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祖相带队看望慰问浪坪乡一线扶贫干部 ·...

1
12 12 今日工会 第 660 期 全市工会元旦春节送温暖 2020年1月8日 星期三 主编 江前兵 责编 刘一柏 视觉 胡颖 康碧宏 责校 黄颖 重庆晨报工会专刊《今日工会》版每周三出版。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欢迎赐稿,提供新闻线索。 我们的榜样 工会服务站 近日,渝中区总工会在华福巷社区户外 劳动者“爱心驿站”召开了2019年户外劳动 者“爱心驿站”现场经验交流暨年度工作汇报 会,辖区各级“爱心驿站”代表及其上级工会 负责人集体参观了华福巷社区户外劳动者 “爱心驿站”、总结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并规 划部署2020年工作。会议由区总工会副主 席李洪其主持,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 席王萍出席并讲话。 自2016年来,渝中区总工会坚持“一切 为了职工群众”的工作理念,零距离与户外 劳动者接触,真实了解职工的所需所急所难 所想,主动发挥工会枢纽作用,积极整合多 方资源,本着有利于户外劳动者工作生活的 原则认真比选,最终确定华福巷社区、金银 湾社区、菜园坝垃圾中转站、大黄路公厕等 4处户外劳动者相对集中、场地设备相对齐 备、位置醒目方便出入的地点进行指导建 设,并于2017年全部创建成为重庆市户外 劳动者“爱心驿站”首批示范点。2018年, 经自愿创建、基层申报、实地验收、统筹规 划,筹集资金近20万命名了位于辖区建筑 工地、企业、社区的11家区级户外劳动者 “爱心驿站”。目前,渝中区已建户外劳动者 “爱心驿站”15个。 据了解,区总工会将深化“爱心驿站”建 设,进一步整合资源、扩面提效,做实做细户 外劳动者服务工作,切实发挥“爱心驿站”阵 地作用,让更多户外劳动者深切感受到来自 党委政府、工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温 暖。 通讯员 简海燕 王晓琳,女,汉族,1973年11月出 生,重庆医科大学新药药理学专业博士, 主任药师。现任重庆植恩药业有限公司 副董事长、重庆歌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 有限公司总经理。 她一心苦读,攻下女博士成为“女魔 头”,在生物制药行业里摸爬滚打近20 年,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22件,科技 成果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 10亿元。 她潜心钻研,坚持“追随+创新”两条 腿走路,因科研成绩突出,享受“国务院 特殊津贴”、获得重庆市“五一劳动奖 章”、2019年“巴渝工匠”、九龙坡区“有突 出贡献专家”、九龙坡区“政府服务监督 评议员”等殊荣。 重庆美女博士王晓琳。 王晓琳和她的创新团队队员们。 人物档案 新年伊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 成员,市总工会主席夏祖相带着党和政府的 温暖,于1月2日远赴酉阳县浪坪乡看望慰问 一线扶贫干部,详细了解扶贫干部的生活和 工作情况,鼓励大家牢记总书记嘱托:要万 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 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 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夏祖相认为,在全国即将全面进入小康 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央、市委先后下发关心 关爱扶贫干部、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的意 见和要求,自2017年全市调整脱贫攻坚部 署,深化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全市工会系统 按照党中央的总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决 策安排,精锐出战,决战攻坚,先后派出大量 工会干部参与各地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市 总工会扶贫集团和酉阳县总工会派驻浪坪 的工会干部,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舍小家顾 大家,扎根酉阳浪坪,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 作风扎实,工作务实,脱贫成果有目共睹,和 当地干部和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没 有辜负组织的希望和重托,市总工会对此表 示满意。 夏祖相强调,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 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我们要以昂 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把巩固 脱贫攻坚成果抓紧做实,高质量如期打赢脱 贫攻坚战。夏祖相指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 兴,产业发展是基础。浪坪乡作为深度贫困 乡,要在产业布局上注重短、中、长结合,推 进产业健康发展;有效组织是关键,要认真 总结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的经验,形成全 社会合力助推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形成抓 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长效机制、工作体制,探 索建立富有成效、可操作的组织农民、引导 农民、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的制度体系,为乡 村振兴打下制度基础;改革创新是动力,要 扎实抓好农村“三变”等改革,选好用好农业 产业化发展带头人,探索实施适度规模经 营,推进股份合作等发展模式,让农民能获 得“股金、薪金、租金”等收入,进一步夯实农 村基础,做强农村产业,促进城乡融合,为农 村聚集人气,带来财气,优化风气。 今日工会专刊记者 李爱辉 通讯 陈振中 王波 新年伊始、春节将至,重庆市总工会在年 终岁末之际开启了2020年元旦春节送温暖 活动。