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舞共融小冊子

40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葵盛宿舍 ELCHK Kwai Shing Hostel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 勞工及福利局康復服務公眾教育活動

description

 

Transcript of 築舞共融小冊子

Page 1: 築舞共融小冊子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葵盛宿舍ELCHK Kwai Shing Hostel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勞工及福利局康復服務公眾教育活動

Page 2: 築舞共融小冊子

築舞共融

Page 3: 築舞共融小冊子

序 1

前言 3

計劃特色 4

團員介紹 5

訓練過程 14

導師訪問 16

我們的公演記錄 18

家長訪問 20

活動花絮 23

通識有約 25

附錄:一般認識 34

宿舍簡介 35

鳴謝 36

目錄

Page 4: 築舞共融小冊子

最近一則新聞標題:「母發掘天賦 智障童變公主」,

令從事智障人士服務的我們,心裡發出強烈的共鳴。

每個人都有其天賦,這是造物主的精心設計,蘊藏在

我們的服務受眾深處。它好比精研的鑽石、又如寶玉,

被一塊平平無奇,甚或嶙峋怪石所包藏。原來我們所

服務的位位都是「公主」、「王子」的化身,只是我

們忽略了他們的「寶貴」。

「築舞共融」是我們開發障礙人士天賦的「重要工

程」,整個活動就如切開一塊蘊藏精鑽的石塊,出現

我們面前的是粒粒閃爍耀目的奇寶,他們舞出了獨特

的風格、美態、韻律、發放醉人馨香……。他們亦舞

出了「我與你們一樣」的平等訊息。

願我們所有服務受眾都被視為「至寶」,社會關愛他

們,發展及造就他們,以使其才能盡顯,貢獻社會,

建構一個大公及無分傷健的平等社會。

李志雄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

區域督導主任

1

Page 5: 築舞共融小冊子

2

葵盛宿舍院長陳佩珊姑娘

不要只認識他們的「智力」。”

“我們要認識「他們」是一位人士,

Page 6: 築舞共融小冊子

前言

宿舍有幸於2010-2011年度獲得勞工及福利局常

任秘書長管制的公帑中的撥款, 讓宿舍有更充足的

資源籌備及推行是次康復服務公眾教育活動。

「天生我才必有用」因着深信所有人都是平等,

且應有發展潛能的機會。我們相信藝術是一個有效

的媒介,智障人士對於藝術方面有獨特的潛能,團

員在跳舞方面都彰顯了他們獨特的潛能,突出他們

的長處。憑藉『築舞共融』舞蹈團延續他們已有的

基本跳舞技巧、加強和持續發揮他們對跳舞的興趣,

讓社會人士認同他們的才藝。

3

Page 7: 築舞共融小冊子

計劃特色

重新建構:智障人士在社會上仍有被標籤

為凡事都不能的人士,故透過智障人士的

動態舞步及不同形象,為智障人士『創造

和賦予新生命』。

活化身份:舞蹈團為舞蹈團員建構口號如:

「We are A crew We can do」,「A-crew,

the best crew」,為智障人士建立團員身份、

建立自信、建立團隊,使舞蹈團充滿生氣

及新意念,把朝氣和與時並進的訊息感染

社區人士。

專才專藝:透過專業舞蹈學習讓團員認識

專業舞蹈,讓社會人士親歷智障人士的專

業演出。

4

Page 8: 築舞共融小冊子

團員介紹

A-crew, the best crew5

Page 9: 築舞共融小冊子

團員介紹

暱稱:火好

團員姓名:鄭火好

舞齡:2年

善長舞藝:流行舞、絲扇舞、民族舞及絲帶舞等

興趣/專長:緩步跑、觀賞電視節目

團員訪問:

問:跳舞難唔難?要點樣先可以將問題克服到?

火好:絲帶舞,要將絲帶fing到S型都好難,唔係時時fing到,後來姑娘教我fing嗰陣將絲帶慢慢向下放,就慢慢做到嗱。

問:表演果陣覺得點?

火好:喺台上面都有啲驚跳錯同覺得肉酸,不過見到好多觀眾同有掌聲,都覺得好開心。

問:你有冇計劃想再學啲咩?

火好:將來我想學多啲羽扇舞,可以出去表演,同埋而家都仲未跳得好好。

問:點解會學跳舞?

火好:鍾意跳舞,可以減到肥。

問:你希望邊啲人知道你識跳舞?

火好:想家姐睇到,家姐睇到會開心,同埋可以化粧,個人靚啲。

暱稱:少玉團員姓名:嚴少玉舞齡:1年善長舞藝:流行舞興趣/專長:觀賞電視節目

6

Page 10: 築舞共融小冊子

團員介紹

暱稱:國儀

團員姓名:林國儀

舞齡:2年

善長舞藝:流行舞、絲扇舞、民族舞及絲帶舞等

興趣/專長:唱歌

團員訪問:

問:以前有冇人話過你「弱智」?

