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主要行动推进健康山东建设 我市开展“全国交通安...

1
2 时政新闻 2019 2019 12 12 3 3 新闻热线 新闻热线: :18905405110 18905405110 1 版责任编辑 校对 组版 桑松华 2 版责任编辑 邢恩波 校对 组版 桑润茹 《大 众 日 报》消 息 日前,省政府发 布《关于贯彻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山东 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 出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等 15 项主要行动,提出到 2030 年全省人均 预期寿命达到 81 岁左右。 《意见》明确了我省将于 2030 年力争 实现的 30 项主要指标,各项指标较目前 均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衡量母婴保健 水平的三大指标—婴儿死亡率、 5 岁以 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从 2018 年的 4.01‰、 5.03‰和 9.83/10 万,降 3.0‰、 3.3‰和 7.1/10 万。 在推进全民健身行动方面,《意见》提 出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土 地利用规划,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 施。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 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 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力争 2030 年,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 例从 2018 年的 36.5%提高至 43%以上。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省居民死亡率最 高的疾病,对此《意见》提出开展心脑血管 疾病防治行动。实施“三减控三高”项目, 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开展心脑血管 疾病机会性筛查,对发现的高危人群规范 进行临床诊断和分级管理,健全公共场所 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建立完善社会化 应急救护网络。力争到 2030 年,全省心 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从 2018 年的 218.3/10 万降至 185.56/10 万。 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方面,《意 见》提出对慢阻肺、哮喘等患者实施生活 方式干预处方制度,将危险因素评估与生 活方式干预融入诊疗过程。建立以健康 查体、重点人群筛查和医院机会性筛查为 主要途径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 网络,将肺功能检查纳入 40 岁及以上人 群常规体检内容。力争到 2030 年,全省 70 岁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 8.4/10 万降至 7.14/10 万。 针对特殊群体,《意见》提出加强出生 缺陷综合防治,严格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 估、高危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 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五项母婴安全制 度,推进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 力争到 2030 年,产前筛查率从 2018 年的 81.7% 升至 90% ,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 乳腺癌筛查覆盖率从 2018 年的 41.37%34.4% 升至 92% 。针对老年群体,我省提 出实施健康促进行动,普及膳食营养、体育 锻炼、定期体检、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 合理用药等知识。力争到 2030 年, 95%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 针对中小学生,实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 防治,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学生体质 健康监测制度,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情况 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力争到 2030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从 2018 17.5%提高至 65%(李 振) 12 2 日,牡丹区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在学习宪法。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我市中小学校纷纷举办主题黑板报、宪法主题 班会、抵制“校园贷”法制讲座等活动,对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帮助孩子们了解宪法知识。 记者 李若生 本报讯 ( 记者 张啸) 12 2 日是第 八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当日我市开展 相关主题活动,呼吁广大交通参与者自 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养成良好文 明出行的习惯。副市长高荣国出席活 动。 高荣国强调,道路交通安全涉及千家 万户,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全市各 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行业组织 优势,动员社会各方资源,围绕活动主题, 深化部门协作,推动文明交通源头治理, 在全社会积极倡导交通出行规则意识、法 治意识和文明意识,大力清除影响安全出 行的风险隐患,进一步增强全民交通出行 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高荣国要求,公安交警部门要通过交 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 区、进企业等形式,加强行人和非机动车 各行其道、遵守交通信号的引导,加强私 家车争道抢行、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陋习 的查处,让交通参与者树立规则意识,做 到知法、懂法、守法。