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无锡城事共4版详情登录扬子晚报电子版 星期五...

1
地址:南京市江东中路369 邮编: 210092 新闻热线: 0510-82719007 国内统一刊号CN32-0105 扫描识别 二维码可以添 加关注微信公 众号 —扬子 无锡城事生活, 与我们互动 首席编辑 龚大中 值班主编 周建平 今日无锡城事共 4 版 详情登录扬子晚报电子版 有奖新闻线索: 0510-82826438 E-mail [email protected] 无锡城事 星期五 2017 9 8 C 经济时报 YANGTSEECONOMICSPOST 金秋9月,位于恒隆广场2 楼的壹艺术画廊将为大家带来 “叶焕伟陈子雯作品联展”。联 展于 9 月 16 日(周六)下午 4 点 开幕,展至10月5 日。叶焕伟 和陈子雯有着“创作孤独”之共 性,却以一慢一烈,一传统油画、 一前卫装置的迥然形式,与观者 产生共鸣。两位艺术家又都是 美感互通的通才,一个是“画 家+大厨+酿酒师”,一个是“电 影服装设计师+艺术家”。金 秋,诚邀您走进壹艺术画廊,在 艺术世界里与他们相遇。 “孤独创作”,带给观者共鸣 无论从作品,还是从个性, 叶焕伟与陈子雯都仿佛是两个 不同世界的人。从作品来看, 叶焕伟是写实油画,陈子雯是混 合媒体。个性上,叶焕伟经营青 木园生活馆,性子慢而心思细 密;陈子雯是香港电影服装设计 师,经常跟随剧组到西北地区 工作,个性前卫而外向。看似 泾渭分明的二人,他们却还有 一个共通点:在进行艺术创作 的时候,都是孤独的。然而,没 有艺术家孤独的创作,就不会 有观者孤独的共鸣。 叶焕伟的创作,慢。在古 祠堂改造而成的青木园里,宽 大的中堂,别致的院落,巨大的 白色画布,艺术家一涂一抹,可 以是一个月,长至三个月,甚至 半年。在这样的慢工细活下, 有 了《门》上 几 可 乱 真 的 破 洞、 巨细无遗的门锁,《藏汉》脸上 清晰生动的皱纹,以及《微风》 中放羊娃马匹上那两个让人拍 案叫绝的人形布偶。叶焕伟写 实的细腻,不是那种让人分不 清究竟是照片还是画作的风 格,那种让人一眼就看穿、看第 二眼就“腻”的风格,而是把影 像存于心中,加入自己的理解, 用自己的技法再现出来。所以 他的作品生动,但不“逼真”;经 过艺术再现的细节最打动人。 这些细节,打开了观者的心灵 之门。 陈子雯的创作,烈。香港 火炭的工作室里,四面墙上挂 满大大小小的卡纸与布条装 置,地上铺满不同创作阶段的 卡纸。撕纸,是创作的开端,在 没有任何观众的场景里进行; 撕裂过程的动作很大,一个回 合下来已大汗淋漓;撕裂的声 音在密闭的空间内回荡,是艺 术家在与物料对话;纸张破裂 的边缘,甚至本身已有的褶皱 痕迹,给了艺术家莫大的满足 感;在陈子雯看来,这是一个有 机的历史过程—没有比这更 兴奋的东西。“我钟情破旧与残 缺的东西—聚散离合是人生 的常态。”在这种原生的激情退 却成灵感时,她再用金属发夹 或布条,把撕裂的纸张拼凑成 小幅作品或大型装置。就这 样,日常生活中本不起眼的卡 纸、金属、布条,经过创意改造, 成为一系列前卫的艺术品,而 整个过程,对艺术家是一种放 空,一种修行,也令观者由衷感 叹:创意,真是一个化腐朽为神 奇的好东西。 在宁静的艺术殿堂,孤独 而不寂寞,孤单而不无聊,单独 而不单调,这便是生命中至善 至柔、至高至纯的境界。这种 境界、幸福,艺术家想传递开 去,找寻同享孤独、懂得幸福的 共鸣者。“透过这次策展,我期 许两个艺术家的作品能给观者 一方宁静的天空,您可以用尽 全身的力量去拥抱自己,在孤 独之中自由把握自己的心境、 情绪乃至心里的一切。”壹艺术 画廊策展人罗伟明认为,艺术 的意义在于从浮躁焦虑的生 活,走入一方理性冷静的净 土。