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8 号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音乐大咖为百岁老师祝寿 荣获大奖光 … ·...

4
2019 年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定于 10 10 日至 13 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上海音协已先 行给每位会员寄出两张入场票尚有一些宣传手册随九月出版的上海音讯寄给部分会员阅看参考请未收到手册的会员谅解上海音协会员联络部本期讯 上海人民广 播电台一级编辑毕志光的 龙吟毕志光音乐文 近日由上海文化出版 社出版著名音乐家赵晓 生在为之作序中说该书 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处 于特殊岗位的一个特殊人 才的特殊历史记录”。 文集由 神州采风 》、 诗意乐韵》、《 简明中国古 代音乐史讲座》、《 宦娘曲越剧剧本四辑组成书以生动形象的笔法 情诗意的文字深入浅出 的意蕴展现了作者数十 年在广播等事业中孜孜以 勤奋创新的累累艺术 成果不仅是作者人生经 历和艺术经历的精彩纪 而且是启示后者的重教案”。 作者是广播人也是 熟稔而杰出的琵琶及二胡 的演奏家然而他却在广 播事业中屡建奇勋获誉 甚多在执笔主创的广播 音乐节目中他陆续获得 上海国际广播音乐 ”、“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 ”、 三项金编钟奖和两 银编钟奖 及一项 委特别奖”。 上海电台 2001 4 月举办了 毕志光广 播音乐节目研讨会 ”;2004 年作者获得第四届上海十 佳新闻工作者奖作者的 随笔及音乐发表汇报笔会版及 报刊作者还曾与广 播业界同仁秦来来合编了越剧剧本 宦娘曲》, 发表2014 年第九期 志上作者文集名为龙吟》, 名于他主创的音乐 专题节目示了作 远大抱负和深厚的人 文情 怀 龙吟传作后人 ”。 切盼 作者 能退 而不 断涌出的锦绣 文字佳作欣甫SHANGHAI MUSICAL NEWS 2019 9 25 3 总第 89 上海音协网址www.shmusic.org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B0048 号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屠巴海 1942 12 月出生于四国家一级 指挥一级作曲家一级演奏家年随父母移 上海音乐老师母亲给了他最早的音乐启 1953 年上音中成10 不到考入 成为第一批学他先学钢琴学大提琴12 在上海文化广场奏了大提琴牧歌》。 入上音本科大三时学院为他举办了大提琴独 奏音乐会16 时他开始音乐创作陆续创作了 器乐小品找窍门》、大提琴独奏曲田野》、小号独 奏曲山歌》、女高独唱席比太阳还60 年代他在上海舞蹈学院任新编长征音乐创作组组1971 被指派担任 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作曲者上音管弦系毕业后任附中教上海 芭蕾舞团管弦队任演奏员曾任上海音乐团团长创作了多作了全 国第一盒立体声盒带 西湖清晨》(),1980 被央视选天气预报背景1986 文化公司合作录了他作曲的 80 器乐作组成》;《紫罗兰系列收有他编的中名曲 120 创作的流水》、《时钟填补国电器乐的空白指挥型管弦录音有 30 CD 一代枭雄》、《太阳河》、《金龙与蜉蝣等电剧创作音乐和主题歌本期讯 8 5 日是誉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作曲的陆钦信老师 左三虚岁百年生日中国人的—— 九不”,的家里来了一特殊的多在 中国乐坛屈指可数的音乐大咖满怀感恩之情给陆先生庆贺百岁寿辰们都是陆先生五六十年在上音 教的时陆先生家里洋溢着喜庆气氛1953 中的现为著名指挥家的陈燮阳 右三1954 中的现为著名作曲家的奚其左二其夫1955 中的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上海音乐家协会陆在左一其夫1957 中的著名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局原常务副局长刘念劬右二以及 1959 中的上 海音乐学院原师蒋维民和郑贤发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及 毕业的陆先生二儿子著名指挥右一陪同母 亲接待前来贺寿位音乐大咖是在音乐园地辛数十年果累累的音乐家是他围坐百岁的陆先生仍像当年的翩翩少和陆先生一起愉快地回忆随先生上 声专的情兴地回忆当年在学习和生 种种陆先生是位音乐大咖早期的音乐启正确的音乐之为他们今灿烂音乐事业 定了坚实基础引路位音乐大咖在陆先生益匪感师恩难忘于是相约同来为陆先生贺寿钦信先生 1920 8 5 日出生于北京父亲陆是政府驻海参崴总领北平俄语修馆校陆先生在 北京大学音乐修班开始学习音乐1937 年春考入上海 师从黄自等名师学习作曲近 10 后一事音 乐教在上海启中和中西1954 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丁善德和作曲邓尔敬的声专课老久又为上音中作曲陆先生执的作曲的主是和其授课方式不是演 业的个别而是以8 10 人的班方式每届 生的生数的作曲科学学习课程由陆先生一人因此陆先生教了多日后在国音乐 陆先生教认真踏实兢兢业业待学 儿女腔热地向知识相互尊敬和爱戴在上音中上教和 1980 退休卞祖善敦智樊祖荫滕永沈旋王久芳王万涛等是上音后期教陈燮阳奚其陆在刘念劬复载林华敦南陈学钱亦 黄允箴蒋维蔡璐西邱悦甘璧华马友道陆建 等是前任附中作曲时期的张国林友加拿的二胡演奏家韶青等是后教陆先生教生的名以看 中有些担任了上音院长副院长家教有些 担任了文化部领导多的是成了名遐迩作曲家和指挥以上陆先生的是不全的记录陆先生教了一些特殊的上音首次受过正规的音乐教的年轻小提琴达宏上音副院长著名小提琴真破格为研而他的乐声都随陆钦信先生他成为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的中国学习 刻苦攻读音乐录音获得五次格莱美陆先生以教他学习到上海徒达 程去陆先生在上音有一批学私下跟陆先 陆先生不分文不收而且认真学从虎敷衍上音钢琴琳就中一位多年来她常常望可敬的陆先生8 4 日上音丁缨本乐吕亦书等 钦信先生了不中人”,是上音名的教功臣陆先生终铭记上音院长贺绿汀关希望 体师生将音乐家摇篮的上音中办嘱咐数十年坚守园地努力贯彻执行绿汀院长的教教出桃李 满天的国之陆先生的教成果不是教胜似8 6 作为在上音1954 3的第一届陆 先生的曾任上音院长知道是陆师百岁大寿又很遗憾前来陆先生是恩师难忘然在我前一些和像如此学习陆先生次开 陆先生教认真细致我们的作 基础。”已届耄耋之年先生的敬之情他请陆先生贺寿之意”,常感家人陆先生的照顾祝愿陆先生 有个幸福”。 位音乐大咖为陆钦信先生庆贺百岁寿辰然简浓浓生情刘念劬钢琴演奏的在陆先生家的钢琴特为母亲》,位音乐大咖对老同母亲的深厚位音乐大咖的生日蛋糕前合留下了经 60 多个春珍贵上音中作曲及陆钦信先生创 辉煌入上音史册位音乐大咖上音领导 明年举办庆贺陆先生百岁寿辰的音乐会出版陆先生上音中作曲科取得成的纪恐怕有陆先生教生的普遍愿靳益延荣获大奖光荣榜 本期讯 9 24 长寿由上海音乐主办上海音乐学院馆承办的90 大寿 会在 喜庆 中举行连波是上海音乐学院也是著 名作曲家和民音乐他创作的 音乐作交响艺术 曲和 众歌 曲等 的一 )。 他有深厚的传音乐化的素养有精的作曲品能出新赋予新的时 代特明个1954 他陆续 获得演音乐奖届全国 ”、全国三新作曲奖第三届中国剧节音乐创作奖了一字的音乐音乐》、《 国乐飘香》、《 曲作曲 获奖编有多本徐丽仙》、《瑞娟》、 尹桂成为 界唱编的连波为上海及演员量身设计的特者的个人风 每每获得家及中曲演员 著名曲演员获得第上海文艺术奖杰出贡献的张静娴著名越剧演员赵志萧雅君安李敏上海师大音乐学院副授刘等到场连波作曲的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到场连波欢度 90 寿辰欣赏 连波己珍藏600 资料300 制品给了 上音连波教授 90 大寿作品演唱会举办 音乐大咖为百岁老师祝寿 中国音协纪念盛中国逝世一周年 本期讯 9 7 日是国著 小提琴中国的日中国音乐家协会于 9 8 日在 北京 音乐 举行了 —— 中国音乐 ”。 多位誉中小提琴台演出了中国生前喜演奏的曲目以及手的 名曲达对中国的敬 意和怀念央歌院院长著名小提 志和中国的子首思奈沉思》, 场纪音乐会 的序曲著名小提琴有才小提琴 台演奏中国的小提琴女儿小提琴演奏了 一月的哀思》、《等四乐曲中国的 怀之情曾师从上音院长著名小提琴业后院任移居挪威挪威钢琴· 应邀回江南拍摄 MV 创意的小提琴协奏曲 》。 华对哥哥盛中国怀有深 厚的挪威赶北京哥哥场音乐 北京舅逝年的音乐会上使用小提琴演奏念她敬的音乐会上关领导对发表怀中国生演奏等多方面活实的录中国 西 1941 出生于重毕业于斯基音乐学院国后在中 团任 国家 小提琴 演奏家 曾与多年作在国举办了奏音乐会遐迩获誉多多在国际上为国家誉的 小提琴家之一他演奏的代小提琴协奏曲 获得中国公司的金曲阳本期讯 2019 动上海年物揭,“坛常青树国家一级指挥全国—— )。 动由中上海委宣传部上海精神文明建委员会办9 23 日上届上海文艺术奖著名作曲家国金钟奖奖得主何占豪著名指挥 上海交响名誉音乐陈燮阳获杰出贡献有上海 音乐学院年教二胡演奏家陆上海民打击首席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吴睿睿上海年文 艺家培养计划”。 9 24 上海总工领导受上级委著名小提琴俞丽人民和国成70 念章本期讯 9 24 上海音乐家协会在上海文艺会 举行了新会员入会海音协乔嘉与今 年上 年新入会的 30 多位会员亲切乔嘉介绍了上海之春国际 音乐节音协 18 委会及音 乐艺术考级的情欢迎新会 入上海音协希望 新会员相互支持帮助新会员也作情纷纷音协是到了的组的一个音乐梦想了上海联巡礼片 和上海音协 2018 巡礼 新会员了解和音协的会后全体与会者会员全家照片音讯地址上海延安西路 00 电话62483323-231 邮编200040 E-mail押music_shanghai@163.com 上海求知印刷厂承印 印数 2000 2019 9 25 · · 服务之窗 夏季还亮着大清早我们近十二到了丹麦饥肠辘辘口袋元没得及丹麦克朗呢我们免费冰淇淋我们感念第二我们建于 988 位于的中名意为殿中的无疑他的记随处甚至绿闪烁是他的路面不时以看石板面刻生的太阳”,外还47 铜质鞋沿方向走去就可生的13 包括就读 救济会办的教会,“火匣看到根据他的话内和人创作的 15 雕塑线3.5 公里心的是相关有中文有的介绍有中文版到一阵鼓声号声一位穿带着穿花花绿绿依稀觉中的人带着奇心我们就跟着队有一个上已经了不原来 些人是演员里都的演出中的事和人在一作了新的编我们了一窄窄低矮他家拐角1905 4 2 生在一个穷鞋匠洗衣妇的家一个包括父母个家二十楼梯窄床柜桌椅说也都还圣克特教有个2 14 里长大18 附带一个小小保留父亲作台作的他的然是鞋匠却多才多艺好读搞坏在他 11 就去父亲大 10 母亲久又年生活很的广场剧已经唤醒了他 剧之嘲讽14 走向 哈根追逐梦想是出生生博明的大大剪纸太阳”,有中文欢迎”。1908 最早的作家博之一8 幅巨壁画斯蒂 根据生的描绘了他的一生里陈列着世界出版 生作洋洋大能找国的出版品写字台皮包按原了他的书人奇的是一圈粗绳他每出行都带着原来行中防火逃18 个展分别陈列着生的手稿照片以及剪纸25 68 7 出国欧洲多第一的作家更斯扎克舒曼德尔梅耶贝等不音乐家舒曼甚至为他的 4 生有一本十分厚重的纪珍藏40 多年行中给他的照片念品中不人的在博的展有一张是照片油画国家画廊国的亨利埃塔 · 松塔德林· 誉为十九纪三夜莺之一典夜莺· 在展中有一酒杯凝结14 年的错失与她事情得生到了哈根 以后说西兰哈根两个19 公里之后75 分钟程就厅塔105.6 更加大气现在的底层是举行地方厅边有台文钟100 误差分之一出得门来一座像引来川流客与方向为一1789 欧洲的序为了线一个业的乐也有有一座中国剧场1843 1875 世前个月生经在中国剧场近的来市他的他得婉拒到现在的地方哈根的新际上是 17 成为航归聚娱乐的地方18 20 67 哈根有个地方的海1913 士伯啤公司各布海的女儿以后十分生了创意雕塑· 各布作了两人也因此而成为些年意的却屡次被甚至炸毁14 到了哈根为了送过演出广写戏剧到处稿尝尽了演员又因习舞蹈演员淘汰的不引起家剧· 慧眼 为他到了国资助每年 400 专门的文 学习他教的不他和他的一家成了1835 诗人等作· 林德生有的不1820 年出生于斯德母亲小学母亲与分手后年仅 22 同居后生有音 却在林德1 她们母女母亲她母亲她移居他处了对老父母得不所幸她常台上自对歌唱一个然的被附家剧的一个芭蕾演员给剧由国家资助学习声演员9 15 时已有名17 成了正式演员1840 年的一然在现了林德名字斯德乎毫知道便 拜访林德接待了他较冷淡”,在日记 :“认识了一个人在精神上生了!。”林德去巴黎入著名歌唱西训练林德形成了真实传神的演1843 林德才第一哈根演出梅耶贝恶魔》。 生才开始生在日记中入情!”他给陪她游玩音乐会林德对他也 温柔坦率林德别的会上林德却举他说:“希望哈根有一个兄弟做我兄弟吗?”深深 在心林德那只酒杯到现 陈列在博生一帮助林德如去林旅行时就向梅耶贝林德成了林德去演出北方的明》, 了在欧洲1847 第为林德强盗》, 生也到了雕塑家为他两人分别1850 德去美国演出两年与指挥钢琴· 结婚林德组建了巴赫合唱团1883 还被 家音乐学院声乐教世界人的心有一些是别人的我们的人获得许进看的诗人往往更加知道那是诗是现。”有人生为什么生未在他 14 丹麦了解情和隐痛化成了中的形象1843 年他夜莺》, 1853 树下》,以看出林德即使在他的是他角依外陪他的4 扇屏时他已经托朋友送图片照片甚至有广等等分成 8 个主风上是一精神之也是他对这世界 后的眷恋灯油慢慢熬尽1875 8 4 11 生在一个的家他的一生留下156 14 50 多传记作后在哈根举行了 1867 12 6 委员会曾授民的集在广场上为他有两位一位是国重的斯蒂成员政府以及界市都来的建致哀后在为他创作的乐曲把灵 柩抬出教西腾森墓生经散步寻地方子们心中!” Bravo! 少起…… 啪啪啪”,头排一位看演出起就欣赏…… 哗哗哗”, 已经借夕阳还能音乐的人现在不…… 一场场意的演出行程过师发来稿出多餐食的文足够间理理实没什么乐评之意玩吧有不业之剩啥就此真正坐下静静已经是家第三轰鸣荡耳畔; 水还齿 ;在博;喉咙 打转……切都8 12 团从上海出爱丁琉森9 3 正好 了一一后时的煎熬两钟就像坐晕机的人锻炼好几关工作人员都被我们的人数告诉们还有一半晚心中名一爱丁空姐特别 待我们我们”,告诉我们堡哪地方行广播里预 我们演出成是音乐的士琉 商铺商铺多中文在目的中场的 牌头一行的中文零零种种是有人的我们到的每一座市都多在学习的中 国人琉森铺买汉板聊 我们随手他说 是他酒店欧洲好几场的 作人员说些中文…… 的个人习惯:的不;的不 拍照受这过程漫步的人擦肩每个空气言飘可又负任务:音乐世界是一种比英语更国际着我 场音乐会有一交响一场为 科维奇的交响》,他场次都 赫玛尼诺交响》,情动 风韵的曲而作为序曲陈其钢 ()是每场音乐会的 了中国现代象艺术西 器的场音乐会的协奏曲部分 由国际三场是和提琴·韦勒夏克b 大提琴协奏曲》;三场是小提琴· · 齐默罗科 菲耶D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后一场钢琴家陆逸轩特的第二十三号钢琴协奏曲》。 演是国家不同选用当影响的曲而演奏多的也是欢迎良宵》。 每场节目是中西共赏的组顿邮》、《 哥论坛报》、《 大报我们而年的乐我们的演出富赋乐评 业的评了我们音乐会的每 我们得的四; 琉森音乐节演出后他的艺术新的橄榄枝; 音乐静静了两个多看演出希望我们留下我们狼阱(Wolf Trap) 音乐节( ) 尼亚(Ravinia) 音乐节( ) 爱丁国际音乐节( 爱丁) BBC 逍遥音乐节( ) 些历史的音乐节我们都是第一次亮我们努力我们背身影庇佑代人的音国际台上的音乐有了多中国人的我们能写能与我们的中国文化出了新的艺术在攀爬的心已经多年出国新奇羡慕已经国的甚至留下乞丐; 旅程中两位事在不如约而至两位事行( ) 过程损伤; 了一个便人员来大; 爱丁大学宿舍向路叔摸出十年前我们淘汰的手 迅猛展的今天想想的将 来我们 会在国 时看 made in China像拿手的; 国的日确实更美; 横扫商铺什么; 是不是也以有业的音乐的有鸟叫蟋蟀 来合唱欣赏音乐在更自悠闲; 琉森音乐节的节目册我们 的音乐会海是不是不会奏音乐家 的个人小提琴齐默三场演出一我们 慰劳他的得的学习酬劳增添大师的敬意我立什么在笔记本的一大师后一场演出礼物画纸:特别的礼物一定在一个特别的地方他不知道的名字也不知道在上他一定 记得是中国人上十月一日了我们吹灭蛋糕上的焟烛:大母亲生日每一位中儿女上海四十生日每一位上(作者为上海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员稿于 2019 9 10 ) 2 0 1 9 暑假在家事有凑巧看到辽宁台在著名的举办的 辽宁民音乐会十个节目中个是钢琴钢琴节目中个由创作编和编钢琴包括四手联弹奏曲独唱大合唱)。 创新的5 3在全部钢琴节目中中国曲4 4笔者作为一名中国钢琴中国曲然而的中国钢琴界有的中国钢琴音乐会有不中国曲甚至象一个也 有的音乐学院包括附小甚至年不不教中国曲不上编中国曲 所周见莫时的演奏的不是他巴赫也不是 他的特的作而是的作肖邦次开音乐会也不巴赫特的作的作年在的一国际钢琴学术会上向俄斯基音乐学院钢琴系请教钢琴外比是多?” :“时期是 7 3 分之分之三十)。 现在的作则占 分之。” 十年代), 笔者在上音中及本 不仅要学要比中国乐曲甚至在毕 业考必须有一的作年代总理一代在已有一音乐学院创办一的中国 音乐学院的创办心是什么中国的钢琴界忘初使》? 家三7 26 了个榜样那就 创新。(个节目中)。 文化。(个节目中乐曲的4 4中国曲)。 的是请了著名的演了传甚广的》。 河山作者为原上海乐团钢琴演 奏员

Transcript of 0048 号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音乐大咖为百岁老师祝寿 荣获大奖光 … ·...

