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62
CLS Newsletter No.16 慈大華語通訊 第十六期 2012 12

Transcript of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Page 1: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CLS Newsletter No.16

慈濟大學

語言教學中心

慈大華語通訊 第十六期 2012年 12月

Page 2: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Page 3: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目錄目錄目錄目錄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期 2012年 12月 1

活動預告 活動預告 2012.12.01~2013.05.31 02

重要記事 重要記事 2012.06.01~2012.11.30 03

特約專文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于忻教授 06

泰國慈濟學校華語教師培訓 泰國慈濟學校華語教師分享 12

慈濟人文活動分享

2012季節班人文活動簡介( 6 月~ 11月) 16 季節班學員分享 19

華語文研習活動分享 華語文數位教學進階班研習分享 22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 教材教法分享 26 學員分享 29 語言交換志工分享 32 華語教師分享 34

2012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 營隊課程活動簡介 36 師長期勉 37 學員分享 40 人文活動分享 43

第 21期華語文師資培訓班 課程剪影 49 學員分享 52

Page 4: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活動預告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2

活動預告 2012.12.01~2013.05.30

2012.12.03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冬季班開課,一共有 26位來自日本、印

尼、法國、美國、比利時、荷蘭等國的學員共聚於本中心,

一同學習華語,課程至 2012.02.08。

2012.12.11 舉辦講座「注音不難‧正體不煩」美國華語教學現況及趨勢,

特邀康州冠軍中文學院的周佩佩校長到本校演講。

2012.12.11 舉辦「2013年日本尚絅大學華語遊學營」,預計招收15名學

員,一同參與學習華語及慈濟人文,活動至2013.03.16 止。

2012.12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冬季班文化活動將舉辦「民俗體育」,讓

學員們於學習華語之餘,也體驗中國的傳統文化。

2013.01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冬季班文化活動將舉辦「書畫課」,讓學

員們體驗中國的傳統藝術與文化之美。

2013.02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冬季班文化課程將舉辦「新年活動」,在寒

冷的歲末裡,藉由新年活動讓外國學員們體驗中國新年氣氛。

2013.02.25 將開辦 2013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春季班,課程至 2013.05.17

止,歡迎外籍朋友一同學習華語,體驗中華文化之美。

2013.03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春季班文化課程將舉辦「靜思茶道」,藉

茶道課提醒自心,時時刻刻皆要好好靜心,思考人生方向。

2013.04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春季班文化課程將舉辦「參訪大愛台」,

藉參訪活動,讓外國學生對於慈濟志業體有更多的認識。

2013.04.21 舉辦「2013年泰國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預計招收40名學

員,一同參與學習華語及慈濟人文,活動至2013.05.11 止。

2013.05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春季班文化課程將舉辦「慈濟手語」,讓

外國學生對於慈濟人文有更多的認識。

Page 5: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重要記事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期 2012年 12月 3

重要記事重要記事重要記事重要記事 2012.06.01~2012.11.30

2012.06.24

舉辦「2012年印尼華裔青年華

語人文營」,共計有42名學員

及隊輔師兄姊,一同參與學習

華語及慈濟人文,活動日期至

2012.07.07 止。

2012.06.30

夏季班慈濟醫院慈善義演-學

員準備表演節目,以中文歌曲

表演。透過志工服務活動期勉

學員能見苦知福、愛惜生命及

感恩。

2012.07.14.

教育部、台師大主辦,本中心

協辦「101 年教育部華語文教

學人員數位教學能力培訓課

程」,7月 14日至 7月 28日於

本校開辦,共 23名學員參加。

2012.09.03

秋季班開課,一共有 26 位來

自日本、印尼、菲律賓、美國、

海地、蒙古等國的學員共聚於

本中心,一同學習華語,課程

至 2012.11.16。

2012.09.09

秋季班志工活動,共有14

位來自美國、法國、印尼、

日本、海地等國家學員參與

精舍發放活動。

Page 6: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重要記事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期 2012年 12月 4

2012.09.27

秋季班於中秋節期間舉辦製

作月餅活動,共有 19 位來自

日本、印尼、菲律賓、美國、

海地等國家學員參與,學員們

體驗做月餅樂趣。

2012.10.01

舉行 2012 年語言交換志工培

訓活動,許多有服務熱忱的志

工們共同參與。中心有 19 位

學員參與,分別與慈濟大學 20

位學生語言交換,並學習異國

文化與文化交流。

2012.10.06

本中心師生共約 30 人,來自

日本、印尼、菲律賓、美國、

海地等國家,參與由本校發起

之「送愛到辛巴威」募集文具

愛心活動。

2012.10.06

秋季班文化課程舉辦戶外

教學,安排參訪羅東傳統藝

中心,共有 17 位來自美

國、印尼、日本菲律賓、海

地等國家學員參加,讓學員

們了解台灣傳統文化。

2012.10.11

中心共有 17 位來自菲律賓、

印尼、美國、日本及海地等學

員,熱心參與福慧紅包製作,

將教育志業體的感恩與祝福

一起裝進紅包裡,藉以感謝所

有慈濟人的護持。

Page 7: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重要記事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期 2012年 12月 5

2012.10.20.

於花蓮舉辦「第 21 期華語文

師資培訓班」,共 23名學員參

加,內容結合華語教學與慈濟

人文,課程至 2012.12.15止,

共 96小時。

2012.10.22

秋季班文化活動武術功夫,來

自菲律賓、印尼、日本、美國、

海地等國 17 位中心學員參

加,藉由此活動,讓外國學生

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

2012.11.08

秋季班文化活動安排中國結

課程,共有來自菲律賓、印

尼、日本、美國、海地等國17

位中心學員參加,讓學員體驗

中國民俗技藝。

2012.11.25

舉辦「2012年新加坡及馬來西

亞華裔青少年華語人文營」,

共計 111名學員及隊輔,一同

參與學習華語及慈濟人文,活

動至 2012.12.08 止。

以平常心看事待人,自然生活從容

~證嚴法師靜思語~

Page 8: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特約專文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6

特約專文 由教育部、台師大主辦,本中心協辦「101 年教育部華語文教學人員數位

教學能力培訓課程」,7 月 14 日至 7 月 28 日於花蓮的慈濟大學開班,共 23 名

學員參加。緣此本中心特別邀請到目前任教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對華語文數

位教學、語文課程編寫設計有獨到研究的張于忻教授。承蒙張教授熱心答允撰

寫專文分享寶貴經驗,在此致上誠摯感恩之意。

如何設計活潑有趣的課堂活動形成性評量

文/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于忻(譽馨)教授

一、前言

教育的三個主要支柱是課程、教

學與評量,而在教學的領域裏,教學

評量常被視為教學活動過程中的最後

一個階段,但卻不是教學活動的結束

或終點。教學評量的結果可以提供回

饋,作為下一次教學的參考,評量一

詞常與考試在日常教學中常相互並

用。

事實上,評量的主要功能在於提

供學生瞭解學習進步情形,及教師教

學成果和缺失所在,其次是供學生家長瞭解子弟的學習成效。教學評量的

分類方法有六大種,分別為:安置式評量、診斷式評量、形成性評量、總

結式評量、標準參照式評量、常模參照式評量等。其中在形成性評量上,

許多語言教師常運用小考或隨堂考來進行評量,但在本質上,考試只是評

量的方法之一,評量的範圍比考試要廣,要評量教學,除了採取考試的方

式之外,還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如觀察、晤談、口試……等。

形成性評量的使用時機通常是在教學前或教學中持續進行的,若在教

學前使用,可做為前測來使用,以預先了解學生的先備知識或基本程度。

而在教學中使用,則可使教師了解這些已教過的部分,學生在哪些部分仍

須加強,已便能更對症下藥。此外,形成性評量也可用在輔導與諮商中,

目的在於及時發現學生的困難,以便進行補救輔導。

緣此本文將以遊戲式課堂形成性評量為主題,同時以提昇學生之學

習動機和教師能明白學習成效為主要目的,與教師分享在進行語言教學時

能採用的形成性評量時機與方式,希望各界方家不吝指正是幸。

△右為張于忻教授至本中心訪問交流時,

與李孝慈主任合影留念。

Page 9: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特約專文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7

二、形成性評量在語言教學上的重要性

大部分的評量,多著重在學生的總結性評量之上,事實上若能善用課

堂形成性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效更能顯著提高。「形成性評量」緣起於Bloom,

用之於改善教學,Bloom的研究發現,學生學習能否成功,除了「不可變

的因素」,如智力、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外,另一個是「可變的因素」,如認

知的始點、環境中的互動、回饋與修正的有否等,Bloom(1983)的「精熟學

習」理論中強調使力於「可變的因素」,任何教師幾乎能夠協助所有的學

生學習成功,其關鍵要素在於教學中結合「形成性評量」的過程。

形成性評量(formative evaluation)在教學歷程中,目的在於分析教學得

失及診斷學習困難,作為實施補救教學的根據。形成性評量乃是判斷教學

活動是否達成目標的一種過程,藉此了解教學是否有效,以幫助教師瞭解

學生的學習成效。因此,形成性評量只是一種方法、工具,而不是終極的

目的。Leinhardt指出專家教師具有診斷和補救的能力,能夠了解學生成敗

的原因;生手教師則往往依學生的表現結果來解釋其成就,而較少於教學

進行中評估學習,因此倘若課程中結合形成性評量,將能協助生手教師於

教學活動過程中,進行診斷和補救,進而達到預期之目標。

教學的功能在於支持學生的內在運作歷程,但也可能因教學處理方式

的不當,抑遏小朋友的智能發展。因此如何善用發現提示(cues)、參與

(engagement)、改正回饋與增強(correctives and reinforcement)等四項教學心

理要素的來協助學生,就成了每位教師必需瞭解的事。如何讓學生將機械

式記誦學習方式,改為理解而進一步學習,成為在課堂教學上的一大重點。

唯有如此,才能讓學生學習「帶著走」的能力,以自我的思想去學習解決

發生的問題,才能進一步去應付在日常生活中千變萬化的語用情形。簡言

之,提示、參與、改正回饋與增強等四項教學心理要素,在有效的教學中,

扮演重要角色,理解後學習能夠解決遷移性的問題、具體的教材、引導式

發現活動、歸納式的呈現順序,較能認知涉入。基於教材是老師最倚重的

教學工具,加以很多老師常照本宣科,教材內容安排及呈現,直接影響學

童的學習,教科書的內容撰寫相形重要,對於教材內容的評介,由於有許

多學者進行深入之研究,在此不再贅述。本文主要的討論的問題,在於如

何針對教材進行形成性評量之設計,將有效之教法與課程內容相結合,同

時透過活潑生動的遊戲式課堂形成性評量,來提昇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

讓學生進行良好而有效的學習。對於教師負擔甚重的今日,不但俾於課程

之落實,亦益於推廣。

三、遊戲與學習之關係

遊戲是人類在一組完整而正式的規則下進行的活動,它是人類自我肯

定的一種表現,也是成長過程不可或缺的。Alessi & Trollip(1985)歸納

Page 10: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特約專文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8

出遊戲具有目標性、規則性、競爭性、挑戰性、幻想性、安全性及娛樂性

等特性。綜合來說,遊戲不僅是人類的一種天性,更是從幼年至成年中有

關發展、學習、生活、休閒的重要部份,可以滿足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

若從教育的角度來看,遊戲也是一種學習,它可以提升學習動機,促使學

習者主動參與,經由競爭,提升學習成效等優點,具有相當多的功能和價

值。具教學意義的遊戲,應有下列特性:1.設計遊戲時應有設計欲達成的

目標;2.讓參與遊戲者清楚瞭解遊戲規則及限制;3.競爭使遊戲更具變化

性及吸引力;4.遊戲者為達成目標所需的困難,難度等級增加,可提高挑

戰性;5.對真實世界的不合理的情境,在遊戲中可以合理出現;6.遊戲中

可以透過安全的方法表現具危險性的真實現象;7.娛樂性的吸引力可以引

發學習動機,加強學習效果。

本文所提出之活潑有趣之評量,乃是採用遊戲的方式進行,主要以提

昇學生的學習動機,並激發學生的竸爭意識使,營造一個具挑戰性及趣味

性的課堂活動方式,藉此促進學習者主動參與及競爭學習。

四、遊戲式課堂形成性評量的進行時機和方式

遊戲式課堂形成性評量的目的既然在評定學生學習的成果,並給予教

師改進教學的建議,因此評量必須全面化的進行,而非僅停留在紙筆測驗

上,首先就準備上,教師應準備一份完整而公開的評分表,並以分組方式

操作課堂活動。評分表建議以A2以上之尺寸製作,表面可貼上透明膠帶,

以低黏性之貼紙進行計分,一來美觀大方,二來經濟實惠,可重覆使用。

進行活動時,以「答對加分,答錯不扣分」的方式鼓勵學生回答問題。

並建議於課堂結果後,教師與分數最高的一組合影,並將照片上傳到一特

定場域(如BLOG),讓家長和學生能自由觀看,以提昇學生之學習意識。

以下就一個完整的課程單元,可以觀測的評量部分進行說明。一般而

言,形成性評量應分從三方面討論,分別為課前部分、課堂進行和課堂結

束,本文以課堂進行為主軸,提供教師在各項課堂活動時應採用之形成性

評量方式,以瞭解學生的「聽說讀寫」之各項能力。

(一)、傾聽老師講述:

此為訓練學生「聽與讀」的能力,透過老師的講述,學生要能夠聽懂

並理解老師的語言,進而瞭解上課之內容。此時應採用的形成性評量如

下:

1. 在一個段落結束後,請學生從該段落中挑出特定生字或詞類。以冰

心的〈致小讀者〉一個段落為例:

我常喜歡挨坐在母親的旁邊,挽住她的衣袖,央求她述說我幼年的事。

Page 11: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特約專文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9

在這個段落中,可以請學生挑出有幾個「我」字、幾個「她」字

(特定生字),或是那些是名詞,那些是動詞(特定詞類)

2. 在一個段落結束後,請學生用一句話說明該段落。

同樣以上句為例,若用一句話來說明,則可能會出現「我喜歡聽

母親說我幼年的事」,這代表學生對此段落的理解。

3. 在整篇文章結束後,請學生用簡短的幾句話說出心得或大意。

上述除第1項外,無特定之標準答案,因此只要學生有回答,均應給

予加分,以資鼓勵。

(二)、朗讀課文

此為訓練學生「聽與說」的能力,透過課文的不同朗讀法(如範讀、齊

讀、輪流讀、指名讀等等),加強學生「聽和說」的能力。

只要學生讀出來,即使有錯也應算一點;若學生能完全正確無誤讀出

來,則算三點,以有所區別。這邊要特別注意的是,為了強化學生的長期

記憶,並符合精熟原則,建議每段文字均應讀三次以上,但每次均用不同

的方式進行朗讀,以避免課程枯燥乏味。

(三)、發問與回答

此為訓練學生「聽與說」的能力,透過教師的隨堂發問,加強學生「聽

和說」以及「復現」的能力。教師所問的問題,不一定要全然著重在本課

中,亦可以進行之前曾學習過的單元複習,以達到對之前課程的連貫與複

習,同時喚起學生的舊經驗,以增進學習。如以節慶為主題,若當課所教

的節慶為「中秋節」,而之前教過「春節」或「端午節」,則可以在課程進

行時,詢問學生:「我們之前曾教過那些中國的節慶呢?」此項發問可以

做為「引起動機」,亦可以當成「綜合活動」使用。

(四)、口頭報告

此為訓練學生「說、讀、寫」的能力,透過教師給予的問題,給學生

一段時間進行資料收集與整理,撰寫成為一篇報告,並由學生在課堂上進

行口頭報告。口頭報告在語言學習上是非常重要一環,透過學生的口頭報

告,可以得知學生在「說」上面的能力是否進步,同時也可以確保學生熟

讀報告,而非僅在圖書館或網路找資料後直接剪貼了事。

(五)、文字練習

此為訓練學生「聽、寫」的能力,透過教師給予的問題,如寫字、造

詞、造句,以瞭解學生在聽與寫上的能力。特別要注意的是,文字練習採

兩種模式,一種是隨機型的,一種是準備型的。隨機型的文字練習,範圍

Page 12: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特約專文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10

