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結構調整對我國成長及就業之 影響與對策 · 圖2-5 2001...

259
編號:(101)052.111 經濟結構調整對我國成長及就業之 影響與對策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民國 101 12

Transcript of 經濟結構調整對我國成長及就業之 影響與對策 · 圖2-5 2001...

  • 編號:(101)052.111

    經濟結構調整對我國成長及就業之 影響與對策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民國 101 年 12 月

  • 編號:(101)052.111

    經濟結構調整對我國成長及就業之 影響與對策

    委託單位: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受託單位: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計畫主持人:劉孟俊博士

    協同主持人:陳建福博士

    本報告內容係研究單位之觀點,不代表委託機關之意見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民國 101 年 12 月

  • i

    中文摘要

    2008 年金融風暴後,全球經濟景氣回溫卻無法有效帶動就業水

    準回升,現已成為各國面臨重要的政策挑戰。相關機構與單位多認

    為,需透過經濟結構再平衡作為,藉以強化經濟成長進而帶動就業成

    長。考量各國經濟結構有所差異,其所採取的再平衡策略未必全然具

    可直接複製使用。考量當前全球經濟環境與我國經濟特點,對應「黃

    金十年」的政策方向,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研擬未來四年(2012-2016)

    我國總體經濟結構調整應採取的策略作為。

    為此,本研究以當前「經濟成長與就業並重」為政策主軸,建立

    總體經濟計量模型與實證模擬,藉以研擬各種可行的策略作為的依

    據。本研究共設計五項政策模擬情境,分別為「外貿市場多元化」、「多

    元化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勞動生產力」、「油電能資價格波動」以及

    「改善所得分配」。為掌握各模擬情境的政策效果,本研究透過各模

    擬情境與基準預測值之差異,分析 2012-2016 年不同策略下對我國經

    濟成長、就業及物價、薪資所得、就業人數等其他總體變數的影響。

    根據情境模擬結果,中長期來看,以「提升勞動生產力」的政策

    效益最佳,不但有助於提升總體經濟成長,且顯著提升製造業部門的

    就業人數以及提高平均薪資水準。其次是拓展出口多元化政策,其主

    要效益展現於對於促進我國出口成長,進而帶動我國總體經濟動能。

    至於「改善所得分配」政策的效益則在於改善內需,特別有助服務業

    就業人數的提升和增加平均薪資。對應於以上的情境模擬結果,本研

    究所提的政策建議相關層面如下:

  • ii

    (一)推動多元化出口市場策略,開放新興國家市場,促進外貿

    市場的平衡發展。

    (二)改善所得分配提振內需,落實「包容性」成長,促成國內

    經濟再平衡。

    (三)運用多元策略全面提升要素生產力。

    (四)提升制度品質,藉以強化我國對經濟風險的管理能耐。

    總體而言,欲完善調整我國經濟結構,勢必從各方面著手,並以

    更具效率的策略來達成政策目標。亦即政府應運用多方策略強化多元

    海外出口市場,或可結合稅收、教育、社會安全等方面,轉變創新型

    態與鼓勵長期投資促進經濟穩定發展。此外,政策在推動經濟結構調

    整亦須搭配改善所得分配。本研究強調,對應全球金融風暴等衝擊,

    有必要強化相關治理制度等層面,不僅有助於提升經濟生產力,更有

    助於強化經濟的穩健與風險管理能耐。

  • iii

    英文摘要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the serious unemployment

    problems have not been solved from the global recovery significantly.

    Attributed to the economic imbalance, the jobless recovery has suffered

    many countries. The policies to rebalance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im to

    pave the way for both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and also improv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However, the adopted rebalancing policies

    may not be simply duplicated or followed by other countries for

    implementation because of the existed difference in their economic

    characters. In cope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climate, the study proposes

    a four-year policy strategy (2013-2016) associated with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ment toward achieving the goals of the “Program of

    Golden Decade” by considering Taiwan’s specific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explore various feasible policy strategies, the study

    intends to build a Taiwan macro-econometric model with both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employment growth simultaneously as the

    core policy goals. The quantitative simulation of various scenarios is

    designed to various policy strategies. Accordingly, five policy scenarios

    are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namely, “the diversification of overseas

    market,”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improvement of

    labor productivity,” “the inflations of energy pric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ncome distribution”. For exploring each scenario’s

    policy effects, the study intends to estimate the deviations between policy

  • iv

    scenarios and baseline scenario in terms of economic growth,

    employment, prices, wages, and income, and others for the coming four

    years, 2012-2016.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results, the policy scenario of “the

    improvement of labor productivity” stands out as the best

    medium-and-long-term policy due to excellent economic growth,

    employment in manufacturing sector, and the average salary upgrading.

    Next to “the improvement of labor productivity,” the scenario of “The

    diversification of overseas market” can have the performance in the

    improvement in exports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improvement

    in income distribution” can bring positive effect on domestic demand,

    especially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service industry employment and

    the salary level. To sum up, this study brings four dimensions of policy

    propositions as follows:

    (1)Performing the diversified export marketing strategy toward

    the foreign trade market rebalance by exploring emerging

    economy markets;

    (2)Improving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in order to boost the

    domestic demand, to fulfill the goal of “inclusive growth,”

    and finally to rebalance domestic economy;

    (3)Enhancing factor productivity through multiple strategies;

    (4)Upgrading the quality of institu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economic risk management.

  • v

    In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Taiwan’s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ment completely from all aspects. Some specific approaches can be

    employed to reach the policy goals more effectively. That is,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strategies is able to strengthen diversified overseas

    export market. The taxation system can be designed to change firms’

    innovation behavior toward a radical mode, and also promote a long-term

    investment for boosting more st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he policy makers promote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with improving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also pay attention to some governance factors

    related to economic productivity. This is because the improvement in the

    country governamce enables a country to enhance its resilience and the

    risk management against external and internal disasters, especially during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 I

    目 錄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i

    目 錄 ............................................................................................................ I

    表 次 ......................................................................................................... III

    圖 次 ..........................................................................................................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內容.............................................................................. 3

    第二章 全球經濟結構轉變之相關研究......................................................... 7

    第一節 全球經濟發展之重要趨勢.............................................................. 7

    第二節 經濟結構調整對就業與失業率之影響回顧................................ 21

    第三節 各國面臨失業型復甦之因應對策及其成效................................ 26

    第四節 小結................................................................................................ 37

    第三章 跨越成長陷阱與臺灣經濟結構轉變............................................... 41

    第一節 臺灣重要經濟政策內涵與其經濟結構調整規劃 ............................. 41

    第二節 檢視臺灣經濟結構轉變過程........................................................ 52

    第三節 亞洲區域發展及經濟結構變化之展望........................................ 62

    第四節 臺灣經濟發展重要趨勢及可能面臨的全球經濟變化 ............... 70

    第五節 小結................................................................................................ 74

    第四章 總體計量模型設計與基準預測....................................................... 79

    第一節 總體計量模型之理論架構............................................................ 79

    第二節 資料來源與行為方程式估計結果................................................ 96

    第三節 基準預測分析.............................................................................. 110

  • II

    第五章 經濟結構調整對我國總體經濟影響之實證分析 ........................ 123

    第一節 多元化外貿市場之情境模擬分析.............................................. 124

    第二節 產業結構調整之情境模擬分析.................................................. 129

    第三節 勞動生產力提升策略之情境模擬分析...................................... 134

    第四節 油電能資價格波動之情境模擬分析.......................................... 138

    第五節 所得分配改善之情境模擬分析.................................................. 142

    第六節 綜合評析...................................................................................... 146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15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7

    第二節 政策建議...................................................................................... 161

    參考文獻 ....................................................................................................... 171

    附件一 有感經濟與幸福感經濟................................................................. 179

    附錄一 期初報告審查委員意見及處理情形............................................. 183

    附錄二 期中報告審查委員意見及處理情形............................................. 197

    附錄三 期末報告審查委員意見及處理情形............................................. 217

    附錄四 「經濟結構調整對我國成長及就業之影響與對策」

    總體計量模型討論座談會記錄.................................................... 233

  • III

    表 次

    表 1-1 當前重要政策方向與本研究實證模擬設定之關聯對照表 .............. 5

    表 2-1 2011-2017 年全球失業率趨勢與預測 .............................................. 17

    表 2-2 各主要國家為維持勞動需求採取的對策 ........................................ 33

    表 2-3 各主要國家針對結構性因素採取的對策 ........................................ 34

    表 3-1 2011 年我國進口及出口前十大貨品 ............................................... 53

    表 3-2 2012 年第 1 季我國進口及出口前十大貨品 ................................... 54

    表 3-3 2011 年韓國進口及出口主要貨品 ................................................... 55

    表 3-4 2012 年第 1 季韓國進口及出口主要貨品 ....................................... 56

    表 3-5 2005-2011 年台灣出口市場分布占比及出口集中度(HHI)指數 .... 58

    表 3-6 2005-2011 年台灣產品出口占比及產品集中度(HHII)指數........... 59

    表 4-1 內生變數說明與資料來源 ................................................................ 96

    表 4-2 外生變數說明與資料來源 ................................................................ 98

    表 4-3 行為方程式樣本外預測表現 .......................................................... 106

    表 4-4 民間消費函數預測表現比較 .......................................................... 110

    表 4-5 民間投資函數預測表現比較 .......................................................... 110

    表 4-6 基準預測-外生變數設定值 ............................................................. 116

    表 4-7 基準預測結果:重要總體經濟變數 .............................................. 119

    表 4-8 基準預測結果:產業別就業人數 .................................................. 120

    表 4-9 基準預測結果:平均薪資 .............................................................. 121

