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书画》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web.sh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81/20/9ba812ec464c9ccb311f4c4ee6... ·...

44
《意象书画》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上海市罗山中学 郭兴鸣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目的在于:通过一节《意象书画》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 究,检验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及其有关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 在教学实践中推广运用该模式提供实证资料。 二、实验方法 1.实验被试 被试选自上海市罗山中学初中一年级,选取在男女比例、学习成绩、学习态 度、纪律状况等方面比较接近的 4 班(32 人)和 5 班(38 人)为平行班,并随 机认定四班为实验班,5 班为对照班。两个班由同一个教师在同一天执教内容相 同的一节美术课。 2.试验变量 1自变量 情感教学模式及相应的情感教学策略。本实验中情感教学模式各环节运用的 情感教学策略如下: 诱发环节:目标吸引策略、创设氛围策略 陶冶环节:赋予情感策略、发掘情感策略、展示情感策略 激励环节:质疑解疑策略、特色性评价策略 调控环节:角色转换策略 2)因变量 学生的情感因素,主要是课堂情感的反应。 3.实验材料 1)教学材料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学美术拓展型课程《意象书画》教材 (郭兴鸣编) ,初 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第一课。

Transcript of 《意象书画》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web.shnu.edu.cn/_upload/article/files/81/20/9ba812ec464c9ccb311f4c4ee6... ·...

《意象书画》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上海市罗山中学 郭兴鸣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目的在于:通过一节《意象书画》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

究,检验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及其有关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

在教学实践中推广运用该模式提供实证资料。

二、实验方法

1.实验被试

被试选自上海市罗山中学初中一年级,选取在男女比例、学习成绩、学习态

度、纪律状况等方面比较接近的 4 班(32 人)和 5 班(38 人)为平行班,并随

机认定四班为实验班,5 班为对照班。两个班由同一个教师在同一天执教内容相

同的一节美术课。

2.试验变量

(1) 自变量

情感教学模式及相应的情感教学策略。本实验中情感教学模式各环节运用的

情感教学策略如下:

① 诱发环节:目标吸引策略、创设氛围策略

② 陶冶环节:赋予情感策略、发掘情感策略、展示情感策略

③ 激励环节:质疑解疑策略、特色性评价策略

④ 调控环节:角色转换策略

(2)因变量

学生的情感因素,主要是课堂情感的反应。

3.实验材料

(1)教学材料

①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学美术拓展型课程《意象书画》教材(郭兴鸣编),初

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第一课。

② 教师根据情感教学模式及相应策略的运用要求,并结合教学内容编写的

教案(见附录部分的教案举样)。

(2)测试材料

由课题组自行设计、编制的《课堂教学的情感测评问卷》,主要用于调查学

生在“乐情”、“冶情”和“融情”三个维度上的课堂情感反应。

4.实验过程

由同一位美术教师给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上课,教学内容和认知方面的要求

在两个班上也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在实验班上,教师运用的是情感教学模式,

而在对照班上,教师则按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均不知道正

在进行实验,而且,两个班的实验程序也是一致的,即:

(1)开始上课后,教师在实验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上课,在对照班运用传

统教学模式上课;

(2)实验课一结束,教师立即组织学生完成课堂情感问卷;

(3)两个班的问卷完全一致,要求也完全一致,即指导语一样、所用时间

一样、都不记名;

(4)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5.情感教学模式的实施

以下以试验班的《古韵心解 —— 画字》一课的教学为例,说明在试验班实

施情感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1)课堂导入时,即进入模式的诱发环节。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

习动机,教师采用了目标吸引策略和创设氛围策略。

① 目标吸引策略的实施:教师自豪地说世界上两千多种文字只有中国的汉

字书写能与绘画、音乐等并称为艺术,并在正、草、隶、篆书体背景下呈现“书

法艺术”四个大字。教师如此激情地提出富有吸引力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民

族文化的自豪感,并提高学生的情知兴奋点。

② 创设氛围策略的实施:教师播放《骏马奔腾》的录像,并展示中外描写

“马”字演变的多幅图片,使学生处于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中,真切地感知到汉

字转化为书法艺术的理由,理解中外文字结体的本质区别。

(2) 在陶冶环节,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书法的用笔与美感,教师采用发掘

情感策略、赋予情感策略、诱发情感策略。

① 赋予情感策略的实施:教师用“黄金玉石”和“破铜烂铁”富有情感地

比喻出神入化地用笔和单线条书写。并列举隋智永四十年不下楼,苦练用笔,终

成正果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体验到古代书法家对书法用笔技巧执着追求的一腔热

诚的同时,深刻理解用笔是书法的核心,也是传统书法价值的核心点之一。

② 发掘情感策略的实施:书法的每一笔画都是生活物象的概括与升华。教

师启发学生把宋徽宗赵佶“竖”笔画(瘦金书)、宋黄庭坚“长捺”笔画(行书)

进行笔画象形联想。使古代书法家蕴涵笔端的自然美、情趣美发掘出来,学生充

分体验到用笔的“鲜活生命”。

③ 展示情感策略的实施:呈现楷书与行楷、狂草与现代水墨书法两组对比

图片,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书法书写时有法与情的不同追

求,写字与画字的不同视觉效果,后者直接是移情状物,寄字抒情。学生沉浸在

画字的美妙境界。为下一环节的教学过度奠定基础。

(3)在激励环节,为了给学生尝试成功带来的乐趣,教师设计了让学生寻

找画字艺术多样性的教学环节,采用质疑解疑策略和特色性评价策略。

①质疑解疑策略的实施:把现代水墨书法《雷》字作品置于书法演变的历史

中,并提出它是否为终极形式,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尝试成功的乐趣。

② 特色性评价策略:赏析画字作品,对每幅作品学生可能都是从自己的角

度去理解体会、揣度,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个人思维的闪光点,针对性地给予评价,

例如,“你已经体会到画字作品的神韵了”,“你很懂得色彩的运用”等,使学生

产生一种被老师欣赏与尊重的积极情感体验。

(4)在调控环节,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挖掘学生

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采用角色转换策略。

角色转换策略的实施:教师邀请或学生自愿充当“小记者”,对优秀作者进

行采访。由学生任意提出想要问的问题。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有了更大的提

高,达到班级气氛活跃,师生良好互动的教学环境。

三、实验结果

实验班与对照班在乐情得分、冶情得分、融情得分及总分上的 t 检验

项目 实验班 对照班 t p

M SD n M SD n

乐情得分 9.09 2.277 32 5.89 1.942 38 6.345*** 0.000

冶情得分 9.97 1.942 32 6.50 2.076 38 7.170*** 0.000

融情得分 8.44 2.015 32 6.45 1.606 38 4.598*** 0.000

总 分 27.50 4.953 32 18.84 4.469 38 7.973*** 0.000

注:*P<0.05,**P<0.01,***P<0.001

四、讨论

这是一堂题为《古韵心解——画字》的美术课。美术本来就是一门以直观形

象材料直抒情感的学科,包含显性情感因素,但如果不采用恰当的处理方法尽可

能地展示出来,学生体会的情感就不会强烈。在对照班上,教师只是零星地甚至

是无意识地涉及到其中的情感,因此效果并不显著。而在实验班,教师有意识地

采取了情感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相对区分为“诱发——陶冶——激励——调控”

四个环节,不但符合教学的物理时间流程,而且与学生的心理波动趋势完全匹配。

在具体的教学中,各环节相应运用了一个或数个情感教学策略。这样一种教学模

式对学生课堂情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实验班的总分远远高于对照班,两者的差

异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见上表)。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用作用分别

体现在乐情、冶情和融情三个方面。

1.情感教学模式对学生乐情的积极作用

乐情反应的是学生对教师上课的喜欢程度,即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是

否处于“快乐——兴趣”的情绪状态。在实验班,教师从诱发环节开始直至教学

尾声,都有意识地采取目标吸引策略、创设氛围策略和角色转换策略等,使学生

一开始就被画字这一教学目标紧紧地吸引住,之后又久久地沉浸在多媒体展示画

字的灵韵之中。学生如品茶一样一直处于饶有兴趣的情绪状态。从统计结果看,

实验班在乐情得分上远远高于对照班,差异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见

上表)。

2.情感教学模式对学生冶情的积极作用

冶情反应的是学生情绪情感受教师上课影响的程度,即学生的情感在课堂学

习的过程中是否得到了陶冶的情绪状态。在陶冶环节,教师不仅采用了展示情感

策略,还运用了发掘情感策略和赋予情感策略。不仅使学生对画字移情状物的奇

妙境界心领神会,审美感得到了升华,还对古代书法家热诚的追求,艰辛的创作

产生了崇敬之情。这些同样反映在统计结果上,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冶

情上的得分差异极其显著(P<0.001)(见上表)。

3.情感教学模式对学生融情的积极作用

融情反应的是师生关系融洽的程度,即师生间、生生间的人际情感在课堂学

习的过程中是否达到了融洽、和谐的境界。情感教学模式十分重视教学中的心理

环境,师生间人际情感是其中最主要最活跃的部分,它对教学活动的影响远甚于

物理环境。本实验中,教师在实验班中实施了多种有利于师生情感交融的策略,

如特色性评价策略、角色转换策略等。教师对学生欣赏作品独特的视角,深刻的

理解给予积极的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被老师重视的情感体验。学生之间互相欣

赏各自创作的优秀作品也都直接有利于融洽互爱的师生、生生关系的建立,使他

们在平等、互尊互爱的氛围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统计结果也表明,实验班在

此项上的得分远高于对照班,差异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P<0.01)(见上表)。

五、小结

通过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表明该模式对于学生

的课堂情感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分别体现在学生对教师上课的喜欢

程度、学生情绪情感受教师上课影响的程度和师生关系融洽的程度三个方面。情

感教学模式不但可行,而且有效,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附录

《古韵心解 — 画字》情感教学实验课详案

[上海市罗山中学]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对中国书法象形特点的探究学习,让学生画出对汉字形态的意象理解。

2.情感目标

(1)体验中国传统书法、水墨书法与画字艺术的美感。 (2)培养学生习惯性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情感。

二、教学模式

本节课运用情感教学模式授课,并相应采取下列情感教学策略:

(1)诱发环节:目标吸引策略、创设氛围策略 (2)陶冶环节:赋予情感策略、发掘情感策略、展示情感策略

(3)激励环节:质疑解疑策略、特色性评价策略

(4)调控环节:角色转换策略

三、教学时间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形式 教学步骤

情感教学模式

模式

环节 情感策略

教师提出问

题 教师分析

一、引入 从文字的角度上说,做为一个中国人是

非常自豪的,为什么呢?在我们人类共

同生活的这个地球上,有六十多亿人,

五千多个民族,二千多种文字,但只有

中国的汉字书写成为了一门与绘画、音

乐、文学并列的真正的艺术。同学们知

道这是什么艺术吗? 学生:书法艺术。 演示“书法艺术”四个大字。并配有正、

草、隶、篆书体背景。

目标吸引策略:

教师自豪地说世界

上两千多种文字只

有中国的汉字书写

能与绘画、音乐等并

称为艺术,并在正、

草、隶、篆书体背景

下呈现“书法艺术”

教师提示

教师提问

播放录象 教师演示图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教师提示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教师论述 教师叙述引

教师启发 学生想象 回答

二、汉字演化为书法艺术的理由 1、中国和外国的文字在记录物象的漫漫

征途上,因为选择的道路不同,所以它

们的艺术命运也就截然不同了。 2、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中外关于描写

“马”的文字,看看它在记录物象方面

到底有什么不同? (1) 演示多媒体《骏马奔腾》影片激

活课堂教学气氛。 (2)演示中外描写“马”字演变的图片。 (3)学生感受、探究、分析回答。

(4)教师归纳并用多媒体文字演示:中

国,象形。外国,符号化。

三、感受中国书法的用笔与美感 (一)“黄金玉石”的笔法 1、中国书法的象形姿态已经是精妙绝

伦、美仑美奂了,而构成这些姿态的各

种笔画更是用“黄金玉石”构成的。

2、教师演示单线条书写的“鸟”和有用

笔变化的“鸟”。并提问学生两者何为“黄

金玉石”何为“破铜烂铁”为什么?

