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图

100
栖栖栖 Eyong Let’s Start At A Very Beginning 2007 年 9 年 8 年 年年 栖栖栖栖栖栖栖 栖栖栖

description

iThink

Transcript of 思路图

Page 1: 思路图

栖息谷 Eyong

Let’s Start At A Very

Beginning

2007 年 9 月 8 日

北京

关于思维导图的一家之言

Page 2: 思路图

2

Page 3: 思路图

栖息谷 Eyong

高手的五个境界知易行难: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易行难: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熟能生巧: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熟能生巧: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Page 4: 思路图

4

懂熟

五境界

这个就可以说是一个简单原始的思维导图

Page 5: 思路图

栖息谷 Eyong

1 思维导图:你了解什么?

Page 6: 思路图

61. 思维导图:你了解什么?

思维导图 知

巧人

软件

插件

思维导图

Page 7: 思路图

71. 思维导图:你了解什么?

Page 8: 思路图

81. 思维导图:你了解什么?

Page 9: 思路图

栖息谷 Eyong

2 思维导图:规则与范例让我们入门很容易

Page 10: 思路图

102. 思维导图:规则与范例让我们入门很容易

生成思维导图图的 8 个简单步骤

11

22

以上材料取之于 AMT 网站

Page 11: 思路图

112. 思维导图:规则与范例让我们入门很容易

生成思维导图图的 8 个简单步骤

33

44

以上材料取之于 AMT 网站

Page 12: 思路图

122. 思维导图:规则与范例让我们入门很容易

生成思维导图图的 8 个简单步骤

55

66

以上材料取之于 AMT 网站

Page 13: 思路图

132. 思维导图:规则与范例让我们入门很容易

生成思维导图图的 8 个简单步骤

77

88

以上材料取之于 AMT 网站

Page 14: 思路图

142. 思维导图:规则与范例让我们入门很容易

主题 (Central Topic) :思维导图中最顶层的内容,是导图中被关注的核心焦点,所有其它内容围绕主题展开。主要分枝 (Main Topic) :从主题中直接发展出来的分枝。分枝 (Subtopic) :思维导图中除主题以外的单元都是导图的分枝,主要分枝也是分枝的一种,可以统称为分枝。思维导图中还有一些相对独立的分枝,如注释框分枝、悬浮框分枝等。层次或级 (Level) :分枝与主题直接或间接关联的程度,很显然,主要分枝是第 1级分枝,与主要分枝直接相关联的是第 2级分枝,依此类推。由级的概念可以引伸出同级分枝、上一级分枝、下一级分枝、下级分枝等等,注意下一级分枝和下级分枝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节点:分枝与下一级分枝之间的汇集点。

Page 15: 思路图

152. 思维导图:规则与范例让我们入门很容易

1. 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 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枝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3. 分枝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

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枝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枝上;

4. 各分枝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

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的特征:

Page 16: 思路图

162. 思维导图:规则与范例让我们入门很容易

读图的基本规则:

从主题开始从主题开始 关注主要分枝 关注主要分枝主要分枝的读图顺序按顺时针方向

旋转

主要分枝的读图顺序按顺时针方向

旋转

逐级逐步地读导图分枝逐级逐步地读导图分枝

主要分枝以下的读图顺序是

从上到下

主要分枝以下的读图顺序是

从上到下

Page 17: 思路图

172. 思维导图:规则与范例让我们入门很容易

读思维导图应该努力遵循的基本原则

注重系统性 集中注意力 关注大画面

充分理解作图者的思维意图,从每一层级的结构中读出系统性至关重要。在主题与主要分枝之间,分枝与下级分枝之间,逐步地产生较深刻的理解,充分发掘其中的关联,还有为什么每一个下一级分枝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读出了缺项或分枝之间的矛盾,这时就需要批判式的解读了。

在读图的每一个时段内,我们是一块一块地逐级逐步推进无论是创作导图还是阅读导图,忘掉或放弃比牵挂着更为有效,这种忘掉或放弃是暂时的,有利于我们专注于主题展开的一个具体方面,而这种集中注意力习惯的养成,可能不仅是靠创作导图时来做到,更多的机会在读图的过程中。

对导图作品熟悉到一定程度,读图不再是读,而是看,是一种关注大画面的查询,要知道的是大致方位、参考点、与心目中熟悉的一切关联起来,至于其它的细节,不需要也没必要关心。这种能力一旦建立,就不仅是读图时有用,包括读书读文章,分析解决问题,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Page 18: 思路图

182. 思维导图:规则与范例让我们入门很容易

Just do it .

