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pku.edu.cn · Web view际 结 构。 2.美国 为 了 维 护 国家利益,避免大 战...

49
Zhang shujun 1 第第1947312-19911226第第第第第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 冷冷冷 冷冷 西 冷冷 冷冷 冷冷冷 冷冷冷 冷冷 冷冷冷冷冷冷冷 冷冷 西冷冷冷 冷冷冷冷冷冷冷冷 冷冷 冷冷冷冷 。(西 1 第第第第第第 a.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40 第第第 60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 第第 第 西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b. 西西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c.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2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1947312 冷冷冷冷冷冷冷 冷冷冷 冷 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 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 冷冷冷冷 ): 01. 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 ——冷冷冷冷冷冷冷冷 冷冷 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 02. 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 ——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 冷 冷冷 03. 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 冷冷冷冷冷冷 西

Transcript of bbs.pku.edu.cn · Web view际 结 构。 2.美国 为 了 维 护 国家利益,避免大 战...

冷战中的热战: 越南战争10-11-23 9:59 PM

第一讲 冷战(1947/3/12-1991/12/26)

什么是冷战?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推行的一种政策及由此造成的东西方之间的对峙斗争的局面或状态。(东西方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

1、各国对冷战的观点

a. 前苏联定义:冷战是二战后40年代末-60年代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政策。目的是断送二战的积极成果,剥夺社义国家的成果。实质是美国试图组织世界的革命进程,反应了西方特别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b. 西方的定义:东西方特别是美苏之间冷漠、麻木的对抗状态。敌对、战争的状态,但是没有大战。

c. 中国的通俗定义:二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除了直接武装外的行动。

2、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1947/3/12 杜鲁门主义出笼,公开放弃了与苏联的合作,在世界范围内与共产主义作斗争。

确定冷战开始的三个原则(冷战的特征):

01. 冷战是美苏关系的基本状态

——美苏开始势均力敌、互相视为对手是二战以后

02. 冷战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

——二战后社会主义制度超过一国边界、有了很大发展

03. 冷战的主要特征是东西方在欧洲的均势

——二战后才有

苏联的不同意见:

1945/8 美国对苏联的核威慑,在日本投下原子弹

1917 苏俄十月革命成功,社义和资义两条道路已经形成,西方对苏俄封锁、制裁,不承认苏联直至1933年(美国不承认中国23年)

美国的不同意见:

1917 苏俄十月革命成功

二战期间 尽管美苏结盟,但是矛盾很深,存在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二战战后初期 比如朝鲜战争

3、冷战的分期

1947/3/12-1949: 开始 第一次国内危机

1950-1962: 扩展 地域上、领域上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第二次国内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1963-1979: 缓和 尼克松主义

1980-1984 新冷战时期 里根反共 星球大展

1985-1991/11/26 新缓和时期 戈尔巴乔夫 里根

4、冷战的起源

美国方面:

(1)传统派

出现于50年代,认为:

1.是苏联挑起了冷战。

第一,苏联的极权主义、一党制;

第二,苏联意识形态的扩张,包括马列主义扩张性,搞输出革命,占领东南欧;

第三,历史上沙俄的扩张本性的传统和苏联对它的继承;

第四,斯大林个人因素;

第五,二战后的力量对比和国际结构。

2.美国为了维护国家利益,避免大战再次爆发,不得已采取非战争手段对抗苏联威胁,是对苏联扩张的自卫反击,美国在冷战开始方面没有责任。

3.美国的传统派包括:

↗保守派 更偏右,认为美国的反应不够强硬,没有采取强硬措施阻止苏联的进攻

↘自由主义派 较温和,肯定美国政策,认为遏制政策很到位、恰到好处,符合美国利益

(2)修正主义派

流行于60年代,认为:

1.苏联卷入冷战是被动的,二战后苏联外交政策是温和的,现实的,负责任的,西方的好战政策引起了苏联反击。

2.冷战爆发的责任在于美国,战后美国美国领导层为满足国内垄断寡头,构建有利于美国的秩序,要通过军事力量维护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和自己的独特地位,推行全球霸权,建立开放帝国主义。

3.美国的修正主义派包括:

↗激进派 美国的制度是冷战的根源,美国在国际要建立自己主导的新秩序,将苏联视作敌人。

↘温和派 强调领导人个人的因素,杜鲁门政府抛弃了罗斯福的政策,改变了和苏联结盟的路线,粗暴地无视苏联在欧洲的利益和要求,对苏联构成明显的威胁,迫使苏联进行冷战。

(3)后修正主义派

1.采取了折衷的办法,把传统派和修正主义派的观点融合起来。认为研究冷战不是找责任,不能感情用事或者带着偏见,而是要找到真正原因是什么。

2.苏联战后在东欧划分势力范围并向南欧推进,苏联的不断扩张造成西方的恐惧,破坏了合作,使战时同盟瓦解。西方错误的估计了形势,采取了不恰当的措施

3.倾向传统派,认为苏联有进攻性。

苏联(俄罗斯)方面:

起步较晚,曾认为没有必要研究,冷战是因为美国在战后推行的反苏反共政策。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公开性原则,学术界观点发生变化,认为过去意识形态太强。

冷战的起源双方都有责任。与苏联战后意识形态化、僵化的外交政策有关,把极其复杂的斗争简单地归结为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对美国政策错误反应,加剧了紧张。

苏联解体后,各种限制消失,俄国学者目前很活跃,观点和传统派、后修正主义派接近,把责任归结到斯大林和前苏联。

中国方面:

起步晚,原因有三方面:

1. 长期研究为政策服务,无独立学术立场;

2. 受当时的对外关系的影响,相当长的时间内沿用苏联路线,中苏关系破裂后又和苏联对着干

3. 资料缺乏,档案公布晚。

中国学者倾向于认为美国负主要责任,又找出了英国的作用,强调互动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他角度理解冷战起源:

1.填补真空理论:美苏都想填补二战后欧洲力量的真空。

2.安全困境理论:战后初期,美苏处于安全的困境中,双方都认为不安全,片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对方又觉得不安全,恶性循环,相互刺激。

3.均衡理论:战争发生之前,美英在欧洲搞实力均衡,当时有两个对手,苏联和德国,需要联合一个打另一个,二战中联合苏联打德国,最终德国战败,这造成苏联在东欧获得势力范围,在欧洲得到了很多好处,美国曾经的敌人之一得到了快速发展,为达到新的均势又联合欧洲打击苏联。

4.国内政治理论:美国国内的厌苏反共情绪

Zhang shujun 1

Zhang shujun 2

第二讲 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美苏关系)

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核心就是美苏关系,其他的大国关系都附属在美苏关系之下。美国和苏联是两个力量中心,围绕两个国家的是两个对立的国家集团。

从战后到冷战结束双方关系的特点:美苏在冷战时期展开了全面的对抗与争夺。

表现1:美苏在政治和外交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从战后到戈尔巴乔夫前期,美苏在政治外交上处于严重的对峙状态,目的是都想用自己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价值观念战胜对方。政治和外交的斗争体现了双方的对抗性的政治和外交战略.

美国方面:

美国不同的总统在位期间根据国内状况、政党倾向和美苏的政治力量对比提出具体的战略和政策,目标都是遏制苏联,促使苏东国家发生演变。

(1)乔治·凯南(遏制之父)与杜鲁门的“遏制战略”

时间:1946年2月22日,八千字电报,阐述战后苏联的理论、政策、行为动机和做法以及美国的应对政策。1947年7月,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进一步阐述.

内容:

A.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对西方社会的不安全感和畏惧心理,担心外国渗透,因而谋求安全的唯一方法是彻底毁灭同它竞争的国家;

B.苏联行为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

C.苏联的政策目标:从一切方面致力于提高苏维埃国家的实力和威信;力求分裂和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和影响;努力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

D.美国对苏的政策:长期的、耐心而坚定、并且时刻保持警惕的遏制俄国的扩张倾向,美国若拥有足够的实力并表明准备使用实力时,几乎用不着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

E.遏制苏联的目标:美国应灵活而警惕地运用对抗力量遏制苏联扩大势力范围的努力,把苏联的影响限制在其本土及东欧之内,阻止其进一步向外发展,并竭力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苏联政权的垮台或逐步软化;

影响:

对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苏战略和政策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为杜鲁门的“遏制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2)艾森豪威尔:“解放政策”,要苏东国家从铁幕下解放;

(3)肯尼迪:“和平战略”

背景:认为遏制战略是建立在美国的核垄断及对外资本输出、技术援助的能力基础上的,而现在美国丧失核优势,在于苏联对抗中处于落后地位。另外赫鲁晓夫外交方面有重大转变,国际共运内部瓦解,为和平提供可能性;

时间:1960年1月1日

内容:

A.强调以和平方式加强西方盟国的地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

B.以援助开道,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渗透与扩张,确立美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

C.加强军事力量,推行“灵活反应战略”,消除美苏间的导弹差距,用军事手段遏制苏联扩张。

D.寻求同苏联的对话。“共同利益的幼芽”:摆脱军备竞赛所造成的沉重负担;不希望爆发核战争;垄断核武器;发展经济和取得科学成就。

E.坚定维护西方利益。

(4)尼克松:“缓和政策”.苏联实力大增,甚至超过美国

(5)里根: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对美国对苏政策起到重要作用,第一任期 “新遏制政策”,第二任期“现实主义、实力对话”战略

(6)老布什:“超越遏制”

苏联方面:

(1)斯大林:“两大阵营”,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东方和西方

(2)赫鲁晓夫:“和平共处总路线”

(3)勃列日涅夫:“缓和战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4)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

表现2:军事对抗是美苏关系的核心

冷战时期实力的最重要表现是军事实力,核力量、常规力量、军事研发能力。军事对抗表现为军备竞赛和军事威胁,很多次一触即发。双方进行军备竞赛的理论基础:核威慑理论(到现在依然屡试不爽)。

美国方面:

(1)杜鲁门:1945-1952,遏制战略(军事战略与国家战略相同)

(2)艾森豪威尔:1953-1961,大规模报复战略

(3)肯尼迪、约翰逊:1961-1963,1963-1968,灵活反应战略

(4)尼克松:1969-1974 福特:1974-1976 卡特:1977-1980 :现实威慑战略

(5)里根:1981-1988,新灵活反应战略

(6)老布什:1989-1992,地区防务战略

苏联方面:

(1)赫鲁晓夫:火箭核战略

(2)戈尔巴乔夫:单纯防御战略.由于经济下滑,缺乏巨额的维持费用,不具备与美国在进行军备竞赛,坚持“合理足够原则”,只要具备第二次核打击的能力就行。

表现3:美苏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与斗争

意识形态的斗争就是意识形态的对外宣传战。

美国的方法是利用国际舆论——联合国、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等,宣传美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瓦解苏东国家,或者利用CIA对其他国家进行策反、颠覆。

苏联的特点是针锋相对,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干扰西方广播媒体信号,同时大力发展自己的新闻媒介,如莫斯科电台对外广播。

表现4:美苏在地缘政治方面的斗争——争夺第三世界

意识形态并不明确的第三世界国家是美苏双争夺的主要对象。

美国方面:

杜鲁门“第四点计划”:派出“和平队”,出资金,组织国际开发咨询委员和“技术合作署”,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通过技术援助在亚非拉地区扩大影响。

评价:是美国打着反共产主义和技术援助的旗号,大规模向亚非拉渗透的一项重要措施, 是战后初期美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一个步骤。带动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的资本输出,并为美国工业发展取得了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苏联方面:

支持亚非拉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国家,扶植自己的傀儡。

表现5:美苏在经济领域的斗争

经济斗争比较边缘的。主要反映在苏联反对美国和西方国家对苏联的经济歧视和制裁。西方国家处于主动,对东方国家进行经济制裁和贸易歧视,对苏联一直没有提供最惠国待遇,利用经济对苏联和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苏联通过开辟其他市场抵抗,在友好国家开辟“平行市场”, 以此削弱对苏联的不利影响。

表现6:集团对峙

以美苏为首结成政治经济军事同盟和集团,两个集团对峙也是冷战时期重的标志性要特征。美苏当时在集团的责任也比较重大,需要对盟友进行帮助、维护安全。两个集团势均力敌、实行核威慑的状态下,双方都不敢真正交火,反而维护了世界的相对安全。

第二讲 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美苏关系)10-11-23 9:59 PM

1.五国和约问题(略)

2.在处置德国问题上的斗争(重要)

战后德国被四大国分别占领,都想根据自己的模式对占领区进行改造,美英法和苏联的矛盾非常激烈,这使得德国的分裂不可避免。

(1)德国的赔偿问题

波茨坦公告规定,苏联除了在本战区获得赔偿,还可以在其他占领区获得赔偿。但美国鉴于本占领区面临的经济困难,1946年5月宣布,除了已经交付的赔偿外,向苏联提供赔偿。此后美苏双方的矛盾升级。

(2)英美占领区合并

1946年8月,为了对抗苏联,美英占领区合并,最后法国同意合并,成为西占区。苏联作出强烈反应,认为这实际上是分裂德国,采取行动抗议,如禁止西方三国代表进入柏林苏占区,退出四国管制委员会,检查进入柏林的军事列车和民用火车。这是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前奏。

(3)西占区的货币改革

英美称货币改革计划为“捕鸟猎犬行动”。1948年6月,西占区发行“B记马克”,导致德国货币混乱。苏联发表对西方国家进入西柏林的通道进行管制,在东德发行“D记马克”,要求覆盖整个柏林。杜鲁门政府表示必须留在柏林,苏联的行为就是要将西方赶走,让别人认为美国无法保护西柏林,迫使美国让步和丢脸,使美国丧失在盟国中的信誉。美英秘密的货币改革,是柏林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4)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8年6月-1949年5月,共11个月,也称“柏林封锁”,是四十年代末东西方间最大的事情,也是美苏在柏林问题上的第一次严重对抗。(第二次柏林危机是1958-1961年)

背景:

苏联与美英等国的关系通过赔款问题、合并占领区和西占区的货币改革一步步恶化。美英秘密的货币改革,是柏林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过程:

针对美英秘密的货币改革,苏联发行D记马克,逐步切断通往柏林的水上和陆路交通。美国的应对方案是11个月内派出大量飞机空投日用品、粮食、燃料,并进行反封锁,派战机进驻西欧,在英国和德国建立的战略空军基地,切断西欧通向德国苏占区的陆路和水路交通。

危机处理:

这次柏林危机是战后美苏间第一次阶级战争边缘的紧张对峙,但美苏对这次危机的处理却耐人寻味。这表现为,美苏一方面紧张对峙,另一方面又都留有余地(苏联没有封锁空中;美国没有使用武力手段突破封锁线),双方都没有触及底线,通过私下的试探,努力寻求解决危机的途径。

解决:

最先让步的还是苏联,1949年1月,斯大林对美国记者表示,只要西方推迟建立联邦德国,就可以解除封锁,对于货币改革没有提到。西方也给苏联的让步提供了台阶,积极反应,同意推迟建立联邦德国。5月23日四国外长会议召开,第一次柏林危机宣告结束。

评价:

1.柏林危机以苏联的退让而结束,苏联没有达到目的(货币改革、不合并西占区、不希望联邦德国政府成立),还失去了在西柏林的民心,西方国家反倒通过空运物资获得民心。反映出苏联处于劣势,同西方实力差距比较大,美国核垄断。

2.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影响深远,它加剧了东西方的敌对,深化了欧洲的分裂,加速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柏林封锁期间,柏林出现了两个市政府,柏林的分裂成为德国分裂的先导。

(5)德国的分裂与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柏林出现两个政府,首先分裂为两个部分,柏林的分裂促成了德国的分裂。1949年9月20日联邦德国政府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0月7日成立。

苏联对柏林的封锁加剧了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恐惧,1949年3月11日北约形成,苏联也加大了在东欧的驻军,1955年5月14日苏东8国成立华约,两大集团对峙形成,这时冷战的集团对峙的特征才完全形成,之前不明显。

几个阶段中的美苏关系: 一、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争夺

1.赫鲁晓夫将与美国缓和放在首要的位置

1953年斯大林去世,进入赫鲁晓夫时代,推出“和平共处总路线”,缓和与美国的关系。

关于和平共处总路线: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能和平共处,作为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的原则

B.和平共处是现实的事实和选择,必须和平共处

C.和平共处就是“相互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由于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原因干涉内部事务,平等互利和共处”.“和平共处意味着意识形态对立的国家应该彼此和平相处,彼此并肩存在、共处”

D.要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进行和平竞赛,来体现各自制度的优越性和感召力。赫鲁晓夫对于社会主义能够通过竞赛胜出很有信心

E.为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情况下,意识形态的斗争仍然存在。不希望战争,也不放弃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不能共存,但是两种国家可以并存

措施:主动改善和美国与西方的关系,倡导首脑会议。

2.日内瓦首脑会晤: 战后第一次首脑会晤

(1)背景:

苏联在和平共处总路线指引下积极要求,得到了美国的积极回应;5月份开了一个筹备会议,关于日程设置发生分歧,苏联想讨论欧洲集体安全、禁止核武器,西方提出要讨论东欧的地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欧洲安全等

(2)时间、人物:

1955年7月18-23日,艾森豪威尔,法国总理富尔,英国首相艾登,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

(3)内容:

在欧洲集体安全问题上,西方国家将德国问题放在首位,支持西德,希望德国统一并成为北约成员国。苏联不同意,关注裁军问题,建议与会各国承担不使用原子武器和氢武器的义务,就裁军和禁止原子武器建立国际监督机构,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但是西方各国只谈对现有军备和武装力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艾森豪威尔建议“开放天空”,美苏两大国之间相互提供各自领土上军事设施的示意图和彼此计划;但是苏联考虑的主要威胁不是美国本土,而是美国在欧洲部署的军事力量,美国“天空开放”于苏并没有多大益处。

在发展东西方交流的接触上,苏联主张经贸交流,西方主张思想文化交流。

由于存在根本分歧,会议没有达成有意义的协议。

(4)意义:

日内瓦会议是二战后第一次四大国最高首脑的会议,国际社会期望很高,但成果很小。它的召开本身就说明国际间的紧张气氛有所缓和,敌对双方能够坐下来讨论了一系列问题,准备会后召开四国外长会议,继续没有达成一致的问题。国家间关系确实改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增多。1958年签署文化交流协议,1959年1月苏联米高扬访问美国谈经贸问题。

3.戴维营会谈

(1)背景:

赫鲁晓夫一直希望有美苏首脑会议,希望双方关系能够缓和。1958年签署文化交流协议.1959年1月苏联米高扬访问美国谈经贸问题,是战后苏联对美国最高级别的访问,表达了召开首脑会晤的想法,双方关系比较缓和。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三和路线,赫鲁晓夫提出结束冷战的愿望,提出美苏首脑会晤,解决柏林问题。1959年7月苏联科兹洛夫访问美国,艾森豪威尔通过科兹洛夫对赫鲁晓夫发出邀请。美国考虑回应赫鲁晓夫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的意图,教育、了解一下赫鲁晓夫,也试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赫鲁晓夫很兴奋,希望能够解决很多遗留问题。

(2)过程:

1959年9月15日,赫鲁晓夫开始对美国两周的访问.第一个阶段,美国安排赫鲁晓夫周游美国。第二阶段,艾森豪威尔和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举行会谈,谈到德国问题、柏林问题、裁军问题。9月28日,发表联合公报。当时第二次柏林危机,苏联作出让步,同意不再坚持就柏林问题在6个月内达成协议否则苏联将采取单方面行动。美国同意举行美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艾森豪威尔接受回访邀请。

(3)意义:

战后两国首次首脑会晤,达成一定谅解,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两国关系。最积极的意义在于创造了美苏最高首脑见面的机制,作为首脑外交的一种方式被两国领导人接受,来调整国家关系、解决国际争端。戴维营会谈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性质的,双方对会议评价很高,特别是苏联大谈戴维营精神。但双方根本分歧没有得到解决。

4.U-2飞机事件

(1)背景:

四国首脑会晤时艾森豪威尔提出开放天空,苏联拒绝。美国派出高空侦察机U-2从1956年7月开始到苏联侦查,成为美国获得苏联信息的主要途径。苏联抗议多次,美国不承认

(2)过程:

1960年5月1日,美国空军中尉鲍尔斯驾驶U-2飞机飞经苏联上空被击中,人赃俱获。美国并不知道人被抓获,谎称气象飞机坠毁。赫鲁晓夫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宣布击落了一架侵入领空的美国飞机,并谴责这一侵略性挑衅行为。1960年5月四国首脑会议即将召开,而且这个是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会谈时进行让步才争取的,再加上柏林危机的背景苏,联不想将矛头指向艾森豪威尔,而是归咎于想破坏美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的军国主义和好战主义分子。但是美国并没有领情,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掩饰。5月7日,赫鲁晓夫公布有关详情,双方展开舌战。赫鲁晓夫提出举行首脑会议的前提,第一,美国必须谴责这种挑衅行为,第二,美国要保证制止类似行为的继续发展,第三,严厉处分负责人,谴责空军行为。美国没有理会,赫鲁晓夫又通过戴高乐让艾森豪威尔承认,但美国不接受,并且艾森豪威尔明确说就是自己派出的。四国首脑会议破产,艾森豪威尔的访苏计划取消

(3)评价:

赫鲁晓夫提出的和平共处是单方面的愿望,美国方面没有配合,没有积极地回应,背后的原因仍是实力,使苏联的缓和努力泡汤。美苏关系走出蜜月。

5.维也纳首脑会晤(此时第二次柏林危机已经爆发了)

(1)背景:

1960年5月巴黎首脑会晤因美国U-2飞机事件流产,赫鲁晓夫取消对艾森豪威尔的邀请,把解决柏林问题、改善美苏关系的希望寄托于新总统肯尼迪,通过给肯尼迪写信、释放两个美国飞行员、撤销在联合国对美国的抗议等行为表现出真诚。1961年4月,苏联正式发出倡议,提出会面要求。肯尼迪当时对苏政策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强调用和平方式加强西方盟国的地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和平战略”。美国策动入侵古巴失败。东德人流入西德增加。

(2)时间:

1961年6月3日-4日,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维也纳举行会谈

(3)内容:

会谈涉及到禁止核试验、柏林问题、老挝、古巴、刚果和联合国问题。禁止核试验和柏林问题是会谈的重点。

柏林问题:苏联表示希望能通西方达成协议,按苏联的要求签订条约,苏联和西方国家均撤出柏林,让柏林成为“自由城市”,否则它要和东德单独签约。美国表示不会撤出柏林。这个让赫鲁晓夫非常失望,发现肯尼迪也很强硬。

(4)评价:

双方都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地位而采取了不恰当举动。赫鲁晓夫认为美国正处在衰落时期,尤其是肯尼迪政府在利用雇佣军入侵古巴遭到惨败后,想借此对美国施压,把西方从柏林挤出去。

6.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1961年)

与第一次不同,时间很长(三年,很多事情都在其中发生),过程曲折,且始作俑者是苏联(第一次是西方),目的是试图迫使美、英、法三个占领国退出柏林,而美英法则固守阵地,决不退让(结果是修建“柏林墙”)。相同之处是事件的性质和美苏的处理方式

(1)背景:

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复兴,联邦德国是重点扶植的对象,经济发展很快。西德通过马歇尔计划比东德在苏联帮助下的速度快得多,西柏林代表了西方世界的社会、经济水平,赫鲁晓夫称其为“资本主义的橱窗”,产生了巨大吸引力,造成东德的人向西德跑,其中不乏技术人员,对东德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西柏林是逃跑的必经之路,也是西方世界进行宣传和开展秘密活动的据点,“是卡在苏联咽喉的鱼刺”.为此苏联想让西方力量撤出。

苏联选在1958年的原因:第一,1958年前后,苏联实力有了很大提升,拥有了原子弹和氢弹,战略地位发生变化;第二,1957年用导弹领先放飞了人造卫星。由于这些成就,苏联认为可以采取试探性的行动赶走西方在西柏林的力量。

1958年11月10日,赫鲁晓夫发表讲话:西方的大国正在利用西柏林作为前哨阵地,对东德、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侵略活动,在西欧国家部署核武器。苏联绝对不能任形势发展,提出柏林作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首都局势应当“正常化”。

(2)过程:

以1958年11月27日苏联的照会和赫鲁晓夫当天的讲话为标志,第二次柏林危机拉开了序幕。照会中专门解释了柏林“正常化“的意思:苏联准备就移交柏林的权利问题与民主德国进行谈判、签订合约;建议英法美三国从西柏林撤军,结束西柏林的占领状态,使西柏林成为非军事的、中立的自由城市,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置于联合国的监管之下;要求西方三国也与民主德国谈判。同一天,赫鲁晓夫在讲话中提出时间限制:6个月内,1959年5月底,就德国和柏林问题达成协议。如果不行,苏联就单独采取行动。

西方反映强烈,艾森豪威尔:德国统一之前,西方三国在柏林的权利不容侵犯,美国寸步不让,要让赫鲁晓夫知道,只要我们想行动就压上全部筹码。1958年12月31日,三国照会,明确拒绝苏联的建议,要求苏联履行之前签署的关于柏林地位的协议。

但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美苏都心照不宣,坚持了如下原则:

通过对话和沟通寻求和解的方式,避免冲突失去控制而引发战争。表面上很紧张、很强硬、言辞激烈,但是私下积极接触和交流。

苏联首先试图沟通,最后通牒发表几天后官员向尼克松传话:不要担心柏林,不会有战争。1958年12月,又传话:赫鲁晓夫希望尼克松访问莫斯科。尼克松回复:条件是在柏林问题上两国有平静的时期愿意访苏。1959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苏联,赫鲁晓夫表示6个月期限不是最后通牒。同年5月和7月举行的两阶段四国外长会议缓解了柏林危机。1959年9月,戴维营会谈,赫鲁晓夫终于访问美国,缓和了两国关系,艾森豪威尔在会上提了条件,如果不取消最后通牒就不参加四国首脑会议,赫鲁晓夫让步不再坚持6个月内的解决期限。

但1960年5月U-2飞机后,四国首脑会议还是夭折了,美苏关系重新紧张。赫鲁晓夫期待肯尼迪上台后能有所改变在维也纳举行了首脑会晤。维也纳会谈谈到禁止核试验和柏林问题的时候,赫鲁晓夫坚持照会中的观点。认为如果西方不同意的话,苏联将单独和东德签订协议。肯尼迪的态度非常强硬,当时就表示柏林对美国的安全至关重要。1961年6月15日赫鲁晓夫提出了新的底线,要求在年底前必须解决。柏林危机在维也纳会谈之后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

会晤后激烈较量——积极备战,增加军费。1961年7月25日,肯尼迪发表电视讲话,指出柏林是西方勇气和意志的试金石,美国绝不允许被共产党人赶出柏林。赫鲁晓夫认为是宣战,不久,赫鲁晓夫会见肯尼迪特使,苏联将坚决应战,威胁如果肯尼迪胆敢发动战争,肯尼迪可能成为美国最后一任总统.双方言辞激烈,但行动谨慎,避免发生直接军事对抗,寻找谈判机会——美国没有宣布进入战争状态,肯尼迪虽然在讲话中提出了一些军事准备,但没有立即采取什么实质性行动。7月25日的讲话中也表示随时可以谈判;赫鲁晓夫在讲话中指出希望通过理性解决问题。

(3)结果:

第二次柏林危机从1958年10月到1961年10月赫鲁晓夫取消签约的最后期限而基本结束。东德建议封锁东西德之间的边界,苏联同意,没有签署和约改变柏林地位。1961年8月13日,华约声明:建议民主德国在西柏林的边界可靠地堵塞威胁社会主义的道路。之后放置了路障和铁丝网。8月17日,竖起混凝土墙。西方没有推倒,默认其存在,表明西方不想直接冲突。苏联构筑“柏林墙”成为了最后解决柏林危机的有效方式。“柏林墙”是第二次柏林危机的产物,成为了冷战的一个重要标志。

(4)影响:

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结束是美苏在欧洲斗争的一个转折点,此后两国和东西方都放弃了以施加压力的手段来改变欧洲战后的现状,双方都看到了对方的底线。从此之后东西方没有在欧洲、柏林问题上发生类似的严重冲突。第二次柏林危机的后果和古巴导弹危机促成了60年代后期东西方有限缓和的到来。

(5)评价(特点):

紧张而理性,都没有想过转化成军事冲突,双方配合默契,留台阶,妥协途径。在这期间,东西方都曾发布过强硬的声明、采取过相应的措施,都在考验对方的信心和意志力。但是,双方采取了克制态度。柏林危机的结束确定了德国分裂的局面,双方都难以通过武力统一德国。在第二次柏林危机中,美苏学会了如何最大限度地考验对方的忍耐力,形成了双方均能接受的处理危机的游戏规则,多给对方回旋余地。

7.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在欧洲之外的一次激烈对抗,双方再次走到了战争的边缘。危险程度更高。

(1)背景

古巴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离美国很近,美国绝对不希望被对立的力量控制。古巴从独立以来长期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1959年1月,卡斯特罗革命成功,推翻亲美独裁政权,建立左翼民族主义政权,美国对其采取敌视态度,最终把古巴和卡斯特罗推向苏联的怀抱。1960年5月苏联和古巴恢复外交关系,副总理米高扬访问古巴,签订贸易和援助协议。引起美国恼火,肯尼迪政府希望推翻卡斯特罗政府。“猪湾事件”(1961年4月,也称吉隆滩入侵)。美国停止进口古巴糖、诋毁古巴革命、中央情报局策划雇佣军登录猪湾入侵,将古巴推向社会主义,成为美苏冷战的重要战场。

