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sthjj.wuhu.gov.cn/group4/M00/01/85/rBgXDl7GO0OAFX… ·...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Transcript o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sthjj.wuhu.gov.cn/group4/M00/01/85/rBgXDl7GO0OAFX…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跌落式熔断器、避雷器、TDG热扩散渗锌、环网柜等电气产品项目

建设单位

合保电气(芜湖)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杨韫玮

联系人

李海龙

通讯地址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北工业园3#厂房

联系电话

13805534781

传真

邮政编码

241000

建设地点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北工业园3#厂房、4#厂房南半侧

立项

审批部门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批准文号

开管秘[2019]358号

建设性质

扩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C3824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

占地面积

5846.07m2

绿化面积

/

总投资

500万美元

其中:环保投资

98万元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2.83%

评价经费

/

预期投产

日期

2020年10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背景及项目概况

合保电气(芜湖)有限公司是美国Hubbell组建的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其创始人Harvey Hubbell为拉线开关的发明者,绝缘子、跌落式熔断器及其他电气和电力系统产品及其零部件的设计、生产,销售本公司生产产品并提供相关售后服务和技术咨询。2009年,合保电气(芜湖)有限公司投资1250万美元,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建设“年产20万套绝缘子和50万套跌落式熔断器生产项目”,该项目已于2010年1月12日取得芜湖市环境保护局批复(见附件4),并于2016年5月10日通过芜湖市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见附件5)。

为进一步扩大产品产能,合保电气(芜湖)有限公司拟将现有项目搬迁至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北工业园,租赁3#厂房、4#厂房南半侧,投资500万美元,在利用原有生产设备的基础上,购置清洗机、烘箱、钝化系统、机器人焊接、剪板机、数控冲床、喷砂机等生产设备,建设跌落式熔断器、避雷器、TDG热扩散渗锌、环网柜等电气产品项目,扩建后年新增100万套跌落式熔断器、120万套绝缘子、20万套避雷器、10万套电缆附件、20万套安全工器具、200万套TDG热扩散渗锌、20万套环网柜的生产规模。本项目已于2019年12月9日经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批准备案,批准文号为开管秘[2019]358号(见附件1)。

本项目属于C3824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合保电气(芜湖)有限公司已对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中相关内容,填报了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记,登记编号:91340200698999265R001X(排污登记回执见附件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项目应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第44号令)及《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2018年4月28日)中对有关建设项目的分类管理要求,本项目属于“二十七、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第78小类,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类中“其他(仅组装的除外)”项目,按照要求确定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形式为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对现场进行了详细踏勘、资料收集等基础后,结合当地有关规划和环境质量现状情况,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项目产品方案和工程内容

本次扩建项目新增产品产能,扩建项目产品方案见表1-1。

表1-1 扩建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

序号

产品

年产量

单位

1

跌落式熔断器

100万

套/年

2

绝缘子

120万

套/年

3

避雷器

20万

套/年

4

电缆附件

10万

套/年

5

安全工器具

20万

套/年

6

TDG热扩散渗锌

200万

套/年

7

环网柜

20万

套/年

合保电气(芜湖)有限公司将原有项目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搬迁至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北工业园3#厂房、4#厂房南半侧,本次扩建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见下表:

表1-2 扩建项目建设内容组成一览表

工程类别

单项工程名称

工程规模和内容

备注

主体工程

生产车间

租赁桥北工业园3#厂房,包括跌落式熔断器生产线、绝缘子生产线、避雷器生产线等

/

辅助工程

办公区

新增员工80人,管理人员在3#厂房西侧办公

/

辅助用房

位于3#厂房外东北侧

/

仓储工程

原料、成品库

租赁桥北工业园4#厂房南半侧作为仓库,用于储存原料、成品

/

公用工程

供水系统

由市政给水管网提供, 新增用水1217.5m3/a

依托园区供水系统

排水系统

新增废水960m3/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城北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依托园区现有化粪池和污水管网

供电系统

由芜湖市供电系统供给, 新增用电250万kw•h/a

依托现有配电系统

环保工程

废气处理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蘸胶废气、粘合废气、烘干废气、擦拭废气、熔化废气、补漆废气、注塑废气,经集中收集汇入“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喷砂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与以上废气一起通过1#排气筒排放,天然气燃烧废气经收集后通过2#排气筒排放;焊接烟尘采用移动式焊烟净化器处理后无组织排放。

新建

废水处理措施

新增废水960m3/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城北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依托园区现有化粪池和污水管网

噪声防治措施

新增设备需安装减振基础、软连接、隔声门窗

新建

固废处置措施

生活垃圾收集中收集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依托园区现有

设置一般固废暂存间,废包装材料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生产边角料、废锌粉经收集后外售