國儀:試過被工友話低B,但就未試過喺街被人咁話。

問:你覺得「弱智」係指乜嘢?

國儀:弱智即係平時手腳慢啲,人地諗到,自己就諗唔到咁。

問:你覺得自己同一般人有冇唔同?

國儀:我唔覺得自己係弱智。我細過發過高燒,好番之後就乜都唔記得,無乜記性。我同其他人無乜唔同,大家都係人。

問:你對今次舞蹈團活動有咩感受?

國儀:我鍾意參加哩個活動,一齊跳舞好開心,同埋學到好多花式(技巧),好似用手整個心形既動作,超人舞步。

問:跳舞難唔難?要點樣先可以將問題克服到?

國儀:絲帶舞有個反手動作有啲難,唔係好就手,同埋條絲帶又軟,最後鄧姑娘捉住我隻手,慢慢教我,最後識左都好開心。

問:你希望邊啲人知道你識跳舞?

國儀:我番去(屋企)都講左俾阿哥同家姐聽,佢地都叫我比心機,學多啲。

問:表演果陣覺得點?

國儀:上到台被人望住有啲緊張,都驚跳得唔好會被人柴台,但到而家都未試過。不過上台表演就真係好開心,有人望,即係表演受歡迎啦。

7

Page 11: 築舞共融小冊子

團員介紹

暱稱:玉琼

團員姓名:黃玉琼

舞齡:2年

善長舞藝:流行舞、絲扇舞、民族舞及絲帶舞等

興趣/專長:一字馬、跳舞、吃零食

團員訪問:

問:點解會學跳舞?

玉琼:鍾意跳舞,跳舞係我夢想,將來發展跳舞,可以教人。問:你最鍾意邊種舞?

玉琼:最鍾意絲帶舞,入面啲動作好靚,同埋啲裝飾(飾物)、絲帶都好靚。問:你希望邊啲人知道你識跳舞?

玉琼:我話左俾阿媽同埋工場啲朋友知,佢地讚我,好開心。問:表演果陣覺得點?

玉琼:出去表演開心,好多人,上到台我唔驚,唔介意比人her(柴台)。

暱稱:永昌/昌仔

團員姓名:梁永昌

舞齡:2年

善長舞藝:流行舞、Jazz

興趣/專長:收聽收音機、跳舞

永昌姊姊及姐夫到舍探訪永昌時,永昌主動請職員播放音樂及伴舞,因永昌想向家人展示本年所學之流行舞。

8

Page 12: 築舞共融小冊子

團員介紹

暱稱:楚琼

團員姓名:陳楚琼

舞齡:2年

善長舞藝:流行舞、絲扇舞、民族舞及絲帶舞等

興趣/專長:編織

團員訪問:

問:你幾時開始開跳舞?

楚琼:喺宿舍開始學跳舞(近2年)。最初姑娘開始教跳舞,就跟住一齊跳,慢慢就學識。

問:表演果陣覺得點?

楚琼:表演果陣啲打扮好靚,我好鍾意啲化粧。

問:你覺得學左跳舞對你有無好處?

楚琼:跳左舞啲骨鬆啲,唔使咁硬。

問:你希望邊啲人知道你識跳舞?

楚琼:我講左比家姐知而家學緊跳舞,佢都話好。

暱稱:柏源

團員姓名:黎柏源

舞齡:2年

善長舞藝:流行舞、絲扇舞、民族舞及絲帶舞等

興趣/專長:跳舞、編織

團員訪問:

問:你對今次舞蹈團活動有咩感受?

柏源:絲帶舞好玩,姑娘教得好好,幫我化粧。

問:你希望邊啲人知道你識跳舞?

柏源:我話左俾家姐同埋阿哥知,佢地都好開心,叫我繼續跳,同要跳好啲。

9

Page 13: 築舞共融小冊子

團員介紹

暱稱:彩梨

團員姓名:陳彩梨

舞齡:2年

善長舞藝:流行舞、絲扇舞、民族舞及絲帶舞等

興趣/專長:觀賞電視節目、散步、縫紉衣服

團員訪問:

問:學跳舞要注意啲咩?

彩梨:跳舞之前要做熱身,唔係好易受傷。

問:跳舞難唔難?要點樣先可以將問題克服到?

彩梨:少少難,有時唔記得(舞步),不過練多啲就得。

問:你到而家學左幾多隻舞?

彩梨:我學左羽扇舞、絲帶舞同流行舞。

問:表演果陣覺得點?同平時既你有無唔同?

彩梨:喺台到咁多人睇住有啲驚,不過好開心。我表演嗰陣好靚,會化妝同著靚衫。

問:你希望邊啲人知道你識跳舞?

彩梨:我講左比阿媽知。

暱稱:秋生

團員姓名:賴秋生

舞齡:4年

善長舞藝:流行舞、小丑舞

興趣/專長:欣賞電視、汽車清潔

團員訪問:

問:你希望邊啲人知道你識跳舞?