(2)过程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由苏联在古巴秘密建造导弹基地引发的,主要动机是改善在战略核力量中的力量对比。美国发现后反应很大,10月22日肯尼迪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苏联在古巴秘密部署核武器,表示美国不能容忍,这是对整个美洲和平安全的威胁,是对美国的有意挑衅。肯尼迪的电视讲话标志古巴导弹危机全面展开。美国对所有正在运往古巴的船只进行严密隔离和封锁,加强对古巴的监视,宣布从古巴发射的任何攻击西半球的导弹都将引起对苏联的全面报复,要求停止建设基地,撤走武器。美国在国际社会谴责苏联,苏联和古巴手足无措,抗议美国隔离政策,辩解武器不是进攻性的,苏联没有撤回,船只继续前行,基地加紧建设。

虽然美苏两国领导人都言辞激烈,但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的态度却十分谨慎,双方都极力避免危机升级。在危机期间,美苏两国领导人通过秘密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肯尼迪政府采取了风险较小的“隔离”方法。苏联也没有硬闯“隔离”线。双方领导互通信件。

(3)结果:

两国达成了解决危机的协议: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轰炸机及附属设施,并保证今后不再将进攻性武器运进古巴;美国承诺不侵犯古巴,并且同意今后拆除部署在土耳其的导弹。1962年11月20日,美国解除海上“隔离”,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4)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

冷战的“最高潮”。双方各有得失。苏联在美国的压力下船只掉头,很丢面子,但是也有所得:在美国后院永远有一个社会主义力量;美国同意撤走土耳其的导弹是意外的收获。美国消除了一大隐患。

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充分认识到了核时代两国直接对抗的危险,推动了两国日后签订军备控制协定的进程。双方开始谈判和改善关系,签署核控制协定,并建立领导人热线。

古巴导弹危机也使苏联认识到自己的战略核力量仍落后于美国,因此加快了发展战略核武器的步伐,促使了美苏军备竞赛的步步升级。

既是冷战的高潮也是冷战的转折点和分水岭。此后美苏进入有限缓和时期,在地区冲突中更多地支持第三方进行代理人战争。

再次反映了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特点,紧张激烈但没有导致战争,双方都避免触及对方的底线。根本原因是现代战争的毁灭性,不爆发核大战是两方的共同利益

几个阶段中的美苏关系: 二、五十至六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七十年代美苏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处在冷战时期的缓和阶段(六十年代是有限缓和)

缓和是指国际关系中两国或多国之间紧张关系的松弛,减少战争的可能性。

缓和在美苏关系的历史进程始于古巴导弹危机之后,即60年代,肯尼迪、约翰逊时期为有限缓和时期;成熟于尼克松、福特政府时期,即70年代;衰退于70年代后期,卡特政府时期,标志是苏联入侵阿富汗。

1.美苏关系缓和的国际背景(由50年代的全面对抗到60年代开始缓和)

(1)核恐怖的震慑作用

核武器的杀伤效果根本改变了国际社会对战争的认识,也改变了战争的形态、样式——阵地战变成一个按钮。“核冬天”:爆炸烟尘会遮住太阳,地球温度下降,人类无法生存。使用核武器不仅杀伤人,更是毁灭地球。核武器的超强破坏力在日本已经体现,但当时是初级原子弹,破坏力有限。氢弹的破坏性更大,相当于几十颗原子弹。洲际导弹可以覆盖全球。古巴导弹危机使得双方到了核大战边缘。核战争本身的特点就是自杀性的,没有胜利者,任何企图在核战争中战胜对方的想法都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所有的核大国都有二次打击能力。正是由于对核武器的这些特写,美苏对核战争有清醒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寻找一条摆脱困境的道路是非常迫切的。缓和是这个时候进行核裁军的一个基本条件。

(2)美苏力量对比的变化

60年代美苏力量发生根本变化,相对于苏联而言,美国的军事实力最好的时期是核垄断的时期,之后是一个核优势的时期,紧接着是一个核均势时段,美国是一个逐渐走下坡路的过程,苏联是走上坡路的过程。古巴导弹危机时期,苏联退却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处在军事上的劣势,于是苏联开始大力提高核力量。60年代末美苏力量均势是缓和的前提和基础,也使缓和成为必要。一方居于优势无法谈判,优势一方没有必要谈,弱方在谈判中只能让步。

(3)两极体系内,两大集团内部其他力量的崛起。

西方阵营内部:欧洲、日本的经济地位变化,开始有了政治要求,向美国挑战。60年代以后,德国希望获得欧洲的直接领导;法国希望取得北约内部的领导权,被拒绝,法国遂将总部赶出法国,退出北约.西欧是冷战的主战场、最前沿,希望美苏缓和,英法德三国领导人访问苏联;法国的“越顶外交”,成为第一个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打开了西方阵营通往东方阵营的缺口。

东方阵营内部:最大的问题出在中苏之间。中国于1964年10月和1967年6月分别研制出了原子弹和氢弹,是东方阵营内多极化的最重要表现。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赫鲁晓夫访美,同意在台湾问题上向中国施压;1959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国防新技术的秘密协议,1960年7月撤走苏联在华专家;其它问题包括1962-1963年边界争端,1962年3月挑起新疆边界的叛乱,1962年在中印争端上站在印度一方.60年代初是中国外交史最恶劣的时期,两个超级大国都对中国敌视,后来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也是唯一的选择。这个时期,中国因素对美苏关系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中国的角色变化很大,60年代肯尼迪美国和赫鲁晓夫苏联联手遏制中国,60年代后期中国地位变化是美国政策和中国实力上升的结果,中美开始联手压苏联。“大三角关系”。

60年代初阿尔巴尼亚与苏联关系破裂,退出华约和经互会;1963年10月,南斯拉夫铁托访问美国;罗马尼亚与美国接触。

弱化了东西方两大集团对立的局面,意识形态对立有所减弱。因此美苏间对于利益的关注更多,为谈判和接触排除了障碍,两大集团内部矛盾加大也促进两大国关系缓和,处理内部事宜。

2.美苏缓和的国内驱动力

美苏都被激烈的军备竞赛搞得负担沉重,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而经济的困境要求美苏放慢军备竞赛的步伐,适当控制核武器的发展,而这只有通过谈判才能做到。为了谈判,就要对双方的关系进行缓和。

苏联的国内压力尤其很大,因为生活水平一直没有提高,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赫鲁晓夫也非常清楚:大不了大家没有裤子穿。

美国陷在越南战争的泥潭,负担沉重,越南战争是一场持久战,美国派出了几十万的军队,巨额的军费耗费,而且越打越失败,国内反战和平运动很多。

3.美苏缓和的实现——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苏调整外交政策的结果

(1)美国的“关岛主义”、“尼克松主义”

“关岛主义”:

美国总统尼克松1969年7月25日在关岛发表讲话,阐述了新亚洲政策,直接的目的就是从越南抽身,避免再次被拖入类似的泥潭。11月3日,公布于世。

内容:美国要恪守条约的义务,对于该地区国家的国家安全和军事防务,美国鼓励并期望将逐渐由亚洲国家自己来处理,由亚洲国家自己承担起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美国将继续在亚洲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必须避免采取那些会使亚洲国家依赖我们以致把我们拖入想越南那类冲突中去的政策;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但不要发号施令。

“尼克松主义”:

1970年2月8日,尼克松向国会提出关于外交政策的国情咨文,是在“关岛主义”基础上将对亚洲的政策推广到全球外交,是在全球的战略收缩。

内容:美国仍将参与盟国与友邦的防御和发展,但不能也不会为自由国家拟定全部计划、全部决策或承担全部防务责任。如果我们的援助在某地显著生效而且对美国有利,将会提供援助。

要素(特点):强调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最终目的是遏制苏联的全球扩张,发展与友邦和盟国的关系。加强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日本和世界上自由国家和独立国家的关系,共同对付苏联威胁。要实施有效的威慑,拥有强大的实力,包括军事上的和意识形态上的。谈判是美国处理同共产党国家关系的主要途径。

(2)苏联的“缓和战略”

与六七十年代美国实力下降形成鲜明对比,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在这一时有了明确的加强。加强的同时,在外交上采取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和美国平起平坐,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这个时期正好是勃列日涅夫的时代。

勃列日涅夫对缓和的解释:缓和是紧张的松弛,短暂的缓和作为国际关系的一种状态,同冷战的长期紧张是对立的。苏联愿意使用和平手段而非武力来解决分歧和争端,能够考虑彼此的合法利益,存在某种程度的信任。苏联将缓和当作外交战略,作为与西方斗争和竞争的方式和手段,希望通过缓和的过程,在不使用武力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目的.(苏联与美国对缓和的看法不同,将缓和看为与冷战并列的时期,而非冷战中的一个阶段)

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正式确认缓和是外交政策的首要地位,六点“和平纲领”:将“缓和”放在巩固和发展和平共处政策的首位,同美国进行友好的对话和谈判。

4.美苏缓和的表现

(1)政治缓和:

1969年尼克松就职之后全面缓和,双方都开始有明显的意向缓和下来。5次首脑会晤并签署一系列重要文件。第一个双边条约《苏联政府和美国政府领事条约》(1964年达成协议,1967年批准)

A.1972年5月22-23日,尼克松访问苏联,成果非常显著,签署9项文件

签署《苏美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第一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决定》、《苏美相互关系原则》、防止海上事件、进行科技合作、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医学和卫生合作、探索和利用宇宙空间合作等9个重要文件。这些文件的共同特点:确认了美苏战略均势地位,明确同意以“和平共处”和“缓和”作为两国关系的指导原则,美国承认苏联的和平共处政策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世界大国地位。这是“勃列日涅夫缓和战略无可置疑的成功”。尼克松认为这次会面使得双方达到战后关系最好的时期。

