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AI芯片...

1
一报在手 行业在握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办:中国电子报社 北京赛迪经纶传媒投资有限公司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5 邮发代号:1-29 http://www.cena.com.cn CHINA ELECTRONICS NEWS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今日8版 第 82 期 (总第 4116 期) 赛迪出版物 本报记者 李佳师 赛迪出版物 官方店 微订阅 更方便 扫码关注即可轻松订阅赛迪出版传媒公司旗下报 刊、杂志、年鉴,还有更多优惠、更多服务等您体验 在这里 让我们一起 把握行业脉动 扫描即可关注 微信号:cena1984 微信公众账号:中国电子报 2017 年全国应急产业 发展推进交流会举行 第十一届中国产学研 合作创新大会举办 庞大的人口基数为中国提供了 巨大的消费规模,奠定了丰富的消 费多样性基础,未来5年乃至10年, 消费需求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 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及消 费,要求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 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 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 点、形成新动能。 过去五年,消费对于经济增长 的作用前所未有。2016年,我国最 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64.6% ,比 2012 年 提 高 9.7 个 百 分 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稳定器”和 “压舱石”的作用日益增强。这些 数据显示,我国消费升级的势头持 续增强,居民消费品质从中低端向 中高端转变,消费形态由物质型向 服务型转变,中高端商品消费快速 增长。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传统 的消费被重新定义,新技术引发的 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诞生了新 型消费。新消费的领域,将主要集 中在信息、文化、旅游、教育、医疗、 健康等领域,具有个性化、时尚化、 品质消费和体验的特征。例如信息 消费,到 2020 年规模将达到 6 万亿 元,年均增长 11%以上,拉动其他领 域产出 15 万亿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促 进消费的体制机制,这说明要破除 影响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释 放消费潜力,创造更多的政策红 利。在实践中,要创造“敢于消费、 乐于消费”的环境,解除消费者的后 顾之忧。促消费,就要勇于加速打 破与居民生活消费相关领域的深层 次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企业不断提 升产品质量和培育品牌的内生动 力,满足居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中 高端需求;通过简政放权、改革监管 模式、优化消费环境,使消费增长的 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满足中高端需求,不是简单的 价格上涨,而是实现从商品消费向 品质消费的跨越。目前我们供给的 产品质量、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还 落后于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 因此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 攻方向,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体 系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的中高端 供给,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 的适应性,推动我国中高端消费朝 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 更加持续的方向发展。 扩大中高端消费需要培育形成 供给新动能,不断催生应用亮点和 新型供给,而更多新增长点的破茧 而出,也将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和新 模式的发展壮大,形成以消费升级 促进产业升级,同时又能通过产业 升级和创新扩大消费和激发消费潜 力的良性循环。 信息消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 好的观察窗口。作为当前创新最活 跃、增长最迅速、辐射最广泛的经济 领域之一,信息消费后向绑定各种 类型的服务,前向嵌入各类信息产 品中,可以直接为技术创新提供需 求牵引力,在消费领域赋能作用成 效显著,智能医疗设备、无人机等硬 件智能产品和服务正快速培育,催 生了一大批新型供给,激发了更多 新型业态的发展。同时也应看到, 我国信息消费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 不足,需求尚未充分释放,智能家 居、可穿戴设备、智能安防、智能汽 车等新型终端研发和应用尚处于起 步阶段,新型消费电子产业链和生 态链尚未形成。这就要求我们从供 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加快突破 发展瓶颈。一方面,扩大有效供给, 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力,实现低 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 升。另一方面,扩大信息消费覆盖 面,让更多人民群众都能用得起、用 得惯、用得好信息消费,让消费者进 一步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为中国经 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 AI芯片正在成为业界新的风 口。11月15日,高通宣布投资9家 中国人工智能算法+芯片的创新公 司。此前,中国企业杭州国芯宣布 推出语音AI芯片,中国的寒武纪公 司也发布了三款AI处理器IP和一 个 AI软件平台。这种热潮在国外 产业界也愈演愈烈。不久前,微软 宣布研发AI芯片,将首先应用于其 新一代的 Hololens AR设备。英 特尔、英伟达、高通、谷歌、苹果等巨 头也已纷纷加入 AI芯片大战。未 来 AI芯片格局会如何演变?中国 企业如何才能分一杯羹?这些都成 为入局者思考的焦点。 应用驱动专用 AI 芯片发展 “AI是当前信息领域新技术、 新应用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IT 巨头纷纷布局AI芯片,抢占AI时 代核心元器件供应链的掌控权。”赛 迪智库集成电路研究所高级分析师 刘欣亮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 访时表示。 而今天的AI芯片与过去的芯 片玩法大不一样了。有分析人士认 为,与传统计算通过固定流程解决 “确定”问题不同,深度学习算法需 要模拟人脑来解决那些取决于概率 的“不确定问题”,而这个解决问题 过程所需的计算能力,却与传统芯 片所擅长的不一致。这也是为什么 英特尔、英伟达、 IBM等传统的芯 片巨头要研发新的专用 AI芯片的 原因。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 表示,现在 AI要求的计算能力不 断提升,有的公司也采取图形加速 器去做训练、做识别,遇到的难题 之一就是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功 耗也变大。 (下转第 4 版) 突围 AI 芯片 中国企业寻找新打法 本报讯 近日,我国第五代移 动通信系统(简称“5G 系统”)频率 使用规划取得重大进展。为适应和 促进 5G 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 划分规定》,结合我国频率使用的实 际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5G 系统在 3000-5000MHz 频段(中频 段)内的频率使用规划,我国成为国 际上率先发布 5G系统在中频段内 频率使用规划的国家。 规 划 明 确 了 3300-3400MHz (原则上限室内使用)、 3400-3600MHz 和 4800-5000MHz 频段作为 5G系统的工作频段;规 定 5G系统使用上述工作频段,不 得对同频段或邻频段内依法开展的 射电天文业务及其他无线电业务产 生有害干扰;同时规定,自发布之 日起,不再受理和审批新申请 3400-4200MHz 和 4800-5000MHz 频段内的地面固定业务频率、 3400-3700MHz 频段内的空间无线 电台业务频率和 3400-3600MHz 频 段内的空间无线电台测控频率的使 用许可。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将负 责受理和审批上述工作频段内5G 系统的频率使用许可,相关许可方 案、设备射频技术指标和台站管理 规定另行制定和发布。 