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观潮 连 载 传统文化 -...

1
2017 6 2 日 星期五 编辑田中够 校对张峻铭 组版杨燕 10 在孩子心中扎根 书海观潮 《生命的奇迹》 106 106 宋代新儒学(四) 多种少儿读物 普及传统文化 宋朝是继唐末五代的乱世建立的王朝,为了总结历 史经验,避免悲剧重演,同时也为了在强邻环伺的处境中 凸显中原王朝的正统地位,宋人对修史工作和以“尊王攘 夷”为主旨的儒家经典《春秋》给予极端重视。前者以欧 阳修亲自撰修《新五代史》、司马光主持修纂《资治通鉴》 为代表,后者以孙复、刘敞为开端。孙复专以己意断说 《春秋》,其弊失之穿凿。刘敞能对各家传注的优劣抱持 客观态度,进退诸说,依经立意,所以训释远过于孙复。 同时,刘敞博通其他儒家经典,《礼》学造诣尤为精深,所 著《七经小传》受到广泛推崇,对后来的学者影响很大。 王安石的“荆公新学”。王安石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影 响的历史人物,不仅是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学问家、思想 家。朱熹说他“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 任”,这是很符合事实的。他毕生重视经学研究,并用来 指导自己的社会政治实践。由他创立的学术流派被称为 “荆公新学”,在新儒学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讨论新儒学,总离不开“心性”“性理”之类的名词,这 是为什么呢?因为传统的儒学重伦理而轻本体,重文献 而轻架构,重经验而轻思辨。内中可资构建体系的部分, 厥惟其心性论和天道观。宋儒在疑传注、辨义理之余,转 而浸淫于“心性” “性理”和“天道”的讲求与探讨,既反映了 宋儒形而上的思辨冲动,更体现了他们重构天人之际、捍 卫儒家道统的强烈使命感。而这种风尚的形成,也是中国 思想史上儒、释、道三家长期融合与激荡的必然结果。 在新儒学由“义理之学”向“性理之学”转变的过程 中,产生了两大成果:一是“荆公新学”的流行,二是理学 (当时称为“道学”)的确立。就当时所具有的影响力而 言,王安石的新学远远超过了理学。 王安石早年撰写了《淮南杂说》和《洪范传》,这两部 著作奠定了他在宋代经学史上的地位,人们甚至把他比 作当代的孟子。他的女婿蔡卞在论及荆公学术时曾讲: “宋兴,文物盛矣,然不知道德性命之理。安石奋乎百世之 下,追尧、舜、三代……初著《杂说》数万言,世谓其言与孟 轲相上下,于是天下之士始原道德之意,窥性命之端云。” 这两部著作以阐发“道德性命之学”为主要内容,与 理学之徒每有相通之处,而高明自得常常过之。侯外庐 先生认为: “道德性命之学,为宋道学家所侈谈者,在安石 的学术思想里,开别树一帜的‘先河’,也是事实。”贺麟先 生更直截了当地说: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以得自孟子、扬 雄为最多,而与陆王的思想最为接近。” 王安石成名很早,且生性自负,曾有诗曰: “不畏浮云 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足见其心气之高,志向之远。 他一贯认为,研究经术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主张用“先 王之道”来打破当时迷信“祖宗家法”的风气,推行广泛的 社会政治改革,实现富国强兵。 “站在教育的角度,孩子自出生起就拥有独立的人 格,我们也要转变观念,平等对待儿童。”在汪家明看 来,中国少儿图书市场正蓬勃兴起,许多绘本中都包含 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神笔马 良》等,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汪家明说,出版单位要为 青少年提供优秀传统文化图书,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转 变思想认识, “发现儿童”,认识到儿童的潜力无限。 张嘉骅认为,适合少儿阅读的传统文化图书,首先 要内容难易适中,太深太浅都不好。高春香则建议,出 版单位应推出更多接地气的少儿读物,并根据不同年 龄段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出版系列图书。如学习 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可分解到不同的年龄段,一年级 背诵古诗词,二年级观察物候,三年级动手做实验等。 “给青少年看的图书,需要雅俗共赏、深入浅出。” 雪岗说,如果只求雅,小读者看不懂、不爱看,很难有效 果;但如果只想媚俗,不讲文化品位,也不能对读者起 到提高和引领的作用。 (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汤广花) 有人说,背诵学习100首古诗词,了解100个汉字背 后的故事,欣赏100幅中国画,一个孩子便具备了基本的 人文素养。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却从侧面反映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润青少年成长。《给孩子的古诗词》 《中国历史地图绘本》《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出版界推 出大量图书,向青少年普及传统文化。这些书通俗易懂, 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信出版 社推出了“给孩子系列”丛书。其中,《给孩子的古诗词》 由诗词大家叶嘉莹亲自甄别、挑选,共收录218首不同风 格的诗词作品。“给孩子系列”丛书编辑之一汪家明介绍, 将“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作为编选的唯一标准, 所选诗词均为提升孩子心灵品质之作。《给孩子的汉字王 国》则是青少年学习汉字的一本入门书。作者为瑞典汉 学家林西莉,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 源和特点,书中共讲述了 200 多个“基本汉字”,如水与 山、农耕和家畜、车和船、书籍与乐器等,大多是中国人最 早创造使用的汉字。 