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请书 -...

16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 建设多元化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型化学后备人才 成果完成人姓名 裴坚,李维红,李子臣,朱涛,段连运 成果完成单位名称 北京大学 理学 0711 11004 http://dean.pku.edu.cn/jxcgj/11004.html 推荐单位名称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14 3 15

Transcript of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请书 -...

Page 1: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请书 - 北京大学教务部dean.pku.edu.cn/jxcgj/11004001.pdf · 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高 等 教 育

国 家 级 教 学 成 果 奖 申 请 书

成 果 名 称 建 设 多 元 化 教 学 体 系

培 养 创 新 型 化 学 后 备 人 才

成果完成人姓名 裴坚,李维红,李子臣,朱涛,段连运

成果完成单位名称 北京大学

成 果 科 类 理学

类 别 代 码 0711

推 荐 序 号 11004

成 果 网 址 http://dean.pku.edu.cn/jxcgj/11004.html

推荐单位名称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推 荐 时 间 2014 年 3 月 15 日

Page 2: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请书 - 北京大学教务部dean.pku.edu.cn/jxcgj/11004001.pdf · 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填 表 说 明

1.成果名称:字数(含符号)不超过 35 个汉字。

2. 成果科类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年)》(教高[2012]9 号)的学科门类分类(规范)填写。

综合类成果填其他。

3.成果类别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其中:

ab:成果所属科类代码:填写科类代码一般应按成果所属学科代码填

写。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

史学—06,理学—07,工学—08,农学—09,医学—10,军事学—11,

管理学—12,艺术学-13,其他—14。

c:成果属普通教育填 1,继续教育填 2,其他填 0。

d:成果属本科教育填 1,研究生教育填 2,其他填 0。

4.推荐序号由 5 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为推荐单位代码,按照附件 1

《2014 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各推荐单位代码及推荐限额指

标》中各推荐单位代码填写,后三位为推荐单位推荐成果的顺序编号。

5.成果曾获奖励情况不包括商业性的奖励。

6.成果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或开始研制的日期;完成时间

指成果开始实施(包括试行)的日期。

7.本申请书统一用 A4 纸双面打印,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 4

号字。需签字、盖章处打印或复印无效。

Page 3: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请书 - 北京大学教务部dean.pku.edu.cn/jxcgj/11004001.pdf · 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一、 成 果 简 介(可另加附页)

成 果 曾 获 奖 励

情 况

获 奖 时 间

奖项名称 获 奖 等 级

授 奖 部 门

2012 年 10 月 北京大学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北京大学

2013 年 9 月 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北京市

成果 起止时间

起始: 2002 年 09 月 实践检验期: 4 年 完成: 2010 年 03 月

1.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不超过 1000 字)

为了实现“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化学及相关行业起引领作

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北京大学化

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加强基础、能力和素质

的全面培养,在总结多年教学改革探索的经验和继承、巩固原有教学成

果的基础上,建立并在实践过程中完善了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本

科生教学体系。

多元化的教学体系首先强化了核心理论课程,建成了系列化学专业

类学生必修的主干基础课,开设了“中级有机化学”、“中级分析化

学”、“中级无机化学”和“中级物理化学”等系列拓展、提高型课

程,以及相关的英文课程。同时,优化实验实践课程,由基础实验课教

学、课外科研实践训练和实习、毕业论文等三个层次构成完整的基础-提高-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将部分实验课程延伸到科研组完成,形成

一整套实践教学管理规范体系。完善了以学生为本,运用启发式、互动

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

学习能力、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培养学生的

Page 4: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请书 - 北京大学教务部dean.pku.edu.cn/jxcgj/11004001.pdf · 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国际视野。建成了“分析化学”、“普通和无机化学”两门国家级精品

课,三门北京市精品课,“定量分析化学”一门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

程。

针对创新型化学教学与研究后备人才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

结构的要求,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建设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

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教师授课由单纯

强调知识传授向注重知识、思维、能力协调发展转变;课程由过窄过细

的传统专业教育向宽口径专业教育转变;人才培养由单一化的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向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促进了教与学内容和方式的转变。课程设置适当突破传统专业基础

课之间的界限,拓展了课程的内涵;实践教学从验证性为主转变为验证

性、探索性紧密结合,并融单元操作、综合训练及科研全过程体验为一

体;教师教学不再片面强调二级学科知识的完整性,也不只以知识的新

旧作为取舍的标准;学生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选择、主动学习。

促进了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将学院的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

势。一批优秀的教师稳定在本科生教学和培养工作的第一线;及时将科

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进而转化为教学成果;使前沿科研课题成为培

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新载体。

2.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不超过 1000 字)

定期召开由各系、所、中心教学负责人和部分课程主持人组成的教

学委员会会议,在学院和系所两个层面上组织教师定期进行教学研讨,

理清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和发展脉络,强化核心理论课程的建设。

Page 5: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请书 - 北京大学教务部dean.pku.edu.cn/jxcgj/11004001.pdf · 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主干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突出基础,同时注重将最新的学科进展以教学案

