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29
线线线 线线线线线 线线线线线 吴吴吴 线线线线线 线线线 (IRIS) 线线线 线线线线线线线线线线线线线线 [email protected] blog.iiris.cn t.sina.com.cn/science

description

这是对广州天河区的老师们做的讲座,链接的文章请到网上搜寻

Transcript of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Page 1: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吴向东 省级名教师 鸢尾花 (IRIS) 发起人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推动者

[email protected] t.sina.com.cn/science

Page 2: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先做事,后码字文章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教会不会做事的人码字是不道德的

别以为不会做事还能码出好文字

Page 3: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写作是为了分享

为谁而写决定写作方式

Page 4: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一、怎样写论文

Page 5: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要与不会研究性地做事和不会写论文做长期而艰苦的斗争

——吴向东语录

Page 6: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一、您是怎样发现问题的

别人是在怎样做的?您觉得存在什么问题?

您有什么新的想法?

Page 7: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日常观察,文献研究发现问题,提出新思考

要引用已有的研究灵机一动拍脑袋,以为就是原创了

Page 8: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一、背景随着社会信息化的突飞猛进,网络、游戏、动画、音乐、视频短片和手机通信等越来越充斥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形成了传播力和影响力极强的数字文化。浸润其中的儿童成为了数字文化的原住民,由此相伴随而来的是儿童在数字文化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新矛盾和新问题,如网络游戏成瘾、网络垃圾文化的不良影响,等等,引起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忧虑(曾燕波, 2007 ),但数字文化的先进的、优秀的成分对儿童的正面影响却远未得到广泛的认同。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儿童数字文化的发展滞后,学校和社会缺乏对此的正面引导和积极营造;二是在价值观教育方面,最常采用的约束性与封闭性的道德教化方式因与自由、开放的数字文化格格不入而难有成效(张茂聪,王培峰, 2007 );三是中小学没能把儿童看成数字文化的创造主体——儿童只是接受社会流行的数字文化而不是去创造新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字亚文化。三方面的原因都阻碍了健康积极的儿童数字文化的生长,甚至儿童上网也难以有多少好的去处。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策,儿童数字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与国策一致,而且会使我们培养的下一代更加适应未来的数字文化生活。目前,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信息化设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各种适合儿童的简单易用的数字技术极其丰富,开设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条件已经具备。因而我们提出了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设想。

Page 9: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二、您的立论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经验与理论

例: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提出:从作品到文化现象

从经验到理论:文化表现生活

Page 10: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二、观念关于儿童数字文化的研究,主要热点反映在对儿童网络生活的讨论上,特别是网络沉迷、游戏成瘾等问题,但许多研究和讨论主要是从成年人的视角出发的,而对未成年的儿童——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的心智模式缺乏深入理解。有学者精辟地指出:“我们成年人不是要改变网络 ,也不是要改变未成年人的心灵 (心理 )  ,而是要为他们创建一种网络表现生活的方式——文化表现生活的方式,让未成年人的心灵在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下表现自己,并在网络文化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张茂聪,王培峰, 2007 )。因此,我们认为,儿童数字文化的研究,需要在儿童“文化表现生活”的过程中去探索,创设儿童数字文化课程就成了这种探索的必需。

Page 11: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为代表,他们提出了文化内化的观点,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化内化观(李艺,殷雅竹, 2001 )认为:“通过足够时间的对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和对信息环境的接触,获得对信息环境中社会、伦理、文化的一般性了解和认识,个人的信息运动成为自然而然的需求,信息技术文化内化为个人的自然意识。”

对比 2007年发布的《美国教育技术标准•学生》第二版和1998年发布的第一版,不难看出,第一版强调技术的学习和技术工具的使用,而第二版第一条就指出“学生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建构知识,利用技术开发创新性产品和方法。”

技术的高度发达和普及,使得技术的操作越来越简单化——消融到社会生活之中,成为社会生活的一般基础。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与技术的学习相比,运用技术支持的 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那种认为没有技术的系统学习就不可能有数字文化的创作活动的假设,在技术消融的时代将日益瓦解。

Page 12: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常见问题

时尚得没内涵愉快、成功、赏识 教育 三步,五环,最优 教学法

拼凑他人观点 天下文章一大抄

唯经验主义 理论靠边站,读书不多

生搬硬套理论拉郎配,读书不透

立论没争议无破就无所立,人云亦云,没涟漪

Page 13: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三、您怎样去解决问题的?采取了什么方法措施?

得到了什么结果?

