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中“红”的美学意蕴 -...

5
37 5 2017 9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Vol.37 No.5 September ,2017 DOI 10.13356/j . cnki. jdnu. 2095-0063. 2017.05.001 中 国 古 典 诗 词 中 “红 ”的美学意蕴 ( 福 建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福 建 福 州 350007) :中国古典诗词中形形色色的“红”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美学意蕴。无论是对与“红”有关的一系列色彩的描 绘,还是对华夏民族自古以来的红色崇拜的展现;无论是对壮志雄心和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还是对精神焕发和人生 得意的表达;无论是对民族文化和红色革命的讴歌,还是对劳动人民深重苦难的书写,抑或是对红颜薄命和“红颜 祸水”的同情,都给予人们美的享受。事实上,诗人和词人对“红”的钟爱,不仅蕴藏了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审美情 感和审美观照,而且折射了中国独特的历史语境、文化环境和思想氛围。 关 键 词 :古 典 诗 词 ;诗歌;红;美学意蕴 作者简介陈想(1992-),女 福建福州人,文学院研究生从事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BWX023)。 中图分类号:206文献标示码: A 文章编号=2095-0063(2017)05-0069-05收稿日期:2017-03-31 有研究者曾撰文指出:中国古今小说家不约而 同地选择带有“红 ”字 的 名 称 来 命 名 其 小 说 ,不仅 蕴藏了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情感、欲望,以及对时 代的个性化认知,也折射了中国独特的历史语境、 文化心理、思想氛围。 [1]62-66事实上,不仅小说,中 华文化的瑰宝— 古典诗词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比如“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 雨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 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红 酥手,黄縢酒,满 城春色宫墙柳”(陆 游 《钗 头 凤 》),“两两轻红半晕 腮 ,依依独为使君回”(苏轼《定风波》),等等,可谓 不胜枚举。 其 实 ,不 仅古典诗词,“红 ”作为最基本的颜色 (三原色)之 一 ,随处可见,尤 其是在中国,如 “赤 鸟”“赤兔”“赤县神州”“朱 批 ” “红头文件” “中国 红”等 。从 历 史 上 看 ,几 千 年 来 ,红色一直是中华 民族的正色,是最尊贵的颜色之一。那 么 ,“红 ”何 以如此重要呢? 日本研究者曾指出:“色彩作为文化的载体往 往代表某种象征,承 担 特 定 的 含 义 。” [2]73中国学者 则认为:“色彩的审美心理不是孤立的,它必然受 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的影 响,受到整个审美意识的制约。” [3]27因此,“红”作 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颜色,必定代表着某种象 征 ,承担着特定的含义;诗人和词人对“红”这一色 彩的选择,不仅受到其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审美意 识的影响与制约,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审美趣味。 那么,“红”究竟有哪些意义?中国古典诗词 中,运用“红”字的诗词,究竟包含着什么样的美学 意蕴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分别结合中国古 典诗词中的名篇名作对其进行初步阐释。 一 、色彩鲜艳之美 《说文解字》有 云 :红 ,帛赤白色。从 糸 ,工 声。” [4]275“糸”指彩虹的色条系列,“工 ”为 “虹” 省 ;“糸”与 “工”合 起 来则表示“彩虹表层的色 条 ”。彩虹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因 此 ,“红 ”也就有 深浅不一的颜色、变化多端的色彩。据研究者不完 全统计,表示 “红 ”的 颜 色 词 有 138个[5]之多 。这 么多的词语,尤其是鲜艳的红色,一旦进入人们的 视野,必然会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暗示, 难怪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都对它如此青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 知 何 处 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 护 的 这 首 《题都城 南庄》历来广为传颂。所 谓 “桃 红 又 见 一 年 春 ”,花 红柳绿,姹紫嫣红,正是春的景色。人们常说“红 69

Transcript of 中国古典诗词中“红”的美学意蕴 -...

