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荣,男,马 漫漫回国路 - cnepaper.com · 人,到马来西亚谋生去了。当...

1
漫漫回国路 (潘玉荣/口述 连传芳/撰文) 我叫潘玉荣,1936年出生 于惠安县现辖界山镇泉港区。 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庄户人,父 亲租种地主的一点薄地,母亲 操持家务。他们艰难度日,生 活异常困苦。父母生有两男一 女,我排行老三。母亲在生小 弟弟时难产,与未出世的弟弟 双双命归黄泉。外祖母因悲伤 过度,不久撒手人寰。母亲过 世后,本来一贫如洗的家,更是 雪上加霜、风雨飘摇。悲痛欲 绝的父亲一筹莫展,思量再三, 最终一狠心,抛下我们兄妹3 人,到马来西亚谋生去了。当 时,我兄妹 3人年纪尚小,无依 无靠,不是寄居在姑妈家,就是 投靠在姨妈家。 从 6岁起,我就整日随堂兄 牧羊。那时,我家在海边,牧羊 要经过一条海堤。有一次,年 幼的我不小心失足掉入海塘, 堂兄冒险相救,幸免一死。 不久,国民党在村里抽壮 丁,当时的原则是“二子抽 一”。我家有我和哥哥两个男 丁,刚好符合条件。为避兵祸, 父亲决定将我过继给在寺庙当 住持的叔公为子。我大哥藏身 床下才躲过一劫,但我的堂兄 因为躲藏不及时,最终还被抓 去当兵,从此后杳无音信。伯 母终日以泪洗面,不久悲极去 世。 人到暮年,喜欢怀旧,我和大多数老年人一样,时常回忆过 去。过去的岁月离我远去,有些记忆逐渐模糊,有些却留下不可 磨灭的印象。 悲惨童年 我上小学一年级那年,父亲为照顾我们兄妹 3人,从吉 隆坡赶回老家,还带回来与继母生的女儿—我的小妹 妹。我父亲在老家那段时间,国民党政府横征暴敛,鱼肉百 姓,又加连年灾荒,瘟疫流行,家乡人民蒙受空前的灾难。 父亲看到村里人许多都外出逃荒去了,也想再次外出谋 生。1946年父亲又出国到吉隆坡,那时规定每人只可带一 个孩子随行,父亲准备带我大哥,我也闹着要相随,父亲便 让我认同乡为子,我才有机会到吉隆坡。 刚到吉隆坡时,我与乡亲们一起睡统铺,父亲上街去拉 人力车、踩三轮车。不久,大哥也加入踏三轮车载客行列。 我因为年纪小,父亲就送我上国民小学读书。一家人刚在 吉隆坡站住脚跟,我却得了伤寒病,大哥也被我传染了。大 哥体质较好硬是扛过来了,但年幼的我危在旦夕。后来,费 了好大的劲才医好我的病,捡回了一条小命。 一年后,我二舅叫我到他家去,和二位表妹一起到吉隆 坡国民小学念书。经重重磨难,有比以往好得多的学习条 件,我因此十分努力,成绩年年在全班前 5名内,直到在国民 小学毕业,考上吉隆坡尊孔中学初中。 当我在二舅家念小学期间,福建家中有事,父亲匆忙赶 回老家。没有不久,父亲又写信来催促大哥返乡。后来我才 知道,父亲回老家是因为姐姐出嫁的事。让大哥回家是为了 让大哥与继母带来的女儿结婚。等一切事宜办妥当后,父亲 和大哥都想再到新加坡来,签证却没有办成功。再加上当时 吉隆坡谋生条件变差,他们只好留在家乡租种地主田地,艰 难度日。 苦尽甘来 我寄住二舅家没有多久,二舅破产了,一 家 10多口人,生活极其艰难。父亲和大哥写信 来,要我休学去找工作,我再三思量,认为学业 不可荒废。但是我又为自己因上学而拖累二 舅一家于心不忍。我暗自发誓不论遇到什么 问题,都要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有了这样的信 念,我就毅然决定半工半读继续自己的学业。 为此,我搬出二舅家,过起了打工的生活。 此后,我白天上学,早晨和晚上去给食杂 店老板送货。我每天 4点就起床,为糕饼、油条 店老板送货到市区各茶室,然后再去上学,下 午放学后,又骑车去各茶室结账。饿了,找户 人家讨点凉水,吃几口随身携带的饭菜;困了, 就随便找个地方,自己把车子用垫棍顶起,依 偎在车子的两个扶把之间迷盹一会儿。这一 往一返几十里的路程,使我经常脚底起泡,小 腿红肿。虽然辛苦,但是工资收入尚够学杂 费、伙食费等开支。 其间,有两次差点丢掉性命。一次是被一 闯红灯的摩托车撞翻,人被甩出一丈多远,幸 好只是擦破了点皮,交警通知家属,二舅赶到 事故现场后,才把我带回家。一次是因为赶时 间,我骑着自行车被欲靠站的公交车逼倒,头 倒在两轮中间,路人见状,大声惊呼,还好此时 车已靠站,与鬼门关擦肩而过。 经过两次事故以后,二舅再也不敢让我独 自生活。我不想增加二舅的生活负担,就萌发 了回国求学的想法。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了, 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我当时就想,我 千辛万苦学知识,为什么呢?不就是要过好日 子。而今人人都说新中国好,我的祖国、我的 家人就在中国,中国是我祖籍国,我呆在异国 他乡有何作为?做好决定后,我竟忘了自己囊 空如洗,连买早餐的钱都没有,却敢向同学、亲 友、老师说: “我就要回国去读书了!” 1954年 7月 7日,我到尊孔中学开了离校 转学证明书,并请好同学陈连水联系中介购车 船票。数日后,知心的同学、好友数十人相邀 在公园开欢送会,送纪念品,同乡亲友送人情 礼,托带物品回乡给亲人。在同学、亲友的帮 助下,我东拼西凑了回国盘缠。 我回国那天,不少好友、同学都到火车站 相送,为感谢二舅多年来的抚育之恩,我准备 了一封感恩信和一包保健品,等上火车后,才 从车窗交给二舅,以防他拒收。表弟、表妹个 个挥泪送别,而好友林森荣还送我到新加坡候 船,华侨旅社老板,与我们素不相识,知道我要 回国升学,竟然分文不收住宿费用,我就是在 许多人的帮助下才得以顺利回国的。 1954年8月,我回到祖国的怀抱。之后,进 了集美侨校。196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永安市 林业局生产科。改革开放后,调到永安林业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在马来西亚艰辛而 曲折的生活,真是不堪回首,如果我不是坚定 不移地选择回国,也许一生就要在如磐的岁月 中度过了。 潘玉荣,男,马 来西亚归侨,现年 75岁,退休前任职 于永安林业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 11 归侨故事 责编: 林小宇 版式: 陈秀梅 2012年3月16日 电话:(0591)87802011 E-mall:[email protected] 真实的人生 真挚的情感 0 命悬一线 潘玉荣与好友陈连水、陈锦 生、曾会华合影。