2019

年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定于

10

10

日至

13

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上海音协已先

行给每位会员寄出两张入场票。尚有一些宣传手册,将

随九月出版的《上海音讯》寄给部分会员阅看参考。 敬

请未收到手册的会员谅解。 (上海音协会员联络部)

本期讯 上海人民广

播电台一级编辑毕志光的

《龙吟———毕志光音乐文

集》 近日由上海文化出版

社出版。 著名音乐家赵晓

生在为之作序中说: 该书

“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处

于特殊岗位的一个特殊人

才的特殊历史记录”。

文集由 《神州采风 》、

《诗意乐韵》、《简明中国古

代音乐史讲座》、《宦娘曲》

(越剧剧本)四辑组成。 全

书以生动形象的笔法 ,抒

情诗意的文字, 深入浅出

的意蕴, 展现了作者数十

年在广播等事业中孜孜以

求、 勤奋创新的累累艺术

成果, 不仅是作者人生经

历和艺 术经 历的 精彩 纪

录,而且是启示后者的“厚

重教案”。

作者是广播人, 也是

熟稔而杰出的琵琶及二胡

的演奏家, 然而他却在广

播事业中屡建奇勋, 获誉

甚多。 在执笔主创的广播

音乐节目中, 他陆续获得

了 “上 海国 际 广 播 音 乐

节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

节”、三项“金编钟奖”和两

项 “银编钟奖 ”及一项 “评

委特别奖”。 上海电台

2001

4

月举办了 “毕志光广

播音乐节目研讨会”;

2004

年作者获得第四届上海十

佳新闻工作者奖。 作者的

随笔及音乐类文章, 多次

发表于《文汇报》笔会版及

其他报刊。 作者还曾与广

播业界同仁秦来来合作改

编了越剧剧本 《宦娘曲》,

发表于

2014

年第九期《上

海戏剧》杂志上。

作者文集名为《龙吟》,

固然取名于他主创的音乐

专题节目, 但也预示了作

者远大的抱负和深厚的人

文情怀 。 “龙吟传作后人

师 ”。 切盼作者能退而不

休, 续写不断涌出的锦绣

文字佳作! (欣甫)

SHANGHAI MUSICAL NEWS

2019

9

25

日 第

3

期(总第

89

期) 上海音协网址:

www.shmusic.org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准印证(

B

)第

0048

号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上 海 音 乐 家 协 会 主 办

!!!!!!!!!!!!!!!!!!!!!!!!!!!!!!!!!!"

!!!!!!!!!!!!!!!!!!!!!!!!!!"

!!!!!!!!!!!!!!!!!!!!!!!!!!!!!!!!!!"

!!!!!!!!!!!!!!!!!!!!!!!!!!"

屠巴海

1942

12

月出生于四川,国家一级

指挥家、一级作曲家、一级演奏家。 幼年随父母移

居上海, 任音乐老师的母亲给了他最早的音乐启

蒙教育。

1953

年上音附中成立,他

10

岁不到考入

附中,成为第一批学员。他先学钢琴,后学大提琴,

12

岁在上海文化广场,独奏了大提琴曲《牧歌》。

升入上音本科大三时, 学院为他举办了大提琴独

奏音乐会。

16

岁时他开始音乐创作,陆续创作了

器乐小品《找窍门》、大提琴独奏曲《田野》、小号独

奏曲《山歌》、女高音独唱《毛主席比太阳还明亮》

等。上世纪

60

年代他在上海舞蹈学院任新编舞剧

《长征组歌》音乐创作组组长;

1971

年被指派担任

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要作曲者。

从上音管弦系毕业后任附中教师, 后进上海

芭蕾舞团管弦乐队任演奏员;曾任上海轻音乐团团长。创作了许多作品,录制了全

国第一盒立体声盒带 《西湖的清晨》(合录),

1980

年被央视选为天气预报背景音

乐;

1986

年与台湾文化公司合作录制了他作曲的

80

多首器乐作品,组成《童年系

列》;《紫罗兰系列》收有他编配的中外名曲

120

多首;创作的《流水》、《时钟》专辑

填补了我国电声器乐的空白; 他指挥的大中型管弦乐队录音有

30

多种

CD

和盒

带;他还为《一代枭雄》、《太阳河》、《金龙与蜉蝣》等电视剧创作音乐和主题歌。

本期讯

8

5

日是被誉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作曲科之

母” 的陆钦信老师 (左三) 的虚岁百年生日, 按中国人的习

惯———“做九不做十”,她的家里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众多在

现今中国乐坛屈指可数的音乐大咖,满怀敬仰和感恩之情,来

给陆先生庆贺百岁寿辰。 他们都是陆先生五六十年前在上音

附中任教的学生,刹时陆先生家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他们是

1953

年进入附中的、 现为著名指挥家的陈燮阳

(右三);

1954

年进入附中的、现为著名作曲家的奚其明(左二)

及其夫人;

1955

年进入附中的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原

副主席和上海音乐家协会原主席陆在易 (左一) 及其夫人;

1957

年进入附中的著名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市文

化局原常务副局长刘念劬(右二);以及

1959

年进入附中的上

海音乐学院原名师蒋维民和郑贤发。 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及

本科毕业的陆先生二儿子、著名指挥家娄有辙(右一)陪同母

亲接待前来贺寿的客人们。

几位音乐大咖也都有七、八十岁,都是在音乐园地辛勤耕

耘数十年、硕果累累的音乐家,但是他们围坐在百岁的陆先生面

前, 仍像当年的翩翩少年, 和陆先生一起愉快地回忆随先生上

课,学和声专业课的情景、一起高兴地回忆当年在附中学习和生

活的种种往事。陆先生是几位音乐大咖早期的音乐启蒙老师,是

引他们走上正确的音乐之路, 并为他们今后开创灿烂音乐事业

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引路人。 几位音乐大咖深感在陆先生那里获

益匪浅,深感师恩难忘,于是相约同来为陆先生贺寿。

陆钦信先生

1920

8

5

日出生于北京。 父亲陆是元曾

任北洋政府驻海参崴总领事、北平俄语专修馆校长。 陆先生在

北京师范大学音乐专修班开始学习音乐,

1937

年春考入上海

国立音专,师从黄自等名师学习作曲近

10

年。 后一直从事音

乐教育工作,在上海启秀女中和中西二小等校任教。

1954

年起

应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丁善德和作曲系主任邓尔敬的邀请,

回母校任和声专业课老师。 不久又被委任为上音附中作曲科

主任。

陆先生执掌的作曲科的主课是和声, 其授课方式不是演

奏专业的个别课,而是以约

8

10

人的小班方式授课,每届

招生的学生数相同,至“文革”前的作曲科学生学习和声课程,

都由陆先生一人承担, 因此陆先生教了许多日后在我国音乐

界挑大梁的学生。 陆先生教学认真踏实,工作兢兢业业,待学

生如儿女,满腔热情地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对同事相互尊重,

故而受到附中师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她在上音附中上课教和

声,直至

1980

年初才退休。

江明惇、卞祖善、张敦智、樊祖荫、陈应时、滕永然、沈旋、黄

白、王久芳、王万涛等是她回上音后早期教过的学生。 陈燮阳、

奚其明、陆在易、刘念劬、金复载、林华、刘敦南、陈学娅、钱亦

平、黄允箴、蒋维民、蔡璐、刘雁西、邱悦、甘璧华、马友道、陆建

华等是她在“文革”前任附中作曲科主任时期的学生。 张国勇、

林友声、姜小鹏及旅居加拿大的二胡演奏家高韶青等是她“文

革”后教过的学生。 从陆先生教过的这些学生的名单中可以看

出,后来他们中有些担任了上音院长、副院长及专家教授,有些

担任了文化部门的领导,更多的是成了名闻遐迩、建树甚丰的

作曲家和指挥家。 以上陆先生的学生还只是不完全的记录。

在“文革”后,陆先生又教了一些特殊的学生。 如“文革”后

上音首次招生,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的年轻小提琴手司徒

达宏,被上音副院长、著名小提琴教授谭抒真破格录取为研究

生,而他的乐理、和声都是跟随陆钦信先生学的。后来他成为保

送到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深造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

期间,他刻苦攻读音乐录音技术,以此获得五次格莱美大奖。他

很感激陆先生以前教他学习乐理、和声。去年回到上海,司徒达

宏专程去看望陆先生。 在上音附中还有一批学生,私下跟陆先

生学过和声,陆先生不但分文不收,而且认真负责,教学从不马

虎敷衍。 上音钢琴教授杨韵琳就是其中一位,多年来她常常去

看望可亲可敬的陆先生。

8

4

日上音附中校长丁缨和基本乐理科主任吕亦书等

专程看望陆钦信先生,称她是“了不起的附中人”,是上音名副

其实的教育功臣。 陆先生始终铭记上音院长贺绿汀关于“希望

全体师生将音乐家摇篮的上音附中办好”的嘱咐,数十年如一

日坚守教育园地,努力贯彻执行贺绿汀院长的教导,教出“桃李

满天下”的国之栋梁。陆先生的教学成果显示她虽不是教授,却

胜似教授。

8

6

日,作为在上音附中

1954

年高一(

3

)班的第一届陆

先生的学生, 曾任上音院长的江明惇特地发微信给娄有辙说:

“刚知道昨天是陆老师百岁大寿,非常惊喜,又很遗憾,未能及

时前来恭贺,陆先生是我的恩师,终生难忘。虽然在她教我前已

学过一些和声,但像如此系统、严格的学习,是从陆先生那次开

始的。陆先生教学认真细致、条理清楚,给我们打下了牢固的作

曲技术理论的基础。”已届“耄耋之年”的江明惇的微信中,对陆

先生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请娄有辙向陆先生“转达

贺寿之意”,也非常感激家人对陆先生的悉心照顾,祝愿陆先生

“有个安定幸福的晚年”。

几位音乐大咖为陆钦信先生庆贺百岁寿辰, 虽然简朴,但

却充满了浓浓的师生情谊。 刘念劬是即兴钢琴演奏的高手,他

在陆先生家的钢琴上,特为老师即兴弹奏《献给母亲的歌》,抒

发了自己和几位音乐大咖对老师如同母亲一样的深厚感情。而

后几位音乐大咖在标明百年华诞的生日蛋糕前合影,留下了经

60

多个春秋的珍贵记忆。 上音附中作曲科及陆钦信先生创

立的辉煌业绩已载入上音史册。几位音乐大咖向上音附中领导

建议,明年应举办庆贺陆先生实足百岁寿辰的音乐会,并编印

出版陆先生与上音附中作曲科取得成就的纪念册。这恐怕是所

有陆先生教过的学生的普遍愿望。 (靳益延)

荣获大奖光荣榜

本期讯

9

24

日下午长寿邻里中

心里花篮锦簇,高朋满座。 由上海音乐学

院主办、 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承办的连

波教授

90

大寿作品演唱会在喜庆的气

氛中举行。

连波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也是著

名作曲家和民族音乐理论家。 他创作的

音乐作品,涉及戏曲、歌剧、交响乐、艺术

歌曲和 群 众 歌 曲 等 领 域 的 一 百 多 首

(部)。 他有着深厚的传统音乐与传统文

化的素养,又有精湛的作曲技艺,因而所

写作品能推陈出新, 赋予作品崭新的时

代特色和鲜明个性。 从

1954

年起他陆续

获得华东戏曲汇演音乐奖、 第六届全国

电视剧“飞天奖”、全国“三新杯”作曲奖、

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音乐创作奖。 他

还撰写了一百多万字的音乐论著,有《弹

词音乐初探》、《国乐飘香》、《戏曲作曲》

等,并获奖。 他另编有多本唱腔选集,有

《徐丽仙唱腔选集》、《范瑞娟唱腔选集》、

《尹桂芳唱腔选集》等,选编水准高,成为

业界唱腔选编的范本。

连波曾为上海及外省市的众多戏曲

演员“量身定制”设计唱腔,这些唱腔既附

合此剧种的特征,又符合演唱者的个人风

格,每每获得戏曲大家及中青年戏曲演员

的高度评价和喜爱。

当日,著名昆曲演员、刚获得第七届

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的张静娴,

著名越剧演员赵志刚、萧雅、王君安、丁小

蛙、李敏,上海师大音乐学院副教授刘芳

瑛等到场祝贺,并演唱了连波老师作曲的

代表性作品。原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江明惇

亦到场祝贺连波教授欢度

90

寿辰及欣赏

演唱会。

去年连波教授将自己珍藏的

600

种书籍和资料,

300

多种音响制品捐给了

上音图书馆。 (詹 志)

连波教授 90大寿作品演唱会举办

音乐大咖为百岁老师祝寿

中国音协纪念盛中国逝世一周年

本期讯

9

7

日是我国著

名小提琴家盛中国逝世一周年

的日子,中国音乐家协会于

9

8

日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行了

“永恒的爱———纪念盛中国音乐

会”。 多位饮誉中外的小提琴家

登台演出了盛中国生前喜爱和

演奏过的曲目,以及自己拿手的

中外名曲。以表达对盛中国的敬

意和怀念。

中央歌剧院院长、著名小提

琴家刘云志和盛中国的夫人、钢

琴家濑田裕子首先合演马思奈的

《沉思》, 奏响了整场纪念音乐会

的序曲。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陈

允及几位富有才华的青年小提琴

家都登台演奏。盛中国的胞妹、著

名小提琴家盛中华和她的女儿、

优秀的青年小提琴家盛小华一起

演奏了 《一月的哀思》、《爱的祝

福》等四首乐曲,寄托对盛中国的

缅怀之情。 盛中华曾师从上音副

院长、著名小提琴教授谭抒真,毕

业后留院任教, 后移居挪威。 近

日,她和挪威钢琴家乌列·博拉斯

应邀回到我国江南水乡合作拍摄

MV

创意的小提琴协奏曲 《梁

祝》。盛中华对哥哥盛中国怀有深

厚的感情, 这次特地从挪威赶往

北京, 参加纪念哥哥的这场音乐

会。盛小华则从美国直飞北京,在

大舅逝世一周年的音乐会上,用

大舅生前使用过的小提琴演奏,

纪念她尊敬的大舅。

音乐会上,有关领导对盛中

国逝世一周年发表了缅怀讲话;

播放了盛中国生前演奏、 讲学、

授课等多方面生活实况的录像。

盛中国祖籍江西临川 ,

1941

出生于重庆,毕业于莫斯科柴科

夫斯基音乐学院。 回国后在中

央乐团任国家小提琴演奏家 ,

曾与濑田裕子多年合作在国内

外举办了大量独奏音乐会, 名

闻遐迩, 获誉多多, 是我国最

早在国际上为国家争得荣誉的

小提琴家之一。 他演奏的代表

性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

等,获得过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

的金唱片奖。 (曲阳)

本期讯 日前

2019

年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揭晓,“乐坛常青树、

国家一级指挥、全国最美志愿者———曹鹏”获此奖(榜首)。 此次活

动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

办。

9

23

日上午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揭晓, 著名作曲家、中

国金钟奖终身成就奖得主何占豪教授获终身成就奖; 著名指挥

家、上海交响乐团名誉音乐总监陈燮阳获杰出贡献奖。 另有上海

音乐学院青年教师、二胡演奏家陆轶文,上海民族乐团打击乐声

部首席王音睿,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吴睿睿入选“上海青年文

艺家培养计划”。

9

24

日,上海市总工会领导受上级委托,向著名小提琴教

授俞丽拿颁发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纪念章。

本期讯

9

24

日下午 ,

上海音乐家协会在上海文艺会

堂举行了新会员入会仪式。 上

海音协副秘书长乔嘉及驻会干

部与今年上半年新入会的

30

多位会员亲切见面。

乔嘉介绍了上海之春国际

音乐节、音协

18

个专委会及音

乐艺术考级的情况, 欢迎新会

员加入上海音协大家庭。 希望

新会员能够相互联系、 支持和

帮助。 新会员也交流了自己的

专业、工作情况,纷纷表示加入

音协是找到了专业性的组织,

圆了自己的一个音乐梦想。 接

着, 播放了上海市文联巡礼片

和上海音协

2018

年工作巡礼

片, 让新会员进一步了解市文

联和音协的工作职能。

会后全体与会者拍了 “新

会员全家福”照片留念。

音讯地址:上海延安西路

200

号 电话:

62483323-231

邮编:

200040 E-mail押music_shanghai@163.com

上海求知印刷厂承印 印数

2000

2019

9

25

·8·

服务之窗

音讯执行主编 曹畏

北欧的夏季,晚上八九点钟天色还亮着。 大清早,我们就从德国自

驾出发,长驱近十二小时;这会儿到了丹麦,早已饥肠辘辘。可是囊中羞

涩,因为口袋里的欧元没来得及换成丹麦克朗呢。 很意外,我们入住的

乡村旅店,居然自助供应免费的热饮和冰淇淋,很让我们感念。

第二天,我们就出发去菲因岛的首府欧登塞。欧登塞建于

988

年,

位于菲因岛的中央;其名意为奥丁神殿。 奥丁是北欧神话中的大神,如

今这里的“大神”无疑就是安徒生。 他的印记随处可见,甚至连红绿灯

上,闪烁的都是他的头像。

路面上,不时可以看见镶着一块花岗石板,上面刻着安徒生的剪

纸作品“太阳脸”,另外还有安徒生

47

码的铜质鞋印;沿着鞋印指引的

方向走去,就可以走遍全城关于安徒生的所有

13

处景点。 包括他就读

过的救济会办的教会学校;还有安徒生公园,“打火匣”童话体验馆等

等;能看到根据他的童话内容和人物创作的

15

处雕塑作品。 欧登塞不

大,这条路线全长仅

3.5

公里。 更贴心的是,这里所有相关的铭牌,都

刻有中文;所有的景点介绍,也都有中文版。

路上,忽然听到一阵鼓声号声,循声而去,只见一位穿着礼服的男

子,带着一支穿得花花绿绿的队伍,边走边舞;依稀觉得都是安徒生童

话中的人物。带着好奇心,我们就跟着队伍走。在安徒生公园一片草地

一隅,有一个舞台,上面还有实体布景;草地上已经坐了不少观众。原来

路上这些人就是演员,每天中午这里都有安徒生童话的演出。 他们把

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和人物糅合在一起,作了新的编排,台下笑声一

片,效果很不错。

我们拐进了一条小巷,窄窄的石子路,一栋低矮的平房,黄的墙,

红的瓦,他家恰在街的拐角处。

1905

4

2

日,安徒生就诞生在这里

一个穷鞋匠和洗衣妇的家庭。 那时候,这里是贫民区。 这一个门洞里,

当时曾住了包括他祖父母等,一共五个家庭,二十几口人。 楼梯窄得转

不过身,简单的床柜桌椅等几件家具,据说也都还是原样。

在圣克努特教堂附近还有个安徒生童年故居,从

2

岁到

14

岁,安

徒生就在那里长大。 一间

18

平米普通的平房,附带一个小小的花园;

里面还保留着他父亲的工作台,放着工具和正在制作的鞋子。 他的父

亲虽然是鞋匠,却多才多艺,好读书;可惜因为从军而搞坏了身体,在他

11

岁时就去世了。 比他父亲大

10

岁的母亲不久又改嫁了。 安徒生

的童年生活很艰难,也很孤独。 当时,欧登塞的广场戏剧已经唤醒了他

的戏剧之梦,不过他面临的只有嘲讽。

14

岁时,他只身揹着行囊,走向

哥本哈根,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出生地贴邻的安徒生博物馆。门口鲜明的标志

就是大大的剪纸“太阳脸”,还有中文“欢迎”。博物馆开放于

1908

年,是

最早的作家博物馆之一。 圆形天顶周围有

8

幅巨大的壁画,画家斯蒂

文斯根据安徒生的自传描绘了他的一生。 大厅里陈列着世界各地出版

的安徒生作品,洋洋大观,很容易就能找到我国的出版物。 博物馆还以

他用过的物品写字台,长沙发,高顶圆帽,旅行箱,手提皮包等,按原样

复制了他的书房。 其中引人奇怪的是一圈粗绳,他每次出行都带着它,

原来是旅行中防火逃生用的。

18

个展室分别陈列着安徒生的手稿、信

件、画像、照片,以及大量的剪纸作品等。

安徒生热衷于旅行,从

25

岁到

68

岁,曾

7

次出国旅行,结识了当

时欧洲许多第一流的作家,如狄更斯、雨果、大仲马、巴尔扎克、海涅等

等。还有舒曼夫妇、门德尔松、李斯特、瓦格纳、梅耶贝尔等不少音乐家。

舒曼甚至还为他的

4

首诗歌谱过曲。 安徒生有一本十分厚重的纪念

册,珍藏着

40

多年旅行中,这些朋友给他的题词、签名、诗歌、照片、书

信、乐谱等各种纪念品。如今,其中不少人的画像,就挂在博物馆的展厅

里。其中,有一张是女性的黑白照片,值得注意,它的原版油画像收藏在

伦敦国家画廊。她就是与德国的亨利埃塔·松塔,意大利的阿德林娜·帕

蒂一起被誉为十九世纪三只夜莺之一,有“瑞典夜莺”之称的珍妮·林

德。 在展品中有一只极为普通的酒杯,但是对安徒生来说,却凝结着一

段长达

14

年的错失爱情,就与她有关。 事情得从安徒生到了哥本哈根

以后说起。

从菲因岛的欧登塞,到西兰岛的哥本哈根,自从两个岛之间架起

了长达

19

公里的大贝尔特桥之后,只要

75

分钟车程就能到达了。 由

于限制建筑物的高度不能超过市政厅塔的高度

105.6

米, 所以城市

更加显得干净大气美丽。 现在的市政厅完全对市民开放,底层的大厅

就是举行婚礼的地方。 大厅边有台天文钟,

100

年误差才千分之一秒。

出得门来,旁边是安徒生大街,街边,一座安徒生雕像引来川流不息的

游客与他合影。 安徒生仰望的方向为一箭之外的蒂沃利乐园。

1789

年,掀开了欧洲大革命的序幕。为了转移民众的视线,有大臣

建议造了这样一个永不歇业的乐园。 里面有各种游艺活动,也有各种

餐厅、舞台,其中就有一座中国剧场。 自

1843

年落成,直到

1875

年安

徒生去世前几个月,安徒生经常坐在中国剧场附近的长椅上,给孩子

们边讲故事边剪纸。 后来市议会准备在公园里树立他的铜像,他得知

后,立即去市议会陈情婉拒,这才把雕像迁到现在的地方。

安徒生晚年,一直住在哥本哈根的新港地区,所谓新港,实际上是

17

世纪开掘的运河,后来成为水手远航归来集聚娱乐的地方。 新港的

18

号、

20

号、

67

号他都住过较长时间。

当然,哥本哈根还有个地方不能不去,卡斯特莱特地带的海边,那

里有小美人鱼的雕像。

1913

年,嘉士伯啤酒公司的董事长雅各布森,看

了舞剧《海的女儿》以后十分感动,产生了创意;雕塑家卡尔·雅各布森

遂以舞剧女主角为模特,制作了这座雕像。 两人也因此结缘而成为伉

俪。但不知为何,这些年来,这样美丽而充满爱意的雕像,却屡次被砍头

去臂,甚至炸毁。

再说安徒生

14

岁到了哥本哈根,为了谋生,他送过演出广告,也

写戏剧到处投稿,尝尽生活的艰难。 他费尽心机当了演员,又因变声作

罢;他好不容易当了见习舞蹈演员,却因个子过于高瘦而被淘汰。 但他

的不折不挠和天赋引起了皇家剧院主管乔纳斯·科林的注意; 他慧眼

识人,为他争取到了国王的资助,每年

400

银币;又把他送到专门的文

法学校学习,弥补他教育的不足。 他和他的一家成了安徒生终身的朋

友。

1835

年,安徒生相继以小说《即兴诗人》和童话《拇指姑娘》等作品

声名鹊起。

其实,珍妮·林德的身世跟安徒生有着一样的不幸、一样的幸运。

1820

年出生于斯德哥尔摩。母亲是小学教师,她是母亲与丈夫海军

上校分手后,与年仅

22

岁的尼古拉斯同居后生下的。 尼古拉斯虽有音

乐天赋,却在林德刚

1

时就撇下她们母女走了。 母亲把她寄养出去,不

几年,她母亲也撇下她移居他处了。 她只得被一对老夫妇以祖父母的

名义收养。她那时长得不漂亮,所幸歌喉不错。她常在窗台上独自对着

她的猫歌唱。 一个偶然的机会,被附近皇家剧院的一个芭蕾演员发现

了,推荐给剧院主管。从此剧院收留了她,由国家资助学习声乐,兼作儿

童演员,那年她才

9

岁;到

15

岁时已小有名气;

17

岁成了正式演员。

1840

年的一天, 安徒生偶然在旅店的住客名单上发现了林德的

名字。那时,她在斯德哥尔摩以外几乎毫无名气,但是安徒生知道她,便

贸然去拜访。 林德接待了他,安徒生虽然觉得她“比较冷淡”,但在日记

中, 他惊呼:“我认识了一个人, 她在精神上对我产生了很重要的影

响!。”其后,林德去巴黎几经波折,拜入著名歌唱家加西亚的门下。经过

严酷的训练,林德逐步形成了自己真实、清晰、传神的演唱风格。 直到

1843

年,林德才第一次到哥本哈根来演出梅耶贝尔的《恶魔罗勃》。 自

此她和安徒生才开始较多地接触。 安徒生在日记中坦陈“我堕入情网

了! ”他给她送诗送花,陪她乘马车游玩,为她安排音乐会。林德对他也

温柔坦率。但在林德告别的酒会上,林德却举杯对他说:“我希望在哥本

哈根有一个兄弟,你愿意做我的兄弟吗? ”安徒生只能把自己的爱深深

地埋在心里,他把林德的那只酒杯带了回来,一直陪伴着自己,直到现

在陈列在博物馆里。

此后安徒生一如既往帮助林德,例如去柏林旅行时,就向梅耶贝尔

举荐林德,最后促成了邀请林德去柏林演出《诺尔玛》和《北方的明星》,

打开了在欧洲的局面。

1847

年,威尔第为林德写了《强盗》,在伦敦首演,

安徒生也到了伦敦,还请雕塑家为他们两人分别塑了胸像。

1850

年,林

德去美国演出两年,期间与指挥家、钢琴家奥托·戈德史密特结婚,并回

到伦敦定居。 林德告别舞台,协助丈夫组建了巴赫合唱团,

1883

年还被

聘为皇家音乐学院声乐教授。 而安徒生虽然享誉世界,却终身未婚。

“人的心里总有一些领域是别人的,就连我们自己最心爱的人都

不能获得允许进去看的。 就诗人来说,那里往往传来更加深沉的声音;

你不知道那是诗呢,还是现实。 ”有人问,安徒生为什么终生未婚,在他

自传里的这段话或许就是答案。 这段恋情长达

14

年,这次走进丹麦,

更多地了解安徒生,才感悟到其中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情和隐痛。 他

把这种情感化成了童话中的形象,

1843

年他写了《夜莺》,

1853

年又写

了《柳树下的梦》,从中都可以看出林德的影子。 即使在晚年,在他的居

室里一角是他自己的胸像,另一角依然放着珍妮的胸像。 另外陪伴着

他的还有

4

扇屏风,那时他已经无力写作,他用上千张托朋友送来的

各种图片,还有照片、船票、车票、邮票、地图,甚至还有广告,酒标等等,

分成

8

个主题,拼贴在屏风上。 这是一种精神之爱,也是他对这个世界

最后的眷恋。

灯油终于慢慢熬尽了。

1875

8

4

11

时,安徒生在一个朋

友的家里去世。 他的一生留下了

156

篇童话,

14

部小说,

50

部戏剧,还

有千余首诗歌和许多传记作品。 一周后在哥本哈根的圣母教堂举行了

告别仪式。 想起

1867

12

6

日那天,欧登塞市政委员会曾授予他

荣誉市民的称号,全城的市民都聚集在广场上为他欢呼。 欧登塞一共

只有两位荣誉市民,另一位是国王。 这一次他受到更隆重的礼遇,国王

克里斯蒂安九世和皇室成员,政府官员,以及各界市民都来参加,所有

的建筑和船只都降下半旗致哀。 最后在专为他创作的乐曲声中,把灵

柩抬出教堂,葬于阿西斯腾森墓地,那里是安徒生经常去散步寻找灵

感的地方。

“你没有死去,尽管你将长眠不醒;但在孩子们心中,你永远活

着! ”

安徒生与“瑞典夜莺”

刘志康

Bravo!

”满堂掌声哗然,不少起立

观众……

“啪啪啪”,观众热烈鼓掌,我看见

头排一位外国阿姨从看演出起就一直

面带微笑,非常欣赏的样子……

“哗哗哗”, 鼓掌漫出半敞开式剧

场,外面已经夜色一片,原借夕阳还能看见草

坪上享受音乐野餐的人们现在不知在哪里

……

随着一场场满意的回馈,演出行程过半,

老师发来微信约稿,愣了半天,不知写啥,演

出多么成功、餐食多么好吃、风景多么美丽,

这样的文章读个头就料到尾。 飞机上漫长的

转站行程让我有足够时间理理。 结果发现确

实没什么好写!写乐评吧有自卖自夸之意,写

好吃好玩吧有不务正业之嫌。还剩啥?就此放

弃!

真正坐下来静静已经是回家第三天。 飞

机的轰鸣还回荡耳畔

;

牛排的汁水还残留齿

;

名画古物还在博物馆召唤

;

英语还在喉咙

口打转……一切都那么清晰又混杂。

8

12

号全团从上海出发,华盛顿

加哥

爱丁堡

琉森

格拉芬内格

阿姆斯

特丹

伦敦,

9

3

号回到沪上,绕地球正好

一圈。除了一前一后超过十小时的飞行煎熬,

中间一、两钟头的短飞就像坐摩天轮似的,把

我这个很晕机的人都锻炼出来了。 好几次入

关工作人员都被几乎我们的人数惊倒, 而我

告诉他们还有一半晚点到, 心中莫名一种骄

傲。 去英国爱丁堡的美联航飞机上空姐特别

优待我们,称我们是“最棒乘客”,告诉我们爱

丁堡哪些值得玩的地方, 并在飞行广播里预

祝我们演出成功。这是音乐的魅力吗?瑞士琉

森大街小巷商铺连着商铺, 超多中文在橱窗

显眼处,琳琅满目的中餐馆价钱不菲,赌场的

招牌头一行就是巨大的中文, 零零种种地传

递着谁是有钱人的信息。 我们到的每一座城

市都遇见好多在那里工作、 学习和旅游的中

国人。 在琉森河边的小食铺买汉堡同老板聊

起来,他问我们住哪里,随手掏出房卡,他说

这是他们这最好的酒店。 欧洲好几个机场的

工作人员能说些中文……

我的个人习惯

:

能走的不坐车

;

能画的不

拍照。 我享受这个慢过程,喜欢走街串巷,踏

过草地,漫步河边,桥上远眺,与生活在那儿

的人们擦肩,呼吸每个城市不同的空气,听得

懂听不懂的语言飘过,注足各式街头表演。像

个旁观者可又身负任务

:

用音乐沟通世界。 那

是一种比英语更国际通用的语言, 表达着我

们是谁。

七场音乐会均有一首交响乐, 除一场为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其他场次都

是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舞曲》,一首热情动

感不失风韵的曲子。 而作为“序曲”的陈其钢

的《五行》

(

金、木、水、火、土

)

是每场音乐会的

固定搭配,代表了中国现代抽象艺术凌架西

乐配器的典范。 七场音乐会的协奏曲部分

都由国际红人来助阵, 前三场是和美国大

提琴家艾丽莎·韦勒斯坦合演德沃夏克的

b

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中间三场是与德国

小提琴家弗兰克·彼得·齐默尔曼的普罗科

菲耶夫的 《

D

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最

后一场与美籍华裔钢琴家陆逸轩合演莫扎

特的《第二十三号钢琴协奏曲》。 加演是根

据国家不同选用当地最有影响力的曲子,

而演奏最多的也是最受大家欢迎的还是我

们的《良宵》。 每场节目安排都是中西兼容、

古今皆有、雅俗共赏的组合。

《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泰

晤士报》 等各大报刊报道了我们这支古老

而年轻的乐团, 对我们的演出显出极大兴

趣,富赋极高定性。 像《苏格兰先驱报》乐评

人从极专业的角度点评了我们音乐会的每

一支曲子, 并给予我们难得的四星好评

;

二度琉森音乐节演出结束后他们的艺术总

监再次抛来新的橄榄枝

;

伦敦阿尔伯特皇家

音乐厅中间舞池观众静静地站了两个多小

时观看演出,结束伴着雷鸣的掌声,不少人

用手势希望我们留下来再来一首。 我们真

的受宠了! 狼阱

(Wolf Trap)

音乐节

(

美国华

盛顿

)

、拉维尼亚

(Ravinia)

音乐节

(

美国芝加

)

、爱丁堡国际音乐节

(

英国爱丁堡

)

BBC

逍遥音乐节

(

英国伦敦

)

,这些历史悠久的世

界一流的音乐节我们都是第一次亮嗓,是

我们自身努力的结果,更是我们背后

更强大身影的庇佑。 这一嗓子可是几

代人叠出来的音量,国际舞台上洋人

玩的音乐里有了更多中国人的声音,

我们能写能演,与我们的中国文化嫁

接出了新的色彩,并向着更高更强进

发,艺术在彼此攀爬中激发出绚烂光华! 我

们的心态已经变化。 多年前走出国门的大

开眼界新奇羡慕已经翻篇。 外国的地铁里、

大桥下、甚至商店门口,留下乞丐落寞的身

;

这趟旅程中两位同事在不同机场抵达时

行李箱没有如约而至, 另两位同事行李箱

(

非国产品牌

)

在托运过程中严重损伤,这个

概率是否有点过高

;

行程里除了一个自助的

机场,好不容易搞懂后还觉得挺方便,其他

大多都工作效率低下人员闲散, 引来大家

伙的埋怨

;

在爱丁堡大学宿舍区我向路人问

时间, 当地大叔摸出十年前我们淘汰的手

机。 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再想想不久的将

来我们是否还会在国外挑选商品时看见

made in China

”字样像拿到烫手的山芋

;

否还会感慨外国的日落确实更美

;

是否还会

横扫商铺让人感叹除了暴发户还有什么

;

们是不是也可以有自己专业的半敞开式剧

场,白天伴着音乐的有真鸟叫,夜晚有蟋蟀

和青蛙来合唱, 欣赏音乐在更自然悠闲的

氛围

;

像琉森音乐节这样大牌的节目册我们

的音乐会海报是不是不会只有独奏音乐家

的个人头像。

小提琴家齐默尔曼三场演出一路和我们

同班飞机,其间他买了几盒点心慰劳大家。 与

他的合作其实是难得的学习,额外的“酬劳”

增添了对大师的敬意,我立马想做点什么。 于

是利用空闲在笔记本的一页画下大师肖像,

在最后一场演出前送上这份礼物。 他显然很

意外,反复凝视画纸,说

:

这是份特别的礼物我

一定把它放在一个特别的地方。 他不知道我

的名字,也不知道我在上交的角色,但他一定

记得我是中国人。

马上十月一日了, 让我们牵起手来一起

吹灭蛋糕上的焟烛,许下心愿

:

祝伟大母亲七

十岁生日快乐!每一位中华儿女快乐!上海交

响乐团一百四十岁生日快乐! 每一位上交人

快乐!