要积极发挥企业机 构、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交通安全公益事业 和公益宣传,履行社会责任,强化自我管 理,倡导守法出行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 关注交通安全、携手创建文明交通的良好 氛围。 本报讯 ( 通讯员 吴超) 自“不忘初心、牢 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鄄城县税务局 依托“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牢牢 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 体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引 领作用,通过入企走访,聚焦纳税人办税过 程中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助力优化营 商环境。 据了解,该局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在工作、 走访中,牢记党的宗旨使命、铭记党员责任,踏 踏实实做好纳税服务,以分局为单位组建入企 宣传服务队,政策服务送上门,扎实开展走访调 研,听取意见建议,提升政策落实能力和税收服 务水平。通过了解企业注册和使用“吹哨 App使用情况,传达党委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和信心,鼓励企业遇到发展难题放心吹哨,针对 涉税问题,税务机关将尽快解决,让企业舒心经 营,加快发展。 乘着主题教育的东风,鄄城县税务局着力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增强纳税人获得感,全县各 界纳税人对“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给 予积极评价,对税务机关送政策上门和政策培 训工作表示满意,对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措 施高度认可,做到了为企业“松绑”,为市场“减 负”,为群众“解难”。 日前,在牡丹区小留镇滨河花果园项 目基地,记者看到,成方连片的果林经过 一年的培育,桃树、梨树等不同品种的果 木已生长至两米左右,树冠直径达 1 米左 右。 “过了这个冬天,待春暖花开时,它们 将陆续进入结果期。”小留镇农委主任邓 文华介绍。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城市创森工 作中,小留镇立足镇域实际,充分发挥土 地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通过发展经济林种植,全镇“林业 + + 就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已初步 形成。 滨河花果园项目是小留镇政府通过 土地流转,打造的一个集旅游观光与果树 种植为一体的景观长廊。在这里,土地流 转后的村民及周边群众可以通过自己的 双手为家庭挣得一部分收入,同时,还可 以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分红, 获得更多的利益。 “我平时在家也出不了远门,就在这 桃园、合作社里,平时拔草、剪剪桃枝、管 理管理,一天挣八九十块钱,感觉挺好 的。地也租出去了,还有活干,心里感觉 挺满足。”牡丹区小留镇刘庄行政村村民 马军兰告诉记者。 果林种植作为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之 一,不仅实现了让土地“活”起来,也让群 众就业有了新途径,收入有了新来源,更 重要的是果林种植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 展和长产业链条的农业产业,可以更好更 快地提振和加速乡村振兴步伐。牡丹区 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壤易沙化,大面积 的果林种植固牢了土壤,减少了扬尘,改 善了生态环境,助力了城市创森。 据介绍,小留镇在刘庄、鲁谢庄探索 发展的滨河花果园项目,共流转土地 1200 余亩。 “该项目为我镇乡村振兴开了好头, 也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活力。下一步,我们 将加大扶持力度,建设冷库,引进食品加 工企业,拉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有效 增加群众收入。”邓文华说。 在镇政府的倡导下,为了发展经济林 种植,助力创森工作,牡丹区续强果树种 植专业合作社法人鲁续强流转了土地 1200 余亩,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种植了梨 树、苹果、桃树等十余个品种。 “续强合作社以村民参股的形式进行 了分红,同时也带动了 70 余户贫困户和周 边群众 200 余人在果园劳动,每人每年收 15000 元左右。”牡丹区续强果树种植专 业合作社法人鲁续强说。 记者 张慧 本报讯 (通讯员 谢新华 记者 苏成华) 为构建高质高效新产业,巨野县以产业集 聚平台为载体,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 力度,把园区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 要引擎,做大做强重点特色产业园区,立龙 头、铸链条、建集群,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 能明确、产业竞相驱动发展的格局。 近年来,巨野县对化工园区、临港工业 园区、高科技(孵化)园区和城东工业园区 进行了明确定位和规划提升,化工园区通 过了省级认定,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巨野化工园区以新型 煤化工、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园区内目前 拥有山东铁雄新沙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巨 铭能源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 32 家。园区 现已形成上下互用、相互关联的产业链,焦 炭、苯、煤焦油加工产品、甲醇、乙二醇、干 熄焦、 LNG 项目等已形成规模。巨野县临 港产业园是以新型玻璃制造及玻璃深加工 为主导产业,港口配套产业及综合产业为 辅的经济发展园区,玻璃产业已经形成集 聚效应,是全国最大的浮法玻璃生产基 地。园区内目前拥有山东巨润建材有限公 司、山东易达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 11 家。据了解,巨野县临港产业园把发展 玻璃科技、新材料、仓储物流产业作为重 点,进一步扩大玻璃产业规模,拓宽产业 链。物流产业以巨野港为基础平台建立物 流中心,开展现代物流及商贸、金融、信息 等相关服务,充分发挥港口的运输枢纽作 用,成为巨野县、菏泽市沿运经济开发的重 要基础和支点。 巨野县新经济产业园区以新型材料 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产业为主 导产业。园区内目前拥有山东君普电力 器材有限公司、巨野双华不锈钢制品有 限公司等企业 4 家。园区把发展新能源、 智能制造、高端环保设备、现代物流等战 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抓住从传统农 业大县向高科技工业强县转型的历史机 遇期,发挥资源和生产规模优势,促进产 业向园区集聚,加快交通、市政基础设施 一体化建设,培育产业集群,实现经济跨 越式发展。 