新建

设置危废暂存间,危险废物委托有危废处理资质单位回收处理。

新建

3、项目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

劳动定员:新增职工80人

工作制度:制定年工作日为300天,实行两班制,每班工作时间为12小时。

本项目员工均为项目周边的居民或在项目周边租房生活,均不在厂区住宿;厂内职工用餐为统一订餐。

4、项目主要设备

扩建项目新增主要设备见下表所示。

表1-3 扩建项目新增主要设备情况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单位

一、跌落式熔断器生产线

1

冲床

J23-16

1

2

液压机

非标设备

1

3

水泥融化炉

非标设备

1

4

水泥净浆搅拌机

NJ-160B

1

5

蘸胶机

非标设备

1

6

喷砂机

非标设备

1

7

PCO喷砂机

BB4-113618

1

8

洗模喷砂机

非标设备

1

9

气液增压式铆压机

QY-800KG

1

10

气动压力机

DTKJ-200

1

11

气液增压式铆压机

QY-8T

1

12

水泥融化炉

非标设备

1

13

拉力机

非标设备

1

14

模压机

非标设备

1

15

切线机

非标设备

1

16

焊接机

非标设备

1

17

压接机

非标设备

1

18

小切线机

330

1

19

锡炉

FD-159NP

2

20

铆钉机

449D

1

21

缠绕机

非标设备

1

22

双头钻床

 /

1

23

液压机1#-TUBE

非标设备

3

24

气动钻床

非标设备

4

二、绝缘子生产线

1

压接机

HM450

1

2

喷砂机

LS1010F-A

1

3

刷胶机

非标设备

1

4

注塑机

JD-RL700T

2

5

烘箱

非标设备

2

6

PCO压接机

PCO-100

2

7

M3拉力机

232 EC-X

1

8

注塑机

600-20#30X30

1

9

烘箱

MBO-11

1

10

PCO喷涂机

非标设备

1

三、避雷器

1

烘箱

AS-881

2

2

内芯缠绕机

非标设备

1

3

点胶机

SEC-83008

1

4

烘箱

AS881-00

2

5

压接机

非标设备

3

6

打磨机

35P33-5561

1

7

伞裙压接机

非标设备

1

8

螺栓拧紧机

非标设备

1

9

电力测试机

非标设备

1

四、电缆附件

1

压接机

500-2-03

1

2

半自动封箱机

非标设备

1

3

气动冲床

XZ-13002

1

五、安全工器具

1

台式钻床

Z512B

1

2

立式钻床

JDP-17MF

1

3

高周波塑胶熔接机械

HQ-15000H

1

4

液压裁床

XCLP3

1

5

高周波塑胶熔接机

HQ-10000T

1

6

电脑花样机

PLK-G-CU-30

1

六、TDG热扩散渗锌

1

清洗机

18996

1

2

喷砂机

600634

1

3

上料机

非标设备

1

4

卸料机

779

1

5

钝化系统

NR2000N

1

6

TDG烘箱

非标设备

2

7

离心机

ZM03-EC01

1

8

Diping设备

非标设备

1

七、环网柜

1

母线加工机

ZTMX-303G

1

2

充气柜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

CYHT-017

1

3

立柱式悬臂吊

BZD

1

4

机械式数控转塔冲床

STSK-JT5032

1

5

液压摆式数控剪板机

QC12K-6*3200

1

6

数控液压板料折弯机

WC67K-125/3200

1

7

环网柜吊线线体

非标定制

1

8

弹簧试验机

TLS-S10000

1

9

真空箱氦检漏系统

SFZ-344

1

10

海达注塑机

HDJS328

1

11

伊之密注塑机

UN90A2

1

5、项目主要原材料及能源使用状况

扩建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使用情况见表1-4。

表1-4 扩建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使用情况

类别

序号

名称

年用量

单位

备注

原辅料

1

中间杆

200万

/

2

铰栓

200万

/

3

防护罩

200万

/

4

端子

220万

/

5

硫化水泥

0.5

t

成分:硫化氢5~10%、硫15~25%、二氧化硅65~80%

6

白水泥

0.8

t

成分:硫铝酸盐水泥25%、二水合硫酸钙3%、硅酸盐水泥12%、二氧化硅55%、添加剂5%

7

包材

120万

/

8

内芯

20万套

/

9

伞裙

20万套

/

10

装配五金件

20万套

/

11

电缆线

10万套

/

12

铝件

20万套

/

13

蝶形垫圈

20万套

/

14

金属件

200万套

/

15

螺母

200万套

/

16

钣金

20万套

/

17

电缆线

100万

/

18

触头

100万

/

19

纤维丝

20万

/

20

无铅锡条

2

t

/

21

铜丝

5

t

/

22

不锈钢焊条

4

t

/

23

橡胶块

4

t

/

24

锌粉

1.5

t

成分:锌94~98%、氧化锌<6%,具体见理化性质分析

25

维他命粉

1.5

t

成分:锌20%、氧化锌80%

26

钝化剂

2

m3

成分:磷酸15~30%、氧化锌5~10%,水60~80%

27

密封剂(Silflex)

1

m3

成分:硅酸钾>50%、硅酸<40%

28

密封剂(Tri-top)

1

m3

成分:硝酸铬<12%、硝酸钴<3%

29

粘合剂

3.2

t

主要成分为环氧树脂,具体见理化性质分析

30

丙酮

0.3

t

具体见理化性质分析

31

丁酮

0.3

t

具体见理化性质分析

32

二甲苯

0.3

t

具体见理化性质分析

33

油漆

0.03

t

成分见表1-5

能源

1

1217.5

m3

来自市政供水管网

2

250万

kw•h

来自市政电网

3

天然气

2万

m3

来源于市政供气管网

6、项目公用工程

(1)给水:

本项目用水依托已建设市政管网供水,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冷却循环用水、水泥配制用水、清洗用水、钝化液配制用水、密封液配制用水,本项目新鲜水用量为1217.5m3/a。

(2)排水: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本项目产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产生量为960m3/a,经厂内现有化粪池处理达标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城北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3)供电:

项目供电由当地市政电网提供,供电量250万kw•h/a。

7、项目平面布局及周边环境

本项目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北工业园3#厂房、4#厂房南半侧,4#厂房北半侧为芜湖博晨机械有限公司,项目东侧为芜湖国荣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博辉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南侧为芜湖惠美庄材料有限公司,西侧为红旗路、隔路为空地,北侧为和平路,隔路为众鑫岩棉夹芯板厂。具体项目周边环境关系图见附图2。

本项目将3#厂房作为生产车间,车间内由北向南依次为绝缘子生产线、安全工器具生产线、跌落式熔断器生产线、TDG热扩散渗锌生产线、环网柜生产线等,空压机房、配电房、化学品库、危废暂存间、一般固废暂存间设置在3#厂房外北侧,4#厂房南半侧作为仓库,用于存放原料及成品。按照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按顺序合理布局生产流水线,废气集中收集处理,排气筒布置位置合理。从项目平面布置可看出,其人流、车流、货运路线清晰,厂区平面布置有利于项目生产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总体来说,拟建项目的总平面布置较为合理。项目厂区平面布置见附图3。

8、项目选址合理性及规划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北工业园3#厂房、4#厂房南半侧,参照《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06-2020)》,本项目建设用地性质属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中的工业用地,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图见附图4。

本项目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环评相符性分析见表1-6。

表1-6 本项目与规划环评相符性分析

内容

文件要求

本项目

是否相符

规划范围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芜湖市北部和东部,区内设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级汽车电子产业园,并开发了东区和凤鸣湖风景区。

本项目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北工业园3#厂房、4#厂房南半侧,属于国家级汽车电子产业园内。

产业定位

芜湖经济开发区内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家用电器和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正大力培育汽车及高端装备、光伏光电、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根据《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新型建材、电子电器、汽车及其零部件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本项目生产跌落式熔断器、绝缘子、避雷器等,属于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符合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定位。

综上所述,符合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及产业定位要求。

环境空气:根据《2018芜湖市生态环境质量公报》,芜湖市共设置9座空气质量监测站点。距离本项目最近的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为经开区的科创中心监测点,全年污染物平均浓度值为NO2 40ug/m3、O3111ug/m3、PM10 73ug/m3、 PM2.5 52ug/m3,经判定,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域,超标因子为PM10、PM2.5。超标原因可能为:区域扬尘严重,工业企业废气中颗粒物排放量较大。

地表水:地表水环境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

声环境:项目区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环境容量较大,项目区域对本项目无制约因素。

对照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本项目不在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内。根据《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2017调整版)和《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结合土地证及厂房产权证明(见附件7),本项目建设用地性质属于工业用地,因此本项目用地符合土地利用规划。

9、与《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相符性分析

安徽省是全国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点地区。加快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具有重要意义。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精神,结合安徽省实际,安徽省人民政府研究制定了《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皖政〔2018〕83号),本项目与《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相符性分析见下表。

表1-7 本项目与皖发[2018]83号文要求相符性分析

序号

文件要求

本项目

是否相符

1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五)严控“两高”行业产能。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焦化、电解铝、铸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产能;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新、改、扩建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采用公路运输。

本项目生产跌落式熔断器、绝缘子、避雷器等,属于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不属于“两高”行业,物料运输量小。

2

六、实施重大专项行动,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

(二十五)实施VOCs专项整治方案。制定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VOCs排放重点行业和油品储运销综合整治方案,出台泄漏检测与修复标准,编制VOCs治理技术指南。重点区域禁止建设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等项目,加大餐饮油烟治理力度。开展VOCs整治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对治理效果差、技术服务能力弱、运营管理水平低的治理单位,公布名单,实行联合惩戒,扶持培育VOCs治理和服务专业化规模化龙头企业。2020年,VOCs排放总量较2015年下降10%以上。

本项目涂胶、注塑等设备设置管道收集废气,统一收至”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项目VOCs排放总量较小,且废气处理措施符合生态环境部《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的相关要求

项目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北工业园3#厂房、4#厂房南半侧,使用先进工艺与设备,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符合《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

10、与《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芜湖)经济带的实施意见》相符性分析

为深入实施长江(芜湖)经济带发展战略,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芜湖)经济带,芜湖市人民政府于2018年8月23日发布了《中共芜湖市委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芜湖)经济带的实施意见》(芜市发[2018]18号文),对照文件中相关要求,本项目与“1公里、5公里、15公里” “三道防线”的相符性分析见下表。

表1-8 本项目与芜市发[2018]18号文中“三道防线”要求相符性分析

文件内容

具体要求

相符性分析

是否符合

划定1

公里范

围内

禁建区

2018年7月起,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 公里范围内,除必须实施的防洪护岸、河道治理、供水、航道整治、港口码头及集疏运通道、道路及跨江桥隧、公共管理、生态环境治理、国家及省重要基础设施等事关公共安全及公众利益建设项目,以及长江岸线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区内非工业项目外,不得新批建设项目,不得布局新的工业园区。已批未开工的项目,依法停止建设,支持重新选址。已开工建设的项目,严格进行检查评估,不符合岸线规划和环保、安全要求的,全部依法依规停建搬迁。

