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幽夢影選嘆人生 - mjib.gov.tw ·...

9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四年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5月號 月號 論述 大陸透視 法令天地 工作園地 科技新知 健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旅遊觀光 其他 家有小牛兒 家有小牛兒 ◎丘秀芷 今年三月特別冷,比冬天還寒,所以沒有為狗洗澡。過了清明,天熱起來,先一天為八歲的寶寶洗,第二天為二歲半 的「牛」洗。 寶寶是哈士奇混土狗,毛很密,自小特愛洗澡。每次看我拿凳子、手套、牠的專用洗髮精,就興奮跑到浴室坐著等。 「牛」完全相反,牠是來自深山裡泰雅族部落的狗,長得雄壯威武,一歲時就比狼狗還大,如今正是最「英俊」的年 歲,但是看到我拿水桶、手套、洗髮精,牠就變成狗熊,躲在角角桌子下不出來。 「牛」的力量很大,沒說服牠要硬拉是拉不動的,真的跟牛兒一樣,拗起來,說什麼也杵在那兒。牠自小就是如此,罵牠、打牠也沒用。每次要跟牠 洗澡,哄了半天,什麼洗香香啊、洗漂漂啊、最乖啊,一堆話。洗好了帶牠出去走一趟。牠就開心了。 這一次隔稍久些,牠更不肯到水桶邊,好容易說了一耳子話,才半拉半勸的把牠拉到水龍頭邊,打濕毛,再倒沐浴精,一面還誇牠,而且由於隔了久 些,所以特別洗兩遍,又順手把牠的帶子洗了。 等洗好,牠就站在門邊,一定要出去了。跟牠說: 「你的帶子圈圈濕的,不能帶你出去,等乾了再去。」 牠滿眼怨,一直立在門邊,我想這下麻煩了,跟牠說不通的,牠的記憶力又死好,無法混瞞。牠不能用寶寶的項圈和繩子,因為牠力氣大,用的是可 以卡住雙前腳的那種帶子,才不會掙脫。 我只好拿濕淋淋的帶子套上牠的頸子、肩胛,出去繞一圈。回來,牠這才心滿意足的坐下來,理自己身上的毛。 牠聰明得不得了。親友來過,下次來就認得,不會像一般狗死吠不停。我們家四個人的腳步聲,牠能辨認,人還在遠處小街口,牠在院子就聽得到, 跑到門口等。 外子近年一直發胖,我勸他:每天帶牛兒出去跑一趙。牛是山裡來的狗,需要跑一跑發洩體力,而人也需要跑一跑,鍛練身體。寒假時外子就帶牛兒 去附近小學,讓牠在操場跑幾圈。誰知開學後有天,校工早來,說什麼也不讓進去,第二天,外子牽牛兒,牛就不肯進那校門了,雖然校工還沒來。 外子回來問我:難道這隻狗懂得? 我想起一件事,八歲的寶寶從一歲開始,每年要去寵物店剪兩次毛,因為毛太密,再說春天和初秋都會掉毛,與其掉得一院子一屋子都是,不如理 光,又涼快又好洗。牛兒七八個月大時,已足三十來公斤大塊頭,毛也是密長的,我帶牠去附近店裡剪,過往牠喜歡進去,我為牠買狗食、點心,玩 具牠都喜歡得不得了。但這次理毛用電剪,牠不肯好好坐著,被店老闆罵了幾句,以後,牠不要說不肯進店裡,連靠近都不肯,非繞路走別條路。 以後再為狗理毛,我只好買電剪自己動手。這是難度很高的工作,背上的、腹部的、尾巴,毛粗細不同,用的「電齒」不同,角度也不同,「牛」足 足四十多公斤的龐然大物,理個大概下來,手腕都快脫臼了。 我跟狗店老闆說:狗不能隨便罵的,罵一次牠就記恨不願意來了。他很驚訝,說:寶寶就不會啊! 唉,每隻狗不同,各有性情啊!何況牛兒特別聰明又特別拗。幸好牠自幼小未斷奶就來家,與兩隻貓、另一隻大狗一塊兒成長,個性不粗暴,碰到別 的狗會讓開不會打架,否則光憑那如小赤牛的大身軀、牛力,真要打架咬人,哪拉得開啊! 牛兒身高近一公尺,長一百六十公分,毛色黃中帶紅,發亮。據臺灣文獻記載:「臺灣土犬有如赤犢(小赤牛),力大無窮」。吾家小牛從尖石山裡 泰雅族部落來的,可能是真正「原住狗」。 ▲Top

Transcript of 讀幽夢影選嘆人生 - mjib.gov.tw ·...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中華民國九十四年 5月號月號

論述 大陸透視 法令天地 工作園地 科技新知 健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旅遊觀光 其他