例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为有志于在化学方向进行深造的学生开设了涉及

四个化学二级学科的系列中级课程,提供新知识、新视点以及前沿热点

领域的新进展,同时也强化学生在这几个主要化学分支学科的专门知识

和技能。增设专业选修课和涉及环境化学、核化学、材料化学与物理、

理论化学等多个学科前沿的选修课。增设化学生物学本科专业,与生命

科学学院合作开设相应课程。开设小班讨论课、英文课,邀请国外著名

学者参与本科教学。保证学科基本知识框架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元化

选择。

依托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建立

了基础实验与科研训练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过程管理,促使

学生主动学习。在一级学科层面上开设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在二级学

科层面上,安排基本操作实验、典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基础实验课以

基本操作和典型实验为主,保证学生得到严格、规范的实验基本技能训

练;中级实验课以设计型、探究型的实验项目为主;将综合化学实验的

教学活动延伸到科研学术组,开设研究型综合实验。为低年级学生提供

开放实验,发展兴趣、练习基本操作;为高年级提供课外科研训练机

会,将其作为训练科学思维、了解科研方法、培养研究能力等科学精神

和科学素养的载体,重视对学生科研实践过程的考查,把实验记录作为

重要检查项目。规范本科生课外科研实践的管理,形成了一整套关于申

请立项、专家遴选、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答辩、成绩评定、成果奖励等

过程管理办法。

严格执行已有的课程主持人和主讲教师的岗位设立和聘任、人才引

进、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教学管理政策,将科研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使

一批优秀的教师稳定在本科生教学第一线。

Page 6: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请书 - 北京大学教务部dean.pku.edu.cn/jxcgj/11004001.pdf · 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3. 成果的创新点(不超过 800 字)

(1)坚持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依托优良的教学资

源、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积极探索出一套能充分体现化学学科后备人

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教学体系,并付诸实践。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良性

互动,实现了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培养,进一步提高了人才

培养质量。

(2)以化学学科特点、认知规律及当代发展趋势为课程体系建设

的核心,在教学组织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安排经典内容与现代进展、知

识面的广度与专业知识的深度、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采用递进式、中

英文教学、小班讨论等多种教学模式及多种考核方式,实现了既定的培

养目标。

(3)通过严谨、规范、系统、细致、循序渐进的实验课学习和组

织规范、管理严格的课外科研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

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质

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为使学生将来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创新

型、复合型化学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4.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不超过 1000 字)

多元化教学体系实施以来,化学学院共有 3 位院士和 14 位长江学者

参与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工作。1 位教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5 位教

师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

化学学院培养的本科生在第十、十一、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

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特等奖 2 项、一等奖和三等奖各 1 项。在第

七、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上 6 位学生共获一等奖 5 个、二等

奖 1 个。

Page 7: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请书 - 北京大学教务部dean.pku.edu.cn/jxcgj/11004001.pdf · 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2006 至 2012 年,化学学院共有约 50%的本科生申请课外科研项目

351 项,获准 342 项,结题率约 90%。指导教师中院士 2 人,长江教授

15 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2 人。 “十一五”期间本科生共发表 SCI论文 388 篇,年均 65 篇,其中第一作者 68 人,第二作者 156 人,发表

核心期刊论文 15 篇。

2009 年由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师共同组成的“普通化学本科主干基

础课教学团队”获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

2012 年“定量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与学”和“化学类普通化学实

验的教学改革实践”两项实验教学成果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建设多元化教学体系期间,与美国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英国 Durham University等国外大学建立了交流项目,使学生有机会利用暑期到国外学习和进行

科研活动。举办两届基础学科(化学类)优秀本科生暑期学校,邀请清

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兰州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的本科生参加“有机合成与机理”和“无机化

合物结构与分析”两门课程的学习。

在多元化教学体系建设和实践的十年中,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

学院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中,目前有三十余位在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所

担任教授和研究员,为化学和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贡献力

量。

教材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再版了《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

《普通化学原理 》、《结构化学基础》、《普通化学实验》、《基础

分析化学实验》等教材,出版了《中级有机化学》、《中级无机化

学》、《无机材料化学》和《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教程》。其中《结构

化学基础》被评为北京市经典教材。

Page 8: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请书 - 北京大学教务部dean.pku.edu.cn/jxcgj/11004001.pdf · 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二、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 持 人 姓 名

裴坚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7 年 12 月 最后学历 博士

专业技术 职 称

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副院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教学科研 有机化学

工作单位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010-62758145 移动电话 18901087766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100871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1 年于北京大学获第五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

司青年知识创新奖 2011 年于北京大学获第七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2012 年于北京大学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2014 年于北京大学获第二届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

创新奖

主 要 贡 献

全面负责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的本科生教学工作,

主持制定学院相关政策,完善和发展了化学学院本科

生教学体系。建议设立本科生化学生物学专业,率先

提出将综合化学实验延伸到科研组的新思路,使综合

化学实验从单一的单元型转化为单元型与研究型相结

合的方式展开教学。明确了中级课程的定位和在创新

型化学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化学学院倡导强化

化学类核心课程,并为本科生的发展提供多元化选

择。负责本科生主干基础课“有机化学(二)”和“中级

有机化学”的教学工作。

本 人 签 名: 2014 年 3 月 15 日

Page 9: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请书 - 北京大学教务部dean.pku.edu.cn/jxcgj/11004001.pdf · 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一)完成人 姓 名

