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美容於歷代典籍中記載之研究—兼論可添加於化...

12
.弘光學報51 期. 111 *通訊作者 中藥美容於歷代典籍中記載之研究—兼論可添加於化 品中之中藥品項 張曼釗 1 黃蕙君 2 張賢哲 3 張聰民 4 * 1 中國醫藥大學 中國藥學研究所 2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 3 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系 4 弘光科技大學 化妝品應用系 收到日期:96.5.2 修訂日期:96.5.10 接受日期:96.5.11 摘要 國內化 品市場,宣稱具保濕、美白、抗老、除皺等不同功能的含中藥化 品之種類與數量繁 多,且有日益增多的趨勢。目前國內的化 品相關法規中,針對化 品內的中藥規定付之闕如,使 業者於開發含中藥化 品時,面臨無相關規定可以遵循的窘境。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可添加於化 品內中藥材品項,包括正面表列與負面表列品項之探查,以作為將來相關法規訂定的參考依據。 實施方法以檢索中醫古籍、研究論文期刊、網路資訊搜尋及參考各國法規資料進行各項美容相關資 料之蒐集整理及評析討論。研究結果顯示在古代典籍中有關美容美白、美顏、潤肌膚、面脂相關的 中醫名詞 75個,3827筆,而在本草綱目查到的美容相關辭彙共有64種,455筆。美容相關的中文期 刊論文,共466篇。日本含中藥化 品資料102筆。中國大陸禁用中草藥種屬14種,禁用中藥品項59 種。本研究結果已收集化 品內中藥材正面表列與負面表列之相關資料,未來將可作為國內規劃中 藥化 品相關管理法規之參考依據。 關鍵詞:含中藥的化 品、化 品法規、正面表列、負面表列

Transcript of 中藥美容於歷代典籍中記載之研究—兼論可添加於化...

.弘光學報51期.

111*通訊作者

中藥美容於歷代典籍中記載之研究—兼論可添加於化品中之中藥品項

張曼釗1��黃蕙君2��張賢哲3��張聰民4*

1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研究所

2中國醫藥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

3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

4弘光科技大學�化妝品應用系

收到日期:96.5.2 ��修訂日期:96.5.10 ��接受日期:96.5.11

摘要

國內化 品市場,宣稱具保濕、美白、抗老、除皺等不同功能的含中藥化 品之種類與數量繁

多,且有日益增多的趨勢。目前國內的化 品相關法規中,針對化 品內的中藥規定付之闕如,使

業者於開發含中藥化 品時,面臨無相關規定可以遵循的窘境。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可添加於化

品內中藥材品項,包括正面表列與負面表列品項之探查,以作為將來相關法規訂定的參考依據。

實施方法以檢索中醫古籍、研究論文期刊、網路資訊搜尋及參考各國法規資料進行各項美容相關資

料之蒐集整理及評析討論。研究結果顯示在古代典籍中有關美容美白、美顏、潤肌膚、面脂相關的

中醫名詞 75個,3827筆,而在本草綱目查到的美容相關辭彙共有64種,455筆。美容相關的中文期

刊論文,共466篇。日本含中藥化 品資料102筆。中國大陸禁用中草藥種屬14種,禁用中藥品項59

種。本研究結果已收集化 品內中藥材正面表列與負面表列之相關資料,未來將可作為國內規劃中

藥化 品相關管理法規之參考依據。

關鍵詞:含中藥的化 品、化 品法規、正面表列、負面表列

112

.中藥美容於歷代典籍中記載之研究—兼論可添加於化 品中之中藥品項. .弘光學報51期.

