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举办进博会 营商环境...

1
wwwhb.cn 2019 11 3 9 App 20 180 6 7 25 20 17 S26 5 ”、 10 30 ”, 50 73 42 2387 4361 6304 50 6 +365 70 / / 93% 15 93%50 15 12 15 64 24 39 + ”, 93% 74 90 93%3 99%40 8 115 6 50 50 31% 23% 67%3600 7000 ”, ”, ,“ 320 17 ”, ”。 ”。 ”—— ”—— 。” CEO ,“ 。” 40 3600 578.3 )、 8 100 2020 》, 31 55%,“ —— 10 18 48 26%”。 5000

Transcript of 通过举办进博会 营商环境...

Page 1: 通过举办进博会 营商环境 进阶”,生动诠释溢出效应dzb.whb.cn/imgPath/2019-11-03/91103.pdf2019/11/03  · 家展、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企业商业 展、采购商等一系列最新进展公布。国家展

www.whb.cn

2019 年 11 月 3 日 星期日

9

境外政府嘉宾代表团陆续抵沪本报讯 (记者何易) 参与第二届进博会的境外政府

嘉宾代表团陆续抵沪。 记者昨天从上海机场边检站获悉,

浦东国际机场从前天起陆续迎来参会的外国政要代表团。

今、 明两天将是入境高峰。 上海机场边检站为进博会参会

代表团提供了通关礼遇。

全球聚光灯下展示开放创新包容

上海将以一流城市形象、一流服务保障、一流营商环境办好进博会

在总结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成功举办经验的基础上,今年,上海将

在全球聚光灯下充分展现开放、 创新、

包容的鲜明城市品格, 以一流城市形

象、一流服务保障、一流营商环境确保

办好这场顶级盛会。第二届进博会昨天

举行新闻通气会公布最新备展情况。

上海将优化全方位服务体系,以需

求为导向, 着力提升包括展商服务、交

易促进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观展

引导服务、现场综合保障服务等在内的

一流现场服务水平。

进一步强化指引标志标识。第二届

进博会在固定标识、 多语种标识及临时

标识三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升级,同时,

加强综合导览服务力度,完善App功能服

务,增设20台中英双语“进宝机器人”导

引,强化志愿者现场导引服务工作。

翻译服务也将迎来再升级。大会将

增派180名志愿翻译人员进行现场保

障,涉及联合国的6种通用语言和韩语。

此外, 场馆还将增设翻译服务点位,增

加翻译机器设备。

为加强馆内餐饮保障,今年将设置

临时供餐点7个,预计可满足25万人用餐

需求,在增加餐饮服务商数量、提高大客

流就餐应急保障能力、 提升安全健康餐

饮供应水平基础上,增加多国风味美食。

截至目前,上海已完成20项设施整

治提升项目以及道路引导标志更新完

善工作,打通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连接

虹桥枢纽、 轨道交通17号线、S26绕城公

路的通道,增加5处临时停车场,增设预

约停车等服务。同时,实施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内地铁口“能开尽开”、开设“即停

