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滋‧著 一輩子獻身出版事業 - SuperBookCity ·...

17
蕭滋‧著 一輩子獻身出版事業

Transcript of 蕭滋‧著 一輩子獻身出版事業 - SuperBookCity ·...

雅度宜人,冰鏡玉壼並潤;

沖襟照世,丹霞明月交輝。

蕭滋‧著

一輩子獻身出版事業

上 編

出版說明

中 編

目 錄

香港三聯書店 1949年後歷史的一個輪廓 /3

回憶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的成立 /13

台灣、香港及海外中文出版狀況 /18

范用—三聯品牌的守護神 /32

藍真與香港出版 /37

真正的大師—憶王世襄先生 /41

香港三聯傾全力出版王世襄明式家具專著始末 /47

江啟明—榮膺銅紫荊星章的職業畫家 /61

我看歐陽乃霑作品 /71

黃孝逵水墨小品 /73

不平坦的藝途—記崔自清 /75

漫畫生涯六十春—記柯文揚 /77

真正的藝術家關晃 /84

九旬老畫家吳孤鴻的一生 /87

香港雕塑家朱達誠 /93

嶺南的《清明上河圖》

—記陳鏗《遠航之夢:廣州十三行》 /96

人間畫家黃新波 /100

才子型畫家黃奇智 /105

從漫畫家到水墨畫家—鄭家鎮的藝術之路 /110

雙刀李流丹的版畫和油畫 /112

梁蔭本—重視香港美術史的畫家 /115

下 編

堅持繪畫創新的卓有瑞 /117

介紹庚子畫會 /120

大油畫 /122

從香港油畫談起 /126

港水港墨 何去何從? /131

評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 /135

繪畫是香港文化藝術的重災區

—回應舒華〈三訪梁振英談成立文化局〉 /139

香港民政局文化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142

香港的視覺藝術出了甚麼問題? /145

致曹健飛函—第二個春天 /181

從毛澤東到王世襄(翟惠洸) /185

蕭滋的三城記(袁穎) /215

蕭滋與「上海書展」(高孝湛) /233

蕭公的知遇(黃天) /239

蕭滋簡歷(侯明) /253

附 錄

出 版 說 明

蕭滋先生是香港著名出版工作者和書畫家,也是備受香港

三聯書店(本文中簡稱「三聯」或「三聯書店」)同仁尊敬和愛

戴的前輩,我們常常親切地叫他「蕭公」。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開始,蕭滋先生即在香港從事圖書發

行與出版工作。半個多世紀以來,他經歷了許多重大的歷史事

件,同時也親身經受了這些重大事件的衝擊和影響,但是他初

心不改,始終沒有放棄對理想的默默堅守、對圖書與藝術的熱

愛、以及對傳揚中華優秀文化的使命感,心甘情願「一輩子獻

身出版事業」,把最寶貴的年華、才智全部獻給了香港的出版

事業,獻給了他所念茲在茲、為之宵衣旰食的三聯。

上世紀八十年代,是三聯書店面臨轉型與發展的關鍵時

期。當其時也,藍真先生主持大局,蕭滋先生帶領三聯同仁們

在夾縫中求生存、在頓挫中謀發展,可謂篳路藍縷,砥礪前

行。當時,三聯作為中國內地中文書刊在港澳和海外發行總代

理,為了爭取內地圖書的出口供應,拓展發行網絡,保持經營

優勢,蕭滋先生積極推動在香港舉辦「上海書展」等與內地同

行的交流與合作的活動。出版方面,他明確把出版中華優秀文

化圖書、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作為三聯出版工作的重點,在

堅持出版中文圖書的同時,還出版不少以英文為主的外文讀

物。經過大力恢復,銳意改革,三聯與海內外知識界、文化界

很快恢復了聯繫,出版業務有了長足進步,三聯終以全新的面

貌融入香港社會,實現了業務多元及快速發展。曾幾何時,「中

環三聯」成了知識分子聚首及展示成果的文化地標,成為海內

外文人學士由衷嚮往的精神家園。三聯亦終於延續文化傳統,

成為深受香港讀者廣泛認同的文化品牌。

蕭滋先生為人誠懇謙遜,持己以嚴、待人以善,一向淡

泊名利,夙以儒雅樂觀的謙謙君子著稱於時,深受作者、讀者

的尊敬愛戴。他的為人,做事,藍真先生曾經有過高度評價,

謂之:

蕭滋是一位永不言倦的人,在他領導下,三聯書

店出現了新氣象。可以這樣說,他是三聯書店出版工作

的開荒者,在他任內往後幾年,出版了好幾套優良的叢

書,如《中國歷代詩人選集》、《中國現代作家選集》、

《回憶與隨想文叢》等,又出版了頗有影響的《明式家具

珍賞》、《敦煌的藝術寶藏》、《藏傳佛教藝術》等大型

畫冊,在港獲得印刷冠軍獎等獎項,與商務印書館並駕

齊驅,開香港印刷大型畫冊的先河。讀者服務中心也擴

大面積,增加圖書品種。海外讀者、文化人士、同業先

進,到香港或路經香港,都要到三聯書店探書、訪書、

購書,流連忘返,包括當時書禁十分森嚴的台灣、韓國

朋友,人來人往,佳客如雲。

—藍真《港店紀事》

蕭滋先生之於三聯的貢獻可見一斑。

蕭滋先生退休後,重拾他自幼酷愛的美術,重新學習西畫

和書法,積極投身香港藝術創作及藝術推廣活動之中,先後加

入香港美術會、香港畫家聯會、香港油畫研究會和甲子書學會

等。2009年還為香港藝術發展局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共同主辦

的「具象 +抽象:香港當代油畫水彩版畫展」擔任策展工作。

之後還為香港畫家聯會策劃和主持「吳孤鴻遺作展」、聯會

三十周年展等重要展覽。2009年,他的水彩作品《石澳浪花》

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蕭滋先生現在雖已年逾九旬,仍熱心

公益,活躍在香港出版與藝術舞台上。

本書是蕭滋先生本人以及有關蕭滋先生文章的結集,共收

錄其在不同年代的文章三十餘篇。全書內容圍繞「出版」、「藝

術」、「人生」三大主題展開,分列上、中、下三編。上編收錄

蕭滋先生關於出版的文章七篇,集中反映他在風雲變幻的大歷

史背景之下在香港從事書刊發行及出版的不平凡經歷,從中足

見他對香港出版的深刻理解和文化理想的執着追求;中篇收錄

了蕭滋先生具有代表性的美術評論作品二十三篇及其本人的部

分書畫作品,反映他在退休之後,以書畫自娛,卻對藝術創作

和文化感悟日漸精深、不斷探賾索隱的心路歷程,可以看到他

與同道好友,為香港美術、藝術的進步發展盡心盡力的忙碌身

影。下編收錄了一篇蕭滋先生自述和兩篇訪談實錄,訪談由蕭

滋先生口述,分別由翟惠洸女士、袁穎女士整理而成。附錄部

分除〈蕭滋簡歷〉之外,還收錄了兩篇來自蕭滋先生舊同事和

友人的點滴回憶,從第三者的角度勾畫出蕭滋先生的性格以及

他對事業、同事和朋友的態度,映射出那一代出版人大公無私

的風骨和凜然的驕潔意氣。

本書選編及整理工作得以順利進行,要特別感謝翟惠洸女

士付出的辛勞。2015 年農曆新年,翟女士接受本人建議,對

蕭滋先生進行多次訪談,經過反覆核實和認真打磨,形成迄今

為止最為全面詳實的一篇蕭滋先生訪談實錄。在訪談過程中,

翟女士得以見到蕭滋先生大量文稿,這些文稿有的曾在報刊發

表,但大多未曾面世,史料價值彌足珍貴。就此,她不僅提出

本書出版的動議,還坐言起行開始了選編工作,並形成初選

目錄。

本書即將付梓之際,我們還要由衷感謝積極推動本書出版

的黃天先生和高孝湛先生以及所有關心支持本書出版的同道和

同仁,謹此一併深表謝忱 !

本書的成書經過,其實也是我們對三聯歷史的溫習過程,

更是對三聯精神的闡釋過程。我們深刻感受到,蕭滋先生所代

表的出版前輩們的崇高理想和專業精神為後人樹立了榜樣,他

們塑造的三聯文化品格和傳承的人文傳統,是我們最可寶貴的

精神財富。值此三聯書店在香港成立即將七十周年之際,我們

相信,蕭滋先生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前輩對出版與藝術的追求,

必將與三聯艱苦卓絕的發展歷程一道,融入香港社會文化發展

變遷的偉大洪流,見證歷史,昭示未來。

侯明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總編輯

1上 編

3上 編

香港三聯書店 1949 年後歷史的一個輪廓 *

前面幾句話

1951年秋,中國國際書店(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和

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的前身)派我到香港工作,1986年退

休,我在香港工作三十五年。在香港工作過的單位有:新民

主出版社(1951-1958年);和平書店(1958-1963年)和三聯

書店(1963-1986年),在香港三聯工作二十三年。

全國解放前的香港三聯歷史已有不少前輩撰寫回憶文

章,全國解放後的歷史還是空白。曹健飛兄一再要我寫一些

* 此文為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北京聯誼會的《聯誼通訊》而作。該刊主編曹健飛先生出身於新知書店,是「老三聯」。新中國成立後長期在國