應鎖定在當課之中,在課堂上隨機直接進行操作;準備型的文字練習,則

至少需於一週前告知學生,範圍則鎖定在曾經上過的課程,範圍以三課為

限的效果最為理想。

上述所提出之五種方式,可同時在一堂課上進行操作,亦可以分開操

作,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教師們也可以發展出自己的一套遊戲式課堂形

成性評量活動,只需把握兩項原則:(一)、形成性評量設計上應包含「聽

說讀寫」,內容上應同時著重語用與文化,以培養學生之語感;(二) 形成

性評量項目上不宜超過六項,以五項最為適合,太多的形成性評量項目,

造成每次進行時均需重新講解規則,會佔用過多的課堂時間。因此建議教

師們將設計完成之形成性評量依「聽說讀寫」分類,以五至六形成性評量

可以包含全部能力為主。在操作約八至十次後,再替換一個同類之形成性

評量,形成僅有一項新形成性評量的狀態;再八至十次操作後,再替換掉

一個舊形成性評量,一方面可以減少學生重新適應新形成性評量的時間,

一方面又能讓課堂隨時保持新意。

五、結語

形成性評量屬於教學效果評量方式的一種。其理論基礎是教學歷程要

和評量歷程相互結合,才能達到改進教學的目的,提高學習效果。

形成性評量是指在教學活動進行當中對於教師的教學及學生的學習

表現的評量。其目的是要提供師生連續性的回饋資料以幫助教師瞭解,在

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成敗的原因。簡單來說,形成性評量具有指引的功能,

指引教師應教學哪些部分,補足哪些內容,也指引學生哪些缺失與不足。

遊戲式課堂形成性評量,可以讓學生在遊戲中進行評量、在遊戲中成

長。對學生而言,不但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效,

透過引起學生興趣的刺激,使得教學訊息被學生吸收,並進入短期記憶裡,

進而成為自己的能力。對教師而言,能夠讓孩子在歡樂遊戲中評量出學習

的程度,並據之做為下一階段教學之參考,能夠達到寓教於樂。只要教師

們花點心思,將形成性評量用遊戲的方式來包裝,即可以得到許多另人驚

嘆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孫志麟(1992), "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的差異", 師友月刊298期。

2. 楊曉菁(2000), "怎樣進行課業評量", 僑委會海外巡迴教師授課資料。

3. 林宜臻(2007), "如何設計形成性評量教學活動",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

處。

Page 13: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特約專文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11

4. Robert L. Linn、M. David Miller (2008)。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in

Teaching

5. 王文中等(2008)。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五南出版社。

6. 張于忻 (2008),“華語文遊戲設計與實務”, 中原華語文學報No.2

7. 張于忻 (2009), “華語文口語表達教學策略研究~以印尼地區華語教師

及華裔青年為例~”, 2009「華語教與學」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 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

8. 孫劍秋(2010)。閱讀評量與寫字教學。五南出版社。

9. 劉唯玉(2010)。國小多元智能評量活動。五南出版社。

10. 洪碧霞等(2010)。呼應能力指標的教學與評量設計。五南出版社。

作者簡介

張于忻助理教授,目前為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專任助理教授、並同時擔任中華文化教育學會理事、Microsoft Office

Master、中華民國電腦技能基金會講座、僑委會海外巡迴講座、台北市成

人教育研習專題講座。曾任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組題及命題

委員、教育部華語文教學人員數位教學能力培訓之課程委員及授課教授、

美國梅山中文學校教師、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兼華語文教學

組組長。自1999年赴海外開始進行華語教學,至今已超過10年。並受邀前

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清邁大學、清邁皇

太后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立命館大學;大陸陝西師範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進行短期講座。同時每年培訓來自印尼、泰國、美國、韓

國、日本之大學教授及中小學華語教師近千人。研究專長領域為語文課程

設計、語文教材編寫、華語文教學、資訊教育、語文教學軟體設計與開發、

詞話學、先秦美學思想等。

近年研究方向:(1).以透過資料庫系統完成對比分析,進行區域型華語

文字詞教學研究之探討,已完成海峽兩岸、日本、韓國之華語文字詞教學

順序研究;(2).運用數位媒體,以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及建構主義為基礎,

進行華語文數位教學遊戲設計及實作之探討,已完成PC Game, On-Line

Game、Community Game之設計實驗。曾執行之國家級計畫案有:華語文

數位教學能力培訓研究(教育部電算中心)、國語文數位教材與評量工具之

研發(教育部國教司)、外籍配偶成人基本教育師資培訓研究(教育部社教

司)、海外華語教師培訓研究(僑委會僑教處學校教育科)、全球華文網

moodle主題式課程研發(僑委會僑教處教學資源科)、華語教師線上培訓(僑

委會僑教處遠距教學科)。連絡方式為[email protected]

Page 14: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泰國慈濟學校華語教師培訓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12

泰國慈濟學校華語教師培訓 泰國清邁慈濟學校華語教師於 2012 年 10 月 4 日、10 月 5 日期間,就學校

華語補充教材編寫等問題,與本中心華語教師進行交流討論,交流內容包括《大

愛華語讀本》編寫歷程與資源分享;零起點程度教材、講義編寫;此外還特別

邀請到擔任遠東圖書公司中文編輯部副主任的傅國忠老師,與老師們分享華語

文教材編寫理論與實務。本刊緣此選錄泰國華語教師交流分享。

泰國慈濟學校華語教師分享

華語教材編寫課程分享 文/ 鄭瑋老師

首要感恩慈大華語中心的老師們

特別於百忙之中抽空出來指導我們進

行教材編寫,也感恩中心特別請遠東華

語教材的主管來為我們授課。每位老師

分享的各個主題都令我滿載而歸,同時

老師們也不吝於分享自己設計的教材

或者講義,讓我們從中學習到更多。

在俊甫老師的大愛華語讀本的編

寫經驗分享中,了解到在編寫教材的過

程中可能會遭遇到的困難,同時也意識

到需要具備長久的堅持及極大的耐心

才能完成一套教材。那時老師的分享,讓我想起大學時與同學製作為畢業

學分之一的華語教材,當時的我們也經歷過不斷地討論、修改,甚至重寫

的過程,更能體會到一套教材的完成是多麼的艱辛。雖然編寫的過程可能

會是艱辛,但是看了老師的讀本分享,也會想為我們學校的孩子們編寫融

入慈濟人文或者靜思語的教材,做為屬於我們學校的教材!

而在紹解老師的分享中,除了認識了一些編寫的理論,也從老師經驗

分享及編寫的講義裡頭知道了可以給零起點、初級的孩子怎麼樣的練習或

者進行什麼樣的課室活動。尤其是課室活動部分,對我而言是常常在準備

課程時最難設計的一個環節,而紹解老師的分享,讓我知道了更多的活動

設計。

最後國忠老師為我們分享了編寫的理論與實務,一邊聆聽老師分享的

理論,一邊與以前所學的相結合,讓自己對教材的編寫又有了更深一層的

認識。除了理論分享,國忠老師也給予編寫實作的指導,藉由與老師的交

流中,除了得到老師的鼓勵也從老師的指導中知曉尚為不足的部分。

△鄭瑋老師期望將來也能編寫一套泰國

慈濟學校專用的人文融入華語教材。

Page 15: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泰國慈濟學校華語教師培訓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13

因為老師們的無私分享,有了這次的交流指導,讓我更知道在教材、

講義的編寫上需要注意什麼部份,以及編寫的過程可能會遇到的事情,著

著實實地上了一課,得到滿滿的收穫。同時也期許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

能將學習到的東西好好地應用其中。

華語教材編寫課程分享 文/ 楊雅惠老師

「年齡不同,玩法就不同。」這是

今年我到清邁慈濟學校任教後最深刻

的體驗。我的教學對象不再是成人,而

是一群身心還在發展階段的少年及兒

童。面對年齡較小的教學對象,班級經

營及少兒的教材與教法,就成了我現階

段最需要精進的功課。因此,很感恩在

學校放寒假返台期間,能回到花蓮慈濟

華語中心充充電。

這一次的培訓課程,一共有三位老

師為我們授課。第一堂課,感恩陳俊甫

老師跟我們分享《大愛華語讀本》的編寫經驗,讓我了解一本教材從零開

始到逐步完成,不能天馬行空的想像,而是需要參考一些現有的研究成果,

如 CCCC兒童華語文測驗分級詞彙及一些華語文能力指標,使教材編寫具

科學性。平日更要多收集各種語言教材,整理與歸納各種可以參考的單元

結構及設計方式,依據教材的屬性思考適用的設計方式。因此,老師也展

示了聽、說、讀寫這四種屬性教材的設計方式及參考書籍,來引發我們更

多的思考及靈感。

第二堂課,感恩朱紹解老師分享「零起點及初級班補充教材的編寫」

及教學示範。至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常說的:「這堂課、這個目標語

我們可以這麼『玩』」,因為要讓學生「玩」,老師的教學活動給學生很多

參與的機會,並且充分利用準備好的教具,用不同的玩法讓學生反覆練習

而不厭倦。因此,老師的課總是不斷地帶給學生的新奇感,讓學生學得有

趣又專注。除此之外,老師還提到在教學現場要多觀察學生的個性及喜好,

作為教材編寫的參考,打造出能引發學生共鳴的教材,以提高學生的學習

興趣。

第三堂課,感恩遠東圖書公司中文編輯部副主任,傅國忠老師專程從

台北到花蓮來為我們上一堂「華語教材編寫理論與實務」的課程。老師首

先提出了幾個問題讓我們思考:

△楊雅惠老師認為能引起學生共鳴的

教材,才能提高學習興趣。

Page 16: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泰國慈濟學校華語教師培訓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14

第一:教華語何不直接用國小國語課本就好了?

第二:找到一本喜歡的教材,何不直接加上需要的語言翻譯就好了?

其實,老師要說的是世界上沒有一本萬能的華語教材可以適用於不同

年齡、國別的學習者。一來年齡不同,學習的方式不同;二則國別不同,

語言的特性不同,學習者的學習難點及學習偏誤不同;三則語言與文化的

對比也不同。因此,老師提到劉珣教授提出的「教材五性」,編寫教材首

應具「針對性」,再則「實用性」、「科學性」、「趣味性」及「系統性」也

要納入考量。由此可見,語言教材的編寫工作是千頭萬緒的,編輯者在編

寫教材時要能解決問題,補足現有教材之不足,完備現存教材之空缺。這

也是目前清邁慈濟學校中文組要努力的新目標,希望能編寫出聽說及讀寫

兩方面的輔助教材來搭配現有的主教材,讓學生的學習可以更紮實。

在此,要說的還是感恩二字,感恩中心提供許多教學資源,也感恩這

趟回花蓮,孝慈主任、各位老師及中心同仁的關照,讓我滿載而歸的不只

是教學智庫,還有許多溫暖。希望孝慈主任、各位老師及中心同仁有機會

也到清邁慈濟學校來,讓我們當一回主人,讓這份情誼長存。

華語教材編寫課程分享 文/ 陳玳瑋老師

雖然,大學所就讀的科系是「應用

華語文」,在校內也曾經擔任一對一實

習的小老師、也曾赴韓國教學實習過,

但畢業後真正當起華語教師後,發現到

無論是在補充教材的設計,或是教學技

巧上面,都有許多需要再進步的地方。

透過十月份的假期,清邁慈濟學校

替我們在慈大華語中心,安排了兩天的

教材培訓課程。這兩天的課程,藉由講

師們的分享,不僅僅讓我了解到編寫一

份教材需要注意到的事情,例如:學生

的學習動機、文化背景等等。因為要考慮的東西很多,所以編寫一份教材

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及心思,這讓我由衷的佩服與感謝那些為我們提供了教

材的編者們。

此外,與老師們討論到泰國學生的學習情況時,老師們也絲毫不吝嗇

的提供了許多學習策略給我們,像是:以鼓勵取代責罵、可以多多觀察學

生的個性並善加利用同儕之間的影響力等等,讓學生能夠更熱衷於華語文

△陳玳瑋老師以耐心引導學生,在人生

道路與學業步步踏實做。

Page 17: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泰國慈濟學校華語教師培訓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15

的學習。利用這些方法,雖然沒有達到一百分的效果,卻讓我在教學上比

上學期更順利且更得心應手許多。

真的很感恩學校替我們安排了這兩天的課程,還有為我們上課的老師

,百忙之中還要抽空與我們分享、討論,還向我們介紹了許多很棒的教學

用書、參考書籍,回到泰國後,用於教學上真的很有幫助。

也期許自己,夠像靜思語:「教育學生必定要有耐心,就如滴水在石

頭上,只要一點一滴持續不斷,再硬的石頭也會吸進水的。」所說的一樣,

多用耐心去教育學生,讓他們一點一滴吸收智慧。

△傅國忠老師講授教材編寫。 △泰國慈濟學校華語老師們分享與交流

編寫教材經驗。

△陳俊甫老師介紹中心的大愛華語讀本。 △朱紹解老師分享零初程度教材編寫。

△泰北華語老師們至中心教材室看教材。

△泰北華語老師正在練習編寫教材講義。

Page 18: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慈濟人文活動分享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16

慈濟人文活動分享 自 2012 年 6 月底起,本中心配合慈濟志業體舉辦之各項人文活動,持續

邀約並鼓勵前來學習華語文的外國朋友共同參與,除學習語文外,並期待能秉

持 證嚴上人創辦本中心的理念,期學員在潛移默化中,能將美善的人文種子

帶回國生根茁壯。在此選錄 2012 年 6 月底至 11 月期間,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

學員所參與之活動簡介,以及學員活動分享。

2012季節班人文活動簡介 ( 6月~ 11月)

文/ 慈濟大學 語言教學中心 行政組

志工服務-慈院慈善義演

2012 夏季班文化活動配合印尼

營隊志工服務活動,2012 年 6 月 30

日帶學員前往慈濟醫院慈善義演,活

動前先與大家說明活動的內容及進

行方式,並利用課餘時間來練習。

抵達醫院練習走位後,中心學員

共選出四位同學來為參與的貴賓們

奉茶點,從拿茶盤的方法、路線、奉

茶點的禮儀一一從頭學起。

下午茶活動一開始,主持的師伯引導在場貴賓及學員們以恭敬的心來

聆聽 證嚴上人開示,接著由學員們來為與會的貴賓們奉上茶點。表演正

式開始,由季節班來自美國、日本、印尼及菲律賓的學員們為大家大來一

首「對不起,我的中文不好」並且用夏威夷樂器 UKULELE 以及鈴鼓來做

伴奏,在歌曲中的間奏,學員們各自用自己的母語來向大家打招呼並自我

介紹,台下的貴賓們也跟著一起大拍子伴奏。活動的最後,由師姑師伯帶

領著學員們搭起祝福橋,配上清唱歌曲,祝福大家健康平安、早日康復。

志工服務-精舍發放

靜思精舍於每月農曆 24號舉辦發放活動,9月份適逢周末,也是中心

開學第一週,在課前說明會向學員們佈達了活動訊息,並向大家介紹發放

的緣由,特邀請中心學員一同前往精舍參與 9月 9 日的志工活動。

抵達精舍,在大殿前向佛菩薩問訊,完成報到後,就開始今天的活動。

由於學員們語言還不是很流利,所以將學員們以華語程度分組搭配方式,

分到各組協助師姑師伯們。

△學員表演「對不起,我的中文不好」歌曲。

Page 19: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慈濟人文活動分享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17