Page 14: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三、设计通过对目前新的流行技术和软件的考察,我们认为有两方面的数字文化内容值得关注。一是数字艺术。技术带来了艺术形式的创新,和艺术从精英向草根的普适化的转变,人人都可以借助技术的便利,用数字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人人都是艺术家”,呈现出了大规模业余化( mass amateurization ) (克莱 ·舍基, 2008) 的趋势,比如网上流行的艺术与风光摄影、电脑绘画、 Flash 动画短片、视频短片等就是大规模业余化的结果,因为创作这些数字作品已经简单到人人都好像是专家的地步。很多老师在Windows 的画笔上开展的儿童绘画创作活动就属此列。二是网络新文化。 Web2.0 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自由、开放、分享、协作和群体智慧等为核心的新文化,博客上的自由创作与交流,维基上的群体协作等是其代表。我们在博客上开展的故事接龙等就是一个群体协作的自由创作活动。由此,我们认为可以开展两方面的数字文化课程研究和实验:一是数字艺术创作课程,二是网络协同共创课程。

Page 15: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我们在近几年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中,创编和实践了一些数字文化课程单元,比如曾在 2005年“教育部─ IBM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总结大会上引起关注的《 KidPix 儿童数字作品创作课程》,引导学生利用简单而又互动性强的儿童绘画和动画制作软件 KidPix设计了许多动画性质的四格动漫作品和其他动漫作品;又比如在Google Docs上的多位学生一起协作创作幻灯片作品的活动等。在诸多类似的探索下,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要“超越工具”(王继华, 2005 )和借助Web2.0“ 向新型网络文化的教学转变”(王继华, 2009 )的观点,并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提出了新的架构,在学术期刊和网络上引起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界的一定关注和讨论(李艺,武健,张勤坚, 2005 )。

四、案例详述:1. 数字艺术创作课程:四格动漫2. 网络协同共创课程:我的旅游

Page 16: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四、对结果的讨论、结论或结语

用几个观点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结果

当从研究结果确实得出了有重要价值的创新性结论 ,或者对相同论题的研究得出与别人不同或相反的结论时 ,应采用 “结论” 作层次标题 ;当未得出明确的研究结论 ,或结论已在 “结果与讨论” 中表述 , 而同时需要对全文内容有一个概括性总结或进一步说明时 ,尤其是要表达作者的某些主观见解或看法时 , 用 “结语”作层次标题比较适宜。

Page 17: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五、结语: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已经使得技术消融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技术的使用已经不再是障碍,相应地,文化内化观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也要由重技术的学习转向到运用技术的创新能力的培育上 ,  培养儿童的数字文化素养比培养技术操作的能力更加重要。儿童是数字文化创新的主体,他们思想不受羁绊,掌握技术快、运用能力强,往往为成人所不及,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合适的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发掘和保护儿童这难得的创造禀赋。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正式基于这样的观念而提出来的,旨在让儿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思考,通过数字文化作品的创作来表现他们自己的生活的一类新型信息技术课程。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提出,为发展学生高层次的创新能力和数字文化素养,为改革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提供了新的思想和范式。

Page 18: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五、必须有符合格式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Nets for students 2007 [DB/OL].www.iste.org/Content/NavigationMenu/NETS/ForStudents/2007Standards/NETS_for_Students_2007.htm.[2][美 ]克莱 ·舍基著 .胡泳,沈满琳译 . 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38-39.[3]李艺 ,殷雅竹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问题 [J]. 教育研究 .2001(10):57-61.

Page 19: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这篇文章如何改?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先学后教非线性

主干循环活动型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Page 20: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二、怎样写案例

Page 21: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要与不用心革新教学和写不好案例

做果断而坚决的斗争

——吴向东语录

Page 22: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案例: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记录与讨论

探索最合适的具体做法用个别揭示一般

Page 23: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案例的类型:

1 、完整的教学设计与他人评述使土豆浮起来

2 、核心设计的描述与个人反思拼地板中的数学建模教学反思

3 、找出创新点用例子详细写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应答策略“三板斧”

Page 24: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三、怎样写随笔

Page 25: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要与不会享受地工作和不会写诗意的随笔

做勇敢而大无畏的诀别

——吴向东语录

Page 26: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随笔:满载着教育智慧与情感的叙事散文

故事跌宕起伏故事以情激情故事蕴含智慧故事启迪思考

Page 27: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暴雨后蚂蚁会多吗科学如歌

Page 28: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多看顺眼的深研枯燥的

先写随笔再磨案例

切忌动不动就写论文

多参加教学比赛;在模仿中学习;用阅读与写作推进实践

Page 29: 一线教师如何写论文、案例和随笔

申明

以上论述纯属针对本人两眼所见的现实状况

绝对有个人偏见

仅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