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者:陳玉美 老師ksugc.weebly.com/uploads/1/7/6/7/17677053/__9-1.1.pdf ·...

77
1 主講者:陳玉美 老師

Transcript of 主講者:陳玉美 老師ksugc.weebly.com/uploads/1/7/6/7/17677053/__9-1.1.pdf ·...

  • 1

    主講者:陳玉美 老師

  • 經濟、社會、文化權

    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

    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勞工結社權、職業選擇自由,受教育權、社會福利權及享受休息及參與文化活動的權利。

    1966「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工作權、良好工作環境、組織工會權、社會保障權、母親及兒童之保護、健康權、受教權、參與文化生活及享受科學進步及其運用所產生利益的權利。

  • 經濟權

    • 財產權(Right to Property)

    1. 人民對自己所有之財產權,有自由處分、使用、收益之權利,國家或他人不得非法侵犯之權利。

    2. 私有制之保障

    3. 財產負有社會義務

  • 工作權(Right to Labor)

    • 工作權:人民有權自主地選擇從事職業活動自由之保障

    • 大法官釋字514號解釋文:工作權之意義

    1. 人民有選擇工作的權利,國家不得強迫之

    2. 人民選擇之工作,政府必須依法保障之

    3. 人民失業之際,政府得協助給予就業之機會,以維持其生存。

  • 生存權

    生存權乃指人民為維持其生存,有向國家請求獲取必要扶助之權利,使人民維持其基本且合乎人性尊嚴的生活。

    中華民國憲法第15條

    中華民國憲法第155、157條

    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

  • 我國憲法相關的規定

    我國憲法第二章「人民權利義務」與第十三章「基本國策」也都有規定公民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增修條文第十二條第八項規定「國家應重視社會救助、福利服務、國民就業、社會保險及醫療保健等社會福利工作,對於社會救助和國民就業等救濟性支出應優先編列。」

  • 7/33

    不婚

    寧可單身或同居也不結婚

    不生

    就算結婚也不生小孩(頂客族Dual Incomes, No Kids, DINKS )

    不立

    該工作不工作,在家讓父母養(尼特族、歸巢族、啃老族 )

  • 8/33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伊慶春:「新三不」現象,可說是現代社會中

    教育

    經濟獨立

    新增個人資源

    傳統社會規範

    交互作用的結果

  • 9/33

    據《聯合報》統計:

    20年前,台灣還是個“完全結婚”社會,35歲以上的男女幾乎全數步入婚姻

    10年前,30-34歲的男女未婚比例不到20%

    2005年未婚比例已高達34%,在已婚者中也有32%的人表示,如果人生能夠重來,他們將不再選擇婚姻

  • 10/33

    行政院主計處

    2006年142,669對結婚

    2007年135,041對結婚

    2008年154,866對結婚

    2009年10月底共計92,963對結婚

  • 11/33

    多年來,世界各國的研究都有相同結論

    對性別角色的期待,女性比男性更現代化

    女性要求丈夫分擔家務,當心靈伴侶

    男性停留在傳統刻板角色,在家相夫教子

    女性期待平等的婚姻關係,男性還是期待傳統婚姻關係

  • 12/33

    在《聯合報》的民調中顯示

    超過七成未婚男性可以接受學歷比自己高、賺錢比自己多的太太

    只有五成的未婚女性,能接受學歷及收入都不如自己的先生

    男性樂於向上婚配,是因為太太的高學歷、高所得,會增加小兩口的「資源」,反正家事、小孩還是老婆的工作,何樂而不為呢?

  • 13/33

    1990年之前,台灣每年新生人口約有40萬

    1991年,已減到32萬

    2005年更減到20萬(205,854人)

  • 14/33

    行政會主計處最新資料更指出

    204,414 198,733

    155,541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2007年 2008年 2009年10月

  • 15/33

    都不結婚了還生小孩?

    當雙薪頂客族多自由、輕鬆啊!

    有能力賺到養老費,不需要小孩養自己

    不喜歡小孩,幹麻生來糟蹋自己?

    自己都養不起,那有錢養小孩?

    女性結婚沒關係,生了小孩想保住工作都有問題,更別說升官了

  • 16/33

    政府生育政策是否打動您?

