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課程發展背景 - cirn.moe.edu.tw¡ƒ園縣龜山鄉大... · 一、課程理念...

22

Transcript of 壹、課程發展背景 - cirn.moe.edu.tw¡ƒ園縣龜山鄉大... · 一、課程理念...

一、緣起

二、課程發展背景

.. 不利+努力+外力=「大坑玩美高手」創意發想

1 在桃園繁華的南崁交流道旁,有一所偏遠小學,

一群純真的學童,無法負擔餐費;

更別提到美術館看畫展,甚至學畫畫了……

孩子的童年若沒有文化滋潤心靈,

便不懂得欣賞生活中的美,

凡事易生恐懼,缺乏信心,

所以老舊校舍,便以訛傳訛成了駭人的鬼屋。然而,

教育是給人希望的:

大坑國小有一群滿懷教育熱忱、兼備藝文專長的教師,

一步一腳印,引領孩子從事藝文創作,辦畫展、走

秀……

一磚一瓦礫,拼貼校園一牆一隅,實現彩虹國的夢想。

從此,大坑國小成為孩子「玩美」的展演場地;

「大坑玩美高手」的故事由此展開……

故事從第一個「1」說起,大坑國小

位於林口台地龜山丘陵旁,後有煉油廠

保護地,前有五楊高速公路的工地,學

校大門就在中山高速公路高架

橋下,交通複雜,周遭皆為工廠

,住家稀少、環境不利。

第三個「1」,創造一個孩子的創

意希望。以學生學習經驗為基礎,藉老舊

校園改造為媒材,期望由創意藝文課程及

參與校園改造,激發孩子創意,一方面開

啟多元智慧潛能,扭轉弱勢提升自信,另

一方面營造校園新氣象,發揮學校與孩子

的生命亮點。

第四個「1」,經歷一次的校園改造。由

於校舍老舊,”鬼屋傳說” 。因此,有心的

師生們,趁機討論「如何讓廁所不再是鬼

屋?」。在課堂對話形成共識後,師生成功參

與了校園改造工程,也開啟孩子們參與校園營

造的生活經驗,開始了「大坑玩美高手」的課

程故事…

「1」系列創意課程開啟孩子多元智慧

「1」次校園改造發展出課程 陽光廁所

壹、課程發展背景

這裡孩子呈現兩極化,有來自高知識及經

濟水平的南崁市區,也有本村弱勢貧困家庭,

學習表現兩極化(M 型)。第二個「1」就是,學

校老師接受挑戰,發展「教育愛」和「藝

文美」,想要彌補先天條件的不

足,想要期許藝術教育成為孩子

自信心與學習力的最佳舞台,想

要把教育作為終身的志業。

一、課程理念 探索認知+實踐產出+成就分享=「玩美高手」的藝文涵養

本方案以學生為中心,校園生活經驗為起點,藉藝文課程,創作展演,訓練其表達分享能力,

協助孩子成為有自信、願合作、具創意、求進步之大坑兒童。由課程之實施,增進教師教學設計與

課程研發能力,組成教學研究團隊,提升學校專業成長風氣,師生共同朝向大坑願景「誠樸自信、

科技人文」而努力。

依據前述理念,訂定本方案課程目標如下表:

目 標 內 涵

認知 提升藝文知能 透過多元媒材蒐集與統整,培養美感能力。

技能 精熟實作能力 精熟媒材運用技巧,完成作品,行銷創意。

情意 豐富藝術涵養 內化所學,應用在生活,豐富藝術素養。

教師 增進課程教學

發展能力 藉由課程與教學發展,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帶動創新教學風氣。

社區 串連社區情感 引進社區家長參與校園美化與改造,串連社區共識。

二、課程發展策略

(一)、以學生為中心課程

1.透過師生對話,凝聚校園改造共識,裝置公共藝術,

培養問題發現與解決能力。

2.以異質性分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縮短學習落差。

3.運用多元智慧,跨領域學習,培訓學生藝術小尖兵。

4.「工程即課程」,藉由學校改造工程,建立永續校園。

(二)、組織教師專業社群

1.藉由團隊對話,提升教師課程設計研發能力。

2.運用生活科技,實施資訊融入教學。

3.結合數位雲端,建立教學分享平台

(三)、串連社區盟校資源

1.促進親師生合作共同成長,提升家長對課程的參與度。

2.結合社區資源,充實課程內涵,如:廣達文教基金會、長流美術館、新竹美學館等。

3.聯合鄰近學校形成策略聯盟,共同辦理藝文巡迴展演活動及學生導覽小尖兵教學活動。

學生主動參與廁所改建工程

教師專業發展社群研討會議

2

對 象

標 目

貳、課程發展策略

學生中心+教師社群+社區盟校=全方位學習情境

一、團隊緣起故事:將美術館搬進學校

二、團隊發展歷程:從一人開始,到成為「北桃游藝中心學校」。

三、團隊專長與分工:統整分工的團隊

彩鳳校長 俊國主任 姿貝老師 于甄老師 培芳老師 馨儀老師 明穎組長 蘭君教師

工作

內容

課程領導

資源統籌

數位網管

行政支援

課程教學

統整文本

課程教學

影片剪輯

課程教學

表演藝術

文案編寫

語文課程

全校活動

成效評估

PPT資訊

文案美編

年資

專長

28 年(藝

文、行政)

15 年

(總務行政)

14 年

(藝文)

17 年

(藝文)

5 年

(藝文)

8 年

(語文)

6 年

(自然)

5 年(戲

劇、特教)

