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yjsy.ecnu.edu.cn · 1...

234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3 年 双证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二〇一三年

Transcript of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yjsy.ecnu.edu.cn · 1...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3 年 ● 双证)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二〇一三年

前 言

培养方案是指导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保障研究生

培养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制定

培养计划,培养单位安排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写作等培

养工作的基本依据。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

意见》,研究生院组织各专业学位中心和培养单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

本次修订工作按照“明确定位、继承创新、多方参与、注重规

范”的原则开展。“明确定位”是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应

依据特定职业领域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要求,要求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必须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显著区分,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应显

著区分。“继承创新”是指既要充分吸收和继承往年在培养方案实施

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保持培养方案的相对稳定性,更要注重在总结

和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多方参与”是指要打破封闭的办学模式,

鼓励行业实践部门、用人单位以及研究生代表等参与培养方案的制

订工作。“注重规范”是指培养方案的基本结构应基本统一,文字表

述应明确而规范。

根据该原则,各专业学位中心和培养单位以各相关全国专业学

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为基本依据,深入总结往

年学校在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不断完善和创新,顺

利的完成了本次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希望通过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

能进一步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进一步提升我校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质量。

修订过程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敬请批评指正。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13年 12月

2013 年华东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目录

(双证)

一、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451】 .............................................................. 1

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251】 .............................................................. 5

三、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252】 ....................................................... 8

四、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352】 ..................................................... 10

五、教育硕士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方案【0451】 ............................................................ 13

(一)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3

1.1 学科教学(语文)(课程系)【045103】 ..................................................................... 13

1.2 学科教学(语文)(中文系)【045103】 ..................................................................... 16

2. 学科教学(数学)(课程系)【045104】 ..................................................................... 19

3.1 学科教学(英语)(课程系)【045108】 ..................................................................... 22

3.2 学科教学(英语)(外语学院)【045108】 ................................................................. 25

4. 学前教育【045118】..................................................................................................... 28

5. 特殊教育【045119】..................................................................................................... 31

(二)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34

1. 教育管理【045101】 .................................................................................................... 34

2. 学科教学(思政)【045102】 ...................................................................................... 38

3. 学科教学(语文)【045103】 ...................................................................................... 42

4. 学科教学(数学)【045104】 ...................................................................................... 46

5. 学科教学(物理)【045105】 ...................................................................................... 50

6. 学科教学(化学)【045106】 ...................................................................................... 54

7. 学科教学(生物)【045107】 ...................................................................................... 58

8. 学科教学(英语)【045108】 ...................................................................................... 62

9. 学科教学(历史)【045109】 ...................................................................................... 66

10. 学科教学(地理)【045110】 ..................................................................................... 70

11. 学科教学(体育)【045112】 ....................................................................................... 74

12. 现代教育技术【045114】 ............................................................................................. 78

13. 心理健康教育【045116】 ............................................................................................. 82

14. 学前教育【045118】..................................................................................................... 86

15. 特殊教育【045119】..................................................................................................... 90

(三)发展中国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45101】 .............. 94

六、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453】 ............................................. 98

(一)(中国学生) ................................................................................................................... 98

(二)(国际学生) ................................................................................................................. 101

七、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454】 ................................................... 104

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551】 .......................................................... 107

(一)英语笔译【055101】 ................................................................................................... 107

(二)英语口译【055102】 ................................................................................................... 110

九、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552】 ............................................... 114

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852】 .......................................................... 118

(一)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 ....................................................................................... 118

(二)集成电路工程【085209】 ........................................................................................... 122

(三)计算机技术【085211】 ............................................................................................... 126

十一、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251】 ............................................... 131

十二、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252】 ............................................... 134

十三、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254】 ............................................... 138

十四、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255】 ............................................... 141

十五、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351】 ...................................................... 144

(一)音乐【135101】 ........................................................................................................... 144

(二)广播电视【135105】 ................................................................................................... 152

(三)美术【135107】 ........................................................................................................... 159

(四)艺术设计【135108】 ................................................................................................... 167

附表:各专业学位领域(方向)2013 级课程计划表 ..................................................... 175

1

一、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451】

2013 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有效开展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

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和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

作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领域的复

合型、职业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对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扎实宽广的教育专业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科学

方法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复杂问题,胜任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等领域的高

层次实际工作。

二、招生对象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招收对象是具有硕士学位、有 5 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

全职工作经历、具有相当成就的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

三、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

教育博士培养采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四至六年。采用集

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综合考试、论文写

作与答辩等环节。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小组集体指导。

四、课程设置和教学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应符合教育发展对专业化管理者和决策者、专

家型教师及教育家培养的总体要求,课程内容要反映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前

沿水平;课程结构应体现综合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课程教学采用模块课程和

学分制;课程教学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专题研讨、现场研究、案例分析及教

育调查等方法,并加强课前自学、课后作业和网上辅导等环节,提高课程教学

2

质量。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需要完成的课程总量应不少于

23学分。课程安排如下:

(一)公共课(5学分)

1.政治(3学分)

(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1 学分)

2.外语(2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12学分)

1.教育理论(6学分)

(1)教育基本理论与发展专题研究(1学分)

(2)教育领导与管理专题研究(1 学分)

(3)课程与教学专题研究(1学分)

(4)教育、社会与文化专题研究(1学分)

(5)学生发展与教育专题研究(1 学分)

(6)教育政策与法规专题研究(1 学分)

2.教育研究方法(4学分)

(1)教育研究方法专题(含研究方案与设计)(2学分)

(2)教育与技术整合研究(2学分)

3.教育改革与发展前沿系列讲座(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教育实务与实践)(≥6学分)

●教育领导与管理方向(6学分)

(1)学校战略管理(2学分)

(2)学校文化建设与引领(2学分)

(3)学校领导力提升(2学分)

●学校课程与教学方向(6学分)

3

(1)教学、学习和课程(2学分)

(2)教学改革案例分析(2学分)

(3)教学设计(2学分)

●学生发展与教育方向(6学分)

(1)学生评价研究与实践(2学分)

(2)学生成长倾向分析与文化建设实践研究(2学分)

(3)成长社会学研究(2学分)

五、综合考试(中期考核)

课程学习阶段完成后,博士研究生需在入学后的第五学期初之前参加系所

组织的中期考核以及相应的综合考试。

中期考核办法采取综合评价方式。主要目的是评价学生课程学习状况和论

文写作资格。考生在完成(主要)课程学习后,需围绕主要研究方向,在理论

运用、文献述评、实践研究三方面形成一篇 2 万字左右的研究报告。考核委员

会需综合课程学习、研究报告和现场答辩情况对考生考试成绩进行评判。综合

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开题及写作阶段。一次考试未获通过,可补考一

次,补考不合格将被淘汰。

六、学位论文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实践中具有重

要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关键问题;论文的研究应该强调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和

科学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应该注重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

注重通过实践探索创生知识。学位论文通常不少于 8万字。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包括相关实践领域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七、科研成果要求

博士生在读期间应以第一作者、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在核心期刊(不含增

刊、副刊)上正式发表(不含录用)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4

八、学位授予

博士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并颁发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证书。

5

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251】

2013 年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金融硕士项目将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充分了解

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方法、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

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

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在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尤其重视培养研究生以下三方

面的能力:(1)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理解和把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趋势

与经济效应的能力;(2)熟悉金融机构运作机制,从事金融机构实务和管理工

作的能力;(3)熟悉各种金融工具特性和市场运作原理,具有进行金融投资管

理分析和从事金融交易的能力。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 2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受

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培养方向

商业银行管理、财富管理、资本市场与投资、国际金融管理。

五、培养方式

(一)培养方式采用脱产全日制。

(二)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监管

部门的人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三)考评方式要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平时作业、案例

分析、课堂讨论、撰写专题报告等。

(四)加强实践环节培养。

(五)注重职业道德培养。

6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要修满 38 学分,其中,公共课 5学分,专业必修课 14学分,专业选修

课 13 学分,专业实践 6 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 175

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公共英语(2 学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4学分)

1.管理经济学(2学分)

2.金融理论与政策(3学分)

3.财务报表分析(3学分)

4.公司金融(3 学分)

5.投资学(3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13学分)

1.国际金融(2 学分)

2.金融营销(2 学分)

3.风险管理(2 学分)

4.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2学分)

5.风险投资(2 学分)

6.金融法(2学分)

7.公司治理(2 学分)

8.金融资产定价(1学分)

9.商业银行管理(2学分)

10.投资银行(2学分)

11.金融衍生工具(2学分)

12.供应链金融(1学分)

13.外汇投资分析(1学分)

7

(四)专业实践(6学分)

在金融机构或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金融相关工作岗位实习实践不少于 3 个

月。

七、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要与金融实践紧密结合。论文内容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论文

形式提倡案例分析、调研报告、产品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 3万字。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8

三、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252】

2013 年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

有较好的数理基础知识、完整的统计知识架构,扎实的统计应用功底、较强的

计量分析能力,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理论与实际工作

的高层次专业型应用统计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 2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受

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培养方式

(一)培养方式采用脱产全日制。

(二)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评方式要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平时作业、上机

操作、课堂讨论、撰写报告等。

(四)加强实践环节培养。

(五)注重职业道德培养。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要修满 38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专业必修课 18 学分,专业选修

课 9学分,专业实践 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 176页附

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公共英语(2 学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3.自然辩证法(1学分)

9

(二)专业必修课(18学分)

1.高等统计学(3学分)

2.数据采集方法(3学分)

3.统计软件与计算(3学分)

4.回归分析(3 学分)

5.时间序列分析(3学分)

6.实用多元分析(3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9学分)

1.描述性统计(2学分)

2.生物统计(2 学分)

3.计量经济学(2学分)

4.统计案例分析(2学分)

5.贝叶斯统计(2学分)

6.统计决策(2 学分)

7.应用随机过程(1学分)

8.试验设计(2 学分)

9.精算数学(1 学分)

(四)专业实践(6学分)

在统计机构或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应用统计相关工作岗位实习实践不少于

3个月。

六、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要与应用统计实践紧密结合。论文内容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

论文形式提倡案例分析、调研报告、产品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 3万字。

七、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0

四、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352】

2013 年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

作的理论与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

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行业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

应用型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二、招生对象

招收热爱社会工作专业,立志提升自身服务社会的专业能力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2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

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培养方向

(一)儿童、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

(二)社会福利与政策

(三)社区服务与管理

五、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具体来说,有以下

特色:

(一)提升学生的国际化素质。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接轨,

探索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模式,聘用国外专家进行课

程教授与培训,开发双语教学建设项目,提升学生的国际化、专业化素质。

(二)强化学生的实务能力。以实际应用为导向,通过见习、实习等强化

学生的专业价值,提升学生的专业伦理,培养学生扎实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

和社区工作等方法技能,促进学生在社会情境中灵活有效的解决问题。

(三)拓展学生的多学科视野。以社会学的大学科资源为课程拓展平台,

为学生提供社会学以及人口学、人类学以及民俗学等多学科的选修课程,拓展

11

学科视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质。

(四)注重学生专业价值的塑造。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核心,注重学生自

身的发展潜质,提升学生自身的专业自信与自我认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

专业型社会工作人才。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6 学分,其中公共课 7 学分,专业必修课 15学分,专业选修

课 6 学分,专业实践 8 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 177

页附表)

(一)公共课(7学分)

1.公共英语(2学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4.专业外语(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5学分)

1.社会政策(3学分)

2.高级社会工作实务(3学分)

3.社会工作理论(3学分)

4.社会工作研究方法(3学分)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3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社会工作前沿讲座(2学分)

2.学校社会工作(3学分)

3.青少年精神健康(3学分)

4.家庭治疗与家庭社会工作(3学分)

5.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3学分)

6.老年社会福利与政策(3学分)

7.社会保障(3学分)

12

8.社区项目开发与管理(3学分)

9.社会工作行政与督导(3学分)

(四)专业实践(8学分)

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时间不少于 800 小时。本科属非

社会工作相关专业的学生需在第一学期另加 200小时的见习。

七、学位论文要求

论文主要有三种形式:实务研究类论文、项目设计与评估类论文以及政策

研究类论文;论文选题应结合社会需求,紧扣社会工作专业特点,服务于社会

建设、社会政策、公益服务、社会组织发展以及社会工作实务;论文研究方法

恰当、严谨;论文工作量饱满。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3

五、教育硕士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方案【0451】 (一)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1 学科教学(语文)(课程系)【045103】

2013 年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语文)

(课程与教学系)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

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

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 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

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

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

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2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

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语文)。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7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修课 6 学分,专业实践 8 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

程计划表见 178页附表)

14

(一)公共课(5 学分)

1. 公共英语(2 学分)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 学分)

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 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 学分)

1. 教育学原理(2 学分)

2. 课程与教学论(2 学分)

3.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 学分)

4.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 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 学分)

1.语文教材研究(2 学分)

2.语文教学专题研究(3 学分)

3.教学心理学(3 学分)

4.大众文化与语文教育(2 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 学分)

1.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2 学分)

2.国外母语教育研究(2 学分)

3.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2 学分)

4.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师的素养(2 学分)

5.现代语文教育发展(2 学分)

(五)专业实践(8 学分)

1.教育见习

2.课例分析(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

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

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六、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

15

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

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 1.5 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

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七、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6

1.2 学科教学(语文)(中文系)【045103】

2013 年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语文)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

中小学语文课程专任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

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 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

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

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

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2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

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语文)。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7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修课 6 学分,专业实践 8 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

程计划表见 179页附表)

17

(一)公共课(5 学分)

1. 公共英语(2 学分)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 学分)

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 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 学分)

1. 教育学原理(2 学分)

2. 课程与教学论(2 学分)

3.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 学分)

4.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 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

1. 语文课程与教材分析(2 学分)

2. 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 学分)

3. 语文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2 学分)

4. 语文学科基础与前沿问题(3 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 (≥6 学分)

1.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语文教育(2 学分)

2. 文艺理论与语文教育(2 学分)

3. 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师的素养(2 学分)

4. 现代语文教育发展(2 学分)

(五)专业实践(8 学分)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

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

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六、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

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

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 1.5 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

18

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七、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9

2. 学科教学(数学)(课程系)【045104】

2013 年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数学)

(课程与教学系)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

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

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 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

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

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

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2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

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数学)。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7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修课 6 学分,专业实践 8 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

程计划表见 180页附表)

20

(一)公共课(5 学分)

1. 公共英语(2 学分)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 学分)

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 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 学分)

1. 教育学原理(2 学分)

2. 课程与教学论(2 学分)

3.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 学分)

4.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 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 学分)

1.数学教学的案例研究(2 学分)

2.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3 学分)

3.教学心理学(3 学分)

4.数学学习理论与方法(2 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 学分)

1.数学教育专题研究(2 学分)

2.数学教育评价分析(2 学分)

3.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2 学分)

4.数学史与数学教育(2 学分)

5.数学教育国际比较教育(2 学分)

6.数学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2 学分)

(五)专业实践(8 学分)

1.教育见习

2.课例分析(数学教学实践活动)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

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

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21

六、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

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

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 1.5 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

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七、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22

3.1 学科教学(英语)(课程系)【045108】

2013 年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英语)

(课程与教学系)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

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

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 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

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

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

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2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

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英语)。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7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修课 6 学分,专业实践 8 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

程计划表见 181页附表)

23

(一)公共课(5 学分)

1. 汉语语言文学基础(2 学分)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 学分)

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 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 学分)

1. 教育学原理(2 学分)

2. 课程与教学论(2 学分)

3.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 学分)

4.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 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 学分)

1.外语课程与教学研究(2 学分)

2.外语教育专题研究(3 学分)

3.教学心理学(3 学分)

4.外语课堂教学行为研究(2 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 学分)

1.外语教材研究(2 学分)

2.外语课堂教学设计(2 学分)

3.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2 学分)

4.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 学分)

5.应用语言学(2 学分)

(五)专业实践(8 学分)

1.教育见习

2.课例分析(英语教学实践活动)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

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

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六、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

24

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

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 1.5 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

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七、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25

3.2 学科教学(英语)(外语学院)【045108】

2013 年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英语)

(外语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

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

品质。

(二)具有良好的英语学科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英语学科前

沿和发展趋势,有较强的反思能力和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胜任英语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

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英语教育教

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开展英语教育教

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改革,掌握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 2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受

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英语)。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7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修课 6 学分,专业实践 8 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

26

程计划表见 182页附表)

(一)公共课(5 学分)

1. 汉语语言文学基础(2 学分)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 学分)

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 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 学分)

1. 教育学原理(2 学分)

2. 课程与教学论(2 学分)

3.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 学分)

4.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 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 学分)

1. 普通语言学(2 学分)

2. 外语教学研究方法论(2 学分)

3.外语课程标准与教材设计(2 学分)

4.外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2 学分)

5.外语教育测量与评价(2 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 学分)

1.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 学分)

2.外语教育心理学(2 学分)

3.语言统计学(2 学分)

4. 社会语言学*(2 学分)

5. 应用语言学*(2 学分)

(注:*课程应情况需要,与其他三门课替换开设。)

(五)专业实践(8 学分)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

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

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27

六、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

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

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 1.5 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

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七、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28

4. 学前教育【045118】

2013 年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前教育)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

幼儿园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

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 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

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托幼机构保

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开展保教工

作。

(四)熟悉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

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2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

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学前教育。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7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修课 6 学分,专业实践 8 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

程计划表见 183页附表)

29

(一)公共课(5 学分)

1. 公共外语(2 学分)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 学分)

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 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 学分)

1. 教育学原理(2 学分)

2. 课程与教学论(2 学分)

3.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 学分)

4. 儿童学习理论(2 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 学分)

1.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研究(3 学分)

2.幼儿园游戏实践研究(3 学分)

3.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研究(2 学分)

4.教师专业素养与实践反思(2 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 学分)

1.早期儿童数学教育研究(2 学分)

2.早期儿童语言教育研究(2 学分)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研究(2 学分)

4.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2 学分)

5.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2 学分)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2 学分)

7.0-3 岁儿童发展与教养指导(2 学分)

8.幼儿园管理(2 学分)

(五)专业实践(8 学分)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

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临床康复等实践形式,

其中到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

顶岗实习的方式)。

30

六、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学前教育实践,来源于幼儿园教育教学中

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

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 1.5 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

称的幼儿园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七、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31

5. 特殊教育【045119】

2013 年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特殊教育)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较高教育理论素养、较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

能力的特殊教育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具有良好

的道德品质。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特殊教育主干学科前

沿和发展趋势,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反思能力和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够胜任特殊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

观念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特殊教育实践中问题,熟练使用现代教育

技术。

(四)能够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性地进行特殊教育研究

与教育教学工作。

(五)熟悉特殊教育的前沿理论,掌握特殊教育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 2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受

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特殊教育。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7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修课 6 学分,专业实践 8 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

32

程计划表见 184页附表)

(一)公共课(5 学分)

1. 公共英语(2 学分)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 学分)

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 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 学分)

1. 教育学原理(2 学分)

2. 课程与教学论(2 学分)

3.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 学分)

4.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 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

1. 特殊教育课程与教材分析(2 学分)

2. 特殊教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 学分)

3. 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2学分)

4. 特殊教育学科发展前沿专题(2 学分)

5. 特殊儿童行为干预(2 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 (≥6 学分)

