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50
研討會資訊 主題演講 1 9:10 10:45 2 綜合座談 11:00 12:00 3 專題短講 13:10 15:10 綜合討論 4 15:45 17:00 SHS 跨科際計畫 國立臺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蘇格拉底廳 指導單位:教育部顧問室 、國立臺灣大學 主辦單位: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 協辦單位:shs 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計畫辦公室、SHSnet 科學人文跨科際數位平臺辦公室 日期:民國 101 年 5 月 12 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 9:00 ~ 17:00 1

description

民國101年5月12號星期六9:00~17:00 地點: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蘇格拉底廳)

Transcript of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Page 1: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1

研討會資訊

主題演講

1 9101045 2

綜合座談

11001200 3

專題短講

13101510

綜合討論

4 15451700

SHS 跨科際計畫

國立臺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蘇格拉底廳

指導單位教育部顧問室 國立臺灣大學主辦單位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協辦單位shs 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計畫辦公室SHSnet 科學人文跨科際數位平臺辦公室

日期民國 101 年 5 月 12 日星期六時間上午 900 ~ 1700

1

2

Content目錄

03 04 06 07

08 09 10 14

20

4038

研討會流程表 SHS 計畫團隊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介紹

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計畫介紹

SHSnet 科 學人文跨科際數位平臺介紹

議程 跨 不 跨 有 關係臺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專題短講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2822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36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26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48綜合討論

3

時間 場次 內容 講者 主持人840~900 報到

900~910 開幕 致詞910~955 主題演講

(一)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

必要的多重跨領域講者 林崇熙教授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

1000~1045 主題演講(二)

英 國 大 學 的 知 識 轉 移 與 社 會影 響 力 (Knowledge Transfer and

Social Impact in the UK)

講者 蔡明燁研究員(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 )

1050~1100 茶敘1100~1200 綜合座談 主持人 林從一院長

( 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座談人 林崇熙蔡明燁

1200~1300 午餐1310~1510 專題短講 【跨科際研究專題】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 (黃俊儒 )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陳政宏 )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周素卿 )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蔡振家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梁家祺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吳建昌 )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

講者 周素卿教授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吳建昌助理教授(臺灣大學社會醫學科)陳政宏(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梁家祺助理教授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 )黃俊儒副教授 (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蔡振家副教授(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

1520~1545 茶敘1545~1700 綜合討論 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結合 --- 我

們需要什麼樣的跨科際教育對於跨科際的想法是什麼

主持人 陳竹亭教授 ( 臺灣大學化學系 )

研討會流程表

集思臺灣大學會議中心位置圖

Agenda議程

4

Our Team

【SHS 推動辦公室】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主持人

【SHS 課程平台】

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計畫主持人

【SHS 數位平台】

科學人文跨科際數位平台計畫主持人

5

Our Team

SHS 計畫團隊

6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介紹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高 等 教 育 除 了 專 業 (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 與 通 識( l i b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 的 目 標 還 要 培 養 發 現 關 心 解 決 社 會 及 全 球 問題 的 心 志 與 能 力 這 有 賴 於 建 立 跨 科 際 ( t r a n s -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 與 表 達 溝 通(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的 認 知 與 技 能 據 此 本 計 畫 以 發 展 社 會 人 文 科學 ( S o c i e t y H u m a n i t y S c i e n c e S H S ) 跨 科 際 學 習 平 台 為 「 經 」 同時 訴 求 立 基 於 深 度 聽 說 讀 寫 的 發 表 溝 通 行 動 學 習 為 「 緯 」 期 能 在高 等 教 育 環 境 中 進 行 面 對 實 際 問 題 挑 戰 的 人 才 培 育

本 計 劃 屬 於 教 育 部 顧 問 室 的 中 程 個 案 計 畫 執 行 期 限 從 民 國 1 0 0 到1 0 4 年 民 國 1 0 0 年 是 先 期 規 劃 階 段 在 實 施 策 略 本 計 劃 屬 於 教 育 部 顧 問室 的 中 程 個 案 計 畫 執 行 期 上 藉 著 建 構 四 大 平 臺 來 推 動 包 括 ( 一 ) 課 程 平台 開 發 科 學 人 文 科 際 整 合 導 向 的 高 品 質 跨 校 院 之 典 範 課 程 ( 或 課 群 學 程 ) 以 及 校 或 院 本 課 程 ( 或 課 群 學 程 ) 互 動 學 習 績 效 則 以 交 流 或 競賽 活 動 在 「 做 中 學 」 ( 二 ) 論 壇 平 台 建 立 學 教 界 的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論 壇 ( f o r u m ) 每 年 於 全 國 分 區 定 時 舉 辦 建 立 學 術 社 群 提 供 課 程開 發 智 庫 ( 三 ) 達 人 學 苑 於 每 年 夏 季 舉 辦 師 生 研 習 營 邀 請 國 際 知 名 學者 與 會 提 供 啟 發 提 升 視 野 並 以 問 題 解 決 及 活 動 導 向 型 互 動 學 習 及 競賽 樹 立 教 學 典 範 ( 四 ) 數 位 技 術 互 動 網 站 平 台 所 有 的 課 程 論 壇 活 動 互 動 學 習 皆 以 影 音 文 字 等 有 規 劃 的 呈 現 於 數 位 平 台 以 供 相 互觀 摩 及 推 廣 之 參 據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榮獲國科會多屆傑出研究獎中國化學會會誌論文獎李國鼎基金會通俗科學寫作獎臺灣大學教學 優良獎除化學專業領域貢獻目前正致力於科學教育推廣擔任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領導團隊於校園及民間推展各項科普活動

課堂上常常分享人生心得such asldquoLife is for learningrdquo ldquoUse your brain and use morerdquo

計畫主持人陳竹亭

6

7

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計畫介紹

本計畫訴求在大學中以課程或學習模式的研發計畫推動科學人文跨科際實作課程學習平臺學習進路則訴求藉由聽說讀寫來操練論述論證邏輯思考的高階心智技能培養分析判斷互動溝通的智力和心態讓學生能積極互動透過表達的學習進行知識產出模式與學習成效的活化以「做中學」的策略原則冀能涵育大學生科學與人文的多元及發散思考在知識習得方面俾使其專深而不狹隘廣博而不淺薄在思考與創造方面具備深度閱讀高階思考能力並且推行互動式學習強調溝通建立能夠樂於對話陳述見解勇於批判的習慣與能力同時建立同理心提升共識強化臺灣知識分子應有之態度與素養

「教育面對未來世界教學解決實際問題」未來其實就在眼前而在未來世界中自然社會與人文各領域的問題交融難分解決複雜且前所未見的問題需要跨領域知識的整合能力以及價值 知識 行動的整合能力而培養上述兩種整合能力的途徑是透過課程設計讓學生學習經由行動去面對並解決真實世界中的實際問題

為落實並推動科學人文跨科際的精神課程平臺工作項目如下一發展課程主題-「我們所面對之十個最重要問題」之論述二以公開徵件方式補助以下兩類課程

1A 類科學人文跨科際主題導向課程群組發展計畫係指內容及主題具系統性鏈結之系列課程包括非學程性課程群組及學分學程課程群組2B 類科學人文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或研究學習導向專業課程補助計畫係指針對大學校院一學年個別專業課程改進計畫進行補助三為進行師資培育發展教師社群以邀請辦理方式補助「大專校院跨科際課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坊」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計畫主持人林從一

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兼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因致力推廣全國通識教育為其個人志業故擔任教育部全國通識資源平台辦公室總主持人樂於從事任何可以為全國大學基礎教育做出正面貢獻的工作專長為語言哲學心靈哲學著作有《思想語言社會世界戴維森的詮釋理論》( 允晨文化出版2004)

8

科學人文跨科際數位平台計畫介紹

「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 訴 求 在 大 學 中 以 課 程 或 學 習 模 式 的研 發 計 畫 推 動 引 導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表 達 溝 通 實 作 課 程 的 學 習 平 臺 更 進一 步 打 造 使 社 會 人 文 科 學 跨 科 際 的 專 家 學 者 互 動 對 話 的 論 壇 提 供 學習 素 材 與 典 範 為 有 效 支 援 前 述 創 新 課 程 與 建 立 跨 科 際 論 壇 平 臺 達 人 學苑 區 域 推 動 中 心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數 位 平 臺 計 畫 擬 利 用 視 訊 影 音 技 術協 助 互 動 學 習 執 行 過 程 將 藉 由

( 1 ) 建 構 統 整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之 數 位 整 合 機 制 體 現 所 有 子計 畫 成 果 的 價 值

( 2 ) 運 用 網 際 網 路 特 性 經 營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網 路 社 群 並 發 揮 多 媒 體推 廣 的 乘 數 效 果

( 3 ) 建 置 數 位 跨 科 際 學 習 索 引 典 庫 整 合 網 路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資 源 提 供未 來 研 究 與 教 學 參 據

( 4 ) 善 用 行 動 裝 置 應 用 提 升 計 畫 之 附 加 價 值 率 並 同 時 連 結 各 研 究 單 位以 及 產 業 界 單 位 所 擁 有 的 數 位 內 容 教 育 資 源 形 成 一 知 識 網 路 期 能 讓 科學 人 文 跨 科 際 教 師 及 學 生 於 此 平 臺 上 進 行 互 動 式 教 學 隨 時 隨 地 的 學 習 目 前 為 專 案 規 畫 階 段 鑒 請 各 平 臺 提 供 相 關 影 音 資 料 與 建 議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組長除化學專業領域奉獻外過去致力於自由軟體開發為臺灣地區知名的自由軟體開發者Linux 中文延伸套件計劃(CLE)的發起人專長為理論物理化學計算化學高效能叢集系統Linux 作業系統與網路服務著作有《Official CLE 08 中文 Linux 延伸套件使用指南》( 百資科技1999)對Linux 推動的中文化與國際化有過實際貢獻目前致力於跨科際科學教育數位推廣帶領團隊推動各項數位化活動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計畫主持人 鄭原忠助理教授

8

9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議程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The First Symposium on 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

9

10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一)

時間910- 955主講人 林崇熙教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現職國立雲林科技大

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

經歷臺灣科技與社會

究(S

TS

事長雲林縣社區希望

聯盟協進會理事長古

蹟歷史建築聚落審議委

員博物館典藏委員

環評委員環境教育審

議委員社區營造推動

委員文教基金會董事

專書著作《跨域建

博物館學》《台

灣產業史博物館展示規

劃》《文化資產的誕

生》《老街新生

社區再造》等

研究興趣文化資產

科技與社會博物館

文化產業拼裝車檳

通訊住址雲林縣斗六

市大學路三段123

linch

y

un

teched

utw

攝影辜琪鈞

11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一 從社會議題的 holistic 式特質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1 當前個人社群社會的諸多重大議題都不是既有學科典範所能解決

2 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科學爭議

3 經濟學知識無法解決經濟困境

4 社會學知識無法解決社會問題

5 問題無法在既有情境得到解決

6 社會議題具有高度的跨領域性經常需同時觀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知識族群性別hellip等議題而無法由單一學科來解決

二從知識發展史檢視跨領域的必要性

1 我們在見樹不見林的學術分類體系中逐漸失去全人式教養因而無法面對社會上 holistic 式問題

2 單一學科對於問題領域(problem domains)的界定有其特定性因而難以全貌地看待問題學科典範更是權力知識的堅固堡壘

3 典範性學科知識無法面對灰色地帶的社會議題

4 學術突破經常在於跨領域所開展的新問題新領域新方法

12

三 從文化天人物我觀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人組織社會終其一生都需面對天人物我觀諸面向議題

2 人與天關係之價值理念議題信仰宗教哲學hellip等

3 人與人關係之社會運作議題政府組織法令宗族hellip等

4 人與物關係之環境掌握議題科學技術產業hellip等

5 人與自我關係之生命成長議題進修修行美學救贖hellip等

6 大學專業水準或產業水準不易提昇不在於經費多寡而在於只著重專業知識技能之為「物」而忽略了必要的「天」「人」「我」等面向

7 社會問題經常來自於天人物我觀系統性的失衡尤其是以「物」來凌駕於「天」「人」「我」之上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3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四 從社會發展進程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從跨領域比較來瞭解文化共構性

2 從文化共構性的階段性發展中瞭解當前台灣社會進展至第三階段因而需要高度的跨領域瞭解與合作

工業 學術研究 文化資產第一階段 汽車零組件製造 現象觀察理論套用

研究單一文資資源指認

第二階段 汽車成品組裝 個別型研究 區域文資資源調查第三階段 汽車系統規劃設計與

製造整合型研究 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整合

第四階段 汽車生產的支持網絡 學術研究的社會支持網絡

文化資產社會支持網路

第五階段 汽車文化 優良學術文化 新文化生態

五 結論

大學應該作為社會良心回應當前社會重大議題與前瞻地思考社會未來此既非當前學術分科典範所能企及就需以跨領域為之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4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二)

時間1000~1045主講人 蔡明燁研究員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學博

士曾任國內報社記

者電視編劇等職並

曾長期在英國為《中國

時報》開卷版及國家圖

書館的《全國新書資訊

月刊》撰寫書評也曾

為傳訊電視倫敦分部採

訪製作過一系列有關

英國書市的專題報導

 現

學(U

niv

er

sit

y o

f N

ottin

gham

)亞洲太平

洋研究所(In

stitute o

f A

sia-Pacific S

tud

ies

研究員以及英國國

會(B

ritish

Inte

rna

tion

al S

tud

ies

Asso

ciation

)新聞編

輯致力於寫作及翻譯

的工作

攝影辜琪鈞

15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穿領域科學傳播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文蔡明燁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

今年初外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廣告徵求北英格蘭幾個不同姓氏的志願者響應一個基因調查的研究計畫因為外子的姓氏恰好符合計畫的需求所以我們就在ㄧ個指定的時間去了公告的地點 當天現場來了將近上百人甚至包括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一位地區性廣播電台記者以及一個製作公司的外景小組他們正在幫 BBC 拍攝一個長達八集的電視紀錄片【不列顛的故事】(Great British Story)發現探討的內容有謀合之處便決定和該研究計畫互助合作

三名研究人員分別從基因學姓氏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向大家簡介了研究計畫解釋因為多數人從父姓而男性則是從父親處遺傳了 Y 染色體許多研究已確認某一種 Y 染色體往往和某一個姓氏呈現特殊關聯且多數姓氏又會和某一地理區域具有特殊淵源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如能鎖定某幾個地區某些特殊姓氏無血緣關係之男性 DNA就有可能追蹤不同的 Y 染色體族群在歷史洪流中的分佈與流動狀況該研究計畫目前將焦點放在保有北歐維京人(Norse Vikings)遺址的北英格蘭地區同時在某些個案中他們會把 Y 染色體的研究結果拿來跟線粒體 DNA(由母親處遺傳而得)的研究分析以及從雙親處遺傳而得的 DNA 片段進行對比

在聚會現場研究人員向志願者們取得了計畫所需的 DNA一一編號解釋研究計畫將會如何保護隱私權研究道德等細節並說明當整個計畫結案以後志願者們將會收到有關個人的 Y 染色體數據資料同時整體的研究結果除了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之外也將被公布於研究計畫的網站中

當一切流程結束時志願者們並未一哄而散許多人留下來彼此聊天更多人選擇向研究人員詢長問短特別是團隊中的姓氏學家與社會學家最忙碌連外子和我都忍不住去湊熱鬧發現大家都對自己姓氏的由來和祖先的歷史充滿了好奇與想像最愛問自己的姓氏意義為何如何演變成今日形貌發源地在哪裡諸如此類的問題而研究者們也顯得樂此不疲和沒有專業背景的現場民眾打成一片達到了充分的交流

這種結合數個研究領域並在研究流程中無論是作業前中抑或後期包含了校園外的互動與社會面向之思考的研究活動是近幾年來在英國大學蔚為風潮的新趨勢稱為「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重點在提倡並強調學術研究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力

在「知識轉移」正式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以前類似的概念約莫就是技術轉移還有專利權的申請而這通常被視為理工醫學方面的專家可能比較需要注重的問題人文社會學者們多半連想都不曾想過只要研究論文能被刊載或有書籍出版或可以在學術會議中提出報告一般就認為達到了傳播研究結果的宗旨

新工黨在 1997 年組閣後的十幾年間對英國的大學教育進行了好幾項體制上的改革

16

其中之一便是大學學費的付費問題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反彈不過改革提案終究還是通過了英格蘭的大學生們先是每年要繳一千英鎊的學費(合約新台幣五萬元)數年後調高到三千英鎊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主政以後最近又調高到了九千英鎊雖然學費的改革方案有很多配套措施本文意不在此而是要指出大學收費的需求使英國政府調整了許多學術政策方面的用語以期向選民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訴求證明大學教育的價值以及學術研究在社會上可能發揮的功效最後終於形成了這股推動多領域跨領域和穿領域的知識轉移浪潮

無可諱言英國學界並非人人都張開雙手擁抱這股浪潮事實上很多大學教授消極抵抗乃至積極反對知識轉移他們擔心所謂「知識轉移」和「社會影響力」的眼光過於短視近利根本與大學之理念背道而馳再說什麼是學術研究的社會影響力是經濟利益嗎文化提昇嗎還是國家政策或民眾思想的轉變應該用什麼指標何種時程又應如何衡量這些影響力諸多細節至今依然莫衷一是

然而儘管知識轉移尚處於摸索階段校園內外的支持者卻日益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五年來許多英國大學內部已經衍生出了層層相應的機制用於鼓勵各種跨科際跨社群(如結合產官學)的對話與橫向思考同時國家級的學術資助單位甚至歐盟層級的研究款項等也都挹注了可觀的投資在實踐知識轉移以便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換句話說知識轉移或許不會(也不應)取代傳統形式的學術研究但卻有可能成為英國大學未來發展的主流

舉 例 來 說 歐 盟 下 一 波 最 具 規 模 的 學 術 獎 助 業 務「 地 平 線 2020(Horizon 2020 Framework Programme 8簡稱 FP8)」預計在 2014 年公開招標但從 2013 年起便會開始徵求提案構想主軸放在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如健康醫療人口變遷食品安全永續農業helliphellip等)獲得獎助的研究提案不僅需要跨國合作也必須符合跨學科跨專業等前提要求因為「地平線 2020」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要幫歐盟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達到就業創新教育社會融合與氣候能源等五大面向的領先地位而獎助單位早已體認到面對這些重大且複雜的全球性社會議題時再也無法由單一學科領域的角度去思考而需要多方面的學者專家社群等共同解決

同樣的英國國內的學術獎助機構也開始遵循類似的路線獎助政策有四大原則第一格外注重跨領域穿領域的需求第二獎勵各種形式的合作無論是跨科系跨學院跨校園跨專業社群或跨國際皆可第三提倡大型長程的研究計畫第四強調社會影響力(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在內)因此我們也開始發現一個趨勢也就是不同贊助單位之間的通力合作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英國研究評議會(Research Council UK簡稱 RCUK)為了有效因應全球性的挑戰規劃了六個研究範疇每個範疇都由數個國家級的獎助單位共同支持但由其中一個單位負責主導例如「環境變遷」的研究範疇就有關於機械物理生化社會人文科技醫療與自然環境等七大獎助單位投下資源通力贊助最優秀最適切的研究計畫並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統籌協調

為了追逐競爭愈趨激烈但各方面報酬亦再不可同日而語的學術研究大餅許多英國高等學府也不斷想方設法提升所屬研究人員的兩大競爭力一是知識轉移另一則是跨領域和穿領域的溝通與思考能力以我個人所屬的里茲大學為例校方的努力大約可分成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獎項的投資亦即在校內的研究獎助項目裡增設了許多新的機會鼓勵各種學科背景的學者們無論資歷深淺均能投入知識轉移包括籌畫影展或博物館特展戲劇表演召開與業界或大眾面對面的座談helliphellip等目的可能是為了使某一研究計畫的執行更為周延也可能是為了讓某種研究成果獲得更廣泛的迴響

第二行政上的投資亦即在學校的行政體制內增闢知識轉移的系統任務不僅在為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7

獲獎的個人或團隊提供行政支援更要積極協助有意願的學者開拓知識轉移的管道例如探索開發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的潛能討論可能的商機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helliphellip等因為知識轉移本身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腦力激盪使這個過程不斷產生新意綻放令人振奮的火花

第三人才的培訓也就是在校園裡開設各種訓練課程並製造機會促進跨科際的互動與溝通畢竟「隔行如隔山」有跨科際的意願不一定就有跨科際的能力就我所參與過校方舉辦的多種培訓中學習接受媒體採訪的課程給了我一些磨練但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讓社會學者及理工學者們齊聚一堂的幾場座談會使不同背景的專家有機會聽取其他領域的思考邏輯共識的達成絕非一蹴可及但這些交流卻開啟了無窮的想像與可能的契機

國內刻正推動的【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無形中恰似呼應了英倫穿領域知識轉移的新思維希望對這股風起雲湧的浪潮做解析也能為國內跨科際溝通跨科際教育的努力提供某些實踐的創意和靈感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8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蔡明燁Research Fellow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University of Leeds UKEmail mtrawnsleyleedsacuk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12 May 2012

什麼是知識轉移

bull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Exchange EKThellip

bull 需求潮流運動

bull 特色Public Engagement amp 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impact cultural impact social impact policy impact etc)

bull 特色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什麼是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bull 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itybull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itybull 穿領域(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

bull 為什麼需要多跨穿領域(跨科際)o 解決複雜問題

o Funding 主導

UK Funding Policy Background

bull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itybullDesirability of collaborationbullLonger larger grants bull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Cross Research Council Themes

bullAddress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eded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Theme led by EPSRC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RCs

Aim ndash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ommunity life cultural experiences futur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bullpound138 million invested since 2008bull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Hubs led by Nottingham Newcastle and AberdeenbullSeven 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Theme led by EPSRC but involving also ESRC BBSRC NERC and STFC

Aim ndash to position the UK to meet it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argets and policy goals through world-class research and training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1 2

3 4

5 6

7 8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2: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2

Content目錄

03 04 06 07

08 09 10 14

20

4038

研討會流程表 SHS 計畫團隊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介紹

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計畫介紹

SHSnet 科 學人文跨科際數位平臺介紹

議程 跨 不 跨 有 關係臺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專題短講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2822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36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26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48綜合討論

3

時間 場次 內容 講者 主持人840~900 報到

900~910 開幕 致詞910~955 主題演講

(一)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

必要的多重跨領域講者 林崇熙教授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

1000~1045 主題演講(二)

英 國 大 學 的 知 識 轉 移 與 社 會影 響 力 (Knowledge Transfer and

Social Impact in the UK)

講者 蔡明燁研究員(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 )

1050~1100 茶敘1100~1200 綜合座談 主持人 林從一院長

( 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座談人 林崇熙蔡明燁

1200~1300 午餐1310~1510 專題短講 【跨科際研究專題】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 (黃俊儒 )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陳政宏 )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周素卿 )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蔡振家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梁家祺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吳建昌 )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

講者 周素卿教授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吳建昌助理教授(臺灣大學社會醫學科)陳政宏(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梁家祺助理教授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 )黃俊儒副教授 (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蔡振家副教授(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

1520~1545 茶敘1545~1700 綜合討論 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結合 --- 我

們需要什麼樣的跨科際教育對於跨科際的想法是什麼

主持人 陳竹亭教授 ( 臺灣大學化學系 )

研討會流程表

集思臺灣大學會議中心位置圖

Agenda議程

4

Our Team

【SHS 推動辦公室】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主持人

【SHS 課程平台】

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計畫主持人

【SHS 數位平台】

科學人文跨科際數位平台計畫主持人

5

Our Team

SHS 計畫團隊

6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介紹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高 等 教 育 除 了 專 業 (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 與 通 識( l i b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 的 目 標 還 要 培 養 發 現 關 心 解 決 社 會 及 全 球 問題 的 心 志 與 能 力 這 有 賴 於 建 立 跨 科 際 ( t r a n s -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 與 表 達 溝 通(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的 認 知 與 技 能 據 此 本 計 畫 以 發 展 社 會 人 文 科學 ( S o c i e t y H u m a n i t y S c i e n c e S H S ) 跨 科 際 學 習 平 台 為 「 經 」 同時 訴 求 立 基 於 深 度 聽 說 讀 寫 的 發 表 溝 通 行 動 學 習 為 「 緯 」 期 能 在高 等 教 育 環 境 中 進 行 面 對 實 際 問 題 挑 戰 的 人 才 培 育

本 計 劃 屬 於 教 育 部 顧 問 室 的 中 程 個 案 計 畫 執 行 期 限 從 民 國 1 0 0 到1 0 4 年 民 國 1 0 0 年 是 先 期 規 劃 階 段 在 實 施 策 略 本 計 劃 屬 於 教 育 部 顧 問室 的 中 程 個 案 計 畫 執 行 期 上 藉 著 建 構 四 大 平 臺 來 推 動 包 括 ( 一 ) 課 程 平台 開 發 科 學 人 文 科 際 整 合 導 向 的 高 品 質 跨 校 院 之 典 範 課 程 ( 或 課 群 學 程 ) 以 及 校 或 院 本 課 程 ( 或 課 群 學 程 ) 互 動 學 習 績 效 則 以 交 流 或 競賽 活 動 在 「 做 中 學 」 ( 二 ) 論 壇 平 台 建 立 學 教 界 的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論 壇 ( f o r u m ) 每 年 於 全 國 分 區 定 時 舉 辦 建 立 學 術 社 群 提 供 課 程開 發 智 庫 ( 三 ) 達 人 學 苑 於 每 年 夏 季 舉 辦 師 生 研 習 營 邀 請 國 際 知 名 學者 與 會 提 供 啟 發 提 升 視 野 並 以 問 題 解 決 及 活 動 導 向 型 互 動 學 習 及 競賽 樹 立 教 學 典 範 ( 四 ) 數 位 技 術 互 動 網 站 平 台 所 有 的 課 程 論 壇 活 動 互 動 學 習 皆 以 影 音 文 字 等 有 規 劃 的 呈 現 於 數 位 平 台 以 供 相 互觀 摩 及 推 廣 之 參 據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榮獲國科會多屆傑出研究獎中國化學會會誌論文獎李國鼎基金會通俗科學寫作獎臺灣大學教學 優良獎除化學專業領域貢獻目前正致力於科學教育推廣擔任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領導團隊於校園及民間推展各項科普活動

課堂上常常分享人生心得such asldquoLife is for learningrdquo ldquoUse your brain and use morerdquo

計畫主持人陳竹亭

6

7

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計畫介紹

本計畫訴求在大學中以課程或學習模式的研發計畫推動科學人文跨科際實作課程學習平臺學習進路則訴求藉由聽說讀寫來操練論述論證邏輯思考的高階心智技能培養分析判斷互動溝通的智力和心態讓學生能積極互動透過表達的學習進行知識產出模式與學習成效的活化以「做中學」的策略原則冀能涵育大學生科學與人文的多元及發散思考在知識習得方面俾使其專深而不狹隘廣博而不淺薄在思考與創造方面具備深度閱讀高階思考能力並且推行互動式學習強調溝通建立能夠樂於對話陳述見解勇於批判的習慣與能力同時建立同理心提升共識強化臺灣知識分子應有之態度與素養

「教育面對未來世界教學解決實際問題」未來其實就在眼前而在未來世界中自然社會與人文各領域的問題交融難分解決複雜且前所未見的問題需要跨領域知識的整合能力以及價值 知識 行動的整合能力而培養上述兩種整合能力的途徑是透過課程設計讓學生學習經由行動去面對並解決真實世界中的實際問題

為落實並推動科學人文跨科際的精神課程平臺工作項目如下一發展課程主題-「我們所面對之十個最重要問題」之論述二以公開徵件方式補助以下兩類課程

1A 類科學人文跨科際主題導向課程群組發展計畫係指內容及主題具系統性鏈結之系列課程包括非學程性課程群組及學分學程課程群組2B 類科學人文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或研究學習導向專業課程補助計畫係指針對大學校院一學年個別專業課程改進計畫進行補助三為進行師資培育發展教師社群以邀請辦理方式補助「大專校院跨科際課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坊」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計畫主持人林從一

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兼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因致力推廣全國通識教育為其個人志業故擔任教育部全國通識資源平台辦公室總主持人樂於從事任何可以為全國大學基礎教育做出正面貢獻的工作專長為語言哲學心靈哲學著作有《思想語言社會世界戴維森的詮釋理論》( 允晨文化出版2004)

8

科學人文跨科際數位平台計畫介紹

「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 訴 求 在 大 學 中 以 課 程 或 學 習 模 式 的研 發 計 畫 推 動 引 導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表 達 溝 通 實 作 課 程 的 學 習 平 臺 更 進一 步 打 造 使 社 會 人 文 科 學 跨 科 際 的 專 家 學 者 互 動 對 話 的 論 壇 提 供 學習 素 材 與 典 範 為 有 效 支 援 前 述 創 新 課 程 與 建 立 跨 科 際 論 壇 平 臺 達 人 學苑 區 域 推 動 中 心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數 位 平 臺 計 畫 擬 利 用 視 訊 影 音 技 術協 助 互 動 學 習 執 行 過 程 將 藉 由

( 1 ) 建 構 統 整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之 數 位 整 合 機 制 體 現 所 有 子計 畫 成 果 的 價 值

( 2 ) 運 用 網 際 網 路 特 性 經 營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網 路 社 群 並 發 揮 多 媒 體推 廣 的 乘 數 效 果

( 3 ) 建 置 數 位 跨 科 際 學 習 索 引 典 庫 整 合 網 路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資 源 提 供未 來 研 究 與 教 學 參 據

( 4 ) 善 用 行 動 裝 置 應 用 提 升 計 畫 之 附 加 價 值 率 並 同 時 連 結 各 研 究 單 位以 及 產 業 界 單 位 所 擁 有 的 數 位 內 容 教 育 資 源 形 成 一 知 識 網 路 期 能 讓 科學 人 文 跨 科 際 教 師 及 學 生 於 此 平 臺 上 進 行 互 動 式 教 學 隨 時 隨 地 的 學 習 目 前 為 專 案 規 畫 階 段 鑒 請 各 平 臺 提 供 相 關 影 音 資 料 與 建 議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組長除化學專業領域奉獻外過去致力於自由軟體開發為臺灣地區知名的自由軟體開發者Linux 中文延伸套件計劃(CLE)的發起人專長為理論物理化學計算化學高效能叢集系統Linux 作業系統與網路服務著作有《Official CLE 08 中文 Linux 延伸套件使用指南》( 百資科技1999)對Linux 推動的中文化與國際化有過實際貢獻目前致力於跨科際科學教育數位推廣帶領團隊推動各項數位化活動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計畫主持人 鄭原忠助理教授

8

9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議程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The First Symposium on 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

9

10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一)

時間910- 955主講人 林崇熙教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現職國立雲林科技大

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

經歷臺灣科技與社會

究(S

TS

事長雲林縣社區希望

聯盟協進會理事長古

蹟歷史建築聚落審議委

員博物館典藏委員

環評委員環境教育審

議委員社區營造推動

委員文教基金會董事

專書著作《跨域建

博物館學》《台

灣產業史博物館展示規

劃》《文化資產的誕

生》《老街新生

社區再造》等

研究興趣文化資產

科技與社會博物館

文化產業拼裝車檳

通訊住址雲林縣斗六

市大學路三段123

linch

y

un

teched

utw

攝影辜琪鈞

11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一 從社會議題的 holistic 式特質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1 當前個人社群社會的諸多重大議題都不是既有學科典範所能解決

2 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科學爭議

3 經濟學知識無法解決經濟困境

4 社會學知識無法解決社會問題

5 問題無法在既有情境得到解決

6 社會議題具有高度的跨領域性經常需同時觀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知識族群性別hellip等議題而無法由單一學科來解決

二從知識發展史檢視跨領域的必要性

1 我們在見樹不見林的學術分類體系中逐漸失去全人式教養因而無法面對社會上 holistic 式問題

2 單一學科對於問題領域(problem domains)的界定有其特定性因而難以全貌地看待問題學科典範更是權力知識的堅固堡壘

3 典範性學科知識無法面對灰色地帶的社會議題

4 學術突破經常在於跨領域所開展的新問題新領域新方法

12

三 從文化天人物我觀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人組織社會終其一生都需面對天人物我觀諸面向議題

2 人與天關係之價值理念議題信仰宗教哲學hellip等

3 人與人關係之社會運作議題政府組織法令宗族hellip等

4 人與物關係之環境掌握議題科學技術產業hellip等

5 人與自我關係之生命成長議題進修修行美學救贖hellip等

6 大學專業水準或產業水準不易提昇不在於經費多寡而在於只著重專業知識技能之為「物」而忽略了必要的「天」「人」「我」等面向

7 社會問題經常來自於天人物我觀系統性的失衡尤其是以「物」來凌駕於「天」「人」「我」之上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3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四 從社會發展進程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從跨領域比較來瞭解文化共構性

2 從文化共構性的階段性發展中瞭解當前台灣社會進展至第三階段因而需要高度的跨領域瞭解與合作

工業 學術研究 文化資產第一階段 汽車零組件製造 現象觀察理論套用

研究單一文資資源指認

第二階段 汽車成品組裝 個別型研究 區域文資資源調查第三階段 汽車系統規劃設計與

製造整合型研究 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整合

第四階段 汽車生產的支持網絡 學術研究的社會支持網絡

文化資產社會支持網路

第五階段 汽車文化 優良學術文化 新文化生態

五 結論

大學應該作為社會良心回應當前社會重大議題與前瞻地思考社會未來此既非當前學術分科典範所能企及就需以跨領域為之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4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二)

時間1000~1045主講人 蔡明燁研究員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學博

士曾任國內報社記

者電視編劇等職並

曾長期在英國為《中國

時報》開卷版及國家圖

書館的《全國新書資訊

月刊》撰寫書評也曾

為傳訊電視倫敦分部採

訪製作過一系列有關

英國書市的專題報導

 現

學(U

niv

er

sit

y o

f N

ottin

gham

)亞洲太平

洋研究所(In

stitute o

f A

sia-Pacific S

tud

ies

研究員以及英國國

會(B

ritish

Inte

rna

tion

al S

tud

ies

Asso

ciation

)新聞編

輯致力於寫作及翻譯

的工作

攝影辜琪鈞

15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穿領域科學傳播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文蔡明燁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

今年初外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廣告徵求北英格蘭幾個不同姓氏的志願者響應一個基因調查的研究計畫因為外子的姓氏恰好符合計畫的需求所以我們就在ㄧ個指定的時間去了公告的地點 當天現場來了將近上百人甚至包括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一位地區性廣播電台記者以及一個製作公司的外景小組他們正在幫 BBC 拍攝一個長達八集的電視紀錄片【不列顛的故事】(Great British Story)發現探討的內容有謀合之處便決定和該研究計畫互助合作