    表 5-1 出口市場多元化策略:重要總體經濟變數 .................................. 126

  • IV

    表 5-2 出口市場多元化策略:就業人數 .................................................. 127

    表 5-3 出口市場多元化策略:平均薪資 .................................................. 129

    表 5-4 產業結構調整:重要總體經濟變數 .............................................. 131

    表 5-5 產業結構調整:就業人數 .............................................................. 132

    表 5-6 產業結構調整:平均薪資 .............................................................. 133

    表 5-7 勞動生產力提升策略:重要總體經濟變數 .................................. 135

    表 5-8 勞動生產力提升策略:就業人數 .................................................. 137

    表 5-9 勞動生產力提升:平均薪資 .......................................................... 138

    表 5-10 國際原油價格上漲:重要總體經濟變數 .................................... 140

    表 5-11 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就業人數 .................................................... 141

    表 5-12 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平均薪資 .................................................... 142

    表 5-13 所得分配改善:重要總體經濟變數 ............................................ 144

    表 5-14 所得分配改善:就業人數 ............................................................ 145

    表 5-15 所得分配改善:平均薪資 ............................................................ 146

    表 5-16 預估 2016 年五種情境模擬結果綜合比較 .................................. 150

    表 5-17 本研究重要情境模擬結果綜合比較 ............................................ 153

    表 6-1 政策情境模擬對不同政策目標之效益比較 .................................. 161

    表 6-2 本研究綜合性政策建議彙整表 ...................................................... 169

  • V

    圖 次

    圖 1-1 研究架構流程 ...................................................................................... 3

    圖 2-1 全球經濟態度專案調查結果 .............................................................. 9

    圖 2-2 2050 年全球每人 GDP ...................................................................... 10

    圖 2-3 全球青年失業率(1991 年-2012 年) ............................................. 18

    圖 2-4 1980 年代初期景氣復甦前後產業-就業結構圖.............................. 28

    圖 2-5 2001 年景氣復甦前後產業-就業結構圖 .......................................... 28

    圖 2-6 就業的景氣循環與結構調整比重:1970 -2000 年代..................... 29

    圖 2-7 美國歷次景氣復甦前後就業所需的調整月數 ................................ 30

    圖 2-8 從景氣衰退開始受薪員工就業的跌幅 ............................................ 31

    圖 2-9 發展優質就業路線圖 ........................................................................ 37

    圖 3-1 1990-2011 年台灣前六大出口市場占比趨勢變化 .......................... 58

    圖 3-2 1990-2011 年台灣前五大出口產品出口占比趨勢變化 .................. 60

    圖 3-3 內需與外貿對臺灣 GDP 成長的貢獻(2002-2012 年 Q3) .......... 61

    圖 3-4 主要國家製造業附加價值率變化趨勢 ............................................ 62

    圖 4-1 總體計量模型各部門之關聯 ............................................................ 95

    圖 4-2 基準預測模型配適度:預測值與實際值之比較 .......................... 117

    圖 5-1 我國重要經濟政策規劃與本研究實證模擬之關聯架構圖 .......... 124

    圖 5-2 相對於基準情境,民間投資的變化趨勢(%):2012-16 年 ...... 152

    圖 6-1 生產力提升的影響因子 .................................................................. 166

    圖 6-2 治理制度與經濟績效 ...................................................................... 168

  •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金融風暴後,各國面臨失業型復甦 (jobless recovery),也意識到

    經濟結構失衡 (imbalance) 的問題,需要有再平衡 (rebalance) 的作

    法。特別是在 2008 年下半年,全球面臨金融風暴,後續雖隨著風暴

    衝擊減緩;全球經濟環境改善,但在景氣回升後,卻無法持續帶動就

    業的改善,成為各國面臨的主要挑戰,認為需要有經濟結構再平衡作

    為,來強化經濟成長與就業。然而考量到各經濟體因其結構有所差

    異,其所採取的再平衡策略未必全然具有可複製性,有必要針對我國

    經濟特色進行深化的研究。加上在後金融風暴全球經濟局勢仍混沌不

    明下,強勁 (strong)、永續 (sustainable) 與平衡 (balance) 的經濟成

    長已成為各國共同的目標。未來我國為追求強勁、永續與平衡兼顧就

    業的經濟成長,將面臨更多挑戰與機會。為研擬我國再平衡的策略方

    案,有必要藉由展望未來國內外經濟發展趨勢,進而檢視本身經濟結

    構失衡的問題,提供解決及因應策略。

    相關研究指出,我國經濟結構失衡主要在於「過度偏向外貿經

    濟」、「產業結構與發展模式過於單一」、「南北與所得分配失衡發展」

    等問題。在我國「黃金十年」的政策架構下,也將經濟結構調整視為

    追求國家願景的策略之一。亦即尋找更多元的成長引擎,透過產業結

    構加快轉型升級,維持國家競爭力以及協助就業市場的完善,將「成

    長」與「就業」視為政策主要目標。

  • 2

    相同的政策概念在經建會所提的「經濟動能推升方案」中亦有具

    體的政策作為,幾項政策主軸包括「推動產業多元創新」、「促進輸出

    拓展市場」、「強化產業人力培訓」、「促進投資推動建設」、「精進各級

    政府效能」等面向,其政策方向均與本研究主題高度相關,綜合當前

    重要經濟政策與本研究內容,可發現對應全球與國內經濟發展趨勢,

    未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應可側重多元化策略,包括國際化、產業與產

    品多元化 (diversification),落實區域均衡發展、鼓勵內需消費、改善

    所得分配問題,進而擴大與穩定就業機會等面向來做努力。

    據此,本研究設定的目的主要有三:

    首先,透過國際經濟環境的觀察,以及瞭解我國在「黃金十年」

    下,掌握經濟結構與產業結構調整之政策思維,並將當前政府「經濟

    成長與就業並重」的施政主軸,作為總體計量模型設計的精神。

    另外,就我國而言,經濟結構調整亦有帶動經濟發展模式;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的意涵,有助打破產業附加價值停滯,進而提升我

    國經濟動能的意味,過去日、韓、星等國都有類似經驗,值得在我國

    黃金十年的政策願景中加以強調擘劃。

    最後,運用總體計量模型,評估臺灣未來幾年(2012-2016)在不同

    的經濟結構調整方案之下,對總體經濟的成長與就業的影響。並將配

    合政策模擬效果,透過全面性資料蒐集與分析,瞭解未來期間國內外

    總體經濟情勢的變動、產業趨勢與就業市場變化之背景知識,研析我

    國未來可採取之因應作為,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 3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內容

    2008 年金融風暴後,全球經濟復甦情勢仍呈現不穩定情況,再

    加上近期歐美經濟持續低迷以及財政困境,使得未來經濟發展更增添

    不確定因素。近年,經濟結構失衡與再平衡(imbalance and rebalance)

    所引伸的經濟議題已廣為國際矚目,但就我國中長期的經濟發展主

    軸,經濟結構調整不但在於再平衡的思維,更有思考提升經濟動能,

    促進全體經濟成果全體分享的意涵。因此,本研究目的是希望透過總

    體計量模型之建立,評估在未來四年應採取的結構調整策略,以對應

    提升經濟成長與就業的動能,在此同時,有必要深入瞭解目前國際情

    勢與未來發展趨勢,作為後續總體模型設定的基礎。透過所蒐集之國

    內外未來發展趨勢,設定各項政策情境,作為後續總體計量模型的政

    策模擬基礎。

    圖 1-1 研究架構流程

    觀察層面

    (環境掃描) 第 1.2.3 章

    分析層面

    (評估分析) 第 4.5 章

    政策層面

    (策略擬訂) 第 6章

    先進國家 國內經濟

    建立總體經濟計量模型

    全球與我國經濟環境發展趨勢

    新興國家

    經濟成長表現 就業環境穩定

    評估我國總體經濟、產業結構、就業及所得的影響

    提出政策建議

  • 4

    據此,本研究架構可概分:包括觀察層面、分析層面、政策層面

    等三大層面(圖 1-1)。

    首先,在「觀察層面」上主要作法是觀察目前全球經濟環境發展

    趨勢與國家經濟結構之關係,並特別針對先進國家、新興國家的類型

    差異,以及我國在目前經濟結構的失衡進行資訊蒐集,進而瞭解主要

    國家在改善經濟結構失衡之作為與近期成效。其次,在評估分析層面

    上,考量我國經濟結構之特性,以吳中書、林金龍與陳建福 (2008) 模

    型之總體經濟模型為基礎,修訂方程式體系,評估各種調整方案對我

    國經濟成長、結構調整、就業及所得分配的影響。最後,在政策擬訂

    層面,本研究透過總體計量模型,分析我國在經濟結構調整,掌握對

    經濟成長與就業情況的效果,對應我國黃金十年和經濟動能推升方案

    的精神,提出相應之政策建議。

    同時本研究彙整現行主要經建規劃包括「黃金十年」以及「經濟

    動能推升方案」等重要政策,參考亞洲重要鄰國之政策經驗,配合後

    續總體計量模型所規劃之模擬情境,歸納出幾項重要研究議題,整理

    如表 1-1 所示。

    由表 1-1 的對照整理,本研究後續章節的規劃,首先將分別在第

    二、三章中針對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及結構轉變進行分析,進而

    再針對亞洲區域發展及台灣本身經濟結構的轉變做深入探討,分析過

    程中將逐一說明全球經濟乃至於亞洲及我國所面臨的經濟發展問

    題;配合現階段政府所提出的各項經濟政策,針對不同政策思維下擬

    解決的重要議題,再進一步結合本研究建立的總體計量模型進行實證

    分析,設計相對應的政策模擬情境,並提供相關實證模擬結果及政策

  • 5

    建議,供政策決策者參考。

    表 1-1 當前重要政策方向與本研究實證模擬設定之關聯對照表

    重要政策 重要關切議題 模擬情境設計 黃金十年: 開放布局

    經濟動能推升方案: 促進輸出拓展市場

    拓展出口 出口市場多元化 多元化外貿市場

    黃金十年: 結構調整

    經濟動能推升方案: 推動產業多元創新

    產業結構多元化 出口產品專業化 製造業服務化

    產業結構調整

    經濟動能推升方案: 產業多元創新 強化產業人力培訓 精進各級政府效能

    創造就業機會 改善薪資所得 生產力提升

    勞動生產力提升

    黃金十年: 穩定物價 平穩物價

    (油電能資價格波動)國際原油價格上漲

    日本政策經驗: 國民收入倍增計畫

    韓國政策經驗: 所得倍增計畫

    中國大陸: 十二五規劃(擴大內需)