(

作者为上海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员,完

稿于

2019

9

10

)

带着音乐走走看看

小记上海交响乐团

2019

世界巡演

刘 莎

高温暑假,蜗居在家。 闲来无事,打开电

视。 事有凑巧,歪打正着。 正巧看到辽宁电视

台在省著名的千山地举办的 《郎朗辽宁千山

民音乐会》的直播。

十个节目中, 八个是郎朗担纲的钢琴节

目。

八个钢琴节目中,有五个由郎朗创作、改

编和编配的钢琴曲(包括独奏、四手联弹、百

人大联奏曲、独唱和大合唱伴奏)。 创新的比

例是

5

3

在全部八个钢琴节目中, 中国曲子占了

一半,中外曲子的比例是

4

4

。 笔者认为,

作为一名中国钢琴家,弹好、教好、写(改编)

好中国曲子,是义不容辞的天职。 然而,当今

的中国钢琴界,有的中国钢琴家开音乐会,就

有不弹中国曲子。 甚至象征性地点缀一个也

没能。 有的音乐学院(包括附中附小)整学期

甚至整学年不弹不教中国曲子。 更谈不上写或改编中国曲

子。

众所周知,当年,年轻的贝多芬去维也纳拜见莫扎特

时的见面礼,所演奏的既不是他最崇拜的巴赫作品,也不是

他的师辈海顿和莫扎特的作品,而是自己的作品。 无独有偶,

肖邦每次开音乐会,也不弹他最崇拜的巴赫和莫扎特的作品,

而只弹自己的作品。前年在厦门的一次国际钢琴学术会上,笔

者当众向俄罗斯莫斯科柴夫斯基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请教:

“贵院在钢琴教学教材俄外比例是多少? ”

她当众回答说:“在前苏联时期是

7

3

(苏联作品占

百分之七十,其它占百分之三十)。 现在俄罗斯的作品则占

百分之六十五。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革前),笔者在上音附中及本

科就学期间,不仅要学、要考、要比赛中国乐曲,甚至在毕

业考试时,必须要有一首自写(或改编)自弹的作品。 六十

年代初,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代革命家,在已有一所中央

音乐学院之外,果断地决定:花巨资创办一所新型的中国

音乐学院,她的创办初心是什么? 在咱们中国的钢琴界,何

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务望大家三思呀!

7

26

日晚郎朗给大家开了个头! 树立了榜样,那就

是:一、要创新。 (八个节目中五个自写自弹)。二、要文化自

信。(八个节目中,中外乐曲的比例是

4

4

,中国曲子占一

半)。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邀请了香港著名的影星汪明荃

女士,合演了流传甚广的香港电影主题曲《万水千山总是

情》。 更具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初心!

(作者为原上海乐团钢琴演

奏员)

《音讯》编辑:

你好!

谢谢你一直给我寄赠 《上海音讯》。

更感谢你为《音讯》长期的默默耕耘与奉

献。

读上期《音讯》刊出的《参加上音排

演“梁祝”轶事》备感亲切、珍贵。 我将此

文转发至老同学朋友圈,引起强烈反响。

昨天给恩师杨嘉仁教授的子女:杨

大经、杨大纶分别发了剪报。

杨大经的回复:谢谢转来剪报。据我

的回忆当时乐队课,除非有特殊情况(如

有其他任务在身或业务程度不够等等),

是管弦系的学生的必修科。如果管乐声部

同学多于编制所需则采用轮换制,也有时

会有青年教师参加,所以在排演不同曲目

时会有不同参与者。 在我记忆中

1960-

1961

学年度的管弦系在校同学如下 (可

能记忆有错、有漏):【】为青年教师或当时

已经毕业包括提前毕业的同学。

长笛:谭蜜子、余继学、

X

凝芳(外号

皮球)、黄再生、邝葆宁、徐仁爱、张明江、

【刘品、林克铭、李国良、李鸣】

双簧管:张耀国、宋柏林、杨辰之、徐

定中【陈素安、顾瑞华】

单簧管:涂祖孝、金士英、周立平、沙

震中、【杨金荣、严天义】

大管:赵准、王国栋、吴泰星、成申生

圆号:鲍善龙、俞先明、丁文龙、【韩

铣光、陆开锐】

小号:应可勉、施安同、贾双(作曲系

进修生)、徐印萍(指挥系进修生)

长号:罗光鑫、庄德淳(还有一位名

字记不得,来自海军文工团,夫人是钢琴

系的陈少霞)、【吴伯良、魏企翔】

打击乐和钢琴: 薛宝伦、【萧铭】(时

有指挥、民乐、钢琴、作曲系的同学来参

与)

竖琴 :陆琨 、金毓蕤 、柯茝筠 、夏德

曦、【胡剑鸣】

小提琴 :吕浩 、俞丽娜 、沈榕 、丁芷

诺、朱英、徐锡宜、梁寿琪、赵延青、宋松

灵、姚世美、沈冠恩、俞鲁滨、史蒂华、王

希立、苗坪、潘林、陶世泉、谭国璋、彭维

思、侯伯治、徐若望、【李克强、袁培文、郑

石生、周彬佑、张欣】

中提琴:吴菲菲、沈西蒂、王家阳、邝

宇绂、朱洪时、【周宏恩】

大提琴:邹旭平、吕其岭、石志航、屠

巴海、刘纯如、周鸿芳、沈静珍、杨大经、何

宝娘(原名单中顾群,原名慎小薇,入上音

大学部为

1962

年)【夏敬禄、林应荣】

低音提琴:常所志、唐毅民、朱端琳

卞祖善回复杨大经:

你回忆的这份名录已相当全面了。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长笛:

X

凝芳(陈凝芳,外号菩萨)、

张怀冰(外号皮球);

长笛:徐音萍(而非印萍);

长号:庄秉纯(当年我指挥排练《榆

林》组曲时,同他还有过对话。 )

1961

9

月初 ,金敏蕤 (而非甤 )、

庄秉纯和我一起, 分配到北京舞蹈学校

实验芭蕾舞团工作。

小提琴:俞丽拿(非娜)

丁芷诺的回复:

名单有些是有出入的:

1

、 谭蜜子

59

年回南京前线歌舞团

有任务,他没参加梁祝演出。

2

、 吴菲菲是

60

年拉了四重奏才改

拉中提的,她

58

年去苏联了,中提没有

吴。

3

、 当时附中有高三和高四,高四的

沈冠恩、赵诞青、姚世美、宋松灵等还在

附中,没有参加

58

年大学乐队。 当时担

任独奏俞丽拿、沈榕。 我是乐队首席,朱

英二提首席,王家阳中提首席,吕其岭大

提首席,常所志低提首席。何占豪也在拉

一提的。 小提琴名单中谭国璋、陶世泉、

王希立、史蒂华等比我们小三届,都在附

中,没有参加《梁祝》的演出。

·7·

2019

9

25

综合园地

《上海音讯 》自复刊至今 ,已

有十六个年头了。 如果从创刊号算

起,时间更长。 我是看着她慢慢长

大的。 如今,她已经长成亭亭玉立、

人见人爱的大姑娘了。 我曾经从事

编辑工作多年, 深知办刊的不易,

在这里我向刊物的编辑、编务和领导,致以深深的敬意!

《音讯》的创办要从

20

年前说起。 那时,音协的主席是桑

桐先生,他是一个正直、务实、有才华的作曲家和教育家,是他

提议协会办个会刊,以团结、联络协会会员。 秘书长薄森海勇

于担当,毅然担起这个任务,并委托我与他一起筹划操作。 当

时确实困难很多,主要是人手紧缺、经费缺乏,也没有经验。 于

是决定办张小报试试。 我们请德高望重的贺绿汀院长为刊物

题写报名,向音乐院团征集文稿,一张小小的报纸办起来了。

不久,我如约退休。 退休以后,我再也见不到这张小报了,

心里怪想念的。

2003

年的一个春天, 我收到新版的 《上海音

讯》。 这是一张对开四版的报纸,比原来的小报大了一倍,内容

充实,版式活泼,令我眼前一亮。 我仿佛觉得,我失联的女儿又

回家了,而且她长大了,长高了,变得可爱了。

以后,每逢季刊的发行日,我总会翘首以待,等待着她的

到来。 刚退休几年,我还参加一些音协组织的社会活动,与音

乐界的朋友时有接触, 对国内的人和事也有所耳闻。

70

岁以

后,我辞去了所有社会工作,也不再参加有关活动,与外界联

系渐渐少了。 当然,我不是“两耳不闻窗外来,一心只读圣贤

书”的那种人。 我也想多了解一些

社会, 特别是音乐界的信息和动

态,于是《上海音讯》成了我一扇最

佳的窗口。

我从《音讯》上了解近来音乐

界的各类信息, 听到乐坛上新鲜

的故事和传闻, 见到音乐圈内认识和不认识的新老朋友, 扩

大了我的视野。 “每期的内容真切、 生动、 丰富、 多采, 具

有较强的可看性, 从而达到了一定的出刊质量, 受到了广大

会员及其他读者的真正欢迎。” 陆在易先生的这一点评, 我是

十分赞同的。

正因为我喜爱这份刊物, 所以我关注她, 赏读她,还时时

为她撰稿,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我对自己提出一个要求:要

为她提供有一定质量的稿子,稿子尽力达到公开刊物的发表水

平。 譬如,音乐奇才黄霑离世时,我写了《香港会黄霑》一文,

10

年后黄霑先生逝世

10

周年,重发在中国音协的《词刊》上。我为

作曲家吕其明两部新作写的《深情谱“双祭”》,同时发在《人民

音乐》上,等等。有的文章是报刊直接转载的,如《我与李焕之先

生的交往》一文,被市文联的《上海采风》转载。现《音讯》的影响

力正在扩大,令人欣喜。

春风骀荡,万物争荣。 值此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回望

《上海音讯》走过的历程,我们高兴地看到,《音讯》正青春焕发,

朝夕进步。 将来,她一定会变得更美丽,更光彩照人。 我们期待

着。 (作者为原上海音协干部)

林应荣教授寄语

编辑先生:

我非常喜欢《上海音讯》,它是我们自己的刊物,有什么话都可

以说。特别感谢你们这么多年来的辛勤工作,从不嫌弃刊用我的大

实话的没文采的好多篇文章。我的这几句都是真心话!祝你们中秋

国庆双节快乐!

春风骀荡话音讯

贾立夫

回头一想 ,

有 “音讯 ”作伴,

为《音讯》写稿也

有十来年了。 就

像一个老朋友,相交越久,相知越

深。在我看来,《音讯》虽然只是一

份小报,却有着特殊的魅力。这种

魅力来自于这么多年来《音讯》所

形成的几个鲜明的特色。

首先是没官气。 《音讯》没有

成为协会的工作日志, 也不像有

些协会的会刊, 主要报道协会领

导的活动流水账; 不作奉事的官

样文章,很少空话套话。

其次是接地气。 作为一份

专业协会的刊物, 它总是贴紧

我们的音乐生活, 反映会员的

心声和需求 , 也能够及时 ,生

动, 多角度地传达出各专业委

员会的动态。

第三是有底气。 这么多年

来,《音讯》 秉持着服务会员的

宗旨,因此获得

了广大会员的

支持。作者的队

伍越来越扩大。

从大报到小报,字体越来越小,

刊登的文章越来越多, 反映的

面越来越广,质量越来越高,这

就是证明。

第四是很大气。 这么多年

来《音讯》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办

刊风格,文章体裁不拘,形式多

样,内容丰富,言之有物。 既有

学术性强的,也有趣味性高的;

既有史实的回顾, 也有未来的

思考; 既有对老一代音乐家艺

术成就的记录, 也有对新秀崭

露头角的写照。 不琐碎, 不拘

泥,活泼大气而不逾矩。

衷心希望《音讯》能继续保

持特色,越办越虎虎有生气!

(作者为原上海歌剧院二

级编制)

我从上音音乐学院音乐

学系音教系本科及硕士毕业

后,

2012

年起到上海一所高校

任教,经老师推荐加入上海音

乐家协会成为会员后,每三个

月能收到一张由音协主办的

8

版 “小报”, 即内刊 《上海音

讯》。 《上海音讯》报型不大且

周期较长, 一季度才出一期。

不过《音讯》的特色是其内容

丰富,集中而较全面地反映上

海音乐界的重大事件和各种

动态信息,及上海音乐界的人

与事,很耐看。 每期我从第一

版到第八版都认真阅看,细细

品味。 尽管是“小报 ”,但 《音

讯》 的版面设计安排简洁大

方,标题突出,字体大小适中。

从发表的文章来看,《音讯》编

辑部对来稿的选择,都有一定

的要求和标准。

所以大部分刊登的文章,

主题鲜明,内容集中 ,文笔流

畅,每期《音讯》看后都得益匪

浅。 本人特别喜欢音乐家专访

类的文章,如:写女高音歌唱

家的《周碧珍:犹如碧水清泉

珍珠光泽的声音》; 写指挥家

黄贻钧的《远远近近黄贻钧》;

写合唱指挥大师马革顺的《我

的老师马革顺》; 写音乐界老

领导、孟波的《波澜起伏,波澜

不惊》……这些文章都有较强

的可读性,其中不乏有一定的

史料价值 。 据知这些文章在

《音讯》刊登不久,即被《解放

日报》《文汇报》《上海采风》等

有影响的大报及杂志转载(包

括本人撰写的拙作———《与作

曲家徐景新谈创作 》 有幸被

《上海采风》转载。 )特借此一

角对 《音讯》 的编辑默默无

闻,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你们

为上海音乐界提供了一份实

实在在充满正能量的精神食

粮。

小小建议:能否把三月一

期改成双月一期,或适当出增

刊以扩大信息量,并希望适当

增加国内外音乐信息。 希望每

期能否刊发

1-2

张珍贵照片,

据知不少音乐界朋友中珍藏

着不少有历史价值的照片,以

期让大家分享,也可使《音讯》

图文并茂,更增可看性 ,可读

性。

(

作者为上外贤达经济人

文学院艺术教育系讲师)

欣闻上海音乐家协会出版

的业内交流的刊物《上海音讯》

已经

88

期了。 屈指算来,她是

2003

年复刊的, 十六年间出了

88

期, 中间未有断过, 可喜可

贺。

88

是个吉祥的数字,按中国

传统的口彩喜庆说法是米寿

了,是值得为之高兴和点赞的。

每次收到散发着油墨香的

《上海音讯》, 总是十分欣喜与

感动,为何? 因为我既是读者也

是作者,从复刊至今,几乎每一

期都有我的文章, 或对一部音

乐作品的听后感, 或对一位指

挥家的评述, 或对当下音乐界

状况的议论和建议, 以及写一

首诗颂扬某位著名指挥家的指

挥艺术和他的成就以及高尚品

格,等等。

《上海音讯 》的文章 ,我不

能说每一篇均仔细阅读, 但至

少都能领略,这些年以来,我的

音乐理解水平和知识水平有长

足提高与 《上海音讯》 分不开

的。 在这里以一名读者的身份,

致以深深谢意。 当然笔者能够

经常为《上海音讯》撰稿所作出

的贡献,亦感到自豪和荣幸,尽

管这种贡献是微末的,有限的。

《上海音讯》虽然仅有八个

版面 , “音 乐 新 闻 ”、 “中 外 乐

苑 ”、“乐海人生 ”、“赏析论坛 ”

等等, 内容应该说是丰富而翔

实的,包括近期音乐界动态,国

际乐坛交往, 音乐家生活创作

点滴,音乐史实,作品和演出评

介, 尤其对著名音乐家或指挥

家作以长篇报道, 赞扬他们不

凡的艺术生涯以及可敬的人格

风貌,可谓多姿多彩,而且很有

特点、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音讯》

的作者和读者,基本上都是专业

人士或者音乐爱好者,相对来说

对文章的要求比较高,专业性比

较强。 因此,《上海音讯》的文章

大多很有质量, 评述较为准确,

对某部作品, 或者对某位演奏

家、歌唱家、乐队的分析和评价

比较精当与到位,极少有过多的

夸张和溢美之词。为此,《上海音

讯》对于我们国家特别是本市的

音乐事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

动作用,同时也培养了众多的音

乐爱好者。由于刊载的文章质量

较高,且文字精美晓畅,故不少

文章被主流报刊所转载。这自然

要归功于刊物主编和负责人的

严格要求和精心修改的孜孜用

心了。

《上海音讯》十六年

88

期,

说长也不长, 说短也不短了,就

像一个人已经是年轻小伙子了,

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发光发热

的时刻。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就,但对于当下文艺蓬勃繁荣发

展的新时代来说, 还要与时俱

进 ,把握时代脉搏 ,把 《上海音

讯》办得更好,更加有声有色。有

鉴于此, 笔者在庆贺的同时,提

几条建议:

一,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能

否增加彩色版面(一二个版面也

可),以提升阅读功能;

二, 可多登一些照片,版面

可宽松疏朗一些, 优化视觉效

果。

三, 能否增加版面,(两个

版面也好), 可以作一些长篇报

道,或人物专访等。

以上几点仅供参考斟酌。

(作者为原解放日报高级记者)