113

壹、前言

中藥應用於化 品其實已經有長久的歷史

,古代的人曾經使用一些動植物的材料(如油脂)用來滋潤肌膚,而在傳統中醫的美容理論中,中藥美容是其中一項重要的領域。中藥美容

乃是利用內服美容方藥或外用美容方藥製品兩

種方式,達到美容的訴求。內服美容中藥是透

過調理五臟六腑的機能與經絡氣血的循行,以

潤澤肌膚或除皺美白(如珍珠散);外用美容中藥製品是直接作用於肌膚表層,經由局部藥物

經皮吸收作用,達到養顏美容的訴求目的(如普劑方中的丹砂方)。中醫藥的發展過程當中,許多的古典醫籍中對於護膚美容、抗肌膚衰老、

抗痘等均有記載:神農本草經中詳細載錄超過

一百種具養顏美容功效的中藥,例如菟絲子、

白芷、柏子仁等;梁朝陶弘景的肘後百一方與

唐代孫思邈的千金翼方中,也有許多關於中藥

美容方劑的記載。實際上,許多中藥具備增加

肌膚營養、防曬與防治各種肌膚疾病的功能,

或者是對於粉刺、痤瘡、乾燥龜裂、色斑、皺

紋等肌膚症狀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效果;此外部

分中藥甚至能促進肌膚生長、強化肌膚彈性、

調整角質層的角化程度與減少肌膚的色素沉著

,而有增進肌膚功能與預防肌膚功能衰退的作

用(1)。另一方面,若能兼顧內服美容方藥與外

用含中藥化 品,同時調理內外身體功能,可

以調整個人內在體質與外在美容(2, 3)。本研究之

標的將以符合我國【化 品衛生管理條例】第

三條對化 品之定義:「化 品係使用於人體

外部,以潤澤髮膚、刺激嗅覺、掩飾體嗅或修

飾容貌之物品」為前提,針對可使用於化 品

之中藥材品項做一廣泛性的調查研究。

近年來科技的發展速度日新月異,國內化

品相關產業也跟著蓬勃發展,其中不乏標榜

生物科技與添加中草藥抽提物的化 品,尤其

是以天然草本為訴求的化 品更是充斥整個市

場。市售含中草藥化 品的成分標示欄中經常

可見添加了數種中藥單位藥材,並且宣稱具有

如美白、除皺、抗老等特殊的美容功效,因此

也博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佔有一定比例的市

場佔有率。的確,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

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跟著改變,選擇適合本身

肌膚特質且天然無害的化 品,逐漸受到消費

者的重視,也形成一股風潮。以往添加於化

品中的合成色素與香料,經常含有如鉛、汞等

具毒性的重金屬成分,消費者長期使用之後,

會對肌膚造成相當大的傷害;而煤膠油類的合

成色素,很容易對肌膚造成刺激性或過敏現象

。如果利用某些中藥具有的天然色素和香料,

取代傳統添加於化 品的合成性原料,不僅能

避免上述問題,同時因為中藥具有特定的療效

,若能以科學的技術證實某些中藥對肌膚的特

殊療效,繼而添加於化 品配方中,將使消費

者有更多的購買選擇,並且創造很高的經濟價

值與市場願景。

消費者使用美容化 品或保養品的時機幾

乎是每天使用,而且是長期使用,所以美容產

品必須是安全無虞。然而,化 品業界在迎合

消費者崇尚天然化 品成分風潮之時,由於對

中藥的瞭解不清或未曾透過科學的驗證,使得

消費者使用含中藥化 品產品後,對肌膚造成

嚴重刺激性或過敏,繼而使消費者對中藥化

品失去信心。化 品產業界在選擇合適的中藥

添加於產品配方中,以達到特殊美容功效訴求

的同時,如果能夠有規範可依循,選擇符合可

以添加於化 品的中藥品項,將能避免消費者

使用的疑慮。事實上,傳統中醫藥經過數千年

實際臨床印證,已經有許多中藥的使用經驗與

藥效記載,也因為如此,中藥具備了一般使用

化學合成原料化 品所欠缺的優勢,以致於市

面上的含中藥的化 品產品種類如雨後春筍,

有日益增多的趨勢,並且有愈來愈高的市場佔

有率(4)。含中藥的化 品之功能主要可分為四

類:

(一)保濕抗老除皺︰添加於化 品的中藥有保持表皮角質層水

分、減少肌膚細紋、促進肌膚或毛髮的細胞生

長等功能,繼而賦予化 品保濕、抗老、除皺

的功效,如人蔘霜屬於此類(5)。

(二)抗痘︰痤瘡(青春痘)是肌膚皮脂分泌異常,使痤

瘡桿菌的菌體外酵素(脂解 )分解皮脂產生的脂肪酸,引起毛囊壁脫,落造成毛囊發炎的一

種慢性發炎症狀。因此,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

中藥,添加於化 品將能有效抑制痤瘡桿菌的

細胞活性,進而達到抗痘的功能,如當歸、川

芎、牡丹皮、生薑、蘆薈、桂皮等均有此類功

112

.中藥美容於歷代典籍中記載之研究—兼論可添加於化 品中之中藥品項. .弘光學報51期.

