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發展願景與策略 -...

17
5-1 第五章 發展願景與策略 本章以未來國土政策走向、雲林縣農業發展歷程及特色、並透過農地資源空 間發展構想地方座談會之結果歸納,擬定未來雲林縣農地資源發展願景,據此研 擬農地資源未來發展之可能議題、以及因應策略,以作為本計畫進行空間資源配 置構想之參考。 第一節 SWOT 矩陣分析 壹、優勢(Strength) 一、眾多作物產量為全國前三名 二、基礎條件(地形、氣候)良好 三、古坑咖啡等特色作物已建立品牌且擁有高知名度 四、南北與東西方向交通便捷 五、農特產品多元化,外來遊客選擇多 六、觀光果園及休閒農場多,可結合旅遊資源發展休閒農業,吸引外來 遊客 貳、劣勢(Weakness) 一、作物種類多、產量大但缺乏品牌 二、農業設備有待政府資金補助 三、人口老化影響雲林縣農業發展 四、農業生產成本過高 五、六輕污染生產環境,威脅農民財產、健康 六、沿海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情形及土壤鹽鹼化嚴重 七、鄉鎮內之內部交通較缺乏,短程運輸困難,無法增加外來遊客的意

Transcript of 第五章 發展願景與策略 -...

  • 5-1

    第五章 發展願景與策略

    本章以未來國土政策走向、雲林縣農業發展歷程及特色、並透過農地資源空

    間發展構想地方座談會之結果歸納,擬定未來雲林縣農地資源發展願景,據此研

    擬農地資源未來發展之可能議題、以及因應策略,以作為本計畫進行空間資源配

    置構想之參考。

    第一節 SWOT 矩陣分析

    壹、優勢(Strength)

    一、眾多作物產量為全國前三名

    二、基礎條件(地形、氣候)良好

    三、古坑咖啡等特色作物已建立品牌且擁有高知名度

    四、南北與東西方向交通便捷

    五、農特產品多元化,外來遊客選擇多

    六、觀光果園及休閒農場多,可結合旅遊資源發展休閒農業,吸引外來

    遊客

    貳、劣勢(Weakness)

    一、作物種類多、產量大但缺乏品牌

    二、農業設備有待政府資金補助

    三、人口老化影響雲林縣農業發展

    四、農業生產成本過高

    五、六輕污染生產環境,威脅農民財產、健康

    六、沿海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情形及土壤鹽鹼化嚴重

    七、鄉鎮內之內部交通較缺乏,短程運輸困難,無法增加外來遊客的意

  • 5-2

    參、機會(Oppotunity)

    一、政府推動有機、無毒、安全農業

    二、配合政府政策建立亞洲綠色廚房,成立農產物流中心

    三、外銷出口至東南亞及歐美國家的成績讓雲林更朝向國際市場邁進

    四、雲林縣政府大力推廣發展「一鄉一特產」

    五、政府政策加強辦理農民健康保險與全民建保並配合推動建立農民年

    金制度嘉惠農友

    肆、威脅(Threat)

    一、面對 ECFA 開通進口農產品大量

    二、進入台灣,面臨價格競爭

    三、外銷競爭訂單逐年遞減

    四、城鄉發展差距大,地方性服務業(三級產業)不發達

    五、大陸進口農藥,破壞農業環境

    六、資源分配不公,使得經濟與產業發展便漸漸落後

  • 5-3

    表 5-1 SWOT 分析

    SW(內部)

    優勢(Strength) 劣勢(Weakness)

    眾多作物產量為全國前三名 基礎條件(地形、氣候)良好 古坑咖啡等特色作物已建立品牌且擁有

    高知名度 南北與東西方向交通便捷 農特產品多元化,外來遊客選擇多 觀光果園及休閒農場多,可結合旅遊資源

    發展休閒農業,吸引外來遊客

    作物種類多、產量大但缺乏品牌 農業設備有待政府資金補助 人口老化影響雲林縣農業發展 農業生產成本過高 六輕污染生產環境,威脅農民生產

    以及健康 沿海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情形及

    土壤鹽鹼化嚴重 鄉鎮內之內部交通較缺乏,短程運

    輸困難,無法增加外來遊客的意願

    OT(外部)

