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 总第 期 年 月 - lib.pku.edu.cn · PDF file图书馆举办Gartner View Point...

12
通讯 总第93期 2017年5月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本期要目 焦点关注 图书馆举办Gartner View Point分享会暨国际一流信息化战略工作坊 第四届中美高校图书馆合作发展论坛在加拿大多伦多成功召开 图书馆发布2016年阅读报告 读者服务 北京大学图书馆新版英文主页正式上线 图书馆在新太阳活动中心的学习空间开放使用 特色资源中心为珍本民国旧报刊套装保护盒 工作进展 图书馆成功举办第一期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工作坊 2020,我想要的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宣传网站正式上线 开放研究数据平台被Web of Science Data Citation Index收录 交流与合作 图书馆召开2016年工作总结大会暨新春联欢会 图书馆荣获2017校运动会亚军 北京大学图书馆 综合管理与协作中心 编印 编 辑 部:综合管理与协作中心 编:刘素清 责任编辑: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北京大学校内 话: 010 62751051 真: 010 62761008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址: http://www.lib.pku.edu.cn 焦点关注 图书馆举办Gartner View Point暨国际一流信息化战略工作坊………1 第四届中美高校图书馆合作发展论坛在加拿大多伦多成功召开…3 图书馆发布2016年阅读报告……………………………………………4 读者服务 图书馆新版英文主页正式上线……………………………………………5 图书馆新增四个分馆向全校开放借书……………………………………6 图书馆在新太阳活动中心的学习空间开放使用…………………………6 图书馆东楼改造文献搬迁进展系列报道(三)…………………………7 图书馆东楼改造文献搬迁进展系列报道(四)…………………………7 文献搬迁任务基本完成 读者服务工作逐步开展………………………8 特色资源中心为珍本民国旧报刊套装保护盒……………………………8 包弼德教授讲座:高等教育中的数字人文……………………………9 工作进展 多种途径开展学科资源建设与创新工作………………………………10 图书馆成功举办第一期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工作坊…………………11 2020,我想要的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宣传网站正式上线……12 图书馆召开总分馆体系2016年总结会暨2017年工作研讨会…………13 开放研究数据平台被SCI收录……………………………………………14 图书馆电子期刊和电子书导航系统完成2.0版升级……………………14 学校特批专项经费助力图书馆分馆服务………………………………15 馆藏古文献装箱打包工作顺利完成……………………………………15 图书馆排查更换照明设备为读者提供舒适宜人的学习环境…………16 交流合作 图书馆党委举办清明祭扫活动…………………………………………16 天津教委到北京大学交流访问…………………………………………17 图书馆召开2016年工作总结大会暨新春联欢会………………………18 图书馆召开离退休员工2017年新春团拜会……………………………19 图书馆荣获2017校运动会亚军…………………………………………19 图书馆工会组织馆员春游颐和园………………………………………20 摄影天地:人间四月芳菲尽…………………………………………封三 总第93期 2017年5月

Transcript of 2017年5月 总第 期 年 月 - lib.pku.edu.cn · PDF file图书馆举办Gartner View Point...

通讯

总第93期

2017年5月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本期要目

焦点关注

● 图书馆举办Gartner View Point分享会暨国际一流信息化战略工作坊

● 第四届中美高校图书馆合作发展论坛在加拿大多伦多成功召开

● 图书馆发布2016年阅读报告

读者服务

● 北京大学图书馆新版英文主页正式上线

● 图书馆在新太阳活动中心的学习空间开放使用

● 特色资源中心为珍本民国旧报刊套装保护盒

工作进展

● 图书馆成功举办第一期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工作坊

● 2020,我想要的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宣传网站正式上线

● 开放研究数据平台被Web of Science Data Citation Index收录

交流与合作

● 图书馆召开2016年工作总结大会暨新春联欢会

● 图书馆荣获2017校运动会亚军

北京大学图书馆 综合管理与协作中心 编印

通讯

编 辑 部:综合管理与协作中心

主 编:刘素清

责任编辑:雨 虹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校内

电 话: 010 62751051

传 真: 010 62761008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网 址: http://www.lib.pku.edu.cn

目 录

焦点关注

图书馆举办Gartner View Point暨国际一流信息化战略工作坊………1

第四届中美高校图书馆合作发展论坛在加拿大多伦多成功召开…3

图书馆发布2016年阅读报告……………………………………………4

读者服务

图书馆新版英文主页正式上线……………………………………………5

图书馆新增四个分馆向全校开放借书……………………………………6

图书馆在新太阳活动中心的学习空间开放使用…………………………6

图书馆东楼改造文献搬迁进展系列报道(三)…………………………7

图书馆东楼改造文献搬迁进展系列报道(四)…………………………7

文献搬迁任务基本完成 读者服务工作逐步开展………………………8

特色资源中心为珍本民国旧报刊套装保护盒……………………………8

包弼德教授讲座:高等教育中的数字人文……………………………9

工作进展

多种途径开展学科资源建设与创新工作………………………………10

图书馆成功举办第一期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工作坊…………………11

2020,我想要的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宣传网站正式上线……12

图书馆召开总分馆体系2016年总结会暨2017年工作研讨会…………13

开放研究数据平台被SCI收录……………………………………………14

图书馆电子期刊和电子书导航系统完成2.0版升级……………………14

学校特批专项经费助力图书馆分馆服务………………………………15

馆藏古文献装箱打包工作顺利完成……………………………………15

图书馆排查更换照明设备为读者提供舒适宜人的学习环境…………16

交流合作

图书馆党委举办清明祭扫活动…………………………………………16

天津教委到北京大学交流访问…………………………………………17

图书馆召开2016年工作总结大会暨新春联欢会………………………18

图书馆召开离退休员工2017年新春团拜会……………………………19

图书馆荣获2017校运动会亚军…………………………………………19

图书馆工会组织馆员春游颐和园………………………………………20

摄影天地:人间四月芳菲尽…………………………………………封三

总第93期 2017年5月

(每年出版四期)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1

总第93期 通讯

4月6日上午,北京大学Gartner View Point

分享会暨国际一流信息化战略工作坊在图书馆举

行。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副校长王杰莅

临会议并致辞,学校科研部、信息化管理与建设

办公室、计算中心、教师教学支持中心等管理部

门领导以及有关院系的教师应邀参会。会议通过

专题报告和开放讨论,对信息化和数字化环境中

高等教育机构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度分

析,对如何以高水平的信息化手段助力世界一流

大学的规划管理和学科建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会议由图书馆馆长朱强、副馆长聂华主持。

