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静静绽放 · 2016-12-07 ·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李于伯...

1
06 视觉艺术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李于伯 美术编辑:刘飞飞 电话:021-67812065 E-mail:[email protected] 生动精彩的英语授课、严谨缜密的 学术论文、清新隽永的诗词散文、娟秀文 雅的书法作品,更有在全国、全军及武警 部队屡屡获奖的国画创作,很难想象这 些会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然而,这个 人就是张静,她的综合素质与勤奋努力 令人心生敬意。张静擅画,虽不是人生 初衷,却是一种血脉里的家学传承,是深 厚底蕴的迸发,是天然性情的释放,更是 对生命和人生的顿悟。 张静, 1975 年生于山东济南,硕士研 究生,现任武警政治学院副教授、中国美 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武 警部队美术书法研究院研究员、武警院校 书画院美术创作室主任,北京大学美术学 专业 (中国画方向) 研究生在读。作品多 次入选全国、全军及武警部队画展且获 奖,并被国内外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 父亲等她拿起画笔 齐鲁大地底蕴深厚,省会济南名士 众多。张静自幼汲取着丰厚的文化养 分,她的父亲张海峰是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协会员、山东省文史馆员、著名写 意花鸟画家。得天独厚的家学渊源,使 她自幼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艺术熏 陶。然而,懵懂年少的她尚不懂得坚持 的意义, 10 岁时在少年宫绘画班学了半 年后,突然兴趣转移,无论如何再也不肯 学画画。父亲没有强求,“如果孩子没有 兴趣,再逼也没用。拿起画笔就是挥洒 生命,如果哪天她顿悟了,想画了,什么 时候都不晚。”父亲基于那份对女儿艺术 天分的洞察和对绘画艺术的钟爱,一直 默默地等待她再次主动拿起画笔。 这一等就是 20 多年。1998 年,张静 参军入伍来到武警部队,成为武警学院 一名出色的英语教员,积极进取的她还 考上了研究生。顺利的工作、充实的学 业、小康的生活,似乎一切都很如意,但 她总觉得少些什么,内心深处一直在追 寻一种更高境界的精神家园。2005 的一天,在与父亲电话聊天时偶然谈及 绘画,她心灵深处对艺术的渴望再也不 能自抑,像是重回久违的港湾,尘封心底 的绘画之梦突然重启。30 岁重新拾起 画笔能画成什么?她没有多想,一点一 滴开始了艺术回归之路。 记得幼时学画,父亲非常奇怪地让 她背诵《论语 · 侍坐》中“莫春者,春服既 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 乎舞雩,咏而归”的句子。她非常不解, 学画就是学画,与这些难懂的古文有什 么关系,但碰到父亲威严的眼神,她还是 一字一句地记住了,后来她才明白,父亲 要她背的这段话,正是孔子与众弟子座 谈论志时,其学生曾晳谈的人生志向,也 是孔子最赞赏的人生境界。后来父亲又 让她学习记诵《诗经》中《蒹葭》《采薇》 《鹤鸣》等名篇,甚至要她记诵屈原、庄子 等名家的代表作品,使她从古代厚重的 文化意蕴当中悟到了“道法自然”“依仁 游艺,适性逍遥”的艺术境界,感受到了 国画博大深厚的学养精神。后来,父亲 又教她临摹王羲之、颜真卿、钟繇等古代 名家书法作品。著名国画大师陆俨少曾 说“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 画画”。张静就是如此要求自己的。她 感悟说:“自古以来,中国画家的主流是 文人画家,他们文、史、哲相通,儒、释、道 兼修,书、画、论并善。