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 RA09 都市2Cepaper.xmnn.cn/xmrb/20200420/09.pdf ·...

1
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责编:李子轩陈露露 美编:刘福财骆颖玫 有奖报料:968820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都市/互动 A 0 9 NEWS 14 日下午 2 时,“好慷在家”保洁 人员翟华云来到集美中航城小区,戴着 口罩、接受体温检测,进入雇主许女士 的家里。打开随身携带的工具箱,玻璃 擦、刷子、消毒水一应俱全,其中抹布就 按照不同用途分了 7 个颜色。 翟华云利落地用蓝色的湿抹布清 洁厨房,把垃圾碎屑利索地抖进垃圾 桶,然后换上一块绿色的干抹布重新擦 一遍厨房的地面。清理完抽油烟机和 灶台,擦干净推拉玻璃门,按分类收拾 好垃圾,再给垃圾桶换上干净的垃圾 袋,翟华云站起身拍拍手,厨房差不多 收拾好了……工作间隙,翟华云告诉记 者,4月以来,几乎每天工作都排得很 满,周末只能单休。 雇主许女士说,她购买的是保洁 包年套餐,疫情防控期间暂停了一段时 间,从上个月起就恢复了每周一次的上 门保洁,她要忙工作,家政人员上门服 务为她节省了不少时间。 自助点餐取餐 白领连吃三天 在软件园二期,近两月每台外卖柜饱和度都在 90%左右,总销量较之前增加近50% 搬家保洁洗空调,走起 订单恢复 90%以上 厦门小羽佳家政有限 公司总经办经理沈念称,总 体订单量从 3 月底、 4 月初开 始增多,目前,已经恢复到与 去年同期持平。 “好慷在家”的相关负 责人也告诉记者,目前厦门 地区的总体订单已经恢复 90%以上,部分服务已经排 单到 5 月,近期举办的“空调 清洗节”也大受欢迎,预约订 单甚至同比增长 1 倍有余。 该负责人分析,许多居民的 清洁、消毒意识提升了,预计 今年空调清洗服务将会十分 火爆。 文/本报记者 图/本报记者 张江毅 背着装满清洁用具的 大包小包,步履匆匆上门服 务;腰上系着安全绳,半个身 体悬在窗外拆装空调外机 ……连日来,记者走访观察 发现,家政服务人员的身影 出现在各大小区。当前我国 境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继续 巩固,天气转暖,市民保洁、 清洗空调等各项家政需求逐 渐恢复,厦门家政服务行业 也随之回暖。 在另一个小区,记者还遇到了几 名小羽佳家政公司的维修师傅正为一 户人家拆装空调。其中一名维修师傅 兰学勋说,维修等刚需服务一直热度不 减,清洗和拆装的订单最近多了起来。 上周末,记者观察到,在各大小 区,身穿公司制服的家政人员和印有家 政公司标志的货车逐渐开始频繁出 入。一名小区物业经理告诉记者,之前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一般不允许外来人 员进入,现在疫情防控形势向好,越来 越多家政人员开始上门为业主服务。 厦门小羽佳家政有限公司总经办 经理沈念称,除了传统的保洁、保姆、搬 家等服务,近期新推出的全屋消毒服务 也受到不少家庭的欢迎。“随着部分年 级开学,还接到不少来自学校的消毒订 单。”沈念说。 数据 保洁人员 4 月档期很满 周末只能单休 现象 1 清洗拆装空调订单变多 货车频繁出入小区 现象 2 搬家公司工作人员帮客户搬柜子 搬家公司工作人员帮客户搬柜子保洁人员上门提供清洁服务。 工作人员正在拆装空调 工作人员正在拆装空调文/图 本报记者 卢琛 近日,一些白领在朋友 圈中晒出利用自助共享外卖 柜取餐的图片和视频,一种可 以自助点餐取餐的共享外卖 柜受到热捧。记者实地走访 发现,大家倾向于减少接触、 聚集的取餐方式,无接触配送 让商业办公区的共享外卖柜 火了起来。 现场 白领连点三天 认为取餐安全但菜品少 日前,记者来到软件园 二期一栋写字楼内,入口不远 处,一台显眼的红色自助共享 外卖柜前,几名白领在排队准 备取餐。 对着机器出示完二维 码,白领黄女士迅速用手机摄 影,记录餐盒缓缓推出的画 面。“这种取餐方式零接触,安 全又有趣,打算拍下来发朋友 圈跟大家分享。”