成立于1979年的Gartner公司在全世界雇佣

超过一千名分析师,专门从事针对信息技术的调

查研究,提供权威的咨询报告,为各类组织机构

提供现状评估和趋势预测服务。

著名的 Hype Cycle 模型即为该公司发布,

为技术和行业的发展周期做出预测与判断。

吴志攀在致辞中表达了学校对图书馆工作的

一贯肯定和大力支持,强调了学校对信息化、数

字化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希望。副校长王杰在致辞

中从信息化时代人的处境出发,诠释了北京大学

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提出“守正创新”这

一使命的背景和意义,希望全校从管理部门到业

务部门都能抱持开放的态度,主动吸收国际先进

的经验和专业的洞察,着眼于全球化背景下学校

发展的战略大局,加强合作,协同参与学校的信

息化建设,并期待与会者围绕本次工作坊“国际

一流信息化战略”的主旨,借助国际一流的信息

技术咨询服务,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做出努力和

贡献。

图书馆举办 G a r t n e r V i e w P o i n t 分享会

暨国际一流信息化战略工作坊

领导和嘉宾合影

2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通讯 2017年5月

Gartner公司方面首先介绍了公司在全球发展

的基本情况以及公司计划为“助力北京大学双一

流信息化战略”提供的服务和支持。作为国际知

名的信息化战略咨询服务提供商,Gartner在业务

领域、服务对象、合作方式、服务模式等多个方

面都有信心协助北大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组织工

作效率,促进面向未来的创新和发展。随后,公

司方面具体介绍了教育行业的几种创新服务产

品,并围绕“双模式信息化(Bimodal)战略研究

与机构组织架构(EA)体系的建立”这一主题,

阐明“双模式”的核心理念对于教育机构实现信

息技术业务模式和信息化战略转型的重要意义,

借此倡导高校信息技术的发展应兼顾改革与建

设,同时应对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内的各项业务

和各种需求,在驱动创新的同时保持传统业务正

常运行,并密切关注、动态调整机构架构和人员

角色等。最后,公司方面具体介绍了Gartner的

“信息化成熟度”(ITScore)评价标准。该标准

采用网上在线程序和雷达图报告的形式,结合分

析师的线下咨询服务,帮助教育机构随时测评和

管理自身的“信息化成熟度”,并在此基础上因

地制宜、与时俱进地推动机构在信息化战略、规

划和治理等方面的提升。

在开放讨论环节中,北京大学科研部副部长

蔡晖提出了如何提升北京大学科研管理工作“信

息化成熟度”的问题和思考,呼吁各部门加强合

作;计算中心主任张蓓表示希望能够利用Gartner

咨询服务项目学习借鉴全球知名大学的相关经

验,并期待在进行“信息化成熟度”评价后能够

进一步采取相应对策,在中国的本地化环境中正

确把握形势,实现改革与发展;信息管理系张久

珍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信息化领域人才培养和研

究社区的发展情况,建议关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

平关于“要健全国家科技预测机制,完善国家科

技创新调查制度”的重要指示,为学校各学科的

全面发展建言献策。图书馆副馆长、中国高等教

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凌介

绍了CALIS的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北京大学及

CALIS成员馆所在高校建立和完善学术成果生态系

统的思路。与会者在讨论中从各个角度提出对于

信息技术研究、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的看法和期

待,所关注的问题涉及学术交流、技术创新、沟

通协作等多个方面。大家的共识是,在今后的实

际工作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在融合、互补中推

动学校信息化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守正创新,引领未来”,为北京大学建设世界

一流大学创造并体现信息化在战略、规划和治理

等各个层面的重要价值。

本次会议是北京大学Gartner服务项目的启动

会。做为该项目的执行单位,图书馆计划在全校

进一步推广Gartner服务。具体措施包括通过举办

专题讲座或走访座谈的方式,协助学校相关部门

深入了解和熟悉该服务项目的内容,并提出对该

项目的建议和服务需求;根据实际需求,通过推

送研究报告、与Gartner分析师团队交流等支持方

式,获取相关资源、建议和支持。目前已计划在6

月召开第二次Gartner服务项目分享会,并将由

Gartner教育行业副总裁做有关高等教育信息化治

理、战略和新兴趋势的分析报告,期待学校相关

职能部门和院系教师积极参会。

常务副校长吴志攀致辞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3

总第93期 通讯

3月15-19日,“第四届中美高校图书馆合作发展论坛”在加拿大多伦多成功召开。本届论坛由北京大

学图书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hina Academic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Library,

CASHL),北美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Society of Chinese Studies Librarians, SCSL)和多伦多大学

图书馆(University of Toronto Library, UTL)联合主办,多伦多大学图书馆承办,论坛主题是“高校

图书馆知识服务新方向”。来自北美、大陆、港台地区多家图书馆的专家、学者、图书馆员约120人参加了

本次会议,其中大陆代表多来自CASHL全国中心、区域中心、学科中心、高校文科图书引进项目成员馆及

CASHL服务用户馆。图书馆朱强馆长、肖珑副馆长、CALIS管理中心姚晓霞秘书长和CASHL全国中心艾春艳参

加了会议。

在开幕式上,图书馆朱强馆长代表CASHL及国内参会代表讲话,感谢多伦多大学图书馆的盛情接待,说

明“中美高校图书馆合作发展论坛”的初衷就是加强中美高校图书馆员之间的交流,前三届分别在中国大

陆厦门、兰州、成都举办,第四届在多伦多举办,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美高校图书馆的深入合作。之

后,做了题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和面临挑战》的报告,认为国家“双一流”

建设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高校图书馆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在资源、服务、技

术、人员、机制、流程等方面加快转型,为高校“双一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次会议是北京大学图书馆CASHL管理中心第一次走出国门与北美学术机构联合主办会议,不仅学术交

流活动内容丰富,还与多伦多大学图书馆、密西根大学图书馆等深化或初步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海外东亚

馆加强了联系,主办会议的双方团队因密切合作受到广为称赞。作为论坛的主办方,CASHL将会继续为中美

高校图书馆的交流搭建平台,为增进中美高校图书馆事业的交流和发展做出十分的努力和贡献。

本次论坛的大会报告及相关资料均已上传至会议网站(http://www.cashl.edu.cn/portal/

saalForum4/index.htm),面向海内外用户免费开放获取,欢迎访问。

附:会议简介

中美高校图书馆合作发展论坛是由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hina Academic Social Scienc-

es and humanities Library)(CASHL)和北美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Society for Chinese Studies

Librarians)(SCSL)以及会议承办方所在高校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图书资讯研究论坛。第一届于2011年在

厦门大学举办,主题为“地区研究与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第二届于2013年在兰州大学举办,主题为

“中国周边国家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共享服务”,第三届于2015年在四川大学举办,主题为“演变中

的学术环境和图书馆:资源建设新方向”。

为进一步展开合作,深入探讨跨学科研究背景下文献资源建设与深度服务,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

践,由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管理中心(CASHL)、北美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SCSL)和加拿大

多伦多大学图书馆共同主办“第四届中美高校图书馆合作发展论坛”。 本届论坛主题为“高校图书馆知识

服务新方向”,得到来自大陆、港台和北美等地多家高校图书馆的积极响应。会议有力推进了中美图书馆

员在跨学科研究背景下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提供文献保障方面的深度合作与发展。

图书馆联合北美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和多伦多大学图书馆成功举办

“第四届中美高校图书馆合作发展论坛”

4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通讯 2017年5月

对读者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是揭示读者兴趣的隐性表达方式,也是图书馆阅读服务的体现。作为北京

大学校园阅读主阵地的图书馆,可以通过发掘、分析北大人的阅读行为,更好的开展阅读服务。

从去年10月份开始,在图书馆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习支持中心协同其他中心经过多次会议讨论,

确定阅读报告的内容框架,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搜集,通过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版面编