秋生:我講左比阿媽知,阿妹未知,遲啲話埋比佢知。

10

Page 14: 築舞共融小冊子

團員介紹

暱稱:志生

團員姓名:高志生

舞齡:2年

善長舞藝:流行舞、Jazz、Hip Hop、絲扇舞、民族舞

興趣/專長:逛街、聊天

團員訪問:

問:你希望邊啲人知道你識跳舞?

志生:我剩係話左俾阿媽知,我驚啲工友知道會傳開哂話我學跳舞,佢地會跟住問我好多野。

問:喺呢個活動當中,有咩令你最難忘?

志生:嗰次喺工場表演,跳跳下發現同人地唔同,原來自己甩左拍子,儀姑娘喺台下提番我,跟住都可以跟番到,所以果次特別難忘。

暱稱:永成/成仔

團員姓名:區永成

舞齡:1年

善長舞藝:流行舞、Jazz

興趣/專長:欣賞電影、拍照及收藏相片

暱稱:桂強

團員姓名:許桂強

舞齡:2年

善長舞藝:流行舞

興趣/專長:功夫、拼圖11

Page 15: 築舞共融小冊子

團員介紹

暱稱:鴻輝

團員姓名:李鴻輝

舞齡:4年

善長舞藝:小丑舞、流行舞

興趣/專長:唱歌、聊天、跑步

團員訪問:

問:你幾時開始開跳舞?

鴻輝:我以前學過小丑舞(約4年前)。

問:你希望邊啲人知道你識跳舞?

鴻輝:我想媽咪、家姐同阿哥睇到我表演,想佢地知我學左跳舞。

暱稱:美妮

團員姓名:楊美妮

舞齡:2年

善長舞藝:流行舞、Jazz

興趣/專長:繪畫

暱稱:慧香

團員姓名:張慧香

舞齡:2年

善長舞藝:流行舞、絲扇舞、民族舞及絲帶舞等

興趣/專長:觀賞電視節目,處理家務

12

Page 16: 築舞共融小冊子

團員介紹

暱稱:錢真

團員姓名:羅錢真

舞齡:2年

善長舞藝:流行舞

興趣/專長:啤牌遊戲、緩步跑

暱稱:祺德

團員姓名:陳祺德

舞齡:1年

善長舞藝:流行舞

興趣/專長:睡覺、散步

暱稱:阿妹

團員姓名:陳少英

舞齡:2年

善長舞藝:流行舞、Jazz

興趣/專長:抄寫

暱稱:慧蓮

團員姓名:張慧蓮

舞齡:2年

善長舞藝:流行舞、絲扇舞、民族舞及絲帶舞

興趣/專長:觀賞電視節目、處理家務、抄寫

13

Page 17: 築舞共融小冊子

訓練過程訓練過程

俗語有云「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團員每次的成功演出,絕非僥倖,這都要歸功於他們日常的舞蹈訓練。就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練習情況吧﹗

舞步排練—導師會將舞曲的動作分開為不同部份來教導團員,讓團員易於學習及掌握不同動作及舞步。

個別指導—過程中,導師亦會就團員之動作及舞姿作出提點,以讓團員能有更好的發揮。

熱身運動—訓練前,團員們都會先

進行熱身運動。舞蹈導師鄧姑娘正教導團員一些合適舞蹈活動的熱身動作。

1

2

3

14

Page 18: 築舞共融小冊子

訓練過程

組合舞步—當團員對舞步動作有一定的掌握後,導師會嘗試安排團員將舞步組合一起來練習。

4

定期練習—宿舍導師亦會定期與團員進行練習,以讓團員的技巧及對舞步的記憶能得以鞏固及加深。

5

綵排—每次表演前,團員都會提早到表演場地進行綵排,以便熟習環境,將表演做得最好。

6

15

Page 19: 築舞共融小冊子

導師訪問

作為這次活動的舞蹈導師,鄧姑娘見證著團員在舞蹈學習上的成長,讓我們從導師的角度,去看看團員於這次活動的表現,及導師對團員的感受。

智障人士看法一般人會覺得恐懼和覺污髒,如流口水、玩口水、反應慢、具攻擊性,故對

他們有所抗拒。認識過後,智障人士跟正常人分別不大,同樣地會有開心和不開心。

我教過長者、婦女團體和智障人士跳舞,相較而言,智障人士較勤力和主動,他們更充滿熱誠去學習。而且他們的團隊精神很好,願意幫助其他團員學懂這段舞步。其實只要與智障人士建立互信、良好關係,彼此都能互相接受。故在教授過程中,我都很開心,我亦喜歡教他們。與他們相處後,團員們很記得我和熱情歡迎我,我都很高興。