家有小牛兒家有小牛兒

◎丘秀芷

今年三月特別冷,比冬天還寒,所以沒有為狗洗澡。過了清明,天熱起來,先一天為八歲的寶寶洗,第二天為二歲半

的「牛」洗。

寶寶是哈士奇混土狗,毛很密,自小特愛洗澡。每次看我拿凳子、手套、牠的專用洗髮精,就興奮跑到浴室坐著等。

「牛」完全相反,牠是來自深山裡泰雅族部落的狗,長得雄壯威武,一歲時就比狼狗還大,如今正是最「英俊」的年

歲,但是看到我拿水桶、手套、洗髮精,牠就變成狗熊,躲在角角桌子下不出來。

「牛」的力量很大,沒說服牠要硬拉是拉不動的,真的跟牛兒一樣,拗起來,說什麼也杵在那兒。牠自小就是如此,罵牠、打牠也沒用。每次要跟牠

洗澡,哄了半天,什麼洗香香啊、洗漂漂啊、最乖啊,一堆話。洗好了帶牠出去走一趟。牠就開心了。

這一次隔稍久些,牠更不肯到水桶邊,好容易說了一耳子話,才半拉半勸的把牠拉到水龍頭邊,打濕毛,再倒沐浴精,一面還誇牠,而且由於隔了久

些,所以特別洗兩遍,又順手把牠的帶子洗了。

等洗好,牠就站在門邊,一定要出去了。跟牠說:

「你的帶子圈圈濕的,不能帶你出去,等乾了再去。」

牠滿眼怨,一直立在門邊,我想這下麻煩了,跟牠說不通的,牠的記憶力又死好,無法混瞞。牠不能用寶寶的項圈和繩子,因為牠力氣大,用的是可

以卡住雙前腳的那種帶子,才不會掙脫。

我只好拿濕淋淋的帶子套上牠的頸子、肩胛,出去繞一圈。回來,牠這才心滿意足的坐下來,理自己身上的毛。

牠聰明得不得了。親友來過,下次來就認得,不會像一般狗死吠不停。我們家四個人的腳步聲,牠能辨認,人還在遠處小街口,牠在院子就聽得到,

跑到門口等。

外子近年一直發胖,我勸他:每天帶牛兒出去跑一趙。牛是山裡來的狗,需要跑一跑發洩體力,而人也需要跑一跑,鍛練身體。寒假時外子就帶牛兒

去附近小學,讓牠在操場跑幾圈。誰知開學後有天,校工早來,說什麼也不讓進去,第二天,外子牽牛兒,牛就不肯進那校門了,雖然校工還沒來。

外子回來問我:難道這隻狗懂得?

我想起一件事,八歲的寶寶從一歲開始,每年要去寵物店剪兩次毛,因為毛太密,再說春天和初秋都會掉毛,與其掉得一院子一屋子都是,不如理

光,又涼快又好洗。牛兒七八個月大時,已足三十來公斤大塊頭,毛也是密長的,我帶牠去附近店裡剪,過往牠喜歡進去,我為牠買狗食、點心,玩

具牠都喜歡得不得了。但這次理毛用電剪,牠不肯好好坐著,被店老闆罵了幾句,以後,牠不要說不肯進店裡,連靠近都不肯,非繞路走別條路。

以後再為狗理毛,我只好買電剪自己動手。這是難度很高的工作,背上的、腹部的、尾巴,毛粗細不同,用的「電齒」不同,角度也不同,「牛」足

足四十多公斤的龐然大物,理個大概下來,手腕都快脫臼了。

我跟狗店老闆說:狗不能隨便罵的,罵一次牠就記恨不願意來了。他很驚訝,說:寶寶就不會啊!

唉,每隻狗不同,各有性情啊!何況牛兒特別聰明又特別拗。幸好牠自幼小未斷奶就來家,與兩隻貓、另一隻大狗一塊兒成長,個性不粗暴,碰到別

的狗會讓開不會打架,否則光憑那如小赤牛的大身軀、牛力,真要打架咬人,哪拉得開啊!