《苏联与美国相互关系基本原则》,尼克松称之为“缓和的路线图”。内容:

a.和平共处是处理两国关系的出发点,“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并不成为发展两国以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互利原则为基础的正常关系的障碍;

b.尽一切可能避免军事对抗和防止爆发核战争是首要任务,在相互关系中要克制、互惠、互利,不允许考牺牲另一方获得单方面优势;

c.双方保证尽力避免进一步发生紧张局面的情况;

d.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合作;扩大交往的条约和法律基础;最高级会晤;促进贸易经济联合;

e.双方将致力于解决战略武器和全面裁军的问题。军备控制,最终任务是彻底裁军和确保有效的国家安全体系;

f.促进两国贸易经济联合,科技合作,加深文化交流;

g.美苏本身在国际事务中不要求任何特权或优势,也不允许任何特权和和优势。

h.美苏的发展不针对第三国利益;承认所有国家主权平等,反对干涉他国内政。

B.1973年华盛顿会晤,勃列日涅夫回访。6月18-25日,签署《关于进一步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的基本原则》、《美苏关于防止核战争协定》等9个议定书。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建立在和平共处和同等安全基础上;双方要求减轻军备竞赛负担、达成限制和裁军协议;讨论了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加强国际安全问题;加强经贸关系;在各个领域开展合作;最高级会晤制度化,定期举行。

C.1974年莫斯科会晤,尼克松再次访问苏联,6月27日-7月3日举行多次会晤,签署《美苏限制地下核武器试验条约》、《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议定书》等文件。公报:在和平共处和同等安全的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共同努力减少战争的危险,特别是核战争;进一步限制战略武器和裁军;促进国际问题解决;贸易协定付诸实施;确定在对方建立2-3个总领馆。

D.1974年11月海参崴会议,勃列日涅夫会见福特,发表《关于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联合声明》和《联合公报》。

E.1979年6月维也纳会晤,双方就地区问题、民族解放运动等问题陈述了各自的立场与观点,但未进行认真对话。《苏美第二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公报:进一步加强在完全平等、同等安全、尊重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基础上扩大合作;不谋求军事优势;支持环节国际紧张局势的进程;文化、教育、科技交流。

(2)军备控制

(军备竞争、军事竞赛是美苏关系最核心的内容,竞赛主要是核武器的竞赛)

苏美缓和的主题是举行军备控制和裁军谈判,限制对方军事实力发展而争取保持自身的优势。在这个时期双方进行谈判,达成了很多的条约:l1963年8月5日,美苏英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全名《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1967年7月《外层空间条约》、1968年7月,美苏英《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现在的核不扩散体制也是依据这个条约建立的。在限制战略武器上,1972年5月26日,《反弹道导弹条约》《苏美第一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1973年6月22日,《苏美防止核战争条约》,进一步限制进攻性武器。1974年,《反弹道导弹议定书》《限制地下核试验条约》;11月,关于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联合声明,福特。1976年5月,《关于核爆炸用于和平目的条约》1979年7月16日,《苏美第二阶段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3)危机处理

突发事件的预防方面,吸取古巴导弹危机和几次战争威胁边缘的教训,达成很多协议。建立直接联络的热线。1963年6月,签订《通讯热线谅解备忘录》,在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设置有线电报线(要经过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伦敦,是较早的一条)和无线电通讯(经过丹吉尔)共两条线。美苏首脑有了可以直接秘密联络的通道。热线建立之后,又签订了一些文件进行改善。1971年9月,热线协定进一步更新:《防止意外事故措施协定》,《苏联美国关于改进两国直接通信措施的协定》。

(4)经贸、文化交流

这是缓和的副产品,对百姓的生活,60年代签订的都是非常具体的协议,包括美苏谷物贸易(最早),直接航线,宇航员救援,捕鱼海域,1972年10月,双方签订贸易协定,美苏商会。1974年又签订新的贸易协定。

5.美苏缓和的终结——“卡特主义”的出笼

美苏缓和的终结是在卡特的后期。1977年卡特上台的时候,美国国内对缓和的批评很多,认为苏联借缓和四处扩张。1978年6月,卡特在海军学院的毕业典礼,严厉批评苏联的军事和人权问题,认为两国关系接近低谷。从78年春天,美苏关系已经陷入到了僵持阶段。在1979年12月份发生的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导致美苏缓和最终结束,事件发生之后,美苏关系降到了十几年来最低点。

背景:

在美国人看来,阿富汗事件是苏联赤裸裸的进攻行为,是二战之后最严重的事件。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卡特政府开始了强硬政策。1980年1月4日,卡特演说,宣布制裁措施: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撤回在参议院的审查请求,部分粮食禁运,严禁向苏联出售有可能用于军事目的的高科技项目,削减苏联在美国海域捕鱼特权,召回驻莫斯科大使,中止一切官方交往,包括科技和文化项目,抵制1980年奥运会,倡议全世界国家一起抵制,最后61个国家抵制,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苏联号召抵制,只有17个国家抵制

1980年1月23日,卡特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卡特主义”(这是“卡特主义”真正诞生的时间):任何企图控制波斯湾地区的外来势力都被认为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侵犯,美国要利用一切必要手段包括武装力量在内进行反击。强调地区性安全结构。宣布准备同该地区国家建立一个相互协作的安全结构,这种结构尊重不同价值观和政治信仰,然而却能巩固所有国家的独立、安全和繁荣。

卡特主义实际上把美国最关注的几个地区联结起来,根据这种安全结构的设想,通过中东将欧洲和远东联系起来,美国开始加强同波斯湾国家的联系,提供援助,如巴基斯坦、沙特等,巴基斯坦是美国抗击苏联南下的前哨阵地,鼓励阿以和谈,发展军事力量,调整核战略,建立快速反应部队,威胁如果反动核打击就要报复。是对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推行避免卷入局部的地区性冲突政策的一种修正。

6.对美苏缓和及其影响的评价

美苏缓和时期是冷战时期的小阶段。

缓和和冷战有不同的含义,布热津斯基:美苏间的对立是正常现象,缓和是异常现象。

冷战高潮的时候,美苏关系的特点就是美苏对峙,紧张到战争一触即发,双方采取热战外的一切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激烈的竞赛,目的是削弱和战胜对方。

在缓和时期,美苏关系的特点是有所变化的,美苏缓和也是一种竞争,但表现为一种合作性的竞争,在双方共同关心的领域,如军备控制,美苏进行合作,在合作的前提下进行竞争;试图为竞争制定某种规则,意味着克制和互利,双方不以牺牲对方利益谋取单方面的好处。

双方各有所得:美国在不利的战略态势中最大限度遏制了苏联的战略扩张,并且建立了稳定的均势结构。美国在缓和中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己的战略地位。苏联帮助美国体面地从越南撤出。苏联获得了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地位,获得美国的认可,战后在东欧的权益合法化,苏联在经济上得到了一定的好处,和西方展开贸易。

美苏缓和的影响:

(1)表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而且可以很好的和平共处;

(2)美苏缓和维持了美苏之间的战略均势,而这种均势为世界和平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3)缓和也促动了国际格局的变化。多极化的倾向与缓和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它是缓和的驱动力,而缓和本身又推动了多极化的发展;

(4)缓和带动了东西方的缓和和整个世界局势的缓和。

七十年代美苏关系的重大事件包括:

1、美苏首脑会晤5次:同政治缓和

2、美苏关于限制进攻型战略武器谈判

第一阶段:1969年11月17日-1972年5月27日,赫尔辛基和维也纳。实质性内容或中心议题是在数量上“冻结”双方的核力量。美国希望在数量上限制苏联的发展,有利于自己在质量上的提高;苏联想规定最高限额,实施战略武器的现代化。主要争论问题:战略武器的概念;谈判的程序和内容;最高限额;反弹道导弹系统。签署《苏美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和某些措施的的临时协定》:从1972年7月1日开始不再开始建造另外的以地面为基地的洲际弹道导弹固定发射器;规定导弹限额;可以对协议规定的导弹进行现代化和更换;进行有限核查。

第二阶段:1972年11月21日-1979年6月18日,目标是把临时协定变为永久性协定。美国希望削减苏联占优势的陆基导弹,组织苏联导弹多弹头化;苏联力图保持进攻性武器数量和投掷重量的优先地位。1979年6月18日卡特和勃列日涅夫在维也纳签署《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每一方拥有进攻性战略武器运载工具的数量限制;只可试验一种新型洲际导弹;禁止重型导弹。数量限额较高,对苏联有利,遭到美国国会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卡特要求国会终止关于该条约的辩论。

3、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

华约组织倡议召开。1973年7月3日-1975年8月1日,赫尔辛基,维也纳。《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最后文件》,强调指导与会国关系的基本原则,要建立信任的措施和安全与裁军;在经济、科学、技术和环境领域进行广泛合作。促进在地中海的安全与合作问题;人道主义和其他领域合作。肯定了二战后欧洲确立的边界现状,推动欧洲合作交流,有利于欧洲局势缓和。

4、中欧裁军会议

几个阶段中的美苏关系: 三、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在欧洲常规兵力对比中,苏联和华约组织占优势。1973年10月30日,双方在对欧洲的军事力量的对比估计上、裁减原则上、裁减范围、裁减监督上不能取得共识,因为中欧是对峙的主战场。

八十年代的美苏关系,主要指的是里根时期的美苏关系,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关键时期

里根时期美苏关系的特点是 :

第一任期与苏联全面对抗 ,也称“新冷战”时期(是美苏关系的最低点 );