舞蹈難度

為團員編舞實在不容易,因為舞步太簡單的話,觀眾就不能欣賞到團員的才能;太難,團員們又會因着做不到而有挫敗感。所以要有難度之餘,又要團員做得到。我的教導是當他們如正常人去教,由教授基本技巧開始,由淺到深。他們與一般人有分別之處是記憶力較弱,故需花較長的時間多練習才可,但他們很多最後都能做到。

舞蹈導師

鄧姑娘

導師訪問

16

Page 20: 築舞共融小冊子

導師訪問

選曲方面一定會貼近社會步伐,令觀眾有所共鳴,我會由一般社會大眾的角度去選歌。

舞蹈特色民族舞—絲帶舞:柔中帶剛,要懂得如何拿和擺

動絲帶,而且過程中有不少抬高手的動作,對團員亦不容易。

流行舞:比較易掌握,而音樂和節拍就較強勁;動作較多。

智障人士的理解較弱,但只需用形象化方式去表達和教授,他們一樣能吸收和記得舞步,如梳頭、吃包、穿衫等。

問: 覺得需要多些這樣的機會?

記得有一次在一個團體舞蹈比賽上,竟然有一隊是智障人士的比賽隊伍,而其他都是學校或社區舞蹈團體,他們的心態是一定不會得獎,但都抱着投入參與的心態到來,這種精神很好,亦很重要。這讓更多人士認識到智障人士的潛力和能力。

故多些公開表演或與社區團體共同大匯演的機會是需要的,做到更深入的共融,透過這些表演,可以讓智障人士多接觸社區,亦讓社區人士多接觸和了解他們。

其實智障人士在演出上的態度很好,長者和婦女團體會有很多驚和擔心,如擔心記不到,驚做不到,但智障人士比一般人藏着更多的勇氣,他們很簡單地想表演給別人欣賞,充滿勇氣和鬥志地踏上舞台表演,他們更需要有多一份的勇氣面對外人的眼光、打搫、然後自我打氣,故很值得欣賞。

同時,「興趣」也很重要,團員們對跳舞有興趣,從學習到成功完成表演,都能提升自信心、肯定、成功感、及發掘他們的潛力。雖然當中經歷失敗和有挫敗感的時刻,但藉著對跳舞那份興趣,團員會繼續努力學習,故只要他們持續下去,便一定會有所進步。

17

Page 21: 築舞共融小冊子

我們的公演記錄

於這兩年間,築舞共融舞蹈團獲得多個團體及單位的邀請,進行了多個不同的公開表演,就讓我們一起回顧團員的努力成果吧﹗

2010年9月19日 表演項目:民族舞

活動:萬家歡樂賀中秋之葵盛西

地點:葵盛社區會堂

2

2010年9月18日 表演項目:民族舞

活動:「葵」手建社區嘉許禮暨中秋嘉年華

地點:天恩堂

1

2010年10月9日 表演項目:民族舞

活動:舞動全城樂共融

地點:青衣城海濱公園—青衣城段

3

我們的公演記錄

18

Page 22: 築舞共融小冊子

我們的公演記錄

2010年11月14日 表演項目:流行舞

活動:街頭公演

地點:荃灣公園

4

2010年12月18日 表演項目:流行舞

活動:聖誕佳音暖萬家

地點:石蔭村羅馬廣場

5

2011年1月7日 表演項目:流行舞

活動:舞動全城樂共融

地點:荃灣大會堂演奏廳

619

Page 23: 築舞共融小冊子

20

每次團員作公開表演,他們最大的支持者—家人都會到來為團員打打氣,給予支持和鼓勵。就讓我們來聽聽家長對團員表現的心聲吧﹗

家長訪問

對弱智/智障人士的看法?林女士:智障人士跟一般人分別不太,我很欣賞和佩服這班參與表演的團員,他們的表演能展現出那份自信心和開心。

對團員有機會參與跳舞的感覺/看法?林女士:我自己一直有參與長者的舞蹈表演,我覺得團員比我們這班長者做得更好。我這樣說因為自己曾參與過,知道團員們很有活力,他們在舞台上能自由發揮,自己搖拽身體 ; 長者們表演時會在震,多多少少會怯場,所以長者的舞蹈變化不大,而團員們的舞蹈變化則較大和多。

對國儀及團員們學過流行舞、絲帶舞和民族舞等,有甚麼看法?林女士:國儀參與跳舞是近兩年的事,她最初懂得唱歌,對跳舞就不太懂。她學了跳舞後,對跳舞有興趣,而且好開心,見她跳得有板有眼,多謝宿舍給予國儀有這個機會。

欣賞過他們表演後,有什麼發現及感覺?林女士:自己看過國儀表演兩、三次,見到她展示她的自信心,其實智障人士和長者及一般人一樣,有人學得快,有人學得慢,但智障人士的態度好,有耐性學習,我也常常鼓勵國儀要用心去學,她能領略到當中的技巧,不過一緊張時就會忘記舞步,或心散時就會跳錯。

