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41
电电电电电电电电电 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 电电电电 电电 电电电

description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赣州市第一中学 梅正平. 1. 电磁感应现象 Ⅰ. 2. 磁通量 Ⅰ. 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Ⅱ. 楞次定律 Ⅱ. 4. 自感、涡流 Ⅰ. 5. 一、电磁学复习要点概述. (一)考纲展示. 《 电磁感应 》 部分. 交变电流、交变电流图象 Ⅰ. 1. 2. 3. 4. 5. 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公式、峰值和有效值 Ⅰ. 理想变压器 Ⅰ. 远距离输电 Ⅰ.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作用 Ⅰ. 一、电磁学复习要点概述. (一)考纲展示. 《 交变电流、传感器 》 部分.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Page 1: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赣州市第一中学 梅正平

Page 2: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一、电磁学复习要点概述(一)考纲展示

《电磁感应》部分

4

5

1

2

3

楞次定律Ⅱ

自感、涡流Ⅰ

电磁感应现象Ⅰ

磁通量Ⅰ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Ⅱ

Page 3: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一、电磁学复习要点概述(一)考纲展示

《交变电流、传感器》部分

交变电流、交变电流图象Ⅰ

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公式、峰值和有效值Ⅰ

理想变压器Ⅰ

远距离输电Ⅰ

实验:传感器的简单作用Ⅰ

1

2

3

4

5

Page 4: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一、电磁学复习要点概述(二)复习要点

1 、磁通量:概念、计算、定义及标矢性2 、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条件3 、楞次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6 、自感和涡流,自感延缓作用

4 、楞次定律、右手定则、左手定则、安培定则 的比较及综合应用

5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容及公式, E-Φ 、 ΔΦ 、

  动生电动势 E=BLV 的理解

ΔΦ/Δt 的关系,以及对感生电动势 E=n·ΔΦ/Δt 和

Page 5: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一、电磁学复习要点概述(二)复习要点

7 、电磁感应电路问题的求解

2012 年如果以计算题形式出现,则题目会有较复杂的定量计算,往往是求运动参量、能量等。

8 、电磁感应图象问题分析

由于涉及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同进考察考生分析利用图象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有 B—t 、 E—t 、 I—t 、 E 和 I 随线圈位移 x 变化即 E—x 、 I—x 图象,属高频高点。

Page 6: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一、电磁学复习要点概述(二)复习要点

9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动力学问题

10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问题

此类问题是重在解题思路: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 通电导体受安培力→ 合外力变化→ 加速度变化→ 速度变化→ 最终明确导体达到何种稳定运动状态。  

11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12 、对交变电流“四值”的比较和理解

Page 7: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一、电磁学复习要点概述(二)复习要点

13 、交变电流的综合问题分析

14 、变压器原理

题型基本上都是选择题, 2011 年只有江苏高考启用了计算题。

15 、理想变压器及其原副线圈基本量

的基本关系和制约关系

Page 8: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一、选修 3-2 复习要点概述

(二)复习要点

16 、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问题

17 、远距离高压输电问题分析,处理思路及几个基本关系

18 、传感器的工作过程原理,热敏电阻及光敏电阻等的特性

Page 9: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二、近五年高考题展示

高考对交变电流部分:

1、重点是交流电的产生、描述、图象、变压器的原理以及远距离输电的损耗等;

2、以选择题为主。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物理(理综)试题,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高考对电磁感应部分:1、体现出知识点多;2、难度较大;3、分值较多。

Page 10: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二、近五年高考题展示

1 、( 08 上海卷) 10.如图所示,平行于 y轴的导体棒以速度 v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经过半径为R、磁感应强度为 B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导体棒中的感应电动势 ε与导体棒位置 x关系的图像是

考点 : 电磁感应现象,动生电动势与导体棒位置

的函数关系。

点评:属于基础考查,较容易。

Page 11: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二、近五年高考题展示

考点 : 电磁感应现象。

点评:立意不错,难度不大。

2 、( 2011 上海第 28 题).在“研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与磁通量变化快慢的关系”实验 ( 见图 (a)) 中,得到图线如图 (b) 所示。

(1)( 多选题 ) 在实验中需保持不变的是 ( )(A) 挡光片的宽度 (B) 小车的释放位置(C) 导轨倾斜的角度 (D) 光电门的位置(2) 线圈匝数增加一倍后重做该实验,在图 (b) 中画出实