三名研究人員分別從基因學姓氏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向大家簡介了研究計畫解釋因為多數人從父姓而男性則是從父親處遺傳了 Y 染色體許多研究已確認某一種 Y 染色體往往和某一個姓氏呈現特殊關聯且多數姓氏又會和某一地理區域具有特殊淵源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如能鎖定某幾個地區某些特殊姓氏無血緣關係之男性 DNA就有可能追蹤不同的 Y 染色體族群在歷史洪流中的分佈與流動狀況該研究計畫目前將焦點放在保有北歐維京人(Norse Vikings)遺址的北英格蘭地區同時在某些個案中他們會把 Y 染色體的研究結果拿來跟線粒體 DNA(由母親處遺傳而得)的研究分析以及從雙親處遺傳而得的 DNA 片段進行對比

在聚會現場研究人員向志願者們取得了計畫所需的 DNA一一編號解釋研究計畫將會如何保護隱私權研究道德等細節並說明當整個計畫結案以後志願者們將會收到有關個人的 Y 染色體數據資料同時整體的研究結果除了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之外也將被公布於研究計畫的網站中

當一切流程結束時志願者們並未一哄而散許多人留下來彼此聊天更多人選擇向研究人員詢長問短特別是團隊中的姓氏學家與社會學家最忙碌連外子和我都忍不住去湊熱鬧發現大家都對自己姓氏的由來和祖先的歷史充滿了好奇與想像最愛問自己的姓氏意義為何如何演變成今日形貌發源地在哪裡諸如此類的問題而研究者們也顯得樂此不疲和沒有專業背景的現場民眾打成一片達到了充分的交流

這種結合數個研究領域並在研究流程中無論是作業前中抑或後期包含了校園外的互動與社會面向之思考的研究活動是近幾年來在英國大學蔚為風潮的新趨勢稱為「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重點在提倡並強調學術研究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力

在「知識轉移」正式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以前類似的概念約莫就是技術轉移還有專利權的申請而這通常被視為理工醫學方面的專家可能比較需要注重的問題人文社會學者們多半連想都不曾想過只要研究論文能被刊載或有書籍出版或可以在學術會議中提出報告一般就認為達到了傳播研究結果的宗旨

新工黨在 1997 年組閣後的十幾年間對英國的大學教育進行了好幾項體制上的改革

16

其中之一便是大學學費的付費問題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反彈不過改革提案終究還是通過了英格蘭的大學生們先是每年要繳一千英鎊的學費(合約新台幣五萬元)數年後調高到三千英鎊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主政以後最近又調高到了九千英鎊雖然學費的改革方案有很多配套措施本文意不在此而是要指出大學收費的需求使英國政府調整了許多學術政策方面的用語以期向選民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訴求證明大學教育的價值以及學術研究在社會上可能發揮的功效最後終於形成了這股推動多領域跨領域和穿領域的知識轉移浪潮

無可諱言英國學界並非人人都張開雙手擁抱這股浪潮事實上很多大學教授消極抵抗乃至積極反對知識轉移他們擔心所謂「知識轉移」和「社會影響力」的眼光過於短視近利根本與大學之理念背道而馳再說什麼是學術研究的社會影響力是經濟利益嗎文化提昇嗎還是國家政策或民眾思想的轉變應該用什麼指標何種時程又應如何衡量這些影響力諸多細節至今依然莫衷一是

然而儘管知識轉移尚處於摸索階段校園內外的支持者卻日益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五年來許多英國大學內部已經衍生出了層層相應的機制用於鼓勵各種跨科際跨社群(如結合產官學)的對話與橫向思考同時國家級的學術資助單位甚至歐盟層級的研究款項等也都挹注了可觀的投資在實踐知識轉移以便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換句話說知識轉移或許不會(也不應)取代傳統形式的學術研究但卻有可能成為英國大學未來發展的主流

舉 例 來 說 歐 盟 下 一 波 最 具 規 模 的 學 術 獎 助 業 務「 地 平 線 2020(Horizon 2020 Framework Programme 8簡稱 FP8)」預計在 2014 年公開招標但從 2013 年起便會開始徵求提案構想主軸放在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如健康醫療人口變遷食品安全永續農業helliphellip等)獲得獎助的研究提案不僅需要跨國合作也必須符合跨學科跨專業等前提要求因為「地平線 2020」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要幫歐盟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達到就業創新教育社會融合與氣候能源等五大面向的領先地位而獎助單位早已體認到面對這些重大且複雜的全球性社會議題時再也無法由單一學科領域的角度去思考而需要多方面的學者專家社群等共同解決

同樣的英國國內的學術獎助機構也開始遵循類似的路線獎助政策有四大原則第一格外注重跨領域穿領域的需求第二獎勵各種形式的合作無論是跨科系跨學院跨校園跨專業社群或跨國際皆可第三提倡大型長程的研究計畫第四強調社會影響力(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在內)因此我們也開始發現一個趨勢也就是不同贊助單位之間的通力合作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英國研究評議會(Research Council UK簡稱 RCUK)為了有效因應全球性的挑戰規劃了六個研究範疇每個範疇都由數個國家級的獎助單位共同支持但由其中一個單位負責主導例如「環境變遷」的研究範疇就有關於機械物理生化社會人文科技醫療與自然環境等七大獎助單位投下資源通力贊助最優秀最適切的研究計畫並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統籌協調

為了追逐競爭愈趨激烈但各方面報酬亦再不可同日而語的學術研究大餅許多英國高等學府也不斷想方設法提升所屬研究人員的兩大競爭力一是知識轉移另一則是跨領域和穿領域的溝通與思考能力以我個人所屬的里茲大學為例校方的努力大約可分成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獎項的投資亦即在校內的研究獎助項目裡增設了許多新的機會鼓勵各種學科背景的學者們無論資歷深淺均能投入知識轉移包括籌畫影展或博物館特展戲劇表演召開與業界或大眾面對面的座談helliphellip等目的可能是為了使某一研究計畫的執行更為周延也可能是為了讓某種研究成果獲得更廣泛的迴響

第二行政上的投資亦即在學校的行政體制內增闢知識轉移的系統任務不僅在為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7

獲獎的個人或團隊提供行政支援更要積極協助有意願的學者開拓知識轉移的管道例如探索開發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的潛能討論可能的商機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helliphellip等因為知識轉移本身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腦力激盪使這個過程不斷產生新意綻放令人振奮的火花

第三人才的培訓也就是在校園裡開設各種訓練課程並製造機會促進跨科際的互動與溝通畢竟「隔行如隔山」有跨科際的意願不一定就有跨科際的能力就我所參與過校方舉辦的多種培訓中學習接受媒體採訪的課程給了我一些磨練但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讓社會學者及理工學者們齊聚一堂的幾場座談會使不同背景的專家有機會聽取其他領域的思考邏輯共識的達成絕非一蹴可及但這些交流卻開啟了無窮的想像與可能的契機

國內刻正推動的【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無形中恰似呼應了英倫穿領域知識轉移的新思維希望對這股風起雲湧的浪潮做解析也能為國內跨科際溝通跨科際教育的努力提供某些實踐的創意和靈感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8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蔡明燁Research Fellow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University of Leeds UKEmail mtrawnsleyleedsacuk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12 May 2012

什麼是知識轉移

bull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Exchange EKThellip

bull 需求潮流運動

bull 特色Public Engagement amp 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impact cultural impact social impact policy impact etc)

bull 特色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什麼是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bull 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itybull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itybull 穿領域(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

bull 為什麼需要多跨穿領域(跨科際)o 解決複雜問題

o Funding 主導

UK Funding Policy Background

bull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itybullDesirability of collaborationbullLonger larger grants bull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Cross Research Council Themes

bullAddress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eded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Theme led by EPSRC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RCs

Aim ndash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ommunity life cultural experiences futur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bullpound138 million invested since 2008bull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Hubs led by Nottingham Newcastle and AberdeenbullSeven 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Theme led by EPSRC but involving also ESRC BBSRC NERC and STFC

Aim ndash to position the UK to meet it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argets and policy goals through world-class research and training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1 2

3 4

5 6

7 8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3: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3

時間 場次 內容 講者 主持人840~900 報到

900~910 開幕 致詞910~955 主題演講

(一)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

必要的多重跨領域講者 林崇熙教授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

1000~1045 主題演講(二)

英 國 大 學 的 知 識 轉 移 與 社 會影 響 力 (Knowledge Transfer and

Social Impact in the UK)

講者 蔡明燁研究員(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 )

1050~1100 茶敘1100~1200 綜合座談 主持人 林從一院長

( 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座談人 林崇熙蔡明燁

1200~1300 午餐1310~1510 專題短講 【跨科際研究專題】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 (黃俊儒 )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陳政宏 )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周素卿 )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蔡振家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梁家祺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吳建昌 )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

講者 周素卿教授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吳建昌助理教授(臺灣大學社會醫學科)陳政宏(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梁家祺助理教授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 )黃俊儒副教授 (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蔡振家副教授(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

1520~1545 茶敘1545~1700 綜合討論 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結合 --- 我

們需要什麼樣的跨科際教育對於跨科際的想法是什麼

主持人 陳竹亭教授 ( 臺灣大學化學系 )

研討會流程表

集思臺灣大學會議中心位置圖

Agenda議程

4

Our Team

【SHS 推動辦公室】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主持人

【SHS 課程平台】

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計畫主持人

【SHS 數位平台】

科學人文跨科際數位平台計畫主持人

5

Our Team

SHS 計畫團隊

6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介紹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高 等 教 育 除 了 專 業 (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 與 通 識( l i b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 的 目 標 還 要 培 養 發 現 關 心 解 決 社 會 及 全 球 問題 的 心 志 與 能 力 這 有 賴 於 建 立 跨 科 際 ( t r a n s -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 與 表 達 溝 通(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的 認 知 與 技 能 據 此 本 計 畫 以 發 展 社 會 人 文 科學 ( S o c i e t y H u m a n i t y S c i e n c e S H S ) 跨 科 際 學 習 平 台 為 「 經 」 同時 訴 求 立 基 於 深 度 聽 說 讀 寫 的 發 表 溝 通 行 動 學 習 為 「 緯 」 期 能 在高 等 教 育 環 境 中 進 行 面 對 實 際 問 題 挑 戰 的 人 才 培 育

本 計 劃 屬 於 教 育 部 顧 問 室 的 中 程 個 案 計 畫 執 行 期 限 從 民 國 1 0 0 到1 0 4 年 民 國 1 0 0 年 是 先 期 規 劃 階 段 在 實 施 策 略 本 計 劃 屬 於 教 育 部 顧 問室 的 中 程 個 案 計 畫 執 行 期 上 藉 著 建 構 四 大 平 臺 來 推 動 包 括 ( 一 ) 課 程 平台 開 發 科 學 人 文 科 際 整 合 導 向 的 高 品 質 跨 校 院 之 典 範 課 程 ( 或 課 群 學 程 ) 以 及 校 或 院 本 課 程 ( 或 課 群 學 程 ) 互 動 學 習 績 效 則 以 交 流 或 競賽 活 動 在 「 做 中 學 」 ( 二 ) 論 壇 平 台 建 立 學 教 界 的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論 壇 ( f o r u m ) 每 年 於 全 國 分 區 定 時 舉 辦 建 立 學 術 社 群 提 供 課 程開 發 智 庫 ( 三 ) 達 人 學 苑 於 每 年 夏 季 舉 辦 師 生 研 習 營 邀 請 國 際 知 名 學者 與 會 提 供 啟 發 提 升 視 野 並 以 問 題 解 決 及 活 動 導 向 型 互 動 學 習 及 競賽 樹 立 教 學 典 範 ( 四 ) 數 位 技 術 互 動 網 站 平 台 所 有 的 課 程 論 壇 活 動 互 動 學 習 皆 以 影 音 文 字 等 有 規 劃 的 呈 現 於 數 位 平 台 以 供 相 互觀 摩 及 推 廣 之 參 據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榮獲國科會多屆傑出研究獎中國化學會會誌論文獎李國鼎基金會通俗科學寫作獎臺灣大學教學 優良獎除化學專業領域貢獻目前正致力於科學教育推廣擔任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領導團隊於校園及民間推展各項科普活動

課堂上常常分享人生心得such asldquoLife is for learningrdquo ldquoUse your brain and use morerdquo

計畫主持人陳竹亭

6

7

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計畫介紹

本計畫訴求在大學中以課程或學習模式的研發計畫推動科學人文跨科際實作課程學習平臺學習進路則訴求藉由聽說讀寫來操練論述論證邏輯思考的高階心智技能培養分析判斷互動溝通的智力和心態讓學生能積極互動透過表達的學習進行知識產出模式與學習成效的活化以「做中學」的策略原則冀能涵育大學生科學與人文的多元及發散思考在知識習得方面俾使其專深而不狹隘廣博而不淺薄在思考與創造方面具備深度閱讀高階思考能力並且推行互動式學習強調溝通建立能夠樂於對話陳述見解勇於批判的習慣與能力同時建立同理心提升共識強化臺灣知識分子應有之態度與素養

「教育面對未來世界教學解決實際問題」未來其實就在眼前而在未來世界中自然社會與人文各領域的問題交融難分解決複雜且前所未見的問題需要跨領域知識的整合能力以及價值 知識 行動的整合能力而培養上述兩種整合能力的途徑是透過課程設計讓學生學習經由行動去面對並解決真實世界中的實際問題

為落實並推動科學人文跨科際的精神課程平臺工作項目如下一發展課程主題-「我們所面對之十個最重要問題」之論述二以公開徵件方式補助以下兩類課程

1A 類科學人文跨科際主題導向課程群組發展計畫係指內容及主題具系統性鏈結之系列課程包括非學程性課程群組及學分學程課程群組2B 類科學人文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或研究學習導向專業課程補助計畫係指針對大學校院一學年個別專業課程改進計畫進行補助三為進行師資培育發展教師社群以邀請辦理方式補助「大專校院跨科際課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坊」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計畫主持人林從一

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兼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因致力推廣全國通識教育為其個人志業故擔任教育部全國通識資源平台辦公室總主持人樂於從事任何可以為全國大學基礎教育做出正面貢獻的工作專長為語言哲學心靈哲學著作有《思想語言社會世界戴維森的詮釋理論》( 允晨文化出版2004)

8

科學人文跨科際數位平台計畫介紹

「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 訴 求 在 大 學 中 以 課 程 或 學 習 模 式 的研 發 計 畫 推 動 引 導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表 達 溝 通 實 作 課 程 的 學 習 平 臺 更 進一 步 打 造 使 社 會 人 文 科 學 跨 科 際 的 專 家 學 者 互 動 對 話 的 論 壇 提 供 學習 素 材 與 典 範 為 有 效 支 援 前 述 創 新 課 程 與 建 立 跨 科 際 論 壇 平 臺 達 人 學苑 區 域 推 動 中 心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數 位 平 臺 計 畫 擬 利 用 視 訊 影 音 技 術協 助 互 動 學 習 執 行 過 程 將 藉 由

( 1 ) 建 構 統 整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之 數 位 整 合 機 制 體 現 所 有 子計 畫 成 果 的 價 值

( 2 ) 運 用 網 際 網 路 特 性 經 營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網 路 社 群 並 發 揮 多 媒 體推 廣 的 乘 數 效 果

( 3 ) 建 置 數 位 跨 科 際 學 習 索 引 典 庫 整 合 網 路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資 源 提 供未 來 研 究 與 教 學 參 據

( 4 ) 善 用 行 動 裝 置 應 用 提 升 計 畫 之 附 加 價 值 率 並 同 時 連 結 各 研 究 單 位以 及 產 業 界 單 位 所 擁 有 的 數 位 內 容 教 育 資 源 形 成 一 知 識 網 路 期 能 讓 科學 人 文 跨 科 際 教 師 及 學 生 於 此 平 臺 上 進 行 互 動 式 教 學 隨 時 隨 地 的 學 習 目 前 為 專 案 規 畫 階 段 鑒 請 各 平 臺 提 供 相 關 影 音 資 料 與 建 議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組長除化學專業領域奉獻外過去致力於自由軟體開發為臺灣地區知名的自由軟體開發者Linux 中文延伸套件計劃(CLE)的發起人專長為理論物理化學計算化學高效能叢集系統Linux 作業系統與網路服務著作有《Official CLE 08 中文 Linux 延伸套件使用指南》( 百資科技1999)對Linux 推動的中文化與國際化有過實際貢獻目前致力於跨科際科學教育數位推廣帶領團隊推動各項數位化活動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計畫主持人 鄭原忠助理教授

8

9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議程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The First Symposium on 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

9

10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一)

時間910- 955主講人 林崇熙教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現職國立雲林科技大

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

經歷臺灣科技與社會

究(S

TS

事長雲林縣社區希望

聯盟協進會理事長古

蹟歷史建築聚落審議委

員博物館典藏委員

環評委員環境教育審

議委員社區營造推動

委員文教基金會董事

專書著作《跨域建

博物館學》《台

灣產業史博物館展示規

劃》《文化資產的誕

生》《老街新生

社區再造》等

研究興趣文化資產

科技與社會博物館

文化產業拼裝車檳

通訊住址雲林縣斗六

市大學路三段123

linch

y

un

teched

utw

攝影辜琪鈞

11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一 從社會議題的 holistic 式特質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1 當前個人社群社會的諸多重大議題都不是既有學科典範所能解決

2 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科學爭議

3 經濟學知識無法解決經濟困境

4 社會學知識無法解決社會問題

5 問題無法在既有情境得到解決

6 社會議題具有高度的跨領域性經常需同時觀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知識族群性別hellip等議題而無法由單一學科來解決

二從知識發展史檢視跨領域的必要性

1 我們在見樹不見林的學術分類體系中逐漸失去全人式教養因而無法面對社會上 holistic 式問題

2 單一學科對於問題領域(problem domains)的界定有其特定性因而難以全貌地看待問題學科典範更是權力知識的堅固堡壘

3 典範性學科知識無法面對灰色地帶的社會議題

4 學術突破經常在於跨領域所開展的新問題新領域新方法

12

三 從文化天人物我觀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人組織社會終其一生都需面對天人物我觀諸面向議題

2 人與天關係之價值理念議題信仰宗教哲學hellip等

3 人與人關係之社會運作議題政府組織法令宗族hellip等

4 人與物關係之環境掌握議題科學技術產業hellip等

5 人與自我關係之生命成長議題進修修行美學救贖hellip等

6 大學專業水準或產業水準不易提昇不在於經費多寡而在於只著重專業知識技能之為「物」而忽略了必要的「天」「人」「我」等面向

7 社會問題經常來自於天人物我觀系統性的失衡尤其是以「物」來凌駕於「天」「人」「我」之上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3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四 從社會發展進程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從跨領域比較來瞭解文化共構性

2 從文化共構性的階段性發展中瞭解當前台灣社會進展至第三階段因而需要高度的跨領域瞭解與合作

工業 學術研究 文化資產第一階段 汽車零組件製造 現象觀察理論套用

研究單一文資資源指認

第二階段 汽車成品組裝 個別型研究 區域文資資源調查第三階段 汽車系統規劃設計與

製造整合型研究 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整合

第四階段 汽車生產的支持網絡 學術研究的社會支持網絡

文化資產社會支持網路

第五階段 汽車文化 優良學術文化 新文化生態

五 結論

大學應該作為社會良心回應當前社會重大議題與前瞻地思考社會未來此既非當前學術分科典範所能企及就需以跨領域為之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4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二)

時間1000~1045主講人 蔡明燁研究員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學博

士曾任國內報社記

者電視編劇等職並

曾長期在英國為《中國

時報》開卷版及國家圖

書館的《全國新書資訊

月刊》撰寫書評也曾

為傳訊電視倫敦分部採

訪製作過一系列有關

英國書市的專題報導

 現

學(U

niv

er

sit

y o

f N

ottin

gham

)亞洲太平

洋研究所(In

stitute o

f A

sia-Pacific S

tud

ies

研究員以及英國國

會(B

ritish

Inte

rna

tion

al S

tud

ies

Asso

ciation

)新聞編

輯致力於寫作及翻譯

的工作

攝影辜琪鈞

15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穿領域科學傳播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文蔡明燁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

今年初外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廣告徵求北英格蘭幾個不同姓氏的志願者響應一個基因調查的研究計畫因為外子的姓氏恰好符合計畫的需求所以我們就在ㄧ個指定的時間去了公告的地點 當天現場來了將近上百人甚至包括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一位地區性廣播電台記者以及一個製作公司的外景小組他們正在幫 BBC 拍攝一個長達八集的電視紀錄片【不列顛的故事】(Great British Story)發現探討的內容有謀合之處便決定和該研究計畫互助合作

三名研究人員分別從基因學姓氏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向大家簡介了研究計畫解釋因為多數人從父姓而男性則是從父親處遺傳了 Y 染色體許多研究已確認某一種 Y 染色體往往和某一個姓氏呈現特殊關聯且多數姓氏又會和某一地理區域具有特殊淵源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如能鎖定某幾個地區某些特殊姓氏無血緣關係之男性 DNA就有可能追蹤不同的 Y 染色體族群在歷史洪流中的分佈與流動狀況該研究計畫目前將焦點放在保有北歐維京人(Norse Vikings)遺址的北英格蘭地區同時在某些個案中他們會把 Y 染色體的研究結果拿來跟線粒體 DNA(由母親處遺傳而得)的研究分析以及從雙親處遺傳而得的 DNA 片段進行對比

在聚會現場研究人員向志願者們取得了計畫所需的 DNA一一編號解釋研究計畫將會如何保護隱私權研究道德等細節並說明當整個計畫結案以後志願者們將會收到有關個人的 Y 染色體數據資料同時整體的研究結果除了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之外也將被公布於研究計畫的網站中

當一切流程結束時志願者們並未一哄而散許多人留下來彼此聊天更多人選擇向研究人員詢長問短特別是團隊中的姓氏學家與社會學家最忙碌連外子和我都忍不住去湊熱鬧發現大家都對自己姓氏的由來和祖先的歷史充滿了好奇與想像最愛問自己的姓氏意義為何如何演變成今日形貌發源地在哪裡諸如此類的問題而研究者們也顯得樂此不疲和沒有專業背景的現場民眾打成一片達到了充分的交流

這種結合數個研究領域並在研究流程中無論是作業前中抑或後期包含了校園外的互動與社會面向之思考的研究活動是近幾年來在英國大學蔚為風潮的新趨勢稱為「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重點在提倡並強調學術研究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力

在「知識轉移」正式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以前類似的概念約莫就是技術轉移還有專利權的申請而這通常被視為理工醫學方面的專家可能比較需要注重的問題人文社會學者們多半連想都不曾想過只要研究論文能被刊載或有書籍出版或可以在學術會議中提出報告一般就認為達到了傳播研究結果的宗旨

新工黨在 1997 年組閣後的十幾年間對英國的大學教育進行了好幾項體制上的改革

16

其中之一便是大學學費的付費問題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反彈不過改革提案終究還是通過了英格蘭的大學生們先是每年要繳一千英鎊的學費(合約新台幣五萬元)數年後調高到三千英鎊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主政以後最近又調高到了九千英鎊雖然學費的改革方案有很多配套措施本文意不在此而是要指出大學收費的需求使英國政府調整了許多學術政策方面的用語以期向選民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訴求證明大學教育的價值以及學術研究在社會上可能發揮的功效最後終於形成了這股推動多領域跨領域和穿領域的知識轉移浪潮

無可諱言英國學界並非人人都張開雙手擁抱這股浪潮事實上很多大學教授消極抵抗乃至積極反對知識轉移他們擔心所謂「知識轉移」和「社會影響力」的眼光過於短視近利根本與大學之理念背道而馳再說什麼是學術研究的社會影響力是經濟利益嗎文化提昇嗎還是國家政策或民眾思想的轉變應該用什麼指標何種時程又應如何衡量這些影響力諸多細節至今依然莫衷一是

然而儘管知識轉移尚處於摸索階段校園內外的支持者卻日益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五年來許多英國大學內部已經衍生出了層層相應的機制用於鼓勵各種跨科際跨社群(如結合產官學)的對話與橫向思考同時國家級的學術資助單位甚至歐盟層級的研究款項等也都挹注了可觀的投資在實踐知識轉移以便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換句話說知識轉移或許不會(也不應)取代傳統形式的學術研究但卻有可能成為英國大學未來發展的主流

舉 例 來 說 歐 盟 下 一 波 最 具 規 模 的 學 術 獎 助 業 務「 地 平 線 2020(Horizon 2020 Framework Programme 8簡稱 FP8)」預計在 2014 年公開招標但從 2013 年起便會開始徵求提案構想主軸放在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如健康醫療人口變遷食品安全永續農業helliphellip等)獲得獎助的研究提案不僅需要跨國合作也必須符合跨學科跨專業等前提要求因為「地平線 2020」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要幫歐盟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達到就業創新教育社會融合與氣候能源等五大面向的領先地位而獎助單位早已體認到面對這些重大且複雜的全球性社會議題時再也無法由單一學科領域的角度去思考而需要多方面的學者專家社群等共同解決

同樣的英國國內的學術獎助機構也開始遵循類似的路線獎助政策有四大原則第一格外注重跨領域穿領域的需求第二獎勵各種形式的合作無論是跨科系跨學院跨校園跨專業社群或跨國際皆可第三提倡大型長程的研究計畫第四強調社會影響力(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在內)因此我們也開始發現一個趨勢也就是不同贊助單位之間的通力合作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英國研究評議會(Research Council UK簡稱 RCUK)為了有效因應全球性的挑戰規劃了六個研究範疇每個範疇都由數個國家級的獎助單位共同支持但由其中一個單位負責主導例如「環境變遷」的研究範疇就有關於機械物理生化社會人文科技醫療與自然環境等七大獎助單位投下資源通力贊助最優秀最適切的研究計畫並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統籌協調

為了追逐競爭愈趨激烈但各方面報酬亦再不可同日而語的學術研究大餅許多英國高等學府也不斷想方設法提升所屬研究人員的兩大競爭力一是知識轉移另一則是跨領域和穿領域的溝通與思考能力以我個人所屬的里茲大學為例校方的努力大約可分成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獎項的投資亦即在校內的研究獎助項目裡增設了許多新的機會鼓勵各種學科背景的學者們無論資歷深淺均能投入知識轉移包括籌畫影展或博物館特展戲劇表演召開與業界或大眾面對面的座談helliphellip等目的可能是為了使某一研究計畫的執行更為周延也可能是為了讓某種研究成果獲得更廣泛的迴響

第二行政上的投資亦即在學校的行政體制內增闢知識轉移的系統任務不僅在為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7

獲獎的個人或團隊提供行政支援更要積極協助有意願的學者開拓知識轉移的管道例如探索開發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的潛能討論可能的商機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helliphellip等因為知識轉移本身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腦力激盪使這個過程不斷產生新意綻放令人振奮的火花

第三人才的培訓也就是在校園裡開設各種訓練課程並製造機會促進跨科際的互動與溝通畢竟「隔行如隔山」有跨科際的意願不一定就有跨科際的能力就我所參與過校方舉辦的多種培訓中學習接受媒體採訪的課程給了我一些磨練但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讓社會學者及理工學者們齊聚一堂的幾場座談會使不同背景的專家有機會聽取其他領域的思考邏輯共識的達成絕非一蹴可及但這些交流卻開啟了無窮的想像與可能的契機

國內刻正推動的【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無形中恰似呼應了英倫穿領域知識轉移的新思維希望對這股風起雲湧的浪潮做解析也能為國內跨科際溝通跨科際教育的努力提供某些實踐的創意和靈感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8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蔡明燁Research Fellow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University of Leeds UKEmail mtrawnsleyleedsacuk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12 May 2012

什麼是知識轉移

bull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Exchange EKThellip

bull 需求潮流運動

bull 特色Public Engagement amp 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impact cultural impact social impact policy impact etc)

bull 特色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什麼是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bull 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itybull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itybull 穿領域(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

bull 為什麼需要多跨穿領域(跨科際)o 解決複雜問題

o Funding 主導

UK Funding Policy Background

bull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itybullDesirability of collaborationbullLonger larger grants bull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Cross Research Council Themes

bullAddress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eded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Theme led by EPSRC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RCs

Aim ndash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ommunity life cultural experiences futur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bullpound138 million invested since 2008bull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Hubs led by Nottingham Newcastle and AberdeenbullSeven 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Theme led by EPSRC but involving also ESRC BBSRC NERC and STFC

Aim ndash to position the UK to meet it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argets and policy goals through world-class research and training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1 2

3 4

5 6

7 8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4: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4

Our Team

【SHS 推動辦公室】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主持人

【SHS 課程平台】

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計畫主持人

【SHS 數位平台】

科學人文跨科際數位平台計畫主持人

5

Our Team

SHS 計畫團隊

6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介紹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高 等 教 育 除 了 專 業 (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 與 通 識( l i b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 的 目 標 還 要 培 養 發 現 關 心 解 決 社 會 及 全 球 問題 的 心 志 與 能 力 這 有 賴 於 建 立 跨 科 際 ( t r a n s -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 與 表 達 溝 通(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的 認 知 與 技 能 據 此 本 計 畫 以 發 展 社 會 人 文 科學 ( S o c i e t y H u m a n i t y S c i e n c e S H S ) 跨 科 際 學 習 平 台 為 「 經 」 同時 訴 求 立 基 於 深 度 聽 說 讀 寫 的 發 表 溝 通 行 動 學 習 為 「 緯 」 期 能 在高 等 教 育 環 境 中 進 行 面 對 實 際 問 題 挑 戰 的 人 才 培 育

本 計 劃 屬 於 教 育 部 顧 問 室 的 中 程 個 案 計 畫 執 行 期 限 從 民 國 1 0 0 到1 0 4 年 民 國 1 0 0 年 是 先 期 規 劃 階 段 在 實 施 策 略 本 計 劃 屬 於 教 育 部 顧 問室 的 中 程 個 案 計 畫 執 行 期 上 藉 著 建 構 四 大 平 臺 來 推 動 包 括 ( 一 ) 課 程 平台 開 發 科 學 人 文 科 際 整 合 導 向 的 高 品 質 跨 校 院 之 典 範 課 程 ( 或 課 群 學 程 ) 以 及 校 或 院 本 課 程 ( 或 課 群 學 程 ) 互 動 學 習 績 效 則 以 交 流 或 競賽 活 動 在 「 做 中 學 」 ( 二 ) 論 壇 平 台 建 立 學 教 界 的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論 壇 ( f o r u m ) 每 年 於 全 國 分 區 定 時 舉 辦 建 立 學 術 社 群 提 供 課 程開 發 智 庫 ( 三 ) 達 人 學 苑 於 每 年 夏 季 舉 辦 師 生 研 習 營 邀 請 國 際 知 名 學者 與 會 提 供 啟 發 提 升 視 野 並 以 問 題 解 決 及 活 動 導 向 型 互 動 學 習 及 競賽 樹 立 教 學 典 範 ( 四 ) 數 位 技 術 互 動 網 站 平 台 所 有 的 課 程 論 壇 活 動 互 動 學 習 皆 以 影 音 文 字 等 有 規 劃 的 呈 現 於 數 位 平 台 以 供 相 互觀 摩 及 推 廣 之 參 據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榮獲國科會多屆傑出研究獎中國化學會會誌論文獎李國鼎基金會通俗科學寫作獎臺灣大學教學 優良獎除化學專業領域貢獻目前正致力於科學教育推廣擔任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領導團隊於校園及民間推展各項科普活動

課堂上常常分享人生心得such asldquoLife is for learningrdquo ldquoUse your brain and use morerdquo

計畫主持人陳竹亭

6

7

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計畫介紹

本計畫訴求在大學中以課程或學習模式的研發計畫推動科學人文跨科際實作課程學習平臺學習進路則訴求藉由聽說讀寫來操練論述論證邏輯思考的高階心智技能培養分析判斷互動溝通的智力和心態讓學生能積極互動透過表達的學習進行知識產出模式與學習成效的活化以「做中學」的策略原則冀能涵育大學生科學與人文的多元及發散思考在知識習得方面俾使其專深而不狹隘廣博而不淺薄在思考與創造方面具備深度閱讀高階思考能力並且推行互動式學習強調溝通建立能夠樂於對話陳述見解勇於批判的習慣與能力同時建立同理心提升共識強化臺灣知識分子應有之態度與素養

「教育面對未來世界教學解決實際問題」未來其實就在眼前而在未來世界中自然社會與人文各領域的問題交融難分解決複雜且前所未見的問題需要跨領域知識的整合能力以及價值 知識 行動的整合能力而培養上述兩種整合能力的途徑是透過課程設計讓學生學習經由行動去面對並解決真實世界中的實際問題

為落實並推動科學人文跨科際的精神課程平臺工作項目如下一發展課程主題-「我們所面對之十個最重要問題」之論述二以公開徵件方式補助以下兩類課程

1A 類科學人文跨科際主題導向課程群組發展計畫係指內容及主題具系統性鏈結之系列課程包括非學程性課程群組及學分學程課程群組2B 類科學人文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或研究學習導向專業課程補助計畫係指針對大學校院一學年個別專業課程改進計畫進行補助三為進行師資培育發展教師社群以邀請辦理方式補助「大專校院跨科際課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坊」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計畫主持人林從一

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兼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因致力推廣全國通識教育為其個人志業故擔任教育部全國通識資源平台辦公室總主持人樂於從事任何可以為全國大學基礎教育做出正面貢獻的工作專長為語言哲學心靈哲學著作有《思想語言社會世界戴維森的詮釋理論》( 允晨文化出版2004)

8

科學人文跨科際數位平台計畫介紹

「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 訴 求 在 大 學 中 以 課 程 或 學 習 模 式 的研 發 計 畫 推 動 引 導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表 達 溝 通 實 作 課 程 的 學 習 平 臺 更 進一 步 打 造 使 社 會 人 文 科 學 跨 科 際 的 專 家 學 者 互 動 對 話 的 論 壇 提 供 學習 素 材 與 典 範 為 有 效 支 援 前 述 創 新 課 程 與 建 立 跨 科 際 論 壇 平 臺 達 人 學苑 區 域 推 動 中 心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數 位 平 臺 計 畫 擬 利 用 視 訊 影 音 技 術協 助 互 動 學 習 執 行 過 程 將 藉 由

( 1 ) 建 構 統 整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之 數 位 整 合 機 制 體 現 所 有 子計 畫 成 果 的 價 值

( 2 ) 運 用 網 際 網 路 特 性 經 營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網 路 社 群 並 發 揮 多 媒 體推 廣 的 乘 數 效 果

( 3 ) 建 置 數 位 跨 科 際 學 習 索 引 典 庫 整 合 網 路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資 源 提 供未 來 研 究 與 教 學 參 據