辑、校对、研讨修订等环节,于2月份正式推出了完整版的阅读报告,并在图书馆主页、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上同步发布。

阅读报告围绕着“阅读”这一主题,从四大方面对读者阅读行为进行分析总结:(一)梳理图书馆围

绕阅读提供的资源以及其阅览、出借情况;(二)刻画读者的阅读足迹和借书特征;(三)集成图书馆围

绕阅读开展的相关活动;(四)描述总-分馆的服务体系。

作为图书馆首次推出的完整的阅读报告,工作人员认真、细致地完成了内容框架调整、数据整理分析

等工作,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纵观整份报告,还有一些方面内容可以做

更深优化,如读者数据的拓展、分析对象的拓展、分析维度的拓展、宣传渠道的拓展等,这些都是以后版

本完善的方向。此次阅读报告的推出,可准确地识别和揭示北大读者阅读和资源利用现状,对图书馆阅读

资源建设、阅读资源推广和阅读服务调整有重要指导意义。

图 书 馆 发 布 2 0 1 6 年 阅 读 报 告

阅读报告内容框架图 读者借书性别及身份类型特征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5

总第93期 通讯

图书馆新版英文主页正式上线

3月20日,北京大学图书馆新版英文主页(http://www.lib.pku.edu.cn/portal/en)正式上线,为校

内外读者提供服务。

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的不断推进,北京大学的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国内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校学习,越来越多的国外访问学者来校交流。北京大学图书馆顺应这一趋势启动了

“新版英文主页”项目建设。

通过对非英文国家或地区知名高校的英文门户网站进行广泛调研,图书馆确立了“设计美观,内容全

面,服务精准”的新版英文主页建设目标。新版英文主页在技术框架上采用Drupal框架;在界面设计上进

行了优化和创新,使网站不仅保持双语界面的风格统一又能保证英语读者方便便捷地享受网站服务。在页

面内容方面,新版英文主页不仅提供一次点击便捷跳转的语言切换功能,而且力求做到中文版和英文版主

页页面内容完全和精准的对应表述和表现。为保障英文内容的准确和专业,图书馆还特别邀请了北大外国

语学院英语系的老师为全站内容进行总审校。

作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服务门户,在主页上需要对很多重要的图书馆资源和服务进行展现和衔接。为

了解决跳转到其他服务系统过程中读者语言习惯连续性的问题,图书馆信息化与数据中心采用了多种技术

手段确保读者语言习惯得以顺畅地携带到外部服务系统,如未名学术搜索、图书馆书目检索、电子期刊导

航、电子图书导航等。

图书馆新版英文主页正式上线后,北京大学图书馆成为中国大陆首家提供中英文对照内容的门户服务

的高校图书馆。2018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也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20周年,北京大学图书馆正在

筹建新版门户网站。热烈欢迎广大师生、校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给北大图书馆新版主页建言献策,图书馆

也将集思广益,努力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为北京大学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6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通讯 2017年5月

为满足长期以来读者跨院系借阅图书、跨学科学习研究的需求,在图书馆总馆的推动下,自2017年3月

1日起,又有四个分馆面向全校读者开放借书:中国语言文学系分馆、历史学系分馆、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分馆、国际学生学者中心分馆。本校读者只需持本人校园卡(或借书证)就可以直接到文献所在的这四个

分馆借还图书,借阅规则遵循《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借阅制度》。

这是继2013年10月16号校本部首批六个分馆向全校读者开放借书服务后的第四批分馆。目前,全校共

有院系(中心、附属医院)分馆39个,加上总馆和医学馆,北京大学文献资源体系共由41个图书馆组成,

面向全校读者开放借书的图书馆一共25个。图书馆将继续为实现全校范围内通借通还、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而努力。

附:向全校读者开放借书的图书馆名单

总馆(北大中心馆)、医学部图书馆、教育学院分馆、哲学系分馆、信息管理系分馆、物理学院分

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分馆、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分馆、北大医院分馆、北大三院分馆、口腔医院分馆、肿

瘤医院分馆、人民医院分馆、第六医院分馆、数学科学学院分馆、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质系分馆、新闻

传播学院分馆、光华管理学院分馆、马克思主义学院分馆、外国语学院分馆、附属中学分馆、中国语言文

学系分馆、历史学系分馆、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分馆、国际学生学者中心分馆

图书馆新增四个分馆向全校开放借书

图书馆在新太阳活动中心的学习空间开放使用

为了迎接即将动工的图书馆东楼改造工程,最大限度地保障读者的学习空间,经过学习支持中心认真

规划、精心部署,图书馆在新太阳活动中心的学习空间于4月初向全校师生开放使用。

学习空间对读者提供的设施和服务包括:

一、自习区。整个自习区空间宽阔、环境舒适,为读者提供近150个自习座位,充分满足读者的自习需

求。

二、还书箱。为方便在此学习的读者还书,免去读者在学习空间和图书馆之间的奔波之苦,图书馆特

意在学习空间入口处设立了还书箱。读者可以把要还的书放入还书箱,图书馆工作人员每天会定时取走。

三、电子阅读机。读者可以在学习空间设立的云屏借阅机上阅读经典名著、名家小说、畅销书籍、教

育读物、文艺精粹等图书,也可以下载到自己的移动设备上阅读。

四、漂流书架。读者可以捐出自己不再需要的图书放在漂流书架上,同时在捐出的书上撰写或夹带留

言寄语,向下一位读者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学习空间的设立有助于缓解图书馆在东馆大修期间空间紧张的问题,图书馆真诚欢迎读者前来使用,

如有意见或建议,均可及时联系图书馆进行反映。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7

总第93期 通讯

系列报道(三) 2016年12月26日至2017年1月7日,在保障读者服务正常开展的同时,图书馆文献搬迁

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这一阶段涉及到开架借阅区图书的搬迁,为了减少对读者的影响,图书馆努

力加快搬迁和上架速度,及时修改馆藏地址和阅览室导引、索书号标识的相应说明,争取做到读者使用文

献的无缝衔接。同时加强搬迁过程的噪音管理,尽可能绕行没有读者的区域、在书库内对图书逐步修改馆

址,力争把对读者的影响降至最低。在此期间,馆藏搬迁进展情况如下:

科技图书借阅区和人文社科图书借阅区共计16万余册外文图书,完成搬迁至主书库9层;1万册地方志

搬迁至主书库8层;工具书8万余册搬迁至主书库8层,4万余册复本等不常用工具书搬迁至29楼周转库;127

种人大复印资料和没有电子版的中文刊合订本搬迁至主书库7层。为了尽量保证读者在学期末的借阅需求,

将使用率最高的人文社科区中文图书和教学参考书留到最后再予搬迁。目前正在搬迁的有东馆二层和三层

的中文文科图书,东馆五层的教学参考书也在进行搬迁准备工作。此外,工作人员正在对搬迁至各层书库

的图书紧锣密鼓地进行整架、顺架、后台数据修改等工作,以便尽快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迁往校内29

