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精密且昂貴的照相機 步進曝光系統 ·...

3
科普講堂 4 38 非常精密且昂貴的照相機- 晶圓 步進曝光系統 施錫龍 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微影光罩組 高中化學課本常提到莫耳觀念,莫耳是化學計量的 單位,所謂 1 莫耳是含有 6.02x10 23 個粒子。在半導體領 域中也有個摩爾定律,是 Intel 創辦人 Gordon Moore 1965 年發表,主要預測每隔 18 個月晶片上電晶體數量 成長一倍。摩爾定律推動半導體技術創新主要根基於微 影技術的進步。微影技術如同一般的照相技術,照相技 術利用太陽光 ( 主要為波長為 390nm 770nm 的可見 光區 ) 照明景物,利用照相機成像,產生照片。微影技 術使用紫外光當照明光源,利用晶圓步進曝光系統 ( 同照相機 ) 在矽晶片上產生積體電路線路。過去近幾 十年來,半導體技術的進展從利用汞燈中 436nm 波段 g-line 紫外光及 365nm 波段的 i-line 紫外光以製作微 米及次微米等級線路 ; 進展到利用 KrF 氣體雷射 ( 波長 248nm) 製作深次微米線路。製程發展到目前的 ArF 氣體 雷射 ( 波長 193nm) 的奈米製程技術,微影技術的進步使 得摩爾定律的預言實現,但隨著未來半導體技術帶動行 動運算的技術起飛,驅動著數位生活的變革。目前各類 行動運算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重要核心技術 隨著多媒體逐漸成為現代數位內容的主流,優異的圖像 顯示與圖形運算也在消費大眾的生活娛樂與商務溝通中 扮演要角,這些多是根植於半導體晶片技術進步。在物 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概念的蓬勃發展之下,智慧系 統的應用將充斥在未來的生活中,為人類打造更智慧的 生活模式。隨著智慧系統在數位家庭、車用電子、工業 領域的大量應用,嵌入式系統已然成為新一代明星技術 1。奈米製造技術對線寬 (Line-width) 解析度的要求愈來 愈高,例如目前最先進的製程技術為 16/14nm 線路,但 ArF 雷射波長為 193nm,利用波長為 193nm 紫外光 曝光產生 16/14nm 線路,需要用到很複雜的鏡頭技術, 晶圓步進曝光系統鏡頭設計由 436nm(g-line) 波長進展到 365nm(i-line) 波長及 248nm(KrF 氣體雷射 ) 193nm(ArF 氣體雷射 ) ,鏡頭設計越來越複雜及笨重, 如下圖 1. 晶圓 步進曝光系統的造價也越昂貴,最新的 ArF 晶圓步進曝 光系統造價可能要達到數十億新臺幣,如下圖 21 晶圓步進曝光系統鏡頭設計由 436 波長 (g-line) 進展到 365 波長 (i-line) 波長及 248 波長 (KrF 氣體雷射 ) 193 波長 (ArF 氣體雷射 )2 最新的 193 波長 ArF 氣體雷射晶圓步進曝光系統造價可能 要達到數十億台幣 2

Transcript of 非常精密且昂貴的照相機 步進曝光系統 ·...

Page 1: 非常精密且昂貴的照相機 步進曝光系統 · 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微影光罩組 高中化學課本常提到莫耳觀念,莫耳是化學計量的 單位,所謂1