    能 不能全體 4.0% 91.0%男性 3.0% 89.0%女性 4.0% 91.0%有小孩 4.0% 91.0%沒小孩 5.0% 92.0%

    生育 不生

    全體 73.0% 24.0%男性 79.0% 17.0%女性 69.0% 29.0%有小孩 74.0% 24.0%沒小孩 61.0% 32.0%

    人生重來一次的生育抉擇

  • 17/33

    接受 不接受 接受 不接受 接受 不接受全體 53.0% 45.0% 43.0% 56.0% 25.0% 74.0%男性 43.0% 55.0% 42.0% 56.0% 30.0% 68.0%女性 61.0% 38.0% 43.0% 56.0% 21.0% 78.0%30-34歲 58.0% 42.0% 50.0% 49.0% 26.0% 73.0%35-39歲 54.0% 44.0% 43.0% 55.0% 26.0% 73.0%40-45歲 50.0% 48.0% 39.0% 59.0% 23.0% 74.0%

    自己只談戀愛不結婚 自己同居不結婚 自己未婚生子

    內政部資料顯示,男性平均初婚年齡由72年28.2歲提高至94年30.6歲,女性則由24.6歲提高為27.4歲 (從性別來看,男性已婚者有78%仍然會投入婚姻,比女性56%高出22%。)

  • 18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 19/33

    子曰:「三十而立」……?

    經濟不景氣,還是在家靠父母吧!

    三十而不立的「單身新貧族」

    成因與個人工作不穩定有關

    自願性失業

    日本、歐美、中國所謂的「尼特族」、「歸巢族」、「啃老族」

  • 20/33

    尼特族(NEET)

    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

    最早使用於英國

    之後漸漸的使用在其他國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族群。

  • 21/33

    猜猜看???

    英國-

    美國-

    香港-

    台灣-

    中國大陸-

    日本-

    韓國-

    尼特族

    歸巢族

    雙失青年

    草莓族、 米蟲、 家裡蹲

    啃老族

    隱蔽青年

    公主病/王子病

  • 22/33

    尼特族產生原因

    高學歷的心態

    近年經濟不景氣的影響

    現代部分被稱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

    對未來充滿幻想,無法自我準確定位

    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就業障礙和就業壓力

    習慣依賴父母不願意面對現實工作的壓力

  • 23/33

    根據日本勞動政策機關研究,分為四種類型。

    追求夢想型

    喪失自信型

    自閉型

    家庭溺愛型

  • 24/33

    追求夢想型

    理想與現實脫節

    喪失自信型

    就業失敗導致

    自閉型

    不常接觸社會

    家庭溺愛型

    家庭經濟富裕

  • 25/33

    尼特族類型

    大學畢業生,

    20%

    自願離職者,

    10%

    創業幻想型,

    20%頻繁跳槽者,

    10%

    錢多事少者,

    10%

    中低階級者,

    30%

  • 26/33

    家與政府

    國家與政府

    募兵 擴張就業 職業訓練 公共建設 強制就業

  • 27/33

    扎根態度與倫理

    扎根創新與感性

    1

    2

    3

    扎根專業與技術 持續學習新知,並加以運用, 長期目標是建立專業的自主。

    積極自我管理的能力、對工作的承諾, 對生命的熱情。

    跨界學習,加強溝通、美感等感性能力, 平衡理性基礎,左右腦並用。

  • 28/33

    家長在生活壓力下 ,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習慣以物質來滿足孩子

    電視、網路及整個社會向「錢」看

    成長過程最需要的品格教育,包括:

    為自己負責任的自律精神

    為別人著想的同理心

    遇到困難的挫折容忍力等三項特質都缺乏磨練的機會

  • 29/33

    本書由五篇短篇小說組成

    第一篇為「尼特族」,也是本次讀書心得的主題。

    作者用第一人的口吻,描述『她』與『吉米』的故事,做為貫串本篇短篇小說的主軸。

    此書是絲山秋子最具震撼力的短篇小說集,他揭露了尼特族崩壞、變形的心理層面與生活,讀來令人心驚。

  • 30/33

    少子化形成父母過度保護、甚至遇事代勞

    社會結構的改變

    年輕的父母在教養兒女上缺乏經驗

    以為只要滿足兒童的需求就是愛的教育,而忽略兒女教養中獨立自主與責任等特質培養

  • 31/33

    以「新三不」為基礎,出現新「二不」:

    不畏離婚

    不教養

    行政院主計處: 2006年64,540對離婚 2007年58,518對離婚 2008年55,995對離婚 2009年10月底共計47,5002對離婚

    2009年10月底共計92,963對結婚

    沒時間照顧小孩,交給父母進行「隔代教養」

    祖孫家庭經濟能力令人關心

    隔代教養比父母親身教養更容易寵壞小孩

  • 32/33

    「新五不」的形成:

    社會因素,傳統及現代價值觀的衝突

    民眾生活價值觀的轉變

    高等教育的普及:

    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西方生活理念

    過分強調個人生活的重要性

    忽視為人父母、為人子女的社會價值體現

  • 33/33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楊孝榮:

    台灣新生一代太過自私,目前40歲以下的這一代都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根本不知道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就算結了婚也不清楚婚姻承諾與家庭維繫的重要性,所以常常草率離婚,使台灣社會隱藏著很嚴重的不穩定因素。

    未來台灣的隱憂不在政治,而是家庭的畸形發展。

  • 34/33

    台灣「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王蘋: 一方面是不婚、不育人群逐年增多,一方面卻是涉外婚姻年年增加,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台灣正制造和面臨新的族群危機。

    中國時報分析報導: 在就業不好、離婚率上升的情況下,不少孩子由祖父母撫養。祖孫家庭的不穩定性將使兒童、老人時刻面臨生存危機,無疑增加了社會風險成本。

  • 35/33

    《聯合報》的評論:

    不婚人口快速上升,生育率節節下滑,人口失衡及老齡化的危機提早出現,將使台灣本已不堪重負的社會經濟面臨崩潰的危險。

    《民生報》:

    愈演愈烈的「新五不」實際上反映了台灣新一代年輕人不敢、也沒有能力面對社會現實的情況,台灣的未來交給這樣一群人來執掌,實在令人擔心。

  • 36/33

    行政院主計處 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

    中時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

    大慧集 http://www.thewisdom.com.tw/

    人民網 http://tw.people.com.cn/BIG5/43950/4596354.html

    http://tw.myblog.yahoo.com/jw!2QIK4J.YFRZsBI.HIbMD1g--/article?mid=411

    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http://udn.com/NEWS/NATIONAL/http://news.chinatimes.com/http://tw.people.com.cn/BIG5/43950/4596354.htmlhttp://www.thewisdom.com.tw/Big5/NewsListAForm.phtml?FV_Id=885&FV_Page=4http://tw.people.com.cn/BIG5/43950/4596354.htmlhttp://tw.people.com.cn/BIG5/43950/4596354.htmlhttp://tw.people.com.cn/BIG5/43950/4596354.htmlhttp://tw.myblog.yahoo.com/jw!2QIK4J.YFRZsBI.HIbMD1g--/article?mid=411http://tw.myblog.yahoo.com/jw!2QIK4J.YFRZsBI.HIbMD1g--/article?mid=411http://tw.myblog.yahoo.com/jw!2QIK4J.YFRZsBI.HIbMD1g--/article?mid=411http://tw.myblog.yahoo.com/jw!2QIK4J.YFRZsBI.HIbMD1g--/article?mid=411

  • 37/33

    http://nttlc.scu.edu.tw/ct.aspx?xItem=1164793&ctNode=734&mp=7

    http://zh.wikipedia.org/zh-

    tw/%E5%95%83%E8%80%81%E6%97%8F#.E8.A7.A3.E6.B1.BA.E5.B0

    .BC.E7.89.B9.E6.97.8F.E8.A1.8D.E7.94.9F.E5.95.8F.E9.A1.8C.E7.9A.84.