3、学生探究、分析回答。

4、前者是单一的线条,后者有高度书写

技巧与丰富变化的笔画。

5、隋智永禅师,为求得书法的用笔,四

十年不下楼苦练书法,终修正果。俗话

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四十年的光阴是

多少“黄金玉石”的价值啊!

(二)“鲜活生命”的笔画

1、古人“黄金玉石”般的书法用笔,也

是现实物象的高度概括与升华,它们个

个充满着“鲜活的生命。”

2、演示宋徽宗“竖”笔画、宋黄庭坚“捺”

笔画、明傅山“断”字。学生进行笔画

象形联想。

(1) 赵佶瘦金书《秾芳依翠诗》中的

“中”字的“竖”笔画。

联想:单肢独立的鹤腿。

学生自由联想:水波荡漾等。

四个大字。教师如此

激情地提出富有吸

引力的教学目标,激

发学生对民族文化

的自豪感同时,将情

知兴奋点转入教学

活动。

创设氛围策略:教师

播放《骏马奔腾》的

录像,并展示中外描

写“马”字演变的多

幅图片,使学生处于

生动活泼的教学情

境中,真切地感知到

汉字转化为书法艺

术的理由,理解中外

文字结体的本质区

别。 赋予情感策略: 教师用“黄金玉石”

和“破铜烂铁”富有

情感地比喻出神入

化地用笔和单线条

书写。并列举隋智永

四十年不下楼,苦练

用笔,终成正果的感

人故事。让学生体验

到古代书法家对书

法用笔技巧执着追

求的一腔热诚的同

时,深刻理解用笔是

书法的核心,也是传

统书法价值的核心

点之一。

教师提示 教师演示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教师演示

教师启发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教师启发

教师演示 教师提问

(3)明代傅山《草屏条书》中“断”字

的整个用笔连环形态笔画。

学生自由联想:蟒蛇缠树等。

四、传统书法与画字艺术的比较

(一)写字与画字的分析

1、五千年中国书法的演变,形成了多样

的书体风格。每一种书体都传递着不同

技艺与情感。

2、内容:楷书与行楷、狂草与现代水墨

书法。两组对比图片。

3、书者在书写这两种字体时,有什么样

的不同追求?

4、学生探究、分析回答。

5、前者是书写法的表现,后者是书写情

的表现。书写法的时候注重的是间架与

技术;书写情的时候注重的是移情状物;

可以说,前者是写字,后者是画字。

(二、)分析水墨画字的“缺憾”

1、演示现代水墨书法作品《雷》字。

2、几千年的书体演变,说明书法艺术具

有伟大的生命力。但书法发展到这种带

有画意的现代派水墨书法样式时要不要

发展了呢?

3、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4、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这幅现代派书法

《雷》字在表现手法上还有什么不足和

遗憾?应该怎样来改进和丰富它呢?

5、学生想象、讨论、思考、分析回答。

6、评述、肯定学生的“金点子”

五、赏析画字作品、学生创意练习。

(一)赏析画字作品。

1、在艺术的创造道路上,是“条条大道

通罗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请看一

幅和绘画、色彩结合的画字作品。

2、 演示《鸿》字的画字作品。

3、什么字?怎么做出来的?

学生观察、讨论、思考、分析回答。

4、以意象为主,可以删减笔画,适当设

色,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

发掘情感策略

书法的每一笔画都

是生活物象的概括

与升华。教师启发学

生 把 宋 徽 宗 赵 佶

“竖”笔画(瘦金

书)、宋黄庭坚“长

捺”笔画(行书)进

行笔画象形联想。使

古代书法家蕴涵笔

端的自然美、情趣美

发掘出来,学生充分

体验到用笔的“鲜活

生命”。

展示情感策略 呈现楷书与行楷、狂

草与现代水墨书法

两组对比图片,教师

用充满感情的语言

讲解,让学生感受到

书法书写时有法与

情的不同追求,写字

与画字的不同视觉

效果,后者直接是移

情状物,寄字抒情。

学生沉浸在画字的

美妙境界。为下一环

节的教学过度奠定

基础。

质疑解疑策略 把 现 代 水 墨 书 法

《雷》字作品置于书

法演变的历史中。并

提出它是否为终极

形式,引发学生探究

问题的欲望,进而引

导学生自己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尝试

成功的乐趣。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教师演示

师生讨论

布置作业 学生练习 教师巡辅

学生模拟小

记者采访优

秀作者

教师总结

5、演示“狼”图片。师生讨论以何种的

方式画出“狼”字效果最好。

6、演示皖南徽派建筑图片。⑴ 教师说

明用对此建筑风格的感受创作的自己的

名字“兴鸣”扇面画字作品。⑵ 学生分

析“兴鸣”扇面画字作品的用色特点。

(二)学生创意练习。

1、作业要求:

(1)创作时间十五分钟(2)以毛笔书

写 为主,适当设色为辅。(3)也可以自由

发挥创作。

2、评价方式:(模拟小记者)

(1)教师选几幅优秀学生作品在实物投

影仪展示。(2)指定或学生自愿对优秀

作者进行采访。(3)教师点评。

六、课堂小结

从传统书法到现代书法,再到具有绘画

感的画字艺术,是一个典型的创造过程。

谁要是在课后发现了其他更好的办法,

请用你的语言或作品告诉大家,我们会

对你天才式的劳动表示深深感谢。

特色性评价策略:赏

析画字作品,对每幅

作品学生可能都是

从自己理解体会的

角度去揣度,教师要

善于抓住每个人思

维的闪光点,针对性

地给予评价,例如,

“你已经体会到画

字作品的神韵了”,

“你很懂得色彩的

运用”等,使学生产

生一种被老师欣赏

与尊重的积极情感

体验。

角色转换策略 教师请或学生自愿

充当“小记者”对优

秀作者进行采访。由

学生任意提出想要

问的问题。使学生的

自主性和参与性有

了更大地提高,达到

活跃班级气氛,师生

互动的良好教学环

境。

(郭兴鸣)

1

把握课堂情感,享受教学愉悦

——美术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应用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五中学 陈丽娟

由于人类情感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一般都认为情感只可体验、意会,不可捉

摸、操纵,影响了情感教学在实践中的推广和贯彻。目前,情感教学思潮正在逐

步形成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把教学改革的视线从认知领域拓宽到包括

情感因素在内的广阔视野里,关注教学活动中重要的非智能因素---情感。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

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

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所谓美术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

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美术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提高美术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中

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形成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是指教师把对学生的情感转化为满足学生对学

习合理需要的行为。

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思维活跃、敏捷、

深刻、想象丰富,学生如果在愉悦的状态下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将会最大限度

的提高课堂效率,使教师的“教”事半功倍。因此,在美术教学的各个领域,各

个环节中,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美术的教与学。教师只有充分重视学生的

情感因素,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近年来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言传身教,以情激情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好:“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

2

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这充分说明了教师榜样的巨大作用,学生对

美术课的学习态度大部分决定于教师,所以作为教师,首先应重视自身的职业水

平和人格魅力。职业水平包括:知识结构、教学技巧、教育艺术等等。这是教育

者通过教育教学过程有意识体现出来的。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其威信的高

低。而人格因素则是教育者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体现出来的。因此我

们美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师德修养,重视继续教育,苦练基本功,

并且要积极参与教科研,从中学到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其次要树立两个基本信念。“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坚信“人

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做到“不失手、不失言、不失礼、不失信”;做

到“严而有格,严而有理,严而有情。”切实关注情感活动,关注情感培养。

最后,要注意提高情感的感染力。 “亲其师,信其道”抓住学生的心,让

学生接受你,喜欢你的课。在美术教学中发挥“情感感染力”的作用,用我们教

师的积极情感去影响学生,产生共鸣,形成强烈的氛围,达到以“情”激“情”

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 体验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激

发学生的情绪体验,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情感的情境性特点启示

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生动活泼、新颖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沐浴在

优美的情境里,激发和深化情感。

美术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它需要学生全身心地主动地去发现美,创造美。

“有激情,一切才有可能。”教师要唤起学生潜藏的感情来求得共鸣。

如欣赏课中我们一边听着古筝弹奏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着范宽、马

远的笔墨丹青;一边听着约翰.斯特劳斯的圆舞曲,一边欣赏着莫奈、修拉的流

光异彩。如痴如醉的乐典无形的牵引我们进入画境,感染画中的精神,画中的韵

律,不仅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而且提高了绘画中的审美情趣。又如,在《傲

雪梅花》、《苍松翠柏》等中国画教学中,把诗文引入课堂,有意识的酝酿一种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气氛,让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去感受画境、描绘画境,

创造画境。

3

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对优化审美教育效应起着一个重要的铺垫、烘托

和促进作用。这大概就是艺术家柯罗所希望的那种教师的工作:应具有美好的光

彩,给人带来美丽的快乐 ,使人产生兴奋感,体现了美的教育过程……这就是

“艺术的成品”的愿望吧!

三、培养兴趣,以趣激学

儿童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从涂鸦期到写实期的转变。有研究表明,

"十三岁到十五岁的少年儿童,由于心理发育的原因,绝大多数人会进入一个被

称之为'高原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对自己的绘画自惭形秽,不断产生抑

制情绪,进而丧失了动手作画的兴趣。"

要想改变或者改善这样的局面,我认为,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顺应学生

成长过程中的规律,恢复学生的兴趣,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湖南美术出版社副主编黎丹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教材是向学生

看,是与学生的心理状况紧密相连的”。在这里,黎丹老师明确指出了学生是我

们工作的主体,只有读懂了教材、了解了学生,我们的课堂才会“有血有肉”,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我们是朋友》这一课时,首先我播放了一段视频,一首每位同学耳熟

能详的儿歌《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

看着画面上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的笑脸,听着孩子们甜美的歌声,每位同学的脸上

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画面,这声音,感染了所有的学生,他们一个个兴奋地跟

着哼唱起来,瞬时,教室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同时也将他们带入了对美好童年

的回忆。于是,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主动地进入接下来的各个教学环节。

因此教师要将情意与认知相结合,以轻松活泼多样的方式呈现课程的内容,

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兴趣,并使之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四、传递情意,体悟情感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

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 所以美术作品、艺

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着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来唤起学

4

生潜藏的感情求得共鸣。

如:在上七年级上册《走近大师》这一单元时蒋兆和的《流民图》给学生

带来了很大地震撼。它是一幅有一百个人物的巨幅历史画卷,是蒋兆和冒着生

命危险,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在沦陷区花了两年时间,以大量表现人民

在水深火热苦难生活的素材基础上画出来的,是一份中国人民的控诉书!画家

怀着爱国之心,和苦难同胞共患难之情,饱饮民族仇恨,以愤怒的画笔描绘了

一群又一群衣襟褴褛不堪,扶老携幼,饥饿疲惫的难民,到处流浪,流浪。他

们不知来自何处,也不知走向何方。在日本侵略者铁蹄蹂躏下的祖国,一片哀

鸿遍野,到处是血泪斑斑,这是我国广大人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画家用

血和泪写成的《流民图》。这样的作品能极大地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的

情景交融,最能生动地说明情感在美术审美教育中所起的动力和审美的作用。美

术教育,应该建立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这是最能体现其审美教育的一个特征。

五、走进心灵 进入角色

教育家斯卡特金说,“未经人的积极情绪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的冷

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们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以此告诫人们尊重对方的

人格和情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交流合作的基本前提。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为"主角"的介入,对学生主动性、创造精神的形