113

效(5)。

(三)烏髮生髮︰常用的化學染髮劑如對苯二胺經常造成肌

膚過敏,但是含天然成分的烏髮生髮產品並不

多見,蘇木精與指甲花曾被用於染髮,何首烏

具有烏髮生髮功能者 (5)。

(四)美白︰中醫所謂的黃褐斑,西醫認為是肌膚表皮

的第五層(即基底層)的黑色素細胞的色素代謝異常所致。黑色素細胞攝取酪胺酸這種胺基酸

進入細胞後,細胞的酪胺酸 催化酪胺酸轉變

成多巴與多巴 ,隨後進行一系列的氧化反應

產生黑色素。當黑色素細胞在人體局部分佈不

均勻或數量過多,產生的黑色素累積過多,無

法順利被代謝,便可能形成黃褐斑。因此,中

藥若具備抑制酪胺 的酵素活性的功能,或是

能促進血液循環,往往能夠對於黃褐斑有一定

的防治效果或是淡化肌膚異常的色素斑。白芷

、菟絲子、獨活、射干、益母草、桂皮等中藥

有此功效(6)。

目前世界各國的化 品中,含動植物提取

物的化 品不勝枚舉,包括白及、天花粉、黃

芩、桑葉、黃耆、紫草、人蔘、當歸、川芎、

牡丹皮、生薑、蘆薈等產品多樣化,然而卻普

遍缺乏科學驗證數據與臨床療效評估研究(7)。

未來開發含中藥的化 品必須考慮三個重要的

方向(一)中藥品種的鑑定︰要添加於化 品的

中藥原料,其產地品質與種類必須經過鑑定,

避免產地因素或同物異名或同名異物等問題影

響中藥原料的質與量(8)。(二)安全性試驗︰要添加於化 品的中藥提取物必須經過安全性試驗

,包括急性、亞急性、慢性毒性試驗與過敏試

驗,避免消費者長期使用的潛在危險。目前已

證實蒼耳、石竹、雪蓮等會引起接觸性皮膚炎(9)。(三)有效性試驗︰建立含中藥化 品的有效

分析平台,作為分析與評估產品有效性,避免

業者作誇大不實的功效宣傳,以及消費者的盲

目使用(10)。

含中草藥的化 品的主要成分是天然中藥

,功效訴求主要有保濕、抗痘、抗老、除皺與

美白等功效(11, 12, 14)。保養用的中藥化 品強調

能滲透進入達肌膚的皮下層細胞,可以促進細

胞活化,進而表現出細緻有彈性的肌膚(11, 15)。

抗痘用的中藥化 品具有消炎抗菌的中藥成分

,可以有效抑制痤瘡桿菌的細胞活性,達到防

治面皰的功能(17, 19, 22)。抗老與除皺的中藥化

品則強調促進肌膚真皮層纖維母細胞的生長,

增加膠原蛋白質與彈力蛋白質的製造量,繼而

增進肌膚彈性、延緩老化(13, 16, 18)。美白去斑的

產品,可以抑制黑色素細胞活性且能促進肌膚

的局部血液微循環,加速黑色素的代謝清除,

而達到美白淡斑效果(13, 20, 21)。上述含中藥的化

品的功效訴求與肌膚的醫療保健,有密切不

可分之相關性,其最終目的在於維持肌膚的健

康(23, 24)。市面上常用添加於化 品之中藥材如

(一)靛藍:訴求消炎殺菌,促進受損之皮脂修護並可平衡皮脂之分泌(25, 26)。(二)連翹:訴求拔除膿毒(27)。(三)赤檉:訴求提升細胞之修護能力,增加抵抗,預防皮膚受到感染(28, 29)

。(四)貝母:訴求拔除爛瘡腫毒,促進新細胞再生與活絡(30)。(五)毛健草:訴求抑制黑色素細胞之過量分泌(31)。(六)莽草:訴求防止細胞脫水,促進黑色素細胞之代謝(32, 33)。(七)真珠:訴求清熱解毒,收斂生肌,促進肌膚光澤滑嫩(34, 35, 36)。(八)素心藤:訴求拔除烏氣沉積(37, 38)。

(九)銀花:訴求消除皮膚腫痛,預防細胞感染(39, 40)。(十)冬凌草:訴求抑制敏感原之發生,消除敏感因素(41)。(十一)蘆薈:訴求清涼膠狀保護劑,可消腫退火(42, 43, 47)。(十二)美人蕉:訴求舒緩皮膚之敏感反應,降低皮膚之過敏性(44)。(十三)刺苑,佛甲草,苦薏,紫河車:訴求可增加細胞含水功能,使不易老化;增加細胞間組

織液的活絡,加強細胞保濕功能,消爛瘡腫毒

,剝落老死細胞,促進細胞再生,恢復細胞嬌

嫩與光澤(45, 46)。(十四)冬蟲夏草,百合,丹蔘,補骨脂,玄蔘:訴求深層細胞營養與水份的供

給及補充;強化深層細胞功能,增加肌膚扺抗

力;快速滋養修復肌膚表層受損細胞,增加保

濕;防止日曬造成肌膚傷害;適用任何肌膚(47,

48, 49, 50)。然而上述列舉之中藥材之品項是否符合

規定並不清楚,以及缺乏中藥材本身與含中藥

材配方對於皮膚的安全性暨有效性相關試驗數

據資料,對於廣大的化 品消費族群而言,實

有安全之疑慮。因此,建立可添加於化 品之

中藥材品項之正面表列與負面表列,實有其必

要性與急迫性。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進行中醫古

典籍之考證、網路搜尋及世界各國文獻查閱整

理,初步完成國內可添加於化 品之中藥材的

114

.中藥美容於歷代典籍中記載之研究—兼論可添加於化 品中之中藥品項. .弘光學報51期.