    改善所得分配 提振消費 刺激內需 解決三中問題 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改善所得分配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對應於以上的研究程序,本研究規劃整體研究之章節架構如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內容

    第二章 全球經濟結構轉變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全球經濟發展之重要趨勢

    第二節 經濟結構調整對就業與失業率之影響回顧

  • 6

    第三節 各國面臨失業型復甦之因應對策及其成效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跨越成長陷阱與臺灣經濟結構轉變

    第一節 臺灣重要經濟政策內涵與其經濟結構調整規劃

    第二節 檢視臺灣經濟結構轉變過程

    第三節 亞洲區域發展及經濟結構變化之展望

    第四節 臺灣經濟發展重要趨勢及可能面臨的全球經濟變化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總體計量模型設計與基準預測

    第一節 總體計量模型之理論架構

    第二節 資料來源與行為方程式估計結果

    第三節 基準預測分析

    第五章 經濟結構調整對我國總體經濟影響之實證分析

    第一節 多元化外貿市場之情境模擬分析

    第二節 產業結構調整之情境模擬分析

    第三節 勞動生產力提升策略之情境模擬分析

    第四節 油電能資價格波動之情境模擬分析

    第五節 所得分配改善之情境模擬分析

    第六節 綜合評析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政策建議

  • 7

    第二章 全球經濟結構轉變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全球經濟發展之重要趨勢

    一、全球經濟的兩極化發展

    大體而言,由於經濟結構的不同,使得近年來先進國家與新興國

    家之間的經濟發展趨勢,呈現出相當不對稱的現象。首先,在金融風

    暴後,先進國家已呈現出復甦反彈力道,但仍未恢復到海嘯之前的水

    準,產生復甦與就業上的落差;新興國家受海嘯衝擊不深,財政也較

    健全,帶動世界經濟成長的動能也逐漸提升。其次,在通貨膨脹方面,

    亦呈現出極不對稱情況。美歐日等三大先進國家,由於勞動市場疲

    弱,亦未發生通膨壓力。然而,新興國家卻受到全球過度寬鬆貨幣環

    境影響,造成嚴重的通膨與資產泡沫。

    不同經濟結構的國家,所面臨的失衡問題不儘相同。根據德意志

    銀行指出,世界經濟的未來發展,先進國家將陷入如同美國目前所遭

    遇的高消費、高貿易赤字、高債務等「三高」惡性循環情況。而新興

    經濟體也將落入另一種「三高」情況:高儲蓄、高貿易盈餘與高外匯

    儲備。直到今日,先進國家與新興國家的趨勢仍未改變。

    根據 Ruper and Cooley (2012)1的研究,2008 年金融風暴後,除了

    德國經濟產出回復至 2008 年初的高峰期以外,歐洲其他大型經濟體

    正迫近日本式的「失落十年」。在此期間,經濟出現成長停滯、生產

    力衰退,而且可能對社會產生長期的影響。經濟長年低迷不但有損社

    1 http://europeansnapshot.com/

  • 8

    會凝聚力,歐元區內就業困難,尤其青少年失業率尤其嚴重,甚至有

    可能造成「失落的一代」。2

    歐債危機由 2010 年初開始形成,在 2012 年更將成為攸關歐元區

    存廢與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風險。根據歐洲統計局(eurostat)2012

    年 10 月 24 日報告指出,歐洲國債問題嚴重,從 2012 年各國政府債

    務占 GDP 比重的預測觀察,歐元區政府債務高達 GDP 的 90%。希臘

    為 150.3%、義大利 126.1%、葡萄牙 117.5%、愛爾蘭 111.5%。連身

    為歐債危機救火角色的德國與法國,2012 年第二季政府債務占 GDP

    比重也分別達 82.8%與 91.0%。目前歐洲債務國家多透過樽節支出政

    策,企圖控制債務的擴大,同時歐洲央行也以大量流動性進行支援。

    若是歐元區的發展情勢不佳,其不確定性不僅影響歐洲市場的穩定,

    也將使得全球經濟遭受嚴重打擊。

    最好的情況下,歐元區可在 1、2 年內復甦,但前提是歐洲決策

    者必須做出正確的決策,而亞洲與美國的需求也必須成長。悲觀的看

    法則認為,現有的刺激方案規模不足、產業僵化、銀行業表現不佳,

    如果決策者提不出好的政策,歐元區的衰退或許還會持續數年。而歐

    債不易解決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在於現有狀態是過去未曾經歷過。例

    如,過去歐洲經濟表現與美國相連動,但現在似乎已經脫鉤;過去經

    濟表現不佳的歐洲國家,多能為經濟表現較佳的國家所帶動,但現在

    此種關聯性已大不如前。

    2 歐洲經濟失落的十年,紐約時報,2012 年 08 月 18 日。

    http://cn.nytimes.com/article/world/2012/08/18/c18europe/

  • 9

    另一方面,根據華盛頓佩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

    全球經濟態度專案(Global Economic Attitudes) 針對 21 國調查3顯示

    (如圖 2-1)。調查發現,和先進國家民眾相比,新興市場民眾對其和

    下一代的未來較為樂觀。根據調查顯示,全球大部分地區對未來的展

    望都十分消極,只有在中國大陸和巴西,多數民眾認為自己下一代會

    擁有更光明的未來。由於樂觀向上的民眾願意對未來進行投資,帶動

    經濟形成良性循環。

    資料來源:佩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

    圖 2-1 全球經濟態度專案調查結果

    3 新興經濟體—富裕自信,耶魯全球,2012 年 7 月 12 日。http://yaleglobal.yale.edu/cn/content/。

  • 10

    亞洲開發銀行 (Asian Development Bank) 於 2012 年 5 月發布的

    「亞洲 2050-實現亞洲世紀」(Asia 2050-Realizing the Asian Century)

    報告顯示,到 2050 年亞洲經濟總量可能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一半以上,但前提是亞洲國家能處理好政策、制度和管理中的一些

    關鍵問題。報告指出,如果亞洲主要經濟體保持現有經濟成長速度,

    2050 年全球將邁入亞洲世紀,屆時亞洲 GDP 高達 148 兆美元,占全

    球經濟產出 51%。亞洲的 30 億人口可望晉升富裕階級,每人 GDP 攀

    升到 38,600 美元(如圖 2-2)。根據亞銀的樂觀預期,中國大陸、印

    度、印尼、日本、馬來西亞、韓國和泰國將引領亞洲的發展。到 2050

    年,這些國家占全球 GDP 的比例或將提高到 45%,人均收入將達到

    45,800 美元,比全球平均水準高出 25%。

    資料來源:Centennial 集團 2011 年預估。

    圖 2-2 2050 年全球每人 GDP

    惟該份報告強調,亞洲崛起雖備受期待,但尚未成定局。經濟發

    展過程中仍須面對政治社經動盪,阻礙經濟發展擴張的重大風險。亞

    洲在邁進脫貧之路之時,必須維持高經濟成長率,也要解決貧富不均

    擴大的困難,減輕爭奪資源引發的環境惡化危機,得以跨越中等收入

    陷阱。報告也提醒,如果亞洲發展最快的中國大陸、印度、印尼和越

    南等國陷入經濟成長速度放緩、工資水準停滯的中等收入陷阱,亞洲

  • 11

    地區其他國家的發展也將受到停滯,2050 年亞洲的 GDP 可能只達到

    61 兆美元,僅占全球 GDP 的 32%。要應對這些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

    亞銀建議亞洲國家的政策優先事項為:包容性成長、金融系統改革、

    大規模城市化管理、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和多元化計劃、創業、創新和

    技術發展以及治理改革。

    由於經濟結構的差異性,未來全球經濟發展將呈現出新興國家成

    長速度高於先進國家的情況。近期德聖環球投資集團(Dresdner RCM

    Global Investors)也提出「再見 G7,你好 G20」,預見未來全球經濟

    勢力,不再是早期七大工業國 (G7) 的主導,取而代之是包括金磚國

    家等新興市場在內的 20 國集團 (G20),其影響力將更為明顯。經濟

    結構的差異,也可能使得全球經濟情況難以有平衡的發展。早在 2009

    年匹茲堡 (Pittsburgh) 所舉辦的 G20 高峰會議,就已指出若全球欲達

    到「強效、平衡且能維持世界復甦」的發展目標,是艱困的任務。

    對此經濟結構失衡情況,Blanchard (2012)4也提出內部與外部「再

    平衡」的看法。「內部再平衡 (internal rebalance)」作法,主要是指當

    民間需求嚴重衰退時,國家往往透過財政政策刺激產出的減少,不過

    當民間需求回升且足以支撐經濟成長時,將帶給財政更強的穩定力

    量。另外,「外部再平衡 (external rebalance)」則是指,先進國家往往

    依賴高度的國內需求支撐,因此再遭遇風險後必須透過增加進出口的

    方式來進行調整,這類型國家以美國最具代表。但在新興市場方面,

    各國則過度依賴出口,外部結構再平衡的作法即應提振國內需求,此

    類型國家則以中國大陸為典型。換言之,內部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國

    4 引述自“The two rebalancing acts” , www.voxeu.org/article/two-rebalancing.acts.