1月2日—3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党组成员,市总工会主席夏祖相带领市总工 会送温暖活动慰问组一行,带着党和政府的 温暖、工会组织的关怀,深入酉阳县、彭水县 部分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家庭,向劳动模范、 困难职工、困难互助会员表达节日问候和新 年祝福。 走进酉阳县武陵山制药有限公司,夏祖 相一行一边了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一边听 取公司工会工作情况汇报。同时,看望慰问 了坚守工作一线的重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黄元军同志,对他及公司全体职工的辛勤劳 动表示了真切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在彭水 县重庆宏业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夏祖相一行 看望慰问了基层工会主席孙小燕,衷心感谢 她为工会工作作出的贡献并通过她向基层工 会工作者表达了节日的问候。夏祖相同志表 示,工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 纽带,要切实发挥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 服务职工群众基本职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团结引领职工群众听党 话、跟党走,组织动员职工群众在建功新时 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来到全国级建档困难职工陈剑德、喻双 兰家中,夏祖相一行向他们全家人表达了亲 切的问候,对陈剑德、喻双兰的病情、身体恢 复情况和家庭生活状况进行详细了解,鼓励 他们要坚持与困难作斗争,更加积极地面对 生活,相信党和政府、相信工会组织,齐心协 力早日摆脱困境。夏祖相同志一行还走访慰 问了省部级劳模张志珍,互助会重疾会员李 华明、张为民,非公企业基层工会干部吴延 河,向他们表达了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通讯员 张航宇 李真勇 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夏祖相带队看望慰问浪坪乡一线扶贫干部 “一定要让职工群众温暖过年” 夏祖相带队赴酉阳、彭水开展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 追随创新无惧挑战 2004年,还在重庆医科大学读博的王晓 琳,来到重庆植恩药业有限公司工作,接手的 第一个项目就是研发仿制OTC减肥药奥利 司他。她发现,国际上此类原研药采用的是 半合成工艺,存在发酵容器大、产出率小、后 期环保压力大等缺点。于是,公司决定跟川 大知名教授合作,自主研发全合成技术。研 究中发现该药品分子结构有4个手性中心, 理论上有16个光学异构体,王晓琳说:“手性 中心好比人的一双手,对着可以重合,但是要 上下重合在一起就不行,我们遇到的难题就 是要把16个对应异构体合成一个,而且纯度 还要求在99%以上,这在世界上都是难题。” 经过五六年的研究,王晓琳带领团队做 的首个科研项目终于出了成果—奥利司他 质量过硬,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查,成为国 内首个上市的此类药品!其药效、安全性、纯 度均不低于原研药。 “奥利司他”项目及相关成果被评为“国 家重点新产品”和重庆市“优秀重点新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战略性新产品”等荣誉称 号,相关专利获得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时势造出了女英雄 时势造英雄。一个人的发展,总是和时 代背景息息相关,王晓琳也不例外。 在王晓琳和她的团队在解决“奥利司他” 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同时,又遇到国家制药行 业的规范建设,整顿野蛮生长的制药行业,所 有的药品均要补齐资料,倒逼规范研究流 程。一种药品的资料,往往是几大箱,码起来 将近一人高。 王晓琳说: “当时国家药监局全面开展飞 行检查,我们整个研发团队40多号人连续几 个月都是拼命加班,最长的连续二三个通宵, 大家都没怨言,直到核查通过。这个团队大 部分人现在都还留在我们植恩,成为了我们 研发的最有力的中坚力量。” 过关迈槛锤炼出过硬的团队,严厉的政 策必定促进技术的提高、催生高起点产品。 自她从业以来,经历了三次行业大整顿,“每 一次整顿都是一次挑战,对药品质量也是一 次提升。” 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药 从2017年开始,王晓琳带领着团队与医 院合作,对仿制药开展临床生物一致性评价 工作。凡是通过这一评价的药品,都会打上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标签,意味着这些药 疗效、安全性与原研药一致或者更高,质量更 有保障。 以王晓琳团队研发的仿制药项目思博海 为例,这是一种治疗老年性痴呆症状的药品, 之前此类进口药物200多元7颗,思博海上市 后国内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后,意味着质量 并不比进口药差,而价钱仅需30多元7颗。 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傲娇的进口药也不得 不降低价格。 “通过我们的努力,不仅为普通大众解决 了痛苦,更让中国老百姓吃得上质量好、更便 宜的好药,我很自豪。”王晓琳表示。 勇攀药学事业高峰 多年来,王晓琳主持和参与的国家级科 技项目5项,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以深厚、 过硬的科研理论功底和卓越的新产品开发组 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能力,主持完成了多个 国内首仿项目的研发工作。 如今,她又带领着团队,和肿瘤医院合 作,开展细胞免疫治疗研究,作为肿瘤免疫治 疗的主要手段之一,CAR-T细胞治疗在白 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展现出 惊艳的治疗效果,未来也有望突破实体瘤的 治疗,是肿瘤患者最后的希望。 “希望把药学事业做好,减轻普通大众的负 担,造福更多的人。”这是王晓琳的初心和情怀。 今日工会专刊记者 卢进 通讯员 摄影报道 渝中区已建成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15个 根植药品研发创效10亿的“重庆美女博士” 2019年“巴渝工匠”王晓琳印象记

Transcript of 夏祖相带队看望慰问浪坪乡一线扶贫干部 ·...