牛兒身高近一公尺,長一百六十公分,毛色黃中帶紅,發亮。據臺灣文獻記載:「臺灣土犬有如赤犢(小赤牛),力大無窮」。吾家小牛從尖石山裡

泰雅族部落來的,可能是真正「原住狗」。

▲Top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中華民國九十四年 5月號月號

論述 大陸透視 法令天地 工作園地 科技新知 健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旅遊觀光 其他

讀幽夢影選嘆人生讀幽夢影選嘆人生

◎致 知

讀清張潮《幽夢影》一書,提及讀書謂:「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

深。」有若不同時空讀論語,感受大不同。論及人生閱歷、感受,宋末蔣捷之〈聽雨〉最深得我心,「少年聽雨歌樓上,紅樓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

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讀什麼書、聽什麼雨,藉少年、中年、老年三個人生階段相同或不同的場景,傳達讀書、閱歷的心靈感受,特別是聽雨的「歌樓上」、「客舟中」、

「僧廬下」所陳現的年少輕狂、不識愁滋味的青春風華;壯年為俗事(名利)四處奔波嚐盡人間冷暖、滄桑悲歡,有歷盡滄海難為水的感慨,「江

闊」、「雲低」、「斷雁」、「西風」所描述的戚傷意像,深得我心;年華老去,旁觀人生「悲歡離合總無情」,捉不到、留不住,只得「一任階前

點滴到天明」。說看透,然而每晚聽簷前滴水到天亮,是年老的悲哀。

人生「聚散窮通何足道,醉來一曲放歌行」(白居易)是過日子,「人生滋味倒餐蔗,學問功夫上水船」亦是過日子,在乎我等的選擇。如今心境如

北宋黃庭堅詩「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在生命的長河中,困頓險阻、橫逆暗潮不絕,但我知如何

處貴賤、貧富、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已得秘訣「知足常樂,助人最樂」、「靠神常常喜樂、凡事謝恩」、「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

使骨頭枯乾」「盡心盡力,把結果交給上帝」,能讀古文學習老祖宗的智慧是福份,願與同好分享,認真活在當下,共赴人生的饗宴。

▲Top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中華民國九十四年 5月號月號

論述 大陸透視 法令天地 工作園地 科技新知 健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旅遊觀光 其他

盱眙大戰盱眙大戰

◎胡黔立

南北朝是兩晉之後我國歷史上的又一個大動亂、大分裂時期,人們習慣上把公元386-581年出現在黃河流域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稱為北

朝。

公元423年,北魏太武帝拓拔燾繼位,他依恃國力強大,起用謀士崔浩發動了吞併四周鄰國的戰爭,結束了自公元304年開始的十六國大動亂,統一了黃

河流域。早在公元422年,魏明元帝趁南方劉宋政權宋武帝劉裕逝世,迅速派司空奚斤率師南伐,奪取了洛陽和其他一些地方,宋文帝劉義隆繼位,因

忙於為宋武帝發喪,無暇顧及其他,只得忍氣吞聲,宋魏就這樣結下了大仇。宋文帝一直想收復失地,便大力整頓內政,注意發展生產,在長期經營

下,宋朝的政局穩定了,宋文帝收復失土的心情更加急迫,公元449年,宋文帝召集大臣說「朕想興兵北伐,報仇雪恨,收復失地,諸位意下如何?」

大臣們紛紛贊成,於是宋決定北伐,魏要南下,終於爆發了一場大戰。公元450年,魏太武帝先率十萬大軍攻打宋國的懸瓠(今河南上蔡),宋軍頑強

抵抗,魏軍傷亡不小,宋文帝派彭城(今江蘇徐州)太守王玄謨進攻滑台(今河南滑縣),王玄謨雖極力贊同宋文帝北伐,且能夸夸其談,但打仗卻

不行,北魏滑台守將司馬楚之,安頡擒獲了宋將朱修之、申謨等人,並活捉了宋軍一萬多人。

魏太武帝繼又率軍四十萬南征,渡過黃河,擂響戰鼓,發起衝鋒,王玄謨驚慌失措,丟盔棄甲而逃,魏太武帝分派諸將四面出擊,自己率大軍緊迫宋

軍,一直追到彭城,太武帝旋派李孝伯與彭城守將議和,議和成功,太武帝復率軍繞過彭城,繼續南下,一直打到長江北岸,長江以北廣闊的土地被

無情踐踏,廣大的民眾在呻吟,在被殘害,許多房舍被焚燒,宋國人民奮起抗擊外來侵略,惟仍抵擋不住北魏鐵騎的蹂躪衝殺。北魏大軍轉瞬已達盱

眙(今江蘇盱眙縣北),駐守盱眙的太守沈璞,是一位很有見識之人,當宋魏兩國在黃河南岸進行交戰時,他便開始積極的作守城準備工作,有人嘲

笑他說「咱們大軍北伐,快打到魏國了,魏軍怎打過來?你何必多此一舉,浪費民力物力呢?盱眙是個小城,守不守都無關緊要」,沈璞仍然固執己

見,回說「盱眙雖是個小城,但它的位置挺重要,說不定以後會有用處,我還是早作準備是好」。

沈璞見北魏軍隊真的打過來了,便加緊了防禦,他想這正是報效國家的時候了;大將臧質跟北魏打了一仗,只剩七百兵士,退到盱眙,請求沈璞放他

入城,有人勸沈璞說「魏軍來攻,城內容納不了這許多人;魏軍不來攻,我們用不著這許多人,如果城池得到保全,他們一定會奪取我們的功勞;如

果萬一失守,我們從水路撤走,人多了船不夠,將造成混亂,最好不要讓臧質等人入城。」沈璞斥責他們說「見死不救已不對,更何況臧質是為了國

家才落到這地步,難道我們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被魏軍消滅,這於理說得過去嗎?不就七百人嗎,城裡有糧,讓他們進來,我們與臧質攜手合作,共