见多才能识广

多练习

多琢磨

多看

多读

Page 19: 思路图

19

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简、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前十七种都是兵器的名称,第十八般名目“白打”,就是“徒手拳术”。   《水浒传》写到的十八样是: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 传统兵器“九长九短”。九短:刀、剑、鞭、锏、拐、斧、棒、椎、杵。九长:刀、枪、棍、钺、叉、铛、钩、槊、戟。

  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明谢肇制《五杂俎》卷五:“正统己巳之变,招募天下勇士。山东李通者,行教京师,试其技艺,十八般皆能,无人可与为敌,遂应首选。”(十八般乃: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清初褚人获《坚瓠集》:“山西李通善使武艺十八事,计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鞭、锏、挝、殳、叉、把头、绵绳套、椎及白打,共十八种。”  

Page 20: 思路图

20

十八般兵器是这么划分的

最常用的一件兵器:

自己的原则

分出九件给可以作为范例的精品:

就是说可以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找出九件精品,九件可以应付一般的借鉴和模仿了,但要注意:精品应该是动态的。

分出五件给可以作为鉴赏的极品:

和前面讲的有点倒个了,极品可遇不可求,用来模仿太浪费,是用来作为标杆,反复琢磨,以至于从根本上提高水准的。

分出三件给可以作为典藏的素材库:就是:1. 图库;2. 模板库;3. 素材库。

可以取他山之石来攻玉,但是得要自己收集整理的。

Page 21: 思路图

21

这么简单的道理,

地球人都知道啊!

Page 22: 思路图

• 资料是很丰富的,• 光看是不太管用的,• 读后是要取舍的,• 融会是要贯通的。• 九九是应该有的,• 太多是没有用的。• 比较才有优劣的,• 精品需要动态的,• 提高需要借鉴的,• 创新要有基础的,• 前后力求一致的,• 花哨不是专业的,• 精品不只是欣赏的,• 领悟要有心得的,• 同类不能并列的,• 特点必须突出的,

• 模仿还是必要的,• 事后需要总结的。• 精品未必是最好的,• 极品可遇不可求的,• 标杆总该要有的,• 够不着才会跳起追求的,• 经典是经得起推敲的,• 宁缺是要勿滥的。• 去一部分会可惜的,• 增一点会不协调的,• 改动一下是非常难的,• 一般思路是做不出的,• 五个可能有点多的,• 求索是留有地步的。• 作用是启发灵感的,• 触类是可以旁通的,

Page 23: 思路图

• 聚宝盆可能是有的,• 摇钱树是有反复摇的。• 精益求精是精神的,• 务实和效率是根本的,• 资源是可以共享的,• 轮子不用自己发明的。• 模板是可以借用的,• 自然有人做专业的,• 技巧学学是可以的,• 耗时太多不值得的,• 学会借鉴是重要的,• 闭门造车是傻傻的,• 图片是有人建库的,• 名企之作有规范的,• 拿来用是可行的,• 多找几家要综合的,

• 适当要有所变化的,• 变成自己典藏的,• 素材没必要多多的,• 去粗取精要熟悉的。• 网络现在很方便的,• 网址选两三个中意的,• 常上去看看是有益的,• 借用点外脑是出息的,• 字典是用来解难的,• 论坛是用来释疑的,• 只顾下载是不够的,• 只会读书是不行的,• 80% 是没用的,• 15% 是看标题的,• 4% 是读大意的,• 1% 是反复学习的,