本报讯(通 讯 员 张德鹏11 15 日, 菏泽扶贫车间产品暨菏泽·青岛扶贫协作 成果展销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巨 野扶贫车间产品成为本次展会亮点。 本次展会突出绿色、生态、有机、环保 理念,注重地方特色和传统,吸引了来自菏 泽市 11 个县、区的 550 余家企业、 600 余种 产品参展。 来自巨野县的 35 家参展企业的扶贫车 间产品达 156 种,其中辣椒酱系列产品因色 味俱佳,备受推崇,展会当天就成功签约一单 200 万元订单。两天来,现场销售产品共 660 多单。在巨野县 156 种扶贫车间产品中,既 有大谢集镇的大蒜系列产品、辣椒酱,还有核 桃园镇的老虎鞋、老虎帽等手工艺品。来自 德福生态园的绿色无土栽培蔬菜、富硒小 米,来自南曹村香鹌雁蛋、归农蜂蜜和春源 实业桑叶茶等产品也深受参观者青睐。 本报讯(通 讯 员 谢新华)巨野县省重 点项目金山地质公园建设快速推进,目前 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 7.6 亿元。巨野县深 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 念,借助新旧动能转换东风,封山禁采发展 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高规格规划金山 地质公园,总投资 22.6 亿元,总规划面积 15 平方公里,核心建设区 3.5 平方公里, 2018 年获批山东省第二批特色小镇, 2019 年被 确定为山东省重点项目。 作为产业振兴的代表性项目,金山地 质公园整体规划为一核四区,包括一个旅 游集散服务核和金山、青龙山、白虎山、凤 凰山四个特色区域,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 融合发展。坚持片区带动、全域发展的思 路,筛选一批农业特色园区、田园综合体、 美丽乡村等具备带动能力的示范点,打破 行政区划界限,带动周边村庄一体发展推 动乡村振兴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域飞跃, 构建全域大美格局。 映象金山项目是金山地质公园四个特 色区域之一,是菏泽市重点项目,重点建设 生态农业园、汉文化园、青龙湖水上游乐 园、养生养老度假园、明清古建筑园五大园 区,建成后年客流量可达到 50 万人以上,创 2000 万元,提供就业岗位 200 余个,对带 动周边经济和群众致富起着十分积极的作 用。 随着金山地质公园项目建设的持续推 进,游客量不断增加,已带动周边群众调整 种植结构,种植果树、山地瓜等经济作物 1700 余亩,亩均增收近 3000 元。部分村民 自发改造建设民宿、农家乐等 16 处,开发出 了揉花篮、石雕、手工艺品加工、鲁锦、刺绣 等旅游特色产品,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发 展。 本报讯(通讯员 邵海洋)近日,在巨野 县书画院,笔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工笔 画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到摄影棚内拍摄,并 采集作品类别、尺寸、画家姓名等信息,为 下一步数据库的建立打下信息基础。 据了解,对工笔画进行数字化的拍摄 和数据处理,处理完之后根据分类,建立一 个标准化的工笔画数据库,有了数据库之 后可以实现工笔画的保存、展示、还有检索 等多种用途。 巨野县积极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借助 山东财经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人才资源和专 业优势,以推进巨野工笔牡丹画数字化建设 为着力点,推进“巨野工笔牡丹画”品牌建 设,助力菏泽建设“世界牡丹之都”。打造校 院企地合作共同体,推动实现多方共赢。 工笔牡丹“大数据”的建立,将进一步 发挥“上合峰会” “进博会”为巨野工笔牡丹 画带来的影响力,为巨野工笔牡丹画和大 众审美之间打造传承桥梁,惠及巨野整个 书画产业和全体从业人员,为巨野工笔牡 丹画的发展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本报讯(通 讯员 邵海洋12 1 日,菏泽市 县级融媒体中 心技术培训班 在巨野县融媒 体中心举办。 山东省广电信 通网络运营有 限公司相关负 责人,全市各县 区融媒体中心 业务骨干 70 人参加培训。 培训班分 别就闪电云、融 媒体生产流程、 一县一端新时 代文明实践中 心相关技术、 TVU 直播设备 的功能和使用 进行了讲解。 与会人员还一 同参观了巨野 融媒调度中心, 并就县级融媒 体省级技术平 台应用遇到的 问题进行交流 探讨。 参训人员表示,本次培训对症下 药,对县区融媒体中心提升业务能 力、掌握新型融媒发展规律,进而激 发构建“统筹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 成、多元传播、科学评价、有效应用” 的全新业务模式产生新动能,推动县 域主流媒体科学运用先进传播技术、 增强信息生产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传 播党和政府声音,抢占舆论的制高点 产生积极作用。 本报讯(通 讯 谢新华 记者 成华)日前,巨野县 龙堌镇中心社区居 民左结结来到社区 服务大厅办理医疗 保险业务,通过“一窗办理”,各项材料手续 在窗口内部流转,十几分钟便办理完成。 作为国家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龙堌镇积极探索镇村治理新途径,围绕乡村 振兴战略,不断完善乡镇治理体系,提升治 理能力,创新治理机制,有效提升了社会治 理科学化、信息化和精细化水平。 针对过去综治、党建、环保、信访等管 理网络分散、重复建设的现状,龙堌镇进 行统筹整合,实现“多网合一”,提升了工 作效能。全镇基本实现了基础数据一网 共享,以便民服务中心为枢纽,整合现有 责任网格管理、区域网格管理、服务网格 管理资源,以 47 个村居党群服务中心为节 点,按照人口分布状况,结合镇村区块划 分,设立了 66 个“一专多能”网格的镇村治 理网络。网格员对辖区范围内的人、地、 事、物、组织等各类要素进行全面的信息 采集,上报镇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 分类梳理,纳入镇村管理网络数据库,实 现了基础信息实时共享,线上线下互联互 通。 目前 ,全镇 39 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 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已下放到 5 个村级便 民服务中心, 42 个村居党群服务中心也开 展了代缴代办上门认证服务,形成了服务实 体“一张网”。同时,利用智慧党建平台每月 开展村居“主题党日活动” “法律进乡村”等 党群教育活动至少 1 次,促进了社会和谐稳 定。 15 项主要行动推进健康山东建设 2030 年人均预期寿命 81 岁左右 我市开展“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 为企业送政策上门 宪法日 宪法日 活动进校园 活动进校园 借力创森走出“林业 + ”之路 —牡丹区小留镇发展经济林种植侧记 巨野县将建设工笔画数据库 省重点项目金山地质公园建设快速推进 巨野扶贫车间产品成为菏泽·青岛扶贫协作成果展亮点 巨野:园区建设“撬动”产业集聚升级 龙堌镇“一张网”优化镇村治理 巨野县三 禛电器年产 30 万套汽车线束 项目一期工程 车间 7 条汽车 线束生产线进 入试生产。据 了解,项目全 部达产后,可 实现年生产汽 车线束 80 套,销售收入 6.6 亿元,利税 1.1 亿元,提供 就业岗位 800 余个。 通讯员 邵海 鄄城县 税务局