成乃至积极情感的形成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漫画学画人物表情教学中,我是这

样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的,每个同学想一想,要成为一个演员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问题提出,教室里哗然。有的同学说:“要有美丽的服饰”。有的说:“要有好

的身材”。更多的同学认为"必须会将各种表情表现自如"。虽然有的回答令人捧

腹,但正反映了学生思维活跃,纷纷以一个演员的身份进入角色。“你能上讲台

为大家表演一下吗?”接着我要求有志于成为演员的学生根据常见的“喜、怒、

哀、乐”表情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台上台下笑声一片。学生间相互补充完

善表情特征并发现面部的“眉、眼、嘴”对表情变化至关重要。当然,醉翁之意

不在酒,我不是要学生表演,而是画表情。因此我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角作用,

在印好的面部上眼眉、嘴道具、琢磨如何使面部具有"喜、恕、哀、乐"的表情,

并从中找出各种表情的规律性特征。此后,再由学生上黑析将自己归纳的规律性

5

表情进行摆置演示。每个学生均能进入角色,从自己的切身体会进行创作,主角

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情感教学应走进美术教育的课堂,使我们的美术

教育丰富多彩。情感是艺术的灵魂,艺术的一切活动都受特定情感的支配,情感

是无限丰富的、不断更新的,它必将推动审美活动的发展。当你对教学有执着的

追求,千变万化的情感教育手法就会应运而生,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丰富

和发展学生的健康情感,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呼唤情感教学优化初中美术课堂

无锡市雪浪中学 顾新梅

初中阶段的美术正遭遇着一种现实与理想的尴尬,这种尴尬表现为:在现实

面前,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上已经不如小学阶段的学生;但美育又有

着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通过美育为国家培养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

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是我们值得追求一种理想目标。

造成这样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尴尬”,主要是因为初中课程的增多,加之中

考的压力增大,在“应试”教育现象唱主角的今天,学生的“时间”“精力”严

重缺失,使得美术俨然成为了一门边缘学课,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被迫压抑,美

术的育人优势非但不能发挥,反而演变成学生学习的负担和压力。

引入情感教育心理学的原理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来化解“尴尬”,是教学中具

有创意又合情合理的明智之举。将“情感”作为一种美术教学的手段,听起来很

有新意,但并非自今日始,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有“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知之者”之类的精辟论断。情感所具有的一系列独特的功能为每个教师所

公认,将卢家楣教授提出的乐情、冶情、融情三个情感教学原则巧妙的融入美术

课堂教学,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之道。

一、在乐情原则中,捕捉学生的兴趣点

现代情感心理学研究已表明,学生在学习时候的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学习产

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乐情原则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乐情的状态,如果能积

极的创设条件,从学生认知、生活经验入手,捕捉学生的兴趣点,便能让学生怀

着快乐—兴趣的情绪进行学习,实现优化教学的目的。

在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经验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体会,在遇到挫折时但凡自

己感兴趣的事物更乐意去做,对此投入的热情和克服挫折的勇气,常常比那些自

已不感兴趣的事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情感如

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在土壤里,种子会萌发出芽来:儿童边认识边干

得越多,对劳动快乐的激动情感体验越深,他就想知道得更多,他的求知渴望、

钻研精神、学习劲头也就越强烈。”学生在愉快情绪下学习就会为学所乐,越学

越想学,越学越能学,越学越会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然而,在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这个道理我并不懂,在教学实践中偏离学生快

乐—兴趣点的教学行为时有发生。在上《关注你、我、他》一课时,我侧重肖像

绘画的技巧学习,卖力的单向讲解绘画的专业技巧,没有互动,只想把自己知道

的这些绘画本领一股脑的全讲给学生听,这场“独角戏”全然没有考虑学生兴趣,

甚至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直接让学生写生头像,仅仅是为了画而画,评价的标准

更是采用单一和传统的审美眼光“像”与“不像”。这样一来,无形中提高了美

术学科技能的难度不说,也没能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生成,在作业环节学生无从

下手,既不想画、也没信心和没动力画,大家从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的“干瞪眼”

到最后变成了叽叽喳喳的“茶花会”------这样的一场“闹剧”引起了我的深深

的反思,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融入进课堂? 动机、兴趣、自主、乐学等词语不

停的在我的头脑中打转,不断查阅资料后才渐渐清晰起来------

据调查研究,一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是能发挥自己才能的 80%——90%,并

且持续学习的时间比较长,然而,面对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能学习持续的时间短,

且发挥的才能只能是 20%——30%。针对初中生自我意识的觉醒,表达自己、肯

定自己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的现状分析,如果能抓住兴趣点,就能抓住学生克服困

难的决心,也能激发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达成乐学的境界。明白了

这一点,当我再一次尝试《关注你、我、他》教学的时候,我将乐情的原则融入

了教学中,采用了“班级相册——真实的我”的主题进行训练,让每个学生为自

己画一张自画像,最后大家的肖像画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全班展出,组成班级的一

个大“相册”。这种形式从学生想要更近一步了解自我、探索自我出发,不仅抓

住学生好奇、乐于、善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给予尝试作品一个最为直接的动

机,更是对作业的结果进行情境的创设,感受一个有个性的我在“班级相册”的

集体中的温暖,为学习和创作设立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体悟集体与自我的哲学

关系,是一次交流、学习、共享的舞台。由于它满足了学生成功的需要、求知的

需要、创造的需要,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很强劲,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

尽情的体验了创作带来的乐趣,从右脑绘画意识的建立、观察方法的改变、绘画

技巧的巩固,最后作品出现的效果大大超出了以往单向传统教学效果,在每张作

品中都能体会学生对于自己肖像画创作的一种虔诚而投入的态度,生动而有趣的

作品是教学最佳效果的有力见证。

从学生并不“买单”的肖像画作业,到充满“灵魂”和凝聚力的“班级相册

——真实的我”的作品展示,是在新的视觉角度重新挖掘内心真实的自我、感受

同学之间的友情,这种快乐-兴趣的情绪状态升华了美术学习的情感。

二、在冶情原则中,重视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

任何教育的学科其实都有双重功效,即除了传授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之外,

还要使受教育者的精神和行为进行相应的改变,这也正是冶情原则所强调的,在

培养学生认知素质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使学生的情感在学习过程

中获得陶冶,这是美育不能忽略的育人、育德功能。

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核心价值观:崇高而美好的品格,譬如同情、勇敢、礼貌、

善良、诚实、尊重、责任、懂得感恩等,自古以来这些就是中外教育家共同认可

的教育内容,这些价值被人类的文明所公认,并在文明中得以传承。后汉王延寿

认为美术的功能是“恶以诫世,善以示后”,南齐谢赫则要求绘画要“明劝戒,

著升沉”,唐代著名的美术理论家张彦远早就提出绘画的功用“成教化,助人伦”,

但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度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教育的功能和学生情感的引领

很欠缺,这种单纯的以美术技巧为主要解决的课堂模式,在现在的新课程理念下

显得有点过于单一、传统和守旧,它没有充分的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更没有

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美术的学科所特有的育人功能。

在美术教育中,我们除了教会一些美术基本技能,还能做些什么呢?仍从学

生入手,看看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现在缺乏些什么?初中生,这一群充满朝气的

年轻人,人格特征形成的早期阶段,生理心理都没有形成稳定正确的世界观和人

生观,是心理的“断乳期”,在家中都享有独特的地位,从小到大,一直被家长

关心、老师呵护、朋友关怀,俗称“小少爷”“小皇帝”,他们习惯了周围都关

注他,以他为中心,这种“被”关爱的角色,带来的一个“副产品”就是习惯了

“单向收费”,对自己受到的关心和爱理解为天经地义,缺乏感恩心的自大与自

身心理脆弱、经受不住失败的矛盾集中于一体,表现为典型的“青少年危机”,

针对这种特定年龄阶段呈现出来的“危机”,我借助八年级《打开的喜悦》一课,

引导学生渗透关爱、学会感恩进行感恩贺卡的制作。

我让学生为自己在人生成长道路上,给予最温暖的人制作一款感恩贺卡,在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及时的送上一份温馨的祝福,把自己的“爱”大声的说

出来。此角度和立意,已经远远的高出这节贺卡制作本身的意义,不仅关注贺卡

的知识和技能,突出美术学科的学科性,又重点突出了贺卡是传递思想和情感这

一重要根源意义,增添的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在进行贺卡制作中,为了培

养学生的创新和奇思妙想,我让学生注意到了材料的质地和性格的关系,进行大

胆的体悟和联想,比如易拉罐,这种钢制材料,让人感受到的是刚性和冷的特点,

让人联想到的是个性的刚毅和强烈,表达一种刻骨铭心的情感强度;碎花布体悟

到的是一种温暖而柔软的体会,让人联想到的是温情和互助·····这样的作业设

置也是帮助学生解决用各种材质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一个难点的巧妙处理,学生内

心的细腻被触动,感悟到的是对自己整个人生的一种感动与感恩。

美术教育培养人的道德感,审美趣味,意志,智力和创造性等基本的素质和

能力,以及进行心理疏导和艺术治疗。近代的王国维先生就提出了“美术慰人心”

之说。教师作为引路人,鼓励学生坚持着“道德长跑”,在冶情的原则中让学生

幸福的走在成长的道路上,不但能完善人格,滋润心灵、启迪智慧、激发创新,

是培养学生真、善、美诗化人生的最佳捷径。

三、在融情原则中,创设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学校环境中

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力和创造品质的形成,

对教师工作愉悦感、成就感的形成,对实现预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有重大

的影响,是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

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高尔基也说过:“谁不爱孩子,

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可见,教学效果杠杆的支点

在“爱”字上,只有教师爱学生,学生才能喜欢教师并产生强烈的对教育者的信

赖的心理效应,因此,将卢家楣教授提出的融情原则渗透进美术课堂,尽自己的

最大的努力构建情感的桥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将会收获

比单纯技巧更有价值的反馈。

1.美术课堂的融情从多一份尊重开始

“同学们,你们今天的美术工具都带了吗?”,在满怀期待后,一个班总有

2-3位学生会羞羞的低下头。在开学初的时候,总有孩子会忘记我多次强调的美

术工具。面对这样的情况,一味批判性的语言有用吗?很显然如果容易忘事的孩

子多半是学习习惯不好造成的,又因为学习习惯不好,相信在学习道路上受到的

批判也不会少,如果我再任由自己的不满情绪发泄,换来的只有孩子受伤的心,

这不是我要的结果,每当这个时候,我内心会对孩子产生深深的同情,我不再说

话,停顿数秒后,默默的将自己的工具借给孩子。因为有了数秒的空白停顿,孩

子们都对自己的行为在惶恐中反思,又在拿到我工具后感谢我维护他们在同学中

的形象而感动和自责,这种无声的行动传递的是尊重和理解,以后的美术课堂我

不必再为他们的工具而操心了。

2.美术课堂的融情从毫不吝啬的夸奖开始

“啊呀,真是太厉害了,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能将我们这么专业的技巧掌握,

画得这么好,真的,你很棒!”“你的观察真的很仔细,我都没有发现这一点呢!”

“哦,你的想象真好啊,怎么会想到的呢,太有创意了”------在美术课上我总

是毫不吝啬的夸奖每个孩子,不在乎将自己变成学生的崇拜者,有时候表情、动

作、声调都很夸张,但绝不缺乏真诚。因为自己总能借助美术课堂发现孩子们才

能的另一面,这让我着实的兴奋和感恩,几乎把自己变成了“星探”,不断的挖

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成就一个又一个的小“明星”,因为我坚信好孩子都是夸

出来的,情感的愉悦、关系的融洽将会帮助我们建立长久的教学互动,教学效果

又岂能不优化?