与上海音协主办的内刊《上海音讯》

结缘是在

2003

年。 当时,我读硕士二年

级,在恩师推介下,与同学一起写了小短

文“歌剧《茶》演绎东方情结”,发表于当

年该刊第

3

期,此后,与《上海音讯》一直

相伴至今。 期间,承蒙编辑老师的信任和

鼓励, 曾在本刊发表短文数十篇及

若干短讯,伴刊

10

多年,收益匪浅,

也有一些个人体会。

首先,作为季刊,每期皆报道其

间以上海为主要舞台的各类乐讯 ,

令读者全方位了解最新的上海乐界动

态,如每年的“上海之春”、上海音协及上

海一些专业音乐院校(如上音、上师大音

乐学院)、专业及业余音乐团体的各类活

动信息等。 其次,刊中不乏学术性较强的

乐评及探讨演唱、演奏技巧的专文,使其

成为大家探讨音乐的一个园地。 第三,该

刊所载音乐家介绍及音乐家对自身音乐

人生的畅谈回顾,使我在了解、感知不凡

人物并受激励的同时, 增添了对音乐的

一种深情。 而其他有关音乐游记、乐坛趣

闻等内容, 读来也颇令人有些许伴柔美

乐声品茗之惬意。

《上海音讯》既传“讯”,又评“乐”,既

讲“人”,又论“事”,涉及广泛,述议兼含。

每一期收到后,便成为笔者睡前的必读,

10

余年坚持下来,收获不少,同时,也逐

渐萌生点滴个人想法。 例如,我认为该刊

名虽限上海,发行也限于音协会员,但它

同样可供上海业余爱乐者及外地专业、

业余习乐者阅读, 一则因其中不少有关

中外音乐名人、 名作的阐析等对他们同

样大有裨益;二则因该刊可成为本地、外

地读者了解上海乐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故笔者大胆假设,日后若条件允许,能否

将《上海音讯》逐步办成一个如《音乐周

报》 那样于全国范围公开发行的音乐报

刊。 此外,报刊内容能否作适量压缩,一

些好文不妨刊于下一期,如此,文中字体

便可适当大些, 从而方便读者阅读。 最

后, 笔者觉得在继续秉承以上海为

主要舞台此宗旨的前提下, 能否再

适量增载一些外省市乃至国外的一

些重要音讯或高质量音乐短文,进

而使刊物内涵得以进一步延展,一

定程度上可成为上海与外界相互了解、

交流的一个平台。 如此,刊物的影响力、

获益面可能会更大些。

以上是我与《上海音讯》相识相伴

10

余年来的一些粗浅个人所思所想, 作为

该刊的忠实粉丝, 笔者衷心希望它的读

者越来越多,刊物越办越好。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

教授 )

一 篇 文 章 引 起 的 回 忆

卞祖善

编者按:上海音乐家协会内刊《上海音讯》从

2003

3

月复

刊,已有

16

年。每年

4

期,到今年

9

月编印

88

期。此刊从复刊之日

起, 即得到上海音协领导的亲切关注和音协会员及读者的大力支

持,从而使此刊得以顺利编印出版。基于此刊尚有许多不足和改进

之处,故需听取音协会员和读者对办好此刊的意见及建议,本期特

辟“我看《上海音讯》”专栏,刊登部分会员和读者的来稿,以获诤言

高见。

丁芷诺教授题词

“上海音讯”出版 ,架起

乐界桥梁,

文章丰富多彩, 信息交

流通畅,

留下步步足迹, 唤起珍

贵记忆,

涌现感想涟涟, 坚持理

想发扬。

春华秋实十六载 收获累累诚可赞

———贺《上海音讯》复刊

88

郑菁深

我 看《音 讯》

刘志康

我 看《上 海 音 讯》

姚红卫

看《音讯》得益匪浅

赵慈琳

·2· 2019

9

25

音乐新闻

本期讯

8

31

日 , 上海爱乐乐团

2019-2020

音乐季开幕演出在东方艺术中

心拉开帷幕。作为乐团的第

16

个音乐季,将

继续秉承自身特色,保留“大师与经典”“音

乐多棱镜”“节庆”“走近爱乐” 四大系列,又

增设了“境外演出”和“上海科技大学”系列,

共计安排计划内音乐会节目

37

44

场。

本乐季涵盖了建国

70

周年和 “全面实

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两大重要历史

节点,于是,乐团特别安排了

11

场中国作品

音乐会,创下乐团历史记录。 其中包括:《香

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音乐

会》、《祖国颂歌———上海爱乐乐团原创作品

交响音乐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全国交响乐展演音乐会之六》、

《红旗漫卷西风》,以及《中国之诗·声乐交响

音乐会暨第十二届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

周闭幕音乐会》、《奉献———陈钢 :从“梁祝”

到“情殇”》、《“潮”在上海》、《徐景新作品音

乐会》、《周湘林作品音乐会》、《交响乐“红楼

梦”》以及深受广大乐迷喜爱的《经典中国影

视音乐集萃

》等。

支持原创,讲述中国故事,是乐团一以

贯之的立团之本。 本乐季,将推出世界首演

的原创中国管弦乐作品八部,有:驻团作曲

家龚天鹏的原创、 第

21

届中国上海国际艺

术节委约作品《第十一交响曲“潮”》,向中国

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献礼的《交响组诗“百

年颂”》;吕其明的《随想曲“白求恩在晋察

冀”》、周湘林的《云梦秦简》———为板胡与交

响乐团而作、赵光的《钟鸣海上》、夏良的《第

二交响曲“大河东流”》;以及由徐可原创、被

列入

2018-2019

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

划展演阶段入围作品《天启》等。

布鲁克纳的《第一》至《第五》交响曲将

相继在本乐季上演。执棒的有艺术总监张艺

和副团长张亮,及克·彼·弗洛、吕嘉等著名

指挥家。

乐团还安排了纪念舒伯特逝世

150

年和贝多芬诞辰

200

周年的专场音乐会,以

及众多经典作曲家的名作演出。内有五场雅

俗共赏、通俗易懂的音乐会将在星期广播音

乐会和东方市民音乐会中上演。多首在上海

甚至在中国首演的海外经典作品亦在本乐

季推出。

本乐季的“重头戏”是瓦格纳的经典歌

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第三部《女武神》(音乐

会版)。 乐团不仅会邀请擅长德奥作品的指

挥大师———克劳斯·彼得·弗洛再次莅临乐

团,还将携手

6

位德国著名的瓦格纳歌剧歌

唱家同台献演这部长达四个多小时的宏篇

巨作。 本次音乐会版歌剧将于

2020

3

演出两场。

10

20

日,乐团将与世界著名男高音

何塞库拉合作演出, 作为第

21

届中国上海

国际艺术节的参演节目。

今年

11

10

日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

厅举行的《庆祝上海交响乐团成立

140

周年

音乐会》, 精选了上世纪三个历史时期的由

上交演奏的作品,举办一场颇具意义的音乐

会,以回顾历史,创新未来。

享誉世界的传奇钢琴家瓦莱里·阿凡纳西

耶夫将在乐团

2020

年音乐季的闭幕音乐会

上,演绎贝多芬的《第二钢琴协奏曲》。 (殷习)

9

10

日落幕的第二届

哈尔滨音乐比赛中, 现就读于上

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专业的

柳鸣与毕业于上音声乐歌剧系的

青年男高音张龙,经多轮角逐,在

众多国内外参赛者中脱颖而出,

分获本届大赛小提琴组和声乐组

的第一名, 并各赢得大赛颁发的

50000

美元奖金。

哈尔滨音乐比赛是由哈尔滨

市人民政府和哈尔滨音乐学院共

同主办的一项国际音乐赛事,由

中国文联副主席、 中国音乐家协

会主席、 著名作曲家叶小钢担任

比赛组委会主席和艺委会主任。

大赛旨在发掘年轻音乐家的卓越

潜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提升哈

尔滨城市综合实力,以高层次、高

质量、高品位的定位,为来自世界

各地的参赛者们提供交流切磋、

展示音乐天赋的平台。

2018

1

月举行的首届大赛请来卡娜娃、

鲍罗汀娜、特列季亚科夫、邓泰山

29

位享誉国际的音乐家担任

评委, 比赛的专业性与权威性迅

速在业内得到广泛认可。 今年的

赛事,在延续首届高标准的同时,

不断开拓创新, 并增加了作曲比

赛。对于参赛选手而言,这既是一

场激烈的较量, 又是一次极佳的

学习机会, 同时还能通过比赛提

炼表演技巧、展示作品,并获得评

审专家的反馈和指导。

在本届比赛中摘获小提琴组

第一名的选手柳鸣, 目前师从于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 教育家徐惟

聆教授。 此前她已先后在香港国

际小提琴比赛、 美国库珀国际小

提琴比赛、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

际小提琴比赛等多项赛事中获

奖, 并与上海交响乐团等国内外

著名乐团合作演出。 得益于老师

的悉心指导及自己的不断努力,

柳鸣在本次的四轮比赛中以稳定

的发挥再获佳绩, 给评委和公众

留下颇深的印象。 面对最终的获

胜, 柳鸣感言:“此次比赛对我是

一个非常大的肯定, 可以鼓励我

更加坚定地朝着理想走下去。”小

提琴组的第二和第三名分别由来

自中国香港的选手陈蒨莹和韩国

选手金哈朗获得。

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 目前

在德国汉诺威国家歌剧院任歌剧

演员的青年男高音张龙, 成为本

届比赛声乐组的第一名, 他的夺

冠也填补了上届赛事声乐组冠军

空缺的遗憾。求学上音期间,张龙

曾师从陈星教授, 老师精益求精

的教学从各方面为他打下扎实的

基础。 而后他又于北京大学歌剧

研究院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

强继续深造。

2016

年以来,张龙

先后在布加勒斯特国家歌剧院国

际声乐比赛、意大利布塞托“威尔

第之声”国际声乐比赛、巴塞罗那

维纳斯国际声乐比赛等赛事中获

奖, 还曾入选巴伐利亚国家歌剧

院青年艺术家培养计划。 在本次

的三轮比赛中, 张龙先后选唱了

十首咏叹调和艺术歌曲, 对于这

些分属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且涉

及意、德、法、俄、中等多国语言的

作品, 他均能很好地把握并呈现

出具有说服力的演绎, 最终以出

众的表现为自己再添一金。 现为

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的女高

音张文沁和来自中央歌剧院的女

高音陈艺宝分获声乐组第二和第

三名。

本届比赛钢琴组的第一名由

韩国选手禹熙英获得。 他曾就读

于首尔国立大学、 汉诺威音乐和

戏剧学院、 皇家音乐学院等知名

学府,并曾亮相英国、西班牙、意

大利、德国等地的舞台,有着较为

丰富的演奏经验。 他为本次参赛

所选择的作品难度高、风格广,比

赛期间虽身体抱恙却依旧展现出

自己不凡的实力。 中国选手郝一

雷和韩国选手金多率分获该组

二、三等奖。

在先结束的作曲组决赛中,

来自中国、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六

位选手带来了各自的新作, 这些

作品均以与冰雪相关的内容为主

题,伴随着乐声,现场的观众也仿

佛置身于冰天雪地之中, 感受颇

具北国特色的“冰雪之旅”。 最终

由叶小钢、陈银淑、恩约特·施耐

德等著名作曲家组成的评委会将

第一名授予年仅

24

岁的澳大利

亚选手吴承昊,他所作的一曲《冰

风雪地》,描绘了风格迥异的风雪

景象。 作曲组的第二和第三名分

别由中国选手张光一和美国选手

鲍比葛获得。

《中国合唱歌曲百年经典 》一书

映照着我半个人生的经历,勾起我许

多回忆,其中许多合唱歌曲都会在我

头脑中引发当年歌唱的情景和具有

年代感的懵懂激情。

1947

年,我入读

初中后参加了学校合唱队,这是我接

触“合唱”的开始。

1949

年上海解放

后, 我参加了一个社会的业余合唱

团,给我打开了崭新的天地。 在合唱

团唱着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歌曲,由此

接触社会、认识社会,让我和许多年

轻人认识了共产党,跟上了社会前进

的步伐,也引导我走进了上海音乐学

院。

我国音乐教育最早起步于 “学

堂”,

1902

年清政府迫于形势颁布《钦

定学堂章程》,确定新兴学堂开设“乐

歌”一科。 民国初年“学堂”改为“学

校”,“乐歌”课改为“音乐”课。 中小学

校的音乐课,是音乐普及极为重要的

途径,也是青少年品德情操培育的重

要阵地。 解放前,我国文人学士和音

乐家编写的中小学音乐教材有

180

多种。 目前认定为我国最早创作的合

唱歌曲《春游》,就是李叔同

1913

年在浙江

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创作的。 赵元任

的卡农曲《唱唱唱》,充盈着少年清纯情趣,

有转调也不觉得难。 英年早逝的黄自,在他

担任国立音专教务主任并兼授十余门专业

课程的同时,还与张玉珍、应尚能、韦 瀚章

共同编著了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音乐》课

本六册。 他们创作了许多适合中学生的合

唱歌曲, 黄自先生对其中二声部复调结构

的“淮南民歌”,在乐谱上给少年学子作了

清晰的注释,特别贴心。 还有冼星海《在太

行山上》《保卫黄河》,李焕之的《民主建国

进行曲》 等等都是当时青少年张口就能哼

唱的歌曲。

二十世纪上半叶,无论从西洋、东洋留

学回国的音乐家,还是在抗日救亡、解放战

争年代中成长的音乐家,他们都心怀祖国,

情系人民。 他们的身心浸透了中国文化,他

们学习的欧洲作曲技法, 都融化在中国的

音调、中国的风格之中。 他们创作的合唱歌

曲,贴近社会的脉动,表达了民众的

呼声。 歌曲好唱好听,流传在广大群

众(包括青少年群体)的口中、心中。

新中国成立后,合唱团体广泛诞生于

各级学校与社会各个阶层,合唱歌曲

的创作也迎来空前的繁荣。 又一代作

曲家成长起来,他们大都经过专业学

习,充满朝气,他们承袭老一辈音乐

家们,坚持立足于民族的根本 ,紧跟

国家前进的步伐,创作的合唱歌曲新

颖优美、好唱好听,普遍传唱于全国

各地。 我就读的上海音乐学院同学创

作的合唱歌曲 , 如刘施任的康塔塔

《祖国颂》在

1956

年全国音乐周上获

得很高的赞誉 ;如萧白 、王强 、王久

芳、张英民创作的《幸福河大合唱》在

1959

年第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

友谊联欢节获音乐作品大合唱一等

奖。 我国许多著名作曲家,如张文纲、

刘炽、瞿希贤等都热心为青少年创作

合唱歌曲。 他们的歌曲适应中小学生

的心理生理特点 , 旋律优美技巧简

洁,至今还在全国中小学校之间传唱

不息。 再有六十年代的音乐舞蹈史诗

《东方红》与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更成为世界合唱文化的奇葩。

优秀的合唱作品,需要出版的传播,需

要教师的传授。 上海音乐出版社和上海师

范大学音乐学院联合举行 《中国合唱歌曲

百年经典》的发布会是很有意义、很有缘分

的事情,对民族优秀文化的普及、传承,对

青少年音乐情趣的启蒙、培育,我们师范大

学音乐学院,肩负着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

重任。 我

1996

年从上师大音乐系退休,深

感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辛劳。 现今我们

上师大音乐学院与时俱进,越办越出色,我

要向你们致敬!

我更要向上海音乐出版社, 向费维耀

总编组织出版系列的中国音乐百年经典的

气魄,表示钦佩和祝贺,对给我的信任表示

感谢。 由于我的能力微薄,没有能够达到出

版社的期望,只有请费总多多宽容。

(本文为作者在《中国合唱歌曲百年经

典》一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上海爱乐乐团 2019-2020音乐季发布

前几天,读到诗人刘希涛的歌词新作《陆家嘴·

龙之嘴》(见

9

6

日《劳动报》),眼前为之一亮。诗

不长,三节

13

行。

诗人像一位摄影师,打开镜头,先来一个大特

写:一个巨无霸的龙头,口衔明珠,迎着喷薄的朝

阳,吞云吐雾(第一节)。镜头拉远,原来是长江巨龙

奔腾而来、直向汪洋!四海波涛为之欢呼,九天风云

为之起舞(第二节)。 镜头定格,一幅浩然巨作惊艳

亮相———天地为框,大上海、黄浦江演绎改革开放

的交响史诗,陆家嘴、龙之嘴高歌中华复兴的追梦

华章(第三节)。

这就是我五读《陆家嘴·龙之嘴》这首诗化歌词

后,不断闪回的画面。

放眼世界 , 世人无不知上海 、 无不知陆家

嘴———这个上海改革开放的象征、 最具魅力的地

方。但是,把陆家嘴比喻为“龙之嘴”,诗人刘希涛却

是第一人! 就像第一个把姑娘比喻成花的高人那

样,慧眼匠心,妙语天成。

如果从飞机上航拍,滚滚长江东流入海,在近

出海口的地方,黄浦江拐了个九十度的大弯,几百

年来,留下了一片突出的冲积滩地,这滩地就像一

条巨龙张开嘴巴在吸水,然后行云布雨、腾空翱翔。

这滩地之所以被后人称为陆家嘴,是因为明代翰林

院学士、大文学家陆深,生卒于此。 这些,算是陆家

嘴的前世沧桑吧。其实,与其说陆家嘴形似龙之嘴,

倒不如说陆家嘴更神似龙之嘴。数百年前的芦苇如

林、芦花似雪、吐纳黄浦江潮汐的冲积滩地早已一

去不复返, 取而代之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摩天大

厦;众多跨国银行的总部在这里注册落户,陆家嘴

今天已经是世界上最具影响

力的金融中心之一——这多

么像巨龙张嘴, 不停地吞吐

着世上的金山银海!

也许,徜徉在傍晚的世纪大道,诗人仰视着高

耸入云的东方明珠塔,想象着不远处南浦大桥和杨

浦大桥,一左、一右绝妙地形成了二龙戏珠! “陆家

嘴———龙之嘴”, 六个霓虹大字从灿若星河的灯海

中穿透而出;也许,伫立在清晨的出海口、天地交汇

处,诗人迷醉于红霞万朵,旭日如珠、正被天龙从九

渊衔出、托向天穹! “陆家嘴———龙之嘴”,一行珠玉

楷书在万顷波涛上轰然推出;也许,邻家的阳光男

孩正在唱《大中国》:“我们都有一个家 名字叫中国

……家里盘着两条龙 是长江与黄河……” 诗人心

里一动,深度开发开放浦东的号角、陆家嘴的前世

今生,点点滴滴汇入他生活积累的海洋、融进他厚

实的文学底蕴……思潮涌动,情愫升华,一首经典

新诗《陆家嘴·龙之嘴》破茧而出!