際書店(後來的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工作,先後任副總經理和總經

理。退休後一直主持三聯北京聯誼會工作,主編《聯誼通訊》,把長期分

散各地的「老三聯」重新聯絡起來,起了很大作用。因為「老三聯」普遍

關心香港三聯書店情況,蕭滋先生應曹健飛之約寫了這篇文章。此文原

刊於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北京聯誼會《聯誼通訊》1994年 7 月 10日第三十八期。

4

東西,我只得憑記憶寫寫自己經歷的那段時間。要完整地寫

出香港三聯的歷史,需要擁有詳盡的資料,更需要當時的工

作人員共同來回憶和撰寫,我這裡只是提供一個輪廓。全憑

記憶,失實之處,望香港三聯的同事們指出和補充。

我認為全國解放後的香港三聯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49 至 1964 年

1949 年全國解放後,一度雲集香港的三聯書店負責人

和各級幹部紛紛回到內地參加新華書店、三聯及其他出版機

構的建設工作,香港三聯剩下的都是年輕人。藍真經理算是

年紀最大了,也只不過二十五六歲光景。香港三聯的業務也

從以出版為主轉到發行內地書刊為主。那時與香港三聯性質

相似的還有新民主出版社。由於兩個機構業務相似,規模相

當,難免出現競爭。後來不斷調整分工,一個時期分版進貨

和發行,後來改為新民主統管內地書刊發行和港台海外圖書

進口,香港三聯着重開拓出版工作。1958年和平書店成立,

又從新民主分出中國外文書刊發行和港台海外圖書進口業

務。1964年最後定型為:香港三聯統管香港的出版工作和內

地中文書刊的發行;新民主專管港台海外圖書進口;和平專

管中國外文書刊發行。當時,香港三聯、新民主、和平、香

港中華書局、香港商務印書館等機構都由唐澤霖為首的一個

機構領導,這個機構不公開對外,也就是後來的三聯書店.

5上 編

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香港總管理處和聯合出版(集團)有

限公司的前身。

在這一階段,從業務到人事變動,我認為重要的有如下

幾點:

一、香港三聯沒有自置物業,業主迫遷就得搬家,因此

搬家是經常的。五十年代初辦公是在中環利源東街一棟舊樓

的二樓,門市是在皇后大道中五十四號二樓,面積都僅數百

英尺(相當於數十平方米),而且房屋破爛不堪,後來集中到

威靈頓街九至十號,樓上辦公,樓下門市,地庫貨倉。但是

好景不常,業主又收回房屋。三聯和新民主重新調整分工的

時期,香港三聯總部就搬到皇后大道中的中和行辦公,其他

都分散到多處辦公。

二、當年香港三聯骨幹都是小伙子、小姑娘。除藍真

外,我記得三聯主要有杜文燦、呂舜如、譚學文、陳銘新、

陳琪、黃士芬、藍惠子、王桂鴻、劉振翼、張秋萍、陳樹雲

等,更年輕一些的則有李祖澤、馮文莊、陳樹榮、賴國權、

黎少芸等。新民主主要有陳祖霖、黃毅、蕭滋、王琦、陳漢

斌、曾國泰、陳仕金、高錦波、陳耀明、劉潔、唐淑明、陳

桂娥、黃素、黃金泉、徐登、李蓉、陸劍英、李佩珍等。我

從新民主看香港三聯,覺得這是一支過硬的隊伍,真是幹勁

十足,團結友愛,經常加班加點,黑天白日地工作,毫無怨

言,幹完後又集體搞文娛活動。一些老同事話當年,至今仍

6

津津樂道他們在貨倉加班的情景:藍真一面收拾麻繩,一面

講革命故事,幹完了又如何到外面宵夜。雖然新民主也有同

樣的革命傳統,比較起來,香港三聯確是優勝一些,成熟一

些。我想這與三聯的悠久歷史有關。新民主 1946年才成立,

三聯在當時已有二十年左右的歷史,鄒韜奮、徐伯昕、李公

樸、黃洛峰等前輩的教導代代相傳,這真是一股無形的力量。

三、香港三聯開始面向海外及港澳出版圖書。香港三聯

於五十年代中就恢復出版業務了,雖然香港三聯當年本身所

出版的圖書都是政治小冊子之類,但挑選了一部分骨幹先後

成立萬里書店和新雅文化事業公司(與印尼華僑出版人楊之

麟合作),萬里、新雅以港台和海外讀者為對象,出版實用書

和兒童書。我認為香港三聯出版對香港整個出版業有深遠的

影響,更是香港中資機構在全國解放後恢復出版工作的正式

開始,為這些機構培養了一批出版幹部。香港三聯先後抽調

出來做出版的計有陳琪、李祖澤、黃士芬、陳樹雲、劉振翼

等人。

第二階段 1964 至 1978 年

這中間包含內地「文革」十年,香港也經歷了反英抗暴

鬥爭(1967年)。我就在香港三聯開始進入第二階段時調到

這裡工作。這個時候香港三聯不但出版,而且統管內地中文

書刊向港澳和海外的發行工作。我曾於 1964年初協助藍真擔

7上 編

任過一些出版工作,之後就一直分管中國內地出版物在香港

和海外的發行工作。那時藍真除主持香港三聯工作外,還要

協助唐澤霖處理其他工作,開始他還過問發行,後來就逐漸

放權讓我去做了。這時香港三聯的發行已搬到中環威靈頓街

二十八號,共有四層樓,每層面積約七百英尺(相當於七十

平方米),樓上辦公,樓下門市,工作人員以原新民主職工為

多,因為新民主與香港三聯剛合併,而內地中文書刊原來是

新民主發行的。這時期香港三聯的發行業務受到內地運動的

衝擊甚大,內地的出版管制越來越緊,出版物越來越少,加

以出口也越來越嚴,可以出口的書刊更少了。即便出口了,

還經常接到停售通知。「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出版物更只

剩文件小冊子、毛主席著作、革命宣傳畫以及《紅旗》、《人

民日報》、《人民畫報》等幾種刊物了。估計這幾年每年平

均品種只不過數十種,但每一種冊數驚人。書店職工也受到

「文革」影響,除經常的學習和講用會外,天天早請示,晚

彙報,讀語錄,唱樣板戲,甚至天天聽,只聽中央廣播電台

的廣播節目。書店職工還投入到反英抗暴鬥爭中,經常上街

遊行抗議,到工會、農村串連。為此而被港英當局逮捕投獄

的,整個出版線達數十人之多。當然,香港究竟不同內地,

不但沒有內鬥,而且時間也短。反英抗暴鬥爭結束以後,經

過學習和總結,我們才逐步認識到此時此地香港不是要立即

解放、回歸祖國的問題,而是維持現狀,長期利用,作為國

8

家對外活動的橋樑。我們才比較了解建國以來周恩來總理、

陳毅等領導人多次對香港工作指示的精神。

但是這時內地的「文革」尚未結束,我們的認識只能

停留在如何利用香港作為跳板、橋樑,對外宣傳馬列主義、

毛澤東思想,宣傳「文革」、宣傳世界革命,擴大國際「反

帝」、「反修」的統一戰線。我們仍以主要的精力抓文件社

論、毛主席著作的發行,以及《人民畫報》、《人民日報》和

《紅旗》的發行。中央文件和兩報一刊社論發表,出版部門從

新華社拿到簡訊稿立即到印刷廠邊排邊校,校完立即印刷裝

訂;發行部門也晝夜準備好發行工作,待印刷完畢正好第二

天早晨,就趕緊分發出去,速度幾乎與香港大公、文匯等報

同步,個別重要文件曾達到發行十萬冊的紀錄。報刊方面,

我們着重抓《人民畫報》的發行,並以此作為群眾工作,最

高紀錄也達到每期十萬份;香港訂戶中,工會和學校由他們

自己分發外,個別訂戶都由書店職工逐戶派發,我們這些負

責人一樣背上可放數十冊《人民畫報》的帆布袋到香港、九

龍以及新界分發。那時電梯還不普及,經常背上數十斤的布

袋爬七八層的樓梯。我們也看到,光是《人民畫報》、文件

社論,毛主席著作已不能滿足讀者的需要,我曾想盡辦法爭

取當時的「出版口」(「文革」期間對出版系統行政機構的稱

呼)對國際書店、新華書店等放寬出口限制,儘量可多出口

一些書,雖然困難重重,還算略有成效。此外,香港三聯的

http://www.jointpublishing.com更多好書請瀏覽三聯網頁:

本書是香港著名出版家、書畫家蕭滋先生有關出版及藝術

的文章結集,共收錄其在不同年代的文章三十餘篇。全書

內容圍繞「出版」、「藝術」、「人生」三大主題展開,

分列上、中、下三編。本書記錄了這位可敬的出版前輩在香

港風雲變幻的大歷史背景之下從事圖書出版、發行事業的奮

鬥歷程,也飽含了他對香港出版的深刻理解與人生體會。細

讀其文,既可瞭解過去數十年香港出版界和藝術界的發展脈

絡以及一些重要的人和事,也可透過文字,感悟老一代出版

人對文化理想的執著與追求。本書也可以看成是一部香港出

版及藝術史料集,供研究者從事相關研究之用。

HK$ 1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