  • 12

    內消費需求銳減,從而需透過財政扶持;不過若執行效果不佳,也容

    易使國家陷入更嚴重的財政困境。而外部失衡的關鍵則在於先進國家

    內需依賴度過高,而新興國家過於依賴貿易出口,因此當經濟環境產

    業變化時,使得經濟結構的失衡現象明顯浮現。

    二、歐債風暴延燒與歐美再工業化

    2009 年的 G20 匹茲堡峰會上,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全球經濟再

    平衡的議題,為現今歐美先進大國的「再工業化(Re-industrialization)」

    做鋪陳。其聲明,美國經濟要轉向可持續的成長模式,加強出口和製

    造業在成長的角色,必須回歸實體經濟。這表明在當前金融危機背景

    下,美國已充分認識到不能僅依賴金融創新和擴大消費藉以拉動經濟

    成長,必須重視國內產業,尤其是先進製造業的發展。2010 年 3 月

    美國發布《出口倍增計畫》(National Export Initiative, NEI)、《美國復

    甦與再投資法案》(America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ARRA)、

    《製造業促進法案》(Manufacturing Enhancement Act)、《鼓勵製造業

    和就業機會回國策略》(Strategic Manufacturing & Job Repatriation

    Act)等措施,即為落實再工業化的作為之一。歐盟地區如法國也協

    助企業再工業化,並援款資助中小企業;英國推出「製造業振興」、「促

    進高階工程製造業」等政策;西班牙日前也通過「再工業化援助計劃」

    等方案。

    美國過去多年保持消費型國家的傳統,多依靠金融創新促進消

    費,藉以拉動 GDP 成長。在 IT 泡沫以及金融海嘯過後,未能出現新

    興產業技術藉以維繫國家的經濟活力。相反地,失業和收入減少帶來

    貧富分化進一步加劇,消費也開始疲軟。美國目前大力扶持製造業回

  • 13

    歸,力推「再工業化」,就是企圖進行經濟結構轉型的最加說明案例。

    歐美推動「再工業化」,針對產業規劃、資金與政策協助等全面

    性配套作為,加強促動「美國製造」、「歐洲製造」等商品價值提升。

    增加出口可提升當地就業,據統計,2008 年美國出口一兆美元產品,

    可支援五分之一的製造業工作機會。美國已召集貿易代表署、商務

    部、財政部、勞工部、農業部等政府部門,組成「促進出口內閣」,

    並重啟 1970 年代的「總統出口委員會(president's export council)」,

    為美國企業提供出口諮詢服務。2010 年 3 月,美國發布「出口倍增

    計畫」是落實再工業化的作為之一。NEI 是以促進製造業產品出口為

    主要內涵。具體而言,美方的作法是要藉由整合政府的所有資源,支

    持業界對產品和服務的出口。擬透過金融和宣傳等措施,幫助美國企

    業鎖定、建立和贏得新興市場,是 NEI 的三個目標。由於亞洲市場的

    重要性提升:因此,美國相關出口措施主要目標預期應定位於亞洲市

    場。2009 年底歐巴馬的亞洲出口戰略中指出,美國在亞洲全貿易額

    的份額每增加 1%,美國就能增加 25-30 萬個工作機會。

    在 1998 年到 2010 年間,美國的製造業就業人口雖減少了 35%。

    其後,數年間就業又恢復成長 4.3%,製造業就業人數增加 48.9 萬人。

    就業成長大多要歸功於經濟的復蘇,而非製造業的回歸。但,據 Global

    Insight 預計,製造業就業人數 2012 年還將實現 3.2%的成長,而同期

    整體就業增幅預計僅為 1.6%。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的 David Simchi-Levi 在 2012 年 1 月到 2 月間對 105

    家公司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其中 39%的企業正在考慮將部分

  • 14

    生產業務轉回美國本土5。

    製造業回歸的決定取決於各個因素,包括稅賦、法規、匯率因素

    和政府鼓勵措施等。亞洲工資水準大幅上升,美元在過去十年中持續

    貶值,此外油價上漲提高跨洋運輸的成本。部分企業認為,美國製造

    的吸引力增加,也提升美國製造商品的競爭力,從而本土製造更具優

    勢。

    值得注意的是,復興傳統製造業並非美國此次「再工業化」的核

    心,建立新興產業體系方為真正的意圖。美國「再工業化」將清潔能

    源、醫療健康、生物工程、奈米、先進汽車、航空等作為未來 20 年

    的新興產業科技重點發展領域,並有一系列政策法規和專項行動計

    畫,從資金投入、市場培育、國際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提供政策協

    助。新興產業是未來工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可能成為下一輪全球經濟

    繁榮的支撐點。美國不可能在國內發展勞動密集型製造業,也不具備

    該製造業的優勢。因此,美國的「再工業化」側重於發展新興產業科

    技,並藉此改造傳統製造業。

    從美國的「再工業化」發展新興產業科技來看,有「爭奪國際的

    主導權」意味,並再造工業體系,藉著新能源、新材料的技術帶動投

    資,並引領全球資本再度聚首美國。就中長期策略目的,在建立一套

    低能、環保同時又擁有高效率產出的全新工業化體系。新興產業畢竟

    是尚未成熟產業,在許多先進國家也都在開發階段。

    5 引述自 “manufacturing-reshoring-trickle-could-turn-to-flood” www.themadeinamericamovement.com/2/post/2012/05/manufacturing-reshoring-trickle-could-turn-to-flood.html.

  • 15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加大對新興產業的支持,推出總額為

    7,870 億美元的 ARRA 經濟刺激方案。由於製造業研發投入的 11%源

    自小型企業,支撐製造業研發的科技服務研發中 40%的投入也源自小

    型企業。另外,小型企業雇用 24%的美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總數。美國

    把中小企業視為實施「再工業化」戰略的主體力量,相繼推出一系列

    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從 7,870 億美元 ARRA 經濟

    刺激方案中劃撥部分款項,約 7.3 億美元,用以解決小企業貸款難的

    問題。進一步將 7000 億美元問題資產救助計劃 (The 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 TARP) 的剩餘資金用於扶持小企業,旨在遏制失業率

    對政治和經濟產生的不良後果。美國政府還多次敦促美國銀行為部分

    有可能增加就業機會的小企業提供更多貸款。

    2011 年,美推出產官學研協同作戰振興製造業的重大作法,「高

    端製造合作夥伴」(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 AMP) 計劃。

    由道氏化學公司 (Dow Chemical Co.) 和 MIT 共同領導實施,聯邦政

    府負責「買單」,初期將為此投入 5 億美元。AMP 計劃實質上就是一

    項官產學聯合振興高端製造業的計劃,主要致力於:「建設國家安全

    關鍵產業的國內製造能力」、「縮短先進材料從開發到推廣應用的時

    間」、「投資新一代機器人」與「開發創新型的節能製造工藝」等四方

    面的任務。AMP 委員會其他成員還包括其他美國的主要製造商、頂

    級的美國理工類大學、以及相關技術部門的政府官員。委員會的宗旨

    是:制定先進製造技術的發展規劃,使技術概念能夠加速轉化為生產

    和市場競爭優勢;重塑美國製造業的領導地位,確保美國製造業擁有

    全球性的競爭力。

  • 16

    同樣地,其他先進國家也積極進入新興產業領域。歐盟設定的新

    興產業包括資訊技術領域,以及包括光電子、氫能與燃料電池、太陽

    能、創新藥物、機器人、奈米醫學等在內的新興技術領域。日本則選

    擇環保汽車、太陽能發電、電力汽車、低碳排放,醫療護理和文化旅

    遊作為發展重點。

    總之,世界經濟原有成長模式難以為繼,發展格局也面臨再調

    整。此次國際金融危機,歐美原先過度依賴虛擬經濟的成長模式面臨

    調整。全球經濟格局的再平衡調整和轉型,無疑將深刻影響我國經濟

    未來的發展模式。尤其全球金融危機後,匯率和成本因素出現新變

    化,已觸動美歐跨國公司供應鏈重新佈局,可能進一步牽動全球價值

    鏈的分工。2011 年,BCG (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a.k.a. BCG) 曾

    大膽預計,美國製造業未來五年內復興,大量外包給中國製造的時代

    即將結束。由於臺商運用中國大陸的生產基地,主要是擔任跨國企業

    所組織的全球生產網絡中,擔任第一級供應商(first tier suppliers)。

    預期美國遷回海外的外包業務後,若無適當的回應,有可能影響我國

    在全球的產業地位。

    三、青年失業與全球人才搶奪戰

    失業率增加已是全球趨勢,國際勞工組織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 2012 年 5 月發布的「全球青年就業趨勢報告」