“在社会里很多事情我们不 能左右,而在与艺术家的孤独 共鸣的那一刻,我们却能自由 把握自己的一切—既然我们 不能改变现实,那就在坚持基 本原则的前提下,改变自己与 现实博弈的态度和方式吧。 ” 美感互通,皆为“通才” 叶、陈都是美感互通的通 才,这是他们的另一个共性。叶 焕伟,其实他是广州美术学院装 潢专业出身的。毕业后他进入 与专业对口的装修设计行业, 一干就是20多年。经恩师推 荐,他开着奔驰去美院报读油 —那时的老师都傻眼了: 都这么有钱了还回来当“穷酸” 艺术家,你确定没有走错路? 叶焕伟相信内心的召唤,回到 了安静的画布前。然而,他并 没有闲着。他又在画家的基础 上兼任艺术馆场主和大厨。“作 为一个艺术创作的工作者,要 潜心于艺术创作就要有个相对 稳定的环境和空间。‘青木园’ 是为了更好地支持我的艺术创 作而开设的一个美食及艺术 馆;但更重要的是我自己非常 喜欢下厨烹饪美食,这能给我 在艺术创作以外得到另一种乐 趣,这样也反过来对我艺术创 作产生更好的延续性。”近年, 他又鼓捣起青梅酒的酿制来。 从酒底的钻研,到青梅的选材; 从酒缸的购置,到成品的销售, 他一一亲手包办。“画画、做菜 和酿酒一样,要充满爱心才能 做出好东西。” 视 觉(画 画),嗅 觉、味 觉 (做菜+酿酒),叶焕伟穿行其 中,长袖善舞。归根到底,是美 感的互通。在三个领域里,艺 术家都对美有最高的追求,而 这种最高追求,是最自然的状 态,达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境界,成就的便是一个通 才。“我尊崇道家思想,即顺其 自然。我走上艺术之路并非偶 然,也不是必然,就像一颗种 子,几经波折才找到了适合它 生长的土壤;我的人生轨迹虽 也是波折重重,最终还是自然 而然地走上这条适合我走的 路。”叶焕伟的艺术作品,与他 的烹饪和酒酿作品一样,色、 香、味俱全。 美感的互通,也是艺术门 类、经验的互通,即舞蹈、雕塑、 绘画、音乐,与建筑、文学、戏剧 都可以互通。陈子雯即是这方 面的通才。她是香港电影服装 设计师,以往跟随剧组到西北 地区工作。设计师和艺术家一 样,都是敏感的生物;在与卡 纸、金属发夹、布条打交道的过 程中,陈子雯对这些物料产生 了一种特殊的感情;而回馈这 种情感的方式,她选择的是一 种艺术的表达:撕裂卡纸,再用 金属发夹或布条拼接起来。一 离一合,艺术家得到了巨大的 心理满足;一散一聚,艺术家从 中看到的是人生的常态。 撕纸,是艺术家创作的开 端,是一个在没有任何观众的 场景里进行的一场行为表演; 撕裂过程的动作很大,一个回 合下来已大汗淋漓;撕裂的声 音在密闭的空间内回荡,是艺 术家在与物料对话。这是一 个 触 觉(撕纸)、嗅觉(汗味)、 听 觉(裂 音),最 终 产 生 视 觉 (作 品)的 酣 畅 淋 漓 的 过 程 。 近年,陈子雯发觉高强度的工 作逐渐远离本心。她选择转向 制作小而精良的独立电影。除 了对美有最高追求,还要对初 心/自然状态的回归,艺术才能 走得远。 本报记者 刘梦雪 为了让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 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安全、快乐地开 启小学学习的大门,无锡市广瑞实 验小学给一年级新入学的小朋友开 展了名为“同心护成长,开启新篇 章”新生校园安全第一课,引导孩子 们在日常校园学习里把安全知识与 实际活动相结合,学会维护自身的 安全。通讯员 高燕萍 本报记者 丁波 叶焕伟陈子雯作品联展16日惊艳登场 两位艺术家都是通才:一个是“画家+大厨+酿酒师”,一个是“电影服装设计师+艺术家” 治疗癌症,“烯望”在这里! 检测试剂加入石墨烯量子点,便可更早发现癌细胞 << 详见 C4 叶焕伟、陈子雯作品联展海报。 第一课,讲安全

Transcript of 今日无锡城事共4版详情登录扬子晚报电子版 星期五...