5G系统是我国实施“网络强 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信息基 础设施,更是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 技术的高地。频率资源是研发、部署 5G系统最关键的基础资源,根据技 术和应用特点及电波传播特性,5G 系统需要高(24GHz 以上毫米波频 段)、中(3000-6000MHz 频 段)、低 (3000MHz 以 下 频 段)不 同 频 段 的 工作频率,以满足覆盖、容量、连接 数密度等多项关键性能指标的要 求。本次发布的中频段5G系统频 率使用规划综合考虑了国际国内 各方面因素,统筹兼顾国防、卫星 通信、科学研究等部门和行业的用 频需求,依法保护现有用户用频权 益,能够兼顾系统覆盖和大容量的 基本需求,是我国5G系统先期部 署的主要频段。 为保证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合 理性,工业和信息化部结合《中华 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 修订和国际电联2019年世界无线 电通信大会相关议题的准备工作, 全面梳理了相关频段国内外的规划 和使用现状,跟踪研究全球主要国 家或组织的 5G系统频谱策略。根 据频谱需求预测、电磁兼容和共存 技术分析结论,经各方协调、科学 分析论证、专家咨询、向社会公开 征求意见等程序,最终形成了正式 的频率使用规划方案,并向社会主 动公开发布。 此次工业和信息化部率先发布 5G系统在中频段的频率使用规 划,将对我国5G系统技术研发、 试验和标准等制定以及产业链成熟 起到重要先导作用。后续,工业和 信息化部将继续为 5G系统的应用 和发展规划调整出包含高频段(毫 米波)、低频段在内的更多的频率 资源。 (耀 文) 我国率先发布 5G 在中频段内频率使用规划 本报讯 记者 刘晶 报道:11 月 14 日,“2017 未来 5G 信息通信 技术国际研讨会”召开,工业和 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出席会议 并致辞。 陈肇雄指出,5G作为未来信 息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具有 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征, 是支撑万物互联、信息技术与实体 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对 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发展,意义重大。 陈肇雄强调,2017年是5G国 际标准正式启动和推进的一年, 全球 5G进入标准和研发的关键阶 段。中国作为全球 5G研发和产业 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全面参 与国际标准制定,核心观点获得 国际标准组织认可;系统推进研 发试验,组织产学研联合开展关 键技术研究和系统、芯片研发, 第二阶段技术方案测试无线部分 顺利完成;推动构建全球产业生 态,与多个国家 5G产业组织签署 多方合作备忘录,推动5G试验、 融合应用等交流合作,在各方的 共同努力下,5G全球共识逐步形 成,商用部署加快推进。 5G在给产业界带来巨大发展 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 战,推动 5G安全、智慧发展,需 要全球产业界的紧密合作和共同 努力。陈肇雄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增进共识,加快推进商用 部署。进一步加强协作,推动在 5G无线和网络技术方面尽快达成 共识,形成全球统一的5G标准, 加快 5G研发试验,做好与商用系 统、终端及应用研发的衔接,加速 5G 商用进程。 二是深化应用,促进融合创 新发展。促进 5G与云计算、大数 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 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深化在 垂直行业的跨领域融合应用,培 育壮大新技术、新业态、新产 业,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 有力支撑。 三是保障安全,构建安全可靠 生态。坚持安全和发展同步谋划、 同步部署、同步推进,适应 5G全 新通信需求和复杂应用环境,针对 5G网络面临的安全挑战,尽快形 成 5G网络安全架构,提升网络信 息安全防护能力,确保身份可 信、网络可信、实体可信。 本报讯 11月12日,第十一 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山东 济南召开。会议由中国产学研合作 促进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 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 部长罗文出席并讲话。 罗文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始 终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 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推进政产学研 用协同创新,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 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科技 重大专项实施、科技创新成果产业 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罗文强调,下一步将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全面深入实施《中国制造 2025》,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 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 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制造业创新 体系,重点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 是加强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网络化布 局,二是进一步组织实施好科技重 大项目,三是探索产学研合作有效 机制,四是加强产学研创新人才队 伍建设。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 长、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山东省委 副书记、省长龚正出席大会并讲 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路甬祥 作主旨报告。全国“产学研”、“政 金介”、“商媒用”一线代表和专家 学者参加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科 技司负责人陪同参会。 (耀 文) 本报讯 记者 徐恒 报道:11 月14—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 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市联合举办 2017年全国应急产业发展推进交 流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人 民政府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会议认为,应急产业作为我国 应急管理的重要物质和技术保障, 始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 视。特别是自2014年国务院办公 厅印发《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 意见》以来,应急产业政策体系进 一步完善,应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 提高,应急物资生产供给体系日趋 健全,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应 急骨干企业引领示范作用明显,我 囯应急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保障作用不断 增强,应急产业发展迎来了重要的 机遇期。 会议强调,下一步将全面贯彻 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安 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 第一的思想,夯实应急产业发展基 础,增强应急产业创新能力,继续 推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和壮 大一批优势应急企业,充分发挥部 际协调机制的组织协调作用,营 造全社会关注应急产业发展的良 好环境,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 能力,全面开创应急产业发展新 局面。 国务院应急办、应急产业发展 协调机制有关单位、部分省(区、 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同 志参加会议。 2017 未来 5G 信息通信技术 国际研讨会召开 形成供给新动能推动中高端消费 — 五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本报评论员