    (Global Employment Trends for Youth) 指出,全球 15 歲到 24 歲的青

    年失業率幾乎重返金融海嘯爆發時高峰,預料會由去 (2011) 年的

    12.6%,上升至今 (2012) 年的 12.7%,青年高失業率並將持續至 2016

    年(如圖 2-3)。ILO 預估,2012 年將有逾 7,500 萬 15 至 24 歲年輕人

  • 17

    失業,數字接近 2009 年的 7,540 萬。依照區域來看,即使是經濟最

    有活力的東亞地區,目前青年失業率也高達 9%,東南亞及太平洋地

    區更達 13.5%。北非國家受去年「阿拉伯之春」影響,青年失業率急

    升 5%,達 27.9%,中東、中歐東南歐則分別為 26.5%和 17.6%。

    表 2-1 2011-2017 年全球失業率趨勢與預測

    區域別 2011e 2012p 2013p 2014p 2015p 2016p 2017p 全球合計 6.0 6.0 6.1 6.0 6.0 6.0 6.0 已開發經濟體及歐盟 8.5 8.6 8.6 8.5 8.2 8.0 7.8 中歐及東南歐地區(非歐盟)獨立國家聯合體(獨立國協) 8.7 8.4 8.4 8.3 8.2 8.2 8.2

    東亞地區 4.3 4.4 4.5 4.6 4.6 4.7 4.7 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 4.4 4.5 4.6 4.6 4.6 4.6 4.6 南亞地區 3.8 3.8 3.8 3.8 3.8 3.8 3.8 南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 7.2 7.2 7.2 7.2 7.2 7.2 7.2 中東地區 9.9 10.1 10.2 10.2 10.3 10.4 10.4 北非地區 10.6 10.8 10.9 10.8 10.7 10.6 10.5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 7.8 7.8 7.8 7.8 7.7 7.7 7.7 註:2011 (e) 表估計值;2012-2017(e) 表預測值。 資料來源:ILO, Trend Econometric Models, July 2012;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July 2012.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報告(表 2-1),全球勞動力市場歷經連續三年

    經濟危機,就業形勢趨劣,2011-2017 年全球失業率至少 6%。其中,

    先進國家與歐盟的失業率由 2011 年的 8.5%上升至 2013 年的 8.6%,

    至 2017 年降為 7.8%。相對於亞洲國家,例如東亞地區的失業率大致

    在 5%以下,由 2011 年的 4.3%持續上升至 2017 年的 4.7%;相反地,

    南亞地區的失業率大多維持在 3.8%。總之先進國家的失業率高過發

    展中國家(除中東與北非地區)。

  • 18

    69.9 70.8 74.6

    74.5

    74.8

    75.470.3

    74.9

    77.9

    77.1

    76.4

    76.4

    74.0

    72.9

    73.0

    70.2

    69.0

    69.2

    69.1

    66.4

    67.5

    65.8

    12.712.612.712.6

    11.711.6

    12.3

    12.812.812.9

    13.112.812.712.7

    12.4

    12.012.011.9

    11.311.4

    11.0

    11.7

    58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p

    青年失業人口(百萬人)

    9.5

    10

    10.5

    11

    11.5

    12

    12.5

    13

    13.5

    失業率

    (%)

    青年失業人口(百萬人)

    青年失業率(%)

    資料來源:國際勞工組織(ILO)。

    圖 2-3 全球青年失業率(1991 年-2012 年)

    值得關切的是,全球的就業趨勢顯然不利於青年族群,且近期內

    要減緩此項衝擊並不太樂觀(圖 2-3)。ILO 指出,全球 15 歲到 24 歲

    的青年失業率幾乎重返金融海嘯爆發時高峰,由 2011 年的 12.6%,

    上升至 2012 年的 12.7%,並預料將持續至 2016 年。經濟最有活力的

    東亞地區,目前青年失業率也高達 9%,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更達

    13.5%。由於就業市場不景氣,許多青年只能找到臨時性工作。完全

    放棄尋找工作的青年所占比例至少為 10%;在美國、西班牙、義大利

    等國,此一比例超過 15%。另外,若將數百萬延遲及放棄找工作的青

    年計算在內,2011 年全球青年失業率更將飆至 12.6%,預計 2012 年

    上升至 12.7%。預料選擇繼續接受教育的青年將在數年後畢業,亦會

    為失業率持續構成壓力。

    ILO 報告認為,已開發國家的金融體系持續衰弱,減少全球投

    資,進而造成各國經濟及就業機會的負成長;要打破此惡性循環,應

    積極恢復市場運作以創造工作機會。除此之外,強化國際間的交流及

  • 19

    合作亦為關鍵,倘若出現區域性就業衰退,皆會連帶影響其他區域,

    透過國際合作可提升解決失業問題的成效。報告也建議,未來各國政

    府除制定長期的經濟成長對策外,更應規劃一系列的勞工政策,加強

    對青年人的社會保護,以創造一個高質量的就業環境,徹底降低高失

    業率及其所帶來的影響。具體而言,應對企業提供稅賦以及其他獎勵

    措施,鼓勵企業雇用年輕人;提供相關方案協助青年就業,並為青年

    提供更多創業計畫。

    另一方面,儘管失業率在全球各地仍居高不下,但是企業普遍尋

    求不到合適人才,也成為嚴重的問題。根據萬寶華(Manpower Group)

    2012 年針對 41 個國家與地區進行調查,發現全球 34%雇主,找不到

    足夠的優秀技術員、銷售員與工程師。未來若經濟持續復甦,缺額將

    持續增加。因此,未來全球人才爭奪戰將持續加溫。且隨著新興市場

    的崛起,具國際競爭力的員工,將成為海內外企業的新寵。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運用,加速推動全球化,人才的爭奪、無國

    界勞動力流動、人才錯配6等成為各國關注重點議題。人才流動日益

    頻繁起因於科技發展、人口結構和教育變革等許多因素組合。國際人

    才的流動更為迅速,例如在美國的印度 IT 從業人員激增。科技創造

    出新的人才吸引挑戰,更造成人才嚴重短缺。

    隨著國內薪資的停滯及產業國際布局的結果,人才前往海外就業

    的情況愈來愈明顯。雖然有說法認為,人才的外移固然對產業發展不

    利,但人才的國際移動也有助於騰出就業機會,有助紓解臺灣的失業

    問題及薪水偏低的困境。但有必要正視人才外移的問題所在,及可能

    6 「人才錯配」為常見商業詞彙,此意指企業無法在需要的時間和地點找到適當人才。

  • 20

    衍生的競爭力下滑危機。

    各國政府與企業加速吸引人才,是我國人才出走的主因。尤其是

    與我國相近的中國大陸,在語言文化優勢下,以及長期產業成長趨勢

    下,更是吸引許多我國人才轉入。雖然青年就業更加國際化、獲取高

    薪工作機會是值得鼓勵,但我國應更加關注在產業結構轉型之時,如

    何有效拿捏。例如,可吸引國際企業的人才培訓總部、資金調度總部

    等落戶臺灣,甚至鼓勵企業回臺上市、人才回臺受訓、渡假及消費等。

    期使使資金回流,並達到擴大消費、創造更多就業的可能性。

    四、全球環保共識、新興產業崛起與綠色就業受重視

    近年來,全球對環保要求也更為嚴格,新興(綠能)產業的發展

    受到重視。從 2012 年將舉辦的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以及許多國際組

    織、議程對於環境的重視,加上過去幾年如「京都議定書」、「蒙特婁

    議定書」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等公約的簽訂與後續協商模式,

    顯示各國對於環境的約束與要求將逐漸落實,對於全球環境管理的樣

    貌可能在未來幾年後逐漸成型。新興產業的發展也在此大環境背景

    下,更受重視。此外,國際間也推動所謂的「碳揭露專案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全球 500 大企業已有 81%(404 家)正面