一開始女學員們由美倫老師先

進行精舍導覽活動,學員們表示之前

雖然到過精舍,但是沒有機會像今天

一樣有導覽的介紹。導覽結束後,有

的在廚房裡協助、有些則幫忙挑菜、

洗香料葉、幫忙切菜、撥柚子等等。

在忙碌中時間過得很快,在午齋前學

員們也協助上菜及廚房善後清潔工

作。午齋時,中心的學員們是第一次

在精舍用餐,學員們也說到,用餐時

環境非常安靜,反而更能享受食物的

味道,覺得素食可以做得那麼好吃,

慢慢喜歡上素食,也要慢慢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

用完午齋後,回到大殿像佛菩薩問訊後,全體學員合影留念,為今天

的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中心學員第一次參加精舍發放活動,大家都覺得

這個活動非常有趣也很有意義,希望下次有機會,還可以再參與一次。

送愛到辛巴威 (10月 5日~ 10月 16日)

「姊姊,辛巴威是什麼地方?英

文怎麼說?」連辛巴威都聽不懂的慈

濟大學語言教學中心外籍學員一聽

到辛巴威的小朋友需要幫助,便主動

響應「送愛到辛巴威」活動。

來自美國的李孟修以及印尼的

紀佩妤兩位同學利用課餘時間帶著

電腦及資料到各班宣傳,透過不同語

言的翻譯,好不容易搞清楚辛巴威地

理位置的學員們,一時之間還感受不

到辛巴威小朋友的辛苦,平日較為害羞的海地籍學員李思力,勇敢地用英

文分享自己歷經過大地震的驚恐、世界各地如何幫助海地學童重返校園的

情況,最後還強調大家小小的付出,能產生的幫助的力量是很大的,希望

大家能一起響應。思力的呼應很快引起了善的循環,同學們不僅給予許多

鼓勵的掌聲,更直接開始討論該如何實際響應這次的活動。

10月 5日至 10 月 16 日,活動期間從募款、文具採買、寫祝福卡到將

一份份祝福放進筆袋中,全部由學員們自動自發完成,即使每個人上課的

時間不盡相同,大家仍然以接力的方式,利用課餘時間,合心、和氣、互

愛、協力共同圓滿這次的活動。負責發起的美國籍學員李孟修表示,一開

△學員們協助準備發放活動的午餐水果。

△李孟修學員主動到各班宣傳「送愛到

辛巴威」活動。

Page 20: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慈濟人文活動分享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18

始有點害怕到各班去宣傳,因為不知道大家的反應會是如何,但是看到大

家熱情的響應,他也覺得很感動,沒想到一點點的付出,就能引起這麼大

的迴響;而印尼籍學員紀佩妤表示,一個筆袋裡的文具用品花費不到台幣

50元,每個人出少少的錢,卻可以帶給辛巴威的小朋友很大的幫助,果然

不能小看積少成多的力量。語言教學中心全體師生人數約 30 人,來自台

灣、美國、加拿大、海地、日本、印尼、越南、菲律賓以及蒙古,一共募

集到 60 份筆袋及 36 盒粉蠟筆,在這裡,沒有國籍、宗教與種族的隔閡,

只有無限的祝福及無私的大愛。

福慧紅包製作

一個紅包代表一份祝福。

慈濟大學語言教學中心 19 位師

生於 9 月 12 日晚上齊聚在花蓮靜思

堂前靜思書軒,和慈濟志工一同製作

福慧紅包。

19位師生分別來自台灣、美國、

海地、日本、印尼及菲律賓,在志工

師姑的示範下,雖然不完全明白志工

師姑的中文介紹,但是外籍學員們

「用眼睛聽、用耳朵看」,努力記住

製作福慧紅包的每一個步驟,華語程

度較好的學員有會主動幫忙翻譯,一

時之間英語、日語、印尼語、菲律賓

語在會場不同角落發聲,好不熱鬧。

來自印尼的傅詩慧覺得福慧紅

包很可愛、很有創意,和以往看到的

中國紅包不一樣,而且和同學合心協

力共同完成一件事,感覺很開心;從

紐西蘭回國的龍鳳英老師第一次參

與志工活動,在紅包製作的過程中,慈濟志工細心教導、要求完美,每一

個步驟都能感受到慈濟志工的用心與尊重。

中國新年的習俗之一就是發紅包,一個紅包代表一份祝福,慈濟是一

個大家庭,每年歲末全球慈濟人都能領到 證嚴上人的福慧紅包,紅包內

蘊含 上人對全球慈濟志工的祝福與期許,外籍學員們了解這份用心,也

以歡喜的心情來製作福慧紅包,談笑間,單純祝福的心,不知不覺打破了

國界、宗教與種族的隔閡,而慈濟大學語言教學中心便是這群海外遊子在

台灣的家。

△師姑指導學員們製作福慧紅包。

△包括國際交換生在內的學員們,共同

協助福慧紅包製作。

Page 21: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慈濟人文活動分享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19

季節班學員分享

處處用心的人生

文/ 2012 秋季班學員 許欽媚(菲律賓)

我是菲律賓來的許欽媚,在慈濟

大學語言教學中心學了一個半月的

中文。雖然時間很短,但是我的收穫

很大,感悟很深。這個學期有特別多

的活動,例如中秋節活動、語言交換、

戶外教學、福慧紅包、武術功夫、中

國結等等。除了這些,我每天都會去

慈濟幼兒園當志工,還參加了精神病

院的志工活動,並且在志工早會跟師

公上人分享。在這篇文章中,我要和

大家交流的就是這三個活動的心得。

我選這所學校,不僅僅因為在這裡能

學習中文,更重要的是還有當志工的

機會。

我很喜歡小孩子,因而當我發現

可以在我們學校對面的慈濟幼兒園

當志工時,我非常高興。在花蓮的第

二天,我就去向那裡的園長申請,她

讓我在包容班幫老師們的忙。我下午

有課,所以每天上午去幼兒園。我平

常的工作就是幫孩子們發餐,給他們

擦風油精,扣好校服,還幫他們擦鼻涕,擦屁股,把他們的功課、作業放

在卷宗裡,還會打掃教室和睡房。我表現著對他們的愛和關懷,鼓勵他們

要做更好的孩子。沒多久,他們都親熱地叫我「欽媚姐姐」,還主動地跑

上來抱抱我,讓我每次都充滿了快樂。最後一天,我送給每一個孩子自己

親手做的書籤。那裡的孩子們、老師們都對我很好,我真的感謝他們。

在我看來,幫助別人是最愉快的事情。我認為我們是屬於幸運的人,

應該要更主動地散播我們的愛。我在精神病院當志工,是我第一次接觸精

神病人,他們卻讓我很感動。雖然他們有這種不幸的疾患,可是他們臉上

還帶著溫暖的笑容。我們教他們跳舞和手語,他們一個一個學得很認真。

還有一次,我叫一個奶奶來排隊拿餅乾飲料時,她卻跟我說:「沒關係,

我要照顧她。」「她」指的是旁邊的一位病友。這讓我心裡很震動,沒想

到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會互相關心。看到他們,讓我懂得我們作為正

常的人,更要盡最大的努力,天天帶著笑容和感恩的心對待別人,珍惜我

們的生活,珍惜我們的家庭。

△中為許欽媚學員利用課餘承擔慈濟幼兒園

志工工作。

△左為許欽媚學員與其他學員在慈濟精舍

花園合影。

Page 22: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慈濟人文活動分享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20

我來花蓮最快樂的經驗就是能跟師公上人分享。我分享了我加入慈濟

成為慈青以後,更感悟到孝順和行善是不能等的,要讓這兩個內容體現在

我們生活的每一天。我真的認為只要我們相親相愛互相幫助,一定會有更

祥和的世界。師公上人鼓勵我說:「菲律賓來的欽媚,中文不錯哦。那麼

年輕就懂得幫助別人。要好好珍惜在台灣的時間來學中文。祝福你!」師

公上人說的這些話讓我非常開心,更激勵我要做一個像她一樣的人,心裡

充滿愛,時刻替別人著想。她是我心目中的偶像,真沒想到我長久以來的

願望會變成實實在在的現實。所以我滿心感激語言教學中心給我這個難得

的機會。

最後我還想表達我的感恩:感謝中心的老師們、姐姐們和朋友們對我

的關懷和鼓勵,感謝你們對我的一切幫助。我很高興能認識你們!祝福大

家!

在慈濟的心得

文/ 2012 秋季班學員 李孟修(美國)

自從二月至十一月我在慈濟大

學語言中心學中文後,超越了我來之

前設定的目標,也就是說不僅加強了

我的中文能力,而且更發揮我個人的

潛力。因中心的老師、辦公室的姊姊

與上課的同班同學都非常熱心和友

善。不論是上課或下課,在這種好環

境下,我才能一直有機會可以不斷練

習中文。

我來慈濟大學一共學了三季,每

一個學期都非常有意義,學的東西與

參加的活動都不一樣,甚至一起相處

的朋友也都不一樣。在課堂上老師非

常認真地去了解學生的學習方式,而

用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去配合學生

的需求。老師也常常會介紹一些活動

給我們,例如第一季,我參加了慈濟

舉辦的水懺演繹活動、慈濟大學的靜

思堂浴佛節大典、北昌國小英語課輔

志工、志工早會分享、語言交換、茶

道課、參訪大愛台、當菲律賓與泰國

營隊志工、中國民俗體育課與慈濟手語課。第二季因為天氣不太好,有一

些颱風影響了活動行程,而且大學生都放暑假,活動就比較少,但我還是

△右為李孟修學員與其他學員合力打包

「送愛到辛巴威」的物資。

△左為李孟修學員與其他學員們在靜思

精舍的廚房協助端菜工作。

Page 23: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慈濟人文活動分享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21

有機會參加了花蓮家扶中心的英文家教、花蓮慈濟醫院的慈善義演,此外

還有欣賞 2012 夏戀嘉年華演唱會以及乘坐台東的熱汽球。第三季正逢慈

大開學,校園一熱鬧,活動也跟著多了,譬如:靜思精舍發放志工、中秋

節做月餅活動、宜蘭傳統藝術中心的戶外教學、「送愛到辛巴威」活動、

語言交換活動、中國結活動、慈濟大學系際盃籃球比賽,以及花蓮泛舟與

期末會。

經由參加這些活動,與各式各樣的人們相遇、相處,我才學會了如何

成長。雖然在台灣有其他學習中文的方式與管道,但在慈濟大學度過的這

九個月,我不但把自己的中文能力加強了,而且交了很多好朋友,還更了

解了自己,這些真的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驗。

Studying at Tzu Chi University (以下為李孟修學員書寫的英文原文)

By Glenn Lee

For the past nine months in HuaLien, Taiwan, not only have I exceeded

my goals in studying mandarin, but I have also learned much more about

myself and even exceeded beyond my previously known potential. The

warm-hearted and friendly teachers, staff, and classmates created an

environment that allowed for this growth and also gave me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speaking mandarin in and out of class.

In total I have attended three quarters at the Tzu Chi University Language

Center, each one more meaningful and eventful than the next. Although with

each change in quarter came a change in the group dynamic, each one had its

own special quality that made it unique. The teachers there were always so

focused and helpful and made it their goal to create lessons that would structure

to the student’s learning style, making time flow smoothly in class. Outside of

class, there were exciting events constantly available to attend; for example, I

took part in the Water Repentance Performance, the Buddha Day performance,

English Volunteer Tutoring at Bei Chang Elementary, and concerts in

downtown Hualien. There’s not a lack of things to do with friends either:

sightseeing, sports, rafting, going to the beach, and hot air ballooning to name a

few. I’m also impressed with the list of activities they offered at the Language

center: Tea Ceremony, Traditional Chinese Sports, Sign Language, Kung Fu,

Da Ai TV Station Tour, Hospital Volunteer Performance, Jing Si Abode

Volunteer Day, Chinese Knot Making, and Mid-Autumn Festival. In summary,

I was never bored.

My experience taking part in all these activities and interacting with all

kinds of people allowed me to grow as a person, and even though there are

other options available for learning mandarin in Taiwan, I cherish the time I

had at the Tzu Chi University.

Page 24: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華語文研習活動分享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22

華語文研習活動分享 本中心同仁為充實本質學能,拓展領域視野,於 2012 年 7 月 14 日至 7 月

28 日期間,報名參加由教育部、台師大主辦,本中心協辦「101 年教育部華語

文教學人員數位教學能力培訓課程」進階班。課程內容包括數位教學導論、數

位教學趨勢、華語數位課程開發工具及教學服務運用實務,以及各組實做試

教。在此願藉本中心的慈大華語通訊,與讀者分享研習心得。

華語文數位教學進階班研習分享

文/ 慈濟大學 語言教學中心 劉純如

2012年 7月 14 日(六)

101 年教育部華語文教學人員

數位教學能力培訓課程,本次課程由

教育部主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承辦

,慈濟大學語言教學中心協辦,共有

5次課程,地點於慈濟大學進行,7/14

這天課程是華語教學導論,今天的授

課老師是舒兆民老師,首先舒老師大

略介紹此梯實體課程有哪些課程及

哪些老師講課,以及線上課程內容。

接著進入華語教學導論,舒老師

先談到華語文教學、華語文教學的大

環境、華語文教學的內容,舒老師一

邊講述,一邊分享他本身學語言的經

驗,語言學習上,母語的學習是潛移

默化至潛意識,不易忘失。後天學的

語言如第二語言,久了不用,就會容

易忘記。

現今是一個網路數位時代,網路

也成為語言學習的界面之一,透過數

位線上學中文,也是未來的趨勢走向,

另外舒老師也分享了一些外國學生的作文,大家更了解外國學生在學習中

文時,是如何受到母語牽制母語語邏輯的影響。今天的課程除了舒老師的

講課外,還要現場繳交 6 張 ppt 當作小組作業,舒老師示範了如何完成作

業的流程步驟,並且提供了他的範本讓大家參考。學員分好組別後,每組

討論作業主題及編製作業內容,課程最後還有一些時間,舒老師展示了一

組的作業,讓大家參考。

△舒兆民老師談數位華語教學課程大綱。

△各小組就作業呈現方式進行討論。

Page 25: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華語文研習活動分享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23

2012年 7月 15 日(日)