黄女士说,偶 然在朋友圈看到同事晒出用 这个外卖柜的照片,她已经连 续点了3天。不过,该品牌外 卖柜仅提供自家的套餐预订, 黄女士觉得产品不够丰富。 记者了解到,该品牌外 卖柜的商家自行生产、配送餐 点,顾客只要提前一天下订 单,次日中午就能吃上配送到 外卖柜的午餐。目前在软件 园二期有该品牌的自助外卖 柜近40台。 据相关负责人付先生介 绍,3-4 月,平均每台外卖柜 的饱和度都在90%左右。相 比疫情前,外卖柜的总体销售 量也增加了近50%。每日餐 品送达与回收时,工作人员都 会对机器进行消毒。 分析 外卖无法送上楼 自助取餐解决错拿问题 记者走访发现,软件园 二期、观音山等商业办公区以 及部分小区都有不少共享外 卖柜,除了品牌外卖柜外,还 有与外卖企业合作的共享外 卖柜。其实,这类本地企业开 发的外卖柜在近一两年就陆 续出现,但一直不温不火。 由于近期大家都选择无 接触配送,在白领聚集的商 业办公区,外卖无法送上楼, 白领们无法及时取餐,错拿 漏拿等问题依然存在。这类 共享外卖柜一定程度上能让 上述问题得到解决,所以火 了起来。不过,在居民小区, 外卖已经可以直接送到门 口,共享外卖柜依然没能火 起来。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些 外卖企业已经在规划建设智 能共享外卖柜,并计划在全国 多个城市推广。业内人士认 为,这些经营共享外卖柜的企 业应该更加关注客户体验和 无接触配送的需求,抓住线上 经济重要的“最后一公里”环 节,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软件园二期内 软件园二期内市民在共 市民在共 享外卖柜前排队取餐 享外卖柜前排队取餐家政服务人员很 共享外卖柜很 相关负责人表示,居民清洁意识提升,消毒服务受欢迎, 预计今年空调清洗也将十分火爆 郁闷 《今日谷雨,厦门最高温或飙上 31℃!冷空气即将杀到,下周天气 太刺激……》19日厦门日报微信 网友“兰英”: 天气又开始坐过山 车。 网友“朵朵”: 这是个乱穿衣的季 节。街上毛衣和短袖都能看得见。洋 葱式穿法学起来。 网友“天使太胖了”: 气温变化大, 大家注意增减衣物。 《“圈粉”国际!第一季度海外传 播影响力,厦门又拿了好成绩→ →》18 日厦门日报微信 网友“筱筱”: 点赞美丽的厦门。 网友“爬山虎迷路了”: 我也是她 的忠实粉丝。为厦门打 call。 网友“蜗牛回家了”: 第一季度的 成绩单很亮眼。虽然受疫情影响,但 是厦门很努力,成绩棒棒哒。 《先约后游 秩 序 井 然》19 日 A02 版 读者马君: 疫情得到控制,景区开 门揽客,回应了民众迫切的心声。市 民和游客主动提前预约并配合防控举 措,避免人流聚集,这样的举措,让旅 游业得以常态化经营,百姓也如愿以 偿地走进了久违的景区,这是双赢的 局面。 《政务服务大厅 所有事项均已 开放预约》18 日 A03 版 读者子荀:前阵子,受疫情影响,政 务服务大厅推行“不见面审批”,既降低 了风险,又保证了办事效率。随着疫情 得到控制,开放预约,减少现场排队,方 便了市民办事。若条件允许,一些业务 还可继续推进审批服务事项“秒批”的办 事方式,提高办事效率。 本报记者 陈露露 整理 人物名片: 沈世豪, 厦门学者、作家,其文 学作品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 奖”、中国图书奖。 文/本报记者 邓宁 /受访者 提供 作家康 ·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 《金蔷薇》摆在本土作家沈世豪的案 头,他时不时会拿起来翻阅。每每拿 起这本书,沈世豪就仿佛透过文字穿 越时空,与故交在倾心交谈。这本 书,也是沈世豪要向读者朋友推荐的 经典。 “作者提出的观点‘构思如闪 电’,至今仍影响着我的创作之路。”沈 世豪介绍说,“这本小册子,浓缩了作 者毕生的文学创作经验。观点精准, 通俗易懂,是难得的好作品。” 论起阅读,亲切是沈世豪的关 键词。“只要一本书读来有亲切感,我 就会反复多读几遍。”沈老说,“鲁迅 的散文就具备这个特点。