1. 特殊学校学科教育专题研究(2 学分)

2.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新进展(2 学分)

3. 特殊儿童的家庭支持(2 学分)

4. 自闭症儿童教育研究(2 学分)

5.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与实践(3 学分)

6. 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方法(2 学分)

7. 论文写作(1 学分)

8. 专业英语(1 学分)

(五)专业实践(8 学分)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

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临床康复等实践形式,

33

其中到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

顶岗实习的方式)。

六、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特殊教育实践,来源于特殊教育教学中的

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

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 1.5 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

称的特殊教育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七、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34

(二)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 教育管理【045101】

2013 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教育管理)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方案》,结合公共管理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

思想政治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华东师范大学

特质的合格中等学校政治教师,并为他们未来成长为优异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

实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

德,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2.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熟练

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3.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能够积极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国际化视野。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

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即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学校根据免费师范生本科学习成绩、在所任教学校的任教考核

情况及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 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教育管理。

35

五、培养方式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

通过远程教育和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行我校与基础教育教师合作的双

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学分,专业选修课 6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

(课程计划表见 185 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英语(2学分)

2.政治(3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学分)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2.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2学分)

3.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2学分)

4.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学分)

2.学科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2学分)

3.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2学分)

4.教育管理研究前沿课程(2学分)

5.专业英语(1学分)

6.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2学分)

2.专题课程(2学分)

1)教育政策分析(1学分)

36

2)学校管理(1学分)

3)学校德育(1学分)

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学分)

5)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1学分)

6)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学分)

7)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1学分)

8)论文写作(1学分)

9)信息技术及其在教育管理教学中的应用(1学分)

3.学科教育特色课程(2学分)

(五)教育实践反思(6学分)

1.教学设计(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 4 千字,获得

2学分。

2.教育教学反思(2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教育

教学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3.校本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校教育实践问题研究,完成一篇学校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七、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

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

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 2 万

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

37

力和水平。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

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38

2. 学科教学(思政)【045102】

2013 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方案》,结合政治学系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

思想政治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华东师范大学

特质的合格中等学校政治教师,并为他们未来成长为优异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

实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

德,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2.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政治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能够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

教育。

3.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能够积极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国际化视野。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华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即可申

请免试在职攻读本专业方向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校根据免费师范生本科学

习成绩、在所任教学校的任教考核情况及综合表现考核录取,我系承担主要培

养任务。

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本专业方向的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在所任教学校已经或将要担任政治学科教师;

2.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必须补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基础课程,其中学

39

科基础课至少修满 8学分,相关学科基础课至少修满 4学分。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 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思政)。

五、培养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本专业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

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

学分制。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本专业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行

我校与中等学校教师合作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4 学分,其中公共课 2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2学分,专业选修课 6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

(课程计划表见 186页附表)

(一)公共课(2学分)

1. 英语(2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学分)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2.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2学分)

3.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2 学分)

4.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2学分)

1.思政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学分)

2.思政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2学分)

3.思政教育的测量与评价(2学分)

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2 学分)

5.公民教育研究(1学分)

40

6.思政研究前沿课程(2学分)

7.专业英语(1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2学分)

2.专题课程(2学分)

1)教育政策分析(1学分)

2)学校管理(1学分)

3)学校德育(1学分)

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学分)

5)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1学分)

6)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学分)

7)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1学分)

8)思想政治课研究课题选择与论文写作(1学分)

9)思想政治课行动研究方法(1 学分)

3.思政教育特色课程(2学分)

(五)教育实践反思(6学分)

1.教学设计(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 4 千字,获得

2学分。

2.教育教学反思(2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教育

教学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3.校本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校教育实践问题研究,完成一篇学校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七、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

41

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

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 2 万

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

力和水平。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

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42

3. 学科教学(语文)【045103】

2013 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方案》,结合中文系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

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华东师范大学特质的合

格语文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并为他们未来成长为优异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

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

德,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2.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语文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

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育教学和相关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

素质教育。

3.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能够积极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国际化视野。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和相关院系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

中文系和相关院系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即可申请免试

在职攻读中文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校根据免费师范生本科学习成绩、在所

任教学校的任教考核情况及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 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语文)。

43

五、培养方式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

通过远程教育和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行我校与基础教育教师合作的双

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学分,专业选修课 6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

(课程计划表见 187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英语(2学分)

2.政治(3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学分)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2.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2学分)

3.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2学分)

4.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学分)

2.语文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2学分)

3.语文教育的测量与评价(2学分)

4.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学分)

5.中文研究前沿课程(3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2学分)

2.专题课程(2学分)

1)教育政策分析(1学分)

2)学校管理(1学分)

44

3)学校德育(1学分)

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学分)

5)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1学分)

6)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学分)

7)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1学分)

8)论文写作(1学分)

9)信息技术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学分)

3.语文教育特色课程(2学分)

(五)教育实践反思(6学分)

1.教学设计(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2.教育教学反思(2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教育

教学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3.校本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校教育实践问题研究,完成一篇学校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七、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

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

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 2 万

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

力和水平。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

45

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

46

4. 学科教学(数学)【045104】

2013 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方案》,结合数学系系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

思想政治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华东师范大学

特质的合格中等学校政治教师,并为他们未来成长为优异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

实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

德,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2.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数学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

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3.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能够积极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国际化视野。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

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即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学校根据免费师范生本科学习成绩、在所任教学校的任教考核

情况及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 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数学)。

五、培养方式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

47

通过远程教育和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行我校与基础教育教师合作的双

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学分,专业选修课 6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

(课程计划表见 188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英语(2学分)

2.政治(3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学分)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2.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2学分)

3.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2学分)

4.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学分)

2.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2学分)

3.数学教育的测量与评价(2学分)

4.数学研究前沿课程(2学分)

5.专业英语(1学分)

6.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2学分)

2.专题课程(2学分)

1)教育政策分析(1学分)

2)学校管理(1学分)

3)学校德育(1学分)

48

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学分)

5)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1学分)

6)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学分)

7)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1学分)

8)数学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1学分)

9)信息技术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学分)

3.数学教育特色课程(2学分)

(五)教育实践反思(6学分)

1.教学设计(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 4 千字,获得

2学分。

2.教育教学反思(2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教育

教学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3.校本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校教育实践问题研究,完成一篇学校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七、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

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

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 2 万

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

力和水平。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

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49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50

5. 学科教学(物理)【045105】

2013 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方案》,结合物理学系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

思想政治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华东师范大学

特质的合格中等学校物理教师,并为他们未来成长为优异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

实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

德,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2.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物理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

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3.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能够积极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国际化视野。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我校物理学系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

物理学系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即可申请免试在职

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校根据免费师范生本科学习成绩、在所任教学校的

任教考核情况及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 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物理)。

五、培养方式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

51

通过远程教育和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行我校与基础教育教师合作的双

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学分,学位基础课 8学分,专业必修

课 10学分,专业选修课 6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

下:(课程计划表见 189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英语(2学分)

2.政治(3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学分)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2.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2学分)

3.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2学分)

4.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学分)

2.物理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2学分)

3.物理教育的测量与评价(2学分)

4.物理研究前沿课程(2学分)

5.专业英语(1学分)

6.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2学分)

2.专题课程(2学分)

1)教育政策分析(1学分)

2)学校管理(1学分)

3)学校德育(1学分)

52

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学分)

5)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1学分)

6)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学分)

7)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1学分)

8)中学物理教学研究论文写作(1 学分)

9)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1学分)

3.物理教育特色课程(2学分)

(五)教育实践反思(6学分)

1.教学设计(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 4 千字,获得

2学分。

2.教育教学反思(2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教育

教学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3.校本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校教育实践问题研究,完成一篇学校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七、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

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

告或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 2万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

力和水平。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

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53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54

6. 学科教学(化学)【045106】

2013 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化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方案》,结合化学系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

思想政治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华东师范大学

特质的合格中等学校政治教师,并为他们未来成长为优异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

实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

德,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2.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化学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

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3.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能够积极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国际化视野。

二、培养对象

培养对象为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

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即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学校根据免费师范生本科学习成绩、在所任教学校的任教考核

情况及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 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化学)。

五、培养方式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

55

通过远程教育和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行我校与基础教育教师合作的双

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学分,专业选修课 6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

(课程计划表见 190 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英语(2学分)

2.政治(3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学分)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2.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2学分)

3.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2学分)

4.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化学课程与教学实践研究(2学分)

2.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2学分)

3.化学教育的测量与评价(2学分)

4.化学研究前沿课程(2学分)

5.专业英语(1学分)

6.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2学分)

2.专题课程(2学分)

1)教育政策分析(1学分)

2)学校管理(1学分)

3)学校德育(1学分)

56

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学分)

5)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1学分)

6)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学分)

7)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1学分)

8)论文写作(1学分)

9)信息技术及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学分)

3.化学教育特色课程(2学分)

(五)教育实践反思(6学分)

1.教学设计(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2.教育教学反思(2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教育

教学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3.校本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校教育实践问题研究,完成一篇学校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七、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

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

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 2万

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

力和水平。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

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57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58

7. 学科教学(生物)【045107】

2013 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方案》,结合生命科学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

生物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华东师范大学特质

的合格中学生物教师,生物教育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并为他们未来成长为优

异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

德,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2.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生物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

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3.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能够积极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国际化视野。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

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即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学校根据免费师范生本科学习成绩、在所任教学校的任教考核

情况及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 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生物)。

五、培养方式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

59

通过远程教育和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行我校与基础教育教师合作的双

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学分,专业选修课 6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

(课程计划表见 191 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英语(2学分)

2.政治(3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学分)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2.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2学分)

3.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2学分)

4.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生物课程与教学实践研究(2学分)

2.生物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2学分)

3.生物教育的测量与评价(2学分)

4.生物研究前沿课程(2学分)

5.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学分)

6.专业英语(1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2学分)

2.专题课程(2学分)

1)教育政策分析(1学分)

2)学校管理(1学分)

3)学校德育(1学分)

60

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学分)

5)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1学分)

6)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学分)

7)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1学分)

8)生物教育论文写作(1学分)

9)信息技术及其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1学分)

3.生物教育特色课程(2学分)

(五)教育实践反思(6学分)

1.教学设计(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 4 千字,获得

2学分。

2.教育教学反思(2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教育

教学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3.校本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校教育实践问题研究,完成一篇学校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七、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

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

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 2 万

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

力和水平。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

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61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62

8. 学科教学(英语)【045108】

2013 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方案》,结合外语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外语教学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外语教

学基础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外语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华东师范

大学特质的合格中小学外语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并为他们未来成长为优异教

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外语教学理念和良好职

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具有扎实的教育基本理论和外语教学专业知识,较强的外语教学实践能

力、外语教学研究能力和中小学外语教学的管理能力,熟练运用外语教学理论

和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外语教学实践和研究,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3.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外语教学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外

语教学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

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即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学校根据免费师范生本科学习成绩、在所任教学校的任教考核

情况及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 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英语)。

63

五、培养方式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

通过远程教育和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行我校与基础教育教师合作的双

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学分,专业选修课 6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

(课程计划表见 192 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高级英语(2学分)

2.政治(3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学分)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2.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 (2学分)

3.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2学分)

4.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外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学分)

2.外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2学分)

3.外语和外语教学测试与评估(2 学分)

4.外语研究前沿课程(3学分)

5.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2学分)

2.专题课程(2学分)

1)教育政策分析(1学分)

2)学校管理(1学分)

64

3)学校德育(1学分)

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学分)

5)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1学分)

6)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学分)

7)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1学分)

8)论文写作(1学分)

9)信息技术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1学分)

3.外语教育特色课程(2学分)

(五)教育实践反思(6学分)

1.教学设计(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 4 千字,获得

2学分。

2.教育教学反思(2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教育

教学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3.校本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校教育实践问题研究,完成一篇学校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七、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

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

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 2 万

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

力和水平。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

65

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66

9. 学科教学(历史)【045109】

2013 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方案》,结合历史学系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

历史学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华东师范大学特质的

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并为他们未来成长为优异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

德,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2、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历史学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熟

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3、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够积极开展教育科

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国际化视野。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我校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

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即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学校根据免费师范生本科学习成绩、在所任教学校的任教考核

情况及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 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历史)。

五、培养方式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

67

通过远程教育和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行我校与基础教育教师合作的双

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学分,学位基础课 8学分,专业必修

课 10学分,专业选修课 6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

下:(课程计划表见 193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英语(2学分)

2.政治(3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学分)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2.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2学分)

3.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2学分)

4.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学分)

2.历史学科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2学分)

3.历史学科教育的测量与评价(2 学分)

4. 历史学科前沿课程(3学分)

5.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2学分)

2.专题课程(2学分)

1)教育政策分析(1学分)

2)学校管理(1学分)

3)学校德育(1学分)

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学分)

68

5)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1学分)

6)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学分)

7)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1学分)

8)史学论文的选题与写作(1学分)

9)信息技术及其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学分)

3.历史教育特色课程(2学分)

(五)教育实践反思(6学分)

1.教学设计(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 4 千字,获得

2学分。

2.教育教学反思(2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教育

教学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3.校本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校教育实践问题研究,完成一篇学校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七、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

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

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 2 万

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

力和水平。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

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69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70

10. 学科教学(地理)【045110】

2013 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地理)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方案》,结合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

地理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华东师范大学特质

的合格中等学校地理教师,并为他们未来成长为优异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

础。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

德,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2.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地理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

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3.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能够积极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国际化视野。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

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即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学校根据免费师范生本科学习成绩、在所任教学校的任教考核

情况及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 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地理)。

五、培养方式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

71

通过远程教育和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行我校与基础教育教师合作的双

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学分,专业选修课 6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

(课程计划表见 194 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英语(2学分)

2.政治(3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学分)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2.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2学分)

3.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2学分)

4.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学分)

2.地理学案设计与典型教学案例研究(2学分)

3.地理教学评价与试题设计(2学分)

4.地理研究前沿课程(2学分)

5.专业英语(1学分)

6.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2学分)

2.专题课程(2学分)

1)教育政策分析(1学分)

2)学校管理(1学分)

3)学校德育(1学分)

72

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学分)

5)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1学分)

6)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学分)

7)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1学分)

8)论文写作(1学分)

9)信息技术整合地理教学应用(1 学分)

3.地理教育特色课程(2学分)

(五)教育实践反思(6学分)

1.教学设计(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 4 千字,获得

2学分。

2.教育教学反思(2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教育

教学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3.校本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校教育实践问题研究,完成一篇学校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七、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

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

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 2 万

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

力和水平。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

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73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74

11. 学科教学(体育)【045112】

2013 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方案》,结合体育与健康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

体育教育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华东师范大学

特质的合格中小学体育教师,并为他们未来成长为优异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

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

德,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2.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体育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

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3.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能够积极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国际化视野。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

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即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学校根据免费师范生本科学习成绩、在所任教学校的任教考核情况

及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 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体育)。

五、培养方式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

75

通过远程教育和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行我校与基础教育教师合作的双

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学分,专业选修课 6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

(课程计划表见 195 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英语(2学分)

2.政治(3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学分)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2.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2学分)

3.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2学分)

4.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体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学分)

2.体育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2学分)

3.体育教育的测量与评价(2学分)

4.体育研究前沿课程(3学分)

5.学校体育管理(1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2学分)

2.专题课程(2学分)

1)教育政策分析(1学分)

2)学校管理(1学分)

3)学校德育(1学分)

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学分)

76

5)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1学分)

6)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学分)

7)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1学分)

8)体育论文写作(1学分)

9)体育课程资源开发(1学分)

3.体育教育特色课程(2学分)

(五)教育实践反思(6学分)

1.教学设计(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 4 千字,获得

2学分。

2.教育教学反思(2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教育

教学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3.校本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校教育实践问题研究,完成一篇学校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七、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

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

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 2 万

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

力和水平。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

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77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78

12. 现代教育技术【045114】

2013 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

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华东师范大学特质的合

格中等学校教师,并为他们未来成长为优异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具体

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

德,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2.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熟练

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理

念有机整合,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3.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能够积极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 能够胜任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机构的校园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系统的规

划、设计、应用开发和项目管理,进行各类学习资源的开发。

5.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国际化视野。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在学校和教育部门从事教

育信息化工作(包括校园信息化管理、教育软件开发和其它电教工作)、在中小

学从事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或其它课程的教学。

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即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我校根据免费师范生本科学习成绩、所任教学校的任教考核情

况及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 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79

四、专业领域

现代教育技术。

五、培养方式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

通过远程教育和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行我校与基础教育教师合作的双

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学分,专业选修课 6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

(课程计划表见 196 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英语(2学分)

2.政治(3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学分)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2.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2学分)

3.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2学分)

4.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技术课程的标准、教学设计与评价(2学分)

2.信息化学习环境设计(2学分)

3.教学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开发(2 学分)

4.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前沿(2学分)

5. 专业英语(1学分)

6.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2学分)

80

2.专题课程(2学分)

1)教育政策分析(1学分)

2)学校管理(1学分)

3)学校德育(1学分)

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学分)

5)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1学分)

6)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学分)

7)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1学分)

8)论文写作(1学分)

9)课件开发及案例分析(1学分)

3.现代教育技术特色课程

(五)教育实践反思(6学分)

1.校本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校教育实践问题研究,完成一篇学校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2.教学设计(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 4 千字,获得

2学分。

3.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2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教育

教学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七、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

和研究方法分析,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 2万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

力和水平。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

81

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82

13. 心理健康教育【045116】

2013 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心理健康教育)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方案》,结合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

思想政治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华东师范大学

特质的合格中等学校政治教师,并为他们未来成长为优异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

实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

德,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2.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

力,能够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

素质教育。

3.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能够积极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国际化视野。

二、招生对象

招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

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即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学校根据免费师范生本科学习成绩、在所任教学校的任教考核

情况及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 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心理健康教育。

83

五、培养方式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

通过远程教育和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行我校与基础教育教师合作的双

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学分,专业选修课 6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

(课程计划表见 197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英语(2学分)

2.政治(3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学分)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2.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2学分)

3.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2学分)

4.学校心理学研究(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2学分)

2.心理咨询与治疗(2学分)

3.学校心理测量与评价(2学分)

4.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前沿课程(2 学分)

5.专业英语(1学分)

6.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2学分)

2.专题课程(2学分)

1)教育政策分析(1学分)

84

2)学校管理(1学分)

3)学校德育(1学分)

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学分)

5)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1学分)

6)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学分)

7)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1学分)

8)论文写作(1学分)

9)信息技术及其在心理教学中的应用(1学分)

3.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2学分)

(五)教育实践反思(6学分)

1.教学设计(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 4 千字,获得

2学分。

2.教育教学反思(2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教育

教学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3.校本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校教育实践问题研究,完成一篇学校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七、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

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

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 2 万

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

85

力和水平。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

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86

14. 学前教育【045118】

2013 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前教育)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方案》,结合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

思想政治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华东师范大学

特质的合格中等学校政治教师,并为他们未来成长为优异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

实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

德,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2.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

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3.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能够积极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国际化视野。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

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幼儿园任教满一学期后即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校根据免费师范生本科学习成绩、在所任教学校的任教

考核情况及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 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学前教育。

五、培养方式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

87

通过远程教育和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行我校与基础教育教师合作的双

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学分,专业选修课 6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