传统文人画非常 强调个人修养及其内心的充实和宁静, 这正是我一直追求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的作品被上海武 警画界名家发现,尤其是那几幅荷花主题 的作品。更幸运的是,经过学院推荐,她 参加了武警总部和全军美术创作班,让 她有机会结识军内书画名家,进一步开 阔了艺术眼界,之后她的作品先后入选 上海、武警和全军全国画展并获奖,大量 作品见诸《美术报》《中国书画报》《解放 军美术书法》《人民武警报》《橄榄绿》等 报刊,她也荣幸地加入了中国工笔画学 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然而,正当她醉 心于绘画艺术创作之时, 2012 年父亲却 永远离她而去。悲痛之余她没有太多的 哭泣,而是静静地来到父亲生前的画室, 在父亲的遗像前,她轻轻地铺好纸,一声 不响地临摹父亲生前的画作,她一笔一 画,坚定执着,一皴一抹,深情凝重。母亲 知道,女儿其实不是在作画,而是在用自 己的方式告慰父亲,用一种父亲生前对自 己最关注的形式,把父亲的精神和对艺术 的追求坚定地继承下来。 军旅创作也要创新 真诚、感恩、认真、坚持和顺其自然, 是张静在绘画艺术之路上追求的境界。 作为一名部队成长起来的军旅画家,她 深感组织和领导对自己的关心和培养, 更注重用手中的画笔来讴歌时代,写实 军营。时刻用导师李翔“真诚是起点,质 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教诲来鞭策自 己。她的创作日臻成熟丰饶,在展示一 个女性画家鲜明的纤细柔润的同时,又 兼有女性军人特有的坚韧和质地。2012 年,既是张静人生中最痛苦的煎熬,也是 她在绘画创作上的丰收之年。那一年父 亲的离世使她更加坚定自己画下去的信 念,也许是父亲的在天之灵,她一拾起画 笔就激情无限,灵感飞动。也就是在那 一年,她以两个月的时间在武警部队美 术班上,创作出了她的代表作之一《荷塘 月色》,作品虽然还是一贯的清新素雅, 舒卷自如,但细细一看,田田的荷叶中间 竟“潜伏”着三个头戴钢盔手持钢枪的武 警女战士。这幅意境独特、风格明快的 作品入选“庆祝建军 85 周年全国美展暨 第十二届全军美展”,引人瞩目。而同时 创作的《白洋淀情思》则是突出白洋淀荷 花的强劲生命力。晨曦中莲叶接天,开 合自如,疏密有致的荷梗、精致饱满的莲 蓬穿插其间,虽是芳菲尽落,却生生不 息。画面以黄绿色为主,色彩丰富,变化 微妙。该作品获第十一届“武警文艺奖” 美术类二等奖。 张静在潜心创作以荷花为主题的工 笔画同时,还注重把重大历史、文化和军 事等题材纳入创作视野,使自己的艺术 创作之路越走越宽。2014 5 月,她潜 心创作的山水长卷《静波图》《对越图》 《舟楫图》《林泉高致》,入选武警部队外 事文化交流活动,作为国礼赠送外宾。 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线条灵动的人物 造型和辽阔淡远的山水轮廓,给人留下 深刻印象。 2014 7 月创作的《一号训练场 · 9 33 分》是张静的新探索,相对之前所 有的作品,这是一次从风格到形式的整 体转型。作品以大小块面不等的红黄蓝 三原色不规则排列为底衬, 4 个武警雪 豹突击队员在 20 个训练轮胎中攀爬蹬 越,造成一种视觉上的明快和紧张。为 了创作这幅作品,她先后几次前往突击 队训练营地采风,反复观摩训练,深入了 解队员的生活和性格,就连队员的动作 乃至轮胎的角度和花纹,都经过仔细的 斟酌考量,草图构思近 20 幅。作品入选 了“中国梦 · 强军梦”全军画展。 如果说《一号训练场》是张静在画 面构成和装饰性上的大胆探索,那么为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而创作的《卢沟桥 不会忘记》,则是她在笔墨语言和氛围 渲染方面的有益突破,她没有在细节塑 造上过多刻画,而是凸显了卢沟桥的庄 严与沧桑,以乌云密布的天空渲染出黑 云压城的战争氛围,浓抹了处于危亡时 刻中华民族黑暗阴晦的历史天空,把中 国军人的抗战壮举隐于这样的主题背 后,隐寓更加悲壮与惨烈的战争场面。 作品全用水墨绘成,黑白灰关系处理得 当,画面气氛凝重,有一种时空交错,风 云激荡的意境。