同抗擊敵人。」於是,他大開城門迎臧質等入城。

魏太武帝聽說盱眙城有糧食,便派了幾千人攻打盱眙,他自己親率大軍掃盪長江北岸城鎮,太武帝站在瓜步(今江蘇六合縣)城上眺望對岸建康城

(江蘇南京),派人先造聲勢說「魏軍將渡過長江,直取建康」。宋文帝旋下令沿江戒嚴,日夜巡邏江防要地,百姓們紛紛拿起武器保家衛國,長江

南岸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魏太武帝當時並不急於渡江,他騎著馬沿江視察,陷入了沈思,他想宋軍防守如此嚴密,更有長江天險,而我軍卻不慣

水戰,我派去盱眙城搶糧的幾千人馬至今沒有音訊,糧食眼看就要用罄,還不如及早抽身退回北方,硬拼是要吃虧的,於是便下令撤軍北還。

魏太武帝於北返途中,率軍經過盱眙,原來派去搶糧的士兵稟告說「城內防守太嚴,我們無法攻進」,魏太武帝仍不相信小小的盱眙城竟有如此能

耐,便騎著馬帶著侍衛沿盱眙城巡視,心想這小小盱眙城豈能擋住我幾十萬大軍,且嚇唬嚇唬守將,讓他們知道我的厲害,便派了一名使者持信入城

見臧質,囑付趕緊送幾瓶好酒來犒勞,否則便將盱眙城踏成粉齎。臧質看完信後說「這個人貪心不足,如果我們給了他酒,他還會要肉要糧要人還要

我們的國家,我偏什麼都不給,你拓拔燾不是想要酒嗎?我灌一瓶尿給你嚐嚐!」便真的讓人用瓶子裝了尿,封上瓶口送給魏太武帝,魏太武帝收到

酒後,打開酒瓶,一股尿臊氣撲鼻而來,這下可把他給氣壞了,連說「我一定要踏平盱眙城,活捉臧質,將他碎屍萬段」,便急令士兵圍困盱眙,斷

絕了城裡的水路,他寫信給臧質說「我決定攻城了,你不投降,就同我決戰吧」,臧質回信說「你的壞心眼,我早已看透,你自己來送死,還想活著

回去嗎?你如果被亂兵殺了,算你僥倖,不然的話,你被我逮住,我就讓你坐毛驢到建康去示眾,你就放膽攻城吧,有本事有膽量你就別走」。

魏太武帝看完信,火冒三丈,咬牙切齒地說「我拓拔燾身經百戰,被柔然族包圍了幾十層,我都殺出來了,而且統一了北方,你臧質竟想擋我的

道」,他讓人製了一架鐵床與一把鐵犁,並說「等我捉住臧質,非讓他坐鐵犁不可」,隨即下令攻城,魏軍先用痕車痕住城牆口,士兵旋如螞蟻上樹

般黑壓壓地往上攀爬,宋軍則用箭射,槍刺及石頭砸,充分運用地形及空間優勢,結果硬把魏軍給擊退了。魏軍敗下陣來,痕車還掛在城牆上,宋軍

用粗繩把痕車掛住,到了晚上,宋軍士兵坐在木桶裡,從城上吊下去把痕車運進城。第二天,魏軍改用衝車猛撞城牆,一時驚天動地,惟城牆只掉了

些土,並無大礙,魏太武帝眼看攻城不下,竟不顧士兵死活,強令他們繼續往上爬越,倒下一批,又上來一批,如潮湧潮退,鮮血將城牆染紅了,屍

體越堆越高。魏太武帝一糾糾武夫也不禁黯然神傷地說「真沒想到,這小小的盱眙城竟是我的剋星,連攻了三十天,竟打不進去」,城牆下的屍體開

始腐爛,惡臭薰天,接著魏軍中流行疾疫,病死者不計其數,部將紛紛來勸「陛下,退兵罷,否則我們的屍骨將會扔在這兒了」,魏太武帝無奈,只

得長嘆一聲「撤吧」,魏軍北撤,盱眙城守軍見魏軍後撤,紛紛向太守沈璞請戰,沈璞勸阻說:「咱們兵將不多,能夠守住城池就非常不容易了,千

萬不可造次去追人家,如吃了敗仗,可就前功盡棄了」。就這樣宋軍終於鬆了一口氣,魏太武帝引軍退歸魏國。

看完這篇發生在南北朝時代之歷史故事,對於當時劉宋政權盱眙太守沈璞為抵抗北魏大軍入侵,憑持其堅毅沈著及勇於任事之執著個性,確實盡到了

執干戈以衛社稷之責任;儘管在這之前,曾有人不斷奉勸他何苦為一個小小盱眙城如此傷神費心,糜費這許多人力物力,作些毫無意義之事前準備工

作;惟沈璞絲毫不為這些流言所動,改變心意,仍一本初衷,堅守原則,一面精心擘劃,積糧訓兵,一面則憑堅城守之,待時而動,絲毫不敢稍存怠