Page 24: 思路图

• 读后要有思考的,• 思考是要比较的,• 淘一克金要披千担沙的,• 下一粒籽能收百颗粟的。• 十八般兵器要趁手的,• 最宝贝的孩子是自己的,• 自己的原则是累积的,• 黑纸白字是心血的,• 别人的话是嘴说的,• 自己的悟是心得的,• 真理是要经检验的,• 原则用来提升自己的。

• 与时俱进是伟大的,• 求真务实是崇高的。• 贴子只是贴贴的,• 文章只是写写的,• 道理不是说说的,• 实践全靠你我的。• 道路经常是曲折的,• 前途终归是光明的。• 努力是讲究策略的,• 成功应该是有方法的。

Page 25: 思路图

栖息谷 Eyong

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Page 26: 思路图

26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Free mind :全中文界面

Page 27: 思路图

27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Kidspiration :儿童用的导图软件

Page 28: 思路图

28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电子资料管理

Page 29: 思路图

29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电子邮件整理

Page 30: 思路图

30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计划与安排

Page 31: 思路图

31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技巧图解

Page 32: 思路图

32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综合链接

Page 33: 思路图

33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资料归类

Page 34: 思路图

34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分类收藏

Page 35: 思路图

35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网络导引

Page 36: 思路图

36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归类索引

Page 37: 思路图

37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甘特图

Page 38: 思路图

38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头脑风暴

Page 39: 思路图

39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思路扩展

Page 40: 思路图

40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编程解说

Page 41: 思路图

41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这是一个音频用于思维导图的典型应用,这份纪要可以发给与会甚至未与会的当事人。

中心主题边的回形针表示的是会议全程录音,会后很少会有人再完整地去再听,只不过是备查用的。各分枝上回形针表示的录音剪辑就不一样了,可能会有人根据与自己相关程度认真研究。这些剪辑,长的一两分钟,短的可能只有十几秒。作为老板秘书,没必要把会议全程用文字记录、整理并打字,给各部门经理的会议纪要完全而且原汁原味,重要的是,大家只要花几分钟就可把与自己相关的内容回顾一遍,而且,规范、清晰、整体感强。

会议纪要

Page 42: 思路图

42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我虚拟了这么一个讲座,如果我把这个讲座描述完整而又细节俱到的话,这会是一幅巨大的导图,或者要把它切割成好多个关联的思维导图。而在我使用了音频材料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一个导图可以清晰地表现出这个讲座的结构与全貌,细节呢?可以放到附加在各个分枝的音频上。

讲座记录

Page 43: 思路图

43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工作中,常需要传阅一些文件,这又是导图的一种应用了,也不知现在的一些文件是怎么写的,套话和水份太多,但有些工作确实是通过文件形式来布置的,我就做了这么一种导图,看文件不用看全了,把要点读一遍,录音,备查,文件就可以下传了。

公文阅读

Page 44: 思路图

44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学用软件

Page 45: 思路图

45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培训口才

Page 46: 思路图

46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读书

Page 47: 思路图

47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读书的结构导图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

1内容

2内容

3内容

1重点

2重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

1内容

2内容

3内容

1重点

2重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

1内容

2内容

3内容

1重点

2重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

1内容

2内容

3内容

1重点

2重点

读书的结构导图

读书

Page 48: 思路图

48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读书

Page 49: 思路图

49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读书

Page 50: 思路图

50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读书

Page 51: 思路图

51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读书

Page 52: 思路图

52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这是我理解思维导图的方式

用别人的话,搬别人的结构,记录别人的观点,是学习思维导图的初级阶段;用自己的话,套别人的结构,说明别人的观点,是学习思维导图的中级阶段;用简洁的话,在别人结构基础上补充,在别人观点上完善自己,是学习思维导图的高级阶段;重组自己的结构,以自己思路为主,借别人的理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应用思维导图的初级阶段;综合多种材料的结构,自己思路目的性明确,融汇多方面的关键内容,去粗取精、简明扼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应用思维导图的中级阶段;自由灵活组织语言或其它元素,发散性围绕核心的有效结构,突出重点、表述充分、简要醒目,体现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思维导图的高级阶段。

Page 53: 思路图

53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操作演示

Page 54: 思路图

54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技术说明

Page 55: 思路图

55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操作指南

Page 56: 思路图

56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要领培训

Page 57: 思路图

57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调查报告

Page 58: 思路图

583. 思维导图:有应用才有价值

综合分析

Page 59: 思路图

栖息谷 Eyong

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Page 60: 思路图

60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操作技巧演示

Page 61: 思路图

61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会有哪些心得?