尽管大师 早已离我们远去,但透过鲁迅作品的 字里行间,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鲜活 的生命力。作品字字句句都源于生 活,源于作者的感受。” 尽管已76岁,但沈世豪依然奋 战在报告文学创作一线。提起对年 轻人的阅读建议,沈世豪表示:既要 博览群书广泛阅读,也要重温经典。 黄思颖 (文学爱好者) 《红楼梦》值得深读 临睡前阅读一个小时,是文 学爱好者黄思颖二十多年的习 惯。她分享了自己百读不厌的 《红楼梦》。 “这是一部值得深读的 名著,一部家族兴衰荣辱史。这 部巨著里,人情世故被表现得淋 漓尽致,贵族生活的精致跃然纸 上,人物形象饱满,性格鲜明。”黄 思颖认为,《红楼梦》是真正可以 代表中国传统文学的奠基之作。 杨少楠 (文学博士) 大人们可以看看 《小王子》 最近,文学博士杨少楠对 · 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爱不 释手,他说:这是一本写给大人看 的童话书,在批判拜金主义、狭隘 民族主义的同时,讴歌了真善美。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身 处疫情期间的我们也许对读书有 了更多的感悟。为此,我们特开辟 “我最爱的一本书”栏目,邀请名人 来介绍自己最近最爱看的一本书, 同时也欢迎读者朋友来分享您最 爱的一本书。 参与方式: 拨打本报热线 968820 给本报官方微信留言 关注“潮前智媒”App,找到相 应文章并留言 将您的故事发送到邮箱xm- [email protected](注:请留下您的姓 名、年龄、职业、联系方式等信 息。) 本土作家沈世豪长期将 《金蔷薇》一书摆在案头,这 本书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 之路;文学爱好者黄思颖认 为《红楼梦》百读不厌;文学 博士杨少楠则推荐大人们读 读《小王子》。这些书,您都 读过吗?快来听听他们阅读 这些书的故事与体会吧。 征集令 “有亲切感的书,我会多读几遍” 本土作家沈世豪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系列报道 我最爱的一本书 点赞 18 日 18:47 柏拉图的哥: 在莲前东路前埔东路路 口等红绿灯时,见到暖心的一 幕:一位拾纸皮的老年人被车 流挡在了斑马线中间,交警同 志站在老人身边,等到绿灯 时,帮老人提着纸皮护送老人 过马路。为厦门交警点赞。 提醒 18 日 13:07 nameyyf: 进隧道时,被眼前一幕 吓了一大跳。这位阿姨推着 童车进隧道,还走在路中间, 也太缺乏安全意识了吧。 19 日 14:49 鱼之羊: 海沧水云湾公交车站、未 来海岸公交车站,每天都有多 辆小车停在公交车站和公交 车道,导致公交无法通行,打 了报警电话,打 114 移车,车主 经常要一个小时才来,公交车 经常因此无法进站,我们搭车 时也很麻烦,希望有关部门能 来管一管。 近日,滨水社区居委会、 滨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 请集美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 陈秀琼老师开展“巧方法化解 亲子冲突”线上课程。 此次课堂以组建亲子关 系交流微信群,线上开课的形 式进行,吸引了60多位居民 扫码入群。老师针对家庭中 所面临的亲子矛盾,举例分享 了各种实用的技巧方法,让大 家懂得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 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父 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需要正 向引导教育孩子,尊重孩子, 用心地陪伴孩子,让孩子在温 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 长。 广播员: 简燕 板报 滨水社区: 巧方法化解亲子冲突 15 日 23:57 johnnyy: 即便是新手,这样停车 也不合适吧?