总之,教学的一切都要从学生出发,运用情感教学心理学的乐情、冶情、融

情的三原则树立新的教学课程理念,不断探索出一套更适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美术

教育,让学生在情感教学的实践中去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坚毅、灵敏、细

致、果敢的心理素质,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在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同时,

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带着这种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创造更美的生活。

画境生情,情升境化

——情感教学心理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初探

上海市浦东新区育英学校 吴涟漪

一、情感教学心理学的定义及概况

情感教学心理学,作为情感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的双重分支学科,它在心理

学领域里,担任起辅佐教学心理学,利用教育情感规律来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20 世纪初期以后,为了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需要,教育心理学家们试图创立一

门新兴学科以调节情感因素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失衡现象。

从最根本的涵义上看,情感教学心理学相比传统的教育心理学和情感心理学

而言,它更侧重于发挥情感因素在教与学活动中的积极影响。它大大收缩了教学

心理学的内容,从教与学的心理学角度探讨教学的系统、因素和功能,深入研究

教学中的情感现象,实施知情和谐统一的教学提供有关的情感心理学依据。1

二、对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其影响

纵观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原则都是建立在情感教学心

理学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在教学活动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有血有肉,有

情有感的鲜活个体,所有活动的开展都有赖于情感。基于情感特性、功能进行教

育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能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美好的情感是推动教育教

学发展的隐形动力。而美术作为审美学科之一,不仅与情感发生息息相关,而且

具有陶冶情操的双重功能。情感教学目标也是美术教学中最为重点关注的目标。

费希纳曾提到过,美能唤起人们一切的愉悦性和美好的情绪情感。如果没有

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著名教育

家蔡元培最早就将审美教育确立为国家的教育方针,他指出审美教育可以陶冶人

的情感,破除彼此的误解,创造更高的情操,使人达到一种新的精神境界。初中

1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第 4 页

是培养素质人才的关键阶段,初中的美术教学或许应该比其他学科更需要情感因

素的融入教学。笔者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仅从初中美术教学的角度,浅谈

情感教学心理学的策略运用。

三、策略初探

1.“以境生情”和“以情生情”

由 19 世纪末的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Janes,1884)和丹麦心理学家朗

格(G·G·Lange,1885)的机体知觉理论中,可以得知情绪是由周围神经系统

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下丘脑和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最终到达大脑皮

层引起的一种内脏反应。这一理论模式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尤其是以形象思维为

主导的艺术学科教学中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上引导发挥情绪和情感的作用。在

情感诱发的前期,最显著的心理机制就是“以境生情”。根据其主客体之间的需

要关系、预期关系和认知评价,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把‘模拟戏剧’的情境诱情策

略引入美术课堂。面对多文化冲击的时代,真正的美术课堂应该每个环节都富含

师生的情绪和情感色彩,而情绪和情感应该通过何种方法来激活?也许模拟情境

式教学应该是首选,并且是最有效调动师生创作情绪的方法之一。

在一次《面具彩绘》的美术探究课中,笔者指导学生赋予面具以不同的戏剧

角色来设计面具图案。对于‘模拟戏剧’的课堂而言,教师和学生是封闭舞台(教

室课堂)中的演员身份,演员的角色和台词可以由师生共同创作完成。舞台的舞

美环境布置就是课前的教室布置,戏剧道具就是绘画工具和材料。模拟是一种动

力模型,它是用以对物理或社会系统进行解释的动力模型,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抽

象出来,经过简化服务于学习目的的(Greenblat,1982)。在面具彩绘的展示绘

画课中,教师选择让学生自己成为舞台主角,为自己创造的人物角色设计面具图

案,并且可以编写台词进行即兴表演。这种带有戏剧色彩的绘画作品展示形式生

动形象,可以综合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艺、语言表达和肢体语言。课堂形式满足了

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创作激情。除此之外,在面具表演的环节,

教师还鼓励学生自筛选背景音乐。音乐的效果进一步渲染了学生的高涨情绪:犀

利的“堕落金刚”配上富有金属感的音乐、迷幻的“精灵”选用了空灵的音效;

童话色彩的“幽灵公主”选用了《最终幻想 10》的主题曲……据研究,通过听

觉材料进行教学,3小时后的情绪保持率为 60%,3天后的保持率为 15%;仅通过

视觉学习材料,3小时候保持率为 70%,3天后为 40%;而当视觉、听觉并用时,

3小时候的保持率上升至 90%,3天后保持率上升至 75%。因此在模拟戏剧的同时

加入琴瑟和鸣的背景音乐,不仅能使课堂氛围蓬荜生辉,更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创

作效果。从整台戏剧的展示效果看,学生在探究表演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

力,也获得了戏剧享受的快乐和喜悦。

在美术作品的展示评价环节,教师的评价方式也会影响学生对个人绘画评估

的心理反应和情绪波动。根据心理学史上的情绪认识—评估理论分析,无论是美

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d)20世纪 50年代的‘情绪评估—兴奋说’,还

是沙河特(S·Schachter)60年代的‘认知—激活说’,还是拉扎勒斯(R·Lazarus)

70、80年代的‘认知—评估说’,都无疑越来越重视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评价在情

绪发生中的作用。1因此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不管绘画技巧好坏与否、表现主

题明暗与否、思想情感浓淡与否,教师都应给予正面的鼓励和情绪刺激。对于传

统的分数制评价,在美术课堂中并非最为适宜。于是笔者以不同的艺术风格为视

觉去评估学生的作品。比如:设立“个性奖”、“妩媚奖”、“创意奖”、“时尚奖”、

“神秘奖”等称号。让学生在奖项的设置里,发现自己绘画作品的优势、不足和

与众不同之处。既没有磨灭每个学生不同的艺术创作个性,又同时提醒他们略逊

于其他同学的地方。学生在得到评价结果之后,又会呈现不同层次、不同强度、

不同性质的情绪表现。教师根据学生产生的不同情绪反应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给予

下一步的指导建议。

此外,情绪诱发的后阶段产物是“以情生情”,它是“以境生情”的变式。2

卢家楣教授曾在《情感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它可以包络两种情况:一是在

他人情绪影响下产生情绪;二是由自己表情作用产生情绪。在现代模式的美术课

堂中,通过调节控制他人或自己的情绪来辅助教学具有现实意义。诱导和调控情

绪的方法有很多:在现实情境中师生观察彼此的表情、再造虚拟情境、单纯的语

言神情动作诱发等。汤姆金斯和伊扎德认为,人类表情具有先天模式,这种模式

的神经刺激经丘脑处理可反馈达到皮层感觉区,从而整合情绪体验。例如:某教

师在讲授抗日战争题材小说孙犁的《芦花荡》时,为了能让学生深刻体会老英雄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第 179 页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第 181 页

不畏艰险、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和抗日根据地人民乐观豪迈的爱国精神。教师不

仅进行了范读和学生角色扮演,而且还运用了扎实的绘画基本功把小说主要人物

用“卡通漫画”的形式画在黑板上。借助视觉形象,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声情并茂

的朗读和绘声绘色的神态,更能从“卡通漫画”中完善对人物形象(老头子的爱

憎分明、大菱和二菱的谨慎坚强、敌人的贪婪愚蠢)的理解。可见,美术学科的

形象性和情感性不仅能在艺术学科中得到发挥,同时也能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淋漓

尽致的作用。

2.“通感”教学和“联觉”教学

通感和联觉的含义大同小异,它们的根源本是现代心理学和语言修辞学中的

术语,后来衍生至文学艺术领域。“通感”(Synaesthesia)通常指人类将生理共

通的感官体验和心理共鸣的现象融合一体。从东艺术审美和哲学角度来看,可以

理解为‘听声类型,描状摹象,六根归心,九识无碍’的至上艺术精神目标。“联

觉”(Synesthesia)是由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引起或加强其他感官活动,由多

种分析器中枢部分形成的一种独创性新感觉。格式塔心理学这样认为:视觉形象

的把握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它所创作的形象往往是具有想象力、创造性和敏感

度的美的形象。我们可以将通感和联觉的情绪体悟效应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调

动学生的多元情绪,综合学科教学。

如:在《平面形式美法则》的系列课中,笔者尝试把音乐融入美术的通感教

学。教师为了讲解‘构图布局’这一知识点,选用了两部与代表美术作品风格相

似的音乐作品,进行对照赏析。通常在音乐空间里,节奏曲式主要是通过多声部

织体的疏密、和声配器的变换、调性布局、曲体结构等形式来体现律动美,而美

术世界的构图布局则是通过造型构图、作品主题、空间虚实、章法色调、张弛松

紧等形式来诠释的。因此,笔者将这两点的同质异构性进行了对应赏析,用音乐

的优美怡情来激发学生对‘绘画构图’这一抽象知识的学习兴趣,打通理解通道。

首先用听觉艺术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情绪动力,引入‘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

两个音乐术语概念。然后引导学生把相关的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进行同时欣赏。

第一环节:莫扎特的《降 E大调交响曲》(K..543)&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

教师给学生解释‘主调音乐’的特征:即以一条旋律为主要线索,其他声部

和和声辅佐主旋律。接着让学生一边欣赏波提切利的油画《维纳斯的诞生》,一边

试听莫扎特的《降 E 大调交响

曲》。学生在整体感知乐曲的前提

下,引发了情绪波动从而对解读

《维纳斯的诞生》的布局产生了

兴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曲

式特点尝试比较理解绘画中的构

图特点。画面中心羞怯贞淑的裸

体维纳斯就像是‘奏鸣交响套曲’

的欢快旋律主线;维纳斯身旁的

西风神泽菲罗斯、花神克洛莉丝、

美惠三女神这三位女性的风情神

韵和飘逸衣纹就像是第一、二乐

章的行板和柔板。背景和副角色

的作用是为了烘托画面中心人物的形象精神。

第二环节:巴赫的

《 十 二 平 均

律.op7&达芬奇的

《最后的晚餐》;同

理,教师结合复调

音乐的概念,解释

《最后的晚餐》中

的画面构图情趣。

除了重点观察‘耶

稣’和‘犹大’两

个人物的神态刻

画,还可以深入分

析另外 10 个门徒

的各种神态刻画,

或惊恐、或愤怒、

或怀疑、或紧张。

又如:在《一场支离破碎的邂逅——碎片综合材料创作》的美术探究课中,

笔者尝试实践调动学生的嗅觉、味觉、触觉、听觉全方位协助绘画的联觉教学,

最终赢得了学生的高度赞誉和喜爱,这就是联觉效应的感性魅力。(1)嗅觉环节

——邂逅暗香。(若有蕊坠落花骨,由我来撷。若有香消褪晓风,由我来补。)教

师让学生蒙上双眼,靠嗅觉去感知一支玫瑰的芬芳,然后移情到色彩感知,说出

一种由花香联想到的色彩。(2)味觉环节——邂逅粉蜜。(舌尝绿末,半寸缭雾

半寸清浅。舌尝绿末,半寸缭雾半寸清浅。唇吻红豆,半寸谜霞半寸甜润。)同

样是在蒙眼前提下,教师给学生品尝一片预先准备好的抹茶味红豆吐司。然后请

学生根据味觉联想,说出最接近的色彩。(3)触觉环节——邂逅柔软。(来亦亭

亭,恍如柔荑低吟。去亦灵灵,轻胜芦絮唏嘘。)依旧是在蒙眼状态下,教师让

学生触摸两种不同质感的材料,并说出两种气质最为相近的色彩。(4)听觉环节

——邂逅音弦(粗听夜觞,恰似激漩叠叠。细闻玉萧,恰似微澜涟涟。)教师给

蒙上双眼的学生聆听糖纸摩擦的声响,让学生通过体悟发挥想象,说出脑海第一

闪过的色彩。在这样依靠五官感知来触发情绪效应的游戏教学里,师生互动自然,

学生在刺激惊喜中对碎片创作持续着强大的创作灵感和情绪动力。

3.染情移情

(1)感染情绪,传递情感

“情绪感染”一词原为心理学上定义人群交往过程中,由他人情绪引起的与

他人匹配的情绪体验传递过程。人们能通过模仿回馈、联想学习、语言调节、认

知机制、直接诱导等机制来引起情绪反应。通常分为无意识情绪感染和有意识的

移情感染两种类别,而在初中课堂教学一般指学生受到教师情绪刺激引发的高级

情绪体验。高级情绪需要高级认知系统加工信息完成,教师向学生感染情绪的信

息形式可以是语言文字符号、听觉符号、姿态符号或者是视觉符号等。

在首要环节,教师要能够自如调控课堂情绪,并情感性处理教学内容,从而

转化为情绪形式的表现。美术学科作为所有学科中最为形象直观的艺术学科之

一,它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是呈显性色彩的。针对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类