(课程计划表见 198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英语(2学分)

2.政治(3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学分)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2.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2学分)

3.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2学分)

4.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幼儿园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

2.幼儿园游戏的实践研究(2学分)

3.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案例研究(1 学分)

4.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2学分)

5.专业英语(1学分)

6.学前教育研究前沿课程(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2学分)

2.专题课程(2学分)

1)教育政策分析(1学分)

2)学校管理(1学分)

3)学校德育(1学分)

88

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学分)

5)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1学分)

6)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学分)

7)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1学分)

8)论文写作(1学分)

9)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1学分)

3.学前教育特色课程(2学分)

(五)教育实践反思(6学分)

1.教学设计(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 4 千字,获得

2学分。

2.教育教学反思(2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教育

教学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3.校本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校教育实践问题研究,完成一篇学校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七、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

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

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 2 万

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

力和水平。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

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89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90

15. 特殊教育【045119】

2013 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特殊教育)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方案》,结合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

思想政治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华东师范大学

特质的合格中等学校政治教师,并为他们未来成长为优异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

实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

德,勇于创新,积极进取。

2.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特殊教育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能够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

教育。

3.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能够积极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国际化视野。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

免费师范本科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即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学校根据免费师范生本科学习成绩、在所任教学校的任教考核

情况及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为 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领域

特殊教育。

91

五、培养方式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

通过远程教育和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行我校与基础教育教师合作的双

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学分,学位基础课 8学分,专业必修

课 10学分,专业选修课 6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

下:(课程计划表见 199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英语(2学分)

2.政治(3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学分)

1.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2.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2学分)

3.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2学分)

4.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特殊教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学分)

2.特殊教育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2学分)

3.特殊学生的测量与评价(2学分)

4.特殊教育研究前沿课程(3学分)

5.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2学分)

2.专题课程(2学分)

1)教育政策分析(1学分)

2)学校管理(1学分)

92

3)学校德育(1学分)

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学分)

5)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1学分)

6)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学分)

7)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1学分)

8)论文写作(1学分)

9)信息技术及其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应用(1学分)

3.特殊教育特色课程(2学分)

(五)教育实践反思(6学分)

1.教学设计(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完成一项教学设计,不少于 4 千字,获得

2学分。

2.教育教学反思(2学分)

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教育

教学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3.校本实践问题研究(2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校教育实践问题研究,完成一篇学校教育实践问题

研究报告(包括教育实践调查报告),不少于 4千字,获得 2学分。

七、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

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

告或教育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 2 万

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

力和水平。论文按一定比例进行双盲评审,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质量。论

93

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94

(三)发展中国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45101】

2013 年发展中国家教育硕士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管理·教育领导与政策)

一、背景与特色

在中国教育部和商务部的支持下,华东师范大学于 2010 年秋季学期启动了

“发展中国家教育硕士项目(教育领导与政策方向)”(International Master of

Education in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eadership,IM.Ed-ELP)。该项目是

学校推进教育国际化、建设高水平大学、培养发展中国家教育人才的重要举措,

是我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国际教育援助计划的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社会为

实现全民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而进行南南合作、南北合作的共同行动。

因此,本项目具有以下特点:(1)首创性。由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向其

它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地区亟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国家招收研究生,培

养未来教育领导。(2)本土实践与国际规范结合。从课程设置到教学评价,

既体现中国特色,又吸收世界名校同类专业之长,保证国际质量水准。(3)

学科教学与应用研究结合。(4)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模块式教学、案例

研究与深入实践并重。(5)以本校本国教学力量为主的国际教学团队。

二、培养目标

根据发展中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本项目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1.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专业知识、批判性教育政策分析能力的教育决策者

和研究者;

2.培养具有研究能力、问题解决实践能力、领导教育变革促进国家发展的

高度责任感的教育领导管理人员;

3.通过教育政策和教育领导的人才培养,促进非洲和其他发展中地区以国

家发展为导向的教育变革和教育领导的平等的国际发展合作。

4.促进中国大学外国留学生教育硕士学位课程创新,从跨文化与多样

95

化的视角来研究教育领导与政策问题,并能结合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经

验,理解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探讨解决的策略。

三、招生对象与要求

具有学士或同等学位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领导,或者有志于从事教

育决策研究或行政管理和教育领导的大学毕业生或在职人员,有领导决策经验

者优先考虑;非英语国家的学生需要提供有效的英语水平证明;年龄一般不超

过 45 岁。

四、学习方式与学制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 1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依照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广度与专业深度结合、学科系统性和安排

灵活性结合的原则进行设计。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教育实践与考察,总学分应修满 31学分。各模块学分要求如下:

(一)学位基础课 Foundation Courses(9学分)

1. 汉语与中国概况……3学分

(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 and China Overview)

2. 教育政策与领导的社会科学基础……3学分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Policy and Leadership)

3. 教育研究方法……3学分

(Education Research Methods)

(二)专业必修课 Required Courses(12学分)

1. 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国际视野……3学分

(Educational Policy and Educational Reform: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2. 教育督导与评价……3学分

(Education Supervision and Assessment)

3. 学校领导与管理……3学分

(Schoo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4.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3学分

(Application of ICT in Education)

96

(三)专业选修课 Elective Courses(≥6学分)

1.教师政策与教师发展……3学分

(Teacher Policy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2. 教育前沿讲座:国际视野与中国经验专题……3学分

( Educational Frontier Serie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and

Chinese Experiences)

3. 独立研究与论文写作指导……3 学分

(Independence Study and Thesis Writing Guidance)

(四)实践课 Practicum and Field Work(4学分)

1.教育实践与考察 (4学分)

(Intensive Education Practicum and Field Work)

六、教学方式

课程主要以英语为教学语言,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讲授、小

组研讨、课例观察、模拟教学、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选择中国城乡不同发展

水平的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相关内容的考察和教学实践。成立导师

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导师将采取面谈、电话、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

学位论文进行全过程指导。

七、课程考核和评价

(一)考核和评价方式

1.出勤率/课堂参与情况占总成绩 20%

2.课程作业占总成绩 30%

3. 期末考试/考查占总成绩 50%

(二)评分标准

评价的成绩可以百分制或等级制记录,等级制与百分制成绩的对应关系如

下:

等级制成绩 百分制成绩

A 优秀

93-100

A- 88-92

B+ 良好

83-87

B 78-82

97

B- 75-77

C+

合格

72-74

C 69-71

C- 66-68

D+ 63-65

D 60-62

F 不合格 0-59

八、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其本国教育教学中

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分析报告、教育/学校管理规

划等。论文字数不少于 1.5万字,采用英文写作。

(二)论文答辩在中国进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有一

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英语熟练的教育行政领导或校长。

(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九、其它

学位授予地点在中国的华东师范大学。

98

六、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453】 (一)(中国学生)

2013 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学生)

一、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

要培养具有以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

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

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 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

技手段进行教学。

4. 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5. 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6. 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与入学考试

(一)招生对象

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二)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实行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的办法。初试采用全国统一考试方式,着

重考察学生外语水平及专业基础知识;复试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外语交

际能力和教师潜质。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3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

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培养方式与教学方法

(一)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

99

化传播相结合、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二)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提高教学

技能和国外适应能力;部分课程采用外语或双语教学。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44 学分,其中公共课 7学分,专业必修课 29学分,专业选修课

2 学分,专业实践 6 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 200 页附

表)

(一)公共课(7学分)

1.专业英语(4 学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29学分)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2学分)

2.第二语言习得(2学分)

3.中华文化与传播(2学分)

4.跨文化交际(2学分)

5.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2学分)

6.汉语语言要素教学(2学分)

7.汉语教学技能发展(2学分)

8.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1学分)

9.现代语言教育技术(1学分)

10.教学测试与评估(1学分)

11.礼仪文化(2学分)

12.中外文明史(2学分)

13.世界宗教文化(2学分)

14.中华文化才艺展示(4学分)

15.汉语国际教育专题讲座(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2学分)

100

1.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2学分)

2.教学活动设计与课堂管理(2学分)

(四)专业实践(6学分)

1.教学实践方式

(1)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实习,在孔子学院、外国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

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

(2)在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实习;

(3)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

2.教学实践管理

(1)志愿者由国家汉办或培养学校选拔派出;

(2)实习期间,培养学校应安排教师进行指导,研究生应提交实习计划,

并保质保量完成专业实践计划,实习结束时应提交实习报告;

(3)实习单位根据学生实习表现出具考评意见。

六、学位论文要求

研究生应提交一篇不少于 15,000字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

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有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

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

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吸收国际汉语教学第一线(尤其是中小学等教育

机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硕士学位的专家、教师参与论文指导。

七、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01

(二)(国际学生)

2013 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国际学生)

一、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

要培养了解中国,热爱中华文化,具有较熟练的中国语言文化教学技能和跨文

化交际能力,胜任汉语教学任务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备较熟练的汉语教学技能。

3.具有较好的中华文化理解能力和中外文化融通能力。

4.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5.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项目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与入学条件

(一)招生对象

招收具有相当于中国大学本科毕业以上的学历,通过新 HSK-5 级,身心健

康的外籍人士。

(二)入学条件

由相关部门审核申请材料,并进行面试。提供的申请材料需符合入学要求,

面试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汉语交际能力和教师潜质。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2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

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培养方式与教学方法

(一)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

化传播相结合、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二)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提高教学

技能;所有课程采用汉语教学。

102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42 学分,其中公共课 7 学分,专业必修课 27学分,专业选修

课 2 学分,专业实践 6 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 201

页附表)

(一)公共课(7学分)

1.高级汉语(4 学分)

2.当代中国专题(3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27学分)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2学分)

2.第二语言习得(2学分)

3.中华文化与传播(2学分)

4.跨文化交际(2学分)

5.汉语语言学(2学分)

6.汉语语言要素教学(2学分)

7.中外文明史(2学分)

8.现代语言教育技术(1学分)

9.汉语教学技能发展(2学分)

10.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1学分)

11.教学测试与评估(1学分)

12.礼仪文化(2学分)

13.中华文化才艺展示(4学分)

14.汉语国际教育专题讲座(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2学分)

1.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2学分)

2.教学活动设计与课堂管理(2学分)

(四)专业实践(6学分)

1.教学实践方式

(1)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实习,在孔子学院、外国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

103

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

(2)在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实习;

(3)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

2.教学实践管理

(1)志愿者由国家汉办或培养学校选拔派出;

(2)实习期间,培养学校应安排教师进行指导,研究生应提交实习计划,

并保质保量完成专业实践计划,实习结束时应提交实习报告;

(3)实习单位根据学生实习表现出具考评意见。

六、学位论文要求

研究生应提交一篇不少于 15,000字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

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有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

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

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吸收国际汉语教学第一线(尤其是中小学等教育

机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硕士学位的专家、教师参与论文指导。

七、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04

七、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454】

2013 年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立足于适应国家及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心理学理论、知

识和方法的实际应用,着重培养具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

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具体要求为: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备进行实际操作与现场研究的能力,具备将

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某一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综合运用心理学和相关专业知识,开展组织管理、心理治疗与咨询、

心理训练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实践工作。

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

的外文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2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

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培养方向

1. 工业与组织心理

2. 临床与咨询心理

五、培养方式

(一)探索与海外有关高校合作培养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机制,增强与我国

其他院校相同专业硕士点的区分度,逐步将该专业硕士点发展成为“具备海外

背景、位居国内一流”的精品项目,尝试与国外名校间的联合培养。聘请国内

外知名学者参与授课,开拓学生培养模式新渠道,如采用“1+1”(或“2+1”)

模式等。

(二)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养与应用技能的提升为核心,充分运

105

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实习、见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研究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三)加强与相关实践和应用部门的联系和合作,采用双导师制(校内外

各一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聘请企业、公共管理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和

专家参与教学及培养工作。

(四)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

式,其中考试课的科目数不低于总科目数的 75%;选修课采用考查方式。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1 学分,其中公共课 5学分,专业必修课 14学分,专业选修课

8 学分,专业实践 4 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 202-203

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公共英语(2 学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4学分)

1.应用心理学研究方法(2学分)

2.应用心理统计学(2学分)

3.应用心理测量学(2学分)

4.心理学技术与应用(2学分)

5.社会心理学(2学分)

6.文献检索与科学论文写作(2学分)

7.人格心理学(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8学分)

1.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方向

(1)组织心理与行为(含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学分)

(2)管理与经济决策(2学分)

(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实务(3学分)

106

(4)工程心理学(2学分)

2.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

(1)学校心理学(2学分)

(2)临床心理学与实务(2学分)

(3)咨询心理学与实务(2学分)

(4)发展心理学(2学分)

(5)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题(2学分)

(四)专业实践(4学分)

专业实践时间:一个学期,共 18周。

专业实践方式: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专业实践要求:运用应用心理学的知识技能认知、分析和解决各类现实问

题,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培养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综合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

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明确的实践目标和调查内容,完成一篇专业性较强的社

会实习调研报告。

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基地包括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对外服务公司、上海陆家嘴金融港及与其有共建关

系的 204家企业等。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应用心理学实践进行选题。论文由双导师共同指导,

可以采取专题研究、调研报告、项目设计、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字数不少于

15000字。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07

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551】 (一)英语笔译【055101】

2013 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英语笔译)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扎实的汉英双语知识、熟练的翻译技巧、深厚

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层次文化翻译专门人才,使其胜任在文化、

教育、外事、新闻等领域的笔译、口译等跨文化交流工作。具体目标:

(一)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交流或实习等多种形式,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通过英汉双语课程的系统讲授等多种渠道, 提高学生的语言认知和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通过加强课堂内外的翻译实践和实习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翻译的

实际应用能力;

(四)通过第二课堂和学生的课外阅读等多种活动,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

(五)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学生的实习实训等多种措施,培养学生良好

的职业操守。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2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

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培养方式

(一)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

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方可

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二)采用研讨式、口译现场模拟式教学。口译课程教学运用卫星电视、

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和设施、设备开展,聘

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译员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笔译课程采用项目翻译的方

式授课,学生课后翻译,教师课堂讲评。

108

(三)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

实践须贯穿教学全过程。学生至少要有 10万~15万字的笔译实践。

(四)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

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吸收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务)

的翻译人员参加;逐步实行双导师制,即由学校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

水平的资深译员或编审共同指导学生。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8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专业必修课 20 学分,专业选修课

9学分,专业实践 4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 204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3. 中国语言文化(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20学分)

1. 翻译学概论(2学分)

2. 基础笔译(2学分)

3. 非文学翻译(2学分)

4. 文化新闻翻译(2学分)

5. 旅游文化翻译(2学分)

6. 文化与翻译(2学分)

7. 翻译工作坊(4学分,2学期)

8. 写作与翻译(2学分)

9. 文学翻译(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9学分)

1. 第二外国语(2学分)

2. 英汉比较与翻译(2学分)

3. 科技翻译(2学分)

4. 计算机辅助翻译(2学分)

109

5. 文体与翻译(2学分)

6. 口译(2学分)

(四)专业实践(4学分)

专业实践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

研究生应保质保量完成专业实践计划,提交专业实践报告。每个学生都必须参

加实习,计入学分。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形式(学生任选一种,字数均以目标语计算):

(一)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

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 10000字的研究报告。

(二)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

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 10000 字的实验报告。

(三)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

15000字。

学位论文采用匿名评审,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答辩委员

会成员中必须至少有一位是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

术职称的专家。

七、毕业要求

学生毕业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年限里修满不低于 38个学分;

(二)完成 10-15 万字(以目标语计算)的汉英互译项目或习作(英译汉

或汉译英),质量达到相应要求,毕业前装订成册,上交外语学院评阅和存档。

(三)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实习报告,质量达到要求。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10

(二)英语口译【055102】

2013 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英语口译)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扎实的汉英双语知识、熟练的口译技巧、深厚

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层次口译专门人才,使其胜任在文化、教育、

外事、新闻、经济、金融、法律、科技等领域的口译及相关跨文化交流工作。

具体目标:

(一)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交流或实习等多种形式,开拓学生的国际

视野,提高学生语言应用的文化意识;

(二)通过英汉双语课程的系统讲授等多种渠道, 提高学生的语言认知和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通过加强课堂内外的口译实践和实习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译

实际应用能力;

(四)通过第二课堂和学生的课外阅读等多种活动,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

和对百科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五)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学生的实习实训等多种措施,培养学生良好

的职业操守。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2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年,原则上不

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培养方式

(一)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

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方可

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二)采用口译基本技能训练和口译现场模拟式教学。口译课程教学运用

111

卫星电视、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和设施、设

备开展,聘请在国内外知名口译培训机构接受过正式口译培训、实践经验丰富、

业务能力强的口译员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

(三)重视实践环节。强调口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口译

实践须贯穿教学全过程。学生至少要有 500磁带时的口译实践。

(四)重视辅助专业知识,如经济、金融、法律、政治等领域知识的教育,

使学生能适应多学科的专业口译要求;重视口笔译的融合,使学生同时拥有扎

实的口笔译功底。

(五)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

资格的讲师、正、副教授为主,吸收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外事部门口译实践经验

丰富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务)的口译人员参加;逐步实行双导师制,即

由学校内部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口译专业教师与学校外部的资深译

员共同指导学生。

五、课程设置

至少应修满 58 学分,其中公共课 5学分,专业必修课 32学分,专业选修

课 13学分,跨专业选修课 4学分,专业实践 4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

(课程计划表见 205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3. 中国语言文化(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32学分)

1. 视译(4学分)

2. 带稿同传(4学分)

3. 英汉交传(8学分,2学期)

4. 汉英交传(8学分,2学期)

5. 综合交传(4学分)

6. 口译论(2 学分)

112

7. 口译研究方法(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13学分)

1. 第二外国语 (2学分)

2. 汉英同传(4学分)

3. 英汉同传(4学分)

4. 计算机辅助翻译(2学分)

5. 国际政治与法律术语(2学分)

6. 经济与金融术语(2学分)

(四)跨专业选修课*(≥4学分)

1. 翻译学概论(2学分)

2. 基础笔译(2学分)

3. 非文学翻译(2学分)

4. 文化新闻翻译(2学分)

5. 旅游文化翻译(2学分)

6. 文化与翻译(2学分)

7. 翻译工作坊(4学分,2学期)

8. 写作与翻译(2学分)

9. 文学翻译(2学分)

(*注:口译专业学生须从上述翻译硕士(英语笔译)的专业必修课程中选

修至少 4个学分作为跨专业选修课。)

(五)专业实践(4学分)

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专业实践,计入学分。专业实践采用在(顶)岗工作

或实习在内的多种方式进行,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但考虑到口译专业的特殊

性,专业实践的时间不超过 2周。培养单位视实际情况需要,协助学生赴国(境)

内外相关机构进行专业实习。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之一:

(一)案例分析报告。形式可以是案例分析报告,案例来源于真实的口译

实践。学生可以以自己实际参与的口译实践为素材,以具体、鲜活的口译案例

113

为特色,恰当地提出口译实践中的问题,并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分

析报告的类型包括:口译实践操作类型案例分析报告、陪同口译类案例分析报

告、交替传译类案例分析报告、同声传译类案例分析报告等。字数不少于

10,000字。

(二)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口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