Page 1: 今日无锡城事共4版详情登录扬子晚报电子版 星期五 …epaper.yzwb.net/images/2017-09/08/WX01/20170908WX01_pdf.pdf · 以是一个月,长至三个月,甚至 半年。在这样的慢工细活下,

地址:南京市江东中路369号 邮编:210092 新闻热线:0510-82719007 国内统一刊号CN32-0105

扫 描 识 别二维码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公众 号 —— 扬 子无锡城事生活,与我们互动

首席编辑 龚大中

值班主编 薛 兵周建平

今日无锡城事共4版 详情登录扬子晚报电子版有奖新闻线索:0510-82826438 E-mail:[email protected]

无锡城事星期五

2017年9月8日

C叠

经济时报YANGTSEECONOMICSPOST

金秋9月,位于恒隆广场2楼的壹艺术画廊将为大家带来

“叶焕伟 陈子雯作品联展”。联展于9月16日(周六)下午4点开幕,展至10月5 日。叶焕伟和陈子雯有着“创作孤独”之共性,却以一慢一烈,一传统油画、一前卫装置的迥然形式,与观者产生共鸣。两位艺术家又都是美感互通的通才,一个是“画家+大厨+酿酒师”,一个是“电影服装设计师+艺术家”。金秋,诚邀您走进壹艺术画廊,在艺术世界里与他们相遇。

“孤独创作”,带给观者共鸣

无论从作品,还是从个性,叶焕伟与陈子雯都仿佛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从作品来看,叶焕伟是写实油画,陈子雯是混合媒体。个性上,叶焕伟经营青木园生活馆,性子慢而心思细密;陈子雯是香港电影服装设计师,经常跟随剧组到西北地区工作,个性前卫而外向。看似泾渭分明的二人,他们却还有一个共通点: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都是孤独的。然而,没有艺术家孤独的创作,就不会有观者孤独的共鸣。

叶焕伟的创作,慢。在古祠堂改造而成的青木园里,宽大的中堂,别致的院落,巨大的白色画布,艺术家一涂一抹,可以是一个月,长至三个月,甚至半年。在这样的慢工细活下,有了《门》上几可乱真的破洞、巨细无遗的门锁,《藏汉》脸上清晰生动的皱纹,以及《微风》中放羊娃马匹上那两个让人拍案叫绝的人形布偶。叶焕伟写

实的细腻,不是那种让人分不清究竟是照片还是画作的风格,那种让人一眼就看穿、看第二眼就“腻”的风格,而是把影像存于心中,加入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技法再现出来。所以他的作品生动,但不“逼真”;经过艺术再现的细节最打动人。这些细节,打开了观者的心灵之门。

陈子雯的创作,烈。香港火炭的工作室里,四面墙上挂满大大小小的卡纸与布条装置,地上铺满不同创作阶段的卡纸。撕纸,是创作的开端,在没有任何观众的场景里进行;撕裂过程的动作很大,一个回合下来已大汗淋漓;撕裂的声音在密闭的空间内回荡,是艺术家在与物料对话;纸张破裂的边缘,甚至本身已有的褶皱痕迹,给了艺术家莫大的满足感;在陈子雯看来,这是一个有机的历史过程——没有比这更兴奋的东西。“我钟情破旧与残缺的东西——聚散离合是人生的常态。”在这种原生的激情退却成灵感时,她再用金属发夹或布条,把撕裂的纸张拼凑成小幅作品或大型装置。就这样,日常生活中本不起眼的卡纸、金属、布条,经过创意改造,成为一系列前卫的艺术品,而整个过程,对艺术家是一种放空,一种修行,也令观者由衷感叹:创意,真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好东西。

