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成都 - chengdu.cn届世警会,作为成都的小主人,我非常欢...

1
编辑 乔雪阳 李洁 美编 帅健宏 商报官方微信 cdsb86612222 商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 @成都商报 商报报料热线 028-86612222 商报电子版 www.cdsb.com 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07 WEEKEND 菁苗少年 让孩子用脚步和笔尖认知世界 国家地理 带你进入未曾见识的世界 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一个小村子,30岁的 普什帕 · 甘地是这里的一名腰果加工女工。曾经,她 的梦想是进大学学习英语并成为一名老师。但她的 梦想不可能得到父母的支持,普什帕只得在18岁就 结了婚,并生下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为了养家糊 口,她先是在一家农场里打工,6年前,来到这家腰 果加工厂,成为众多剥腰果女工中的一员。 成熟腰果的外形和我们在超市里买到的腰果 产品相去甚远。在腰果的种子上部,是一个膨大的 果托,这个长得像梨的部分叫做“腰果苹果”,在巴 西、东非或印度这类腰果的主要产区,都能买到这 种物美价廉的水果,这一部分也可以被用于酿酒。 下部肾型的果实才是腰果,它和其他的坚果一样, 是有外壳的,但这层外壳中含有腰果壳油—这 是能侵蚀人体皮肤的有毒物质。在处理腰果时,必 须要经过晾晒、烘烤等工序,然后由工人们去除果 壳。我们能吃到安全放心的腰果,也是多亏了他们 的辛勤劳作。 腰果的果壳非常坚硬,没有加工设备的加工厂 只能让工人每天重复地用小刀或铡刀将果壳弄开。 普什帕和其他女工一样,坐在一地破碎的腰果中, 快速而麻利地操作起来。本来她们都应该戴手套 的,但她们可能根本买不起,而且工资是按照剥壳 后的腰果重量支付的,剥壳的速度决定了收入的多 少,戴手套会降低手指灵敏度,直接影响剥壳速度, 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不戴,或者他们会将手套的指尖 部位剪掉。于是,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的腰果 壳油会将工人们的双手不同程度的灼伤。 “手上火烧火燎的,”没洗手的时候,普什帕的 双手看上去像焦炭一样黑,她的手臂和脸上也都有 腰果壳油留下的灼伤斑。“今天回家洗手后,就能看 见疖子,”她说,“疖子要一周左右才能好,但随着旧 伤愈合,新的也在不断到来。”作为家庭主妇,普什 帕还要做家务,然而无论是切洋葱、辣椒,还是吃咖 喱(印度人习惯手抓),或者洗衣服……这些对她来 说都是酷刑—普什帕常常被痛得大哭。 恶劣的工作环境让工人们的境遇雪上加霜,很 多工厂连基本的清洁设施都没有,没有洗手间、没 有用于洗手的水池和肥皂,不及时清理腰果壳油更 容易造成灼伤和感染,工人们生活不富裕,受伤了 也没钱买药,只能用炉灰敷在手上止痛。 “主要是腰果壳油渗到指甲下造成的感染。”当 地医疗中心的护士乌玛 · 贾亚穆尔蒂说,医院的患 者中有40%都是加工腰果时受伤的,“因为没钱,她 们都是等到实在痛得受不了了才来看病。”腰果壳 油的威胁无处不在,快速用锋利的工具撬开果壳也 很容易造成事故。乌玛表示,过去一年,她还看见过 好几个工人因为不小心切断了手尖前来就医。 普什帕面对的这一切,是印度50万剥腰果工人 的生存写照。这些工人绝大多数都是妇女,她们在 受雇时没有合同,工作收入也不稳定,更没有养老 金。她们是美味腰果背后看不见的牺牲者。 ■ 50万工人的生存写照 从雄壮到秀美的变化 从雄壮到秀美的变化 草堂小学五年级7班 张欣妍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 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每每读唐代大诗人李白这首诗时,我就 会在心中幻想几千年前的唐朝时成都的 样子,那时的成都在古人的心中究竟是 什么样啊? 既有李白诗中的“蜀道难,难于上青 天”,又有杜甫诗中的“晓看红湿处,花重 锦官城”,这种从雄壮到秀美的变化真是 让人难以琢磨,怪不得当年刘备在诸葛亮 的建议下,要把自己的都城建在成都,这 多多少少又让成都多了一份神秘之感。 成都的历史要从3000多年前一位叫做 蚕丛的人说起,他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 他是养蚕专家。蜀人的祖先,从教民养蚕 的蚕丛到教民捕鱼的鱼凫,到教民务农的 杜宇和治水的开明,都和农业生产有关。 蚕丛以农桑兴邦,开蜀地百代鸿业,奠定 “天府之国”的基础。 当然,成都最出名的一段历史还是三 国时期,成都因此也名声大振,以至于几 千年后的今天,到成都旅游的海内外游客 首到之地就是武侯祠。 成都的美食最大的特点就是辣,不管 是川菜还是火锅,都是麻辣鲜香,让人过 瘾,所以到成都旅游一定要尝尝四川的火 锅,最地道的四川火锅就是“皇城老妈”, 在那里不但可以吃到四川的味道,还可以 感受到四川独特的文化,比如川剧特色 “变脸” “吐火”等等。 