10,000字。

学位论文采用匿名评审,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答辩委员

会成员中必须至少有一位是具有丰富的口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

称的专家。

七、毕业要求

学生毕业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年限里修满不低于 58个学分。

(二)通过毕业口译水平测试。学生必须在第三学期结束之前通过以校外

专家(包括经国际机构认证或在国际机构任职的专业口译员)为主、以我校教

师为辅的专家组的毕业口译水平测试,测试的内容包括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

方向包括英汉双向;培养单位将根据该毕业口译水平测试(占 60%),并结合

学生前三学期期末成绩(共占 40%),将学生分为三个级别:会议口译(最高

级别,包括同声传译和会议交替传译),公商务口译(中间级别,即高级交替

传译),和陪同口译(较低级别,即一般交替传译)。

(三)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实习报告,质量达到要求。

毕业证书实行差异化标注。依据学生毕业口译水平测试成绩,在学生毕业

证书上分别标注为“口译专业会议口译方向”,“口译专业公商务口译方向”,

及“口译专业陪同口译方向”。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毕业口译水平测

试和论文答辩,符合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

业证书;经各专业学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

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14

九、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552】

2013 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

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基本要求为: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能

够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职业理念,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

2.熟练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新闻传播实践所需要的专业素

养、技能与方法;能够胜任新技术变革对新闻传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3.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全日制方式学习,学制 3 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受理提

前毕业的申请。

四、培养方向

根据学校办学特色确定以下两个专业方向:

1.教育新闻传播

2.全媒体传播

五、培养方式

(一)以课程教学为主,兼有案例分析、专题讲座、模拟演练、现场实习

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密切联系我国新闻传播业和国际同行业的实

际问题。教学内容重视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注重对学生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

的培养;同时,根据培养单位的学科优势,在全面提升学生新闻传播能力的同

时,对学生进行特色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二)加强新闻传播院校与新闻传播实务单位及管理部门的联系和交流,

聘请新闻与传播实践单位的专家和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参与研究生教学及培养。

实行双指导教师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双指导教师以师生互选方式

115

确定,负责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制定学习计划;

导师组以双指导教师为主,由 3-8 人组成,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拓展学生知

识面和研究视野。

(三)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重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

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

实行学分制,至少应修满 38学分,其中公共课 5学分,专业必修课 20学

分,专业选修课 8学分,专业实践 5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

划表见 206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公共英语(2 学分)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20学分)

1.全媒体传播研究(3学分)

2.新闻实务专题研究(3学分)

3.口语传播研究(3学分)

4.专业英语(1学分)

5.社会科学研究方法(3学分)

6.新闻传播理论(2学分)

7.中外新闻传播史(2学分)

8.传媒产业发展研究(2学分)

9. 新闻传播实践专题系列讲座(1 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8学分)

1.中外教育发展专题研究(2学分)

2.教育新闻专题研究(2学分)

3.危机传播研究(2学分)

4.国际新闻传播研究(2学分)

116

5.网络新闻专题研究(2学分)

6.媒介融合研究(2学分)

7.数字出版研究(2学分)

8.全媒体广告研究(2学分)

9.全媒体策划与营销(2学分)

10.3D产业专题研究(2学分)

11.手机媒体专题研究(2学分)

12.节目策划、编导和制作专题(2 学分)

13.视觉传达与新闻网站设计(2学分)

14.数码影视表演与主持(2学分)

15.媒介管理学专题(2学分)

16.教育传播研究(2学分)

(四)专业实践(5学分)

媒体等单位专业实习实践训练课程。学生要在媒体等单位轮流进行专业实

践,每个实习单位实践时间 2 个月左右,总共实践时间不少于 6 个月,实践结

束,要撰写专业实践报告,并进行考核。

七、毕业考核

新闻与传播专业强调新闻与传播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新闻与传播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后,须参加毕业考核。毕业考核包含实践展示

和学位论文答辩。实践展示水平是毕业考核的主要方面,其中实践展示占 60%,

学位论文占 40%。实践展示选题应该有一定的专业性、探索性和原创性,体现

一定的专业水平,有一定的工作量。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学

院组织答辩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 3-5 人组成,对作品进行

评分,成绩按百分制记分。(注: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

优秀:≥90;良好:89-75;合格:74-60;不合格:≤59。)

(一)实践展示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展示作品是专业实践能力的专门展

示。在以下作品中任选一个作品作为自己的实践展示作品:

117

1.完成一篇 2000字以上的深度报道或系列报道或连续报道或专题报道或 1

分钟以上的视频新闻作品等。

2.完成一幅平面广告作品或 3 分钟以上的影视作品或网络作品或手机作品

等。

3.完成一个 3000 字以上的项目策划方案等。

同时,还要撰写一篇 2000字以上的实践展示作品报告,深入分析学位作品

与该领域同类作品之异同,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理论性思考和阐述。作品报告

应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二)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文内容应面向新闻传播业的

实际问题,体现学生运用所学新闻传播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综合解决实践问

题的能力,论文字数不少于 3万字。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18

十、工程硕士培养方案【0852】 (一)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

2013 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子与通信工程)

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

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

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

健康。

(二)掌握一个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先进技术方法,在领域的某一方向

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等能力。

(三)掌握一门专业外国语,能在工作中(听、说、读和写)熟练运用。

(四)掌握一门专业基础工具,如嵌入式系统、FPGA、EDA 系统设计工

具和其它软件工具等。

(五)电子工程项目参与及管理能力。

二、招生对象

招收通信专业、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电路与系统专业、自动控制专业、

电气工程专业等相关电子专业的本科毕业生。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取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2.5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

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培养方向

(一)通信工程(网络通信与安全,光纤通信,无线通信,视频通信、嵌

入式系统,人工智能)

(二)信息处理技术(随机信号检测与处理,电磁波遥感遥测,成像信息

处理)

(三)微波技术(微波通信,微波应用技术)

119

五、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体现厚

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的原则,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

实践类课程。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6 学分,专业必修课 15 学分,专业选修

课 8 学分,专业实践 6 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 207

页附表)

(一)公共课(6 学分)

1. 科技英语(3 学分)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3. 自然辩证法(1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5 学分)

1. 现代通信(3 学分)

2. 电子工程项目管理(3 学分)

3. 信号检测与估值(3 学分)

4. 应用数学与统计学(3 学分)

5.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3 学分)

6. 虚拟仪器设计(3 学分)

7. 高速数字电路系统设计(3 学分)

8. DSP 硬件设计方法(3 学分)

(注:5、6、7、8 至少四选一)

(三)专业选修课(≥8 学分)

1. 无线通信(2 学分)

2. 电磁兼容(2 学分)

3. 现代微波技术(2 学分)

4. 图像分析(2 学分)

5. 数字视频处理(2 学分)

120

6. 人工智能(3 学分)

7. 信息安全(2 学分)

8. 复杂网络及其应用(2 学分)

9. 现代通信电路(2 学分)

10. 微显示技术(2 学分)

11. 光纤通信的新技术与应用(2 学分)

12. 网络原理与应用(2 学分)

13. 卫星通信与导航(徐文超)(2 学分)

14. 射频器件电路系统(高建军)(3 学分)

15. 天线与电波传播(朱守正)(3 学分)

(四)专业实践(6 学分)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

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

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

七、学位论文要求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

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

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

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

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

用性。

论文作者应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

能力;论文工作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相应的工作量;论文作者应突出解决

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论文作者应在论文中阐述新工艺、

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并表明论文工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等方面。

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与本领

121

域相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导师指导小组。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

学分,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22

(二)集成电路工程【085209】

2013 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集成电路工程)

一、培养目标

在集成电路领域培养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集成电路制

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集成电路工程硕士具

备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

门外国语,掌握解决集成电路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

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解决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

求: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

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

神,积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具有扎实的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及电子信息和物理等基

础理论与知识,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三)具备集成电路工程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工程经验,掌握先进的电子科

学技术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工程设计方法;能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的基础上,独

立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

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

(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能用外国语查

找和阅读国外相关专业文献;能熟练使用 C++、Metlab、Labview 和 Java 等计

算机编程工具。

二、招生对象

招收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系统、光学工程以及物理

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2.5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

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123

四、 培养方向

我校集中优势学科与已有的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和生产实践企

业,在下列几个方向培养该领域工程硕士:

1. 半导体薄膜及其纳米结构材料(材料制备、物性表征技术);

2. 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集成电路设计、高端芯片测试技术等);

3. 集成电路制造与工艺(先进芯片制造及封装技术、微纳传感器、微机械

系统);

4. 新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太阳能光伏器件、光电探测器等);

5. 新型光电磁探测技术(电学输运测量系统、光电响应测试系统)等。

五、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体现厚

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的原则,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

实践类课程。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2 学分,其中公共课 6 学分,专业必修课 14学分,专业选修

课 6 学分,专业实践 6 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 208

页附表)

(一)公共课(6学分)

1.科技英语(3 学分)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 学分)

3. 自然辩证法(1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4学分)

1.半导体器件物理(3学分)

2.半导体材料物理(3学分)

3.芯片制造技术与工艺集成(3学分)

4.VLSI电路分析与设计(3学分)

5. 固体光电子学(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

124

1.CMOS模拟集成电路系统设计(2 学分)

2.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技术(2学分)

3.集成传感器原理及应用(2学分)

4.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2学分)

5.微电子机械系统(2学分)

6.数字信号处理(2学分)

7.VLSI布图设计(2学分)

8.微纳米器件与集成技术进展(2学分)

9.新型电子薄膜技术(2学分)

10.SOC设计方法(2学分)

(四)专业实践(6学分)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可采用集中实践与

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为了保证培

养质量,研究生进入相关企业实习及开展论文工作,应与导师研究方向具有密

切的相关性以便于与导师及时沟通并实施指导。针对导师正在承担国家重大重

点科技项目期间,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参与这些项目并作为实践教学环节,同

时也允许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原则上不允许研究生自主选择企业开展

实践等活动。

七、学位论文要求

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各科成绩考试合格后,可转入论文工作

阶段,各阶段具体要求如下:

(一)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的选题可以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

价值;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技术难度,能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

原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是导师所承担

科技项目中具有应用背景的子课题或者分任务之一。学位论文选题可以是一个

完整的集成电路工程项目,可以是工程技术专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

125

新材料、集成电路与系统芯片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学位论文应包括课题意义

的说明、国内外动态、设计方案的比较与评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途径、

本人在课题中所做的工作、理论分析、设计计算书、测试装置和测试手段、计

算程序、试验数据处理、必要的图纸、图表曲线与结论、结果的技术和经济效

果分析、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等。与他人合作或在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

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

论文内容应该注重解决集成电路工程以及微电子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实际问

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

(二)论文开题

学生在撰写论文前必须进行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中递交完整的论文研究

计划书(含选题的目的意义、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计

划和研究的计划进度,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前期工作的准备或基础,参考文献

资料等)。

(三)论文撰写

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应定期向导师或

导师组成员报告撰写进度,与其探讨和解决可能存在或出现的问题。

若选择在学校参与导师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由学校指

导教师具体负责论文撰写;若选择在企业开展研究工作,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

制,选题、开题、答辩均需校、企导师共同参与并签署书面意见。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26

(三)计算机技术【085211】

2013 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技术)

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

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

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

健康。

(二)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

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2.5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

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三、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体现厚

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的原则,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

实践类课程。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四、培养方向

(一)软件方法与程序语言

(二)算法分析与网络计算

(三)复杂信息处理与数据库

(四)遥感图像分析

(五)信息安全

(六)生物信息技术

(七)符号计算

(八)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127

(九)网络与嵌入式系统

(十)普适计算与情景感知计算

(十一)大数据分析与知识处理

(十二)分布计算与云计算技术

(十三)图像图形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十四)计算统计与机器学习

(十五)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

(十六)自然语言处理

(十七)地理信息系统

(十八)计算机教育技术

(十九)WEB应用技术

(二十)现代软件技术

(二十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五、课程设置

至少应修满 33 学分,其中公共课 6 学分,专业必修课 3 学分,专业选修课

18学分,专业实践 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 209-210

页附表)

(一)公共课(6学分)

1.科技英语(3 学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3.自然辩证法(1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3学分)

1.计算机科学研究方法(2学分)

2.专业外语(1 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18学分)

1.高级工程数学(3学分)

2.程序设计方法学(3学分)

3.具体数学(3 学分)

128

4.数理逻辑(3 学分)

5.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3学分)

6.计算智能(3 学分)

7.密码学原理(3学分)

8.程序语言理论(3学分)

9.高级算法(3 学分)

10.Internet协议原理(3学分)

11.现代计算机网络(3学分)

12.分布式系统(3学分)

13.高级操作系统(3学分)

14.高级数据库系统(3学分)

15.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3学分)

16.图像分析(3学分)

17.高级软件工程(3学分)

18.软件质量管理及软件测试(2学分)

19.日语(上)(0.5学分)

20.日语(下)(0.5学分)

21.生物信息学(2学分)

22.数字图像处理(2学分)

23.信息安全中的数学基础(2学分)

24.信息安全讨论班(2学分)

25.计算理论基础(2学分)

26.智能决策系统(2学分)

27.软件系统的分析与测试讨论班(2学分)

28.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2学分)

29.通信基础(2学分)

30.无线宽带通信技术(2学分)

31.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发展讨论班(2学分)

129

32.嵌入式操作系统讨论班(2学分)

33.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讨论班(2 学分)

34.本体工程与应用(2学分)

35.多媒体技术(2学分)

36.用户行为分析与推荐技术讨论班(2学分)

37.高级机器学习(2学分)

38.计算机图形学选讲(2学分)

39.数字信号处理(2学分)

40.文本图像识别讨论班(2学分)

41.统计特征与模式分类讨论班(2 学分)

42.文本挖掘讨论班(2学分)

43.时空数据库讨论班(2学分)

44.计算机图形几何处理讨论班(2 学分)

45.现代网络技术与应用(2学分)

46.机器学习导论(2学分)

47.数字图像处理技术(2学分)

48.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2学分)

49.多媒体系统与应用(2学分)

50.嵌入系统应用技术(2学分)

51.智能优化算法设计与实践(2学分)

(四)专业实践(6学分)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

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

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工程硕士的专

业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年。

六、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

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

130

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

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

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

用性。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七、论文评审与答辩

(一)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获得培养方案

规定的学分,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二)论文除需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 2 位本领域或相近

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 3 - 5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31

十一、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251】

2013 年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华东师范大学 MBA 项目以“滋心养智、厚文重义”为理念,依托师大深厚

的人文底蕴和育人文化,汲取优势学科的精髓,致力于培养“富情商、高智商、

厚文商”的睿智型商科管理人才。

二、招生对象

招收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从事企业管

理工作的人员,截至入学年份 9 月,研究生毕业满两年,本科毕业满三年,专

科毕业满五年,身体健康。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2.5年(五个学期);脱产全日制学习方式,学

制为 2年(四个学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

请。

四、培养方向

市场营销、创业与投资、金融与财务、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综合管理。

五、培养方式

MBA 研究生的培养,特别强调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外资料阅读和实践

环节训练等方式。学生将组成各类学习小组,进行案例讨论、文献阅读、学习

交流和实践训练。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开题前应至少修满 48 个课程学分,其中公共课 6学分,

专业必修课 22学分,专业方向选修课 20 学分。除课程学分外,研究生在学期间

还需要完成必修的实践环节(六选五)修满 5 个实践学分。相应课程及学分要

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 211-212页附表)

(一)公共课(6学分)

1.商务英语(4 学分)

2.政治(2学分)

132

(二)专业必修课(22学分)

1.管理经济学(2学分)

2.组织行为学(2学分)

3.会计学(2学分)

4.数据模型与决策分析(2学分)

5.市场营销(2 学分)

6.人力资源管理(2学分)

7.财务管理(2 学分)

8.管理信息系统(2学分)

9.战略管理(2 学分)

10.公司治理(2学分)

11.电子商务(2学分)

(三)专业方向选修课(20学分)

1.市场营销方向

服务营销、网络营销、战略品牌管理、国际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等

2.创业与投资方向

创业管理、商业模式、项目管理等

3.金融与财务方向

证券投资学、财务报表分析、公司财务案例、商业银行管理、投资银行业

务、中国货币政策、国际金融与外汇业务等

4.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方向

人格心理与行为、情绪心理与管理、心理与社会行为、领导心理学等

5.综合管理方向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商法、企业与公司法、国际企业管理、运营管理、企

业法律风险与防范等

6.管理素养与智慧系列

危机管理、艺术品投资与鉴赏、孙子兵法与经营战略、《周易》哲学与管理

智慧、博弈论与商业思维等

133

(四)实践学分(必修环节,六选五,不计入课程学分)

1.新生拓展(1 学分)

2.管理实践(1 学分)

3.企业体验日(1学分)

4.职场讲座(1 学分)

5.组织活动(1 学分)

6.参与活动(1 学分)

七、学位论文

研究生在修满所需学分后,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应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脱产班学员原则上在第二学期末开始进入选导师和论文写作阶段,在职班学员

原则上在第三学期末开始进入选导师和论文写作阶段,论文撰写时间原则上不

得少于一年的时间。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34

十二、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252】

2013 年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

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

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

题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报考资格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当年有关文件为准。一般要求具有大学本科

学历和三年(含三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具体见当年招生简章)。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制为 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培养方向

目前设置三个专业方向,即行政管理、教育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今后将根据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以及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专业方

向进行调整。

五、培养方式

入学的学生可以选择“脱产”或“非脱产”方式进行学习。“脱产”学习指

脱离工作岗位,全时在学校学习的学习方式。“非脱产”学习指不脱离工作岗位,

利用业余时间到学校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非脱产”学习时间一般为周末及晚

上,也可以是每学期集中安排的一段时间教学学习。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至少应修满 36 学分。其中,公共课 4学分,专业必修

课 21学分,专业选修课 9学分,专业实践 2 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

(课程计划表见 213-215页附表)

(一)公共课(4学分)

1.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2学分)

2.外语(2学分)

135

(二)专业必修课(≥21学分)

1.公共管理(3 学分)

2.公共政策分析(2学分)

3.政治学(2学分)

4.公共经济学(3学分)

5.行政法(2学分)

6.社会研究方法(2学分)

7.组织行为学﹡(2学分)

8.管理经济学﹡(2学分)

9.人力资源管理﹡(2学分)

10.MPA学位论文写作指导(1学分)

11.人文社会科学精品讲座(2学分)

12.公共管理专家学者专题讲座(1 学分)

(注:﹡课程三选二)

(三)专业选修课(≥9学分)

●行政管理方向:

1.城市规划与管理(2学分)

2.社区管理(2 学分)

3.危机管理(2 学分)

4.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分析(2学分)

5.社会保障(2 学分)

6.经济法(2学分)

●教育管理方向:

1.教育行政管理(2学分)

2.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2学分)

3.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4.教育财政学(2学分)

5.教育管理伦理(2学分)

136

6.教育人力资源管理(2学分)

7.教师与校长发展研究(2学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2学分)

2.绩效评估与薪酬管理(2学分)

3.劳动法(2学分)

4.人事心理与测评(2学分)

5.劳动人事法规政策(2学分)

6.人力资源管理实务(2学分)

(四)专业实践(2学分)