( 4 ) 善 用 行 動 裝 置 應 用 提 升 計 畫 之 附 加 價 值 率 並 同 時 連 結 各 研 究 單 位以 及 產 業 界 單 位 所 擁 有 的 數 位 內 容 教 育 資 源 形 成 一 知 識 網 路 期 能 讓 科學 人 文 跨 科 際 教 師 及 學 生 於 此 平 臺 上 進 行 互 動 式 教 學 隨 時 隨 地 的 學 習 目 前 為 專 案 規 畫 階 段 鑒 請 各 平 臺 提 供 相 關 影 音 資 料 與 建 議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組長除化學專業領域奉獻外過去致力於自由軟體開發為臺灣地區知名的自由軟體開發者Linux 中文延伸套件計劃(CLE)的發起人專長為理論物理化學計算化學高效能叢集系統Linux 作業系統與網路服務著作有《Official CLE 08 中文 Linux 延伸套件使用指南》( 百資科技1999)對Linux 推動的中文化與國際化有過實際貢獻目前致力於跨科際科學教育數位推廣帶領團隊推動各項數位化活動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計畫主持人 鄭原忠助理教授

8

9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議程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The First Symposium on 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

9

10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一)

時間910- 955主講人 林崇熙教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現職國立雲林科技大

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

經歷臺灣科技與社會

究(S

TS

事長雲林縣社區希望

聯盟協進會理事長古

蹟歷史建築聚落審議委

員博物館典藏委員

環評委員環境教育審

議委員社區營造推動

委員文教基金會董事

專書著作《跨域建

博物館學》《台

灣產業史博物館展示規

劃》《文化資產的誕

生》《老街新生

社區再造》等

研究興趣文化資產

科技與社會博物館

文化產業拼裝車檳

通訊住址雲林縣斗六

市大學路三段123

linch

y

un

teched

utw

攝影辜琪鈞

11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一 從社會議題的 holistic 式特質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1 當前個人社群社會的諸多重大議題都不是既有學科典範所能解決

2 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科學爭議

3 經濟學知識無法解決經濟困境

4 社會學知識無法解決社會問題

5 問題無法在既有情境得到解決

6 社會議題具有高度的跨領域性經常需同時觀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知識族群性別hellip等議題而無法由單一學科來解決

二從知識發展史檢視跨領域的必要性

1 我們在見樹不見林的學術分類體系中逐漸失去全人式教養因而無法面對社會上 holistic 式問題

2 單一學科對於問題領域(problem domains)的界定有其特定性因而難以全貌地看待問題學科典範更是權力知識的堅固堡壘

3 典範性學科知識無法面對灰色地帶的社會議題

4 學術突破經常在於跨領域所開展的新問題新領域新方法

12

三 從文化天人物我觀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人組織社會終其一生都需面對天人物我觀諸面向議題

2 人與天關係之價值理念議題信仰宗教哲學hellip等

3 人與人關係之社會運作議題政府組織法令宗族hellip等

4 人與物關係之環境掌握議題科學技術產業hellip等

5 人與自我關係之生命成長議題進修修行美學救贖hellip等

6 大學專業水準或產業水準不易提昇不在於經費多寡而在於只著重專業知識技能之為「物」而忽略了必要的「天」「人」「我」等面向

7 社會問題經常來自於天人物我觀系統性的失衡尤其是以「物」來凌駕於「天」「人」「我」之上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3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四 從社會發展進程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從跨領域比較來瞭解文化共構性

2 從文化共構性的階段性發展中瞭解當前台灣社會進展至第三階段因而需要高度的跨領域瞭解與合作

工業 學術研究 文化資產第一階段 汽車零組件製造 現象觀察理論套用

研究單一文資資源指認

第二階段 汽車成品組裝 個別型研究 區域文資資源調查第三階段 汽車系統規劃設計與

製造整合型研究 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整合

第四階段 汽車生產的支持網絡 學術研究的社會支持網絡

文化資產社會支持網路

第五階段 汽車文化 優良學術文化 新文化生態

五 結論

大學應該作為社會良心回應當前社會重大議題與前瞻地思考社會未來此既非當前學術分科典範所能企及就需以跨領域為之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4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二)

時間1000~1045主講人 蔡明燁研究員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學博

士曾任國內報社記

者電視編劇等職並

曾長期在英國為《中國

時報》開卷版及國家圖

書館的《全國新書資訊

月刊》撰寫書評也曾

為傳訊電視倫敦分部採

訪製作過一系列有關

英國書市的專題報導

 現

學(U

niv

er

sit

y o

f N

ottin

gham

)亞洲太平

洋研究所(In

stitute o

f A

sia-Pacific S

tud

ies

研究員以及英國國

會(B

ritish

Inte

rna

tion

al S

tud

ies

Asso

ciation

)新聞編

輯致力於寫作及翻譯

的工作

攝影辜琪鈞

15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穿領域科學傳播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文蔡明燁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

今年初外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廣告徵求北英格蘭幾個不同姓氏的志願者響應一個基因調查的研究計畫因為外子的姓氏恰好符合計畫的需求所以我們就在ㄧ個指定的時間去了公告的地點 當天現場來了將近上百人甚至包括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一位地區性廣播電台記者以及一個製作公司的外景小組他們正在幫 BBC 拍攝一個長達八集的電視紀錄片【不列顛的故事】(Great British Story)發現探討的內容有謀合之處便決定和該研究計畫互助合作

三名研究人員分別從基因學姓氏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向大家簡介了研究計畫解釋因為多數人從父姓而男性則是從父親處遺傳了 Y 染色體許多研究已確認某一種 Y 染色體往往和某一個姓氏呈現特殊關聯且多數姓氏又會和某一地理區域具有特殊淵源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如能鎖定某幾個地區某些特殊姓氏無血緣關係之男性 DNA就有可能追蹤不同的 Y 染色體族群在歷史洪流中的分佈與流動狀況該研究計畫目前將焦點放在保有北歐維京人(Norse Vikings)遺址的北英格蘭地區同時在某些個案中他們會把 Y 染色體的研究結果拿來跟線粒體 DNA(由母親處遺傳而得)的研究分析以及從雙親處遺傳而得的 DNA 片段進行對比

在聚會現場研究人員向志願者們取得了計畫所需的 DNA一一編號解釋研究計畫將會如何保護隱私權研究道德等細節並說明當整個計畫結案以後志願者們將會收到有關個人的 Y 染色體數據資料同時整體的研究結果除了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之外也將被公布於研究計畫的網站中

當一切流程結束時志願者們並未一哄而散許多人留下來彼此聊天更多人選擇向研究人員詢長問短特別是團隊中的姓氏學家與社會學家最忙碌連外子和我都忍不住去湊熱鬧發現大家都對自己姓氏的由來和祖先的歷史充滿了好奇與想像最愛問自己的姓氏意義為何如何演變成今日形貌發源地在哪裡諸如此類的問題而研究者們也顯得樂此不疲和沒有專業背景的現場民眾打成一片達到了充分的交流

這種結合數個研究領域並在研究流程中無論是作業前中抑或後期包含了校園外的互動與社會面向之思考的研究活動是近幾年來在英國大學蔚為風潮的新趨勢稱為「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重點在提倡並強調學術研究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力

在「知識轉移」正式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以前類似的概念約莫就是技術轉移還有專利權的申請而這通常被視為理工醫學方面的專家可能比較需要注重的問題人文社會學者們多半連想都不曾想過只要研究論文能被刊載或有書籍出版或可以在學術會議中提出報告一般就認為達到了傳播研究結果的宗旨

新工黨在 1997 年組閣後的十幾年間對英國的大學教育進行了好幾項體制上的改革

16

其中之一便是大學學費的付費問題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反彈不過改革提案終究還是通過了英格蘭的大學生們先是每年要繳一千英鎊的學費(合約新台幣五萬元)數年後調高到三千英鎊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主政以後最近又調高到了九千英鎊雖然學費的改革方案有很多配套措施本文意不在此而是要指出大學收費的需求使英國政府調整了許多學術政策方面的用語以期向選民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訴求證明大學教育的價值以及學術研究在社會上可能發揮的功效最後終於形成了這股推動多領域跨領域和穿領域的知識轉移浪潮

無可諱言英國學界並非人人都張開雙手擁抱這股浪潮事實上很多大學教授消極抵抗乃至積極反對知識轉移他們擔心所謂「知識轉移」和「社會影響力」的眼光過於短視近利根本與大學之理念背道而馳再說什麼是學術研究的社會影響力是經濟利益嗎文化提昇嗎還是國家政策或民眾思想的轉變應該用什麼指標何種時程又應如何衡量這些影響力諸多細節至今依然莫衷一是

然而儘管知識轉移尚處於摸索階段校園內外的支持者卻日益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五年來許多英國大學內部已經衍生出了層層相應的機制用於鼓勵各種跨科際跨社群(如結合產官學)的對話與橫向思考同時國家級的學術資助單位甚至歐盟層級的研究款項等也都挹注了可觀的投資在實踐知識轉移以便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換句話說知識轉移或許不會(也不應)取代傳統形式的學術研究但卻有可能成為英國大學未來發展的主流

舉 例 來 說 歐 盟 下 一 波 最 具 規 模 的 學 術 獎 助 業 務「 地 平 線 2020(Horizon 2020 Framework Programme 8簡稱 FP8)」預計在 2014 年公開招標但從 2013 年起便會開始徵求提案構想主軸放在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如健康醫療人口變遷食品安全永續農業helliphellip等)獲得獎助的研究提案不僅需要跨國合作也必須符合跨學科跨專業等前提要求因為「地平線 2020」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要幫歐盟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達到就業創新教育社會融合與氣候能源等五大面向的領先地位而獎助單位早已體認到面對這些重大且複雜的全球性社會議題時再也無法由單一學科領域的角度去思考而需要多方面的學者專家社群等共同解決

同樣的英國國內的學術獎助機構也開始遵循類似的路線獎助政策有四大原則第一格外注重跨領域穿領域的需求第二獎勵各種形式的合作無論是跨科系跨學院跨校園跨專業社群或跨國際皆可第三提倡大型長程的研究計畫第四強調社會影響力(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在內)因此我們也開始發現一個趨勢也就是不同贊助單位之間的通力合作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英國研究評議會(Research Council UK簡稱 RCUK)為了有效因應全球性的挑戰規劃了六個研究範疇每個範疇都由數個國家級的獎助單位共同支持但由其中一個單位負責主導例如「環境變遷」的研究範疇就有關於機械物理生化社會人文科技醫療與自然環境等七大獎助單位投下資源通力贊助最優秀最適切的研究計畫並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統籌協調

為了追逐競爭愈趨激烈但各方面報酬亦再不可同日而語的學術研究大餅許多英國高等學府也不斷想方設法提升所屬研究人員的兩大競爭力一是知識轉移另一則是跨領域和穿領域的溝通與思考能力以我個人所屬的里茲大學為例校方的努力大約可分成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獎項的投資亦即在校內的研究獎助項目裡增設了許多新的機會鼓勵各種學科背景的學者們無論資歷深淺均能投入知識轉移包括籌畫影展或博物館特展戲劇表演召開與業界或大眾面對面的座談helliphellip等目的可能是為了使某一研究計畫的執行更為周延也可能是為了讓某種研究成果獲得更廣泛的迴響

第二行政上的投資亦即在學校的行政體制內增闢知識轉移的系統任務不僅在為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7

獲獎的個人或團隊提供行政支援更要積極協助有意願的學者開拓知識轉移的管道例如探索開發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的潛能討論可能的商機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helliphellip等因為知識轉移本身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腦力激盪使這個過程不斷產生新意綻放令人振奮的火花

第三人才的培訓也就是在校園裡開設各種訓練課程並製造機會促進跨科際的互動與溝通畢竟「隔行如隔山」有跨科際的意願不一定就有跨科際的能力就我所參與過校方舉辦的多種培訓中學習接受媒體採訪的課程給了我一些磨練但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讓社會學者及理工學者們齊聚一堂的幾場座談會使不同背景的專家有機會聽取其他領域的思考邏輯共識的達成絕非一蹴可及但這些交流卻開啟了無窮的想像與可能的契機

國內刻正推動的【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無形中恰似呼應了英倫穿領域知識轉移的新思維希望對這股風起雲湧的浪潮做解析也能為國內跨科際溝通跨科際教育的努力提供某些實踐的創意和靈感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8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蔡明燁Research Fellow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University of Leeds UKEmail mtrawnsleyleedsacuk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12 May 2012

什麼是知識轉移

bull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Exchange EKThellip

bull 需求潮流運動

bull 特色Public Engagement amp 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impact cultural impact social impact policy impact etc)

bull 特色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什麼是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bull 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itybull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itybull 穿領域(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

bull 為什麼需要多跨穿領域(跨科際)o 解決複雜問題

o Funding 主導

UK Funding Policy Background

bull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itybullDesirability of collaborationbullLonger larger grants bull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Cross Research Council Themes

bullAddress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eded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Theme led by EPSRC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RCs

Aim ndash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ommunity life cultural experiences futur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bullpound138 million invested since 2008bull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Hubs led by Nottingham Newcastle and AberdeenbullSeven 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Theme led by EPSRC but involving also ESRC BBSRC NERC and STFC

Aim ndash to position the UK to meet it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argets and policy goals through world-class research and training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1 2

3 4

5 6

7 8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5: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5

Our Team

SHS 計畫團隊

6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介紹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高 等 教 育 除 了 專 業 (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 與 通 識( l i b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 的 目 標 還 要 培 養 發 現 關 心 解 決 社 會 及 全 球 問題 的 心 志 與 能 力 這 有 賴 於 建 立 跨 科 際 ( t r a n s -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 與 表 達 溝 通(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的 認 知 與 技 能 據 此 本 計 畫 以 發 展 社 會 人 文 科學 ( S o c i e t y H u m a n i t y S c i e n c e S H S ) 跨 科 際 學 習 平 台 為 「 經 」 同時 訴 求 立 基 於 深 度 聽 說 讀 寫 的 發 表 溝 通 行 動 學 習 為 「 緯 」 期 能 在高 等 教 育 環 境 中 進 行 面 對 實 際 問 題 挑 戰 的 人 才 培 育

本 計 劃 屬 於 教 育 部 顧 問 室 的 中 程 個 案 計 畫 執 行 期 限 從 民 國 1 0 0 到1 0 4 年 民 國 1 0 0 年 是 先 期 規 劃 階 段 在 實 施 策 略 本 計 劃 屬 於 教 育 部 顧 問室 的 中 程 個 案 計 畫 執 行 期 上 藉 著 建 構 四 大 平 臺 來 推 動 包 括 ( 一 ) 課 程 平台 開 發 科 學 人 文 科 際 整 合 導 向 的 高 品 質 跨 校 院 之 典 範 課 程 ( 或 課 群 學 程 ) 以 及 校 或 院 本 課 程 ( 或 課 群 學 程 ) 互 動 學 習 績 效 則 以 交 流 或 競賽 活 動 在 「 做 中 學 」 ( 二 ) 論 壇 平 台 建 立 學 教 界 的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論 壇 ( f o r u m ) 每 年 於 全 國 分 區 定 時 舉 辦 建 立 學 術 社 群 提 供 課 程開 發 智 庫 ( 三 ) 達 人 學 苑 於 每 年 夏 季 舉 辦 師 生 研 習 營 邀 請 國 際 知 名 學者 與 會 提 供 啟 發 提 升 視 野 並 以 問 題 解 決 及 活 動 導 向 型 互 動 學 習 及 競賽 樹 立 教 學 典 範 ( 四 ) 數 位 技 術 互 動 網 站 平 台 所 有 的 課 程 論 壇 活 動 互 動 學 習 皆 以 影 音 文 字 等 有 規 劃 的 呈 現 於 數 位 平 台 以 供 相 互觀 摩 及 推 廣 之 參 據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榮獲國科會多屆傑出研究獎中國化學會會誌論文獎李國鼎基金會通俗科學寫作獎臺灣大學教學 優良獎除化學專業領域貢獻目前正致力於科學教育推廣擔任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領導團隊於校園及民間推展各項科普活動

課堂上常常分享人生心得such asldquoLife is for learningrdquo ldquoUse your brain and use morerdquo

計畫主持人陳竹亭

6

7

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計畫介紹

本計畫訴求在大學中以課程或學習模式的研發計畫推動科學人文跨科際實作課程學習平臺學習進路則訴求藉由聽說讀寫來操練論述論證邏輯思考的高階心智技能培養分析判斷互動溝通的智力和心態讓學生能積極互動透過表達的學習進行知識產出模式與學習成效的活化以「做中學」的策略原則冀能涵育大學生科學與人文的多元及發散思考在知識習得方面俾使其專深而不狹隘廣博而不淺薄在思考與創造方面具備深度閱讀高階思考能力並且推行互動式學習強調溝通建立能夠樂於對話陳述見解勇於批判的習慣與能力同時建立同理心提升共識強化臺灣知識分子應有之態度與素養

「教育面對未來世界教學解決實際問題」未來其實就在眼前而在未來世界中自然社會與人文各領域的問題交融難分解決複雜且前所未見的問題需要跨領域知識的整合能力以及價值 知識 行動的整合能力而培養上述兩種整合能力的途徑是透過課程設計讓學生學習經由行動去面對並解決真實世界中的實際問題

為落實並推動科學人文跨科際的精神課程平臺工作項目如下一發展課程主題-「我們所面對之十個最重要問題」之論述二以公開徵件方式補助以下兩類課程

1A 類科學人文跨科際主題導向課程群組發展計畫係指內容及主題具系統性鏈結之系列課程包括非學程性課程群組及學分學程課程群組2B 類科學人文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或研究學習導向專業課程補助計畫係指針對大學校院一學年個別專業課程改進計畫進行補助三為進行師資培育發展教師社群以邀請辦理方式補助「大專校院跨科際課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坊」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計畫主持人林從一

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兼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因致力推廣全國通識教育為其個人志業故擔任教育部全國通識資源平台辦公室總主持人樂於從事任何可以為全國大學基礎教育做出正面貢獻的工作專長為語言哲學心靈哲學著作有《思想語言社會世界戴維森的詮釋理論》( 允晨文化出版2004)

8

科學人文跨科際數位平台計畫介紹

「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 訴 求 在 大 學 中 以 課 程 或 學 習 模 式 的研 發 計 畫 推 動 引 導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表 達 溝 通 實 作 課 程 的 學 習 平 臺 更 進一 步 打 造 使 社 會 人 文 科 學 跨 科 際 的 專 家 學 者 互 動 對 話 的 論 壇 提 供 學習 素 材 與 典 範 為 有 效 支 援 前 述 創 新 課 程 與 建 立 跨 科 際 論 壇 平 臺 達 人 學苑 區 域 推 動 中 心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數 位 平 臺 計 畫 擬 利 用 視 訊 影 音 技 術協 助 互 動 學 習 執 行 過 程 將 藉 由

( 1 ) 建 構 統 整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之 數 位 整 合 機 制 體 現 所 有 子計 畫 成 果 的 價 值

( 2 ) 運 用 網 際 網 路 特 性 經 營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網 路 社 群 並 發 揮 多 媒 體推 廣 的 乘 數 效 果

( 3 ) 建 置 數 位 跨 科 際 學 習 索 引 典 庫 整 合 網 路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資 源 提 供未 來 研 究 與 教 學 參 據

( 4 ) 善 用 行 動 裝 置 應 用 提 升 計 畫 之 附 加 價 值 率 並 同 時 連 結 各 研 究 單 位以 及 產 業 界 單 位 所 擁 有 的 數 位 內 容 教 育 資 源 形 成 一 知 識 網 路 期 能 讓 科學 人 文 跨 科 際 教 師 及 學 生 於 此 平 臺 上 進 行 互 動 式 教 學 隨 時 隨 地 的 學 習 目 前 為 專 案 規 畫 階 段 鑒 請 各 平 臺 提 供 相 關 影 音 資 料 與 建 議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組長除化學專業領域奉獻外過去致力於自由軟體開發為臺灣地區知名的自由軟體開發者Linux 中文延伸套件計劃(CLE)的發起人專長為理論物理化學計算化學高效能叢集系統Linux 作業系統與網路服務著作有《Official CLE 08 中文 Linux 延伸套件使用指南》( 百資科技1999)對Linux 推動的中文化與國際化有過實際貢獻目前致力於跨科際科學教育數位推廣帶領團隊推動各項數位化活動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計畫主持人 鄭原忠助理教授

8

9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議程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The First Symposium on 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

9

10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一)

時間910- 955主講人 林崇熙教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現職國立雲林科技大

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

經歷臺灣科技與社會

究(S

TS

事長雲林縣社區希望

聯盟協進會理事長古

蹟歷史建築聚落審議委

員博物館典藏委員

環評委員環境教育審

議委員社區營造推動

委員文教基金會董事

專書著作《跨域建

博物館學》《台

灣產業史博物館展示規

劃》《文化資產的誕

生》《老街新生

社區再造》等

研究興趣文化資產

科技與社會博物館

文化產業拼裝車檳

通訊住址雲林縣斗六

市大學路三段123

linch

y

un

teched

utw

攝影辜琪鈞

11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一 從社會議題的 holistic 式特質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1 當前個人社群社會的諸多重大議題都不是既有學科典範所能解決

2 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科學爭議

3 經濟學知識無法解決經濟困境

4 社會學知識無法解決社會問題

5 問題無法在既有情境得到解決

6 社會議題具有高度的跨領域性經常需同時觀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知識族群性別hellip等議題而無法由單一學科來解決

二從知識發展史檢視跨領域的必要性

1 我們在見樹不見林的學術分類體系中逐漸失去全人式教養因而無法面對社會上 holistic 式問題

2 單一學科對於問題領域(problem domains)的界定有其特定性因而難以全貌地看待問題學科典範更是權力知識的堅固堡壘

3 典範性學科知識無法面對灰色地帶的社會議題

4 學術突破經常在於跨領域所開展的新問題新領域新方法

12

三 從文化天人物我觀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人組織社會終其一生都需面對天人物我觀諸面向議題

2 人與天關係之價值理念議題信仰宗教哲學hellip等

3 人與人關係之社會運作議題政府組織法令宗族hellip等

4 人與物關係之環境掌握議題科學技術產業hellip等

5 人與自我關係之生命成長議題進修修行美學救贖hellip等

6 大學專業水準或產業水準不易提昇不在於經費多寡而在於只著重專業知識技能之為「物」而忽略了必要的「天」「人」「我」等面向

7 社會問題經常來自於天人物我觀系統性的失衡尤其是以「物」來凌駕於「天」「人」「我」之上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3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四 從社會發展進程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從跨領域比較來瞭解文化共構性

2 從文化共構性的階段性發展中瞭解當前台灣社會進展至第三階段因而需要高度的跨領域瞭解與合作

工業 學術研究 文化資產第一階段 汽車零組件製造 現象觀察理論套用

研究單一文資資源指認

第二階段 汽車成品組裝 個別型研究 區域文資資源調查第三階段 汽車系統規劃設計與

製造整合型研究 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整合

第四階段 汽車生產的支持網絡 學術研究的社會支持網絡

文化資產社會支持網路

第五階段 汽車文化 優良學術文化 新文化生態

五 結論

大學應該作為社會良心回應當前社會重大議題與前瞻地思考社會未來此既非當前學術分科典範所能企及就需以跨領域為之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4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二)

時間1000~1045主講人 蔡明燁研究員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學博

士曾任國內報社記

者電視編劇等職並

曾長期在英國為《中國

時報》開卷版及國家圖

書館的《全國新書資訊

月刊》撰寫書評也曾

為傳訊電視倫敦分部採

訪製作過一系列有關

英國書市的專題報導

 現

學(U

niv

er

sit

y o

f N

ottin

gham

)亞洲太平

洋研究所(In

stitute o

f A

sia-Pacific S

tud

ies

研究員以及英國國

會(B

ritish

Inte

rna

tion

al S

tud

ies

Asso

ciation

)新聞編

輯致力於寫作及翻譯

的工作

攝影辜琪鈞

15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穿領域科學傳播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文蔡明燁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

今年初外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廣告徵求北英格蘭幾個不同姓氏的志願者響應一個基因調查的研究計畫因為外子的姓氏恰好符合計畫的需求所以我們就在ㄧ個指定的時間去了公告的地點 當天現場來了將近上百人甚至包括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一位地區性廣播電台記者以及一個製作公司的外景小組他們正在幫 BBC 拍攝一個長達八集的電視紀錄片【不列顛的故事】(Great British Story)發現探討的內容有謀合之處便決定和該研究計畫互助合作

三名研究人員分別從基因學姓氏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向大家簡介了研究計畫解釋因為多數人從父姓而男性則是從父親處遺傳了 Y 染色體許多研究已確認某一種 Y 染色體往往和某一個姓氏呈現特殊關聯且多數姓氏又會和某一地理區域具有特殊淵源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如能鎖定某幾個地區某些特殊姓氏無血緣關係之男性 DNA就有可能追蹤不同的 Y 染色體族群在歷史洪流中的分佈與流動狀況該研究計畫目前將焦點放在保有北歐維京人(Norse Vikings)遺址的北英格蘭地區同時在某些個案中他們會把 Y 染色體的研究結果拿來跟線粒體 DNA(由母親處遺傳而得)的研究分析以及從雙親處遺傳而得的 DNA 片段進行對比

在聚會現場研究人員向志願者們取得了計畫所需的 DNA一一編號解釋研究計畫將會如何保護隱私權研究道德等細節並說明當整個計畫結案以後志願者們將會收到有關個人的 Y 染色體數據資料同時整體的研究結果除了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之外也將被公布於研究計畫的網站中

當一切流程結束時志願者們並未一哄而散許多人留下來彼此聊天更多人選擇向研究人員詢長問短特別是團隊中的姓氏學家與社會學家最忙碌連外子和我都忍不住去湊熱鬧發現大家都對自己姓氏的由來和祖先的歷史充滿了好奇與想像最愛問自己的姓氏意義為何如何演變成今日形貌發源地在哪裡諸如此類的問題而研究者們也顯得樂此不疲和沒有專業背景的現場民眾打成一片達到了充分的交流

這種結合數個研究領域並在研究流程中無論是作業前中抑或後期包含了校園外的互動與社會面向之思考的研究活動是近幾年來在英國大學蔚為風潮的新趨勢稱為「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重點在提倡並強調學術研究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力

在「知識轉移」正式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以前類似的概念約莫就是技術轉移還有專利權的申請而這通常被視為理工醫學方面的專家可能比較需要注重的問題人文社會學者們多半連想都不曾想過只要研究論文能被刊載或有書籍出版或可以在學術會議中提出報告一般就認為達到了傳播研究結果的宗旨

新工黨在 1997 年組閣後的十幾年間對英國的大學教育進行了好幾項體制上的改革

16

其中之一便是大學學費的付費問題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反彈不過改革提案終究還是通過了英格蘭的大學生們先是每年要繳一千英鎊的學費(合約新台幣五萬元)數年後調高到三千英鎊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主政以後最近又調高到了九千英鎊雖然學費的改革方案有很多配套措施本文意不在此而是要指出大學收費的需求使英國政府調整了許多學術政策方面的用語以期向選民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訴求證明大學教育的價值以及學術研究在社會上可能發揮的功效最後終於形成了這股推動多領域跨領域和穿領域的知識轉移浪潮

無可諱言英國學界並非人人都張開雙手擁抱這股浪潮事實上很多大學教授消極抵抗乃至積極反對知識轉移他們擔心所謂「知識轉移」和「社會影響力」的眼光過於短視近利根本與大學之理念背道而馳再說什麼是學術研究的社會影響力是經濟利益嗎文化提昇嗎還是國家政策或民眾思想的轉變應該用什麼指標何種時程又應如何衡量這些影響力諸多細節至今依然莫衷一是

然而儘管知識轉移尚處於摸索階段校園內外的支持者卻日益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五年來許多英國大學內部已經衍生出了層層相應的機制用於鼓勵各種跨科際跨社群(如結合產官學)的對話與橫向思考同時國家級的學術資助單位甚至歐盟層級的研究款項等也都挹注了可觀的投資在實踐知識轉移以便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換句話說知識轉移或許不會(也不應)取代傳統形式的學術研究但卻有可能成為英國大學未來發展的主流

舉 例 來 說 歐 盟 下 一 波 最 具 規 模 的 學 術 獎 助 業 務「 地 平 線 2020(Horizon 2020 Framework Programme 8簡稱 FP8)」預計在 2014 年公開招標但從 2013 年起便會開始徵求提案構想主軸放在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如健康醫療人口變遷食品安全永續農業helliphellip等)獲得獎助的研究提案不僅需要跨國合作也必須符合跨學科跨專業等前提要求因為「地平線 2020」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要幫歐盟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達到就業創新教育社會融合與氣候能源等五大面向的領先地位而獎助單位早已體認到面對這些重大且複雜的全球性社會議題時再也無法由單一學科領域的角度去思考而需要多方面的學者專家社群等共同解決

同樣的英國國內的學術獎助機構也開始遵循類似的路線獎助政策有四大原則第一格外注重跨領域穿領域的需求第二獎勵各種形式的合作無論是跨科系跨學院跨校園跨專業社群或跨國際皆可第三提倡大型長程的研究計畫第四強調社會影響力(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在內)因此我們也開始發現一個趨勢也就是不同贊助單位之間的通力合作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英國研究評議會(Research Council UK簡稱 RCUK)為了有效因應全球性的挑戰規劃了六個研究範疇每個範疇都由數個國家級的獎助單位共同支持但由其中一個單位負責主導例如「環境變遷」的研究範疇就有關於機械物理生化社會人文科技醫療與自然環境等七大獎助單位投下資源通力贊助最優秀最適切的研究計畫並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統籌協調

為了追逐競爭愈趨激烈但各方面報酬亦再不可同日而語的學術研究大餅許多英國高等學府也不斷想方設法提升所屬研究人員的兩大競爭力一是知識轉移另一則是跨領域和穿領域的溝通與思考能力以我個人所屬的里茲大學為例校方的努力大約可分成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獎項的投資亦即在校內的研究獎助項目裡增設了許多新的機會鼓勵各種學科背景的學者們無論資歷深淺均能投入知識轉移包括籌畫影展或博物館特展戲劇表演召開與業界或大眾面對面的座談helliphellip等目的可能是為了使某一研究計畫的執行更為周延也可能是為了讓某種研究成果獲得更廣泛的迴響

第二行政上的投資亦即在學校的行政體制內增闢知識轉移的系統任務不僅在為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7

獲獎的個人或團隊提供行政支援更要積極協助有意願的學者開拓知識轉移的管道例如探索開發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的潛能討論可能的商機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helliphellip等因為知識轉移本身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腦力激盪使這個過程不斷產生新意綻放令人振奮的火花

第三人才的培訓也就是在校園裡開設各種訓練課程並製造機會促進跨科際的互動與溝通畢竟「隔行如隔山」有跨科際的意願不一定就有跨科際的能力就我所參與過校方舉辦的多種培訓中學習接受媒體採訪的課程給了我一些磨練但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讓社會學者及理工學者們齊聚一堂的幾場座談會使不同背景的專家有機會聽取其他領域的思考邏輯共識的達成絕非一蹴可及但這些交流卻開啟了無窮的想像與可能的契機

國內刻正推動的【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無形中恰似呼應了英倫穿領域知識轉移的新思維希望對這股風起雲湧的浪潮做解析也能為國內跨科際溝通跨科際教育的努力提供某些實踐的創意和靈感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8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蔡明燁Research Fellow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University of Leeds UKEmail mtrawnsleyleedsacuk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12 May 2012

什麼是知識轉移

bull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Exchange EKThellip

bull 需求潮流運動

bull 特色Public Engagement amp 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impact cultural impact social impact policy impact etc)

bull 特色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什麼是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bull 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itybull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itybull 穿領域(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

bull 為什麼需要多跨穿領域(跨科際)o 解決複雜問題

o Funding 主導

UK Funding Policy Background

bull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itybullDesirability of collaborationbullLonger larger grants bull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Cross Research Council Themes

bullAddress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eded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Theme led by EPSRC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RCs

Aim ndash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ommunity life cultural experiences futur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bullpound138 million invested since 2008bull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Hubs led by Nottingham Newcastle and AberdeenbullSeven 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Theme led by EPSRC but involving also ESRC BBSRC NERC and STFC

Aim ndash to position the UK to meet it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argets and policy goals through world-class research and training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1 2

3 4

5 6

7 8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6: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6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介紹

二 十 一 世 紀 的 高 等 教 育 除 了 專 業 (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 與 通 識( l i b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 的 目 標 還 要 培 養 發 現 關 心 解 決 社 會 及 全 球 問題 的 心 志 與 能 力 這 有 賴 於 建 立 跨 科 際 ( t r a n s -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 與 表 達 溝 通(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的 認 知 與 技 能 據 此 本 計 畫 以 發 展 社 會 人 文 科學 ( S o c i e t y H u m a n i t y S c i e n c e S H S ) 跨 科 際 學 習 平 台 為 「 經 」 同時 訴 求 立 基 於 深 度 聽 說 讀 寫 的 發 表 溝 通 行 動 學 習 為 「 緯 」 期 能 在高 等 教 育 環 境 中 進 行 面 對 實 際 問 題 挑 戰 的 人 才 培 育

本 計 劃 屬 於 教 育 部 顧 問 室 的 中 程 個 案 計 畫 執 行 期 限 從 民 國 1 0 0 到1 0 4 年 民 國 1 0 0 年 是 先 期 規 劃 階 段 在 實 施 策 略 本 計 劃 屬 於 教 育 部 顧 問室 的 中 程 個 案 計 畫 執 行 期 上 藉 著 建 構 四 大 平 臺 來 推 動 包 括 ( 一 ) 課 程 平台 開 發 科 學 人 文 科 際 整 合 導 向 的 高 品 質 跨 校 院 之 典 範 課 程 ( 或 課 群 學 程 ) 以 及 校 或 院 本 課 程 ( 或 課 群 學 程 ) 互 動 學 習 績 效 則 以 交 流 或 競賽 活 動 在 「 做 中 學 」 ( 二 ) 論 壇 平 台 建 立 學 教 界 的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論 壇 ( f o r u m ) 每 年 於 全 國 分 區 定 時 舉 辦 建 立 學 術 社 群 提 供 課 程開 發 智 庫 ( 三 ) 達 人 學 苑 於 每 年 夏 季 舉 辦 師 生 研 習 營 邀 請 國 際 知 名 學者 與 會 提 供 啟 發 提 升 視 野 並 以 問 題 解 決 及 活 動 導 向 型 互 動 學 習 及 競賽 樹 立 教 學 典 範 ( 四 ) 數 位 技 術 互 動 網 站 平 台 所 有 的 課 程 論 壇 活 動 互 動 學 習 皆 以 影 音 文 字 等 有 規 劃 的 呈 現 於 數 位 平 台 以 供 相 互觀 摩 及 推 廣 之 參 據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榮獲國科會多屆傑出研究獎中國化學會會誌論文獎李國鼎基金會通俗科學寫作獎臺灣大學教學 優良獎除化學專業領域貢獻目前正致力於科學教育推廣擔任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領導團隊於校園及民間推展各項科普活動