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故事集》, 则是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前 5 册作者为教育家林汉 达,后 5 册由作家雪岗编著。“真实记录和讲述历史并进 行公允的评价,是历史读物的最高原则。”雪岗说,他在写 作时,以正史史料为主,民间旁史为辅,并加以分析判断, 使叙述既合乎真情,又合乎道理。此外,书中将口头语运 用到情节铺陈和人物对话中,如老者道家常、朋友间交 谈,让少儿读者有兴趣阅读。 “绘本和地图相结合,小读者可以看绘本、读地图、学 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绘 本》,首次尝试用地图绘本的方式解说历史。据该书编辑 张宝军介绍,全书以王朝更替为主线,按照不同的朝代和 重大主题划分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 面,清晰地反映出中国历史演进的脉络。 海豚出版社出版的《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主要讲述主 人公牙牙在乡下爷爷奶奶家,体验到不同节气的天文、气 象、物候、民俗活动。“科学的启蒙要从孩子接触这个世界 开始,我们不必生硬地告诉孩子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但可 以引导他们感受节气带来的变化。”该书作者高春香说, 在创作中,她注重直观、趣味,力求将中华传统文化拉回 到今天孩子的身边。 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少年读史记》是一本人物故事 集,全书根据《史记》“本纪”“世家”和“列传”的相关篇章, 讲述了从唐尧到汉武帝间上百位杰出人物的事迹。“我希 望引导年轻读者多角度看待历史的关键问题,并从古史 的阅读中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该书作者张嘉骅表示。 汲取文化精髓 孩子终身受益 “青少年是人生的过渡阶段,了解传统文化,可以 丰富知识和阅历,让他们看问题全面、不偏颇。”在雪岗 看来,阅读传统文化图书,能使青少年思想趋于成熟, 有根基、会判断。雪岗从小学起,就阅读了大量诸子百 家的书和古典名著,后来又看京剧话剧、听曲艺,形成 了广博的知识面。后来参加工作,他很快便能适应要 求,包括编写这套特色鲜明的《中国历史故事集》,也驾 轻就熟。 “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 等,都包含在传统文化中,青少年时代打下良好基础, 将一辈子受益。”汪家明说,虽然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 重视孩子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但缺乏引导,没有深 入理解,基础不牢。特别是知识大爆炸时代,青少年 的学习具有盲目性,容易被自身兴趣牵引,整体情况 不容乐观。高春香同样认为,社会对孩子的引导不 够,“虽然大家都提倡国学,但比较生硬,往往只是要 求背诵,不能贴近孩子的心理需要”。她认为,青少 年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时,一方面要在宏观的时空 脉络中进行,以形成整体历史观;另一方面要融入生 活,如对二十四节气的学习,不单是一门课程,还要运 用到日常生活中。 “阅读传统文化,可以从历史故事中寻找到方向。 历史与地图相结合的图书,能让青少年同时拓展纵向 思维与横向思维,培养逻辑感。”张宝军说,近期中国大 百科全书出版社还将推出《世界历史地图绘本》,为青 少年读者提供更多阅读选择。 转变阅读观念 平等对待儿童 这是一套精美的微距拍摄的科普绘本。 书中的摄影照片,为我们介绍了生活在我们身 边的 8 种生物:蜗牛、潮虫、蝗虫、瓢虫、蚂蚁、 蝴蝶、蜻蜓、蝉,聚焦了它们从出生、成长、孕育 到死亡的整个过程,把它们每一个成长的瞬 间,都用精美的照片定格在书中,从而让孩子 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生活的多姿多彩的世界,了 解它们传奇的一生,领略生命的奇迹。 主编:须田研司(日) 摄影:久保秀一等(日) 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 相关链接 ▶▶ 5月3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 电总局在第27届全国书博会现 场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国青少 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和百种优 秀报刊。 此次推荐的出版物,思想品 德、人文历史类图书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科普、百 科知识类出版物注重知识性和可 读性相统一,启蒙益智、图画绘本 类出版物内容生动活泼、设计形 式多样,儿童文学、青春文学类出 版物贴近青少年读者心灵,音像 电子出版物满足青少年多样化的 阅读需求。 百种优秀报刊注重价值引 领,反映少儿出版和阅读的时代 要求。同时,覆盖面较广,既有 《中国少儿报》等少儿类报刊,也 有《时事画刊》等适合少儿阅读的 综合类期刊;既有《婴儿画报》等 低幼、动漫类报刊,也有《咬文嚼 字》《舰船知识》等文摘、文史、军 事、科技类报刊,可覆盖从低幼到 小学、中学的各年龄段小读者。 (据《光明日报》 作者:吴娜 李苑)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向青少年推荐 优秀出版物和报刊 扫二维码,查 看百种优秀出版 物推荐书目 短网址:http: //shouji.lyd.com. cn/n/819058 本版所载文章作者,请联系编辑(电子邮 箱: [email protected])告知地址,以奉稿酬。 1 2 3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Transcript of 书海观潮 连 载 传统文化 -...