别的美术作品,教师应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经验进行加工、提炼,在课堂

过程中展示给学生以情感的渲染。情感渲染的方式包括言语表达、表情表达、神

态表达、语调表达、眼神表达、肢体表达、绘画表达等。如果能将这些表达形式

综合运用,就能比较容易地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美育效果。正

如英国教育心理学家 M·鲍门所说,“教师在课堂上犹如一个演员在舞台上,通

过声音、衣着、体态语言以及静默来表演、传播或接受信息。”1这就要求教师在

美术授课之时,需要忘却唯我独尊的角色地位,把自己当作课堂整体的一部分,

整部戏剧的演员之一。特别注意应把情感性、体验性和表情性作为美术教学的基

石,把知识和技能隐含地融入情感教学中。

例如在《圣诞舞会之面具彩绘》一课中,笔者把自己的角色定义为“一名魔

法师”,学生的小组分别定义为“光明巫师”、“午夜巫师”和“民间巫师”。在角

色设置之后,在学生的心理就赋予了新的含义,教师不再是比自己高一级别的角

色,而是和自己并肩作战的“魔法师”。在赋予小组名称的同时,也增强了部分

1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第 235 页

学生的自信和绘画欲望,因为他们是有巫术和魔法的巫师,无所不能。这就是一

种虚拟格式的情绪传染,情绪的兴奋度能增强绘画效果。其次,课堂师生的语言

传递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语言本身蕴含着巨大能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情感表

达问题。正如《庄子·渔义》1中所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

哀;强忍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

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功于外,是所以真贵也。”教师的情感用语应具有浓厚的

个人色彩和情感基调,或抑扬顿挫、或轻重缓急、或高亢低沉、或幽怨委婉。言

语的无穷变化容易直击学生的情绪,触发学生跟随教师情绪游走的冲动。情绪刺

激的强度和频率可以侧面地降低学生的间歇性疲劳,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的稳定性

和持久性。再次,教师的体态语言也能向学生传达情绪信号。教师的体态表情是

教学艺术中最自然流露的情感表现形式,这些丝丝入扣的细节体现了教师对教

材、课堂和学生的细微感观。主要体现在教学每个环节中的陈述、讲解、朗诵、

答疑、诱导、提问、鼓励、评价、节奏、停顿等变化中。最后,学生把由教师感

染的自我积极情绪再转移到艺术创作中,借助绘画载体和画面形式迸发出来,达

到移情的“入神效果”。

(2)乐中绘画,趣中审美

纵观古今中外,“乐学”一直是心理教育学领域最为主流的观点。捷克教育

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里宣扬‘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而这种把所有

回归给人类的教学艺术也一定是一种能焕发人类愉悦情绪的艺术。愉悦是激发兴

趣的源头,而兴趣则是学习最好的助推器。在教育中赋予快乐和享受,唤醒心灵、

陶冶情操更是当今素质教育和美术教育最为显著的金科玉律。

情感教学思想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共同掌控的课堂也必须是一块能催化学生才情智商和谐并

进的乐土。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遵循三条教学原则:寓教于乐原则、以

情施教原则和师生情感交融原则2。其中,“乐学精神”是三条教学原则的核心;

教师的着眼点应不仅仅在于学生能不能接受教学内容,而且在于学生乐不乐于接

受教学内容。如果课堂只有纯抽象的理论和不愉快的情绪,那么就成了对学生而

言的“无味之餐”,从此就容易在学生的心灵中培育不复信任的根苗。

1 《庄子·渔义》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第 129 页

由于情感具有强化、感染和调节的功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中是否能保证高亢

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调节着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绪状态和学习

效果。前苏联教育家、最优化教学理论的倡导者巴班斯基1(1926——1987),认

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条件下,教师是否善于在课堂上建立精神上和心理上的良

好气氛是起着巨大作用的。”学生的情绪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情境

性特点。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该把视觉欣赏和绘画技能相结合进行教学,

增加美术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教授美术社团的《马勺彩绘》一课中,教师不

仅给学生观看有关“马勺表演”的视频资料,给予学生感性的认知。同时,把马

勺彩绘的任务赋予了角色,让学生围绕着“马勺的装饰性和趣味性”去设计彩绘。

学生从情感上满足了视觉趣味的需要,因此绘画更有主动性。

(3)师爱如风,润物无声

师爱是师生情感交融的灵魂所在,是贯通师生情感回流的催化剂,是通往情

感学习的阳光雨露。师爱和母爱一样无私,它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特有职业道德

感,而且是一种浓缩的高尚情操。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来看,学生对于教师的依

恋需要和被关爱需求是最基础的心理安全需求。一旦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缺乏教

师的细心耐心关怀,他们的身心感受度会直线下降,直接影响师生情感关系甚至

消退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无论在课堂开始前,教师个人是处于怎样的心境,一

旦走进课堂就应该以两百分的饱满心态去面对课堂,面对每一位学生。良好道德

情操的教师应自觉地、有意地调控自我课堂情绪基调,因为教师的情绪会直接感

染整个教室所有学生的情绪氛围。面对不同个性性格特征的学生个体,不管学生

的气质类型是属于易交往的还是属于难以沟通的,都应该以同样包容的胸怀去悦

纳。

值得重视的一点是针对不同气质情感特质的学生,教师又应该根据其特征因

材施教。盖伦—冯特把人类的气质类型大致分为抑郁质、粘液质、胆汁质和多血

质四种。一般而言,抑郁质的学生情绪敏感脆弱,多愁善感,容易焦虑忧郁,教

师面对这类学生时要给予特别多的细心和耐心,以委婉曲折的方式与其沟通。以

鼓励为主,激励他们的自信心。粘液质的学生情绪克制冷漠,不善于表达和沟通,

因此教师应该主动与之沟通,帮助化解心理的障碍。胆汁质的学生情绪冲动易怒,

1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91 页

当他们处于激将的情绪状态下,教师应以柔克刚,不能言辞激进。多血质的学生

情绪活泼善变,开朗顺驯,教师应常常监督提醒,不能放松督促工作。

在教师施爱的细节中,要注意适当地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情感需要、审美

需要、娱乐需要、理解需要和求德需要。从言传身教里注入温暖和亲切,在学生

遇到挫折和情绪波动的时候及时给予心理援助。在意料之外的情境、认知评价和

课堂之外的生活中,教师也要寻找巧妙的技巧施予关爱。情感交融的师生情感,

能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春风。

四、结语

情之至,所以绘画,画之尽,所以情胜。美术教育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所占

的美育功能比重是不可或缺的,情感教学心理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渐渐成为

一剂美育的心灵良药。情感是刺激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美育是见证情感魅力的

载体。积极情绪的感染,不仅能激活学生美好的情感和真善美的心灵,还可以挖

掘学生的多元智能、创意潜能和创造能力,更能给学生带来真正潜移默化的情操

熏陶。

正如《斐德诺》1所说,唯有审美情感能成就最显著的魅力和最为可爱的命

运。情感是熠熠生辉的,美育因它而更加炫烂夺目。转弱为强,转薄为厚,初中

美术教育急需一掬陶养的清泉,而这股清泉的活水理应是情感教学。

1 《美学与哲学》【法】米盖尔·杜夫海纳著,孙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 11 页

情感教学在初中美术学科中的作用

镇江市实验初级中学 曹娴

一、情感教学在初中美术学科中的动力功能的作用

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①

情感是美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作用的

心理要素就是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法国 19 世纪最伟

大的雕塑大师罗丹也曾说过:“艺术就是情感。”在任何美术作品中,作品的形

象都渗透和凝聚着创作者所赋予的人格魅力和激情。如果说科学是以理服人的,

那么艺术则要以情动人,情感的真挚与强烈,可以增添作品的美感。

记得在每年的春天,我都会有两周是带学生外出写生,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

好,让学生先从情感上亲近大自然,有想画画、想动笔的冲动。而书画创作的灵

性来源于自然,一个符号、一个元素都取之于野还原于野。所以要时时注意动笔,

无论是临摹还是写生都能增长这种创作的欲望。就如国画中“外师造化,中得心

源”,大概意思就是要鼓励大家多多感受自然,描绘自然,这样才能得到绘画的

真谛。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感受着春光时节的美好,一边或集中或分散的描画的

自然的美景,可以画色彩、线描等各种形式交替进行,写生带给专业画家们无穷

的创作灵感和生命力。而作为学生,外出写生更唤起了孩子们的绘画欲望。就这

样,在樱花依旧烂漫的日子,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起到了很好的动力功

能作用。

学生写生作品 1《樱花》 学生写生作品 2《小路》

①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第二版.88 页

在学习九年级下册中国民间美术内容时,我也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观一些

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窗花、年画,引导学生感受这些由劳动人民自发创作的

作品中所包含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如,各种花纹形式的“灯笼”,属于美

与照明的统一;“刺绣”属于美与“穿着”的统一;“窗花”属于美与“装饰”

的统一;等等。其中九年级下册“蓝白之美”一课,内容是介绍南通一种蓝印花

布,这是一种典型的美与“服饰、装饰”的完美结合,包括色彩美、搭配美、图

画美,是江苏民间美术中包含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及畅想的典型代表。这种

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以此来塑造

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情感的体验在美术欣赏课堂中也起到了动力功能如:

作品赏析--北京故宫(民族自豪感的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的参透)宫殿是古代作

品帝王行驶权力和居住的地方,北京故宫我国现在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

整的皇城宫室,建于明永乐四年……)北京故宫,它那气势磅礴的大殿,宽阔雄

伟的广场精巧华贵的角楼、金方闪烁的琉璃瓦顶……给人以巨大的艺术魅力,它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

二、情感教学在初中美术学科中的调节功能的作用

情感的调节功能功能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组织和瓦解的

效能②。

美术课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爱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美术创作过程中

环境相对安静,容易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具有严格的条理秩序性,有利于协助学

生调节最佳的心理状态。美术创作过程是自由自在的,不带有强制性,学生宜于

在教师的引导下,畅开心扉,认识和发展自我渲泄释放自己的情感美术创作,一

定程度上是一个情感释放过程,同时它又是一个心理完善和健全的过程。这样通

过美术创作就达到了我们教育的目的: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心智,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欣赏课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以

学生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在接受者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地艺术作品的价值必性的

主动选择,吸纳和摒弃,它是经过审美期待和鉴赏过程,及审美效应的一个过程。

特别是审美效应的产生,也就是审美情感产生。欣赏课的活动对学生的情感认识

具有组织和瓦解的效能。

在九年级欣赏课中,我曾介绍到作品《泉》,这幅作品是法国艺术家杜尚行

为艺术方面石破天惊的一个表现——他把小便池作为艺术品直接搬进了博物馆,

并将之命名为《泉》。杜尚认为任何现成的东西,经过选择把它放在一种新的环

境中展示,并从另一个审美角度去审视,那么这件物品就是艺术品了。但中学生

对这样一幅作品显然难以理解,有的学生认为“现成品经过人的选择就变成艺术

品,有这么简单吗?”,有的学生则表示“这是什么艺术品?我就看不出它美在

哪里?”,大部分学生是“无法理解……”。我在教学中紧扣艺术是真、善、美的

统一体,是对生活的理解和尊重这一主线,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欣赏去学习。用

情感去调节学生的好与恶,从真、善、美的角度去引导他们。伟大的雕塑家罗丹

曾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真”是艺术的一个前提,

要想有好的作品,必须先去认识生活,体现“真”。正如有位画家所讲,自然界

是一个伟大的设计师,我们在生活中随处都可以发现他的优秀创作:比如说一个

树桩的局部摄影,呈现出千山万壑般强烈的视觉效果;一只青蛙的气囊局部放大

图,是很漂亮的肌理效果;就连一只辣椒的剖面摄像图,也是晶莹剔透的图纹效

果。我在教学中就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如:阳光下班驳的树影,白墙上

一系列的残痕,使用过的色彩斑斓的调色板……竟然都很美,这些都说明,在生

活中,一些物品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审视,就会发现其中的美,这时再引导学

生们去思考杜尚的行为,他们就会很自然的想到:杜尚把小便池搬进博物馆也是

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发现了美吧!

