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讀論語孟子法 - gsr.org.t®€經通訊69-第二版.pdf第二版 讀經通訊...

1
讀經通訊 第六十九期 第二版 中華民國一○一年四月 便便便滿便便便調便使便便使使便便廿C M Y CM MY CY CMY K

Transcript of 第二版 讀論語孟子法 - gsr.org.t®€經通訊69-第二版.pdf第二版 讀經通訊...

Page 1: 第二版 讀論語孟子法 - gsr.org.t®€經通訊69-第二版.pdf第二版 讀經通訊 第六十九期 中華民國一 一年四月 我們再看第四段。跟我唸 : 身盡多也。﹂一場話說。人只看得二書切己,終味。須將聖人言語切己,不可只作

讀經通訊 第六十九期第二版 中華民國一○一年四月

  我們再看第四段。跟我唸:

  程子曰:﹁語孟,且須熟讀玩

味。須將聖人言語切己,不可只作

一場話說。人只看得二書切己,終

身盡多也。﹂

  這一段最重要的提醒是:﹁讀聖

賢書要﹃切已﹄。不過在切已之前,

教我們要﹃熟讀玩味﹄,熟讀,很重

要。﹂因為有些時候我們讀書,雖然

讀過了,好像瞭解了,但那瞭解,或

許並不深刻。我們常有一種經驗:或

者在走路或者在做事,或者聽人講

話,忽然間有一種靈感,體會到:﹁

哦,聖人所說的那一句話,原來是這

個意思啊!﹂為什麼會有這種隨機體

會呢?因為平時已經熟讀了那些句子

了,就好像埋下了種子,這時候時機

成熟,萌芽了。有時讀書,第一遍讀

過去,沒有什麼感受,讀過兩三遍,

也平平淡淡的,沒有什麼感受,何時

能有感受,是可遇不可求的,真是如

人飲水,冷暖自知。不過,讀它十遍

二十遍一百遍,熟記於心,所謂念茲

在茲,必然可以增多體會的機會。接

下去要﹁玩味﹂。要玩索了品味了。

要把聖人之言,時常拿上心來琢磨琢

磨,或者在事上印證印證。可以用自

己的言行來琢磨印證,也可以用古人

古事來琢磨印證,譬如讀歷史的時

候,可以用歷史人物的言行,朝代興

亡的氣數,來與經典互相印證,這叫

玩味。但想要有這種功力,必須要先

熟讀,熟讀以後,才有可能隨時玩

味。所以,熟讀玩味,是深入經藏的

重要法門。

  進一步,程子說:﹁須將聖人言

語切己。﹂切己的意思就是跟自己的

生命關切。要知道論語孟子的話,不

只是聖人跟他的弟子的問答而已,它

同時是關切到自己生命的,所以﹁不

可只作一場話說﹂。﹁人只看得二書

切己,終身盡多也﹂,終身盡多,就

是說這輩子也已經夠了,乃至於太多

了。這當然也是一種文學上的誇張之

詞,不過,也有其客觀的真實性。因

為如果真的將二書看得切己,這

個人,應該會像孔子所說的﹁學如

不及,猶恐失之﹂,像子夏所說的﹁

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像顏

回﹁不遷怒不貳過﹂那麼好學了。一

個好學的人,當然不會只看這兩

本書,所以終身自會用功去。而且

在儒家以德為本的學說中,這兩本書

確實是成德之教的基礎,核心。所以

說﹁看得二書切已,終身盡多﹂也。

  再看下一段,跟我唸:

  程子曰:﹁論孟只剩讀著,便

自意足。學者須是玩味,若以語言

解著,意便不足﹂。

  這一句話很有趣,很奇特。跟我

們提倡兒童讀經的辦法非常類似,簡

直可以當作讀經的宣言。論孟只剩讀

著,只剩就是只有只要,你只要讀著

讀著,就是只要去讀原文,一讀再

讀,讀著讀著,便自意足,是說其

中意義就會從裡面浮現出來,滿溢

出來。又說:﹁學者須是玩味,若以

語言解者,意便不足﹂,唯讀原文,

不求甚解,更能為我們的心靈留下思

考玩索體貼感受的餘地。因為如果太

看重訓詁注解,所謂以語言解者,往

往限制於知識的理解,知識的理解是

表面的,所以說﹁意便不足﹂。我想

程子講這句話,不是說不能去解經,

也不是禁止人看注解。而是如果一個

人只偏重在注解,只偏重在翻譯,便

偏離了讀聖人之書的主要目的了。原

來讀聖賢書最主要的目的,是領悟聖

賢之意,而不只是擺列知識,道聽塗

說。所以讀論孟,就將原文這樣讀這

樣讀,自然會有自己的領悟,自己的

領悟才是真正的瞭解,如果只看別人

的注解,博聞強記能言善道,對於自

己的心性,並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

  所以這幾句話,不是叫我們不要

看注解,是強調不可以只以文意來解

聖人之意,假如只用文意來解,聖人

之意是不可得的,所以說意便不足。

所以我們看這種儒者文章,要還原他

講這些話的用心所在,千萬不要死於

句下。那不是說我們完全不要看翻譯

了,不要看注解了。其實縱使看翻

譯,注解,其目的也是要追求聖人之

意。如果能用追求聖人作經之意的心

去看注解,就跟前面﹁只剩讀著,便

自意足﹂之意相合了。因為古人曾經

玩味過了,古人把他的心得告訴我

們,我們讀古人的心得,是要啟發自

己的心得,而不是拿古人的心得來作

茶餘飯後之談,或者來展示自己的博

學多文,這樣看注解,更能幫助我們

達到讀論孟的目的,有何不可?