第二任期与苏联开始缓和,史称“新缓和”时期。

(一)新冷战时期

里根是共和党的保守派,比较反共。上台之后,美苏关系处于一种严重的对抗状态。里根把遏制苏联的扩张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根本任务,主张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对苏联进行遏制、渗透、制裁,曾经签署文件,强调美国不要与苏联共存作为目标,而是要最终改变苏联,让他们向自由主义过渡。美国八十年代的政策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而苏联则力图保持已有的霸权地位,对于美国的遏制和争夺毫不相让,针锋相对。

新遏制政策:

里根政府认为美国面临的根本挑战是苏联的全球野心,把整个世界看作是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基础的秩序,美国在其中占据领导地位。里根政府以是否反苏作为唯一标准,来确定美国的敌人与朋友。主张对苏联推行实力政策、恢复对苏联的遏制:扩充美国军事实力,谋求打破战略均势;组建堵截苏联的战略防线,以实力为后盾,执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开展对苏联的经济攻势;进行意识形态战。

这些政策具体表现为:

1.大力支持反苏力量,大力支持阿富汗和波兰的反苏行动

(1)阿富汗:阿富汗的环境比较恶劣,但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国际关系中的“大国杀手”。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苏关系陷入低谷。里根上台以后,继续执行卡特时期支持阿富汗穆斯林游击部队抵抗苏联的运动,加大支持反苏游击队的力度。1985年3月,签署国家安全决策指示116号,从战略高度阐述美国干预阿富汗战争的目标:在阿富汗彻底击败苏联军队获得彻底的胜利。对苏联打击非常大,最后在戈尔巴乔夫时期(1989年)撤出了阿富汗。

(2)波兰:80年代以后波兰出现了一个叫团结工会的反政府组织。波兰在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中是第二大国家,是苏联和西方的缓冲地区,苏联担心东欧其他国家受到波兰的影响,投入西方阵营,希望平息态势:一种是苏联出兵镇压,另一种是向波兰政府施压,让其自己平息。苏联考虑出兵引起了美国的关注,1981年4月里根写信给勃列日涅夫,警告苏联不要对波兰的进行军事干涉;同时拉拢波兰,给波兰政府经济援助。波兰面临苏联的压力和美国的诱惑。从80年代开始,经济因素的作用上升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苏联考虑到入侵波兰后果严重,帮助波兰政府出面镇压,监督波兰的军事管制,提供石油天然气、棉花等援助。波兰军事管制法的发布,成为美国政府对苏政策的一个转折点。1982年3月,里根签署文件,美国要抵消苏联对东欧的控制,批准通过秘密方式支持反苏组织,三个目标:秘密支持东欧为了摆脱共产主义统治而发动的地下运动;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心理战(美国之音和自由欧洲电台加强广播);寻求外交与贸易的途径使这一地区的政府失去对莫斯科的信任。美国的帮助下,团结工会度过了军事管制的艰难岁月。80年代的波兰是美苏角斗的战场。波兰和西方的贸易停止,1986年波兰形势恶化,7月22日宣布大赦,释放全部政治犯,团结工会重振旗鼓。这之后美国一直支持团结工会到1989年上台,最终夺取政权。

2.军备竞赛——登峰造极

70年代末,里根政府判断,苏联享有军事优势,美国要大力发展军备,减轻苏联的军事威胁,迫使苏联在谈判桌上让步。这个时期的苏联领导人也在继续发展军备,保持住自己的超级大国地位。双方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竞赛的内容从数量优势争夺转向质量竞争,开始太空领域的竞争。因为双方的进攻性战略核武器已经饱和,足够把对方消灭无数次,都有第二次打击能力,形成了僵局。为了突破僵局,里根政府开始考虑要研制高技术战略防御体系,星球大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1983年3月23日,里根在一次演说中提出新的战略防御战略,就是“星球大战计划”,缩写SDI(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1985年1月4日由美国政府立项开发,正式名称是: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计划于1994年开始部署。美国的许多盟国在美国的要求下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这项计划。20世纪90年代中止“星球大战计划”。

目的:用防御的手段来对抗令人生畏的苏联导弹的威胁,把苏联的战略弹道导弹在到达美国国土和盟国之前拦截并摧毁,以达到消除战略弹道导弹的威胁的目的,在宇宙空间建设多层防御体系,把太空作为除了陆海空以外的第四战略领域,夺取战略制高点,夺取优势,形成对苏联的进攻态势。

深层次目标:不仅为了争夺军事优势,也是人力、科技、财力、资源之战。是美国推行强硬的军事新政策的反映,标志着美国核战略思想的转变。也是对苏联发展核力量和防御项目的反应。

很快苏联响应星球大战计划,发出强硬声明,苏联不会束手无策,绝不能落后,将打开所有战略武器竞争的闸门,一旦打开就难以停止。1981-1985年苏联国防预算增长45%,使得苏联虚弱的经济雪上加霜。现在来看,苏联对美国星球大战的极度不安实际上上了美国的当,不应战就是认输,应战的结果也是失败,加剧了苏联的衰落和崩溃。

3.技术战和经济战

技术战:苏联希望走捷径引入技术,美国封锁。

长期以来,苏联成功地引进西方技术,技术情报和经济间谍很成功。苏联军工委员会通过合法采购和非法购买以及窃取的方式获得西方技术(三种方法),节约数亿美元的研究费用和数十万人的工作量。

苏联获取西方技术的事情美国早就发现了,美国对此的应对:

1979年《出口管理与控制法》,设立巴黎多边出口管制委员会,审查和监控出口。里根上台后加大力度控制新技术外流,美国当时扩大了“巴统”委员会的权限。1982年1月,“巴统”在巴黎召开会议,美国的三点建议:

1.更严格地执行向苏联出售关键技术、高技术产品的禁令,包括计算机等;

2.所有与苏联签订的1亿美元以上的合同订单都要自动经审核报委员会批准;

3.高度机密的禁运清单要扩大到最新技术和产品上。有针对性:对苏联急需的内容控制1982年5月,里根签署国家安全决策备忘录,短期内禁止向苏联转让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技术。此时苏联正在修建一条从苏联到欧洲的天然气管道。美国希望控制苏联向欧洲的出口。欧洲当时急需苏联的天然气资源,并没有严格执行,美国根据出口限制法,将管理范围扩大到了许可供应和美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这个措施确实限制了从美国外流的高技术。由于美国严格限制技术流失,苏联每年损失几十亿美元

另外美国还使用假情报和假技术蒙蔽苏联,主要是苏联对西方有依赖性的领域和苏联经济核心领域。为了保证苏联能够上当,美国给苏联的情报都是半真半假,很难鉴别。苏联通过中间人买到一些故意损坏的电脑芯片,导致设备和装备损坏。

针对苏联卖资源的特性,美国联合中东国家打压国家石油价格,打压苏联的石油收入。

除了压低油价值外,极力限制苏联资源的对外出口。苏联是一个资源大国,出口资源丰富,是换取外汇的主要来源。80年代苏联和欧洲法意德三国签约建天然气管道,每年输送1.3亿立方米,计划双线。美国首先派官员到欧洲游说不要用苏联的天然气,欧洲国家不同意;第二,美国控制苏联实现项目过程中急需的设备和技术;第三,里根在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施压,希望将双线减为单线。最后减为单线,虽然没有夭折,但推迟了两年。苏联预计损失150-200亿美元。

4.在全球的激烈争夺

(1)在欧洲的争夺:冷战时期,美苏双方争夺的核心都在欧洲。

(2)在第三世界的争夺:里根提出新冷战政策,希望恢复美国的影响,和苏联在第三世界争夺非常激烈。培植代理人:

亚洲——苏联的越南,美国的日本和韩国

中东——苏联的叙利亚,美国同沙特、埃及、以色列达成防止苏联势力扩张的“战略一致”,特别是和以色列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非洲——苏联的安哥拉、莫桑比克、埃及,美国的南非

入侵格林纳达:1983年,美国入侵了格林纳达。格林纳达国家非常小,1979年,国内的新宝石运动,建立人民革命政府,宣布走社会主义道路,搞和苏联古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能容忍,采取了军事行动,运用上万人拿下了格林纳达,实现了政权更替,挫败了苏联势力在后院的扩张。

5.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主要体现在里根政府实行了和平演变,宣扬思想和价值观上的和平竞争,通过思想和观念的传播影响苏联人民和东欧人民,加强对苏联的宣传攻势瓦解苏联内部。美国国会认为,电台广播就是足以颠覆社会主义的手段。除此之外,美国政府斥巨资搞宣传技术,促使宣传工具的现代化,加快卫星传播技术应用。

苏联进行反和平演变,也大力开展宣传,但是除了原来的宣传手法之外,还在广播中大肆谩骂里根政府。在里根的前三年,里根的名字在苏联变成一切罪恶的代名词。苏联给里根起外号——智力上的侏儒,最好战最反动,精神变态,1933年两国关系最低点。到了里根任期的第四年,有所缓和。

(二)新缓和时期

在里根第二任期,美苏关系进入了“新缓和时期”。实施“现实主义”、“实力”和“对话”方针。1984年是大选年,里根为了连任,开始主动和苏联寻求缓和,安排双方外长的非正式见面。里根第一任期美苏关系僵局,好战;希望在第二任期塑造和平缔造者形象,进行和平攻势。11月里根连任后苏联来电祝贺。进入里根的第二任期,双方关系有所缓和,有了相当的发展,被称为新缓和时期。(要与70年代的缓和进行对比)

具体表现:

1.频繁的首脑会晤--5次最高级会晤

第一次:1985年11月19-21日,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日内瓦举行阿富汗战争之后的第一次首脑会晤,讨论军备控制、地区冲突、双边关系和人权问题。双方观点对立,在军控和地区冲突上没有达成一致,没有实质性结果。积极成果:再次确认核战争中没有胜利者,不能爆发核战争,同意把美苏各个级别的对话机制化,双方在对方的纽约和基辅建立总领事馆。虽然成果有限,但为日后的会晤铺平道路,对美苏关系发展有积极影响。