她还独出新意,将画作 边缘做成火烧过的痕迹,增加了作品的 历史沧桑感。 张静说:“绘画让我的生命变得丰富 而充实,在艺术道路上不管多苦多累,我 都不会再放下手中的画笔,我的丹青梦 会永远延续。”张静的绘画之路显示出一 个娇小女子身上巨大的创作潜力和能 量,她虽然正式拿起画笔出发时已不算 很早,但她对艺术追求的目标却是在极 远处,相信她会在不断实现自我突破中, 不断以生命的激情开辟出更宽广的艺术 之路。 铿锵玫瑰静静绽放 —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武警政治学院副教授张静 □通讯员 隋锡联 记者 居嘉 此幅草书,录写唐李 商隐《东还》七绝一首,不 难看出张照书法有着天 骨开张、气魄浑厚的独特 魅力。 张 照( 1691-1745 ), 初名默,字得天、长卿,号 泾南、梧窗、天瓶居士。 上海松江人。乾隆时大 书法家,常为乾隆皇帝代笔。天资聪 敏,通释氏之教,其作诗豪放好驱使禅 语。能诗,善画,通音律,精鉴赏,尤工 书法。 19 岁成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参 与修篡《大清会典》及《一统志》。雍 正十三年( 1735 年),为总理苗疆事务 经略大臣,赴云南,以“无功”被劾,革 职拟斩后得宽免,命在武英殿修书处 行走。乾隆七年( 1742 年)又升为刑 部尚书,精晓法律,曾修订过一些比 较合理的刑事条例。乾隆六年( 1741 年),奉命与庄亲王查明《律吕正义》 源委,续修《律吕正义》后编。嗣后主 持为平署编纂宫廷大戏,作有杂剧 《月令应承》、《九九大庆》等;并作传 奇《劝善金科》《升平宝筏》,规模宏 大,各有 240 出,供宫廷搬演,开“连 台本戏”之先河。乾隆九年( 1744 年),奉命与梁诗正等鉴别宫廷所藏 历代书画,分类编成《石渠宝笈》( 44 卷),并主持编纂《秘殿珠林》( 24 卷)。乾隆十年( 1745 年)正月,因父 丧回籍,至徐州宿迁县,卒于旅次。 谥“文敏”。 张照书法早年学董其昌,得母舅 王鸿绪亲授 (王是董其昌再传弟子) 后又学米芾,并受赵孟頫较大影响。 但不一意守师法,而是努力创新,特 别是率真之作,更显得变化多端,精 彩动人。 楷书字体秀媚婉丽,平正圆润,乃 清代“馆阁体”代表。草书笔画转折多 变,结字聚散适宜,气势贯通,浑朴雄 健。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喜 爱,康熙评他的书法说: “书有米之雄, 而无米之略,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 弱,羲之后一个,舍照谁能若,即今观 其迹,宛似成于作,精神贯注深,非人 所能学。”曾书写宋代范仲淹的《岳阳 楼记》,被镌刻于岳阳楼上。人称“名 楼、妙文、好字”,合为“三绝”。手迹 有《行书东坡诗》 (现藏故宫博物院) 《临米贴》 (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其画最长于画墨梅,疏花细蕊,极其 雅秀。用墨干湿得宜,发枝布干亦极 洒脱,备极闲逸,笔墨秀隽传神。所绘 白描《大土像》,寥寥数笔,法相自佳, 又有《梅花图》 (藏故宫博物院) 下图《彝族风情》为我区上海摄影 家协会会员朱斌拍摄的一幅反映彝人 风俗的艺术摄影作品。 “走进凉山深处,走近彝族同胞”。 为零距离地接触大凉山人, 2013 年秋, 朱斌踏上征途、赴大凉山采风。10 21 日下午在美姑县拍摄赶集现场,集散归 途中见村里炊烟四起。见状,他立即随 当地向导进了村子。刚踏进彝族一农 户家,但见祖孙三代一家人围着锅桩烧 火煮餐。当时已近黄昏,除了窗口很弱 的光线和餐火外,屋子里没有其他照 明,很暗。朱斌为拍摄好这幅弱光下的 《彝族风情》,真实地纪录大凉山人艰苦 生活的场景,他在未带三角架的情况 下,凭借多年积累的摄影经验,只得采 用大光圈、高感光,提高快门速度的手 法创作了这幅艺术摄影作品。 使用相机: 5D III,镜头 16 35MM,光圈 2.8ISO-5000,曝光速度 1/40 秒, AV 档光圈优先。后期则稍作 色阶调整和裁剪。 张照草书《李商隐东还诗》 朱斌:《彝族风情》