成都的人很热情,也很包容,这里 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他们一起在这个 城市奋斗,把这座城市建设得越来越美 丽,成都也大踏步地即将迈入一线城市 行列。 成都最可爱的动物就是大熊猫,它不 但是我们四川成都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 傲。因为这种珍稀动物是中国的国宝,所 以,到了成都一定要去大熊猫基地看看可 爱的大熊猫。 我眼中的成都是年轻充满活力的城 市,它正在以自己日新月异的变化向世界 发出自己的声音;我眼中的成都是绿色美 丽的城市,它正在展开自己绿色的怀抱, 欢迎五湖四海朋友的到来;我眼中的成都 是美食之都,它已准备好色香味俱全的美 味佳肴,等待大家前来品尝。 我的家乡是 我的家乡是 成长之都 成长之都成都市胜西小学六年级5班 严子宁 成都,在我心目中是一座“成长之 都”。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它在 我们不经意间,就悄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令世界瞩目,让“蓉漂”成为了新 的时尚坐标! 我从爸妈那里得知,2007年我出生的 那一年,当时的成都没有地铁,也没有二 环高架,所以公共交通很不方便,和“北上 广”相比较,成都的经济也不是太发达。 近几年,成都的公共交通以令人惊奇 的速度,开始飞快地发展;从比较落后的 城市格局向科技创新型的城市变化着,成 都有哪些改变,你们想知道吗? 我们先来看看成都三环路以外,二绕 早已经建成了。原来从市区到简阳三岔湖 风景区,需要2个小时的车程,现在只需要 1小时就能到达,去湖边游船,在岛上搭帐 篷和吃烤鱼,不亦乐乎! 再来看看二环,就是我家旁边,这里也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四通八达的高架桥建 了起来,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快捷。从我家 开车到万象城,由1个小时缩短到30分钟, 这样我就更喜欢去那里滑冰和吃火锅了! 市中心也在发生变化,地铁直达这里, 除了大家熟悉的春熙路以外,成都远洋太 古里、 IFS金融中心也相继建成。那里人潮涌 动,特色小吃丰富多样,各种名牌专卖店都 能找到它们的身影,而我最喜欢去太古里 和同学们聚会,再去方所和言几又看书休 闲,这里颠覆了我对购物中心的概念。 今年8月,我的家乡即将迎来第十八 届世警会,作为成都的小主人,我非常欢 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希望你们喜欢成 都,爱上这里,爱上美食! 家门口有了清澈见底的小河 家门口有了清澈见底的小河 少城小学三年级1班 罗崇杰 从前几年到现在,成都的变化日新月 异,特别是在社会交通和生活环境等方面。 记得我小时候对地铁的印象,就是那 不停工作的挖掘机,那时奶奶每天都会带 我去看。后来我长大了,地铁也修好了。虽 然只有一号线和二号线,可以去的地方还 不多,但是当爸爸妈妈第一次带我去坐的 时候,我觉得太神奇了,就好像过山车一 样快。 现在三号线、四号线、七号线和十号 线都开通了,能去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坐 地铁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从成都去其他地方,以前大家都坐汽 车、坐火车、坐飞机,现在更多人选择坐高 铁。高铁的速度很快,爸爸说能达到每小 时350千米的速度。以前从成都坐火车到 西安需要十几个小时,现在只需要四个小 时就可以到西安吃美食,看兵马俑。 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越来越重视环 保,人们出行时更多的选择骑自行车、坐 地铁和公交。城市周围的工厂渐渐地变少 了,绿道和公园变多了,人们扔垃圾也学 会了分类处理。成都的河水变清了,我们 又可以看见蓝天白云了。空气变好了,秋 冬季节人们不用戴着口罩出门了。我们家 门口的臭水沟变成了清澈见底的小河,两 岸还种上了漂亮的樱花。晚饭后很多人在 那里散步。 成都越变越美,越变越好,我更爱我 的家乡了。 就像浓墨重彩的山水画 就像浓墨重彩的山水画 成都市实验小学青华分校三年级 钟琳萱 我的家乡成都,一直被人们称为“一 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我出生在这 里,在这里长大,我曾很多次问妈妈,为什 么大家来了成都就不想走呢? 妈妈说,也许是因为“窗含西岭千秋 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也有可能是“九天 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还或许是 “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恰好,我的家正好就在这条“二十里 路香不断”的街上。听妈妈讲,在她小时 候,这条街的两旁都还是农田,周围散落 着全是破破烂烂的瓦房,又脏又臭。