但是,是不是这些生活中的“真”一经发现,或者是把它重新置于一种新的

环境中就是艺术了呢?学生们对这一问题都陷入了深入的思考中并众说纷纭,这

时我又通过例证和理论分析:艺术要以“真”为源,但“真”并不是艺术的全部。

艺术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体悟,是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尊重。当艺术远离“善”与“美”

时,这时的“真”是苍白无力的。一些前卫艺术家们的行为,例如:人从剖开的

牛肚子里钻出来,用死婴炼人油……这些行为让一个中学生去评判是否属于艺术

的范畴时,学生们可能会给出多种答案,但只要以“真、善、美”的艺术审美准

则来衡量这些行为就不难作出正确的判断了。这种为了艺术的“艺术”,并不是

②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第二版.94 页

真正的艺术。艺术不仅是对身边“真”生活的一种感受,还要以积极健康的意志,

敏于捕捉新的意象,用自己特有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敢于创造新的生命。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初中生的审美方向很重要,使学生有全面、客观的审美观

念并真正体会到让学生们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实现教学的综

合性。情感教学在初中美术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能够真正起到调节学生的审美功能

的作用。

三、情感教学在初中美术学科中的感染功能的作用

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予影响的效能③

情生于境, 境能移情,初中美术课本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 只有让

学生进入那一幅幅美术作品所描绘的情境, 去体验作品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

的共鸣, 才能使他们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在创作与欣赏中,

触动其兴奋点, 拨动其情感的琴弦,用爱心去诱发学生的情感, 拉近学生与老师

之间的距离, 鼓励他们产生情感。

在《平面设计——装帧》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就是这样去做的。这一单元属

于设计.应用领域。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设计.应用中,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和

动手能力,在教学中要凸现美术是“生活的美术”,多与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

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应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作欲望。这一课的特

点知识性强、容量,课上学生似乎提不起兴趣,觉得太难了,不敢做。如何激发

他们学习、创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为

达到这样的学习效果让我大胆尝试:(1)边玩边做:课间,我发现好多孩子有收

集卡片的爱好,有的学生喜欢收集历代帝皇像、有人爱好收集水浒人物中的 108

将、 还有卡通图片、明星相片、好听的歌词、自己喜欢的散文、诗歌……于是

在《平面设计——装帧》的第一节课上我仅仅是要求学生把收集的零散的东西换

一种方式保存,并展示了一些装帧的范例,讲了一些基本知识,孩子们惊讶了,

又沸腾了“我也要把我的图片设计、装订成一本书”类似于这样的声音在学生中

此起彼浮,孩子们的兴趣已急剧上升到了顶峰,“平面设计、装帧”这些词似乎

一下子走到了学生中间。(2)边做边学:接下来的两节课,上课铃一打,孩子们

就沉浸到自己“书”的设计中去了,我先什么都不讲,让学生去发现问题。随着

学生的提问,知识点被一个个的拎了出来,我只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把原本

枯燥的定义、方法、内涵诠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孩子去发现问题,老师

有目的性的解决问题,这样边探究边学习的模式,效果显著。(3) 边学边创:

在看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我惊讶于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的意识。徐慧同学的

《Sings》一书,在书中用片片树叶设计了页面的装帧,用片片绿叶记摘着自己

喜爱的歌曲。豆豆同学在她的《卡通网站》的封面设计中,把漏空法进行了演变,

用紫与黑几个不规则块面,错落有致的摆放在封面上,与书籍内容的风格很统一。

朱剑同学在他的《水浒群英会》的页面设计中,大胆的用大色块、大写意把人物

表现出来,以此作为图片的背景,整本书的风格大气、豪放。张勇同学在他的《SlAM

DUNK》的装订中,采用了经折的理念,用黑色即时贴把卡纸相连接,巧妙之极!

《卡通网站》 《Sings》

《SlAM DUNK》 《水浒群英会》

一单元的学习,孩子们至始至终都激情饱满,让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问、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玩中学、在学中创。让艺术走进生活、应用于生活,让

③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第二版.111 页

生活融入艺术,让孩子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把生活中的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珍藏起来。促使他们萌生用艺术的语言来展现内心世界, 抒发各自的情感念头,

只有在这种心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富有生命的灵性, 才能真正达到情随境

生, 境随情现的最佳效果。最强烈最深刻的情感莫过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重

学生情感的前提下, 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中, 用心去与学生交流, 用情去与学生

沟通树立师生人格上的平等观, 使教育氛围变得更加和谐, 用积极乐观的心理状

态培养学生情感,去感染学生。

挖掘教材的情感元素助力美术教学

镇江市第三中学 张蓓

教材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载体,教与学都围绕着教材展开活动。如果按情感

因素在教材中蕴含的状况来划分的话,我们可以把教材内容粗分为三类:含显性

情感因素的教材内容、含隐性情感因素的教材和不含情感因素的教材内容。[1]

相对而言美术教材无疑是属于含有较多显性和隐性情感因素的,义务教育《美术

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美术课程的性质包括凸显视觉性、实践性、人

文性,强调愉悦性。”[2]其中,人文性和愉悦性直指情感范畴。再看课程基本理

念之一:“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

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

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

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3]美术学科本身

如此饱含情感因素,但是反观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容易对教材中包含的各种情

感因素产生“审美疲劳”而忽视了对情感因素体验和挖掘。卢家楣老师的课程,

“以情施教”的理念触动了我的自省和重新思考:对教材的情感因素的处理还可

以更深入吗?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材编排按活动方式不同分为欣赏·评述、造

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个单元。相对来说欣赏·评述单元的教材

内容中显性情感因素最为丰富,其他三个领域的情感因素需要教师用心联系生活

实际,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联系和呈现。下面结合四个不同的教学领域思

考和实践教材中情感因素的挖掘,助力美术教学。教师对教材内容需要进行情感

性处理。

一、善于引导,凸显教材中的显性情感因素

欣赏·评述单元是教材中情感因素最为凸显的部分。所谓显性情感因素,就

是指在教材内容中通过语言、图片和照片等,使人能直接感受到的情感因素。[4]

教材中的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客观自然和主观情感的表达,是

在其艺术活动中所融入的各种情感在艺术作品中的集中体现。当这些艺术作品作

为教材内容出现在教材中会直接显示其情感的感染力。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诞生

的艺术作品又是各异的文化情境中的不同的情感的集中体现。如苏少《中国古代

书画欣赏》一课的宋元时期的山水画作,画家通过寄情山水的意境之美表达对宇

宙、自然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感悟;《在绘画中永生》一课中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

画中展现的人的觉醒;在《力量与生命》一课雕塑欣赏中罗丹的《加莱义民》展

现的可歌可泣的义举和具有坚强意志的英雄形象的塑造,都是很好的切入点。

在备课和教学中用心去挖掘这些丰富的情感因素促进教学。

案例 1 :哭泣的《格尔尼卡》。

这是毕加索的名作,巨大的画面以黑白灰色调铺陈,支离破碎的躯体遍布画

布。学生咋看之下不能理解其意义。教师需予以适当引导其自主学习,感受画面

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激起学生自发的情感体验。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画面:辨

认画面上有什么?画面什么色调?你看这幅画心情好不好?为什么?在学生分

组讨论之后,问题的焦点就聚集到画面上为什么又这么多破碎的人上面。教师继

续引导:破碎的人让你想到什么?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有各种假

设:地震了,战争了,海啸了,车祸了……再看这么悲痛的画面,最大的可能性

是什么?画面上的牛和马传递给你什么感受?画面一片残酷之中又有没有温情

和希望的存在?学生又能发现牛的冷漠和马的悲嘶是有其象征含义的,画面上的

一朵小花和一盏明灯都让人看到希望的存在。通过画面内容和美术语言及其文化

象征含义的进一步剖析,通过评述学生深刻感受到了作品中蕴含的对战争的控诉

和对人性的悲悯,将美术语言和情感因素之间的紧密联系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

尝试让学生借鉴毕加索的表现手法去以地震为主题来尝试画面的组织,学生有了

先前的情感体验就能够很自觉的运用美术语言来表现这类题材了。

二、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创作境界

造型·表现单元重点关注美术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可以说更偏重于基础知识

和技能的方面。虽然教材之中蕴含的情感性因素不是很显性,但是审美本身就是

一种很美好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造型手法、风格、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的

角度去感受作品之美。但是实际上教材中的印刷品和原作有着很大的差距,单看

教材中的印刷品很难真切体验作品之美,受到审美的愉悦。教师可以尝试各种的

现代手段,让学生无限贴近作品,近距离感受作品,体验审美的愉悦。

案例 2:与梵高零距离。

在欣赏梵高的画作《麦田上的群鸦》时,教师一般引导学生从画面的笔触、

色彩、强烈的个人风格等方面来欣赏。学生看着印刷品,对作品的笔触、色彩感

觉不是很强烈。我在上这节课时选用了一段截取自日本导演黑泽明的电影《梦》

的影像资料,在这个十分钟的短片里描述了一个画家在参观梵高画展时想象自己

进入了梵高的画作,在梵高画笔下的法国阿尔的乡村里寻找梵高,与梵高对话的

故事。在欣赏影像之前,我说:“假设你就是那个进入梵高画作的人,近距离的

欣赏那些画作,你看到了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这是一部视觉效果很

强烈的短片,在欣赏过程中学生跟着那个寻找梵高的人游走在各个画作中,脚下

踩的是艳丽的色块,手上触摸的是密密的笔触肌理。在短片的最后,一片麦田之

中,梵高消失在追寻者的视线中,一群乌鸦自麦田中飞起,定格成了那幅名作《麦

田上的群鸦》。学生都发出了一阵惊叹:“啊,太震撼了。”“梵高的画太精彩了!”

老师引导学生回到欣赏前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就很有感受:“我觉得我第一

眼看到那座五颜六色的桥时特别的震撼,梵高笔下的那座桥太漂亮了。老师,那

座桥是真的吗?在哪个地方啊?”“我特别喜欢在乡间小道上游走那一段,路旁

的树的笔触很奇特,扭来扭去的,树都像活的一样。”学生的兴趣被很好的调动

了起来,他们直观感受到了梵高笔下的色彩与笔触,感受到了梵高的激情。在此

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学生感兴趣的桥、树、阿尔的乡村景色和画

作对比欣赏,学生感触更深。在这样的强烈的审美体验基础上,学生的创作活动

自然水到渠成。

三、贴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赋予素材以情感色彩

设计·应用单元主要将艺术和生活进行有机联系,通过平面和立体的各种设

计的表现,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教材中有的情感因素是隐性的。在这

类教学中,如何挖掘素材中隐含的情感因素,并与教学有机结合,是需要思考和

尝试的。如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引导和讨论将隐性情感因素逐步呈现。

案例 3:富有创意的查理。

在《材料的新生命》一课中教学内容是学习如何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废旧

材料进行小雕塑或现成品的小装置作品的创作。除了渗透环保理念的情感因素以

外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多思考关于废旧物品的艺术创意可能性的良好

习惯呢?教师在上课导入环节提出了一个情境性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平时家

里用完的牙膏的牙膏盖,是如何处理的?是直接扔掉吗?还是有其他的用处吗?