我想,一首好诗的诞生,需要生活的积累、文学

的功底,更需要天赋。如果没有一个天生的好嗓子,

再勤学苦练,也成不了歌唱家;同样,没有一个诗人

的慧眼匠心,再勤奋,也不会留下传世名篇。

感谢诗人写出了这首让人眼前一亮的佳作!感

谢《劳动报》编辑慧眼识珠,选登了这首让人们难忘

的好歌词。

请欣赏刘希涛创作的歌词《陆家嘴·龙之嘴》

衔着一颗明珠

/

昂首世界东方

/

哦, 陆家嘴,龙

之嘴

/

迎接新一轮朝阳

舞动天下风云

/

扬起四海波浪

/

哦, 陆家嘴,龙

之嘴

/

唱响时代华章

大上海为你而自豪

/

黄浦江为你而歌唱

/

哦,陆

家嘴,龙之嘴

/

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驾着彩云

飞翔,高高飞翔

本期讯

8

13

日, 上海交

响乐团原长号首席、 国家一级演

奏员赵坚应邀在柏斯艺校第一音

乐厅举办了“管弦乐器学习技巧”

的音乐讲座。 艺校管弦乐器学员

和艺校教师纷纷前来听课。

赵坚担任过澳门交响乐团、

上海乐团、 上海芭蕾舞团管弦乐

队、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上海电

影乐团、 上海轻音乐团的长号首

席和客席长号首席, 为上海音乐

学院外聘长号教授。 他曾在上海

之春国际音乐节、“星期广播音乐

会” 等各类音乐会上独奏过

300

多场,经常应邀担任市、区各种音

乐比赛的评委,从

2017

年起任柏

斯艺校艺术顾问, 主持柏斯艺校

年度非钢琴类教师考核工作。 他

在退休后仍大力开展长号等管乐

器在大中小学的教学。 现今他是

中国管乐学会高级顾问、 上海市

委宣传部“人才引进”评审专家、

上海文联职称评定专家、 上海音

乐学院专家库专家, 曾任上海音

乐家协会管乐专业委员会副会

长,是上海音协考级教程(长号、

次中音号、大号)编撰者。

华乐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

系长号教授师鲁嘉近期编著的五

册一套的长号四重奏 《世界名曲

精选》,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由长号四重

奏编著的“名曲精选”,在我国音

乐类书籍中还是首次, 填补了长

号演奏室内乐作品的空白, 具有

开拓性的意义。

师鲁嘉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

管弦系的长号专业, 曾任上海交

响乐团长号首席, 参加了团里许

多在国内外的演出, 也曾担任长

号独奏和管乐室内乐重奏演出。

2009

年起到华东师范大学教长

号,近

10

年来培养了不胜枚举的

长号学生, 还在上海大学音乐学

院任兼职教授。 师鲁嘉积累了丰

富的演奏和教学的经验, 不断钻

研长号的演奏技艺。 他有感于长

号演奏作品, 尤其是四重奏作品

缺乏,所以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利

用业余时间选取了著名的中外名

曲,编撰了五册

80

首左右的长号

四重奏作品出版, 以提供给专业

院校及专业院团教学和演奏使

用。 (吴 孙)

上音学子冰城载誉而归

严 焕

歌词《陆家嘴·龙之嘴》赏析

陈敬标

两位长号专家尽展艺术成就

本期讯

2019

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

术外译项目申报公告近日发布,《中国历代

乐论选》多种文版入选推荐选题。 《中国历

代乐论选》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出版,杨赛主编。 该书选取中国经典音乐理

论名篇名段,共分七章:先秦乐论、秦汉乐

论、魏晋南北朝乐论、隋唐五代乐论、宋辽

金元乐论、明清乐论和近现代乐论。 选文具

有较高的代表性和思辨性, 体现了中国历

代音乐理论的基本面貌和大致轨迹。 各章

简要介绍选文的作者、出处、版本、注释、今

译及外译的情况。 该书在

2018

年上海书展

发布后,受到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要资

助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

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 杨赛另一著作

《中国音乐美学原范畴研究》 入选

2017

年度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全稿已经

由华东政法大学马莉教授英译完毕, 近期将

由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出版。 (应锡)

《中国历代乐论选》出版

·3·

2019

9

25

中外乐苑

������

今年是上海交响乐团建团

140

年。 在近一个半世纪里,上交走过了艰

难曲折而又光辉灿烂的道路。 在

1949

年的前

70

年里, 一批流亡或迁徙到上

海的意大利、俄罗斯、德国等欧洲国家

的优秀音乐家, 为上交最早的建团、初

创和成长,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

献,也为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进行了

开拓性的实践。

然而上交真正“旧貌换新颜”的发

展,却在

1949

年后的

70

年,即新生的

上交与成立

70

年的新中国是 “同龄

人”, 这就表明上交的命运是和国家的

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上交得以发

展,依靠的是国家强盛。 我于上世纪

70

年代初进入上交,一直在团里从事文秘

工作和宣传工作,所以对团里来龙去脉

的进程,对团里与时俱进的举措,就有

了比较多而深的感受。 “文革”里中外优

秀的交响乐作品被打入 “冷宫”, 作为

“封资修”而被禁锢起来,只能“十年磨

一曲”———无限制地排演 “革命交响音

乐《智取威虎山》”。 老团长黄贻钧先生

是新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此

时他完全被“打倒”而“靠边站”,曾处于

世界二三流交响乐团之间水平的上交,

离正规化、职业化、国际化的交响乐团

标准越来越远。

幸而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 党对全国的文艺工作重 申实施

“双百”方针,上交在复职的黄贻钧团长

的领导下,逐渐恢复举办交响音乐会。 但那时

文艺领域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受港台流

行音乐的影响,团里有人建议把全团拆分成几

个小分队,到各省市巡回演出,既为团里增加

经费,又为个人赚些“外快”。 在百废待兴、拨乱

反正之际,国家对文化的投资很少,对交响乐

这个“小众”艺术的“蛋糕”分配则更是微乎其

微,同时团里的乐器陈旧,特别是管乐器的购

买更新,显得尤为迫切。 演奏员的收入也是几

年未动,团里排练场地设施陈旧,根本不能适

应夏热冬寒时的排练需要。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待遇的条件下,黄先

生坚持团里的队伍不能拆分,不能为了一时之

利益而打散,必须保持交响乐团的完整建制和

整齐队伍。 尽管条件差、待遇低,也要为交响乐

事业的发展努力奋斗,勤勉工作。 黄贻钧先生

复职的几年里,他有权无钱,只能抱着“维持”

的无奈,保住上交的两管编制队伍和正常排练

的秩序。 也正是由于他的远见卓识,在上海交

响乐演出逐渐复苏、逐渐升温时,上交排演的

交响音乐会受到了对交响乐饥渴多年的本市

听众的热烈欢迎,连演几场、几十场都仍有跟

踪前来观赏的听众。 而且得到了应邀前来合作

的国内其他指挥家的称赞,他们惊奇经过“十

年浩劫”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全国竟然还葆有

上交这样完整的、专业水准很高的队伍。

自交响乐诞生之日起,它就是靠“抚养”的

艺术,是“烧钱”的艺术,它完全不能自

付盈亏,它更多讲究的是社会效益。 世

界上的交响乐团或者靠私人赞助而存

活,或者靠政府拨款而立世。 像上交这

样基本靠政府全额拨款的音乐团体,只

能主要依靠国家。 一个交响乐团的排练

场地和演出剧场,设备和乐器不时的添

置、更新,指挥和演奏员的逐年增加的

工资, 外借音乐家前来合作的各项费

用,乐谱借用或抄印的支出,宣传推广

的投入等等, 每年都是一笔庞大的开

支,票房和经营性的收入,可以补充一

些经济效益,但每年开销的“大头”,还

得靠政府的拨款。 所以上交的发展,离

开强盛起来的国家便寸步难行。

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蓬勃发展

的欣欣向荣的局面,政府也加大了对文

化投资的力度,对上交这样的音乐团体

有了更多的政策倾斜。 两位著名指挥家

陈燮阳、 余隆比起前辈黄贻钧先生,可

谓赶上了好时代,他们先后担任上交的

音乐总监,率领全团享受着国家改革开

放给交响乐发展带来的逐年增加经费

的 “红利”, 不再有缺少经费的后顾之

忧,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智慧放到如何

发展团内事业的构想中,放到实现他们

推动团内业务发展的种种举措中。 因为

再有额外申请专项经费,陈燮阳便聘请

美国、俄罗斯、香港等国和地区的外援,

充实演奏队伍,提高乐队的表现力。 因

为政府的牵线,陈燮阳在国内成立了首

个交响乐发展基金会, 使上交在经费上有了后

援单位。也是因为有了政府等多方面的经费,上

交在陈燮阳的率领下, 出访了几十个国家和地

区,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了上交的知名度。

2009

年受聘担任上交音乐总监的余隆,是

放眼世界的指挥家,是开拓创新的活动家,国家

对文化事业提供了更加优渥的条件, 使他有了

更加广阔的用武之地。 政府投资数亿元的现代

化大型的上交厅团合一的建筑, 在市中心繁华

区段拔地而起; 每年音乐季都有众多世界一流

音乐家应邀前来合作演出;在上海首创的夏季音

乐节和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以及委约音乐创

作,开办乐队学院,不断到欧美亚和拉美几十个国

家和地区巡演等等,无不有赖国家的强盛和政府

的支持。 上交也在这些“开疆拓土”的创新演出及

活动中,逐步向世界交响乐团的先进行列迈进,取

得越来越广泛的优良的世界影响。

伟大的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国家的综合国

力越来越强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

有了党的一代代领导人的英明领导, 有了中国

各族人民的

70

年努力,才有今天前所未有的强

盛的大好局面。 上交的发展才有了坚强而扎实

的依靠,也才有可能演出为祖国讴歌、为人民欢

唱的丰富多彩的音乐会。

这就是我,一个普通的退休的“上交人”,对

我国以往音乐经历的一些回顾和国家强盛加大

对文化事业扶持产生的一些感想。

笛子,是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

中最具代表性、最具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 据

媒体报道:

1986

5

月, 在我国河南省舞阳县

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 发掘出

16

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

已有

8000

余年的历史。 距今大约

4000

多年前

的黄帝时期, 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的竹子,人

们开始以竹子为材料制成笛子。 据 《史记》记

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

凤鸣。 ”以竹子为材料制作笛子,是社会文明发

展的一大进步:一是竹子比鸟禽的肢骨振动性

好,发音清脆;二是竹子便于加工,可以大批制

作。 可以说,骨笛也就是竹笛的“老祖宗”了。

8000

余年后的今天,在中国民族乐器队伍

中,笛子仍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作民

族吹管乐的代表。 因种种因素,目前民族乐器

在群众业余生活中的普及率有所减退,走进社

区民居, 能听到笛子的欢鸣声也是为数不多

了。 然而,用毕生的精力宣传、推广、传教这一

中国民族乐器的还是大有人在。 他———就是我

国“国家文化传承人物”、著名笛子演奏家许国

屏先生。 在八月酷暑、骄阳似火的一日上午,笔

者在许国屏的寓所聆听了他与笛子的故事。

吹笛:师从陆春龄,服务工农兵

即将跨进杖朝之高龄的许国屏,在上海演

艺界还是名声显赫的。 他

1940

年出生在上海

嵩山路的“大同乐会”,这里是一个古乐团体的

聚会场所,因许国屏的父亲许光毅———我国著

名的民族音乐家,就是这个“大同乐会”的成员

之一,在上海解放后被陈毅市长任命为中国第

一个专业民族乐团的团长。 所以说,许国屏是

出生在一个中国民族音乐世家。

在许国屏

9

岁那年,他师从“中国魔笛”陆

春龄大师学习吹笛,至今已有

70

个年头了,但

他仍然是笛不离手,曲不离口。 他的笛声震撼

过光彩炫耀、掌声雷动的室内舞台,也回响在

工厂 、学校 、农村 、部队 、医院 、社区的蓝天之

下。 把笛声献给广大的工农兵,是许国屏最乐

意做的事情。 如

1997

年,许国屏参加去内蒙古

解放军部队慰问演出时,听说有一位坚守在满

洲里边境的解放军战士未能看到演出,他心里

感到不好受。 特地赶到那里,为这名战士表演

笛子独奏,当《我是一个兵》的笛声响起时,激

动的泪水从这位战士的双眼中滚滚而落……

许国屏还多次到“老少边区”进行慰问演

出,仅大别山就去过

5

次。 他告诉笔者:有一年

去内地的“小三线”慰问演出,即乘坐一辆大巴

士和一辆卡车前去。 卡车三面的档板是活动

的,放下来可成为一个小舞台,而他们慰问队

就是在这个“卡车舞台”上连续演出了

87

天。

许国屏,以他那时而清脆、时而婉转、时而

悠扬的笛声, 赢得了祖国的称赞和人民的喜

爱,成为国家一级演奏员,荣获了国务院颁发

的“文化艺术突出贡献奖”,上海市首届“六一”

育苗奖、第二届“宝钢”高雅艺术奖、上海市自

学成才奖等多种奖项。 他以高尚和优秀的人品

与艺品,被光荣地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

市优秀共产党员、 上海市优秀艺术教育工作

者、 上海市德艺双馨文艺家等一系列称号,曾

受到过江泽民、胡锦涛、李鹏、吴邦国、朱镕基、

温家宝、黄菊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57

年,年仅

17

岁的许国屏,加入了已故

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儿童

艺术剧院工作, 担任过剧院的艺术教育部主

任。 宋庆龄在世时,他曾

4

次赴宋庆龄的寓所,

为宋庆龄招待各国贵宾而演奏笛子,深受宋庆

龄和贵宾们的赞赏。

在他七十年的演奏生涯中,他除了在各种

音乐会上独奏外,还在许多经典儿童剧,如《马

兰花》、《海石花》、《宝船》、《刘胡兰》、《长发姑

娘》、《黄鹤的故事》等中,留下了精湛的表演艺

术。 他又曾在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现代京

剧《龙江颂》的音乐伴奏中担任独奏。

许国屏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艺家,他不仅

用竹笛热情地为广大群众演奏,同时还为中国

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公演的 《临时收购站》、

《黄鹤的故事》、《向阳花》、《小桔灯》 等儿童剧

作曲。

1991

年,上海音乐家协会儿童音乐专业

委员会、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以及黄浦区

少年宫,联合为他举办了“许国屏儿童音乐作

品演奏会”。

令人惊叹的是, 他还结合自己

70

年的演

奏经验,编写、出版了

20

多部笛子演奏方面的

专著和教材,总发行量超过

100

万册。 他编写

的专著和教材,在全国获得了“六个第一”:即

全国第一本走进教室的民族乐器教课书《直吹

笛十八课》;全国第一套盲文民族乐器教材;全

国第一本面向少儿的实用民乐读物《儿童民族

乐队实用手册》;全国第一盘《儿童竖笛电视教

学录像片》;全国第一套《儿童民族乐器作品演

奏音带》;全国第一本《盲文笛子简明课程》(共

三册)。

说起《盲文笛子简明课程》,许国屏给笔者

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个

10

岁左右名叫黄

慎的小男孩,因眼睛失明形成厌世心态,曾经

6

次自杀,其父母痛苦万分。 许国屏听说此事后,

就与这位小男孩交上了“朋友”,用笛声教育他

如何面对人生。 黄慎在许国屏的帮助下,慢慢地

缓解了厌世的心态, 认真地学习吹笛, 于

1996

年与许国屏一起在上海电视台拍摄了 “共度好

时光”专题片。 许国屏以此事例为创作素材,精

心地为盲童们创作了一首笛子独奏曲 《心灵之

光》,成为了他的独奏代表作之一。

制笛:改进传统笛,一笛多功能

用许国屏的话说,他是个喜欢“动脑子”的

人,事实证明他确实是个善于动脑的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采用竹子做成

乐器的民族为数不少,除了笛子是中国传统音

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外, 尚有竖笛、弓

笛、口笛、直箫、弯箫、排箫以及笙等乐器。 有些

用竹制成的乐器, 因构造简单而容易学习,如

竖笛。 能否将一些造型相似的竹子乐器,通过

简易的变化合成,形成一种新的乐器,吹奏出

不同的音色和音调呢? 特别是竖笛,能否加以

改造后让更多的人便于学习和吹奏呢? 许国屏

产生了这种奇特的妙想。

从上世纪

70

年代, 许国屏运用横笛发音

的原理,发明了一种既适合启蒙教学、又可集

体吹奏的两用笛。 在此基础上,他不断地进行

实践、总结经验,反反复复地琢磨改进,经过

20

多年的细心探索,终于在上世纪

90

年代,成功

地创造出一种简便易学的“多功能笛”,获得了

国家专利,开始规模性地推向社会使用。

这种命名为 “多功能组合民族管乐器”的

“多功能笛”,管头和管身是可以拆离的,并通

过不同管头与管身的重新组合,使之产生不同

的乐器效果,实现了“一管多用”的功能:可以

吹奏出竖笛、横笛、箫、巴乌、喉管、葫芦丝、学

生笛七种音色音乐。 此种“多功能笛”,吹奏方

便,一教即会,特别深受初学者的欢迎,极大地

方便了这一民族吹奏乐器的推广和普及。 其

次,对众多已会吹奏笛子的专业和业余演员来

说,在表演上更加方便灵活,可以任意地发挥

自己的吹奏技巧,深层次地演绎出作品的内涵

和艺术的深度与广度,从而使听众享受到作品

中丰富而饱满的情感世界。

这根“世界上功能最多的笛子”,以它丰富

多彩、变幻多姿的音乐曲调,很快地在舞台上

展现出它迷人、精彩的魅力。 而在舞台外,更吸

引起专家们对它的青睐, 各种桂冠迎面扑来:

1994

年,“多功能笛”荣获了“当代优秀新专利

传媒展和首届中国金榜技术与产品博览会金

奖 ”;

1996

年创下了大世界基尼斯记录 ;