本项目距离长江4.0km,距离青弋江17.3km,距离漳河22.3km,不在1公里范围内,为准许建设类项目。

严控5

公里范

围内新

建项目

长江干流岸线5公里范围内,全面落实长江岸线功能定位要求,实施严格的化工项目市场准入制度,除提升安全、环保、节能水平,以及质量升级、结构调整的改扩建项目外,严格控制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重化工、重污染项目。严格控制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重化工、重污染项目。严禁布局新建化工园区。

本项目距离长江4.0km,距离青弋江17.3km,距离漳河22.3km,在严控的5公里范围内。本项目生产跌落式熔断器、绝缘子、避雷器等,属于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不属于石油化工项目和煤化工等重化工、重污染项目

严管15

公里范

围内新

建项目

长江干流岸线15公里范围内,严把各类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把主要污染物和重点重金属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新建项目必须全部合规达标,禁止建设没有环境容量和减排总量项目。在岸线开发、河段利用、区域活动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全面执行国家长江经济带市场准入禁止限制目录。实施备案、环评、安评、能评等并联审批,未落实生态环保、安全生产、能源节约要求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

本项目距离长江4.0km,距离青弋江17.3km,距离漳河22.3km,在严管的15公里范围内,但本项目不属于国家长江经济带市场准入禁止限制目录,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符合要求,符合严管要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中共芜湖市委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芜湖)经济带的实施意见》中相关要求。

11、产业政策符合性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不属于淘汰、限制类项目,为允许类项目;同时,对照《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范畴,视为允许类。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及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且根据《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本项目无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

本项目已于2019年12月9日获得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备案(批准文号:开管秘[2019]358号)。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的相关要求。

12、与《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相符性分析

表1-9 与《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相符性分析

序号

政策要求

项目情况

相符性

1

二、源头和过程控制

根据涂装工艺的不同,鼓励使用水性涂料、高固份涂料、粉末涂料、紫外光固化(UV)涂料等环保型涂料;应尽量避免无VOCs净化、回收措施的露天喷涂作业。

本项目仅使用少量的油漆,根据产品成分比例计算,油漆中挥发份含量符合相关要求,补漆在密闭房间内进行,工艺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处理后有组织排放

相符

含VOCs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废气收集措施,提高废气收集效率,减少废气的无组织排放与逸散,并对收集后的废气进行回收或处理后达标排放。

本项目产生的有机废气属于大风量、中低浓度废气,补漆废气经收集后接入“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最终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

2

三、末端治理与综合利用

对于含低浓度VOCs的废气,有回收价值时可采用吸附技术、吸收技术对有机溶剂回收后达标排放;不宜回收时,可采用吸附浓缩燃烧技术、生物技术、吸收技术、等离子体技术或紫外光高级氧化技术等净化后达标排放。

本项目产生的有机废气属于大风量、中低浓度废气,调漆废气经收集后接入“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最终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

相符

13、与生态环境部《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相符性分析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有关要求,深入实施《“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强对各地工作指导,提高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制定本方案。

本项目位于重点区域中长三角地区,根据对污染源强的分析,本项目生产中补漆、注塑等过程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本项目与《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要求相符性分析见下表。

表1-10 本项目与《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要求相符性分析

序号

文件要求

本项目

是否相符

1

 (一)大力推进源头替代。通过使用水性、粉末、高固体分、无溶剂、辐射固化等低VOCs含量的涂料,水性、辐射固化、植物基等低VOCs含量的油墨,水基、热熔、无溶剂、辐射固化、改性、生物降解等低VOCs含量的胶粘剂,以及低VOCs含量、低反应活性的清洗剂等,替代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从源头减少VOCs产生。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要加大源头替代力度;化工行业要推广使用低(无)VOCs含量、低反应活性的原辅材料,加快对芳香烃、含卤素有机化合物的绿色替代。企业应大力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木器涂料、车辆涂料、机械设备涂料、集装箱涂料以及建筑物和构筑物防护涂料等,在技术成熟的行业,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油墨和胶粘剂,重点区域到202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鼓励加快低VOCs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等研发和生产。

根据项目使用油漆成分分析结果,项目所用油漆挥发份含量为405g/L,低于420g/L。因此,本项目所用水性漆属于高固体份涂料,符合《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涂料产品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中的相关要求。同时符合安徽省大气办关于印发《2019年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使用的工业防腐涂料即用状态下VOCs含量限值不高于650g/L的要求。

2

(二)全面加强无组织排放控制。重点对含VOCs物料(包括含VOCs原辅材料、含VOCs产品、含VOCs废料以及有机聚合物材料等)储存、转移和输送、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敞开液面逸散以及工艺过程等五类排放源实施管控,通过采取设备与场所密闭、工艺改进、废气有效收集等措施,削减VOCs无组织排放;加强设备与场所密闭管理;推进使用先进生产工艺;提高废气收集率;加强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控制。

本项目补漆在密闭房间内进行,在注塑机等产生有机废气的位置设置集气罩,加强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控制,提高废气的收集效率,尽量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

3

(三)推进建设适宜高效的治污设施。企业新建治污设施或对现有治污设施实施改造,应依据排放废气的浓度、组分、风量,温度、湿度、压力,以及生产工况等,合理选择治理技术。鼓励企业采用多种技术的组合工艺,提高VOCs治理效率。低浓度、大风量废气,宜采用沸石转轮吸附、活性炭吸附、减风增浓等浓缩技术,提高VOCs浓度后净化处理;高浓度废气,优先进行溶剂回收,难以回收的,宜采用高温焚烧、催化燃烧等技术。油气(溶剂)回收宜采用冷凝+吸附、吸附+吸收、膜分离+吸附等技术。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光氧化技术主要适用于恶臭异味等治理;生物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VOCs废气治理和恶臭异味治理。非水溶性的VOCs废气禁止采用水或水溶液喷淋吸收处理。采用一次性活性炭吸附技术的,应定期更换活性炭,废旧活性炭应再生或处理处置。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等,推广集中喷涂、溶剂集中回收、活性炭集中再生等,加强资源共享,提高VOCs治理效率。

本项目产生的有机废气经收集后接入“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最终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废气处理效率为90%。经处理后,有机废气排放可满足河北省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中限值要求。

4

(四)深入实施精细化管控。各地应围绕当地环境空气质量改善需求,根据O3、PM2.5来源解析,结合行业污染排放特征和VOCs物质光化学反应活性等,确定本地区VOCs控制的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兼顾恶臭污染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控制等,提出有效管控方案,提高VOCs治理的精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行“一厂一策”制度;加强企业运行管理。

建设单位准确记录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原料的购置、储存、使用及处理等资料,并至少保存2 年,供主管部门查验;制定企业运行管理制度,配备专门的环保专员管理。

综上所述,本项目有机废气的处理措施符合生态环境部《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的相关要求。

14、“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

“三线一单”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落实到不同的环境管控单元,并建立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1)生态红线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2018年6月发布的《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的主导生态功能将红线划分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3大类共16个片区。其中,芜湖市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功能类别为水土保持,主要包括大别山南麓山前丘陵平原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片区、皖江东部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东贵青等低山丘陵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地理位置主要分布在无为县西南端、宣芜平原地区,包括无为县大部、繁昌县北部与东部、南陵县东部、芜湖市市辖区全部、芜湖县全部、繁昌县西南部、南陵县中西部。

本项目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北工业园3#厂房、4#厂房南半侧,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态保护目标。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