  • 2017年6月2日 星期五 编辑:田中够 校对:张峻铭 组版:杨燕读 家10

    让在孩子心中扎根

    书 海 观 潮 连 载

    《生命的奇迹》

    106106宋代新儒学(四)

    多种少儿读物 普及传统文化

    宋朝是继唐末五代的乱世建立的王朝,为了总结历史经验,避免悲剧重演,同时也为了在强邻环伺的处境中凸显中原王朝的正统地位,宋人对修史工作和以“尊王攘夷”为主旨的儒家经典《春秋》给予极端重视。前者以欧阳修亲自撰修《新五代史》、司马光主持修纂《资治通鉴》为代表,后者以孙复、刘敞为开端。孙复专以己意断说

    《春秋》,其弊失之穿凿。刘敞能对各家传注的优劣抱持客观态度,进退诸说,依经立意,所以训释远过于孙复。同时,刘敞博通其他儒家经典,《礼》学造诣尤为精深,所著《七经小传》受到广泛推崇,对后来的学者影响很大。

    王安石的“荆公新学”。王安石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影响的历史人物,不仅是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学问家、思想家。朱熹说他“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这是很符合事实的。他毕生重视经学研究,并用来指导自己的社会政治实践。由他创立的学术流派被称为

    “荆公新学”,在新儒学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讨论新儒学,总离不开“心性”“性理”之类的名词,这

    是为什么呢?因为传统的儒学重伦理而轻本体,重文献而轻架构,重经验而轻思辨。内中可资构建体系的部分,厥惟其心性论和天道观。宋儒在疑传注、辨义理之余,转而浸淫于“心性”“性理”和“天道”的讲求与探讨,既反映了宋儒形而上的思辨冲动,更体现了他们重构天人之际、捍卫儒家道统的强烈使命感。而这种风尚的形成,也是中国思想史上儒、释、道三家长期融合与激荡的必然结果。