即走”下客点等措施,平峰时段只需步行

10分钟即可入馆, 高峰时段30分钟内也

可入馆,时间较首届缩短一半以上。

聚焦重要嘉宾、重大活动、重点场

所,第二届进博会按照“一团一策”,细

化优化接待方案和流程标准,推出“酒

店服务大使”等创新举措,同时,推出特

色餐饮、文化艺术节、夜经济、人文旅游

等特色项目和50条经贸考察路线。

此外,全面推进市容环境整治,国家

会展中心(上海)核心区绿化景观和全市73处主题绿化景点彩

化效果突出。 着力提升窗口服务水平,42个重点行业开展培训

2387次,开展行业自查4361次。 招募选拔志愿者6304名。

聚焦溢出效应,上海出台七个方面50条举措。 一方面,

积极推进保税展示交易常态化, 加快建设虹桥进口商品常

年保税展示交易中心等一批“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

另一方面,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持续打造国际一

流营商环境。

为满足广大市民热切的观展愿望, 让社会各界充分感

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 进一步放大

进博会溢出效应,国家展将延展。为让市民第一时间买到进

博会同款商品,主办方将采取“馆内外联动”方式,部分进博

会同款商品将于会期结束后以保税展示等方式亮相虹桥进

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

上海将在全球聚光灯下充分展现开放、创新、包容的鲜明城市品格,以一流城市形象、一流服务保障、一流营商环境确保办好这场顶级盛会。 本报记者 赵立荣摄

■本报记者 周渊 王嘉旖

■本报记者 王嘉旖 周渊

责任编辑/靳 玮视觉设计/李 洁

▲国家展捷克馆。 本报新媒体中心 周俊超摄

制图: 李洁

国家展新亮相国家超三分之一企业商业展平均特装比例达93%

国家展新亮相国家超三分之

一、主宾国增至15个,企业商业展平

均特装比例达93%,境内外专业注册

观众超50万。 第二届进博会即将揭

幕, 在昨天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国

家展、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企业商业

展、采购商等一系列最新进展公布。

国家展主宾国增至15个

进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介绍, 本届

主宾国数量由首届的12个增加到15

个。与此同时,新亮相的国家超过三

分之一。国家展64个参展国中,除中

国外,24个国家为首次亮相,39个国

家为再度参展,范围遍及五大洲。

展馆风格多样、特色鲜明,各国

将充分运用传统与高科技手段,着

力展现本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

资旅游、人文科技、独特文化和特色

优势产业。其间,相关国家还将举办

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演出。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议题范围更丰富

