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内分泌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42
北北北北北 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 北北北北北北 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 一、,, 北北北北北 , 北北北北北北 1959 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1966 北 5 北北北北北北 北北 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 1981 北 -1983 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 北北 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 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北 高高 高高 北北 北北 北北

description

高妍 教授. 高妍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内分泌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 大内科副主任 1959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 1966 年 5 月在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硕士研究生毕业 1981 年 -1983 年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大学医学院内分泌研究室进修 曾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高妍.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 高妍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要内容.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 主要内容.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内分泌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内分泌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 大内科副主任

1959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 1966

年 5 月在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硕士研究生毕业

1981 年 -1983 年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大学医学院内分泌研究室进修

曾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高妍 教授 高妍 教授

高妍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

高妍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要内容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

主要内容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

糖尿病:一种系统性疾病

National Diabetes Information Clearinghouse. Diabetes Statistics–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website) http://www.niddk.nih.gov/health/diabetes/pubs/dmstats/dmstats.htm#comp.

2 型糖尿病自然病程与血管病变结局

尚在代谢正常状态 基因? 环境?

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进 展 结 局启 动

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

血 糖胰岛素抵抗

β 细胞功能

0

10

20

30

40

50

缺血性心脏病

死亡

率(

%)

Geiss LS et al. In: Diabetes in America. 2nd ed. 1995; chap 11.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其它心脏疾病

糖尿病 癌症 中风 感染 其它

2 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率增加

任何心血管事件中风

间歇性跛行

心衰冠心病

心肌梗死心绞痛

猝死

冠心病死亡率

年龄调整后的风险比1 =无糖尿病个体风险

*P<0.1. †P<0.05. ‡ P<0.01.§P<0.001

Kannel WB, et al. Am Heart J. 1990,120:672-6

糖尿病男性糖尿病女性

0

5

10

15

20

25

30

35

年龄

调整

后的

每千

人年

死亡

Gu K et al. Diabetes Care 1998;21:1138-1145.

糖尿病患者心脏疾病死亡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29.9

19.2

男性 女性

糖尿病

非糖尿病

所有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男性 女性

11.5

6.3

23.0

7.111.0

3.6

糖尿病患者心梗后生存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患者

Sprafka JM et al. Diabetes Care 1991;14:537–543.

糖尿病 非糖尿病

Da-Yi Hu, et al.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6;27:2573-2579.

冠心病住院患者常合并高血糖状态

正常血糖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患者

24%

全部入组人群 (n=3,513)

53%

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约 77% 合并高血糖

3

Juutilainen A, et al. Diabetes Care. 2005, 28:2901–2907

East-West 研究: 18 年随访结果 (n=2,432)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死亡率明显增高

心血

管死

亡率

(%

(糖尿病 +/ 冠心病 - ) vs (糖尿病 -/ 冠心病 + )

冠心病死亡 HR 1.9 (1.4-2.6)

糖尿病 +/ 冠心病 +

糖尿病 +/ 冠心病 -

糖尿病 -/ 冠心病 +

糖尿病 -/ 冠心病 -病程 ( 年 )

East-West 研究: 18 年随访结果 (n=2,432)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死亡率明显增高

5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

糖尿病 缺血性脑卒中 /TIA 周围动脉疾病 腹主动脉瘤

冠心病等危症:致主要冠脉事件的危险与冠心病相当的一些临床情况或疾病,包括 :

4

主要内容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

糖尿病心血管危险因素

代谢因素 凝血和炎症因素 血管相关因素

高血糖 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 低 HDL 胆固醇 小而密 LDL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PAI-1 增加 血小板活化增加 纤维蛋白原增加 P 选择素, VCAM-1 和ICAM-1 增加 组织因子和 VII 因子增加 NO 生物利用度降低 C 反应蛋白增加

高血压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 动脉钙化增加 动脉顺应性下降

LDL ,低密度脂蛋白; HDL ,高密度脂蛋白; PAI-1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1 ; VCAM-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 ; ICAM-1 ,细胞间粘附分子 -1

Joslin 糖尿病学(中文版),第 14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p906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机制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高血压 高血糖 胰岛素作用受损

血脂异常 肥胖

内皮功能障碍 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血管炎症 内膜脂质堆积纤维化 高凝状态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

