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上的中国”系列中国文学讲座...

1
2017 年 12 月 10 日 星期日 责编 刘莉 视觉 谢泰春 责校 李立新 11 领读七天 新书 《父亲的失乐园》寻找原乡之旅 本书是一个库尔德犹太家族四代历经六十年,横跨伊拉克、以色列、 美国三地的寻根之旅。作者阿里埃勒 · 萨巴尔是典型的加州男孩,他与古 板的犹太父亲之间的冲突,是一种缩小版的文明冲突,是古代库尔德斯坦 与 20 世纪 80 年代洛杉矶的冲突。 带着“我是谁”的疑问,萨巴尔踏上了寻找原乡之旅,回到孕育古代文明的 神秘摇篮—历史上的库尔德斯坦,即现今位于伊拉克北部的札胡。在这里, 一群库尔德犹太人在偏僻的山麓地带生存了近三千年,与穆斯林和基督教徒 在伊拉克北部的崇山峻岭间毗邻而居,和谐共处。群山环绕、与世隔绝的环境 让他们一直保有“离上帝最近的语言” —亚拉姆语。 在荒漠与群山之间,作者寻访家族的起源,寻求父子和解的良方。在层层 追寻之中,他回溯了库尔德犹太人的千年荣光,探寻了不同族群及信仰间和睦 共容的可能,也记录了少数族群为保有本有文化所经受的磨难。 (李福莹) 《时间的噪音》肖斯塔科维奇人生小传 朱利安 · 巴恩斯(1946~ )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他毕业于牛津大学, 曾参与《牛津英语辞典》的编纂工作,做过多年的文学编辑和评论家。“聪 明”是巴恩斯作品的一贯标识,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以突破性之作《福楼拜 的鹦鹉》入围布克奖决选,跻身英国文坛一流作家之列。此后,三进布克 奖决选,并于 2011 年凭借《终结的感觉》赢得布克奖。 《时间的噪音》是朱利安 · 巴恩斯为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写下的人生 小传,是一部高度浓缩的杰作,巧妙地探索了肖斯塔科维奇与斯大林关系 的复杂性。 (李福莹) 《利维坦之书》 跟随婴儿利维坦认识世界 婴儿每天都在思考什么?在他们天真无邪、呆萌可爱的外表之下,是 否隐藏着不为成年人所知的复杂世界?请跟随这个与怪兽同名的光头小 婴儿利维坦,一起漫步在生活的巨大谜题中。他将用婴儿与生俱来的超 凡理解力,为你解读你或许还不太了解的艺术、科学与哲学。 彼得 · 布雷瓦的《利维坦之书》收录了原刊登于千禧年初英国《星期日 独立报》的《利维和猫的冒险》系列精华。书中的内容设定在显然不受编辑控 制的卡通世界里,这一系列漫画也让《辛普森一家》的作者马特 · 格勒宁做出了 让人印象深刻的评论: "是我看过最棒也最怪的东西之一"。时而离奇古怪,时 而充满言外之意,一会儿黑暗,一会儿逗趣,这部作品跟随着没有脸孔的婴儿 利维坦的脚步进出世界。哲学、文学、历史、艺术、宗教、科学、流行文化……几 千年人类社会的种种元素都在《利维坦之书》中展现出最为特别的面貌!每个 读者都能在大开眼界的同时,重塑对人生、对世界的认识。 (刘莉) 《创水记:以色列的治水之道》 聚焦以色列治水之道 2017 年 12 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了《创水记:以色列的治水 之道》。在书中,作者认为人口、崛起的中产阶级、气候变化、水源污染、渗 漏,这五大趋势正在将水资源短缺转变成全球性的水危机,而以色列的治 水之道将对解决全球性水危机提供经验。 以色列是应对水危机最出色的典范。这个60%的国土是沙漠的国 家,在尚未独立之前,早已开始制定全面成熟的方案,来解决水资源问 题。在以色列发展的每一阶段,治水计划和技术都是最为重要的,水在其 国家意识中占有绝对优先的地位。现在,以色列已是一个可将盈余用水 出口到邻国的水资源强国。以色列的水系统,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成功 的社会主义实践。 (刘莉) 《互联网时代的“传媒+”》 系统研究媒体融合发展 当前,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新兴课题,备受传媒业的普遍关注,但对 媒体融合发展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互联网时代的“传媒+”》从理论的 角度,结合我国传媒行业多年来发展的历程,对我国传统媒体的发展概 况、我国新兴媒体的发展态势、媒体融合发展的意义、媒体融合发展的最 新趋势及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 这本书还结合国内外传媒业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的实践,通过内部 融合发展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两大方面,分门别类地对媒体融合发 展的模式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 (刘莉) 《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 听陈平原说明清散文 著名学者陈平原在北大开设研究生选修课“明清散文十八家”,希望 借助十八家文章,呈现三百年间 (16 世纪中叶至 19 世纪中叶) 中国散文 发展的大致脉络,并引发大家对这一古老文体的兴趣。《从文人之文到学 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一书即脱胎于课堂讲录,只不过由十八家缩减为 李贽、陈继儒、袁宏道、张岱、黄宗羲、顾炎武、全祖望、姚鼐、汪中九家。 陈平原以这九位文人、学者的为人与为文做研究个案,分析其创作特 色与风格路数。既凸显了这九位散文家的人生轨迹与文学世界,又勾勒 出文学史脉络与风貌,同时对文学生产、社会背景、市民生活这些影响、制 约文学发展的因素也有精到的描述或阐释。 (李福莹) 《父亲的失乐园》 阿里埃勒 · 萨巴尔 著 徐丽松 译 新星出版社 2017 年 9 月出版 《利维坦之书》 彼得 · 布雷瓦 著 李林莹 译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7 年 11 月出版 《时间的噪音》 朱利安 · 巴恩斯 著 严蓓雯 译 译林出版社 2017 年 11 月出版 《创水记:以色列的治水之道》 (美)赛斯 · 西格尔 著 陈晓霜 叶宪允 译 2017 年 12 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 陈平原 著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2017 年 10 月出版 《互联网时代的“传媒+”》 刘明 主编 汪博天 向长富 副主编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17 年 9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人五人六》是张发财以历史人 物为主题的文章结集。不同于他著 名的微博历史小段子,张发财用一 篇一篇两三千字的精炼文章,使众 多的历史人物跃然纸上。摆脱了微 博体的字数限制,张发财的历史人物 文章在保持一贯诙谐幽默、肆意联想 的同时,变得更加有趣有料、妙语连 珠,令人读来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脱下轻松搞笑的外衣,张发财 的历史文章却是“言必有据”的严谨 作品,每一篇文章皆有所本、皆有出 处。张发财在阅读大量历史文献、 经过严格考证之后,用“不正经”的 风趣笔调,把数十万字的史料转换 成两三千字的文章呈献给读者。 一周关注 2017 年 12 月 1 日 晚 7 点 30 分,盐田区图书馆“山川上的中国” 系列中国文学讲座第二季第七讲, 在盐田区图书馆读海书吧开讲,华 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中 文学刊》执行主编陈子善先生与读 者朋友们分享了《私语张爱玲:张 爱玲著译版本巡礼》。讲座由著名 设计师、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之一韩 湛宁先生主持。 陈子善教授从张爱玲最早参 加征文大赛获奖的《天才梦》开始, 讲到她的代表作《传奇》《张看》、译 著《老人与海》、《红楼梦》研究专著 《红楼梦魇》以及她最后的小说作 品《小团圆》。 陈子善教授详细介绍了张爱 玲的著译版本以及著作背后的鲜 为人知的秘密,特别是通过著作的 若干细节讲述了许多张爱玲的生 平经历,还原了张爱玲的真性情。 最后在与现场读者的热烈互动中, 陈教授又讲述了他与张爱玲的间 接交往以及对张爱玲几个不同时 期作品的际遇与创作做了点评和 分析。 陈子善教授认为张爱玲是将 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写作融汇贯 通起来的独特的代表性作家,也是 第一个真正以城市中的芸芸众生 作为描写对象的现代作家。陈子 善教授的讲座风趣幽默,深受现场 观众的热烈欢迎。 盐田区图书馆“山川上的中 国”系列中国文学讲座,旨在以中 国文学为主题,以地理历史为线 索,对中国文学与艺术美学的演进 与名作进行通识普及,为盐田树立 高端的文化讲座,推进盐田的文化 发展,树立盐田文化的新标杆。 张爱玲是中国古典小说 与“五四”白话小说集大成者 陈子善教授认为,在20世纪 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个奇 特的存在。她出身名门,少年成 名,后半生经历坎坷,在很短的时 间内,就创作出了众多的经典之 作,还留下无数的迷团,任凭后人 评说。 张爱玲的小说既吸取了“五 四”白话小说的特点,也吸取了中 国古典小说的写法,把两者有机结 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一个风格。张 爱玲的小说无论是在形式上、文体 上都崭新的、独特的。 在主题上,张爱玲关注的是小 人物的悲哀与苍凉,可就是这些表 现小人物的文学作品,让张爱玲成 为不朽,夏志清曾这样评价张爱 玲:“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 最重要的作家’;《金锁记》是‘中 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秧歌》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不朽之 作’。” 张爱玲作品版本考 陈子善教授认为,《我的天才 梦》虽然不是张爱玲的处女作,但 正是这篇发现在《西风》杂志千余 字的文章却把张爱玲引上了文学 创作之路。 1944 年 1 月,张爱玲在《万象》 刊登长篇小说《连环套》,共登六 期。2 月,在《天地》刊出散文《烬余 录》,后发表《花凋》、《谈女人》、《红 玫瑰与白玫瑰》等一系列小说、散 文。9 月,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 由《杂志》出版,四天后即再版。《杂 志》编辑部多次举行《传奇》的座谈 会,张爱玲也因此在上海文坛大放 异彩,同时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地 位。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 张爱玲翻译了大量美国文学作品, 类型则广涵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与文学评论,其中以小说居多。包 括 海 明 威 的《老 人 与 海》 (1954 年 11 月出版) ,张爱玲的译本是第一 个中文译本,其他的还有:爱默生 的《爱默生选集》,玛乔丽 · 劳林斯 的长篇小说《小鹿》等。 陈子善教授最后总结到,就像 我们一开始提到的,张爱玲的小说 既吸取了“五四”白话小说的特点, 也吸取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写法,把 两者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一个风 格,无论是在形式上、文体上都崭 新的、独特的。了解张爱玲最重要 的一点还是去读她的作品,进入她 的文学世界,但是我们对她的生 平、有趣的事情多了解一下,可能 会更多地帮助我们理解她的作 品。 (刘莉) “山川上的中国”系列中国文学讲座 陈子善详解张爱玲 《人五人六》 张发财 著 岳麓书社 2017 年 11 月出版 听张发财讲笑翻你的 历史人物故事 12月1日,陈子善在深圳读海书吧与读者分享了他眼中的张爱玲及其作品。