玩转思维导图8的 个要诀

奥卡姆剃刀

林彪的语言

一图胜千言

时空匹配原理

克隆原则

玩转思维导图8的 个要诀

Page 62: 思路图

62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奥卡姆剃刀 (Ockham's Razor) 是由 14 的世纪哲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 (William of Occam ,约 1285年至 1349年 )提出的一个原理。

这个原理是告诫人们“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后来以一种更为广泛的形式为人们所知,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奥卡姆剃刀的出发点就是:大自然不做任何多余的事。如果你有两个原理,它们都能解释观测到的事实,那么你应该使用简单的那个,直到发现更多的证据。对于现象最简单的解释往往比复杂的解释更正确。如果你有两个类似的解决方案,选择最简单的、需要最少假设的解释最有可能是正确的。一句话:把烦琐累赘一刀砍掉,让事情保持简单!

Page 63: 思路图

63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Page 64: 思路图

64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林彪的经典语言1.林彪被邀请在延安党校讲马列课,大家都准备记录下抗日英雄的教导,许多人都准备了纸笔,可是林彪上来后只说了一句话:“资本主义是少数人发财,共产主义是大家发财,讲完了”,说完走下讲台,众人目瞪口呆。 2.在塔山阻击战中,我军伤亡惨重,程子华向林彪报告损伤情况,林彪听完后,对手下人平静的说:“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3.在辽西追歼战中,我军部队建制打乱,指挥不灵,部下向林彪汇报,林彪听完后同样平静的说:“乱不乱我不管,找到廖耀湘就行。” 4.六十年代,越南领导人向林彪请教如何赢得越南战争的胜利,林彪从嘴里只吐出了一个字:“熬”。越南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5. 有一次林元帅对要参加一个老同志新婚的叶群说“老少配算什么回事,我不去是表明我的态度。” 6.长征路上进攻腊子口之前,红一团团长向林保证说:“如拿不下腊子口,我提头来见。”林的回答也是“我不要你的头,我要腊子口”。 7.对日本,林彪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日本这个国家,我们迟早要教训它一下 !"

8.抗日战争中 ,他这样说到 :" 上战场,枪一响;老子下定决心――今天就死在战场上了!

Page 65: 思路图

65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林彪的活思想:

林彪在笔记中写道:“主先臣后(切勿臣先抢先)”,“主倡臣和(切勿臣倡或不和)。” “民主集中制——服从——纪律。”“主席就是最大的‘群众’,他一个人顶亿万人,所以和他的关系搞好了,就等于对群众搞好了,这是最大的选票。”“党性,遵命性也。”“坚决的左倾高姿态。”“终生不犯错误之法,得个拥护的称号, ……跟着转、喊。”“勿讲真理而重迎合。”“决议不好也同意––––头等大事,不然是书呆子。”

  林彪还有著名的“三不主义:不负责,不建言,不得罪”,以及“三要:要响应,要表扬,要报好消息”等。

  林彪勤于读书,喜欢思考,厌烦“官样文章”,因此,他创造了“文革”中的许多词汇:“四好连队”、“五好战士”、“四个伟大”、“三忠于”、“四无限”、“高举”、“紧跟”、“照办”、“治军原则: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种情况三种打法”、“活学活用”、“走捷径”、“天天读”、“背语录”,等等。他还提出了“顶峰论”、“天才论”、“领袖决定一切论”……。

Page 66: 思路图

66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林彪的语言

其它例子

在导图中借鉴

( )突出特点 网评

说话莫罗嗦,办事莫越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大机器大生产一句顶一万句又红又专军队骡马化…… 简捷

条理高度概括上层次、上高度适用性与针对性言人所不能不要太文学化

沉默寡言谁也不因此认为他不会讲话极富个性化的语言简明生动一向善于总结惜语如金,片语成金言简意赅……

林彪的语言

Page 67: 思路图

67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记住林彪最为经典的两个词:

熟筹

活学活用

无论是学用思维导图还是在导图分枝上使用语言,这两个词很管用。其实何止是学用思维导图呢,生活、学习、工作中这两个词的作用大着呢!