师生共同制定实践方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赴实践单位进行专业实践

活动。活动结束后由实践单位负责人对学生实践表现做出鉴定,学生撰写实践

报告(3000 字以上),最后综合各方表现由指导教师对本次实践活动做出评价

并给予成绩。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体现专业学位的特点,选题紧密结合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

题,特别鼓励学生选择与自己的工作领域和工作岗位相关的问题展开论文研究。

学生应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展开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述,并提出相关

政策建议或改进管理的措施。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经过开题、写作、答

辩等环节完成。其中,论文开题时间应至少在答辩前半年进行,论文正文字数

应在 2万字以上。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论文选题

1. 论文选题提倡研究公共管理领域具有实践意义的应用性题目,避免纯理

论研究的学术性题目。

2. 论文选题一般不应超出公共部门和社会组织范围。我国的公共部门包括

各级政府机关、党群组织、各类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即各种非营利组织;国

外的公共部门主要指政府系统。论文选题也可以涉及与公共部门管理相关的领

域。

137

3. 论文选题宜小不宜大,可以是研究公共部门中某一系统、某一层级、某

一部门、某一事业类别、某一社会组织类别中某一问题的题目。

(二)论文基本要求及格式

1. 论文应注重研究和解决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具有现实意义和

应用价值的问题。

2. 论文研究应理论联系实际,即综合运用公共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诊

断、分析、解决公共管理的实际问题。

3. 论文须在绪论或导论部分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

现状,具体说明研究方法等。

4. 论文要有一定数量的注释和参考文献。

5. 论文字数一般要求在2万字以上。

6. 论文文本复制检测的文字复制比低于15%。

7. 论文撰写中严禁抄袭等违反学术规范或学术道德的行为。

8. 论文的中英文题目、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章节目、文句、图表、

注释、参考文献、附录以及排版等应规范,符合统一规定的体例和格式。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38

十三、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254】

2013 年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和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具有

社会责任感、创业创新能力和旅游职业素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

能够胜任现代旅游业与相关行业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包

括:具有国际战略眼光、熟悉国际惯例的高层旅游管理人才;了解国际国内旅

游市场、具有海内外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端旅游经营人才;熟悉旅游实务、掌握

现代管理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邮轮旅游、会展旅游、都市旅游等旅游新业态

管理、经营人才。

二、招生对象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有 5 年或 5 年以上工

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或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2 年或 2 年以上工作经

验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2.5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其中,

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 1 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培养方向

设置旅游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企业管理、都市旅游与休闲娱乐、会展管

理等方向。

五、培养方式

(一)在课程体系上,分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实践

等模块。

(二)在教学内容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旅游业关联性强、辐

射面广和构成复杂的特点,在专业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融合不同的专业选修课

程进行旅游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将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团队

139

学习和专业实(见)习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突出旅游管理实践导向。

(四)在师资配备上,采用开放式、多元化的师资配备。聘请国内外知名

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与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为研究生授课,包括来自国内外

知名旅游企业的领军人物、资深高管人员、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所聘请的教师

不仅具有在旅游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并拥有较高的学历,同时

还具有为国内外一流旅游企业、政府及行业协会担任顾问等或管理咨询的经验。

(五)在考核形式上,改变以传统考试为主要标准的课程考核形式,形成

由课程考试、案例讨论、管理模拟、商业实战、小论文等部分组成的综合评价

体系。学位考评由课程学习成绩、专业实践报告、学位论文三部分组成,由旅

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评定小组负责审核。

(六)在毕业论文上,采取导师组形式,通过集体培养与导师个人负责相

结合的指导方式,吸收旅游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高级管理

职位的人员共同参与到学位论文开题、评阅、答辩等研究生培养环节。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2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专业必修课 17 学分,专业选修课

8 学分,专业实践 2 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 216 页附

表)

(一)公共课(5 学分)

1.公共英语(2 学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7 学分)

1.旅游产业经济分析(2 学分)

2.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2 学分)

3.旅游营销(2 学分)

4.旅游规划与战略(2 学分)

5.旅游投资与财务管理(2 学分)

140

6.服务管理(2 学分)

7.旅游信息系统(2 学分)

8. 专业英语(3 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8 学分)

1.旅游战略管理(2 学分)

2.旅游景区设计与项目配置(2 学分)

3.旅游者消费行为与决策(2 学分)

4.旅游活动策划与管理(2 学分)

5.都市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2 学分)

6.旅游管理沟通(2 学分)

7.会展与商务旅游(2 学分)

8.旅游人力资源管理(1 学分)

9.邮轮旅游与市场开发(1 学分)

10.东方管理思想与旅游企业管理(1 学分)

11.实习与研究报告(1 学分)

12.旅游产业发展前沿讲座(1 学分)

(四)专业实践(2 学分)

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研究生应

保质保量完成专业实践计划,提交专业实践报告。

七、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 3 万字。论文形式可是专题研究类论文、旅

游项目规划设计类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无论何种形式的论文,所涉

及的事例必须为真实而非虚构的事例。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41

十四、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255】

2013 年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计

算机知识解决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高职业素养,胜任图书情报

行业的实际工作,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

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基本要求为:

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

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 掌握图书情报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图书情报工作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

事图书情报业务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能力。

3. 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手段从事信息服务,适应社会信息化建设

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4. 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2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

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培养方向

1.图书馆管理与服务

2.企业竞争情报

3.档案管理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每年选择1到2个方向进行培养。

五、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体现厚

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课程、实践类课程。

142

指导教师采取双导师制。一位导师来自教学培养单位,一位导师来自图书

情报机构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

小组。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至少应修满 36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专业必修课 21学分,专业选修

课 4 学分,专业实践 6 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 217

页附表)

(一)公共课(5学分)

1.专业英语(2 学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21学分)

1.图书情报基础(3学分)

2.信息组织(3 学分)

3.情报分析(3 学分)

4.信息服务(2 学分)

5.竞争情报(2 学分)

6.信息系统(信息资源数据库)(3 学分)

7.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2学分)

8.图书情报行业发展前沿(3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4学分)

1.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2学分)

2.电子商务(2 学分)

3.信息资源建设(2学分)

4.学科服务与参考工作(2学分)

5.实践领域案例分析(2学分)

6.数字档案理论与实践(2学分)

7.知识管理(2 学分)

143

8.IT项目管理(2学分)

(四)专业实践(6学分)

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时间不少于 6 个月。实践内容包

括:

1.文献分类与编目

2.信息服务(含信息检索、参考咨询)

3.竞争情报数据分析

4.竞争情报案例策划

5.信息系统管理(图书、档案系统)

研究生应在专业实践申请时提交实践计划,在专业实践结束后撰写实践总

结报告。根据实践表现和实践总结报告,经导师评定小组评审,通过后可获得

相应学分。

七、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眼实际问题、面向图书情报

工作实务。论文内容要有现实性、应用性,体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学位论文形式可采用案例分析、研究报告、专项调查报告等。

学位论文须由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须有一位具有实践经

验的本领域校外专家;论文评审应重点审核研究生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综合解

决图书情报实际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八、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

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

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审批,授予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44

十五、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351】 (一)音乐【135101】

2013 年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音乐)

一、培养目标

华东师范大学 MFA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依托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已有的

育人文化,以“通识博雅、技艺卓群”为培育理念,致力于培养适应国家及地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艺术技能的高层次、

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为: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积极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具有系统的音乐专业知识、高水平的音乐表演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

与表现力。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

二、招生对象

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

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3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

接受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方向

1.钢琴

2.声乐

3.指挥

4.作曲

5.管弦乐器演奏(含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长笛、双簧管、

单簧管、大管、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竖琴、打击乐)

145

五、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采用

课堂讲授、“一对一” 技能技巧训练、团体合作模式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

的培养方式。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研究生的实际

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制订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具体方式为:

1.突出实践课程设置。积极创造艺术实践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

确保实践课环节占专业必修课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不低于 60%。

2.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下的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

合的方式。指导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导师和指导小组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个人学

习的主体作用。

3.实行双导师制。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实

践类课程,加强学生艺术表演能力的培养。

4.课程学习为主。采取面授、自学、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堂培养方式,

在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其艺术表演的综合实

践能力。

六、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实践课、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

和一般选修课)。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共 52 学分,其中公共课 10学分,专业必修

课与专业实践课 36 学分(其中专业实践课不低于 60%),选修课 6学分。

1.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其审美视野,增强其理解作

品的能力和对外交往的能力。

2.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拓宽研究生的学术

视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以及在作品技巧及风格呈现等方面的综合能

力。

3.专业实践课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质与应用技能的提升为核心,

增强学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4.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

146

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

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 218-220页附表)

(一)公共课(10学分)

1.专业外语(2学分)

2.政治(3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3.艺术原理(2学分)

4.综合人文-科学素养系列讲座(3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36学分,其中专业实践课与专业实习≥22学分)

具体为:专业理论课程 6学分,专业实践课程 24学分,专业实习 6学分。

● 钢琴艺术方向:

专业理论课程(6学分)

1.视唱练耳(2 学分)

2.西方音乐史(2学分)

3.音乐分析(2 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24学分)

1钢琴(2*4学分)

2.室内乐(2*4 学分)

3.钢琴伴奏(2*4 学分)

专业实习(6学分)

● 声乐艺术方向:

专业理论课程(6学分)

1.视唱练耳(2 学分)

2.西方音乐史(2学分)

3.音乐分析(2 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24学分)

147

1.声乐(2*4学分)

2.合唱(2*4学分)

3.重唱(3*2学分)

4.艺术歌曲(2 学分)

专业实习(6学分)

● 指挥艺术方向:

专业理论课程(6学分)

1.视唱练耳(2 学分)

2.西方音乐史(2学分)

3.音乐分析(2 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24学分)

1.指挥法(2*4 学分)

2.钢琴(2*4学分)

3.配器(2学分)

4.乐队实践(3*2 学分)

专业实习(6学分)

● 作曲方向:

专业理论课程(6学分)

1.视唱练耳(2 学分)

2.西方音乐史(2学分)

3.音乐分析(2 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24学分)

1.和声(2*2学分)

2.作曲(2*4学分)

3.配器(2*2学分)

4.重奏写作(2*2 学分)

5.近现代作品分析(2*2学分)

专业实习(6学分)

148

● 管弦乐器演奏方向:

专业理论课程(6学分)

1.视唱练耳(2 学分)

2.西方音乐史(2学分)

3.音乐分析(2 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24学分)

1.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

大管、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竖琴、打击乐)(2*4学分)

2.室内乐(2*4 学分)

3.管弦乐队排练(2*4学分)

专业实习(6学分)

(三)选修课(≥6学分)

▇专业选修课(≥4学分)

1.和声(2学分)

2.钢琴即兴弹奏(2学分)

3.流行音乐文化(2学分)

4.作品视听(2 学分)

5.二十世纪西方音乐(2学分)

6.中国音乐史导论(2学分)

▇一般选修课(≥2学分)

1.雕塑与公共艺术研究(2学分)

2.陶艺(2学分)

3.绘画语言研究(2学分)

4.超级写实绘画(2学分)

5.中国画艺术收藏与鉴定(2学分)

6.中国画艺术市场专题(2学分)

7.博物馆与美术馆和艺博会实践(2学分)

8.时尚设计研究(2学分)

149

9.中外文化史研究(2学分)

10.中外设计比较研究(2学分)

11.设计构成和创作研究(2学分)

12.设计理论前沿研究(2学分)

13.城市标识系统设计(2学分)

14.数码艺术与表现(2学分)

15.设计心理学(2学分)

16.数字内容创意设计(2学分)

17.数字影视导演研究(2学分)

18.音声设计(2学分)

19.网络媒体制作(2学分)

20.中国数码电视电影研究(2学分)

21.节目创意研究(2学分)

22.公共演讲(2学分)

23.中国书法简史(2学分)

24.历代书法理论选读(2学分)

25.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与传播研究(2学分)

26.中国书法文献数字化研究(2学分)

27.书法心理与文化差异(2学分)

28.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2学分)

29.书法、装置与表演(2学分)

七、毕业考核

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强调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艺术硕士专

业学位研究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后,须参加毕业考核。毕业考核包含实践展示和

学位论文答辩(实践展示水平是毕业考核的主要方面),其中实践展示占 70%,

学位论文占 30%。实践展示选题应该有一定的艺术性、探索性和原创性,体现

一定的创作功力,有一定的工作量。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应

是对作品的创作思考和理论阐释。

150

院系应组织答辩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 3-5 人组成,对

实践展示进行评分,成绩按百分制记分(注: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

不合格四种。优秀:≥90;良好:89-75;合格:74-60;不合格:≤59)。

(一)实践展示

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作品(学位作品)是专业创作能

力和实践能力的专门展示,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研究生至少举办两场个人

音乐会,其中一场作为学位音乐会。各专业方向的具体要求如下:

1.钢琴方向

音乐会纯演奏时间不得低于 50 分钟,曲目须涵盖复调作品、古典奏鸣曲、

浪漫时期作品、印象派作品、近现代作品以及中国钢琴作品中至少三种以上类

型的作品。

2.声乐方向

音乐会纯表演时间不少于 45 分钟,演唱曲目须涵盖巴洛克、古典、浪漫、

20 世纪中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题材包括不同风格的中外艺术歌曲和咏叹调。

演唱曲目不少于两种语言,中文除外(民族声乐方向可包含中文)。

3.指挥方向

音乐会时间不少于 60分钟。乐队指挥专业,每场音乐会演奏内容须涵盖一

部交响乐作品(四个乐章)以及一首协奏曲。

4.作曲方向

提交四部以上作品,包括一部室内乐(约 10分钟),一部管弦乐(约 15-20

分钟)。

5.管弦乐器演奏方向

音乐会纯演奏时间不少于 50分钟,曲目须涵盖古典、浪漫、现代三个时期

的作品。

(二)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学生对毕业作品所进行的创作思考和理论阐释。理论阐述要求

紧密围绕学位作品进行,要针对学位作品创作实践及其在该专业领域发展坐标

中的位置作出阐述和分析,二者不能脱离。既要体现艺术性即艺术表现,又要

151

体现学术性即理论水平,达到艺术性和学术性的融合,理论深度和艺术表现的

贯通。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前沿性,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的形式须符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基本要求》,正文

篇幅一般不少于 8000 字。

八、学位授予

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

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

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

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

证书。

152

(二)广播电视【135105】

2013 年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广播电视)

一、培养目标

华东师范大学 MFA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依托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已有的

育人文化,以“通识博雅、技艺卓群”为培育理念,致力于培养适应国家及地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艺术技能的高层次、

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为: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积极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艺术设计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

现力;熟练掌握广播电视的基本原理,具备从事广播电视实践所需要的专业素

养、技能与方法;能够胜任新技术变革对广播电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

二、招生对象

艺术硕士(广播电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

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3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

接受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方向

1.数字媒体艺术

2.播音主持艺术

3.书法视觉艺术传播

五、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采用

课堂讲授、技能技巧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应根据培养方

153

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制订

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具体方式为:

1.突出实践课程设置。积极创造艺术实践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

确保实践课环节占专业必修课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不低于 60%。

2.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下的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

合的方式。指导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导师和指导小组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个人学

习的主体作用。

3.实行双导师制。与广播电视实践紧密结合,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

导实践类课程,加强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

4.课程学习为主。采取面授、自学、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堂培养方式,

在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其艺术的综合实践能

力。

5.赴国外学习。对符合联合培养的学生,可以“1+1+1”等模式,与国外合

作学校联合培养攻读双学位。

六、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实践课、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

和一般选修课)。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共 52 学分,其中公共课 10学分,专业必修

课与专业实践课 36 学分(其中专业实践课不低于 60%),选修课 6学分。

1.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其审美视野,增强其理解作

品的能力和对外交往的能力。

2.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拓宽研究生的学术

视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

能力。

3.专业实践课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质与应用技能的提升为核心,

增强学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4.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

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

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54

具体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 221-222页附表)

(一)公共课(10学分)

1.专业外语(2学分)

2.政治(3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3.艺术原理(2学分)

4.综合人文-科学素养系列讲座(3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36学分,其中专业实践课与专业实习≥22学分)

具体为:专业理论课程 14 学分,专业实践课程 16 学分(各方向专业理论

课程 1、2为各专业方向共同设置课程),专业实习 6学分。

● 数字媒体艺术方向:

专业理论课程(14学分)

1.全媒体传播(3学分)

2.广播电视前沿研究(4学分)

3.电视栏目及频道包装研究(4学分)

4.广播电视艺术史(3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16学分)

1.数字媒体艺术创作(4学分)

2.3D影视制作(4学分)

3.虚拟角色表演(4学分)

4.影视动画配音(4学分)

专业实习(6学分)

● 播音主持艺术方向:

专业理论课程(14学分)

1.全媒体传播(3学分)

2.广播电视前沿研究(4学分)

3.电视栏目及频道包装研究(4学分)

155

4.口语传播研究(3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16学分)

1.出镜记者报道(4学分)

2.节目主持创作(4学分)

3.即兴口语表达(4学分)

4.社会表演(4 学分)

专业实习(6学分)

● 书法视觉艺术传播方向:

专业理论课程(14学分)

1.全媒体传播(3学分)

2.广播电视前沿研究(4学分)

3.中国书法与跨文化传播(4学分)

4.书法美学(3 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16学分)

1.楷、行、隶、篆的临摹与创作(4学分)

2.不同书体的三维空间比较研究(4学分)

3.书法与现代视觉艺术(4学分)

4.书法艺术创作(4学分)

专业实习(6学分)

(三)选修课(≥6学分)

▇专业选修课(≥4学分)

1.数字内容创意设计(2学分)

2.数字影视导演研究(2学分)

3.音声设计(2 学分)

4.网络媒体制作(2学分)

5.中国数码电视电影研究(2学分)

6.节目创意研究(2学分)

7.公共演讲(2 学分)

156

8.中国书法简史(2学分)

9.历代书法理论选读(2学分)

10.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与传播研究(2学分)

11.中国书法文献数字化研究(2学分)

12.书法心理与文化差异(2学分)

13.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2学分)

14.书法、装置与表演(2学分)

▇一般选修课(≥2学分)

1.和声(2学分)

2.钢琴即兴弹奏(2学分)

3.流行音乐文化(2学分)

4.作品视听(2 学分)

5.二十世纪西方音乐(2学分)

6.中国音乐史导论(2学分)

7.雕塑与公共艺术研究(2学分)

8.陶艺(2学分)

9.绘画语言研究(2学分)

10.超级写实绘画(2学分)

11.中国画艺术收藏与鉴定(2学分)

12.中国画艺术市场专题(2学分)

13.博物馆与美术馆和艺博会实践(2学分)

14.时尚设计研究(2学分)

15.中外文化史研究(2学分)

16.中外设计比较研究(2学分)

17.设计构成和创作研究(2学分)

18.设计理论前沿研究(2学分)

19.城市标识系统设计(2学分)

20.数码艺术与表现(2学分)

157

21.设计心理学(2学分)