    機會(Opportunity) SO 策略 WO 策略

    政府推動有機、無毒、安全農業 配合政府政策建立亞洲綠色廚

    房,成立農產物流中心 外銷出口至東南亞及歐美國家的

    成績讓雲林更朝向國際市場邁進 雲林縣政府大力推廣發展「一鄉

    一特產」 政府政策加強辦理農民健康保險

    與全民建保並配合推動建立農民

    年金制度嘉惠農友

    建立品牌的特色作物,行銷國際增進雲林縣之知名度

    藉由周邊觀光設施的建立,結合傳統農業與觀光休閒

    將農產品做創新開發,以提升作物附加價值

    酪農業發達,可配合多元化經營,易帶動休閒與觀光活動

    在缺乏土地有效利用之政策與法令中,對區域進行有效分配管理

    確定優良農地限制、優良及次優良國土保育區之區位

    建立特色農業區建置門檻,以單一作物經濟價值或產量高低作為設

    立標準,減少不符標準的特色農業

    區的設置,以降低生產的成本 透過有機生產專區隔離綠帶之配

    置,減低專區污染之威脅 威脅(Threat) ST 策略 WT 策略

    面對 ECFA 開通進口農產品大量 進入台灣,面臨價格競爭 外銷競爭訂單逐年遞減 城鄉發展差距大,地方性服務業

    (三級產業)不發達 大陸進口農藥,破壞農業環境 資源分配不公,使得經濟與產業

    發展便漸漸落後

    成立有機農業專區,結合專區認證機制,並限制耕種條件,確保糧食安全

    以作物品種做最低保價收購,減少因差價而造成的損失

    重新規劃及檢視港口的功能定位,將其轉變為多功能的港口,以利農產品的輸出

    以精緻農業為外銷目標,並確保國內地區之收購機制,穩定市場需求,再求國外行

    銷通路

    建立農業科技園區,進行農業設備補助及生產科技,挹注改善傳統農

    業生產模式之困境 閒置之休耕地重新規劃利用,避免

    浪費農地資源及病蟲侵害 在缺乏土地有效利用之政策與法

    令中,對區域進行有效分配管理 建立作物生化研究中心,提升生產

    專業技術 區域整合發展,產生規模優勢 地層下陷區規劃休閒漁業,三級產

    業發展休閒農漁業

  • 5-4

    第二節 農地發展願景及定位

    本團隊依據農委會農業發展政策、雲林縣綜合發展計畫、雲林縣農業施政與

    發展策略、雲林縣農地利用綜合規劃、第一次空間規劃委員會意見及相關資料調

    查與分析,及本計畫歷經十四場農地資源空間發展構想地方座談會,整合「雲林

    縣整體農業發展方向」,及「農地資源空間發展構想地方座談會暨問卷調查結

    果」,歸納雲林縣之農地空間發展願景。

    壹、雲林縣整體農業發展方向

    本計畫依據農委會農業發展政策、雲林縣綜合發展計畫、雲林縣農業

    施政與發展策略、雲林縣農地利用綜合規劃及相關資料調查與分析,並融

    合各方意見與構想,歸納出整體政策面之發展方向為,以農業首都之施政

    願景考量農地對國土重大功能分區之分派,並建構三好一合理(好安心、

    好品質、好心情、價格合理)。

    其主要內涵為在雲林縣整體農業空間之下,以環境維護與生態維護為

    優先考量,達到農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互利共生的和諧;其次,農業生產配

    合產業轉型,導入農業科技,開拓產銷通路,藉由農業精緻化的發展來提

    昇雲林縣農產品邁向國際;除此之外,為雲林縣注入休閒與觀光兩元素,

    以帶動農村的多元發展,並強化區域品牌發展,以塑造雲林縣特有之在地

    特色;並為配合未來縣內發展方向與願景,釋放出具有城鄉發展潛力之農

    地,以達到城鄉發展與農地利用之協調。

    貳、農地資源空間發展構想訪談會暨問卷調查結果

    為檢討上述初步願景之合宜性,本計畫目前已舉辦十七場地方座談