Transcript of 潘玉荣,男,马 漫漫回国路 - cnepaper.com · 人,到马来西亚谋生去了。当...

漫漫回国路(潘 玉 荣 /口 述 连 传 芳 / 撰 文)

我叫潘玉荣,1936年出生于惠安县现辖界山镇泉港区。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庄户人,父亲租种地主的一点薄地,母亲操持家务。他们艰难度日,生活异常困苦。父母生有两男一女,我排行老三。母亲在生小弟弟时难产,与未出世的弟弟双双命归黄泉。外祖母因悲伤过度,不久撒手人寰。母亲过世后,本来一贫如洗的家,更是雪上加霜、风雨飘摇。悲痛欲绝的父亲一筹莫展,思量再三,最终一狠心,抛下我们兄妹3人,到马来西亚谋生去了。当时,我兄妹3人年纪尚小,无依无靠,不是寄居在姑妈家,就是投靠在姨妈家。

从6岁起,我就整日随堂兄牧羊。那时,我家在海边,牧羊要经过一条海堤。有一次,年幼的我不小心失足掉入海塘,堂兄冒险相救,幸免一死。

不久,国民党在村里抽壮丁,当时的原则是“二子抽一”。我家有我和哥哥两个男丁,刚好符合条件。为避兵祸,父亲决定将我过继给在寺庙当住持的叔公为子。我大哥藏身床下才躲过一劫,但我的堂兄因为躲藏不及时,最终还被抓去当兵,从此后杳无音信。伯母终日以泪洗面,不久悲极去世。

人到暮年,喜欢怀旧,我和大多数老年人一样,时常回忆过去。过去的岁月离我远去,有些记忆逐渐模糊,有些却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

悲惨童年

我上小学一年级那年,父亲为照顾我们兄妹3人,从吉隆坡赶回老家,还带回来与继母生的女儿——我的小妹妹。我父亲在老家那段时间,国民党政府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又加连年灾荒,瘟疫流行,家乡人民蒙受空前的灾难。父亲看到村里人许多都外出逃荒去了,也想再次外出谋生。1946年父亲又出国到吉隆坡,那时规定每人只可带一个孩子随行,父亲准备带我大哥,我也闹着要相随,父亲便让我认同乡为子,我才有机会到吉隆坡。

