了别开生面的开学报到日。“通关文牒”上面有一份“经典密码”,需要学生补充完整,预示着迈入新学期,通关成功。“经典密码”以中华经典诗词填空的形式呈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昨日上午开学首日,这些“通关文牒”又从孩子们手中进入插上翅膀的梦想邮筒,准备迎接学校一轮又一轮的“幸运大抽奖”。大明宫小学校长强曼丽、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抽出的幸运大奖,更为此项活动锦上添花。学生们勇敢走上台,背诵经典诗歌,诵读声声响彻校园,浓浓的书香味儿拉开了大明宫小学“经典诵读”的序幕……

开学第一天

我市小学第一课精彩纷呈

本报讯 年味刚散,古城的中小学生就迎来了新学期。3月 5日上午,雁塔区司法局及雁塔区法院的工作人员走进大雁塔小学,为孩子们准备了充满知识点的

“开学法治第一课”,帮助孩子们收心,为新学期助力。同学之间的小矛盾应该怎样处理,青少年吸毒的原

因及如何提高警惕性……来自雁塔区法院的杨阳法官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浅显易懂的讲解方式,通过具体生动、发生在未成年人身边的案例,向师生们讲解毒品的危害,及如何从源头上隔绝毒品与中小学生的接触;如何争做

守法好少年等很直观地让学生们掌握了相关法律知识,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整堂课精彩生动,道理深入浅出,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现场不时响起阵阵热烈掌声。

“今年开学第一天,没想到我见到了大法官,听法官阿姨讲课,也让我感觉到法律原来并不是遥不可及,只有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大雁塔小学六年级三班的学生张珈宁说。

开学第一课

法治进课堂 为新学期助力生动热烈的开学法治第一课。(文/

图记者樊华)

■记者 赵辉

“以前农村人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现在反过来了,城里人羡慕咱的生活,看看我们的居住环境,真的可以拿出来好好地夸一夸。”3月 1日下午,鄠邑区玉蝉镇胡家庄村 30岁的村民王攀峰提起现在的日子,他感觉很满足。

村庄蜕变让百姓收获满满的幸福在秦岭北麓的平原上,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小村庄——

胡家庄村。走进村落,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水泥村道干净整洁,家庭院落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掩映,排水沟渠修砌整齐,健身广场设施齐全,宽道“新绿”

分外清新、引人注目。“我们村子不大,但建设得越来越漂亮了,大家生活舒

适安逸,特别是去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村容村貌有了很大变化。”胡家庄村村主任耿江河介绍说,该村位于鄠邑区西南10公里,南距关中环线1.5公里,东距京昆高速2公里,交通便利。共有220户、1020人,包括6个村民小组,主导产业“户太八号”葡萄 700余亩,人均收入 14700元。近年来,村两委会和广大村民团结一致,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建设新农村、生态村、最美乡村、幸福农家为载体,多轮驱动、多措并举,新农村建设事业取得了健康长足的发展,蜕变的小村庄让百姓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目前,村内道路硬化率,村民改厕改灶率,村内亮化

率、绿化率和群众参合率、参保率等都达到了100%,先后被评为西安市农村片区化社区样板中心村,荣获省级绿色村庄、市级生态村、市级文明村、老年宜居社区、西安市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先进村、幸福农家创建示范村和首届西安最美乡村等称号。

科学论证规划打造精品工程“葡萄美景甲天下”,在胡家庄村东、西村口,各立着一

座醒目漂亮的牌楼。耿江河介绍说,这两座牌楼是在去年建成的。他说,在美丽村庄创建工作之初,村里就成立了村级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村庄的建设发展一定要科学论证,合理布局,为此他们专门聘请了省规划设计院的

专家制定了详细的规划,所有后期建设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实施,打造精品工程,要让乡亲们都说好。

“新安装的节能路灯亮得很,乡亲们在路灯下聊天、下棋,不管多晚回家,都会觉得安全。”耿江河说,最近几年村子的变化很大,特别是从去年开始的美丽乡村建设,在多方支持下,村里的面貌一下子提升了一大截。墙面统一进行了修整粉刷,灰边白墙看起来很清爽,村内街道干净整洁,村道两侧共栽植国槐、桂花、石楠、铁杆海棠、棕榈、樱花树等树木3000余株,村里安排了专人进行绿化修剪。村里还专门修建了一条樱花大道、一条红叶李花大道,一到春天,不光让村民们赏心悦目,还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拍照留念。

