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教育的實踐:東吳大學的經驗

15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 2009.04.25

description

 

Transcript of 人權教育的實踐:東吳大學的經驗

Page 1: 人權教育的實踐:東吳大學的經驗

人權教育的實踐:東吳大學的經驗

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人權學程暨碩士學位學程 製作

2009.04.25

Page 2: 人權教育的實踐:東吳大學的經驗

東吳大學人權學程 I.

招生海報

實習或田野 選修 2-4 學分

基礎課程 必修 6學分

‧人權哲學 (4 選3)

‧人權當代議題

‧人權思想史

‧人權法律理論

專題課程 必修 18 學分

‧人文專題

‧社會專題

‧法律專題

‧自然與科技專題

成果分享會暨招生說明會‧實習及田野調查的學生作成果發表

‧進行國際交流的學生

‧社會 NGO 社團的參予分享

Page 3: 人權教育的實踐:東吳大學的經驗

東吳大學人權碩士學位學程 I.

Step 1. 招生海報

Step 2. 招生說明會 98.12.17 雙溪 / 98.12.19 城中

今年我們在兩校區各舉辦一場招生說明會,向有興趣報考人權碩士學位學程之各界人士簡介本學程之師資、課程內容以及應考的相關問題。

共約 25 人參與,包括:學生、 NGO & GO 工作人員、媒體工作者以及其他社會人士。 核心課程

‧人權哲學專題

‧人權思想史專題研究 3 選2

‧國際人權法專題 應俢 6學分

選修課程‧法律課程

‧人文、社會課程 3 個領域

‧科技、醫療、環境課程 12 學分

實習或田野 必修 6學分

論文 必修 0學分

研究生需提交碩士論文,依規定審查通過後始能取得碩士學位。

Page 4: 人權教育的實踐:東吳大學的經驗

東吳大學人權碩士學位學程 II.

97 學年度第一屆招生成果:入學考試共有 12人報名,其中 10名為一般生, 2名為在職生。

學生背景分析:此次招生情形,男女比例為( 3: 4),2名學生畢業於東吳人權學程。背景則橫跨不同學科,進一步統計如下:

97 學年度人權碩士學位學程第一屆學生

一般生

男 3人 分別來自法律系、哲學系、傳播系、英語

系、戲劇系。 女 2人

在職生 女 2人

一名於廣播電台工作(保險系畢業),一名於人權組織工作(社工系畢業)。

Page 5: 人權教育的實踐:東吳大學的經驗

師資編號 姓名 職稱 所屬單位 備註

1 王叢桂 教授 東吳大學心理系

2 但昭偉 教授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所長

3 吳志光 副教授 輔仁大學法律系輔大和平研究中心主任、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副招集人

4 李河清 教授 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5 林正弘 教授 東吳大學哲學系

6 林佳範 副教授 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台灣人權促進會副會長

7 陳俊宏 專任講師 東吳大學政治系

8 湯梅英 教授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9 黃 默 教授 東吳大學端木愷講座

10 黃嵩立 教授 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11 葉德蘭 教授 台灣大學外文系 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副院長

12 雷敦龢 副教授 輔仁大學法律系 輔大社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13 廖福特 副研究員 中研院法律所籌備處

14 劉惠琴 教授 東吳大學心理系

15 潘美玲 助理教授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16 鄧衍森 教授 東吳大學法律系 東吳大學人權學程主任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主任

17 彭廣林 教授 東吳大學音樂系 東吳大學發展處處長

Page 6: 人權教育的實踐:東吳大學的經驗

學術活動 -96 學年人權週2007 人權週 96.12.10~96.12.14 種族屠殺奧運會 @達佛Stop Talking, Start Action達佛地區遭到殺害或在衝突中死亡的人數 38 萬人

逃到鄰近國家的難民人數 300 萬人而台北市的人口也不過 236 萬人

每個月增加的死亡人數 1 萬人約等於東吳大學的學生總數

‧「達佛日記」放映會 96.12.12

‧校園連署 96.12.10~14 ‧校園影像展 96.12.10~1

4

Page 7: 人權教育的實踐:東吳大學的經驗

學術活動 -97 學年人權週

慶祝《世界人權宣言》 60周年

2008 人權週 97.12.3~97.12.12

Page 8: 人權教育的實踐:東吳大學的經驗

學術活動 -研討會

通識課程與人權教育研討會我們於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行此次研討會,目的在於探討如何將人權教育納入通識課程中,並以世界人權宣言為討論的焦點。世界人權宣言頒布以來即為當代全球人權運動的主要根源,因此我們應該仔細而嚴肅地檢視其蘊涵的精神。

會議邀請東吳大學的通識教育中負責人權課程的老師以及人權碩士學位學程的授課教師提出報告。我們鼓勵並期待與會者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分享彼此的看法。

第四屆人權學術論文研討會 全球化、發展與弱勢族群的權力 II為提升不同領域人權理論的研究及交流,人權學程與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合組了一個讀書會,持續閱讀與人權議題相關的重要著作。同時配合讀書會的主題,每年舉辦「人權學術論文研討會」,邀請讀書會的成員及其他學者專家就人權研究發表論文,同時邀請人權工作者進行論壇,創造理論研究與實務運作的對話平台。