Transcript of 铿锵玫瑰静静绽放 · 2016-12-07 ·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李于伯...

Page 1: 铿锵玫瑰静静绽放 · 2016-12-07 ·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李于伯 美术编辑:刘飞飞 电话:021-67812065 E-mail:sjbslyb@163.com 生动精彩的英语授课、严谨缜密的

06 视觉艺术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李于伯 美术编辑:刘飞飞 电话:021-67812065 E-mail:[email protected]

生动精彩的英语授课、严谨缜密的

学术论文、清新隽永的诗词散文、娟秀文

雅的书法作品,更有在全国、全军及武警

部队屡屡获奖的国画创作,很难想象这

些会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然而,这个

人就是张静,她的综合素质与勤奋努力

令人心生敬意。张静擅画,虽不是人生

初衷,却是一种血脉里的家学传承,是深

厚底蕴的迸发,是天然性情的释放,更是

对生命和人生的顿悟。

张静,1975年生于山东济南,硕士研

究生,现任武警政治学院副教授、中国美

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武

警部队美术书法研究院研究员、武警院校

书画院美术创作室主任,北京大学美术学

专业(中国画方向)研究生在读。作品多

次入选全国、全军及武警部队画展且获

奖,并被国内外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

父亲等她拿起画笔齐鲁大地底蕴深厚,省会济南名士

众多。张静自幼汲取着丰厚的文化养

分,她的父亲张海峰是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协会员、山东省文史馆员、著名写

意花鸟画家。得天独厚的家学渊源,使

她自幼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艺术熏

陶。然而,懵懂年少的她尚不懂得坚持

的意义,10岁时在少年宫绘画班学了半

年后,突然兴趣转移,无论如何再也不肯

学画画。父亲没有强求,“如果孩子没有

兴趣,再逼也没用。拿起画笔就是挥洒

生命,如果哪天她顿悟了,想画了,什么

时候都不晚。”父亲基于那份对女儿艺术

天分的洞察和对绘画艺术的钟爱,一直

默默地等待她再次主动拿起画笔。

这一等就是20多年。1998年,张静

参军入伍来到武警部队,成为武警学院

一名出色的英语教员,积极进取的她还

考上了研究生。顺利的工作、充实的学

业、小康的生活,似乎一切都很如意,但

她总觉得少些什么,内心深处一直在追

寻一种更高境界的精神家园。2005 年

的一天,在与父亲电话聊天时偶然谈及

绘画,她心灵深处对艺术的渴望再也不

能自抑,像是重回久违的港湾,尘封心底

的绘画之梦突然重启。30 岁重新拾起

画笔能画成什么?她没有多想,一点一

滴开始了艺术回归之路。

记得幼时学画,父亲非常奇怪地让

她背诵《论语·侍坐》中“莫春者,春服既

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

乎舞雩,咏而归”的句子。她非常不解,