Transcript of 项主要行动推进健康山东建设 我市开展“全国交通安...

Page 1: 项主要行动推进健康山东建设 我市开展“全国交通安 …bz.heze.cn/resfile/2019-12-03/02/02.pdf2019/12/03  · 司、山东易达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

2 时政新闻20192019年年 1212月月 33日日

新闻热线新闻热线::18905405110189054051101版责任编辑 王 众 校对 田 成 组版 桑松华2版责任编辑 邢恩波 校对 秦 英 组版 桑润茹

《大众日报》消息 日前,省政府发布《关于贯彻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山东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出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等15 项主要行动,提出到 2030 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81岁左右。

《意见》明确了我省将于 2030年力争实现的 30 项主要指标,各项指标较目前均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衡量母婴保健水平的三大指标——婴儿死亡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从2018 年的 4.01‰、5.03‰和 9.83/10 万,降为 3.0‰、3.3‰和 7.1/10万。

在推进全民健身行动方面,《意见》提出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土

地利用规划,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力争到 2030年,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从 2018年的 36.5%提高至 43%以上。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省居民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对此《意见》提出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三减控三高”项目,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机会性筛查,对发现的高危人群规范进行临床诊断和分级管理,健全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建立完善社会化应急救护网络。力争到 2030 年,全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从 2018 年的 218.3/10