Transcript of 200420 RA09 都市2Cepaper.xmnn.cn/xmrb/20200420/09.pdf ·...

Page 1: 200420 RA09 都市2Cepaper.xmnn.cn/xmrb/20200420/09.pdf · 面。“这种取餐方式零接触,安 全又有趣,打算拍下来发朋友 圈跟大家分享。”黄女士说,偶

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责编:李子轩 陈露露 美编:刘福财 骆颖玫有奖报料:968820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都市/互动A09NEWS

14日下午 2时,“好慷在家”保洁人员翟华云来到集美中航城小区,戴着口罩、接受体温检测,进入雇主许女士的家里。打开随身携带的工具箱,玻璃擦、刷子、消毒水一应俱全,其中抹布就按照不同用途分了7个颜色。

翟华云利落地用蓝色的湿抹布清

洁厨房,把垃圾碎屑利索地抖进垃圾桶,然后换上一块绿色的干抹布重新擦一遍厨房的地面。清理完抽油烟机和灶台,擦干净推拉玻璃门,按分类收拾好垃圾,再给垃圾桶换上干净的垃圾袋,翟华云站起身拍拍手,厨房差不多收拾好了……工作间隙,翟华云告诉记

者,4月以来,几乎每天工作都排得很满,周末只能单休。

雇主许女士说,她购买的是保洁包年套餐,疫情防控期间暂停了一段时间,从上个月起就恢复了每周一次的上门保洁,她要忙工作,家政人员上门服务为她节省了不少时间。

自助点餐取餐白领连吃三天在软件园二期,近两月每台外卖柜饱和度都在90%左右,总销量较之前增加近50%

搬家保洁洗空调,走起

订单恢复90%以上

厦门小羽佳家政有限公司总经办经理沈念称,总体订单量从3月底、4月初开始增多,目前,已经恢复到与去年同期持平。

“好慷在家”的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目前厦门地区的总体订单已经恢复90%以上,部分服务已经排单到5月,近期举办的“空调清洗节”也大受欢迎,预约订单甚至同比增长 1 倍有余。该负责人分析,许多居民的清洁、消毒意识提升了,预计今年空调清洗服务将会十分火爆。

文/本报记者 柯 笛图/本报记者 张江毅背着装满清洁用具的

大包小包,步履匆匆上门服务;腰上系着安全绳,半个身体悬在窗外拆装空调外机……连日来,记者走访观察发现,家政服务人员的身影出现在各大小区。当前我国境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继续巩固,天气转暖,市民保洁、清洗空调等各项家政需求逐渐恢复,厦门家政服务行业也随之回暖。

在另一个小区,记者还遇到了几名小羽佳家政公司的维修师傅正为一户人家拆装空调。其中一名维修师傅兰学勋说,维修等刚需服务一直热度不减,清洗和拆装的订单最近多了起来。

上周末,记者观察到,在各大小

区,身穿公司制服的家政人员和印有家政公司标志的货车逐渐开始频繁出入。一名小区物业经理告诉记者,之前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一般不允许外来人员进入,现在疫情防控形势向好,越来越多家政人员开始上门为业主服务。

厦门小羽佳家政有限公司总经办经理沈念称,除了传统的保洁、保姆、搬家等服务,近期新推出的全屋消毒服务也受到不少家庭的欢迎。“随着部分年级开学,还接到不少来自学校的消毒订单。”沈念说。

数据保洁人员4月档期很满周末只能单休现象1

清洗拆装空调订单变多货车频繁出入小区现象2

搬家公司工作人员帮客户搬柜子搬家公司工作人员帮客户搬柜子。。

保洁人员上门提供清洁服务。工作人员正在拆装空调工作人员正在拆装空调。。

文/图 本报记者 卢 琛近日,一些白领在朋友

圈中晒出利用自助共享外卖柜取餐的图片和视频,一种可以自助点餐取餐的共享外卖柜受到热捧。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大家倾向于减少接触、聚集的取餐方式,无接触配送让商业办公区的共享外卖柜火了起来。