這天課程是華語數位教學趨勢

與發展、教學策略與活動設計,授課

老師是我們這次課程的導師張于忻

老師。 在數位教學這領域,張老師

用「痛苦萬分」四個字來形容,為什

麼呢?因為這個領域的發展是日新

月異,一直在汰舊換新,所以得常常

更新,才跟得上變化。張老師展示了

他的數位工具:iPad、iPhone,並說

明如何運用這些工具讓教學變得更

有趣。

數位學習的發展,大略上從行動

學習、雲端學習、體感學習。其中雲

端學習一定需要網路。張老師談到華

語教學與數位媒體之間,仍是以教學

為主,數位媒體只是策略之一,因此

華語教學好比虎,搭配數位媒體,則

如虎添翼,千萬不要拿捏失調,以數

位媒體為主,將無法發揮教學效果。

張老師介紹了好多資源與軟體

工具,例如:Flipboard、Dropbox、Movie maker、Classtools、Office online

等。另外張老師還教大家下載 Youtube 影音的小撇步、隨身碟的使用與管

理,以及如何利用 ppt 製作字卡等。今天現學現賣的作業是用 ppt 將不同

的圖片,改編及合成一張圖卡,並將作業上傳至線上系統。課程最後張老

師預告下週要教大家作電子書、ToonDoo,讓學員們非常期待下次的課程。

2012年 7月 21 日(日)

這天課程是華語數位課程開發

工具及教學服務運用實務,由張于忻

老師來授課,張老師教大家製作電子

書。老師展示一些範例作品,然後說

明作業製作步驟,接著一步步帶領大

家操作,操作的過程中,每個人好似

程式設計師般專業,而每個人的電子

書都有不同的特色風格,非常吸引人

,這也讓人不禁聯想到電子書的其他

運用與各種可能性。

△張于忻老師觀摩學員的作品。

△學員操作體驗數位科技產品。

△學員試著操作與練習電子書製作。

Page 26: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華語文研習活動分享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24

完成初階電子書後,張老師繼續

教大家進階版的電子書製作。語言教

學最重要的就是與學生互動,因此張

老師教大家如何製作「互動式教學的

ppt」:按鈕動畫、連結筆順、賓果格。

下午張老師教大家如何用一些

好玩的遊戲程式,修改成華語教學遊

戲,例如火車調派員遊戲程式可以用

來設計句式練習,大富翁遊戲程式可

以用來問題討論。

在張老師的帶領下,今天的我們儼然成為了遊戲程式設計師,每個人

都開發出自己的教學遊戲,雖然大家學習速度較慢,以致課程進度無法前

進,但今天所學到的就已足夠運用在教學輔助上了。

2012年 7月 22 日(日)

今日由李昆璟老師帶領華語數

位課程開發工具及教學服務運用實

務課程。李老師提供了連育仁老師製

作的「懶人包」etools,老師將許多

實用的教學工具、教學資源網址,收

錄在懶人包中,存在隨身碟中隨身帶

著走,對華語教學者非常方便實用。

李老師教大家一些遊戲教學程

事改編運用,還帶著大家一步步結合

數位製作教學內容,例如利用 picpick

將課文轉換成拼音、運用斷詞系統製

作生詞表、運用 Access 全漢字系統

製作生字、運用教育部資源網製作生

字簿等。

再來李老師教大家如何運用全

球華文網平台,開設上傳線上華語教

學課程,在這個平台可以看到全球華

語教師分享的教學資源,還能相互交

流互動。對於海外的華語老師來說,

因為海外的教學資源有限,因此全球

華文網對海外老師可說是挖寶區。下禮拜是最後一堂課,也是驗收成果的

時刻,今天課堂上李老師說明了成果作業的模式,要各組學員將教學內容

結合數位科技,所以大家分好組後,抓緊時間討論教學設計及呈現方式。

△張于忻老師指導學員操作數位軟體。

△李昆璟老師講解雲端系統概念。

△李昆璟老師處理學員操作上的問題。

Page 27: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華語文研習活動分享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25

2012年 7月 28 日(日)

這天課程是華語數位課程最後

一堂課,也是驗收成果的時刻,首先

張老師先說明成果展示的流程,以及

互評表評分,今天成果流程預計上午

11:00 開始進行,除了張老師、李老

師兩位老師現場講評外,全班學員也

會做評分。在開始成果演示之前,各

組都卯起來作最後的準備。

今天一共有 6組進行演示,主題

分別有寄信、中秋節、水果、12 生

肖、草蜢與螞蟻等,每組進行完演示

後,張老師、李老師給予講評,例如

建議 3則影片不宜放在一起,連續播

放,這樣影片會搶掉教學重點。進行

教學時,建議要先做過示範後,再讓

學生操作。關於文化類別的主題,程

度適合華語中階程度以上。ppt 畫面

不要複雜。

各組演示完畢後,進入到結業時

刻,張老師頒發了研習證書給大家,

大家開心拿到證書,紛紛與老師們合

影留念,課程就在拍照與感恩聲中,

畫下圓滿的句點。

△第 4 組正在作最後衝刺準備。

△李昆璟老師正給第 1 組作講評。

△中心同仁順利拿到證書並與老師們合影。

Page 28: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26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

教材教法分享

本中心每週四由主任召集華語教師舉行教學會議,會中教師除報告各班近

況與教學省思,並於會中提出該週所使用之教材教法,與其他老師分享交流。

在此選錄本中心教學組華語教師安排的課室活動,希望各方不吝指導,也歡迎

有志華語教學者與我們一同交流分享。

零起點班教材教法

設計/ 朱紹解老師

活動:部首學習

零起班學生在開始進入課本遠東生活華語第一本的前一週即開課的

第一週是以學習拼音、認識漢字構造、書寫簡易漢字筆劃、基礎日常用語

為主。在認識漢字構造、書寫簡易漢字筆劃時,學生得認識書寫規則及生

活華語第一本,Character Guide 裡的 48個部首。在學習及練習這 48 個部

首時,可利用下面提供的步驟進行。

1) 老師可斟酌學生的接受能力每天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分批來帶領這些部

首,不要一次性的帶完。可將這個學習活動變為每天的點心。對學生

的要求不是要馬上學會怎麼寫,而是讓學生有一個漢字構造的概念,

像是看到帶有「土」這樣的字時,學生能知道這個字是跟「土地」有

關。這樣的認識可以讓學生在未來的認字及記字上能找到適合自己的

學習策略。

2) 進行教學時:a)老師可利用甲骨文的圖片帶領學生認識這些部首,像

「巾」可畫一條裙子上面掛著一條手帕,再把巾這個字畫在該圖片上。

b)另外也可以利用小故事來介紹,像是一棵樹上有三片葉子那就是

「竹」。這樣的帶領可以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就能學會及書寫該部首。

3) 每次帶領完後在練習上可以把自己所畫的圖片做成卡片後,再加上部

首,讓學生完配對遊戲。

4) 在學習驗收上老師可製作學習單(圖片)來驗收學生的學習成果。老

師可斟酌學生的英文能力來決定要不要加英文的註釋。

Page 29: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27

初級班教材教法

設計/ 朱紹解老師

活動:課程總結複習活動

初二班在學完該課時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三冊第二課吃什麼好時,做

了下面的一個課程總複習活動。因為在這樣的課程主題下,學生常做的活

動不外乎分享美食、異國食譜等。下面的活動是以一個較負面的主題來進

行複習的。活動進行的順序是:

1. 老師先與學生一起把一個餐廳的基本條件列出來,像是餐廳位置、

餐廳佈置、服務生、老闆、菜色等。

2. 請學生輪流就白板上所列的項目來分享自己心目中對每項所要求

的完美標準。

3. 在每位學生分享完後,就請其他學生把該名學生所分享的句子裡

的形容詞或其他能換的詞彙都換成反義詞,像是「乾淨」換成「髒」、

「上面」換成「下面」,然後再把改過的句子再說一次。

4. 修改完後,老師可以先分享一則與餐廳有關的、較負面的故事,

像是;一名服務生端的湯太滿時,就順口喝了幾口等。最後請學

生針對白板上所列的項目來分享自己去餐廳時遇到的較負面的經

驗。

5. 學生回家寫自己在教室分享的負面經驗,或是自己吃過的最難吃

的菜,內容需包括菜名、配料、味道、為什麼不喜歡等。

我覺得最難吃的東西是鮪魚,因為它有一個味道,還是它的香味。如果我聞

了,我會覺得膩。然後我也覺得臭豆腐的香味很臭,所以我覺得很難吃。別的東

西,我覺得很難吃的還有青芥末,因為它很辣,也有濃烈的刺鼻味。

(2012 冬季班 印尼籍學員 黃艷莉)

我大學的時候,我跟同學一起去吃飯。我們去吃海鮮跟烤肉。我們點的菜有

烤魚、有烤豬肉跟菜。菜的味道還好,烤豬肉的口味沒什麼特別的。可是烤魚燒

得跟生的一樣。這條魚不可以吃,因為是生的。服務生來拿那條魚去廚房再煮。

服務生再拿來那條魚時,我們看看,還有沒煮熟,還是生的。到第三次時,還是

生的。那時我們已經吃飽了。我們沒有吃那條魚。

(2012 冬季班 菲律賓籍學員 李俊勇)

Page 30: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28

高級班教材教法

設計/ 陳俊甫老師

活動:利用句式組討論主題

高一班目前的進度為《思想與社會》第八課 〈人口結構與人口分布

的變遷趨勢〉,內容提到民國 74年期間面臨的人口成長壓力問題,課文內

容描述雖早已不符現狀,但試寫作結構條理分明,很適合作為學員仿寫,

便在講義中設計以下練習。

老師先於課前選起承轉合明顯的段落,並挑出各段的句式組,並設定

另一相關討論主題(如較符合現況的「少子化」議題);上課時藉由課文

內容提問,使學員觀察作者鋪陳方式,以及句式組的運用;接著以「少子

化」為題,利用以下練習單,口頭引導學員討論,老師此時要扮演引導、

提示的角色,視學員程度,也可配合各段句式組,另外設計問題討論單,

使學員熟悉並運用句式組表達;隨後將學員分成數組,老師協助學員選定

討論主題,並利用練習單句式試著表達自己的看法,並記錄下來;最後則

請各組學員向其他組學員報告組內討論的內容,並作為課後書寫練習。練

習單形式如下:

分析了本文 1-4段的寫作方式後,

我們也可以「有樣學樣」,寫篇以少子化為主題的文章:

起第一段 (描述少子化的現象,目前的現象,預測趨向,可能的影響) (誰)證實了(某國家)目前的出生率(在什麼時間)已到達(什麼程

度)? 根據…的預估,到…(時候),…可能就會…。 對於…來說,…的現象所牽連到的範圍…,的確是一個…的問題。

承第二段 (政府與社會各階層的對應方式,目前成效如何)

…使得…面臨了更…的考驗。 雖然說…,但是…,一直沒能…。

轉第三段(目前因應少子化政策與相關措施成效不彰的問題所在)

…沒有減輕,問題的癥結在那裡呢?經過深入探討以後發現,主要還是因為…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

短期之內也許能使…,但是如果要…的話,目前的作法就有點…。

合第四段 (要解決少子化問題,今後應考量的重點與方向)

因此,今後如果要…,…除了…以外,還應該從…著眼,尤其應該注意…。

Page 31: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29

本中心除提供海內外華裔子弟及外籍人士學習華語文的課程,並期望透過

互動交流,培養出大愛與感恩的人文,將大愛灑播至世界每個角落。除一般華

語課程外,另外更精心安排了文化課程與中國節慶活動,及語言交換等活動。

在此選錄 2012 華語季節班學員、語言交換志工、以及本中心華語教師分享。

學員分享

最快樂的學習過程 文/ 2012 秋季班學員 紀佩妤(印尼)

剛決定要來台灣學中文時,許多

人問我: 「為甚麼突然想學中文呢?」

何況那時候我算是已有穩定的生活。

大學畢業之後我就開始工作,當已有

四年過得一樣的生活模式,我想要休

息一段時間,並想利用時間來充實自

己。我認為在這個時代,必須有良好

的外語能力,這樣不但能提高我們的

優勢價值,也對未來工作有不小的幫

助。在印尼越來越多人學華文,小朋

友們從幼兒園都已跟中文接觸。可見學中文已經是全球趨勢了,若我沒跟

著這個潮流的話,恐怕我很快就被淘汰,我想信你也曾經有同樣的想法。

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的人生規劃,所以沒有能阻止我學中文的理由了。

我覺得要學會一種語言的最好方法是必須生活在那國家,這樣我們才

有機會運用在學校學的單字與語法。從該國的歷史、文化、生活習慣等著

手,也是學語言的方式。在慈濟大學語言教學中心學中文是一個好的選擇。

雖然學校在花蓮,我卻喜歡那裡簡簡單單的生活。

我在語言教學中心的時間,就像日曆的一年一樣長,自 2011 年的冬

季班一直到 2012 年的秋季班,每一季都給了我美好的回憶。在這裡我認

識了很多好人,尤其是老師們。他們不但是我們課業的老師,時時建議較

好的學習方式,也樂意當我們的朋友,跟我們談天說笑、一起吃飯等。在

辦公室的姐姐們也都很友善,並且提供不少資訊:從學校規定、簽證到台

灣美食都有。另外也很重要的就是同學們,跟他們一起上課、趕功課、參

加各項活動、出去活動、彼此照顧是讓我回味無窮的回憶。離開慈大語言

教學中心,不代表是我學習中文的終點,但有機會就盡量把學過的生詞與

句法用在生活中的談話,這樣不但對我有好處,也是感恩老師們教導的方

式。你想學中文嗎?歡迎你到花蓮的慈濟大學來!

△右為印尼籍學員紀佩妤利用課餘時間

參加各項慈濟人文活動,豐富生活。

Page 32: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30

中秋節習俗 文/ 2012 秋季班學員 能勢海月(日本)

為了慶祝中秋節,語言中心舉行

做月餅的活動。首先,中心的主任介

紹中秋節的意義,接著教我們做柚子

帽,柚子帽是什麼呢?是利用柚子皮

製作的帽子。先把蒂頭切一點,其次

在接近底部的地方用刀子輕輕切四

刀,然後剝開來。完成後,同學們戴

到自己頭上,都覺得很開心,大家你

看我,我看你,全班哄堂大笑起來。

接著,我們就開始做中秋月餅。月餅的材料有麵粉、奶油和糖漿,將

這些材料混合成麵團。餡有棗泥餡和福圓餡(龍眼餡)兩種。活動開始之前,

龍老師準備好這些材料。我看到做月餅的模型有方形和圓形,材質是木頭

的,用起來很感動。首先,用秤秤麵皮 20克,餡 30克,將麵皮在手上先

搓圓,然後在手心壓平。餡也先在手上搓圓,再將餡包在麵皮裡。接著放

進模型,稍壓平,再從模型裏扣出來。然後放在烤盤,送進烤箱。等烤好,

拿出放涼即可。聽說,放到隔天比較好吃,可是剛剛烤起來也非常好吃。

在台灣中秋節的習俗有哪些?台灣中秋節大家會吃中秋月餅和柚子。

月餅象徵團圓,它成為中秋節的食物,其實是元朝傳下來的。那柚子又有

什麼樣的意義呢?柚子的發音和「佑子」一樣,有吉祥的意義,而且因為

柚子是台灣中秋時盛產的水果,所以和月餅一樣,都成為中秋節的象徵。

在台灣中秋節最大的意義就是「團圓」。我第一次過節台灣的中秋節,

當跟中心的同學們一起做中秋月餅的時候,有種大家團聚在一起的感覺,

很感動。雖然我的中文還說得不太流利,但是大家參加同一活動可以跨越

語言的障礙,大家有說有笑開心極了。

現在在日本已經沒有這樣的中秋節。但是聽說古代的日本人也覺得中

秋節是一個很重要的活動,只是現代慶祝的人不多,樣式也和台灣的不一

樣。日本的中秋節叫「觀月」(日語叫「お月見」),所以在日本中秋節最

重要的事情是拜月和賞月。日本也有一個有關中秋的故事,日本故事的主

角也是兔子,可是牠是搗年糕,不是搗藥。我認為中秋節的習俗原本是從

中國大陸來到日本,後來漸漸演變成現在的樣子。對文化來說,這是經常

有的現象。我做了月餅,研究了中秋節,這都第一次體驗。謝謝老師們,

謝謝同學們,讓我經歷了這麼有趣的事情。

△右二為日籍學員能勢海月與本校國際

交換學生一同參加中秋節慶祝活動。

Page 33: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31

學習萬事萬物之「道」 文/ 2012 秋季班學員 Erin Rose Olioff(加拿大)