    回應 CDP 問卷,強調溫室氣體排放的現況與策略。以上發展,都說

    明企業界提高對環保重視。

    目前主要國家多已針對新興產業提出相對應之推動政策,全球各

    國之間的發展內容也呈現出高度關聯,可預見往後在新興產業發展的

    競合態勢將更為激烈。目前全球新興產業的發展主要焦點,多環繞於

  • 21

    節能減碳工程與商品開發、新能源突破等方面,對於太空與海洋的探

    測也更為積極。預期,未來各國產業在全球之定位,將隨著新興產業

    的競爭與技術突破,成為產業結構重分配的主要關鍵。

    除科技面的新興產業開發之外,環保型企業的成長也將帶動綠色

    就業 (green jobs) 的提升。企業變遷也與勞動議題產生連結,各國推

    動低碳經濟,進行經濟結構改變,掌握創造綠色就業的機會。綠色就

    業正說明經濟復甦是可使一般經濟更為穩定,而非僅有大型企業或金

    融機構的獲利能力復甦。且綠色企業的創造,不僅可提升許多工作機

    會降低貧窮問題,更有助減少對能源以及自然資源的依賴現況。

    金融風暴後,也使得美、歐兩大經濟體在綠色就業等趨勢推動更

    為積極。2009 年美國白宮特別成立「中產家庭特別小組(Middle Class

    Task Force)」,會中確認該小組的首個任務為創造「綠領工作機會

    (Green collar jobs)」,並宣佈一項 200 多億美元的投資案,主要針對

    更潔淨、更綠色的經濟,包括 5 億美元的綠領工作訓練。歐盟環境部

    長也在 2012 年 4 月表示,「將全力支持歐盟發展綠色經濟。綠色經濟

    發展是走出經濟危機的主要策略,實現綠色轉型不僅能增加就業,消

    除貧困,還能提高歐盟的競爭力。」

    第二節 經濟結構調整對就業與失業率之影響回顧

    觀察目前全球經濟概況,近年先進國家與新興國家間由於經濟結

    構的不同,使得的經濟發展呈現出相當不對稱的現象。先進國家經濟

    結構問題出現在內部失衡上,普遍受到財政困境所限,又受國內消費

    衰退的影響,失去經濟動能,進而產生更嚴重的惡性循環。新興國家

  • 22

    則在國內內部消費力與投資動能不足等內需失衡情況下,受全球經濟

    環境疲弱的衝擊,往往造成國家經濟發展動能不足。

    另外,經濟結構的嚴重失衡下,各國在遭受經濟衝擊時,不僅限

    制其經濟發展動能,也對勞動市場造成嚴重影響。無論是新興國家與

    否幾乎無可避免在受到經濟環境的衝擊時,失業大幅增加。以 2001

    年網路泡沫為例,當時受到衝擊最深的美國經濟估計共失去約 160 萬

    個工作機會。

    首先,結構性失業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的發生主要緣於一

    國經濟產業結構改變、區域經濟消長、或是生產技術進步,使部分勞

    動者原有的技能無法因應勞動市場上工作職位所需,因而造成的失業

    現象。由於就業市場存在不平衡發展,產業結構的顯著消長,造成勞

    工失業。

    經濟結構改變影響失業率的探討方面,Lilien (1982)觀察美國

    1948-80 年的資料後,提出部門移轉假說 (sectoral shift hypothesis)。

    認為美國失業率波動的主要原因在於經濟型態受到部門間大量就業

    需求改變所致,並非多數學者們強調的總合需求之波動所造成。其實

    證結果說明,跨部門間勞動需求的移轉對部門間的就業變動具有顯著

    的衝擊,進而影響整體失業率。也意謂,欲利用需求管理政策改善失

    業問題的效果可能是很有限。Acemoglu (1999) 觀察美國過去二十年

    就業機會的組合變化,發現技術勞工需求的增加,改變職場的結構,

    間接導致技術條件要求的提高、薪資所得更加不平均與企業大幅裁

    員。Pissarides (1999) 更發現,技術偏向差異 (skill-biased) 的衝擊,

    導致勞工產能增加,是造成歐洲與美國 1970 與 1980 年代失業率顯著

  • 23

    上揚的主因。

    王德文等 (2008) 指出,1990 年代以來,中國大陸製造業部門成

    長迅速,但製造業就業數量並沒有相對應快速成長,稱之為「無就業

    成長之謎」。其研究顯示,經濟結構調整帶來國有製造業企業的就業

    數量銳減,是導致就業總量成長緩慢的重要因素。反之,非國有製造

    業企業的擴展反而促進就業的高成長。同時,隨著地區間比較優勢變

    化和成長重心轉移,製造業就業數量在空間上重新分配,也產生淨增

    數量緩慢成長的效應。實證結果亦顯示,製造業就業的調整速度較

    快,產出成長的規模效果幾乎被工資率上漲的替代效果所抵消。此

    外,貿易自由化確實促進製造業就業的成長,同時外人直接投資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的流入導致就業結構的調整。地區

    比較優勢的轉移亦誘發就業在空間上重新分配,導致製造業就業集中

    度的改變。不同因素間的相互作用,就業結構動態加快調整和勞動力

    流動。在中國大陸擴大國內市場進入和面臨國際競爭加劇的情況下,

    上述變化對失業、城市惡化、職位轉換、職訓和技能提升等問題有重

    要的政策意涵。就業結構調整加快,意味勞動市場政策除著重創造就

    業機會外,更要重視對勞動力供給進行管理,以此來減少勞動力供需

    間與地區間的失衡。

    有關臺灣經濟結構與就業結構的轉變歷程,1990 年代以前,我

    國產業結構多以勞力密集產業為主,由於對勞動的需求量大,加上即

    使產業升級但新舊產業對勞動工作技能的要求並不高。因此雖歷經多

    次產業結構的轉變,但結構性失業並不十分明顯,失業率也處於較低

    水準。然而,從 1990 年代起,在自由化與全球化競爭下,加速國內

    產業調整速度,並逐漸由資本與技術密集的資訊產業所取代。此外,

  • 24

    自 1991 年開始,我國產業外移的情形即相當明顯,導致勞力密集產

    業所占就業比例明顯下降,轉而趨向以高科技產業就業為主的型態。

    林慈芳 (2002) 以對臺灣的自然失業率進行推估7發現,2001 年

    臺灣經濟成長率首度出現負成長 2.17%,失業率也大幅上升至

    4.57%,其中循環性失業率為 1.93%,但自然失業率為 2.64%。因此,

    認為臺灣失業率在 2001 年後惡化的原因,主要仍以技術創新、產業

    結構調整、及勞動市場調節機制不完全所造成的自然性失業為主,其

    次才是景氣衰退造成的循環性失業。在勞動供需為訊息不對稱之市場

    均衡架構下,李秀雲 (2005) 透過小型開放經濟模型來解釋臺灣失業

    率的非定態。當出口與進口品各自有不同之生產速度時,會形成貿易

    條件之隨機趨勢,就業因受貿易條件影響,貿易條件具有單根說可能

    導致失業率亦呈現非定態。根據最大概似估計與檢定,臺灣資料支持

    「貿易條件之隨機趨勢導致開放經濟失業率呈現非定態走勢」的假

    說;同時估計出臺灣的自然失業率在 1996 年後即有上升的趨勢,而

    且 2001 年實際的失業更高於自然失業之期望值。

    對於產業結構變動所引起的失業問題,黃仁德等 (2008) 指出,

    近年勞力密集產業外移,再加上產業結構逐步朝向資本與技術密集的

    方向發展,導致我國大部分產業就業彈性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失業

    率也逐年攀高。在以往為就業主力產業的就業彈性逐年呈現下降趨勢

    下,產業結構的改變無可避免的會使我國失業問題惡化。實證結果顯

    示,製造業部門的產業結構變動造成我國的失業率上升,從根本改善

    我國製造業部門的投資環境,以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可能是比較

    7自然失業率:失業率(%)=(摩擦性失業 + 結構性失業)÷勞動人口×100%

  • 25

    有效的降低失業率方法;此外,應根據產業的發展來促進勞動力和產

    業勞動需求的配合,才能有效解決結構性失業的問題。

    彭百崇 (2008) 從產業結構、消費支出、就業結構三個觀點檢視

    臺灣整體的經濟發展過程,並指出在 1986-88 年間,臺灣經濟開始進

    入第二次轉型。且自 2000 年,資本密集產業及技術密集產業已成為

    工業的生產重心重工業,重工業產值占製造業產值之比例以及重化及

    技術密集產業出口值占製造業總出口值之比例,兩者皆超過 80%;另

    一方面,服務業產值占 GDP 比例已達 70%,其就業人口所占比例亦

    將近 60%,臺灣已是後工業社會。彭百崇的實證結果顯示,1984 年

    勞動基準法實施之後,以及近十年政府部門公佈實施的勞動規則網

    (如: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勞工退休金條例、性別工作平等法、就

    業保險法、職業災害勞工保護)之制度性因素已逐漸成為影響薪資變

    動的重大力量,同時有驅使廠商以降低薪資增加率來因應勞動規則網

    的情勢。另一方面,臺灣的失業率自 1995 年 1.8% 的低水準開始攀

    升,達到 2002 年及 2003 年 5% 以上的高水準;而不論是原始菲律浦

    曲線的迴歸結果或以加入工資惰性 (wage inertia) 的菲律浦曲線的迴

    歸結果,失業率與貨幣工資變動兩者的負向關係皆已不復存在。這亦

    顯示出,臺灣第二次經濟轉型之後,勞動規則網的制度性因素對就業

    已造成負面影響。

    趙文志 (2011) 觀察臺灣失業型復甦的成因,認為結構性失業應

    是失業型復甦的主因,因為它不易隨著景氣好轉而改善。其參考林淑

    敏 (2010) 的研究指出,臺灣經濟成長與就業成長之間的關聯性較

    弱;與主要國家相比,我國歐肯係數相對較低的結果(處於 0.10~0.16

    之間),雖意謂在衰退時對失業的衝擊程度較小,但這也表示復甦時,

  • 26

    在同樣的經濟成長率下,我國將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促使就業回復到

    衰退前的水準。

    江靜儀 (2006)利用 1961-99 年的樣本期間來探討臺灣的失業率

    與產出成長率間之歐肯關係。實證結果指出歐肯關係存在,且此一結

    果不受不同模型設定的影響。此外,實證結果亦指出除失業率外,資

    本生產力與勞動力的變化對產出成長亦有影響,遺漏此二變數將高估

    失業對產出的影響效果。應用 Beveridge-Nelson 與 Hodrick-Prescott

    分解法之缺口模型中,歐肯係數之估計值則分別為-7.0 與-5.2,且模

    型具結構穩定性,同時未發現失業率對產出成長的影響具不對稱性。

    萬哲鈺、高崇瑋 (2008) 研究臺灣的歐肯法則(Okun’s law) 係數,是

    否因經濟狀態不同而有不對稱的非線性調整變化。其使用 Hansen

    (1996, 2000) 門檻檢定與估計方式,對臺灣資料進行驗證與分析,不

    論是差分模型或缺口模型,歐肯係數的確有隨景氣狀態不同而有非線

    性性質。景氣衰退階段歐肯係數高於景氣擴張階段時之結論,間接顯

    示總合供給線具有非線性變化特性。易言之,當經濟低於自然產出階

    段時,失業率變化的影響主要反應在實質產出的增減上,通貨膨脹受

    失業率變化的影響程度相對較低,總合供給線的斜率較為平坦。反

    之,當經濟高於自然產出時,失業率變化的影響主要反應在通貨膨脹

    的變化上,實質產出所受的影響相對較低甚至完全不明顯,此時總合

    供給線的斜率相對較為陡峭。

    第三節 各國面臨失業型復甦之因應對策及其成效

    2008 年金融風暴的發生,使得全球經濟呈現大幅度的同步衰退,

    隨著各國提出相對應的經濟措施後,最遲將從 2009 年第三季後逐步

  • 27

    呈現出緩步復甦情況。根據 Global Insight 數據顯示,全球經濟成長

    率在 2010 年與 2011 年,分別為 4.2% 及 3.0%,正說明全球經濟已逐

    漸擺脫金融風暴所產生的衝擊。但目前全球許多國家失業率仍居高不

    下面臨「失業型復甦」,對全球經濟將造成不利後果。

    從 1990 年代起,許多國家陸續出現「在衰退結束後經濟持續成

    長、失業卻沒有明顯減少」的現象,又被稱為「失業型復甦」。造成

    失業型復甦主要原因,乃是經濟不景氣時,導致就業市場結構改變,

    一些產業的工作機會永遠消失被其他產業取而代之,而新的產業卻創

    造新的工作機會,而不像景氣循環波動所成的失業,可以在景氣轉好

    後,又可以重新被雇用。要重新找一個新的工作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且

    適應不容易,這些都是造成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根據美國勞動部統計,早年就業受到景氣和結構調整兩大因素共