选择扔掉的请举手。”大多数学生举起了他的手,也有少部分没有举手的同学,

老师继续问:你是如何处理的呢?有学生说拿来垫椅子脚。还有学生说,觉得扔

掉可惜,但是不知道能用来做什么。教师一一肯定他们的想法:垫椅子脚很具有

实用性,也节约脚垫,环保;注意收集的同学更是养成了一个收集材料的好习惯,

事实上很多材料都需要积累一定的数量才能完成作品。然后再回到收集的牙膏盖

怎么用的主题上,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小男孩查理,他是怎么收集和创意使用牙膏

盖的。播放电影《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片段:查理央求在牙膏工厂上班的爸爸每

天带回一些废弃的牙膏盖,他用这些牙膏盖搭建出了一座巧克力工厂的模型。原

来小小的牙膏盖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后也能产生惊人的作品。学生不禁感叹:查理

真是太有创意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因为在这个情境中教师把问题紧密联系

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从而让学生切实体验到创意的巨大诱惑力,也激发了学生

创作的积极性和兴趣。

案例 4:我家的墙上挂什么?

在对于设计作品进行评价时,学生常常会简单的以喜欢或不喜欢来评价。喜

欢是一种心理感觉,学生的回答可以是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但也可以再往下深

究其理由。为什么喜欢,喜欢他的什么?在教学中可以把设计作品放在一定的生

活情境中去评价。或藉由一定的情境对作品进行选择和应用。如在《时间的表情》

这一课中进行了时钟的设计,进行点评时就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可以给

出几种不同风格的家居环境,设问:此件时钟作品适合放置在哪种风格的房间?

为什么?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的津津有味。以此类推,教师还可以继续深入挖

掘生活的各个方面,如 T恤的个性图案设计、各种生活用品的美化设计等,都是

可尝试的形式。

四、综合各科层面,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丰富展现教材中的

情感因素

综合·探索单元多以综合性的美术活动为主,它分为三个层面;(1)融美术

各学习区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2)美术与

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著不同程度的

交又或重叠。这就给出一个广阔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

但正是由于这个单元的教材中包含的情感因素很丰富,所以需要教师在教材的把

握和呈现上有整体的把握和取舍。

案例 5:多姿多彩的《端午节》。

这一课是以端午为切入点,感受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教材中包含如对中华传

统艺术的热爱,对现代社会对文化的传承态度,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和弘扬等诸多

情感因素。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可以从多个视角呈现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如历史

的角度,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屈原投汨罗江的传说;文化的角度,端午节的民俗

习惯有哪些,为什么要吃粽子、挂荷包、赛龙舟、洗艾草澡?五毒、五色粽、五

彩绳怎么都是五这个数呢?五种颜色有什么含义?那些鱼、荷、蝶、莲、石榴、

图案有什么寓意吗?美术的角度,荷包、香袋、彩粽有哪些不同的形式?试着做

一做,感受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文化传承的角度,中国各地的端午节系列活动

你知道吗?我们本地有哪些活动吗?再链接韩国的端午祭申遗事件,你的看法是

什么?从多个层面去立体呈现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情感教学心理学的学习告诉我们,寓教于乐、以情施教是提高教学效率、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条件。对于教材的情感因素的把握是其中的

一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还要关注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学生的需要、动机的激发

等多个方面,师生共同成长。

争执,可以说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不知不觉就学到了知识,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方式。课余开设了“科普知识”专题讲座,比如“地震知识讲座”“化学与健康”“物理之旅”等一系列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讲座,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还开展了“自然科学知识竞赛”,学生参赛热情高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愉快教学是充满爱的教育,教师一定要带着对学生的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既要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使优生更优,

差生提高,使学生爱上学习、学会学习,在愉快教学中得到更大的胜利。

参考文献:

[1]张民生.自然科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8.[2]李云恒.愉快教学法在自然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实践

与研究,2003,(1):44-45.

!!!!!!!!!!!!!!!!!!!!!!!!!!!!!!!!!!!!!!!!!!!!!!!!!

[摘要]文章从在美术教学中表达师爱让情感相互交融,美术教学中情感是艺术的根,在美术教学中讲

求亲其师、信其道,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多种手段激发情感等四个方面讲述了美术教学与情感的

融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的功能,利用情感因素的作用来达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提

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关键词]情感;美术教学;多种手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046(2012)7- 0134- 02

2012年 第·7

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期总第 132 期

Jul 2012

美术教学与情感的融合朱艳琴

(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7)

情感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特质,是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态度体验,这种体验只要与人的需要一致,就会表现出肯定、积极的态度,从情感上也愿意接受。相反,这种体验与人的需要不一致,甚至相互抵触,就会表现出否定、消极的态度,从情感上也就拒绝接受。可见,在认知过程中情感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如果人在认知过程中毫无思想,没有追求真知崇尚艺术的热情,那么古往今来一项一项伟大的科技发明、一道一道深奥的数学题解、一件一件惊世骇俗的艺术收藏品、一幅一幅价值不斐的千年古画等等又从何而来,不正是这些创造者、研究者执著于对真知、对艺术的追求才产生的吗?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笔者认为不能仅限于对学生传播美术知识与传授美术技能,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应把美术教学活动当成塑造人的活动。美术教学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综合美术素养的体现。美术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的投入,让知识在心灵的交汇中传播,把技能通过情感的流动去传授,这样做好比是树木不能无根,流水不能无源,情感就是美术教学的源,情感就是美术教学的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让积极的情感因素充当

学习知识的催化剂,把美术教学与情感有机融合,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在美术教学中通过表达师爱让情感信息交融在现行素质教育推行阶段,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

化,教师与学生之间完全平等,是如同知己式的教导员和朋友式的传播者,不再承担师道尊严的角色。“师爱”的价值和作用在美术教学中体现也极为明显。师爱作为推行素质教育的原动力,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燃料,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性与完美的人格。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能把自己定位为旧式的尊师、严师甚至是酷师,而应该向学生施以“师爱”,把学生当成朋友,把自身的积极的情感释放并传递给学生,进而让师生之间的情感融合起来。可见,美术教师自身要具有丰富的情感及传递情感的能力、饱满的精神、慈祥的笑容、优美的语言,一个眼神、一句叮咛都将是很好的传递情感的导链。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不可能使全部学生都对学习感兴趣,有能力弱而困惑的,有因顽皮而违纪的,还有因表现突出而狂傲自大的,面对这些学生时,对他们注重平等、讲求信任,能理解、宽容和体贴关心,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责骂都将是师生情感信息交融的通道。教师用亲切、幽默的方式化解学

134· ·

DOI:10.16227/j.cnki.tycs.2012.07.056

生的种种失误,用无比的关爱去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二、在美术教学中把情感当成艺术的根教学是一种艺术,而艺术的魅力在于有无感染性,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像演员一样在舞台上表演,学生就好像是观众,表演得精彩观众就喜欢看,表演不精彩就感染不了观众,因此,教师就要用自己积极饱满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把美的教学展示给学生,通过美的教学去吸引、激励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动态、板书等等媒介都能传达美的信息,出色的教师会在教学中倾注健康的、丰富的情感,会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享受艺术的过程中学习。例如: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和激发,让他们在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以及作品背后一些相关的链接故事中领悟艺术作品的价值,感受到大师大作也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他们的情感体验。如《蒙娜丽莎》画像中神秘的微笑、凡·高《播种者》画面中播种者的艰辛、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的痛苦的表情等等,通过教师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和情景设想后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激发他们追求艺术的情感。

三、在美术教学中讲求亲其师、信其道契柯夫说:“教师和学生之间互有好感,互相尊重,

有利于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美术教学中也常常会出现这种尊师爱道的现象。教师的人格品质、渊博的知识、亲切精准的课堂语言,甚至教师的表情、手式、姿态都会对他们造成极大的影响。通常学生喜欢一个教师,那他们对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会学得比较突出,进而对这位教师所讲的每句话也会信服。俗语说:言传身教。教书和育人是同时进行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教学热情,可以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产生爱的共鸣、心的呼唤,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人的情感可以激发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正常和谐的关系,就会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尊师爱道”源于教师自身,美术教学中教师如果

板着面孔进课堂,那么与学生的距离会越拉越远,学生会望而生畏,在情感上产生排斥。教师应和颜悦色,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把学生这种对教师的尊敬与热爱转化成学生学习知识的巨大动力,转化成学生学习知识的强烈兴趣,自然教学会顺利进行,学生也会主动去完成教学任务。那种消极、冷漠、沉闷又毫无情感的严格管理,是 不 能 调 动 学 生 对 美 术 知 识 和 技 能 的 积 极 性 和 创造性的。

四、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多种手段激发情感1.为学生营造轻松的绘画环境我们知道,提高美术能力的前提是提高对美的感受

力。因此,我们便需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优美的绘画环境。在室内上课时,如果所在的环境都安静优美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可以保持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画架画具摆放整齐,室内画稿张贴有序,几何体、石膏像陈设井井有条。而在室外写生时,远山、绿树、清溪、蛙鸣、鸟叫这些优美的风景,动听的声音,新鲜的空气能使人身心舒畅,使学生感受到整洁美、协调美、自然美,同时在享受

美的过程中激发情感。美术教学活动的进行需要一个轻松的气氛。学生精

神状况受教学气氛的直接影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等都与之有关。那么,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的绘画环境,应用情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严肃认真又要愉快活泼,这样的课堂气氛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让学生参与良好的视觉体验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视觉效果明显,汇集到心中自

然就会有好的作品产生,学生观看到色彩鲜艳、情节生动的作品,他们的生理及心理都会受到感染,并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更能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与感受。

美术教材中范画、插图都很小,学生对作品的细节观察不到,满足不了视觉需要。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多应用范画、挂图、实物等。还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 PPT,利用实物投影仪、网络等先进的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能用自己的眼睛全面、清楚地感受到。这种视觉体验,对学生学习美术情感的激发尤为重要。

3.利用音乐或电影调节学生的情感在美术教学中辅助音乐,把音乐和教学相结合,用

音乐来活跃课堂氛围,当音乐响起的瞬间,人的心理会产生愉悦的情感,可减轻压力、舒缓情绪,将平面的美术与有空间感的音乐结合,学生的情感之门就会开启。曾记得,学生时代最喜欢上的课就是语文老师讲《孔乙己》的课文时放了一段孔乙己的影片,影片中孔乙己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节课深受学生的好评。受此影响,电影播放应用于美术教学中,能让学生很快了解人物的故事情节和情感经历,加深理解并产生强大的情感共鸣。在美术教学中可适当地插入一些与教学任务相关的影片,通过这样的链接来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情感。

综上可见,教师在讲解深奥的造型特点、色彩、线条、形状、空间、肌理等这些绘画知识的同时,进而结合内容、主题对所学习的知识、所欣赏的作品融入情感,进行美感体验,使之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学生创造就会有动力,随之作品也会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2]袁桂林.现代教育思想专题[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6.[3]张行涛,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3.