我來台灣學中文的目的,最主要

的是想比較深入地學習中國以前的

文化;此外,我也特別想學怎麼用自

然的方法來幫助別人,怎麼練氣功,

用氣功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我也

想練功夫,可是我對表演的功夫沒有

興趣,我想學的是怎麼改變自己,我

想了解我的內在,而不是注意外在。

我想從內在開始變好。

我打算先學差不多九個月的中

文,然後去自然的地方,找一位功夫很實在的老師,我想一邊學習大自然

的智慧,一邊學習功夫,因為我覺得他們之間有很重要的關係。

春天以後,我希望我的中文說得夠好,我就可以去學校外面學習別的

事情。有人可能會想,這是受到電影影響的浪漫想法,我想可能也是。可

是我覺得去自然的地方學功夫比較有效率,因為太極拳還有氣功的練習方

式都是來自於大自然。我對按摩技術有很大的興趣,如果我想幫別人按摩,

一定得先了解自己的身體和心。如果我先了解自己的身體和心,我就可以

幫助別人的問題。如果我不了解我自己,我就沒辦法幫別人。我們全部都

是人類,如果我了解自己,我也會了解別人。我們也都是來自於自然的生

命,如果我真的了解自然,那麼人、動物、植物等生物,我都可以了解。

我覺得如有真的喜愛功夫的老師,他一定會選擇在自然環境中生活。

也許是明年,還是有機會的時候,我想趁還年輕,找一位老師,跟他一起

生活、一起學習。如果他是位很好的老師,不管他教我哪一種功夫,我都

願意學習。如果他用與萬事萬物相通的「道」來教我,不管他教我什麼,

結果都是相同的。

我跟花蓮慈濟醫院的許瑞云醫師一起聊我的打算,他們說語言不是問

題,氣功老師教氣功時說的話很少,很像冥想,沒辦法用言語教怎麼冥想,

如果你想學比較深層的冥想,你得練習冥想,你得有自己的經驗。他們給

我很多的鼓勵,現在我比較有自信了,我覺得明年可以開始,在台灣四處

去探險,尋找我的老師。如果我知道如何運用自己的氣來幫助別人,我就

可以成為很好的按摩師,幫很多人按摩。不只幫助他們的身體健康,也幫

助他們的心靈。

△中為加拿大籍學員 Erin 嚮往且鍾情於

花蓮的好山好水,熱衷學習自然之道。

Page 34: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32

語言交換志工分享

收穫比付出多 文/ 慈濟大學 人類發展學系四年級 何昭吟

這次的語言交換活動,我的夥伴是海地的大男孩,李思力。與李思力

語言交換的期間,除了交換華語和英語之外,我們也分享了彼此國家的歷

史,更讓我感到興奮的是:海地的歷史。從殖民政府使用的法語到海地人

民共通使用的克里奧語(Creole)之發展;從殖民時期的奴隸制度到獨立後的

經濟發展;最後,我們甚至大膽地討

論海地當地的宗教問題等等。其中多

多少少會用到一些專有名詞,如:克

里奧語(Creole)、哥倫布(Colombo)、

天主教(Catholic)、伏都教(又稱巫毒

教 Voodoo)等等,我們除了在紙上

拼音之外,還用繪畫、聯想的方式讓

對方了解自己所要表達的。這是一種

有別於台灣教育的英語學習方法,也

從中學習到很多東西!

很多時候,語言交換的夥伴的人格特質也會一直是我所學習的!李思

力的上進心和開朗笑容感染了我!雖然名義上,我是語言交換「志工」,

但對我來說,李思力這樣的人格特質卻讓我感覺:我收獲得比付出得多!

學習外語的好管道 文/ 慈濟大學 傳播學系三年級 譚家安

在花蓮平常很少有可以說英語

的機會,語言交換志工成了一個很棒

的時機。一開始的想法很簡單,想說

除了可以交外國朋友跟有機會講英

文之外,還可以協助外國朋有在中文

上面的學習。

第一次與 David 見面不免有些

意外,原本預想我的交換夥伴會是一

位學生,沒有想到居然是一位長輩。

討論過後我們決定讓 David 先教我

△左為本校人發系學生何昭吟與海地籍

學員李思力,在相見歡活動進行交流。

△左為本校傳播系學生譚家安與美籍學員

David 交換語言學習心得。

Page 35: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33

一小時的英文,我再教他一小時的中文。David 的訴求很簡單,只要幫他

複習一下平常上課的內容,或是糾正他發音上的錯誤就可以了。David 吃

素,所以可以清楚的在點菜、購買食品時說出他的需求很重要;我的部分

則是練習更標準的英文發音與新聞播報方法,未來在職場上英文主播是個

有興趣的工作,所以現在就可以開始準備了。

五週下來,看到了 David 不斷地進步,這五週我從 David 身上學到

了很多,不論是做事的態度、新鮮知識或是每次練習的英文發音,都讓我

收穫滿滿。David 來台灣之前是在泰國當英文老師,有多年的教學經驗,

並累積了各種的教材,而這些教材對我產生了不少的幫助。每個禮拜的見

面就像是一週一次的英文家教。我非常推薦對於語言學習有興趣或是外語

系的同學可以參與這個語言交換志工活動,實際的練習與對話是最快的進

步方式,相信參與的同學都有了很棒的經驗與收穫。

語言是溝通交流的橋梁 文/ 慈濟大學 醫學資訊研究所 林恩如

這學期很幸運的能夠再次的參

與語言交換活動。這次語言交換對象

為日籍的表廣和先生,由於之前有語

言交換的經驗,這次在語言交換過程

中比較能夠了解學員在學習華語時

可能需要加強練習及說明的地方。

表先生來自日本的岡山,自己平

時對於日本的認識僅限東京、大阪、

福岡及沖繩,這次很開心有機會進一

步的認識日本中國地方的岡山。語言

交換期間除了針對華語及日語部分加以練習外,文化及生活經驗交流,也

為語言交換中討論內容重要的一環。表先生相當喜歡旅行及登山,在與表

先生討論的過程中,不但學習到許多日本相關旅行及登山資訊,更接觸到

台灣平常不熟悉的一些登山訊息,也讓自己重新認識從小生長的台灣。有

時發現自己原以為相當熟悉的內容,但在進一步討論時才發現自己還有許

多不足的地方。每次語言交換,也提供我重新審視並加深相關內容檢索的

機會。語言交換過程中,發覺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然而當語言

並不完全相通時,溝通的意願及想法,往往成為溝通良好與否的重要關鍵。

希望自己能成為有能力作適當溝通並提供有效的資訊的人。

△右為本校醫資所學生林恩如與日籍學員

表廣和在語言交換中重新認識台灣環境。

Page 36: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34

華語教師分享

教學相長中領略人生 文/ 慈濟大學 語言教學中心 林慧玉老師

曾經,腦海裡浮現如是的想法—

如果有機會到慈濟大學教書,那真是

我的福報!就這麼隨著時間的流,輾

轉著在一次因緣際會下,我如願以償

地來到了慈濟大學語言教學中心。

在 2012 年秋季班的課程中,我

主要負責中三班的課程以及初二班

的會話課。課堂中除了主要以教授華

語文為主之外,也會適時地依課文內

容需要搜尋相關的文章或資料,作為

教學之輔助教材,同時亦可導入文化教學之部分;偶爾也會視同學們的討

論情況,適度地帶入一些靜思語或慈濟的人文精神,讓同學們透過文字或

故事的實例分享,更進一步了解該文字、詞語或句子之涵義或使用情境,

並強化其學習印象。

課堂中,學生們認真的學習態度、專注的神情以及對老師的尊敬等種

種行為舉止,再再地讓我為之驚豔且印象鮮明!除此之外,下課時,當我

在辦公室埋首於備課的同時,其他的學生偶爾也會湊過身或探過頭來,和

我聊聊天問問我一些問題,使我有機會多認識、了解大家。藉由如是的互

動過程,讓我更深刻地感受學生們主動學習中文的動機,以及一股積極求

上進的心,打從心底想要讚美這群學生的感覺不時地油然而生。

至於課後時間,中心每個月都舉辦一次文化活動,以此次的秋季班為

例,九月時應景地舉辦了與中秋節相關地月餅製作活動,十月的武術活動,

以及十一月的中國結等活動。此外,若適逢志工活動,中心同仁們也會齊

心地鼓勵學員們參加,而學員們也都相當積極且主動地表示願意參與,這

份心意是何其難能可貴啊!看到學員們至精舍做志工的照片、和學員們一

起到靜思堂摺福慧紅包的過程、還有聆聽其他學員分享他們到學校以及各

地的所見所聞和心得,那份心裡的感動是難以言喻的!

人家說︰「花蓮這片土地會黏人。」而這裡的學生,更令我難忘,特

別是他們自發地學習動機以及努力把握時機練習中文的態度。除此之外,

他們樂於奉獻與分享的精神亦深植我的記憶中。正所謂「教學相長」,從

他們身上我也領略到許多人生的經歷,感恩大家!

△右為林慧玉老師在華語課引導學員品茗,

體會中國書法的樂趣與奧妙。

Page 37: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外籍人士華語研習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35

生命值得細心品味 文/ 慈濟大學 語言教學中心 龍鳳英老師

這一季我帶高二班還蠻開心的,

因為以前大都教高級程度的學生,我

想應該能駕輕就熟。除了班上同學,

很快就和其他班的學生認識了,這都

是學校餐廳的效應。午餐時,大家會

聚在一起用餐,藉機互相聊天,所以

兩天就熟稔了。記得剛開學沒幾天,

有一天中午和一位美國學生和海地

學生一起吃飯聊天。零起點,一句中

文都不會,但是經過數週之後,這些

學生進步程度真令人刮目相看。

這學期中心除了華語課,還有許多文化體驗與戶外教學。碰到中秋節,

中心安排教做月餅,學生在活動中不但對中秋的習俗有進一步的了解,也

趁機學了不少中文。到宜蘭傳統藝術中心戶外教學,不僅增加同學與同學、

還有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情誼,更重要的是對台灣文化有了深一層的認識。

跟著學生參與慈濟福慧紅包的製作,看到志工教摺疊紅包時的認真態度,

學生們一定能從其中體會到佛菩薩的慈悲,也能感染慈濟的精神。慈濟語

言中心的學生在華語學習上有驚人的表現,除了有非常優秀的資深專任老

師外,這許多的課餘活動對華語教學的實用效益也是一項重要因素。

至於我的班只有兩位同學,一位日本女孩,她的讀寫程度很好;另一

位美國男孩,聽說能力很棒,但正遇到學習動機缺乏的階段。所以我的教

學有兩大問題要解決:如何平衡學生各自所需加強的部分來做整體教學?

以及如何再激起學生學習華語的動機?於是我從開始以為可以駕輕就熟

的放心,到中途嘗試各種方法仍未見起色的憂心,再到最後學生終能有所

轉變而願意敞開心胸學習的開心,其中轉折起伏的過程,讓我體驗了不曾

有過的教學經驗,並學習到在教學上未臻完美之處。想到禪宗這句話「樹

上容易樹下難」,遇到任何問題,去面對它、接受它,必能找出相應的方

法解決它。在面對教學瓶頸之際,我始終堅持一個信念—用心去對待每個

人、每件事,真誠去關懷與溝通。後來得到一些良善的建議,也發現不少

相關的資訊,加上許多善因緣的助力,最後終於有所突破而回到正常。

這是一次教學相長收穫十分的機會,生活即學即問。我用我的方式教

學,用我的方式與學生交流,教亦是學,學亦是教。真正的學問是在交流

中,豐富了彼此的生命!而每一個生命都是那麼值得品味、尊重與學習!

△右為龍鳳英老師引導高級班學員,了解

中國成語含意並運用於生活中。

Page 38: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2012 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36

2012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 本中心於 2012 年 6 月 3 日至 6 月 16 日舉辦「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

對象是 15 至 18 歲,對華語文、慈濟人文有興趣的印尼華裔學生。這次課程共

有 43 位學員與隊輔共聚本中心一同精進。在此特別整理課程簡介、師長期勉、

學員分享,以及本次營隊的人文活動分享。

營隊課程活動簡介

中心於 100 學年度辦理 2012 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以下簡稱印

尼人文營),本次人文營為期 14天,華語課程採密集小班教學,以期提升

華語聽說讀寫的能力;此外並提供豐富的中國文化課程、與參訪活動。在

課程性質上,可分為華語課程與人文課程:

1. 華語課程:在中心人文營規劃中,每週週一至週五上午 9 時至 12

時,皆安排 3小時華語課程,因課時短,各班華語課採密集主題

式教學,以聽說為主,讀寫跟進,以增進學員運用生活華語的能

力,並要求授課主題必須為積極正向、能啟發學員善念者;此外

中心也期望教師多將靜思語、慈濟人文融入華語課程中,引領學

員體會、省思進而有所改變;另因學員普遍年輕,在活動設計上

也更注重活潑性、趣味性,以及充分提供學員發表、創作的空間。

2. 人文課程、活動:中心在每週一至週五下午,以及週六、週日安

排中國文化、慈濟人文活動、與志工服務活動。內容分為三類:

(1) 文化活動:書法、國畫、武術功夫、民俗體育(扯鈴)、京劇

臉譜製作、中國結等、宜蘭傳統藝術中心參訪、原住民博物館參

訪、原住民舞蹈、國樂欣賞、童玩製作。

(2) 慈濟人文活動:志業體參訪(靜思精舍、花蓮靜思堂、慈濟

大學、大愛臺、大捨堂、慈濟關渡人文志業中心)、靜思茶道、真

善美花道、靜思語教學、慈濟手語、慈濟籃球等。

(3) 志工服務活動:花蓮慈濟醫院慈善義演、環保站環保志工、

淨灘活動。

中心相當重視學員們的慈濟人文精神薰陶。學員在短期內所學得的華

語文可能有限,但慈濟人文的美善種子卻可藉此生根茁壯,且在志工體驗

活動中,處處引領學員省思「知福,惜福,再造福」的道理,並期望在營

隊中體會到的經驗、生活,能在日後成為學員不斷向前的助力。

Page 39: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2012 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37

師長期勉

△開營典禮邀請到慈大王本榮校長等多位

師長親臨指導,並給予學員們關懷勉勵。

△參加開營典禮師長們與營隊總領隊、

隊輔合影留念。

2012年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於6月25日下午三時舉行開營典禮;

