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38
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Transcript of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Page 1: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Page 2: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恢復的意義『恢復』一詞的意思是某物失而復得,或某事遭受了破壞之後得著復興,回復到原初正常的光景。

Page 3: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回到起初摩西因為你們心硬,纔准你們休妻,但從起初並不是這樣。(太十九:8)

Page 4: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大學的起源回到起初去思考是大學的起源。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所大學,為何會源自法國的巴黎呢?這與中世紀邏輯學大師雷米吉爾斯( Remigius)具有密切的相關。

Page 5: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回到起初去思考 雷米吉爾斯的邏輯學是,回到「宇宙的起源」是正確思考問題的起點。「回到起初」去思考。「邏輯學可以建立人的理智與對信仰之間的橋樑,但是理智也有一個極限,在極限之處人需要用信心去接受神聖的啟示」。

他對宇宙( Universe)起源的思考與邏輯,二百年後大學( University)就由此而生。

Page 6: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最早的大學歷史上高等教育的起源,「大學」的被設立是在西元一千二百年的法國巴黎大學,而後相繼成立的大學是西元一千二百十四年英國的牛津大學。

Page 7: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法國巴黎大學的起源 基督徒受到羅馬天主教逼迫後,到曠野建立修道院,在那裏讀經禱告。修道院慢慢變成基督教文化的中心,很多傳道人也利用修道院來訓練年輕人,成為傳福音士和傳道人。漸漸,歐洲經院制度確立,慢慢發展成大學教育。

最早的大學是第 12世紀的法國巴黎大學,主要是研究神學與哲學,解決人生問題。

Page 8: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英國牛津大學的起源 牛津與當時歐洲其他大學一樣,是為神職人員而設,主要科目是神學、法律、數學、自然科學和修辭學。

Page 9: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威克里夫與牛津大學 十四世紀,威克里夫為改教運動之晨星,他畢業於牛津大學。

他在大學裏度著極虔誠的生活,並以才高識廣聞名。在大學讀書時已開始研究《聖經》了。他認為真正的教會非肉眼可見,而是神所選召之人的組成;每位蒙召的信徒都是祭司,且都有讀聖經之權利。

Page 10: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威克里夫與牛津大學 他將拉丁文聖經譯為英文,使福音與真理得以在英語世界廣傳。他忠心地將真理傳講給他門下的學生,以致他們稱他為“福音博士。”

Page 11: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約翰胡司與布拉格查理大學 十五世紀初,約翰胡司

( John Huss ),在捷克展開了另一波的改革行動。約翰胡司出身卑微後來進布拉格大學。

在大學裏,胡司好學不倦,進步極快。大學教育使得歐洲學術思想大開。胡司大膽的在大學辯論會上,揭露了贖罪券的騙局,激起了天主教的仇恨。

Page 12: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約翰胡司與布拉格查理大學胡司不僅將聖經翻譯成為平民使用的捷克文,亦用捷克文傳道。他們主張「惟靠聖經」以及「惟靠信心」論點。

Page 13: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馬丁路德與威登堡大學 1517年十月三十一日,馬丁路德把一張告白釘在教堂的大門上:邀請參加 " 關於贖罪券功能的辯論,出於愛心和對真理的熱誠,願公之於亮光中”,有九十五條。那時,大學中常有這種辯論會。

1518年初,公告已經被翻印,傳送到好些城市,要求教會改革。不到一個月之內,歐洲各大學和宗教中心,都掀起一片熱潮。

Page 14: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馬丁路德與威登堡大學1520年,威登堡的學生,在城門廣場上,把教廷的書籍點火焚燒;路德自己把教皇諭令投在烈焰中,並且宣告: " 因為你污損神的真理,願神把你毀滅在這火裏!”