在宁静的艺术殿堂,孤独而不寂寞,孤单而不无聊,单独而不单调,这便是生命中至善至柔、至高至纯的境界。这种境界、幸福,艺术家想传递开

去,找寻同享孤独、懂得幸福的共鸣者。“透过这次策展,我期许两个艺术家的作品能给观者一方宁静的天空,您可以用尽全身的力量去拥抱自己,在孤独之中自由把握自己的心境、情绪乃至心里的一切。”壹艺术画廊策展人罗伟明认为,艺术的意义在于从浮躁焦虑的生活,走入一方理性冷静的净土。“在社会里很多事情我们不能左右,而在与艺术家的孤独共鸣的那一刻,我们却能自由把握自己的一切——既然我们不能改变现实,那就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改变自己与现实博弈的态度和方式吧。 ”

美感互通,皆为“通才”

叶、陈都是美感互通的通才,这是他们的另一个共性。叶焕伟,其实他是广州美术学院装潢专业出身的。毕业后他进入与专业对口的装修设计行业,一干就是 20多年。经恩师推荐,他开着奔驰去美院报读油画——那时的老师都傻眼了:都这么有钱了还回来当“穷酸”艺术家,你确定没有走错路?叶焕伟相信内心的召唤,回到了安静的画布前。然而,他并没有闲着。他又在画家的基础上兼任艺术馆场主和大厨。“作为一个艺术创作的工作者,要潜心于艺术创作就要有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和空间。‘青木园’是为了更好地支持我的艺术创作而开设的一个美食及艺术馆;但更重要的是我自己非常喜欢下厨烹饪美食,这能给我在艺术创作以外得到另一种乐

趣,这样也反过来对我艺术创作产生更好的延续性。”近年,他又鼓捣起青梅酒的酿制来。从酒底的钻研,到青梅的选材;从酒缸的购置,到成品的销售,他一一亲手包办。“画画、做菜和酿酒一样,要充满爱心才能做出好东西。”

视觉(画画),嗅觉、味觉(做菜+酿酒),叶焕伟穿行其中,长袖善舞。归根到底,是美感的互通。在三个领域里,艺术家都对美有最高的追求,而这种最高追求,是最自然的状态,达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成就的便是一个通才。“我尊崇道家思想,即顺其自然。我走上艺术之路并非偶然,也不是必然,就像一颗种子,几经波折才找到了适合它生长的土壤;我的人生轨迹虽也是波折重重,最终还是自然而然地走上这条适合我走的路。”叶焕伟的艺术作品,与他的烹饪和酒酿作品一样,色、香、味俱全。

美感的互通,也是艺术门类、经验的互通,即舞蹈、雕塑、绘画、音乐,与建筑、文学、戏剧都可以互通。陈子雯即是这方面的通才。她是香港电影服装设计师,以往跟随剧组到西北地区工作。设计师和艺术家一样,都是敏感的生物;在与卡纸、金属发夹、布条打交道的过程中,陈子雯对这些物料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而回馈这种情感的方式,她选择的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撕裂卡纸,再用金属发夹或布条拼接起来。一离一合,艺术家得到了巨大的心理满足;一散一聚,艺术家从

中看到的是人生的常态。撕纸,是艺术家创作的开

端,是一个在没有任何观众的场景里进行的一场行为表演;撕裂过程的动作很大,一个回合下来已大汗淋漓;撕裂的声音在密闭的空间内回荡,是艺术家在与物料对话。这是一个触觉(撕纸)、嗅觉(汗味)、

听觉(裂音),最终产生视觉(作品)的酣畅淋漓的过程。近年,陈子雯发觉高强度的工作逐渐远离本心。她选择转向制作小而精良的独立电影。除了对美有最高追求,还要对初心/自然状态的回归,艺术才能走得远。

本报记者 刘梦雪

为了让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安全、快乐地开启小学学习的大门,无锡市广瑞实验小学给一年级新入学的小朋友开展了名为“同心护成长,开启新篇章”新生校园安全第一课,引导孩子们在日常校园学习里把安全知识与实际活动相结合,学会维护自身的安全。通讯员 高燕萍

本报记者 丁波 摄

叶焕伟陈子雯作品联展16日惊艳登场两位艺术家都是通才:一个是“画家+大厨+酿酒师”,一个是“电影服装设计师+艺术家”

治疗癌症,“烯望”在这里!检测试剂加入石墨烯量子点,便可更早发现癌细胞

<<详见C4版

叶焕伟、陈子雯作品联展海报。

第一课,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