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1 2)菩薩為度化眾生而 起之廣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顛倒...

6
Date2018/03/10 1 / 6 p.5 line 4【四心】1)慈、悲、喜、捨四無量心。(2)菩薩為度化眾生而 起之廣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顛倒心(菩提心)。~《佛光大辭典》 p.5 line 4【摩尼賜與窮子】出自《法華經》〈信解品 4〉「窮子喻」與〈五 百弟子受記品 8〉「衣珠喻」。「窮子喻」:謂二乘之人無大乘功德法財之所 莊嚴,猶如貧窮之子缺乏衣食之資。「衣珠喻」:某人到親友家醉酒而臥,親 友將寶珠繫其衣內,以未覺知,故自惱貧苦。後會親友告知無價寶珠在衣內, 於是得珠,受用無極。此喻二乘之人昔於大通佛所下大乘因種,但為無明所覆 不能覺了。今依如來方便開示,遂入一佛乘,得證大乘之果,利樂無窮。~《中 華佛教百科全書》 p.5 line 4【伽陀】【阿伽陀藥】梵語 agada。又作阿揭陀、阿竭陀。原意為 健康、長生不死、無病、普去、無價,後轉用作藥物名稱,尤指解毒藥而言。 阿伽陀藥又稱不死藥、丸藥。此藥靈奇,價值無量,服之能普去眾疾。於陀羅 尼集經卷八詳載其製法。~《佛光大辭典》 p.5 line 6【矧】1.況且;而況。3.齒齦。《禮記‧曲禮上》:「笑不至矧」。 4.指大笑。5.長,長度。~《漢語大詞典》 p.5 line -5【九霄】 1.天之極高處;高空。2.道家謂仙人居處。3.喻皇帝居處。 ~《漢語大詞典》 p.5 line -5【眇目】1.一目失明。2.兩眼失明。3.盲人。4.細小;微末。~《漢 語大詞典》 p.5 line -4【看孔著楔】【見孔著楔】禪林用語。即應機說法之意。原謂欲 填補孔穴,需以大小與孔穴相若之楔子打入,以期相應而允當;於禪林中,轉 指應機說法之意,即師家接引學人時,按照學人各自不同之根機而採取不一之 做法。~《佛光大辭典》 p.5 line -3【資福】紅螺山資福寺,為專修淨土道場。位於北京懷柔縣七公里的紅螺山南麓 始建唐代 ,原名大明寺。是北京地區現存歷史 較早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之一。徹悟大師、印光大師皆曾住此寺佛。~《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Transcript of Date 1 2)菩薩為度化眾生而 起之廣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顛倒...