115

品項資料彙編,以利未來立法規範化 品相關

產業界含中藥材化 品的開發,保障廣大消費

者的安全與福祉。

貳、材料與方法

一、材料1.歷代中醫典籍,電子資料庫 (1) 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1706),電子文獻資料庫。聯合百科電子公司台灣版,

2003,台北。(2) 清.清乾隆敕編,文淵閣四庫全書(1785),醫部,電子文獻資料庫。書同文公司,

北京,2002。(3)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中醫藥典籍檢索系統光碟。」(1999)(82本電子書,1200萬字)。

(4) 中央研究院,漢籍資料庫,醫藥之部。(1900-2001建檔)

(5) 中華醫典編委會:中華醫典電子資料庫,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2000初版,752本,2003增訂版,822本,3億多字),長沙,2000,2003。

(6) 朝鮮.金禮蒙:醫方類聚(1852),嘉鴻科技,長沙,2004。

(7) 中醫驗方大全編輯委員會:中醫驗方大全,嘉鴻科技,長沙,2004。

2.現代中醫藥期刊論文等資料庫(1) 北京中醫研究院中醫藥信息所:中醫藥文獻資料庫 (1949-2005),搜集了七十多萬篇的期刊論文。

(2) 北京清華大學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清華同方光盤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學術期刊

電子雜誌社:中國期刊網,醫藥衛生輯,

北京,1994-2003。(3) 清華同方光盤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包括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中國重要

會議全文數據庫,中國醫院知識倉庫、中

國知網、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等7種中國最大型數據資源)(2005)

(4) 大陸各種中醫藥研究期刊1950-2003,(種

類繁多,期刊名略)。(5) 飛資得資訊有限公司: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1978-2005)

(6) 飛資得資訊有限公司: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1956-2005)

(7) 日本各種漢醫漢藥研究期刊1900-2005。(8) 美國 Medline資料庫。(方劑研究論文不多)。

(9) 各種中醫中藥網站資料,2005,(網站計有五百多家,繁多,網站名略)。

(10) 張賢哲:歷代中醫名方一萬五千方電子資料庫。以中國醫學大辭典(1970年)、歷代名醫良方注釋(1983)、臨床常用中藥方劑手冊(1991)、實用中醫辭典(1992)、古今名醫名方秘方大典(1993)、中醫歷代名方集成(1994)、中成藥名方藥理與臨床(1998)等重要七本書,每一本書的編纂都匯集了數

十位專家才完之工作,這七本書代表了近

代各專家對方劑的精華選擇。所有的方劑

,扣除同方,共計15403方,每方各依「名稱、出典、出處、分類、習用率、組成、

功效、臨床」等分別分欄鍵入,全部140多萬字。是作者自建研究方劑的電子資料庫

(1995-1998,台中)。

3.現代相關中醫藥著有關老中醫經驗專輯、方劑、本草、藥物大部著作

(1) 彭懷仁等:中醫方劑大辭典(1-11冊),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97。收錄九萬餘方。

(2) 其他各種中醫或方劑專書著作。(3) 著名老中醫經驗專輯,一百四十多本。(4) 朱大年等選編:歷代本草精華叢書(8冊),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重印集刊,1994,上海。

(5) 中國本草全書(共計403卷,24萬餘頁,約2億5千萬字。收錄中國古近代,公元前220年至公元1911年本草專著800餘部),華廈出版社,北京,1999。

(6) 江蘇新醫學院編: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86。

(7) 鄭虎占:中藥現代研究與應用,(1-6卷),學苑出版社,北京,1997。

(8) 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1-11冊),上海

114

.中藥美容於歷代典籍中記載之研究—兼論可添加於化 品中之中藥品項. .弘光學報51期.

