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26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一、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description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案例:艰辛的探索.  良好的开端  曲折中前进  十年动乱. 取得了哪些积极的理论成果. 有哪些失误的教训. ?. ?. 在 1956 年至 1976 年 20 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过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在发展道路方面,提出了 “ 以苏为鉴 ” ,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Page 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Page 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案例:艰辛的探索案例:艰辛的探索

良好的开端

曲折中前进

十年动乱

良好的开端

曲折中前进

十年动乱

Page 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在 1956 年至 1976 年 20 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过程中在 1956 年至 1976 年 20 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过程中

Page 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在发展道路方面,提出了“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 在发展战略方面,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以及“四个现代化” 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 前进的方针,以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 民经济的总方针。 在经济体制方面,提出了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三个主 体、三个补充”等思想。 在发展阶段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 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建设强大的社 会主义经济,将要一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在分配制度方面,提出了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 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在发展道路方面,提出了“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 在发展战略方面,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以及“四个现代化” 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 前进的方针,以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 民经济的总方针。 在经济体制方面,提出了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三个主 体、三个补充”等思想。 在发展阶段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 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建设强大的社 会主义经济,将要一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在分配制度方面,提出了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 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Page 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在政治建设方面,提出了扩大人民民主、反对个人崇拜,依法办事、 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重要思想;制定和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 及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在政治路线方面,提出了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学说以及解决矛盾的 一整套方针方法。 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确认知识 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国防和文化发 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对外关系方面,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强调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向世 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好的经验和长处学习。提出 了“三个世界”理论以及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 在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 系、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等。

在政治建设方面,提出了扩大人民民主、反对个人崇拜,依法办事、 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重要思想;制定和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 及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在政治路线方面,提出了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学说以及解决矛盾的 一整套方针方法。 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确认知识 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国防和文化发 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对外关系方面,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强调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向世 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好的经验和长处学习。提出 了“三个世界”理论以及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 在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 系、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等。

Page 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失误的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失误的教训

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生产力的发展;

缺乏民主,权力过分集中;

把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对立起来,

关起门来搞建设。

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生产力的发展;

缺乏民主,权力过分集中;

把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对立起来,

关起门来搞建设。

Page 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Page 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及内涵(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及内涵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Page 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视频: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视频: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Page 1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1992 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 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两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两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Page 1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及内涵(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及内涵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Page 1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 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

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 的实践意义。

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 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

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 的实践意义。

Page 1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Page 1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一)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Page 1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赶超”发展观“赶超”发展观 “姓社姓资”发展观“姓社姓资”发展观

“硬道理”发展观“硬道理”发展观

“第一要务”发展观“第一要务”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Page 1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

符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类社 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

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符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类社 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

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Page 1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 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 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历史使命的需要;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 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一条宝贵 的历史经验。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 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 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历史使命的需要;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 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一条宝贵 的历史经验。

Page 1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一)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Page 1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Page 2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必须根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不适应 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 调整、改革和完善,为先进生产力更大更快 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创造条件;必须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 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必须根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不适应 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 调整、改革和完善,为先进生产力更大更快 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创造条件;必须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 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Page 2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一)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Page 2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 人类的智慧无有穷尽。科学技术

作为这种智慧的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经过无数科学家们的艰辛努力,正在不断地透过层层叠嶂照耀到更高的群峰之上。”

“ 人类的智慧无有穷尽。科学技术

作为这种智慧的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经过无数科学家们的艰辛努力,正在不断地透过层层叠嶂照耀到更高的群峰之上。”

Page 2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 一般”如何变“第一” “ 一般”如何变“第一”

从 18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中叶 从 18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中叶 从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中叶从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中叶从 20 世纪中叶至从 20 世纪中叶至

Page 2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一”本身学问大 “第一”本身学问大

当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 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他要素;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 破口或生长点;当代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 向、速度和规模。

当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 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他要素;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 破口或生长点;当代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 向、速度和规模。

Page 2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953年毛泽东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 的国家;

1956 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1958年初毛泽东又提出要来一个技术革命,并要求把 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来;

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01 年江泽民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和主要标志”;

2006 年胡锦涛提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 命力量”。

1953年毛泽东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 的国家;

1956 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1958年初毛泽东又提出要来一个技术革命,并要求把 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来;

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01 年江泽民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和主要标志”;

2006 年胡锦涛提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 命力量”。

Page 2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科技、教育、人才三位

一体。

因此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

略,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科技、教育、人才三位

一体。

因此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

略,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