Date:2018/03/10

1 / 6

p.5 line 4【四心】(1)慈、悲、喜、捨四無量心。(2)菩薩為度化眾生而

起之廣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顛倒心(菩提心)。~《佛光大辭典》

p.5 line 4【摩尼賜與窮子】出自《法華經》〈信解品 4〉「窮子喻」與〈五

百弟子受記品 8〉「衣珠喻」。「窮子喻」:謂二乘之人無大乘功德法財之所

莊嚴,猶如貧窮之子缺乏衣食之資。「衣珠喻」:某人到親友家醉酒而臥,親

友將寶珠繫其衣內,以未覺知,故自惱貧苦。後會親友告知無價寶珠在衣內,

於是得珠,受用無極。此喻二乘之人昔於大通佛所下大乘因種,但為無明所覆

不能覺了。今依如來方便開示,遂入一佛乘,得證大乘之果,利樂無窮。~《中

華佛教百科全書》

p.5 line 4【伽陀】【阿伽陀藥】梵語 agada。又作阿揭陀、阿竭陀。原意為

健康、長生不死、無病、普去、無價,後轉用作藥物名稱,尤指解毒藥而言。

阿伽陀藥又稱不死藥、丸藥。此藥靈奇,價值無量,服之能普去眾疾。於陀羅

尼集經卷八詳載其製法。~《佛光大辭典》

p.5 line 6【矧】1.況且;而況。3.齒齦。《禮記‧曲禮上》:「笑不至矧」。

4.指大笑。5.長,長度。~《漢語大詞典》

p.5 line -5【九霄】1.天之極高處;高空。2.道家謂仙人居處。3.喻皇帝居處。

~《漢語大詞典》

p.5 line -5【眇目】1.一目失明。2.兩眼失明。3.盲人。4.細小;微末。~《漢

語大詞典》

p.5 line -4【看孔著楔】【見孔著楔】禪林用語。即應機說法之意。原謂欲

填補孔穴,需以大小與孔穴相若之楔子打入,以期相應而允當;於禪林中,轉

指應機說法之意,即師家接引學人時,按照學人各自不同之根機而採取不一之

做法。~《佛光大辭典》

p.5 line -3【資福】紅螺山資福寺,為專修淨土道場。位於北京懷柔縣城北

七公里的紅螺山南麓。始建於唐代,原名大明寺。是北京地區現存寺廟中歷史

較早、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寺廟之一。徹悟大師、印光大師皆曾住此寺念

佛。~《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Date:2018/03/10

2 / 6

p.6 line 1【AE帙E

ㄓˋ

A】1.古代竹帛書籍的套子。多以布帛製成。後世亦指線裝書之

函套。2.卷冊,函冊。3.量詞。多用於裝套的線裝書。~《漢語大詞典》

p.6 line 2【弁便言】前言,序文。因冠於前,故名。~《漢語大詞典》

p.6 line 3【寅請】『寅』:敬也,强也。恭敬禮請。~《康熙字典》

p.6 line -1【蓮村氏】應是徹悟大師。《徹悟禪師語錄‧自序》:「嘉慶歲

次庚午(15年,1810)九月重陽後三日。訥道人書於資福二有丈室。」(X62,p.332,a4-5)

《徹悟禪師語錄》卷 2:「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此金口誠言。分明指示。而世之昧者。猶

謬執唯心。橫生異議。可悲也。因特書此以名余室。用警省焉。余以二有名室。」

(X62,p.346,b20-24)

p.7 line 2~6 理→性相融通,雙照兩邊;事→真誠相待,說出心裡話。

破妄心、顯真心←→除偏計、明全身。

事理相即,等覺不出究竟真實。←→性修不二,三途亦在一真全體。

點示十惡處,盡成妙法。←→五濁中發揮,難信能信。

p.7 line -1【慕蓮學人】達默法師:際醒徹悟大師的再傳弟子,撰有《淨土生

無生論會集》一卷、《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三卷;此二書皆有徹悟大師作序、

作跋(二有丈室、蓮村氏)。《淨土生無生論會集》卷 1:「道光二十九年季冬紅螺山

二有丈室蓮村氏敬識」(X61.p.896,c8)

p.9 科判:詳如右

p.9 line 6【一化】

佛陀一代之教化或一時之教化。

~《佛光大辭典》

p.9 line -5【教行理各論通別】

教,隨應機緣之教說;行,即可證果之因行;

理,指名言所詮顯之實理。法華玄義卷 1:

「從緣故教別,從說故教通。從能契故行別,

從所契故行通。理從名故別,名從理故通。」(T33,p.691,a9-11)

Date:2018/03/10

3 / 6

此謂眾生之機緣雖各自有別,然凡有教說皆同屬佛之說法;眾生之入門雖各自

相別,然一切修行所入之理則不二;而所謂理者,雖具種種之名,然其根本之

理亦不異。」~《佛光大辭典》何故明「教行理」三?學佛者,聞學佛之教法,務

在明理。理不明則不知如何修行,明理方知正行。行而無果,則徒勞無功,此

非正行、非真行,故尚須知「果」,以確保證果無誤。→教理行果。

p.9 line -3【四教十六門】【四教】藏通別圓。【四門】有門、空門、亦有

亦空門、非有非空門。此四門各各配於藏、通、別、圓四教,稱為四教四門。

四教四門中,由任何一門均可悟入佛道。其中,藏教多由有門悟入,通教多由

空門悟入,別教多由亦有亦空門悟入,圓教多由非有非空門悟入。~《中華佛教

百科全書》

p.10 line -3【六即】天台圓教所立的六種行位︰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

似即、分真即(分證即)、究竟即。此六即又稱理即佛、名字即佛,乃至究竟

即佛;或理佛、名字佛乃至究竟佛。故六即又作六即佛。天台宗以此六即判圓

教之行位,其理由有二︰(1)為令無信行人離卑下之心。(2)為令無智者去增上

慢心。《摩訶止觀》卷 1︰「此六即者,始凡終聖,始凡故除疑怯,終聖故除

慢大。」(T46,p.10,b13-15)因佛果尊高不可企及,以致無信者謂佛境非己智分,

而起卑下之心,故為表凡夫與佛無異,而立此六即。→「六而常即」(差別中常平等)。

又無智者執即佛之一邊,謂己均佛而起增上慢,故為除其慢心,而立此六即。

→「即而常六」(平等中常差別)。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p.11 科判:詳如右

p.12 line 1~4【十號】出自

《翻譯名義集》卷 1(T54,p.1056,c12)