    同影響,然自 2001 年起,結構因素已超越景氣的重要性,絕對影響

    美國就業市場。圖 2-4 與圖 2-5 的水平軸代表著景氣衰退下,右手邊

    為部分產業就業成長,但左手邊為就業人數下滑;同樣的,縱軸代表

    隨後景氣復甦下,就業成長(上半部)與就業機會(下半部)減少。

    整合圖 2-4 與圖 2-5 的橫軸與縱軸,我們可以得出四個象限:第一象

    限為正向結構調整產業群,第二象限為典型的景氣產業群,第三象限

    為負向結構調整產業群,至於第四象限為反循環產業群。根據此四象

    限,我們可以掌握不同時期,就業受到景氣和結構等因素的影響比重。

  • 28

    資料來源:Groshen and Potter (2003).

    圖 2-4 1980 年代初期景氣復甦前後產業-就業結構圖

    資料來源:Groshen and Potter (2003).

    圖 2-5 2001 年景氣復甦前後產業-就業結構圖

    圖 2-6 為 1980 年代初美國景氣復甦前後的產業與就業結構的圖

    像,可以發現大多數的產業群就業狀況呈現左右平均分佈,而且大都

    聚集上半部。然而,2001 年後,這種產業與就業圖像已有大幅變化,

  • 29

    大體呈現東北-西南走向 (見圖 2-7)。換言之,產業就業受到結構因

    素居多而景氣循環因素較低。因而對應的美國勞工局統計,結構因素

    的比重高達近 80%(見圖 2-8)。事實上,這種失業型復甦並非僅出

    現於 2008 年金融風暴後,可以追溯於 1990 年代初的第一次失業型復

    甦。

    資料來源:Groshen and Potter (2003).

    圖 2-6 就業的景氣循環與結構調整比重:1970 -2000 年代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MGI)2012

    年的研究報告8,過去 20 年中,美國在經濟衰退結束後,飽受時間越

    拖越長的失業型復甦困擾。從 1945 年到 1980 年代,在 GDP 反彈後,

    就業的恢復大約要花費 6 個月時間。但在 1990-91 年和 2001 年經濟

    衰退之後,就業恢復分別花了 15 個月和 39 個月。最近淨就業變動率 8 “ An economy that works: Job creation and America’s future” , 可下載自http://www.mckinsey.com/insights/mgi/research/labor_markets/an_economy_that_works_for_us_job_creation

  • 30

    要恢復在 2008-09 年經濟衰退中失去的就業機會,將需超過 60 個月

    的時間(見圖 2-7 與圖 2-8)。

    資料來源:MGI(2012),同註 8。

    圖 2-7 美國歷次景氣復甦前後就業所需的調整月數

    MGI (2012) 強調若沿襲傳統的策略,美國仍難以恢復到充分就

    業狀態,強勁的經濟復甦僅是增加就業的「前提條件」而非「充分條

    件」。具體而言,必須於四個領域著手:(1)確保具有創造的就業機

    會所必需的教育訓練和工作技能;(2)確保海外投資能在母國創造工

    作機會;(3)鼓勵創新,在本土創辦新企業以及擴大新興產業的規模;

    (4)法規鬆綁。

    從實際 GDP 恢復到經濟衰退前的高峰值,到就業恢復到經濟衰退前的高峰值所需的月數。

    大於 60 個月

    基於最近的淨就業變動率得出的預測值

  • 31

    資料來源:MGI(2012),同註 8。

    圖 2-8 從景氣衰退開始受薪員工就業的跌幅

    Thomas L. Friedman9引述 Kauffman Foundation 的研究報告指

    出,1980 年到 2005 年期間,美國淨就業機會全部都是由創業五年之

    內的企業所提供,這類型企業多數是從 10 人以下的小規模開始創

    業,歷年來卻已創造總數達 4 千萬個的職缺。歐盟在各成員國推動微

    型創業以及美國輿論的呼籲,目的皆希望能降低失業率,去除市場失

    靈的陰影,讓政府施政盡早回歸正軌。

    此外,法國為應對歐債危機,未來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有步驟地推

    進經濟結構與政策調整。(1) 重啓私有化進程:考慮透過私有化增加

    財政收入,用以支持大型基礎設施和公共工程建設。(2) 逐年增加未

    來産業的投資:參照 2010 年啟動的 350 億大額國債計畫,爭取每年

    9 引述自 Thomas L. Friedman (2010), “Start-Ups, Not Bailouts”

    http://www.nytimes.com/2010/04/04/opinion/04friedman.html?_r=0.

  • 32

    投入 200 億至 300 億歐元,繼續增加對高教科研、生物技術、綠色工

    業、文化産業等未來産業的投入。(3) 鼓勵吸引外資,同時簡化行政

    核准程序,消除現存的投資障礙性措施。(4) 為工業企業發展鬆綁,

    取消設定的臨時性門檻:目前法國的企業面臨很多門檻,如超過 50

    人僱員的企業必須設立一個企業委員會等,這些限制措施不利於企業

    成長,須予以取消。(5) 實施社會增值稅改革,以便改善企業成本優

    勢和競爭力:減少企業員工所承擔的部分社會保險負擔,透過提高增

    值稅(Value added tax, TVA)等稅種予以彌補;直接目標是降低勞動

    成本、提高工人薪資水準,促進家庭消費,最終目標是提高法國企業

    的競爭優勢,而此也是法國政府對上述産業進行資金支持的重要來

    源。 (6) 改善「就業—競爭力」協議,進一步鼓勵並促進就業。

    另參考趙文志 (2011) 一文所做之文獻回顧,其檢視美國、加拿

    大、日本、英國與法國等國因應失業型復甦所採行的對策,可依政策

    目標是為解決循環性或結構性問題來加以分類,而其他輔助措施則另

    歸一類。分別說明如下:

    (一)針對循環性因素採取的對策:

    主要目的在減少因經濟不景氣等循環性因素而導致的失業問

    題,因此政策上側重維持勞動需求,積極地防止失業發生;包括擴大

    就業補貼或公部門創造就業計畫、降低社會保險支出、擴大短工時工

    作(short-time work)計畫等。政策手段多為給予配合政策的雇主施

    予租稅減免、租稅獎勵;或針對特定就業族群(例如原住民、年輕人)