Transcript of 突围AI芯片...

一报在手 行业在握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办:中国电子报社 北京赛迪经纶传媒投资有限公司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5 邮发代号:1-29

http://www.cena.com.cn

CHINA ELECTRONICS NEWS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今日8版

第82期(总第4116期)

赛迪出版物

本报记者 李佳师

赛迪出版物官方店微订阅 更方便

扫码关注即可轻松订阅赛迪出版传媒公司旗下报刊、杂志、年鉴,还有更多优惠、更多服务等您体验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把握行业脉动

扫描即可关注 微信号:cena1984微信公众账号:中国电子报

2017年全国应急产业

发展推进交流会举行

第十一届中国产学研

合作创新大会举办

庞大的人口基数为中国提供了巨大的消费规模,奠定了丰富的消费多样性基础,未来5年乃至10年,消费需求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及消费,要求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过去五年,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前所未有。2016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4.6%,比 2012 年提高 9.7 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稳定器”和

“压舱石”的作用日益增强。这些数据显示,我国消费升级的势头持续增强,居民消费品质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消费形态由物质型向服务型转变,中高端商品消费快速增长。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传统

的消费被重新定义,新技术引发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诞生了新型消费。新消费的领域,将主要集中在信息、文化、旅游、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具有个性化、时尚化、品质消费和体验的特征。例如信息消费,到2020年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拉动其他领域产出15万亿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这说明要破除影响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释放消费潜力,创造更多的政策红利。在实践中,要创造“敢于消费、乐于消费”的环境,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促消费,就要勇于加速打破与居民生活消费相关领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培育品牌的内生动力,满足居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中高端需求;通过简政放权、改革监管模式、优化消费环境,使消费增长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满足中高端需求,不是简单的价格上涨,而是实现从商品消费向品质消费的跨越。目前我们供给的产品质量、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还落后于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因此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的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推动我国中高端消费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加持续的方向发展。

扩大中高端消费需要培育形成供给新动能,不断催生应用亮点和新型供给,而更多新增长点的破茧而出,也将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壮大,形成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同时又能通过产业升级和创新扩大消费和激发消费潜力的良性循环。