楼和43楼地下周转库的图书搬运工作已基本完成。为了保障周转库内文献安全,码放的文献底部均垫有15

公分高、可承重4吨的塑料垫子,垫子上铺设塑料布,书堆上面再覆盖一层塑料布防尘与防水。另外,周转

书库均安装了门禁系统,必须刷卡才能进入。近期内,图书馆还将按计划联系保卫部,在周转库内加装监

控设备。东馆改造期间,图书馆将安排人力每天进行巡视。

系列报道(四) 截止1月20日,图书馆在保障读者服务正常开展的同时,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搬迁,

顺利完成总量120万册的文献的搬迁工作。学习支持中在1月8日-20日期间,将31万余册人文社科中文图书

分别搬迁至西馆的二、三、四层,1万余册教参书搬迁至209阅览室。搬迁小组将使用率最高的人文社科中

文图书和教参书,安排在学生考试之后,并全部在图书馆周末闭馆的时间进行,把搬迁工作对读者的影响

降至最低。

目前,图书馆东楼改造期间文献服务布局已基本确定,原东楼主要的可借阅文献均已搬到西楼。搬迁

小组在东门和南门安装了检测仪和自助借书机;在主页“最新消息”栏目向读者发出了布局调整通知;在

阅览室、楼道、阳光大厅、东门和南门口都张贴指示说明;同时,对馆员的值班安排也进行了大幅调整。

在现有的服务布局下,全馆开架图书实行统借统还,涉及到人文社科类的中文图书以及文学阅览室的开架

图书,均可在图书馆东门和南门的借书机自助借阅,为此图书馆还在东门和南门分别增设了值班人员,帮

助读者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主书库中的外文图书、自然科学类中文图书和早期中文图书均可在架预约或

在闭架借书处交索书条借阅。期刊、报纸、工具书等均可在相应阅览室开架阅览。虽然文献搬迁主体工作

已经结束,但搬迁工作小组对文献的整理收尾工作还在继续进行,如搬迁后文献的整架、顺架,部分文献

的再次清点、核对、修改馆藏信息等,以保证搬迁后的文献服务工作井然有序。随后,还将进行东楼的仪

器设备迁移、家具等搬迁工作。同时,鉴于43楼、29楼和资源西楼等地下周转库物理条件有限,学习支持

中心将安排人员每天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隐患,保障文献安全。

此次搬迁时间紧、任务重,搬迁小组克服了重重困难,确保了文献搬迁工作在寒假期间顺利完成。整

个搬迁工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理解与配合,有的同学找不到文献时并没有抱怨,而是主动联系馆员到搬迁

区域查找。有的同学希望能为搬迁工作做志愿者,有的老师热心为搬迁工作提出建议,在此衷心感谢大家

的支持与帮助。东楼改造期间,图书馆将以新的布局继续提供服务,我们将密切关注读者的意见和建议,

争取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广大师生提供满意的服务。

图书馆东楼改造文献搬迁进展系列报道(三、四)

8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通讯 2017年5月

根据东馆大修工作总体安排,从上学期开始,图书馆按计划对文献进行搬迁。为更早地为读者提供服

务,图书馆学习支持中心的老师牺牲寒假休息的时间,在假期中对读者服务进行整合。经过认真规划、周

密组织,在本学期开学前,文献搬迁结束,图书馆东楼改造期间的文献服务布局基本确定,学习支持中心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全新的面貌开展读者服务。这些工作包括:

一、整理出新开架闭架读者服务布局图。此次文献搬迁后,馆内许多阅览室服务位置和阅览规则有所

调整。为给读者提供更加明确的指示和引导,学习支持中心安排专人对调整后的阅览室空间布局和规则进

行了整理和统计,制作成简明易懂的布局图张贴在主要阅览室门口和楼道的醒目位置,让读者一目了然。

二、全馆开启统借统还模式。布局调整后,东馆馆藏均已搬入西馆。读者可在图书馆东门和南门,以

及309、409阅览室门前的自助借书机上方便地完成大部分原东馆所藏文献的借阅服务。此举既节省了人力

又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读者一致好评。

三、安排专人巡视周转书库。因空间紧张,图书馆东馆大修期间部分文献资料暂时存放在校内周转书

库。学习支持中心从寒假起就安排人员每天对周转书库进行巡视,并对巡视人员明确职责、实行巡视点签

到制度,切实保障周转书库文献安全。

正是得益于这些措施的落实到位和学习支持中心全体老师共同努力,图书馆顺利、平安度过新学期开

学后的借还高峰,各项读者服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特色资源中心为珍本民国旧报刊套装保护盒

为了更好地保护图书馆藏珍本民国旧报刊,特色资源中心在修缮基金的支持下,挑选出两千多册孤早

破等珍贵民国旧报刊,为其量身定做了无酸保护盒套。

3月13-17日,民国旧报刊室工作人员在保护盒制作公司人员的协助下,进行保护盒套装工作。工作人

员先为这些民国旧报刊粘贴上磁条,然后将其搬运到特色资源中心二层阅览室。保护盒套装工作为流水线

作业,流畅有序,工作场面热火朝天,宛如加工工厂。先是两名工作人员按最初测量序号,查找到相应的

保护盒,将旧报刊装好,交给另一名工作人员,由其检验保护盒是否合身合体,如有问题,再进一步加工

处理,之后,由一名工作人员通过扫描期刊条形码,打印出索刊号,再由最后一名工作人员将书标粘贴到

保护盒规定位置,并在书车上码放整齐。整个保护盒套

装工作流程紧张有序,一步都不能少,每个环节都不允

许出现差错,否则将影响下一步工作进程。在套装保护

盒工作期间,大家几乎没有任何休息,都十分认真负

责,在大家不嫌累不怕苦、共同努力下,为期五天顺利

完成了两千多册民国旧报刊保护盒套装工作。

最后,民国旧报刊室工作人员将这些民国旧报刊搬

运回书库,整理上架供读者使用,相信这批保护盒能更

好地保护这些珍本民国旧报刊,延长其使用寿命。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9

总第93期 通讯

1月10日下午,应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之邀,哈佛大学副教务长、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

包弼德(Peter K. Bol)在二体地下报告厅做了题为“高等教育中的数字人文”专题讲座。图书馆副馆长

聂华主持。讲座吸引了近百名校内外人文社科研究者和包括图书馆信息化与数据中心同事在内的技术工作

者出席。

在进入“数字人文”的正题之前,包弼德教授首先针对“人文”的概念与人文学科的专业处境展开发

散性阐述,随后以文本标注平台Markus、专题地理信息共享平台WorldMap、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

CBDB、哈佛公开课HarvardX等为例,有力论证了“数字人文”技术既是一类新工具,也是人文学科研究与

教学过程的新成果,覆盖从提出问题、寻找材料、分析数据,到分享、传播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了学

科发展的创新性和实效性,正在并将继续辅助人文学者开展更加广泛的研究与教学。包弼德教授特别提

出,与部分人文学者所担忧的情形不同,数字人文技术没有消解学术活动的流程环节,而是提供了增值效

益。与此同时,全球已设立至少175所专门的数字人文研究机构,但包弼德教授指出,数字人文并非独立学

科,而是一种人文研究的辅助手段,为发扬其免费、公开储存和共享知识的优势,促进跨文化合作,应当

进一步整合资源。

在一个多小时的主题演讲后,围绕如何整合资源、推广工具、建立人员联系的问题,聂华副馆长与包

弼德教授展开座谈,后者同意图书馆在大学中最为胜任这方面的工作,由此也为北大图书馆确定了今后的

一项重要使命,即牵头主导并参与建设持久而稳定的数字人文计划,普及相关资源与工具,联络各领域人

文学者和信息技术人员,提高研究与建设效率,促进学术交流与技术进步。最后,包弼德教授也回应了到

会听众的提问。

作为国际汉学家的包弼德教授几乎全程使用汉语演讲并答疑,思路清晰而开阔,言语精确而流利,给

与会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令图书馆同事对未来合作参与数字人文工作的前景充满信心。

讲座的实况录像已在图书馆多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发布(http://media.lib.pku.edu.cn/index.php?