但是 随着时代的脚步,现在的成都有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 还记得2013年成都二环高架上的 BRT快速公交开通的时候,妈妈带我第一 次去“尝鲜”。当时我还小印象不深刻,唯 一感觉就是“高架桥好高,快速公交特别 快”。一个小时不到就可以围着二环路跑 一圈,把从自己家里到祖祖家的距离从原 来的一个半小时缩短了一大半。 而如今6年过去了,快速公交更是由原 来的一条线路,增加到了两条,据说在不久 的将来还会再增加一条呢。不仅如此,现在 还有往来穿梭的社区小公交、共享单车、共 享汽车、高铁、动车……我们的城市交通更 便捷了,真是全“佩奇(配齐)”。 成都的变化很多很多,多得数也数不 清。成都就像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 更像是一首耐人回味的古诗。我爱成都, 不仅因为她是“休闲之都”、“美食之都”、 “时尚之都”;也不仅因为她让人“来了就 不想离开”。从我出生到现在,我从来就没 有想过将来要离开这里。 2019 年 ,成 都 即 将 迎 来 第 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运动会; 2021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也 已落户成都。随着时代的变迁, 成都正在以不同的姿态向世界 展示着它的成长、它的变化、它 的美丽。 作为成都的“小主人”们,在 与这个城市一同迅速成长的孩 子眼中,成都的哪些变化最令他 们欣赏和着迷呢?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成都 儿童团”,在 这里,世界 是课堂,旅 途是成长。 扫描二维码 添加“成都 商报小记者 俱乐部”客 服微信,咨 询加入小记 者队伍。 但美味背后 却有看不见的 创伤 随便走进一间超市,都能找到琳琅满目的零食。而 营养丰富、香脆可口的坚果,可能是零食海洋里最受欢 迎的种类之一了。 坚果之所以被称作坚果,是因为它们大多有一层坚硬 的外壳,比如巴旦木、开心果。可有一种坚果却有点名不副 —腰果很神秘,恐怕大多数人都没见过它的外壳。除 此之外,很难想象,剥开腰果外壳的难度也超出想象。 腰果虽然好吃 恶劣的工作环境,痛苦的工作体验,潜在的身 体伤害……每天如此拼命工作,却并不能为剥腰 果的工人带来等价的报酬。 以普什帕为例,她每天大约能剥10公斤左右 的带壳腰果,收入约为200卢比,即2.15英镑(不到 人民币20元),而200克腰果的售价在英国超市为3 英镑(约合人民币26元),支付给普什帕的工资只 有售价的1.4%。普什帕的丈夫是一名建筑工人,他 的收入也不稳定。当他们为支付账单而挣扎时,会 以每月3%的利率贷款,到目前为止,他们已欠债 550英镑(近5000元人民币)。 迫于生存压力,没人敢离开加工厂。在类似的 贫穷地区,没有更多的工作机会,这份工作虽然收 入微薄,却足以生存—这是有活儿可干的情况。 13岁的未成年少女苏甘蒂 · 拉马林加米是普 什帕年纪最小的工友,她放学后就会去和大人做 一样的辛苦工作。48岁的雅秀达 · 阿鲁鲁根连把刀 都买不起,她只能用鹅暖石砸腰果壳,“我们活该 出生在这样的贫困中吗?我们每天都过着没有丝 毫保障生活,这让得我喘不过气。” 如果赶上腰果歉收,迎接她们的将是长达两 个月的时间不再有工作。还有来自越南的竞争,越 南人制造了剥壳机来降低劳动力成本,在机械自 动化面前,数百家印度腰果剥壳工厂已被逼倒闭。 腰果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以英国为例, 2016年英国人消费了1.7万吨左右的腰果,比2012 年增长了35%,素食主义的兴起被认为对日益增长 的腰果消费量起到了一定作用。腰果被看做是天 然的能量棒,它们富含蛋白质、镁、钾、铁和锌,还 有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对纯素食 者来说,它是黄油、牛奶、奶酪和奶油布丁等的最 好替代品。 不仅是英国,整个欧洲市场对腰果的需求量 都在猛增。一份来自慈善机构的调查显示,很多欧 洲的零售商为了提高利润,从收货时就尽量压价, 这样一来,腰果供应商的利润就会被压缩,他们为 了提升利润空间,会想方设法减少生产成本,剥削 工人。 简单粗暴的抵制消费腰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 决问题—普什帕们会因此失业。零售商已经意 识到印度腰果行业部分地区存在的问题,一些英 国超市也已经行动起来,与供应商签署了道德贸 易承诺书,承诺书包括了9条基本规定,如提供给 劳动者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不雇佣童工,支付足 够维持生活的工资,正规的雇佣关系。 不过,一名业内人士表示,腰果供应商在遵循 这些规定的同时,将承受“太大的(价格)压力”,这 将左右他们是否能贯彻承诺。她认为金融专家应 该核对工资单和工人样本,而零售商应该派出健 康和安全小组去抽查工厂。总之,像普什帕这样的 女工想要摆脱残酷的工作环境,还需要时间和各 方面的努力。 (钟何) ■改变,任重而道远 近日盛开在成都街头的黄花风铃木 (摄影/张智慧) 像梨的部分叫做“腰果苹果”,下部肾型的果实才是腰果 经过晾晒、烘烤等步骤后,再由工人们去除腰果果壳