Joslin 糖尿病学(中文版),第 14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p901

糖尿病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综合机理

高血糖、高血压、吸烟、免疫、血液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增高

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异常

血小板聚集、黏附

多种生长因子

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增生

血脂异常

脂蛋白修饰( LDL 、 VLDL )

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聚集、浸润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单核细胞黏附及血管壁内移行

泡沫细胞

糖尿病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一)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致病因素,可使冠心

病的死亡率增加 4 倍。 2 型糖尿病的典型血脂变化是高甘油三酯( TG )和低 LDL

高血压 伴高血压的糖尿病死亡率为不伴高血压糖尿病人群的

4-5倍 高血糖

高血糖是 2 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特别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UKPDS 显示,高血糖与 CV 并发症的危险性呈连续性相关关系

糖尿病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二)

高胰岛素血症 肥胖和 2 型糖尿病都有胰岛素抵抗伴继发的高胰岛素

血症;腹型肥胖常作为预测冠心病的指标 微量白蛋白尿

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得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2-4倍

微量白蛋白尿不仅是肾脏受损的早期指标,也是心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指标

UKPDS 35. BMJ,2000; 321:405-412

UKPDS : HbA1c 每降低 1 %,并发症相对风险的降低(%)

HbA1c 增高 1%对于 T2DM 患者心血管事件影响

0.5 1.0 2.0RR

1.18 (1.10-1.26)

1.13 (1.06-1.20)

1.16 (1.07-1.26)

1.17 (1.09-1.25)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致死性冠心病

中风

Selvin E,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4:141:421-431

低血糖患者心脏缺血事件明显增加

Desouza C .Diabetes Care,2003,26:1485

1. 低血糖事件( 54次),其中10次伴随胸痛 , 其中 4次伴随心电图缺血性改变。

2. 59次的高血糖事件中只有 1次胸痛记录。

3. 血糖正常范围内时 ,无胸痛发作或者心肌缺血改变。

21 例 NPH 治疗,血糖控制良好( HbA1c=7.1% )、合并 CHD 的 T2DM 的患者,同时实施 72h CGMS 和 Holter监测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一)

发生年龄: T1DM可早发于 30-40岁, T2DM多于 50-60岁

症状不典型: 心绞痛、心肌梗塞以及心力衰竭更为常见 无症状冠心病可占 20 - 50%

•不典型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 50-65% )、无痛性心肌梗死( 42-54.5% )

可有不典型症状:•疲乏、胃肠道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等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 12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p1028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二)

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和发生率高: 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塞得病死率为 27-38.7% ,

比非糖尿病心悸梗塞高 2-3倍 主要死于房颤、心源性休克

造影常见多支病变,狭窄程度重,多以复杂性病变为主

糖尿病冠心病病人常伴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表现为静息心率加快,心电图 R-R 间期的变异较小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 12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p1028

糖尿病患者多支病变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患者例数 多支病变患者 (%) 研究(文献) 糖尿病 非糖尿病 糖尿病 非糖尿病 P

Value

TAMI 148 923 66 46 <0.0001

TIMI II 439 2,900 40.8 26.8 <0.001

Orlander et al. 236 348 58.2 41.6 <0.001

Stein et al. 1,133 9,300 32.4 28.2 <0.004

NHLBI 281 1,833 27.7 17.7 <0.01

CASS 317 1,843 85.8 77.7 <0.001

Joslin 糖尿病学(中文版),第 14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p1020

主要内容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

2011年 AACE指南强调综合性糖尿病管理

强调用“综合性糖尿病管理方案”代替“常规的糖尿病管理”

即”全面考虑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为治疗目标”,而不仅仅是关注于”血糖的达标”

指南强调综合性糖尿病管理方案包括:降糖、降压、降脂、体重管理、抗凝

Handelsman Y,at el, Endocrine practice,2011;17(suppl2),March/April

项目 治疗目标

血糖

空腹血糖 ﹤110 mg/dl

餐后 2 小时

﹤140 mg/dl

住院患者 140-180 mg/dl

HbA1c 总体:≤ 6.5% (个体化控制目标) ; 对健康状况不佳者可放宽

血压 ﹤ 130/80 mmHg

血脂

HDL-C 男性﹥ 40 mg/dl; 女性 ﹥ 50 mg/dl

TG ﹤ 150 mg/dl

LDL-C (mg/dl)

最高危≤ 70 mg/dl; 高危﹤ 100 mg/dl

体重 至少减少体重 5-10%; 或者避免体重增加

抗凝(阿司匹林)