    會,針對各鄉鎮公所、農會代表與產銷班與農民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 108

    份問卷,共計 105 份有效問卷,3 份無效問卷。經統計發現:認為「特定農

    業創特色、特色農業首都雲林」符合實際發展者有 75.00%,「食在安全有

    機雲林、有機農業好安心」符合實際發展者有 76.77%,「科技農業雲林、

    生技農產好品質」符合實際發展者有 76.53%,「農產製銷連一路、效率物

    流產銷好公道」符合實際發展者有 76.53%,「休閒農業樂活雲林、休閒雲

  • 5-5

    林好心情」符合實際發展者有 69.70% (詳見表 5-2),若以適合及無意見計

    算,則願景內容均達 70%以上。

    表 5-2 發展願景切合度統計表

    願景 不適合 適合 無意見

    特定農業創特色、特色農業首都雲林 10.00% 75.00% 15.00%

    食在安全有機雲林、有機農業好安心 6.06% 76.77% 17.17%

    科技農業雲林、生技農產好品質 6.12% 76.53% 17.35%

    農產製銷連一路、效率物流產銷好公道 5.10% 76.53% 18.37%

    休閒農業樂活雲林、休閒雲林好心情 4.04% 69.70% 26.26%

    參、雲林縣之農地空間發展願景

    在考量雲林縣施政願景、產業趨勢、雲林縣未來發展契機及農民期望

    的前提下,本計畫提出之發展願景依據地方座談會及訪談後做出修正,並

    確立願景主要內涵,如下所述。

    一、特定農業創特色,雲林農業全國第一

    根據自然條件及人文條件,開發具潛力之特定農業經營區,做出適

    地適種之特色農業。

    二、食在安全找雲林,雲林農產好安心

    以有機農業為目標,推動安全農產制度,以提升雲林縣農作物之競

    爭力,並確保國人糧食安全。

    三、科技農業在雲林,設施農產好品質

    農業生產配合產業轉型,導入新興科技,開拓產銷通路,並配合農

    業生產設備之補助來提昇雲林縣農產品邁向國際之路。

    四、農產製銷連一路,效率物流產銷好價錢

    配合雲林縣「亞洲綠色廚房」計畫,整合雲林縣產銷體系,提升農

    產物流效率。

    五、休閒農業樂活雲林,雲林休閒展新機

    為雲林縣挹注休閒與觀光兩元素,以帶動農村的多元發展,並強化

    一鄉一特色品牌發展,以塑造雲林縣特有之地方特色。

  • 5-6

    第三節 農地發展議題與策略

    為有效實現雲林縣農業空間發展願景,本計畫在檢視目前雲林縣農業發展現

    況,並針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一級產業面對農產貿易自由化所帶來

    的市場競爭壓力及轉型瓶頸等外部威脅;因農作用地變遷而產生農業用水與人力

    等資源配置問題、農民組織功能調整之必要與當前農村發展等內部壓力,試歸納

    出農業部門所須面對的重要議題。本計畫透過第一階段座談會確立之五大願景,

    並將此願景分為五大面向:特色農業、安全農業、科技農業、物流產銷、觀光休

    閒。

    透過第一輪及第二輪座談會之農民意見,以及空間規劃委員會之意見,彙整

    出雲林縣目前農業所面臨之問題,並將此結果整合為 19 項議題。雲林縣整體農

    地發展之 19 項議題配合願景之發展,歸納為特色農業、安全農業、科技農業、

    物流產銷、觀光休閒等五大面向,並提擬符合雲林縣農地資源空間發展對應之解

    決策略。

    壹、雲林縣整體農地之發展議題與策略

    本計畫依據初步規劃之願景,及第一次座談會之意見,研擬出議題及

    對策,本計畫提出 19 項議題。經過空間規劃委員會、第二次座談會之討論、

    農民、農會之訪談,將議題重新整理及整合,使得雲林縣農業問題得以凸

    顯。分別依五大面向闡述如下,如圖 5-1:

    一、議題面向

    (一) 特色農業

    雲林縣當前農業所遇到的問題多以土地及生產為主,於土地方面主要

    面臨休耕問題及土地有效利用問題,於生產方面,面臨農業缺乏競爭力及

    生產過剩之問題。為解決當前雲林縣農民所提出之困境,則透過設立特定

    農業專區,藉以提升農產競爭力,及增強土地有效整合利用。

    在特色農業的層面上主要提出「劃設國土保育與農民權益之衝突」、

    「既有農地政策與現況不符,限制土地有效利用」、「特定農業區設立限制

    條件,保障農民生產權益」、「休耕補助政策導致優良農田流失及農地閒置」

    及「特色作物因耕地面積小,不敷生產成本,而造成休耕之議題」、「一般

  • 5-7

    農業與安全農業利益無法明顯區隔,影響安全農業之發展」的發展議題。

    為有效突顯特色農業所面臨之問題,經由雲林縣空間規劃委員會之意

    見及農民實地訪談意見整合後,將以下議題進行整合。「既有農地政策與

    現況不符,限制土地有效利用」、「休耕補助政策導致優良農田流失及農地

    閒置」、「劃設國土保育與農民權益之衝突」議題,統合為「缺乏農地整合

    性整備,難以進行有效利用」;又將「特定農業區設立限制條件,保障農

    民生產權益」、「一般農業與安全農業利益無法明顯區隔,影響安全農業之

    發展」、「特色作物因耕地面積小,不敷生產成本,而造成休耕之議題」整

    合議題為「特定農業專區缺乏限制條件,難以維護農民權益」。

    (二) 安全農業

    為保障國民飲食健康,提出安全農業之願景,其中透過訪談及調查得

    知,目前雲林縣最迫切之農業問題也存在水資源短缺問題及工業污染問

    題,除影響國人健康,也影響雲林縣農業之產量及品質。

    在安全農業的層面上主要提出「農業灌溉水資源-三水(水質、水量、

    水生活)利用問題」、「推行生產履歷及安全農業檢驗制度,認證費用過高

    之問題」、「使用非法農藥,破壞農業生產環境」、「一般農業與安全農業利

    益無法明顯區隔,影響安全農業之發展」、「工業污染周圍土地,影響作物

    產量、品質」的發展議題。

    為有效突顯安全農業所面臨之問題,經由雲林縣空間規劃委員會之意

    見及農民實地訪談意見整合後,將以下議題進行整合。將「農業灌溉水資

    源-三水(水質、水量、水生活)利用問題」議題,統合為「水資源不當使用,

    導致地層嚴重下陷」、「缺乏合理水利系統及水源,農地面臨缺水困境」;