Transcript of “山川上的中国”系列中国文学讲座...

Page 1: “山川上的中国”系列中国文学讲座 陈子善详解张爱玲wb.sznews.com/attachment/pdf/201712/10/431182c7... · 爱玲的小说无论是在形式上、文体 上都崭新的、独特的。

2017年12月10日 星期日责编 刘莉 视觉 谢泰春 责校 李立新

11

领读七天 新书

《父亲的失乐园》寻找原乡之旅本书是一个库尔德犹太家族四代历经六十年,横跨伊拉克、以色列、

美国三地的寻根之旅。作者阿里埃勒·萨巴尔是典型的加州男孩,他与古板的犹太父亲之间的冲突,是一种缩小版的文明冲突,是古代库尔德斯坦与20世纪80年代洛杉矶的冲突。

带着“我是谁”的疑问,萨巴尔踏上了寻找原乡之旅,回到孕育古代文明的神秘摇篮——历史上的库尔德斯坦,即现今位于伊拉克北部的札胡。在这里,一群库尔德犹太人在偏僻的山麓地带生存了近三千年,与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在伊拉克北部的崇山峻岭间毗邻而居,和谐共处。群山环绕、与世隔绝的环境让他们一直保有“离上帝最近的语言”——亚拉姆语。

在荒漠与群山之间,作者寻访家族的起源,寻求父子和解的良方。在层层追寻之中,他回溯了库尔德犹太人的千年荣光,探寻了不同族群及信仰间和睦共容的可能,也记录了少数族群为保有本有文化所经受的磨难。(李福莹)

《时间的噪音》肖斯塔科维奇人生小传朱利安·巴恩斯(1946~ )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他毕业于牛津大学,