(2)环境质量底线

环境空气:根据《2018芜湖市生态环境质量公报》,芜湖市共设置9座空气质量监测站点。距离本项目最近的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为经开区的科创中心监测点,全年污染物平均浓度值为NO2 40ug/m3、O3111ug/m3、 PM10 73ug/m3、 PM2.5 52ug/m3,经判定,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域,超标因子为PM10、PM2.5。超标原因可能为:区域扬尘严重,工业企业废气中颗粒物排放量较大。

地表水:地表水环境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标准。

声环境:项目区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环境容量较大,项目区域对本项目无制约因素。

本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域,根据《芜湖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芜湖市进一步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工作文件,芜湖市通过加快重点行业工业企业治理,对电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实施烟气排放超标改造,开展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综合治理,落实扬尘整治措施,强化移动源污染监管,加强燃煤锅炉小锅炉淘汰、餐饮油烟治理等措施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环境质量底线的要求。

(3)资源利用上线

本项目用水来自市政供水管网、供电由当地市政电网提供。不会达到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租赁用地为工业用地,符合当地土地规划要求,不会达到资源利用上线。项目原辅料、水、电供应充足,尽可能做到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能耗。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2014年11月21日,芜湖市人民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芜湖市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办法》和《芜湖市企业投资负面清单(2014年本)》。《办法》规定:对列人负面清单管理的企业投资项目、原则上禁止投资建设,对未列人负面清单管理的企业投资项目,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规定的企业投资项目均为允许投资类。《芜湖市企业投资负面清单(2014年本)》列出了农林业、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黄金、石化化工、建材、医药、机械、汽车、轻工、纺织、信息产业、民爆产品、其他等16大类155种禁止投资类项目,本项目不属于《芜湖市企业投资负面清单(2014年本)》中项目。

本项目不属于《芜湖市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2014年本)》中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及产业定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的要求;项目生产过程中不含有《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中列出的淘汰设备。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满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且不在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中,符合“三线一单”环保要求。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现有项目的迁建只涉及设备的搬迁,不涉及其他建筑物的拆除工程。搬迁工作均在白天进行,拆除过程会产生噪声和少量的固体废弃物。建设单位承诺拆除施工过程中采取安装高效消声器,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加强施工管理,减轻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放置到指定的垃圾箱里,由环卫部门统一及时处理,钢材边角料销售给物资回收公司。采取以上措施后,现有项目拆除工程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经现场踏勘,新厂址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北工业园3#厂房、4#厂房南半侧,4#厂房北半侧为芜湖博晨机械有限公司,项目东侧为芜湖国荣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博辉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南侧为芜湖惠美庄材料有限公司,西侧为红旗路、隔路为空地,北侧为和平路,隔路为众鑫岩棉夹芯板厂。周围均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工业用地,无原有污染状况。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

一、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沿江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全市东西长72km、南北长100km,地处北纬30°38′~31°31′、东经117°58′~118°43′之间。芜湖市下辖芜湖、繁昌、南陵、无为四县和镜湖、弋江、鸠江、三山四区。全市面积6026平方公里,人口369.6万,其中市区面积1064.7平方公里,人口123.8万。市区座落在长江和青弋江交汇处,距安徽省会合肥市119km。芜湖是华东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4条高速公路及5条铁路在此交汇,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合肥骆岗国际机场均约1小时车程。芜湖市西临黄金水道长江,芜湖港岸线长23.2km,江宽水深,终年可通行5000t级船舶,洪水期可停泊万吨海轮。

本项目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北工业园3#厂房、4#厂房南半侧,中心地理位置坐标为北纬31°48'32'',东经118°41'66''。项目具体位置见附图1,周边概况图见附图2。

2、地形、地貌

芜湖市地貌属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主要由河温滩和阶地构成,还有台地和丘陵。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呈带状,平均海拨6-10m(黄海高程,下同)市区土地面积平原占95.5%,丘陵占4.5%。区域内地貌单元为长江Ⅰ级阶地和高温滩地,阶地中沟渠纵横,池塘广布,沿江有防洪大垾,零星分布有侵蚀残丘和孤山,其中四褐山为区域内的最高点,海拨高度133.93m,其次是小马鞍山。

芜湖市属长江沿岸地层区。区域地层自震旦纪以来发育较为齐全,但市区范围内地层出露较为简单,为中生代沉积岩层及火山岩组成,自老到新顺序为:三叠第、白垩系、第四系。区内由于浮土覆盖,大部分地区无地层出露。本区在大地构造上分属淮阳山字型构造东翼下扬子准地台宁芜凹陷南缘。

芜湖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有铁、锰、钒、煤、有色金属、粘土等。

3、气候与气象

芜湖地处亚热带,纬度偏南,临近长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夏季最高气温41℃,常年无霜期210~240天(4~10月份),全年日照2000 h,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 mm。

(1)气温

历年平均气温:15.90℃

历年最高气温:41.2℃(1966年8月)

历年最低气温:-14.20℃(1969年2月)

(2)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1244 mm

年最大降水量:1779.1 mm

年最小降水量:697.9 mm

最大日降水量:233.2 mm

降水影响装卸作业天数:15.7天

(3)风况

常风向: E风 频率15.45%

次常风向:ENE 频率10.61%

历年最大风速:24 m/s

年平均风速:2.6 m/s

六级以上大风影响港口作业天数:18天

(4)雾、雪

雾一般发生在9月至次年5月,年平均雾日为7天

年最多、最少雾日分别为20天、2天

历年平均降雪天数:9.8天

能见度低于1000 m大雾影响作业天数:4天

(5)冰况

无封冻史。

(6)湿度

历年平均绝对湿度:16.3%

历年最大绝对湿度:41.6%

历年最小绝对湿度:0.8%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8%

历年最小相对湿度:8%

4、水文水系

芜湖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气候湿润,雨量丰富,河流纵横,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丰富,长江和长江为该区域主要地表水体。长江从市区北缘流过,长江、水阳江、漳河大小支流贯穿南陵、繁昌、芜湖三县,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全市水面面积达478km2,占总面积的14.4%。长江从芜湖市过境,水量丰富,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达8921亿m3。长江是芜湖市境内的主要河流。芜湖市区及三县地表径流量(不包括过境水量)多年均值为22.44亿m3,同时由于全市均属冲积平原,降雨补给充分,致使地下水资源也极为丰富,单就浅层地下水蕴藏量多年平均为5.60亿m3,沿江丘陵地区还有深层裂隙脉状承压水。

长江芜湖段江岸平直、稳定,为芜湖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兼有饮用、工业、家业、渔业、航运旅游、调节生态平衡等功能的多用途水体。据水文据统计资料表明:长江芜湖段的平均流量为28300m3/s,最大流量92600m3/s,最枯流量4620m3/s。评价区域内地下水丰富,属潜水型,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位较浅,埋深约1.1m,pH 值约7.0~8.0,是非侵蚀性地下水。

青弋江古名清水,又名泾水、冷水,发源于黄山山脉西南部,为长江右岸主要水系之一。它的上游舒溪河源自黟县西北,方家岭北水为正源,清溪河为主河道,东北流至泾县境内接纳徽水后称青弋江,在芜湖市中江塔下入长江,全长275km,流域面积7105km2。扁担河南起永安桥,东傍万春圩、一五圩,西靠东河圩、鸠江圩,流经王拐、官陡、大桥、犁头尖,北到双摆渡进入长江,全长30多km,河床平均宽约50m。

青山河为发源于黄山山北麓的青弋江的支流,最终进入长江。

5.生态环境

芜湖市地貌分区为冲积平原、侵蚀残丘和长江古老阶地三个基本地貌单元,土壤类型复杂多样,自然土壤有黄棕壤土和砂质粘土,适合发展林业,耕作土壤为水稻土和砂壤土,宜于种植水稻、油菜和各种蔬菜。芜湖市属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植被区。全市目前有林地65296.7hm2,森林覆盖率28.5%。森林资源中,以松树、山树为主的人工林约占45%,次生林和竹林约占55%。据不完全统计,芜湖市有维管束植物1163种(包括变种的栽培种),其中蕨类植物有21种32属39种;裸子植物有9科19属41种;被子植物有142科604属1083种。常见的常绿树种有栽培的樟树、棕榈、石南、女贞、拘骨等。池塘河湖生长有菱、黄实、莲、茭白、莆荠、水芹和芦苇等水生植物群落。