Page 68: 思路图

68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外文书里经常见到这么一句话,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 老外说这是中国人说的。有人把它译成“一画赛千言”、“一幅图象胜过千言万语”,还有的甚至译成“一张图片一千个字节”,想知道这句话的中文出处。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应该说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源自“百闻不如一见”,估计也有日本人这个成语的, Barnard 开始说来自日本哲学家,也就不足为怪。由于语言的变迁, 汉语的“百闻不如一见”与英语的“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已经分道扬镳,不能互译了。“百闻不如一见”译成英语是“ Seeing is better than hearing a hundred times” ,“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译成汉语是“一幅图象胜过千言万语”,前面还有个“中国人说”。

Page 69: 思路图

69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Page 70: 思路图

70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玩搜索玩到这一步的,真的让人敬之三分了,学思维导图也得有这份精神。但这并不是我们的主题,我们的主题是,在导图中要尽量多用图片、图形和构图要素。

Page 71: 思路图

71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Page 72: 思路图

72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Page 73: 思路图

73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Page 74: 思路图

74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Page 75: 思路图

75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Page 76: 思路图

76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Page 77: 思路图

77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Page 78: 思路图

78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时空匹配原理

人们的习惯趋势是适应匹配于给定的时间、空间和资源。

Page 79: 思路图

79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初学者的定势:在多大的纸,画多大的图,密密麻麻。

Page 80: 思路图

80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启示

积极运用时间

合理使用空间

理解万岁

交替方法

半分钟:分枝分解3复杂分枝:不超过 分钟

先主后次细节不要没完没了

3~7分枝数:

关注大画面

复杂不等于优秀

多层次,少分枝空间优化

留住必须的突出新颖的拒绝不必的删除已知的

留白区别应用需求

VS准确 精确追求有内含的分枝

随时随地

筛选扬弃

复习注释

修改进步

追求卓越

手绘电脑绘

选择精练浓缩电脑绘

打印读与思

手改注释

修改

新分枝

电脑修改精练浓缩打印

成品导图习惯方法

反复

启示

Page 81: 思路图

81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麦肯锡方法》中的片言只语每天制一个图表

用图表说话

关注大画面

找出最佳经验

努力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

结构化

让解决方案来找你

80/20规则

甭想把整个海洋煮沸

电梯测试

先摘好摘的果子

简洁

Page 82: 思路图

82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麦肯锡方法》中还有一句话

不要去重新发明轮子

Page 83: 思路图

83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克隆的原则

复制基因

赋予生命

适应变化

神似而不仅是形似

培养活力克隆的原则

Page 84: 思路图

84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提炼要点

关注焦点 系统要点

挤掉水份

高度浓缩 系统调整

创新内容

适应性创新启发性创新

克隆思维导图

Page 85: 思路图

85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克隆

转换克隆

素材克隆

提炼克隆借鉴克隆

方法克隆

经典作品克隆

克隆

Page 86: 思路图

864. 思维导图:熟悉到想用、爱用、无所不能用

不是 8 个要诀吗,这才 5 个呢!

玩转思维导图8的 个要诀

奥卡姆剃刀

林彪的语言

一图胜千言

时空匹配原理

克隆原则

玩转思维导图8的 个要诀

(PIC)

Page 87: 思路图

栖息谷 Eyong

5 思维导图:熟能生巧,从何处用功夫?

Page 88: 思路图

885. 思维导图:熟能生巧,从何处用功夫?