Page 1: 中国古典诗词中“红”的美学意蕴 - cssncssn.cn/kxk/wszrt/201807/W020180713593067468890.pdf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显然,群芳 争奇斗艳的春景,万物春意盎然的景色,仅仅靠一

第 3 7 卷 第 5 期

2 0 1 7年 9 月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Vol. 37 No. 5

September ,2017

DOI 10.13356/j. cnki. jdnu. 2095-0063. 2017.05.001

中国古典诗词中“红”的美学意蕴

陈 想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 要 :中国古典诗词中形形色色的“红”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美学意蕴。无论是对与“红”有关的一系列色彩的描

绘,还是对华夏民族自古以来的红色崇拜的展现;无论是对壮志雄心和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还是对精神焕发和人生

得意的表达;无论是对民族文化和红色革命的讴歌,还是对劳动人民深重苦难的书写,抑或是对红颜薄命和“红颜

祸水”的同情,都给予人们美的享受。事实上,诗人和词人对“红”的钟爱,不仅蕴藏了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审美情

感和审美观照,而且折射了中国独特的历史语境、文化环境和思想氛围。

关键词:古典诗词;诗歌;红;美学意蕴

作者简介:陈想(1992-),女,福建福州人,文学院研究生,从事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BWX023)。

中图分类号:206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2095-0063(2017)05-0069-05收稿日期:2017-03-31

有研究者曾撰文指出:中国古今小说家不约而

同地选择带有“红”字的名称来命名其小说,不仅

蕴藏了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情感、欲望,以及对时

代的个性化认知,也折射了中国独特的历史语境、

文化心理、思想氛围。[1]62-66事实上,不仅小说,中

华文化的瑰宝—— 古典诗词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比如“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

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

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红酥手,黄縢酒,满

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两两轻红半晕

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苏轼《定风波》),等等,可谓

不胜枚举。

其实,不仅古典诗词,“红”作为最基本的颜色

(三原色)之一,随处可见,尤其是在中国,如“赤

鸟”“赤兔”“赤县神州”“朱批” “红头文件” “中国

红”等。从历史上看,几千年来,红色一直是中华

民族的正色,是最尊贵的颜色之一。那么,“红”何

以如此重要呢?

日本研究者曾指出:“色彩作为文化的载体往

往代表某种象征,承担特定的含义。” [2]73中国学者

则认为:“色彩的审美心理不是孤立的,它必然受

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的影

响,受到整个审美意识的制约。” [3]27因此,“红”作

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颜色,必定代表着某种象

征,承担着特定的含义;诗人和词人对“红”这一色

彩的选择,不仅受到其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审美意

识的影响与制约,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审美趣味。

那么,“红”究竟有哪些意义?中国古典诗词

中,运用“红”字的诗词,究竟包含着什么样的美学

意蕴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分别结合中国古

典诗词中的名篇名作对其进行初步阐释。

一 、色彩鲜艳之美

《说文解字》有云:红,帛赤白色。从糸,工

声。” [4]275 “糸”指彩虹的色条系列,“工”为“虹”

省;“糸”与“工”合起来则表示“彩虹表层的色

条”。彩虹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因此,“红”也就有

深浅不一的颜色、变化多端的色彩。据研究者不完

全统计,表示“红”的颜色词有138个[5]之多。这

么多的词语,尤其是鲜艳的红色,一旦进入人们的

视野,必然会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暗示,

难怪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都对它如此青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

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的这首《题都城

南庄》历来广为传颂。所谓“桃红又见一年春”,花

红柳绿,姹紫嫣红,正是春的景色。人们常说“红

69

Page 2: 中国古典诗词中“红”的美学意蕴 - cssncssn.cn/kxk/wszrt/201807/W020180713593067468890.pdf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显然,群芳 争奇斗艳的春景,万物春意盎然的景色,仅仅靠一

花也需绿叶配”,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倘若

只有“绿叶”而没有鲜艳夺目的“红花”,美丽又从

何谈起?再看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

春。”寥寥几句,就写尽了春天艳丽多彩、绚烂夺目

的美好景色。可以说,只有“万紫千红”的春天,才

是真正的春天。无论是绿树还是小草,都需要鲜花

的点缀,而众花之中,总少不了 “红”。无论是粉红

的桃花,还是火红的山茶花;无论是粉红的海棠花,

还是红得发紫的紫荆;还有风信子、郁金香、虞美人

等,都有红色的品种;甚至是迎春花、杏花等,虽然

主色调不是红色,但都“外染红晕”。花红柳绿,万

紫千红,这才是“春”。叶绍翁诗云:“春色满园关

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显然,群芳

争奇斗艳的春景,万物春意盎然的景色,仅仅靠一

扇门是无法关住的。“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里的

“一”并非实指。“一枝红杏”所代表的是所有在春

天竞相开放的花朵,乃至万物复苏、生命勃发的春

意。这简单而又朴素的两句诗,写出的不仅仅是园

中美丽的春色,更巧妙地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也寓意着一切美好的事物是无论如何都关不住的。