现场白领连点三天

认为取餐安全但菜品少日前,记者来到软件园

二期一栋写字楼内,入口不远处,一台显眼的红色自助共享外卖柜前,几名白领在排队准备取餐。

对着机器出示完二维码,白领黄女士迅速用手机摄影,记录餐盒缓缓推出的画面。“这种取餐方式零接触,安全又有趣,打算拍下来发朋友圈跟大家分享。”黄女士说,偶然在朋友圈看到同事晒出用这个外卖柜的照片,她已经连续点了3天。不过,该品牌外卖柜仅提供自家的套餐预订,

黄女士觉得产品不够丰富。记者了解到,该品牌外

卖柜的商家自行生产、配送餐点,顾客只要提前一天下订单,次日中午就能吃上配送到外卖柜的午餐。目前在软件园二期有该品牌的自助外卖柜近40台。

据相关负责人付先生介绍,3-4月,平均每台外卖柜的饱和度都在90%左右。相比疫情前,外卖柜的总体销售量也增加了近50%。每日餐品送达与回收时,工作人员都会对机器进行消毒。

分析外卖无法送上楼

自助取餐解决错拿问题记者走访发现,软件园

二期、观音山等商业办公区以及部分小区都有不少共享外卖柜,除了品牌外卖柜外,还有与外卖企业合作的共享外卖柜。其实,这类本地企业开发的外卖柜在近一两年就陆续出现,但一直不温不火。

由于近期大家都选择无接触配送,在白领聚集的商业办公区,外卖无法送上楼,白领们无法及时取餐,错拿漏拿等问题依然存在。这类共享外卖柜一定程度上能让上述问题得到解决,所以火了起来。不过,在居民小区,外卖已经可以直接送到门口,共享外卖柜依然没能火起来。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些外卖企业已经在规划建设智能共享外卖柜,并计划在全国多个城市推广。业内人士认为,这些经营共享外卖柜的企业应该更加关注客户体验和无接触配送的需求,抓住线上经济重要的“最后一公里”环节,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软件园二期内软件园二期内,,市民在共市民在共享外卖柜前排队取餐享外卖柜前排队取餐。。

家政服务人员很 忙 共享外卖柜很 火

相关负责人表示,居民清洁意识提升,消毒服务受欢迎,预计今年空调清洗也将十分火爆

郁闷

《今日谷雨,厦门最高温或飙上31℃!冷空气即将杀到,下周天气太刺激……》19日厦门日报微信

网友“兰英”:天气又开始坐过山车。

网友“朵朵”:这是个乱穿衣的季节。街上毛衣和短袖都能看得见。洋葱式穿法学起来。

网友“天使太胖了”:气温变化大,大家注意增减衣物。

《“圈粉”国际!第一季度海外传播影响力,厦门又拿了好成绩→→》18日厦门日报微信

网友“筱筱”:点赞美丽的厦门。网友“爬山虎迷路了”:我也是她

的忠实粉丝。为厦门打call。网友“蜗牛回家了”:第一季度的

成绩单很亮眼。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厦门很努力,成绩棒棒哒。

《先约后游 秩序井然》19 日A02版

读者马君:疫情得到控制,景区开门揽客,回应了民众迫切的心声。市民和游客主动提前预约并配合防控举措,避免人流聚集,这样的举措,让旅游业得以常态化经营,百姓也如愿以偿地走进了久违的景区,这是双赢的局面。

《政务服务大厅 所有事项均已开放预约》18日A03版

读者子荀:前阵子,受疫情影响,政务服务大厅推行“不见面审批”,既降低了风险,又保证了办事效率。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开放预约,减少现场排队,方便了市民办事。若条件允许,一些业务还可继续推进审批服务事项“秒批”的办事方式,提高办事效率。