課堂上常常分享人生心得such asldquoLife is for learningrdquo ldquoUse your brain and use morerdquo

計畫主持人陳竹亭

6

7

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計畫介紹

本計畫訴求在大學中以課程或學習模式的研發計畫推動科學人文跨科際實作課程學習平臺學習進路則訴求藉由聽說讀寫來操練論述論證邏輯思考的高階心智技能培養分析判斷互動溝通的智力和心態讓學生能積極互動透過表達的學習進行知識產出模式與學習成效的活化以「做中學」的策略原則冀能涵育大學生科學與人文的多元及發散思考在知識習得方面俾使其專深而不狹隘廣博而不淺薄在思考與創造方面具備深度閱讀高階思考能力並且推行互動式學習強調溝通建立能夠樂於對話陳述見解勇於批判的習慣與能力同時建立同理心提升共識強化臺灣知識分子應有之態度與素養

「教育面對未來世界教學解決實際問題」未來其實就在眼前而在未來世界中自然社會與人文各領域的問題交融難分解決複雜且前所未見的問題需要跨領域知識的整合能力以及價值 知識 行動的整合能力而培養上述兩種整合能力的途徑是透過課程設計讓學生學習經由行動去面對並解決真實世界中的實際問題

為落實並推動科學人文跨科際的精神課程平臺工作項目如下一發展課程主題-「我們所面對之十個最重要問題」之論述二以公開徵件方式補助以下兩類課程

1A 類科學人文跨科際主題導向課程群組發展計畫係指內容及主題具系統性鏈結之系列課程包括非學程性課程群組及學分學程課程群組2B 類科學人文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或研究學習導向專業課程補助計畫係指針對大學校院一學年個別專業課程改進計畫進行補助三為進行師資培育發展教師社群以邀請辦理方式補助「大專校院跨科際課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坊」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計畫主持人林從一

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兼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因致力推廣全國通識教育為其個人志業故擔任教育部全國通識資源平台辦公室總主持人樂於從事任何可以為全國大學基礎教育做出正面貢獻的工作專長為語言哲學心靈哲學著作有《思想語言社會世界戴維森的詮釋理論》( 允晨文化出版2004)

8

科學人文跨科際數位平台計畫介紹

「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 訴 求 在 大 學 中 以 課 程 或 學 習 模 式 的研 發 計 畫 推 動 引 導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表 達 溝 通 實 作 課 程 的 學 習 平 臺 更 進一 步 打 造 使 社 會 人 文 科 學 跨 科 際 的 專 家 學 者 互 動 對 話 的 論 壇 提 供 學習 素 材 與 典 範 為 有 效 支 援 前 述 創 新 課 程 與 建 立 跨 科 際 論 壇 平 臺 達 人 學苑 區 域 推 動 中 心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數 位 平 臺 計 畫 擬 利 用 視 訊 影 音 技 術協 助 互 動 學 習 執 行 過 程 將 藉 由

( 1 ) 建 構 統 整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之 數 位 整 合 機 制 體 現 所 有 子計 畫 成 果 的 價 值

( 2 ) 運 用 網 際 網 路 特 性 經 營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網 路 社 群 並 發 揮 多 媒 體推 廣 的 乘 數 效 果

( 3 ) 建 置 數 位 跨 科 際 學 習 索 引 典 庫 整 合 網 路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資 源 提 供未 來 研 究 與 教 學 參 據

( 4 ) 善 用 行 動 裝 置 應 用 提 升 計 畫 之 附 加 價 值 率 並 同 時 連 結 各 研 究 單 位以 及 產 業 界 單 位 所 擁 有 的 數 位 內 容 教 育 資 源 形 成 一 知 識 網 路 期 能 讓 科學 人 文 跨 科 際 教 師 及 學 生 於 此 平 臺 上 進 行 互 動 式 教 學 隨 時 隨 地 的 學 習 目 前 為 專 案 規 畫 階 段 鑒 請 各 平 臺 提 供 相 關 影 音 資 料 與 建 議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組長除化學專業領域奉獻外過去致力於自由軟體開發為臺灣地區知名的自由軟體開發者Linux 中文延伸套件計劃(CLE)的發起人專長為理論物理化學計算化學高效能叢集系統Linux 作業系統與網路服務著作有《Official CLE 08 中文 Linux 延伸套件使用指南》( 百資科技1999)對Linux 推動的中文化與國際化有過實際貢獻目前致力於跨科際科學教育數位推廣帶領團隊推動各項數位化活動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計畫主持人 鄭原忠助理教授

8

9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議程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The First Symposium on 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

9

10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一)

時間910- 955主講人 林崇熙教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現職國立雲林科技大

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

經歷臺灣科技與社會

究(S

TS

事長雲林縣社區希望

聯盟協進會理事長古

蹟歷史建築聚落審議委

員博物館典藏委員

環評委員環境教育審

議委員社區營造推動

委員文教基金會董事

專書著作《跨域建

博物館學》《台

灣產業史博物館展示規

劃》《文化資產的誕

生》《老街新生

社區再造》等

研究興趣文化資產

科技與社會博物館

文化產業拼裝車檳

通訊住址雲林縣斗六

市大學路三段123

linch

y

un

teched

utw

攝影辜琪鈞

11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一 從社會議題的 holistic 式特質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1 當前個人社群社會的諸多重大議題都不是既有學科典範所能解決

2 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科學爭議

3 經濟學知識無法解決經濟困境

4 社會學知識無法解決社會問題

5 問題無法在既有情境得到解決

6 社會議題具有高度的跨領域性經常需同時觀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知識族群性別hellip等議題而無法由單一學科來解決

二從知識發展史檢視跨領域的必要性

1 我們在見樹不見林的學術分類體系中逐漸失去全人式教養因而無法面對社會上 holistic 式問題

2 單一學科對於問題領域(problem domains)的界定有其特定性因而難以全貌地看待問題學科典範更是權力知識的堅固堡壘

3 典範性學科知識無法面對灰色地帶的社會議題

4 學術突破經常在於跨領域所開展的新問題新領域新方法

12

三 從文化天人物我觀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人組織社會終其一生都需面對天人物我觀諸面向議題

2 人與天關係之價值理念議題信仰宗教哲學hellip等

3 人與人關係之社會運作議題政府組織法令宗族hellip等

4 人與物關係之環境掌握議題科學技術產業hellip等

5 人與自我關係之生命成長議題進修修行美學救贖hellip等

6 大學專業水準或產業水準不易提昇不在於經費多寡而在於只著重專業知識技能之為「物」而忽略了必要的「天」「人」「我」等面向

7 社會問題經常來自於天人物我觀系統性的失衡尤其是以「物」來凌駕於「天」「人」「我」之上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3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四 從社會發展進程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從跨領域比較來瞭解文化共構性

2 從文化共構性的階段性發展中瞭解當前台灣社會進展至第三階段因而需要高度的跨領域瞭解與合作

工業 學術研究 文化資產第一階段 汽車零組件製造 現象觀察理論套用

研究單一文資資源指認

第二階段 汽車成品組裝 個別型研究 區域文資資源調查第三階段 汽車系統規劃設計與

製造整合型研究 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整合

第四階段 汽車生產的支持網絡 學術研究的社會支持網絡

文化資產社會支持網路

第五階段 汽車文化 優良學術文化 新文化生態

五 結論

大學應該作為社會良心回應當前社會重大議題與前瞻地思考社會未來此既非當前學術分科典範所能企及就需以跨領域為之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4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二)

時間1000~1045主講人 蔡明燁研究員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學博

士曾任國內報社記

者電視編劇等職並

曾長期在英國為《中國

時報》開卷版及國家圖

書館的《全國新書資訊

月刊》撰寫書評也曾

為傳訊電視倫敦分部採

訪製作過一系列有關

英國書市的專題報導

 現

學(U

niv

er

sit

y o

f N

ottin

gham

)亞洲太平

洋研究所(In

stitute o

f A

sia-Pacific S

tud

ies

研究員以及英國國

會(B

ritish

Inte

rna

tion

al S

tud

ies

Asso

ciation

)新聞編

輯致力於寫作及翻譯

的工作

攝影辜琪鈞

15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穿領域科學傳播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文蔡明燁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

今年初外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廣告徵求北英格蘭幾個不同姓氏的志願者響應一個基因調查的研究計畫因為外子的姓氏恰好符合計畫的需求所以我們就在ㄧ個指定的時間去了公告的地點 當天現場來了將近上百人甚至包括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一位地區性廣播電台記者以及一個製作公司的外景小組他們正在幫 BBC 拍攝一個長達八集的電視紀錄片【不列顛的故事】(Great British Story)發現探討的內容有謀合之處便決定和該研究計畫互助合作

三名研究人員分別從基因學姓氏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向大家簡介了研究計畫解釋因為多數人從父姓而男性則是從父親處遺傳了 Y 染色體許多研究已確認某一種 Y 染色體往往和某一個姓氏呈現特殊關聯且多數姓氏又會和某一地理區域具有特殊淵源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如能鎖定某幾個地區某些特殊姓氏無血緣關係之男性 DNA就有可能追蹤不同的 Y 染色體族群在歷史洪流中的分佈與流動狀況該研究計畫目前將焦點放在保有北歐維京人(Norse Vikings)遺址的北英格蘭地區同時在某些個案中他們會把 Y 染色體的研究結果拿來跟線粒體 DNA(由母親處遺傳而得)的研究分析以及從雙親處遺傳而得的 DNA 片段進行對比

在聚會現場研究人員向志願者們取得了計畫所需的 DNA一一編號解釋研究計畫將會如何保護隱私權研究道德等細節並說明當整個計畫結案以後志願者們將會收到有關個人的 Y 染色體數據資料同時整體的研究結果除了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之外也將被公布於研究計畫的網站中

當一切流程結束時志願者們並未一哄而散許多人留下來彼此聊天更多人選擇向研究人員詢長問短特別是團隊中的姓氏學家與社會學家最忙碌連外子和我都忍不住去湊熱鬧發現大家都對自己姓氏的由來和祖先的歷史充滿了好奇與想像最愛問自己的姓氏意義為何如何演變成今日形貌發源地在哪裡諸如此類的問題而研究者們也顯得樂此不疲和沒有專業背景的現場民眾打成一片達到了充分的交流

這種結合數個研究領域並在研究流程中無論是作業前中抑或後期包含了校園外的互動與社會面向之思考的研究活動是近幾年來在英國大學蔚為風潮的新趨勢稱為「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重點在提倡並強調學術研究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力

在「知識轉移」正式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以前類似的概念約莫就是技術轉移還有專利權的申請而這通常被視為理工醫學方面的專家可能比較需要注重的問題人文社會學者們多半連想都不曾想過只要研究論文能被刊載或有書籍出版或可以在學術會議中提出報告一般就認為達到了傳播研究結果的宗旨

新工黨在 1997 年組閣後的十幾年間對英國的大學教育進行了好幾項體制上的改革

16

其中之一便是大學學費的付費問題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反彈不過改革提案終究還是通過了英格蘭的大學生們先是每年要繳一千英鎊的學費(合約新台幣五萬元)數年後調高到三千英鎊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主政以後最近又調高到了九千英鎊雖然學費的改革方案有很多配套措施本文意不在此而是要指出大學收費的需求使英國政府調整了許多學術政策方面的用語以期向選民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訴求證明大學教育的價值以及學術研究在社會上可能發揮的功效最後終於形成了這股推動多領域跨領域和穿領域的知識轉移浪潮

無可諱言英國學界並非人人都張開雙手擁抱這股浪潮事實上很多大學教授消極抵抗乃至積極反對知識轉移他們擔心所謂「知識轉移」和「社會影響力」的眼光過於短視近利根本與大學之理念背道而馳再說什麼是學術研究的社會影響力是經濟利益嗎文化提昇嗎還是國家政策或民眾思想的轉變應該用什麼指標何種時程又應如何衡量這些影響力諸多細節至今依然莫衷一是

然而儘管知識轉移尚處於摸索階段校園內外的支持者卻日益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五年來許多英國大學內部已經衍生出了層層相應的機制用於鼓勵各種跨科際跨社群(如結合產官學)的對話與橫向思考同時國家級的學術資助單位甚至歐盟層級的研究款項等也都挹注了可觀的投資在實踐知識轉移以便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換句話說知識轉移或許不會(也不應)取代傳統形式的學術研究但卻有可能成為英國大學未來發展的主流

舉 例 來 說 歐 盟 下 一 波 最 具 規 模 的 學 術 獎 助 業 務「 地 平 線 2020(Horizon 2020 Framework Programme 8簡稱 FP8)」預計在 2014 年公開招標但從 2013 年起便會開始徵求提案構想主軸放在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如健康醫療人口變遷食品安全永續農業helliphellip等)獲得獎助的研究提案不僅需要跨國合作也必須符合跨學科跨專業等前提要求因為「地平線 2020」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要幫歐盟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達到就業創新教育社會融合與氣候能源等五大面向的領先地位而獎助單位早已體認到面對這些重大且複雜的全球性社會議題時再也無法由單一學科領域的角度去思考而需要多方面的學者專家社群等共同解決

同樣的英國國內的學術獎助機構也開始遵循類似的路線獎助政策有四大原則第一格外注重跨領域穿領域的需求第二獎勵各種形式的合作無論是跨科系跨學院跨校園跨專業社群或跨國際皆可第三提倡大型長程的研究計畫第四強調社會影響力(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在內)因此我們也開始發現一個趨勢也就是不同贊助單位之間的通力合作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英國研究評議會(Research Council UK簡稱 RCUK)為了有效因應全球性的挑戰規劃了六個研究範疇每個範疇都由數個國家級的獎助單位共同支持但由其中一個單位負責主導例如「環境變遷」的研究範疇就有關於機械物理生化社會人文科技醫療與自然環境等七大獎助單位投下資源通力贊助最優秀最適切的研究計畫並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統籌協調

為了追逐競爭愈趨激烈但各方面報酬亦再不可同日而語的學術研究大餅許多英國高等學府也不斷想方設法提升所屬研究人員的兩大競爭力一是知識轉移另一則是跨領域和穿領域的溝通與思考能力以我個人所屬的里茲大學為例校方的努力大約可分成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獎項的投資亦即在校內的研究獎助項目裡增設了許多新的機會鼓勵各種學科背景的學者們無論資歷深淺均能投入知識轉移包括籌畫影展或博物館特展戲劇表演召開與業界或大眾面對面的座談helliphellip等目的可能是為了使某一研究計畫的執行更為周延也可能是為了讓某種研究成果獲得更廣泛的迴響

第二行政上的投資亦即在學校的行政體制內增闢知識轉移的系統任務不僅在為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7

獲獎的個人或團隊提供行政支援更要積極協助有意願的學者開拓知識轉移的管道例如探索開發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的潛能討論可能的商機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helliphellip等因為知識轉移本身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腦力激盪使這個過程不斷產生新意綻放令人振奮的火花

第三人才的培訓也就是在校園裡開設各種訓練課程並製造機會促進跨科際的互動與溝通畢竟「隔行如隔山」有跨科際的意願不一定就有跨科際的能力就我所參與過校方舉辦的多種培訓中學習接受媒體採訪的課程給了我一些磨練但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讓社會學者及理工學者們齊聚一堂的幾場座談會使不同背景的專家有機會聽取其他領域的思考邏輯共識的達成絕非一蹴可及但這些交流卻開啟了無窮的想像與可能的契機

國內刻正推動的【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無形中恰似呼應了英倫穿領域知識轉移的新思維希望對這股風起雲湧的浪潮做解析也能為國內跨科際溝通跨科際教育的努力提供某些實踐的創意和靈感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8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蔡明燁Research Fellow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University of Leeds UKEmail mtrawnsleyleedsacuk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12 May 2012

什麼是知識轉移

bull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Exchange EKThellip

bull 需求潮流運動

bull 特色Public Engagement amp 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impact cultural impact social impact policy impact etc)

bull 特色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什麼是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bull 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itybull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itybull 穿領域(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

bull 為什麼需要多跨穿領域(跨科際)o 解決複雜問題

o Funding 主導

UK Funding Policy Background

bull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itybullDesirability of collaborationbullLonger larger grants bull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Cross Research Council Themes

bullAddress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eded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Theme led by EPSRC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RCs

Aim ndash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ommunity life cultural experiences futur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bullpound138 million invested since 2008bull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Hubs led by Nottingham Newcastle and AberdeenbullSeven 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Theme led by EPSRC but involving also ESRC BBSRC NERC and STFC

Aim ndash to position the UK to meet it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argets and policy goals through world-class research and training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1 2

3 4

5 6

7 8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7: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7

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課程計畫介紹

本計畫訴求在大學中以課程或學習模式的研發計畫推動科學人文跨科際實作課程學習平臺學習進路則訴求藉由聽說讀寫來操練論述論證邏輯思考的高階心智技能培養分析判斷互動溝通的智力和心態讓學生能積極互動透過表達的學習進行知識產出模式與學習成效的活化以「做中學」的策略原則冀能涵育大學生科學與人文的多元及發散思考在知識習得方面俾使其專深而不狹隘廣博而不淺薄在思考與創造方面具備深度閱讀高階思考能力並且推行互動式學習強調溝通建立能夠樂於對話陳述見解勇於批判的習慣與能力同時建立同理心提升共識強化臺灣知識分子應有之態度與素養

「教育面對未來世界教學解決實際問題」未來其實就在眼前而在未來世界中自然社會與人文各領域的問題交融難分解決複雜且前所未見的問題需要跨領域知識的整合能力以及價值 知識 行動的整合能力而培養上述兩種整合能力的途徑是透過課程設計讓學生學習經由行動去面對並解決真實世界中的實際問題

為落實並推動科學人文跨科際的精神課程平臺工作項目如下一發展課程主題-「我們所面對之十個最重要問題」之論述二以公開徵件方式補助以下兩類課程

1A 類科學人文跨科際主題導向課程群組發展計畫係指內容及主題具系統性鏈結之系列課程包括非學程性課程群組及學分學程課程群組2B 類科學人文跨科際問題解決導向或研究學習導向專業課程補助計畫係指針對大學校院一學年個別專業課程改進計畫進行補助三為進行師資培育發展教師社群以邀請辦理方式補助「大專校院跨科際課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坊」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計畫主持人林從一

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兼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因致力推廣全國通識教育為其個人志業故擔任教育部全國通識資源平台辦公室總主持人樂於從事任何可以為全國大學基礎教育做出正面貢獻的工作專長為語言哲學心靈哲學著作有《思想語言社會世界戴維森的詮釋理論》( 允晨文化出版2004)

8

科學人文跨科際數位平台計畫介紹

「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 訴 求 在 大 學 中 以 課 程 或 學 習 模 式 的研 發 計 畫 推 動 引 導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表 達 溝 通 實 作 課 程 的 學 習 平 臺 更 進一 步 打 造 使 社 會 人 文 科 學 跨 科 際 的 專 家 學 者 互 動 對 話 的 論 壇 提 供 學習 素 材 與 典 範 為 有 效 支 援 前 述 創 新 課 程 與 建 立 跨 科 際 論 壇 平 臺 達 人 學苑 區 域 推 動 中 心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數 位 平 臺 計 畫 擬 利 用 視 訊 影 音 技 術協 助 互 動 學 習 執 行 過 程 將 藉 由

( 1 ) 建 構 統 整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之 數 位 整 合 機 制 體 現 所 有 子計 畫 成 果 的 價 值

( 2 ) 運 用 網 際 網 路 特 性 經 營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網 路 社 群 並 發 揮 多 媒 體推 廣 的 乘 數 效 果

( 3 ) 建 置 數 位 跨 科 際 學 習 索 引 典 庫 整 合 網 路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資 源 提 供未 來 研 究 與 教 學 參 據

( 4 ) 善 用 行 動 裝 置 應 用 提 升 計 畫 之 附 加 價 值 率 並 同 時 連 結 各 研 究 單 位以 及 產 業 界 單 位 所 擁 有 的 數 位 內 容 教 育 資 源 形 成 一 知 識 網 路 期 能 讓 科學 人 文 跨 科 際 教 師 及 學 生 於 此 平 臺 上 進 行 互 動 式 教 學 隨 時 隨 地 的 學 習 目 前 為 專 案 規 畫 階 段 鑒 請 各 平 臺 提 供 相 關 影 音 資 料 與 建 議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組長除化學專業領域奉獻外過去致力於自由軟體開發為臺灣地區知名的自由軟體開發者Linux 中文延伸套件計劃(CLE)的發起人專長為理論物理化學計算化學高效能叢集系統Linux 作業系統與網路服務著作有《Official CLE 08 中文 Linux 延伸套件使用指南》( 百資科技1999)對Linux 推動的中文化與國際化有過實際貢獻目前致力於跨科際科學教育數位推廣帶領團隊推動各項數位化活動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計畫主持人 鄭原忠助理教授

8

9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議程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The First Symposium on 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

9

10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一)

時間910- 955主講人 林崇熙教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現職國立雲林科技大

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

經歷臺灣科技與社會

究(S

TS

事長雲林縣社區希望

聯盟協進會理事長古

蹟歷史建築聚落審議委

員博物館典藏委員

環評委員環境教育審

議委員社區營造推動

委員文教基金會董事

專書著作《跨域建

博物館學》《台

灣產業史博物館展示規

劃》《文化資產的誕

生》《老街新生

社區再造》等

研究興趣文化資產

科技與社會博物館

文化產業拼裝車檳

通訊住址雲林縣斗六

市大學路三段123

linch

y

un

teched

utw

攝影辜琪鈞

11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一 從社會議題的 holistic 式特質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1 當前個人社群社會的諸多重大議題都不是既有學科典範所能解決

2 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科學爭議

3 經濟學知識無法解決經濟困境

4 社會學知識無法解決社會問題

5 問題無法在既有情境得到解決

6 社會議題具有高度的跨領域性經常需同時觀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知識族群性別hellip等議題而無法由單一學科來解決

二從知識發展史檢視跨領域的必要性

1 我們在見樹不見林的學術分類體系中逐漸失去全人式教養因而無法面對社會上 holistic 式問題

2 單一學科對於問題領域(problem domains)的界定有其特定性因而難以全貌地看待問題學科典範更是權力知識的堅固堡壘

3 典範性學科知識無法面對灰色地帶的社會議題

4 學術突破經常在於跨領域所開展的新問題新領域新方法

12

三 從文化天人物我觀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人組織社會終其一生都需面對天人物我觀諸面向議題

2 人與天關係之價值理念議題信仰宗教哲學hellip等

3 人與人關係之社會運作議題政府組織法令宗族hellip等

4 人與物關係之環境掌握議題科學技術產業hellip等

5 人與自我關係之生命成長議題進修修行美學救贖hellip等

6 大學專業水準或產業水準不易提昇不在於經費多寡而在於只著重專業知識技能之為「物」而忽略了必要的「天」「人」「我」等面向

7 社會問題經常來自於天人物我觀系統性的失衡尤其是以「物」來凌駕於「天」「人」「我」之上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3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四 從社會發展進程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從跨領域比較來瞭解文化共構性

2 從文化共構性的階段性發展中瞭解當前台灣社會進展至第三階段因而需要高度的跨領域瞭解與合作

工業 學術研究 文化資產第一階段 汽車零組件製造 現象觀察理論套用

研究單一文資資源指認

第二階段 汽車成品組裝 個別型研究 區域文資資源調查第三階段 汽車系統規劃設計與

製造整合型研究 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整合

第四階段 汽車生產的支持網絡 學術研究的社會支持網絡

文化資產社會支持網路

第五階段 汽車文化 優良學術文化 新文化生態

五 結論

大學應該作為社會良心回應當前社會重大議題與前瞻地思考社會未來此既非當前學術分科典範所能企及就需以跨領域為之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4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二)

時間1000~1045主講人 蔡明燁研究員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學博

士曾任國內報社記

者電視編劇等職並

曾長期在英國為《中國

時報》開卷版及國家圖

書館的《全國新書資訊

月刊》撰寫書評也曾

為傳訊電視倫敦分部採

訪製作過一系列有關

英國書市的專題報導

 現

學(U

niv

er

sit

y o

f N

ottin

gham

)亞洲太平

洋研究所(In

stitute o

f A

sia-Pacific S

tud

ies

研究員以及英國國

會(B

ritish

Inte

rna

tion

al S

tud

ies

Asso

ciation

)新聞編

輯致力於寫作及翻譯

的工作

攝影辜琪鈞

15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穿領域科學傳播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文蔡明燁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

今年初外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廣告徵求北英格蘭幾個不同姓氏的志願者響應一個基因調查的研究計畫因為外子的姓氏恰好符合計畫的需求所以我們就在ㄧ個指定的時間去了公告的地點 當天現場來了將近上百人甚至包括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一位地區性廣播電台記者以及一個製作公司的外景小組他們正在幫 BBC 拍攝一個長達八集的電視紀錄片【不列顛的故事】(Great British Story)發現探討的內容有謀合之處便決定和該研究計畫互助合作

三名研究人員分別從基因學姓氏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向大家簡介了研究計畫解釋因為多數人從父姓而男性則是從父親處遺傳了 Y 染色體許多研究已確認某一種 Y 染色體往往和某一個姓氏呈現特殊關聯且多數姓氏又會和某一地理區域具有特殊淵源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如能鎖定某幾個地區某些特殊姓氏無血緣關係之男性 DNA就有可能追蹤不同的 Y 染色體族群在歷史洪流中的分佈與流動狀況該研究計畫目前將焦點放在保有北歐維京人(Norse Vikings)遺址的北英格蘭地區同時在某些個案中他們會把 Y 染色體的研究結果拿來跟線粒體 DNA(由母親處遺傳而得)的研究分析以及從雙親處遺傳而得的 DNA 片段進行對比

在聚會現場研究人員向志願者們取得了計畫所需的 DNA一一編號解釋研究計畫將會如何保護隱私權研究道德等細節並說明當整個計畫結案以後志願者們將會收到有關個人的 Y 染色體數據資料同時整體的研究結果除了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之外也將被公布於研究計畫的網站中

當一切流程結束時志願者們並未一哄而散許多人留下來彼此聊天更多人選擇向研究人員詢長問短特別是團隊中的姓氏學家與社會學家最忙碌連外子和我都忍不住去湊熱鬧發現大家都對自己姓氏的由來和祖先的歷史充滿了好奇與想像最愛問自己的姓氏意義為何如何演變成今日形貌發源地在哪裡諸如此類的問題而研究者們也顯得樂此不疲和沒有專業背景的現場民眾打成一片達到了充分的交流

這種結合數個研究領域並在研究流程中無論是作業前中抑或後期包含了校園外的互動與社會面向之思考的研究活動是近幾年來在英國大學蔚為風潮的新趨勢稱為「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重點在提倡並強調學術研究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力

在「知識轉移」正式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以前類似的概念約莫就是技術轉移還有專利權的申請而這通常被視為理工醫學方面的專家可能比較需要注重的問題人文社會學者們多半連想都不曾想過只要研究論文能被刊載或有書籍出版或可以在學術會議中提出報告一般就認為達到了傳播研究結果的宗旨

新工黨在 1997 年組閣後的十幾年間對英國的大學教育進行了好幾項體制上的改革

16

其中之一便是大學學費的付費問題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反彈不過改革提案終究還是通過了英格蘭的大學生們先是每年要繳一千英鎊的學費(合約新台幣五萬元)數年後調高到三千英鎊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主政以後最近又調高到了九千英鎊雖然學費的改革方案有很多配套措施本文意不在此而是要指出大學收費的需求使英國政府調整了許多學術政策方面的用語以期向選民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訴求證明大學教育的價值以及學術研究在社會上可能發揮的功效最後終於形成了這股推動多領域跨領域和穿領域的知識轉移浪潮

無可諱言英國學界並非人人都張開雙手擁抱這股浪潮事實上很多大學教授消極抵抗乃至積極反對知識轉移他們擔心所謂「知識轉移」和「社會影響力」的眼光過於短視近利根本與大學之理念背道而馳再說什麼是學術研究的社會影響力是經濟利益嗎文化提昇嗎還是國家政策或民眾思想的轉變應該用什麼指標何種時程又應如何衡量這些影響力諸多細節至今依然莫衷一是

然而儘管知識轉移尚處於摸索階段校園內外的支持者卻日益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五年來許多英國大學內部已經衍生出了層層相應的機制用於鼓勵各種跨科際跨社群(如結合產官學)的對話與橫向思考同時國家級的學術資助單位甚至歐盟層級的研究款項等也都挹注了可觀的投資在實踐知識轉移以便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換句話說知識轉移或許不會(也不應)取代傳統形式的學術研究但卻有可能成為英國大學未來發展的主流

舉 例 來 說 歐 盟 下 一 波 最 具 規 模 的 學 術 獎 助 業 務「 地 平 線 2020(Horizon 2020 Framework Programme 8簡稱 FP8)」預計在 2014 年公開招標但從 2013 年起便會開始徵求提案構想主軸放在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如健康醫療人口變遷食品安全永續農業helliphellip等)獲得獎助的研究提案不僅需要跨國合作也必須符合跨學科跨專業等前提要求因為「地平線 2020」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要幫歐盟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達到就業創新教育社會融合與氣候能源等五大面向的領先地位而獎助單位早已體認到面對這些重大且複雜的全球性社會議題時再也無法由單一學科領域的角度去思考而需要多方面的學者專家社群等共同解決

同樣的英國國內的學術獎助機構也開始遵循類似的路線獎助政策有四大原則第一格外注重跨領域穿領域的需求第二獎勵各種形式的合作無論是跨科系跨學院跨校園跨專業社群或跨國際皆可第三提倡大型長程的研究計畫第四強調社會影響力(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在內)因此我們也開始發現一個趨勢也就是不同贊助單位之間的通力合作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英國研究評議會(Research Council UK簡稱 RCUK)為了有效因應全球性的挑戰規劃了六個研究範疇每個範疇都由數個國家級的獎助單位共同支持但由其中一個單位負責主導例如「環境變遷」的研究範疇就有關於機械物理生化社會人文科技醫療與自然環境等七大獎助單位投下資源通力贊助最優秀最適切的研究計畫並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統籌協調

為了追逐競爭愈趨激烈但各方面報酬亦再不可同日而語的學術研究大餅許多英國高等學府也不斷想方設法提升所屬研究人員的兩大競爭力一是知識轉移另一則是跨領域和穿領域的溝通與思考能力以我個人所屬的里茲大學為例校方的努力大約可分成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獎項的投資亦即在校內的研究獎助項目裡增設了許多新的機會鼓勵各種學科背景的學者們無論資歷深淺均能投入知識轉移包括籌畫影展或博物館特展戲劇表演召開與業界或大眾面對面的座談helliphellip等目的可能是為了使某一研究計畫的執行更為周延也可能是為了讓某種研究成果獲得更廣泛的迴響

第二行政上的投資亦即在學校的行政體制內增闢知識轉移的系統任務不僅在為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7

獲獎的個人或團隊提供行政支援更要積極協助有意願的學者開拓知識轉移的管道例如探索開發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的潛能討論可能的商機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helliphellip等因為知識轉移本身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腦力激盪使這個過程不斷產生新意綻放令人振奮的火花

第三人才的培訓也就是在校園裡開設各種訓練課程並製造機會促進跨科際的互動與溝通畢竟「隔行如隔山」有跨科際的意願不一定就有跨科際的能力就我所參與過校方舉辦的多種培訓中學習接受媒體採訪的課程給了我一些磨練但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讓社會學者及理工學者們齊聚一堂的幾場座談會使不同背景的專家有機會聽取其他領域的思考邏輯共識的達成絕非一蹴可及但這些交流卻開啟了無窮的想像與可能的契機

國內刻正推動的【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無形中恰似呼應了英倫穿領域知識轉移的新思維希望對這股風起雲湧的浪潮做解析也能為國內跨科際溝通跨科際教育的努力提供某些實踐的創意和靈感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8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蔡明燁Research Fellow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University of Leeds UKEmail mtrawnsleyleedsacuk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12 May 2012

什麼是知識轉移

bull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Exchange EKThellip

bull 需求潮流運動

bull 特色Public Engagement amp 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impact cultural impact social impact policy impact etc)

bull 特色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什麼是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bull 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itybull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itybull 穿領域(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

bull 為什麼需要多跨穿領域(跨科際)o 解決複雜問題

o Funding 主導

UK Funding Policy Background

bull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itybullDesirability of collaborationbullLonger larger grants bull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Cross Research Council Themes

bullAddress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eded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Theme led by EPSRC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RCs

Aim ndash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ommunity life cultural experiences futur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bullpound138 million invested since 2008bull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Hubs led by Nottingham Newcastle and AberdeenbullSeven 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Theme led by EPSRC but involving also ESRC BBSRC NERC and STFC

Aim ndash to position the UK to meet it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argets and policy goals through world-class research and training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1 2

3 4

5 6

7 8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8: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8

科學人文跨科際數位平台計畫介紹

「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 訴 求 在 大 學 中 以 課 程 或 學 習 模 式 的研 發 計 畫 推 動 引 導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表 達 溝 通 實 作 課 程 的 學 習 平 臺 更 進一 步 打 造 使 社 會 人 文 科 學 跨 科 際 的 專 家 學 者 互 動 對 話 的 論 壇 提 供 學習 素 材 與 典 範 為 有 效 支 援 前 述 創 新 課 程 與 建 立 跨 科 際 論 壇 平 臺 達 人 學苑 區 域 推 動 中 心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數 位 平 臺 計 畫 擬 利 用 視 訊 影 音 技 術協 助 互 動 學 習 執 行 過 程 將 藉 由

( 1 ) 建 構 統 整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培 育 計 畫 之 數 位 整 合 機 制 體 現 所 有 子計 畫 成 果 的 價 值

( 2 ) 運 用 網 際 網 路 特 性 經 營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人 才 網 路 社 群 並 發 揮 多 媒 體推 廣 的 乘 數 效 果

( 3 ) 建 置 數 位 跨 科 際 學 習 索 引 典 庫 整 合 網 路 科 學 人 文 跨 科 際 資 源 提 供未 來 研 究 與 教 學 參 據

( 4 ) 善 用 行 動 裝 置 應 用 提 升 計 畫 之 附 加 價 值 率 並 同 時 連 結 各 研 究 單 位以 及 產 業 界 單 位 所 擁 有 的 數 位 內 容 教 育 資 源 形 成 一 知 識 網 路 期 能 讓 科學 人 文 跨 科 際 教 師 及 學 生 於 此 平 臺 上 進 行 互 動 式 教 學 隨 時 隨 地 的 學 習 目 前 為 專 案 規 畫 階 段 鑒 請 各 平 臺 提 供 相 關 影 音 資 料 與 建 議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組長除化學專業領域奉獻外過去致力於自由軟體開發為臺灣地區知名的自由軟體開發者Linux 中文延伸套件計劃(CLE)的發起人專長為理論物理化學計算化學高效能叢集系統Linux 作業系統與網路服務著作有《Official CLE 08 中文 Linux 延伸套件使用指南》( 百資科技1999)對Linux 推動的中文化與國際化有過實際貢獻目前致力於跨科際科學教育數位推廣帶領團隊推動各項數位化活動

