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39
会会会会会会 Heidi 2010-8-10

description

阿里巴巴用户体验百家讲堂-第三期主讲人:谢旭鸿

Transcript of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Page 1: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会议那些事儿Heidi 2010-8-10

Page 2: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富兰克林:关于扯淡,我们缺乏理论。扯淡不但反真相而且反价值,当生活中充满显而易见的假话大话,而说的人毫不在意时,人类严肃说出的各种价值会被消磨掉。扯淡进而解构各种具有价值的事情和生活。

关于会议,我们缺乏指南。

60% ?

Page 3: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算算看,这一周你总共:• 开了几个会?• 为会议一共花掉了多少时间?• 每个会议达成了几项共识?• 每个会议完成了几个结论?• 因为开会加了多久的班?

1hour

1hour

1hour

1hour

1hour

0.5hour

4.5hour 2hour

12 个小时 + 6 个小时的准备 + 1 个小时的会议纪要与行动制定= 19 个小时

Page 4: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这并不是个案!而是全球性问题!

◎Net Meeting 调查结果:美国上班族每周平均参加十个会议,约占每周工作的一到一天半。经理人则每周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开会。57% 的上班族在开会前心情紧张,上班族普遍认为平均一半的会议时间是浪费的。

会议成本 = 人数 × 时间 × 薪资单价

Page 5: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 什么是会议?• 为什么要开会?• 好的会议 VS 不好的会

议• Meetings@alibaba

• 向有效的会议前进

Contents 本次讨论目的

• 识别常见会议• 避免垃圾会议• 组织更有效的会议• 更专业展示自己

Page 6: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什么是会议?

人 时间

主题目的

会议的要素: 会议的目的:

集思广益得到支持解决问题产生决策信息分享

头脑风暴

汇报

分享、培训

×× 确认会

评审方案讨论

在对的时机,和对的人(超过 2 人),围绕对的主题,展开有时间限制的讨论,最终达到对的目的。

Page 7: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为什么要开会?GOD ,既生毛,

何生蒋?

在老蒋散步一个人思考的时候,我们都在开会,这是我们制胜的重要因素。我们一定要将会议文化发扬光大……

Page 8: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为什么要开会?

会议让我们能够:1.面对面高效沟通2.众多讯息一次交流3.融合意见,达成共识4.分派工作,公平合理5.产生决策

idea

?meeting

Action/plan

决策与计划

不做 做 等待

Page 9: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为什么要开会?

Meetings@aliba

ba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常见会议介绍

我们主持的那些会议

Page 10: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这还不包括项目运作过程中随时的讨论会以及每周的例行周会。

Page 11: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优化方案

调整细化FRD调整细化

与 FRD 联调

Page flowWireframe交互设计

FRD写作

BRD写作 / 汇报BRD 确认

小范围讨论

FRD 内部评审

线框图初审

专家评审

FRD 终审

与涉众、技术、UED 小范围讨

技术评审 / 确认

确定要做什么产品

确定要有什么功能

确定功能的大致表现、信息结构、主要流程、内容块定义

优化设计,保证质量

传达设计需求,确定技术解决方案

何时开什么类型的会?举以 FRD 为主导的会议流程为例

线框图确认 方案确定,正式开始视觉和开发 UC阶段

头脑风暴

Page 12: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开一场会议要有效果,与会者必须要有高度的自律能力,会议主持人必须判断应召开何种类型的会议,不能随意改变会议的型态,而且要确定与会者都能切中要点。 德鲁克曾于《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为文指出

Page 13: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线框图内部评审会Problem Discussing产生阶段:FRD 与线框图过程中FRD 内部初审之后

会议目的:明确方向1. 确认商业规则2. 确认交互流程3. 确认信息结构及内容定义4. 消除私下讨论无法解决的争议

发起方:交互参与方: PD(KP) 、工程师代表( KP )、重要涉众、 UED代表

材料:粗略线框图、 pageflow 、问题列表

Page 14: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问题列表举例:

Page 15: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线框图专家评审会Feed back

产生阶段:交互设计中后期,终审之前

会议目的:为设计质量把关,接受反馈,优化方案。

发起方:交互参与方:PD(KP) 、 UEDer 、前端与开发代表(可行性)

材料:多种交互方案的线框图

Page 16: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例】多方案的线框图

Page 17: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线框图技术确认会

若在专家评审时,已经有前端和工程师在场,这个会议就可以省略。

如果工程师和前端只有两位,也可以用线下的小会取代。

产生阶段:FRD 终审完毕,线框图基本确认

会议目的:向前端和工程师传达设计需求确定技术解决方案

发起方:交互参与方: PD 、前端、开发

材料:唯一版本的线框图 + 设计说明文档

Page 18: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例】设计说明文档

Page 19: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线框图确认会 非必选DO : selling idea !避免出现争议。DONT: 询问大家还有何建议

产生阶段:FRD 终审结束,线框已经进行了技术确认、专家确认。

会议目的:让重要涉众和相关相关方知晓并通过线框图最终方案。消除之前的一切争议。

发起方:交互参与方: PD 、重要涉众

材料:唯一版本的线框图

Page 20: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什么情况下需要单独召开线框确认会?