Page 1: 夏祖相带队看望慰问浪坪乡一线扶贫干部 · 河,向他们表达了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通讯员 张航宇 李真勇 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212 今日工会 第660期

全市工会元旦春节送温暖

2020年1月8日 星期三 主编 江前兵 责编 刘一柏 视觉 胡颖 康碧宏 责校 黄颖

重庆晨报工会专刊《今日工会》版每周三出版。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欢迎赐稿,提供新闻线索。

我们的榜样

工会服务站

近日,渝中区总工会在华福巷社区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召开了2019年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现场经验交流暨年度工作汇报会,辖区各级“爱心驿站”代表及其上级工会负责人集体参观了华福巷社区户外劳动者

“爱心驿站”、总结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并规划部署2020年工作。会议由区总工会副主席李洪其主持,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

席王萍出席并讲话。自2016年来,渝中区总工会坚持“一切

为了职工群众”的工作理念,零距离与户外劳动者接触,真实了解职工的所需所急所难所想,主动发挥工会枢纽作用,积极整合多方资源,本着有利于户外劳动者工作生活的原则认真比选,最终确定华福巷社区、金银湾社区、菜园坝垃圾中转站、大黄路公厕等

4处户外劳动者相对集中、场地设备相对齐备、位置醒目方便出入的地点进行指导建设,并于2017年全部创建成为重庆市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首批示范点。2018年,经自愿创建、基层申报、实地验收、统筹规划,筹集资金近20万命名了位于辖区建筑工地、企业、社区的11家区级户外劳动者

“爱心驿站”。目前,渝中区已建户外劳动者

“爱心驿站”15个。据了解,区总工会将深化“爱心驿站”建

设,进一步整合资源、扩面提效,做实做细户外劳动者服务工作,切实发挥“爱心驿站”阵地作用,让更多户外劳动者深切感受到来自党委政府、工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温暖。

通讯员 简海燕

王晓琳,女,汉族,1973年11月出生,重庆医科大学新药药理学专业博士,主任药师。现任重庆植恩药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重庆歌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她一心苦读,攻下女博士成为“女魔头”,在生物制药行业里摸爬滚打近20年,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22件,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10亿元。

她潜心钻研,坚持“追随+创新”两条腿走路,因科研成绩突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巴渝工匠”、九龙坡区“有突出贡献专家”、九龙坡区“政府服务监督评议员”等殊荣。 重庆美女博士王晓琳。 王晓琳和她的创新团队队员们。

人物档案

新年伊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市总工会主席夏祖相带着党和政府的温暖,于1月2日远赴酉阳县浪坪乡看望慰问一线扶贫干部,详细了解扶贫干部的生活和工作情况,鼓励大家牢记总书记嘱托: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夏祖相认为,在全国即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央、市委先后下发关心关爱扶贫干部、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要求,自2017年全市调整脱贫攻坚部署,深化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全市工会系统按照党中央的总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安排,精锐出战,决战攻坚,先后派出大量工会干部参与各地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市总工会扶贫集团和酉阳县总工会派驻浪坪的工会干部,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扎根酉阳浪坪,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作风扎实,工作务实,脱贫成果有目共睹,和当地干部和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没有辜负组织的希望和重托,市总工会对此表示满意。

夏祖相强调,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

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我们要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抓紧做实,高质量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夏祖相指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浪坪乡作为深度贫困乡,要在产业布局上注重短、中、长结合,推进产业健康发展;有效组织是关键,要认真

总结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的经验,形成全社会合力助推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形成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长效机制、工作体制,探索建立富有成效、可操作的组织农民、引导农民、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的制度体系,为乡村振兴打下制度基础;改革创新是动力,要扎实抓好农村“三变”等改革,选好用好农业

产业化发展带头人,探索实施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股份合作等发展模式,让农民能获得“股金、薪金、租金”等收入,进一步夯实农村基础,做强农村产业,促进城乡融合,为农村聚集人气,带来财气,优化风气。

今日工会专刊记者 李爱辉 通讯员 陈振中 王波

新年伊始、春节将至,重庆市总工会在年终岁末之际开启了2020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1月2日—3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市总工会主席夏祖相带领市总工会送温暖活动慰问组一行,带着党和政府的温暖、工会组织的关怀,深入酉阳县、彭水县部分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家庭,向劳动模范、困难职工、困难互助会员表达节日问候和新年祝福。