学画就是学画,与这些难懂的古文有什

么关系,但碰到父亲威严的眼神,她还是

一字一句地记住了,后来她才明白,父亲

要她背的这段话,正是孔子与众弟子座

谈论志时,其学生曾晳谈的人生志向,也

是孔子最赞赏的人生境界。后来父亲又

让她学习记诵《诗经》中《蒹葭》《采薇》

《鹤鸣》等名篇,甚至要她记诵屈原、庄子

等名家的代表作品,使她从古代厚重的

文化意蕴当中悟到了“道法自然”“依仁

游艺,适性逍遥”的艺术境界,感受到了

国画博大深厚的学养精神。后来,父亲

又教她临摹王羲之、颜真卿、钟繇等古代

名家书法作品。著名国画大师陆俨少曾

说“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

画画”。张静就是如此要求自己的。她

感悟说:“自古以来,中国画家的主流是

文人画家,他们文、史、哲相通,儒、释、道

兼修,书、画、论并善。传统文人画非常

强调个人修养及其内心的充实和宁静,

这正是我一直追求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的作品被上海武

警画界名家发现,尤其是那几幅荷花主题

的作品。更幸运的是,经过学院推荐,她

参加了武警总部和全军美术创作班,让

她有机会结识军内书画名家,进一步开

阔了艺术眼界,之后她的作品先后入选

上海、武警和全军全国画展并获奖,大量

作品见诸《美术报》《中国书画报》《解放

军美术书法》《人民武警报》《橄榄绿》等

报刊,她也荣幸地加入了中国工笔画学

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然而,正当她醉

心于绘画艺术创作之时,2012年父亲却

永远离她而去。悲痛之余她没有太多的

哭泣,而是静静地来到父亲生前的画室,

在父亲的遗像前,她轻轻地铺好纸,一声

不响地临摹父亲生前的画作,她一笔一

画,坚定执着,一皴一抹,深情凝重。母亲

知道,女儿其实不是在作画,而是在用自

己的方式告慰父亲,用一种父亲生前对自

己最关注的形式,把父亲的精神和对艺术

的追求坚定地继承下来。

军旅创作也要创新真诚、感恩、认真、坚持和顺其自然,

是张静在绘画艺术之路上追求的境界。

作为一名部队成长起来的军旅画家,她

深感组织和领导对自己的关心和培养,

更注重用手中的画笔来讴歌时代,写实

军营。时刻用导师李翔“真诚是起点,质

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教诲来鞭策自

己。她的创作日臻成熟丰饶,在展示一

个女性画家鲜明的纤细柔润的同时,又

兼有女性军人特有的坚韧和质地。2012年,既是张静人生中最痛苦的煎熬,也是

她在绘画创作上的丰收之年。那一年父

亲的离世使她更加坚定自己画下去的信

念,也许是父亲的在天之灵,她一拾起画

笔就激情无限,灵感飞动。也就是在那

一年,她以两个月的时间在武警部队美

术班上,创作出了她的代表作之一《荷塘

月色》,作品虽然还是一贯的清新素雅,

舒卷自如,但细细一看,田田的荷叶中间

竟“潜伏”着三个头戴钢盔手持钢枪的武

警女战士。这幅意境独特、风格明快的

作品入选“庆祝建军85周年全国美展暨

第十二届全军美展”,引人瞩目。而同时

创作的《白洋淀情思》则是突出白洋淀荷

花的强劲生命力。晨曦中莲叶接天,开

合自如,疏密有致的荷梗、精致饱满的莲

蓬穿插其间,虽是芳菲尽落,却生生不

息。画面以黄绿色为主,色彩丰富,变化

微妙。该作品获第十一届“武警文艺奖”