89 年度起~點燃姿

貝老師把美術館搬

到學校的想法。

96 年度起~董老師

加入,鬼屋廁所,變

成明亮的「陽光廁

所」。

99 年度起~校長、主

任、培芳老師加入,

「大坑玩美高手」課

程全面啟動。

101 年度起~學校不僅發展成大

坑社區展演中心,更聯合鄰近學

校,結合產官學成為北桃游藝中

心學校。

1.學生興趣濃厚,苦

於機會不足。

2.教師一人能力有

限,備感辛苦。

1.活動性質太強,課

程架構不明。

2.不易跨班跨領域

合作。

1.教學資源有限。

2.專長不一,意見分

歧。

1.資源一多、壓力就大,落實不

易。

2.受限於節數,需額外投入時

間。

1.自行收集教材。

2.結合家長專長。

1.進修研究。

2.與行政對話尋求

支援。

1.行政參與課程與教

學規劃。

2.澄清課程方向,齊

力邁向目標。

1.行政領導訂定明確時程目標。

2.設計「下午茶」對話時間,整

合人力物力。

1.單打獨鬥。

2.盡力而為。

1.任教班級推動。

2.交換教學。

3.尋求外力支援教

學。

1.全校親師生攜手合

作,團隊形成。

2.整合課程計畫。

3.逐步整合學校行事

與節慶融入課程。

1.組織分工合作,任務明確。

2.高關懷高指導,相互鼓勵。

3.爭取資源,永續經營。

愛畫畫的采靈說:「美術館好好玩,可是」師心想:「那~何不把好玩的美術館搬到學校呢?」於是,

一個班級師生,一起美化了廁所、一起在萬聖節設計服裝、一起到後山表演、一起到社區走秀、

一起將吃完的冰棒棍做成小作品、一起畫水墨、一起演皮影偶、一起辦學校的第一場展覽,於是

學校變成了最愛的美術館。

一人

開始

二人

協同

五人

改造

八人

齊心

邁向

卓越

3 參、團隊發展歷程

4

大坑玩美高手

創意設計

主題活動

結合領域

課程目標

1. 精熟實作能力。 2.提升藝文知能。 3.豐富美學涵養。

4.增強課程設計能力。 5.串連社區情感。

六大核心能力

實踐與應用 審美與分享 探索與創新

課程主軸

藝術行動者

(中年級)

美學夢想家

(高年級)

生活小玩咖

(低年級)

誠樸(做中學) 自信(成就感) 科技(跨領域) 人文(幸福人)

大坑蘇富比

(

二下生活6節)

夢想中的大坑校園

(

一下生活

6節)

名偵探校園搜查

(

一上生活

6節)

玩美走show

(

四下藝4

、綜3

、資2

節)

玩美

本書

(

四上藝2

、資4

、語3

節)

飛向彩虹

(三上藝

6節)

藝術小尖兵培訓

(

六下資2

藝2

、語4

綜2

彈1

節)

彩虹國尋寶

(

六上藝4

、數2

、社4

、綜2

節)

校園裝置藝術製作

(

五上藝6

自3

、綜3

節)

e

肆、方案架構(大坑玩美高手)

學校願景

生 1-1生 3-1生 4-2生 4-3生 5-2

生5-4藝1-1-2藝2-1-8藝3-1-10

藝 1-2-3藝 2-2-9藝 3-2-13

綜 1-2-4綜 2-2-1資 1-2-1

資 3-2-2資 3-2-3語 6-2-4-3

語 5-2-14-3

藝 1-3-4藝 2-3-8藝 3-3-13

綜 2-3-3綜 3-3-1社 5-3-5社 1-3-1

資 4-3-1資 4-3-3自 2-3-3-2自 2-3-5-1

語 3-3-1-1語 5-3-6-2語 6-3-4-2

數 N-3-14 數 N-3-15 數 S-3-04

作品拍賣:學生透過「拍賣會」行銷作品。輔以「投票貼點」「留言簿」

方式,讓觀眾與作者對話,延續創作效能。(

表達能力)

夢想構築:自由編組、合作創作中學習人際互動與溝通技巧,最後頒

獎表揚最佳默契、最佳創意團隊。(

統整能力)

觀察遊戲:透過「五官感覺、角色扮演」觀察校園,以遊戲加分制催

化學生探索動力。(

探索能力)

美學實踐:學生合作完成教室裝置藝術,設計小組服裝最後走上伸展

台,並拍攝節目。 (

統整能力)

運用科技:從校園作品切入,導入相關的藝術大師,讓學生用

ppt

作自己的

本書 (

說寫能力)

色彩探索:從故事引出色彩概念,學生拍攝不同的校園色彩印象,體

驗色彩意涵(

操作能力)

分享服務:透過校園小記者培訓活動,引導整理資料設計訪問稿,為

來賓「駐點報導」推廣校園藝術。(

說寫能力)

任務實踐:彙整校園改造的構思及環境簡介地圖,學生分組設計尋寶

遊戲。(

統整規劃)

工程參與:由學生參與工程設計,實做公共裝置藝術,完成後署名,

創造童年記憶,連結恆久感情!(

實踐能力)

e

1

5. 透過動態評量、實作、同儕、課堂觀察,結果看出:

(1)名偵探校園搜查課程實施後,全部學生能以五官察覺校園環境的特性與變化,如:意涵看到春天樹葉有

不同的綠色。

(2)90%以上學生用環保素材製作拼貼畫,如:雅葳以拼貼釘畫表達對校園黃昏彩雲的喜愛。

(3)全部學生從角色扮演遊戲,體驗到學習樂趣,仁豪更希望能找一天來塗鴉舊圍牆。

1.學生扮演校長:

以五官知覺探索

校園環境特性與

變化。

2.討論搜查結果:

五人一組匯總搜

查結果,各組不

同方式呈現。

3.製作拼貼畫:

使用環保素材廣

告紙、碎紙片、棉

花等,學生創作。

4.作品展現:

以複合媒材完成

具美感作品並表

達想法。

8.小提醒:校園探索規則需要事先說明安全事項,孩子才不會因為太興奮而在行進間發生意外。

9.改變個別差異方式:清楚說明步驟,異質分組探索校園,教師多巡視指導。

6.我們發現 : 異質分組+教師動態指導=最佳學習。

7.創意設計: 每找到一個可改變的地方就獲加 1 分,想出

改變方式能獲加 2 分,成功實施獲加 10 分。

「我是生活小玩咖,我最喜歡當一日校長!」生活課,我們在校園巡視不美的地方。

奕薇說:「快看!這個老舊的圍牆,都發

霉了,好可怕!」瑞胤說:「我想用油漆把恐

怖走廊變成文物館!」

「來~專心看、靜靜聽、細細聞,用心處處

觀察。」老師設計讓孩子以「五感」探索校園,

發現孩子觀察事物更用心深入,敏銳度提高。

伍、教學實施歷程

培養探索能力:我們著重觀察遊戲,從「五官感覺、角色扮演」觀察校園,

以加分制催化探索動力。

柏葳找到改造的好點子,希望幫整組加分。

皓群一組用傑克豌豆構想表現花圃。

5 伍、教學實施歷程─名偵探校園搜查 玩美祕笈 1

義祥以水流與樹木

構想改造後花園。

學生扮演一日校長的發想結果令人驚艷!

1. 檢視校園:

將學校平面圖張

貼黑板,師生檢視

學校空間安排。

2.繪製夢想學校:

學生 5 人一組在

學習單上畫下夢

想校園草圖。

3.製作立體校園:

小組在牛皮紙上

創作立體大坑校

園。

4.頒獎:

最後頒獎表揚

最佳默契、最佳

創意團隊。

你看!這是我們的學校, 操場變成了游泳池;

司令台就是大型天文望遠鏡; 後花園有一架雲霄飛

車‧‧‧‧‧‧這樣下課時,我們不僅能游泳到對面

的教室,也能看外太空的星球,還能徹底玩樂。

皓群說:「動手製作時,為了游泳池蓋多大越吵越

大聲,最後我氣哭了。老師過來了解,要我們暫停創

作,平心靜氣討論,用眼神和語氣讓對方感受被尊重,

才發表自己想法。原來,我說話的口氣太衝,話沒說

清楚,別人才生氣,最後我們道歉和好。雖然進度因

此落後。不過,我學到包容不同想法能讓大家感情更

好,我們更獲團隊最佳默契獎。」

鍛鍊統整能力:以自由編組、合作創作中學習人際互動與溝通技巧,最後頒獎表揚最佳默契團隊、

最佳創意獎。

5.透過動態、實作、同儕、課堂觀察,結果看出:

(1)九成五以上學生能分工合作完成小組作品。

(2)72%學生能在團隊合作過程中學會溝通技巧,尊重不同意見。如:柏維耐著性子聽完仁豪的意見。

(3)全部學生能共同完成方式一件立體拼貼作品。

育靜這組的迷宮高塔學校。

我喜歡我們學校,因為下課就能玩到外太空去!

游泳池蓋再大,也不必大聲說話!

佳璇這組分工畫出校園角落。

鍛鍊統整能力:學生要分組創作自己「夢想中的大坑校園」,他們自由編組、合作學習

的創作方式,增進了他們人際互動與溝通技巧,最後頒獎表揚最佳默契、最佳創意團隊,完成夢想構築。

6 伍、教學實施歷程─夢想中的大坑校園 玩美祕笈 2

低年級 6節

6.小提醒:老師需從旁觀察並適時給予溝通技巧協助。活動前說明溝通的禮貌與尊重不同意見的應有態度,

減少討論過程中擦槍走火的機會與程度。孩子各自的意見僅一部分會被團隊採納,需練習溝通技巧與包容。

7.創意設計:教師多巡視引導互相學習優點。活動後頒發「最佳助伴」特別獎,鼓勵同組間互相扶持風氣。

2.拍賣會:

5 人一組向同學行

銷自己的作品。

3.投票貼點:

仿畫廊給每生基本

點數,參觀展覽後,

將點貼予欣賞作品。

4.寫給作者的話:

觀眾與作者對話,

留言給作者,延續

創作效能。

1.作品展出:

結合學校活動佈

展,引導學生守秩

序觀展、撤展。

訓練表達能力:學生透過「拍賣會」行銷作品,輔以「投票貼點」、「留言簿」方式,

讓觀眾與作者對話,延續創作效能。

5.透過動態、實作、同儕、課堂觀察,結果看出:

(1)全部學生能說出或寫出創作理念、心得。

(2)85%以上學生藉著參與作品展覽,對作品及學習態度負責。例如:以前不愛畫圖的上晟在畫展前夕熬夜

完成作品。

(3)全部學生能察覺不同人各具特色,尊重歧異。例如:男生發現數學不好的哲安作品酷似蒙德里安。

嘉挺說:「『大坑蘇富比』最刺激好玩。原來「蘇

富比」是一家拍賣行。校慶活動的時候,我們向來賓介

紹並拍賣作品:拍賣大油畫、夢想大坑,也說明我們

的創作故事。喜歡我們作品的人,除了用小點貼在作

品下面,會長還說要買下我們的油畫作品呢。

功課一向不好的萱慧,每節下課第一件事,就是

衝去展覽場看作品被貼幾個點,他還親眼看見鄉長在

作品說明上貼了一個點,覺得既榮幸又驕傲!高興得

向老師直呼:「以後我上課要更努力創作出更棒的作

品。」

意涵將點貼在她最欣賞和支持的晚安圖

畫。 捷雨努力解說,向同學募集更多貼小圓點

我的作品也能在蘇富比拍賣

來自鄉長的貼點,激勵低成就孩子學習

7 伍、教學實施歷程─大坑蘇富比 玩美祕笈 3

6.創意設計 : 觀賞者每個人可以有 10 個小圓點,每件作品最多貼一點,貼在貼點區。家長也需要遵

守每件作品最多貼一點的規則。為避免家長或來賓重複貼同一件作品,可於發點時說明。

7.改變個別差異方式:每人一定要展出至少一件作品,學生可帶這二年的個人藝文作品,也可以挑選

在家創作的作品參與展出。

因為展覽時機的大眾力量,不用老師開口,孩子們自動認真創作自己作品。深怕自己漏氣,無形中作

品完整度也整體提高了。

著重操作能力:從故事中引出色彩概念,學生動手拍攝不同的校園色彩,分組討論色彩意涵,探索色彩。

教學過程中觀察到學生對親自掌鏡顯得很興奮,學習興趣濃厚,但須事前做安全提醒。教

室分享時,規定學生輪流從作品找到配色原理,答案不可與前面同學重複,發現全部學生

觀察力因此變銳利,從同儕的互評,明顯看出有九成以上學生藝術鑑賞能力提升。

歷程四:評量與產出~做的出來也要說的清楚

馬盆,

8 伍、教學實施歷程─飛向彩虹 玩美祕笈 4

中年級 6節

四甲育靜拍下在校園中

找到的寒色系花朵與同學

分享

全部學生能說出不同顏色的感覺,發現生活中的色彩感受,更有 95%能運用色彩學作出一件馬賽克作品。

四甲晏成親手將植物種植在

自己設計的馬賽克花盆中

四乙艾琳開心的將自己的照

片放入完成的馬賽克相框

四乙千瑀用三原

色畫的 12色蝴蝶

歷程三: 馬賽克設計師

老師教導學生馬賽克磚的拼貼技巧並引導學生運用配色原理

拼貼一件馬賽克作品,學習色彩搭配與畫面的構思。

晏成:「我用相近色的原理製作了一個有漸層效果的馬賽克花

盆,擺放嵌塊時,再取好老師提醒的距離空間,果然特別漂亮。」

歷程二: 拍出校園的色彩

老師向學生介紹相機的種類、快門等基本知識,並教導

黃金比例的攝影技巧,之後讓學生活用所學,帶著相機在校

園中蒐集不同的色彩效果,再請學生上台介紹成果並分享不

同顏色給人的感覺,同儕再給予回饋。

明祺:「大家拿相機去拍校園內的色彩,我拍到對比強烈的

紅花綠葉,同學拍到寒色系花朵,尋找不同的色彩效果真好玩!」

歷程一:老師說色彩故事,引發學習興趣

老師藉著色彩的故事、伊登十二色相環的介紹來引導學生認識三

原色、對比色及相近色。色彩是藝術的基礎,之後讓學生進入校園觀

察,將眼睛捕捉到的色彩用三原色調配出來,透過親手操作加深其印

象,並藉由討論,引導學生認識不同色彩所呈現的感覺及視覺效果,

建立色彩學的基本知識。

佳婷:「老師說一個色彩故事,紅、黃、藍是三原色,我用

三原色畫出了十二色的繽紛蝴蝶,還透過伊登色相環學到了色彩知識。」

著重說寫能力: 從藝術作品切入,導入相關藝術大師,讓學生用非常好色 7 製作自己的 e 本書。

學生當主角,老師是輔助者,給學生自我發揮的空間。從蒐集資料到(E)藝本書發表會,對學

習較弱勢的孩子會有些吃力,需要老師較多協助,所以藉著團隊分工合作方式共同完成任務。

歷程四:評量與產出~認識、模仿,增加孩子創作的養分

97%學生能認識一位藝術家及其代表作品、95%以上能蒐集與統整資料,98%用自己的方式鑑賞進而分享。

9 伍、教學實施歷程─玩美 E 本書 玩美祕笈 5

中年級 9節

歷程二:製作 E 本小書

融入資訊教學,老師於電腦課時教學生製作 e 本書, 用

心智圖的方式引導學生找資料的方向,並在教室成立藝術天

地的學習角,擺放藝術家繪本及播放藝術家的故事 CD 給學

生聽,讓學生增加先備知識,學生找出喜愛的藝術家及其作

品介紹,培養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顥宇:「我找的藝術家是顏水龍,老師指導我們找資料的

方向,仔細讀過資料後才發現他也會設計商標!太厲害了! 」

歷程一:認識藝術家

從校園內的馬賽克公共藝術作品切入,在孩子學習馬賽克的世

界中,老師透過討論帶領學生認識藝術家顏水龍,並引導學生說出

對校園內馬賽克作品的感覺,培養其討論及鑑賞的能力。

采葳:「老師說藝術家都有一些故事值得發掘。我打算將最喜歡

的畢卡索,在電腦課做成我的 E本書。」

歷程三: 我的 E(藝)本書發表會

老師舉辦 E 本書發表會,學生向同學公開介紹自己的 e(藝)本小

書,藉分享、介紹藝術家的代表作品來培養學生的鑑賞及導覽作品的

能力,並指導孩子聆聽時的禮儀。

芮紋:「 在發表會上,我認識很多藝術家的故事,其中劉其偉的

婆憂鳥故事最讓我感動,我也像牠一樣深愛我的家人。」

小組共同討論後,動手整理出康丁斯基的創作風格,因為佩服他所以用心製作。

心智圖是深度認識

藝術家的利器

我們將所學藝術家故事透過大坑電視台說給全校聽,我們製作的小書巡迴全校,讓大家分享我們的感動!