今年研討會的主題延續去年的討論,第一場的討論針對性別與貧窮,第二場談環境與原住民族土地權,最後,則邀請關心不同議題的非政府組織,就「什麼是貧窮? NGOs 可以為貧窮做什麼?」進行綜合討論。

96.10.13~96.10.14

97.6.14

Page 9: 人權教育的實踐:東吳大學的經驗

學術活動 -迷你課程

97.4.7~97.4.18

人權學程迷你課程今年的人權迷你課程,我們邀請到英國牛津大學日產日本研究院主任 Ian Neary 教授,從 97 年 4月 7日開始在人權學程進行短期講學。講學主題為比較日本、南韓及台灣三國兒童權利以及病人權利的議題,規劃的課程內容包括:

‧兒童的權利

‧日本兒童權利

‧南韓與台灣兒童權利

‧病人的權利

‧日本病人權利

‧南韓與台灣病人權利

Page 10: 人權教育的實踐:東吳大學的經驗

學術活動 -阿富汗和平營自 95年開始中心與學程協助學生,參加韓國 NGO 「 Frontier 」舉辦的和平教育國際志工的活動。

隨著 Peace Camp 腳步,學生們到東帝汶以及阿富汗學習和平工作。 96 年因韓國人質事件的影響,學生們未能進入當地村落服務,他們選擇在首都喀布爾做志工服務。無論是由當地志工帶領訓練、培力的課程,或是學習當地語言風俗、融入當地的生活,都給他們帶來許許多多與學校裡全然不同的經驗,激發他們對和平教育的想像與團隊的精神。

學生與阿富汗人合照

和平營的女學生們

說明當地環境、講解注意事項

Page 11: 人權教育的實踐:東吳大學的經驗

學術活動 -Tibet 人權座談會「不可能的足球賽」放映座談會

緣起於丹麥足球教練邁克( Michael Nybrandt)的突發奇想。西藏的足球國家代表隊因遭中國打壓,被世界足協( FIFA)拒於門外。邁克得知後,主動以電子郵件聯繫位於印度的西藏流亡政府,希望擔任代表隊的教練。這封信被轉寄給代表隊的經理,他們第一次見面就一拍即合。但是沒有比賽,國家代表隊的訓練就失去正當性。邁克於是想到格陵蘭。這個充滿熱血的故事由丹麥導演阿諾德( Arnold T. Krøigaard)執導,他於接受訪問時表示:「這場友誼賽如同在追求和平、愛、與和諧。」沒有盛大的開幕儀式、現場只有五千名加油的觀眾,但是喜悅、興奮的心情感染了在場每一個人。

我們舉辦了這個電影放映座談會,並且邀請台灣西藏交流基金會副秘書長翁仕杰先生,與大家一起討論 Tibet的人權問題,目的是希望透過這部紀錄片,能喚起大家對於這個日趨嚴重、全世界都在關注的人權問題付出多一些的關心和注意。97.5.28

Page 12: 人權教育的實踐:東吳大學的經驗

活動內容包括:

1. 成立網路平台,討論性別議題

2.性別議題相關電影的欣賞,並邀請講師進行座談

3.於東吳大學推廣 positive space 活動,建立性別友善校園。

性別讀書會 成員:人權學程的學生

教育部補助及輔導人文社科領域專題教學研究社群發展計畫96.97 學年度東吳大學人權學位學程發展計畫—人權工作坊

Page 13: 人權教育的實踐:東吳大學的經驗

96.97 學年度東吳大學人權學位學程發展計畫 --圖書購置計畫

計劃採購圖書成果一、除了開課教師推薦的圖書之外,我們依照下列十個類作為採購圖書的方向: 1 、人權理論與思想 6、同性戀、跨性別 2 、人權教育與兒童權利 7 、和平研究 3 、公民與政治權利 8、原住民族權利 4 、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 9 、新科技與人權議題 5 、婦女人權 10 、新移民、難民權利二、非書資料先採購開課教師的推薦,亦盡量購置國際各大影展的發行影片(人權、女性影展等)。

三、期刊部分也是以授課老師推薦為優先採購,另外購置各人權相關組織出版刊物及國際人權報告。

教育部補助及輔導人文社科領域專題教學研究社群發展計畫

中文圖書 西文圖書 專業期刊 非書資料

557冊 308 冊 17種 147種

Page 14: 人權教育的實踐:東吳大學的經驗

基本概念與規劃:本計劃以發展人權教學與研究社群為宗旨,因此在網站的設計上以「東吳人權教育網」為整體架構,希望透過這個架構為本計劃成員以及社會各界提供人權教育與研究的相關文獻,同時也呈現張佛泉人權研究心及人權學程這幾年來在教學與研究上的成果。

教育部補助及輔導人文社科領域專題教學研究社群發展計畫96.97 學年度東吳大學人權學位學程發展計畫—網路平台

「東吳人權教育網」的內容:‧人權圖書館

‧人權影音資源

‧訊息、活動管理中心

‧人權學程

‧人權碩士學位學程

‧人權通訊電子報、會員管理

‧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

NEW

Page 15: 人權教育的實踐:東吳大學的經驗

謝謝觀賞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人權學程暨碩士學位學程 製作

聯絡電話: +886-2-28819471 ext.6951.6952.6110

聯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hep.s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