验图线。

Page 12: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二、近五年高考题展示

3 、 ( 广东卷 2011 第 15 题 ). 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D. 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

考点 :Φ 、 ΔΦ 、 ΔΦ/Δt 的关系问题

点评:正确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就不难。

Page 13: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二、近五年高考题展示

4 、 07 广东卷 11 ( 17 分)如图 15 ( a )所示,一端封闭的两条平行光滑导轨相距 L,距左端 L处的中间一段被弯成半径为 H的 1/4圆弧,导轨左右两段处于高度相差H的水平面上。圆弧导轨所在区域无磁场,右段区域存在磁场 B0 ,左段区域存在均匀分布但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磁场B( t),如图 15 ( b )所示,两磁场方向均竖直向上。在圆弧顶端,放置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 ab,与导轨左段形成闭合回路,从金属棒下滑开始计时,经过时间 t0滑到圆弧顶端。设金属棒在回路中的电阻为 R,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

Page 14: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二、近五年高考题展示

考点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点评:本题属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及能量转化等综合问题。易错点: 1 )磁感量变化率;2 )对感生电动势的理解; 3 )对最后结果的讨论不全。

⑴问金属棒在圆弧内滑动时,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⑵求 0 到时间 t0内,回路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热量。⑶探讨在金属棒滑到圆弧底端进入匀强磁场 B0 的一瞬

间,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Page 15: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二、近五年高考题展示 5 、 09 年山东卷 09—21 .如图所示,一导线弯成半径

为 a的半圆形闭合回路。虚线MN右侧有磁感应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回路所在的平面。回路以速度 v向右匀速进入磁场,直径 CD始络与MN垂直。从 D点到达边界开始到 C点进入磁场为止,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DvBMN

  A .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B . CD段直线始终不受安培力   C .感应电动势最大值 Em=Bav   D .感应电动势平均值

C D

v

B

M

N

考点 : 楞次定律、安培力、感应电动势、左手定则、右手定则点评:本题考查基础,误点出在有效长度及平均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Page 16: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二、近五年高考题展示

考点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过程分析,磁通量的改变及安培力的有关问 题。

6 、( 2010全国Ⅱ 18 )如图,空间某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上边界 b 和下边界 d水平。在竖直面内有一矩形金属统一加线圈,线圈上下边的距离很短,下边水平。线圈从水平面 a开始下落。已知磁场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水平面 a 、b之间的距离。若线圈下边刚通过水平面 b 、 c (位于磁场中)和 d 时,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 Fb 、 Fc 和 Fd ,则

A . Fd>Fc>Fb B. Fc < Fd < Fb C. Fc > Fb > Fd D. Fc < Fb < Fd

a

b

c

d

Page 17: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二、近五年高考题展示

考点 : 电磁感应定律的综合应用。 点评:属于多过程问题,第三问方法灵活,难度较大。

7 、 07 江苏 21 ( 16 分)如图所示,空间等间距分布着水平方向的条形匀强磁场,竖直方向磁场区域足够长,磁感应强度 B= 1 T ,每一条形磁场区域的宽度及相邻条形磁场区域的间距均为 d= 0.5 m ,现有一边长 l= 0.2 m 、质量m= 0.1 kg 、电阻 R= 0.1 Ω 的正方形线框MNOP以 v0= 7 m/s 的初速从左侧磁场边缘水平进入磁场,求:⑴线框MN边刚进入磁场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 F;⑵线框从开始进入磁场到竖直下落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Q;⑶线框能穿过的完整条形磁场区域的个数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d d d d d d

P M

O Nv0

Page 18: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二、近五年高考题展示

考点 :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点评:此类问题的求解思路主要有三种:  1)利用克服安培力做功有解;  2)利用能量守恒求解;  3)利用电路特征求解。

8、( 2010 安徽) . 用同样的材料,不同粗细导线绕成两个质量、面积均相同的正方形线圈 I 和 II ,使它们从离有理想界面的匀强磁场高度为 h 的地方同时自由下落,如图所示,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空气阻力不计,则( )