115

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1999-2002。(9) 宋立人等:現代中藥學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2001。

(10) 其他相關重要本草典籍。

4.醫古文語詞注解工具書(1) 謝觀主編:中國醫學大辭典(1921上海),台灣商務印書館重印,台北,1970。

(2) 中醫研究院廣東中醫學院:中醫名詞術語詞典,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香港1975。

(3) 李湘雲主編:溫病學辭典,中醫古籍出版社,北京,1991。

(4) 中醫大辭典編輯委員會: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1987。

(5) 知音出版社重印,易名實用中醫辭典,台北,1992。

(6) 河南中醫學院:中醫字典,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7) 王森主編:醫古文常用字典,學苑出版社,北京,1989。

(8) 張登本主編:內經詞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北京。

(9) 李經緯等編:中國醫學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北京。

(10) 李經緯等編:中醫名詞術語精華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北京。

(11) 李戎:中醫藥通假字字典,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上海,2001。

(12) 李戎:中醫難字字典,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上海,2001。

(13) 林照庚主編: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5冊),2001,台北。

(14) 林尹、高明,中文大辭典,中國文化大學,台北,1973。

(15)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重編國語辭典檢索系統光碟,教育部國語推行委。2002。

(16) 四庫全書附冊,中文大辭典,書同文公司,北京,2002。

二、方法1.利用衛生署1999年6月出版之《中醫藥典籍檢索系統光碟》與大陸2003年3月出版之《中華醫典電子資料庫》,檢索中醫藥特殊的美容

關鍵詞,例如美顏、潤肌膚、面脂….等等,詳細查詢每一個美容關鍵詞相關的古代醫書

、美容方劑、本草等典籍中針對美容的相關

論述,並加以歸納、分析、討論、評述。

2.以電腦網路資訊搜尋台灣與大陸的中醫美容相關資訊。

3.查詢相關中醫美容專書,比較同一種美容功效訴求的治療模式、使用方劑與結果評估。

4.查詢整理中醫美容研究論文,詳細研讀每篇論文內容,並且針對其研究成果進行歸納、

比較、分析、討論、統計。

5.參考歐洲(EU)、日本醫藥部外品、大陸資料等,瞭解各國針對含中藥的化 品的相關規

定,進行歸納、比較、分析、討論、彙集,

以作為國內參考依據。

參、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的初步結果區分為五類敘述如下:

一、在中華醫典七百多本書,有關美容美

白、美顏、潤肌膚、面脂相關的中醫名詞�

75個,3827筆,每種筆數如下:潤澤, 423、駐顏, 301、面黑, 292、好顏色

, 271、變白, 213、面脂, 196、黑斑, 153、潤肌, 149、面白, 142、赤斑, 135、黧黑, 127、充肌膚, 92、駐顏色, 82、長肌膚, 80、面色黧黑, 74、面皰, 73、滅瘢痕, 73、澤顏色, 72、面藥, 71、粉刺, 69、美顏色, 68、令人好顏色, 61、悅澤人面, 59、面膏, 47、悅澤顏色, 43、黑靨, 39、膚潤, 36、益色, 29、雀斑, 29、汗斑, 28、澤面, 23、潤澤肌膚, 19、人面瘡, 18、面黑令白, 18、潤皮毛, 18、養肌膚, 18、悅肌膚., 14、黑皰, 14、顏色光澤, 14、面瘢, 12、潤澤顏色, 12、面悅好, 10、面藥方, 10、華色, 9、肌膚光澤, 8、面上粉刺, 8、肌體滑澤, 7、入面脂用, 6、令人肌滑, 6、肌體潤澤, 6、令人白淨如玉, 5、悅澤好顏色, 5、肌膚不充, 4、面脂藥, 4、面色蒼黑, 3、面若童顏, 3、浴面, 3、朱顏, 2、肌膚變色, 2、面生黑子, 2、面光華, 2、潤鬚髮, 2、令面妍華光悅, 1、光華顏色, 1、肌膚悅澤, 1、肌體滑澤白淨, 1、面色紅潤悅澤, 1、面色瑩白, 1、面膏用之, 1、面體玉澤, 1、悅澤白皙, 1、悅澤面容, 1、粉刺黑斑, 1、潤肌膏, 1、鬚髮黑澤, 1等。

116

.中藥美容於歷代典籍中記載之研究—兼論可添加於化 品中之中藥品項. .弘光學報51期.