團員

國儀團員姊姊

林女士

家長訪問

Page 24: 築舞共融小冊子

家長訪問

流行舞—國儀跳得不太好﹗國儀因動作較多而記不到或跟不上舞步,及走位亦較混亂。相反,要讚一讚男團員,他們的流行舞很好看,亦能跳出那種舞蹈的快感。

絲帶舞—國儀則跳得不錯,能掌握當中的神緒及節拍。

其實跳舞最最重要是興趣,有興趣去學懂跳舞,慢慢去建立滿足感和成功感。

會否覺得團員需要多些這樣的機會?林女士:如果他們能有多些機會,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好事。因團員年紀漸大,手腳會較硬,跳舞能鍛鍊體魄,而且能訓練他們的膽量,見識舞蹈,及舞台表演這回事。其實他們與其他人一樣,只是障礙較多,但在鼓勵下,只要努力學習,同樣是能做到的。

家人心聲:

智障人士的態度比我們好,他們不會氣餒,願意繼續學習,他們在舞台上站出來那幕,亦令我很感動。我提點國儀,最重要是不要自大,要謙虛學習跳舞。

對弱智/智障人士的看法?賴太:智障人士跟一般人分別不太,他們跟一般人同樣會有情緒,和他們的專長,但別人對他們的看法亦不能控制。

覺得團員學習跳舞後,有甚麼不同?賴太:秋生跳舞後多了一種娛樂,亦開心多了。

會否覺得團員需要多些這樣的機會?賴太:智障人士都會有各自的障礙,但都可以上舞台表演,不會因而阻礙了他們演出的機會,所以給他們這些機會也很好。

家人心聲賴太: 1月7日秋生在大會堂演出,我都請假到場支持秋生,讓他感到有家人關心他,以增添秋生的信心。

團員

國儀 團員姊姊

林女士

團員

秋生團員母親

賴太

21

Page 25: 築舞共融小冊子

家長訪問

對弱智/智障人士的看法?李太:智障人士確是會與一般人有不同,但分別不大,他們亦一樣有開心與不開心,沒有甚麼大分別。

對團員有機會參與及學習跳舞的感覺和看法?李太:最初聽到職員說鴻輝要跳舞,我也不太相信,他怎會懂得跳舞,他打羽毛球和乒乓球就會打得很好,但跳舞怎會懂。

欣賞過他們表演後和鴻輝學習跳舞後,有什麼發現/感覺?李太:我會給鴻輝60分﹗他跳得很好,上台表演都沒怯場。我自己都有參與長者表演,自己上到台也會怯場,不記得舞步,但鴻輝表演得很好和有自信,最重要是他很用心去學。

會否覺得團員需要多些這樣的機會?李太:有更多機會當然更好,他們可以表演時,又覺得開心。

對弱智/智障人士的看法?鄭小姐:智障人士跟一般人分別不太,他們反而較正常人有禮貌和願意幫人。他們同樣有工作能力,他們也願意去學。他們都做到的,所以不應小看他們。

對團員有機會參與跳舞的感覺和看法?鄭小姐:我很贊成火好學習跳舞,學習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而且又能夠自我增值。

欣賞過他們表演後,有什麼感覺?會否覺得團員需要多些這樣的機會?鄭小姐:欣賞他們表演後,覺得這班智障人士站在舞台帶出了「我們可以做到的」的訊息,從他們的表演見到他們的信心。他們站在台上,是希望想表演和向其他人展示他們的能力,及想別人認同他們的潛能。所以我身為火好的家人,都要支持和鼓勵她。

有多些公開表演的機會及學習跳舞的機會當然是好,可以透過這些機會帶出正面訊息。

團員

鴻輝 團員母親

李太

團員

火好

團員姊姊

鄭小姐

22

Page 26: 築舞共融小冊子

趁著表演有空檔,團員高興得即席起舞。

成功完成公演,團員與導師都開心得跳起呢﹗

一字馬又怎會難到我呢﹗

團體表演最重要是合作性,看我們多齊心﹗

在攝影師指導下,團員都做出專業模特兒的表現。

活動花絮

23

Page 27: 築舞共融小冊子

活動花絮

永成:「我都可以帶大家跳舞架﹗」。

「靚最緊要」,出場前,當然要補一下化妝呢﹗

團員除玩得投入外,學習時亦相當認真和留心﹗

表演完後,大家一起去慶祝一番﹗Cheer﹗

團員都明白熱身運動的重要,所以每次練習前,都會先熱身一下。

柏源:「哎吔哎吔,玉琼,頂住呀﹗唔好跌(瑜珈球)呀」﹗

團員跳起絲扇舞時,又別有一番傳統中國韻味。 2

4

Page 28: 築舞共融小冊子

通識有約

通識有約

25

Page 29: 築舞共融小冊子

通識有約

26

通識有約

通識有約

「智障」 、 「人士」作者:洪凱揚 / 臨床心理學家(社會福利署)

什麼是「智障人士」?