7 月 5 日下午四時舉行圓緣結業典禮。本中心李孝慈主任特別邀請到本校

王本榮校長、賴凔海副校長、林聖傑學務長;慈濟基金會教育志業發展處

張芙美校長、楊月鳳校長、嚴玉真校長等貴賓蒞臨指導。以下為師長給學

員們的叮嚀與期勉。

慈濟大學 王本榮校長

印尼與台灣有很深的歷史淵源。慈濟有機會與印尼結緣,是從紅溪河

開始。印尼的華裔人士相當勤奮,因此在當地無論政治、經濟各方面都有

相當的主導地位。自印尼排華運動以來,慈濟全面啟動紅溪河的疏通計畫,

以及大愛村規劃發展計畫,徹底改變了印尼人對華僑的觀感,有很多華裔

的企業家,都是非常發心投入,他們也發現,當他們付出更多時,獲得的

也越多。所謂捨得就是「能捨能得,無捨也無得。」目前由於中國在世界

上的快速崛起,華語文也成為世界上領導的語言之一。各位有機會來到充

滿慈濟人文的慈濟大學語言教學中心學習,應該珍惜這個機會。去年的學

員有一位考上我們醫學系,也很歡迎各位到慈濟大學來。印尼是全世界最

大的穆斯林國家,可是今年九月印尼也將會有全世界最大的靜思堂落成啟

用,若大家到慈濟大學來讀書,相信將來回國後有更好的機會來貢獻自己

的能力,在當地社區、華人社群甚至在印尼發光發熱。日後若有機會,慈

大也會媒合當地的企業家提供獎學金,讓大家到慈大來就讀,回國後進入

當地志業體、慈濟師兄姊的企業服務。期待大家「腳踏實地」、「活在當下」,

過得充實愉快。

慈濟大學 賴滄海副校長

參加華語人文遊學營有三個目的,第一個當然要學華語,但學習華語

的地方到處都有,為什麼要到花蓮來?就是除了學習華語以外,也學習人

文,而除了學習人文以外,還要「遊學」,慈濟有中、小學與大學,同學

也可以利用短短的機會,到中學去瞭解學習情況。去年的遊學營已經有同

Page 40: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2012 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38

學順利進入我們醫學系,當然也很歡迎各位,除了達成「華語、人文、遊

學」三項目的外,也能利用機會瞭解慈濟大學,看是否有適合自己的科系,

也很歡迎大家到慈大來。來這裡的體驗,也將成為寶貴的成長經驗。

慈濟大學 林聖傑學務長

圓緣代表歷經一個階段性的學習,經過這個學習以後,會認識更多,

也學習到生活上的適應。在花蓮這個慈濟的心靈故鄉研習,應該是收穫豐

富。人文的學習不是課程過後就結束,而是需要在人生中不斷精進,這段

精進的路程都是學習。看到月圓,也許會想到家鄉的親人,這也是我們人

生不斷經歷的過程,月圓以後月缺,月缺之後又是月圓,這也提醒我們應

不斷持續人文的學習與精進。希望大家將在此學習到的,帶回去與同年齡

的朋友分享。在日後生活、課業中,人文也將不斷伴隨著你,這是生命中

最美好的部分。也希望將來有緣與大家在慈濟校園裡相遇。

印尼人文營總領隊 楊美蓉師姊

首先很感恩語言教學中心的孝慈主任與同仁給我們的鼓勵,讓我們有

因緣成行。這次課程除了華語、人文、遊學,也安排大家到慈大參訪。其

實在中國也有很多中文學校,為什麼印尼的家長這麼信任,願意把孩子送

到慈濟?就是因為認同慈濟與人文,藉此可讓家長、孩子瞭解慈大有哪些

科系,儘早訂定目標。也藉此讓學生更瞭解慈濟文化。希望明年能邀集更

多的家長、孩子共同參與。

我們的課程緊湊,讓同學上到很多課程。課程圓滿結束有賴大家配合,

就如師公上人說,要完成一件事,需要你我他大家配合,並不是你我他大

家的成見。中心老師用心設計課程,感恩我們的工作團隊以愛自己子女、

弟妹的心來陪伴孩子。我非常以今年的孩子們為榮。兩個禮拜讓孩子回去

之後更想好好學中文。部分學員在學過慈濟人文禮儀之後,連用餐、洗碗

都十分注意,大家都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去。我希望這兩個禮拜成為他們生

活中最美好的回憶。感恩!

慈濟大學語言教學中心 李孝慈主任

很感恩楊美蓉師姑連續三年帶隊回來。印尼的孩子在慈濟大學求學歷

程與學習態度上都有口皆碑,甚至在我們中心學習華語時,也能帶動其他

國家學員一同茹素,也加入水懺演繹,一起聆聽上人開示,實在難得。上

人也告訴我們:「教育不能等。」教聯會的師長曾說:「只要有一個人願意

加入教聯會,我們都願意為他敞開大門開課。」同樣在人文營,我們也自

我期勉,只要有一個孩子來到慈濟,只要有一位家長願意將孩子送到慈濟

來,我們都很願意、努力地提供相關服務給各位。希望可以將種子埋在學

員的心中。在人文課程部分,這次也特別使用口譯機,希望能克服言語隔

閡,讓孩子將人文帶回印尼去與大家分享。

Page 41: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2012 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39

慈濟大學語言教學中心 陳姿文老師

這是我第一次帶營隊的老師,因此剛開始準備時相當緊張,非常感謝

中心老師們給我們非常多指導、協助與鼓勵。中心也對我們非常信任,完

全把營隊孩子們交給我們帶,所以我非常感謝。在華語中心工作,非常特

別的一點是同仁間的關係好像一家人一樣,讓我覺得非常溫暖。也很感謝

勇氣班的同學們,在每天充實緊湊的人文活動之餘,還得早起學習三小時

的華語課程。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考試成績好壞,是自己有沒有想學的心,

那麼接下來的人生想學什麼都可以學得很好。並希望大家珍惜每一次學習

的機會,珍惜身邊每一個人,我們每個人相遇是很特別的緣分,也很感恩

林昕儀老師互相分享教學經驗。不管教學也好,做人也好,最難的是貼近

人的心。在教學過程中,我學會放下過去的知見,不斷調整自己。

慈濟大學語言教學中心 林昕儀老師

首先感謝慈大語言教學中心提供寶貴的實習機會,也很感恩中心相信

我們,讓我們全權負責一個班級。在這裡深刻體會到,營隊的華語課與學

校的華語課是不同的,必須自己備課、準備教材,但也從中學到在學校學

不到的東西。在此感謝中心的老師總是親切地伸出援手,主任也會關懷我

們,讓我們覺得很溫暖。語言中心雖然不大,但每位同仁都表現出慈濟慈

愛的精神,讓我覺得非常溫暖。也很感恩毅力班的同學,在繁忙的活動之

餘還是努力學習華語,看了大家的作業分享,也讓我更了解大家。承擔班

上各項工作的同學,也都認真盡職,下課時也會感恩老師。真心希望大家

從短短兩個星期學到東西,那麼無論老師再累都是值得的。

△賴滄海副校長頒發感謝狀給營隊華語教師。

△慈濟大學、教發處師長蒞臨指導。

△楊美蓉師姊致贈結緣品給與會師長們。

△印尼總領隊楊美蓉師姊介紹印尼隊輔。

Page 42: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2012 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40

學員分享

△學員們在圓緣結業典禮上與貴賓合影。

△學員在感恩晚會時盡心呈現各項節目。

江垈璉同學(印尼)

我在這裡很開心,因為我認識了很多朋友,也學了很多東西。這是我

第一次來台灣,也是第一次參加營隊。剛開始,我想來台灣不好玩,所以

我哭了,我不想來。在印尼簡報的時候,我想取消我的機票。但是美蓉師

姑一直鼓勵我來。她跟我說:台灣很好。最後我就來了。來了以後我有了

很多快樂的時光。雖然我不喜歡這裡的食物,可是這裡很好。明年我要再

來,但是我已經跟爸爸說過我以後不要再去台灣了。所以明年我不知道,

我要不要來。我想兩個星期不夠,我想延後,可是我更想回家。好了,我

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翁嘉鴻同學(印尼)

我要跟大家分享我在這裡的點點滴滴。我想跟大家說,我想留在這裡,

因為我想學中文,也想跟新朋友一起玩。我在這裡很開心。這裡的人很好。

我學了很多東西。我特別喜歡書法、茶道課、環保站志工、醫院志工。我

印象最深刻的是大體老師。我覺得要做一個大體老師不容易,所以我很佩

服他們、尊敬他們。來台灣以前,我的足球隊要在七月二十四號的參加比

賽,為了來台灣,我放棄了參加足球比賽的機會。我來了這裡以後,我覺

得我來對了。

Chen Jun Sen同學(印尼)

上個星期二我和慈濟的朋友和師姑、美麗姊姊一起坐公車去花蓮的大

愛電視台,那裡有很多東西。有人在攝影,有人控制聲音系統,有人在做

電視節目。我覺得他們的工作很好也很難,我有幾個朋友都想當做電視節

目的人。在印尼的時候,我沒去過那裡的大愛電視台,但是我看過大愛的

電視節目。我覺得他們的節目很好,教了我們很多要幫忙別人的事,是最

好的電視節目。

星期四下午我們學了慈濟手語,我們學怎麼用手語唱歌。因為學了手

語以後,我可以讓不能說話的人知道我說什麼,所以我想學手語。我以前

沒有學過手語,我覺得手語非常有趣,我很喜歡這個課。

Page 43: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2012 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41

星期天早上,我們全部的人一起到精舍走走。因為我們早上六點要去

精舍,所以我們五點三十分就起床,所以有一點累。我們在那裡聽師父說

話的時候,我因為太累了,不小心聽到打瞌睡。聽完以後,我們吃師父幫

我們準備的點心,非常好吃。吃完點心,我們休息一下以後就到處走走看

看。我們看到了草、茶壺、田、還有很多東西。田上面有很多的菜,我採

了很多。吃完中餐、休息一下後,我們就一起到鯉魚潭去玩耍。

現在這個營隊快要結束了,在營隊的這幾天,我要感謝很多人。第一

個是王順傑大哥。我感謝他因為他陪我們打球。第二個是隊輔師姑,因為

她們一直照顧我們。我最感謝的人是林老師,因為她每天教我中文。我要

向他們說謝謝,感恩。

Xu Jia Ling 同學(印尼)

上個星期六我們一起去靜思堂,在那裡我們看了上人師公的歷史。下

午我們去慈濟醫院,那裡有很多生病的人。為了要讓生病的人快樂一點,

所以我們準備了一點表演。那一天,有很多人去看我們表演,有師姑、師

伯、病人,還有病人的家人。我們毅力班唱了中文歌「童話」和六首合在

一起的印尼歌,我們也跳舞給病人看。在印尼的時候,我從來沒有做過這

樣的事,我覺得很開心,因為病人看了我們的表演都笑了。看到那些病人,

我了解到每一種疾病對我們的身體都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好

好感謝、愛護我們的身體。

這個星期一下午,我們去當環保志工,這是我第一次做社區服務。現

在的地球和以前的地球很不一樣,到處都有很多垃圾、交通污染,天氣也

比較熱,每一秒都有人死掉。當環保志工的時候,師姑教我們怎麼樣把不

一樣的垃圾丟在各個垃圾桶,要分成「瓶瓶罐罐紙電 1357」。我們要從現

在開始幫我們的地球,我們可以走路、騎腳踏車不開車、節水、省電,還

可以用自己的環保碗筷、不吃肉,這樣我們的地球才會越來越好。

現在這個營隊快要結束了,我很感恩隊輔師姑照顧我們。我們生病的

時候,她們會拿藥給我們吃。我也感恩美麗姊姊照顧我們,帶我們去很多

地方。還有蘇姍姊姊和微婷姊姊,在我們有困難的時候幫助我們。我也謝

謝林昕儀老師,每天很有耐心的教我們中文。謝謝你們,我愛你們。

何佩真同學(印尼)

這是我第一次來台灣,我和我弟弟都來了這次的遊學營。第一天,我

們去參觀大愛台。我們先去了他們的攝影棚當新聞主播,然後那裡的工作

人員帶我們到他們的控制室,教我們怎麼樣操作他們的電腦。那天,回到

慈濟大學後,我們學了一點武術,我覺得武術有點難,我不太會武術的動

作。第二天,午齋以後,我們先學靜思茶道。我們學了怎樣泡茶給客人們

喝。然後,我們學花道。插花不太難,但是我一點兒也不想學。我們還學

到了手語和中國結。學手語時,我們的手要一直動,我覺得這些動作不會

太難。學中國結的時候,我們做了一個手環,我覺得中國結非常難做,我

弟弟做得比我還要好。

Page 44: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2012 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42

6月 29日,我們學到了書畫和慈濟籃球。書畫課裡,我們做了一把扇

子,我們在扇子上畫圖。書畫課後,我們學慈濟籃球,我們一直帶著球跑

來跑去,真的非常累。6月 30 號,我們到靜思堂學了慈濟的歷史,下午我

們到醫院慈善義演。

7 月 1 號我們去了靜思精舍。我們先聽師公上人說話,之後才開始參

觀這個地方。買了紀念品以後,我們到鯉魚潭去玩。隔天,我們一起去當

環保志工。環保站很髒亂,我還看到一隻蟑螂開心地跑來跑去。我們班負

責把垃圾分類。

這次的遊學營,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大愛台,因為我愛節目設計。我想

感謝師姑、師姊們,他們很照顧我們。我也要感謝老師,教了我們華語。

吳俊陞同學(印尼)

我來花蓮兩個星期,除了學華語,還去了很多地方,學了好多東西。

我去了大愛台當工程師和新聞主播,學了靜思茶道,還去小喜館打慈濟籃

球。星期二到大愛台時,我們分成兩個組:男孩隊和女孩隊。男孩隊先當

技術人員,女孩隊先當新聞主播,之後我們再交換。當新聞主播時,我們

就坐在攝影機前面報新聞;當工程師時,我們進到一個有很多電腦和各種

機器的房間,我們在這裡學習怎麼編輯電視和廣播節目。星期三下午,我

們到茶道教室學靜思茶道。上茶道課時,我們學習用各種各樣的茶具來泡

茶。現在我們知道泡茶時要注意滾水的溫度,還要注意泡茶的時間。我們

喝自己泡的茶時,要記得:心發好願、口說好話、身行好事。

上花道課時,老師讓我們用玫瑰花和一些葉子插了一盆漂亮的花。插

好花以後,我們一起去附近的竹林,把剛才的玫瑰花插在一枝竹子上。我

們在這裡學到植物和大地怎麼合作,把地球變得很美。

星期五下午,我們去小喜館打慈濟籃球。進去小喜館的時候,我看到

很大的籃球場。籃球教練讓我們一隊一隊比賽,看誰得到最多分數。在打

籃球的時候,我學到了合作和鼓勵隊友是很重要的。我們也要學會原諒對

我們不好的人。慈濟籃球非常有趣。

這兩個星期我過得很開心,因為我學到好多東西。我很感謝師姑師伯

們和籃球教練,因為他們教了我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我也非常感謝陳姿文

老師,雖然華語課和繁體字很難,她還是很有耐心,所以我很感恩老師。

△徐振家老師帶學員示範防衛拳術。

△學員專注作畫,一筆一畫都用心。

Page 45: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2012 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43

人文活動分享

大愛臺、慈濟大學參訪

△學習如何當一位專業的攝影師。

△學員體驗當大愛小主播,心情興奮又緊張。

△學員參訪人文教室,聆聽師姊介紹。

△學員以莊嚴肅穆的心境參訪大捨堂。

抵達大愛台東部中心,先透過影片讓學員對大愛台有個粗略的認識,

更了解大愛台成立的意義及成果;接著參訪攝影棚現場。接下來分成男女

兩組,女生組先進入副控室學習當專業的導播及工程師,男生組則先至攝

影棚體驗大愛小主播及攝影師工作,第一次體驗的學員,緊張到 NG 連連,

鬧了許多笑話,不過也為鼓起勇氣上台的學員感到光榮,許多第一次到電

視台參訪的學員,還說長大想去印尼的大愛台工作呢!