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3&id=5985 ),供全校师生在线点播。

包弼德教授讲座:高等教育中的数字人文

主讲人:包弼德教授

10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通讯 2017年5月

自图书馆机构改革以来,资源建设中心的学科资源建设工作在馆务会的领导下,不断向前推进。2016

年底,全校总-分馆学科资源建设团队已经成立,各项工作按《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办法》布置落

实并有序地进行。2017年春季学期,为了更好推进学科采访工作深入发展,资源建设中心通过加强与分馆

学科馆员及读者的合作,带领学科馆员走出去,参加各种现采活动,了解业内动向和发展态势;请进来,

通过与其他图书馆的交流,以及借外力来推动学科采访资源建设工作的创新发展。

3月15日上午,资源建设中心邀请上海交通大学资源建设部黄镝老师为资源建设中心做专场报告,介绍

了他们如何对馆藏数字资源进行评估,为采访决策及数据资源的绩效评估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报告,学科

采访馆员了解了同行的一些先进的做法,资源建设中心将积极地借鉴和探索符合本馆的馆藏评估的做法。

3月16日,资源建设中心与研究支持中心就学科服务及学科资源建设工作现状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了

解各自已经完成和未来要做的事情,避免许多工作的重复进行,并在会后共享相关数据信息,为推动北京

大学学科馆员工作的开展打下合作共进的基础。

3月23日,资源建设中心组织分馆

学科采访馆员及读者共计11人到人天书

店现采中心参加2017年春季现采会。人

天书店对本馆学科馆员的到访非常重

视,上午组织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

会上,人天书店的施春生总经理介绍了

人天书店的概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数字

部主任介绍了畅想之星电子书未来纸电

采访平台建设。会上,馆配商及同行进

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通过互动,了解

现行文献资源的出版发行态势。在互动

的过程中,中心馆与分馆学科采访馆员

互通信息,对近来采访或试用的新资源进行了分享。分馆学科采访馆员大多是第一次参加现采的活动,通

过现采,直面分享采访的经验,互通信息,取得很好的效果。

3月29日,资源建设中心邀请EBSCO中国区销售经理孙涛来馆介绍GOBI平台,培训外文图书的挑选,部

分分馆学科馆员参加了会议。GOBI是EBSCO旗下最重要产品之一,拥有1300余万种外文图书及150万种电子

图书的书目信息,可以让学科采访馆员更容易、更快地获取如此庞大的书目信息,在平台上获取各种图书

以及重要图书馆的馆藏情况,与读者直接互动,了解读者的需求。

本学期初,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学科采访馆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在未来以用户需求

为导向的资源建设实践中,学科采访馆员除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与交流,还会尝试其他途径和各

种办法,加强与馆内、馆外的合作交流,提高创新意识,探索新的具有北大特色的学科采访馆员的工作新

思路,共同探索和完善学科资源建设的新模式。

多 种 途 径 开 展 学 科 资 源 建 设 与 创 新 工 作

资源建设中心组织学科采访馆员到人天书店交流及现采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11

总第93期 通讯

近年来作为利用数字技术或工具促进人文领

域教学与研究的新兴跨学科研究领域“数字人文

(digital humanities)”受到学者和研究人员

的广泛关注。4月13日,“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工作

坊”系列活动的第一期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正式开

启。本期工作坊由图书馆朱本军和罗鹏程联袂主

讲,主题为“数字人文与大数据中的社会网络分

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简称SNA)及

Gephi软件操作”,介绍了数字人文的概念、内容

内涵和全球数字人文的基本现状,以及SNA软件工

具在人文领域(特别是史学领域)的应用案例、

具体的社会网络分析工具Gephi的操作使用方法。

来自北京大学哲学系、城市环境学院、信息管理

系、图书馆、医学部等校内单位以及北京师范大

学图书馆、天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等校外单位的

老师和学生共30余人参加了工作坊。参与者多元

化的学科背景,与数字人文的交叉学科合作探索

的学术气质,可谓相映生辉。

朱本军将“数字人文”在人文领域的学术价

值和应用价值归结为4个方面:一是节省人文学者

低水平重复的时间精力;二是引入新的工具、方

法解决传统人文问题;三是提出人文领域新问题

并尝试回答这些新问题;四是通过数字化思维对

人文领域进行创造性“破坏”与建设。他以传统

史学研究人物关系分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例,

提出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弥补传统研究方法部

分缺陷的新思路,介绍了SNA的基本方法和在数字

人文分析中的应用案例。

罗鹏程进一步介绍SNA工具的概况,简要分析

各类工具的特性,并选择其中入门容易、功能丰

富、可视化效果较好的开源软件“Gephi”,带领

工作坊参与者现场操作演练,具体采用中国历代

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为数据源,选取北宋时

期以苏洵为中心的家族关系数据样本,从如何在

CBDB数据库检索、导出数据,到怎样在Gephi中导

入数据、选择社会网络布局、调整节点特性、生

成网络图等,循序渐进地展示了运用SNA工具探索

历史人物关系的操作步骤。活动参与者利用教室

现场的电脑学习、模仿,掌握了Gephi软件的基本

要领。

讲解演示环节之后,大家针对CBDB数据获取

方法和Gephi软件的运用技巧纷纷提问,与主讲人

热烈交流、讨论,表示了对数字人文的浓厚兴

趣,希望与策划工作坊活动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数

字人文小组保持联系,并期待下一期工作坊早日

举行。

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工作坊是图书馆数字人文

小组今年推出的重要活动之一。图书馆计划于5月

26日举行主题为“互动与共生:数字人文与史学

研究”的第二届北京大学数字人文论坛,期待相

关学者、教师和同学参加。

图书馆成功举办第一期“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工作坊”

工作坊现场

12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通讯 2017年5月

“ 2 0 2 0 , 我 想 要 的 图 书 馆 ”

新 馆 建 设 项 目 宣 传 网 站 正 式 上 线

2016年11月29日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网站正式上线,网址为http://2020.lib.pku.edu.cn 。

作为专门宣传新馆建设项目的窗口,网站设立了多个栏目(我的新馆、最新消息、新馆计划、服务调

整、怀念老馆)帮助在校师生充分了解新馆建设项目,随时知悉大修期间图书馆日常服务的调整情况,从

而避免读者使用图书馆受到影响,在最大程度上消除读者疑虑;同时也希望借此网站吸引社会捐赠(“捐

赠支持”栏目),举各界之力共襄盛事,为图书馆建设添砖加瓦。不仅对外宣传,网站还开辟了沟通渠道

(“联系我们”),方便读者针对新馆项目建言献策,亲身参与建设一个“我想要的图书馆”。

网站不仅栏目众多,内容充实,在设计上首次采用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全屏视频背景,打破了传统美工