要回答「什麼是智障人士?」,先要決定我們想以什麼角度來

出發,而要去選擇角度時,也許我們可以去考慮不同的角度會

為我們帶來什麼不同的含義。先說精神病學上的定義,當一個

人的情況乎合以下三個條件,方可以被診斷為患有「智障」

智力功能顯著低於一般水平(智力測驗智商分數約70 或以下)

至少兩項適應功能有障礙,包括溝通、自我照顧、家居生活、

社交人際技巧等

問題於十八歲以前出現

現代精神病學的著眼點主要是在人的「功能缺損」,而這類型

的定義可以讓我們大概地了解「智障」對患者有什麼影響,估

計「智障人士」可能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難。正面來說,這角度

可能讓我們更容易去體諒及同情他們。但若果只使用「缺損為

本」作為唯一的角度,亦有可能令人對他們產生「定形」或過

分模式化的看法,使人傾向只看到「智障人士」中的「智障」

卻看不到「人」。這很多時對賦權(empowerment)沒有太大幫

助。

Page 30: 築舞共融小冊子

通識有約

如果希望認識更多「智障人士」中的「人」而不只是「智障」,

一個選擇是多著眼於受智障影響的人的意願和希望。

「智障」不會告訴你他喜歡看什麼電視節目,但人會;「智障」

也不會將他深愛的茶包與你分甘同味,但人會;「智障」亦不

會在家人離世時傷心難過;但人會。換句話說,「智障」能夠

窒礙人的思維組織及表達,例如限制他以什麼方式來表達與你

分享的希望,也限制他表現自己情感的途徑,但它很多時候也

不能制止人發展意願和希望。喜愛洗車的秋生、享受試衫的玉

琼、熱愛跳舞的柏源…這些認識比「中度智障」、「自閉傾

向」、「唐氏綜合症」等名稱來得更人性化,亦更能對接觸者

的生命產生意義。因此,我選擇稱呼他們為「受智障影響的人」

而非「智障人士」,雖然較冗長但我希望這稱呼可反映「智障」

並不能完全代表這些人。

社會建構與對「智障人士」的負面理解

其實不少人會說「智障人士都係人」,這當然都是出於善意的。

但這句話的出現也可能正反映一個令人無奈的情況。是什麼時

候開始,我們的社會中有著「智障人士可能不是人、或是次等

人」之類的隱含或者明顯意識,導致有人需要去替他們說這樣

的話去申訴呢?我們一般極難聽見有人需要去替物理學辯護它

是一門科學、或者用說話去申明「我呀媽係女人」,因為這都

是大家根深柢固的概念。但若果「智障人士都係人」這話需要

在我們的社會中出現作為提醒,那是很需要大家去反思的事。

27

Page 31: 築舞共融小冊子

通識有約

事實上,社會中出現對受智障影響的人的陌生感、誤解、

歧視並不太難理解。而我相信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他們沒

有什麼渠道去表達自己、讓大眾以貼近生活的形式去了解

他們。人類是一種可以未有真實接觸或只有十分片面接觸,

便已經可以產生印象,甚至喜惡的生物。好像我從前未上

過法庭、未見過案件審理的時候,便已經對法庭的莊嚴、

律師的雄辯產生敬畏,到真正接觸過卻發現自己舊時的印

象及概念都只是從書本、電視、電影中來的。

我們能夠透過什麼渠道來接觸什麼人和事都受媒體、教育、

政策等眾多因素影響。當一群人沒有在社會上獲得合理的

表達渠道時,大眾對他們的理解及感覺容易在沒有直接了

解的情況下萌生並且紥根。而這些理解及感覺很多時會將

該群人定型,這既定的形象又會進一步影響他們的表達及

接觸大眾的渠道。例如,當傳媒側重報導涉及精神病患者

的暴力事件,社會上形成「精神病患者的行為是難以估計,

而且易容有暴力傾向」的定形概念時,這可能會發展成支

持分隔政策的風氣,亦可能令大眾更加避免在生活中與他

們接觸,形成進一步的疏離與分隔,使脫離實況的定形概

念更易發展。

28

Page 32: 築舞共融小冊子

其實社會建構出來的概念很多時不是單純的正面或負面的。從不同的歷

史文化中可以找到不同的可能性。人類學家Victor Turner曾提及到,在

東歐的某時代,「呆子(idiot)」曾被視為活生生的聖壇,他要作為聖潔

的庫存,因此本來的智慧也被損毀。在當時的社會中他們有權利獲得任

何人給予食物及衣服。這也許是我們現在難以想像的,但是我們現在的

作為對他們來說也許也是難以想像的。分享這事不是建議我們應採納當

時的理解和做法,也不是邀請大家去探討當時的歷史文化因素,只是希

望帶出,我們存活的時代文化中的主流概念很多時會對我們的思維及面

對事物的反應有決定性的影響。但若果能更清晰察覺到我們所屬的時代