美术类二等奖。

张静在潜心创作以荷花为主题的工

笔画同时,还注重把重大历史、文化和军

事等题材纳入创作视野,使自己的艺术

创作之路越走越宽。2014年 5月,她潜

心创作的山水长卷《静波图》《对越图》

《舟楫图》《林泉高致》,入选武警部队外

事文化交流活动,作为国礼赠送外宾。

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线条灵动的人物

造型和辽阔淡远的山水轮廓,给人留下

深刻印象。

2014 年 7 月创作的《一号训练场·9点 33分》是张静的新探索,相对之前所

有的作品,这是一次从风格到形式的整

体转型。作品以大小块面不等的红黄蓝

三原色不规则排列为底衬,4 个武警雪

豹突击队员在 20 个训练轮胎中攀爬蹬

越,造成一种视觉上的明快和紧张。为

了创作这幅作品,她先后几次前往突击

队训练营地采风,反复观摩训练,深入了

解队员的生活和性格,就连队员的动作

乃至轮胎的角度和花纹,都经过仔细的

斟酌考量,草图构思近20幅。作品入选

了“中国梦·强军梦”全军画展。

如果说《一号训练场》是张静在画

面构成和装饰性上的大胆探索,那么为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而创作的《卢沟桥

不会忘记》,则是她在笔墨语言和氛围

渲染方面的有益突破,她没有在细节塑

造上过多刻画,而是凸显了卢沟桥的庄

严与沧桑,以乌云密布的天空渲染出黑

云压城的战争氛围,浓抹了处于危亡时

刻中华民族黑暗阴晦的历史天空,把中

国军人的抗战壮举隐于这样的主题背

后,隐寓更加悲壮与惨烈的战争场面。

作品全用水墨绘成,黑白灰关系处理得

当,画面气氛凝重,有一种时空交错,风

云激荡的意境。她还独出新意,将画作

边缘做成火烧过的痕迹,增加了作品的

历史沧桑感。

张静说:“绘画让我的生命变得丰富

而充实,在艺术道路上不管多苦多累,我

都不会再放下手中的画笔,我的丹青梦

会永远延续。”张静的绘画之路显示出一

个娇小女子身上巨大的创作潜力和能

量,她虽然正式拿起画笔出发时已不算

很早,但她对艺术追求的目标却是在极

远处,相信她会在不断实现自我突破中,

不断以生命的激情开辟出更宽广的艺术

之路。

铿锵玫瑰静静绽放——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武警政治学院副教授张静

□通讯员 隋锡联 记者 居嘉

此幅草书,录写唐李

商隐《东还》七绝一首,不

难看出张照书法有着天

骨开张、气魄浑厚的独特

魅力。

张 照(1691-1745),

初名默,字得天、长卿,号

泾南、梧窗、天瓶居士。

上海松江人。乾隆时大

书法家,常为乾隆皇帝代笔。天资聪

敏,通释氏之教,其作诗豪放好驱使禅

语。能诗,善画,通音律,精鉴赏,尤工

书法。

19岁成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参

与修篡《大清会典》及《一统志》。雍

正十三年(1735年),为总理苗疆事务

经略大臣,赴云南,以“无功”被劾,革

职拟斩后得宽免,命在武英殿修书处

行走。乾隆七年(1742年)又升为刑

部尚书,精晓法律,曾修订过一些比

较合理的刑事条例。乾隆六年(1741年),奉命与庄亲王查明《律吕正义》

源委,续修《律吕正义》后编。嗣后主

持为平署编纂宫廷大戏,作有杂剧

《月令应承》、《九九大庆》等;并作传

奇《劝善金科》《升平宝筏》,规模宏

大,各有 240 出,供宫廷搬演,开“连

台本戏”之先河。乾隆九年(1744年),奉命与梁诗正等鉴别宫廷所藏

历代书画,分类编成《石渠宝笈》(44卷),并主持编纂《秘殿珠林》(24卷)。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因父

丧回籍,至徐州宿迁县,卒于旅次。

谥“文敏”。

张照书法早年学董其昌,得母舅

王鸿绪亲授(王是董其昌再传弟子);

后又学米芾,并受赵孟頫较大影响。

但不一意守师法,而是努力创新,特

别是率真之作,更显得变化多端,精

彩动人。

楷书字体秀媚婉丽,平正圆润,乃

清代“馆阁体”代表。草书笔画转折多

变,结字聚散适宜,气势贯通,浑朴雄

健。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喜

爱,康熙评他的书法说:“书有米之雄,

而无米之略,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

弱,羲之后一个,舍照谁能若,即今观

其迹,宛似成于作,精神贯注深,非人

所能学。”曾书写宋代范仲淹的《岳阳

楼记》,被镌刻于岳阳楼上。人称“名

楼、妙文、好字”,合为“三绝”。手迹

有《行书东坡诗》(现藏故宫博物院)、

《临米贴》(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其画最长于画墨梅,疏花细蕊,极其

雅秀。用墨干湿得宜,发枝布干亦极

洒脱,备极闲逸,笔墨秀隽传神。所绘

白描《大土像》,寥寥数笔,法相自佳,

又有《梅花图》(藏故宫博物院)。

下图《彝族风情》为我区上海摄影

家协会会员朱斌拍摄的一幅反映彝人

风俗的艺术摄影作品。

“走进凉山深处,走近彝族同胞”。

为零距离地接触大凉山人,2013 年秋,

朱斌踏上征途、赴大凉山采风。10月21日下午在美姑县拍摄赶集现场,集散归

途中见村里炊烟四起。见状,他立即随

当地向导进了村子。刚踏进彝族一农

户家,但见祖孙三代一家人围着锅桩烧

火煮餐。当时已近黄昏,除了窗口很弱

的光线和餐火外,屋子里没有其他照

明,很暗。朱斌为拍摄好这幅弱光下的

《彝族风情》,真实地纪录大凉山人艰苦

生活的场景,他在未带三角架的情况

下,凭借多年积累的摄影经验,只得采

用大光圈、高感光,提高快门速度的手

法创作了这幅艺术摄影作品。

使 用 相 机 :5D ― III,镜 头 16 -

35MM,光圈 2.8,ISO-5000,曝光速度

1/40 秒,AV 档光圈优先。后期则稍作

色阶调整和裁剪。

张照草书《李商隐东还诗》朱斌:《彝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