芝綺用心製作

畢卡索心智圖

偏重統整能力: 學生合作完成教室裝置藝術,設計小組服裝最後走上伸展台,並拍攝節目。

觀察到異質化分組方式,學生有主動學習熱忱,常利用課餘時間拍攝小組作品,不斷修正

訪問稿及講稿,最後自信站上舞台。對口語表達較弱的孩子,教師採鼓勵及引導式的問句,

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透過鷹架學習,弱勢孩子也能展現自我。

歷程三:花布設計師

老師指導學生分組討論畫出服裝設計圖、教學生套量衣服尺寸的方

法,小組合力在壁報紙上繪製花布元素並剪裁紙花布做成一件花布衣,

學生從中學習如何規劃、設計、溝通及合作。

俊凱:「我們以花布為主題設計衣服,過程中遇到紙衣服易破的問題,

求助老師修補破紙衣方法,克服困難後,終於完成夢想中的花布衣了!」

10 伍、教學實施歷程─玩美走 show 玩美祕笈 6

中年級 9節

歷程一:向藝術大師學習

老師向學生介紹台灣藝術家林明弘如何將台灣傳統花布與現代

藝術結合,並和學生討論林明弘的作品,藉此讓學生認識裝置藝術。

巧妮:「老師介紹台灣現代藝術家林明弘的花布藝術及他的故事,

林明弘將花布應用在各種地方,讓我大開眼界。」

歷程二:花布的裝置藝術

老師教學生用蠟筆的混色技巧繪製紙花布、讓學生從中體

會重複及聚散之美,並結合全班的作品完成教室的裝置藝術。

若雯:「我用蠟筆混色技巧畫紙花布,我們全班合力把畫好的

紙花布拼貼在教室的窗戶上,這個全校獨一無二的花布窗戶真美麗!」

歷程四:Show 自己

各組構思如何拍攝節目、設計節目流程、學習使用攝影機,並介

紹自己的作品理念,走秀前,老師教孩子擺出低、中、高三種不同高

度的定點姿勢,並用遊戲的方式開發孩子的肢體語言,也讓孩子跟著

節拍練習走秀的節奏,之後再舉辦「玩美走秀」成果發表會,讓孩子

自信展現自我。

凱馨:「我們走秀、擺姿勢拍照、學習操作攝影機、設計對白,我

不太會表達,還好老師用問題耐心問我,終於講出完整的一段話!」

歷程五:評量與產出~自信展現自我,創作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

四甲的花布裝置藝術 四甲顥宇組的花布披風 四乙佳羚組介紹創作理念 四乙郁胺組走秀練習

全部學生都能說出一位台灣現代的藝術家、體驗重複及聚散之美,97%能和同學合作完成一件作品。

11

將工程即課程融入教學中,學生利用參與學校改造工程設計的機會,以落實施做公共藝術為核心

的實踐能力,並且在作品完成之後署名,除了可以創造童年記憶,還可以連結恆久感情,留名青史!

老師依照學生上課參與情形、作品的發表口語表達能力、陶板實作能力評定學生學習成效,發現:

1.全部學生都能了解鑲嵌藝術的內涵。如:愷智會說出鑲嵌的材料有小石子、磁磚、陶板…等等。

2.全部學生都能藉由實地製做,排列鑲嵌嵌塊,進而學會公共藝術的鑲嵌技法。

3.全部學生都能藉由公共藝術工程的參與,達到陶冶自身心靈進而升起關心週遭環境的熱忱。

伍、教學實施歷程─陶牆裝置藝術 玩美祕笈 7

高年級 12節

學生參與改造後的創意圍牆,讓牆面更活潑漂亮。 改造前的圍牆,社區民眾覺得像墓碑。

省思與修正:做陶板時,因為心急、趕快,導致失敗。孩子們的沮喪寫在臉上,課堂上和孩子們

仔細討論分析之後,孩子學到「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從此之後,再做的作品幾乎都成功了。

結合學校改造工程

計畫,依牆面設計圖,

將製作好的陶板作品

排列組合,結合社區家

長的參與協助,老師指

導學生將陶板以鑲嵌

的方式完成牆面改造。

依照設計圖,指導學

生學習製作陶板的技

法,學習利用磁磚嵌片

排列圖形的鑲嵌技

法,並且讓學生實際操

作,製作出造型陶板及

鑲嵌素材。

先決定要以何種方

式改造(馬賽克、陶

牆…),本課程以陶牆

設計為例,以 5-6 人為

一組,老師指導各組畫

出牆面設計圖並票選

出最好的設計圖。

學生在課堂上討論

校園景觀,將心中覺

得校園中不美的地

方,以貼字條的方式

貼在海報紙上,統計

之後,向學校建議需

要改造的地點。

步驟 1 提出改造計畫校園選美

步驟 4 結合工程實地施作

步驟 2 決定改造設計圖

步驟 3 DIY技法練習

學生用拼貼創作具四季意象的牆面 教室斑駁的外牆令人生厭

五年級的采珊說:「天啊!我的心都碎了!看到我們的陶板作品竟然整窯炸碎!這下子不能美化校園了。」

12

遊戲中學習,樂在其中,學生運用統整規劃的能力彙整校園景點,把校園簡介變成尋寶遊戲,學

生分組設計尋寶遊戲,完成實踐任務。

老師依照學生上課參與情形、作品的完成度、發表口語表達能力評定學生學習成效,發現:

1.全部的學生都能認識校園公共藝術作品。如:瀅蓁能說出畫有米羅作品的司令台。

2.全部的學生能利用景點標誌圖製作出校園公共藝術大富翁尋寶地圖。

3.九成以上的學生能對在地週遭環境產生關懷,進而愛惜校園公共藝術作品。

省思與修正:製作地圖時,利用「where、why、how、name」四個面向引導孩子,命名時要能說出理

由及相關性。果然在教師與同儕鼓勵下,孩子創意無窮:跳格子、尋寶圖、大富翁…遊戲任你玩!