Introduction計畫介紹

計畫主持人 鄭原忠助理教授

8

9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議程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The First Symposium on 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

9

10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一)

時間910- 955主講人 林崇熙教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現職國立雲林科技大

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

經歷臺灣科技與社會

究(S

TS

事長雲林縣社區希望

聯盟協進會理事長古

蹟歷史建築聚落審議委

員博物館典藏委員

環評委員環境教育審

議委員社區營造推動

委員文教基金會董事

專書著作《跨域建

博物館學》《台

灣產業史博物館展示規

劃》《文化資產的誕

生》《老街新生

社區再造》等

研究興趣文化資產

科技與社會博物館

文化產業拼裝車檳

通訊住址雲林縣斗六

市大學路三段123

linch

y

un

teched

utw

攝影辜琪鈞

11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一 從社會議題的 holistic 式特質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1 當前個人社群社會的諸多重大議題都不是既有學科典範所能解決

2 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科學爭議

3 經濟學知識無法解決經濟困境

4 社會學知識無法解決社會問題

5 問題無法在既有情境得到解決

6 社會議題具有高度的跨領域性經常需同時觀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知識族群性別hellip等議題而無法由單一學科來解決

二從知識發展史檢視跨領域的必要性

1 我們在見樹不見林的學術分類體系中逐漸失去全人式教養因而無法面對社會上 holistic 式問題

2 單一學科對於問題領域(problem domains)的界定有其特定性因而難以全貌地看待問題學科典範更是權力知識的堅固堡壘

3 典範性學科知識無法面對灰色地帶的社會議題

4 學術突破經常在於跨領域所開展的新問題新領域新方法

12

三 從文化天人物我觀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人組織社會終其一生都需面對天人物我觀諸面向議題

2 人與天關係之價值理念議題信仰宗教哲學hellip等

3 人與人關係之社會運作議題政府組織法令宗族hellip等

4 人與物關係之環境掌握議題科學技術產業hellip等

5 人與自我關係之生命成長議題進修修行美學救贖hellip等

6 大學專業水準或產業水準不易提昇不在於經費多寡而在於只著重專業知識技能之為「物」而忽略了必要的「天」「人」「我」等面向

7 社會問題經常來自於天人物我觀系統性的失衡尤其是以「物」來凌駕於「天」「人」「我」之上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3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四 從社會發展進程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從跨領域比較來瞭解文化共構性

2 從文化共構性的階段性發展中瞭解當前台灣社會進展至第三階段因而需要高度的跨領域瞭解與合作

工業 學術研究 文化資產第一階段 汽車零組件製造 現象觀察理論套用

研究單一文資資源指認

第二階段 汽車成品組裝 個別型研究 區域文資資源調查第三階段 汽車系統規劃設計與

製造整合型研究 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整合

第四階段 汽車生產的支持網絡 學術研究的社會支持網絡

文化資產社會支持網路

第五階段 汽車文化 優良學術文化 新文化生態

五 結論

大學應該作為社會良心回應當前社會重大議題與前瞻地思考社會未來此既非當前學術分科典範所能企及就需以跨領域為之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4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二)

時間1000~1045主講人 蔡明燁研究員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學博

士曾任國內報社記

者電視編劇等職並

曾長期在英國為《中國

時報》開卷版及國家圖

書館的《全國新書資訊

月刊》撰寫書評也曾

為傳訊電視倫敦分部採

訪製作過一系列有關

英國書市的專題報導

 現

學(U

niv

er

sit

y o

f N

ottin

gham

)亞洲太平

洋研究所(In

stitute o

f A

sia-Pacific S

tud

ies

研究員以及英國國

會(B

ritish

Inte

rna

tion

al S

tud

ies

Asso

ciation

)新聞編

輯致力於寫作及翻譯

的工作

攝影辜琪鈞

15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穿領域科學傳播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文蔡明燁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

今年初外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廣告徵求北英格蘭幾個不同姓氏的志願者響應一個基因調查的研究計畫因為外子的姓氏恰好符合計畫的需求所以我們就在ㄧ個指定的時間去了公告的地點 當天現場來了將近上百人甚至包括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一位地區性廣播電台記者以及一個製作公司的外景小組他們正在幫 BBC 拍攝一個長達八集的電視紀錄片【不列顛的故事】(Great British Story)發現探討的內容有謀合之處便決定和該研究計畫互助合作

三名研究人員分別從基因學姓氏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向大家簡介了研究計畫解釋因為多數人從父姓而男性則是從父親處遺傳了 Y 染色體許多研究已確認某一種 Y 染色體往往和某一個姓氏呈現特殊關聯且多數姓氏又會和某一地理區域具有特殊淵源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如能鎖定某幾個地區某些特殊姓氏無血緣關係之男性 DNA就有可能追蹤不同的 Y 染色體族群在歷史洪流中的分佈與流動狀況該研究計畫目前將焦點放在保有北歐維京人(Norse Vikings)遺址的北英格蘭地區同時在某些個案中他們會把 Y 染色體的研究結果拿來跟線粒體 DNA(由母親處遺傳而得)的研究分析以及從雙親處遺傳而得的 DNA 片段進行對比

在聚會現場研究人員向志願者們取得了計畫所需的 DNA一一編號解釋研究計畫將會如何保護隱私權研究道德等細節並說明當整個計畫結案以後志願者們將會收到有關個人的 Y 染色體數據資料同時整體的研究結果除了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之外也將被公布於研究計畫的網站中

當一切流程結束時志願者們並未一哄而散許多人留下來彼此聊天更多人選擇向研究人員詢長問短特別是團隊中的姓氏學家與社會學家最忙碌連外子和我都忍不住去湊熱鬧發現大家都對自己姓氏的由來和祖先的歷史充滿了好奇與想像最愛問自己的姓氏意義為何如何演變成今日形貌發源地在哪裡諸如此類的問題而研究者們也顯得樂此不疲和沒有專業背景的現場民眾打成一片達到了充分的交流

這種結合數個研究領域並在研究流程中無論是作業前中抑或後期包含了校園外的互動與社會面向之思考的研究活動是近幾年來在英國大學蔚為風潮的新趨勢稱為「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重點在提倡並強調學術研究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力

在「知識轉移」正式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以前類似的概念約莫就是技術轉移還有專利權的申請而這通常被視為理工醫學方面的專家可能比較需要注重的問題人文社會學者們多半連想都不曾想過只要研究論文能被刊載或有書籍出版或可以在學術會議中提出報告一般就認為達到了傳播研究結果的宗旨

新工黨在 1997 年組閣後的十幾年間對英國的大學教育進行了好幾項體制上的改革

16

其中之一便是大學學費的付費問題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反彈不過改革提案終究還是通過了英格蘭的大學生們先是每年要繳一千英鎊的學費(合約新台幣五萬元)數年後調高到三千英鎊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主政以後最近又調高到了九千英鎊雖然學費的改革方案有很多配套措施本文意不在此而是要指出大學收費的需求使英國政府調整了許多學術政策方面的用語以期向選民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訴求證明大學教育的價值以及學術研究在社會上可能發揮的功效最後終於形成了這股推動多領域跨領域和穿領域的知識轉移浪潮

無可諱言英國學界並非人人都張開雙手擁抱這股浪潮事實上很多大學教授消極抵抗乃至積極反對知識轉移他們擔心所謂「知識轉移」和「社會影響力」的眼光過於短視近利根本與大學之理念背道而馳再說什麼是學術研究的社會影響力是經濟利益嗎文化提昇嗎還是國家政策或民眾思想的轉變應該用什麼指標何種時程又應如何衡量這些影響力諸多細節至今依然莫衷一是

然而儘管知識轉移尚處於摸索階段校園內外的支持者卻日益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五年來許多英國大學內部已經衍生出了層層相應的機制用於鼓勵各種跨科際跨社群(如結合產官學)的對話與橫向思考同時國家級的學術資助單位甚至歐盟層級的研究款項等也都挹注了可觀的投資在實踐知識轉移以便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換句話說知識轉移或許不會(也不應)取代傳統形式的學術研究但卻有可能成為英國大學未來發展的主流

舉 例 來 說 歐 盟 下 一 波 最 具 規 模 的 學 術 獎 助 業 務「 地 平 線 2020(Horizon 2020 Framework Programme 8簡稱 FP8)」預計在 2014 年公開招標但從 2013 年起便會開始徵求提案構想主軸放在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如健康醫療人口變遷食品安全永續農業helliphellip等)獲得獎助的研究提案不僅需要跨國合作也必須符合跨學科跨專業等前提要求因為「地平線 2020」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要幫歐盟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達到就業創新教育社會融合與氣候能源等五大面向的領先地位而獎助單位早已體認到面對這些重大且複雜的全球性社會議題時再也無法由單一學科領域的角度去思考而需要多方面的學者專家社群等共同解決

同樣的英國國內的學術獎助機構也開始遵循類似的路線獎助政策有四大原則第一格外注重跨領域穿領域的需求第二獎勵各種形式的合作無論是跨科系跨學院跨校園跨專業社群或跨國際皆可第三提倡大型長程的研究計畫第四強調社會影響力(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在內)因此我們也開始發現一個趨勢也就是不同贊助單位之間的通力合作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英國研究評議會(Research Council UK簡稱 RCUK)為了有效因應全球性的挑戰規劃了六個研究範疇每個範疇都由數個國家級的獎助單位共同支持但由其中一個單位負責主導例如「環境變遷」的研究範疇就有關於機械物理生化社會人文科技醫療與自然環境等七大獎助單位投下資源通力贊助最優秀最適切的研究計畫並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統籌協調

為了追逐競爭愈趨激烈但各方面報酬亦再不可同日而語的學術研究大餅許多英國高等學府也不斷想方設法提升所屬研究人員的兩大競爭力一是知識轉移另一則是跨領域和穿領域的溝通與思考能力以我個人所屬的里茲大學為例校方的努力大約可分成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獎項的投資亦即在校內的研究獎助項目裡增設了許多新的機會鼓勵各種學科背景的學者們無論資歷深淺均能投入知識轉移包括籌畫影展或博物館特展戲劇表演召開與業界或大眾面對面的座談helliphellip等目的可能是為了使某一研究計畫的執行更為周延也可能是為了讓某種研究成果獲得更廣泛的迴響

第二行政上的投資亦即在學校的行政體制內增闢知識轉移的系統任務不僅在為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7

獲獎的個人或團隊提供行政支援更要積極協助有意願的學者開拓知識轉移的管道例如探索開發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的潛能討論可能的商機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helliphellip等因為知識轉移本身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腦力激盪使這個過程不斷產生新意綻放令人振奮的火花

第三人才的培訓也就是在校園裡開設各種訓練課程並製造機會促進跨科際的互動與溝通畢竟「隔行如隔山」有跨科際的意願不一定就有跨科際的能力就我所參與過校方舉辦的多種培訓中學習接受媒體採訪的課程給了我一些磨練但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讓社會學者及理工學者們齊聚一堂的幾場座談會使不同背景的專家有機會聽取其他領域的思考邏輯共識的達成絕非一蹴可及但這些交流卻開啟了無窮的想像與可能的契機

國內刻正推動的【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無形中恰似呼應了英倫穿領域知識轉移的新思維希望對這股風起雲湧的浪潮做解析也能為國內跨科際溝通跨科際教育的努力提供某些實踐的創意和靈感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8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蔡明燁Research Fellow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University of Leeds UKEmail mtrawnsleyleedsacuk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12 May 2012

什麼是知識轉移

bull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Exchange EKThellip

bull 需求潮流運動

bull 特色Public Engagement amp 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impact cultural impact social impact policy impact etc)

bull 特色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什麼是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bull 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itybull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itybull 穿領域(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

bull 為什麼需要多跨穿領域(跨科際)o 解決複雜問題

o Funding 主導

UK Funding Policy Background

bull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itybullDesirability of collaborationbullLonger larger grants bull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Cross Research Council Themes

bullAddress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eded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Theme led by EPSRC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RCs

Aim ndash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ommunity life cultural experiences futur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bullpound138 million invested since 2008bull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Hubs led by Nottingham Newcastle and AberdeenbullSeven 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Theme led by EPSRC but involving also ESRC BBSRC NERC and STFC

Aim ndash to position the UK to meet it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argets and policy goals through world-class research and training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1 2

3 4

5 6

7 8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9: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9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議程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The First Symposium on 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

9

10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一)

時間910- 955主講人 林崇熙教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現職國立雲林科技大

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

經歷臺灣科技與社會

究(S

TS

事長雲林縣社區希望

聯盟協進會理事長古

蹟歷史建築聚落審議委

員博物館典藏委員

環評委員環境教育審

議委員社區營造推動

委員文教基金會董事

專書著作《跨域建

博物館學》《台

灣產業史博物館展示規

劃》《文化資產的誕

生》《老街新生

社區再造》等

研究興趣文化資產

科技與社會博物館

文化產業拼裝車檳

通訊住址雲林縣斗六

市大學路三段123

linch

y

un

teched

utw

攝影辜琪鈞

11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一 從社會議題的 holistic 式特質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1 當前個人社群社會的諸多重大議題都不是既有學科典範所能解決

2 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科學爭議

3 經濟學知識無法解決經濟困境

4 社會學知識無法解決社會問題

5 問題無法在既有情境得到解決

6 社會議題具有高度的跨領域性經常需同時觀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知識族群性別hellip等議題而無法由單一學科來解決

二從知識發展史檢視跨領域的必要性

1 我們在見樹不見林的學術分類體系中逐漸失去全人式教養因而無法面對社會上 holistic 式問題

2 單一學科對於問題領域(problem domains)的界定有其特定性因而難以全貌地看待問題學科典範更是權力知識的堅固堡壘

3 典範性學科知識無法面對灰色地帶的社會議題

4 學術突破經常在於跨領域所開展的新問題新領域新方法

12

三 從文化天人物我觀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人組織社會終其一生都需面對天人物我觀諸面向議題

2 人與天關係之價值理念議題信仰宗教哲學hellip等

3 人與人關係之社會運作議題政府組織法令宗族hellip等

4 人與物關係之環境掌握議題科學技術產業hellip等

5 人與自我關係之生命成長議題進修修行美學救贖hellip等

6 大學專業水準或產業水準不易提昇不在於經費多寡而在於只著重專業知識技能之為「物」而忽略了必要的「天」「人」「我」等面向

7 社會問題經常來自於天人物我觀系統性的失衡尤其是以「物」來凌駕於「天」「人」「我」之上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3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四 從社會發展進程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從跨領域比較來瞭解文化共構性

2 從文化共構性的階段性發展中瞭解當前台灣社會進展至第三階段因而需要高度的跨領域瞭解與合作

工業 學術研究 文化資產第一階段 汽車零組件製造 現象觀察理論套用

研究單一文資資源指認

第二階段 汽車成品組裝 個別型研究 區域文資資源調查第三階段 汽車系統規劃設計與

製造整合型研究 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整合

第四階段 汽車生產的支持網絡 學術研究的社會支持網絡

文化資產社會支持網路

第五階段 汽車文化 優良學術文化 新文化生態

五 結論

大學應該作為社會良心回應當前社會重大議題與前瞻地思考社會未來此既非當前學術分科典範所能企及就需以跨領域為之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4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二)

時間1000~1045主講人 蔡明燁研究員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學博

士曾任國內報社記

者電視編劇等職並

曾長期在英國為《中國

時報》開卷版及國家圖

書館的《全國新書資訊

月刊》撰寫書評也曾

為傳訊電視倫敦分部採

訪製作過一系列有關

英國書市的專題報導

 現

學(U

niv

er

sit

y o

f N

ottin

gham

)亞洲太平

洋研究所(In

stitute o

f A

sia-Pacific S

tud

ies

研究員以及英國國

會(B

ritish

Inte

rna

tion

al S

tud

ies

Asso

ciation

)新聞編

輯致力於寫作及翻譯

的工作

攝影辜琪鈞

15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穿領域科學傳播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文蔡明燁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

今年初外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廣告徵求北英格蘭幾個不同姓氏的志願者響應一個基因調查的研究計畫因為外子的姓氏恰好符合計畫的需求所以我們就在ㄧ個指定的時間去了公告的地點 當天現場來了將近上百人甚至包括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一位地區性廣播電台記者以及一個製作公司的外景小組他們正在幫 BBC 拍攝一個長達八集的電視紀錄片【不列顛的故事】(Great British Story)發現探討的內容有謀合之處便決定和該研究計畫互助合作

三名研究人員分別從基因學姓氏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向大家簡介了研究計畫解釋因為多數人從父姓而男性則是從父親處遺傳了 Y 染色體許多研究已確認某一種 Y 染色體往往和某一個姓氏呈現特殊關聯且多數姓氏又會和某一地理區域具有特殊淵源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如能鎖定某幾個地區某些特殊姓氏無血緣關係之男性 DNA就有可能追蹤不同的 Y 染色體族群在歷史洪流中的分佈與流動狀況該研究計畫目前將焦點放在保有北歐維京人(Norse Vikings)遺址的北英格蘭地區同時在某些個案中他們會把 Y 染色體的研究結果拿來跟線粒體 DNA(由母親處遺傳而得)的研究分析以及從雙親處遺傳而得的 DNA 片段進行對比

在聚會現場研究人員向志願者們取得了計畫所需的 DNA一一編號解釋研究計畫將會如何保護隱私權研究道德等細節並說明當整個計畫結案以後志願者們將會收到有關個人的 Y 染色體數據資料同時整體的研究結果除了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之外也將被公布於研究計畫的網站中

當一切流程結束時志願者們並未一哄而散許多人留下來彼此聊天更多人選擇向研究人員詢長問短特別是團隊中的姓氏學家與社會學家最忙碌連外子和我都忍不住去湊熱鬧發現大家都對自己姓氏的由來和祖先的歷史充滿了好奇與想像最愛問自己的姓氏意義為何如何演變成今日形貌發源地在哪裡諸如此類的問題而研究者們也顯得樂此不疲和沒有專業背景的現場民眾打成一片達到了充分的交流

這種結合數個研究領域並在研究流程中無論是作業前中抑或後期包含了校園外的互動與社會面向之思考的研究活動是近幾年來在英國大學蔚為風潮的新趨勢稱為「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重點在提倡並強調學術研究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力

在「知識轉移」正式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以前類似的概念約莫就是技術轉移還有專利權的申請而這通常被視為理工醫學方面的專家可能比較需要注重的問題人文社會學者們多半連想都不曾想過只要研究論文能被刊載或有書籍出版或可以在學術會議中提出報告一般就認為達到了傳播研究結果的宗旨

新工黨在 1997 年組閣後的十幾年間對英國的大學教育進行了好幾項體制上的改革

16

其中之一便是大學學費的付費問題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反彈不過改革提案終究還是通過了英格蘭的大學生們先是每年要繳一千英鎊的學費(合約新台幣五萬元)數年後調高到三千英鎊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主政以後最近又調高到了九千英鎊雖然學費的改革方案有很多配套措施本文意不在此而是要指出大學收費的需求使英國政府調整了許多學術政策方面的用語以期向選民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訴求證明大學教育的價值以及學術研究在社會上可能發揮的功效最後終於形成了這股推動多領域跨領域和穿領域的知識轉移浪潮

無可諱言英國學界並非人人都張開雙手擁抱這股浪潮事實上很多大學教授消極抵抗乃至積極反對知識轉移他們擔心所謂「知識轉移」和「社會影響力」的眼光過於短視近利根本與大學之理念背道而馳再說什麼是學術研究的社會影響力是經濟利益嗎文化提昇嗎還是國家政策或民眾思想的轉變應該用什麼指標何種時程又應如何衡量這些影響力諸多細節至今依然莫衷一是

然而儘管知識轉移尚處於摸索階段校園內外的支持者卻日益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五年來許多英國大學內部已經衍生出了層層相應的機制用於鼓勵各種跨科際跨社群(如結合產官學)的對話與橫向思考同時國家級的學術資助單位甚至歐盟層級的研究款項等也都挹注了可觀的投資在實踐知識轉移以便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換句話說知識轉移或許不會(也不應)取代傳統形式的學術研究但卻有可能成為英國大學未來發展的主流

舉 例 來 說 歐 盟 下 一 波 最 具 規 模 的 學 術 獎 助 業 務「 地 平 線 2020(Horizon 2020 Framework Programme 8簡稱 FP8)」預計在 2014 年公開招標但從 2013 年起便會開始徵求提案構想主軸放在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如健康醫療人口變遷食品安全永續農業helliphellip等)獲得獎助的研究提案不僅需要跨國合作也必須符合跨學科跨專業等前提要求因為「地平線 2020」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要幫歐盟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達到就業創新教育社會融合與氣候能源等五大面向的領先地位而獎助單位早已體認到面對這些重大且複雜的全球性社會議題時再也無法由單一學科領域的角度去思考而需要多方面的學者專家社群等共同解決

同樣的英國國內的學術獎助機構也開始遵循類似的路線獎助政策有四大原則第一格外注重跨領域穿領域的需求第二獎勵各種形式的合作無論是跨科系跨學院跨校園跨專業社群或跨國際皆可第三提倡大型長程的研究計畫第四強調社會影響力(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在內)因此我們也開始發現一個趨勢也就是不同贊助單位之間的通力合作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英國研究評議會(Research Council UK簡稱 RCUK)為了有效因應全球性的挑戰規劃了六個研究範疇每個範疇都由數個國家級的獎助單位共同支持但由其中一個單位負責主導例如「環境變遷」的研究範疇就有關於機械物理生化社會人文科技醫療與自然環境等七大獎助單位投下資源通力贊助最優秀最適切的研究計畫並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統籌協調

為了追逐競爭愈趨激烈但各方面報酬亦再不可同日而語的學術研究大餅許多英國高等學府也不斷想方設法提升所屬研究人員的兩大競爭力一是知識轉移另一則是跨領域和穿領域的溝通與思考能力以我個人所屬的里茲大學為例校方的努力大約可分成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獎項的投資亦即在校內的研究獎助項目裡增設了許多新的機會鼓勵各種學科背景的學者們無論資歷深淺均能投入知識轉移包括籌畫影展或博物館特展戲劇表演召開與業界或大眾面對面的座談helliphellip等目的可能是為了使某一研究計畫的執行更為周延也可能是為了讓某種研究成果獲得更廣泛的迴響

第二行政上的投資亦即在學校的行政體制內增闢知識轉移的系統任務不僅在為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7

獲獎的個人或團隊提供行政支援更要積極協助有意願的學者開拓知識轉移的管道例如探索開發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的潛能討論可能的商機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helliphellip等因為知識轉移本身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腦力激盪使這個過程不斷產生新意綻放令人振奮的火花

第三人才的培訓也就是在校園裡開設各種訓練課程並製造機會促進跨科際的互動與溝通畢竟「隔行如隔山」有跨科際的意願不一定就有跨科際的能力就我所參與過校方舉辦的多種培訓中學習接受媒體採訪的課程給了我一些磨練但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讓社會學者及理工學者們齊聚一堂的幾場座談會使不同背景的專家有機會聽取其他領域的思考邏輯共識的達成絕非一蹴可及但這些交流卻開啟了無窮的想像與可能的契機

國內刻正推動的【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無形中恰似呼應了英倫穿領域知識轉移的新思維希望對這股風起雲湧的浪潮做解析也能為國內跨科際溝通跨科際教育的努力提供某些實踐的創意和靈感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8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蔡明燁Research Fellow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University of Leeds UKEmail mtrawnsleyleedsacuk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12 May 2012

什麼是知識轉移

bull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Exchange EKThellip

bull 需求潮流運動

bull 特色Public Engagement amp 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impact cultural impact social impact policy impact etc)

bull 特色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什麼是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bull 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itybull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itybull 穿領域(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

bull 為什麼需要多跨穿領域(跨科際)o 解決複雜問題

o Funding 主導

UK Funding Policy Background

bull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itybullDesirability of collaborationbullLonger larger grants bull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Cross Research Council Themes

bullAddress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eded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Theme led by EPSRC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RCs

Aim ndash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ommunity life cultural experiences futur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bullpound138 million invested since 2008bull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Hubs led by Nottingham Newcastle and AberdeenbullSeven 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Theme led by EPSRC but involving also ESRC BBSRC NERC and STFC

Aim ndash to position the UK to meet it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argets and policy goals through world-class research and training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1 2

3 4

5 6

7 8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10: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10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一)

時間910- 955主講人 林崇熙教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現職國立雲林科技大

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

經歷臺灣科技與社會

究(S

TS

事長雲林縣社區希望

聯盟協進會理事長古

蹟歷史建築聚落審議委

員博物館典藏委員

環評委員環境教育審

議委員社區營造推動

委員文教基金會董事

專書著作《跨域建

博物館學》《台

灣產業史博物館展示規

劃》《文化資產的誕

生》《老街新生

社區再造》等

研究興趣文化資產

科技與社會博物館

文化產業拼裝車檳

通訊住址雲林縣斗六

市大學路三段123

linch

y

un

teched

utw

攝影辜琪鈞

11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一 從社會議題的 holistic 式特質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1 當前個人社群社會的諸多重大議題都不是既有學科典範所能解決

2 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科學爭議

3 經濟學知識無法解決經濟困境

4 社會學知識無法解決社會問題

5 問題無法在既有情境得到解決

6 社會議題具有高度的跨領域性經常需同時觀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知識族群性別hellip等議題而無法由單一學科來解決

二從知識發展史檢視跨領域的必要性

1 我們在見樹不見林的學術分類體系中逐漸失去全人式教養因而無法面對社會上 holistic 式問題

2 單一學科對於問題領域(problem domains)的界定有其特定性因而難以全貌地看待問題學科典範更是權力知識的堅固堡壘

3 典範性學科知識無法面對灰色地帶的社會議題

4 學術突破經常在於跨領域所開展的新問題新領域新方法

12

三 從文化天人物我觀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人組織社會終其一生都需面對天人物我觀諸面向議題

2 人與天關係之價值理念議題信仰宗教哲學hellip等

3 人與人關係之社會運作議題政府組織法令宗族hellip等

4 人與物關係之環境掌握議題科學技術產業hellip等

5 人與自我關係之生命成長議題進修修行美學救贖hellip等

6 大學專業水準或產業水準不易提昇不在於經費多寡而在於只著重專業知識技能之為「物」而忽略了必要的「天」「人」「我」等面向

7 社會問題經常來自於天人物我觀系統性的失衡尤其是以「物」來凌駕於「天」「人」「我」之上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3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四 從社會發展進程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從跨領域比較來瞭解文化共構性

2 從文化共構性的階段性發展中瞭解當前台灣社會進展至第三階段因而需要高度的跨領域瞭解與合作

工業 學術研究 文化資產第一階段 汽車零組件製造 現象觀察理論套用

研究單一文資資源指認

第二階段 汽車成品組裝 個別型研究 區域文資資源調查第三階段 汽車系統規劃設計與

製造整合型研究 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整合

第四階段 汽車生產的支持網絡 學術研究的社會支持網絡

文化資產社會支持網路

第五階段 汽車文化 優良學術文化 新文化生態

五 結論

大學應該作為社會良心回應當前社會重大議題與前瞻地思考社會未來此既非當前學術分科典範所能企及就需以跨領域為之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4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二)

時間1000~1045主講人 蔡明燁研究員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學博

士曾任國內報社記

者電視編劇等職並

曾長期在英國為《中國

時報》開卷版及國家圖

書館的《全國新書資訊

月刊》撰寫書評也曾

為傳訊電視倫敦分部採

訪製作過一系列有關

英國書市的專題報導

 現

學(U

niv

er

sit

y o

f N

ottin

gham

)亞洲太平

洋研究所(In

stitute o

f A

sia-Pacific S

tud

ies

研究員以及英國國

會(B

ritish

Inte

rna

tion

al S

tud

ies

Asso

ciation

)新聞編

輯致力於寫作及翻譯

的工作

攝影辜琪鈞

15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穿領域科學傳播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文蔡明燁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

今年初外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廣告徵求北英格蘭幾個不同姓氏的志願者響應一個基因調查的研究計畫因為外子的姓氏恰好符合計畫的需求所以我們就在ㄧ個指定的時間去了公告的地點 當天現場來了將近上百人甚至包括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一位地區性廣播電台記者以及一個製作公司的外景小組他們正在幫 BBC 拍攝一個長達八集的電視紀錄片【不列顛的故事】(Great British Story)發現探討的內容有謀合之處便決定和該研究計畫互助合作

三名研究人員分別從基因學姓氏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向大家簡介了研究計畫解釋因為多數人從父姓而男性則是從父親處遺傳了 Y 染色體許多研究已確認某一種 Y 染色體往往和某一個姓氏呈現特殊關聯且多數姓氏又會和某一地理區域具有特殊淵源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如能鎖定某幾個地區某些特殊姓氏無血緣關係之男性 DNA就有可能追蹤不同的 Y 染色體族群在歷史洪流中的分佈與流動狀況該研究計畫目前將焦點放在保有北歐維京人(Norse Vikings)遺址的北英格蘭地區同時在某些個案中他們會把 Y 染色體的研究結果拿來跟線粒體 DNA(由母親處遺傳而得)的研究分析以及從雙親處遺傳而得的 DNA 片段進行對比

在聚會現場研究人員向志願者們取得了計畫所需的 DNA一一編號解釋研究計畫將會如何保護隱私權研究道德等細節並說明當整個計畫結案以後志願者們將會收到有關個人的 Y 染色體數據資料同時整體的研究結果除了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之外也將被公布於研究計畫的網站中

當一切流程結束時志願者們並未一哄而散許多人留下來彼此聊天更多人選擇向研究人員詢長問短特別是團隊中的姓氏學家與社會學家最忙碌連外子和我都忍不住去湊熱鬧發現大家都對自己姓氏的由來和祖先的歷史充滿了好奇與想像最愛問自己的姓氏意義為何如何演變成今日形貌發源地在哪裡諸如此類的問題而研究者們也顯得樂此不疲和沒有專業背景的現場民眾打成一片達到了充分的交流

這種結合數個研究領域並在研究流程中無論是作業前中抑或後期包含了校園外的互動與社會面向之思考的研究活動是近幾年來在英國大學蔚為風潮的新趨勢稱為「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重點在提倡並強調學術研究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力

在「知識轉移」正式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以前類似的概念約莫就是技術轉移還有專利權的申請而這通常被視為理工醫學方面的專家可能比較需要注重的問題人文社會學者們多半連想都不曾想過只要研究論文能被刊載或有書籍出版或可以在學術會議中提出報告一般就認為達到了傳播研究結果的宗旨

新工黨在 1997 年組閣後的十幾年間對英國的大學教育進行了好幾項體制上的改革

16

其中之一便是大學學費的付費問題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反彈不過改革提案終究還是通過了英格蘭的大學生們先是每年要繳一千英鎊的學費(合約新台幣五萬元)數年後調高到三千英鎊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主政以後最近又調高到了九千英鎊雖然學費的改革方案有很多配套措施本文意不在此而是要指出大學收費的需求使英國政府調整了許多學術政策方面的用語以期向選民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訴求證明大學教育的價值以及學術研究在社會上可能發揮的功效最後終於形成了這股推動多領域跨領域和穿領域的知識轉移浪潮

無可諱言英國學界並非人人都張開雙手擁抱這股浪潮事實上很多大學教授消極抵抗乃至積極反對知識轉移他們擔心所謂「知識轉移」和「社會影響力」的眼光過於短視近利根本與大學之理念背道而馳再說什麼是學術研究的社會影響力是經濟利益嗎文化提昇嗎還是國家政策或民眾思想的轉變應該用什麼指標何種時程又應如何衡量這些影響力諸多細節至今依然莫衷一是

然而儘管知識轉移尚處於摸索階段校園內外的支持者卻日益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五年來許多英國大學內部已經衍生出了層層相應的機制用於鼓勵各種跨科際跨社群(如結合產官學)的對話與橫向思考同時國家級的學術資助單位甚至歐盟層級的研究款項等也都挹注了可觀的投資在實踐知識轉移以便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換句話說知識轉移或許不會(也不應)取代傳統形式的學術研究但卻有可能成為英國大學未來發展的主流

舉 例 來 說 歐 盟 下 一 波 最 具 規 模 的 學 術 獎 助 業 務「 地 平 線 2020(Horizon 2020 Framework Programme 8簡稱 FP8)」預計在 2014 年公開招標但從 2013 年起便會開始徵求提案構想主軸放在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如健康醫療人口變遷食品安全永續農業helliphellip等)獲得獎助的研究提案不僅需要跨國合作也必須符合跨學科跨專業等前提要求因為「地平線 2020」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要幫歐盟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達到就業創新教育社會融合與氣候能源等五大面向的領先地位而獎助單位早已體認到面對這些重大且複雜的全球性社會議題時再也無法由單一學科領域的角度去思考而需要多方面的學者專家社群等共同解決

同樣的英國國內的學術獎助機構也開始遵循類似的路線獎助政策有四大原則第一格外注重跨領域穿領域的需求第二獎勵各種形式的合作無論是跨科系跨學院跨校園跨專業社群或跨國際皆可第三提倡大型長程的研究計畫第四強調社會影響力(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在內)因此我們也開始發現一個趨勢也就是不同贊助單位之間的通力合作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英國研究評議會(Research Council UK簡稱 RCUK)為了有效因應全球性的挑戰規劃了六個研究範疇每個範疇都由數個國家級的獎助單位共同支持但由其中一個單位負責主導例如「環境變遷」的研究範疇就有關於機械物理生化社會人文科技醫療與自然環境等七大獎助單位投下資源通力贊助最優秀最適切的研究計畫並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統籌協調

為了追逐競爭愈趨激烈但各方面報酬亦再不可同日而語的學術研究大餅許多英國高等學府也不斷想方設法提升所屬研究人員的兩大競爭力一是知識轉移另一則是跨領域和穿領域的溝通與思考能力以我個人所屬的里茲大學為例校方的努力大約可分成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獎項的投資亦即在校內的研究獎助項目裡增設了許多新的機會鼓勵各種學科背景的學者們無論資歷深淺均能投入知識轉移包括籌畫影展或博物館特展戲劇表演召開與業界或大眾面對面的座談helliphellip等目的可能是為了使某一研究計畫的執行更為周延也可能是為了讓某種研究成果獲得更廣泛的迴響