  此外,從另一個角度說,﹁論孟

只剩讀著,便自意足﹂,別解起來也

相當有意思:我們前天不是曾說過,

有人說﹁經典很難讀﹂嗎?其實說經

典的難,有兩種認定的方法。經典可

以說很難,也可以說經典不難。很

難,就是說,你要句句瞭解,要完全

領會是很難的。但是我們也可以說,

經典並不難,剛才說過,只要能懂得

一句,從這一句深入進去,整個聖賢

之意都在裡面,所以經典並不難,只

要懂得一句,只要實踐一句,就夠

了。還有經典不難的理由是:很多非

常重要的義理,往往都以非常淺近的

文章表達出來。縱使語文素養不高的

人,來讀論語孟子,甚至讀易經,詩

經,他也能夠有所得,而且所得的那

幾句話,大概就是那一部經典中最重

要的話。所以讀經典,不要專門去追

求那些深奧難懂的地方,因為不懂得

而苦惱,而要先去領會自己現在能懂

得的,能懂到多少就領悟多少,能領

悟多少那就儘量實踐多少,這樣一步

一步前進,才是真讀書,才對自己的

生命有幫助。朱熹曾引禮記說﹁善問

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

﹂所以讀書也可以說難,也可以說容

易,程子這一句話就說的是容易這一

邊。說我們縱使唯讀原文,也可以領

會經典完足的意思。

  宋儒陸像山有一個弟子問:﹁老

師,你常常叫我們讀中庸,請問中庸

哪一句是要語?﹂要語,就是最重要

的話,陸象山沉默了一陣子,不回

答。弟子一直等著,心想:﹁老師是

不是在搜索重要的話告訴我呢?﹂沒

想到陸象山說:﹁句句是要語!﹂什

麼意思,剛才不是講嗎?聖人的智

慧,表現在每一句話中,每一句話都

從聖人心中流出,佛教所謂﹁從最清

淨法界等流而出﹂,所以每一句都通

於聖人之心。這樣來看,你懂了一句

話,不就懂了全部經典,你懂了一句

話,不就懂了聖賢之意,讀書豈不簡

單嗎?所以,難和易,兩面都要說,

才完足。

  一個讀書人,當然也要博聞廣

識。剛才說,瞭解部分才能瞭解全

體,你必須把句句都瞭解了,你才能

夠真正地把握到經典全部的意涵,或

者說你才能夠歸納總結,或者領悟出

它真正原始的道理,所謂﹁約之以

禮﹂,所謂﹁一以貫之﹂,那是要下

扎實工夫做長遠努力的,但是也可

說當下一句就直接透入而有餘。程

明道曾經說:﹁居處恭,執事敬,

與人忠,是徹上徹下語,聖人原無二

語。﹂居處恭,居處,就是平常,平

常做人,乃至言語行動,都很謙恭;

執事敬,執事,就是處事,處事都能

敬重不苟;與人忠,與人,就是人際

往來,都能夠信守忠實,這豈不是很

簡單的幾句話,很平常的為人處世道

理嗎?但是程明道說,孔子這三個做

人的要領,是﹁徹上徹下語﹂,徹下

就是下學,徹上就是上達,下學學人

事,上達達天德。這幾句就是徹上徹

下,聖人原無二語,聖人原來就沒有

第二句話,聖人一生教人只不過這三

句話。你也可以說,整部論語只有這

三句話。請問,論語簡單不簡單?當

然簡單!所以讀論語就是這樣讀著讀

著,便能興發感悟,有得於心。

  好,我們再看下一句,跟我唸:

  或問:﹁且將論孟緊要處看,

如何?﹂程子曰:﹁固是好,但終

是不浹洽耳。﹂

  你看,這不是很像剛才所說的陸

象山的故事嗎?可見人同此心,心同

此理,學生就是想走捷徑,想從一本

書中選些緊要處看,希望得其精華。

這當然也可以,剛才說,只要一句話

就可以,如果選出名言名句,豈不好

嗎?所以程子說﹁固是好﹂,古人也

並沒有那麼樣的固執,一定要人拼命

用功,一絲不苟的。所以說這樣也好

啊,只是可惜,總是不能浹洽。什麼

叫﹁浹洽﹂?就是心領神會融會貫通

左右逢源等等的意思。有些章節,或

許你以為那是小事,不關緊要。但儒

者的自我要求是,為學做人,大小事

都能照顧得到,才完美,這叫浹洽。

譬如論語的鄉黨篇,都是些小事,誰

知其中正表現了聖人生活嚴謹而優雅

從容而中道的面相。此外,你認為不

緊要的,難道真的不緊要嗎?一般人

認為不緊要,草草讀過處,說不定是

體現聖人大智慧的所在,譬如孔子入

太廟每事問,又如子曰:﹁禘自既灌

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都是很

少被引用的章節,但這或許是瞭解聖

人的大關節處。或者,有些事件言

論,表面看起來,好像不大合理,說

不定背後就是一個偉大的心靈,在處

難處之事時變通的手段,這反而有一

般人難以理會的深度。所謂﹁可與共

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

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在某些時

候對某些事,應該有特別的處理,雖

然那樣處理好像不合於正常之道,那

種變道,是聖人的不得已,也是聖

人的更高明處,你怎麼說這些就不

要讀了呢?譬如顏淵死要不要厚葬

的問題,沒有深心大愛,是不易理

解的。所以程子說,選擇也可以,但

最好是全書通讀,不瞭解的地方闕其

疑就好。

  再來,下一段:

  程子曰:﹁孔子言語句句是自

然,孟子言語句句是事實。﹂

  唉!體會得真好!這麼美的句

子,我們就不要再解釋了,此時此

刻,我們在心中領會古人讀書的誠

意,在心中讚嘆古人體貼聖賢氣象

之精準,就好了!這句話大概是程明

道說的,因為程明道善於品題聖賢。

﹁孔子言語句句是自然,孟子言

語句句是事實。﹂這裡固然都是稱讚

之詞,但其中對孔孟的境界啊,就有

些微的分判了。孔子是達到渾然一

體的境界,孟子呢,就實話實說,

這樣。其他的意思,各人自己去琢磨

吧,我也不想多說了,以免破壞了美

感。

  好,再來我們看下一段:

  程子曰:﹁學者先讀論語孟子,

如尺度權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

物,自然見得長短輕重。﹂

  論語孟子,從淺處說,是為人

處事之道,從深處說,是天地宇宙

之心,所以不管大、小、高、下,都

可以用論語孟子的道理去衡量,就好

像權、衡、尺、度一樣,權,是指稱

子,衡,就是去秤物的輕重;尺,就

是尺子,度,就是去量物的長短。尺

度權衡,就是判斷準確的意思。儒家

的學問,是一種追求理性、實踐理性

的學問,以理性面對事事物物,而求

其合理。這個理性,就是判斷事事物

物的標準。程子認為孔孟為人類立出

了一個標準,而這個標準不是他們主

觀的設想。你可以說凡是思想都是主

觀的,但出於主觀的思想,並不一定

就只是主觀的,它如果是依理性而定

立的,就可以同時是客觀的。不僅主

觀的同時是客觀的,甚至可以同時又

是絕對的,亦即通於天德的。以這種

標準去權衡事物,當然事物的長短輕

重,可以判定得分毫不差。所以,對

事,該怎麼看就怎麼看,說話,該怎

麼說就怎麼說,到最後是做人該怎麼

做就怎麼做,這就是聖人成德之教的

全部意思。

  再來,最後一段:

  程子曰:﹁讀論語孟子而不知

道,所謂﹃雖多,亦奚以為?﹄﹂

  這裡所謂﹁知道﹂,不是我們現

在說知不知道的知道,而是去﹁領悟

道﹂的意思。這一點,剛才我們講了

很多了,讀論語孟子所記載的,都是

聖賢之言,其中含蘊了聖賢之意,聖

賢之意,即是人之所以為人之道,此

人之所以為人之道,又上通於天德天

道。我們讀論語孟子的最終目的,

即是為了領悟其中的﹁道﹂,要不

然,讀那麼多,又為了什麼?所說

﹁雖多,亦奚以為﹂?陸象山曾經

感嘆說:﹁朱子人格學問像泰山那

樣巍巍可敬,只是可惜,﹃學不見

道﹄。﹂姑且不論陸象山的判定是不

是可靠,但由此可見古人為學的最高

目的,就是為了﹁見道﹂。不見道,

學問就虛做了,工夫就白費了。現在

人如果沒有這種警覺,那真是枉讀聖

賢書了。

  我們講到這裡,時間也到了,剩

下還有三段,意義也都相通,瞭解了

講過的這幾段,也能夠瞭解那三段。

所以,那三段就留給各位自己研讀領

悟了。其實,會聽的人,應該能夠聽

出,不僅那三段與講過的這幾段意義

相通,我們從頭講到現在,其實每一

句話都一樣,乃至於各位如果有機會

聽我講整部論語,我講的每句話也都

會一樣。無非是――切己體察,躬行

實踐。﹁切己體察,躬行實踐﹂,我

就用這八個字與各位共勉吧。

  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各位!

  附按:沒講到的那三段是:

  程子曰:﹁讀論語,有讀了全

然無事者,有讀了後得一兩句喜

者,有讀了後知好之者,有讀了後

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程子曰:﹁頤自十七八讀論語,

當時已曉文義,讀之愈久,但覺意

味深長。﹂

  程子曰:「今人不會讀書。如

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

又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

讀論語孟子法︵下︶

季謙先生二○○九年八月廿七日講於廬山東林寺

      

 

智楷 整理   王財貴 修訂

C

M

Y

CM

MY

CY

CMY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