伍、教學實施歷程─彩虹國尋寶 玩美祕笈 8

步驟 1 校園巡禮收集校園美景

步驟 2 分組製作玩美地圖

步驟 3 進行玩美地圖尋寶遊戲

各組設計遊戲規則,指導學

弟妹遊戲方法,讓學弟妹在遊

戲中按圖索驥認識校園藝術景

點。

分組為校園景點設計標誌圖,

引導學生用藝術家與景點的關聯

性加以命名。決定以何種方式呈

現地圖。此課程以大富翁遊戲方

式呈現地圖。

到校園巡禮,審視校園內具

有美感、藝術創作(公共藝術)

或是經過學生構思改造過後的

景點。

學生製作的玩美地圖搖身一變,變成本校 70 周年校慶的文創品(墊板) ,再一變,變成校園遊戲墊。

小組討論一起畫出景點圖案

設計圖

校園介紹變成尋寶圖,好玩耶! 學生用馬諦斯剪影將牆面變美了

跨領域學習,小朋友說給小朋友聽,展現多元智慧,培養學生說寫能力,駐點導覽校園景點,以藝術

小尖兵培訓為核心,培養分享與服務的能力。

動以培養學生說寫能力,駐點導覽為核心的分享服務。

省思與修正:藝術小尖兵要寫出校園景點的介紹稿,解決孩子懼怕上台的方法是採取讓孩子分階段

訓練,讓孩子一步步從最熟悉的台下,走向陌生的台上,漸漸消除膽怯的心。於是,教學過程中,

教師是分階段讓學生學習在眾人面前說話,從對父母練習、兩人一組練習、小尖兵團體練習,最後

到對不認識的別班同學導覽,這樣一步一步訓練孩子勇於在眾人面前發表自己的意見。

13 伍、教學實施歷程─藝術小尖兵培訓 玩美祕笈 9

步驟 1 學生收集資料,撰寫講稿

步驟 2 循序漸進,從多次練習達到穩健台風

步驟 3 實地駐點導覽給大家聽

藉由實地駐點導覽,可以複

習所學的藝術知識,並由回答

聽眾所提的問題來統整所學,

訓練其臨場反應。

按照老師指導的培訓步驟:

1.將講稿說給家人聽

2.和同學兩兩出組練習

3.上台說給全班聽

依序練習,以做台風訓練。

老師引導學生收集資料寫出

校園景點介紹文稿,對象為校

外人士。引進廣達資源,為學

生做小尖兵特訓。

老師依照學生上課參與情形、口語表達能力、同儕互評檢核評定學生學習成效,發現:

1. 98%能從小記者培訓認識藝術小尖兵該具備的表達能力。

2. 95%能在校園行銷至少一件藝術作品,94%在解說過程融入至少一個藝術知識。

3.九成以上能夠加深對學校的認同及喜愛。

六年級的綉鏇說:「一

開始上台說講稿給同學

聽時,雙腳還會發抖,

多說幾次就不會了。」

昱華說:「原本我很沒自信,老師

鼓勵我不要輕易放棄,照老師教的

方法,經過練習後,讓原本沒有自

信的我,已經能勝任了呢!」

姿懿說:「將導覽的相關知識讀熟,

多練習幾遍後,我連現場朋友提問也

能有條不紊的回答了呢!」

從學校、班級提升效能的經營機制

我們希望營造一個有利的學習環境,從學校、班級以「全校性、班級內、成效評量」三大經營

機制提升本方案課程效能,說明如下:

全校性經營

跨年級年段

統整教學

年級統整與班際間銜接,高年級學生到中低年級當解說尖兵並評定夢想中的校園等

校內外展演平台

從學校、社區到全國,從兒童朝會才藝表演、運動會創意進場、大坑藝術季到社區中秋清明節慶、鄉公所的校外平台,提供機會展能,進而增能。

四級認證機制分麻雀綠繡眼五色鳥孔雀等四級認證機制,以

確保基本能力

班級

經營

獎勵卡制度 明定獎勵制度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異質化分組

合作學習以異質分組教學落實合作學習。

一日班長 每人都能當一日班長,體驗當領導人歷事鍊心。

領域統整 不同領域間統整課程,避免排擠效應。

導覽志工團家長與藝術小尖兵共同參與導覽培訓,家庭親子共同成長,家庭與學校緊密結合,事半功倍。

評量

延伸

校際比賽

(拔尖)

鼓勵學生參與校外「比賽」,提升「藝術小尖兵」的學習視野,以求精益求精。

遊戲套裝學習

(扶弱)