第二次:1986年10月11-12日,苏联提议下,在冰岛雷克雅未克举行会谈,讨论削减战略武器、中程导弹、禁止核试验等问题,在中程导弹问题上取得进展,但在星球大战计划上没有突破,不欢而散。苏联在中导上做出巨大让步,不再坚持把能达到苏联领土的美国中程导弹和部署在前沿阵地的武器都算作战略武器的要求。

第三次:1987年12月7-10日,在华盛顿,成果显著。签署了《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INF),条约规定消除双方达成协议的中程导弹和发射装置,双方拥有就地检查权。尽管只销毁了4%的导弹,但开了先例,表明美苏已走上实际裁减军备的道路,中程导弹作为一类核武器的销毁,提高了世界对美苏核裁军谈判取得积极成果的信心,减轻了中程核武器对欧洲的压力,推动欧洲常规兵力的谈判,加强了美苏间的信任。标志着美苏关系进入新的缓和时期,标志缓和达到了高潮。除了条约以外,双方在削减战略武器问题、战略防御方面交换意见达成共识。

第四次:88年5月29日-6月2日在莫斯科,发表联合声明,交换中导条约批准书,签订两国进行联合核查试验的决定,签订提前通报弹道导弹发射情况的协定,文化交流计划。

第五次:1988年12月,纽约,含义特殊,承上启下的作用,布什当选但没上任,里根未卸任。戈尔巴乔夫高度评价里根在促进美苏关系上的作用,希望布什继承政治遗产。

2.在对第三世界的争夺中采取强硬姿态——“里根主义”

背景:里根担任总统四年后,美国恢复了力量和信心。苏联在第三世界扩张引起美注意

定义:

美国要承担抵抗苏联及由它支持的在世界任何地方的侵略,支持反共产主义的起义并击退共产主义,在第三世界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强调对苏联进行缓和的同时,以实力为后盾,以苏联为主要对手,运用各种手段压缩苏联势力维护美国利益的总方针。里根主义是美国抵抗苏联以及由他支持的在第三世界,击退苏联的进攻。实质就是争夺第三世界国家。核心就是把苏联从扩展的地方推回去。针对性非常明确,大目标就是针对美国的后院地区。

军事表现:

加强对各地反苏自由战士的支持,提供装备和弹药,推行“低烈度战争”(局部战争、游击战争、恐怖活动)和“有限推回”(利用第三世界国家内部自由战士推回、缩小苏联的势力范围)战略,把共产主义扩展势力推回去。

政治表现:

推行地区民主政策,介入地方冲突,辅佐民主势力上台,巩固美国的势力

经济表现:

诱导发展中国家走“开放和自由化”的道路,用经济援助施加影响,把他们纳入西方的市场经济体系。

评价:

里根主义是美国里根政府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特别是争夺拉丁美洲的政策。是美国的力量与信心得到恢复和发展滞后提出与实施的,是里根对苏联推行新遏制政策的一个方面。同杜鲁门主义的形同之处:在美国国家实力强大、充满信心的情况下提出,具有明显的进攻性和挑衅性;用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模式以及生活方式改造世界、统治世界;打击目标是苏联以及扩张活动;特别注重意识形态的斗争。

3.军控领域的对话与谈判

1980年10月美苏就欧洲的中程导弹问题开始预备会议。1981年11月里根提出“零点方案”,主张苏联全部拆除已在欧洲部署的中程导弹,美国则取消在此部署新导弹的计划,使双方在欧洲的中程导弹的数量均为零。1981年11月30日,美苏关于中程导弹的谈判重新开始。苏联提出把美苏在欧洲的中城导弹冻结在原有水平的“冻结方案”。1982年勃列日涅夫和安德罗波夫先后提出了“分阶段裁减方案”和“同等裁减建议”,1983年谈判陷入僵局。1985年3月12日,美苏中程导弹谈判复会,最为“一揽子谈判”的内容之一。1986年冰岛会晤中双方同意消除部署在欧洲的全部中程导弹。

1987年12月8日在华盛顿签署《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条约要求两个国家在3年内消除全部的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军控领域双方很难进行让步,中导条约达成是苏联做了让步:1、把中程核武器和战略核武器脱钩2、把中程核武器和太空武器脱钩3、把部署在欧洲的中程和中短程导弹一起消除4、在全球范围内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导弹。这个条约重要,是因为在军控领域开了5个先例:是第一个美苏在核武器方面向下平衡的条约;是第一个消除一类核武器的条约;美苏实现了不对称裁减,苏联吃亏;美苏在核裁军方面实行了欧亚并重的先例;美苏第一次可以进行现场核查的条约。

4.阿富汗问题的解决

苏联侵略阿富汗后每年40亿美元开支,在国际社会处境被动,阿富汗问题成为苏联与美国、中国缓和关系的最大障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主张新思维,1986年7月28日在海参崴宣布分阶段撤军,1988年4月14日联合国出面调停,达成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决议,苏联从5月15日开始撤兵,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互不干涉内政,美苏不干涉阿富汗内政。美苏作为保证国签字,美国帮助苏联体面撤出,1989年2月15日之前全部撤出,结束8年的占领(阿富汗是帝国杀手,很多大国都在栽倒在这个国家)。

思考题:新缓和和70年代缓和原因的不同?

新缓和的特征:在内容上更加像是缓和,范围更加广泛;对话频繁,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多层次的谈判对话机制;苏联改变了在70年代缓和中的逼人攻势,在新缓和中步步妥协与退却,如中导协议;美国利用新缓和之机,加紧推行对苏“和平演变”战略。

两次缓和的不同点:苏联的实力变了,具体的表现变了;等等。

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战略”(在八十年代的最后一年,布什就任美国总统)

背景:

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两极化向多极化发展,美国实力在里根时期取得发展,赫鲁晓夫外交政策新思维

时间:

1989年5月12日,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农业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提出布什政府经过三个多月的回顾和审议所制定的新的对苏政策。

内容:

1.新形势下强调积极同苏联发展关系,在对苏保持警惕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前国际形势的缓和,发挥美国的相对优势,抓住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所提供的历史机会,加强美苏合作,促使苏联逐渐实现“自由化”,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手段,特别是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最终改变苏联制度的基础,使苏联同过去的政策彻底决裂。

美国和北约组织对苏政策转向同苏联的公开性和经济改革打交道。对苏联国内,促使其实现政治多元化和经济自由化,要使苏联的这种变化不受苏联某一个人的观点、权力和在位时间长短的影响,能长期巩固下来;对外,要使苏联采取不干涉主义,重新回到世界秩序中来,成为国际体系中的正式成员。

2.针对欧洲特别是东欧提出建立“一个开放、统一和自由的欧洲”;

3.强调实力地位政策,以实力为后盾,美国必须在经济上、外交上和军事上保持强大。

表现:

1.推进美苏最高级会晤,在政治上支持戈尔巴乔夫:5次首脑会晤广泛讨论人权、军备控制、地区冲突以及双边关系问题。

2.提供经济援助,支持与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彻底改变苏联社会经济制度为基本条件

3.借助戈尔巴乔夫搞垮苏联,促使东欧变化和瓦解华沙条约组织。

评价:

几个阶段中的美苏关系: 四、八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布什政府超越遏制战略实施和以前的政策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内容的前两条。仍然是遏制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只不过斗争策略发生变化。促进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演变。

冷战中的第一个热战。它表面上是朝鲜南方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一方,朝鲜北方和中国为另一方的战争。但实质上是东西方冷战和美苏争夺的结果。美国直接派兵参战,而苏联则是用在军事上支持盟友的方式与美国较量,双方在战场上没有发生直接冲突。

1.朝鲜分裂

朝鲜的分裂是战争爆发的背景和直接导因。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美苏达成谅解,在如何处置朝鲜上,将朝鲜交给美苏英中共同管理。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联进攻很顺利,美国希望抢在苏联之前占领朝鲜半岛的计划落空,苏联很快占领了朝鲜半岛大面积区域(主要是三八线以南)。1945年8月10日,美国国务院和军界开会研究阻止苏军南下,美国提出将38度线作为陆上作战分界线。1945年9月8日,苏联进入朝鲜一个月后,美国军队开始在仁川和釜山登陆,苏军开始撤到38线以北。这样就形成了以三八线为界,美苏分别占领的状况,在占领区内按自己的模式改造。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政府成立,总统李承晚。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这和德国很相似,西方支持下的政府成立得早。朝鲜正式分裂。

2.朝鲜战争爆发

朝鲜南北方都希望统一朝鲜。由于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双方都考虑武力统一,在当时冷战的背景下,各自都有一个后台,跃跃欲试。南方:李承晚不断挑衅北朝鲜,很快向北吞并。北方:金日成曾向斯大林提出统一的想法,斯大林不想被卷入、和美国发生军事冲突,一直没有批准。无论从意识心态还是国家安全来看,朝鲜按照北方模式统一最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斯大林对朝鲜半岛统一的愿望很强烈,东北亚将一片红色。但斯大林绝不希望因为朝鲜半岛的统一而招致苏联与美国的直接冲突。1959年1月底1月底后斯大林改变态度,可能与美国国务卿艾奇逊1月12日的演说有关,朝鲜半岛被排除在美国的防御线之外,这就有可能打消了斯大林担心美国出兵干涉的疑虑。

得到斯大林的回应后,金日成于1950年4月秘密访问莫斯科,斯大林同意了金日成统一的军事方案,(金日成向斯大林表示这次统一行动将是决定性的突击,3天之内取得胜利,美国来不及干预)答应提供必要的军事援助。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现在基本认定,是北朝鲜开的第一枪。毛泽东抱怨朝鲜爆发战争没有和我们商量,6月25日之后才通报。毛泽东支持金日成的统一计划是被动的,中国的计划是统一台湾,但被迫接受朝鲜统一计划,解放台湾推后,只能被动表示支持。反映了一定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牺牲了相当大的自我利益。

战争的走势与斯大林和金日成的估计相反,美国对朝鲜战争的反应是激烈而迅速的。美国认为北朝鲜的进攻性质非常严重,把战争看作是共产党对西方体系的进攻,认为是世界大战的前奏。