    又將「使用非法農藥,破壞農業生產環境」、「工業污染周圍土地,影響作

    物產量、品質」整合議題為「農業生產環境面臨汙染危機」。

    (三) 科技農業

    透過雲林縣施政目標發現,雲林縣有投入科技農業之意願,但由於科

    技農業所需成本高昂,及技術精密之問題,嚴重影響雲林縣農業發展科技

    農業之意願。

    在科技農業的層面上主要提出「農業生產設備成本高昂,影響從事投

  • 5-8

    資意願」、「自然災害影響生產環境,產量及品質難以維持」、「農業技術日

    以精進,老年人口學習意願低落,農業競爭力難提升」、「青年投入農業意

    願普遍不高,農村未來難以永續發展」的發展議題。

    為有效突顯科技農業所面臨之問題,經由雲林縣空間規劃委員會之意

    見及農民實地訪談意見整合後,將以下議題進行整合。經由空間規劃委員

    會及農民意見整合後,以下議題進行整合。將「農業生產設備成本高昂,

    影響從事投資意願」、「自然災害影響生產環境,產量及品質難以維持」議

    題,統合為「缺乏農業生產設施之建構與補助」;又將「農業技術日以精

    進,老年人口學習意願低落,農業競爭力難提升」、「青年投入農業意願普

    遍不高,農村未來難以永續發展」整合議題為「人口老化,農村勞動力出

    現斷層」。

    (四) 物流產銷

    雲林縣為一農業大縣,但在農產品物流之硬體設施老舊,制度混雜,

    使得物流功能未能完整發揮。又總體而言,台灣農產品需求逐年減低,農

    業急需政府拓展外銷管道,以增強銷售機會,保障農民收益。

    故在物流產銷的層面上主要提出「盤商收購制度不當,使優良蔬菜品

    種消逝」、「面對 ECFA 開通,縣內農特產品缺乏競爭力」、「麥寮工商港口

    功能未發揮,無法有效外銷產地農產品」、「農產品與外銷政策缺乏完整產

    銷規劃,農產外銷難以延續」的發展議題。

    為有效突顯物流產銷所面臨之問題,經由雲林縣空間規劃委員會之意

    見及農民實地訪談意見整合後,將以下議題進行整合。經由空間規劃委員

    會及農民意見整合後,以下議題進行整合。將「盤商收購制度不當,使優

    良蔬菜品種銷逝」、「面對 ECFA 開通,縣內農特產品缺乏競爭力」、「麥寮

    工商港口功能未發揮,無法有效外銷產地農產品」、「農產品與外銷政策缺

    乏完整產銷規劃,農產外銷難以延續」議題,統合為「生產制度與行銷管

    道缺乏完整規劃與連結」。

    (五) 觀光休閒

    雲林縣為生產走向之農業大縣,縣內土地多為農業生產之用,又由於

  • 5-9

    縣內地勢平坦,觀光休閒農業並非雲林縣農業主要發展走向,為考量永續

    經營及減少環境過度利用,則休閒農業實有推廣之必要。

    則在物流產銷的層面上主要提出「現行農業觀念仍然保守,縣內休閒

    農業難推行」。

  • 5-10

    特色農業

    觀光休閒

    物流產消

    科技農業

    安全農業

    議題一:劃設國土保育區與農民權益之衝突

    議題四:休耕補助政策導致優良農田流失及農地閒置

    議題十八:農產品與外銷政策缺乏完整產銷規劃,農產外銷難以延續

    議題十七:麥寮工商港口功能未發揮,無法有效外銷產地農產品

    議題十六:面對ECFA開通,縣內農特產品缺乏競爭力

    議題十五:盤商收購制度不當,使優良蔬菜品種消逝

    議題十一:農業生產設備成本高昂,影響從事投資意願

    議題十四:青年投入農業意願普遍不高,農村未來難以永續發展

    議題十三:農業技術日以精進,老年人口學習意願低落,農業競爭力難提升

    議題十:工業污染周圍土地,影響作物產量、品質

    議題十二:自然災害影響生產環境,產量及品質難以維持

    議題九:使用非法農藥,破壞農業生產環境

    議題八:推行生產履歷及安全農業檢驗制度,認證費用過高之問題

    議題七:農業灌溉水資源-三水(水質、水量、水生活)利用問題

    議題六:一般農業與安全農業利益無法明顯區隔,影響安全農業之發展

    議題三:特色作物因耕地面積小,不敷生產成本,而造成休耕之議題

    議題五:特定農業區設立限制條件,保障農民生產權益

    議題二:既有農地政策與現況不符,限制土地有效利用

    議題十九:現行農業觀念仍然保守,縣內休閒農業難推行

    缺乏農地整合性整備,難以進行有效利用

    特定農業專區缺乏限制條件,難以維護農民權益

    水資源不當使用,導致地層嚴重下陷

    農業生產環境面臨汙染危機

    推行生產履歷及安全農業檢驗制度,認證費用過高