1998

年中,它又先后荣获了“首届美国爱因斯坦国

际发明金奖 ”、“

1998

世界华人发明博览会银

奖”、“全国第十一届 《星火杯》 创造发明一等

奖”等,以及“上海市优秀发明一等奖”、“文化

部科技进步发明二等奖”等多种殊荣。

面对如此诸多的荣誉和奖项,许国屏坦然地

说:“这些奖项对我来说都是次要的,我不是为了

这些奖项而发明‘多功能笛’。 我的发明初心是让

‘多功能笛’能普及民乐,让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

趣和意愿,自由摆弄,随意吹奏出自己喜欢的声

音。 而‘多功能笛’实现了我的这一心愿。 ”

更重要的是,许国屏在全国各地已经建立

起几十个“多功能笛”的教学实验基地,培训出

2

万多名音乐教师。如今,成千上万的学生、白领

职员、社区居民、草原牧民、人民警察、公务员、农

民工等众多群体在学习和吹奏“多功能笛”,形成

了一个庞大的学笛规模。 令人高兴的是,当年参

加许国屏创办的那些“笛鼓队”、“民乐队”、“儿童

弹拨乐队”中学习的一些学生,如今也学有成效、

人才辈出,有的担任文艺团体的团长、专家;有的

获得国际、国内音乐比赛的大奖。

“想想也蛮开心的。 当年我一个人做的事情,如

今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自己数十

年的心血没有白费。 ”许国屏对目前笛子在我国

民族乐器中的发展趋势还是很满意的。

教笛:心系社会情,乐于“接地气”

作为一名民族器乐的演奏家,除了要把隐

藏在民族之中的音乐精华发掘、 展现出来,还

需要让它普及到民众之中去,使民族器乐更加

发扬光大。 许国屏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他说:“在自然界, 有一个保持生态平衡的问

题。 在音乐界,同样也存在着一个保持‘生态平

衡’的问题。 一些民族音乐已经越来越被边缘

化的现象,不就是破坏了民族音乐的生态平衡

吗? ”许国屏深深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所以他开始行动起来,为民族音乐的平衡做一

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许国屏以“农村包

围城市”的“战略战术”开始拯救民族器乐的生

存。 他骑着自行车到上海郊区的一个学校,悄

悄地组织了一个“儿童笛鼓队”,又到郊区的另

一个学校,偷偷地组建了一个“学生民乐队”。

再后来跑到了浙江农村,义务办了个“音乐教

师培训班”。 其实, 这些行为都是为社会做好

事、做实事,但又为什么要“悄悄地”、“偷偷地”

干呢? 因为那时还在“文革”期间,许国屏是被

“革命派”排斥在外的人,是难以“名正言顺”地

做事的。

到了上世纪

80

年代,形势开始好转,许国

屏又把他的“民乐普及”扩大到边远地区。 他只

身买了硬座火车票深入到大草原,又坐着马车

啃着烧饼来到牧民区,动员和组织牧区的音乐

教师、学生、牧民们跟着他学吹笛子。 除此之

外,他风尘仆仆地爬山涉水上井冈、下海南,五

攀大别山、三赴内蒙古,前后行程加起来有

20

多万公里路,人们把他的这种奉献行为赞扬为

“音乐长征”之举。

1996

年夏天, 许国屏来到呼伦贝尔大草

原, 在额温克旗第一中学举办竖笛培训班,有

一位达斡尔族的女护士也参加了培训班。 当他

看到许国屏为上课而嗓子嘶哑了、 眼睛充血

了,心里十分感动。 一天放学后,她走到许国屏

面前深深地一鞠躬后,递上了三样东西:一瓶

止咳药水、一块手绢和一封信。 信中写道:“您

来到我们美丽的呼伦贝尔盟,为我们这里的孩

子普及音乐知识,我们衷心感谢您。 这小小的

手绢送给老师擦擦汗。 送上一瓶止咳药水,愿

您早日康复。 ”看到学员们这样关心他,许国屏

深受感动。

许国屏有一个 “笛子普及大本营”———上

海市静安区华山路街道老妈妈“童心”笛子队。

在这儿参加过“老年童心乐队”活动过的队员

已达上千人, 队员的年龄都是在花甲以上,最

大的有

82

岁。 别看他们都年事已高,可“童心”

犹存、异常活跃,学习吹笛的劲头热烈而高涨。

他们各自安排好家务事,每星期一次集中参加

活动,学习笛子的吹奏。 他们认真地记谱子、练

指法,在家里也挤时间反复练习。 如今,这些

“老年童心乐队”队员的笛子吹奏水平,都已经

达到了能独自演奏的水准。 二十多年过去了,

“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乐队的队长换了好几

轮,队员们的脸庞也时有变化,但教授他们的

老师却始终没有变———他就是许国屏!

上海某小区有一位

80

多岁的杨老太,退休

后曾一度迷上了打麻将, 每个月的退休工资,

有一半都扔在了麻将桌上,为此与家人们的关

系搞得很僵。 许国屏得知此事后,上门动员她

学吹笛子,以此来丰富退休生活。 然而杨老太

不识乐谱,几次中途退却,但许国屏不厌其烦

地上门热情为她开“小灶”。 所谓“功夫不负有

心人”, 如今的杨老太吹奏起笛子来已是流畅

自如,并成为该小区民乐队的骨干队员了。

要说许国屏的教笛故事,那实在是举不胜

举,在他赠送给笔者的一本《许国屏和吹笛老

人的故事》的书中,就记载了很多感人动听的

事例。 许国屏对笔者说:“我患有癌症十多年

了,已经是一个生命倒计时的人。 一个人的生

命长度是有限的,而且是难以把控的。 但是,我

们可以尽量地把控它向宽度发展。 我现在是一

天在做两、三天的事情,每晚睡觉前就想好了

明天要做哪些事,而且尽力地多做一些。 在我

的有生之年,要尽力地为民族器乐的普及和发

展多作一份贡献。 ”笔者深深地被许国屏这种

顽强地与疾病作抗争、与生命争空间的精神所

感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好中国笛子的故

事。 ”这是许国屏在笔者结束采访之时留给笔

者的赠言。 其实,这也是他至今仍然奔忙在民

族乐坛的铿锵心声!

竹笛声声抒真情

———访著名笛子演奏家许国屏

孔鸿声

·6·

2019

9

25

交流平台

中秋那天,到上海大剧

院看戏, 俄罗斯来的歌剧

《叶甫盖尼·奥涅金》。 感觉

似熟还生,熟的是音乐和剧

情,生的是表现样式,还有一些细节,

也涉及到指挥。

这部剧中, 至少有不同角色的四

个唱段之后是该有掌声的。 在现场,我

只听到格雷明公爵(男低音)那段唱之

后的明显掌声,其他三段,包括著名的

连斯基的咏叹调之后, 几乎都没有掌

声。 我是为这段鼓了掌的,类同孤掌,

马上就被下面的音乐淹没了。 是大部

分观众对这部名剧过于生疏了, 还是

指挥家不肯或不屑给观众留出鼓掌的

空隙呢? 不解。

从 字 幕 到 节 目 单 , 女 主 角

Tatyana(Tatiana)

的名字都译作塔季

扬娜。 这个译法不知从何而来,我看着

实在别扭, 因为原文的发音中确实没

有“扬”这个音。 王沛纶所著的《歌剧词

典》译作塔姬雅,中央歌剧院

1962

演出的张洪模译本,译作塔姬雅娜,郭

淑珍从那年扮演这个角色到五十年后

在中央音乐学院制作这个戏, 译名都

是塔姬雅娜。此次,“雅”变为“扬”,实不

讲究,看着也不习惯。

节目单中,更不知何故的是:原来

的三幕戏变成了二幕(一、二幕合并成

了第一幕),一幕的结尾(第五场)是奥

涅金与连斯基的决斗,然后幕间休息。

而舞台上的呈现, 则是幕间休息后的

下半场,从全剧的第五场(决斗)演起。

这就与节目单的介绍不一致了。 按原

作剧情和每幕戏的分布, 决斗都是某

一场戏,甚至是一幕戏的节(结)点,而

若必须有中场休息的话,按此演来,有

前重后轻的感觉。 也就是说,决斗这场

戏,安排在中场休息之前或之后演,每

个导演都有各自的道理, 没必要去评

价孰高孰低。 但是,要求节目单上的介

绍与台上的演出相互吻合, 于观众而

言,显然不是过分的无理要求。

节目单上的主演名单中, 有一个

扮演奥涅金的演员 , 名叫

Evgeniy

Kachurovskiy

,译作叶甫盖尼·卡库洛

夫斯基。 这个叶甫盖尼与剧名中的叶

甫盖尼, 原文小有不同, 那个是

Eu鄄

gene

,显然有一点区别,能否在中文翻

译上予以区别呢? 现在的译法,如同姓

王的扮演姓王的了。

连节目单带戏都看完后, 觉得这

份节目单似乎还缺些什么。 想了想,我

以为是缺一篇导演阐述或该版本特色

的介绍性文字。 演出前,剧组与媒体见

面时, 导演亚历山大泰特尔倒是向媒

体讲了一些他的想法。 听者中的某位

后来跟我说:没讲出什么。 另一位发圈

说:导演认为,与莫斯科大剧院和马林

斯基剧院的版本相比较, 他的这个版

本没有那么豪华。 我理解,导演所说的

“豪华”,主要是指舞美,所以我在圈里

附言: 莫斯科大剧院的版本豪华吗?

2010

年, 我在国家大剧院观看过,是

莫斯科大剧院

2006

2007

演出季开

幕式的版本。 那个版本的舞美设计,给

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舞台上,只有

一张硕大的圆桌,从头到尾的戏(包括

决斗), 都围着这张圆桌展

开,那可真是“戴着镣铐跳

舞”(闻一多先生称赞新诗

的名言)。 发圈的人替导演

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暗想:发

圈者未必看过莫斯科大剧院那版,所

以无从比较。 另一原因,也许这“豪华”

的翻译用词本身就未必准确。 在我看

来,这一版的主要特点,是在舞美上的

突破和出新, 是在钱少的基础上做出

了钱多却未必能做出的效果, 是舞美

与戏剧的有机融合, 是具有戏剧语言

的舞美。 如果这些特点能在节目单中

有所介绍, 对观众的欣赏绝对是有所

补益的。

节目单中的长篇文字是北京大学

歌剧研究院副院长蒋一民对《奥涅金》

的解读。 从标题看,侧重解读的是塔姬

雅娜的“写信”场面,但不是针对我们看

到的这个版本, 对这个版本与原著的

区别,一点都没有涉及。 我对其文没有

意见,只是觉得发的不是恰当的地方。

而该出现在节目单中的文字, 观众却

没有看到。

演出方是俄罗斯一个历史悠久的

剧院,全称是:俄罗斯国立莫斯科斯坦

尼斯拉夫斯基与聂米罗维奇—丹钦科

音乐剧院。

1953

54

年曾到中国巡演

数月,几年前也到天津演过这版《奥涅

金》,天津音乐学院的周小静教授有非

常到位的评论文章。 有人说:剧院的名

称太长,记不住。其实,很多人都晓得这

个剧院,我们习惯地把它叫作:斯坦尼

和丹钦科剧院;或莫斯科音乐剧院。 从

中苏到中俄,从歌剧到芭蕾,该院历史

上与我们的关系其实很近。

圈内人都知道, 上海音乐家协

会有“三杨”,他们是杨文揆、杨继陶

和杨愈。 这三位都是音乐家,而杨文

揆除了创作歌曲外,主要业务是音乐

编辑。 我与他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

过,关系比较好。后来他先于我退休,

联系就少了。

一个风轻云淡的秋日,市文联组

织退休干部赴横店影视城一游,杨文

揆也去了。 好久不见,老杨的身体大

不如前,他消瘦,乏力,走路显得很吃

力, 一根手杖支撑着他虚弱的身躯。

他对我说:“大概这是我最后一次来

活动了。 ” 我劝慰他:“你能

来,说明身体还行。 ”他摇摇

头 : “好久没和大家在一起

了,今天一定要来,否则没有

机会了。 ”“老杨,你不是好好

地嘛,别说泄气话。 ”我依然

劝慰他。

从横店出来, 大家鱼贯

往外走。 老杨走得慢,落在别

人后面。 我在一边陪他闲聊。

他拉拉我的衣角,正色地说:

“我告诉你一件事,有空你写

下来,好吗? ”我答应了他。

于是,他紧挨着我,给我讲了他萦

绕心头的一件事。

他说, 四凶横行期间, 他在基层

“战高温”,直到“文革”结束,他才奉调

回“家”,筹备《上海歌声》的复刊工作。 复

刊后,他被任命为编辑部主任。 编辑部主

任是刊物当家人,“官”不大,责任很重,

不但要抓刊物质量, 还要处理所有的事

务,老杨毫不犹豫地挑起了大梁。

当时《上海歌声》是全国复刊较早

的一家杂志社, 受到国内音乐界的关

注。于是,处理来稿,联络作者,推敲作

品, 管理内务, 老杨每天忙得不亦乐

乎,已是知天命的他从未叫过一声累。

正在这时, 老杨遇到一件棘手的

事。一天,他从众多歌稿中发现一首寄

自广州的作品,题目叫《请到天涯海角

来》,词曲作者是郑南和徐东蔚。 经过

反复吟唱, 他认定这首歌曲是内容健

康、旋律轻快的好作品。 于是,当这一

期稿件送审时, 这首作品意外地被退

了回来。 理由是: 当前正在抓精神污

染,这是一首典型的流行歌曲,恐怕会

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老杨为难

了, 他和音协秘书长管荫深商

量,老管也认为是一首不可多得

的优秀作品,撤下太可惜了。

老杨神秘兮兮地说:“我和

老管一起去这位领导家,借汇报

工作之名, 反映编辑部同人对

《请到天涯海角来》 的赞赏,还

说,刊物清样已经发排,如果撤

下经济损失可大了。这位领导被

我们说服了,他沉吟片刻,终于

同意发表这首歌曲。 ”歌曲发表

后,经由青年歌手沈小岑演唱,一炮打

响,红遍全国,成为许多通俗歌手必唱

的歌曲之一。

杨文揆一口气讲完他的故事,似

乎轻松了许多。几个月后,听到老杨与

世长逝的消息,我深感震惊。依照他生

前的嘱托,我写下这篇短文,告慰这位

既敬业又执著的音乐老人。

附言:这是我的一篇旧作。 如今,

文中的杨、管、郑、徐四位音乐家已先

后离世。 旧文重读,不胜感慨之至。

20

年前,解放日报曾发表署名伍斌的文章,

称 “目前国内上演的交响乐作品,

99%

都是外国

古典作品。 中国当代作品只作为点缀, 难得露

面。 ”直至近年,人们想到或需要中国交响音乐

时,媒体上,“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如此贫乏,演来

演去,基本上是《红旗颂》、《黄河》、《梁祝》

^

”的声

音未绝。 中国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状态究竟

如何? 有哪些“标杆作品”? 质疑犹存。

日前,卜大炜先生以不到

1700

个字的短文

(载

9

4

日 《中国文化报》)《新中国七十载交

响梦》(以下简称《梦》),以中国交响音乐作品的

创作为主线, 附述了中国的交响乐团面貌的变

化,勾勒出新中国成立

70

年以来,中国交响音

乐发展的清晰历程,以记史的手笔撰文,内容精

炼,叙事严谨,用词简洁、平实,在此类文章中别

具一格。 读后印像尤其深刻 。

《梦》文就音乐说音乐,把新中国的交响音

乐事业的发展过程,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自

1956

7

月的起步发展到

1959

10

月, 自中

央乐团演奏罗忠镕《第一交响曲》(同时演出了贝

多芬《第九交响曲)始;之后,又有一批交响音乐

作品的诞生。 这些经典作品的出现,昭示中国作

曲家的创作,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贝九》等

的舞台呈现,说明中国音乐家在演奏上,也达到

了一定的水准。二、自上世纪

60

年代到

1977

3

月;期间,八个“样板戏”一统天下;片面强调“民族

化”, 交响乐队的建设和交响音乐的创作都受到

了冲击。 对于西方交响音乐的借鉴也较为狭隘;

但“倒恢复或组建了一些管弦乐队”。 三、

1977

3

月中央乐团举行了纪念贝多芬逝世

150

年音乐会。 自

此,所有交响音乐作品的欣赏,再不用“关起门来”了;继

之的

1980

年至今,几乎跨越了近

40

年。在此过程中,杜

鸣心、关峡等,恪守欧洲古典技法与民族音乐相结合;老

一代的朱践耳、 罗忠镕、 王西麟等探求作曲新技法,谭

盾、叶小钢、瞿小松、陈其钢、周龙等许多中年作曲家,积

极探索现代创作技法(但也出现了一些唯技术至上和技

术堆砌的现象,近年来,开始趋于理性)。

笔者以为,记述《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评介、

推动交响音乐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和满足人们精神

生活的需求。 因此,笔者受《梦》文的启发,以听众的体

验谈几点看法,以供音乐史家参考、指正。

一、由于《梦》文惜墨如金,也不是针对“中国的交

响乐怎么只有几部能听的作品 “的质疑所写, 故仅以

“大力拓展演奏曲目并委约国内外优秀作曲家的新作

“”、“中国的交响乐走上壮阔而高速发展的道路”结尾。

我想, 文中所提及的作品和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的主

要作品,至少可列入七十年来中国交响乐“标杆作品”