设计的静态格局,以沉浸式界面增加用户的代入感,令人过目不忘,更让用户产生一起期待新馆、一起建

设新馆的情感共鸣。二级页面采用大饱和度的色彩,根据内容决定配色,例如“捐赠支持”页面以红色表

达对捐赠的热烈欢迎,而“怀念老馆”采用蓝紫色渲染历史的厚重与神秘,等等,既施以浓墨重彩,又不

失简洁明了,给用户带来富含人文意味的视觉体验。网站LOGO(标志)由图书馆经典标志附加英文单词

“NEXT”构成,表达了新馆项目面向未来“下一代”的前瞻性意义;首页正中位置打出主题语:“2020,

我想要的图书馆”——2020年是东馆大修、西馆重建项目的预期竣工年份,通过网站建设,让读者与我们

共同见证与期待图书馆的发展与未来。

此次为新馆建设项目设立宣传网站实属全国首创,树立了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服务于图

书馆业务全面发展的新典范。上线短短数日,网站访问人次已达数千,访客遍布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随

着新馆项目的推进,建设工作必将日益受到各界关注,网站内容也会持续更新,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信

息服务,也为“下一代”定格我们这一代人的美好祝福。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13

总第93期 通讯

图 书 馆 召 开 总 - 分 馆 体 系 2 0 1 6 年 总 结 会

暨 2 0 1 7 年 工 作 研 讨 会

1月5日,图书馆总-分馆体系2016年总结会暨2017年工作研讨会在图书馆国际学生学者中心分馆隆重召

开。图书馆朱强馆长、医学图书馆王金玲副馆长以及来自31个分馆的代表相聚一堂,共同总结2016年北京

大学图书馆总-分馆工作并讨论2017年分馆工作计划。图书馆分馆办公室、资源建设中心、信息化与数据中

心、研究支持中心和学习支持中心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并发言。图书馆副馆长肖珑主持会议。

首先由分馆办公室主任巩梅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2016年的工作作总结报告,医学图书馆王金玲副馆长

向参会代表分享了医学图书馆的先进工作经验。在2017工作展望部分,图书馆肖珑副馆长阐述了《北京大

学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与图书馆发展相关的内容,从新馆建设、通借

通还、回溯编目、学科门户与分馆网站建设、学科服务、学科采访、珍稀文献数字化、馆员派驻制、人员

培养、分馆评估和两个委员会工作等方面对2017年总-分馆工作进行了部署。资源建设中心张美萍介绍了学

科资源协作建设的相关内容;信息化与数据中心崔海媛和研究支持中心张春红分别报告了分馆网站和学科

门户的建设构想。报告结束后各分馆代表就人员培养、空间规划、读者活动、老旧资料整理与保护、信息

素养、学科门户建设以及通过加强与院系师生联系促进图书馆工作、服务教学科研等内容进行了交流与讨

论。

最后朱强馆长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全面总结。他首先肯定了过去一年各个分馆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指

出新的一年图书馆会经历东楼大修、西楼重建,图书馆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但图书馆的工作和服务

不会停止,希望所有图书馆工作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暂时困难继续做好图书馆工作。会后

参会代表参观了国际学生学者中心分馆并就分馆建设、空间规划、人员管理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此次会议是图书馆2017年第一次业务会议。未来一年,图书馆在进行馆舍修缮、空间调整的同时,总-

分馆体系将继续为全校师生做好文献资源保障、通借通还、学科服务、网络化数字化服务等工作,为把北

京大学创建成“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14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通讯 2017年5月

开放研究数据平台被Web of Science Data Citation Index收录

3月13日,从Web of Science平台的Data Citation Index数据库(简称DCI)获悉,由图书馆负责建设

和维护的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http://opendata.pku.edu.cn )已经被DCI收录。DCI是国际著名的

数据引文索引,于2012年推出,旨在推动研究数据的检索、引用与评价。北大开放研究数据平台成为DCI被

引数据来源,表明平台建设受到国际权威的认可,有利于北大的数据产出被国际同行发现和利用,从而提

升北大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图书馆开放研究数据平台研发小组与DCI积极联系和洽谈,经过半年的努力,平台终于成功被DCI收

录。目前,平台已经建设数据空间20个,数据集111个,其中包括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中国健康与

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多学科数据,集中展示

了北大本校科研团队从事调查研究及参与国际合作的最新数据产出,也体现了北大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所

承担的社会责任。

北大开放研究数据平台除被DCI收录外,也已被国际权威的研究数据注册仓储系统re3data.org及

dataverse.org等相关的研究数据管理平台收录,并在国际数据引用管理中心DataCite注册了DOI持久标识

符(前缀10.18170)。这些工作均有助于提升北大平台数据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国际化的学术交流。

图书馆电子期刊和电子书导航系统完成 2 . 0版升级

3月22日,图书馆未名学术搜索(Summon)电子期刊/电子书导航系统完成2.0版升级,正式上线服务。

新版导航系统不仅开始支持中英双语界面,为来自全球的北大读者用户设计了愈加美观、便捷、易于理解

的操作体验,更在多方面增强了查询电子期刊信息的便利功能。

1)系统新增对两种期刊属性的筛选:是否为同行评审刊物,或是否为开放获取刊物;

2)检索结果中嵌入由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提供的“期刊详细信息”,方便随时

参考;

3)部分期刊还支持在检索结果中直接搜索文章(该功能借由“未名学术搜索”呈现)。

由于导航系统服务商调整了导航系统的查询入口参数,并重新设计了网站页面的文档对象模型

(DOM),图书馆的本地升级工作遂针对原生系统的各方面变化做了相应修改,使其外观样式与图书馆主页

保持高度相似,尤其配合全新推出的英文版图书馆主页对导航系统的本地定制界面实施了国际化改造,进

一步保障北大的国际用户无障碍地利用图书馆的服务。

导航系统入口:图书馆主页搜索框-电子期刊。或点击以下链接:

http://zm8lp2fe5j.search.serialssolutions.com/ejp/?libHash=ZM8LP2FE5J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15

总第93期 通讯

学校特批专项经费助力图书馆分馆服务

为加强北京大学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建设,提升全校资源“共建共享”的整体水平,根据“北京大学文

献信息资源战略发展委员会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2016年工作会议”的精神及校领导的指示,学校

特批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全校院系分馆的全面发展和建设。

为了方便读者,提高分馆服务能力和水平,节约人力,专项经费为21个院系分馆购置了富士施乐打印

复印扫描一体机和联创刷卡平台。配置该设备的院系分馆有:考古与文博学院、物理学院、社会学系、信

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北

大附中、历史学系、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信息管理系、数学学院、中古史中心、国际学生学者中心、软

件与微电子学院、中文系、艺术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现在校本部各个分馆的设备都

已安装调试完毕,对分馆馆员进行了一体机使用培训,已向全校读者开放自助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服务。