    在新儒学由“义理之学”向“性理之学”转变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成果:一是“荆公新学”的流行,二是理学

    (当时称为“道学”)的确立。就当时所具有的影响力而言,王安石的新学远远超过了理学。

    王安石早年撰写了《淮南杂说》和《洪范传》,这两部著作奠定了他在宋代经学史上的地位,人们甚至把他比作当代的孟子。他的女婿蔡卞在论及荆公学术时曾讲:

    “宋兴,文物盛矣,然不知道德性命之理。安石奋乎百世之下,追尧、舜、三代……初著《杂说》数万言,世谓其言与孟轲相上下,于是天下之士始原道德之意,窥性命之端云。”

    这两部著作以阐发“道德性命之学”为主要内容,与理学之徒每有相通之处,而高明自得常常过之。侯外庐先生认为:“道德性命之学,为宋道学家所侈谈者,在安石的学术思想里,开别树一帜的‘先河’,也是事实。”贺麟先生更直截了当地说:“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以得自孟子、扬雄为最多,而与陆王的思想最为接近。”

    王安石成名很早,且生性自负,曾有诗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足见其心气之高,志向之远。他一贯认为,研究经术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主张用“先王之道”来打破当时迷信“祖宗家法”的风气,推行广泛的社会政治改革,实现富国强兵。

    “站在教育的角度,孩子自出生起就拥有独立的人格,我们也要转变观念,平等对待儿童。”在汪家明看来,中国少儿图书市场正蓬勃兴起,许多绘本中都包含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神笔马良》等,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汪家明说,出版单位要为青少年提供优秀传统文化图书,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转变思想认识,“发现儿童”,认识到儿童的潜力无限。

    张嘉骅认为,适合少儿阅读的传统文化图书,首先要内容难易适中,太深太浅都不好。高春香则建议,出版单位应推出更多接地气的少儿读物,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出版系列图书。如学习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可分解到不同的年龄段,一年级背诵古诗词,二年级观察物候,三年级动手做实验等。

    “给青少年看的图书,需要雅俗共赏、深入浅出。”雪岗说,如果只求雅,小读者看不懂、不爱看,很难有效果;但如果只想媚俗,不讲文化品位,也不能对读者起到提高和引领的作用。

    (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作者:汤广花)

    有人说,背诵学习100首古诗词,了解100个汉字背后的故事,欣赏100幅中国画,一个孩子便具备了基本的人文素养。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却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润青少年成长。《给孩子的古诗词》

    《中国历史地图绘本》《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出版界推出大量图书,向青少年普及传统文化。这些书通俗易懂,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信出版社推出了“给孩子系列”丛书。其中,《给孩子的古诗词》由诗词大家叶嘉莹亲自甄别、挑选,共收录218首不同风格的诗词作品。“给孩子系列”丛书编辑之一汪家明介绍,将“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作为编选的唯一标准,所选诗词均为提升孩子心灵品质之作。《给孩子的汉字王国》则是青少年学习汉字的一本入门书。作者为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源和特点,书中共讲述了 200 多个“基本汉字”,如水与山、农耕和家畜、车和船、书籍与乐器等,大多是中国人最早创造使用的汉字。

    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故事集》,则是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前5册作者为教育家林汉达,后5册由作家雪岗编著。“真实记录和讲述历史并进行公允的评价,是历史读物的最高原则。”雪岗说,他在写作时,以正史史料为主,民间旁史为辅,并加以分析判断,使叙述既合乎真情,又合乎道理。此外,书中将口头语运用到情节铺陈和人物对话中,如老者道家常、朋友间交谈,让少儿读者有兴趣阅读。

    “绘本和地图相结合,小读者可以看绘本、读地图、学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绘本》,首次尝试用地图绘本的方式解说历史。据该书编辑张宝军介绍,全书以王朝更替为主线,按照不同的朝代和重大主题划分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清晰地反映出中国历史演进的脉络。