117

二、在本草綱目查到的美容相關辭彙共有

64種,455筆。皰, 40筆、好顏色, 34筆、潤澤, 30、面脂,

26、黑斑, 25、駐顏, 23、洗面, 21、皯, 20、潤肌, 20、面皰, 15、面白, 12、面白, 12、悅顏色, 11、粉刺, 11、潤肌膚, 11、令人好顏色, 10、面藥, 10、鼻齇, 9、益色, 8、駐顏色, 8、令人光澤, 7、粉滓面, 7、合膏, 6、雀斑, 6、面上皯皰, 5、充肌膚, 4、面上皯罾, 4、面上皰瘡, 4、澤面, 4、美顏色, 3、面色萎黃, 3、面色萎黃, 3、酒齇鼻, 3、潤皮毛, 3、人面藥, 2、令人白淨如玉, 2、面上粉刺, 2、面色黧黑, 2、酒齇鼻赤, 2、膚潤, 2、澤顏色, 2、令人肌滑, 1、令面妍華光悅, 1、去面皯疵瘢, 1、去面黑, 1、去面皺顏色, 1、

去齇皰罾皴皺, 1、光華顏色, 1、面生黑子, 1、面光華, 1、面多罾雀, 1、面色紅潤, 1、面色瑩白, 1、面皯瘢疵, 1、面若童顏, 1、面悅好, 1、面藥方, 1、面體玉澤, 1、悅澤白皙, 1、悅澤好顏色, 1、悅澤面容, 1、悅澤顏色, 1、粉刺黑斑, 1、酒皰齇鼻, 1筆。

三、美容相關的中文期刊論文,共466篇。美容265篇、美白2篇、潤肌11篇、黧黑28

篇、化 157篇、面膏2篇、美顏1篇。

四、日本含中藥的化 品狀況日本的資料顯示,植物萃取物有80種,

動物萃取物有10種,中藥開發成浴鹽產品有13種。

116

.中藥美容於歷代典籍中記載之研究—兼論可添加於化 品中之中藥品項. .弘光學報51期.

117

118

.中藥美容於歷代典籍中記載之研究—兼論可添加於化 品中之中藥品項. .弘光學報51期.

119

五、中國大陸含中藥的化 品狀況中國大陸當前應用於化 品的植物類中藥

資源,主要有當歸、人參、甘草、五味子、黃

芩、黃連、黃柏、桂皮、薄荷、川芎、柴胡、

地黃、益母草、半夏、白朮、澤瀉、大黃、茯

苓、何首烏、枸杞子、牡丹皮、防風、獨活、

羌活、枳實、厚朴、菊花、杏仁、薏苡仁、白

芍、麻黃、山楂、黨參、槐花、升麻、 本、

紫草、蘆薈、白芷,荊芥、生薑、大棗、冬蟲

夏草和沙棘等。動物藥材應用於化瘀的主要有

蛤士蟆油、胎盤、貂油、地龍及蜂蜜等;礦物

類則主要是滑石粉與麥飯石等。有些產品具獨

特的功能,如甘草在化 品中可作為最佳沐浴

液原料;麥冬用於配製潤膚霜效果較理想;槐

花所含芸香 對X射線有保護作用,適於長期野外工作者和接觸放射線的人員使用;白芍、

赤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對蝴蝶斑、雀斑及

色素沈著都有一定治療作用,亦是一種非激素

類增白祛斑劑;冬蟲夏草含有人體需要的氨基

酸20餘種,是配製高級化妝品的主要原料;甘松所含甘松芳香油為化 品定香劑。另一方面

,中國大陸屬於禁用植物種屬的植物有14屬,禁用植物品項共計59種如表四所示。

118

.中藥美容於歷代典籍中記載之研究—兼論可添加於化 品中之中藥品項. .弘光學報51期.