把有限的建设资金用在刀刃上耿江河介绍说,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

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建设过程中,该村一边按照建设规划实施,一边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农村片区化建设资金、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幸福新农村建设资金等投入到建设中来,把有限的钱花在刀刃上,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在村内一街道边,专门建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小广场,凉亭、廊道,古色古香;在村委会大院内,修建了健身广场,配备了许多健身器械;增添了垃圾桶、景观灯、警示牌、公益广告牌等;此外,还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大楼、卫生室、养老服务站、超市、老年餐厅等,安装了监控设施,铺设了村内污水排放管道,实施了光纤入户,银行、电商进社区等,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现在很多人都羡慕我们农村人的生活,生活环境好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家家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好日子,还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前来村里游玩观赏、放松心情、体味田园乐趣。”王攀峰说,现在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的葡萄园打工就能挣到钱,一般每人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加快升级转型实现新飞跃村容村貌升级改造了,乡风民风的建设也不能放松。

该村党支部书记李佑升说,胡家庄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强乡风民风建设。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调解组等组织,在村民中加强法制教育,组织评比“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组织引导村民进行健康的文体活动,全村呈现出一派和谐景象。

“最近我们村刚刚和荣华集团签订了新的合作意向,加快村子的改造升级,打造美丽乡村和葡萄乐养小镇,争取早日实现胡家庄村的二次腾飞。”李佑升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富裕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总要求。在未来发展中,该村将注重顶层设计,坚持全域规划、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土地流转规模,以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以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发展四季有景观、天天有产品、客来有消费、客走有礼品的休闲农业。目前,该村乐养小镇项目已经启动,相信不久的将来,胡家庄村一定会迎来二次腾飞,成为产业兴旺、经济活跃、环境优美、乡风朴实的城乡统筹示范区。

产业兴旺 环境优美 乡风朴实

让城里人羡慕的美丽村庄

本报讯(记者 王昕)2018年,西安文化产业将面临怎样的机遇?西安文化产业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升?对此,统计部门表示,2018年西安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将稳步推进,西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单位数量、规模总量、经济效益都有望再上台阶。因此,西安应该关注文化领域大企业、大项目的持续性跟进,发挥重大活动的影响力。

统计部门分析认为,2018年,行政效能革命将继续深化、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的成效将全面显现、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将稳步推进,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文化企业上规模、提效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单位数量、规模总量、经济效益都有望再上台阶。另外,从城市扩容看。经过 2017年的积淀与对接,2018年西咸新区规上文化企业统计数据将全面并入大西安,将给西安规上文化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由于西咸新区文化产业以制造业为主,数据并入后对于西安文化制造业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从重大事件影响看。2016年央视春晚、秋晚落户西安,对于当年西安文化旅游领域带来的影响是积极且显著的。2018年,以“西安年·最中国”活动为开年大戏,有望成为全年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和引领全年旅游、会展等文化各领域的

全面发展。基于以上预期,统计部门建议西安应该从四方面着手

提升文化产业。一是关注文化领域大企业、大项目的持续性跟进。行业主管部门要及时关注引进项目落地、成长情况,做好动态跟进和培育,定期与统计部门对接达到规模标准的企业名录,促进达标企业统计入库工作,实现“引进一批、培育一批、入库一批”。

二是做好西咸新区全面对接工作。加强对西咸新区文化企业的调研走访,全面掌握各新城产业发展特点和方向,夯实存量、挖掘增量,提升西咸新区对大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

三是开展重大活动影响力的综合分析。对于“西安年·最中国”等重大活动的承办企业、相关企业开展调研走访,分析重大活动对文化领域产业链的影响,发现和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关联性广、影响力强的规上文化企业。

四是关注开发区对周边区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开发区与相关行政区的工作对接,通过产业链延伸、项目配套、聚集区引领等形式,增强开发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开发区的“改革先锋”定位,研究探索将开发区成熟区域移交行政区的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

规上文化企业数量及效益有望再上台阶,统计部门建议——

应关注大企业大项目的持续性跟进

★☆★要闻★☆★要闻★☆★要闻★☆★要闻★☆★要闻★☆★要闻★☆★要闻★☆★要闻★☆★要闻★☆★要闻★☆★要闻★☆★要闻★☆★

胡家庄社区服务中心和卫生室让村民享

受便利服务。(记者

谢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