思维导图

软件

插件

基本层次

更深层次

18例

8个步骤五个概念四个特征注重系统性集中注意力关注大画面

1原则3素材5极品9精品

个人学习职业创新

奥卡姆剃刀林彪的语言一图胜千言

时空匹配原理克隆原则

更快更高更强

思维导图

Page 89: 思路图

89

5. 思维导图:熟能生巧,从何处用功夫?

题外话

1、一种理论上升到有软件支持,就是实用的理论;

2、一种实践能带来思路上的创新,就是值得尝试的实践。

Page 90: 思路图

90

5. 思维导图:熟能生巧,从何处用功夫?

题外话

1、当年德鲁克在通用汽车公司的研究, 1946年写成了《公司的概念》,至今仍是人们研读的经典;

2、如果软件需要研究的话,个人认为最值得研究的是思维导图软件,在能找到的几十种思维导图软件中,是值得研究的软件是Mindmapper 。

Page 91: 思路图

915. 思维导图:熟能生巧,从何处用功夫?

玩转思维导图8的 个要诀

更快 更高 更强输入更快

转换更快

交流更快

表达更快

记忆更快

修改更快

关注大画面

突出结构框架

最简洁系统

内含丰富

可转换的半成品

/输入 输出

思维方式

可接受性

软件设计

操作方式

最利于再读

最便于修改

玩转思维导图8的 个要诀

Page 92: 思路图

925. 思维导图:熟能生巧,从何处用功夫?

Mi ndmapper

简单的

基本的

独特的

便利的

中文兼容好运行稳定占用内存少不需要更多的资源

i nsert不用 键一路到底的格式刷甘特图的便利操作多分枝输入

F6:自动剪贴Hyperl i nk:多重链接

Presentati on:超强演示

结构:目录树对象:内嵌与被嵌

mmap兼容:输出:多种选择

大而化小,小而变大

Mi ndmapper

Page 93: 思路图

93

5. 思维导图:熟能生巧,从何处用功夫?

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更高

1、思维导图可以构成思维成果的最小系统;

2、思维导图可以取得信息,更可以输出为可用信息;

3、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把我们既有的知识系统重整。

Page 94: 思路图

945. 思维导图:熟能生巧,从何处用功夫?

“ ”理解 更高

类比

引伸

实例

总体规划领导指示技术框图指标要求文章大纲

汇报文章解决方案问题分析计划思路整理定律与变化

. . . . . .

. . . . . .

. . . . . .

“ ”理解 更高

这么来理解我们面临的任务或事务,做一个导图可以成为完成这个金字塔项目的前期工作,做一个小金字塔模型。

Page 95: 思路图

955. 思维导图:熟能生巧,从何处用功夫?

高在哪里?

可以打开的格式

可以转换的格式

灵活的链接

可选择的输出

能屈能伸

高在哪里?

现在还没有以思维导图作为最终成果的,但已进行的思维导图工作可以方便地转化为最终工作成果。

Page 96: 思路图

965. 思维导图:熟能生巧,从何处用功夫?

我的思路

三招十八式

学习力的革命

管理者的思维

“ ”思维导图 的 系列

思路与创新

我的思路

Page 97: 思路图

975. 思维导图:熟能生巧,从何处用功夫?

更强:

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善于使用导图的原理去创新!

思维导图:真的可以创新、创意,开拓思维。

Page 98: 思路图

985. 思维导图:熟能生巧,从何处用功夫?

放射性思维

关键词

REGMM

优秀的平台

媒体

扩展信息实体

放射性几何级数增长优化

系统性

放射性思维

Page 99: 思路图

99

5. 思维导图:熟能生巧,从何处用功夫?

题外话1、泰勒主张:用优选的合格的工人,通过培训,制定劳动标准,运用科学管理办法,采用高报酬,是提高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2、德鲁克主张:做正确的事,然后才是正确地做事。

3、这是管理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观点,思维导图理论中隐含了这两种观点,思维导图软件在实现过程中不自觉地运用了这些原则。

4、为什么我们的咨询公司只会没事找事地为企业做咨询?管理原理可以运用到软件的策划设计上,也可以运用到产品的策划设计上。

Page 100: 思路图

100

谢谢各位!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