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和高危患者的一级预防

2010 年中国指南强调 2 型糖尿病应综合治疗

随着血糖、血压、血脂等水平的增高及体重增加, 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发展速度以及其危害将显著增加

应针对 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科学、合理、基于循证医学的综合性治疗策略,包括降糖、降压、调脂、抗凝、控制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治疗措施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 版

( 150mg/dl)( 100mg/dl)

( 80mg/dl)

( 50mg/dl)

( 40mg/dl)

Steno-2 研究:强化综合管理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

强化治疗组: HbA1c < 6.5%, TC < 4.5mmol/L , TG < 1.7mmol/L, BP130/80mmHg ,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使用 ACEI

常规治疗组: HbA1c < 7.5%, TC < 6.5mmol/L , TG < 2.2mmol/L, BP160/95mmHg ,不使用阿司匹林和 ACEI

ENDOCRINE PRACTICE Vol 12 (Suppl 1) January/February 2006N Engl J Med 2008;358:580-91.

46%59%

2012 年 ESC指南 : 心血管病合并糖尿病要关注降糖

•推荐降糖达标 HbA1C<7.0%

•降糖同时应尽量避免低血糖发生•降糖达标的同时难以完全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Perk J, et al. Int J Behav Med. 2012. 19:403–488 7

Diabetologia 2012; 55:1577–96

健康饮食 , 控制体重,增加运动

二甲双胍

3 个月后,个体化 HbA1c不达标,可以开始药物联合治疗

高低风险中性 / 减少胃肠道反应 / 乳酸酸中毒低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

最高高风险增加低血糖多变

胰岛素(通常是基础)

起始单药治疗

两种药物联合治疗

疗效 (↓HbA1c)低血糖体重主要副作用成本

疗效 (↓HbA1c)低血糖体重副作用成本

SU高中度风险增加低血糖低

TZD高低风险增加水肿 HF Fx高

DPP-4抑制剂中度低风险中性极少高

高低风险减少胃肠道反应高

GLP-1 受体激动剂

2012ADA/EASD共识推荐:GLP-1 受体激动剂作为二甲双胍之后的选择之一

1796 研究联合 Met

LEAD-2 联合 Met

***

LEAD-1 联合 SU

Hb

A1c

<7%

的患

者比例

(%

)

早期应用利拉鲁肽使 66%的患者 HbA1c达标

Marre et al. Diabet Med 2009;26;268–78 (LEAD-1); Nauck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84–90 (LEAD-2); Pratley et al. Lancet 2010:375;1447–56 (Lira vs. DPP-4i); Yang, et al. 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2011, 13:81-88 ( 1796 study )

*****

***

***

利拉鲁肽 1.8 mg利拉鲁肽 1.2 mg

总体人群 (Lira vs. DPP-4i: 26 周 ) 或在单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 (LEAD-2, -1,1796 研究 ) 达到 ADA HbA1c控制标准的受试者

***p<0.0001 **p<0.001 vs. 活性对照药。数据来自核心试验。

Lira vs. DPP-4i联合 Met

70

60

50

40

30

20

10

0

5552

36

53

66

56

23

43 45 44 43

55

22

降糖 降压 降脂 体重管理 复合终点

GLP-1 受体激动剂低血糖发生非常少

利拉鲁肽的低血糖发生率低是由于其葡萄糖依赖的作用机制 利拉鲁肽治疗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磺脲类 (p<0.0001)

HbA1c 数值更低时,格列美脲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增加

Gough et al. Diabetes 2010;59(Suppl. 1):A208 (764-P)

低血

糖事

件发

生率

/患者

26 周时的 HbA1c (LOCF)

6

5

4

3

2

1

0

6 6.5 7 7.5 8

磺脲类

利拉鲁肽 1.2 mg

利拉鲁肽 1.8 mg

降糖 降压 降脂 体重管理 复合终点

1

-5

-6

-7

-4

-3

-2

-1

0

-2.8-2.3

-4.3-3.6

GLP-1RA 利拉鲁肽明显降低收缩压

-0.7-0.6

-2.6-2.8

收缩

压的

变化

(m

mH

g)

1796 研究联合二甲双胍

LEAD-2联合二甲双胍

LEAD-1联合 SU

Lira vs. DPP-4i 联合二甲双胍

利拉鲁肽 1.8 mg 利拉鲁肽 1.2 mg

整体人群的血压改变 (Lira vs. DPP-4i: 26 weeks); 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 (LEAD-2,6,1796 研究 ,: 26 weeks); * 与对照药物有显著差异

Marre et al. Diabet Med 2009;26;268–78 (LEAD-1); Nauck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84–90 (LEAD-2); Pratley et al. Lancet 2010:375;1447–56 (Lira vs. DPP-4i); Yang, et al. 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2011, 13:81-88 ( 1796 study )

降糖 降压 降脂 体重管理 复合终点

LEAD荟萃分析 :GLP-1RA 利拉鲁肽调节血脂

Plutzky et al. EASD 2009, abstract 762.