李维红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68 年 11 月 最后学历 博士

专业技术 职 称

副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院长助理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实验教学 配位化学

工作单位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010-62751238 移动电话 13681414147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100871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00 年于北京大学获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 科学技术一等奖

主 要 贡 献

现任院长助理、实验课课程总主持人,负责化学

学院本科生基础实验教学的全面建设,包括教学大纲

和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等。组织和

协调学院教学委员会成员对本科生教学相关政策进行

修订和补充。积极推进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及实验课

程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衔接,负责本科生主干基础课“普通化学实验”的教学工作,在实验课上增加课堂讨论环

节,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引导独立思考。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身体力行,为低年级本科生开放基础实验

室,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型实验。

本 人 签 名: 2014 年 3 月 15 日

Page 10: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请书 - 北京大学教务部dean.pku.edu.cn/jxcgj/11004001.pdf · 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二)完成人 姓 名

李子臣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8 年 03 月 最后学历 博士

专业技术 职 称

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化学基础实验 教学中心主任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教学科研 高分子化学

工作单位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010-62758155 移动电话 13910169199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100871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05 年于北京大学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 年于北京大学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和“首

都教育先锋教学创新标兵”荣誉称号

主 要 贡 献

确立和完善新时期化学学院本科生教学体系的基

本框架,参与制定学院教学相关政策。负责国家级实

验教学中心的全面工作,完善了化学学院实践教学体

系。制定本科生科研的有关规章制度,促进本科生科

研的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进化学学院本科生教学与国

际间的交流,为化学学院确立了与美国 Michigan 大学

在教师教学和本科生科研方面的交流合作关系。在国

内首次邀请国际名校教师对化学实验课程进行评估,

并就实验教学进行研讨。负责本科生主干基础课“高

分子化学”的教学工作。

本 人 签 名: 2014 年 3 月 15 日

Page 11: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请书 - 北京大学教务部dean.pku.edu.cn/jxcgj/11004001.pdf · 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三)完成人 姓 名

朱涛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4 年 04 月 最后学历 博士

专业技术 职 称

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副院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实验教学 物理化学

工作单位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010-62756752 移动电话 13661004631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100871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08 年于北京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主 要 贡 献

前任院长助理、实验课课程总主持人,全面负责

实验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在深入总结和反思

化学学院多年来实验教学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明

确了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出

“加强基础、注重能力、引导创新”的实验课程教学

理念,倡导实验课程之间、实验课程与本科生科研之

间的衔接与相互促进。参与制定本科生科研的有关规

章制度,促进本科生科研的规范化管理。负责本科生

主干基础课“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工作,倡导在实

验教学中使用多种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培养学

生手脑并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本 人 签 名: 2014 年 3 月 15 日

Page 12: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请书 - 北京大学教务部dean.pku.edu.cn/jxcgj/11004001.pdf · 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四)完成人 姓 名

段连运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46 年 08 月 最后学历 大学毕业

专业技术 职 称

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教学 结构化学

工作单位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 010-62754905 移动电话 13910631902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100871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09 年于北京大学获全国第五届高等学校 教学名师奖

主 要 贡 献

对化学学院本科生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进行指

导工作,提出在化学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

并重、强化基础的思想,积极推进实践课程的一体

化、多层次、开放式建设。参与制定学院教学相关政

策,促进学院本科生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

本 人 签 名: 2014 年 3 月 15 日

Page 13: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请书 - 北京大学教务部dean.pku.edu.cn/jxcgj/11004001.pdf · 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三、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主 持 单位名称

北京大学 主管部门 教育部

联 系 人 董礼 联系电话 010-62751400

传 真 010-62751430 邮政编码 100871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五号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北京大学作为项目第一完成单位,对化学学院本科生课程体

系的改革始终给予大力支持,为多元化教学体系建设和本科生教

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政策、人员和经费的保障,督促化学学

院的本科生教学面向国际,不断进取。

化学学院一直把本科生教学放在工作的首位,制定并实施了

一系列教学管理政策,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使一批优秀

的教师稳定在本科生教学第一线,支持教学改革实践。组建老教

授顾问组,为课程体系的改革建言献策,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管

理。积极组织并大力支持教师、学生参加国内外的教学研讨和交

流 。

单 位 盖 章

2014 年 3 月 15 日

Page 14: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请书 - 北京大学教务部dean.pku.edu.cn/jxcgj/11004001.pdf · 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 )完 成单位名称

主管部门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传 真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电子信箱

主 要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Page 15: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请书 - 北京大学教务部dean.pku.edu.cn/jxcgj/11004001.pdf · 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四、推荐单位意见

推 荐 意 见

(本栏由推荐单位填写,根据成果创新性特点、水平和应用情况写明推荐理由和结论性意见)

推荐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Page 16: 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申请书 - 北京大学教务部dean.pku.edu.cn/jxcgj/11004001.pdf · 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五、评审意见

评 审 意 见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终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签字:

年 月 日

审 定

意 见 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