1倣同先跡號:佛佛道同。後佛

出世。宛同先佛再來。故名「如來」。

2堪為福田號:智斷具足。福慧雙具。

堪受人天廣大供養故名「應供」。

3遍知法界號:具一切智。世出世間、

法界一切法。無不了知、徧知故名「正徧知」。

Date:2018/03/10

4 / 6

4果顯因德號:明是慧。行是福。以果德成就賴福、慧故。由奉持正法故明足。

供養諸佛故行足。福慧雙隆。果感萬德。故云「明行足」。

5妙往菩提號:以無量智慧。能斷諸惑。妙出世間。能趣佛果。故號「善逝」。

6達偽通真號:世間(虗偽幻境)出世間(真如)因果諸法。無不解了。皆能融達實

相。亦能示於眾生。同證此道。→「世間解」

7攝化從道號:於天人凡聖之中。第一最上。既證無上。聖凡歸從。「無上士」

8應機授法號:為眾生眼。善知眾生根性差別。應機授法。令斷疑生信。→「調

御丈夫天人師」

9覺悟歸真號:三覺圓滿。能事既畢。息化歸真。窮源極底。行滿果圓。「佛」

10三界獨尊號:具茲十德。天上人間所共尊故。→「世尊」

此中分調御丈夫、天人師,則為十一號。《成實論》等,合無上士、調御

丈夫為一號;或另有世間解、無上士合為一號。《大論》則別開二者,至佛,

合為十號,世尊為總號。~《佛學大辭典》

p.12 line 5【金剛經云】江味農《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卷 5:「如來即

是法身。法身常住不動。無所謂來去也。法身遍一切處,亦無需乎來去也。其

見有來去者,乃應化身耳。此身是緣生法。謂隨眾生機感之緣而生起者也。……

眾生何故有見,有不見?何故有時見,有時不見?蓋得見與否,皆視眾生之心

如何。心淨則佛現矣,遂名之曰來。心濁則佛隱矣,因名之曰去。心淨心濁,

全由眾生。故應化身之隱現,亦全由眾生。故曰隨緣生起也。然而有緣亦必有

因,其因為何?前所謂慈善根力及成就二智是。所以隨感即現,并不起心作念;

所以雖隨方示現,而若無其事,法身之不動自若,初不住於來去之相也。然雖

法身不動,而恆常示現應化身,從不斷絕。亦不住於不動之體也。是之謂如如

不動。」(B07,p.684,a13-p.685,a4)

p.12 line 6【轉法輪論】《轉法輪經優婆提舍》,一卷,天親菩薩造,元魏

毘目智仙譯。是為解大乘之《轉法輪經》者。《轉法輪經》,是《三轉法輪經》

的異譯本。《轉法輪經優波提舍》卷 1:「如實而來故名如來。何法名如?涅

槃名如。眾生與法。彼二不如。如世尊說:「諸比丘!第一聖諦不虛妄法。名

為涅槃」。知故名來。……涅槃名如,知解名來,正覺涅槃故名如來。又空、

無相、無願名如,如彼一切行,故名如來。又四聖諦,此名為如,非餘人見,

Date:2018/03/10

5 / 6

彼一切行,故名如來。」(T26,p.357,a29-b8)

p.12 line 7【成實論】《成實論》卷 1〈十號品 4〉:「如來者。乘如實道

來成正覺。故曰如來。有所言說。皆實不虛。」(T32,p.242,a25-26)《妙法蓮華經

文句》卷 9〈釋壽量品〉:「乘是法如如智,實是法如如境,道是因、覺是果。…

境智和合則有因果,照境未窮名因,盡源為果,道覺義成,即是乘如實道來成

正覺,此真身如來也。以如實智,乘如實道,來生三有,示成正覺者,即應身

如來也。」(T34,p.127,c29-p.128,a6)

p.12 line -5【三名相近】殺賊:「賊」者,煩惱也。殺賊即是斷盡見思煩惱,

三界煩惱既已盡,故證「無生」,不再於三界受生;阿羅漢之智斷功德既已具

足,應受人天供養,故名「應供」。然此三名皆為佛之尊號,故「殺賊」是三

惑、五住地惑斷盡;「無生」乃徹證無生忍、寂滅忍;「應供」為應受十方法

界、十界眾生供養。

p.12 line -3【明行足】梵語 vidyā-carana-sajpanna,巴利語 vijjā-carana-sampanna。

音譯鞞侈遮羅那三般那。又作明善行、明行成、明行圓滿、明行。依北本《大

般涅槃經》卷十八之說,明,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足,即戒、定、慧等;