栽培植物以水稻为主,其次有油菜、紫云英、棉花、山芋、麻、小麦、茶叶、烟叶、桑、玉米、大豆、蔬菜、莲藕、中药材等,树木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树和落叶阔叶树、苦槠、青冈、冬青、栎类、化香、枫香、山槐、松杉、柏、梨、苹果、葡萄、竹以及花卉。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千余种。稀有珍贵树种有青钱柳、金钱松、紫楠、鹅掌揪和绞股兰等。芜湖市域内动物区系处于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界动物相互渗透的广泛过渡地带,动物种类丰富而复杂,一些典型的东洋界种如华南兔、猪獾、黄胸鼠、白头鹎、画眉、白腰文鸟、珠颈班鸠、石龙子、大头平胸龟、泽蛙等在芜湖市广泛分布,而古北界的东北刺猬、社鼠、灰喜鹊、云雀、红尾伯劳、蛇蝮等也有分布。另外,还保存古老珍稀动物的种类,如扬子鳄、白暨豚和白鲟等。据调查芜湖市有动物600多种,共有鸟类121种、鱼类57种。爬行类、两栖类、兽类动物种类繁多,现有两栖动物2目6科,爬行动物3目9科21种;哺乳动物8目19科50种。其中属安徽省重点保护的动物28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15种。其中水生动物6种(白暨豚、中华鲟、白鲟、江豚、胭脂鱼),陆生动物9种(扬子鳄、穿山甲、豺、云豹、天鹅、鸳鸯、鸮形目、白鹇、水獭),其中中国特有种两种(扬子鳄、白暨豚)。在消灭农村害虫维护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的有益动物11种,有较大食用价值的动物28种,作为名贵中药材原料的动物15种,可用来制裘造革的动物22种,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3种,具有可观赏性的动物28种,对农村生产有害的动物9种。

6、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至今已查明的矿产有55种,矿产地逾百处,但储量均不大,仅石灰石等非金属资源储量较大,主要分布在芜湖县白马山和繁昌荻港、马坝等地,其次为铁矿,分布在繁昌县桃冲等地,这些主要矿产均已被开发利用。开发区境内未发现有开采价值的矿产地。

7、植被及动植物

芜湖属于北亚热带、中亚热带的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混杂林地带,受南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水、热、光资源较丰富,适宜多种植物生长,但由于受人类长期生产活动的影响,原始植被已很难见到,目前所存在的植被多系人工栽培,四旁植树有加拿大白杨、园槐、泡桐、枫杨、水杉、女贞、刺槐等,主要花卉有月季、杜鹃、牡丹、菊花等。农业植被有稻、麦、大豆、棉花、花生、油菜以及各类蔬菜、瓜果等。

芜湖有山地、丘陵和广阔水面,动物资源丰富,有食用动物、毛皮动物、药源动物和珍稀动物。目前区域内已少见野生动物,更无珍稀野生动物。

8、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1、开发区概况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芜湖市北部和东部,是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安徽省第一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芜湖市对外开放的窗口、体制创新的先导区、先进制造业的先行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区。现规划面积121.68平方公里。下辖龙山、万春两个街道,常住和就业人口超过20万。

2、总体规划

芜湖经济开发区区内设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级汽车电子产业园,并开发了东区和凤鸣湖风景区。

(1)出口加工区

出口加工区是国务院于2002年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设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是安徽省唯一的出口加工区。2003年2月封关运行,规划面积2.95平方公里。

2009年7月芜湖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正式运行,芜湖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规划面积230亩,一期占地66亩,包括953平方米的监管楼、2284平方米的一号监管仓库、10000平方米的二号监管仓库、15000平方米的查验堆场。

(2)开发区东区

开发区东区规划面积48.4平方公里,是开发区二次创业的新的发展空间。

东区地势平坦,腹地广阔,位于沿江高速和芜杭高速的交叉口,建设条件非常优越,将致力于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五大产业:汽车及其零部件、家用电器、电子信息、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目前,美的集团、天航集团等知名企业已经进区发展。东区按新城区标准,打造金融、物流、娱乐、餐饮、住宿、文化、卫生、体育等综合配套体系。

(3)凤鸣湖风景区

凤鸣湖风景区按开放空间理念规划,总面积9平方公里。

3、产业结构及产业导向

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家用电器和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正大力培育汽车及高端装备、光伏光电、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1)产业结构

目前已经吸引了美国江森、PPG、德国大陆、日本日立、东芝、富士通、意大利菲亚特、法国道达尔、韩国浦项等24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一批著名跨国公司以及广东美的、德豪润达、福建三安、浙江杉杉、万向钱潮等45家国内上市公司进区投资。培植了奇瑞汽车、海螺型材、鑫科材料、长信科技等一批著名企业,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家用电器、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集群。

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自主品牌“奇瑞汽车”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迅猛,关键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扩张。德国大陆、意大利菲亚特、美国库博、美国亚新科、瑞典SKF、澳大利亚空调国际、信义集团、恒隆集团、万向集团等国内外著名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进区投资,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总数百余家。2011年奇瑞汽车销售64万辆,连续十年排名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销量第一,连续九年位居国内乘用车企业出口销量第一。

②家用电器产业。以美的、日立、欧宝等为代表,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家电生产基地之一。美的制冷年产1086万台空调,日立公司年产75万台空调,威灵电机年产4500万台家电用电机,欧宝机电年产1000万台无氟冰箱压缩机已达产;美的集团总投资10亿元年产500万台洗碗机一期项目、总投资8亿元年产860万台厨卫电器一期项目、总投资8亿元年产5100万台精品电器项目、总投资7亿元年产500万台出口空调项目和总投资30亿元年产1600万台空调压缩机项目均已投产;注册资本4000万美元的德尔电器正在建设中。

③新材料产业。海螺型材是国内最大的型材生产企业;鑫科新材料是国内最大的精密铜带和白铜合金生产企业;楚江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铜板带材及线材生产基地之一;华亚塑胶、可耐福石膏板、PPG涂料等都是国内同行业中规模大、品质好、市场美誉度高的企业。

(2)产业导向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将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重点培植汽车及高端装备、光伏光电、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①汽车及高端装备。依托全市的产业基础和定位,围绕新兴战略产业的重大技术装备,瞄准汽车重大技术装备、智能制造装备、高效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关键装备、高铁及城轨装备、特种用途装备等新兴领域的关键设备及部件开展招商,同时注重引进产业核心配套体系和培育研发创新体系,高起点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特色装备产业基地。

②光伏光电。不断延伸并壮大以光伏、光电为核心的节能环保产业链。光电产业以三安光电、德豪润达的LED外延片、芯片为核心,上游引进衬底、MO源等新材料及相关设备制造项目,下游拓展汽车及半导体通用照明、背光源等封装、应用项目以及中小显示屏项目。

光伏产业以信义集团光伏玻璃和长信公司玻璃镀膜技术为切入点,以薄膜太阳能技术路径作为发展主线,打造从光伏玻璃材料、玻璃钢化镀膜、电池及组件、逆变器、系统集成、并网控制系统、大容量储能材料及组件、光伏装备制造、光伏示范电站等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③生物工程。重点发展以生物工程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新药研制开发、干细胞再生医学、生物农业、保健产品、高端医疗器械、康复医疗为主的生命健康产业,进而带动生物科技孵化器、技术服务外包、金融服务、中介服务、商业休闲、康居娱乐、物流贸易、教育培训等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④电子信息。瞄准国际一流企业和技术,通过技术引进、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重点发展以信息技术、电子材料及元器件、软件、汽车电子、微电子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⑤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产业功能配套,重点建设临港物流园和东区高速枢纽物流园;结合产业特色,加快发展高端生产资料市场。