懈之心。嗣因揆度當時情勢,宋魏兩國交戰既久,構怨日深,一旦戰場拉大,敵騎隨時可能兵臨城下,因此築城防禦,須未雨綢繆,事前要有妥善之

因應規劃,所謂「慮危乃不陷危」,一旦真有戰事發生,不但可以以此禦敵,同時也可使人員或兵器物件傷亡損耗減至最低。

其次,我們從上述故事之陳述,證實盱眙太守沈璞先前之顧慮是對的,「盱眙城雖小,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魏太武帝拓拔燾當時沿江視察時,

即已看出宋軍防守嚴整,固若金湯,一度有抽身退回北方之念頭,後來在北返經過盱眙城時,為了賭氣逞強,怎麼也沒想到會在此地與守城太守沈

璞、臧質等人爆發一場空前激烈之大戰,許多兵士殘死在鋒謫之下或坐困愁城,歷史之偶然豈又能事前料得,人生命運,有時如此!

這場以寡擊眾之戰役,就如同東晉時以少勝多淝水之戰一樣在歷史上留名了,沈璞突出的軍事才能以及他臨危不亂,篤實踐履之精神,證明了他先前

之顧慮並積極採取深溝高壘力主防禦之措施是正確的,歷史上許多戰役,其成敗關鍵非惟取決於天時或兵多勢眾,慎謀能斷,洞燭機先,如何運用智

慧,亦常是化險為夷之決定因素之一;躁性僨事,對手握兵權的人,折衝樽俎之間,還是小心謹慎,毋忘毋忽,莫再造兵釁為好。

▲Top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中華民國九十四年 5月號月號

論述 大陸透視 法令天地 工作園地 科技新知 健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旅遊觀光 其他

炎涼世態話人情(八十七)炎涼世態話人情(八十七)

◎吳蜀魏

張孝基

─宋、李元綱《厚德錄》

許昌士人張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盡以家財付孝基,孝基與治後事如禮。久之,其子丐於途,孝基見之,

惻然謂曰:「汝能灌園乎?」答曰:「如得灌園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園。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復謂曰:「汝能管庫乎?」答曰:「得灌

園,已出望外,況管庫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庫。其子頗馴謹,無他過。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復有故態,遂以其父所委財產歸之。

註釋:

不肖──不成材、不成器。治後事如禮──按喪禮治事如儀。丐於途──沿路行乞。稍自力──漸漸可自食其力。馴謹──溫馴謹慎。故態──老毛

病。

譯文:

許昌有個名叫張孝基的讀書人,娶了同鄉一位富人的女兒為妻。這富家只有一子,卻很不成器,結果被趕離了家門。後來富人重病身死,臨終前將全

部家財都交付給女婿張孝基,張孝基隨即按照禮儀,為岳父辦完了喪事。過了很久,那富人的兒子淪落成乞丐,有天在乞討時碰上張孝基,張孝基眼

見這樣,便同情地問他說:「你能澆灌園子嗎?」富人之子回答說:「如能靠灌園這差事換口飯吃,自然再好不過!」張孝基於是讓他打理灌園的

事。漸漸地,那富人之子竟能自食其力,這讓張孝基覺得有點奇怪,便再次問他說:「你會管理倉庫嗎?」富人之子答稱:「得以灌園,已讓我喜出

望外,如能去管理倉庫,那就更加幸運。」張孝基就要他去處理倉庫的事。

富人之子後來變得很溫馴,也很謹慎,再也沒有犯什麼過錯。經過慢慢的觀察,張孝基確知他已自新,完全去除了早年的老毛病,便把他父親托付給

自己的家財交給了他。

評述:

在筆者故鄉,有句俗話是說:「有理天下去得,無錢寸步難行。」前者告訴我們,為人做事,尤其是出門在外,處處都要講理,因為置身外界,不像

呆在家裡,縱然你是父母的心肝寶,別人大可不必買你的帳,唯有大家各守規矩,相互善待,才不致惹來麻煩。而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也就是過往所

稱的士人,其首要之務,便是深黯事理,亦即「讀書明理」者是也,故事中的張孝基,可說確屬如此。

無錢寸步難行,這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的經驗,同時也說明了金錢的重要性。正因此之故,所以世人莫不汲汲營營於追求並聚歛財富,惡劣者更不擇

手段,泯滅天良者有之,作奸犯科者有之,出賣身體乃至靈魂者亦有之,五花八門的行為難以盡述。好在這個世界上,儘管有人貪歛無厭,但也有人

慷慨好施。類似的情形是,雖然媒體上不時傳出豪門爭產、兄弟鬩牆的新聞,但在廣大的社會間,兄友弟恭而共同打拼的故事,也正默默地上演,可

見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關鍵乃在於是否明理而已。

奎光

─清、樂鈞《耳食錄》

諸生某,銳意進取。歲當賓興,往往夢中躍起,走叫出門外曰:「中矣!中矣!」已又作報喜人索采錢狀,往復爭競,良久復就床,鼾然睡去。次日

憶之,惘惘然如不第者然。又聞人言,登科則奎光且見。一夜,有偷兒炷火耀窗間,某正擁被冥想,見之喜曰:「殆奎光耶?果爾,當再見。」偷兒

承意復耀之,某大喜,遂熟睡不疑,偷兒盡發其囊篋以去。

註釋:

諸生──又稱生員,清代俗稱秀才之儒生。賓興──賓指賓禮,興即舉;清朝地方官設宴招待應舉之士名之賓興,後以此稱鄉試為賓興。登科──上

榜、考中之意。奎光──奎為星名,乃二十八宿之一,主文章與文運;故奎光在此指文運之光。炷火──燃物、點火之謂。殆──莫非。果爾──果

若如此。囊篋──袋子與箱子。

譯文:

有位秀才,一心想考取舉人。某年碰上鄉試,他常常會在夜夢中跳起來,邊走邊叫來到門外說:「中了!中了!」然後又做出報喜人索取采錢的模

樣,好像在和自己來回討價還價,半天才又上床,呼呼聲打著鼾睡去。第二天他醒來一想,迷惘悵然,一付考試落榜的樣子。這秀才又聽人說,會中

舉的人事前可看到奎光。一天夜裡,有個小偷來到他窗戶下點火窺探,而他正抱著被子玄思夢想,一見到那火光,不禁高興地說:「莫非這就是奎光

嗎?若果真如此,便應當再出現一次。」那小偷順著他的心意,再次點亮了一下火光,秀才大為歡喜,便心滿意足地熟睡著了,結果讓那小偷,翻箱

倒櫃地將其財物席捲一空。

評述:

《唐摭言》一書中見載:「文皇帝修文偃武,天贊神授。嘗私幸端門,見新進士綴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這裡的文皇帝是唐太

宗李世民,後人以英明君主視之,其治術自然不差,而文治建功的手段之一,便是設立科舉考核制度,網羅天下英才為他所用,故此話之既出,隨後

世人乃以「入彀」喻跳進圈套而受人操縱的代名詞,久之遂成典故。

歷史告訴我們,自隨唐以迄晚清,各代封建王朝均奉行開科取士,以治理庶政,前後達一千三百多年之久,直至清光緒三十一(公元1905)年,才廢除

此一科舉制度。在這段漫長的歲月中,普天下的讀書人,無不忍受十年寒窗之苦,為的就是要參加科舉考試,以滿足那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夢寐期待,

此期間固然不乏成功者的歡笑,但不成比例的,卻是更多失敗者的滿腹辛酸與斑斑血淚。

故事裡的那個秀才,說他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實不為過,成語中的慾令智昏,正此之謂,只不過在此者,是一種科名之慾。他自己迷途難返,猶

冀望「奎光吉照」,結果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至於他念念不忘的「中矣!中矣!」所中者,正是科舉制度的遺毒。

(作者任教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Top

供洽公民眾坐下來歇腳的木雕長椅

辦公廳門面有許多排灣族圖騰裝飾

辦公廳前池塘中充滿排灣風情的造景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中華民國九十四年 5月號月號

論述 大陸透視 法令天地 工作園地 科技新知 健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旅遊觀光 其他