七、毕业考核

艺术硕士(广播电视)专业学位强调广播电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艺

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后,须参加毕业考核。毕业考核包含实

践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实践展示水平是毕业考核的主要方面,其中实践展示

占 70%,学位论文占 30%。实践展示选题应该有一定的艺术性、探索性和原创性,

体现一定的创作功力,有一定的工作量。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

应是对作品的创作思考和理论阐释。

院系应组织答辩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 3-5 人组成,对

作品进行评分,成绩按百分制记分(注: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

合格四种。优秀:≥90;良好:89-75;合格:74-60;不合格:≤59)。

(一)实践展示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作品(学位作品)是专业实践能力的专门

展示,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各专业方向的具体要求如下:

1.数字媒体艺术方向

以剧情形式或艺术纪录片的形式独立完成一部影视短片的创作。须有相对

完整的故事和情节,有较鲜明的人物,片长不少于 25-30 分钟。也可以 MV/音

乐电视或影视广告片的形式完成创作,要求:①需作为导演或摄影或二维/三位

特效制作人员或制作人等主创人员独立完成作品创作与制作;②长度在 3 分钟

以上的 MV作品不少于 2个,30或 30秒以上的影视广告作品不少于 3个。

2.播音主持艺术方向

自我设计文案,选择采访对象,组织现场驾驭与演播,一次性录制成 30

分钟左右的播音主持作品,可选择新闻、谈话、社教、综艺等节目类型。要求

作品观点正确、主题鲜明、符合播出标准。内容充实、画面丰富,音响清晰,

形式新颖,体现出主持人较强的节目驾驭力和语言传播力。

3.书法视觉艺术传播方向

实践展示选题应该有一定的艺术性、探索性和原创性,体现一定的创作功

力。书法作品不得少于 10幅(以 4尺条幅、6 尺条幅或类似的尺寸等为准,小

158

楷另可适当缩小),篆刻 10方(尺寸自定)。

(二)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学生对学位作品所进行的创作思考和理论阐释。理论阐述要求

紧密围绕学位作品进行,要针对学位作品创作实践及其在该专业领域发展坐标

中的位置作出阐述和分析,二者不能脱离。既要体现艺术性即艺术表现,又要

体现学术性即理论水平,达到艺术性和学术性的融合,理论深度和艺术表现的

贯通。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前沿性,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的形式须符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基本要求》,正文

篇幅一般不少于 6000 字。

八、学位授予

艺术硕士(广播电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

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

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

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

学位证书。

159

(三)美术【135107】

2013 年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美术)

一、培养目标

华东师范大学 MFA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依托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已有的

育人文化,以“通识博雅、技艺卓群”为培育理念,致力于培养适应国家及地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美术技能的高层次、

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积极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美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美术创作能力和较强的美术理解力与表现力。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

二、招生对象

艺术硕士(美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

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3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

接受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方向

1.中国画艺术

2.西方艺术

3.当代艺术

4.雕塑与公共艺术

5.艺术市场

6.书法篆刻艺术

五、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采用

课堂讲授、技能技巧训练及美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应根据培养方

160

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制订

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具体方式为:

1.突出实践课程设置。积极创造艺术实践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

确保实践课环节占专业必修课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不低于 60%。

2.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下的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

合的方式。指导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导师和指导小组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个人学

习的主体作用。

3.实行双导师制。与美术创作实践紧密结合,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

导实践类课程,加强学生创作应用能力的培养。

4.课程学习为主。采取面授、自学、讨论和美术实践相结合的课堂培养方

式,在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其美术的综合实

践能力。

六、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实践课、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

和一般选修课)。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共 52 学分,其中公共课 10学分,专业必修

课与专业实践课 36 学分(其中专业实践课不低于 60%),选修课 6学分。

1.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其审美视野,增强其理解作

品的能力和对外交往的能力。

2.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

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

3.专业实践课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质与应用技能的提升为核心,

增强学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4.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

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

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 223-226页附表)

(一)公共课(10学分)

1.专业外语*(2学分)

161

2.政治*(3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3.艺术原理(2学分)

4.综合人文-科学素养系列讲座(3学分)

[注:*留学生改上高级汉语(4学分)和中国概况(2 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36学分,其中专业实践课与专业实习≥22学分)

具体为:

1.中国画艺术、艺术市场、书法篆刻艺术方向:专业理论课程 6 学分,专

业实践课程 24学分,专业实习 6学分;

2.西方艺术、当代艺术方向:专业理论课程 9学分,专业实践课程 21学分,

专业实习 6学分;

3.雕塑与公共艺术方向:专业理论课程 7学分,专业实践课程 23学分,专

业实习 6学分。

各方向专业理论课程 2为各专业方向共同设置课程。

● 中国画艺术:

专业理论课程(6学分)

1.美术创作方法研究(2学分)

2.美术学前沿讲座(2学分)

3.美术鉴赏及其教学(2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24学分)

1.写生与文化考察(2学分)

2.中国画语言与技法(9学分)

3.中国画临摹(4学分)

4.书法篆刻(3 学分)

5.中国画创作(4学分)

6.中国画艺术活动策划实务(2学分)

专业实习(6学分)

162

● 西方艺术、当代艺术方向:

专业理论课程(9学分)

1.美术创作方法研究(2学分)

2.美术学前沿讲座(2学分)

3.艺术思潮(2 学分)

4.艺术个案与文献(3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21学分)

1.写生与文化考察(2学分)

2.艺术语言研究(3学分)

3.艺术形态与媒介(2学分)

4.专业基础练习(3学分)

5.艺术表现及语境(4学分)

6.艺术创作及空间(4学分)

7.图像方式与文本解析(3学分)

专业实习(6学分)

● 雕塑与公共艺术方向:

专业理论课程(7学分)

1.美术创作方法研究(2学分)

2.美术学前沿讲座(2学分)

3.传统民居与园林艺术研究(3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23学分)

1.写生与文化考察(2学分)

2.素描造型与空间想象(3学分)

3.公共空间与雕塑(3学分)

4.公共空间与壁画(3学分)

5.雕塑与公共艺术案例分析及练习(3学分)

6.装置与视听艺术拓展(3学分)

7.公共空间营造实践(4学分)

163

8.形式构成与材料肌理(2学分)

专业实习(6学分)

● 艺术市场方向:

专业理论课程(8学分)

1.美术创作方法研究(2学分)

2.美术学前沿讲座(2学分)

3.中国美术史(4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22学分)

1.艺术市场专题(4学分)

2.文化产业专题(4学分)

3.金石书画专题(3学分)

4.艺术投资专题(3学分)

5.艺术管理与实践(2学分)

6.艺术收藏与鉴定(2学分)

7.文物鉴定与博物馆实务(2学分)

8.写生与文化考察(2学分)

专业实习(6学分)

● 书法篆刻艺术方向:

专业理论课程(6学分)

1.美术创作方法研究(2学分)

2.美术学前沿讲座(2学分)

3.中国书法史(2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24学分)

1.金石文字学(2学分)

2.书法临摹(4 学分)

3.篆刻临摹(3 学分)

4.书法语言与技法(6学分)

5.书法创作(4 学分)

164

6.写生与文化考察(2学分)

7.篆刻创作(3 学分)

(三)选修课(≥6学分)

▇专业选修课(≥4学分)

1.雕塑与公共艺术研究(2学分)

2.陶艺(2学分)

3.绘画语言研究(2学分)

4.超级写实绘画(2学分)

5.中国画艺术收藏与鉴定(2学分)

6.中国画艺术市场专题(2学分)

7.博物馆与美术馆和艺博会实践(2学分)

▇一般选修课(2学分)

1.和声(2学分)

2.钢琴即兴弹奏(2学分)

3.流行音乐文化(2学分)

4.作品视听(2 学分)

5.二十世纪西方音乐(2学分)

6.中国音乐史导论(2学分)

7.时尚设计研究(2学分)

8.中外文化史研究(2学分)

9.中外设计比较研究(2学分)

10.设计构成和创作研究(2学分)

11.设计理论前沿研究(2学分)

12.城市标识系统设计(2学分)

13.数码艺术与表现(2学分)

14.设计心理学(2学分)

15.数字内容创意设计(2学分)

16.数字影视导演研究(2学分)

165

17.音声设计(2学分)

18.网络媒体制作(2学分)

19.中国数码电视电影研究(2学分)

20.节目创意研究(2学分)

21.公共演讲(2学分)

22.中国书法简史(2学分)

23.历代书法理论选读(2学分)

24.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与传播研究(2学分)

25.中国书法文献数字化研究(2学分)

26.书法心理与文化差异(2学分)

27.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2学分)

28.书法、装置与表演(2学分)

七、毕业考核

艺术硕士(美术)专业学位强调美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艺术硕士专

业学位研究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后,须参加毕业考核。毕业考核包含实践展示和

学位论文答辩。实践展示水平是毕业考核的主要方面,其中实践展示占 70%,

学位论文占 30%。实践展示选题应该有一定的艺术性、探索性和原创性,体现

一定的创作功力,有一定的工作量。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应

是对毕业作品的创作思考和理论阐释。

院系应组织答辩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 3-5 人组成,对

作品进行评分,成绩按百分制记分(注: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

合格四种。优秀:≥90;良好:89-75;合格:74-60;不合格:≤59)。

(一)实践展示

艺术硕士(美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作品(学位作品)是专业创作能

力和实践能力的专门展示,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研究生在毕业前须举办毕

业作品展。各专业方向的具体要求如下:

1.中国画艺术方向

学位作品不少于6幅,写意作品画幅不得小于90cm×90cm(或68cm×136cm),

166

不超过 2m×2m,工笔作品不得小于 68cm×68cm(或 34cm×138cm),以创作展

的形式进行公开展示。

2.西方艺术、当代艺术方向

学位作品(创作实践)不少于 2-3 幅,画幅不得小于 70cm×70cm、不超过

2m×2m,以创作展的形式进行公开展示。

3.雕塑与公共艺术方向

学位作品(创作实践)高宽大于 60cm 的不少于 2-3座,高宽小于 60cm 的

不少于 4- 5座,高宽不超过 2m×2m,以创作展的形式进行公开展示。

4.艺术市场方向

学位作品以实践与应用为考察内容,提交一部展览的策划、制作或营销等

至少一项工作的实践报告。并能提交相关证明(如图片、音响资料等)。

5.书法篆刻艺术方向

学位作品不少于 10 幅,尺寸不小于 34cm×138cm(或 68cm×68cm),小楷

作品可适当缩小;篆刻作品 10方,尺寸自定。

(二)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学生对学位作品所进行的创作思考和理论阐释。理论阐述要求紧

密围绕学位作品进行,要针对学位作品创作实践及其在该专业领域发展坐标中

的位置作出阐述和分析,二者不能脱离。既要体现艺术性即艺术表现,又要体

现学术性即理论水平,达到艺术性和学术性的融合,理论深度和艺术表现的贯

通。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前沿性,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

位论文的形式须符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基本要求》,正文篇

幅一般不少于 8000 字。

八、学位授予

艺术硕士(美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

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

业证书;经各专业学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167

(四)艺术设计【135108】

2013 年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艺术设计)

一、培养目标

华东师范大学 MFA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依托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已有的

育人文化,以“通识博雅、技艺卓群”为培育理念,致力于培养适应国家及地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艺术技能的高层次、

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积极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艺术设计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艺术设计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设

计表现力。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

二、招生对象

艺术硕士(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

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 3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5 年。原则上不

接受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专业方向

1.环境设计(含城市更新设计、公共艺术设计)

2.视觉传达设计(含多媒体设计)

3.工业设计

4.设计文化与管理

5.动漫与影像设计

五、培养方式

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采用

课堂讲授、技能技巧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应根据培养方

168

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制订

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具体方式为:

1.突出实践课程设置。积极创造艺术实践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

确保实践课环节占专业必修课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不低于 60%。

2.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下的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

式。指导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导师和指导小组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个人学习的主体作用。

3.实行双导师制。与艺术设计实践紧密结合,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设计

师配合指导实践类课程,加强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

4.课程学习为主。采取面授、自学、讨论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课堂培养方式,在

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其艺术设计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实践课、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

和一般选修课)。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共 52 学分,其中公共课 10学分,专业必修

课与专业实践课 36 学分(其中专业实践课不低于 60%),选修课 6学分。

1.公共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其审美视野,增强其理解作

品的能力和对外交往的能力。

2.专业必修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

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

3.专业实践课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质与应用技能的提升为核心,

增强学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4.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选修课程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

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

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 227-229页附表)

(一)公共课(10学分)

1.专业外语(2学分)

2.政治(3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169

(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3.艺术原理(2学分)

4.综合人文-科学素养系列讲座(3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36学分,其中专业实践课与专业实习≥22学分)

具体为:专业理论课程 14 学分,专业实践课程 16 学分(各方向专业理论

课程 1、2,专业实践课程 1为各专业方向共同设置课程),专业实习 6学分。

● 环境设计方向:

专业理论课程(14学分)

1.设计风格与流派研究(3学分)

2.设计文献检索与研究方法(3学分)

3.景观设计史(4学分)

4.室内设计史(4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16学分)

1.材料与形式(4学分)

2.室内空间设计(3学分)

3.文化空间与城市更新设计(3学分)

4.公共艺术设计(3学分)

5.景观设计(3 学分)

专业实习(6学分)

● 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专业理论课程(14学分)

1.设计风格与流派研究(3学分)

2.设计文献检索与研究方法(3学分)

3.传播设计研究(4学分)

4.图形设计研究(4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16学分)

1.材料与形式(4学分)

2.字体与编排设计(3学分)

170

3.插图设计(3 学分)

4.招贴设计(3 学分)

5.包装设计(3 学分)

专业实习(6学分)

● 工业设计方向:

专业理论课程(14学分)

1.设计风格与流派研究(3学分)

2.设计文献检索与研究方法(3学分)

3.产品设计方法研究(4学分)

4.产品设计流程研究(4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16学分)

1.材料与形式(4学分)

2.产品设计与市场(3学分)

3.产品材料与技术(3学分)

4.产品语义表达(3学分)

5.产品服务设计(3学分)

专业实习(6学分)

● 设计文化与管理方向:

专业理论课程(14学分)

1.设计风格与流派研究(3学分)

2.设计文献检索与研究方法(3学分)

3.设计管理与品牌学概论(4学分)

4.品牌形象的文化与美学研究(4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16学分)

1.材料与形式(4学分)

2.品牌形象传播与管理(3学分)

3.平面设计与品牌形象识别(3学分)

4.设计产业与商业模式(3学分)

171

5.设计与创意产业(3学分)

专业实习(6学分)

● 动漫与影像设计方向:

专业理论课程(14学分)

1.设计风格与流派研究(3学分)

2.设计文献检索与研究方法(3学分)

3.现代动漫影像作品分析(4学分)

4.动漫影像剧本创作研究(4学分)

专业实践课程(16学分)

1.材料与形式(4学分)

2.艺术动画创作(3学分)

3.实验动画创作(3学分)

4.实验影像创作(3学分)

5.三维动画制作(3学分)

专业实习(6学分)

(三)选修课(≥6学分)

▇专业选修课(≥4学分)

1.时尚设计研究(2学分)

2.中外文化史研究(2学分)

3.中外设计比较研究(2学分)

4.设计构成和创作研究(2学分)

5.设计理论前沿研究(2学分)

6.城市标识系统设计(2学分)

7.数码艺术与表现(2学分)

8.设计心理学(2学分)

▇一般选修课(≥2学分)

1.和声(2学分)

2.钢琴即兴弹奏(2学分)

172

3.流行音乐文化(2学分)

4.作品视听(2 学分)

5.二十世纪西方音乐(2学分)

6.中国音乐史导论(2学分)

7.雕塑与公共艺术研究(2学分)

8.陶艺(2学分)

9.绘画语言研究(2学分)

10.超级写实绘画(2学分)

11.中国画艺术收藏与鉴定(2学分)

12.中国画艺术市场专题(2学分)

13.博物馆与美术馆和艺博会实践(2学分)

14.数字内容创意设计(2学分)

15.数字影视导演研究(2学分)

16.音声设计(2学分)

17.网络媒体制作(2学分)

18.中国数码电视电影研究(2学分)

19.节目创意研究(2学分)

20.公共演讲(2学分)

21.中国书法简史(2学分)

22.历代书法理论选读(2学分)

23.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与传播研究(2学分)

24.中国书法文献数字化研究(2学分)

25.书法心理与文化差异(2学分)

26.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2学分)

27.书法、装置与表演(2学分)

七、毕业考核

艺术硕士(艺术设计)专业学位强调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艺术硕

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后,须参加毕业考核。毕业考核包含实践展

173

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实践展示水平是毕业考核的主要方面,其中实践展示占 70%,

学位论文占 30%。实践展示选题应该有一定的艺术性、探索性和原创性,体现

一定的创作功力,有一定的工作量。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应

是对作品的创作思考和理论阐释。

院系应组织答辩委员会,由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 3-5 人组成,对

作品进行评分,成绩按百分制记分(注: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

合格四种。优秀:≥90;良好:89-75;合格:74-60;不合格:≤59)。

(一)实践展示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展示设计作品(学位作品)是专业实践能

力的专门展示,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学院在学生毕业前需举办毕业设计作

品展。

作品需紧密围绕艺术创新性、专业学术性、设计应用性、表达规范性来展开,

应基于专业理论的研究、分析和思考展开,并且创作与设计作品应具有一

定的理论价值和专业的前沿性。

1.环境设计方向(含城市更新设计、公共艺术设计)

完成学位创作、设计系列作品,手册一本(不少于 20页、A4或 A3尺寸)、

展版(不少于 2块尺寸 2400x1200左右,可根据实际展览情况适当调整)、实物

模型((不少于 1件),尺寸、材料、工艺不限)。

2.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含多媒体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完成学位创作、设计作品系列的手册(不少于 20 页

A4或 A3尺寸)、展版(不少于 2块)、实物模型(不少于 1件)(包装、样本等)。

多媒体设计方向:完成学位多媒体形式作品一部,可以是拍摄的视频作品,

时间不少于 5分钟,也可以是网页设计与交互设计作品,手册一本(不少于 20

页、A4或 A3尺寸)、展版(不少于 2块尺寸 2400x1200左右,可根据实际展览

情况适当调整)。

3.工业设计方向

完成学位创作设计作品一件,手册一本(不少于 20 页、A4 或 A3 尺寸)、

展版(不少于 2块尺寸 2400x1200左右,可根据实际展览情况适当调整)、实物

174

模型((不少于 1件),尺寸、材料、工艺不限)。

4.设计文化与管理方向

完成学位创作、设计系列作品,手册一本(不少于 20页、A4或 A3尺寸)、

展版(不少于 2块尺寸 2400x1200左右,可根据实际展览情况适当调整)、该专

业可根据专业情况由指导老师决定是否完成实物模型(尺寸、材料、工艺不限)。

5.动漫与影像设计方向

动漫设计方向:完成动漫作品一部,可以是拍摄的视频作品,时间不少于 5

分钟,也可以是手绘的动漫作品,手册一本(不少于 20 页、A4 或 A3 尺寸)、

展版(不少于 2块尺寸 2400x1200左右,可根据实际展览情况适当调整)。

影像设计方向:完成影像作品一部,时间不少于 10 分钟,手册一本(不少

于 20 页、A4 或 A3 尺寸)、展版(不少于 2 块尺寸 2400x1200 左右,可根据实

际展览情况适当调整)。

(二)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学生对毕业设计作品所进行的创作思考和理论阐释。理论阐述