A. 两线圈同时落地,线圈发热量相同 B. 细线圈先落到地,细线圈发热量大 C. 粗线圈先落到地,粗线圈发热量大 D. 两线圈同时落地,细线圈发热量大 h

I II

B

Page 19: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二、近五年高考题展示

考点 : 变压器、交变电流图象及峰值有效值。 点评:本题考查内容比较简单,对图象的要求的把握。

9、( 2011全国) 17. 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1 : 2 ;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20V ,额定功率为 22W ;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 U和 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A.U = 110 V , I = 0.2 A B.U = 110 V , I = 0.05 A

C. , D. , 2 U 110 VI = 0.2 A 2 U 110 V . 2I 0 2 A

Page 20: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二、近五年高考题展示

考点 : 本题主要考查变压器的知识。点评:本题要能对变压器的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以及变 压器变压原理、功率等问题彻底理解。

10 、( 09 年江苏物理 6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1 : 5 ,原线圈两端的交变电压为 氖泡在两端电压达到 100V 时开始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开关接通后,氖泡的发光频率为 100Hz B .开关接通后,电压表的示数为 100 V C .开关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 .开关断开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变

Page 21: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二、近五年高考题展示

考点 : 理想变压器原理 伏安特性曲线 。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综合性比较强,特别是伏安特性曲线 的判断。

11 、( 2010全国Ⅱ 19 .)图中为一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与一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相连: P 为滑动头。现令 P从均匀密绕的副线圈最底端开始,沿副线圈匀速上滑,直至白炽灯 L两端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为止。用 I1表示流过原线圈的电流, I2 表示流过灯泡的电流, U2 表示灯泡两端的电压, N2 表示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这里的电流、电压均指有效值:电功率指平均值)。下列 4 个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相应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

t

I1

O t

I2

Ot

U2

O t

N2

O

A B C D

Page 22: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二、近五年高考题展示

12 、( 2010全国新课标卷) 23 . (11 分 ) 用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 RT ,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某同学将 RT 和两个适当的固定电阻 R1 、 R2连成图 1虚线框内所示的电路,以使该电路的等效电阻 RL 的阻值随 RT 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近似为线性的,且具有合适的阻值范围。为了验证这个设计,他采用伏安法测量在不同温度下 RL 的阻值,测量电路如图1 所示,图中的电压表内阻很大。 RL 的测量结果如表 l 所示。

Page 23: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二、近五年高考题展示

考点 : 理想变压器原理 伏安特性曲线 。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综合性比较强,特别是伏安特性曲线 的判断。

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图 1 所示的电路,在图 2 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Page 24: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二、近五年高考题展示

考点 : 理想变压器原理 伏安特性曲线 。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综合性比较强,特别是伏安特性曲线 的判断。

(2) 为了检验 RL 与 t之间近似为线性关系,在坐标纸上作 RL-t 关系图线

Page 25: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二、近五年高考题展示

(3) 在某一温度下,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 、 4 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 ____ ,电压表的读数为 ___ 。此时等效电阻 RL 的阻值为 ___ :热敏电阻所处环境的温度约为 ____ 。

考点 : 传感器与电路点评:本题易错点在于: 1 )电路图的连接; 2 ) 、 表 的读数; 3 )传感器的作用。

mA V

Page 26: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三、近三年考点题型分布 2009-2011 年全国新课标卷试题分布

Page 27: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2009-2011 年全国新课标卷试题分布

Page 28: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三、近三年考点题型分布

近三年新课标试题总的特点:

1、试题稳中求新,难度适中,试卷结构趋于稳定;

2、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考察;

3、“力和运动”、”功和能”两条主线异常突出 ;

4 、主干知识年年考,但考察的侧重点呈周期性交 替 的态势。

Page 29: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三、近三年考点题型分布

新课标新增内容及近三年新课标历届高考命题情况

《电磁感应》中新增“第七节”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考纲要求:涡流,要求层次Ⅰ,近三年新课标历届高考命题情况:无命题新课标新增《传感器》一章考纲要求: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删掉了对这一节的考查

Page 30: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四、 2012 年高考命题趋势研判

  统过对近五年尤其 2011 年全国新课标试题分析,斗胆预测 2012 年高频考点。

1 、选择题部分①电磁感应现象及规律考案即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方向判断和电功势的简单计算,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电动势、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及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随线框位移变化的图象;②交变电流的四值计算以及变压器的原理和应用;③传感器在生产和科技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使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在高考中出现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