此外,还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

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等等。可以毫不夸张地

说,“红”是诗人的最爱,他们无疑把“红”发挥得淋

漓尽致。

事实上,“红”之色彩美并不是春的专利。且

看“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白居易《醉中对红

叶》),这简单、朴实的两句诗恰好道出了“秋红”的

另一番韵味。秋天深艳的红叶,比起春天鲜艳的红

花,可以说更加灿烂夺目。原因其实很简单:春天

百花争艳,花园里,“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虽然各

种各样的花朵都彰显着自己的美丽,都有自己的闪

光点和忠实粉丝,但是,看得多了,总会让人感到烦

腻;可是,到了秋天,百花凋零,一片萧瑟,红叶在此

时就显得格外突出,在登高望远时尤其引人注目,

甚至可以被当作花朵,这无疑是一种美的所在。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

行》),傍晚时分,在微弱的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枫

叶仿佛变得更加的红,以至于竟比江南二月的花朵

还要红,还要艳。为什么杜牧在这首诗中用了“红

于”而没有用“红似” 因为秋天红色的枫叶与春

天红色的花朵相比,不仅在红的颜色上更深一些,

而且能经得住寒冷、耐得住风霜。我们常说“生活

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诗人采

70

用独特的视角,对秋天的景色进行审美,让我们看

到了有着像春天一样乃至比春天更为顽强的生命

力存在的秋天,看到了秋天的热烈与生机。显而易

见,秋天倘若没有了“红”的存在,它的美一定会大

打折扣。

二 、生命勃发之美

中国人把“红”作为正色,与中国文化和中华

民族的心理意识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倶来,它流

动在华夏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炎黄子孙的基因

中。据传说,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首领的

尊称,因其懂得用火而得到了王位,所以被称为

“炎帝”,又称为“赤帝” “农皇”等。黄帝的“黄”

字,是太阳最初升起来时的颜色,与“皇”通假,所

以,黄帝也常作“皇帝”。甲骨文中的“皇”字,上面

是光芒四射的太阳,下面是“王”,由之可见,黄帝

是崇拜太阳神的。有研究者指出:炎黄二帝的传

说,表明中华民族在立族之初就有着强烈的‘红色

崇拜’。”[6] 156首先,“太阳”升起之后,阳光普照大

地,光芒四射,万物生晖;当太阳落下之后,“火”虽

然没有太阳如此巨大的威力,但同样可以勉强充当

光源,驱除黑暗,重现光明。其次,火除了能够像太

阳一样驱除黑暗和寒气,带来光明和温暖,给人们

安全感和舒适感之外,还被用于烧烤食物、烧水煮

菜、刀耕火种等,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

代,吃到了熟食和美食,减少了疾病,促进了农业和

手工业的发展,加速了人类的进化。因此,人们对

于红色才会如此迷恋、如此崇拜。可以说,这种

“红色崇拜”的背后,表现的是人们对黑暗的恐惧,

对光明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那

么,除了源远流长地流淌在血液里的“红色崇拜”

外,“红”又具有怎样特殊的美学意蕴和文学魅

力呢?

明代文学家杨慎曾发出这样的感叹—— “青

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廿一史弹词》)。时光对

每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的人来说,都是无比

珍贵、极其短暂的,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然而,

多数人往往是步入了晚年,才知道光阴的可贵。显

然,这里的“夕阳红”不是实指红色的夕阳,而是虚

指一个人晚年的时光,是炽热生命的象征,和“夕

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两句

不谋而合。《廿一史弹词》中,尽管朝代更迭、循环

往复,但自然界亘古悠长,始终不会随之改变;《登

乐游原》中,虽然美景很好,但天色已晚,虽然抱负

Page 3: 中国古典诗词中“红”的美学意蕴 - cssncssn.cn/kxk/wszrt/201807/W020180713593067468890.pdf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显然,群芳 争奇斗艳的春景,万物春意盎然的景色,仅仅靠一

远大,但人已暮年。二者感叹的都是人生易逝、光

阴不再,寥寥几句诗就道尽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奈。

然而,曹操却反其道而行之,挥笔写道:老骥伏

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王勃也写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