信息消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作为当前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速、辐射最广泛的经济

领域之一,信息消费后向绑定各种类型的服务,前向嵌入各类信息产品中,可以直接为技术创新提供需求牵引力,在消费领域赋能作用成效显著,智能医疗设备、无人机等硬件智能产品和服务正快速培育,催生了一大批新型供给,激发了更多新型业态的发展。同时也应看到,我国信息消费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需求尚未充分释放,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安防、智能汽车等新型终端研发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新型消费电子产业链和生态链尚未形成。这就要求我们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加快突破发展瓶颈。一方面,扩大有效供给,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力,实现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另一方面,扩大信息消费覆盖面,让更多人民群众都能用得起、用得惯、用得好信息消费,让消费者进一步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

AI 芯片正在成为业界新的风

口。11月 15日,高通宣布投资 9家

中国人工智能算法+芯片的创新公

司。此前,中国企业杭州国芯宣布

推出语音AI芯片,中国的寒武纪公

司也发布了三款 AI 处理器 IP 和一

个 AI 软件平台。这种热潮在国外

产业界也愈演愈烈。不久前,微软

宣布研发AI芯片,将首先应用于其

新一代的 Hololens AR 设备。英

特尔、英伟达、高通、谷歌、苹果等巨

头也已纷纷加入 AI 芯片大战。未

来 AI 芯片格局会如何演变?中国

企业如何才能分一杯羹?这些都成

为入局者思考的焦点。

应用驱动专用AI芯片发展

“AI 是当前信息领域新技术、

新应用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IT

巨头纷纷布局 AI 芯片,抢占 AI 时

代核心元器件供应链的掌控权。”赛

迪智库集成电路研究所高级分析师

刘欣亮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

访时表示。

而今天的 AI 芯片与过去的芯

片玩法大不一样了。有分析人士认

为,与传统计算通过固定流程解决

“确定”问题不同,深度学习算法需

要模拟人脑来解决那些取决于概率

的“不确定问题”,而这个解决问题

过程所需的计算能力,却与传统芯

片所擅长的不一致。这也是为什么

英特尔、英伟达、IBM 等传统的芯

片巨头要研发新的专用 AI 芯片的

原因。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

表示,现在 AI 要求的计算能力不

断提升,有的公司也采取图形加速

器去做训练、做识别,遇到的难题

之一就是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功

耗也变大。

(下转第4版)