    E6.96.B9.E6.B3.9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2l_1-3YN80

    日本尼特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WKB1rvTPlw&feature=related

    公主病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9IMu-12jXQ

    不倒翁

    http://nttlc.scu.edu.tw/ct.aspx?xItem=1164793&ctNode=734&mp=7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5%83%E8%80%81%E6%97%8F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5%83%E8%80%81%E6%97%8F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5%83%E8%80%81%E6%97%8F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5%83%E8%80%81%E6%97%8F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5%83%E8%80%81%E6%97%8Fhttp://www.youtube.com/watch?v=T2l_1-3YN80http://www.youtube.com/watch?v=T2l_1-3YN80http://www.youtube.com/watch?v=T2l_1-3YN80http://www.youtube.com/watch?v=2WKB1rvTPlw&feature=relatedhttp://www.youtube.com/watch?v=G9IMu-12jXQhttp://www.youtube.com/watch?v=G9IMu-12jXQhttp://www.youtube.com/watch?v=G9IMu-12jXQ

  • 亞洲國家生育低的原因

    不能以國家政策協助人民兼顧工作與育兒

    性別關係不平等

    38/33

  • 台灣民眾最需要協助

    配合家長需要的公立托兒所 58.8%

    生育津貼 55.3%

    增加公辦民營托兒所 41.6%

    39/33

  • 現行政策

    幼兒補助3000~6000,難以解除家庭育兒困難

    民間推動公民共辦托嬰、托兒和課後照顧

    40/33

  • 現行政策

    育嬰假對台灣其實是不切實際

    41/33

  • 不願再生的原因,經濟能力及養育成本兩項加起來的百分比都超過65%。父母們普遍認為政府應該做的是

    「改善教育制度與降低教育費用」及「改善社會經濟」,這兩項就佔63.8%,覺得「提供生育補助與獎勵生育」重要的,只有很低的11%。

    42/33

  • 你認為呢?

    養育下一代是父母親的責任?

    還是國家全民的責任?

    43/33

  • 44/33

  • 45/33

  • 46/33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09)。九十七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台北:中國統計學社。

  • 47/33

  • 48/33

  • 49/33

    地區別 年度別

    台灣 省

    台北 市

    高雄 市

    新北 市

    台中 市

    台南 市

    金門 縣

    連江 縣

    89

    7,598

    11,625

    9,152

    -------

    -------

    ------

    5,900

    90

    8,276

    12,977

    9,814

    -------

    -------

    ------

    5,900

    91

    8,433

    13,288

    9,559

    -------

    -------

    -------

    6,000

    92

    8,426

    13,313

    9,712

    -------

    -------

    -------

    6,000

    93

    8,529

    13,797

    9,102

    -------

    -------

    -------

    6,300

    94

    8,770

    13,562

    9,711

    -------

    -------

    -------

    6,300

    95

    9,210

    14,377

    10,072

    -------

    -------

    -------

    6,500

    96

    9,509

    14,881

    10,708

    -------

    -------

    -------

    6,500

    97

    9,829

    14,152

    10,991

    -------

    -------

    -------

    6,500

    98

    9,829

    14,558

    11,309

    10,792

    -------

    -------

    7,400

    99

    9,829

    14,614

    11,309

    10,792

    -------

    -------

    7,400

    100

    9,829

    14,794

    10,033

    10,792

    9,945

    9,829

    7,920

  • 後20% 所得家庭教育受教育概況

    受高等教育比率 58.3%

    考上公立大學 19.57

    考上私立大學 80.43

    50/33

  • 大學生就讀大學的比例

    就讀比例 每生每年獲國家教育經費的投注

    每年的學雜費

    公立大學26.9

    約26萬元 59490

    私立大學73.1 約14萬元 109806

    51/33

  • 台大駱明慶教授(2004)的研究

    針對誰是台大生調查研究顯示:

    台大學生

    49.6%來自於中高白領階級家庭

    27.9% 來自公務人員家庭

    父親是勞工的只有6.9%

    農人的更只有 1.6%

    低社會階級想要進入台灣大學如鳳毛麟角。

    52/33

  • 台大蕭新煌教授(2008)的研究

    六點中產階級的變化:

    1.因為全球化和經濟金融危機的負面衝擊,中產階級部分成員的經濟、社會生活條件有向下降趨勢。

    2.中產階級能夠向上流動的年輕新成員減少,向上流動時間也拉長。

    3.部分中產階級甚至下跌淪落到中產階級之外,使得「低層中產階級」增加。

    53/33

  • 台大蕭新煌教授(2008)的研究

    4.中產階級的主觀集體意識受到打擊,使其不再那麼樂觀,此外,中產階級的焦慮感和不安上升,對政治改革的興趣下降,「政治保守主義」恐會不脛而走。

    5.中產階級向上流動機會減小、速度減慢,相對的能往上爬、爬得快的條件不再是個人表現而已,家世背景條件的影響力再度愈形重要,「社會保守主義」也會隨之而來。

    54/33

  • 台大蕭新煌教授(2008)的研究

    6.不同階級之間的差距擴大,同一階級內的差距也會明顯化,階級間和階級內的矛盾,因此變得較突出社會不安也會難免浮現。

    55/33

  • 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將此現象稱為「下流社會」

    中產階級在向上流動不成的情況下,卻又得面對接踵而來的壓力,當付出與收益不呈正比的情形之下,越來越多中產階級選擇向下流動,形成了另一種階級現象,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將此現象稱為「下流社會」

    56/33

  • 「下流社會」

    最大特徵並不只是低收入的層面而已,而是在溝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積極性、學習意願性、消費積極性全面下降,亦即「對全盤人生的熱情低下」

    57/33

  • 社會學者Seeman將這種疏離感界定為五個面向

    1. 無力感:面對工作與環境產生無力感,並將這份無力感歸諸宿命。

    2. 無意義感:不知道工作的意義與價值為何,因此對於工作的意義與價值抱持懷疑主義。

    3. 無規範感:在工作上沒有固定的準則可供依循。

    58/33

  • 社會學者Seeman將這種疏離感界定為五個面向 4. 社會孤立感:與所屬的社會網絡隔絕,導

    致內心常有孤獨寂寞感,彷彿與周遭的社會失聯,但既使身屬社團或組織之中,卻無法認同該團體或組織。

    5. 自我隔離感:內心對對工作失去熱忱,不再關心工作的內容與實質意義,只把工作當換取薪資的手段而已。

    59/33

  • 是什麼導致中產階級選擇向下流動至下流社會呢?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認為全球化加上台灣產業外移,帶走了中產階級的工作機會;加上高等教育太過普及,僧多粥少的結果,迫使中產階級必須接受較低薪資的工作

    台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王永慈發現台灣的高等教育跟勞動市場並沒有銜接

    60/33

  • 社會現象:新階級產生

    台大社會學系教授蕭新煌指出,由於台灣的經濟發展成熟,如同歐美國家一般社會出現階級流動「結晶化」,亦即二代之間處於同一個階級的「階級世襲」現象。

    產業外移、高等教育過於普及且未能與市場銜接、階級世襲等,都是阻礙中產階級向上流動的因素。

    61/33

  • 社會現象:新階級產生

    當能力與學歷不再保證工作機會,薪資成長又被上升的物價侵蝕成負數,象徵穩定的自有住宅成為奢望的空中樓閣,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困境下,人民痛苦指數不斷攀升,中產階級在看不到有希望的未來下,又得面對工作、家庭各方面的競爭壓力時,他們開始拒絕家庭和事業的責任,不願意積極地過日子,而甘心選擇加入下流社會的行列,甚至其階級意識也有向下流動的傾向,進而促使新階級產生

    62/33

  • 三浦展著,《下流社會:新社會階級的出現》,台北:高寶書版集團。

    劉真如(譯)(2007),L. Dobbs著,

    《中產階級的戰爭—M型社會後,如何不當犧牲者、爭回幸福?》,台北:大是文化

    63/33

  • 民間團體「反貧窮 要生存」共同聲明 台灣貧富差距創下歷史性的最大差幅達到66倍,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也改寫單一年度舉債4290億元的最高紀錄,面對貧富差距擴大,國債繼續攀高,政府至今仍不以為意,總統甚至公開表示「表現不算太差」,標榜是全民政府,卻對全民共同感受深刻的社會不公現象,刻意選擇冷處理,淡化問題的嚴重性,我們對此深感憤怒!除要求政府必須正視貧富差距及國家財政惡化現象外,同時具體提出三大要求,要求政府立即推動落實:

    64/33

  • 具體要求一:基本工資調升至22K以

    上(現行基本工資17,880) 由於政府帶頭、企業跟進擴大非典型勞動的使用,從事部份工時等不穩定工作的勞工人數不斷上升,依賴基本工資維持生計的弱勢勞工也不斷增加,據目前最低生活費標準,台北市為1萬4558元、高雄市1萬1309元,台灣省平均每人每月為9829元,而97年勞工每人平均扶養人數為1.25人,以台灣省的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標準9829元計算,要養活自己及被扶養的親屬,每月最少必須獲得2萬2115元以上薪資,再者,政府認為補助企業僱用大專畢業生的22K政策 「尚屬合理」,因此基本工資至少應調整到2萬2000元以上才足以維護勞動者的基本尊嚴。 我們強調,提高基本工資之利益並非勞工獨享,掌控生產工具的企業與股東也將因為底層勞工所得增加所帶動的消費力道提高獲利,且國家稅收包括營業稅及綜合所得稅也將一併同步成長,因此基本工資調漲刻不容緩。 65/33

  • 具體要求二:社會救助取消核定所得規定

    自2009年第三季起,低收入的戶數正式突破10萬戶,至今年第二季低收入戶數已達10萬7,970戶,人口達到26萬3925人,佔總人口數1.14%。低收入人口的成長,已與政府所宣稱的經濟景氣復甦背道而馳,長久以來,即使無工作者亦被認定為有工作能力應該具有收入,因此弱勢家庭成員中若有16歲以上、未滿65歲者的長期失業人口,即使無實質收入,如無在學、重病、身障等事實,仍會增計每人17,280元以上的「核定所得」,使得總家庭所得「虛胖」,以致不能進入貧窮門檻,無法得到救助支持,因此「核定所得」的設計,就是造成近貧者在地方社政系統求助無門的主因。當所得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愈大,需國家支持的弱勢人口快速增加之際,行政院不應再以財源不足為由,繼續退回內政部修法提案,任由近貧家庭自生自滅。因此我們一致要求,行政、立法院應儘速修正社會救助法,取消核定所得的荒謬規定,讓社會救助法真正的發揮救助貧窮弱勢、縮短貧富差距的社會安全網功能!

    66/33

  • 具體要求三:財團富人加稅縮短貧富差距

    馬政府自上任以來,從遺贈稅、營業事業所得稅一路為富人財團減稅,學界與民間團體一再呼籲減稅無法帶動稅收成長,但馬政府甘受財團挾制蠱惑,堅信減稅將帶動經濟成長,從而提高就業率與稅收;然而事實印證,縱使經濟成長,也因為分配不公,以致貧富差距擴增、稅收不增反減,連同國債也一路攀高。 財團富人的減稅愈來愈多,而逐漸消失的中產受薪階級卻支撐愈來愈重的稅賦,甚至成為各項社會保險的主要財務來源,以二代健保為例,其計算基礎居然是直接複製不公不義的所得稅制,用錢滾錢的富人不僅逃避稅賦責任,又再次逃避社會保險責任,而薪資未見成長的一般家庭,以及被刻意壓低起薪的青年世代,卻背負「稅制不公+保險不公」的雙重剝削。 我們認為,稅賦原具有所得重分配的功能,因此對財團及富人增稅已是不可迴避,尤其是資本利得稅,更是為富人財團炒股炒樓炒土地的主要獲利與致富來源,政府若持續放任稅賦黑洞擴大,國家財政惡化,其結果不僅因稅收不足,貧困國民的支持與救助無以為濟,最終更將致台灣於國窮民困的險境。

    67/33

  • 反貧窮要生存是基本人權

    生存是基本人權,倘若社會底層國民連求生存皆不可得,政府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和必要?因此,我們共同提出解決貧富差距的三大主張,要求政府推動落實,並同聲呼籲政府切莫 「重富人之利、輕人民所苦」!