    缺乏農業生產設施之建構與補助

    人口老化,農村勞動力出現斷層

    生產制度與行銷管道缺乏完整規劃與連結

    現行農業觀念仍然保守,休閒農業難推行

    願景 初擬議題 整合議題

    缺乏合理水利系統及水源,農地面臨缺水困境

    圖 5-1 雲林縣農地資源空間發展議題架構圖

  • 5-11

    貳、議題重要性之排序

    針對上述農地資源發展議題,本計畫目前於雲林縣召開農地資源空間

    發展構想地方座談會及個別訪談,邀集雲林縣與農地資源發展有關的官方

    與民間代表,包括官方之雲林縣政府農業處農務科、各鄉鎮市公所、農會、

    產銷班及地方熱心人士等。透過座談會的方式取得地方各界對於雲林縣農

    地資源未來發展方向的共識,以作為本計畫未來實施空間策略的優先程度

    依據。

    本計畫將各議題的重要程度區分為「重要、普通、不重要」等 3 個等

    級,並分別給予 5、3、1 分,計算各議題經評估後之總分後,整理於表 5-3。

    經由各界評估後認為最重要之議題為「使用非法農藥,破壞農業生產

    環境」,此外,「青年投入農業意願普遍不高,農村未來難以永續發展」、「特

    定農業區建立限制條件,保障農民生產權益之問題」、「農業技術專業化,

    以提升競爭力」、「增加農業設施補助,穩定農產來源及減少生產風險」等

    問題,也受到大多數與會人員的重視。

  • 5-12

    表 5-3 議題重要性排序之彙整表

    議題內容 分數 議題重要性

    排序

    使用非法農藥,破壞農業生產環境 513 1

    青年投入農業意願普遍不高,農村未來難以永續發展 487 2

    特定農業區建立限制條件,保障農民生產權益之問題 486 3

    農業技術日已精進,老年人口學習意願低落,農業競爭力難提

    升 483 4

    自然災害嚴重影響生產環境,產量及品質難以維持 482 5

    國土保育與農民權益之衝突 477 6

    農業生產設備成本高昂,影響從事生產意願 477 6

    農地使用法令不符現況,限制土地有效利用 465 8

    農產品與外銷政策缺乏完整產銷規劃,農產外銷難以延續 463 9

    面對 ECFA 開通,縣內農特產品缺乏競爭力 461 10

    推行生產履歷及安全農業檢驗制度,認證費用過高之問題 452 11

    一般農業與安全農業利益無法明顯區隔,影響安全農業之發展 451 12

    盤商收購制度不當,使優良蔬菜品種消逝 448 13

    農業灌溉水資源-三水(水質、水量、水生活)利用問題 441 14

    現行農業觀念仍然保守,縣內休閒農業難推行 441 14

    具特色作物因耕地面積小,不敷生產成本,而造成休耕之議題 426 16

    休耕補助政策,造成優良農田流失及農地閒置 422 17

    麥寮工商港口功能未發揮,無法有效外銷產地農產品 419 18

  • 5-13

    表 5-4 綜合議題重要性排序之彙整表

    議題內容 綜合議題 平均

    分數

    議題重要性

    排序

    使用非法農藥,破壞農業生產環境 使用非法農藥,破壞農業生產

    環境 513 1

    青年投入農業意願普遍不高,農村未來難以

    永續發展 人口老化,農村勞動力出現斷層

    485 2 農業技術日已精進,老年人口學習意願低

    落,農業競爭力難提升

    農業生產設備成本高昂,影響從事生產意願缺乏農業生產設施之建構與

    補助 479.5 3 自然災害嚴重影響生產環境,產量及品質難

    以維持

    國土保育與農民權益之衝突

    缺乏農地整合性整備,難以進

    行有效利用 456 4

    農地使用法令不符現況,限制土地有效利用

    具特色作物因耕地面積小,不敷生產成本,

    而造成休耕之議題

    休耕補助政策,造成優良農田流失及農

    地閒置

    特 定 農 業 專 區 缺 乏 限 制 條

    件,難以維護農民權益 453 5

    特定農業區建立限制條件,保障農民生

    產權益之問題

    一般農業與安全農業利益無法明顯區

    隔,影響安全農業之發展

    推行生產履歷及安全農業檢驗制度,認證費

    用過高之問題

    推行生產履歷及安全農業檢

    驗制度,認證費用過高之問題452 6

    盤商收購制度不當,使優良蔬菜品種消逝

    生產制度與行銷管道缺乏完

    整規劃與連結 447.8 7

    麥寮工商港口功能未發揮,無法有效外銷產

    地農產品