万降至 185.56/10万。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方面,《意

见》提出对慢阻肺、哮喘等患者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处方制度,将危险因素评估与生活方式干预融入诊疗过程。建立以健康查体、重点人群筛查和医院机会性筛查为主要途径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网络,将肺功能检查纳入 40 岁及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力争到 2030 年,全省70 岁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从 8.4/10万降至 7.14/10万。

针对特殊群体,《意见》提出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严格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高危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五项母婴安全制

度,推进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力争到 2030 年,产前筛查率从 2018 年的81.7%升至 90%,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覆盖率从 2018年的 41.37%和34.4%升至 92%。针对老年群体,我省提出实施健康促进行动,普及膳食营养、体育锻炼、定期体检、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药等知识。力争到 2030年,95%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针对中小学生,实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情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力争到 2030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从 2018年的 17.5%提高至 65%。 (李 振)

12月 2日,牡丹区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在学习宪法。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我市中小学校纷纷举办主题黑板报、宪法主题班会、抵制“校园贷”法制讲座等活动,对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帮助孩子们了解宪法知识。 记者 李若生 摄

本报讯 (记者 张 啸) 12 月 2 日是第八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当日我市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呼吁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养成良好文明出行的习惯。副市长高荣国出席活动。

高荣国强调,道路交通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行业组织优势,动员社会各方资源,围绕活动主题,深化部门协作,推动文明交通源头治理,在全社会积极倡导交通出行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和文明意识,大力清除影响安全出行的风险隐患,进一步增强全民交通出行

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高荣国要求,公安交警部门要通过交

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形式,加强行人和非机动车各行其道、遵守交通信号的引导,加强私家车争道抢行、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陋习的查处,让交通参与者树立规则意识,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要积极发挥企业机构、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交通安全公益事业和公益宣传,履行社会责任,强化自我管理,倡导守法出行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交通安全、携手创建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围。

本报讯 (通讯员 吴 超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鄄城县税务局依托“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引领作用,通过入企走访,聚焦纳税人办税过程中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据了解,该局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在工作、走访中,牢记党的宗旨使命、铭记党员责任,踏踏实实做好纳税服务,以分局为单位组建入企宣传服务队,政策服务送上门,扎实开展走访调研,听取意见建议,提升政策落实能力和税收服务水平。通过了解企业注册和使用“吹哨App”使用情况,传达党委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信心,鼓励企业遇到发展难题放心吹哨,针对涉税问题,税务机关将尽快解决,让企业舒心经营,加快发展。

乘着主题教育的东风,鄄城县税务局着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增强纳税人获得感,全县各界纳税人对“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给予积极评价,对税务机关送政策上门和政策培训工作表示满意,对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措施高度认可,做到了为企业“松绑”,为市场“减负”,为群众“解难”。

日前,在牡丹区小留镇滨河花果园项目基地,记者看到,成方连片的果林经过一年的培育,桃树、梨树等不同品种的果木已生长至两米左右,树冠直径达 1米左右。

“过了这个冬天,待春暖花开时,它们将陆续进入结果期。”小留镇农委主任邓文华介绍。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城市创森工作中,小留镇立足镇域实际,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通 过 发 展 经 济 林 种 植 ,全 镇“ 林 业 +产业+就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滨河花果园项目是小留镇政府通过土地流转,打造的一个集旅游观光与果树种植为一体的景观长廊。在这里,土地流转后的村民及周边群众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为家庭挣得一部分收入,同时,还可以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分红,获得更多的利益。

“我平时在家也出不了远门,就在这桃园、合作社里,平时拔草、剪剪桃枝、管理管理,一天挣八九十块钱,感觉挺好的。地也租出去了,还有活干,心里感觉挺满足。”牡丹区小留镇刘庄行政村村民马军兰告诉记者。

果林种植作为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之一,不仅实现了让土地“活”起来,也让群众就业有了新途径,收入有了新来源,更重要的是果林种植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和长产业链条的农业产业,可以更好更快地提振和加速乡村振兴步伐。牡丹区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壤易沙化,大面积的果林种植固牢了土壤,减少了扬尘,改善了生态环境,助力了城市创森。

据介绍,小留镇在刘庄、鲁谢庄探索发展的滨河花果园项目,共流转土地 1200余亩。

“该项目为我镇乡村振兴开了好头,也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活力。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扶持力度,建设冷库,引进食品加工企业,拉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有效增加群众收入。”邓文华说。