119

本研究執行之初,發現世界各國政府對於

中藥是否可以添加於化 品內均無明確法律規

範,使得在資料收集方面更為困難。訪問中藥

研發機構及人員與化 品製造業者,充分討論

並交換意見,普遍持觀望與擔憂的態度。另一

方面,中國大陸與本國最大不同點在於當化

品得同時含有西藥活性成分及中藥成份與申請

審批時需檢附微生物,皮膚刺激性及物理性、

化學性等規格資料。本研究執行雖已告一段落

,卻發現要真正明確訂定法規,去規範可添加

於化 品內中藥材品項之正面與負面表列,

似乎還要繼續鑽研,才能釐清相關規定之完

備性。

有關是否要在化 品衛生管理條例之外

,另外制訂一中藥化 品之管理法,依目前而

言,既有化 品衛生管理條例之設,對於業者

已經有所管哩,徜若另訂新法,則不啻使業

者多受一層管制,在目前政府再造之前提下

,法規鬆綁已經是不可逆之趨勢,可考慮化

品衛生管理條例中另行增訂中藥之基準即可

,使用於本類產品之可用或禁用名單即可。

站在回歸自然、永續生存之前提下,是否可以

其他名稱代替「中藥」基準,原因如下:首先

,收載於本草綱目及古籍稱為中藥,若加入其

他之植物將無法列入此一基準中。其次,「中

藥」之名稱,亦只見於華人社會,在世界上其

他國家則稱之為草藥或生藥,而以後者之名稱

範圍較為廣泛,亦較具有發展空間。在上述之

前提下,本類產品似較更具發展之空間。因此

,政府相關部門應廣為舉辦中藥相關業者之公

聽會,.由業者提供歐洲、美國及日本等先進國家對於產品安定性測試範圍以及方法之書面

報告;舉凡毒性測試、光敏感反應、貼膚試驗

等,在全球性化 品法規協調化之潮流下,得

以訂出既符合潮流,又可促進國內化 品發展

之法規基準。有鑒於衛生署未來對於含藥化

品將採取免備查之措施,因此新的中藥基準將

不在區分含藥與否,惟睽諸我國目前之民情,

徜即刻完全放任,對於維持廣大之化 品市場

秩序,恐怕有所困難,因此(如抗老化、去除

斑點等)時,即應提出相關效果之書面佐證,

經許可之後,使允許其為該等宣稱。而在公會

方面,宜就含中藥(或漢方、生草藥)成分化

品之管理,提出計畫,以期盡快落實管理。

本研究執行國內外文獻資料之收集,國內及本類產品管理模式之初步探討可謂完成,為其

他問題如中藥成分可用、禁用名單之訂定,查

驗登記或備查手續如何進行,需何種資料佐證

其安全性及檢驗之問題,尚待專家學者進一步

探討。

肆、誌謝

本研究承蒙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計畫編號CCMP94-RD-040)提供經費贊助,使本計畫得以順利完成,特此誌謝。

伍、參考文獻

1. 喬玉梅( 2 0 0 1 ) 中藥資源在化 品中的應

用,中國民間療法 9(8)︰43-44。2. 王欣、李濟(2000) 中醫美容與未來發展趨勢,中國美容醫學 9(1)︰71-73。

3. 黃斐莉、閻世翔(2001) 實用美容中藥學,瀋陽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pp.43-44。

4. 金久寧、吳菊蘭、謝秀、余穗娟(2001) 傳統醫藥中的美容植物研究(上),中國美容醫學 10(1)︰16-19。

5. 閻世翔(1995) 化 品科學(上冊) ,北京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pp.261-265;291。

6. 張惠(2000) 歸白藥膜治療68例黃褐斑療效觀察,皮膚病與性病 22(4)︰25-26。

7. 劉德軍( 1 9 9 8 ) 中藥材綜合開發技術與利用,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pp.3-64。

8. 童承福(1999) 臺灣市售誤用品種及桑寄生類藥材藥理活性之研究,中國醫藥學院中

國醫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pp.44-133。9. 化 品生產工藝編寫組(1998) 化 品生產

工藝,北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pp.19-27;55-61︰377-393。

10. 韋燕梅 陳浩宏(2002) 美容藥物研究進展,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 18:1856-1858;。

11.魏彩霞 鄭體厚(2002) 中藥的美容作用,陝西中醫 10: 940-941;。

12.貢樹銘(2001) 中國古代美容摭談,醫古文知識 4: 20-22。

120

.中藥美容於歷代典籍中記載之研究—兼論可添加於化 品中之中藥品項. .弘光學報51期.

121

13.余國俊(2000) 白芷外用袪斑美容,中醫雜誌 7: 394。

14.邱葵 司天潤(2000) 中草藥在美容方面的研究現狀,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11: 17-18。