宗教改革二個主要觀點:

惟靠聖經( sola scriptura )惟靠信心( sola fide )

Page 15: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馬丁路德與威登堡大學

路得釘九十五條於威登堡教堂

Page 16: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慈運理與巴賽爾大學 十六世紀,慈運理進入維也納和巴塞爾大學就讀。在導師威頓巴赫的影響下,慈運理認識了贖罪券制度的錯誤,也藉此知道信心的重要。

1520年,慈運理為了宣揚理念的自由,放棄了教廷的津貼。他高舉聖經的權威,並促請政府給予神父直接依據聖經講道的自由。他開始逐字研讀聖經中的每一卷書,並於 1525年,將整本新約講解完畢。

Page 17: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新生鐸夫與哈勒和威登堡大學 摩爾維亞大復興的代表人物,新生鐸夫在德國哈勒大學接受教育。他與幾個同學相約要將福音傳揚到地極。

每一個團員都有一個小徽章,上面寫著:『看哪!這人!』和『祂的鞭傷是我們的醫治』又一枚戒指,上面刻著希臘文:「沒有人為自己活」。

之後新生鐸夫轉往威登堡大學,他在那裡大量的閱讀屬靈書籍,並且經常整夜的讀經與禱告。

Page 18: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新生鐸夫與哈勒和威登堡大學 1727年,有 48位弟兄姊妹奉獻自己,開始了晝夜不斷的守望禱告,長達百年之久。

他們的教會生活十分簡樸,彼此以弟兄姊妹相稱,無階級之分。棄絕一切的偶像,單純的仰望、禱告、獻身福音,並等候主來。單身的青年弟兄姊妹分別住在弟兄之家和姊妹之家,接受成全。

Page 19: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衛斯理兄弟與牛津大學 1726年,查理衛斯理入學牛津。 1729年,他和幾名同學,經常在一起讀經禱告,並互相勉勵,照聖經規範生活。戲笑他們的人,稱之為“聖社”,還有“經蛀蟲”等名,他們都歡喜接受。

衛斯理兄弟在牛津大學讀書時,與一些同學組織了一個學生社團取名「聖潔會」,並以「實際經歷奉獻的人生」,為他們團契事奉的目標,這影響了他們兄弟後來成為傳福音者,並邁向普世傳福音。

Page 20: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懷腓特與牛津大學 懷腓特是一位極為出色的傳道人,年幼時家境清貧,在友人的幫助下,進入牛津大學半工半讀。他在牛津求學期間,認識了衛斯理兄弟。

懷腓特的講道感力極強, 1739懷腓特開始在曠野,向礦工傳道,成千的人流淚相信耶穌。起初,約翰對於在田野講道一事有些猶豫,但隨後他也放下身段,在野外向上千的信徒講道。聖靈的能力傳遍了全英國,成千上萬的人悔改得救。衛斯理兄弟和懷腓特勞苦奔波的四處傳道,走遍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各地,帶進了英國的大復興。

Page 21: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乾草堆運動與美國威廉斯學院 乾草堆運動始於 1806 年美國麻州的威廉斯學院,撒母耳彌勒與一群同學每週三、六有兩次在戶外一同為傳福音禱告,在一次暴風雨中他們只好躲進大乾草堆中禱告,聖靈在這次乾草堆的禱告中大大的充滿他們。

Page 22: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乾草堆運動與美國威廉斯學院

“在這一代把福音傳遍全世界”

“ The Evangelization of the World in This Generation.”

Page 23: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羅伯特與普林斯頓大學 有一位稻草堆運動「弟兄會」團契的畢業生羅義爾( Royal Wilde )前往印度傳福音,因為身體健康問題回美療養,他的兒子羅伯特在普林斯頓大學讀書期間,因著父親的鼓勵在校內成立了「普林斯頓海外傳福音團契」,他們的誓約是「若出於神的許可,我們願意並渴望被差到福音未得之地」。

Page 24: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劍橋七傑 因著戴德生成立中國內地會,他的信心與見證激勵了許多劍橋的學生,有七位劍橋畢業生同時申請前往中國,他們都是劍橋大學的高材生,各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現。但他們放下了美好的前途,而踏上一條艱辛的路─往遙遠的中國開荒佈道。在當時這事轟動英國,他們在史上被稱為「劍橋七傑」。在之前,他們循迴全英各地在許多教會和大學,激勵許多學生立志獻身傳福音。