9、城北污水处理厂

城北污水处理厂位于芜湖经济开发区银湖北路与恒山路交叉处,靠近长江东岸的东梁山。城北污水处理厂于2008年7月10日开工建设,2009年9月开始运行。规划日处理污水能力12万吨。目前建成的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6万吨。城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于2007年12月17日取得安徽省环境保护厅的审批意见(环评函[2007]1205号),并于2010年2月5日通过了安徽省环境保护厅组织的竣工环保验收(环监验[2010]7号)。

采用预处理加表曝型氧化沟处理工艺,同时出水采用液氯消毒工艺。城北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主要收集龙山隧道以北43平方公里的城市污水,城北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后,使芜湖城北片污水对周围水体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减轻对扁担河及长江的污染,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类排放标准后排入长江。

根据《安徽省加强长江黄金水道环境污染防控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皖发改环资[2016]449 号)要求,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2017年底前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沿线县级以上城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全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 标准排放。芜湖城北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正在建设中,预计2019年12月改造完成。改造完成前,城北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3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18)要求,需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判定所在地区域是否为达标区,项目所在区域达标情况判定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一、二级评价还需补充现状监测,用于区域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以及环境影响预测。三级评价项目只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根据《2018芜湖市生态环境质量公报》,全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244天,优良率67.8%,轻度污染88天,中度污染15天,重度污染13天,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数较2015年减少3天。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29%;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为1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6.67%;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37%。

2018年,芜湖市共设置9座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其中,市区设置5座,所辖4县每县设置1座,所有站点均采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监测。距离本项目最近的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为经开区的科创中心监测点,全年污染物平均浓度值为NO2 40ug/m3、O3111ug/m3、 PM10 73ug/m3、 PM2.5 52ug/m3,具体见下表。

表3-1 区域首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值汇总表 单位:ug/m3

区域

监测点名称

NO2

O3

PM10

PM2.5

经开区

科创中心

40

111

73

52

标准值

40

160

70

35

判定

达标

达标

超标

超标

经判定,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域,超标因子为PM10、PM2.5。超标原因可能为:区域扬尘严重,工业企业废气中颗粒物排放量较大。

本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域,根据《芜湖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芜湖市进一步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工作文件,芜湖市通过加快重点行业工业企业治理,对电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实施烟气排放超标改造,开展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综合治理,落实扬尘整治措施,强化移动源污染监管,加强燃煤锅炉小锅炉淘汰、餐饮油烟治理等措施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产生的废水接管至城北污水处理厂处理,最终排入长江,地表水常规指标数据引用《芜湖楚江合金铜材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高精密铜合金线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有关数据,监测时间为2018年6月18日~19日,监测点位布置情况见下表。

表3-2 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一览表

水体名称

序号

断面位置

监测项目

长江

W1

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

pH、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悬浮物、总磷、石油类

W2

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500m

W3

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1000m

W4

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1500m

监测结果见下表。

表3-3 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一览表 单位:mg/L

监测断面

采样日期

监测结果

pH

化学需氧量

五日生化需氧量

氨氮

悬浮物

总磷

石油类

W1

2018.6.18

7.21

18

3.6

0.721

23

0.08

0.04

2018.6.19

7.23

17

3.5

0.726

23

0.07

0.04

W2

2018.6.18

7.21

18

3.6

0.725

24

0.08

0.04

2018.6.19

7.22

19

3.8

0.732

25

0.07

0.05

W3

2018.6.18

7.21

17

3.5

0.720

23

0.07

0.04

2018.6.19

7.22

18

3.4

0.693

24

0.06

0.03

W4

2018.6.18

7.27

17

3.5

0.698

22

0.07

0.03

2018.6.19

7.24

17

3.3

0.685

23

0.05

0.03

对照上表监测结果,长江芜湖段不同监测断面处各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水质标准要求,拟建项目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2018芜湖市生态环境质量公报》,2018年,声功能区共设监测点10个,其中:1类标准适用区设监测点1个,2类标准适用区设监测点5个,3类标准适用区设监测点2个,4类标准适用区设监测点2个,各监测点每季度监测一次,全年监测四次,功能区噪声等效声级达标率93.90%。

噪声监测结果显示:全市四类功能区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年均值完全符合功能区标准要求,各功能区噪声声级随着1类区到4类区依次递增,与功能区的区域功能划分完全一致。

2018年,我市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继续采用“十二五”芜湖市噪声监测点位优化调整后的新方案,网格布点为148个,网格大小为1000米×1000米,监测面积148平方公里。

监测统计,芜湖市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5dB(A),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等级划分,达到二级水平,声环境质量较好。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限值,因此,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良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项目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北工业园3#厂房、4#厂房南半侧,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点和文物古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对象,总体上不因本项目的实施而改变区域环境现有功能。具体环境保护目标如下表所示。

表3-4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保护对象名称

坐标

方位

距离(m)

规模

环境功能

X

Y

环境空气

向阳小区

-323

-500

西南

577

约4200户/15000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二类功能区

天门花园

0

-771

771

约1000户/3500人

龙山新苑小区

-800

-122

西南

810

约5700户/20000人

宜居香城湾

-1300

0

西南

1300

约2000户/7000人

地表水

长江

/

/

西北

4.0km

大型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

青弋江

/

/

17.3km

中型

漳河

/

/

西南

22.3km

中型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Ⅱ类

环境噪声

厂界四周

/

/

/

1m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注:以厂区车间中心为坐标原点,正东为X轴,正北为Y轴,建立坐标系。

4评价适用标准

1、环境空气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项目所在地属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要求,非甲烷总烃执行国家环保局标准评价司发布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相关标准,二甲苯、硫化氢参照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 表D.1中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1。

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名称

标准限值

单位

依据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SO2

1小时平均

500

ug/m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要求

24小时平均

150

年平均

60

NO2

1小时平均

200

24小时平均

80

年平均

40

PM10

24小时平均

150

年平均

70

TSP

24小时平均

300

年平均

200

PM2.5

24小时平均

75

年平均

35

O3

1小时平均

200

日最大8小时平均

160

CO

1小时平均

10

mg/m3

24小时平均

4

非甲烷总烃

一次

2

mg/m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二甲苯

1h平均

200

ug/m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18)附录D 表D.1

硫化氢

1h平均

10

ug/m3

2、地表水

区域地表水长江(芜湖段)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SS参考水利部颁发的《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具体标准值见表4-2。

表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无量纲)

项目

Ⅲ类水质标准

标准来源

pH

6~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标准

COD

≤20

BOD5

≤4

NH3-N

≤1.0

TP

≤0.2

SS

≤30

参考水利部颁发的《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

3、声环境

本项目位于声环境3类区域内,项目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3。

表4-3 声环境质量标准

类别

标准值(Leq:dB(A))

昼间

夜间

3类

65

55

1、废气

本项目颗粒物排放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有组织排放参照执行河北省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中“其他行业“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在厂界执行河北省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中表2 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在厂房外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 中的特别排放限值;二甲苯排放参照执行河北省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中“其他行业“排放标准和表2中“其他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熔化废气中H2S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中标准;SO2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天然气燃烧废气排放执行关于印发《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19]56号)中重点地区的相关排放限值。具体标准值见下表。

表4-4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览表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无组织排放

监控浓度限值

标准来源

排气筒(m)

二级

监控点

浓度(mg/m3)

颗粒物

120

15

3.5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SO2

550

15

2.6

/

/

非甲烷总烃

80

/

/

厂界

2.0

河北省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

甲苯与二甲苯合计

40

/

/

/

二甲苯0.2

NMHC

/

/

/

在厂房外设置监控点

6

(监控点处1h平均浓度值)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

H2S

/

15

0.33

/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颗粒物

30

/

/

/

/

关于印发《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19]56号)