1. 项目涉众较多,且无法紧密沟通2. 涉众比较关注产品界面以及交互细节3. 涉众的反对意见或许是以后产品开发的风险之一4. FRD 终审时没有顺便与大家确认了线框图

TIPS 高效一些,把线框图确认放到 FRD确认中,根据涉众的表现看是否要单独召开线框图确认会。

Page 21: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视觉评审会视觉风格评审视觉页面评审LOGO 评审

2. 规范目标人群特征产品定位

其实,对于设计师来讲,或许最重要的是说明白: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凭感觉 ? 这也是一种答案。

1. 定调 3. 美学

视觉评审的难度在于参与者都带着自己的喜好,对产出物的评判缺乏客观的标准,所以不太容易达到结果。所以,要想有效,我们更需要进行管理。对大家的想法加以约束,设置评判前提。

已有的视觉规范相容性

主观评判

其实,有时,纠结的就是前两个。

Page 22: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Page 23: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FRD 评审会

FRD 确认会+ 线框图确认

BRD 确认会

线框图内部评审会

线框图技术评审会

线框图专家评审会

Kick off

UC 评审

TC 评审

视觉评审

HTML 评审

线框图确认会

设计评审

发布计划评审

裸露会

头脑风暴

Page 24: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向有效的会议前进

有效的会议 VS 无效的会议如何组织有效的会议

避免会议中的风险

Page 25: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向有效的会议前进

有效会议特征:1.需要很少的重复工作2. 达到了会议目标3.没有拖长时间4. 参与者踊跃参与5. 有趣

无效会议特征:1. 会而不议,议而不决2.决而不行,行而无责3.没有达成好的决策4.枯燥乏味,昏昏欲睡

无效的会议虽然和参与者也有关系但是主要要归咎于组织者。

Page 26: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 在会议之前

向有效的会议前进

最重要的一点: Meet with Purpose!

1.先确定会议希望达成的目标 (Objective)

2.再想想会议的必要性(确实有必要吗)3. 识别关键的问题和关键人物( KQ 和 KP )4. 准备资料 / 主题(问题列表、背景、议程、其他材料)5. 会议室 /投影预订(网络预订)6.预先设想可能会产生的冲突

Page 27: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 重要的邀约信

向有效的会议前进

最重要的一点:发给该邀请的人。清晰,尊重,加点 FUN!

• 时间、地点• 会议目的• 会议主题• 若有必要,提一下参与的好处• 如果需要会议前准备,附上资料

提前 24 小时,必要时电话确认

Page 28: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向有效的会议前进

Page 29: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向有效的会议前进

Page 30: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向有效的会议前进

Page 31: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向有效的会议前进

Page 32: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向有效的会议前进

Page 33: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向有效的会议前进

• 会议管理

时间

进程

风险

• 组织者需要提前 10 分钟准备会议• 确保会议准时开始、结束

• 控制主题,不要跑题• 确保该讨论的都讨论到• 确认共识的达成,要求 KP 的明确意见• 有会议记录者

TIPS

引言 - 陈述 - 调动 - 总结4 步法:

约定提问方式:随时打断还是先讲完再统一提问

Page 34: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会议的风险应对

向有效的会议前进

1.Key Person临时放鸽子2.偏离主题3.为了一个议题争执不休4.遭到没有准备好的诘问5.参与者不发表意见,无精打采6.会议时间被不必要的解释搞得支离破碎

这些会影响会议目标达成

参与者准备不足,总是要求解释,举例。

讨论:

Page 35: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向有效的会议前进

• 会议总结在规定的时间内,预留 5-10 分钟做会议总结。没有会议总结的会议,有些不了了之的感觉。

1.目标回顾2.产生的决策+遗留的问题3.下一步行动(承诺单) 5’-10’

Page 36: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向有效的会议前进

• 会议纪要建议在会议之后 24 小时内发送。

Page 37: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向有效的会议前进

会议纪要包含:

1. 时间地点参与人2. 目标回顾及达成情况3. 会议产生的决议4. 遗留的问题5. 下一步行动

编号 任务 负责人

依赖 进展

1 Wiki 目录搭建 Iburning

2 DPL增改审核、沟通机制确认

jerry

3 交互组件描述样例评审

潇笑

4 UED布道 Eric 、韩超

2 , 3

下一步行动:

Page 38: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

• 什么是会议?• 为什么要开会?• Meetings@alibaba

• 向有效的会议前进

Contents 本次讨论目的

• 识别工作中常见会议• 避免垃圾会议• 组织更有效的会议• 更专业展示自己

回顾

Page 39: 关于会议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