馆藏古文献装箱打包工作顺利完成

截至2017年4月初,古籍部顺利完成全部典藏文献装箱打包工作。馆藏古籍共计装箱21439箱,其中包

括已编古籍19066箱,拓片1196箱,未编古籍 1177箱。另古籍阅览室开架书也全部打捆整装,共3219捆。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古籍馆各项搬迁准备工作有序推进。第一阶段,书库典藏组对已编古籍进行全

面清点;未编古籍2016年下半年也开始清点装箱。第二阶段,从2016年1月10日至3月底,全体古籍部人员

投入书库古籍装箱工作。九个已编古籍库与一个拓片库,历时九周,其中包括寒假集体加班两周,以极高

的效率装箱完毕。第三阶段,2017年3月底至4月初,全体古籍部人员又集中完成了古籍阅览室开架书的打

捆工作。

在搬迁工作部署与操作过程中,包含着对各个环节的周密安排。其一,首要做好古籍保护措施。如未

编已配古籍,因没有函套,用宣纸包裹后再装箱;程氏戏曲书楠木函套,外包一层塑料膜以防护;另外箱

子垒放时必须先放置垫板,以防水防潮。其二,全面考虑古籍下架存放的有序化。典藏组长提前对各个书

库古籍册函数进行统计,分类批次,打印流水号,每个纸箱粘贴流水号并在四面补充手写编号。古籍下架

有序对应编号装箱,保障将来还架的顺序。封箱后摆放统一排列规律,以利搬迁时的便利操作。其三,完

善打包工作的制度化管理。未编古籍装箱采用责任人制度,每个箱子由装箱者签署姓名、时间等。2017年2

月,经朱馆长审定,又正式制订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搬迁打包工作制度》, 进一步规范打包业务要

求。其四,做好打包工具与材料的充分准备。根据古籍尺寸,舆图、拓片藏品的形制特点,订制不同规格

的纸箱、轴盒等,并配备装箱操作中所需的胶带、笔、打包机等,使用便捷有效的工具更好地提高了工作

效率。

2017年古籍新馆搬迁是一项重要而艰辛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古籍部的全体人员在书库的工作环境

中,克服地下室阴冷室温、空气不流通,及古书尘土污染等诸多困难,不辞辛劳,投入下架、装箱、封

箱、打捆、搬箱等一系列体力劳动。大家齐心协力,互携互助,凝聚了古籍部的团队精神,以最快的速度

完成了搬迁前繁重的装箱打包准备工作,为下一步迁入新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6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通讯 2017年5月

图书馆排查更换照明设备为读者提供

舒适宜人的学习环境

目前,图书馆处于东楼搬迁过渡期,西馆承载东馆原有服务职能后将在一段时期内存在资源相对不足

的突出问题。为缓解西馆人员集中、书架密集照明相对不足等问题,给读者营造舒适宜人的学习环境,3月

29日,图书馆综合管理与协作中心组织彻底排查了东楼2-5层自习区,西楼自习区和阅览室损坏的照明设

备,了解了各区域照明状况。

针对排查掌握的实际情况,我们经讨论确定先行更换所有损坏照明,采用冷光源等措施弥补因书架密

集照明相对不足的问题。更换完成后再视实际照明状况,决定是否进一步改造、增设照明设备。

3月30日至4月5日,综合管理与协作中心安排人员对排查区域130余组损坏照明设备进行维修、更换,

使得自习区和阅览室照明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下一步,我们将跟踪听取读者的需求和意见,有必要时安排

改造,增设照明设备,确保在东楼搬迁过渡期最大程度为广大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

图 书 馆 党 委 举 办 清 明 祭 扫 活 动

4月3日上午,北京大学图书馆党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大钊研究会及基金会党支部在香山万安公墓李

大钊烈士陵园一起举办了清明节祭扫活动,共同缅怀并祭奠了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

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北京大学前党委书记朱善璐同志出席并主持了祭扫仪式。图书馆副馆长别立谦

同志、古籍特藏支部书记吕淑贤同志作为图书馆党员代表参加了活动。

来自三个单位的党员代表分别向李大钊同志敬献了花篮,并聚在肃穆的纪念碑前集体鞠躬致敬,静静

追思革命前辈的无畏精神。随后,朱善璐同志为在场的全体党员代表现场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他详细

讲述了李大钊同志的生平事迹,在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中国共产

党的成立所做出的至关重要的贡献,以及慷慨赴死从容就义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崇高人格。1917年底,李

大钊入北大任职,翌年1月接替章士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很快使北京大学图书馆由一个封闭式的藏书

楼转变成为中国第一所新型的近代图书馆,因而李大钊也被视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1920年7月任北

大教授兼图书馆主任。朱善璐同志特别勉励图书馆党员,要不忘这位老馆长英勇无畏和献身奉献精神,以

李大钊同志为光辉典范,坚定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此外,朱善璐同志还向图书馆党员提出了

两点期望,一是要立足馆藏革命文献,加强对李大钊同志的研究工作,尤其是1917年至1920年期间的重要

思想;二是要重视对李大钊同志的缅怀与学习,可在2017年4月28日暨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90周年纪念日举

办纪念活动。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李大钊同志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为了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

独立和人民解放,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在当下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坚定

的理想信念。图书馆党员要以同仁先贤李大钊同志为榜样,心怀理想、坚守信念,尽心尽责,发扬奉献精

神,做合格党员。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17

总第93期 通讯

天 津 教 委 到 北 京 大 学 交 流 访 问

1月17日,天津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教委

党组成员、副主任吕景泉教授一行5人赴北京大学

交流访问。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高校图

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任、CALIS管理中心副主任朱

强, CALIS 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凌,北京大学信息

管理系副主任王继民,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党委

书记张久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副

教授及CALIS管理中心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接待,

并就双方在职业教育及其相关领域的规划和研究

工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

首先,朱强就北大图书馆和CALIS管理中心相

关业务、服务领域和未来发展做了简要介绍。他

指出CALIS经过18年的建设已成为中国高校图书馆

文献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和促进高校图书馆整体发

展的重要平台与枢纽,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未来图书馆工作重点将在实体图书

馆、数字图书馆服务基础上向集文献信息服务、

科学数据服务、数字科学研究、学科情报服务、

机构知识服务、新型教学支持、学术出版支持、

信息与数字素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和科研教学

评估为一体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支撑平台转型,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