    海豚出版社出版的《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主要讲述主人公牙牙在乡下爷爷奶奶家,体验到不同节气的天文、气象、物候、民俗活动。“科学的启蒙要从孩子接触这个世界开始,我们不必生硬地告诉孩子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但可以引导他们感受节气带来的变化。”该书作者高春香说,在创作中,她注重直观、趣味,力求将中华传统文化拉回到今天孩子的身边。

    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少年读史记》是一本人物故事集,全书根据《史记》“本纪”“世家”和“列传”的相关篇章,讲述了从唐尧到汉武帝间上百位杰出人物的事迹。“我希望引导年轻读者多角度看待历史的关键问题,并从古史的阅读中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该书作者张嘉骅表示。

    汲取文化精髓 孩子终身受益

    “青少年是人生的过渡阶段,了解传统文化,可以丰富知识和阅历,让他们看问题全面、不偏颇。”在雪岗看来,阅读传统文化图书,能使青少年思想趋于成熟,有根基、会判断。雪岗从小学起,就阅读了大量诸子百家的书和古典名著,后来又看京剧话剧、听曲艺,形成了广博的知识面。后来参加工作,他很快便能适应要求,包括编写这套特色鲜明的《中国历史故事集》,也驾轻就熟。

    “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等,都包含在传统文化中,青少年时代打下良好基础,将一辈子受益。”汪家明说,虽然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但缺乏引导,没有深入理解,基础不牢。特别是知识大爆炸时代,青少年的学习具有盲目性,容易被自身兴趣牵引,整体情况不容乐观。高春香同样认为,社会对孩子的引导不够,“虽然大家都提倡国学,但比较生硬,往往只是要求背诵,不能贴近孩子的心理需要”。她认为,青少年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时,一方面要在宏观的时空脉络中进行,以形成整体历史观;另一方面要融入生活,如对二十四节气的学习,不单是一门课程,还要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阅读传统文化,可以从历史故事中寻找到方向。历史与地图相结合的图书,能让青少年同时拓展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培养逻辑感。”张宝军说,近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还将推出《世界历史地图绘本》,为青少年读者提供更多阅读选择。

    转变阅读观念 平等对待儿童

    这是一套精美的微距拍摄的科普绘本。书中的摄影照片,为我们介绍了生活在我们身边的8种生物:蜗牛、潮虫、蝗虫、瓢虫、蚂蚁、蝴蝶、蜻蜓、蝉,聚焦了它们从出生、成长、孕育到死亡的整个过程,把它们每一个成长的瞬间,都用精美的照片定格在书中,从而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生活的多姿多彩的世界,了解它们传奇的一生,领略生命的奇迹。

    主编:须田研司(日)摄影:久保秀一等(日)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

    相关链接▶▶

    5月3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第27届全国书博会现场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和百种优秀报刊。

    此次推荐的出版物,思想品德、人文历史类图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科普、百科知识类出版物注重知识性和可读性相统一,启蒙益智、图画绘本类出版物内容生动活泼、设计形式多样,儿童文学、青春文学类出版物贴近青少年读者心灵,音像电子出版物满足青少年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百种优秀报刊注重价值引领,反映少儿出版和阅读的时代要求。同时,覆盖面较广,既有《中国少儿报》等少儿类报刊,也有《时事画刊》等适合少儿阅读的综合类期刊;既有《婴儿画报》等低幼、动漫类报刊,也有《咬文嚼字》《舰船知识》等文摘、文史、军事、科技类报刊,可覆盖从低幼到小学、中学的各年龄段小读者。(据《光明日报》作者:吴娜 李苑)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青少年推荐优秀出版物和报刊

    扫二维码,查看百种优秀出版物推荐书目

    短网址:http://shouji.lyd.com.cn/n/819058

    本版所载文章作者,请联系编辑(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告知地址,以奉稿酬。

    1

    2

    3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