走进酉阳县武陵山制药有限公司,夏祖相一行一边了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一边听取公司工会工作情况汇报。同时,看望慰问

了坚守工作一线的重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元军同志,对他及公司全体职工的辛勤劳动表示了真切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在彭水县重庆宏业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夏祖相一行看望慰问了基层工会主席孙小燕,衷心感谢她为工会工作作出的贡献并通过她向基层工会工作者表达了节日的问候。夏祖相同志表示,工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要切实发挥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基本职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团结引领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组织动员职工群众在建功新时

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作用。来到全国级建档困难职工陈剑德、喻双

兰家中,夏祖相一行向他们全家人表达了亲切的问候,对陈剑德、喻双兰的病情、身体恢复情况和家庭生活状况进行详细了解,鼓励他们要坚持与困难作斗争,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相信党和政府、相信工会组织,齐心协力早日摆脱困境。夏祖相同志一行还走访慰问了省部级劳模张志珍,互助会重疾会员李华明、张为民,非公企业基层工会干部吴延河,向他们表达了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通讯员 张航宇 李真勇

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夏祖相带队看望慰问浪坪乡一线扶贫干部

“一定要让职工群众温暖过年”夏祖相带队赴酉阳、彭水开展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

追随创新无惧挑战

2004年,还在重庆医科大学读博的王晓琳,来到重庆植恩药业有限公司工作,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研发仿制OTC减肥药奥利司他。她发现,国际上此类原研药采用的是半合成工艺,存在发酵容器大、产出率小、后期环保压力大等缺点。于是,公司决定跟川大知名教授合作,自主研发全合成技术。研究中发现该药品分子结构有4个手性中心,理论上有16个光学异构体,王晓琳说:“手性中心好比人的一双手,对着可以重合,但是要上下重合在一起就不行,我们遇到的难题就是要把16个对应异构体合成一个,而且纯度还要求在99%以上,这在世界上都是难题。”

经过五六年的研究,王晓琳带领团队做的首个科研项目终于出了成果——奥利司他质量过硬,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查,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此类药品!其药效、安全性、纯度均不低于原研药。

“奥利司他”项目及相关成果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和重庆市“优秀重点新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战略性新产品”等荣誉称号,相关专利获得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时势造出了女英雄

时势造英雄。一个人的发展,总是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王晓琳也不例外。

在王晓琳和她的团队在解决“奥利司他”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同时,又遇到国家制药行业的规范建设,整顿野蛮生长的制药行业,所有的药品均要补齐资料,倒逼规范研究流程。一种药品的资料,往往是几大箱,码起来将近一人高。

王晓琳说:“当时国家药监局全面开展飞行检查,我们整个研发团队40多号人连续几个月都是拼命加班,最长的连续二三个通宵,大家都没怨言,直到核查通过。这个团队大部分人现在都还留在我们植恩,成为了我们研发的最有力的中坚力量。”

过关迈槛锤炼出过硬的团队,严厉的政策必定促进技术的提高、催生高起点产品。自她从业以来,经历了三次行业大整顿,“每一次整顿都是一次挑战,对药品质量也是一次提升。”

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药

从2017年开始,王晓琳带领着团队与医院合作,对仿制药开展临床生物一致性评价工作。凡是通过这一评价的药品,都会打上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标签,意味着这些药疗效、安全性与原研药一致或者更高,质量更有保障。

以王晓琳团队研发的仿制药项目思博海为例,这是一种治疗老年性痴呆症状的药品,之前此类进口药物200多元7颗,思博海上市后国内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后,意味着质量并不比进口药差,而价钱仅需30多元7颗。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傲娇的进口药也不得不降低价格。

“通过我们的努力,不仅为普通大众解决了痛苦,更让中国老百姓吃得上质量好、更便宜的好药,我很自豪。”王晓琳表示。

勇攀药学事业高峰

多年来,王晓琳主持和参与的国家级科技项目5项,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以深厚、过硬的科研理论功底和卓越的新产品开发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能力,主持完成了多个国内首仿项目的研发工作。

如今,她又带领着团队,和肿瘤医院合作,开展细胞免疫治疗研究,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CAR-T细胞治疗在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展现出惊艳的治疗效果,未来也有望突破实体瘤的治疗,是肿瘤患者最后的希望。

“希望把药学事业做好,减轻普通大众的负担,造福更多的人。”这是王晓琳的初心和情怀。

今日工会专刊记者 卢进 通讯员 冉覃 摄影报道

渝中区已建成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15个

根植药品研发创效10亿的“重庆美女博士”2019年“巴渝工匠”王晓琳印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