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诗句展现的是

生命勃发之美,诗中流露的是作者满满的自信。倘

若我们胸怀理想,志在千秋,纵使年过花甲,步入

“夕阳”,也能散发出最耀眼的红光,留下永恒的美

丽。正如那首广为传唱的经典老歌《夕阳红》所

咏:最美不过夕阳红。”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

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毋庸置疑,世界上所有的花

朵,虽然都有含苞待放的娇嫩和倾情绽放的美丽,

但终究都逃不脱凋落的命运。这里,重要的其实不

是花儿有没有凋落,而是我们看待花儿凋落的心

态。事实上,凋落也是一种美,一种“凄美”—— 既

有凋零的凄惨,也有献身的美丽。显然,“落红”并

没有忘记根的哺育,它宁愿化为春泥,来回报花或

树的养育之恩,等待着来年的绿荫。那么,又怎能

说“落红”是“无情物”呢?只能说它是延续花或树

的生命的养料和动力。万物的变化,都充满着浓郁

的情感,只有深深体会才能了解;原来,花草树木也

有如此的情义,如此的生命力,令人不由得惊奇进

而肃然起敬。

古诗云: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惟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白居易《惜

牡丹花》)尽管傍晚时分还有两枝残花开着,但明

天大风刮起的时候,想必所有的花都会被吹落;于

是,诗人秉烛赏花,发现自己珍惜的牡丹竟像火一

样红得浓艳,越发好看。历代多愁善感的诗人,总

是热衷于伤春惜花的题材,创作了不计其数的诗

歌,但只有这首《惜牡丹花》在无数惜花诗中独树

一帜,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人们几乎都是在花落之

后才知道珍惜(如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

道多少”、苏轼的“夜来雨雹如李梅,红残绿暗吁可

哀”等),而此诗却一反常态,在花将败落之时就

“怜香惜玉”起来,标新立异,既表现自己对牡丹的

喜爱,也寄寓了生命短暂的感慨。此诗一出,后人

争相模仿,如“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李商隐《花下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

照红妆”(苏轼《海棠》),等等。

三 、精神愉悦之美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常用带“红”的成语来形容

人精神焕发、春风得意、声名远扬、飞黄腾达、事业

顺利、喜事连连等,如“红光满面”“红得发紫”“白

发红颜”“红极一时”“红红火火”“披红挂绿”“大

红大紫”“红旗报捷”等等。李白的《相逢行二首》

写道:“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诗中的“红尘”

有两个意思:一是指闹市街上的飞尘,代指都市的

繁华;二是指尘世的纠纷和烦恼,佛家语,如“看破

红尘”。在这里,李白用的是第一个意思,与“紫陌

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刘禹锡《元和十年

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二者描绘的都是春天闹市的盛况。但事实上,

刘禹锡岂能与李白同日而语。可以说,对于“诗

仙”这一称号,李白当之无愧,纵是在相逢之时的

打招呼中,他也将特立独行、高傲自信、狂放不羁的

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那高贵而潇洒的举止,明显

地表现了他精神愉悦、踌躇满志的神态,准确地传

达了他积极入仕、参政议政的愿望(决不能简单地

将其理解为对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的向往)。像

李白这样,用“红”来表达喜悦的诗人和词人还有

很多。比如苏轼,他曾作“应制诗”《上元侍宴》,其

中两句是“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后

一句尤为精彩:像朵朵红云烘托着朝阳一样,身穿

红袍的侍臣们簇拥着皇帝。本是再普通不过的皇

帝驾临的筵席,诗人却运用夸张的手法,使设宴的

宫殿堪与玉皇大帝的宫殿相媲美,把皇帝比作至高

无上的玉皇大帝;构思精巧,歌功颂德之意蕴藏在

字里行间。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再加上这

首诗的唱和,宋哲宗赵煦无疑会红光满面,喜悦之

情溢于言表。

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对红色的迷恋可以

说是根深蒂固。每个人的终身大事—— 婚礼就以

红色为主调,“红娘” “红包”“红线”“红喜字”“红

花桥”“红盖头”“红地毯” “红眠床”等,全都是红

的。“红烛”更是中国传统婚礼上必不可少的物

品。且看朱庆馀的《近试上张籍水部》:“洞房昨夜

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

深浅入时无? ”按照古代的风俗,结婚第二天的早

上才能拜见公婆。所以新娘一大早就起了床,在红

烛的光照中装扮自己。虽然新娘既有新婚的激动,

也有刚过门的羞涩,还有能否处理好婆媳关系的担

忧,但不管怎样,始终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诗人

精雕细琢,刻画入微,真切生动地展现了新婚女子

的复杂心理。

德国艺术史家和社会学家格罗塞认为:红色

是一切民族都喜欢的,人类对于这种颜色的爱好至

71

Page 4: 中国古典诗词中“红”的美学意蕴 - cssncssn.cn/kxk/wszrt/201807/W020180713593067468890.pdf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显然,群芳 争奇斗艳的春景,万物春意盎然的景色,仅仅靠一