在镇政府的倡导下,为了发展经济林种植,助力创森工作,牡丹区续强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鲁续强流转了土地1200余亩,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种植了梨树、苹果、桃树等十余个品种。

“续强合作社以村民参股的形式进行了分红,同时也带动了 70余户贫困户和周边群众 200余人在果园劳动,每人每年收入 15000元左右。”牡丹区续强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鲁续强说。 记者 张 慧

本报讯 (通讯员 谢新华 记者 苏成华)为构建高质高效新产业,巨野县以产业集聚平台为载体,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把园区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做大做强重点特色产业园区,立龙头、铸链条、建集群,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产业竞相驱动发展的格局。

近年来,巨野县对化工园区、临港工业园区、高科技(孵化)园区和城东工业园区进行了明确定位和规划提升,化工园区通过了省级认定,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巨野化工园区以新型煤化工、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园区内目前拥有山东铁雄新沙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巨铭能源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 32家。园区现已形成上下互用、相互关联的产业链,焦炭、苯、煤焦油加工产品、甲醇、乙二醇、干熄焦、LNG项目等已形成规模。巨野县临港产业园是以新型玻璃制造及玻璃深加工为主导产业,港口配套产业及综合产业为辅的经济发展园区,玻璃产业已经形成集聚效应,是全国最大的浮法玻璃生产基

地。园区内目前拥有山东巨润建材有限公司、山东易达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11家。据了解,巨野县临港产业园把发展玻璃科技、新材料、仓储物流产业作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玻璃产业规模,拓宽产业链。物流产业以巨野港为基础平台建立物流中心,开展现代物流及商贸、金融、信息等相关服务,充分发挥港口的运输枢纽作用,成为巨野县、菏泽市沿运经济开发的重要基础和支点。

巨野县新经济产业园区以新型材料

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产业为主导产业。园区内目前拥有山东君普电力器材有限公司、巨野双华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 4家。园区把发展新能源、智能制造、高端环保设备、现代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抓住从传统农业大县向高科技工业强县转型的历史机遇期,发挥资源和生产规模优势,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加快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培育产业集群,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 张德鹏)11月 15日,菏泽扶贫车间产品暨菏泽·青岛扶贫协作成果展销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巨野扶贫车间产品成为本次展会亮点。

本次展会突出绿色、生态、有机、环保理念,注重地方特色和传统,吸引了来自菏泽市 11个县、区的 550余家企业、600余种产品参展。

来自巨野县的 35家参展企业的扶贫车

间产品达 156种,其中辣椒酱系列产品因色味俱佳,备受推崇,展会当天就成功签约一单200万元订单。两天来,现场销售产品共660多单。在巨野县 156种扶贫车间产品中,既有大谢集镇的大蒜系列产品、辣椒酱,还有核桃园镇的老虎鞋、老虎帽等手工艺品。来自德福生态园的绿色无土栽培蔬菜、富硒小米,来自南曹村香鹌雁蛋、归农蜂蜜和春源实业桑叶茶等产品也深受参观者青睐。

本报讯(通讯员 谢新华)巨野县省重点项目金山地质公园建设快速推进,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 7.6亿元。巨野县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借助新旧动能转换东风,封山禁采发展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高规格规划金山地质公园,总投资 22.6亿元,总规划面积 15平方公里,核心建设区 3.5平方公里,2018年获批山东省第二批特色小镇,2019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项目。

作为产业振兴的代表性项目,金山地质公园整体规划为一核四区,包括一个旅游集散服务核和金山、青龙山、白虎山、凤凰山四个特色区域,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片区带动、全域发展的思路,筛选一批农业特色园区、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等具备带动能力的示范点,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带动周边村庄一体发展推

动乡村振兴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域飞跃,构建全域大美格局。

映象金山项目是金山地质公园四个特色区域之一,是菏泽市重点项目,重点建设生态农业园、汉文化园、青龙湖水上游乐园、养生养老度假园、明清古建筑园五大园区,建成后年客流量可达到 50万人以上,创收 2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 200余个,对带动周边经济和群众致富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随着金山地质公园项目建设的持续推进,游客量不断增加,已带动周边群众调整种植结构,种植果树、山地瓜等经济作物1700余亩,亩均增收近 3000元。部分村民自发改造建设民宿、农家乐等 16处,开发出了揉花篮、石雕、手工艺品加工、鲁锦、刺绣等旅游特色产品,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 邵海洋)近日,在巨野县书画院,笔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工笔画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到摄影棚内拍摄,并采集作品类别、尺寸、画家姓名等信息,为下一步数据库的建立打下信息基础。