突围AI芯片 中国企业寻找新打法

本报讯 近日,我国第五代移

动通信系统(简称“5G 系统”)频率

使用规划取得重大进展。为适应和

促进5G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

划分规定》,结合我国频率使用的实

际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5G

系统在 3000-5000MHz 频段(中频

段)内的频率使用规划,我国成为国

际上率先发布 5G 系统在中频段内

频率使用规划的国家。

规 划 明 确 了 3300-3400MHz

( 原 则 上 限 室 内 使 用 ) 、

3400-3600MHz 和 4800-5000MHz

频段作为 5G 系统的工作频段;规

定 5G 系统使用上述工作频段,不

得对同频段或邻频段内依法开展的

射电天文业务及其他无线电业务产

生有害干扰;同时规定,自发布之

日 起 , 不 再 受 理 和 审 批 新 申 请

3400-4200MHz 和 4800-5000MHz

频 段 内 的 地 面 固 定 业 务 频 率 、

3400-3700MHz频段内的空间无线

电台业务频率和3400-3600MHz频

段内的空间无线电台测控频率的使

用许可。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将负

责受理和审批上述工作频段内 5G

系统的频率使用许可,相关许可方

案、设备射频技术指标和台站管理

规定另行制定和发布。

5G 系统是我国实施“网络强

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信息基

础设施,更是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

技术的高地。频率资源是研发、部署

5G系统最关键的基础资源,根据技

术和应用特点及电波传播特性,5G

系统需要高(24GHz 以上毫米波频

段)、中(3000-6000MHz 频段)、低

(3000MHz 以下频段)不同频段的

工作频率,以满足覆盖、容量、连接

数密度等多项关键性能指标的要

求。本次发布的中频段 5G 系统频

率使用规划综合考虑了国际国内

各方面因素,统筹兼顾国防、卫星

通信、科学研究等部门和行业的用

频需求,依法保护现有用户用频权

益,能够兼顾系统覆盖和大容量的

基本需求,是我国 5G 系统先期部

署的主要频段。

为保证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合

理性,工业和信息化部结合《中华

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

修订和国际电联 2019 年世界无线

电通信大会相关议题的准备工作,

全面梳理了相关频段国内外的规划

和使用现状,跟踪研究全球主要国

家或组织的 5G 系统频谱策略。根

据频谱需求预测、电磁兼容和共存

技术分析结论,经各方协调、科学

分析论证、专家咨询、向社会公开

征求意见等程序,最终形成了正式

的频率使用规划方案,并向社会主

动公开发布。

此次工业和信息化部率先发布

5G 系统在中频段的频率使用规

划,将对我国 5G 系统技术研发、

试验和标准等制定以及产业链成熟

起到重要先导作用。后续,工业和

信息化部将继续为 5G 系统的应用

和发展规划调整出包含高频段 (毫

米波)、低频段在内的更多的频率

资源。 (耀 文)

我国率先发布5G在中频段内频率使用规划

本报讯 记者刘晶报道:11

月 14 日,“2017 未来 5G 信息通信

技术国际研讨会”召开,工业和

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出席会议

并致辞。

陈肇雄指出,5G 作为未来信

息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具有

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征,

是支撑万物互联、信息技术与实体

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对

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发展,意义重大。

陈肇雄强调,2017 年是 5G 国

际标准正式启动和推进的一年,

全球 5G 进入标准和研发的关键阶

段。中国作为全球 5G 研发和产业

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全面参

与国际标准制定,核心观点获得

国际标准组织认可;系统推进研

发试验,组织产学研联合开展关

键技术研究和系统、芯片研发,

第二阶段技术方案测试无线部分

顺利完成;推动构建全球产业生

态,与多个国家 5G 产业组织签署

多方合作备忘录,推动 5G 试验、

融合应用等交流合作,在各方的

共同努力下,5G 全球共识逐步形

成,商用部署加快推进。

5G 在给产业界带来巨大发展

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

战,推动 5G 安全、智慧发展,需

要全球产业界的紧密合作和共同

努力。陈肇雄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增进共识,加快推进商用

部署。进一步加强协作,推动在

5G 无线和网络技术方面尽快达成

共识,形成全球统一的 5G 标准,

加快 5G 研发试验,做好与商用系

统、终端及应用研发的衔接,加速

5G商用进程。

二是深化应用,促进融合创

新发展。促进 5G 与云计算、大数

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

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深化在

垂直行业的跨领域融合应用,培

育 壮 大 新 技 术 、 新 业 态 、 新 产

业,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

有力支撑。

三是保障安全,构建安全可靠

生态。坚持安全和发展同步谋划、

同步部署、同步推进,适应 5G 全

新通信需求和复杂应用环境,针对

5G 网络面临的安全挑战,尽快形

成 5G 网络安全架构,提升网络信

息 安 全 防 护 能 力 , 确 保 身 份 可

信、网络可信、实体可信。

本报讯 11 月 12 日,第十一

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山东

济南召开。会议由中国产学研合作

促进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

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

部长罗文出席并讲话。

罗文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始

终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

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推进政产学研

用协同创新,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

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科技

重大专项实施、科技创新成果产业

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罗文强调,下一步将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 , 全 面 深 入 实 施 《中 国 制 造

2025》,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

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

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制造业创新

体系,重点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

是加强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网络化布

局,二是进一步组织实施好科技重

大项目,三是探索产学研合作有效

机制,四是加强产学研创新人才队

伍建设。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

长、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山东省委

副书记、省长龚正出席大会并讲

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路甬祥

作主旨报告。全国“产学研”、“政

金介”、“商媒用”一线代表和专家

学者参加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科

技司负责人陪同参会。

(耀 文)

本报讯 记者徐恒报道:11

月 14—15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

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市联合举办

2017 年全国应急产业发展推进交

流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人

民政府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会议认为,应急产业作为我国

应急管理的重要物质和技术保障,

始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

视。特别是自 2014 年国务院办公

厅印发《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

意见》以来,应急产业政策体系进

一步完善,应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

提高,应急物资生产供给体系日趋

健全,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应

急骨干企业引领示范作用明显,我

囯应急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保障作用不断

增强,应急产业发展迎来了重要的

机遇期。

会议强调,下一步将全面贯彻

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安

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

第一的思想,夯实应急产业发展基

础,增强应急产业创新能力,继续

推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和壮

大一批优势应急企业,充分发挥部

际协调机制的组织协调作用,营

造全社会关注应急产业发展的良

好环境,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

能力,全面开创应急产业发展新

局面。

国务院应急办、应急产业发展

协调机制有关单位、部分省 (区、

市) 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同

志参加会议。

2017未来5G信息通信技术

国际研讨会召开

形成供给新动能推动中高端消费—— 五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