*p<0.05 vs. 利拉鲁肽 1.8 mg; **p<0.05 vs. 利拉鲁肽 1.2 mgData expressed as mean value±95% CI.

总胆固醇 LDL (低密度脂蛋白)

利拉鲁肽 1.8mg

格列美脲利拉鲁肽 1.2mg

甘精胰岛素安慰剂

罗格列酮艾塞那肽

降糖 降压 降脂 体重管理 复合终点

早期应用 GLP-1RA 利拉鲁肽体重明显降低

0.0

-0.5

-1.0

-1.5

-2.0

51% 43%

−2.6*

1.1

−2.8*-2.5

-3.0

-3.5

2.5

2.0

1.5

1.0

0.5 0.3*

2.1

1796 研究联合 Met

LEAD-2联合 Met

LEAD-1联合 SU

-4.0

−2.8*

−3.7*

−1.2

Lira–DPP-4i联合 Met

−0.2*

体重

变化

(kg

)

利拉鲁肽 1.8 mg 利拉鲁肽 1.2 mg

−2.4*−2.2*

整体人群的体重改变 (Lira vs. DPP-4i: 26 weeks); 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 (LEAD-2,6,1796 研究 ,: 26 weeks); * 与对照药物有显著差异

Marre et al. Diabet Med 2009;26;268–78 (LEAD-1); Nauck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84–90 (LEAD-2); Pratley et al. Lancet 2010:375;1447–56 (Lira vs. DPP-4i); Yang, et al. 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2011, 13:81-88 ( 1796 study )

降糖 降压 降脂 体重管理 复合终点

利拉鲁肽减少内脏脂肪

•体重降低的三分之二是脂肪组织的减少(利拉鲁肽 1.8mg )

体内脂肪变化DEXA (双能 X-线吸收仪)扫描

-4

-3

-2

-1

0

1

2

3

体内脂肪

变化

, kg

利拉鲁肽 1.2 mg + 二甲双胍

-1.6(-1.1%)

-2.4(-1.2%)

利拉鲁肽 1.8 mg + 二甲双胍

内脏脂肪 vs. 皮下脂肪CT扫描

-25

-20

-15

5

0

5

10

-10

内脏脂肪 皮下脂肪

体内脂肪

变化百

分比

(%)

-17.1*-16.4

-7.8 -8.5

Jendle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09;11:1163–72

降糖 降压 降脂 体重管理 复合终点

GLP-1 在心脏和血管作用 : 直接还是间接?

Ussher, J.R. & Drucker, D.J. Endo Review 2012 Apr;33(2):187-215

GLP-1对心血管系统可能有保护作用

心脏 ( 心肌 )

• 增加葡萄糖摄入( 非胰岛素机制 )

• p38 MAP激酶活性• GLUT-1转运

• 抑制凋亡

血管系统• 一氧化氮依赖性血管舒张• 在培养的内皮细胞中减少由 TNF介导的 PAI-1 分泌

肾当钠过载以及容量扩张时增加排钠和利尿

GLP-1

1. Gutzwiller et al. Endocrinol Metab 2004;89:3055–61; 2. Gutzwiller et al. Digestion 2006;73:142–503. Golpon et al. Regul Pept 2001;102:81–6; 4. Liu et al. J Endocrinol 2008;196:57–65; 5. Liu et al. J Endocrinol 2009;201:59–66; 6. Zhao et al. J Pharmacol Exp Ther 2006;317:1106–13.; 7. Bose et al. Diabetes 2005;54:146–51

总结

糖尿病与心血管互为影响,两者并存死亡率明显增加。

高血糖通过多种途径使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功能紊乱,动脉血栓形成,促进心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低血糖亦使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加。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需要综合治疗,并考虑降糖疗效、安全性及心血管获益。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