本报记者 陈露露 整理

●人物名片:沈世豪,厦门学者、作家,其文学作品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

文/本报记者 邓 宁图/受访者 提供

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金蔷薇》摆在本土作家沈世豪的案头,他时不时会拿起来翻阅。每每拿起这本书,沈世豪就仿佛透过文字穿越时空,与故交在倾心交谈。这本书,也是沈世豪要向读者朋友推荐的经典。

“作者提出的观点‘构思如闪电’,至今仍影响着我的创作之路。”沈世豪介绍说,“这本小册子,浓缩了作者毕生的文学创作经验。观点精准,

通俗易懂,是难得的好作品。”论起阅读,亲切是沈世豪的关

键词。“只要一本书读来有亲切感,我就会反复多读几遍。”沈老说,“鲁迅的散文就具备这个特点。尽管大师早已离我们远去,但透过鲁迅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鲜活的生命力。作品字字句句都源于生活,源于作者的感受。”

尽管已 76岁,但沈世豪依然奋战在报告文学创作一线。提起对年轻人的阅读建议,沈世豪表示:既要博览群书广泛阅读,也要重温经典。

黄思颖(文学爱好者):

《红楼梦》值得深读临睡前阅读一个小时,是文

学爱好者黄思颖二十多年的习惯。她分享了自己百读不厌的《红楼梦》。“这是一部值得深读的名著,一部家族兴衰荣辱史。这部巨著里,人情世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贵族生活的精致跃然纸上,人物形象饱满,性格鲜明。”黄思颖认为,《红楼梦》是真正可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学的奠基之作。

杨少楠(文学博士):

大人们可以看看《小王子》

最近,文学博士杨少楠对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爱不释手,他说:这是一本写给大人看的童话书,在批判拜金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的同时,讴歌了真善美。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身处疫情期间的我们也许对读书有了更多的感悟。为此,我们特开辟

“我最爱的一本书”栏目,邀请名人来介绍自己最近最爱看的一本书,同时也欢迎读者朋友来分享您最爱的一本书。

参与方式:●拨打本报热线968820●给本报官方微信留言●关注“潮前智媒”App,找到相应文章并留言●将您的故事发送到邮箱 [email protected](注:请留下您的姓名、年龄、职业、联系方式等信息。)

本土作家沈世豪长期将《金蔷薇》一书摆在案头,这本书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之路;文学爱好者黄思颖认为《红楼梦》百读不厌;文学博士杨少楠则推荐大人们读读《小王子》。这些书,您都读过吗?快来听听他们阅读这些书的故事与体会吧。

征集令

“有亲切感的书,我会多读几遍”本土作家沈世豪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系列报道

我最爱的一本书点赞

18日 18:47 柏拉图的哥:在莲前东路前埔东路路

口等红绿灯时,见到暖心的一幕:一位拾纸皮的老年人被车流挡在了斑马线中间,交警同志站在老人身边,等到绿灯时,帮老人提着纸皮护送老人过马路。为厦门交警点赞。

提醒

18日13:07 nameyyf:进隧道时,被眼前一幕

吓了一大跳。这位阿姨推着童车进隧道,还走在路中间,也太缺乏安全意识了吧。

19日14:49 鱼之羊:海沧水云湾公交车站、未

来海岸公交车站,每天都有多辆小车停在公交车站和公交车道,导致公交无法通行,打了报警电话,打114移车,车主经常要一个小时才来,公交车经常因此无法进站,我们搭车时也很麻烦,希望有关部门能来管一管。

近日,滨水社区居委会、滨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集美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陈秀琼老师开展“巧方法化解亲子冲突”线上课程。

此次课堂以组建亲子关系交流微信群,线上开课的形式进行,吸引了 60 多位居民扫码入群。老师针对家庭中

所面临的亲子矛盾,举例分享了各种实用的技巧方法,让大家懂得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需要正向引导教育孩子,尊重孩子,用心地陪伴孩子,让孩子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广播员:简 燕

微板报

滨水社区:

巧方法化解亲子冲突

15日 23:57 johnnyy:

即便是新手,这样停车也不合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