第二行政上的投資亦即在學校的行政體制內增闢知識轉移的系統任務不僅在為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7

獲獎的個人或團隊提供行政支援更要積極協助有意願的學者開拓知識轉移的管道例如探索開發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的潛能討論可能的商機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helliphellip等因為知識轉移本身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腦力激盪使這個過程不斷產生新意綻放令人振奮的火花

第三人才的培訓也就是在校園裡開設各種訓練課程並製造機會促進跨科際的互動與溝通畢竟「隔行如隔山」有跨科際的意願不一定就有跨科際的能力就我所參與過校方舉辦的多種培訓中學習接受媒體採訪的課程給了我一些磨練但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讓社會學者及理工學者們齊聚一堂的幾場座談會使不同背景的專家有機會聽取其他領域的思考邏輯共識的達成絕非一蹴可及但這些交流卻開啟了無窮的想像與可能的契機

國內刻正推動的【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無形中恰似呼應了英倫穿領域知識轉移的新思維希望對這股風起雲湧的浪潮做解析也能為國內跨科際溝通跨科際教育的努力提供某些實踐的創意和靈感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8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蔡明燁Research Fellow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University of Leeds UKEmail mtrawnsleyleedsacuk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12 May 2012

什麼是知識轉移

bull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Exchange EKThellip

bull 需求潮流運動

bull 特色Public Engagement amp 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impact cultural impact social impact policy impact etc)

bull 特色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什麼是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bull 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itybull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itybull 穿領域(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

bull 為什麼需要多跨穿領域(跨科際)o 解決複雜問題

o Funding 主導

UK Funding Policy Background

bull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itybullDesirability of collaborationbullLonger larger grants bull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Cross Research Council Themes

bullAddress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eded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Theme led by EPSRC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RCs

Aim ndash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ommunity life cultural experiences futur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bullpound138 million invested since 2008bull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Hubs led by Nottingham Newcastle and AberdeenbullSeven 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Theme led by EPSRC but involving also ESRC BBSRC NERC and STFC

Aim ndash to position the UK to meet it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argets and policy goals through world-class research and training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1 2

3 4

5 6

7 8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11: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11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跨不跨有關係台灣高等教育必要的多重跨領域

林崇熙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一 從社會議題的 holistic 式特質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1 當前個人社群社會的諸多重大議題都不是既有學科典範所能解決

2 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科學爭議

3 經濟學知識無法解決經濟困境

4 社會學知識無法解決社會問題

5 問題無法在既有情境得到解決

6 社會議題具有高度的跨領域性經常需同時觀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知識族群性別hellip等議題而無法由單一學科來解決

二從知識發展史檢視跨領域的必要性

1 我們在見樹不見林的學術分類體系中逐漸失去全人式教養因而無法面對社會上 holistic 式問題

2 單一學科對於問題領域(problem domains)的界定有其特定性因而難以全貌地看待問題學科典範更是權力知識的堅固堡壘

3 典範性學科知識無法面對灰色地帶的社會議題

4 學術突破經常在於跨領域所開展的新問題新領域新方法

12

三 從文化天人物我觀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人組織社會終其一生都需面對天人物我觀諸面向議題

2 人與天關係之價值理念議題信仰宗教哲學hellip等

3 人與人關係之社會運作議題政府組織法令宗族hellip等

4 人與物關係之環境掌握議題科學技術產業hellip等

5 人與自我關係之生命成長議題進修修行美學救贖hellip等

6 大學專業水準或產業水準不易提昇不在於經費多寡而在於只著重專業知識技能之為「物」而忽略了必要的「天」「人」「我」等面向

7 社會問題經常來自於天人物我觀系統性的失衡尤其是以「物」來凌駕於「天」「人」「我」之上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3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四 從社會發展進程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從跨領域比較來瞭解文化共構性

2 從文化共構性的階段性發展中瞭解當前台灣社會進展至第三階段因而需要高度的跨領域瞭解與合作

工業 學術研究 文化資產第一階段 汽車零組件製造 現象觀察理論套用

研究單一文資資源指認

第二階段 汽車成品組裝 個別型研究 區域文資資源調查第三階段 汽車系統規劃設計與

製造整合型研究 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整合

第四階段 汽車生產的支持網絡 學術研究的社會支持網絡

文化資產社會支持網路

第五階段 汽車文化 優良學術文化 新文化生態

五 結論

大學應該作為社會良心回應當前社會重大議題與前瞻地思考社會未來此既非當前學術分科典範所能企及就需以跨領域為之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4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二)

時間1000~1045主講人 蔡明燁研究員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學博

士曾任國內報社記

者電視編劇等職並

曾長期在英國為《中國

時報》開卷版及國家圖

書館的《全國新書資訊

月刊》撰寫書評也曾

為傳訊電視倫敦分部採

訪製作過一系列有關

英國書市的專題報導

 現

學(U

niv

er

sit

y o

f N

ottin

gham

)亞洲太平

洋研究所(In

stitute o

f A

sia-Pacific S

tud

ies

研究員以及英國國

會(B

ritish

Inte

rna

tion

al S

tud

ies

Asso

ciation

)新聞編

輯致力於寫作及翻譯

的工作

攝影辜琪鈞

15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穿領域科學傳播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文蔡明燁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

今年初外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廣告徵求北英格蘭幾個不同姓氏的志願者響應一個基因調查的研究計畫因為外子的姓氏恰好符合計畫的需求所以我們就在ㄧ個指定的時間去了公告的地點 當天現場來了將近上百人甚至包括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一位地區性廣播電台記者以及一個製作公司的外景小組他們正在幫 BBC 拍攝一個長達八集的電視紀錄片【不列顛的故事】(Great British Story)發現探討的內容有謀合之處便決定和該研究計畫互助合作

三名研究人員分別從基因學姓氏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向大家簡介了研究計畫解釋因為多數人從父姓而男性則是從父親處遺傳了 Y 染色體許多研究已確認某一種 Y 染色體往往和某一個姓氏呈現特殊關聯且多數姓氏又會和某一地理區域具有特殊淵源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如能鎖定某幾個地區某些特殊姓氏無血緣關係之男性 DNA就有可能追蹤不同的 Y 染色體族群在歷史洪流中的分佈與流動狀況該研究計畫目前將焦點放在保有北歐維京人(Norse Vikings)遺址的北英格蘭地區同時在某些個案中他們會把 Y 染色體的研究結果拿來跟線粒體 DNA(由母親處遺傳而得)的研究分析以及從雙親處遺傳而得的 DNA 片段進行對比

在聚會現場研究人員向志願者們取得了計畫所需的 DNA一一編號解釋研究計畫將會如何保護隱私權研究道德等細節並說明當整個計畫結案以後志願者們將會收到有關個人的 Y 染色體數據資料同時整體的研究結果除了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之外也將被公布於研究計畫的網站中

當一切流程結束時志願者們並未一哄而散許多人留下來彼此聊天更多人選擇向研究人員詢長問短特別是團隊中的姓氏學家與社會學家最忙碌連外子和我都忍不住去湊熱鬧發現大家都對自己姓氏的由來和祖先的歷史充滿了好奇與想像最愛問自己的姓氏意義為何如何演變成今日形貌發源地在哪裡諸如此類的問題而研究者們也顯得樂此不疲和沒有專業背景的現場民眾打成一片達到了充分的交流

這種結合數個研究領域並在研究流程中無論是作業前中抑或後期包含了校園外的互動與社會面向之思考的研究活動是近幾年來在英國大學蔚為風潮的新趨勢稱為「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重點在提倡並強調學術研究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力

在「知識轉移」正式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以前類似的概念約莫就是技術轉移還有專利權的申請而這通常被視為理工醫學方面的專家可能比較需要注重的問題人文社會學者們多半連想都不曾想過只要研究論文能被刊載或有書籍出版或可以在學術會議中提出報告一般就認為達到了傳播研究結果的宗旨

新工黨在 1997 年組閣後的十幾年間對英國的大學教育進行了好幾項體制上的改革

16

其中之一便是大學學費的付費問題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反彈不過改革提案終究還是通過了英格蘭的大學生們先是每年要繳一千英鎊的學費(合約新台幣五萬元)數年後調高到三千英鎊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主政以後最近又調高到了九千英鎊雖然學費的改革方案有很多配套措施本文意不在此而是要指出大學收費的需求使英國政府調整了許多學術政策方面的用語以期向選民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訴求證明大學教育的價值以及學術研究在社會上可能發揮的功效最後終於形成了這股推動多領域跨領域和穿領域的知識轉移浪潮

無可諱言英國學界並非人人都張開雙手擁抱這股浪潮事實上很多大學教授消極抵抗乃至積極反對知識轉移他們擔心所謂「知識轉移」和「社會影響力」的眼光過於短視近利根本與大學之理念背道而馳再說什麼是學術研究的社會影響力是經濟利益嗎文化提昇嗎還是國家政策或民眾思想的轉變應該用什麼指標何種時程又應如何衡量這些影響力諸多細節至今依然莫衷一是

然而儘管知識轉移尚處於摸索階段校園內外的支持者卻日益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五年來許多英國大學內部已經衍生出了層層相應的機制用於鼓勵各種跨科際跨社群(如結合產官學)的對話與橫向思考同時國家級的學術資助單位甚至歐盟層級的研究款項等也都挹注了可觀的投資在實踐知識轉移以便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換句話說知識轉移或許不會(也不應)取代傳統形式的學術研究但卻有可能成為英國大學未來發展的主流

舉 例 來 說 歐 盟 下 一 波 最 具 規 模 的 學 術 獎 助 業 務「 地 平 線 2020(Horizon 2020 Framework Programme 8簡稱 FP8)」預計在 2014 年公開招標但從 2013 年起便會開始徵求提案構想主軸放在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如健康醫療人口變遷食品安全永續農業helliphellip等)獲得獎助的研究提案不僅需要跨國合作也必須符合跨學科跨專業等前提要求因為「地平線 2020」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要幫歐盟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達到就業創新教育社會融合與氣候能源等五大面向的領先地位而獎助單位早已體認到面對這些重大且複雜的全球性社會議題時再也無法由單一學科領域的角度去思考而需要多方面的學者專家社群等共同解決

同樣的英國國內的學術獎助機構也開始遵循類似的路線獎助政策有四大原則第一格外注重跨領域穿領域的需求第二獎勵各種形式的合作無論是跨科系跨學院跨校園跨專業社群或跨國際皆可第三提倡大型長程的研究計畫第四強調社會影響力(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在內)因此我們也開始發現一個趨勢也就是不同贊助單位之間的通力合作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英國研究評議會(Research Council UK簡稱 RCUK)為了有效因應全球性的挑戰規劃了六個研究範疇每個範疇都由數個國家級的獎助單位共同支持但由其中一個單位負責主導例如「環境變遷」的研究範疇就有關於機械物理生化社會人文科技醫療與自然環境等七大獎助單位投下資源通力贊助最優秀最適切的研究計畫並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統籌協調

為了追逐競爭愈趨激烈但各方面報酬亦再不可同日而語的學術研究大餅許多英國高等學府也不斷想方設法提升所屬研究人員的兩大競爭力一是知識轉移另一則是跨領域和穿領域的溝通與思考能力以我個人所屬的里茲大學為例校方的努力大約可分成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獎項的投資亦即在校內的研究獎助項目裡增設了許多新的機會鼓勵各種學科背景的學者們無論資歷深淺均能投入知識轉移包括籌畫影展或博物館特展戲劇表演召開與業界或大眾面對面的座談helliphellip等目的可能是為了使某一研究計畫的執行更為周延也可能是為了讓某種研究成果獲得更廣泛的迴響

第二行政上的投資亦即在學校的行政體制內增闢知識轉移的系統任務不僅在為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7

獲獎的個人或團隊提供行政支援更要積極協助有意願的學者開拓知識轉移的管道例如探索開發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的潛能討論可能的商機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helliphellip等因為知識轉移本身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腦力激盪使這個過程不斷產生新意綻放令人振奮的火花

第三人才的培訓也就是在校園裡開設各種訓練課程並製造機會促進跨科際的互動與溝通畢竟「隔行如隔山」有跨科際的意願不一定就有跨科際的能力就我所參與過校方舉辦的多種培訓中學習接受媒體採訪的課程給了我一些磨練但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讓社會學者及理工學者們齊聚一堂的幾場座談會使不同背景的專家有機會聽取其他領域的思考邏輯共識的達成絕非一蹴可及但這些交流卻開啟了無窮的想像與可能的契機

國內刻正推動的【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無形中恰似呼應了英倫穿領域知識轉移的新思維希望對這股風起雲湧的浪潮做解析也能為國內跨科際溝通跨科際教育的努力提供某些實踐的創意和靈感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8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蔡明燁Research Fellow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University of Leeds UKEmail mtrawnsleyleedsacuk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12 May 2012

什麼是知識轉移

bull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Exchange EKThellip

bull 需求潮流運動

bull 特色Public Engagement amp 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impact cultural impact social impact policy impact etc)

bull 特色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什麼是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bull 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itybull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itybull 穿領域(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

bull 為什麼需要多跨穿領域(跨科際)o 解決複雜問題

o Funding 主導

UK Funding Policy Background

bull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itybullDesirability of collaborationbullLonger larger grants bull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Cross Research Council Themes

bullAddress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eded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Theme led by EPSRC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RCs

Aim ndash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ommunity life cultural experiences futur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bullpound138 million invested since 2008bull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Hubs led by Nottingham Newcastle and AberdeenbullSeven 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Theme led by EPSRC but involving also ESRC BBSRC NERC and STFC

Aim ndash to position the UK to meet it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argets and policy goals through world-class research and training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1 2

3 4

5 6

7 8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12: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12

三 從文化天人物我觀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人組織社會終其一生都需面對天人物我觀諸面向議題

2 人與天關係之價值理念議題信仰宗教哲學hellip等

3 人與人關係之社會運作議題政府組織法令宗族hellip等

4 人與物關係之環境掌握議題科學技術產業hellip等

5 人與自我關係之生命成長議題進修修行美學救贖hellip等

6 大學專業水準或產業水準不易提昇不在於經費多寡而在於只著重專業知識技能之為「物」而忽略了必要的「天」「人」「我」等面向

7 社會問題經常來自於天人物我觀系統性的失衡尤其是以「物」來凌駕於「天」「人」「我」之上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3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四 從社會發展進程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從跨領域比較來瞭解文化共構性

2 從文化共構性的階段性發展中瞭解當前台灣社會進展至第三階段因而需要高度的跨領域瞭解與合作

工業 學術研究 文化資產第一階段 汽車零組件製造 現象觀察理論套用

研究單一文資資源指認

第二階段 汽車成品組裝 個別型研究 區域文資資源調查第三階段 汽車系統規劃設計與

製造整合型研究 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整合

第四階段 汽車生產的支持網絡 學術研究的社會支持網絡

文化資產社會支持網路

第五階段 汽車文化 優良學術文化 新文化生態

五 結論

大學應該作為社會良心回應當前社會重大議題與前瞻地思考社會未來此既非當前學術分科典範所能企及就需以跨領域為之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4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二)

時間1000~1045主講人 蔡明燁研究員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學博

士曾任國內報社記

者電視編劇等職並

曾長期在英國為《中國

時報》開卷版及國家圖

書館的《全國新書資訊

月刊》撰寫書評也曾

為傳訊電視倫敦分部採

訪製作過一系列有關

英國書市的專題報導

 現

學(U

niv

er

sit

y o

f N

ottin

gham

)亞洲太平

洋研究所(In

stitute o

f A

sia-Pacific S

tud

ies

研究員以及英國國

會(B

ritish

Inte

rna

tion

al S

tud

ies

Asso

ciation

)新聞編

輯致力於寫作及翻譯

的工作

攝影辜琪鈞

15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穿領域科學傳播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文蔡明燁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

今年初外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廣告徵求北英格蘭幾個不同姓氏的志願者響應一個基因調查的研究計畫因為外子的姓氏恰好符合計畫的需求所以我們就在ㄧ個指定的時間去了公告的地點 當天現場來了將近上百人甚至包括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一位地區性廣播電台記者以及一個製作公司的外景小組他們正在幫 BBC 拍攝一個長達八集的電視紀錄片【不列顛的故事】(Great British Story)發現探討的內容有謀合之處便決定和該研究計畫互助合作

三名研究人員分別從基因學姓氏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向大家簡介了研究計畫解釋因為多數人從父姓而男性則是從父親處遺傳了 Y 染色體許多研究已確認某一種 Y 染色體往往和某一個姓氏呈現特殊關聯且多數姓氏又會和某一地理區域具有特殊淵源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如能鎖定某幾個地區某些特殊姓氏無血緣關係之男性 DNA就有可能追蹤不同的 Y 染色體族群在歷史洪流中的分佈與流動狀況該研究計畫目前將焦點放在保有北歐維京人(Norse Vikings)遺址的北英格蘭地區同時在某些個案中他們會把 Y 染色體的研究結果拿來跟線粒體 DNA(由母親處遺傳而得)的研究分析以及從雙親處遺傳而得的 DNA 片段進行對比

在聚會現場研究人員向志願者們取得了計畫所需的 DNA一一編號解釋研究計畫將會如何保護隱私權研究道德等細節並說明當整個計畫結案以後志願者們將會收到有關個人的 Y 染色體數據資料同時整體的研究結果除了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之外也將被公布於研究計畫的網站中

當一切流程結束時志願者們並未一哄而散許多人留下來彼此聊天更多人選擇向研究人員詢長問短特別是團隊中的姓氏學家與社會學家最忙碌連外子和我都忍不住去湊熱鬧發現大家都對自己姓氏的由來和祖先的歷史充滿了好奇與想像最愛問自己的姓氏意義為何如何演變成今日形貌發源地在哪裡諸如此類的問題而研究者們也顯得樂此不疲和沒有專業背景的現場民眾打成一片達到了充分的交流

這種結合數個研究領域並在研究流程中無論是作業前中抑或後期包含了校園外的互動與社會面向之思考的研究活動是近幾年來在英國大學蔚為風潮的新趨勢稱為「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重點在提倡並強調學術研究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力

在「知識轉移」正式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以前類似的概念約莫就是技術轉移還有專利權的申請而這通常被視為理工醫學方面的專家可能比較需要注重的問題人文社會學者們多半連想都不曾想過只要研究論文能被刊載或有書籍出版或可以在學術會議中提出報告一般就認為達到了傳播研究結果的宗旨

新工黨在 1997 年組閣後的十幾年間對英國的大學教育進行了好幾項體制上的改革

16

其中之一便是大學學費的付費問題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反彈不過改革提案終究還是通過了英格蘭的大學生們先是每年要繳一千英鎊的學費(合約新台幣五萬元)數年後調高到三千英鎊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主政以後最近又調高到了九千英鎊雖然學費的改革方案有很多配套措施本文意不在此而是要指出大學收費的需求使英國政府調整了許多學術政策方面的用語以期向選民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訴求證明大學教育的價值以及學術研究在社會上可能發揮的功效最後終於形成了這股推動多領域跨領域和穿領域的知識轉移浪潮

無可諱言英國學界並非人人都張開雙手擁抱這股浪潮事實上很多大學教授消極抵抗乃至積極反對知識轉移他們擔心所謂「知識轉移」和「社會影響力」的眼光過於短視近利根本與大學之理念背道而馳再說什麼是學術研究的社會影響力是經濟利益嗎文化提昇嗎還是國家政策或民眾思想的轉變應該用什麼指標何種時程又應如何衡量這些影響力諸多細節至今依然莫衷一是

然而儘管知識轉移尚處於摸索階段校園內外的支持者卻日益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五年來許多英國大學內部已經衍生出了層層相應的機制用於鼓勵各種跨科際跨社群(如結合產官學)的對話與橫向思考同時國家級的學術資助單位甚至歐盟層級的研究款項等也都挹注了可觀的投資在實踐知識轉移以便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換句話說知識轉移或許不會(也不應)取代傳統形式的學術研究但卻有可能成為英國大學未來發展的主流

舉 例 來 說 歐 盟 下 一 波 最 具 規 模 的 學 術 獎 助 業 務「 地 平 線 2020(Horizon 2020 Framework Programme 8簡稱 FP8)」預計在 2014 年公開招標但從 2013 年起便會開始徵求提案構想主軸放在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如健康醫療人口變遷食品安全永續農業helliphellip等)獲得獎助的研究提案不僅需要跨國合作也必須符合跨學科跨專業等前提要求因為「地平線 2020」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要幫歐盟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達到就業創新教育社會融合與氣候能源等五大面向的領先地位而獎助單位早已體認到面對這些重大且複雜的全球性社會議題時再也無法由單一學科領域的角度去思考而需要多方面的學者專家社群等共同解決

同樣的英國國內的學術獎助機構也開始遵循類似的路線獎助政策有四大原則第一格外注重跨領域穿領域的需求第二獎勵各種形式的合作無論是跨科系跨學院跨校園跨專業社群或跨國際皆可第三提倡大型長程的研究計畫第四強調社會影響力(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在內)因此我們也開始發現一個趨勢也就是不同贊助單位之間的通力合作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英國研究評議會(Research Council UK簡稱 RCUK)為了有效因應全球性的挑戰規劃了六個研究範疇每個範疇都由數個國家級的獎助單位共同支持但由其中一個單位負責主導例如「環境變遷」的研究範疇就有關於機械物理生化社會人文科技醫療與自然環境等七大獎助單位投下資源通力贊助最優秀最適切的研究計畫並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統籌協調

為了追逐競爭愈趨激烈但各方面報酬亦再不可同日而語的學術研究大餅許多英國高等學府也不斷想方設法提升所屬研究人員的兩大競爭力一是知識轉移另一則是跨領域和穿領域的溝通與思考能力以我個人所屬的里茲大學為例校方的努力大約可分成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獎項的投資亦即在校內的研究獎助項目裡增設了許多新的機會鼓勵各種學科背景的學者們無論資歷深淺均能投入知識轉移包括籌畫影展或博物館特展戲劇表演召開與業界或大眾面對面的座談helliphellip等目的可能是為了使某一研究計畫的執行更為周延也可能是為了讓某種研究成果獲得更廣泛的迴響

第二行政上的投資亦即在學校的行政體制內增闢知識轉移的系統任務不僅在為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7

獲獎的個人或團隊提供行政支援更要積極協助有意願的學者開拓知識轉移的管道例如探索開發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的潛能討論可能的商機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helliphellip等因為知識轉移本身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腦力激盪使這個過程不斷產生新意綻放令人振奮的火花

第三人才的培訓也就是在校園裡開設各種訓練課程並製造機會促進跨科際的互動與溝通畢竟「隔行如隔山」有跨科際的意願不一定就有跨科際的能力就我所參與過校方舉辦的多種培訓中學習接受媒體採訪的課程給了我一些磨練但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讓社會學者及理工學者們齊聚一堂的幾場座談會使不同背景的專家有機會聽取其他領域的思考邏輯共識的達成絕非一蹴可及但這些交流卻開啟了無窮的想像與可能的契機

國內刻正推動的【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無形中恰似呼應了英倫穿領域知識轉移的新思維希望對這股風起雲湧的浪潮做解析也能為國內跨科際溝通跨科際教育的努力提供某些實踐的創意和靈感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8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蔡明燁Research Fellow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University of Leeds UKEmail mtrawnsleyleedsacuk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12 May 2012

什麼是知識轉移

bull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Exchange EKThellip

bull 需求潮流運動

bull 特色Public Engagement amp 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impact cultural impact social impact policy impact etc)

bull 特色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什麼是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bull 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itybull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itybull 穿領域(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

bull 為什麼需要多跨穿領域(跨科際)o 解決複雜問題

o Funding 主導

UK Funding Policy Background

bull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itybullDesirability of collaborationbullLonger larger grants bull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Cross Research Council Themes

bullAddress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eded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Theme led by EPSRC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RCs

Aim ndash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ommunity life cultural experiences futur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bullpound138 million invested since 2008bull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Hubs led by Nottingham Newcastle and AberdeenbullSeven 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Theme led by EPSRC but involving also ESRC BBSRC NERC and STFC

Aim ndash to position the UK to meet it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argets and policy goals through world-class research and training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1 2

3 4

5 6

7 8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13: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13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四 從社會發展進程來看跨領域的必要性

1 從跨領域比較來瞭解文化共構性

2 從文化共構性的階段性發展中瞭解當前台灣社會進展至第三階段因而需要高度的跨領域瞭解與合作

工業 學術研究 文化資產第一階段 汽車零組件製造 現象觀察理論套用

研究單一文資資源指認

第二階段 汽車成品組裝 個別型研究 區域文資資源調查第三階段 汽車系統規劃設計與

製造整合型研究 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整合

第四階段 汽車生產的支持網絡 學術研究的社會支持網絡

文化資產社會支持網路

第五階段 汽車文化 優良學術文化 新文化生態

五 結論

大學應該作為社會良心回應當前社會重大議題與前瞻地思考社會未來此既非當前學術分科典範所能企及就需以跨領域為之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4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二)

時間1000~1045主講人 蔡明燁研究員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學博

士曾任國內報社記

者電視編劇等職並

曾長期在英國為《中國

時報》開卷版及國家圖

書館的《全國新書資訊

月刊》撰寫書評也曾

為傳訊電視倫敦分部採

訪製作過一系列有關

英國書市的專題報導

 現

學(U

niv

er

sit

y o

f N

ottin

gham

)亞洲太平

洋研究所(In

stitute o

f A

sia-Pacific S

tud

ies

研究員以及英國國

會(B

ritish

Inte

rna

tion

al S

tud

ies

Asso

ciation

)新聞編

輯致力於寫作及翻譯

的工作

攝影辜琪鈞

15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穿領域科學傳播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文蔡明燁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

今年初外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廣告徵求北英格蘭幾個不同姓氏的志願者響應一個基因調查的研究計畫因為外子的姓氏恰好符合計畫的需求所以我們就在ㄧ個指定的時間去了公告的地點 當天現場來了將近上百人甚至包括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一位地區性廣播電台記者以及一個製作公司的外景小組他們正在幫 BBC 拍攝一個長達八集的電視紀錄片【不列顛的故事】(Great British Story)發現探討的內容有謀合之處便決定和該研究計畫互助合作

三名研究人員分別從基因學姓氏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向大家簡介了研究計畫解釋因為多數人從父姓而男性則是從父親處遺傳了 Y 染色體許多研究已確認某一種 Y 染色體往往和某一個姓氏呈現特殊關聯且多數姓氏又會和某一地理區域具有特殊淵源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如能鎖定某幾個地區某些特殊姓氏無血緣關係之男性 DNA就有可能追蹤不同的 Y 染色體族群在歷史洪流中的分佈與流動狀況該研究計畫目前將焦點放在保有北歐維京人(Norse Vikings)遺址的北英格蘭地區同時在某些個案中他們會把 Y 染色體的研究結果拿來跟線粒體 DNA(由母親處遺傳而得)的研究分析以及從雙親處遺傳而得的 DNA 片段進行對比

在聚會現場研究人員向志願者們取得了計畫所需的 DNA一一編號解釋研究計畫將會如何保護隱私權研究道德等細節並說明當整個計畫結案以後志願者們將會收到有關個人的 Y 染色體數據資料同時整體的研究結果除了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之外也將被公布於研究計畫的網站中

當一切流程結束時志願者們並未一哄而散許多人留下來彼此聊天更多人選擇向研究人員詢長問短特別是團隊中的姓氏學家與社會學家最忙碌連外子和我都忍不住去湊熱鬧發現大家都對自己姓氏的由來和祖先的歷史充滿了好奇與想像最愛問自己的姓氏意義為何如何演變成今日形貌發源地在哪裡諸如此類的問題而研究者們也顯得樂此不疲和沒有專業背景的現場民眾打成一片達到了充分的交流

這種結合數個研究領域並在研究流程中無論是作業前中抑或後期包含了校園外的互動與社會面向之思考的研究活動是近幾年來在英國大學蔚為風潮的新趨勢稱為「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重點在提倡並強調學術研究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力

在「知識轉移」正式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以前類似的概念約莫就是技術轉移還有專利權的申請而這通常被視為理工醫學方面的專家可能比較需要注重的問題人文社會學者們多半連想都不曾想過只要研究論文能被刊載或有書籍出版或可以在學術會議中提出報告一般就認為達到了傳播研究結果的宗旨

新工黨在 1997 年組閣後的十幾年間對英國的大學教育進行了好幾項體制上的改革

16

其中之一便是大學學費的付費問題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反彈不過改革提案終究還是通過了英格蘭的大學生們先是每年要繳一千英鎊的學費(合約新台幣五萬元)數年後調高到三千英鎊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主政以後最近又調高到了九千英鎊雖然學費的改革方案有很多配套措施本文意不在此而是要指出大學收費的需求使英國政府調整了許多學術政策方面的用語以期向選民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訴求證明大學教育的價值以及學術研究在社會上可能發揮的功效最後終於形成了這股推動多領域跨領域和穿領域的知識轉移浪潮

無可諱言英國學界並非人人都張開雙手擁抱這股浪潮事實上很多大學教授消極抵抗乃至積極反對知識轉移他們擔心所謂「知識轉移」和「社會影響力」的眼光過於短視近利根本與大學之理念背道而馳再說什麼是學術研究的社會影響力是經濟利益嗎文化提昇嗎還是國家政策或民眾思想的轉變應該用什麼指標何種時程又應如何衡量這些影響力諸多細節至今依然莫衷一是

然而儘管知識轉移尚處於摸索階段校園內外的支持者卻日益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五年來許多英國大學內部已經衍生出了層層相應的機制用於鼓勵各種跨科際跨社群(如結合產官學)的對話與橫向思考同時國家級的學術資助單位甚至歐盟層級的研究款項等也都挹注了可觀的投資在實踐知識轉移以便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換句話說知識轉移或許不會(也不應)取代傳統形式的學術研究但卻有可能成為英國大學未來發展的主流

舉 例 來 說 歐 盟 下 一 波 最 具 規 模 的 學 術 獎 助 業 務「 地 平 線 2020(Horizon 2020 Framework Programme 8簡稱 FP8)」預計在 2014 年公開招標但從 2013 年起便會開始徵求提案構想主軸放在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如健康醫療人口變遷食品安全永續農業helliphellip等)獲得獎助的研究提案不僅需要跨國合作也必須符合跨學科跨專業等前提要求因為「地平線 2020」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要幫歐盟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達到就業創新教育社會融合與氣候能源等五大面向的領先地位而獎助單位早已體認到面對這些重大且複雜的全球性社會議題時再也無法由單一學科領域的角度去思考而需要多方面的學者專家社群等共同解決

同樣的英國國內的學術獎助機構也開始遵循類似的路線獎助政策有四大原則第一格外注重跨領域穿領域的需求第二獎勵各種形式的合作無論是跨科系跨學院跨校園跨專業社群或跨國際皆可第三提倡大型長程的研究計畫第四強調社會影響力(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在內)因此我們也開始發現一個趨勢也就是不同贊助單位之間的通力合作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英國研究評議會(Research Council UK簡稱 RCUK)為了有效因應全球性的挑戰規劃了六個研究範疇每個範疇都由數個國家級的獎助單位共同支持但由其中一個單位負責主導例如「環境變遷」的研究範疇就有關於機械物理生化社會人文科技醫療與自然環境等七大獎助單位投下資源通力贊助最優秀最適切的研究計畫並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統籌協調

為了追逐競爭愈趨激烈但各方面報酬亦再不可同日而語的學術研究大餅許多英國高等學府也不斷想方設法提升所屬研究人員的兩大競爭力一是知識轉移另一則是跨領域和穿領域的溝通與思考能力以我個人所屬的里茲大學為例校方的努力大約可分成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獎項的投資亦即在校內的研究獎助項目裡增設了許多新的機會鼓勵各種學科背景的學者們無論資歷深淺均能投入知識轉移包括籌畫影展或博物館特展戲劇表演召開與業界或大眾面對面的座談helliphellip等目的可能是為了使某一研究計畫的執行更為周延也可能是為了讓某種研究成果獲得更廣泛的迴響

第二行政上的投資亦即在學校的行政體制內增闢知識轉移的系統任務不僅在為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7

獲獎的個人或團隊提供行政支援更要積極協助有意願的學者開拓知識轉移的管道例如探索開發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的潛能討論可能的商機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helliphellip等因為知識轉移本身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腦力激盪使這個過程不斷產生新意綻放令人振奮的火花

第三人才的培訓也就是在校園裡開設各種訓練課程並製造機會促進跨科際的互動與溝通畢竟「隔行如隔山」有跨科際的意願不一定就有跨科際的能力就我所參與過校方舉辦的多種培訓中學習接受媒體採訪的課程給了我一些磨練但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讓社會學者及理工學者們齊聚一堂的幾場座談會使不同背景的專家有機會聽取其他領域的思考邏輯共識的達成絕非一蹴可及但這些交流卻開啟了無窮的想像與可能的契機

國內刻正推動的【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無形中恰似呼應了英倫穿領域知識轉移的新思維希望對這股風起雲湧的浪潮做解析也能為國內跨科際溝通跨科際教育的努力提供某些實踐的創意和靈感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8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蔡明燁Research Fellow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University of Leeds UKEmail mtrawnsleyleedsacuk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12 May 2012

什麼是知識轉移

bull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Exchange EKThellip

bull 需求潮流運動

bull 特色Public Engagement amp 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impact cultural impact social impact policy impact etc)

bull 特色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什麼是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bull 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itybull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itybull 穿領域(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

bull 為什麼需要多跨穿領域(跨科際)o 解決複雜問題

o Funding 主導

UK Funding Policy Background

bull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itybullDesirability of collaborationbullLonger larger grants bull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Cross Research Council Themes

bullAddress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eded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Theme led by EPSRC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RCs

Aim ndash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ommunity life cultural experiences futur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bullpound138 million invested since 2008bull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Hubs led by Nottingham Newcastle and AberdeenbullSeven 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Theme led by EPSRC but involving also ESRC BBSRC NERC and STFC

Aim ndash to position the UK to meet it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argets and policy goals through world-class research and training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1 2

3 4

5 6

7 8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14: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14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主題演講 (二)

時間1000~1045主講人 蔡明燁研究員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學博

士曾任國內報社記

者電視編劇等職並

曾長期在英國為《中國

時報》開卷版及國家圖

書館的《全國新書資訊

月刊》撰寫書評也曾

為傳訊電視倫敦分部採

訪製作過一系列有關

英國書市的專題報導

 現

學(U

niv

er

sit

y o

f N

ottin

gham

)亞洲太平

洋研究所(In

stitute o

f A

sia-Pacific S

tud

ies

研究員以及英國國

會(B

ritish

Inte

rna

tion

al S

tud

ies

Asso

ciation

)新聞編

輯致力於寫作及翻譯

的工作

攝影辜琪鈞

15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穿領域科學傳播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文蔡明燁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