Transcript of 我眼里的成都 - chengdu.cn届世警会,作为成都的小主人,我非常欢...

Page 1: 我眼里的成都 - chengdu.cn届世警会,作为成都的小主人,我非常欢 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希望你们喜欢成 都,爱上这里,爱上美食! 家门口有了清澈见底的小河

编辑 乔雪阳 李洁 美编 帅健宏 商报官方微信 cdsb86612222 商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成都商报 商报报料热线 028-86612222 商报电子版 www.cdsb.com

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07WEEKEND 菁苗少年让孩子用脚步和笔尖认知世界

国家地理带你进入未曾见识的世界

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一个小村子,30岁的普什帕·甘地是这里的一名腰果加工女工。曾经,她的梦想是进大学学习英语并成为一名老师。但她的梦想不可能得到父母的支持,普什帕只得在18岁就结了婚,并生下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为了养家糊口,她先是在一家农场里打工,6年前,来到这家腰果加工厂,成为众多剥腰果女工中的一员。

成熟腰果的外形和我们在超市里买到的腰果产品相去甚远。在腰果的种子上部,是一个膨大的果托,这个长得像梨的部分叫做“腰果苹果”,在巴西、东非或印度这类腰果的主要产区,都能买到这种物美价廉的水果,这一部分也可以被用于酿酒。下部肾型的果实才是腰果,它和其他的坚果一样,是有外壳的,但这层外壳中含有腰果壳油——这是能侵蚀人体皮肤的有毒物质。在处理腰果时,必须要经过晾晒、烘烤等工序,然后由工人们去除果壳。我们能吃到安全放心的腰果,也是多亏了他们的辛勤劳作。