术的应用为这种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CALIS作为

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将责无旁贷地全力推动

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发展与转型,以支持数字网络

时代的现代教育与科研。朱馆长还表示,高职高

专现代化图书馆建设要充分起到第二课堂的职

能,成为文化、校风学风、校史、创新成果、新

技术等多元形式的体验中心,成为学生拓展知识

与提高综合能力的有力平台。

吕景泉全面介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天

津作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重要

目标、主要任务和卓越成果。

王继民介绍了北京大学关于评估评价、质量

检测中心及科研评估的建设思路,并介绍了大数

据人才的培养及“一带一路”有关五通指数、互

联互通评估指数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张久珍介绍

了有关图书馆学、情报学、新闻出版专业建设及

信息管理系的优势和资源情况。北京大学教育学

院副院长尚俊杰副教授介绍了教育学院的人才培

养、教学科研等情况,着重介绍了基于VR、AR、

MR等技术的游戏化学习的建设情况。

在讨论交流环节中双方就人才培养、评估标

准、创新创业、图书馆发展、大数据和信息化建

设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期望双方能从以

下几方面深入交流、探索共赢合作:充分利用双

方现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

展中发挥作用;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促进职

业院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和资源再利用;制定现

代职业教育科学的标准体系,如专业建设的评估

评价、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的评估;协同构筑学生

创新创业素养培养优势与资源管理路径探索;加

强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

的理论学习指导及联合培训体系。

陈凌表示今后CALIS管理中心将全力推动北京

大学与天津教委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全面合作,并

围绕天津职业教育示范区建设及CALIS高职高专发

展计划有效地组织双方研究力量、组建合作机

构、开展课题、项目合作发表了意见。

18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通讯 2017年5月

图书馆召开 2 0 1 6年工作总结大会暨新春联欢会

在工会紧锣密鼓的精心准备下,北

京大学图书馆全馆年终总结大会暨新春

联欢会于2017年1月13日在北配殿拉开大

幕。全体员工欢聚一堂,喜迎新春。

会上,朱强作了题为《回望2016,

展望2017》的年终总结报告,报告回顾

了2016年图书馆各部门的工作亮点,肯

定了全体同仁一年的辛勤付出,并对在

馆工作30年的馆员进行了表彰。馆领导

集体给大家拜年后,开场舞开启。活泼

轻快、魅力四射的舞蹈《世界上唯一的

花》把大家带进热闹的联欢会氛围。会

场里飞舞的布偶小鸡给大家带来红艳艳

的鸡年大吉的祝福。

今年的联欢会在传统的抽奖基础上

又增设了抢红包环节,入群的馆员纷纷

紧盯手机,大施一指禅神功争抢微信红

包,全场嗨翻天。

随后,今年入职的新馆员闪亮登

场,幽默的介绍过后她们给大家带来了

曼妙的歌声和帅气神武的跆拳道,能文

能武、能歌善舞的她们让主持人感慨:

妇女能顶整个天啊!

动物蹲蹲蹲的游戏中,各部门代表

反应迅捷,下蹲姿势感人,动物发箍更

是带来满满喜感。气氛更为热烈欢乐。

新一轮的抽奖和争分夺秒抢惊喜

中,红包满天飞,奖品满天飞,把联欢

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在亲切又热闹

的氛围中,图书馆年终总结会暨新春联

欢会落下了帷幕。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19

总第93期 通讯

图书馆召开离退休员工 2 0 1 7年新春团拜会

1月12日下午,图书馆离退休员工新年团拜会在本馆南配殿召开。团拜会由青年馆员张元俊、徐月主

持。朱强馆长率党、政、工各位领导,集体向全体离退休员工拜年,致以新年的美好祝愿;同时向在座的

各位通报了图书馆2016年主要工作、大事记,重点介绍了新建的古籍图书馆进展情况。

团拜会上,特别为在座的员工准备了舞蹈、跆拳道等文艺表演;播放了专门制作的2016年图书馆组织

开展离退休员工活动的PPT;对大家比较关心的图书馆高龄离退休员工的近况做了汇报;向2016年退休及退

休返聘员工表达了感谢和慰问。

当天到会的110余位员工中,有退休几十年的高寿老人杨珍等16位八十岁以上的老馆员,有退休十几年

及刚刚退休的员工,他们在此相见,欢聚一堂,互致问候祝福,合影留念。

新的一年,衷心祝愿全馆离退休员工身体健康、生活开心、合家幸福、吉祥平安!

团 结 拼 搏 , 超 越 自 我 , 再 创 新 高

图 书 馆 勇 夺 2 0 1 7 校 运 会 亚 军

4月21-22日,北京大学第二十三届体育文化节暨田径运动会在五四体育场召开。图书馆近120名教职工

参与本次运动会,其中运动员96名,团体操表演人员40人,所有运动项目全部覆盖,99.5%的项目都报满了

参赛选手,参与人数为历届之最。图书馆党委书记萧群、副馆长别立谦偕40余名运动员及团体操代表参加

了隆重的开幕式。

伴随着激昂欢快的运动员进行曲,

图书馆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主席

台,高喊“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口

号,向全校师生展示了图书馆员们豪迈

的气势和蓬勃的活力,赢得了阵阵掌

声。

随后,图书馆40名教职工参加了学

校“八段锦”团体操表演。经过一个多

月里每周两次的坚持练习,他们动作整

齐一致,姿势优美,与全校千名教职工

融为一体,共同展现了“八段锦”的优

雅与魅力。

本次运动会,图书馆的运动健儿们在赛场挥洒汗水、奋勇争先,拼搏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令人感

动。全校第二名的总成绩也极大地鼓舞了全馆的干劲儿、提升了全馆凝聚力、促进了图书馆人的团结奋进

精神。本次运动会,图书馆工会及馆员志愿者为比赛全心服务,落实细节,为运动会有序、圆满的进行提

供了有力保障。运动会提高了图书馆人的健身意识,培养和增强了大家的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愿图书

馆人在明年运动会中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

图书馆运动员在“毛毛虫”比赛中奋力拼搏

20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通讯 2017年5月

图 书 馆 工 会 组 织 馆 员 春 游 颐 和 园

阳春三月,北大校园里处处萌芽、迎春花、二月兰、桃花杏花次第开放,春意撩人、美不胜收。3月26

日,图书馆工会组织全体教职工于前往颐和园游园踏春。朱强馆长、萧群书记率队,图书馆教职工一行117

人共同参加。

这天,持续多日的雾霾终于散尽,风和日丽、阳光灿烂,凉风习习,正是踏春的大好时机。上午九

时,职工及家属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在颐和园北宫门集合,并在工会委员的组织下有秩序地入园。入园

后,图书馆摄影师为全体人员合影。合影后,大家三五成群的继续在院内游赏。

工会提前踩点探路,给大家推荐了北宫门—万寿山—西堤—十七孔桥—长廊的赏花路线,这一路但见

“千重云树绿方吐,一带红霞桃欲燃”,煞是可爱。大家结伴而行,时不时在碧空花前湖边合影留念,并

将美景美图分享到图书馆微信群中与大家共乐。

这次春游活动获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大家都表示在这个好日子出游真是赏心又悦目。朱强馆长有感

于眼前美景,赋诗一首以舒胸臆:

丁酉早春游颐和园所见

雨后初晴来游园,乍暖犹有小风寒

弦歌处处展活力,舞者双双起翩跹

向阳蜡梅芳馥郁,缠枝红杏春意暄

游人如织景如画,绿柳黄荆色灿然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21

总第93期 通讯

摄 影 天 地 : 人 间 四 月 芳 菲 尽

王 爱 农 摄 影 作 品

北京植物园

Newslet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22

总第93期 通讯

主 编:刘素清

责任编辑:雨 虹

摄 影:宋庆生 王爱农 邹新明

打 印:北京大学数字加工中心

主页网址:

地址:

电话:

传真:

Email:

通讯 总第93期( 2017年5月)

http://www.lib.pku.edu.cn

北京市 海淀区 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校内(100871)

010 62751051

010 62761008

[email protected]

4月22日,图书馆代表队参加北京大学第24届体育文化节暨2017年田径运动会开幕式入场式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