別具特色的─三地門鄉公所別具特色的─三地門鄉公所

◎文 昌

石版堆砌而成的大門 垂掛警報鐘的雕塑

屏東縣三地門鄉公所門口豎立一塊布告牌,說明這是全臺最富特色的鄉公所。入內參觀,頗覺所言不虛。

三地門地處中央山脈西側與平原交界地帶,是善於雕刻、製陶、織染等工藝的原住民排灣族聚居的部落。為了彰顯排灣傳統工藝之美,特別禮聘族中

文化工作者撒古流先生,重新打造鄉公所門面。

近年來原住民文化意識日漸覺醒,新生代藝術工作者紛紛回到部落來重建傳統工藝,撒古

流先生就是這一波原住民「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之一。出身藝術家族的他,從小就跟隨

父祖輩接觸木雕,成年後放棄都市生活,回到部落來埋頭從事雕刻、製陶、建築、繪畫、

織染等技藝,並著手部落各項工藝和文化系統的整理,鄉公所門面的打造,就是他的代表

性傑作之一。

大門牌坊以當地盛產的石板堆砌而成,上方橫楣雕鏤一排人頭木雕,兩旁寬闊的門柱,則

鑲嵌雕刻著陶壼、百步蛇、祖靈等圖騰的不規則形石板。進門左側前庭,迎面是一座高聳

的抽象派雕塑作品,看來像一條蛇在吞食青蛙,上端支撐著一支橫桿,一端垂掛著一隻警

報鐘;據說遇有緊急狀況或災變時敲響,可提醒民眾提高警覺,或迅速採取應變措施。緊

接著是一座小池塘,池中栽植睡蓮,常有嬌美蓮花婷婷玉立。還有一頭涉水的巨鹿和一塊

雜草叢生的巨大板岩,石上散布幾尊姿態不一的人像雕塑,一尊尊栩栩如生,唯妙唯肖,

神態儼然。池邊視野良好,山腳下村落盡收眼底,天氣晴朗時,還可以眺望遠在高雄市的

「東帝士八五」大樓。

鄉公所是一棟三樓建築,簷下設有木雕長凳供洽公民眾歇腳,門面裝飾很富於排灣人文風

情。

三地門鄉公所就是這樣一處別具特色的場所,遊三地門別忘了停下腳步,進來仔細品味排

灣傳統工藝之美。

▲Top

紅磚步道引入,但見庭院寬曠、豁

然開朗

三川步口內凹,塑造空間曲折幽深

的效果

正堂奉祀釋迦牟尼,莊嚴肅穆

墨書「洗心、聽道」引導訪客進入情

境楹聯顯示文友在此擊缽吟詩、聞鐘悟道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中華民國九十四年 5月號月號

論述 大陸透視 法令天地 工作園地 科技新知 健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旅遊觀光 其他

西華堂境幽文雅西華堂境幽文雅

◎文圖/何培夫

距離臺南火車站不遠,有一座環境幽雅、窗明几淨、誦經禮佛的聞名齋堂;沿著北門路往北轉入北忠街,雕刻細緻的「西華堂」門額高高嵌在新建樓

門之上,古蹟即在門內(臺南市北區北忠街92號)。

西華堂創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主祀釋迦牟尼,屬於金幢派齋堂;