腰果的果壳非常坚硬,没有加工设备的加工厂只能让工人每天重复地用小刀或铡刀将果壳弄开。普什帕和其他女工一样,坐在一地破碎的腰果中,快速而麻利地操作起来。本来她们都应该戴手套的,但她们可能根本买不起,而且工资是按照剥壳后的腰果重量支付的,剥壳的速度决定了收入的多少,戴手套会降低手指灵敏度,直接影响剥壳速度,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不戴,或者他们会将手套的指尖

部位剪掉。于是,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的腰果壳油会将工人们的双手不同程度的灼伤。

“手上火烧火燎的,”没洗手的时候,普什帕的双手看上去像焦炭一样黑,她的手臂和脸上也都有腰果壳油留下的灼伤斑。“今天回家洗手后,就能看见疖子,”她说,“疖子要一周左右才能好,但随着旧伤愈合,新的也在不断到来。”作为家庭主妇,普什帕还要做家务,然而无论是切洋葱、辣椒,还是吃咖喱(印度人习惯手抓),或者洗衣服……这些对她来说都是酷刑——普什帕常常被痛得大哭。

恶劣的工作环境让工人们的境遇雪上加霜,很多工厂连基本的清洁设施都没有,没有洗手间、没有用于洗手的水池和肥皂,不及时清理腰果壳油更容易造成灼伤和感染,工人们生活不富裕,受伤了也没钱买药,只能用炉灰敷在手上止痛。

“主要是腰果壳油渗到指甲下造成的感染。”当地医疗中心的护士乌玛·贾亚穆尔蒂说,医院的患者中有40%都是加工腰果时受伤的,“因为没钱,她们都是等到实在痛得受不了了才来看病。”腰果壳油的威胁无处不在,快速用锋利的工具撬开果壳也很容易造成事故。乌玛表示,过去一年,她还看见过好几个工人因为不小心切断了手尖前来就医。

普什帕面对的这一切,是印度50万剥腰果工人的生存写照。这些工人绝大多数都是妇女,她们在受雇时没有合同,工作收入也不稳定,更没有养老金。她们是美味腰果背后看不见的牺牲者。

■ 50万工人的生存写照

从雄壮到秀美的变化从雄壮到秀美的变化草堂小学五年级7班 张欣妍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每每读唐代大诗人李白这首诗时,我就会在心中幻想几千年前的唐朝时成都的样子,那时的成都在古人的心中究竟是什么样啊?

既有李白诗中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又有杜甫诗中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种从雄壮到秀美的变化真是让人难以琢磨,怪不得当年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要把自己的都城建在成都,这多多少少又让成都多了一份神秘之感。

成都的历史要从3000多年前一位叫做

蚕丛的人说起,他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他是养蚕专家。蜀人的祖先,从教民养蚕的蚕丛到教民捕鱼的鱼凫,到教民务农的杜宇和治水的开明,都和农业生产有关。蚕丛以农桑兴邦,开蜀地百代鸿业,奠定

“天府之国”的基础。当然,成都最出名的一段历史还是三

国时期,成都因此也名声大振,以至于几千年后的今天,到成都旅游的海内外游客首到之地就是武侯祠。

成都的美食最大的特点就是辣,不管是川菜还是火锅,都是麻辣鲜香,让人过瘾,所以到成都旅游一定要尝尝四川的火锅,最地道的四川火锅就是“皇城老妈”,在那里不但可以吃到四川的味道,还可以感受到四川独特的文化,比如川剧特色

“变脸”“吐火”等等。

成都的人很热情,也很包容,这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他们一起在这个城市奋斗,把这座城市建设得越来越美丽,成都也大踏步地即将迈入一线城市行列。

成都最可爱的动物就是大熊猫,它不但是我们四川成都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因为这种珍稀动物是中国的国宝,所以,到了成都一定要去大熊猫基地看看可爱的大熊猫。

我眼中的成都是年轻充满活力的城市,它正在以自己日新月异的变化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我眼中的成都是绿色美丽的城市,它正在展开自己绿色的怀抱,欢迎五湖四海朋友的到来;我眼中的成都是美食之都,它已准备好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等待大家前来品尝。

我的家乡是我的家乡是““成长之都成长之都””成都市胜西小学六年级5班 严子宁

成都,在我心目中是一座“成长之都”。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它在我们不经意间,就悄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世界瞩目,让“蓉漂”成为了新的时尚坐标!