科普講堂 4

38

非常精密且昂貴的照相機-晶圓步進曝光系統施錫龍

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微影光罩組

高中化學課本常提到莫耳觀念,莫耳是化學計量的

單位,所謂 1莫耳是含有 6.02x1023個粒子。在半導體領

域中也有個摩爾定律,是 Intel 創辦人 Gordon Moore 在

1965年發表,主要預測每隔 18個月晶片上電晶體數量

成長一倍。摩爾定律推動半導體技術創新主要根基於微

影技術的進步。微影技術如同一般的照相技術,照相技

術利用太陽光 (主要為波長為 390nm到 770nm的可見

光區 )照明景物,利用照相機成像,產生照片。微影技

術使用紫外光當照明光源,利用晶圓步進曝光系統 (如

同照相機 ) 在矽晶片上產生積體電路線路。過去近幾

十年來,半導體技術的進展從利用汞燈中 436nm 波段

的 g-line紫外光及 365nm波段的 i-line紫外光以製作微

米及次微米等級線路 ; 進展到利用 KrF 氣體雷射 (波長

248nm)製作深次微米線路。製程發展到目前的 ArF氣體

雷射 (波長 193nm)的奈米製程技術,微影技術的進步使

得摩爾定律的預言實現,但隨著未來半導體技術帶動行

動運算的技術起飛,驅動著數位生活的變革。目前各類

行動運算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重要核心技術

隨著多媒體逐漸成為現代數位內容的主流,優異的圖像

顯示與圖形運算也在消費大眾的生活娛樂與商務溝通中

扮演要角,這些多是根植於半導體晶片技術進步。在物

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概念的蓬勃發展之下,智慧系

統的應用將充斥在未來的生活中,為人類打造更智慧的

生活模式。隨著智慧系統在數位家庭、車用電子、工業

領域的大量應用,嵌入式系統已然成為新一代明星技術

〔1〕。奈米製造技術對線寬 (Line-width)解析度的要求愈來

愈高,例如目前最先進的製程技術為 16/14nm 線路,但

是 ArF 雷射波長為 193nm,利用波長為 193nm的 紫外光

曝光產生 16/14nm線路,需要用到很複雜的鏡頭技術,

晶圓步進曝光系統鏡頭設計由 436nm(g-line)波長進展到

365nm(i-line)波長及 248nm(KrF氣體雷射 )和 193nm(ArF

氣體雷射 ) ,鏡頭設計越來越複雜及笨重, 如下圖 1. 晶圓

步進曝光系統的造價也越昂貴,最新的 ArF晶圓步進曝

光系統造價可能要達到數十億新臺幣,如下圖 2。

圖 1  晶圓步進曝光系統鏡頭設計由 436波長 (g-line)進展到 365

波長 (i-line)波長及 248波長 (KrF氣體雷射 )和 193波長

(ArF氣體雷射 )。

圖 2  最新的 193波長 ArF氣體雷射晶圓步進曝光系統造價可能

要達到數十億台幣〔2〕。

Page 2: 非常精密且昂貴的照相機 步進曝光系統 · 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微影光罩組 高中化學課本常提到莫耳觀念,莫耳是化學計量的 單位,所謂1

奈米通訊NANO COMMUNICATION 20卷 No.4

39

電漿與極光

ArF (193nm) 微影已逐漸逼近它的物理極限,使得

它的技術困難度以及研發製作成本相繼倍增。波長 13.5

nm的超紫外光 (EUV)微影技術遂應運而生,將成為未來

5至 7 奈米製程技術主流,荷蘭 ASML公司已獲得超紫外

光微影技術的領先地位。美國 Intel搶先投資設備商荷蘭

ASML 公司 41億美元進行 EUV超紫外光晶圓步進曝光系

統研發,台積電也跟進砸下 14億美元投資 ASML,最後

三星電子也跟進投資 9.75億美元,可見未來 5 至 7奈米

技術相當重要。各大公司投資如此巨大資源在於研發,

可預見未來奈米半導體技術有很多技術瓶頸需要突破,

但也是商機無窮,應用無限。

超紫外光為一種近似於軟 X射線 ( Soft X-ray)的光

源,如圖 3.所示,超紫外光會被所有材料所吸收包含各

種氣體,故超紫外光必需在真空中方能存在。 如圖 3.所

示,一般使用 KrF ( 248nm) 波長紫外光曝光其光子能量

(Photon energy)為 4.9 eV,而使用 ArF ( 193nm) 波長紫外

光曝光其光子能量為 6.9 eV,但是超紫外光其光子能量為

92eV ,石英玻璃的能量間隙 (Energy Gap)為 11.7eV ,故

KrF ( 248nm)及 ArF(193nm)紫外光可以穿透石英玻璃,

可以利用石英玻璃製作穿透式透鏡,穿透式光罩及光罩

保護膜 (Pellicle),但是超紫外光為一種近似於軟 X射線

的光源,會被空氣,石英玻璃及光罩保護膜強烈吸收,

故必需設計光阻曝光於真空中,使用反射式透鏡及反射

式光罩,由於無法使用光罩保護膜,對於量產機台的潔

淨度控制是一大挑戰。

超紫外光晶圓步進曝光系統主要利用反射鏡片及聚

光多層膜反射鏡將光罩上的圖案縮小四倍反射曝光在晶

片上,如圖 4所示,為台積電在 2011引進的 ASML超紫

外光晶圓步進曝光系統造價超過新台幣 20 億元,但是

目前還有相當多技術研發問題待設備及材料供應商進一

步改進及優化。主要包含六個多層膜反射鏡,及兩個聚

光多層反射鏡。由於光學反射鏡片會吸收大量的超紫外

光,超紫外光晶圓步進曝光系統,要得到足夠劑量以曝

光晶片上的光阻,理想的超紫外光光源將需要足夠明亮

照度。超紫外光光源的發展重點是利用雷射產生激光或

利用電漿脈衝激發超紫外光。由於多層反射鏡片負責收

集超紫外光,多層反射鏡片直接暴露在電漿中,因此容

易受到損害及表面污染,如何避免精密多層膜反射鏡

圖 3 超紫外光的光源特性〔3〕。

圖 4 台積電在 2011引進的 ASML超紫外光晶圓步進曝光系統〔4〕。

Page 3: 非常精密且昂貴的照相機 步進曝光系統 · 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微影光罩組 高中化學課本常提到莫耳觀念,莫耳是化學計量的 單位,所謂1

科普講堂 4

40

片及光罩受到損害及表面污染為曝光系統設計的最

重要課題。多層膜反射鏡片及光罩的設計為在石英玻璃

鏡片上塗布 Mo/Si 40層多層薄膜以反射超紫外光 (波長

13.5 nm)。

超紫外光微影技術目前面臨許多技術障礙例如 :光

源可靠度與強度、阻劑線緣粗糙度、近接效應與光罩修

補與檢驗等問題,連帶摩爾定律的推動也面臨考驗。不

過由於眾多參與廠商及大量資金投入,相信不久之後會

逐一解決問題,然而超紫外光微影所需的光罩費用卻高

的驚人,一套超紫外光光罩的成本高達上億元台幣,這

將會使得規模不夠大的晶片設計廠商無法進入未來 10奈

米以下的時代。

參考資料

[1] 電子月刊 2010, 3月號

[2] ASML website.

[3] Proceedings of SPIE Lithography Asia- Taiwan, Volume

7140 Nov.2008

[4] 2013 Semicon Taiwan「微影/光罩技術論壇」- 剖析10

奈米以下節點解決方案掌握微影/光罩技術發展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