    面對 ECFA 開通,縣內農特產品缺乏競爭力

    農產品與外銷政策缺乏完整產銷規劃,農產

    外銷難以延續

    農業灌溉水資源-三水(水質、水量、水生

    活)利用問題

    水資源不當使用,導致地層嚴

    重下陷 441 8

    現行農業觀念仍然保守,縣內休閒農業難推

    現行農業觀念仍然保守,縣內

    休閒農業難推行 441 8

  • 5-14

    參、發展策略

    整合後之十項議題,為使願景及議題得以有效落實,集結農地空間

    規劃委員會與農民訪談發表之意見與雲林縣相關重大計畫之考量,本計

    畫擬定以下發展策略(如圖 5-2)分別依闡述如下:

    (一)特色農業

    1. 土地利用

    (1) 確定國土配置適當性,藉由區域整合產生規模優勢

    (2) 配合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將閒置農地重新規劃利用

    2. 以專業經營區之空間模式發展

    (1) 建立專區品牌,保障農民權益

    (2) 建立特定農業區建置門檻,減少不符標準的特色農業區的設置

    3. 水資源利用

    (1)重新建置引水系統,確保穩定水量與安全水質

    (二)安全農業

    1. 生產履歷制度

    (1) 推行生產履歷擊案全農業檢驗制度,加強農產品品質抽驗,確保消費

    安全

    (2) 成立安全農業專區認證機制,並限制進入標準,確保糧食安全

    2. 減少環境污染

    (1) 成立安全農業專區認證機制,並限制進入標準,確保糧食安全

    (2) 設置隔離綠帶,減低生產專區污染之威脅

    (三)科技農業

    1. 生產結構調整

    (1) 設立農業科技園區,進行農業生產設備與技術的改良,提升競爭力

    (2) 提供產學合作機會,厚植農業青年生產技術,以提升返鄉投入農業生

    產意願

  • 5-15

    2. 生產設施提升

    (1) 政府增加農業生產設施之補貼,減少生產風險

    (四)物流產銷

    1. 產銷通路建立

    (1) 重新規劃與檢視麥寮工商港口的功能定位,將其轉變為多功能港口,

    以利農產品輸出

    (2) 以精緻農業為外銷目標,並確保國內地區之收購機制,穩定市場需求,

    再求國外行銷通路

    (3) 建立農產品分級包裝制度,並利用科技創新研發,提高產品附加價值,

    以建立品牌行銷國際提升知名度。

    (五)觀光休閒

    1. 休閒農業輔導

    (1) 傳統農業與觀光結合,進行多角化經營,帶動休閒產業發展

  • 5-16

    圖 5-2 願景、議題與策略關係圖

    願景 議題 策略

  • 5-17

    第五章 發展願景與策略 ......................................................... 5-1

    第一節 SWOT 矩陣分析 ........................................................................... 5-1

    第二節 農地發展願景及定位 .................................................................. 5-4

    第三節 農地發展議題與策略 .................................................................. 5-6

    圖 5-1 雲林縣農地資源空間發展議題架構圖 .................................... 5-10 圖 5-2 願景、議題與策略關係圖 ........................................................ 5-16

    表 5-1 SWOT 分析 .................................................................................. 5-3 表 5-2 發展願景切合度統計表 .............................................................. 5-5 表 5-3 議題重要性排序之彙整表 ........................................................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