我从爸妈那里得知,2007年我出生的那一年,当时的成都没有地铁,也没有二环高架,所以公共交通很不方便,和“北上广”相比较,成都的经济也不是太发达。

近几年,成都的公共交通以令人惊奇的速度,开始飞快地发展;从比较落后的城市格局向科技创新型的城市变化着,成都有哪些改变,你们想知道吗?

我们先来看看成都三环路以外,二绕早已经建成了。原来从市区到简阳三岔湖风景区,需要2个小时的车程,现在只需要1小时就能到达,去湖边游船,在岛上搭帐篷和吃烤鱼,不亦乐乎!

再来看看二环,就是我家旁边,这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四通八达的高架桥建了起来,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快捷。从我家开车到万象城,由1个小时缩短到30分钟,这样我就更喜欢去那里滑冰和吃火锅了!

市中心也在发生变化,地铁直达这里,除了大家熟悉的春熙路以外,成都远洋太古里、IFS金融中心也相继建成。那里人潮涌动,特色小吃丰富多样,各种名牌专卖店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而我最喜欢去太古里和同学们聚会,再去方所和言几又看书休闲,这里颠覆了我对购物中心的概念。

今年8月,我的家乡即将迎来第十八届世警会,作为成都的小主人,我非常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希望你们喜欢成都,爱上这里,爱上美食!

家门口有了清澈见底的小河家门口有了清澈见底的小河少城小学三年级1班 罗崇杰

从前几年到现在,成都的变化日新月异,特别是在社会交通和生活环境等方面。

记得我小时候对地铁的印象,就是那不停工作的挖掘机,那时奶奶每天都会带我去看。后来我长大了,地铁也修好了。虽然只有一号线和二号线,可以去的地方还不多,但是当爸爸妈妈第一次带我去坐的时候,我觉得太神奇了,就好像过山车一样快。

现在三号线、四号线、七号线和十号线都开通了,能去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坐地铁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从成都去其他地方,以前大家都坐汽

车、坐火车、坐飞机,现在更多人选择坐高铁。高铁的速度很快,爸爸说能达到每小时350千米的速度。以前从成都坐火车到西安需要十几个小时,现在只需要四个小时就可以到西安吃美食,看兵马俑。

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越来越重视环保,人们出行时更多的选择骑自行车、坐地铁和公交。城市周围的工厂渐渐地变少了,绿道和公园变多了,人们扔垃圾也学会了分类处理。成都的河水变清了,我们又可以看见蓝天白云了。空气变好了,秋冬季节人们不用戴着口罩出门了。我们家门口的臭水沟变成了清澈见底的小河,两岸还种上了漂亮的樱花。晚饭后很多人在那里散步。

成都越变越美,越变越好,我更爱我的家乡了。

就像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就像浓墨重彩的山水画成都市实验小学青华分校三年级 钟琳萱

我的家乡成都,一直被人们称为“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我出生在这里,在这里长大,我曾很多次问妈妈,为什么大家来了成都就不想走呢?

妈妈说,也许是因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也有可能是“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还或许是

“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恰好,我的家正好就在这条“二十里

路香不断”的街上。听妈妈讲,在她小时候,这条街的两旁都还是农田,周围散落着全是破破烂烂的瓦房,又脏又臭。但是随着时代的脚步,现在的成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还记得2013年成都二环高架上的BRT快速公交开通的时候,妈妈带我第一次去“尝鲜”。当时我还小印象不深刻,唯一感觉就是“高架桥好高,快速公交特别快”。一个小时不到就可以围着二环路跑一圈,把从自己家里到祖祖家的距离从原来的一个半小时缩短了一大半。

而如今6年过去了,快速公交更是由原来的一条线路,增加到了两条,据说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再增加一条呢。不仅如此,现在还有往来穿梭的社区小公交、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高铁、动车……我们的城市交通更便捷了,真是全“佩奇(配齐)”。

成都的变化很多很多,多得数也数不清。成都就像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更像是一首耐人回味的古诗。我爱成都,不仅因为她是“休闲之都”、“美食之都”、

“时尚之都”;也不仅因为她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从我出生到现在,我从来就没有想过将来要离开这里。

我眼里的成都

2019年,成都即将迎来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运动会;2021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也已落户成都。随着时代的变迁,成都正在以不同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它的成长、它的变化、它的美丽。

作为成都的“小主人”们,在与这个城市一同迅速成长的孩子眼中,成都的哪些变化最令他们欣赏和着迷呢?