佛依戒、定、慧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稱明行足。又據《大智度論》卷

二載,明,即宿命、天眼、漏盡等三明;行,即身、口二業;佛具足成就三明

二業,故稱明行足。~《佛光大辭典》

p.13 line 1【地持經】《菩薩地持經》,十卷或八卷。北涼‧曇無讖譯。又

稱《菩薩地經》、《菩薩地持論》、《菩薩戒經》、《地持論》、《地持經》。

內容廣說菩薩修行之方便。收在《大正藏》第三十冊。本書係《瑜伽師地論》

〈菩薩地〉(即卷三十五至卷五十)的節譯,唯缺其中之〈發正等菩提心品〉。

原本為論,後被稱為經,相傳是無著依彌勒所說記錄而成,然而漢譯《瑜伽師

地論》作彌勒菩薩造,西藏譯本則認為是無著所作。本書之異譯本有求那跋摩

譯《菩薩善戒經》九卷本及一卷本。由於書中主要在說大乘戒,故古來頗受重

視。~《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p.13 line 1【善逝】慧遠《無量壽經義疏》卷 1:「言善逝者。明其果極。

善名為好。逝稱為去。如來好去。故曰善逝。佛德滿足。更何處去。而言好去。

Date:2018/03/10

6 / 6

雖無去處。非不能去。如劫盡火。雖無所燒。非不能燒。故得云去。」(T37,p.

101,b2-6)

p.13 line 2【如實相】《大智度論》卷 2〈序品 1〉:「問曰:云何知世間?

答曰:知二種世間:一、眾生,二、非眾生。及如實相知世間、世間因、知世

間滅、出世間道。復次,知世間,非如世俗知,亦非外道知;知世間無常故苦,

苦故無我。復次,知世間相,非有常非無常,非有邊非無邊,非去非不去,如

是相亦不著,清淨、常不壞相如虛空,是名知世間。」(T25,p.72,a22-29)

p.13 line 5【可化丈夫】《大智度論》卷 2〈序品 1〉:「富樓沙秦言丈夫,

曇藐言可化,婆羅提言調御師,是名可化丈夫調御師。…問曰:女人,佛亦化

令得道,何以獨言丈夫?答曰:男尊女卑故,女從男故,男為事業主故。…復

次,若言佛為女人調御師,為不尊重。若說丈夫,一切都攝。譬如王來,不應

獨來,必有侍從。如是說丈夫,二根、無根及女盡攝,以是故說丈夫。用是因

緣故,佛名可化丈夫調御師。」(T25,p.72,b9-c4)

p.13 line 5【天人教師】《大智度論》卷 2〈序品 1〉:「舍多秦言教師,

提婆言天,魔㝹舍喃言人,是名天人教師。」(T25,p.72,c4-6)

p.14 line 8【十二遊經】一卷,東晉迦留陀伽譯。佛三十五歲成道,其後十

二年始還父國,記其十二年間之遊化,名為十二遊經。~《佛學大辭典》《佛說十

二遊經》卷 1:「昔阿僧祇劫時,菩薩為國王,其父母早喪亡,讓國持與弟,

捨國行求道。」(T04,p.146,a6-7)

p.14 line -4【本行經】《佛本行集經》,凡六十卷。略稱本行集經。隋代闍

那崛多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冊。敘述世尊誕生、出家、成道等事蹟,及佛弟子

歸化之因緣。本經為佛傳中最詳盡者,其異於其他佛傳文學之特色有四:初揭

佛統譜、次出王統譜、含有多數本生譚、雜糅各種異傳。為研究印度古代社會

與佛教史之重要資料。~《佛光大辭典》《佛本行集經》卷 5〈賢劫王種品 3〉:

「王大茅草者,…彼地有兩渧血,即便生出二苷蔗,…其一莖蔗,出一童子,

更一莖蔗,出一童女,…諸大臣聞已歡喜,往至彼林,迎二童子,將還入宮,…

此童子者,…一名善生;…復名苷蔗生;…亦名日種。彼女因緣一種無異故,

名善賢,…其善賢女,至年長大,堪能伏事,即拜為王第一之妃。」(T03,p.674,a26-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