相较首届, 第二届虹桥国际经

济论坛内涵更丰富、 议题设置更前

沿、合作单位更多、运作机制有创新。

论坛主题议题范围由首届的经

贸领域扩大到经济领域, 分论坛数

量从四个增加到五个, 议题范围更

丰富,议题设置聚焦营商环境、人工

智能、世贸组织改革、电子商务、共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前沿领域,进

一步突出开放发展和创新引领,也

体现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

易体制的决心。

秉持 “开放办论坛” 的基本理

念, 本次论坛新增联合国开发计划

署、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贸易中

心为合作单位。在运作机制方面,自

本届起,将采取“会员制+注册制”,

旨在强化论坛的机制化运作, 促进

可持续发展。

企业商业展平均特装比例高达93%

第二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展览

面积位列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

为美国 、日本 、德国 、中国香港 、韩

国、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瑞士和

英国。 参展企业平均展览面积已由

首届的每家企业74平方米提升至近

90平方米。

特装展台搭建是衡量展会质量

和档次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次企业

商业展平均特装比例达93%, 较首

届提高3个百分点。 其中,汽车展区

特装比例高达99%。

为支持最不发达国家参与全球

化,共享中国发展机遇,本届进博会

对40个最不发达国家, 每国提供两

个免费的企业展标准展位。

此外, 第三届进博会招展工作

已于今年8月开始启动,企业报名十

分踊跃。据悉,签约企业已达115家,

展览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

境内外专业观众注册超50万人

第二届进博会的招商工作也

取得明显成效。境内外专业观众注

册超过50万人 ,大大超过首届 ,在

国际专业展会中名列前茅 。 专业

观众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 ,其

中来自制造业的占31% , 来自批

发和零售业的占23% , 最受采购

商关注的展区是装备 、科技生活 、

食品及农产品等 。 从注册企业性

质看 ,境内企业中 ,民营企业占比

达67%。

境外采购商也在迅猛增长。 据

了解, 首届进博会境外采购商到会

3600人左右, 本届境外专业观众报

名注册超过7000人, 充分表明了进

博会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

综 述

■本报记者 唐玮婕

城市持续“进阶”,生动诠释溢出效应通过举办进博会,上海在城市面貌、营商环境、服务能级等方面持续升级

全球瞩目、 万商云集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彰显了中

国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作为这一盛会的举办地,上海紧紧

把握机遇,全力提升城市面貌、营商环境、服务能级,展露出

“面向世界的窗口”和“世界会客厅”的实力。

拥抱进博、共享未来,这座城市的持续“进阶”,正是对

进博会溢出效应的生动诠释。

做好城市保障,“软硬件”持续升级

入夜时分,虹口区东大名路沿街两侧320棵行道树和17

处花坛已被“点亮”,白玉兰广场、港务大厦等楼宇和公共空

间绿化组成灯光联动群,老城区立起新地标,原先的“老港

口”变身为市民和中外来宾的“网红打卡点”。

为高质量做好进博会各项城市保障工作, 这座城市各

个角落都在从环境整治、道路修复、绿化美化和城市管理等

方面入手,让城市面貌变得更有魅力。

“硬环境”持续优化的同时,上海更使出绣花功夫,在城

市精细化管理上连出实招,提升城市“软环境”。

就拿天气预报来说,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北广场上,

一台移动气象观测车正不停运转, 实时监控着气象环保数

据,把进博会监测点的所有气象信息和天空实况传回总部,

第一时间播报最为精准全面的气象服务信息。 第二届进博

会上,上海气象部门研发的“智慧气象”———“上海城市精细

化管理气象先知系统”将先期试用。

据进博会气象环保组副组长冯磊介绍,该系统是“城市

大脑”———上海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系统的重要应用之

一,包括气象数据综合汇聚和可视化展示分析,系统的气象

专屏包括气象要素、综合地图和场景服务,每部分均支持人

机交互,可提供专业化、精细化和无延时的智慧气象服务。

借进博会东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作为全球知名的精准放射治疗设备企业, 医科达在首

届进博会上秀出世界首台高场强磁共振放疗系统。 看好中

国市场的广阔前景,医科达决定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

“参与进博会坚定了我们立足上海、深耕中国的决心。 ”

医科达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CEO龚安明告诉记者,“在上

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的专业服务和政策指导下,我们去年

底在这里先后设立了中国区总部和上海全球研发中心。 从有

初步意向,到走完所有流程,前后仅用了两个月时间。 ”

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与3600多家参展企业共同促

成了首届进博会578.3亿美元的意向成交额,这些火热的数

字在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局长张宇祥眼里, 正是进博

会带来的全新机遇。 最新数据显示,随着瑞庭网络技术、迪

卡侬体育用品、美商运安、海丰企业管理、通济隆(亚太区)、

盒马中国、亚玛芬(亚太区)等8家总部的落地,陆家嘴金融

城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突破了100家。

就在最近,世界银行发布了《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

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跃升至31位。而作为样本城市,上海的

权重为55%。可以说,“陆家嘴速度”正是上海承接进博会效

应,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鲜活案例。

这样的努力仍在持续———10月18日, 浦东机场海关为

三架飞机展品提供通关便利, 抵港后48小时内完成货物放

行,比普通货物从到港至提离平均用时节省26%。除延续首

届进博会支持措施外,今年还新增设立会展中心海关、引入

大数据管理、简化食品企业注册、压缩审批时限等举措。

看齐进博会标准,服务能级再“进阶”

对沪上众多的金融机构而言, 进博会就像是一次实打

实的“大练兵”。 面对如此大规模、高层次的国际性展会,银

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都量身定制了进博会服务方案,全力打

响“上海服务”品牌。

作为首届进博会核心支持企业和指定保险服务商,中

国太保此次为第二届进博会提供“产、寿、健”一站式综合保

险保障和一体化风险管理服务, 总保额超过5000亿元的风

险保障。中国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告诉记者,对标进博会标

准,今年中国太保的服务再度升级,保险保障不仅覆盖场馆

营运期、展前筹备期、展览期以及撤展期各阶段,还围绕志

愿者服务、进博会现场服务、保险保障服务、风控理赔服务

以及应急救援服务,分别组建了五支专项服务团队。

前不久,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携手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

口”平台,率先上线“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服务”系统,为参

加进博会的企业提供整套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综合金融服

务解决方案, 在金融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发展道路上不断

突破。浦发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中国建

设银行上海分行、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等,也都亮出了各

自全新的进博会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