曾参与《牛津英语辞典》的编纂工作,做过多年的文学编辑和评论家。“聪明”是巴恩斯作品的一贯标识,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以突破性之作《福楼拜的鹦鹉》入围布克奖决选,跻身英国文坛一流作家之列。此后,三进布克奖决选,并于2011年凭借《终结的感觉》赢得布克奖。

《时间的噪音》是朱利安·巴恩斯为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写下的人生小传,是一部高度浓缩的杰作,巧妙地探索了肖斯塔科维奇与斯大林关系的复杂性。(李福莹)

《利维坦之书》跟随婴儿利维坦认识世界婴儿每天都在思考什么?在他们天真无邪、呆萌可爱的外表之下,是

否隐藏着不为成年人所知的复杂世界?请跟随这个与怪兽同名的光头小婴儿利维坦,一起漫步在生活的巨大谜题中。他将用婴儿与生俱来的超凡理解力,为你解读你或许还不太了解的艺术、科学与哲学。

彼得·布雷瓦的《利维坦之书》收录了原刊登于千禧年初英国《星期日独立报》的《利维和猫的冒险》系列精华。书中的内容设定在显然不受编辑控制的卡通世界里,这一系列漫画也让《辛普森一家》的作者马特·格勒宁做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评论:"是我看过最棒也最怪的东西之一"。时而离奇古怪,时而充满言外之意,一会儿黑暗,一会儿逗趣,这部作品跟随着没有脸孔的婴儿利维坦的脚步进出世界。哲学、文学、历史、艺术、宗教、科学、流行文化……几千年人类社会的种种元素都在《利维坦之书》中展现出最为特别的面貌!每个读者都能在大开眼界的同时,重塑对人生、对世界的认识。(刘莉)

《创水记:以色列的治水之道》聚焦以色列治水之道

2017年12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了《创水记:以色列的治水之道》。在书中,作者认为人口、崛起的中产阶级、气候变化、水源污染、渗漏,这五大趋势正在将水资源短缺转变成全球性的水危机,而以色列的治水之道将对解决全球性水危机提供经验。

以色列是应对水危机最出色的典范。这个60%的国土是沙漠的国家,在尚未独立之前,早已开始制定全面成熟的方案,来解决水资源问题。在以色列发展的每一阶段,治水计划和技术都是最为重要的,水在其国家意识中占有绝对优先的地位。现在,以色列已是一个可将盈余用水出口到邻国的水资源强国。以色列的水系统,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社会主义实践。(刘莉)

《互联网时代的“传媒+”》系统研究媒体融合发展

当前,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新兴课题,备受传媒业的普遍关注,但对媒体融合发展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互联网时代的“传媒+”》从理论的角度,结合我国传媒行业多年来发展的历程,对我国传统媒体的发展概况、我国新兴媒体的发展态势、媒体融合发展的意义、媒体融合发展的最新趋势及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

这本书还结合国内外传媒业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的实践,通过内部融合发展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两大方面,分门别类地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模式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刘莉)

《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听陈平原说明清散文

著名学者陈平原在北大开设研究生选修课“明清散文十八家”,希望借助十八家文章,呈现三百年间(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中国散文发展的大致脉络,并引发大家对这一古老文体的兴趣。《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一书即脱胎于课堂讲录,只不过由十八家缩减为李贽、陈继儒、袁宏道、张岱、黄宗羲、顾炎武、全祖望、姚鼐、汪中九家。

陈平原以这九位文人、学者的为人与为文做研究个案,分析其创作特色与风格路数。既凸显了这九位散文家的人生轨迹与文学世界,又勾勒出文学史脉络与风貌,同时对文学生产、社会背景、市民生活这些影响、制约文学发展的因素也有精到的描述或阐释。(李福莹)

《父亲的失乐园》阿里埃勒·萨巴尔 著

徐丽松 译新星出版社

2017年9月出版

《利维坦之书》彼得·布雷瓦 著

李林莹 译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7年11月出版

《时间的噪音》朱利安·巴恩斯 著

严蓓雯 译译林出版社

2017年11月出版

《创水记:以色列的治水之道》(美)赛斯·西格尔 著

陈晓霜 叶宪允 译2017年12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陈平原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10月出版