Page 31: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四、 2012 年高考命题趋势研判

  统过对近五年尤其 2011 年全国新课标试题分析,斗胆预测 2012 年高频考点

2 、计算题  电磁感应的综合应用可以成为必考的压轴大题,因为如滑轨类问题,线框穿越右界匀强磁场,电磁感应的能量等综合问题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的能力,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

Page 32: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五、第二、三轮复习策略

(一)明确重点、主干知识网络化

(二)构建模型,以图像突破难点

(三)培养思维和总结能力,优化解题方法

(四)准确审题,提高表达能力,规范解答

(五)注重心理困惑的解决

Page 33: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五、第二、三轮复习策略

注重心理困惑的解决

常见五大心理问题:高原现象、舌尖现象、克拉克现象,心理饱和现象,阴影缠绕现象。1 、“高原现象”,又称“瓶颈效应”。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很多同学都说,遭遇了学习瓶颈。2 、“舌尖现象”。高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或考试中也可能看见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

Page 34: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五、第二、三轮复习策略

注重心理困惑的解决 常见五大心理问题:高原现象、舌尖现象、克拉克现象,心理饱和现象,阴影缠绕现象3 、“克拉克现象”。一些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优秀,考前准备充分,对某些考试内容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然而到了考场,特别是到了高考这样的重要时刻,却发挥失常,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此即为“克拉克现象”。4 、“心理饱和现象”。进入高三,大多数学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为了这一目标,不再参与其他活动,只是重复地进行着大量的练习,由于活动单一,结果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疲惫、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心理饱和现象”。

Page 35: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五、第二、三轮复习策略

注重心理困惑的解决 常见五大心理问题:高原现象、舌尖现象、克拉克现象,心理饱和现象,阴影缠绕现象

5 、“阴影缠绕现象”。对结果成败的过份关注,结果却让人失望。无论是平时的小考还是大考,过度的关注成绩,如果考不好了自信心受搓,长期走不出失败的阴影,这种现象暂且称之为“阴影缠绕现象”。

Page 36: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五、第二、三轮复习策略

心理困惑的解决方法

1.“ 高原现象” 其实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有“疲劳期“,就如我们在长跑过程中总有一段时间是无比疲惫的。在这种阶段,我们总是觉得无论怎么学习都没有起色,其实在这个阶段上,是你蜕变的关键时期,只要你能挺过这一阶段不放弃,你就会迎来你成绩飞跃的”爆发期“。

关键词:坚持  抱有信心

Page 37: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五、第二、三轮复习策略

心理困惑的解决方法

2. “舌尖现象” 其实“舌尖现象”并不神秘,有些学生总以为这是因为自己发挥不好,其实这里面大有玄机。说白了,其实就是因为你的基础知识学的不够扎实。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自己在基础知识上掌握的不错,殊不知我们实在太高估自己了。如果你遇到了“舌尖现象”,那么就请你好好排查下使你出现“舌尖现象”的基础知识点。

关键词:注重基础

Page 38: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五、第二、三轮复习策略

心理困惑的解决方法

3. “克拉克现象” 很多孩子都会出现这种临考心理失衡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才是正儿八经的“发挥失常“。究其根源,其实就是对自己不自信,不要太关注自己的结果,我们应当更加注意自己考试的过程。对于这种学生,我们常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多次的模拟考试,但是,考试时间要缩短 20 到 30分钟以来磨练自己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模拟考试  自信

Page 39: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五、第二、三轮复习策略

心理困惑的解决方法

4. “心理饱和现象” 反复的重复某一件事情,不仅仅在学习上,就是在其他事情上,也都会出现一种“心理饱和现象”。如果出现“心理饱和现象”,我们就可以考虑不对出现“心理饱和现象”的科目进行过多复习,只保持常规习题量即可。可以进行其他比较有兴趣的科目学习,或是出去走走,散散心。劳逸结合才是高效率的保证。

关键词:放松  效率

Page 40: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五、第二、三轮复习策略

心理困惑的解决方法

5. “阴影缠绕现象” “阴影缠绕现象”其实是一种信心缺失现象,由于以往考试失利的打击,造成了现在对于考试信心的缺失,人的意识的主观能动性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你在临考前就丧失信心,当然在考试时的实力就会大打折扣,水平也就难以发挥。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进行自我催眠,找一个安静的环境,让自己全身心的放松下来,不断地对自己强化我能考好的心理暗示。

关键词:淡定  平常心

Page 41: 电磁学专题备考方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