文化中社會建構概念對我們的影響,我們很多時能發現機會去重新選擇

如何看代及回應所面對的事情。

智障與社會表達渠道限制

大家可能察覺到,其實不單只是受智障影響的人,社會上大部份人的表

達渠道也是受限制的。誰去決定什麼事情會成為電視新聞?為什麼每晚

打開電視便只看到「你識佢、佢唔識你」的陌生「明星」?少部分人佔

據了表達渠道,而且很少真正開放給普羅大眾。即使你有幸在街上被抽

中做訪問,你的片段也不一定會「出街」,如果你不懂說話,你能涉足

主流表達渠道的機會便更小。對有電腦及用電腦技巧的人來說,互聯網

正大大的改革社會上的表達渠道、可是大部分受智障影響的人仍只能站

在門外。

通識有約

29

Page 33: 築舞共融小冊子

通識有約

「智障」對人的最大影響之一便是限制其語言發展,從這小冊子的訪問中,你

可以看到,不是每位舍友都能掌握職員的問題,他們的回應也不一定依照我們

慣用的組織和邏輯。他們很多時不能光靠語言清楚表達自己,語言發展限制亦

使旁人不能光以自己慣用的方式清楚了解他們內在的想法和感受。因此,受智

障影響的人比普羅大眾在表達渠道上面對更為嚴重的限制。「語言」是現代社

會主流的自我表達及溝通工具。特別在強調效率、追求「快而準」的社會中,

去從非語言的方式去慢慢摸索另一人的心情、意願、希望等內在狀態的耐性更

加難以被培養。坊間的「讀心術」不是都強調在多短的時間能內看穿人嗎?其

實,恆久而細心地去了解另一個人的那份耐性,比任何「讀心術」更難學而且

更珍貴。

多元溝通模式

不少心理學研究也發現「語言」與思維發展有緊密的關係。在這基礎上,有人

可能會疑問究竟受智障影響的人有沒有內在的組織和邏輯、想法、自我形象等

等。事實上,研究及觀察皆指出受「智障」影響越深的人越難表現出上述的能

力。但在受「智障」影響較輕的人身上,建立自我形象的能力是十分明顯的。

另一方面,亦有研究指出,若果受智障影響的人的語言障礙越大,出現「行為

問題」的機會便越大。對此現象的其中一種理解是他們礙於難以用恰當途徑表

達需要,便以對外人來說怪異或難以接受的方式來表達(例如:打人、撞頭)。

反過來說,就算語言障礙窒礙了意願及希望的「正常」表達,但這並不代表他

們沒有個人的意願和希望。

30

Page 34: 築舞共融小冊子

通識有約

康德(Immanuel Kant)曾提出一看法:

「物理是很數學化的學科不是因為我們十分了解實體世界,而

是因為我們只了解得很少,因為只有它數學化的方面我們才能

夠發現和認識。」

他的看法反映了他洞悉到人類自身認知及知識建立上有一定的

限制。如能借鏡他的思維方式,也許當我們未能理解受智障影

響的人的表現時,亦不必因此認為他們沒有內在的道理。進一

步而言,擴展我們與受智障影響的人的接觸模式可以是一種加

強與他們溝通的出路。

31

Page 35: 築舞共融小冊子

通識有約

感想

「語言」雖然是現代社會主流的自我表達及溝通工具,但它不是唯一的溝通方

式。表情、動作、圖像、聲音、語氣等也是很重要的表達工具,並在藝術方面

的作用最為明顯。「築舞共融」的計劃,嘗試用舞蹈來擴展受智障影響的人自

我表達的可能性。從他們長期排練的刻苦、演出時滿足的笑容、而及訪問當中

表白,我感覺到他們正嘗試克服「智障」的影響,盡力來用不同的渠道表達自

己。他們的希望及需要,絕不止於基本的食物及床舖,他們亦希望爭取別人的

認同和掌聲。這亦反映了他們希望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亦希望能對自己的生

活有一份影響力、一份掌握。

其實他們的學習能力不高,你學兩天的舞步可能他們要學兩個月,也許還沒有

你跳得瀟灑。但他們亦堅持學習及排練,而且享受每次演出。「做極都唔夠人

好,仲做黎做咩?」、「點解人地學得快,我學得咁慢?」、「有D咩值得我

堅持落去?」……看來在回答這些自我質疑的問題時,我們還有可以向他們學

習的地方。存在主義心理學家Viktor Frankl 提出的重心思想之一是:「生命的

意義不在於它給了你什麼,而是你怎麼去回應它給你的一切。」他們的舞蹈也

許亦是這座右銘的一種體現。而在這認識及面對自己的限制,並堅持建立自己

生命意義的旅途上,也許彼此都是同路人。希望他們的故事能使大家對受智障

影響的人多一份尊重而不單是體諒,更多的同行而不止於同情。

32

Page 36: 築舞共融小冊子

「智障」、「人士」──思考問題

1) 近代香港社會深受資本主義影響,強調個人競爭力。受智障影響的人的生產力難以比得上沒有受智障影響的人,那到底他們應該獲得什麼資源?值得過怎樣的生活?