今年初外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廣告徵求北英格蘭幾個不同姓氏的志願者響應一個基因調查的研究計畫因為外子的姓氏恰好符合計畫的需求所以我們就在ㄧ個指定的時間去了公告的地點 當天現場來了將近上百人甚至包括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一位地區性廣播電台記者以及一個製作公司的外景小組他們正在幫 BBC 拍攝一個長達八集的電視紀錄片【不列顛的故事】(Great British Story)發現探討的內容有謀合之處便決定和該研究計畫互助合作

三名研究人員分別從基因學姓氏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向大家簡介了研究計畫解釋因為多數人從父姓而男性則是從父親處遺傳了 Y 染色體許多研究已確認某一種 Y 染色體往往和某一個姓氏呈現特殊關聯且多數姓氏又會和某一地理區域具有特殊淵源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如能鎖定某幾個地區某些特殊姓氏無血緣關係之男性 DNA就有可能追蹤不同的 Y 染色體族群在歷史洪流中的分佈與流動狀況該研究計畫目前將焦點放在保有北歐維京人(Norse Vikings)遺址的北英格蘭地區同時在某些個案中他們會把 Y 染色體的研究結果拿來跟線粒體 DNA(由母親處遺傳而得)的研究分析以及從雙親處遺傳而得的 DNA 片段進行對比

在聚會現場研究人員向志願者們取得了計畫所需的 DNA一一編號解釋研究計畫將會如何保護隱私權研究道德等細節並說明當整個計畫結案以後志願者們將會收到有關個人的 Y 染色體數據資料同時整體的研究結果除了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之外也將被公布於研究計畫的網站中

當一切流程結束時志願者們並未一哄而散許多人留下來彼此聊天更多人選擇向研究人員詢長問短特別是團隊中的姓氏學家與社會學家最忙碌連外子和我都忍不住去湊熱鬧發現大家都對自己姓氏的由來和祖先的歷史充滿了好奇與想像最愛問自己的姓氏意義為何如何演變成今日形貌發源地在哪裡諸如此類的問題而研究者們也顯得樂此不疲和沒有專業背景的現場民眾打成一片達到了充分的交流

這種結合數個研究領域並在研究流程中無論是作業前中抑或後期包含了校園外的互動與社會面向之思考的研究活動是近幾年來在英國大學蔚為風潮的新趨勢稱為「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重點在提倡並強調學術研究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力

在「知識轉移」正式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以前類似的概念約莫就是技術轉移還有專利權的申請而這通常被視為理工醫學方面的專家可能比較需要注重的問題人文社會學者們多半連想都不曾想過只要研究論文能被刊載或有書籍出版或可以在學術會議中提出報告一般就認為達到了傳播研究結果的宗旨

新工黨在 1997 年組閣後的十幾年間對英國的大學教育進行了好幾項體制上的改革

16

其中之一便是大學學費的付費問題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反彈不過改革提案終究還是通過了英格蘭的大學生們先是每年要繳一千英鎊的學費(合約新台幣五萬元)數年後調高到三千英鎊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主政以後最近又調高到了九千英鎊雖然學費的改革方案有很多配套措施本文意不在此而是要指出大學收費的需求使英國政府調整了許多學術政策方面的用語以期向選民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訴求證明大學教育的價值以及學術研究在社會上可能發揮的功效最後終於形成了這股推動多領域跨領域和穿領域的知識轉移浪潮

無可諱言英國學界並非人人都張開雙手擁抱這股浪潮事實上很多大學教授消極抵抗乃至積極反對知識轉移他們擔心所謂「知識轉移」和「社會影響力」的眼光過於短視近利根本與大學之理念背道而馳再說什麼是學術研究的社會影響力是經濟利益嗎文化提昇嗎還是國家政策或民眾思想的轉變應該用什麼指標何種時程又應如何衡量這些影響力諸多細節至今依然莫衷一是

然而儘管知識轉移尚處於摸索階段校園內外的支持者卻日益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五年來許多英國大學內部已經衍生出了層層相應的機制用於鼓勵各種跨科際跨社群(如結合產官學)的對話與橫向思考同時國家級的學術資助單位甚至歐盟層級的研究款項等也都挹注了可觀的投資在實踐知識轉移以便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換句話說知識轉移或許不會(也不應)取代傳統形式的學術研究但卻有可能成為英國大學未來發展的主流

舉 例 來 說 歐 盟 下 一 波 最 具 規 模 的 學 術 獎 助 業 務「 地 平 線 2020(Horizon 2020 Framework Programme 8簡稱 FP8)」預計在 2014 年公開招標但從 2013 年起便會開始徵求提案構想主軸放在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如健康醫療人口變遷食品安全永續農業helliphellip等)獲得獎助的研究提案不僅需要跨國合作也必須符合跨學科跨專業等前提要求因為「地平線 2020」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要幫歐盟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達到就業創新教育社會融合與氣候能源等五大面向的領先地位而獎助單位早已體認到面對這些重大且複雜的全球性社會議題時再也無法由單一學科領域的角度去思考而需要多方面的學者專家社群等共同解決

同樣的英國國內的學術獎助機構也開始遵循類似的路線獎助政策有四大原則第一格外注重跨領域穿領域的需求第二獎勵各種形式的合作無論是跨科系跨學院跨校園跨專業社群或跨國際皆可第三提倡大型長程的研究計畫第四強調社會影響力(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在內)因此我們也開始發現一個趨勢也就是不同贊助單位之間的通力合作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英國研究評議會(Research Council UK簡稱 RCUK)為了有效因應全球性的挑戰規劃了六個研究範疇每個範疇都由數個國家級的獎助單位共同支持但由其中一個單位負責主導例如「環境變遷」的研究範疇就有關於機械物理生化社會人文科技醫療與自然環境等七大獎助單位投下資源通力贊助最優秀最適切的研究計畫並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統籌協調

為了追逐競爭愈趨激烈但各方面報酬亦再不可同日而語的學術研究大餅許多英國高等學府也不斷想方設法提升所屬研究人員的兩大競爭力一是知識轉移另一則是跨領域和穿領域的溝通與思考能力以我個人所屬的里茲大學為例校方的努力大約可分成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獎項的投資亦即在校內的研究獎助項目裡增設了許多新的機會鼓勵各種學科背景的學者們無論資歷深淺均能投入知識轉移包括籌畫影展或博物館特展戲劇表演召開與業界或大眾面對面的座談helliphellip等目的可能是為了使某一研究計畫的執行更為周延也可能是為了讓某種研究成果獲得更廣泛的迴響

第二行政上的投資亦即在學校的行政體制內增闢知識轉移的系統任務不僅在為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7

獲獎的個人或團隊提供行政支援更要積極協助有意願的學者開拓知識轉移的管道例如探索開發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的潛能討論可能的商機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helliphellip等因為知識轉移本身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腦力激盪使這個過程不斷產生新意綻放令人振奮的火花

第三人才的培訓也就是在校園裡開設各種訓練課程並製造機會促進跨科際的互動與溝通畢竟「隔行如隔山」有跨科際的意願不一定就有跨科際的能力就我所參與過校方舉辦的多種培訓中學習接受媒體採訪的課程給了我一些磨練但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讓社會學者及理工學者們齊聚一堂的幾場座談會使不同背景的專家有機會聽取其他領域的思考邏輯共識的達成絕非一蹴可及但這些交流卻開啟了無窮的想像與可能的契機

國內刻正推動的【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無形中恰似呼應了英倫穿領域知識轉移的新思維希望對這股風起雲湧的浪潮做解析也能為國內跨科際溝通跨科際教育的努力提供某些實踐的創意和靈感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8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蔡明燁Research Fellow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University of Leeds UKEmail mtrawnsleyleedsacuk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12 May 2012

什麼是知識轉移

bull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Exchange EKThellip

bull 需求潮流運動

bull 特色Public Engagement amp 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impact cultural impact social impact policy impact etc)

bull 特色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什麼是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bull 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itybull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itybull 穿領域(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

bull 為什麼需要多跨穿領域(跨科際)o 解決複雜問題

o Funding 主導

UK Funding Policy Background

bull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itybullDesirability of collaborationbullLonger larger grants bull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Cross Research Council Themes

bullAddress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eded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Theme led by EPSRC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RCs

Aim ndash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ommunity life cultural experiences futur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bullpound138 million invested since 2008bull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Hubs led by Nottingham Newcastle and AberdeenbullSeven 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Theme led by EPSRC but involving also ESRC BBSRC NERC and STFC

Aim ndash to position the UK to meet it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argets and policy goals through world-class research and training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1 2

3 4

5 6

7 8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15: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15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穿領域科學傳播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文蔡明燁 英國里茲大學傳播研究所

今年初外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廣告徵求北英格蘭幾個不同姓氏的志願者響應一個基因調查的研究計畫因為外子的姓氏恰好符合計畫的需求所以我們就在ㄧ個指定的時間去了公告的地點 當天現場來了將近上百人甚至包括英國廣播公司 BBC 的一位地區性廣播電台記者以及一個製作公司的外景小組他們正在幫 BBC 拍攝一個長達八集的電視紀錄片【不列顛的故事】(Great British Story)發現探討的內容有謀合之處便決定和該研究計畫互助合作

三名研究人員分別從基因學姓氏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向大家簡介了研究計畫解釋因為多數人從父姓而男性則是從父親處遺傳了 Y 染色體許多研究已確認某一種 Y 染色體往往和某一個姓氏呈現特殊關聯且多數姓氏又會和某一地理區域具有特殊淵源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如能鎖定某幾個地區某些特殊姓氏無血緣關係之男性 DNA就有可能追蹤不同的 Y 染色體族群在歷史洪流中的分佈與流動狀況該研究計畫目前將焦點放在保有北歐維京人(Norse Vikings)遺址的北英格蘭地區同時在某些個案中他們會把 Y 染色體的研究結果拿來跟線粒體 DNA(由母親處遺傳而得)的研究分析以及從雙親處遺傳而得的 DNA 片段進行對比

在聚會現場研究人員向志願者們取得了計畫所需的 DNA一一編號解釋研究計畫將會如何保護隱私權研究道德等細節並說明當整個計畫結案以後志願者們將會收到有關個人的 Y 染色體數據資料同時整體的研究結果除了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之外也將被公布於研究計畫的網站中

當一切流程結束時志願者們並未一哄而散許多人留下來彼此聊天更多人選擇向研究人員詢長問短特別是團隊中的姓氏學家與社會學家最忙碌連外子和我都忍不住去湊熱鬧發現大家都對自己姓氏的由來和祖先的歷史充滿了好奇與想像最愛問自己的姓氏意義為何如何演變成今日形貌發源地在哪裡諸如此類的問題而研究者們也顯得樂此不疲和沒有專業背景的現場民眾打成一片達到了充分的交流

這種結合數個研究領域並在研究流程中無論是作業前中抑或後期包含了校園外的互動與社會面向之思考的研究活動是近幾年來在英國大學蔚為風潮的新趨勢稱為「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重點在提倡並強調學術研究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力

在「知識轉移」正式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以前類似的概念約莫就是技術轉移還有專利權的申請而這通常被視為理工醫學方面的專家可能比較需要注重的問題人文社會學者們多半連想都不曾想過只要研究論文能被刊載或有書籍出版或可以在學術會議中提出報告一般就認為達到了傳播研究結果的宗旨

新工黨在 1997 年組閣後的十幾年間對英國的大學教育進行了好幾項體制上的改革

16

其中之一便是大學學費的付費問題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反彈不過改革提案終究還是通過了英格蘭的大學生們先是每年要繳一千英鎊的學費(合約新台幣五萬元)數年後調高到三千英鎊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主政以後最近又調高到了九千英鎊雖然學費的改革方案有很多配套措施本文意不在此而是要指出大學收費的需求使英國政府調整了許多學術政策方面的用語以期向選民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訴求證明大學教育的價值以及學術研究在社會上可能發揮的功效最後終於形成了這股推動多領域跨領域和穿領域的知識轉移浪潮

無可諱言英國學界並非人人都張開雙手擁抱這股浪潮事實上很多大學教授消極抵抗乃至積極反對知識轉移他們擔心所謂「知識轉移」和「社會影響力」的眼光過於短視近利根本與大學之理念背道而馳再說什麼是學術研究的社會影響力是經濟利益嗎文化提昇嗎還是國家政策或民眾思想的轉變應該用什麼指標何種時程又應如何衡量這些影響力諸多細節至今依然莫衷一是

然而儘管知識轉移尚處於摸索階段校園內外的支持者卻日益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五年來許多英國大學內部已經衍生出了層層相應的機制用於鼓勵各種跨科際跨社群(如結合產官學)的對話與橫向思考同時國家級的學術資助單位甚至歐盟層級的研究款項等也都挹注了可觀的投資在實踐知識轉移以便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換句話說知識轉移或許不會(也不應)取代傳統形式的學術研究但卻有可能成為英國大學未來發展的主流

舉 例 來 說 歐 盟 下 一 波 最 具 規 模 的 學 術 獎 助 業 務「 地 平 線 2020(Horizon 2020 Framework Programme 8簡稱 FP8)」預計在 2014 年公開招標但從 2013 年起便會開始徵求提案構想主軸放在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如健康醫療人口變遷食品安全永續農業helliphellip等)獲得獎助的研究提案不僅需要跨國合作也必須符合跨學科跨專業等前提要求因為「地平線 2020」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要幫歐盟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達到就業創新教育社會融合與氣候能源等五大面向的領先地位而獎助單位早已體認到面對這些重大且複雜的全球性社會議題時再也無法由單一學科領域的角度去思考而需要多方面的學者專家社群等共同解決

同樣的英國國內的學術獎助機構也開始遵循類似的路線獎助政策有四大原則第一格外注重跨領域穿領域的需求第二獎勵各種形式的合作無論是跨科系跨學院跨校園跨專業社群或跨國際皆可第三提倡大型長程的研究計畫第四強調社會影響力(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在內)因此我們也開始發現一個趨勢也就是不同贊助單位之間的通力合作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英國研究評議會(Research Council UK簡稱 RCUK)為了有效因應全球性的挑戰規劃了六個研究範疇每個範疇都由數個國家級的獎助單位共同支持但由其中一個單位負責主導例如「環境變遷」的研究範疇就有關於機械物理生化社會人文科技醫療與自然環境等七大獎助單位投下資源通力贊助最優秀最適切的研究計畫並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統籌協調

為了追逐競爭愈趨激烈但各方面報酬亦再不可同日而語的學術研究大餅許多英國高等學府也不斷想方設法提升所屬研究人員的兩大競爭力一是知識轉移另一則是跨領域和穿領域的溝通與思考能力以我個人所屬的里茲大學為例校方的努力大約可分成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獎項的投資亦即在校內的研究獎助項目裡增設了許多新的機會鼓勵各種學科背景的學者們無論資歷深淺均能投入知識轉移包括籌畫影展或博物館特展戲劇表演召開與業界或大眾面對面的座談helliphellip等目的可能是為了使某一研究計畫的執行更為周延也可能是為了讓某種研究成果獲得更廣泛的迴響

第二行政上的投資亦即在學校的行政體制內增闢知識轉移的系統任務不僅在為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7

獲獎的個人或團隊提供行政支援更要積極協助有意願的學者開拓知識轉移的管道例如探索開發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的潛能討論可能的商機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helliphellip等因為知識轉移本身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腦力激盪使這個過程不斷產生新意綻放令人振奮的火花

第三人才的培訓也就是在校園裡開設各種訓練課程並製造機會促進跨科際的互動與溝通畢竟「隔行如隔山」有跨科際的意願不一定就有跨科際的能力就我所參與過校方舉辦的多種培訓中學習接受媒體採訪的課程給了我一些磨練但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讓社會學者及理工學者們齊聚一堂的幾場座談會使不同背景的專家有機會聽取其他領域的思考邏輯共識的達成絕非一蹴可及但這些交流卻開啟了無窮的想像與可能的契機

國內刻正推動的【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無形中恰似呼應了英倫穿領域知識轉移的新思維希望對這股風起雲湧的浪潮做解析也能為國內跨科際溝通跨科際教育的努力提供某些實踐的創意和靈感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8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蔡明燁Research Fellow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University of Leeds UKEmail mtrawnsleyleedsacuk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12 May 2012

什麼是知識轉移

bull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Exchange EKThellip

bull 需求潮流運動

bull 特色Public Engagement amp 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impact cultural impact social impact policy impact etc)

bull 特色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什麼是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bull 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itybull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itybull 穿領域(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

bull 為什麼需要多跨穿領域(跨科際)o 解決複雜問題

o Funding 主導

UK Funding Policy Background

bull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itybullDesirability of collaborationbullLonger larger grants bull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Cross Research Council Themes

bullAddress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eded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Theme led by EPSRC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RCs

Aim ndash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ommunity life cultural experiences futur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bullpound138 million invested since 2008bull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Hubs led by Nottingham Newcastle and AberdeenbullSeven 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Theme led by EPSRC but involving also ESRC BBSRC NERC and STFC

Aim ndash to position the UK to meet it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argets and policy goals through world-class research and training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1 2

3 4

5 6

7 8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16: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16

其中之一便是大學學費的付費問題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反彈不過改革提案終究還是通過了英格蘭的大學生們先是每年要繳一千英鎊的學費(合約新台幣五萬元)數年後調高到三千英鎊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主政以後最近又調高到了九千英鎊雖然學費的改革方案有很多配套措施本文意不在此而是要指出大學收費的需求使英國政府調整了許多學術政策方面的用語以期向選民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訴求證明大學教育的價值以及學術研究在社會上可能發揮的功效最後終於形成了這股推動多領域跨領域和穿領域的知識轉移浪潮

無可諱言英國學界並非人人都張開雙手擁抱這股浪潮事實上很多大學教授消極抵抗乃至積極反對知識轉移他們擔心所謂「知識轉移」和「社會影響力」的眼光過於短視近利根本與大學之理念背道而馳再說什麼是學術研究的社會影響力是經濟利益嗎文化提昇嗎還是國家政策或民眾思想的轉變應該用什麼指標何種時程又應如何衡量這些影響力諸多細節至今依然莫衷一是

然而儘管知識轉移尚處於摸索階段校園內外的支持者卻日益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五年來許多英國大學內部已經衍生出了層層相應的機制用於鼓勵各種跨科際跨社群(如結合產官學)的對話與橫向思考同時國家級的學術資助單位甚至歐盟層級的研究款項等也都挹注了可觀的投資在實踐知識轉移以便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換句話說知識轉移或許不會(也不應)取代傳統形式的學術研究但卻有可能成為英國大學未來發展的主流

舉 例 來 說 歐 盟 下 一 波 最 具 規 模 的 學 術 獎 助 業 務「 地 平 線 2020(Horizon 2020 Framework Programme 8簡稱 FP8)」預計在 2014 年公開招標但從 2013 年起便會開始徵求提案構想主軸放在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如健康醫療人口變遷食品安全永續農業helliphellip等)獲得獎助的研究提案不僅需要跨國合作也必須符合跨學科跨專業等前提要求因為「地平線 2020」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要幫歐盟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達到就業創新教育社會融合與氣候能源等五大面向的領先地位而獎助單位早已體認到面對這些重大且複雜的全球性社會議題時再也無法由單一學科領域的角度去思考而需要多方面的學者專家社群等共同解決

同樣的英國國內的學術獎助機構也開始遵循類似的路線獎助政策有四大原則第一格外注重跨領域穿領域的需求第二獎勵各種形式的合作無論是跨科系跨學院跨校園跨專業社群或跨國際皆可第三提倡大型長程的研究計畫第四強調社會影響力(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在內)因此我們也開始發現一個趨勢也就是不同贊助單位之間的通力合作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英國研究評議會(Research Council UK簡稱 RCUK)為了有效因應全球性的挑戰規劃了六個研究範疇每個範疇都由數個國家級的獎助單位共同支持但由其中一個單位負責主導例如「環境變遷」的研究範疇就有關於機械物理生化社會人文科技醫療與自然環境等七大獎助單位投下資源通力贊助最優秀最適切的研究計畫並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統籌協調

為了追逐競爭愈趨激烈但各方面報酬亦再不可同日而語的學術研究大餅許多英國高等學府也不斷想方設法提升所屬研究人員的兩大競爭力一是知識轉移另一則是跨領域和穿領域的溝通與思考能力以我個人所屬的里茲大學為例校方的努力大約可分成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獎項的投資亦即在校內的研究獎助項目裡增設了許多新的機會鼓勵各種學科背景的學者們無論資歷深淺均能投入知識轉移包括籌畫影展或博物館特展戲劇表演召開與業界或大眾面對面的座談helliphellip等目的可能是為了使某一研究計畫的執行更為周延也可能是為了讓某種研究成果獲得更廣泛的迴響

第二行政上的投資亦即在學校的行政體制內增闢知識轉移的系統任務不僅在為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17

獲獎的個人或團隊提供行政支援更要積極協助有意願的學者開拓知識轉移的管道例如探索開發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的潛能討論可能的商機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helliphellip等因為知識轉移本身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腦力激盪使這個過程不斷產生新意綻放令人振奮的火花

第三人才的培訓也就是在校園裡開設各種訓練課程並製造機會促進跨科際的互動與溝通畢竟「隔行如隔山」有跨科際的意願不一定就有跨科際的能力就我所參與過校方舉辦的多種培訓中學習接受媒體採訪的課程給了我一些磨練但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讓社會學者及理工學者們齊聚一堂的幾場座談會使不同背景的專家有機會聽取其他領域的思考邏輯共識的達成絕非一蹴可及但這些交流卻開啟了無窮的想像與可能的契機

國內刻正推動的【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無形中恰似呼應了英倫穿領域知識轉移的新思維希望對這股風起雲湧的浪潮做解析也能為國內跨科際溝通跨科際教育的努力提供某些實踐的創意和靈感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8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蔡明燁Research Fellow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University of Leeds UKEmail mtrawnsleyleedsacuk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12 May 2012

什麼是知識轉移

bull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Exchange EKThellip

bull 需求潮流運動

bull 特色Public Engagement amp 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impact cultural impact social impact policy impact etc)

bull 特色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什麼是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bull 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itybull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itybull 穿領域(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

bull 為什麼需要多跨穿領域(跨科際)o 解決複雜問題

o Funding 主導

UK Funding Policy Background

bull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itybullDesirability of collaborationbullLonger larger grants bull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Cross Research Council Themes

bullAddress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eded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Theme led by EPSRC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RCs

Aim ndash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ommunity life cultural experiences futur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bullpound138 million invested since 2008bull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Hubs led by Nottingham Newcastle and AberdeenbullSeven 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Theme led by EPSRC but involving also ESRC BBSRC NERC and STFC

Aim ndash to position the UK to meet it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argets and policy goals through world-class research and training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1 2

3 4

5 6

7 8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17: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17

獲獎的個人或團隊提供行政支援更要積極協助有意願的學者開拓知識轉移的管道例如探索開發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的潛能討論可能的商機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helliphellip等因為知識轉移本身是一個有機的過程腦力激盪使這個過程不斷產生新意綻放令人振奮的火花

第三人才的培訓也就是在校園裡開設各種訓練課程並製造機會促進跨科際的互動與溝通畢竟「隔行如隔山」有跨科際的意願不一定就有跨科際的能力就我所參與過校方舉辦的多種培訓中學習接受媒體採訪的課程給了我一些磨練但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讓社會學者及理工學者們齊聚一堂的幾場座談會使不同背景的專家有機會聽取其他領域的思考邏輯共識的達成絕非一蹴可及但這些交流卻開啟了無窮的想像與可能的契機

國內刻正推動的【科學人文跨科際】計畫無形中恰似呼應了英倫穿領域知識轉移的新思維希望對這股風起雲湧的浪潮做解析也能為國內跨科際溝通跨科際教育的努力提供某些實踐的創意和靈感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貼心小叮嚀

別忘了填寫提問單與問卷喔

18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蔡明燁Research Fellow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University of Leeds UKEmail mtrawnsleyleedsacuk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12 May 2012

什麼是知識轉移

bull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Exchange EKThellip

bull 需求潮流運動

bull 特色Public Engagement amp 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impact cultural impact social impact policy impact etc)

bull 特色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什麼是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bull 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itybull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itybull 穿領域(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

bull 為什麼需要多跨穿領域(跨科際)o 解決複雜問題

o Funding 主導

UK Funding Policy Background

bull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itybullDesirability of collaborationbullLonger larger grants bull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Cross Research Council Themes

bullAddress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eded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Theme led by EPSRC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RCs

Aim ndash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ommunity life cultural experiences futur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bullpound138 million invested since 2008bull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Hubs led by Nottingham Newcastle and AberdeenbullSeven 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Theme led by EPSRC but involving also ESRC BBSRC NERC and STFC

Aim ndash to position the UK to meet it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argets and policy goals through world-class research and training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1 2

3 4

5 6

7 8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18: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18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蔡明燁Research Fellow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StudiesUniversity of Leeds UKEmail mtrawnsleyleedsacuk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12 May 2012

什麼是知識轉移

bull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Exchange EKThellip

bull 需求潮流運動

bull 特色Public Engagement amp 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impact cultural impact social impact policy impact etc)

bull 特色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什麼是多跨穿領域(跨科際)

bull 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itybull 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itybull 穿領域(跨科際)trans-disciplinarity

bull 為什麼需要多跨穿領域(跨科際)o 解決複雜問題

o Funding 主導

UK Funding Policy Background

bull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itybullDesirability of collaborationbullLonger larger grants bullSocietal impact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Cross Research Council Themes

bullAddress the major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needed to tackle these challenges

Theme led by EPSRC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RCs

Aim ndash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ommunity life cultural experiences future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bullpound138 million invested since 2008bullDigital Economy Research Hubs led by Nottingham Newcastle and AberdeenbullSeven Centres for Doctoral Training

Theme led by EPSRC but involving also ESRC BBSRC NERC and STFC

Aim ndash to position the UK to meet it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targets and policy goals through world-class research and training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1 2

3 4

5 6

7 8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19: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19

Literature Speech主題演講

Theme led by BBSRC but involving most Research Councils (including ESRC and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

Aim ndash to provide the worldrsquo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 a sustainable secure supply of good quality food from less land with lower inputs Focus on four areas

bullEconomic resiliencebullResource efficiencybullSustainable productionbullSustainable healthy safe diets

bullLarge investment from many agencies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varies ndash some cross-cutting initiatives others are funded by sponsor organisation

Global uncertainties security for all in a changing worldTheme led by all seven Research CouncilsAim ndash address five inter-related global threats to security

bullPoverty (and inequality and injustice)bullConflictbullTransnational CrimebullEnvironmental StressbullTerrorism

Funding is allocated via strategic calls highlight notices wr responsive mode AHRC and BBSRC have general principles they follow for such schemes

All 7 Research Councils and 9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imndash tackling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ocietal challenges it poses Provide a firmer basis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changes over next 100 years

bullpound530 million investment going forward with pound360 million already paid outbullProjects funded ndash large grants fellowships

European OpportunitiesHorizon 2020 ndash Societal Challenges

bull Health demographic change and well-being bull Food securit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marine and maritime

research and the bioeconomy bull Secure clean and efficient energy bull Smart green and integrated transport bull Climate actio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aw materials bull Inclusive innovative and secure societies

Starts beginning 2014 but calls likely next year

如何提升知識轉移和跨科際的競爭力

以University of Leeds 為例

bull 獎項的投資knowledge transfer funding programmes (eg film festivals investiga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BBC and OU)

bull 行政的投資KT officer KT manager The Creative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Hub Research amp Innovation Service Leeds Consultancyhellip

bull 人才培育 company director media training teacup meet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kshops

9 10

11 12

13 14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20: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20

跨科際研究專題 時間1310-1510

專題短講 (二)

圖片來源樂意設計有限公司繪製 18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21: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21

此專題演講共包含六個專題每位講者將根據自己實際的跨科際教育或跨領域研究的經驗以及成果進行十八分鐘的演講本場次演講由柯華葳教授主持

主持人 柯華葳教授

Short Talk專題短講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及師資培育中心教授總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有發展心理學閱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以及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數學障礙 ) 等並於中央大學學習所帶領閱讀與學習研究室研究閱讀學習和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研究成果

本專題短講將依照演講內容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一般性論述1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2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第二段為有實例的論述3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4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第三段談困境5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6 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22: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22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主講人 梁家祺 助理教授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科學教育哲學博士現職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專任助理教授專長課程與教學科學教育學前教育榮譽197 學年度元智大學教學傑出獎

2982991 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績優計畫獎」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從課程統整的觀點看大學跨科際教育的進路

學科發展與創新ldquoOne who is able to understand only physics and chemistry

is also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em trulyrdquo

在目前高等教育日漸分化的學科裡存在著幾個問題1 從單一領域看問題的絕對答案2 見樹不見林3 來自其他領域的頓悟學科發展或理論創新的本身就是一個跨領域浸潤的歷程當我們談演化時我們不得不了解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地質學比較古生物學氣候變遷等而當科學家思索理論時有許多靈感可能來自文學與哲學上的想像直覺與類比好比莊子之於湯川秀樹然而這些如何教

課程的發展與型態Inter-disciplinary or Trans- disciplinary is

Curriculum or Methodology or Approach

若簡單的將課程分成三類

Multi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Trans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仍以領域劃

分為主從不同的領域探究主題然而領域之間沒有聯繫各自表述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23: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23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Inter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真實問題 ) 整合與應用各領域的概念與關連性來促進學習與解題此類課程需要教學者規劃良好的教學脈絡與營造適當的情境此時領域間的界線仍存在但交互作用頻繁

Transdisciplinary意味著課程針對一個主題 ( 或

真實問題 ) 應用來自各領域的貢獻在學習和解題的歷程中妥適的整合需要的內涵此類課程需要參與者已精通部分領域的知識才能做有效的解題此時領域間的界線已不存在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24: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2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然而 Transdisciplinary 的課程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規劃與呈現

大學跨科際教育的可能進路

一課程規劃1 單一課程鼓勵教學者安排多學科觀點或提升協同教學的可能性

A 基礎重視學科知識基礎改進評量系統以提升跨域的可能性 B 進階重視問題導向與方案學習強化解釋論證和形成議題的能力    並強調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的重要性 2 學程課程 除了全面性的考量課群建構的系統性與整合性也可強調專題型態課程與跨域師徒制建 構專題型態課程可加強不同領域學生間的合作而跨域師徒制本質上在讓學生有學習的典範跨科際教育的核心主軸準備關聯資源

二多元學習型態 大學應思考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鼓勵或強迫廣泛閱讀推動學生論壇讓學生從不同的領域看待問題並給予更多的機會論述與表達彈性規劃輔系學程選修跨領域學程與業界實習等系統配合學校特色以型塑多元的學習情境 

三PDP(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的建立 導師系統的落實學習規劃學科知識學程選擇課外活動等

建構完整的學生評量系統 (portfolio assessment)

22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25: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2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梁家祺 )

Assessing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through PDPThe role of assessment in our emerging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learning

is complex exhibiting many issues similar to those identified for student- centred learning (Gibbs 1995)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established assessment regim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work with trans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learning (negotiated work-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would be good examples) The fact that robust assessment models for process-based learning exist bodes well for PDP But the introduction of PDP with its many different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s introduces new dimensions to the lsquoproblemrsquo of assessing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this type of learning

(Jackson amp Ward 2004 p434)

關於 PDP 的實施成效的研究可以參考

Jackson Norman amp Ward Rob (2004 年 8 月 ) A fresh perspective on progress files mdash a way of representing complex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ment amp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 (29) 頁 423-449

Norman J Jackson (2010 年 10 月 ) From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work to a curriculum thatintegrates life changing a universityrsquos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頁 491ndash505

礙於篇幅限制只能刊登以下段落

延伸閱讀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26: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2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

主講人 吳建昌助理教授

臺 大 醫 學 院 醫 學 士(1983-1990) 臺大夜間部法學士 (1992-1996) 臺大法學院法學碩士 (1998-2000) 哈 佛 大 學 法 學 碩 士(2000-2001) 哈 佛 大 學 衛 生 政 策 博 士 (2001-2005)

專長為 生命倫理(含醫事倫理)及科技倫理醫事法公共衛生法精神衛生法一般醫療政策精神醫療政策 ( 法律經濟與倫理分析 )藥物管制政策分析臨床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含性侵害加害人家暴加害人之診療)現任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臨床倫理委員會工作小組成員臺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法務部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臺灣大學公共衛生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臺大醫學院教學發展委員會通識教育推展小組委員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勞保局勞工保險失能給付審查醫師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中華民國醫事法律學會理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台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委員會委員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委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從精神醫學探討精神障礙影響刑事責任能力之判準』刑事法雜誌1999 43 86-133 『安樂死法理學基礎之探討』醫事法學1999 7 7-26『性侵害加害人的評估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工作坊』臺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1999等學術論文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27: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2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吳建昌 )

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典範的衝突與整合Trans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humanity education ndash Paradigm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1959 年 CP Snow 在其著名的 Rede 講座演講中提到科學與人文的兩種文化(Two cultures)科學強調客觀中立求真求實而人文則強調主觀價值與想像創造Snow 指出這兩種文化(或者我也可以稱之為典範)彼此之間具有衝突性而且這兩種文化的專業人士長期處在一種彼此互相懷疑或對立的態勢歷史上的傳統教育乃以人文為主然而隨著科學論述與實效性的茁壯科學教育成為一種「自我圓滿」的訓練模式而人文教育則成為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一方面肯認這樣的一種區隔可是另一方面又強調科學不能脫離人的關懷因此必須在教育制度進行調整訓練出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

而我則要藉這個報告提問科學與人文是否為兩種衝突的文化中間有一道鴻溝而必須藉著科學人文教育來「架橋」或者科學有隱而不顯在的人文想像(或不想像)科學與人文彼此早已是交纏嵌鑲(mutually embedded)只是與傳統的人文論述展現模式不同罷了而這兩種理解的可能性就牽涉到我們要如何建構跨科際的科學人文教育強調科學與人文的楚河漢界必須靠著邊界物(boundary object)或邊界主體(boundary subject)來協助溝通或者強調科學與人文的彼此滲透性協助科學人精鍊其內在的人文反思與理解最後基於上述的論述藉著最近神經科學研究之發展為例我想稍稍描繪一種針對不同學門(科學或人文學門)的學生一種整合性(跨科際)科學人文教育之可能

關於『兩種文化』請參見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c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關於邊界物的概念請參見 Star SL amp Griesemer JR Institutional Ecology Translations and Boundary Objects Amateurs and Professionals in Berkeleys Museum of Vertebrate Zoology 1907-39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 Nr 4 1989 S 387ndash420