扫描二维码关注“成都儿童团”,在这里,世界是课堂,旅途是成长。

扫描二维码添加“成都商报小记者俱乐部”客服微信,咨询加入小记者队伍。

但美味背后却有看不见的创伤

随便走进一间超市,都能找到琳琅满目的零食。而营养丰富、香脆可口的坚果,可能是零食海洋里最受欢迎的种类之一了。

坚果之所以被称作坚果,是因为它们大多有一层坚硬的外壳,比如巴旦木、开心果。可有一种坚果却有点名不副实——腰果很神秘,恐怕大多数人都没见过它的外壳。除此之外,很难想象,剥开腰果外壳的难度也超出想象。 腰果虽然好吃

恶劣的工作环境,痛苦的工作体验,潜在的身体伤害……每天如此拼命工作,却并不能为剥腰果的工人带来等价的报酬。

以普什帕为例,她每天大约能剥10公斤左右的带壳腰果,收入约为200卢比,即2.15英镑(不到人民币20元),而200克腰果的售价在英国超市为3英镑(约合人民币26元),支付给普什帕的工资只有售价的1.4%。普什帕的丈夫是一名建筑工人,他的收入也不稳定。当他们为支付账单而挣扎时,会以每月3%的利率贷款,到目前为止,他们已欠债550英镑(近5000元人民币)。

迫于生存压力,没人敢离开加工厂。在类似的贫穷地区,没有更多的工作机会,这份工作虽然收入微薄,却足以生存——这是有活儿可干的情况。

13岁的未成年少女苏甘蒂·拉马林加米是普什帕年纪最小的工友,她放学后就会去和大人做一样的辛苦工作。48岁的雅秀达·阿鲁鲁根连把刀都买不起,她只能用鹅暖石砸腰果壳,“我们活该出生在这样的贫困中吗?我们每天都过着没有丝毫保障生活,这让得我喘不过气。”

如果赶上腰果歉收,迎接她们的将是长达两个月的时间不再有工作。还有来自越南的竞争,越南人制造了剥壳机来降低劳动力成本,在机械自动化面前,数百家印度腰果剥壳工厂已被逼倒闭。

腰果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以英国为例,2016年英国人消费了1.7万吨左右的腰果,比2012

年增长了35%,素食主义的兴起被认为对日益增长的腰果消费量起到了一定作用。腰果被看做是天然的能量棒,它们富含蛋白质、镁、钾、铁和锌,还有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对纯素食者来说,它是黄油、牛奶、奶酪和奶油布丁等的最好替代品。

不仅是英国,整个欧洲市场对腰果的需求量都在猛增。一份来自慈善机构的调查显示,很多欧洲的零售商为了提高利润,从收货时就尽量压价,这样一来,腰果供应商的利润就会被压缩,他们为了提升利润空间,会想方设法减少生产成本,剥削工人。

简单粗暴的抵制消费腰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普什帕们会因此失业。零售商已经意识到印度腰果行业部分地区存在的问题,一些英国超市也已经行动起来,与供应商签署了道德贸易承诺书,承诺书包括了9条基本规定,如提供给劳动者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不雇佣童工,支付足够维持生活的工资,正规的雇佣关系。

不过,一名业内人士表示,腰果供应商在遵循这些规定的同时,将承受“太大的(价格)压力”,这将左右他们是否能贯彻承诺。她认为金融专家应该核对工资单和工人样本,而零售商应该派出健康和安全小组去抽查工厂。总之,像普什帕这样的女工想要摆脱残酷的工作环境,还需要时间和各方面的努力。 (钟何)

■ 改变,任重而道远

近日盛开在成都街头的黄花风铃木(摄影/张智慧)

像梨的部分叫做“腰果苹果”,下部肾型的果实才是腰果 经过晾晒、烘烤等步骤后,再由工人们去除腰果果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