開發名畫拼圖、完美尋寶圖、大富翁等「遊戲教具」,以及「藝術小尖兵」制度,協助

能力較弱的學生,給予學習信心。

要創作也要說出作品特色才能通過認證 藝術小尖兵為來賓解說展品內容

14

學生參與校園改造後,分組設計出大

富翁遊戲圖,作為校園景點的導覽。

陸、班級經營

以藝文帶動多元能力全

面發展。

校慶美展時,學生擔任解說員向家長行銷大油畫

類別 項 目

101學年度全國學生創意偶戲比賽」-特優獎

102學年度全國學生美展國小組設計類第二名

桃園縣 101、102學年度學生創意偶戲競賽-特優獎

桃園縣 101年度教育創意競賽第二名

桃園縣 101學年度學生美術比賽:

漫畫類中年級組-第三名;版畫類高年級組-第三名;中年級組-第三名 2012 桃園縣花燈競賽 大型團體競賽國小組-第二名 中華民國第四十四屆世界兒童畫展低年級組佳作、集體創作佳作

桃園縣 102年度航空城創意美術比賽-特優 102年全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二等獎(數學) 桃園縣 102年度英語朗讀比賽-第二名(語文) 桃園縣 102年縣長盃扯鈴錦標賽團體舞台賽第一名、雙人舞台賽第一名(健體) 桃園縣龜山鄉第 54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第一名(自然) 第二屆體委盃全國獨輪車錦標賽 60公尺後退競速-第二名(健體) 林若雯、郭馥瑄獲選北健有線電視台 2014«桃趣小當家»節目主持人第一名(語文)

學校 70 週年校慶,六甲學生運用

精湛技藝,製作紀念牌文創產品,成

功行銷創意,師長及來賓愛不釋手!

雅琪獨輪車競速第一名

參加全縣扯鈴賽獲團體冠軍

◆精熟媒材的運用技巧,成功行銷創意。 。

(一)技能方面:精熟媒材運用技巧,完成作品,行銷創意

靈活運用所學,參加各種藝文競賽,以及其他領域表現獲獎連連

15 柒、具體成效與目標檢核

偶劇社公視台灣囝仔讚演出

北健電視小主播第一名

四年級學生成立「大坑電視台」,製作專題報導,把學習成

果介紹給更多大坑國小的學生認識,介紹梵谷、畢卡索、

莫內、米羅等畫家故事與風格,於中午用餐時間播放,以

及網路隨選隨播。

四年級學生兩人一組,利用構圖中重複、聚散與色彩的對比、

相似等技巧,設計出精緻的服裝造型,激發學生對生活美學喜

愛。采綸說:「未來我想當服裝設計師,成為第二個吳季剛!」

六年級的妮妮以往一上台講話就支支吾吾,透過藝術小尖兵的培訓課程,她

能夠對學弟妹介紹作品,配合儀態及手勢,表達能力進步許多,上台總是搶

第一個。中年級小翔除了喜愛藝文課程外,參加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表現

亮眼,榮獲二等獎殊榮,展現了藝文學習帶動其他學習的可能。

☆ 通過高等級認證學生比例,逐年提升,

顯示孩子的能力是不斷進步,讓老師感

到無比欣慰。

☆比對四學年,學生對於藝文課

程滿意比例呈現不斷提高,101

年高達 94%。

(二)認知方面:透過多元媒材蒐集與統整,培養美感能力

(三)情意方面:內化所學,應用在生活,豐富藝術素養

◆從探索中理解美的原理原則,內化知識後引發創新觀念

◆統整學習所得並樂於分享美學知能

◆發揮所學,提升表達能力

以藝文護照檢核

學習,區分為:

1.麻雀 2.綠繡眼

3.五色鳥 4.孔雀

孩子的笑容展現出通過認證帶

來的自信與感動。

◆成就感+喜愛=支持

1

柒、具體成效與目標檢核

◆以藝文學習為中介,全面提升多元能力

16

項 目

Greateach 2012 全國創意教學藝術與人文組特優獎

桃園縣 103年度教師教學卓越獎-金桃獎

2011「GreaTeach全國創意教學獎」優等

2013年第四屆廣達游藝獎「創意教學獎」佳作

「InnoSchool 2010 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發表佳作

桃園縣 97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校刊評選優等獎

◆九成以上教師積極參加校內外研習,出版品成果豐碩。

設計玩美地圖時,六年級的學生採異質能力分組,讓每生在小組

中發揮所長,分工完成設計圖。建安這一組想要把學校的動物石

像,運用複合媒材,參考藝術家妮基做法,改造成怪獸雕塑。

藉由課程與教學發展,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帶動創新教學風氣

◆小組學習,培養尊重、溝通、合作的精神

◆建立社群分享平台,豐富教學媒材

六年級頑皮的智勇,有天慌張地拿著一小塊剝落的磁磚,著急地問

老師:「 鑲嵌牆面的磁磚掉了怎麼辦? 」……

原來,親手美化校園是啟發學生愛護校園情懷的最佳方法。

◆內化所學提升藝文涵養,並激發愛校情懷

柒、具體成效與目標檢核 17

◆團隊研發教案數逐年攀升

教師們經常利用課餘時間,每週展開二至三次的密集對話,我們學到跨領域教學與經驗美學的重

要性,分享教學問題與解決策略。透過數位課室觀察系統,分享、回饋、 省思,讓教學更有效能。

◆教師團隊對外比賽成績優異

◆透過數位課室觀察系統,檢核教學成效

設立大坑玩美數位藝廊展示師生作品及學習成果,不僅

豐富了教學素材來源,也提供了多元的發表平台。 與不同領域的教師討論課程,激發設計課程的

靈感,讓學生創作自己的星空,巧妙引發學習

動機與創作力。

與家長討論學生的學習狀

況時,發現孩子鮮少付出

行動孝敬父母,透過此活

動增進親子的情感,也讓

家長更了解教師的教學理

念,拉近親師生間的距離。

藉由引進社區家長與

社會資源、舉辦學習

成果展,不僅讓家長

看見孩子的多元成長

也看見學校的蛻變。

◆教師善用雲端技術,豐富教學素材 ◆結合跨領域協同教學,提升教學設計能力

☆家長參與學校課程活動的平均人

數由 23%增加為 53%

配合學校課程,鼓

勵家長進入校園並

成立玩美志工團,

提供家長與志工終

身學習的機會。

引進社區家長參與校園美化與改造,串連社區共識

◆家長高度參與替校園注入活

☆學校發展藝文特色課程,獲

得 95%以上家長的肯定。

◆活化班級經營技巧,加強親師生情感

◆引用在地文化, 連結社區情感與資源

民國 98 年聯合報 民國 101 年地方報

柒、具體成效與目標檢核

97年 1月 2日北健北桃園

18

★營造學校成為社區藝文中心:讓社區走進校園,提供藝文饗宴;讓學校走入社區,提升藝文風氣。

學生作品展覽於社區派出所廣場 辦理多元活動,提供民眾藝文饗宴

★運用廣達文教基金會資源,結合鄰近會稽、莊敬國小及南崁國中建立校際聯盟,分享課程與藝文資源。

◆透過多元課程設計,提高家長對學校活動的參與度,拉近親子距離

弘文媽媽:原來「大坑蘇富比」就是邀請老師和家長選出心中最歡的作品,

難怪我家孩子每節下課都來看自己得幾個點,還催我要趕快來賞畫,我覺

得自己也像個藝術鑑賞家了呢!

思宇媽媽:學校邀請釘畫大師「胡達華」到校教學,原來廢棄的鐵鋁

罐也可以作畫,讓我和孩子不僅創作了美美的作品,也認識不一樣

的創作方式。我和孩子開始思考要將家裡的鋁箔包、寶特瓶等廢物

做美麗大變身。

◆引進社會資源與盟校分享課程與資源

話 ◆廣泛結合社區資源,充實課程內涵與親師生藝術涵養

來自大坑村長的預約:五楊高架橋下的裝置藝術

「美麗大坑意象」委託予大坑國小親師生團隊。

柒、具體成效與目標檢核 19

結語:透過實施「玩美高手」一系列課程,教師藉由團隊運作活化課程教學技能,在親師生與社區合

作互動中,大坑國小的孩子逐漸找回積極、自信的學習態度與人生方向,親師生皆多面成長與蛻變:

(一)重塑學校品牌行銷:本校團隊以藝術與人文領域為主軸,發展「玩美高手」一系列課程,藉團隊

對話,研發教材,提升教學成效,形塑學校課程。

(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團隊以行動研究為運作內涵,提升創新教學能力,結合跨領域教師專長,

透過定期對話進修,由下而上發展課程,結合時事與文創議題、廣達游於藝、新竹美學館等資源,

研發創新教學模式。

(三)運用有效教學策略:透過師生對話,發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實施協同教學、交換教學等,

藉由遊戲觀察、異質性分組、一日班長、小尖兵導覽、大坑電視台、走秀活動、E 化平台…等有

效教學策略,達到教學目標。

(四)融入多元評量技巧:使用多元評量,讓孩子呈現多元智慧的學習成果,改變以技巧優劣為標準;

實施動態實作評量,運用攝影、發表、導覽、表演……等,讓孩子展現自己的優勢智能。

(五)提供教學分享平台:建立網路社群,分享彼此教學經驗,並且建構「大坑數位藝廊」,分享教學

成果;配合學校節慶主題策展,與鄰校結盟,巡迴展演,因此讓視野更開闊。

(六)促進親師生合作成長:透過「玩美高手」一系列課程,學校已成為社區文化中心,成立「玩美志

工團」;藉由藝文教師專長,定期辦理陶藝親子營、親子花燈製作研習,讓「大坑玩美」提升家

長全面競爭力,豐裕其生活,進而開啟大坑文創特色。

展望:

「玩美高手」課程的規劃有如一顆深埋大坑國小的種子,我們期望以教師的教育專業為為沃土,教育愛

為朝陽,結合社區資源之雨露,在三方滋養下日漸成長茁壯。這個生命故事,不只成就大坑的孩子成為玩

美高手,在校際交流中,也能激發他校孩子體驗藝文的機會。當孩子因藝術而喜歡學習,學校藉由發展方

案的經驗,建構補救教學系統,讓孩子在每個學習領域上有更多可能。

期待:

本方案使偏鄉孩子能在特色課程的大樹下擁有揮灑的舞台,展現自信燦爛的笑容;本著「教育愛」與「

藝文美」,以學校特色為出發點,結合更多學習領域深耕課程,提供多元學習機會,為孩子創造個人優勢,

豐富人生。今日,學校的孩子已成為玩美高手,在國小階段具備 12 年國教中多元發展的實力;未來,在

文化創意產業中,我們將看到下一個台灣之光,也許是電影界中的「李安」,也許是時尚界中的「吳季剛」。

捌、結語與展望 20

采葳的蛇形雕手陶藝榮獲全

縣入選 雅琪參加蘆竹鄉寫生榮獲第一名

采葳的蛇形雕手榮獲全國入選獎

小女孩巨人夢偶劇表演榮獲全縣特優獎

31景:充滿明亮光線的

陽光廁所洗手台

56景:具原民風的感恩牆

94景:利用環保磁磚美化牆面

89景:用蜻蜓圖案拼貼的洗手台

由小朋友分組設計並親手製作的「大坑玩美

100景」

由小朋友親自設計與製作的「大坑玩美

100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