本校國際事務中心、人文處協助慈大參訪活動。國際事務中心楊組長

別邀請兩位慈大的國際學生以印尼話為學員介紹慈濟大學各個科系,同時

介紹針對國際學生所規畫的各類辦法及獎學金申請方式等實用的資訊,並

分享在慈濟大學的學習經驗,期望在場的學員未來也能成為慈濟大學的新

鮮人。最後則是由慈濟大學人文處郭羿彣師姊介紹慈濟大學課程設計中極

具人文特色的「無語良師」。首先羿彣師姊帶領學員觀賞「無語良師」中

英文版影片,藉由影片讓學員們了解慈濟特有的醫學人文,也讓學員體會

大體老師捐出大體的無私無我精神。

Page 46: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2012 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44

人文活動分享

靜思茶道、真善美花道

△課前靜心,緩和浮躁的心情。

△學員練習自己行茶。

△學員完成花道作品後,合十禮佛。

△普師父引導學員發好願說好話。

靜思茶道邀請到慮雅老師來為學員們上課。老師請大家閉上眼睛,

配上柔和的音樂,來緩和浮躁的心,接著老師示範行茶的動作,結束後,

老師先問問大家對於茶道了解多少,再向大家介紹茶的歷史,茶道的發

源地是中國,並且距離現今已經有五千年的歷史了。靜思茶道,靜是青

山無所爭,思是福田用心耕。除介紹茶具,也藉由行茶動作來提醒大家

做人處事之道與奉茶禮儀,在品茶時,以「心發好願、口說好話、身行

好事」三好來品茶。

真善美花道上課前由普師父帶領大家一同向佛陀問訊行禮,然後正

式開始課程,首先普師父向大家簡單介紹真善美花道,以及真善美花道

如何在教育志業體實行,透過影片帶大家更進一步了解真善美花道的精

神意涵,並傳達上人理念。這次的插花主題是「慈悲喜捨」,普師父向同

學們講解如何藉由花材來體現「慈悲喜捨」,當學員們一步一步完成作

品,普師父帶領大家至竹林中,與大自然互動,並且引導大家一同發好

願,祝福天下無災難。回到花道教室,普師父送給大家每人一本靜思小

語的口袋書,並請種子老師帶大家分享靜思語語錄。

Page 47: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2012 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45

人文活動分享

靜思堂參訪

△學員聽師姑介紹師公的恩師行誼。

△學員備參訪靜思堂。

△學員發願「讓愛傳出去」。

△學員認真真聽師姑介紹慈濟志業。

在這一次參訪中,有一位很慈愛的師姑為學員們介紹和講解,師姑

先讓全部的學生們走到靜思堂的蓮花池,然後就讓學生在蓮花池中找看

看有沒有其他的生物,然後就有學生看到青蛙,不止有一隻還有很多隻,

有的在水中,有的在蓮花葉上,於是師姑就開始講解說因為眾生皆平等,

所以在慈濟的蓮花池中,不止有蓮花池,也有很多的生物。

之後走到銅門,銅門上雕刻為什麼師公上人要出家的源由,講到這

裡時,每位學員都靜下心來聽師姑介紹。師姑說,師公上人是因為她的

父親生病去世之後,就感到人生實在無常,所以師公上人就發願出家了,

為了可以幫助更多受苦的人們,所以師公上人設立了慈濟醫院,建立了

醫院之後,師公上人為了可以有更多的人能夠從小就開始學習慈濟人文

和行善,且因為醫院也需要醫師,所以就成立了慈小、慈中、慈濟技術

學院和慈濟大學,培育人才。師姑還介紹了上人在出家面臨的種種困難,

學員們聽得很用心,師公出家之後一直是自給自足。師姑還介紹了慈濟

在全球救災的事蹟,以及慈濟醫師的仁心仁術。在這一次參訪中,學生

們對慈濟有更深一層的了解,還有學員說:「慈濟是難民們的一顆大樹」。

Page 48: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2012 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46

人文活動分享

花蓮慈濟醫院義演

△學員彩排準備為來賓奉茶食。

△學員邀請貴賓上台同樂。

△體會證嚴上人年輕時修行的克難精神。

△義演結束後於靜思堂前合照。

下午茶活動一開始,主持師伯引導在場貴賓以恭敬的心聆聽 上人開

示,緊接著我們的學員穿著顯眼的印尼傳統服飾,在大家的注目下,端

著茶點,緩緩進場,以恭敬的心,將茶點奉上,待各桌接待師姑將茶點

分給每位貴賓後,學員們以優雅的姿態,整齊離場。

第一個登場的節目是「美麗晨曦」,學員們手戴鈴鐺、身穿印尼傳統

服飾,跟著美麗晨曦歌曲的節奏跳舞。第一次跳完後,學員們便邀請台

下的貴賓及師姑師伯上台同樂,彷彿暫時忘卻的身體了病痛及內心的煩

惱。接著登場的是「童話」音樂劇,伴著歌曲,學員們透過戲劇演出展

現表演天份,溫馨的音樂劇甫一結束,突然轉成可愛的印尼童謠組曲,

包括「我愛所有的人」、「我有五個氣球」、「爬山」、「壁虎抓蚊子」、「彩

虹」、「再見」六首歌曲,逗趣的演出,台灣的貴賓雖然聽不懂,卻也能

感受到童趣。最後由勇氣班帶來上課學到的中文歌「繼續奔跑」,曲中充

滿鼓舞的氣氛。最後學員們和師姑師伯合力搭起祝福橋,在病患穿過滿

載祝福的祝福橋的同時,今天的演出也畫下了完美的句點。離開醫院後,

前往道侶廣場合照,還去小木屋體驗 上人年輕時修行的克難精神。

Page 49: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2012 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47

人文活動分享

靜思精舍巡禮、精舍志工

△隊輔以印尼文翻譯給學員聽。

△學員都是第一次看到蠟燭製作的過程。

△穿越菜園也是學員們的新體驗。

△學員在靜思精舍大殿前大合照。

一到精舍,學員們在師伯們的協助下,依序進入感恩堂就座,戴上

口譯機,靜靜地觀看今天的影片,並長跪祈禱,靜候今天志工早會的開

始。這次營隊有兩位學員上台心得分享,第一位上台的陳俊宏同學分享

這週上的課程,有茶道、花道等,其中他最喜歡慈濟藍球,在師伯的引

導下,他學習到打籃球是需要團隊合作的;另一位上台的黃倩宜同學分

享說,這是她第二次參加營隊,很多課都和去年不一樣,她去了小木屋,

看到 上人以前修行的環境這麼克難,爸爸媽媽給她很好的環境,應該要

好好珍惜,將來要幫助更多人,主持今天志工早會的 德禪師父也期勉兩

位同學要認真學習,更要感恩父母。

志工早會後,學員們便在德倪師父的帶領下進行精舍巡禮,許多第

一次回到心靈故鄉的學員,透過口譯機傳來師姑的印尼文翻譯,專心聆

聽師父述說精舍從無到有的克難故事,從「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精

舍改建歷史」,到「慈濟大藏經」,也參觀精舍許多地方,包括蠟燭房、

菜園等,師父還讓大家試吃現採的有機肉桂葉,甜甜的滋味,讓大家都

覺得很驚奇。經過今天的巡禮,學員們也對精舍有了另一層次的認識。

Page 50: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2012 印尼華裔青年華語人文營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48

人文活動分享

花蓮慈濟環保站環保志工

△師姑為學員解說資源回收的重要性。

△師姑帶領學員進行慈濟手語活動。

△原本的垃圾堆在學員合心努力下夷為平地。

△印尼學員獻上結緣品給師伯和師姑。

在開始進行垃圾分類活動前,為了讓學生們更加了解資源回收與分

類方式,使活動順利進行,因此花蓮慈濟環保站的師伯和師姑熱心幫學

員們上課。師姑先解說為什麼上人要我們做環保,那是因為現在的地球

環境逐漸暖化,還有人類們為了方便所使用的免洗碗和免洗筷,是多麼

不衛生,並且造成森林砍伐和嚴重的水汙染,此外人們所吃的牛肉也是

造成地球生病的原因之一,牛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相當可怕的溫室氣

體,我們要吃素,才能改善地球環境與氣候。再來是講解垃圾分類,分

十大種類:「瓶、瓶、罐、罐、紙、1、3、5、7」。最後師姑還教學生們

比慈濟手語。講解結束之後,就要開始實作了,師伯耐心向學員說明,

紙類、瓶類、罐類擺放的地方,說明結束,學員們就開始動手。

原本堆積如山的垃圾,一點一點被學員們慢慢分類出來,當學員拿

到一個他們沒有分類過的資源,就會請教師伯師姑。雖然垃圾味道不太

好聞,但學員們一句怨言都沒有,還是彎腰親自動手做,對他們來說,

這是第一次體驗,而且是做對自然環境有益的事,相信回國之後,學員

們會更用心善用資源,處處留意不浪費能源。

Page 51: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第 21 期華語文師資培訓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49

第 21期華語文師資培訓班 為了因應華語學習熱潮,培養優質華語文專業教師,以及有興趣參與編輯

具有慈濟人文內涵的靜思語華語教材之人才,本中心定期於花蓮、台北兩地舉

辦華語文師資培訓班,除了一般華語理論與教學實務課程,另外安排慈濟志業

體參訪、靜思茶道、慈濟花道、慈濟手語、靜思語教學等人文課程。在此簡介

本中心第 21 期華語文師資培訓班(花蓮班)課程剪影,並選錄學員分享。

課程剪影 紀錄/ 慈濟大學 語言教學中心 劉純如

華語語言學

何昆益老師首先談語言基本觀

念、起源問題、語言特徵、語言定

義,以此範疇進一步探討。接著談

漢語發展分期,及漢語語言學特點:

如漢宇主要以單音節為基本單位;

也談到臺灣國語特點。談到語音時,

老師介紹語音基本觀念、發音語音

學;語法方面則介紹漢語語法特性;

談到語義時,老師帶大家了解語義

基本單位、語義語境關係等觀念。

△何昆益老師介紹漢語發展分期。

華語語音學

李正芬老師帶領學員認識華語

語音系統,也就是聲韻調,從聲母

開始認識注音符號的分類、發音注

音事項及認識發音器官,發音時去

感受用到哪些器官部位。在元音方

面,透過舌面元音舌位圖來介紹元

音的發音,注意發音三大原則,可

作為正音的基礎:舌位高低、舌頭

前後、脣形圓展。而韻母的種類有

單元音、二合元音、三合元音、聲

隨韻母、捲舌元音、空韻等。聲調

在漢語極為重要,具辨義作用。透

過五度調值了解和與聲調。隨後老

師也談到談到一七八不的聲調變化

,ㄦ化韻、音節結構等語音學觀念。

△李正芬老師講解元音及舌面元音圖。

漢字教學理論與實務

黃沛榮老師談到華語教師的競

爭力,其中漢字教學可作為特色之

一。正體、簡體字目前在全球的學

習,是以簡體字為多數,但台灣華

語老師的優勢,有著正體字的基礎,

在此基礎下學習簡體字是容易的,

Page 52: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第 21 期華語文師資培訓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50

因此漢字雙軌學習、漢字雙軌教學

是臺灣老師的教學競爭力。上課時

主要以三個面向來講課:困境突破、

理論、工具。課程最後老師展示漢

字乾坤網部落格,以及相關工具及

網路資源。

△黃沛榮老師展示一筆成字的絕活。

華語正音與發音教學

趙彥老師先與大家討論北京口

音與標準國語有何不同,還討論了

為何華語老師要有標準口音。關於

教語音的重點,就是要「說話」,不

是「說字」。外國學生發音好不好,

是從老師這裡學來的,除了學會發

音技巧,就是模仿加上不斷練習。

△趙彥老師用口腔模型說明發音技巧。

漢語拼音、華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黃桂英老師先介紹及討論各教

學法的優缺點,以及 5C 教學、現

代語言教學原則、任務型教學等主

流教學觀念。老師建議第二語言教

學時要說正確的中文,教學設計時

以 5C 為指標,並要了解中文語言

的特色。進行漢語拼音教學時,黃

老師介紹漢語語音的音節,認識其

它標音系統以及漢語拼音系統。

△右為黃桂英老師與學員討論教學法。

華語教案設計

黃桂英老師說明教案就是為課

程提供實際且可行的藍本。對於教

案的思考與設計,老師提到幾個要

點,如:確定教學的總體目標、訂

定學習目標、本教材所需要的器材、

教學流程、課後作業與學習評估等。

對於新手老師作教案編寫建議:1.

動手作教案 2.整理教學日誌 3.製作

教學大綱 4.集體備課 5.個別備課 6.

建立資料庫 7.作備忘錄。 之後由學

員設計教案並於上臺試教,然後老

師針對各組進行講評。

△各小組學員上台演示教案流程。

Page 53: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第 21 期華語文師資培訓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51

多媒體融入華語教學

連育仁老師分析目前華語教學

市場與機會多在海外。多媒體學習

及教學已是時勢所趨,並介紹了許

多數位工具及教學資源平台,讓學

員實際操作練習。

△連育仁老師指導學員操作工具軟體。

華語實用語法

馮元玫老師強調華語老師學了

語法學之後,在教學時不能直接把

語法學專業用語直接給外國學生,

而要轉化成學生能理解的方式。課

程分為兩天進行,老師在課程中提

到許多常用且重要的語法觀念,諸

如:語法結構的專用語、.詞語的重

疊、實詞與虛詞、處所詞、概詞等。

△馮元玫老師談到語法對教學的重要性。

零起點、初級華語教學與實務

劉秀芝老師分享輔導學生個案

,並藉由問卷幫助大家思考及釐清

基本觀念。接著老師引導學員思考

人類學習方式,利用心智圖來說明

零起點教學時需要知道的面向,並

進行示範教學。初級華語教學時,

老師分析教材及教學重點,並請各

組代表上台簡單說明或演示教材內

容,老師即刻給予提問及指正。

△劉秀枝老師利用環境示範方位詞教學。

中級、高級華語教學與實務

各級華語教學演練

朱文宇老師提到華語教學目標

就是讓外國學生使用華語來溝通。

教學要以目標語、目標短語句式的

操練來設計,以教材為核心,層層

轉進,使學生活學活用,並強化重

點結構的練習。各級華語教學演練

時,老師提點學員如何作好溝通教

學、詞彙教學、語言點教學,句式

教學、定式教學、課文教學、角色

活動教學、無課文的主題教學等。

△左二為朱文宇老師指導學員修改教案。

Page 54: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第 21 期華語文師資培訓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52

學員分享 ─ 綜合分享

與「華語文教學」趣味相遇

文/ 慈濟大學 第 21 期華語文師資培訓班學員 釋徳寅師父

從「華語語言學」出發,大量的

基礎知識向我們襲來,一時間,我們

有點兒國別錯亂,好像到了外國,對

我們日日使用的語言竟然感覺陌生

!莫非這是一堂語言「魔法課」?待

老師一一詳解,解除了魔咒,才發現

我們以為自己都「會」中文,都能運

用自如,原來只是聽慣了、用慣了而

已,對「她」深不可測的內涵之美,

竟是輕易忽略了。

接下來「漢字教學理論與實務」登場。這下又像回歸童年,學習部首、

筆畫、筆順,只不過那握著小手依樣畫葫蘆的大手,由於時代演變、科技

發達,已經能由電腦動畫代替,聽、說、讀、寫,比真人還厲害呢!