2) 如果你相信有生命有主宰的話,人的智能有高低,這樣的一個安排當中會有什麼意義?若果你不相信有主宰,你又如何理解這狀況?

3) 在每人的起步點不同的情況下,我們又如何理解及追求公義?

4) 人生出來便是獨特的,但有不同的準則把我們定高低,這些準則從可而來?這些準則又透過什麼方式在我們的群體中保存下來?這些準則又起著什麼作用?

5) 從受智障影響的人的故事,我們會看到我們的社會會用智能及適應生活能力來量度人,你看到這作法有什麼影響及含義?這與「邊緣化」有什麼關係?

6) 社會上或者你生活中的圈子中還會常用什麼準則來量度人及定義人的價值?除了被量度,我們有否也用了什麼準則來量度自己、量度他人?什麼準則我們會反抗?什麼準則己經構成了我們作出生活抉擇時自覺或不自覺的考慮因素?

7) 當你發現一些準則造成了一些人被貶抑,但亦同時己構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份,難以完全的推翻時,我們還可以發掘什麼可能性?

8) 當先天不足,而且自覺怎樣努力也無法追上他人時,為何還要堅持下去?受智障影響的人為了什麼?又有什麼值得你這樣去堅持?

如果你對課題有興趣,歡迎致電2424 2044聯絡葵盛宿舍職員,讓你有個奇妙旅程!!

通識有約

33

Page 37: 築舞共融小冊子

弱智分類 智商程度

輕度 50 - 70

中度 35 - 49

嚴重 20 - 34

極度嚴重 20 以下

智商:智障人士的智商在70以下

智齡:根據智障成年人-即十六歲或

以上者的能力水平,按其智齡給他們歸

入各組別:

假如一個二十歲的智障人士智齡為七

歲,表示他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是一般七

歲兒童的水平,屬輕度智障。

組別 智商 智齡

輕度 50-69 7-9歲

中度 35-49 3-6歲

嚴重 20-34 2-3歲

極度嚴重 20以下 2歲以下

界定智障程度

根據美國精神科學會的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三修訂版,弱智分為輕度、中度、嚴重及極嚴重四類,而智商程度則為弱智分類的指引。

輕度智障人士相等於教育分類中的「可教育」類別,約佔智力有問題人士的

百分之八十五,他們在學齡前時 (0-5歲),有發展社交及溝通技巧能力。在成

年期,他們一樣可學習到社交及職業技能,足以維持最低限度的自供自給生活。

但遇上社會或經濟壓力時,則需要輔導和協助。如輕度弱智人士能在早期開始給

與適當的教育和訓練,則能成功地在社區獨立生活。

中度弱智人士在學前期可以從社交和職業訓練方面得益。

在成年期,他們可在庇護工場從事非技術性或半技術性工作,但需要緊密督導,

遇到壓力時,便需要幫忙,他們均能適應社會生活。

附錄

:一般認識

34

附錄:一般認識

Page 38: 築舞共融小冊子

宿舍簡介

35

葵盛宿舍

本宿舍自1987年10月起由社會福利署開辦,於2004年4

月轉交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承辦,主要為15歲

以上中度智障人士提供住宿服務。

本著『全面參與』及『平等機會』之服務原則為基礎;

以『正常化』理念、『網絡及社會共融』概念、並以

『家庭為體』作為提供服務主要方針。

提供家居式住宿服務及自立訓練,鼓勵持續學習、推

動社會參與及共融,讓他們在社區過著正常及愉快的生

活。

配合外出工作服務,培養他們自信心及增加獨立生活

的能力。

宿舍簡介

服務目的

Page 39: 築舞共融小冊子

鳴謝

(排名不分先後)

贊助基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政府總部勞工及福利局

撰稿人臨床心理學家 (社會福利署)

洪凱揚 先生

義務化粧團體

天然美國際纖體美容中心

義務攝影師

劉永康先生 梁偉駿先生

36

Page 40: 築舞共融小冊子

督印人

李志雄先生(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區域督導主任)

出版成員

陳佩珊女士(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葵盛宿舍院長)

陳天祐先生(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葵盛宿舍訓練員)

王靜欣女士(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葵盛宿舍訓練員)

出版及查詢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葵盛宿舍

地址:新界葵涌葵盛西邨第五座121-136號

電話:(852)2424 2044

傳真:(852)2424 2055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elchk.org.hk/service

出版日期 : 二零一一年二月

印刷數量:1000本

版權所有,如有轉載或版面複印,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