SO2

200

/

/

/

/

NOx

300

/

/

/

/

2、废水

项目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雨水经雨水管道排入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接管至市政管网,排入城北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接管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其中氨氮、总磷参照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中B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5。

城北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最终排入长江,具体标准值见表4-6。

表4-5 废水排放标准 单位:mg/L(pH为无量纲)

污染物名称

标准限值

执行标准

pH

6~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COD

≤500

SS

≤400

TP

≤8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中B级标准

NH3-N

≤45

表4-6 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单位:mg/L(pH为无量纲)

污染物名称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pH

6~9

COD

≤60

TP

≤1.0

NH3-N

≤8(15)*

SS

≤20

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为> 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3、噪声

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7。

表4-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噪声类别

昼间

夜间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区

65

55

4、固体废物

一般固废处理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2013)要求。危险废物暂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的规定。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我国“九五”期间重点推行的环境管理政策,实践证明它是现阶段我国改善环境质量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3]37号),目前国家对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NH3-N(氨氮)、SO2(二氧化硫)、NOx(氮氧化物)、烟粉尘、VOCs(挥发性有机物)等六种主要污染物纳入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

本项目总量控制因子为VOCs、颗粒物、SO2、NOx、COD、NH3-N。

扩建前后全厂废气总量发生变化,控制指标情况见下表。

表4-8 项目总量控制指标 单位:t/a

类别

污染物

现有工程排放量

拟建工程排放量

“以新带老”

消减量

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增减量

废气

有组织

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

0.518

0.1404

0.3776

0.1404

-0.3776

颗粒物

0.025

0.0278

0

0.0278

+0.0028

SO2

0

0.286

0

0.286

+0.286

NOx

0

0.0352

0

0.0352

+0.0352

无组织

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

0.325

0.156

0.169

0.156

-0.169

颗粒物

0.024

0.0377

0.0137

0.0377

+0.0137

废水

废水量

2805

960

1845

960

-1845

COD

0.842

0.336

0.506

0.336

-0.506

NH3-N

0.0842

0.0274

0.0568

0.0274

-0.0568

大气污染物:本次扩建项目完成后, 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有组织排放量为0.1404t/a,无组织排放量为0.156t/a,总体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排放量减少;颗粒物有组织排放量为0.0278t/a,无组织排放量为0.0377t/a,总体颗粒物排放量增加0.0165t/a;SO2有组织排放量为0.286t/a,NOx有组织排放量为0.0352t/a。该部分需向芜湖市生态环境局申请。

水污染物:接管排放量为COD 0.336t/a,NH3-N 0.0274t/a,最终排放量为COD 0.0576t/a,NH3-N 0.0077t/a,总体排放量均减少,无需申请总量控制指标。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一、施工期

本项目租赁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北工业园3#厂房、4#厂房南半侧,施工期主要为设备安装调试,无土建,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故不再对施工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二、运营期

1、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本项目产品主要为跌落式熔断器、绝缘子、避雷器、电缆附件、安全工器具、TDG热扩散渗锌、环网柜。

(1)跌落式熔断器

本项目生产的跌落式熔断器分为两种,一种是复合跌落式熔断器、另一种是陶瓷跌落式熔断器。

①复合跌落式熔断器

工艺流程说明

a.压接

首先使用冲床将中间杆和绝缘子进行压接,压接过程产生噪声N1-1。

b.装配、测试、包装入库

压接完成后,再与角栓半成品、防护罩总成、熔丝管等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使用电力测试机对产品进行测试,不合格产品返回加工;最终将测试合格的产品包装入库。

②陶瓷跌落式熔断器

工艺流程说明:

a.喷砂

喷砂工艺是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形成高速喷射束,将玻璃珠砂高速喷射到中间杆和触头表面,由于磨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其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该工序产生喷砂废气G2-1、噪声 N2-1。

b.蘸胶

利用蘸胶机将粘合剂涂抹在经过喷砂处理的工件上,进行粘合,该工序会产生蘸胶废气G2-2。定期需对蘸胶机的喷涂口进行擦拭,擦拭溶剂为二甲苯,该过程会产生擦拭废气G2-3。

c.烘干

对蘸胶后的工件进行电加热烘干处理,加热温度约为120℃,时间约15min,该工序产生烘干废气 G2-4。

d.水泥熔化、固定

本项目中间杆中填充固定的水泥分为两种,硫化水泥和普通磷酸盐水泥,根据订单需求,选择对应的水泥灌注。需要灌注硫化水泥时,将外购的硫化水泥块放置于水泥熔化炉中,加热到约125℃,再将冷却的熔化水泥灌注至中间杆中,静置20min以上即可固定,硫化水泥块熔化过程中产生熔化废气 G2-5;需要灌注普通磷酸盐水泥时,将外购的袋装水泥搅拌桶内,与清水混合,待混合均匀后,灌注至中间杆中,静置20min以上即可固定,水泥混合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配料废气G2-6。

e.补漆

使用硫化水泥灌注的中间杆表面需要用油漆进行修补,油漆中的有机溶剂发生挥发,产生补漆废气G2-7。

f.测试、包装入库

使用电力测试机对产品进行测试,不合格产品返回加工;最终将测试合格的产品包装入库。

本项目跌落式熔断器中的角栓半成品、防护罩总成、熔丝管、熔丝均为自制,生产工艺介绍如下。

1 角栓半成品

工艺流程说明:

a.压接

使用压接机将防护罩、触头和弹簧等进行压接,压接过程产生噪声N3-1。

b.支架组装

压接完成后与导流片、支架、夹钳进行支架组装。

c.角栓罩组装

最后与拉钩、螺栓、螺母进行角栓罩组装,组装完成角栓半成品,作为零部件进入生产线中。

2 防护罩总成

工艺流程说明:

a.压接

使用压接机将防护罩、触头和弹簧等进行压接,压接过程产生噪声N4-1。

b.支架组装

压接完成后与导流片、直接、夹钳进行支架组装。

c.防护罩组装

最后与拉钩、螺栓、螺母进行防护罩组装,组装完成防护罩总成,作为零部件进入生产线中。

3 熔丝管

工艺流程说明:

a.钻孔

使用钻床在熔丝管相应部位进行钻孔,以便于后续组装。该过程产生钻孔废气G5-1、噪声N5-1。

b.浸泡端面、压接

在熔丝管上端和下端分别压接铸套管,提高熔丝管整体的强度。压接之前,需将熔丝管端面放置于丙酮中浸泡数分钟,压接过程产生噪声N5-2,浸泡过程为全密闭,不产生废气。

c.钻孔

将套管完成后工件放置于钻床上,在相应部位钻孔,以便于后续组装。该过程产生钻孔废气G5-2、噪声N5-3。

d.组装

钻孔完成后,与耳轴零件、铆钉等零部件组装在一起,组装完成熔丝管,作为零部件进入生产线中。

⑥熔丝

工艺流程说明:

a.切割

本项目复合跌落式熔断器中配套有熔丝,熔丝的原料为电缆线和熔丝线,使用切线机将电缆线且至相应尺寸,该过程产生少量边角料S6-1、噪声N6-2。

b.锡焊

接着送入锡炉上进行锡焊,锡焊是利用低熔点的金属焊料加热熔化后,渗入并充填金属件连接处间隙的焊接方法。使用锡炉将锡条熔化,锡焊过程不使用助焊剂。该过程产生锡焊废气G6-1。

c.模压

根据产品的要求,多股电缆线进入模压机进行旋转缠绕。

d.切割

使用切线机将熔丝线且至相应尺寸,该过程产生少量边角料S6-2、噪声N6-2。

e.焊接

使用焊接机对熔丝线进行焊接,该过程会产生少量焊接烟尘G6-2。

f.压接

使用压接机对加工完成的电缆线和熔丝线进行压接,该过程会产生噪声N6-3。加工完成后,作为半成品与复合跌落式熔断器配套发货。

(2)绝缘子

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主要功能是实现电气绝缘和机械固定,为此规定有各种电气和机械性能的要求,能够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项目生产的绝缘子分为两种,一种是PCO绝缘子、另一种是PDI绝缘子。