今还很少改变。”[7]47的确如此,而中国人对红色尤

其偏爱。首先,中国的别称就叫“赤县神州”[8]455,

“中国红”早已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代表着

喜庆、热闹、吉祥和愉悦;“中国结”也是红色,代表

着团结、幸福和平安。其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印

章就普遍使用,用红色钤盖,象征着权力,代表着信

用,一直延续至今;后来又有了“朱批” “红头文件”

等,同样象征着权力。中国人对权力的崇拜直接导

致其“爱屋及乌”,对红色分外喜爱,以至于看到加

盖红色印章的“奖状”“聘书” “荣誉证书” “毕业

证”等,就会精神愉悦、分外开心。再次,十九世纪

末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民曾一度陷入水深火热之

中,自从中国工农红军成立后,“红色”就被赋予了

一种新的含义—— 红色革命,由此,“红色政权”

“红色旗帜”“红色根据地”“又红又专”等一大批

“红色词语”应运而生;在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国旗被定为“五星红

旗”—— 在一面红色的旗帜上有规律地缀着五颗

黄色的五角星,国徽也以红色为主色调。然后,在

红色革命年代,还涌现出了一大批红色诗词,如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七

律•长征》),“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陈毅《三十五岁生日寄怀》),“六盘山上高峰,红

旗漫卷西风”(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等等。

最后,“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在红

色革命开始后,一大批昂扬向上、激励斗志、催人奋

进、轻松愉悦、反映生活的红色歌曲如雨后春笋般

应运而生,如《十送红军》《红星照我去战斗》《五星

红旗》《红军不怕远征难》《红旗飘飘》《东方红》

等,这些歌曲深得广大人民喜欢,很快红遍大江南

北,形成一种红色文化,不失为一种美的存在。

四 、苦难书写之美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这两句诗出自唐

代诗人郑遨的《伤农》。众所周知,“红稻米”是水

稻的一种,产量极低,它的生产凝结了耕牛和农民

的辛勤劳动,所以诗人才略有夸张地写道:一粒红

米饭(不是一碗)就要用几滴鲜红的牛血来换取。

要知道,牛既如此辛劳,人更不必细说。劳动人民

的辛苦由此可见一斑。读及此处,不免让人联想到

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

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耕地到播种,从施肥到除

草,从收割到晾晒,农民的每一滴血汗,浸润在每一

方土地上,最终才凝成一粒粒来之不易的、浸透了

血汗的粮食;然而,“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72

(李绅《悯农》)辛勤的劳作、无数的血汗换来了粮

食,然而,最终还是饥肠辘辘、饿死家中。不计其数

的农民以他们勤劳的双手获得了丰收,然而,他们

自己依然两手空空,终被活活饿死。马克思曾说

过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

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

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

形。” []54显然,劳动人民已经被“异化”了;诗人对

这种畸形的、不平等的关系的刻画越深刻,对劳动

人民苦难的抒写越真实,对粮食价值的描述越具

体,这种对比就越强烈,也就更能凸显劳动之美,更

能彰显劳动人民淳朴、善良的美德,更能展现劳动

人民吃苦耐劳、无怨无悔、甘于奉献的美好人性。

因为喜欢红色,所以中国人往往赋予“红”以

美的含义。“红颜”一词就常用来指美丽的女子,

如“倡人歌吹罢,对镜览红颜”(徐陵《和王舍人送

客未还闺中有望》),“ 一食驻玄发,再食留红颜”