据了解,对工笔画进行数字化的拍摄和数据处理,处理完之后根据分类,建立一个标准化的工笔画数据库,有了数据库之后可以实现工笔画的保存、展示、还有检索等多种用途。

巨野县积极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借助

山东财经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人才资源和专业优势,以推进巨野工笔牡丹画数字化建设为着力点,推进“巨野工笔牡丹画”品牌建设,助力菏泽建设“世界牡丹之都”。打造校院企地合作共同体,推动实现多方共赢。

工笔牡丹“大数据”的建立,将进一步发挥“上合峰会”“进博会”为巨野工笔牡丹画带来的影响力,为巨野工笔牡丹画和大众审美之间打造传承桥梁,惠及巨野整个书画产业和全体从业人员,为巨野工笔牡丹画的发展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本报讯(通讯员 邵海洋)12月 1 日,菏泽市县 级 融 媒 体 中心 技 术 培 训 班在 巨 野 县 融 媒体 中 心 举 办 。山 东 省 广 电 信通 网 络 运 营 有限 公 司 相 关 负责人,全市各县区 融 媒 体 中 心业务骨干 70 余人参加培训。

培 训 班 分别就闪电云、融媒体生产流程、一 县 一 端 新 时代 文 明 实 践 中心 相 关 技 术 、TVU 直 播 设 备的 功 能 和 使 用进 行 了 讲 解 。与 会 人 员 还 一同 参 观 了 巨 野融媒调度中心,并 就 县 级 融 媒体 省 级 技 术 平台 应 用 遇 到 的问 题 进 行 交 流探讨。

参训人员表示,本次培训对症下药,对县区融媒体中心提升业务能力、掌握新型融媒发展规律,进而激发构建“统筹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科学评价、有效应用”的全新业务模式产生新动能,推动县域主流媒体科学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增强信息生产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抢占舆论的制高点产生积极作用。

本报讯(通讯员 谢新华 记者 苏成华)日前,巨野县龙堌镇中心社区居民左结结来到社区服务大厅办理医疗保险业务,通过“一窗办理”,各项材料手续在窗口内部流转,十几分钟便办理完成。

作为国家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龙堌镇积极探索镇村治理新途径,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乡镇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创新治理机制,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科学化、信息化和精细化水平。

针对过去综治、党建、环保、信访等管理网络分散、重复建设的现状,龙堌镇进行统筹整合,实现“多网合一”,提升了工作效能。全镇基本实现了基础数据一网共享,以便民服务中心为枢纽,整合现有责任网格管理、区域网格管理、服务网格

管理资源,以 47个村居党群服务中心为节点,按照人口分布状况,结合镇村区块划分,设立了 66个“一专多能”网格的镇村治理网络。网格员对辖区范围内的人、地、事、物、组织等各类要素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上报镇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分类梳理,纳入镇村管理网络数据库,实现了基础信息实时共享,线上线下互联互通。

目前,全镇 39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已下放到 5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42个村居党群服务中心也开展了代缴代办上门认证服务,形成了服务实

体“一张网”。同时,利用智慧党建平台每月开展村居“主题党日活动”“法律进乡村”等党群教育活动至少 1次,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15项主要行动推进健康山东建设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 81岁左右

我市开展“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

为企业送政策上门

““宪法日宪法日””活动进校园活动进校园

借力创森走出“林业+”之路——牡丹区小留镇发展经济林种植侧记

巨野县将建设工笔画数据库

省重点项目金山地质公园建设快速推进

巨野扶贫车间产品成为菏泽·青岛扶贫协作成果展亮点 巨野:园区建设“撬动”产业集聚升级

龙堌镇“一张网”优化镇村治理

市县级融媒体中心技术培训班在巨野举办

巨野县三

禛电器年产 30万套汽车线束

项目一期工程

车间 7 条汽车

线束生产线进

入试生产。据

了 解 ,项 目 全

部 达 产 后 ,可

实现年生产汽

车 线 束 80 万

套 ,销 售 收 入

6.6亿元,利税

1.1亿元,提供

就业岗位 800余个。

通 讯 员 邵海

洋 摄

鄄城县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