為三合院、二進三廂的傳統建築。經由紅磚步道引入,庭院寬曠、豁然開

朗,一畦一畦的園圃或種菜、或蒔花,綠意盎然;圓桌、石椅可供談玄論

道,清幽恬淡;盆景中的小紅花隨風搖曳,輕鬆自得;「海宇春和」匾額

呈現齋堂鬧中取靜、自成天地的意境。

三川步口內凹,兩側出入,塑造空間曲折幽深的效果。左右壁堵分別雕刻

二位小童:一人手舉旗幟、上懸綵球,一人手持戈戟、上懸磬牌;以

「旗」、「球」寓意「祈求」,「戟」、「磬」寓意「吉慶」,這是吉祥

圖案運用諧音或同音取意的常見方法。兩側山牆上端裝置S形鐵質構件,俗

稱「壁鎖」,用來穩定棟樑與牆壁的結構,傳係荷蘭傳入西洋建築的遺

風。

門神彩繪「伽藍護法」與「金剛力士」,畫作出自民族藝師潘麗水之手,

尤屬珍貴。梵語稱佛教寺院為「伽藍」,佛經謂有十八神護伽藍,而非專指一神。民間則以三國人物關雲長(俗稱關公)經由智者大師度化,發願生

生世世守護伽藍,成為守門的長期義工,俗稱「伽藍爺」或「伽藍尊王」。另一護法為韋馱菩薩,與關雲長並為佛前脅侍,護法最力。二者不僅勇猛

威武地聳立殿堂之上,更高站門口,氣勢懾人。韋馱菩薩作文面無鬚童子貌、拄金剛杵,立於門左;伽藍尊王作武相長髯英雄狀、提長斧鉞,立於門

右。

金剛力士乃是身材魁偉、執金剛杵,展現威勢、擁護佛法的天神。其或為一,力大而能驅逐一切鬼神;或

可為二,相向守護而立於寺門兩脅。彩繪二像,一作青臉閉嘴、執乾坤圈而怒目相視,一作紅臉張口、握

定風珠而笑面迎人。由於造型上的差異,閉嘴哼鼻者俗稱「哼將」、張口哈氣者俗稱「哈將」;也有嘴勢

微開與大張者,故俗稱「唏將」、「哈將」。無論護法、金剛力士的強烈對比造型,充分表現美學上「不

對稱的平衡」原理,得以窺見宗教、神話與民俗通權達變的概念。

側門出入,八卦門連通庭院與內部祭祀空間,呈現造型的美感與空間迂迴流暢的格局。窗上泥塑蕉葉,題

書「明月、清風」,門上泥塑書卷,題書「曇花、貝葉」,灰壁墨書「洗心、聽道」,引導訪客進入優雅

恬淡、說經悟道的情境。

正堂奉祀釋迦牟尼,莊嚴肅穆;左側神龕配祀觀世音菩薩,寶相慈悲,「一片婆心」與「佛力婆心」二方匾額,流露著信徒的虔誠膜拜;右側神龕配

祀地藏王菩薩,庇護陰陽兩界。楹聯云「西竺法無邊,奧妙登天不可及;華嚴佛演教,普濟大地則皆然」,訴說佛法無邊、濟世宏願的意志。

枋木彩繪「佛陀誕生」,屏風彩繪「師子傳法」與「迦葉付

法」,次間患環板彩繪「降龍尊者」、「伏虎尊者」,用以傳頌

佛經典故,皆潘麗水遺作。清末進士許南英亦留下文詞、書法俱

佳的筆墨,匾曰「慈雲普濟」,對聯云「擊缽高吟,笑同人自生

詩障;聞鐘忽悟,求我佛為脫俗緣」。從落款與跋文,得知府城

南社文友也在此聚會唱酬,擊缽吟詩、聞鐘悟道,斯人何等雅

趣。今日齋堂依然清靜寧和、肅穆安祥,偶聞暮鼓晨鐘、梵唱唄

讚,似如醍醐灌頂,也有脫俗頓悟的感覺。

左翼室「功德堂」,供奉先人牌位,香火不斷,是慎終追遠的表

現;同時也呈現祖先庇佑後代的盼望,門板題書「成功」、「進

祿」就是最佳寫照。堂前立有光緒二十年(1894年)「西華祖堂

碑記」,成為重要的沿革史料。右翼室「祿位廳」,亦供奉先人

牌位;門板題書「九思」、「三畏」,提醒後生必有君子省思、畏辱祖宗的心情。人生而空,死亦空,如何看透?誠如二室門聯所開示:「彈指聲中

千倡了,拈花笑雯一言無」;「不計墊眼超塵世,獨把空心悟法王」。

齋堂木構嚴謹,大、小木作皆有可觀之處,例如窗櫺、八卦窗、吉祥無窮的萬字紋,行龍造型的雀替等。正殿供桌

製作最為精美,正面雕刻團龍,雙眼突出、炯炯有神,張牙裂嘴、氣勢懾人,卻也修長纖巧;彩釉拼花的瓷磚構成

桌面,鮮明而不落俗套。神案亦製作精細、工巧,鑲嵌木雕表現封神榜故事中的人物,如騎四不相的姜子牙、鳥嘴

雙翼的雷震子,皆頗為傳神。

功德堂神龕花罩雕刻鳳凰、牡丹的紋飾,雙鳳迎向牡丹、花草相互爭艷,華麗而不失高雅。格扇門分別雕刻四季花

右廂齋房門聯尤顯清淨自得

鳥,以鳳凰、牡丹代表「太平富貴」,鷺鷥、蓮花、蘆葦穗顆代表「一路連科」,鳳凰、芙蓉代表「太平榮華」,

喜鵲、梅花代表「喜上眉梢」,形成「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象,各有情境。

參訪齋堂,必求其道,細讀左、右廂門聯,可以知之:「西竺踏殘求佛理,華嚴解澈悟禪心」;「西天得句芭蕉

錄,華夏尋經貝葉翻」。齋房水藍色系,非常清淨,恰如門板題書「無礙」、「自在」與「養靜」、「修身」;出

家與在家必須歡喜做事、甘願承受,右後室聯文說得十分明白:「長幼無分,脩求苦行;乾坤立誓,願要甘心」。

自後門離去,新建仿古門樓小巧素雅;回眸齋堂對面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北門教會」大樓聳立,一低一高、一小一

大,一舊一新,益顯齋堂清修自渡的特質。

(作者任教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