一八八五年,他們從倫敦遠赴中國的行動,大大震憾了那個時代,直至百多年後的今天,他們的影響仍不稍減退。

Page 25: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劍橋七傑

Page 26: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耶魯三傑 這三個人分別是路思義、畢得經、和艾迪。

耶魯大學當年是最熱心福音傳揚的一所著名學府,在每四年舉行一次的學生傳福音大會中,出席人數總居各校之冠。因此路思義、畢得經、與艾迪在學校時就受到影響。

Page 27: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耶魯三傑之一 畢得經( Horace K. Pitkin)

耶魯大學法律系的學生,他在大二那年就在一個夏令會中簽了志願卡,並開始在同學間傳遞海外宣教的負擔。於 1896年踏上中國。四年後,畢得經遇上了義和團之亂,慘死在暴徒的手中,身首異處。他的妻子在兵慌馬亂之中帶著襁褓中的嬰孩逃回美國。但是畢得經在臨死前,懇請一位中國基督徒務必設法將自己最後一個心願轉達給在遠方的家人;他的心願就是:送兒子進耶魯大學,當兒子二十五歲時,一定也要來中國傳福音。他妻子勇敢地將對丈夫的愛,轉為回應對天父的大愛;他們的兒子後來果真回到中國傳揚福音。  

Page 28: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同時期的殉道者 -Susan Rowena Bird

在她殉道前,在寫給她的弟兄與母親的信中說道:

「你若不再看見我,請記得我不後悔我來了中國。我是否救了任何人,只有祂知道;但這事是為著祂作的,並且我們都要到祂那裡去。親愛的,再會。」

Page 29: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倪柝聲的大學生活 倪弟兄說:得救以後在學校中,別人帶小說在課室中閱讀,我就帶聖經在課室中勤讀。

在筆記簿中就寫下六、七十人的名字,天天為他們禱告。有時每小時就禱告一次,在課堂上也暗中為他們禱告。有機會就向他們作見證,勸他們信主耶穌。同學常向我開玩笑說, " 講道先生又來了,我們來聽他講道。 " 其實他們是不聽的。

在學校裏常向同學作見證,勸人信主耶穌。很多同學信了主,並且平時自動到學校的禮拜堂禱告。在上課時,常常讀聖經;但到考試時,每種課程幾乎都得到最高的分數,並不因多讀聖經而受影響。

Page 30: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美國哈佛大學的校徽

“VERITAS”是拉丁文“真理”的意思。 哈佛的校訓是: 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and Aristotle,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中文翻譯為 " 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斯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 " 。

Page 31: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世界頂尖大學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 2008全球頂尖大學排行榜:全球前五名最佳大學分別是:

哈佛大學 耶魯大學 劍橋大學 牛津大學 加州理工學院

Page 32: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世界頂尖大學的校訓與真理 哈佛大學:與真理為友 耶魯大學:真理和光明 劍橋大學:此地乃啟蒙之所,智識之源 牛津大學:主照亮我( Dominus Illuminatio Mea (拉丁文:神是我的亮光)

加州理工學院:真理使人自由

Page 33: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主耶穌說你們必認識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約翰福音八章 32節

Page 34: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李常受弟兄的勸勉我真巴不得能與你們一樣作學生,因為學生時代是最容易傳福音的時候。

沒有一個地方傳福音,比在學校更容易,比向同學傳福音更寶貝。 因為這麼多青年人在一起,是很容易傳福音的,很容易受『傳染』的。

Page 35: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李常受弟兄的勸勉如果五個青年學生聚在一起成為一,他們的學校就要“翻過來”。學校裡福音的傳揚會像野火一樣。

Page 36: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你們將薄荷、芹菜、茴香,獻上十分之一,卻撇開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正義、憐憫、信實;這些原是必須行的,那些也是不可撇開的。

(馬太二三 23)

Page 37: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大學生必修三學分研讀聖經禱告生活傳揚福音

這是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Page 38: 正當大學生活的恢復

大學生的使命二十世紀:司可福聖經( Scofield Reference Bible )使『時代論』被歐美聖徒廣為接受。

二十一世紀:恢復本聖經要將『高峰的真理 』 、『國度的福音』傳遍所有居人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