「華語正音」與「漢語拼音」課程之後,同學們又成了捲舌的鸚鵡。

因為在台灣說話早已自然加入許多台語語法,並且養成不習慣捲舌的習慣

,但是唸得不準確,拼音和語調就會不精準,為了達成未來教學的使命,

並眼前考試過關的現實處境,同學們再度矯枉過正,卯足了勁兒地捲舌,

一捲到底──「總之任何字都給它捲舌就對了!」實在說,那方法雖然不

對,但「聽覺畫面」肯定是趣味橫生的。

「華語語音學」、「華語文實用語法」以及「多媒體教學」,老師們的功

力一樣是不遑多讓,把每個學生整治得服服貼貼的,快快樂樂地學習,時

間到了還意猶未盡,不想下課呢!

最後的寶藏是「實務教學」,我們一起玩「角色扮演」,一忽兒演學生,

一忽兒演老師。別的同學上台演老師時,台下的人玩得不亦樂乎;換自己

上台時緊張刺激,台下仍然是歡樂暢快。真正的老師在做什麼呢?喝咖啡

!喝咖啡?其實老師是不給我們壓力,讓我們盡情地玩,默默觀察我們的

優缺面,再見縫插針,適當給予修改和建議。

美好的事物總是短暫,結業考試即將到來,課程也將圓滿結束。很開

心在此課程中,認識了一群有趣的老師與同學,我們也運用網路建立了

Facebook社團,以後大家就在那兒多交流交流(流記得唸輕聲)。

感謝慈濟大學語言教學中心開辦此次課程,感恩!

△中為釋徳寅師父專心記錄上課所得。

Page 55: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第 21 期華語文師資培訓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53

傳授正向人格的養成

文/ 慈濟大學 第 21 期華語文師資培訓班學員 葉育修

離開學校已經十年了,重新拿起

書本和筆,真的非常幸運。當然,會

選擇慈濟大學的師訓班,其中ㄧ項重

要的原因,就是能夠將慈濟人文靜思

語教學融入學習中,日後假如有機會

教授中文,最重要還能將 證嚴上人

的教育傳達,多ㄧ點改善人心、多ㄧ

點正向思考,讓人從煩惱中解脫,期

盼社會可以更祥和!

在這ㄧ期的課程安排,可以領受

到這ㄧ門學科真是博大精深,身為華語的母語使用者,不見得了解我們每

天使用的語言。每位來授課的教授,都是在華語教學領域中的達人,用生

命投入教學,ㄧ站上授課的講台,就可以感受到他們除了傳遞知識,更是

燃燒生命的光亮來照亮學生。

其中馮元玫老師的語法課,對我而言是ㄧ門很深的學問。身在台灣,

但從來不知道華語文法原來是這樣可以這樣拆解說明,華語有其深刻的文

化背景,並有其語言上的學理存在。特別是在今日流行次文化,網路發達

的時代,知識不斷的更新,想法不斷的被推翻又創新,而語言也不斷的發

展,年青人更是從網路發明出更多的火星文、流行用語,但是真正華語應

該怎麼說才對,似乎近代的年青人越來越不在意。

學習語言的目的不僅是溝通,正確的語言使人領略文化的清雅且如沐

春風,更能讓人感受到語言使用者的氣質與人文,所以教外籍人士正確的

華語與發音,其實也是傳授著正向人格的養成。在課堂上老師就是學生的

模,老師的身行言語,ㄧ舉ㄧ動都會影響著學生。所以老師傳遞知識之外,

更重要是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接引者,從老師傳授的知識,學生可以進入

語言的殿堂,更可以讓學生了解華語文化的意涵。

黃沛榮老師的漢字教學理論與實務,讓身為華語使用者的我感到汗顏。

自從使用電腦打字以來,我們更減少了書寫中文的機會,有很多字,現在

只會認字,真的要寫,還得仔細想想筆畫是否正確。書寫文字,讓我們更

有深入文化,強化學習之感;藉由書寫每個字型、依循每劃筆順,讓我們

對中國文化有了深刻的連結,更以身為台灣華人為榮。因為我們從小就學

習正體中文,從文字的使用就體會到,我們不因時代演進,或因西風東漸

而遺棄我們的文化背景,只要願意從新書寫與閱讀,我們就能重拾這兩千

多年來的連結。

△左為葉育修學員與其他學員討論教學。

Page 56: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第 21 期華語文師資培訓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54

學習是要不斷的薰習,才能內化成為生命的ㄧ部份,老師們在教授的

過程,相信也是不斷的修正與精進,跟著學生ㄧ起成長。這次師訓班的每

個老師,有幾位是從年青教到白頭,光是看到他們站在講台上全心全意投

入,就讓坐在台下的我們覺得好感動。如黃桂英老師、劉秀芝老師、朱文

宇老師,在這次的課程安排是教導我們如何面對學生、如何安排教案、教

授華語。知道華語知識,還要知道如何教,才能接引外籍學生走入華語世

界;這是跨越不同種族、文化背景的ㄧ門技術,唯有老師全心全意的投入,

全力以赴,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認真學習的重要,在輕鬆的互動中又需要有

交流,才能熟悉語言的運用。

語言是溝通的工具,網路更是新時代溝通的管道,使用 E-Learning

的學習工具,讓學生不用聚在ㄧ同ㄧ處而可進行遠距教學,相對的可以接

觸到更多不同的語言學習族群,如企業界人士學習商務用語,搭上電子平

台即可讓學習快速上手,非常感恩中心安排數位學習課程,開啟另ㄧ個多

媒體教學的道路。相信隨著華語風行,在世界各地會有更多人來學習華語,

而台灣學風自由與網路普及的環境,未來會有更多機會與可能性。

做就對了!

文/ 慈濟大學 第 21 期華語文師資培訓班學員 廣橋雅子

十月二十日慈濟大學華語師資

培訓班報到的第一天,我們從靜思堂

參訪開始了!在其它的華語師資班,

可能沒有機會參觀靜思堂及上慈濟

人文,而且也可以說慈濟人文課程是

慈大華語師資培訓班的特色之一。

要學的內容包含多元,有華語語

言學、漢字教學、發音、拼音理論、

教案設計、文法以及教學實務等。剛

拿到講義時,還認為自己應該可以熬

過未來的兩個半月,但是每週上完滿滿 12 個小時之後,發現躺在沙發上

無法動彈。雖然很累,不過,這些知識都激發我去再度思考我的日語教學。

我領悟到無論教哪一國語言,或是教什麼,都必須要了解學習者的需求與

學後的目的,老師才有辦法提供適當的教學內容這一點。

我自己本身是在台灣長大的日本人。在師資班,幾乎每位老師們在名

單上看到四個字的時候,都非常擔心我是否有能力理解講課內容。其實,

我的中文是就讀台灣高中硬念出來的。因為從小接受日本教育,因此生活

和學習的主要母語都以日文為主;當時一邊聽老師們講述的內容一邊回想

起當初我念中文的時候的困境,也發現來台學華語的外國人真的很幸福。

△左為廣橋雅子學員分享課程學習心得。

Page 57: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第 21 期華語文師資培訓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55

因為現在的華語老師非常活潑,非常有邏輯,教學方式又生動。給這樣的

老師教,學生怎麼會學不好呢?這些活潑老練的老師們,並非一日所訓練

出來。每一位來都是在華語界經驗豐富的名師,光是這一點每週上課我都

非常期待,最喜歡聽老師們的經驗分享和教學方式,既可以學到華語教學

方法,又可以在我的日文教學中應用,真是一舉兩得。

最後,要非常感恩家人讓我每週去上課,並且有這麼好的緣分參加本

次的培訓班認識班上的每一個人,還接觸到慈濟人文課-靜思語教學。當

天慈濟師姑要我們抽一張靜思語卡,我抽到「要用心,不要操心煩心」時,

一瞬間反省了自己這幾個月的忙碌而忽略孩子,或是煩惱不斷擁擠上來讓

自己情緒受影響。上人常說:「做就對了!」,而且要做的對,真的時時刻

刻我們的環境一直都在改變,而地球人已邁進無國界時代了,我真希望可

以把在華語師資班所學到的總有一天在有需要有緣份的地方貢獻出來。我

相信參加慈濟大學的二十一期華語師資培訓班是「做對」的事情了。

學員分享 ─ 華語教學理論課程分享

華語語音學課後感 文/ 慈濟大學 第 21 期華語文師資培訓班學員 曾麗華

曾教過幾個外籍交換學生,一直

對他們的發音很感困惑,更覺得挫折

。總認為只要會注音符號,理應可以

說出標準國語,可是事實不然,怪腔

怪調的發音常讓我為之抓狂,不知如

何去協助矯正,也不知可向誰請教!

終於在退休後,有較完整的時間可以

做自己有興趣的事了,正好慈濟的華

語中心開辦研習課程,那當然得把握

機會學習了!

個人畢業自師範院校,自忖對

「國語語音學」科目應是簡單小事,沒想到在正芬老師一整天六小時課程

下來,大受震憾!原來隨著時光變遷、對象不同、目的不同、學習內容也

迥異於前。因為身為華語老師不僅要面對本身及學生的發音,更要瞭解華

語中基本的輔音、元音的發音原理、說話時的語流音變和華語不同於其他

語言的特徵,才有能力去發覺並解決發音問題,也才能真正的幫助他們。

正芬老師經驗豐富、口條清晰,信手拈來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實例。

內容生動緊湊,僅用板書、講義和大量的實際發音練習,就讓我手忙脚亂,

△曾麗華學員在李正芬老師的語音學課程

中獲益良多。

Page 58: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第 21 期華語文師資培訓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56

唯恐漏了重點!上午三個小時先介紹漢語特徵、音節結構及聲韻調等基本

知識;下午則介紹語流音變,包括連續變調、連音、輕聲及兒化;最後還

特別指導學科的語音學相關考題,並要求大家開口大聲朗讀,強調各發音

器官皆要到位,讓大家在演練中更能體會自己的缺失及如何去改正。老師

也不藏私,傾囊相授了許多實惠的小撇步,例如:在協助外籍人士矯正發

音不清或不準確時,要先辨認問題音是在輔音或元音的哪個特徵有誤,否

則事半功倍,無法達到目的。在準備語音學時,則要先理解發音原理,很

多的規則歸納自口語,要常將理論和實際互相印證;練習時更要感受發音

四大原則(即部位、方法、清濁音及送氣);建議以整篇文章方式來練習音

標聲調等,真是受益匪淺、收穫良多!

正芬老師一再重申:有志投入華語教學者,目前在需求市場上,要面

對許多不同的挑戰!唯有堅持、努力的信念才能成功。這條路雖漫長辛苦,

但老師如明燈,同學是盟友,彼此一定要互相支援照顧,雖有困難卻有指

引方向及遵循依據,內心也不會感到孤單,我想這應該也是華語教學者支

撐下去的最大力量吧!

學員分享 ─ 華語教學實務課程分享

華語教案設計之心靈大補帖 文/ 慈濟大學 第 21 期華語文師資培訓班學員 烏禮蔓可可

我是一位從事英語教學及西班

牙文翻譯的自由工作者,來到慈濟大

學修習華文教學的課程已經有幾週。

下課後的每一天,我總是滿載而歸的

回家。今天,與我們分享華文教學經

驗的是黃桂英老師(Jennifer Huang);

一早見神采奕奕的老師,獨特的服裝

品味襯托出老師典雅的氣質。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自己也常常

花時間寫教案,但是我授課的對象多

為本國人,因此,所準備的教材多為西班牙文及英文相關的教學資源。這

一回,在老師的試教分享當中,看見她過往的教學影帶,十分震撼!震撼

的是老師在教具轉換之間不疾不徐,有條不紊;在與學生互動當中,她總

是嘴角微微的上揚;面帶著微笑,耐心等候學生的答案。即使,答案不正

確,她依舊以輕柔的語氣糾正!藉由影帶及老師的親自授課,我感受到她

在教學上柔軟的身段與智慧的應對。

△烏禮蔓可可學員上台演示教案內容。

Page 59: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第 21 期華語文師資培訓班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57

今天的課程中,老師所講到的教案的思考與設計讓我有很深的省思。

一直以來,我相當注重逐字及逐句的翻譯外語原句給學生聽,學生只是抄

寫,並沒有重複念,甚至因為時間的關係,而沒有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

在課堂上有機會開口。當然,這樣的現象,也是因為一些制度所形成的。

簡單的來說,因為我所任教的眾多補教班講求的是速成的英文學習成果,

身為家長的大家;總希望能在短短幾個月就看出學習成果,於是;很多時

候,我所設計的教案儘管再多元,再有趣,再別出心裁,在在都因為學生

的成績壓力而改變了我的教學節奏!

然而,黃老師今天所提到的訂定教學目標,讓我清楚明白,每一堂課,

身為師長的我們,都應該設定學生的目標單字,目標片語,以及目標句子。

而不是我一個人自顧自的趕進度,滔滔不絕的說!我想,如果我能確實將

教學步調放慢,花較多時間去營造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那麼;學生的

印象會更深刻,也多了很多機會可以學習開口說話!

我有一本書:簡媜,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書裡頭所提及的美國小學老師的形象正如黃老師呈現的教學氛圍如

出一轍!在這位美國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中,有一樣是橡皮擦,它意味著:

Everyone makes mistakes and it is ok!(每個人都會犯錯,沒關係的!)黃

老師強調,學生單獨的錯誤不要拿出來講,而大部分學生共同犯的錯誤則

可以挑出來一起檢討;各別的錯誤個別糾正。這樣的用心,就如同橡皮擦

的意義一樣,老師也貼心的提到,做老師的;往往一不小心就傷了學生的

心,這都是教學上很細枝末微之處,但是黃老師至這麼一叮嚀,我又再度

反省自己的教學;是否,我也曾經忘了去維護學生的尊嚴呢?

教案的設計中,常常需要生字卡,圖片,實物,圖表,錄音機,錄影

機,海報,講義,考卷,作業等等;而老師提及早年沒有電腦時她已在教

授華文,這不禁讓我對老師充滿佩服之情。當年的老師,想必是為了準備

教案而忙得天旋地轉,昏天暗地的吧?畢竟,在異國,不是像台灣有各式

各樣豐富便利的資源。

我期許自己有一天真正進入華文教學的教職領域時,不要忘了這位黃

老師的叮囑:入境隨俗。同時;重視中華文化在華語教學中的文化層面;

讓外國學生亦或是華人子弟在學習華文的同時莫忘大中華的豐富的歷史

與多元的文化。

Page 60: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慈大華語通訊 第 16 期 2012 年 12 月 58

詳情歡迎來電詢問(03) 857-2677 轉 1682

http://www.language.tcu.edu.tw

慈大華語通訊電子版

歡迎至下列網址下載 http://www.language.tcu.edu.tw

Page 61: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Page 62: 第16期慈大華語通訊CLS Newsletter No.16

CLS Newsletter No.16

Center for Language Studies Tzu Chi University

發行單位:慈濟大學 語言教學中心

發行人:王本榮校長

總編輯:李孝慈代理主任

編輯:陳俊甫、朱紹解

美編:劉純如

地址:970 花蓮市介仁街 67 號

電話:03- 857-2677 轉 1681~1683

傳真:03-846-6065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language.tcu.edu.tw

Facebook:www.facebook.com/TzuChi.CLS

感恩所有參與此份刊物的朋友

如欲轉載本刊文章,請洽詢本中心

感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