    68/33

  • 共同聲明發起團體:

    公平稅改聯盟、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中華民國殘障聯盟、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台灣勞工陣線、台灣社會福利總盟、全國產業總工會、青年勞動95聯盟、民間監督健保聯盟(聲明連署持續邀請中…)

    69/33

  • 單位勞動成本成長率跨國比較 (1998-2008):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局,2010

    台灣 -2.6% 法國 3.2%

    日本 -0.8% 荷蘭 3.3%

    新加坡 -0.6% 西班牙 4.9%

    美國 -0.6% 加拿大 4.9%

    瑞典 0.4% 丹麥 5.0%

    德國 1.5% 義大利 5.3%

    英國 1.9% 挪威 5.3%

    韓國 2.6% 澳洲 6.1%

    70/33

  • 最低薪資國際勞動統計

    資料來源: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國際勞動統計

    71/33

  • 72/33

    年別 台灣 南韓 日本 美國 加拿大 法國 英國

    2000 66 1,865 659 5.15 6.85 40.02 3.70

    2001 66 2,100 664 5.15 6.85 43.72 4.10

    2002 66 2,275 664 5.15 6.85 6.83 4.20

    2003 66 2,510 664 5.15 6.85 7.19 4.50

    2004 66 2,840 665 5.15 7.15 7.61 4.85

    2005 66 3,100 668 5.15 7.45 8.03 5.05

    2006 66 3,100 673 5.15 7.75 8.27 5.35

    2007 95 3,480 687 5.85 8.00 8.44 5.52

    2008 95 3,770 703 6.55 8.75 8.71 5.73

    2009 95 4,000 713 7.25 9.50 8.82 5.80

    2010 95 4,110 … 7.25 10.25 …

    2007-

    2010 調整幅度

    0% 18.10%

    3.78% 23.93%

    28.13

    % 4.50% 5.07%

  • 2011年勞工生活所需與基本工資 對照表(資料來源:內政部、勞委會 )

    地區別 7月1日起適用之最低生活費(每人每月)

    平均每戶人數/

    平均每戶就業人數(3.34/

    1.46)

    平均每位勞工所需最低薪資

    目前基本工資

    台灣省 10,244元 2.29 23,459元 17,880元

    台北市 14,794元 2.29 33,878元 17,880元

    新北市 11,832元 2.29 27,095元 17,880元

    台中市 10,303元 2.29 23,594元 17,880元

    台南市 10,244元 2.29 23,459元 17,880元

    高雄市 11,146元 2.29 25,524元 17,880元

    73/33

  • 歷次基本工資參考公式 時間 基本工資參考公式

    民國72.5.1至78.7.1

    基本工資={【(每人每年最終財消費支出×家庭戶數×平均每戶人口) ÷ (家庭戶數×平均每戶就業人口)】÷12 ×(1+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製造業平均薪資}÷2

    民國79.8.1至80.8.1

    (依沿用公式求算之79年基本工資÷依沿用公式求算之78年基本工資)必需≦(78年製造業勞動生產力指數÷77年製造業勞動生產力指數)否則必需以【78年沿用公式求算之數額×((1+78年製造業勞動生產力指數成

    長率)】作為79年應調整之基本工資數額。

    民國82.8.16 以79年修正後之公式經濟部所提之公式為基準,以各公式相對81年之成長率相加後平均做為82年基本工資之調

    幅。 民國83.8.20至

    85.9.1 基本工資=【上次行政院核定之基本工資× (1+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率+1/2工業部門勞動生產力上升率)

    74/33

  • 基本工資調整應考量平均生活水準與勞工扶養人數

    基本工資=台灣省平均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0,244元×扶養人數2.29=23,459元

    時薪23,459元/30日×7日=週薪5474元

    週薪5474/42小時=130元

    75/33

  • 堅持外勞薪資不可與基本工資脫鉤

    只有對勞工政策不瞭解且與資本家掛鉤的少數政黨,才會不顧什麼是人權而提出外勞基本工資脫鉤的政見,甚至為討好資方將基本工資的僵固歸咎於外勞,那更是不道德。我們也要提醒政府,切勿違反國際勞工公約中的「國民平等待遇原則」!外勞在台灣的勞動條件極端惡劣,一旦再將他們的薪資與基本工資脫勾,引發的國際負面效應,恐非政府所能預料!且為保障本國勞工的工作權,更不應該脫勾,以避免雇主只想僱用廉價外勞、不想提升產品價值,台灣整體勞動條件繼續向下沈淪。

    76/33

  • 7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