《互联网时代的“传媒+”》刘明 主编 汪博天

向长富 副主编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17年9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人五人六》是张发财以历史人物为主题的文章结集。不同于他著名的微博历史小段子,张发财用一篇一篇两三千字的精炼文章,使众多的历史人物跃然纸上。摆脱了微博体的字数限制,张发财的历史人物文章在保持一贯诙谐幽默、肆意联想的同时,变得更加有趣有料、妙语连珠,令人读来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脱下轻松搞笑的外衣,张发财的历史文章却是“言必有据”的严谨作品,每一篇文章皆有所本、皆有出处。张发财在阅读大量历史文献、经过严格考证之后,用“不正经”的风趣笔调,把数十万字的史料转换成两三千字的文章呈献给读者。

一周关注

2017 年 12 月 1 日晚 7 点 30分,盐田区图书馆“山川上的中国”系列中国文学讲座第二季第七讲,在盐田区图书馆读海书吧开讲,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中文学刊》执行主编陈子善先生与读者朋友们分享了《私语张爱玲:张爱玲著译版本巡礼》。讲座由著名设计师、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之一韩湛宁先生主持。

陈子善教授从张爱玲最早参加征文大赛获奖的《天才梦》开始,讲到她的代表作《传奇》《张看》、译著《老人与海》、《红楼梦》研究专著

《红楼梦魇》以及她最后的小说作品《小团圆》。

陈子善教授详细介绍了张爱玲的著译版本以及著作背后的鲜为人知的秘密,特别是通过著作的若干细节讲述了许多张爱玲的生平经历,还原了张爱玲的真性情。最后在与现场读者的热烈互动中,陈教授又讲述了他与张爱玲的间接交往以及对张爱玲几个不同时期作品的际遇与创作做了点评和分析。

陈子善教授认为张爱玲是将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写作融汇贯通起来的独特的代表性作家,也是第一个真正以城市中的芸芸众生作为描写对象的现代作家。陈子善教授的讲座风趣幽默,深受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盐田区图书馆“山川上的中

国”系列中国文学讲座,旨在以中国文学为主题,以地理历史为线索,对中国文学与艺术美学的演进与名作进行通识普及,为盐田树立高端的文化讲座,推进盐田的文化发展,树立盐田文化的新标杆。

张爱玲是中国古典小说与“五四”白话小说集大成者

陈子善教授认为,在 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她出身名门,少年成名,后半生经历坎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创作出了众多的经典之作,还留下无数的迷团,任凭后人评说。

张爱玲的小说既吸取了“五四”白话小说的特点,也吸取了中

国古典小说的写法,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一个风格。张爱玲的小说无论是在形式上、文体上都崭新的、独特的。

在主题上,张爱玲关注的是小人物的悲哀与苍凉,可就是这些表现小人物的文学作品,让张爱玲成为不朽,夏志清曾这样评价张爱玲:“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秧歌》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不朽之作’。”

张爱玲作品版本考陈子善教授认为,《我的天才

梦》虽然不是张爱玲的处女作,但正是这篇发现在《西风》杂志千余

字的文章却把张爱玲引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1944年1月,张爱玲在《万象》刊登长篇小说《连环套》,共登六期。2月,在《天地》刊出散文《烬余录》,后发表《花凋》、《谈女人》、《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一系列小说、散文。9 月,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由《杂志》出版,四天后即再版。《杂志》编辑部多次举行《传奇》的座谈会,张爱玲也因此在上海文坛大放异彩,同时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地位。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张爱玲翻译了大量美国文学作品,类型则广涵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与文学评论,其中以小说居多。包括海明威的《老人与海》(1954 年11月出版),张爱玲的译本是第一个中文译本,其他的还有:爱默生的《爱默生选集》,玛乔丽·劳林斯的长篇小说《小鹿》等。

陈子善教授最后总结到,就像我们一开始提到的,张爱玲的小说既吸取了“五四”白话小说的特点,也吸取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写法,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一个风格,无论是在形式上、文体上都崭新的、独特的。了解张爱玲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去读她的作品,进入她的文学世界,但是我们对她的生平、有趣的事情多了解一下,可能会更多地帮助我们理解她的作品。(刘莉)

“山川上的中国”系列中国文学讲座

陈子善详解张爱玲

《人五人六》张发财 著岳麓书社2017年11月出版

听张发财讲笑翻你的历史人物故事

12月1日,陈子善在深圳读海书吧与读者分享了他眼中的张爱玲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