    給予就業補貼等方式來進行,詳見表 2-2 之整理。

  • 33

    (二)針對結構性因素採取的對策

    如前述各國相關因應循環性景氣變化而施行的政策方案,其所維

    持勞動需求措施或協助尋找工作之策略,皆無法讓勞工原有的技能再

    度受到重視,因此不足以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

    表 2-2 各主要國家為維持勞動需求採取的對策 國家 擴大就業補貼或公部門創造就業計畫 降低社會保險支出 擴大短工時工作計畫

    美國

    擴大既有對僱用退伍軍人與沒有在學校、沒有在工作、沒有謀生技能青年人的雇主之租稅獎勵。

    將因競爭、委外而失去工作或以較低薪資再就業的老年勞工之薪資補貼提高,並延長其請領期限。

    聘用失業逾 60 天勞工的雇主可免徵6.2%的社會安全捐。

    加拿大

    針對原住民、年輕人,提出新的就業補貼方案。

    對中小企業僱用科學或商學領域大學畢業生提供補貼,最長期限為 1 年。

    暫時停止調漲雇主與勞工的失業保險費率。

    在 2009 與 2010 年間,將「工時分享」的上限由 38 週延長為 52 週。

    日本

    企業比前兩年減少 10%以上的生產量,將對其支付就業調整補助金。

    對僱用有謀職困難勞工的中小企業增加補助金額。

    僱用老年勞工雇主適用薪資補貼的申請資格放寬到包括僱用 65 歲以上的勞工。

    對聘用 25-39 歲、原來沒有穩定工作勞工為正職者的雇主提供短期補貼。

    對地方政府創造就業方案提供短期資金。

    暫時調降雇主與勞工的就業保險支出。

    將短工時工作計畫的對象擴大到包含加入失業保險不到 6 個月的勞工。

    暫時增加對短工時工作勞工的減時薪資補貼。

    暫時對藉由減少加班時數來維持雇用人數的企業提供補助。

    英國

    針對青年人及高失業區域的求職者,推出新的就業補貼計畫,讓他們能在地方政府與社區性組織內工作。

    針對僱用與訓練原先失業超過 6 個月失業者的企業進行獎勵。

    法國

    擴大數個就業補貼計畫。 針對老年勞工與謀職技能不足的青年

    人提供新就業機會。 對僱用學徒的雇主提供獎勵。

    減少員工人數在 10人以下並新僱用低薪勞工企業,以及僱用學徒雇主的社會保險支出。

    將參與「部分失業方案」的資格擴大到包括短期人力派遣人員等勞工,並將「結束運作」的定義擴大到包括公司內的據點或生產單位。

    暫時將短工時工作的上限由每年 600 小時,最高延長到 1,000 小時。

    暫時提高短工時工作勞工的減時補貼薪資(最高可達薪資總額的 75%)及對雇主的補貼。

    增加短工時工作者接受職業或教育訓練的機會。

    資料來源:OECD(2009, 2010)、European Commission(2010);趙文志(2011)。

  • 34

    因此,為進一步解決結構性失業的問題,各國紛紛增加提供失業

    者教育或職業訓練計畫,特別著重於弱勢與長期失業族群,使其獲得

    未來勞動市場需要的技能,以協助增加就業機會,各國因應結構性失

    業之相關對策,詳見表 2-3 之整理。

    表 2-3 各主要國家針對結構性因素採取的對策 國家 採取對策

    美國 擴充失業者與技術脫節勞力(dislocated worker)的訓練計畫;針對已接受政府補

    助或其他低所得民眾的訓練優先予以補貼;對社區青年就業服務中心的興建、整修等工程進行補助。

    加拿大 針對老年勞工與沒有失業保險給付的失業者提供教育或職業訓練。

    日本 針對沒有失業保險給付而無法負擔教育或職業訓練的失業者推出特別貸款方案。

    英國 對於面臨失業風險或剛被解僱的勞工提供短期的職前訓練;對於失業未滿 1 年的青年提供工作實習與進修的機會。

    法國 對經歷大量解僱(mass layoff)且正接受工作實習與進修計畫的勞工提供額外援助,並全面性地增加用於推動積極性勞動市場政策的經費。

    資料來源:趙文志(2011)。

    (三)其他解決失業問題之輔助措施:

    參考各國在解決失業問題所做的政策輔助措施,主要作法多透過

    對失業者進行所得補貼,協助其渡過難關,以等待就業市場復甦,或

    完成教育或職業訓練。其相關作法包括:(1) 放寛失業津貼給付條件:

    法國、日本、美國都修改規定,讓短期或臨時勞工比較容易取得失業

    津貼。(2) 延長失業津貼給付期限或增加失業津貼金額:日本為就業

    明顯有困難者,延長其請領失業津貼的期限至 3 年;美國增加失業津

    貼金額,並延長發放失業津貼期限,從 26 週延長到 99 週。(3) 其他

    社會救助方案:日本對持續提供住房給解僱員工的雇主提供補助;英

    國對失業者的房貸提供補助;美國為特定身份的失業者提供健康保險

    費補助。

  • 35

    金融海嘯造成的全球景氣蕭條危機漸散,惟臺灣失業率下滑的速

    度,卻遠不如港、韓。借鏡歐盟等國際經驗。陳碧芬(2010)的研究

    指出,歐盟在為期 10 年的結構性改革工程中,提出創造較佳的就業

    環境和更緊密的社會凝聚,以厚實永續成長的經濟條件,諸多努力未

    被經濟衰退打垮,反而繼續注入更多資源。例如,2010 年推出「歐

    洲微型創業機制」(European Microfinance Facility),該項政策先由歐

    盟執委會提撥種子基金 1 億歐元,再經由歐洲投資銀行信用保證倍數

    擴增到 5 億歐元,每位微型創業者可以申請到上限 2 萬 5 千歐元的貸

    款,作為創業之用。歐盟執委會對此深具信心,因為根據歐洲企業的

    長久生態來看,99%皆從微型創業起家,而且有三分之一是因為失業

    轉而投向創業,終於事業經營有成。

    再以美國為例,為解決其國內就業問題,自 2008 年金融風暴後,

    歐巴馬總統於 2010 年宣布實施 10 年 1,000 億美元的租稅減免計畫,

    擴大鼓勵企業進行研發;此外,也延長中產階級稅收優惠,並對添購

    設備、擴大營運規模及增聘員工的企業,提供高達 2,000 億美元的減

    稅項目。歐巴馬政府希望透過此些刺激經濟的財政措施,可以激勵企

    業雇用員工、挽救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及復甦停滯的經濟表現。10

    就其成效而言,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自 2011 年 6 月份

    以來,美國失業率一直保持著環比持平或是環比走低態勢。截至 2012

    年 5 月份,美國私營部門已經連續 27 個月保持新增就業機會增加。

    不過,若再持續追蹤相關政策的後續力道發現,以美國最新一周(2012

    年 5 月 26 日止)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為 1 萬人,估計 5 月份民 10林建甫(2010),美國經濟二次衰退的可能及臺灣的因應之道,財金(研) 099-021 號,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 36

    間就業人數約僅增加 13 萬 3 千人,表現較預估為差,顯示美國就業

    市場復甦力道正在減弱中。

    針對美國刺激就業問題,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Alan Krueger

    於 2012 年 6 月 3 日發表聲明強調,美國自 2008 年 2 月開始,連續

    25 個月就業機會減少,在金融危機期間,美國總共減少了超過 800

    萬個就業機會。目前就業市場的困境是長期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地解決。面對內外壓力,美國經濟修復金融危機重創的任務還很艱

    巨。歐巴馬總統也於 2012 年 6 月 3 日表示,美國就業機會創造的速

    度仍差強人意,國會應當批准新的就業法案,以增加教師、消防員等

    職位,並給在美國創造就業機會的企業提供稅收優惠。

    總之,就業機會除具有經濟活動的意涵外,亦具有其社會功能,

    對應於生產力水準外,亦有助於提高生活水平和社會和諧。首先,就

    業乃是家計部門穩定收入的來源,為脫離貧困和提高生活品質的重要

    管道。而同一產業部門就業機會的消長,以及跨產業就業機會的重分

    配,亦和其所對應產業部門的生產力息息相關。進一步而言,就業機

    會和社會認同與和諧發展緊密相連。社會認同與和諧發展源於分享共

    同的價值觀,連接於相互信賴的社群。透過就業的制度設計,人們得

    以進行社群鏈結,藉由社會參與交流彼此的價值與理念,進而提升社

    會信任感。

    總而言之,促進優質就業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縱

    然就業是短期個體層面,攸關收入與工作滿意度。但長期社會層面而

    言,則和生活水準、生產力和社會和諧高度相關。長期而言,個體藉

    由就業和儲蓄可得以累積財富;若由社會觀點,藉由穩定就業可助促

  • 37

    進社會和諧。包括避免就業歧視、勞資平等談判能力,以及使人民擁

    有平等發言權等益處(見圖 2-9)。

    圖 2-9 發展優質就業路線圖

    第四節 小結

    本章綜合分析全球經濟發展之重要趨勢,藉以提供後續總體計量

    經濟模型,未來四年的基準預測模擬之參考。易言之,藉由充份掌握

    國內外經濟發展情勢,有助於更精準描繪出樣本外期間 (2013-2016

    年)相關經濟外生變數的可能情況,以設定出一組最可能發生的情境

    作為模型的基準預測,提升在實證分析階段的準確度,也使得台灣所

    面臨長期全球變動趨勢的預測更具參考價值。

    其次,本章整理各國推動結構調整的模式,藉以累積重要的政策

    經驗。具體而言,回顧目前重要國家在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對其就

    業及失業率變化的影響,並收集各國面臨失業型復甦的因應對策並檢

    視其政策成效。

    短期

    長期

    個體 社會

    結構效果和社會整合

    發展優質就業

    財富累積

  • 38

    全球自 2008 年起金融風暴以及後續的歐債風暴陸續發生,已明

    顯衝擊全球經濟發展。面對後金融風暴時代,未來各國為追求強勁、

    永續與平衡兼顧就業的經濟成長,經濟結構再平衡的議題受到重視。

    臺灣所面臨外部經濟的「新常態」:全球低速的經濟成長且具高度不

    確定性,並朝兩極化發展。新興市場、亞洲市場呈現較樂觀的發展,

    先進國家的經濟影響力將持續衰退;中國大陸運用 FTA 與本幣互換

    等機制,主導區域經濟整合(擴及日韓)等。

    其次,歐債風暴持續延燒與歐美再工業化,歐債危機成為攸關歐

    元區存廢與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風險。此外,歐美推動再工業化加強

    對亞洲出口,藉以提升就業機會,全球供應鏈進入調整階段。尤其,

    近 5 年美國的平均製造業工資成長率相對偏低,加上美國在生產率、

    能源成本以及政治穩定性等面向具有競爭優勢,將有助於美國工業再

    復興。

    第三,全球青年失業問題以及各國人才的搶奪戰,更是值得觀

    察。在全球金融海嘯下,青年現面臨就業困難,企業也遍尋不到合適

    人才;另新創產業的需求,使得各國政府與企業加速吸引人才,此不

    僅造成各國人力配置的轉移,亦牽動未來各國產業移動趨勢。

    第四,全球對環保要求更為嚴格,新興產業的發展也更加受到國

    際重視,並成為未來產業發展主流。綠色生產和消費(碳足跡要求)

    成為新國際貿易規則的一環,此趨勢除影響生產效率外,亦決定對外

    貿易關係。

    各年度就業狀態受景氣與產業結構的影響,尤其產業結構效果正

    逐年擴大,呈現「失業型復甦」的樣態。全球經濟衰退復甦後,各國

  • 39

    失業卻沒有明顯改善。以美國為例,1980 年代初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