延伸閱讀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we can experience is the mysterious It is the

source of all true art and sciencerdquo (Einstein 2005)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28: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2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主講人 黃俊儒 副教授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的科學傳播研究移與社會影響力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公眾科學理解長期關心臺灣的科學傳播環境及問題特別是科學傳播及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將研究觀察所得實踐於大學通識教育中期能帶給學子們跨域學習的視野並裨益於整體公民社會的成熟

所教授之「科學新聞與生活」課程獲教育部 941 及 942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96 學年度並獲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表揚目前亦協助教育部推動「臺灣通識網」及「公民核心能力」等通識教育相關計畫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29: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29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面對這種介於科學與媒體之間的跨領域問題在台灣的學術領域中探討地並不多

過去我們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通常會以「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觀念與角度來看待也就是試著將科學說得有趣及易懂以鼓勵一般民眾親近科學但是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許多科技所衍生的問題卻愈發地複雜難解需要透過許多不同領域的觀點來共同診斷甚至需要引進公眾的觀點來加以解決於是「科學傳播」的研究領域逐漸地形成特別強調一種在科學與公眾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性

本講題旨在透過目前臺灣媒體中對於科學報導概況的檢閱嘗試解析一般民眾在面為科學訊息的態度及歷程並藉此建立適合臺灣科學傳播工作的圖像及內涵

【延伸閱讀】 本文節錄於黃俊儒簡妙如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新聞學研究 105 期 頁 127-166)

在科學與傳播接壤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與向度

如果現代科技社會中「科學」及「媒體」這兩個文化實體之間存在著一個互相依存的關係例如在媒介一般民眾對於科技社會議題的認識過程中科學是否會影響媒體而媒體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科學的進行那麼似乎就有必要進一步去思索前述以「科技公民非形式推理」之需求出發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覆模式中是不是尚有一層認識的關係需要被釐清鑑此如果將前圖一「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標示出來的話(如圖二所示)可以發現這個接壤處的意義應該難以由既有的「科學素養」及「傳播素養」內涵所含括

右圖二科學語言與媒體語言的接壤地帶

一文本(媒介)的向度

要解析這個接壤地帶的意涵首先需要回過頭去檢視現代社會中「媒體」與「科學」究竟存有什麼樣的關係過去我們認為科學與媒體間應該就是單純一個為訊息來源另一個為訊息媒介看似各自獨立但是在晚近的科學與傳播思潮中科學與媒體均不再是扮演如此「單純」的角色原因是在複雜的科技社會中科學與媒體間亦已逐漸地演變出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從兩者紛紛成為社會學所高度興趣的研究主題(參見科學社會學與媒介社會學)以及「科學傳播」併成為廣義 STS 所關心的學門一見端倪而為了解析「媒體語言」與「科學語言」間彼此互動與影響的這一層複雜關連性尚需要透過一個更為結構化的方式來解析

過 去 黃 俊 儒(2008) 已 曾 藉 由 轉 化 Griswold(1994) 的「 文 化 鑽 石 」(culture diamond)理論將一個「科學事件」在社會發生與傳遞的過程中所牽涉的元素區分為社會(society)生產者(producer)文本(text)及閱聽人(audience)等四個向度間的關係這個架構適提供了一個可以進一步檢視「科學語言」及「媒體語言」間互動關係的視角在這四個向度中「社會」指的是該科學事件所發生的社會脈絡可以包括當時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等「生產者」指的則是做出具體科學或科技貢獻的產物因此可以是科學家或是相關的研究單位等「文本」指的則是轉化或媒介科學成果的各種論述方式因此它可以是報紙媒體雜誌網路等不同論述場域所刊出來的科學消息或是新聞「閱聽者」指的則是在接受訊息的普羅大眾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30: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30

在此概念架構的基礎下本文進一步透過目前科學傳播領域相關研究文獻的大量檢閱及分析發現在科學及媒體的互動意義下在這些向度裡主要具有下列關注趨勢及具體內涵

(一)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

Dornan(1990)曾指出科學知識的性質以及媒體工作的迫切性之間原本就存在一種結構性的困難性亦即就文化活動的本質而言科學與媒體具有極為不同的屬性正如同新聞界常常流傳的一種說法「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是一瞬間」因此透過媒體所再現的科學知識其難度也就特別地高除了敘事的語言不同之外媒體也常常會因為市場因素的考量而偏好某些類型的科學新聞但卻也流於無法體現整體科學活動的全貌(黃俊儒簡妙如2006)此外就科學知識的性質而言又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區分方式例如可以區分成「已完成的科學」(science already made)或是「進行中的科學」(Kolstoslash 2001b)「科學知識導向」(science-oriented)或是「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Bucchi 1998)「 共 識 導 向 」(consensus-oriented) 或 是「 爭 議 導 向 」(conflict-oriented)的類型(Peters 1994)等就 Peters(1995)所指出的媒體與科學之間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互動中會有許多必然的鴻溝因此運用「媒體語言」究竟可以如何地「再現」科學這是在個向度中一直被關注的問題

(二)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

長期以來非專業傳媒(每天的報紙廣播電視雜誌等)的科學報導常常為科學家評論及媒體傳播的分析者所詬病(Bucchi amp Mazzolini 2003)就國內媒體的概況而言情況更是艱鉅例如韓尚平(1990)曾指出目前國內科學記者由於多是人文出身所以科學素養不足但是理工背景出身的科技記者卻又容易犯了寫稿太專並且太容易接受科學家觀點等問題謝瀛春(1992)則指出「忽略科學事實」「側重非科學性報導」「泛政治化」「缺乏科技內容」是科學新聞報導受批評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些問題背後所牽涉的常常是媒體在科學訊息的處理上有組織結構人力素質及產製流程的問題科學家與記者之間是兩種極為不同的專業領域因此也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差異例如過去就有相關研究調查科學家在面對媒體時的各種心理歷程(Peters 1995)因此讓科技公民有機會理解在實際的科學訊息產製過程中過程是什麼會遇到什麼問題hellip等是這個向度下的主要關注問題

二生產者(科學)的向度(一)科學內部的傳播

就科學領域的傳播問題而言又可以分為科學社群內部與科學社群外部的傳播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其實媒體也可以是科學家間互放消息與相互學習的管道而普及化的科學知識更常會反過頭來影響研究的過程(Whitley 1985)因為科學家除了自己專精的研究領域之外也同樣地需要透過大眾的媒介來獲得相關領域的研究動態及印象而且不論是在實驗過程與學生溝通爭取經費與鄰近領域專家溝通等如何「簡化」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Hilgartner 1990)如果再從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的角度來看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這種陳述的轉換更是一個必要的進程(Latour 1987)

例如在相關實徵研究中Clemens(1986)就指出有將近三分之一參與在有關隕石對於地表的撞擊造成恐龍大滅絕討論中的科學家表示他們是透過一般媒體才第一次聽到這種假說的Bucchi(1998)分析過去在科學界中名噪一時的冷融合(cold fusion)科學醜聞指出特別是科學家在社群內部對於某些研究結果尚存爭議時常常需要非常倚重新聞記者的資源來獲得新消息甚至他們也會運用一般的媒體去交換實踐的結果或是評論可見科學的傳播及對於科學學界的影響並非如過去所理解的單向訊息模式有些即時的研究訊息科學家可以直接訴諸媒體以便與同業交換一些行話(coded messages)避掉學術同儕專業互評中曠日廢時的管道因此如果科技社會的公民能夠瞭解科學知識如何在科學家社群的內部進行傳播想必對於他她們去判斷現代社會的科學議題會有所幫助

(二)科學外部的傳播

依據前述的文獻探討科技產業對於媒體的需求主要是建築在科技產業需要透過媒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31: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31

體來訴諸民眾的需要由於現代的科學活動早已從「小科學」時代進入「大科學」的時代(Galison 1992 Price 1963)在「小科學」的時代例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許多對於自然界的理論或看法進入「大科學」的時代之後科學理論或是科技研究的活動多得透過「團隊」的方式方可進行例如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畫粒子加速器計畫人類基因體解碼計畫等均需仰賴科學家「團隊」來共同完成而隨著科學發展的型態由「小科學」演進至「大科學」的過程影響科學發展的因素日益複雜跟社會之間的關係也相形緊密社會因素也就更容易介入科學的發展過程例如 1993 年著名的高能物理「超導對撞機」(superconducting supercollider)計劃經費胎死腹中就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之下所發生隨著科學及科技的進展快速從 1970 年代中期之後媒體中有關科學及科技的報導就大量地增加不僅政府部門鼓勵科學家對民眾進行宣傳許多專家亦透過媒體對民眾進行教育(特別是健康專家)因此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科學家究竟如何參與在這種與民眾互動的過程或是與媒體互動的過程(Peters 1995)

由於科學社群可能因為科學傳播而影響其利益因此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設有專責的新聞發言人以聯繫適合的記者一方面方便記者精確地指出具價值或正向的科學新聞節省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則也可能阻絕了不利於自己的新聞發佈(Gregory amp Miller 1998 109)隨著 1990 年代開始美國國家的科學研究經費不斷地被削減所以 1993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席 Neal Lane 就曾經公開呼籲科學家應該努力地將科學知識銷售給大眾因為他們相信如果能夠獲得大眾的支持那幾乎也就等同於留住了研究的經費(Nelkin 19871995)對於向來不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科學社群而言這是一項極為艱辛的挑戰因此也開始有學者著手研究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時的心理歷程例如Nowotny(1981)的研究就指出科學家常會把自己定位為三種不同的身份包括研究者教師專家之後也有相關研究進一步探討科學家對於這些角色的認知例如 DiBellaFerri 與 Padderud(1991)指出有的科學家之所以願意接受媒體的訪問那是因為他認為教育大眾是一種職責在此時他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教師有的科學家則會意識到在媒體中曝光對於研究經費的爭取會有正向的助益(Dunwoody amp Ryan 1985)此時則是將自己定位為研究者因此如果一般民眾也能瞭解到現代科學的這種社會性格以及科學家所可能扮演的另類「宣傳者」角色應該對於現在頻仍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會有另一個層次的解讀

三閱聽人的向度(一)閱聽人的特質

以科學傳播的受眾而言不論是基於社會參與或是個人生活的目的對於公眾進行科學訊息的閱聽人研究都是極其必要的因為閱聽人的理解特質將決定了相關訊息被接受及意義建構的面向例如過去就有研究針對電視的科學新聞報導探討所使用的故事性描述及題材對於閱聽人所產生的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amp Kimmel 2006)電影如何影響閱聽人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關心動機及責任(Lowe Brown Dessai Doria Haynes amp Vincent 2006)媒體中所呈現的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如何影響中學生去感知女性在科學工程及科技等各方面所扮演的角色(Steinke Lapinski Crocker Zietsman-Thomas Williams amp Kuchibhotla 2007)等更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媒體中勾勒科學的方式會明顯地影響大眾對於科學或科學家的概念(黃俊儒簡妙如2008Aikenhead 1990 Matthews amp Davies 1999)

此外更有學者探討科學新聞的閱讀理解與閱聽人的目的及與其背景知識興趣及閱讀困難之間的關係(Norris amp Phillips 1994 2003)也有人專注在閱讀具爭議性之科學新聞事件時如何論證以及背景知識及個人價值之間的交互作用(Kolstoslash 2006)

(二)閱聽人的教育與公共參與

在這個科技進展快速的時代中除了享受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便捷之外人們也被逼迫地需要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科技社會爭議尤其台灣這小小的島國卻承載了許多的高科技及高耗能的產業所造成的各種社會性科學爭議時有所見因此透過正式的教育體制協助學生去認識探討及決策相關的議題已成為國內外科學教育工作者所逐漸重視的問題(靳知勤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32: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32

陳文慈2007Kolstoslash 2001a Reis amp Galvao 2004 Sadler amp Zeidler 2005)

此外在科學教育的相關目標中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幾乎是各個先進國家之科學教育工作上的一項要務(DeBoer 2000 Kolstoslash 2001b)而在科學素養的內涵中培養參與公共議題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些議題上發表意見透過集體的決策來解決爭議則更是重要的內涵之一(Aikenhead 1985 Hisschemler amp Midden 1999 Kolstoslash 2000 Rudolph 2005)

四社會的向度如果就整體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看媒體與科學均可以看作是兩個重要的人類文化活

動我們可以如何定位這兩種文化實體之間的關係呢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從 1960 年代開始就出現了所謂的「權威解說」(canonical account)的科學傳播模式(Shapin 1990)其主張大致是認為科學是非常專業及複雜的工作使得一般民眾難以理解為使科學成就更符合民眾的利益需要第三者的中介(也就是媒體)在科學家與非科學家之間架起橋樑這種線性的科學傳播模式默會地將科學知識與普及化的知識對比了起來而科學知識的傳播似乎變成是兩階段的工作首先是科學家發展了優越的科學知識之後再由普及者(populizer)將簡化過的知識散佈給一般大眾因此所謂的普及化(popularization)頂多不過就是適當的簡化(appropriate simplification)因此仍脫不了是一種被降級的知識(Hilgartner 1990)但是如果再不小心popularization 可能就變成 pollution(污染)了(Green 1985)

但是這樣的二階段科學傳播模式在 1980 年代後亦遭受許多批評原因是隨著科學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在科學與傳播之間越來越難以有如此截然的分界例如 Bucchi(1998)就指出科學家也常常會直接轉而訴諸媒體來公布科學成果而 Shinn 及 Whitely(1985)的研究分析指出科學家或是科學社群關於科學的一般書寫常常都是具有某些目的性的例如吸引學生或是壯大社群等Logan(1991)從健康傳播的角度則發現在媒體科學及公眾的互動之中除了非單向的傳播之外雙方其實均互蒙了許多「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Peters(1995)的調查也顯示科學家及科學機構越來越相信能見度(publicity)能夠增加他們達成機構整體的目標這些研究結果均顯現了過去「權威解說」模式的不適用也開始有學者嘗試地建立新的科學傳播論述例如 Cloitre 與 Shinn(1985)界定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四個主要階段包括專家內部(intraspecialist)專家之間(interspecialist)教育(pedagogical)及普及工作(popular)等說明科學傳播觸角的廣泛Hilgartner(1990)則指出科學傳播的情境其實是一個光譜般的分佈從實驗室中的行話談論(shop talk)技術專題研討期刊中的科學論文文獻探討經費計畫書教科書政策文件大眾媒體等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是一種連續性的模式(continuum model)

在台灣的文化背景之下透過社會文化科學閱聽人所共同構築而成的科學傳播圖像又是什麼樣貌呢 Felt(2000)曾指出隨著科學在政治經濟及社會領域上涉入的程度越來越高則科學與公眾之間的分野也就越來越模糊對於專家知識進行宣稱的合法性也就越來越低Hilgartner(1990)也指出過度簡化的科學傳播模式會為科學家築起一道保護牆政策決定者公眾將只能緊抓住一些被簡化的再現科學也因此會授權給科學家極大的權威去決定何種簡化是合適的而何種簡化是一種扭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過於簡化的科學傳播觀點也將間接地高築民眾在科技政策監督上的屏障而科學也容易變成一種難以挑戰的文化符碼一個科技社會中如果不能夠建構出一個屬於在地情境的宏觀科學傳播圖像那麼許多科學普及化的作法恐怕也只會流於表面無助於讓一般公眾能夠實際參與在相關的公共議題中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33: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33

我們在哪裡台灣科學傳播研究的現況如果從前述的科學傳播內涵架構來看那麼究竟現在的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正處於何處

呢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本文實際檢閱近二十年來台灣學術研究上包括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及會議論文的發表考察這些年來台灣的科學傳播研究所關注與忽略的分別為何而這背後所透顯的又是什麼樣的問題

一關於文本的研究範疇國內針對「媒體對於科學知識的再現」有不少的相關研究但是大部分多集中在醫療

或食品報導上的分析例如醫療相關問題的媒體再現(邱玉蟬2007 2009徐美苓1999 2005徐美苓丁志音2004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6)或是媒體中對於食品報導的討論(張艾湄2008陳思穎2005陳祺惠2006謝君蔚2007)但是對於其他型態科學知識之媒體再現過程的探討則幾乎闕如此外其他包括例如科學文化與媒體文化的根本差異所造成的本質性差異或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媒體如何處理科學這種特殊的知識文本媒體援用何種框架來詮釋科學訊息以及適當的科學傳播訊息呈現模式為何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探討

在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及問題方面相關的研究則散見在各種學位論文的研究中(呂立翔2007胡之瑋2006廖立茹2004謝安安2005)健康傳播方面的議題仍是這部分的焦點其餘不僅其他的科學知識類型少在質與量的呈現上均不理想此外包括媒體如何產製科學訊息媒體該如何培育專業的科學傳播人才科學傳播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及特質為何記者如何看待科學家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互動型態為何這些問題均牽涉到媒體對於科學訊息的產製過程卻鮮少被觸及

二關於生產者(科學)的研究範疇在生產者的研究範疇部分關於科學內部的傳播部分而言僅有個別的學者針對科學家

的資訊搜尋行為進行過探討(傅雅秀1996)其餘則幾無相關的學術論述因此透過普及化的媒體傳播對於科學社群的知識交流的影響為何對於科學社群去行銷或是累積科學研究成果的影響為何相關的性質模式與過程為何優缺為何均極待進一步的探討

至於科學外部的傳播部分相關的研究僅散見在碩博士的論文中在較嚴謹的學術期刊上則幾乎無相關的發表整體而言並無具規模及系統化的探討例如曾有對於高科技產業之公關角色所進行的探討(謝秉陞2006)以及從環境傳播的角度探討政府民眾及媒體的角色(徐瑞婷2008)因此包括科學產業需要何種媒體公關人才科學產業如何經營與媒體間的關係科學社群如何向社會及大眾說明科學研究成果科學產業如何論述其必然的風險及不確定性等其實均是需要進一步拓展的主題

三關於閱聽人的研究範疇在閱聽人研究方面關於閱聽人特質的分析部分針對健康或醫療的問題業已累積

了許多豐富的成果例如探討閱聽人對於相關醫療報導的態度反應或是影響(全嘉莉2004林美雅向倩儀蔡維鴻2005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弈帆林佳韻2006)對於廣泛科學意象的閱聽人分析則多關注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閱聽人的閱讀理解特質(王怡琄2009陳綱佩張寶芳洪瑞雲2007黃俊儒2008黃俊儒簡妙如2008)只是這些成果的類型大量地集中在醫療方面的主題除此之外對於較為廣義或是牽涉規模更大的「社會性科學議題」例如核廢料焚化爐基地台helliphellip等公共領域爭議的研究則相對缺乏對於閱聽人的對象亦多集中在大學生其餘不同類別的閱聽人例如家庭主婦勞工階級少數族群helliphellip等層面的探討亦欠缺在傳播媒介的管道上除了報紙或新聞之外各種更多元及不同屬性的科學傳播管道例如宗教團體藥物販賣健康談話節目商業團體 購物頻道helliphellip等亦是在台灣特殊媒體概況下可以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在閱聽人的教育及公共參與的部分相關的研究包括對於科學普及活動(例如科學展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34: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3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覽博物館helliphellip等)的相關調查或成效研究(王憶萍 2005紀淑玲2007)或是運用科學媒體的素材在學生科學概念學習上的效果(黃俊儒2006謝可欣2006)此外亦有針對台灣社會中的科技經濟與環境的衝突探討相關可能的公民參與型態(周桂田2004林國明陳東升2005邱昌泰2002)只是相關公眾參與的型態如要能具體及有效的實踐最終仍須落實在公眾對於相關議題的理解及認識程度之上因此如何透過教育的落實協助大眾從相關的媒介中形成他們對於科技產物或現象的觀念及看法如何基於公眾對於科學的認識開發適合台灣情境的科技公共參與模式仍是目前科學傳播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四關於社會的研究範疇如果用巨觀的角度將「科學」及「媒體」視為現代社會運作中兩股重要力量則目

前台灣對於這種「科學傳播」領域的大視角探討僅謝瀛春(2005)曾以實徵性資料回顧的方式來說明資訊時代下的科學傳播樣貌其餘則多是在較屬非學術性質的論壇中討論台灣「科普」工作的概況(王道環2006傅維信1996楊玉齡2000楊青青2007)事實上相較於「公眾科學理解」及「科學傳播」這兩個在歐美已討論十分普及的概念台灣似乎仍只停留在對於「科普」(science popularization)的極力擁抱並且一直欠缺較為整體與深入的學術探討這其實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因為隨著現代社會中科學正向效果及負向效果的交織全球均已普遍地處於對科技發展的反省聲浪而我們卻仍僅將科學的「通俗化」與「簡單化」當作是介入科技社會的主要策略由於缺乏針對科學公眾與媒體間互動關係所進行的巨觀論述也就難以建立一個符合台灣社會現況的科學傳播圖像相應的下游實踐行動也就難免有失之膚淺之虞因此如何簡化科學什麼因素決定了「合適」的科學科學如何被使用媒體如何影響科學甚至是科學如何影響媒體兩者如何互蒙其利如何鍵結helliphellip等均是在社會層次上極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結語在公民需求上重新定位的科學傳播研究從前述基於科技社會公民的需求所建構的科學傳播研究內涵可以發現目前台灣在科

學傳播方面的研究上仍有許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在科學知識內容方面主要仍是集中在有關「醫療」或「健康」等主題但是相較於所謂的「硬科學」(hard science)則乏人問津相關的研究探討極為稀少此外在閱聽人的特質方面個體心理層次上的探討較被著重但是整體有關公民參與的「公共意識」或是有關本土「科學傳播」模式的論述建構則相對地缺乏在研究取向上嚴謹與具規模的學術探討較為有限雖然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主題十分地多元但是多未再進一步深化成完整的系統理路相較於國外在科學傳播研究上所累積的基礎及豐富視角國內似乎尚存許多待努力的地方

科學傳播與普及的工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影響的機制它不僅是一般民眾獲取最新科學知識的管道更是大眾社會及科學研究者之間互動的平台科學研究者也需要從中瞭解社會的迴響及民眾的需求以作為研究規劃的參考例如 PhillipsKanterBednarczyk 及Tastad(1991)的研究就指出同樣被刊登在著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如果也同時被《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登及披露則被其他科學研究所引述的比例幾乎是高於其他文章的三倍顯見專業科學的發展與大眾科學教育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互動關係但是從過去國內科學傳播相關研究的執行及科普活動的推廣來看可以發現國內公眾科學教育的工作長期以來雖有許多熱心人士的不斷投入但是卻缺乏有針對社會文化脈絡的整體檢視及相關理論基礎的深耕在缺乏理論基礎的聚焦下許多過去的努力勢將流於分散影響所及則限於淺層

此外本文也發現如果僅將「科學」與「媒體」分列地探討並不足以解答許多被遺漏的問題而這理應是科學傳播研究所最需要著力的地方過去因為少了對於「科學語言媒體語言」這一層介面的瞭解導致國內社會在面對許多社會性科學議題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時常常僅能找來事件的兩造各抒己見因為沒有「溝通的基礎」也無怪乎結果常常是

34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35: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35

以更深的誤解收場因此安排再多場次的「科學與人文對話」也無助於彌補科技社會中因為立場殊異所日益加深的矛盾嫌隙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的面向並作為深耕公民素養內涵的重要基礎

或許是國內因為教育體制分流過早的緣故「科學傳播」向來不是學院中所青睞的研究主題鄰近的研究領域中也僅有「健康傳播」或「風險傳播」才略有觸及相關概念導致整體的研究視野未能與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價值有所扣連而流於片段與個人甚至太過站在對於現有科學知識的服務與背書缺少反省與基進的批判難以體現一個科技社會下的真正需求本文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內涵的對照探討期能針砭未來國內科學傳播研究所能補足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黃俊儒 )

李時珍

我的本草綱目雖然是一本藥物學著作但是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甚至於歷史方面這樣算跨科際吧

我的義大利遊記不只是一本文學作品還包含氣象學植物學地理學地質學的研究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吧

我所做的福祿貝爾恩物不但 要 促 進 孩 子 們 的 數 學 概念語言發展甚至美感我這樣算是跨科際了

歌德

福祿貝爾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36: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36

主講人 蔡振家 副教授

蔡振家(Tsai Chen-Gia)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班德國洪葆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班曾經在台大工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醫學院耳鼻喉科從事博士後研究自 2006 年迄今擔任台大文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研究興趣包括生物音樂學音聲醫學音樂聲學戲曲音樂著有《另類閱聽mdash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從生命科學看表演藝術

1 跨科際研究打擊樂的認知

許多音樂文化都使用無意義的音節來代表打擊樂器聲響聆聽打擊樂時跟著在心中默念這些音節有助於掌握音樂本校的音樂所心理系電機系合作研究打擊樂的口頭再現所涉及的神經歷程這些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可以從「聽覺背側路徑」的概念去探討

2 跨科際教學音樂與戲劇曲所引起的膚電反應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由外界刺激所導致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化會促進手部汗腺的分泌皮膚導電度隨即上升此即膚電反應在聆聽流行歌曲之際主歌進入副歌時經常可以引起膚電反應戲曲表演中唱腔的轉折演員的亮相步態的變換特殊的做表較容易引起觀眾的膚電反應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演講摘要蔡老師的演講將分為跨科際研究與跨科際教學兩部分

36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37: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3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蔡振家 )

延伸閱讀

楊為茜蔡振家 西樂敘說紅色神話mdash音樂基模轉換在京劇樣板戲中的功能與實踐 《戲劇學刊》[ 國科會藝術學門優良期刊 ] 第十三期 (2011 年 1 月 )頁 131-157

本文摘要

盛行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京劇樣板戲可視為以表演藝術所進行的造神運動本文指出在傳統戲曲中不易達到的「神奇效果」與「神秘高峰經驗」由於西樂的加入而得以實踐樣板戲經常使用西方音樂語彙來描繪外在景色的變幻(如雨過天晴)與主角內心的頓悟(如危難之際想到毛澤東或共產黨)在音色速度節奏產生轉換之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也隨之開展樣板戲主角這類唱段的強烈感動力量在現今的戲曲觀眾身上依然歷歷可見本文將結合質性訪談與生理反應測量來進行觀眾研究

母親節快樂

關於 蔡老師對打擊樂的研究 請參見蔡振家 (2011) 「七咚嗆」的跨學科對話打擊樂認知的核磁共振造影研究 於 林秀美主編 臺大校園資產叢書 III臺大人文風情 ( 頁 120-123)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38: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38

主講人 周素卿 教授

周素卿教授自 1991 年起即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2006-2009 年曾任系主任在地理環境資源系內推動「全球化與區域變遷」

「都市化災害與永續城市治理」等跨領域研究主要的學術專長是都市研究(如都市空間發展與規劃都市新與再發展都市政治與政策研究都市與區域治永續城市的地)經濟地學(如科學園區的發展與規劃高科技產業的組織與地域網絡特性台商在東南亞與大的投資與發展)與流域治理(如民間參與合作式治理資訊科技與培力)在跨域學術實踐上近來全力參與智慧生活科技的研究與教育主要的重點在政策的演進智慧家庭技術發展的進程科技與生活的展示與再現以及智慧生活國際教育發展規劃與實施

摘要

此次專題報告將採取說故事 (story telling) 的方式以個人參與跨科際研究與教育的學術履歷(personal profile)出發輔以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分析與診斷來說明個人對當今跨科際學術實踐的觀察與反省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 2006 年至今各種跨領域與跨科際的學術參與經驗並以時間地理學 (time geography) 的方法論說明個人的學術經驗和社會發展趨勢與人際網絡的關聯性回應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 (coupling)」概念接著以 2006-2009 年「永續智慧人本住家」的研究經驗進一步陳述我們曾如何在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企圖在團隊科學 (team sciences) 的大傘之下以科研慣習 (habitus) 的觀念來解析「科文共裕」的計畫目標也就是對「創新性整合 (innovative integration) 」所進行的試驗這項工作其實是針對「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以參與觀察與行動研究的方式來摸索跨領域交流合作與創新所設計的一個反省性的學術研究我希望藉著這個計畫所帶出的問題意識以及後續工作的懸宕等相關問題來反凸顯跨領域合作與學術實踐所可能面對的僵局並針對已步入後工業社會但仍充斥著工業社會遺緒與華人社會知識界運作慣習的學術分工與學術目標之社會情境和與會先進進行更具建設性的對話期能為日後推動跨科際研究與教育擘建更友善的軟體基盤設施 (soft infrastructure)

耦合與整合談後工業社會跨科際學術實踐的僵局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38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39: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39

延伸閱讀

關於跨領域方法論的「耦合」概念請參見 唐牧群 袁大鈺 (2010 年 12 月 ) 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 圖書資訊學刊 頁 125-163

關於『永續智慧人本住家計畫』請參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 前瞻優質生活環境專案深耕計畫研究成果報告』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7 日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周素卿 )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40: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40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主講人 陳政宏 副教授從跨領域溝通的困難談對學習的建議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士 現任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博物館典藏組長暨副館長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文建會水下考古諮詢委員博士論文研究是在航太系研究與火箭引擎相關的「二相紊流」專長實驗流體力學船舶工程回國後開始研究人因工程科技史科技與社會與音樂有關的力學興趣廣泛喜歡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地理歷史及複雜事物高中選組時因此深受困擾

近年來熱心於跨領域整合性的研究與科學普及活動專書有《造船風雲 88 年mdash從台船到中船的故事》(2005 年文建會出版)《鏗鏘已遠mdash台機公司獨特的一百年》(2007 年文建會出版) [ 獲 2008 優良政府出版品 特優獎 ]《傳動世紀mdash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臺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外國的月亮一樣圓mdash科技博物館與大學博物館的在地思考》第二版(2011 年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出版 ) (陳政宏陳恒安 ( 主編 )林依蓁陳恒安陳政宏郭美芳郭瑞坤黃勝裕褚晴暉蔡侑樺鄭安佑(合著))《臺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專題選輯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預定 2012 年檔案管理局出版)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41: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41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跨越領域的溝通是不容易的而溝通是理解而不是說服正如同兩性問題一樣學術領域也是如此以我本人曾經參與的工程跨領域(到人文歷史音樂醫療等)活動為例可以看到一些跨領域溝通的問題

這些問題通常不在講不清楚的層次因為那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來解決比較關鍵的是通常我們聽不懂對方主張的理由因為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也無法認同對方的理由但我們通常會意識到此部分這是因為 (2) 雙方可能有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但其實即便瞭解對方的立場與目標我們也可能在價值並不衝突時不能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及主張)也就是說 (3) 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價值

這三大問題都有可能的解藥對 (1) 缺乏理解的背景知識來說可以增加背景知識以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攝取概念也就是先見林不見樹並有下列正確的觀念學科領域邊界是人為的知識是連續的吸收知識不用太短視功利跨領域 (inter- trans-disciplinary) 是好事對 (2) 不同的目標或立場來說可以檢視是雙方立場否相反衝突分清楚手段與目標以及彼此是否受到環境限制因此雙方若目標屬於不同層次可以在瞭解架構與關聯後設計合作的方法若同一層次但不衝突雖不易合作還是有可能

對 (3) 無法真正理解對方的價值的問題其原因通常是我們即便能大概瞭解對方領域的知識與技術甚至架構但不瞭解對方領域的基礎與理念以及精神也就是其 緣由目標靈魂這些都是「概念」所應該傳達與學習的概念可以引領我們快速而正確地思考但是大部分的人缺乏對眾多事物足夠的概念原因可能是臺灣的教育體系不鼓勵甚至反對跨領域學習而其背後假設是人要學有專精一技之長但是忘了「有專精」不等於「只專精」臺灣過去的主流教育的目標似乎只在培養「高級技工」能熟練精進技術不會思考規劃也不看外面的世界這些或許是代工產業所需在 1960rsquos 很適用但是到了 1990rsquos 就不夠了

其解藥還是要先理解一個領域的價值及脈絡本質與特性方法是廣泛的知識及跨領域的學習(概念)與欣賞一個非專業者能否欣賞該領域可能是可以用來檢視的指標試想我們常說欣賞 鑑賞文學繪畫雕刻音樂hellip等但我們欣賞科學與技術嗎因此對「技術常識」或「專業通識」的培養及學習可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專業通識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連接基礎通識(教養常識)與專業技術知識連接專業知識之間重視概念與核心原理多於操作技巧等細部知識可能是培養專業視野及創新能力的關鍵需要鼓勵學生修習這也可能是臺灣學生可能不如美國學生之處增進專業通識的方式除了鼓勵好奇心追根究柢瞭解來龍去脈之外需要開放讓學生選修學生也需要工具協助引導在有了跨領域的視野與良好的溝通後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通常容易帶來創新與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最後基於上述對教學方式的建議如下1 學科領域分類多元化不要再使用人文對自然的二分法2 淡化學科邊界特別是在高中與大學低年級階段3 通識課程層級化要有不同深淺程度的科目並在大四開設跨領域整合性的課程 4 知識地圖的建立將全校性課程地圖整合連結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

講綱及參考資料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42: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42

1

2

3

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2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43: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43

6

7

5

8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44: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44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9

11

10

12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45: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45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3

15

14

16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46: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46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17

19

18

20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47: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47

Short Talk專題短講 ( 陳政宏 )

8

21

22

陳 政宏老師的演講點出

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上的問題以下的組圖名稱為「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或許經由這套圖片可以讓大家更能體會跨科際不同領域的專家

需要溝通的重要性吧

工程師與藝術家思想的差異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osaki99blog46938369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48: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48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教授將在本綜合討論中採用 HiTEACH 互動教學系統並且針對當日演講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以利與會者做較深入的討論

綜合討論主持人陳竹亭教授

ldquoThere are similar satisfactions experienced by the scientist and artist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As Arthur Koestler points out in The Act of Creation the marvelous clarity that enraptures a scientist when he oder she discovers a law is shared by a poet when the words of a poem fall into a pattern that seems to fit exactly ndash or when a felicitous image unfolds in the mind of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expressible He views the sense of oceanic wonder as the emotive aspect of both art and science It is the most sublime expression of self-transcending emotion ndash an emotion that is the root of the scientistrsquos quest for ultimate causes and the artistrsquos quest for the ultimate realities of experiencerdquo (Jerome Friedman 1999 S 10) Jerome

Friedman 為 199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49: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49

note筆記頁

shs 計畫團隊感謝各位學界與業界朋友前來共襄盛舉 ~下次再會 ~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

Page 50: 第一屆跨科際教育研討會

50

出版者 教育部 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推動辦公室編輯 臺大科文辦公室編輯小組

籌備主席陳竹亭籌備委員林從一柯華葳梁家祺蔡明燁督導顧問蘇慧貞統籌黃鈺婷編輯唐功培宣傳楊玲美術設計辜琪鈞工作夥伴(課程平台)陳安琪賴佳旻吳姿瑩(數位平台)陳明莉章銘升林立(推辦工讀生)林玉枝劉智慧林麗雯馮秀麗合作單位臺大意識報TEDxTaida地址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 臺大化學系 581 室 )電話 02-33668661出版日期 101 年 5 月

SHS 跨科際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