要求紧密围绕学位作品进行,要针对学位作品创作实践及其在该专业领域发展

坐标中的位置作出阐述和分析,二者不能脱离。既要体现艺术性即艺术表现,

又要体现学术性即理论水平,达到艺术性和学术性的融合,理论深度和艺术表

现的贯通。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前沿性,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独立完

成。学位论文的形式须符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基本要求》,

正文篇幅一般不少于 6000字。

八、学位授予

艺术硕士(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

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符合学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的,准予毕业并颁发硕

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各专业学位评定小组审核、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

议通过,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授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专业

学位证书。

175

附表:各专业学位领域(方向)2013 级课程计划表

2013 级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培养单位:金融与统计学院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公共英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专业必修课

管理经济学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金融理论与政策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财务报表分析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公司金融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投资学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专业选修课

国际金融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金融营销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风险管理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风险投资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金融法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公司治理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金融资产定价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商业银行管理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投资银行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金融衍生工具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供应链金融 √ 第二学期 18 1 考试

外汇投资分析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专业

实践 实习 √ 第三学期 6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8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专业必修课 14 学分,专业选修课 13 学分,

专业实践 6 学分。

176

2013 级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培养单位:金融与统计学院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公共英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自然辩证法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专业必修课

高等统计学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数据采集方法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统计软件与计算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回归分析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时间序列分析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实用多元分析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专业选修课

统计案例分析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贝叶斯统计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统计决策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计量经济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应用随机过程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试验设计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精算数学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生物统计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描述性统计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

实践 实习 √ 第三学期 6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8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专业必修课 18 学分,专业选修课 9 学分,专

业实践 6 学分。

177

2013 级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培养单位:社会发展学院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公共英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英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专业必修课

社会政策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社会工作理论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专业选修课

社会工作专题讲座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学校社会工作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青少年精神健康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家庭治疗与家庭社会工作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老年社会福利与政策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社会保障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社区项目开发与管理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社会工作行政与督导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

实践 实习 √ 8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6 学分,其中公共课 7 学分,专业必修课 15 学分,专业选修课 6 学分,专业

实践 8 学分。

178

2013 级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语文) 培养单位:教科院课程与教学系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公共英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教育学原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课程与教学论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语文教材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语文教学专题研究 √ 第一学期 54 3 考查

教学心理学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大众文化与语文教育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选修课

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国外母语教育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师的素养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现代语文教育发展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

实践 实践教学 √ 第三学期 8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7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

修课 6 学分,专业实践 8 学分。

179

2013 级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语文) 培养单位:中国语言文学系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公共英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教育学原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课程与教学论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语文学科基础与前沿问题 √ 第一学期 54 3 考查

语文课程与教材分析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语文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专业选修课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语文教育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文艺理论与语文教育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师的素养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现代语文教育发展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

实践 实践教学 √ 第三学期 8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7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

修课 6 学分,专业实践 8 学分。

180

2013 级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数学) 培养单位:教科院课程与教学系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公共英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教育学原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课程与教学论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数学教学的案例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 √ 第一学期 54 3 考查

教学心理学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数学学习理论与方法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选修课

数学教育专题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数学教育评价分析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数学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

实践 实践教学 √ 第三学期 8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7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

修课 6 学分,专业实践 8 学分。

181

2013 级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英语) 培养单位:教科院课程与教学系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汉语语言文学基础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教育学原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课程与教学论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外语课程与教学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外语教育专题研究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教学心理学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外语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选修课

外语教材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外语课堂教学设计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应用语言学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

实践 实践教学 √ 第三学期 8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7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

修课 6 学分,专业实践 8 学分。

182

2013 级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英语) 培养单位:外语学院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汉语语言文学基础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教育学原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课程与教学论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普通语言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外语教学研究方法论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外语课程标准与教材设计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外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外语教育测量与评价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选修课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外语教育心理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语言统计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社会语言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应用语言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

实践 实践教学 √ 第三学期 8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7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

修课 6 学分,专业实践 8 学分。

注:* 应情况需要,与其他三门课替换开设。

183

2013 级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学前教育 培养单位: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公共英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教育学原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课程与教学论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儿童学习理论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研究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幼儿园游戏实践研究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教师专业素养与实践反思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选修课

早期儿童数学教育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早期儿童语言教育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幼儿园管理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0-3 岁儿童发展与教养指导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

实践 实践教学 √ 第三学期 8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7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

选修课 6 学分,专业实践 8 学分。

184

2013 级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特殊教育 培养单位: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公共英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教育学原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课程与教学论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特殊教育课程与教材分析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特殊教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特殊教育学科发展前沿专题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特殊儿童行为干预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选修课

特殊学校学科教育专题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特殊儿童的家庭支持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新进展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与实践 √ 第二学期 72 3 考查

自闭症儿童教育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方法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论文写作 √ 第二学期 18 1 考查

专业英语 √ 第二学期 18 1 考查

专业

实践 实践教学 √ 第三学期 8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7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

修课 6 学分,专业实践 8 学分。

185

2013 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领域:教育管理 培养单位:公共管理学院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英语 √ 春季学期 36 2 考试

政治 √ 秋季学期 54 3 考查

学位基础课

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 √ 春季学期 36 2 考查

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 应用)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学科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教育管理研究前沿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专业英语 √ 夏季学期 1 18 1 考查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专业选修课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政策分析

专题

课程

(至

少选

2

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德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论文写作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信息技术及其在教育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学科教育特色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教育

实践

反思

教学设计 √ 2 考查

教育教学反思 √ 2 考查

校本实践问题研究 √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

修课 6 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 学分。

186

2013 级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思政) 培养单位:政治学系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英语 √ 春季学期 36 2 考试

学位基础课

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 √ 春季学期 36 2 考查

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 应用)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思政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思政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思政教育的测量与评价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思政研究前沿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专业英语 √ 夏季学期 1 18 1 考查

公民教育研究 √ 夏季学期 1 18 1 考查

专业选修课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政策分析

专 题

课 程

( 至

少 选

修 2

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德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思想政治课研究课题选择与论文写作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思想政治课行动研究方法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思政教育特色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教育

实践

反思

教学设计 √ 2 考查

教育教学反思 √ 2 考查

校本实践问题研究 √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4 学分,其中公共课 2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2 学分,专业

选修课 6 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 学分。

187

2013 级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语文) 培养单位:中国语言文学系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英语 √ 春季学期 36 2 考试

政治 √ 秋季学期 54 3 考查

学位基础课

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 √ 春季学期 36 2 考查

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试

语文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试

语文教育的测量与评价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试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中文研究前沿课程 √ 夏季学期

1、2 54 3 考试

专业选修课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政策分析

专题

课程

(至

少选

修 2

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德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论文写作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信息技术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语文教育特色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教育

实践

反思

教学设计 √ 2 考查

教育教学反思 √ 2 考查

校本实践问题研究 √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

选修课 6 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 学分。

188

2013 级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数学) 培养单位:数学系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英语 √ 春季学期 36 2 考试

政治 √ 秋季学期 54 3 考查

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 √ 春季学期 36 2 考查

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 应用)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试

数学教育的测量与评价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试

数学研究前沿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专业英语 √ 夏季学期 1 18 1 考试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专业选修课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政策分析

专题

课程

(至

少选

修 2

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德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数学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试

信息技术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试

数学教育特色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教育

实践

反思

教学设计 √ 2 考查

教育教学反思 √ 2 考查

校本实践问题研究 √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

修课 6 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 学分。

189

2013 级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物理) 培养单位:物理学系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英语 √ 春季学期 36 2 考试

政治 √ 秋季学期 54 3 考查

学位基础课

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 √ 春季学期 36 2 考查

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物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物理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物理教育的测量与评价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物理研究前沿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专业英语 √ 夏季学期 1 18 1 考查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专业选修课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政策分析

专题

课程

(至

少选

修 2

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德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论文写作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物理教育特色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教育

实践

反思

教学设计 √ 2 考查

教育教学反思 √ 2 考查

校本实践问题研究 √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

选修课 6 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 学分。

190

2013 级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化学) 培养单位:化学系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英语 √ 春季学期 36 2 考试

政治 √ 秋季学期 54 3 考查

学位基础课

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 √ 春季学期 36 2 考查

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化学课程与教学实践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化学教育的测量与评价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试

化学研究前沿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专业英语 √ 夏季学期 1 18 1 考试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专业选修课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政策分析

专 题

课 程

( 至

少 选

修 2

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德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论文写作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信息技术及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化学教育特色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试

教育

实践

反思

教学设计 √ 2 考查

教育教学反思 √ 2 考查

校本实践问题研究 √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

修课 6 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 学分。

191

2013 级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生物) 培养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英语 √ 春季学期 36 2 考试

政治 √ 秋季学期 54 3 考查

学位基础课

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 √ 春季学期 36 2 考查

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生物课程与教学实践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试

生物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试

生物教育的测量与评价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试

生物研究前沿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专业英语 √ 夏季学期 1 18 1 考试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专业选修课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政策分析

专 题

课 程

( 至

少 选

修 2

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德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生物教育论文写作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试

信息技术及其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夏季学期 1 18 1 考试

生物教育特色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教育

实践

反思

教学设计 √ 2 考查

教育教学反思 √ 2 考查

校本实践问题研究 √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

选修课 6 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 学分。

192

2013 级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英语) 培养单位:外语学院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高级英语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试

政治 √ 秋季学期 54 3 考查

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 √ 春季学期 36 2 考查

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 应用)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外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外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外语和外语教学测试与评估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试

外语研究前沿课程 √ 夏季学期 2 54 3 考查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专业选修课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政策分析

专题

课程

(至

少选

修 2

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德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论文写作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信息技术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外语教育特色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教育

实践

反思

教学设计 √ 2

教育教学反思 √ 2

校本实践问题研究 √ 2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

修课 6 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 学分。

193

2013 级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历史) 培养单位:人文社会社会科学学院历史学系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英语 √ 春季学期 36 2 考试

政治 √ 秋季学期 54 3 考查

学位基础课

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 √ 春季学期 36 2 考查

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历史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历史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历史学教育的测量与评价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历史学研究前沿课程 √ 夏季学期 2 54 3 考查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专业选修课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政策分析

专 题

课 程

( 至

少 选

修 2

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德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史学论文的选题与写作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信息技术及其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历史教育特色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教育

实践

反思

教学设计 √ 2 考查

教育教学反思 √ 2 考查

校本实践问题研究 √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

选修课 6 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 学分。

194

2013 级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地理) 培养单位: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英语 √ 春季学期 36 2 考试

政治 √ 秋季学期 54 3 考查

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 √ 春季学期 36 2 考查

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地理学案设计与典型教学案例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地理教学评价与试题设计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地理研究前沿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专业英语 √ 夏季学期 1 18 1 考查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专业选修课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政策分析

专题课

程(至

少选修

2 学

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德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论文写作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信息技术整合地理教学应用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地理教育特色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教育

实践

反思

教学设计 √ 2 考查

教育教学反思 √ 2 考查

校本实践问题研究 √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

选修课 6 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 学分。

195

2013 级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体育) 培养单位:体育与健康学院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英语 √ 春季学期 36 2 考试

政治 √ 秋季学期 54 3 考查

学位基础课

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 √ 春季学期 36 2 考查

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 应用)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体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试

体育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试

体育教育的测量与评价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试

体育研究前沿课程 √ 夏季学期 1、2 54 3 考试

学校体育管理 √ 夏季学期 1 18 1 考试

专业选修课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政策分析

专题

课程

(至

少选

修 2

学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德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试

体育论文写作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试

体育教育特色课程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试

教育

实践

反思

教学设计 √ 2 考查

教育教学反思 √ 2 考查

校本实践问题研究 √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

选修课 6 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 学分。

196

2013 级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现代教育技术 培养单位: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英语 √ 春季学期 36 2 考试

政治 √ 秋季学期 54 3 考查

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 √ 春季学期 36 2 考查

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 应用)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技术课程的标准、教学设计与评价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试

信息化学习环境设计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教学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前沿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专业英语 √ 夏季学期 1 18 1 考试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专业选修课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政策分析

专题课

程(至

少选修

2 学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德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论文写作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课件开发及案例分析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现代教育技术特色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教育

实践

反思

教学设计 √ 2 考查

教育教学反思 √ 2 考查

校本实践问题研究 √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

修课 6 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 学分。

197

2013 级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单位: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修 选

公共课

英语 √ 春季学期 36 2 考试

政治 √ 秋季学期 54 3 考试

学位基础课

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试

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 √ 春季学期 36 2 考试

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试

学校心理学研究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试

专业必修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试

心理咨询与治疗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试

学校心理测量与评价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试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前沿课程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试

专业英语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试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 春季学期 18 1 考试

专业选修课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政策分析

专题

课程

(至

少选

修 2

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德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论文写作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试

信息技术及其在心理教学中的应用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试

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试

教育

实践

反思

教学设计 √ 2 考查

教育教学反思 √ 2 考查

校本实践问题研究 √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

选修课 6 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 学分。

198

2013 级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学前教育 培养单位: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英语 √ 春季学期 36 2 考试

政治 √ 秋季学期 54 3 考试

学位基础课

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试

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 √ 春季学期 36 2 考试

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试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秋季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必修课

幼儿园课程与教材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案例研究 √ 夏季学期 1 18 1 考查

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学前教育研究前沿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专业英语 √ 夏季学期 1 18 1 考试

幼儿园游戏的实践研究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专业选修课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政策分析

专 题

课 程

( 至

少 选

修 2

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德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论文写作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学前教育特色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教育

实践

反思

教学设计 √ 2 考查

教育教学反思 √ 2 考查

校本实践问题研究 √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选

修课 6 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 学分。

199

2013 级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特殊教育 培养单位: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英语 √ 春季学期 36 2 考试

政治 √ 秋季学期 54 3 考查

学位基础课

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 √ 春季学期 36 2 考查

学校科研:方法、课题与设计(含 SPSS应用)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特殊教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特殊教育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研究 √ 夏季学期 1 36 2 考查

特殊学生的测量与评价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特殊教育研究前沿课程 √ 夏季学期 2 54 3 考查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专业选修课

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 √ 秋季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政策分析

专题

课程

(至

少选

修 2

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校德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 √ 春季学期 18 1 考查

论文写作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信息技术及其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夏季学期 2 18 1 考查

特殊教育特色课程 √ 夏季学期 2 36 2 考查

教育

实践

反思

教学设计 √ 2 考查

教育教学反思 √ 2 考查

校本实践问题研究 √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学位基础课 8 学分,专业必修课 10 学分,专业

选修课 6 学分,教育实践反思 6 学分。

200

2013 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国学生)课程计划表

培养单位: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专业英语 √ 第一学年 72 4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专业必修课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第二语言习得 √ 第三学期 36 2 考试

中华文化与传播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跨文化交际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 √ 第三学期 36 2 考试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世界宗教文化 √ 第三学期 36 2 考试

中外文明史 √ 第三学期 36 2 考试

现代语言教育技术 √ 第二学期 18 1 考试

汉语教学技能发展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 √ 第二学期 18 1 考试

教学测试与评估 √ 第二学期 18 1 考试

礼仪文化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中华文化才艺展示 √ 第一学年 72 4 考试

汉语国际教育专题讲座 √ 第一学年 36 2 考试

专业选修课

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 √ 第二学期 36 2 待定

教学活动设计与课堂管理 √ 第一学期 36 2 待定

专业

实践 海外/国内实习 √ 6 待定

合计 至少应修满 44 学分,其中公共课 7 学分,专业必修课 29 学分,专业选修课 2 学分,专业实

践 6 学分。

201

2013 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国际学生)课程计划表

培养单位: 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当代中国专题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高级汉语 √ 第一学年 72 4 考试

专业必修课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 第一学期 36 2 待定

第二语言习得 √ 第一学期 36 2 待定

中华文化与传播 √ 第一学期 36 2 待定

跨文化交际 √ 第二学期 36 2 待定

汉语语言学 √ 第一学期 36 2 待定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 √ 第二学期 36 2 待定

中外文明史 √ 第二学期 36 2 待定

现代语言教育技术 √ 第二学期 18 1 待定

汉语教学技能发展 √ 第二学期 36 2 待定

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 √ 第二学期 18 1 待定

教学测试与评估 √ 第二学期 18 1 待定

礼仪文化 √ 第一学期 36 2 待定

中华文化才艺展示 √ 第一学年 72 4 待定

汉语国际教育专题讲座 √ 第一学年 36 2 待定

专业

选修

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 √ 第二学期 36 2 待定

教学活动设计与课堂管理 √ 第一学期 36 2 待定

专业

实践 海外/国内实习 √ 6 待定

合计 至少应修满 42 学分,其中公共课 7 学分,专业必修课 27 学分,专业选修课 2 学分,专业

实践 6 学分。

202

2013 级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1)

专业方向: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方向 培养单位: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公共英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专业必修课

应用心理学研究方法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应用心理统计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应用心理测量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心理学技术与应用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社会心理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文献检索与科学论文写作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人格心理学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选修课

组织心理与行为(含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管理与经济决策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实务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工程心理学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

实践 实习 √ 4 考查

合计 至少应修满 31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专业必修课 14 学分,专业选修课 8 学分,专业实

践 4 学分。

203

2013 级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2)

专业方向: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 培养单位: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公共英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自然辩证法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专业必修课

应用心理学研究方法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应用心理统计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应用心理测量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心理学技术与应用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社会心理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文献检索与科学论文写作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人格心理学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选修课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题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学校心理学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临床心理学与实务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咨询心理学与实务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发展心理学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

实践 实习 √ 4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1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专业必修课 14 学分,专业选修课 8 学分,专

业实践 4 学分。

204

2013 级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英语笔译 培养单位:外语学院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中国语言文化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必修课

基础笔译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非文学翻译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文化新闻翻译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旅游文化翻译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文化与翻译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翻译学概论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翻译工作坊Ⅰ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翻译工作坊Ⅱ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写作与翻译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文学翻译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选修课

第二外国语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计算机辅助翻译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文体与翻译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口译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英汉比较与翻译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科技翻译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

实践 实习 √ 72 4 报告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8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专业必修课 20 学分,专业选修课 9 学分,专业实

践 4 学分。

205

2013 级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英语口译 培养单位:外语学院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中国语言文化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必修课

视译 √ 第一学期 72 4 考试

英汉交传 I √ 第一学期 72 4 考试

英汉交传 II √ 第二学期 72 4 考试

汉英交传 I √ 第一学期 72 4 考试

汉英交传 II √ 第二学期 72 4 考试

带稿同传 √ 第二学期 72 4 考试

口译理论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口译研究方法 √ 第三学期 36 2 考试

综合交传 √ 第三学期 72 4 考试

专业选修课

第二外国语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计算机辅助翻译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国际政治与法律术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英汉同传 √ 第三学期 72 4 考试

汉英同传 √ 第三学期 72 4 考试

经济与金融术语 √ 第三学期 36 2 考试

跨专业选修课

基础笔译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非文学翻译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文化新闻翻译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旅游文化翻译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文化与翻译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翻译学概论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翻译工作坊Ⅰ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翻译工作坊Ⅱ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写作与翻译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文学翻译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

实践 实习 √ 暑假 72 4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58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专业必修课 32 学分,专业选修课 13 学分,跨

专业选修课 4 学分,专业实践 4 学分。

206

2013 级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培养单位:传播学院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公共英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专业必修课