(李白《杂诗•白日与明月》),“君言既出难更改,

忍送红颜归翰海”(沈约《昭君辞》),等等;我国的

男性还把女性挚友亲切地称为“红颜知己”。为了

博得褒姒一笑,周幽王不仅重赏千金,而且不惜失

信于诸侯,所谓“一笑值千金”为了让杨贵妃开

心,唐玄宗不惜背上“劳民伤财”的千古骂名,所谓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

清宫绝句》);为了再看李夫人一眼,汉武帝加赠千

金,且授其兄弟高官,所谓“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

国”(李延年《佳人曲》);等等。可见,“红颜”的

美,是任何事物都无法阻挡的。

然而,“红颜”在“美”的同时,又包含着“苦”,

所谓“玫瑰有刺” “香水有毒”。首先,“红颜易

逝”。有诗为证:“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李白

《长干行二首》),“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

老”(温庭筠《春晓曲》),“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

人亡两不知”(曹雪芹《葬花吟》)。其次,“红颜薄

命”。古诗云:“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

(顾贞观《金缕曲词二首》),“红颜胜人多薄命,莫

怨东风当自嗟”(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曹雪芹《五

美吟•明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自古以

来,“红颜”都是一个颇受争议的名词,文人提到的

“红颜”并非全是溢美之词,比如“红颜祸水”。“恸

哭六军倶縞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圆圆

曲》),美丽安静的女子,却背上“红颜祸水”的骂

名,实在是莫大的冤枉。这且不说,再看宫廷极不

合理的婚姻制度:皇帝一人,却占有“三宫六院七

Page 5: 中国古典诗词中“红”的美学意蕴 - cssncssn.cn/kxk/wszrt/201807/W020180713593067468890.pdf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显然,群芳 争奇斗艳的春景,万物春意盎然的景色,仅仅靠一

十二妃”,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

身” 白居易《长恨歌》)。因为有幸得宠的宫女屈

指可数,不计其数的宫女只能在深宫之中虚度光

阴、浪费生命,所以,她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怨恨,

由此就催生了数不胜数的“宫怨诗”。其中,有的

宫女(或妃嫔)精通诗文,自己作诗,以抒怨情;不

过,大多数“宫怨诗”还是由文人书写的。一般认

为,汉代班婕妤的《怨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宫怨诗,

被称为“后世宫词之祖”。唐宋是宫怨诗的鼎盛时

期,不仅写的人多,诗作也多。虽然诸多宫怨诗的

创作角度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表达怨

恨。白居易有诗云: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

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一

首《后宫词》,以他人的歌舞欢笑反衬“自己”的孤

寂苦难,红颜未老却已失去宠幸,无情地斥责了统

治者的薄幸与寡恩。对一个失宠的宫女来说,被禁

闭于深宫之中,没有自由,没有关爱,只会勾起她更

深的愁苦与更大的怨恨。从失宠宫女的角度来写,

亲切自然,绘声绘色,同时又饱含了诗人深深的

同情。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红”包含着无

限的美学意蕴,无论是对鲜艳色彩的生动描绘,还

是对生命勃发的热情赞美,无论是对民族文化的鲜

活记忆,还是对深重苦难的真实书写,都给予我们

以文学上的美的享受;诗人词人对“红”的钟爱,不

仅蕴藏了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审美情感、审美观

照,而且折射了中国独特的历史语境、文化环境和

思想氛围。

[参考文献]

[ 1 ] 孙景鹏.中国古今小说以“红”命名的文化心理透视[J].陕西

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4(1) :62-66.

[ 2 ] 淹本孝雄,藤沢英昭.色彩心理学[M].成同社,译.北京:科学

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 ] 郭廉夫,张继华.色彩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

社,1992.

[ ] 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

[ ] 李红印.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7.

[ ] 黄梅县纪委调研与宣传教育室.浅谈红色文化的价值与传承

[M]//丁凤英,王正强,张执均.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核心价值

红色文化传承与弘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武汉出版

社,2013.

[ ] 格 罗 塞 .艺 术 的 起 源 [M] 蔡 幕晖,译 .北京:商务印书

馆,1984.

[ ]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 ] 马克思. 1844年 经 济 学 哲 学 手 稿 [M] .北京:人民出版

社 ,2000.

[责任编辑:金颖男]

On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 of the Color Red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CHEN Xiang

( School of Literatur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350007, China)

Abstract:The color red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has a variety of aesthetic implications. Some describe the color quite close to red, some show the long-appearing respect and admiration of the color red, some praise ambition and vigor, some expresse success and energy, some sing for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red revolution, some talk about the bitter labour people, and some show sympathy for the beauties. All and all, they show aes­thetic values. In summary, poets and lyric writers love the color red out of their subjective aesthetic ideas, and the color also shows the specific Chinese historical language context,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ideological atmos- phere.

Key words : classical poetry ; poems; the color red; aesthetic implication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