15.周亦農 孫玉冰(2000) 美容養膚中草藥初輯,中醫文獻雜誌 4: 22-23。

16.施洪飛 楊立坤(2000) 野菜馬齒莧抗氧化美容等保健功效研究,中國醫藥學 6: 31-33。

17.陳遙(1999) 《御藥院方》美容方述略,湖北中醫雜誌 4: 181。

18劉敏張士勇(1999) 中藥去斑美容淺析,基層中藥雜誌 2: 62-63。

19.余劍萍(1999) 試論《本草綱目》中美容方藥應用特色,時珍國醫國藥 9:713-714。

2 0 .葛薈 ( 1 9 9 8 )《醫宗金鑒》中美容藥方初探,時珍國藥研究 2: 103。

21.唐美容(1998) 中藥面膜美容保健簡介,湖南中醫雜志 4: 59。

22.張德芹(1998)《神農本草經》中美容藥物的整理和作用探討,天津中醫學院學報 3:29-31

23.張昱(1998)《本草綱目》中醫的美容方,湖南中醫藥導報 8: 20。

24,肖祥雲(1998) 中藥保健與美容,家庭中醫藥 6: 34。

25.黃霏莉(1997) 孫思邈對中醫美容的貢獻,江蘇中醫 7:41-42。

26.歷向春 董廣濱(1997) 美容潤膚浴散的研究,黑龍江醫藥 2: .98-99。

27.常敏毅(1997) 日本草藥美容術簡介,家庭中醫藥 2: .40-41。

2 8 .王曉原 ( 1 9 9 6 )《本草綱目》美容方藥淺析,時珍國藥研究 2: 66-67。

29.劉漢清 樹長春(1996) 中藥美容藥劑的制備概要,基層中藥雜志3: 42-43。

30張淑瑛(1996) 冬瓜的美容及藥用價值,中國民間療法 4: 49。

31.楊群超 牛夢勇(1996) 中國醫學與顏面美容,河北中西醫結合雜志 2:.78。

32.鄧紅(1995)《本草綱目》醫療美容方法簡論,時珍國藥研究 4: 1。

33 .叢月珠(1995) 中藥美容藥劑的研究與開發,中成藥 2:46-47。

34.田素琴 周新(1995) 中藥系列美容法:悠久的中醫藥美容歷史,遼寧中醫雜志1:32-40

35.連仲元 邢寶瑞(1994) 漫話中草藥與美容,大眾中醫藥 3: 36-37。

36.李瑛(1994) 袪病美容 杏仁立功,大眾中醫藥 6: 20。

37.王方大(1994) 傳統美容藥物概述,基層中藥雜志 4:38-39。

38.蘇鄭壽麗菊(1994) 白芷美容淺述,河南中醫藥學刊 6: 46。

39.蒲昭和(1993) 我國古代方藥書中的美容醋劑,中醫藥學報 6: .5-7。

40.汪碧濤(1993) 美容與《千金要方》,大眾中醫藥 3: 30-31。

41.黃星(1993) 美容藥物的歷史源流考察,北京中醫 1: 32-33。

42.萬金榮(1993) 《本草綱目拾遺》中植物類美容藥物的整理和考証,時珍國藥研究 4: 3-5。

43.宋蘭田 姜宏傑(1992) 白玉美容膏治療 32 例痤瘡及黑色素沉著,吉林中醫藥 3: 36。

44.沈敏娟 歐秀梅(1992)《本草綱目》中醫的美容法撮要,甘肅中醫4: 39-40。

45.孫立新(1992) 清宮中藥美容方,大眾中醫藥 3: 41。

46.陳家驊(1991) 中藥對美容的貢獻,山東中醫學院學報 1: 58-60。

47.王維寧(1991) 美容佳藥-蘆薈,中醫雜志 9: 57。

48.王昭雲(1991) 中藥美容化 品漫談,大眾

中醫藥 2: 5。49.嚴東標(1991)《醫宗金鑒》美容八方,大眾中醫藥 2: 17

50.張雪峰(1991) 歷代宮廷美容方選賞,大眾中醫藥 3: 37-38。

120

.中藥美容於歷代典籍中記載之研究—兼論可添加於化 品中之中藥品項. .弘光學報51期.

121

Study o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List of Chinese Medicine Herb Contained in Cosmetics

Man-Jau Chang1 Huey-Chun Huang2 Hsien-Cheh Chang3 Tsong-Min Chang4*

1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2Department of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3Depar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4Department of Applied Cosmetology, Hungkuang University

Received 2 May 2007 ; accepted 11 May 2007

Abstract

The number of Chinese herb-containing cosmetic products has been increasing in the market. There are various types of Chinese herb-containing cosmetic products which claim moisturizing, whitening, anti-ageing and anti-wrinkle effects, respectively. The government has to follow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o make the regulations and laws of Chinese herb-containing cosmetic products, and establish the standard evaluation platform of stability,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herb-containing cosmetic products. Certainl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control of Chinese herb-containing cosmetics. So far, none of the cosmetic regulations and laws has shown to the manufactures what kind of Chinese herb could be added into the cosmetic formulations. Indeed, the manufactures do not know which item of Chinese herb could be contained in the product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positive list and negative list items of Chinese herb used in cosmetic formulations. Methods of the projects includes (1) Search related news of Chinese herb-containing cosmetics by network.(2) Collect the regulations and laws of Chinese herb-containing cosmetic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positive list includes 75 types, 3827 items of beauty-related term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textbooks. Additionally, 64 types and 455 items of such terms were also found from the book Herb Outline. We have read 466 journal papers about beauty topic. Furthermore, 102 items of Chinese herb-containing cosmetics have also found from Japan. The negative list contains 14 species and 59 items of Chinese herb from mainland of china.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has shown the possible positive and negative list items of Chinese herbs could be added in the cosmetic formulations, which may act as a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to make the regulations and laws of Chinese herb-containing cosmetics.

Key words: Chinese herb-containing cosmetic, cosmetic regulations and laws, positive list, negative list

*Corresponding author

122

.中藥美容於歷代典籍中記載之研究—兼論可添加於化 品中之中藥品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