战争当天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在联合国通过议案要求停火。6月27日要求美国海军空军对南朝鲜提供掩护和支持。两天后联合国通过提案,北朝鲜是侵略国家,要求会员国和美国一起反对侵略。6月30日,杜鲁门命令美国陆军参加朝鲜战争,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美国组建联合国军司令部,统帅15个国家参战,使用联合国的旗帜和名义。7月8日,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司令,美国得到了在联合国的名义下扩大朝鲜战争的机会。美国开始担心苏联会直接干涉,但7月4日副外长葛罗米柯明确告诉美国苏联不会采取行动,8月份斯大林表示不会参与朝鲜战争,美国逐渐将战争目标转向占领整个朝鲜按自己的方式统一朝鲜。

一开始朝鲜人民军在6月28日解放汉城,两个月后,占领南方92%领土。9月25日,联合国军仁川登陆,9月30日夺回汉城,10月4日越过三八线,10月7日联合国受权联合国军总司令用武力统一朝鲜。10月21日美军占领平壤。北朝鲜危在旦夕。在这种形势下才有中国抗美援朝的形势。

3.中国抗美援朝

中国出兵是被迫的,决定也是很艰难的。原因:

第一,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认为这是东方集团对西方集团总进攻的开始,首先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了中国领导人统一国家的行动,把中国作为战争的对立面,激发了中国领导人的愤怒、革命热情和好斗精神。到1950年7月初,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当时中国领导人认为,无论是朝鲜半岛还是台湾,挑战中国的就是美国;按照毛泽东一贯的思路,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但是还没有决定到底主攻台湾还是主攻朝鲜,最后选择的方向是北方的朝鲜。

第二,中国是社会主义集团中第二大国,对社会主义阵营有责任和义务。49年夏天,刘少奇秘密访苏的时候,中苏两党就达成协议,中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国家支持。虽然中方最紧迫的任务是解放台湾,但是中方很痛快同意把朝鲜的事情优先。把主攻方向确定在朝鲜而非台湾,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精神。

第三,美国向鸭绿江挺进时,中国感受领土主权完整受威胁。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把美军越过三八线作为是否对中国构成实质性威胁的标志。到50年的9月,北朝鲜在最危急的情况下向中国和苏联求援,莫斯科方面不想介入朝鲜战争,向中国发指令要求中国出兵。当时美国麦克阿瑟非常嚣张,而且美国飞机已经不断入侵中国领空,中国对此非常担心和反感。斯大林要求中国出兵,中国要求斯大林提供空中支援,这是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较量。苏联当时没有接受,但是愿意给中国的城市提供空中保护。除了地缘政治角度对安全的担心之外,毛泽东还有对中国主权完整更深层次的忧虑。这个忧虑不是来自美国,而是来自苏联。当时中苏之间谈出兵的时候,中国方面暗示如果不满足要求,中国不派兵的。中国领导人认为,苏联很难将自己的得到的好处让出去,与其这样,还不如在境外决战,击败美帝国主义。

在这种情况下,10月2日,中国决定出兵。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晚渡过鸭绿江,赴朝参战。中国的参战使得朝鲜战争的国际性质更为明显,由内战转化为东西方之间的严重较量。苏联在政治斗争和舆论战场上支持,并提供一些帮助。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

4.朝鲜战争的影响

朝鲜战争在本质上是东西方之间的军事冲突,带有明显的冷战和大国斗争的色彩,以美国的失败而告终。

朝鲜战争的偶然性:它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国对形势误判的结果:

金日成:对局势的错误判断,觉得自己可以速战速决,导致美国干涉。

苏联:苏联认为美国将朝鲜划在防御圈之外;误判了美国对朝鲜半岛战事的反应。

美国:夸大了导致朝鲜战争爆发的苏联因素,认为是苏联让金日成发动战争;另外认为中国不会出兵干涉,苏联是在控制中国,苏联不介入中国也不会介入;此外美国也认为中国的实力不足以与美国较量,即使是中国通过印度通报了想法和真正出兵之后,也没有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错误地将战火推到三八线以北。

中国:对战争的进程盲目乐观,对自己的实力估计过高。

(1)朝鲜战争对新中国的意义重大。

朝鲜战争中,中美双方实力差距巨大,但是信念和精神的力量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经过多年战争打败了头号强国,也沉重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交手之后使得美国尽力避免和中国发生冲突,令中国人扬眉吐气,中国的自信心大大增强。

(2)朝鲜战争给新中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领导人对战争局势的盲目乐观导致更多的伤亡,并且错过了最好的结束战争的时间

中国领导人当时的目标是最短的时间内消灭或驱逐美国军队和联合国军,但是这个目标定的过高,也超过了中国安全目标的限度和军事能力。这种盲目乐观导致中国的大量伤亡,错过了以胜利者的身份结束战争机会,也错过了很多机会,包括台湾问题、外交地位和中国在联合国的权益。

(3)朝鲜战争对中国建设的影响。

当时新中国是百废待兴,建设应该是首要任务,但是大量资源用于战争,军费开支剧增,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伤亡,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很大。

(4)朝鲜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西方对中国敌视,后来有所缓解.和印度建交,和英国进行建交谈判,美国国务院也决定不再使用否决权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可是朝鲜战争后,中国变得非常孤立。最后中国不但拒绝了停战协议,还指责美国的阴谋,伤害了很多国家的感情。结果1月23日,联大以44:7通过了美国提出的中国为侵略者的决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被长时间搁置。此外,1951年5月18日,联合国又通过决议,开始对大陆实行禁运,使中国的战略物资只能过分依赖苏联。

(5)朝鲜战争对中国国家统一的影响。

朝鲜战争在中美关系中制造了台湾问题。蒋介石刚刚逃往台湾后美国表示无意于介入中国内战,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成为美国的头号敌人,杜鲁门表示共产党的部队占领台湾将会威胁太平洋的安全,命令第七舰队保护台湾,直接阻止中国解放台湾(美国政府也有意与蒋介石政府保持距离,如果中国接受了当时的停战协定)。1952年,提出了对台湾的三点政策性主张:第一,必要时,采取单方面措施使台湾成为美国军事基地,第二,第七舰队继续行使保护台湾的使命,第三,继续发展台湾的军事潜力,提供先进武器(也是对台军售的根源)。之后又缔结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中国失去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时机,中国统一问题基本被长期搁置。

(6)朝鲜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战争形成了东北亚的冷战结构,形成了两个同盟:苏中朝与美日韩,今天还有影子。战争也奠定了中国和朝鲜半岛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一直到1992年8月才与韩国建交。苏联在朝鲜战争中的一些利己主义的行为,也为后来中苏关系的破裂埋下了种子。朝鲜战争也推迟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关系,美国对中国实行的禁运、经济制裁对中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7)朝鲜战争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战争没有给予世界和平和安宁,而是加剧了从1947年开始的美苏对抗和冷战对峙;

助长了军备竞赛、对北约的扩张和军事化的刺激作用;

似乎证明了美国的判断,使得美国的对外政策陷入了更僵硬的冷战思维,美国不断加强军事力量的发展,并扩大了美国在国际上的责任和义务,美国后来卷入越战,也跟朝鲜有关,认为中国开始插手东南亚事务;

中国拒绝停战议案,西方认为社会主义阵营是铁板一块,无限期延后了中国和西方国家发展关系的希望;中国统一遥遥无期,美国和台湾最终走在一起;

5.朝鲜战争中的大国关系

中美关系——战场上的敌人

中苏关系——虽然苏联站在中朝一方,但是中苏存在较量,特别是在空中支援的问题

中朝关系——不是“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朝鲜对中国存在不信任,不提供情报,金日成甚至希望自己指挥志愿军,朝鲜几个战争的纪念馆中都没有关于中国志愿军的展出,没有任何文字和画面。

苏朝关系——支持但有限度

美苏关系——虽然苏联站在中朝一方,但二者都是谨慎的。谨慎的表现:

苏联:战争前斯大林提出苏联的顾问必须以《真理报》记者的身份去而不是军人身份,主要是害怕这些人被俘,被当作是苏联已经参战的证据。斯大林拒绝朝鲜战事告急时候的援助请求,建议朝鲜向中国求援。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基本没有得到苏联直接的空军支持,伤亡惨重。

美国:极力避免卷入与苏联的直接冲突,杜鲁门政府的作战目标有限,想要恢复战前三八线的现状,问题是麦克阿瑟的失控,希望扩大战争。1951年将麦克阿瑟解职。战争后期美国方面是最早要求和平解决的一方,自1951年春,美国政府就开始寻求各种机会来同苏联对话,以打破朝鲜战争的僵局。

冷战中的热战: 朝鲜战争

1.越南战争是冷战时期东西方之间的又一场热战

越南战争与朝鲜战争的对比

相同:内战引发,代理人战争,美国都是参与者和作战的一方,并都失败了,地缘上都是亚洲与中国接壤的国家,都发生在中国周边,中国和苏联都卷入了,苏联都是幕后支持。最大的相同之处:美苏都没有交手。

不同:

第一,持续时间不同,朝鲜战争三年结束,越南战争是持久战,最短的说法是8年;

第二,战法和战争样式不同,朝鲜战争是典型的阵地战,越南战争是典型的游击战,主要是由地理、气候特点和双方力量对比很悬殊决定的,越南多山,热带雨林气候,且国力很弱,人少,不像朝鲜战争时有中国志愿军帮助,只能游击战;

第三,越战一直在北纬17°以南进行,因为当时中国政府曾经严重警告过美国不能越过

第四,结果不同,越南最终统一了,朝鲜分裂了;

第五,越南战争是美国以自己的名义去的;

第六,中国没有直接参战,只是支援。

关于对越南战争时间的说法:

结束是1973年,但是开始的时间有很多说法;如果从冷战的背景、东西方对抗开始来看应该从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