135· ·

科技信息 2011 年 第 33 期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浅谈职高美术鉴赏课角色扮演式教学的作用李 洋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52)

【摘 要】在职高美术课教学中,教师使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可以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键词】教师;教学;学生;角色扮演;误解;方法;问题

美术鉴赏课教学在高等教育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开展美术

鉴赏课教学对于激发学生正确地认识美,自觉地热爱美,追求美,健全

人格,健康性格,培养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学生与学生之

间的接受能力不同,起点也不同,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对美术感兴趣,去

自觉地深层次地学习, 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教学方

法,以我的教学经验为例,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深入到与美术相关

的人和环境、事物中去,能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

能动性。

1 职高学生对于学习《美术鉴赏》的误解

长期以来, 不少职高学生对于大学美术教学存在两方面的误解,一是认为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围绕就业,以专业基础为主,学习

《美术鉴赏》课与专业无关,更与今后的就业关系不大,甚至有一部分

学生认为根本没有学习的必要。二是认为《美术鉴赏》就是画画或是看

看图片,对于大部分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提不起他们兴

趣的。 实际上,造成这两种误解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不了解素质教

育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对于今后职业规划的作用。另外,以我所执

教的学校为例,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义务教育时期没有进

行过正规的美术基础教育,或是只受过很少的美术基础教育,这部分

学生对于曲高和寡的艺术内心具有一定的距离感, 进而产生抵触心

理,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2 角色扮演式教学在《美术鉴赏》课的应用

2.1 教师使用角色扮演吸引学生兴趣,赢得课堂最初关键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运用角色扮演导入新课

可以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进入兴奋的

学习状态,收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例如,在导入《色彩的感情》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朋友说我是橙色的,活泼开朗,家人

说我是粉色的,温柔体贴,同事说我是蓝色的,稳重可靠,那同学们觉

得我是什么颜色呢? 学生一听来了兴趣,纷纷就自己对老师的理解分

析了起来,接着对号入座,又通过周围同学所穿的服装色彩去分析他

人的性格爱好,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2.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激发学习自主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教学应成为欢乐愉快的

认识活动。活泼生动、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

奋的状态,引起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接受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

联想、分析、综合、推理,进行创造性思维。 鉴于人的这种特点,教师应

尽可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课堂氛围。 例

如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设定好“文艺复兴”这个情景,让学生自己选

择扮演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或是艺术作品进行公开表演,为了扮

演好自己的角色,学生会自觉地在下面搜集各种资料,在搜集资料的

过程中,学生已经在对这一时期的某些艺术家或是作品进行深入地了

解,当堂表演时学生又加深了记忆,在向老师请教和与他人讨论的过

程中再度加深记忆, 这种方法不但有趣还符合人的普遍记忆规律,即

人的遗忘有先快后慢的规律,每一次识记之后,有 70%左右的材料内

容被迅速遗忘,只有 30%左右进入缓慢遗忘过程;所以,遗忘 是 正 常

的,要想记住学习内容,就需要不断复习,重复记忆,通过角色扮演重

复识记的方法学生已经将知识点牢牢记在脑中。 在我上过课的班级

里,就有学生因为扮演达芬奇而了解喜欢甚至崇拜上这位艺术巨匠的

例子。 另外,我针对职高学生学期短,学习主要是为了就业这些特点,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结合服装设计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扮演不同工作,不同职位的人来学习如何穿衣打扮,不仅教授了课程还教会了学生十

分实用的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尤其受学生的喜欢。 综上,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2.3 师生互换角色,换位思考

师生“角色互换”也是一种角色扮演的方式。 多年来,受传统教育

观念的影响,学生在潜意识里对老师就有敬畏戒备的心理。 我们的教

师总是习惯于扮演权威者的角色,总以一个尊者、长者、说教者身份自

居,让我们的课堂存在许多的教条,教师和学生之间有较大的距离。通

过我对 90 后学生的一些调查,学生更易于接受亲切的老师,因为喜欢

老师而喜欢上一门课。因此,为了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如何“扮演好”教师这个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在课堂上,教

师充当学习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充当研究者、教授者的角色。 例如,我

在从事美术鉴赏课教学这些年, 经常有学生不理解老师备课的辛苦,上课不遵守纪律,批评还不服气,使用了角色互换的方法后,让学生来

当老师,学生通过课前的精心设计准备,知道了教师备课需要花费大

量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之后,他们对教师工作的认识易于言表,从而

在课堂上自觉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地配合老师的工作,有利

地摧动课堂工作的开展。不仅如此,他们还极大了影响了周围的同学,激发学生进步意识地诞生。

3 结论

不难看出,角色扮演式教学,如同一支“兴奋剂”,有效地抓住了学

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自觉学习,牢固学习效果,得

到启示,受到教益,激发起学习的强烈兴趣,促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

发展,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让课堂焕发新机。

【参考文献】[1]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5.[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17.[3]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24.[4]邵宗杰,卢真金.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责任编辑:常鹏飞]

(上接第 457 页)[2]顾隆.多媒体教具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地位[J].四川解剖

学杂志,2004,12(2):154.[3]吴江东,赵咏梅,卢慧.多媒体教学在人体解剖学课中应用的构想与实施[J].解剖学杂志,2005,13(3):49-50.[4]贺生,胡庆甫 .多媒体在解剖教学中使用效果调查与分析 [J].四川解剖学杂

志,2004,12(1):78-79.[5]彭大才.正确认识多媒体在解剖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2005,18 (10).

[6]裴亚男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

合,2003,3:30.

作者信息:吕文龙(1983—),男,汉族,山东日照人,助讲,硕士,连云港中医

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从事神经干细胞基础与应用研究。

[责任编辑:常鹏飞]

○职校论坛○

471

课堂教研

探究情感教学在初¥美术中的有效运用

邓 琼

(上餞县黃沙岭中學 fC西 上铙 3M1 1 9 )

摘 要 : 情感教学 , 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

种重要教学思 想蓬情感交流, 促进教师与学生的1发展》

勃发展 , 并被各个阶段的教师 广 泛应用 于教学 。 在心理教育2 .

3 、 对教师与零肇裔準动作 !^#的研究领 :域

, 情感教学一直歡看做研究 的重点对象 .

因为认知是我们获:取知?的过襄 , 人作 为倉物链的顶 i#1

情感教学对学生 主体性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 情感教学和鑷高缀的动物 , 有翁一

#K 别 擎 :

太 論■萁他32物 的拿 ? .

不权是一

种教学模式 , 更是教师与 学生交流互动增进感情的虜 , 就是情感 , 认知作为一项人業活动 , #随翁情感的:

过程 , 文章研究 T情感教学 的基本内 :涵、 初 中美术情感教学產 , 相对应:的教季活动也变织爹情感 心:

理学家认为 * 积

的 功能以及初 中 美水情感教学的 策略 极的情感对认知与教學具有推动怍'

用:, 人#偷悦时的;£作

关键词 : 情感教学1初中 美术 ; 基本 内涵t 激磁

]感*是察半功锫的 * 在消极时的3:作梟霧倩功宇的 <囡为人在

兴奋状态下 , 血液循环加快 , 头脑更加复活清廳, 思维比

情感教学在我B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 命秦时期这较活跃 , 记忆力比较率'

固 》 对学邳行为着推动作用 》 而人

种教学思想 .

就被我国教嘗学者提出 《 每一个教学活动都会在消极状态下 ,心神不宁 , 心不在氣 紧张焦虑抑郁 , 对

有情感的渗透 , 没有完全 .不带情感纯理性的教学 。 情感教学 习行为有阻碍作用 》 高效率高旗量的敦学还在于教师把

学以学生发展为主 , 推动学生 的主体性, 让初中学生的专握好情感的尺度 , 不宜太强烈 , 这样容易让学生反感 ,也

业美术知识与情感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 , 情感教荸f种不食太癥弱 , 这样不容易 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 》

人性化的教馨-另外 , 教师 良好的教学情感可以 :影响 自身 * 使翁师

1 、 情感教学的基本内涵发挥 良好的教学水平* 打开思维 , 活跃课堂 , 用适合学生j情感是人类特有 的一样无形物质 * 情感教学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 , 让学生易于接受 。

用语售 》 形态 、 动 作等负载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 满足学3 、 初中美术情感教学策略

生认知需要和感情需要 , 推动 :学生生体性 , 促进学生发3 . 1 、 寓情子景

展 , 提禽教学质量的教学 》 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寓愔于 首先 , 这里提到 的景要使人感觉舒追 《

伴随着情感的产生, 情感与理论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那 么校园环境应该优美 , 使学生享受这个环境 》 让学生产 ^

透, 相通識合 , 读麵 的愔感与理论知识獲到和谐发展 《ft—种流连忘返的感受 。 另外 , 在教学时 , 教师要fe读符

更深层次的理解情惑教学 , 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鲁 合教学 内容的情境 , 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 , 这样有利于学

第-

% 从教学的形式上着 r 情感教学是教 师与 学生生更好的创作 , 带有感情的创作都是优秀的 。 例如 , 在讲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俄复动 , S动是憒感教学的基碑 。 从更授第十讲 f古代山水画I 时 , 教师:

应该创设一

斗优美M深的层次来着 V 情感教学既是教师与季_敎与学以达到教境 , 在讲解时 , 注入 自己的真情实感 , 将这种感情赋予在

学 目的 的教学 , 更是教师与学生增进师生情感的过程 《创设的情境之中 , 让学生通过这种情境 , 感受教师所表达

第二* 情感敦学中 的情感包括积 极情感与 消极情的感情 , 然后带着學生 自己领悟到 的东面去创作 , 含有学

感,例如 , 欣喜 * 兴奋 ,

欢乐 ; 悲伤 , 愤怒 , 忧愁 ;还有生情感的美术作品就是一副成功的作品 。

一些ft杂的情感 《 但情感教學更強调积极情感 , 教学中救1 2 、 动之谋情

师 it该注入 _己积极的情 以引 辱學 积极向上^ 从W首先 , 教师为人师表 , 在學Hffl前要有—个良好的形

达到正常的和谐的健康的情感交流 》象 , 谈吐要大方 , 多与学生沟通 , 让学生觉得平易近人^学

2 、 情感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功能用上 ^ 教师要做学生的 良师 , 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 , 帮助学

2 .1 、 激励学生 生解决学习 问题 。 生活上 教师要做学麵益友 >嚇難 ,

教师积极 的态度与情感在渗入教学时 , 学生很容易的生活 , 给学生提供生活上力所能及的帮助 , 拉%被影响 《 教师将积极 向上的健康的情感注入教学中 ,

往往距离 , 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友谊的挢梁, 以情传

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 弓I

起学生兴趣 , 引 发学生斗志4 、 结语

的作用 , 成功的教学 , 除 了教师专业的学术知识 , 良好的总之 , 情感教学 的教学f式%有

语言表达能力 , 充分的准备 , 合适教学方法以外 , 还在于 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交流, 拉近教離与学生的 感f教师能够把握好 自身的情惑 , 激发学生的情感 , 满 足学生学在初中美术中的I使学生 的创作更具有

的情感需求 , 达到共鸣 的效果。 让学生在情绪高涨的氛眉术作品更包含学生的情感 , 情感教学在初 _美术的应 还

中激发学习潜能 , 从面提高教学质儀与教学效率 》能帮助教师增强教学湓患^优化教学? ^2 . 2

、 感染学生标, 美术知识 和谐发 发学

情惑具有传递的 作用 a 情感共鸣就是情感传递的最 生 动學生的主体性 ;^上教.学变成情感&流主要的麵 ,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有着最直接的影 学习 ,

响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入 的情感能使学生情绪高涨 , 词参考文献

样 , 也態使学生情绪低落》 教师积极罐感传递翁学生, [巧 卢 家板 情感教考 心 理 学 [M ]. 上 海 : 上 海教^ 出

能使学生絲觸細織下料 , 紐#癖 ;觀轻 ^松 , 从面形成

一种良好的师 :生歲系 , 有利于教师与 :学生的m黄红发■

感教育 m . 教育理论与 实践. 1 9

叫ul=?

■Vp1r

1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