刚到吉隆坡时,我与乡亲们一起睡统铺,父亲上街去拉人力车、踩三轮车。不久,大哥也加入踏三轮车载客行列。我因为年纪小,父亲就送我上国民小学读书。一家人刚在吉隆坡站住脚跟,我却得了伤寒病,大哥也被我传染了。大哥体质较好硬是扛过来了,但年幼的我危在旦夕。后来,费了好大的劲才医好我的病,捡回了一条小命。

一年后,我二舅叫我到他家去,和二位表妹一起到吉隆坡国民小学念书。经重重磨难,有比以往好得多的学习条件,我因此十分努力,成绩年年在全班前5名内,直到在国民小学毕业,考上吉隆坡尊孔中学初中。

当我在二舅家念小学期间,福建家中有事,父亲匆忙赶回老家。没有不久,父亲又写信来催促大哥返乡。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回老家是因为姐姐出嫁的事。让大哥回家是为了让大哥与继母带来的女儿结婚。等一切事宜办妥当后,父亲和大哥都想再到新加坡来,签证却没有办成功。再加上当时吉隆坡谋生条件变差,他们只好留在家乡租种地主田地,艰难度日。

"

苦 尽甘 来

我寄住二舅家没有多久,二舅破产了,一家10多口人,生活极其艰难。父亲和大哥写信来,要我休学去找工作,我再三思量,认为学业不可荒废。但是我又为自己因上学而拖累二舅一家于心不忍。我暗自发誓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有了这样的信念,我就毅然决定半工半读继续自己的学业。为此,我搬出二舅家,过起了打工的生活。

此后,我白天上学,早晨和晚上去给食杂店老板送货。我每天4点就起床,为糕饼、油条店老板送货到市区各茶室,然后再去上学,下午放学后,又骑车去各茶室结账。饿了,找户人家讨点凉水,吃几口随身携带的饭菜;困了,就随便找个地方,自己把车子用垫棍顶起,依偎在车子的两个扶把之间迷盹一会儿。这一往一返几十里的路程,使我经常脚底起泡,小腿红肿。虽然辛苦,但是工资收入尚够学杂

费、伙食费等开支。其间,有两次差点丢掉性命。一次是被一

闯红灯的摩托车撞翻,人被甩出一丈多远,幸好只是擦破了点皮,交警通知家属,二舅赶到事故现场后,才把我带回家。一次是因为赶时间,我骑着自行车被欲靠站的公交车逼倒,头倒在两轮中间,路人见状,大声惊呼,还好此时车已靠站,与鬼门关擦肩而过。

经过两次事故以后,二舅再也不敢让我独自生活。我不想增加二舅的生活负担,就萌发了回国求学的想法。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我当时就想,我千辛万苦学知识,为什么呢?不就是要过好日子。而今人人都说新中国好,我的祖国、我的家人就在中国,中国是我祖籍国,我呆在异国他乡有何作为?做好决定后,我竟忘了自己囊空如洗,连买早餐的钱都没有,却敢向同学、亲友、老师说:“我就要回国去读书了!”

1954年7月7日,我到尊孔中学开了离校转学证明书,并请好同学陈连水联系中介购车

船票。数日后,知心的同学、好友数十人相邀在公园开欢送会,送纪念品,同乡亲友送人情礼,托带物品回乡给亲人。在同学、亲友的帮助下,我东拼西凑了回国盘缠。

我回国那天,不少好友、同学都到火车站相送,为感谢二舅多年来的抚育之恩,我准备了一封感恩信和一包保健品,等上火车后,才从车窗交给二舅,以防他拒收。表弟、表妹个个挥泪送别,而好友林森荣还送我到新加坡候船,华侨旅社老板,与我们素不相识,知道我要回国升学,竟然分文不收住宿费用,我就是在许多人的帮助下才得以顺利回国的。

1954年8月,我回到祖国的怀抱。之后,进了集美侨校。196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永安市林业局生产科。改革开放后,调到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在马来西亚艰辛而曲折的生活,真是不堪回首,如果我不是坚定不移地选择回国,也许一生就要在如磐的岁月中度过了。

潘玉荣,男,马来西亚归侨,现年75岁,退休前任职于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归侨故事责编:林小宇 版式:陈秀梅

2012年3月16日

电话:(0591)87802011

E-mall:[email protected]

真实的人生!

真挚的情感

一九五0

年!

潘玉荣和学校成

绩优良的学生合影"

潘玉荣在吉隆坡黎明小学读二

年级时与黎明女校学生一同外出

旅游"

#

命 悬 一 线

年轻时的潘玉荣

潘玉荣与好友陈连水、陈锦生、曾会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