①PCO绝缘子

a.压接

使用压接机将端子和纤维棒进行压接,该过程会产生噪声N7-1。

b.喷砂

随后使用喷砂机对工件表面进行喷砂,该过程会产生少量喷砂废气G7-1、噪声N7-2。

c.粘合、烘干

在工件表面喷涂粘合剂,随后进入电烘箱中进行加热烘干,烘干温度约为120℃,粘合和烘干过程均产生少量粘合废气G7-2、烘干废气G7-3。

d.注塑

烘干完成后的工件放入注塑机内,将橡胶加热融化,包裹在工件表面,该过程产生少量注塑废气G7-4。

e.修剪

注塑后,在工件表面包裹的边缘处存在不规整的橡胶材料,人工使用修剪工具进行修剪,产生的废橡胶S7-1收集后外售。

f.测试、包装入库

使用电力测试机对产品进行测试,不合格产品返回加工;最终将测试合格的产品包装入库。

②PDI绝缘子

工艺流程说明:

a.粘合、烘干

在纤维棒表面喷涂粘合剂,随后进入电烘箱中进行加热烘干,烘干温度约为120℃,粘合和烘干过程均产生少量粘合废气G8-1、烘干废气G8-2。

b.注塑

烘干完成后的工件放入注塑机内,橡胶在注塑机内加热融化,通过注塑口喷射并包裹在工件表面,该过程产生少量注塑废气G8-3。

c.压接

使用压接机将端子和注塑完成的纤维棒进行压接,该过程会产生噪声N8-1。

d.修剪

注塑后,在工件表面包裹的边缘处存在不规整的橡胶材料,人工使用修剪工具进行修剪,产生的废橡胶S8-1收集后外售。

e.测试、包装入库

使用电力测试机对产品进行测试,不合格产品返回加工;最终将测试合格的产品包装入库。

(3)避雷器

工艺流程说明:

a.内芯缠绕、烘烤

将纤维丝送入内芯缠绕机进行缠绕,缠绕前需放入少量环氧树脂胶,缠绕后送入电烘箱内进行烘烤,烘烤温度约为120℃,烘烤过程会产生少量烘烤废气G9-1。

b.组装

将内芯与伞裙组装后,再与外购的垫片、夹钳、螺母、保护帽以及五金配件等进行装配,即完成组装。

d.测试、包装入库

使用电力测试机对产品进行测试,不合格产品返回加工;最终将测试合格的产品包装入库。

(4)电缆附件

工艺流程说明:

a.切线

使用切线机将电缆切至所需要的尺寸,该过程会产生少量边角料S10-1。

b.压接

使用压接机将端子与电缆进行压接,该过程会产生噪声N10-1。

c.测试、包装入库

使用电力测试机对产品进行测试,不合格产品返回加工;最终将测试合格的产品包装入库。

(5)安全工器具

本项目生产的安全工器具分为两种,一种是绝缘衣&毯、另一种是其他安全工器具。

1 绝缘衣&毯

工艺流程说明:

a.裁剪

根据不同订单的产品要求,将绝缘布裁剪成相应的规格尺寸,该过程产生少量边角料S11-1。

b. 高频熔接

将裁剪好的绝缘布进行高频熔接,利用高频电流将绝缘布整合在一起,增加绝缘衣的厚度,增加产品的性能。

c.外观检查、修剪

人工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合格的退回返工,检查合格的对产品边缘进行人工修剪,会产生少量的边角料S11-2。

d.测试、包装入库

修剪完成的产品使用电力测试机对产品进行测试,电力测试不合格的产品返回加工;最终将测试合格的产品包装入库。

2 其他安全工器具

工艺流程说明:

a.钻孔

根据不同订单的产品要求,部分安全工器具的铝件需要进行简单机加工,即放置于钻床,在相应部位进行钻孔,以便于后续组装。该过程产生钻孔废气G12-1、噪声N12-3。

b. 组装

将铝件、垫圈等零部件进行组装。

c.测试、包装入库

使用电力测试机对产品进行测试,不合格产品返回加工;最终将测试合格的产品包装入库。

(6)TDG热扩散渗锌

工艺流程说明:

a.清洗、烘干

首先将金属件放入清洗机内,使用清水进行清洗,冲洗去金属件表面的油污,清洗计自带热风口,对金属件进行烘干,烘干金属件表面水分。该段使用天然气加热器提供热源。该过程产生废机械油S13-1,作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天然气燃烧废气G13-1收集至排气筒直接排放。

b.喷砂

随后使用喷砂机对工件表面进行喷砂,使工件的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光滑度,该过程会产生少量喷砂废气G13-2、噪声N13-1。

c.热烘渗锌、冷却

热烘渗锌是工件表面渗入锌的热处理工艺。本项目将金属件和锌粉、维他命粉一起放入真空箱内,再放入TDG烘箱内进行加热,温度加热至约420℃,保温6~8小时,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拿出,渗锌完成后,工件表面镀上一层约1.5μm的锌层,抗腐蚀性、致密性和韧性大大提高。工件从真空箱中倒出,通过卸料器分离,将少量未使用的锌粉S13-2过滤出,经收集后可外售至回收单位。

d.钝化

将卸下的工件送入钝化系统中进行钝化,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坚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钝化液为钝化剂和水配制而成,钝化剂成分主要为磷酸和氧化锌,钝化剂中磷酸含量较少,与水稀释后浓度约为6%~12%,且均为常温状态。由于磷酸属于难挥发性酸,且磷酸无相应评价标准,因此本环评对钝化液中磷酸的产生源强及排放情况不作定量分析。钝化系统中设置2个槽体,分别为钝化槽和水洗槽,钝化过程为钝化→水洗→钝化→水洗,从而使工件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根据建设单位的实际生产经验,钝化液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损耗,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补充磷酸盐溶液和水,无废弃钝化液产生。

e.密封、风干

钝化完成的工件进入密封槽内,进行密封处理,密封液为密封剂和水配制而成,本项目使用密封剂有两种类别,一种的成分为硅酸钾和硅酸,另一种的成分为硝酸铬和硝酸钴。密封工段共设置有2个密封槽,每个密封槽均配套1个吹风口,根据建设单位的实际生产经验,密封液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损耗,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补充密封液和水,半年更换1次,废密封液S13-3作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

f.包装入库

将加工完成的产品包装入库。

(7)环网柜

工艺流程说明:

a.外柜加工

将外购的钣金放入剪板机,裁剪至所需尺寸和规格,接着将钣金放入折弯机折成外部柜体的形状,再对柜体内外进行拼装和焊接,最后进行二次接线、检验。该过程会产生少量边角料S14-1、焊接烟尘G14-1、噪声N14-1、N14-2。

b.真空断路器装配

首先将外购的绝缘筒、绝缘拉杆、壳体、互感器进行装配,再接入航空插座,接着进行二次接线,形成真空断路器。

c.内部装配

将自制的真空断路器与负荷开关、绝缘杆等零部件进行装配。

d.整体组装

将生产完成的内部零件与外部柜体进行整体组装,

e.测试、包装入库

使用电力测试机对产品进行测试,不合格产品返回加工;最终将测试合格的产品包装入库。

2主要污染工序及源强分析

1、废气

(1)喷砂废气G2-1、G7-1、G13-3

本项目陶瓷跌落式熔断器、PCO绝缘子、TDG热扩散渗锌、环网柜生产线存在喷砂工序,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