全媒体传播研究 √ 第一学期 54 3 考查

新闻实务专题研究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口语传播研究 √ 第一学期 54 3 考查

专业英语 √ 第一学期 18 1 考查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新闻传播理论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中外新闻传播史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传媒产业发展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新闻传播实践专题系列讲座 √ 第一学年 18 1 考查

专业选修课

中外教育发展专题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新闻专题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危机传播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国际新闻传播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网络新闻专题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媒介融合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数字出版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全媒体广告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全媒体策划与营销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3D 产业专题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手机媒体专题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节目策划、编导和制作专题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视觉传达与新闻网站设计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数码影视表演与主持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媒介管理学专题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传播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

实践 实习 √ 5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8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专业必修课 20 学分,专业选修课 8 学分,专

业实践 5 学分。

207

2013 级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 培养单位: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

时间

考核

方式 必修 选修

公共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自然辩证法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科技英语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专业必修课

现代通信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信号检测与估值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应用数学与统计学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电子工程项目管理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

至少

四选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虚拟仪器设计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高速数字电路系统设计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DSP 硬件设计方法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专业选修课

无线通信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电磁兼容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现代微波技术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图像分析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数字视频处理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人工智能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信息安全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复杂网络及其应用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现代通信电路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微显示技术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光纤通信的新技术与应用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网络原理与应用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卫星通信与导航(徐文超)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射频器件电路系统(高建军)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天线与电波传播(朱守正)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专业

实践 实习 √ 第三学期 6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5 学分,其中公共课 6 学分,专业必修课 15 学分,专业选修课 8 学分,专业实践 6

学分。

208

2013 级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集成电路工程 培养单位: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科技英语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自然辩证法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专业必修课

半导体器件物理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半导体材料物理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芯片制造技术与工艺集成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VLSI 电路分析与设计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固体光电子学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选修课

CMOS 模拟集成电路系统设计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技术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集成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微电子机械系统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数字信号处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VLSI 布图设计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微纳米器件与集成技术进展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新型电子薄膜技术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SOC 设计方法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

实践 实习 √ 第二学年 6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2 学分,其中公共课 6 学分,专业必修课 14 学分,专业选修课 6 学分,专

业实践 6 学分。

209

2013 级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计算机技术 培养单位: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计算中心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自然辩证法 √ 第二学期 18 1 考试

科技英语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专业必

修课

计算机科学研究方法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外语 √ 第二学期 18 1 考试

专业选修课

高级工程数学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程序设计方法学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具体数学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数理逻辑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计算智能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密码学原理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程序语言理论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高级算法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Internet 协议原理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现代计算机网络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分布式系统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高级操作系统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高级数据库系统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图像分析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高级软件工程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软件质量管理及软件测试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日语(上) √ 第一学期 72 0.5 考试

日语(下) √ 第一学期 72 0.5 考试

生物信息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数字图像处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信息安全中的数学基础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信息安全讨论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210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专业选修课

计算理论基础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智能决策系统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软件系统的分析与测试讨论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通信基础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无线宽带通信技术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发展讨论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嵌入式操作系统讨论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讨论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本体工程与应用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多媒体技术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用户行为分析与推荐技术讨论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高级机器学习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计算机图形学选讲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数字信号处理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文本图像识别讨论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统计特征与模式分类讨论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文本挖掘讨论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时空数据库讨论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计算机图形几何处理讨论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现代网络技术与应用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机器学习导论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多媒体系统与应用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嵌入系统应用技术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智能优化算法设计与实践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

实践 实习 √ 第二学年 6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3 学分,其中公共课 6 学分,专业必修课 3 学分,专业选修课 18 学分,

专业实践 6 学分。

211

2013 级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培养单位:MBA教育中心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商务英语 √ 第一学期 72 4 考试

政治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必修课

管理经济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组织行为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会计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数据模型与决策分析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电子商务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公司治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战略管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市场营销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管理信息系统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人力资源管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财务管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选修课

服务营销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网络营销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战略品牌管理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消费心理学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国际市场营销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创业管理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商业模式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项目管理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证券投资学 √ 第三学期 36 2 考试

财务报表分析 √ 第三学期 36 2 考试

公司财务案例 √ 第三学期 36 2 考试

212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专业选修课

投资银行业务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博弈论与商业思维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中国货币政策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国际金融与外汇业务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人格心理与行为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情绪心理与管理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心理与社会行为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领导心理学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商法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企业与公司法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国际企业管理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企业法律风险与防范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运营管理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危机管理 √ 第三学期 36 2 考试

艺术品投资与鉴赏 √ 第三学期 36 2 考试

《周易》哲学与管理智慧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孙子兵法与经营战略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实践

学分

(六

五)

新生拓展 √ 1 考查

参与活动 √ 1 考查

管理实践 √ 1 考查

企业体验 √ 1 考查

职场讲座 √ 1 考查

组织活动 1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48 个课程学分,其中公共课 6 学分,专业必修课 22 学分,专业选修课 20 学分。

另外还应修习 5 个实践学分。

213

2013 级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1)

专业方向:行政管理 培养单位:MPA 教育中心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考核

方式 必修 选修

公共课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外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必修课

公共管理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公共政策分析 √ 第三学期 36 2 考试

政治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公共经济学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行政法 √ 第三学期 36 2 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组织行为学 三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管理经济学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人力资源管理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MPA 学位论文写作指导 √ 第三学期 18 1 考试

人文社会科学精品讲座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公共管理专家学者专题讲座 √ 第二学期 18 1 考查

专业选修课

城市规划与管理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社区管理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危机管理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分析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社会保障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经济法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

实践 实习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6 学分,其中公共课 4 学分,专业必修课 21 学分,专业选修课 9 学分,专业

实践 2 学分。

214

2013 级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2)

专业方向:教育管理 培养单位:MPA 教育中心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外国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公共管理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公共政策分析 √ 第三学期 36 2 考试

政治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公共经济学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行政法 √ 第三学期 36 2 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组织行为学 三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管理经济学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MPA 学位论文写作指导 √ 第三学期 18 1 考试

人文社会科学精品讲座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公共管理专家学者专题讲座 √ 第二学期 18 1 考查

专业选修课

教育行政管理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研究方法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财政学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管理伦理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教师与校长发展研究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

实践 实习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6 学分,其中公共课 4 学分,专业必修课 21 学分,专业选修课 9 学分,专业实

践 2 学分。

215

2013 级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3)

专业方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单位:MPA教育中心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外国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公共管理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公共政策分析 √ 第三学期 36 2 考试

政治学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公共经济学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行政法 √ 第三学期 36 2 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组织行为学 三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管理经济学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人力资源管理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MPA 学位论文写作指导 √ 第三学期 18 1 考试

人文社会科学精品讲座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公共管理专家学者专题讲座 √ 第二学期 18 1 考查

专业选修课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绩效评估与薪酬管理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劳动法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人事心理与测评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劳动人事法规政策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

实践 实习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6 学分,其中公共课 4 学分,专业必修课 21 学分,专业选修课 9 学分,专业实

践 2 学分。

216

2013 级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培养单位:商学院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公共英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专业必修课

旅游产业经济分析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旅游规划与战略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服务管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旅游营销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旅游投资与财务管理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旅游信息系统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专业英语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专业选修课

旅游战略管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都市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旅游者消费行为与决策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旅游景区设计与项目配置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旅游活动策划与管理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旅游管理沟通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会展与商务旅游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 第二学期 18 1 考试

邮轮旅游与市场开发 √ 第二学期 18 1 考查

东方管理思想与旅游企业管理 √ 第二学期 18 1 考查

实习与研究报告 √ 第二学期 18 1 考查

旅游产业发展前沿讲座 √ 第二学期 18 1 考查

专业

实践 实习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32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专业必修课 17 学分,专业选修课 8 学分,专业

实践 2 学分。

217

2013 级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培养单位:商学院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专业英语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专业必修课

图书情报基础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信息组织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情报分析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信息服务 √ 第二学期 36 2 考试

竞争情报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信息系统(信息资源数据库) √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图书情报行业发展前沿 √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专业选修课

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电子商务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信息资源建设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学科服务与参考工作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实践领域案例分析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数字档案理论与实践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知识管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IT 项目管理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

实践 实习 √ 第二学年 6 考查

合计 最少应修满 36 学分,其中公共课 5 学分,专业必修 21 学分,专业选修课 4 学分,专业实

践 6 学分。

218

2013 级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音乐 培养单位:艺术学院音乐学系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专业外语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综合人文—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 第一学期 54 3 考查

艺术原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钢琴方向

专业理论课 6

视唱练耳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西方音乐史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音乐分析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实践课 24

钢琴 √ 第一、二、三、

四学期 36*4 2*4 考查

室内乐 √ 第一、二、三、

四学期 36*4 2*4 考查

钢琴伴奏 √ 第一、二、三、

四学期 36*4 2*4 考查

专业实习 √ 第三学期 6 考查

声乐方向

专业理论课 6

视唱练耳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西方音乐史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音乐分析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实践课 24

声乐 √ 第一、二、三、

四学期 36*4 2*4 考查

219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专业必修课

声乐方向

合唱 √ 第一、二、三、

四学期 36*4 2*4 考查

重唱 √ 第一、二学期 54*2 3*2 考查

艺术歌曲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实习 √ 第三学期 6 考查

指挥方向

专业理论课 6

视唱练耳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西方音乐史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音乐分析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实践课 24

指挥法 √ 第一、二、三、

四学期 36*4 2*4 考查

钢琴 √ 第一、二、三、

四学期 36*4 2*4 考查

配器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乐队实践 √ 第四、五学期 54*2 3*2 考查

专业实习 √ 第三学期 6 考查

作曲方向

专业理论课 6

视唱练耳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西方音乐史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音乐分析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实践课 24

作曲 √ 第一、二、三、

四学期 36*4 2*4 考查

220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专业必修课

作曲方向

和声 √ 第一、二学期 36*2 2*2 考查

配器 √ 第一、二学期 36*2 2*2 考查

重奏写作 √ 第三、四学期 36*2 2*2 考查

近现代作品分析 √ 第三、四学期 36*2 2*2 考查

专业实习 √ 第三学期 6 考查

管弦乐器演奏方向

专业理论课 6

视唱练耳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西方音乐史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音乐分析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实践课 24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

小号、长号、大号、竖琴、打击乐)

√ 第一、二、三、

四学期 36*4 2*4 考查

室内乐 √ 第一、二、三、

四学期 36*4 2*4 考查

管弦乐队排练 √ 第一、二、三、

四学期 36*4 2*4 考查

专业实习 √ 第三学期 6 考查

专业选修课

作品视听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钢琴即兴弹奏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和声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流行音乐文化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中国音乐史导论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52学分,其中公共课 10学分,专业必修课 36学分,选修课 6学分。

221

2013 级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广播电视 培养单位:传播学院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专业外语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综合人文-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 第一学期 54 3 考查

艺术原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数字媒体艺术方向

专业理论课 14

全媒体传播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广播电视前沿研究 √ 第二学期 72 4 考查

电视栏目及频道包装研究 √ 第二学期 72 4 考查

广播电视艺术史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专业实践课 16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 √ 第一学期 72 4 考查

3D影视制作 √ 第二学期 72 4 考查

虚拟角色表演 √ 第三学期 72 4 考查

影视动画配音 √ 第二学期 72 4 考查

专业实习 √ 第三学期 6 考查

播音主持艺术方向

专业理论课 14

全媒体传播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广播电视前沿研究 √ 第二学期 72 4 考查

电视栏目及频道包装研究 √ 第二学期 72 4 考查

口语传播研究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专业实践课 16

出镜记者报道 √ 第一学期 72 4 考查

节目主持创作 √ 第二学期 72 4 考查

即兴口语表达 √ 第三学期 72 4 考查

社会表演 √ 第二学期 72 4 考查

专业实习 √ 第三学期 6 考查

222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专业必修课

书法视觉艺术传播方向

专业理论课 14

全媒体传播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广播电视前沿研究 √ 第二学期 72 4 考查

中国书法与跨文化传播 √ 第二学期 72 4 考查

书法美学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专业实践课 16

楷、行、隶、篆的临摹与创作 √ 第一学期 72 4 考查

不同书体的三维空间比较研究 √ 第二学期 72 4 考查

书法与现代视觉艺术 √ 第三学期 72 4 考查

书法艺术创作 √ 第二学期 72 4 考查

专业实习 √ 第三学期 6 考查

专业选修课

数字内容创意设计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数字影视导演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音声设计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网络媒体制作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中国数码电视电影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节目创意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公共演讲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中国书法简史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历代书法理论选读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与传播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中国书法文献数字化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书法心理与文化差异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书法、装置与表演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52学分,其中公共课 10学分,专业必修课 36学分,选修课 6学分。

223

2013 级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美术 培养单位:美术学系、艺术研究所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公共课

专业外语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综合人文-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 第一学期 54 3 考查

艺术原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必修课

中国画艺术方向

专业理论课 6

美术创作方法研究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美术学前沿讲座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美术鉴赏及其教学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实践课 24

中国画语言与技法 √ 第二、三、

四学期

162 9 考查

中国画临摹 √ 第一学期 54 4 考查

书法篆刻 √ 第三学期 54 3 考查

中国画创作 √ 第五学期 72 4 考查

写生与文化考察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中国画艺术活动策划实务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实习 √ 第五学期 108 6 考查

西方艺术及当代艺术方向

专业理论课 9

美术创作方法研究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美术学前沿讲座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艺术思潮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艺术个案与文献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224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专业必修课

专业实践课 21

艺术语言研究 √ 第一学期 54 3 考查

写生与文化考察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艺术形态与媒介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基础练习 √ 第一学期 54 3 考查

艺术表现及语境 √ 第三学期 72 4 考查

图像方式与文本解析 √ 第四学期 54 3 考查

艺术创作及空间 √ 第四学期 72 4 考查

专业实习 √ 第五学期 108 6 考查

雕塑与公共艺术方向

专业理论课 7

美术创作方法研究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美术学前沿讲座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传统民居与园林艺术研究 √ 第三学期 54 3 考查

专业实践课 23

写生与文化考察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素描造型与空间想象 √ 第一学期 54 3 考查

形式构成与材料肌理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公共空间与雕塑 √ 第三学期 54 3 考查

公共空间与壁画 √ 第三学期 54 3 考查

雕塑与公共艺术案例分析及练习 √ 第四学期 54 3 考查

装置与视听艺术拓展 √ 第三学期 54 3 考查

公共空间营造实践 √ 第四学期 72 4 考查

专业实习 √ 第五学期 108 6 考查

艺术市场方向

专业理论课 8

美术创作方法研究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中国美术史(一)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中国美术史(二)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美术学前沿讲座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225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专业必修课

专业实践课 22

艺术市场专题(一)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艺术市场专题(二)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文化产业专题(一)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文化产业专题(二)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艺术投资专题 √ 第三学期 54 3 考查

金石书画专题 √ 第三学期 54 3 考查

写生与文化考察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艺术收藏与鉴定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文物鉴定与博物馆实务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艺术管理与实践 √ 第五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实习 √ 第五学期 108 6 考查

书法篆刻艺术方向

专业理论课 6

中国书法史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美术学前沿讲座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美术创作方法研究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专业实践课 24

金石文字学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书法临摹 √ 第一学期 72 4 考查

书法语言与技法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篆刻临摹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书法语言与技法 √ 第三学期 54 3 考查

书法创作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写生与文化考察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书法创作 √ 第五学期 36 2 考查

篆刻创作 √ 第五学期 36 3 考查

专业实习 √ 第五学期 108 6 考查

226

课程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专业选修课

雕塑与公共艺术研究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陶艺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绘画语言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超级写实绘画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中国画艺术市场专题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中国画艺术收藏与鉴定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博物馆与美术馆和艺博会实践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合计 最低应修满 52 学分,其中公共课 10 学分,专业必修课 36 学分,选修课 6 学分。

227

2013 级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专业领域:艺术设计 培养单位:设计学院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专业外语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一学期 36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第一学期 18 1 考试

综合人文—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 第一学期 54 3 考查

艺术原理 √ 第一学期 36 2 考查

环境设计方向(含城市更新设计、公共艺术设计)

专业理论课 14

设计风格与流派研究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设计文献检索与研究方法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室内设计史 √ 第一学期 72 4 考查

景观设计史 √ 第二学期 72 4 考查

专业实践课 16

材料与形式 √ 第一学期 72 4 考查

室内空间设计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文化空间与城市更新设计 √ 第三学期 54 3 考查

公共艺术设计 √ 第四学期 54 3 考查

景观设计 √ 第三学期 54 3 考查

专业实习 √ 第四~五学期 6 考查

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含多媒体设计)

专业理论课 14

设计风格与流派研究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设计文献检索与研究方法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图形设计研究 √ 第二学期 72 4 考查

传播设计研究 √ 第三学期 72 4 考查

228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专业实践课 16

材料与形式 √ 第一学期 72 4 考查

字体与编排设计 √ 第一学期 54 3 考查

插图设计 √ 第三学期 54 3 考查

招贴设计 √ 第三学期 54 3 考查

包装设计 √ 第四学期 54 3 考查

专业实习 √ 第四~五学期 6 考查

工业设计方向

专业理论课 14

设计风格与流派研究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设计文献检索与研究方法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产品设计流程研究 √ 第二学期 72 4 考查

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三学期 72 4 考查

专业实践课 16

材料与形式 √ 第一学期 72 4 考查

产品设计与市场 √ 第一学期 54 3 考查

产品材料与技术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产品语义表达 √ 第三学期 54 3 考查

产品服务设计 √ 第四学期 54 3 考查

专业实习 √ 第四~五学期 6 考查

设计文化与管理方向

专业理论课 14

设计风格与流派研究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设计文献检索与研究方法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设计管理与品牌学概论 √ 第一学期 72 4 考查

品牌形象的文化与美学研究 √ 第二学期 72 4 考查

229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习要求

开课时间 学

考核

方式 必

专业实践课 16

材料与形式 √ 第一学期 72 4 考查

平面设计与品牌形象识别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品牌形象传播与管理 √ 第三学期 54 3 考查

设计产业与商业模式 √ 第三学期 54 3 考查

设计与创意产业 √ 第四学期 54 3 考查

专业实习 √ 第四~五学期 6 考查

动漫与影像设计方向

专业理论课程 14

设计风格与流派研究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设计文献检索与研究方法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现代动漫影像作品分析 √ 第一学期 72 4 考查

动漫影像剧本创作研究 √ 第二学期 72 4 考查

专业实践课程 16

材料与形式 √ 第一学期 72 4 考查

艺术动画创作 √ 第二学期 54 3 考查

实验动画创作 √ 第三学期 54 3 考查

实验影像创作 √ 第三学期 54 3 考查

三维动画制作 √ 第四学期 54 3 考查

专业实习 √ 第四~五学期 6 考查

时尚设计研究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中外文化史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中外设计比较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设计构成和创作研究 √ 第二学期 36 2 考查

设计理论前沿研究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城市标识系统设计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数码艺术与表现 √ 第四学期 36 2 考查

设计心理学 √ 第三学期 36 2 考查

计 最低应修满 52学分,其中公共课 10学分,专业必修课 36学分,选修课 6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