的侯选范围,专门向媒体推介,尽力提高其知名度。

二、自新中国成立到

1956

7

月,是我国百废待

兴、思想空前活跃的一段历史时期。在当时的社会大背

景下,由于包括交响乐在内的大量苏俄音乐的推荐、介

绍,西方古典音乐也得以畅行。 但当时并无“普及高雅

艺术”这种说法,也没有“商业化”的广告和变味的功利

炒作。 音乐界的专家及广大的音乐工作者投入了可观

的精力、资源,进行各类宣传,勤勉演出。我们这些非专

业的少年,完全是被音乐本身所深深吸引,产生兴趣,

慢慢成为年轻的乐迷,走进音乐会;且一发而不可收。

我以为, 略去了这段历史,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交

响乐的起步发展———尤其是演出———是没有坚实基

础的。

三、在特殊的八个“样板戏”一统天下的

年代,不仅是欣赏西方的交响音乐,还是《梁祝》

《嘎达梅林》这样的中国作品,都要“关起门来”。

中国交响音乐的创作更是有禁区的, 加上年富

力强的作曲家大都被剥夺了创作的权利, 新作

品更是处在万马齐喑的状态。 某些热爱音乐的

音乐家顺应需要, 或改编、 创作了钢琴协奏曲

《黄河》,或在某些样板戏的音乐部分,创作了不

少精彩的交响性的内容, 富有艺术感染力。 同

时,应现代剧表演的需要,恢复及组建了不少西

洋管弦乐队。 在为样板戏伴奏以及舞剧和“交响

合唱“的音乐中,有着丰富的交响音乐给人以心

灵上的滋润。 尽管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无人可回

避八个“样板戏“剧目的单调,但无形中,强化了

人们对这些交响音乐的认知和感受、审美;这番

普及,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在中国

的音乐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在新中国

70

年中国

交响音乐发展的过程中, 不能不记入这次大普

及和产生了无数交响乐爱好者的史实。

四、《梦》文中提到,上世纪

60

年代,中国

交响音乐曾“片面强调“民族化””。

1980

年上海

之春时, 举办过关于交响音乐民族化的学术研

讨。 很多专家都认为, 应植根于中国的文化传

统,学习借鉴他国音乐的语言形式。 《梦》文中许

多提法, 无疑是此原则的具体化。 笔者罗列如

下:

1

、以欧洲传统作曲技法来呈现民族音韵;

2

以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

3

欣德米特的理论并结合民族元素;

4

、“先锋”技

法仅作为一种特色效果或色彩变换;

5

、 有调性有旋律

美感的民族音乐传统家园;

6

、 将包括戏曲音调在内的

民间与民族素材升华为“激情燃烧”的时代旋律;

7

、将

欧洲古典技法与民族音乐相结合 ;

8

、新技法保持在合

理、合度的范围内,成为民族音调发展的助推剂,打造

出一批批具有民族化音乐美感的交响音乐作品,等。时

至今日,正如余隆先生不久前所说的,到了“全球化时

代,很多东西都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人类共同的财富,

是一种世界性的音乐语言; 不能单纯地区分这是西方

的或东方的。 ”

顺便说一下,时下媒体报道中对中国交响音乐

(

括管弦乐

)

的不少提法,越来越匪夷所思,且几乎随处

可见。 如:“通过昆曲与交响的交融,表现了……

,

作品

力图用中国古老的音乐元素与西方现代的文化相交

织, 组成国际化的语言。 ”、“中西文化乳水交融的交

响”、“用西方音乐来讲述东方故事的高雅艺术” 等等。

而业界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无暇顾及或有意放松,以致

弊端丛生。

五、《梦》文的文字已经够精炼了。但居然用了三份

之一的篇幅,来记述了现代音乐及各位作曲家的特点,

足见作者对谭、叶、瞿、陈、周、朱、罗、王等的当代作品

的推崇。 今后,能否有些强有力的非常的举措,让这些

力作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知晓、认可,是今后持续中国

交响梦的举足轻重的课题。

六、《梦》文在结尾处

提了一下观众的年轻化, 是否因为 “西方惊叹交响音

-

古典音乐的未来在中国”呢?。 在此,《梦》文独具匠

心地将许多媒体多次热衷报道的 “西方惊叹古典音乐

的未来在中国”改为“交响音乐

-

古典音乐的未来在中

国”,其意该是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

大同”在中国交响音乐领域的新的梦想吧?

2017

年,上音建校九十大庆之际,我在

上音图书馆阅览室查阅资料,不经意间,见到

了一册有关上海国立音专史料的照相册。 翻

到国立高专十届优等生那一栏,眼前不由地

一亮,我的钢琴老师何汉心先生的名字赫列

其中,并附有照片和解说。 方知先生原是俄

籍钢琴家查哈罗夫的学生, 书中写道

1934

年被评为上海国立音专第五届优等生。 看着

先生

20

岁左右素雅端庄的神情,多少年前,

随她学琴的情景一幕又一幕地闪现在眼前。

记忆深处的闸门打开了,那个和蔼、可敬的老

人再次来到我的面前,投来了赞许和信任的

目光……

先生上课时,总是操着一口带有粤语腔

的普通话,不紧不慢,缓缓道来,无论有什么

难题,有什么疑惑,她都能耐心、细致、愉悦地

给我讲解。 多少心头的愁云,在她循循善诱

下,化为一缕阳光,暖暖的。 要知道在那个洗

劫之年,遍地的狂热隐含着某种“造反”的盲

动。 像上音钢琴系其他教

授有被关“牛棚”的经历一

样, 何先生也有了被迫接

受改造的过程。 按理心灵

深处不免会有某种阴影,可先生总是那么沉

静恬淡,没有一丝怨情。 每次上课,她总是先

到,然后坐在上音原南大楼一层钢琴系最里

的那间屋子前,静心安详地看着琴谱。 午后

的阳光, 依旧在窗外那片大芭蕉叶上微笑

着。 虽然,那耳濡目染地尽是样板戏和一片

红色的歌曲。 即便在上交为数不多的音乐会

上,每有钢琴独奏时,曲目也就是那几首演

过多次的乐曲,诸如《大路歌》《红色娘子军》

等改编曲之类。 然而,何先生似有某种使命

在身,每次授课时都会自带一些车尔尼不同

程度的练习本本,结合我弹的乐曲内容进行

讲解。 后来就干脆将她私人收藏的车尔尼教

程的旧本给我弹。 她就是这样引领我逐渐进

入了专业钢琴的迷宫。 何先生给我授课总是

一个音一个音地来回重复,从肩部手臂肘和

手腕彻底放松,到手腕必须保持低平,掌心

竖起放空能容一个鸡蛋;她教导我每个手指

关节都要恰如其分地凸出,并耐心监督充分

讲解。 为了解决大拇指如何做到真正独立的

问题,先生不仅不厌其烦地示范,而且在一

旁反复纠正我的弹姿,说明大拇指在整个弹

奏运动中是如何起到关键的枢纽作用的。 然

后就是食指、中指等的运用。 就这样有关手

指如何真正独立的问题,她至少花了近半年

的时间教我,才算告一段落。 令我深有感触

的是真正的钢琴演奏之道就该是这样起始

生成的。 有时为了安慰我,先生就说她年幼

时是在香港随法国老师学的,很严的,弹不

好法国老师的铜尺就上来了。 直到今天我方

得知法国体系是很重视手型的,正是因为先

生如此严呵,才使我后来考学时,一路过关,

顺利考上了央院。

记得有一回要弹《白毛女》改编曲,其中

B

段应是大春跳舞的场景,而我却居然与先

生“争辩”起来,硬说是黄世仁的音乐,见我

年少血气方刚,有些执拗,先生还是像往常一

样平和淡定, 授课后只是说:“让我回去想一

想。 ”等我回课时,一册红色大本管弦乐总谱

放在琴上,先生就让我自己去翻。当我看到总

谱上明确标示大春之舞时,心头不由得一楞,

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想到自己怎么就会如此

失礼,竟会与年逾花甲又慈爱的先生“顶撞”。

直到今天自己每每想到此事,心里都有忐忑

不安。 更何况先生教我学琴都是免费的。 先

生的治学严谨及慈祥和蔼之风,由此可见一

斑,先生的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给我留下终

身难忘的印象。

为了让我更好地领悟钢琴艺术的魅力,

有时她会鼓励我去多看一些钢琴名家的音

乐会,但票子难弄,她将自己的票给我。

1978

2

月她寄来了李名强独奏音乐会票后,又

鼓励我去看后来殷承宗的独奏音乐会。 那次

是殷承宗在粉碎“四人帮”后,回母校的首场

独奏音乐会,颇为引人注目 。 下半场殷承宗

首演了李斯特的《

b

小调钢

琴奏鸣曲》。 殷氏在台上弹

得气势如虹,扎实的八度快

速运行,一气呵成,令人大

开眼界,赏心悦目。先生问我感想如何,我说:

“过瘾。”随后她语重心长地说,让你去看的意

义就是想让你知道只有手指功夫到家,真正

做到独立后,才能那样弹。 你的手型不算大,

但指尖肉头厚、匀称,与他有些相仿。 你的手

指虽已独立,但触键后的瞬间很容易依赖手

指先天条件而反弹一下,这不利于你手指的

快速运行。 先生督促我必须时刻注意手指的

真正独立———触键后要坚如磐石, 不去反

弹,才能真正站住。先生就是这样毫无保留地

将她长期的教学心得传授于我,才使我在后

来的习琴和音乐演绎之路上,免走了许多弯

路。 她的这种融法国体系的精美与俄罗斯的

严谨熔于一炉的教琴法则,促进我锤炼了多

种弹琴技艺和人生哲理。至今我仍扪心自问,

如果没有何先生当年为我打下的这些扎实

的音乐基础,何来自己以后的音乐人生之路。

尤其在当代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我自小

确立的音乐理想能否得以坚守,都是难以设

想的。

由于自己的用功,加之尚佳的秉赋和领

悟力,我逐渐赢得了何先生的赞许。但她从未

当面夸奖我,只是有时听我回课令她满意时,

会在我身后边倾听边轻轻地来回踱步。 当她

感到精心栽培的小苗能在日后有所成长时,

她才缓缓地舒了一口气,淡淡地说,你以后会

想到我教过你钢琴的。

多少年来,无论如何顺逆多变,何先生

当年辛勤教育我的身影和对我所说的至理

真言,始终萦怀于我心头,鞭策我在面对音乐

修行与生存遭重创时,应如何对待困难,如何

坚守音乐之路。 通过习琴而引领我参悟人生

之道,该是何先生当年教我学琴的真正初衷,

也是她予我人生启迪的精神导师。 在今年为

人尊崇的教师节里,我深切怀念恩师———何

汉心先生!

观《奥涅金》,说节目单

蒋 力

严呵,慈爱

伊 恩

·4·

2019

9

25

乐海人生

彭耀群的相册里保存着一张父亲年轻时的老照片,这张

照片摄于七十多年前的兆丰公园,就是现在的中山公园。 中

排左起第一个就是他的父亲彭显光,他是一位小提琴手。

这张照片颇有来历, 上面都是中国最早的管弦乐团成员。

当年在曹石俊和李德伦的商议下,通过多方努力成立了“中国青

年交响乐团”,这个乐团最初是在现在威海路的一所大房子里开

始的。

照片中的这批人是中国第一代演奏西洋乐器的音乐家,其

中很多人后来都成为了中国音乐界的栋梁。 大提琴家李德伦

(

排左起第三位

)

,他后来担任了中央乐团指挥。 还有上海交响乐

团指挥陈传熙(第三排左三)、小提琴家谭抒真(第三排右一),以

及被称为上海交响乐团“老首席小提琴家”的柳和埙(中排左二)

等等。

拍摄这张照片时,彭耀群的父亲彭显光

17

岁,在“上海

国立音乐专科学院”跟一位犹太人老师学习拉小提琴,后又

考入“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系,与很多中国第一代的音乐家

都曾是同窗,他也是圣约翰大学交响乐团的成员。

彭显光在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因为彭耀群的爷爷不赞成

他吃“音乐饭”,所以选择了工程技术这条路,最终成为了一

名高级工程师,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小提琴的热爱。

彭耀群和他的弟弟耀荣, 儿时跟着父亲彭显光学习小提琴。

父亲彭显光希望他的孩子们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兴趣,所以他

教得耐心细致,还要花不少时间来抄谱,使用的是一套当时很高

级的绘图工具。 因为那时流通的印刷的乐谱很少,条件非常有限,

对于心爱的乐曲,只能手抄琴谱,甚至有一本《小提琴演奏艺术》理

论教材,都是父亲彭显光手抄下来,再教给孩子们的。

保留着这张照片,彭耀群说:“我是要向照片中老一辈的

中国音乐人表示致敬,并希望后人能记住他们。 ”

1962

年,第三届“上海之春”首演了由作曲家朱践耳创作、

曹鹏指挥的交响乐—大合唱《英雄的诗篇》,演后不仅轰动了整

个上海,而且引起全国音乐界的注意。当时我还是上音指挥系大

二的学生,好几次在每周五下午全系学生的政治学习会上(当时

学校规定每周五整整一个下午是雷打不动的“政治”学习时间),

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高度评价刚从苏联学成回国的两位音乐

家,即朱践耳和曹鹏。 音乐圈内评论是“上海音乐界升起了两颗

明亮的星星”。据悉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专门在录音棚里录音,并联合录制了一小时的俄语节目,专门介

绍这部交响乐—大合唱, 在当年我国国庆节时通过莫斯科电台

向全苏广播(尽管此时中苏关系的形势已相当严峻),朱践耳此

作的录音在苏联播后,便在苏联引起了轰动,莫斯科电台决定收

购此作,作为永久性的曲目收藏。

践耳创作的交响乐—大合唱《英雄的诗篇》气势磅礴,激情

洋溢;曹鹏的指挥图式,明确,严谨,在抒情段落则线条连贯流

畅,层次清晰。一部优秀的作品加上一位出色的指挥和上海交响

乐团、上海合唱团这样两个专业乐团演奏、演唱,可谓珠联璧合。

把《英雄的诗篇》的音乐形象、音乐思想、音乐风格演绎得淋漓尽

致, 把毛泽东主席诗词里那种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

结合的意境,表现得相当出色和完美(这里想强调一下音乐作品

首演成功,指挥是起了相当重要作用的。音乐史上不少作品如芭

蕾舞剧《天鹅湖》,管弦乐《蓝色的多瑙河》等不少名作首演失败,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指挥水平有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践

耳在此作中首创了 “交响合唱(

Symphony-cantata

)这种音乐体

裁。 这种体载在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中从未出现过。 在创作《英

雄的诗篇》时,践耳采用了交响乐的构思,结合大合唱的创作手

法, 这种交响与合唱并重的开创性的创作是独立于其他音乐体

裁的一个崭新形式,交响乐—大合唱《英雄的诗篇》自

1962

年在

“上海之春”首演至今,近

60

年里本人曾听到不少标有“交响合

唱”的音乐作品,但极少听到像践耳那样“交响”与“合唱”并重的

作品。 它们往往徒有其名而无实质内容。

当时上音指挥系从杨嘉仁系主任到像我这样的低班级学

生,都一致认为践耳的此作是一部难得的优秀作品,系里师生迫

切要求作为指挥系教材。好在首演指挥曹鹏极力支持,一演完就

把此作总谱给了指挥系艺术辅导周路得,她和郑克玲、周士玮等

三位副教授,夜以继日,不到一周就把乐队总谱缩为两架钢琴谱

(本人至今还保存有完好的这份珍贵的乐谱)。应补充一点:

1955

年赴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音乐学院学成回国的还有一位著名作

曲家瞿维,他

1960

年创作的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在

1961

年“上海之春”上首演,指挥是时任上海交响乐团副团长在“文

革”中被迫害致死的指挥大家陆洪恩,同样瞿维的这部优秀作品

也由上述三位老师改编成两架钢琴谱,作为指挥系的经典教材。

如果说交响乐—大合唱《英雄的诗篇》让国内音乐界知道了

践耳,而

1963

年他创作的《接过雷锋的枪》和《唱支山歌给党听》

这两首歌曲,却让全国人民知道了一位上海的作曲家:朱践耳。

1963

年在全国 “学习雷锋”运动中,一大批专业和业余作

曲家们曾创作出为数众多的歌颂学习雷锋的 “革命群众歌曲”,

但只有践耳创作的这两首歌曲近

60

年来一直传唱至今。

那年

2

月《人民日报》以几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雷锋的先进

事迹和日记摘抄,践耳读了深受感动,觉得雷锋“是一个崭新的

人,纯粹的人,心地透亮的人”(朱践耳:创作回忆录

68

页)而产

生灵感和创作冲动,即一气呵成创作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接着

又满怀激情地创作了《接过雷锋的枪》,发表在

1963

3

1

的《文汇报》上。

3

5

日,全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毛主席“向雷

锋同志学习”的题词。 此后这两首歌曲在全国难以计数的报刊、

杂志刊登。践耳在“文革”开始时,就把所得的全部稿费

500

元作

为党费上缴给组织 (要知道当时发表一首歌曲的稿费只有

5

人民币)。

我与这位大作曲家面对面的交流是在“文革”中。 本人上音

66

届指挥系毕业,次年分到上海合唱团任指挥,那时天天搞“革

命”,天天“斗批改”。 我唯一的一次正规演出是在上海音乐厅指

挥上海合唱团演出 “十首革命历史歌曲”(钢琴伴奏是上海音乐

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前会长、钢琴演奏家丁志英)。 这“十首

歌曲”是

1970

年在中央“两报一刊”即《人民日报》《解放军报》

《红旗》杂志上刊登,并配有评论文章,“来头”之大,这在我国乃

至世界音乐史上绝无仅有,可见中央对这“十首歌曲”的重视!

这“十首歌曲”都诞生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曲调是

大家熟悉的。 因词作者是“文革”中被批判的所谓“文艺黑线”上

的 “反动权威”和“四条汉子”。所以这“十首歌曲”的歌词都被迫

作了“修改”,有的则重新填词,有的甚至连歌曲的标题都改掉

了。如聂耳《打长江》的标题被改成了《工农一家人》等等。记得我

们的《国歌》,也曾经发文“通知”,号召全国人民和词作家一起来

改词、填词。 当时创作钢琴协奏曲《黄河》估计也是 “留曲不留

词” 原因。但这“十首歌曲”只是在电台中不断播放,在群众中却

极少传唱。 “文革”结束,被迫“改头换面”的“十首歌曲”全部恢

复原歌词演唱。

1971

年, 文化部发了一个文件,要“征集《在延安文艺座谈

会上的讲话》发表

30

年来在本地区广为流传的革命群众歌曲”。

那时我借调在“市革命群众文艺小组”(简称“群文组”)工作。 为

此我按领导要求召开了十

几个座谈会, 出席的有践

耳、钱仁康、常受宗、倪瑞

霖、汪玲、夏白、杨秀娟、肖

黄、 钱苑等一批长期在上

海从事音乐工作的老专

家。 我还在上音男厕所里

偷偷找到了正在被监督劳

动的恩师马革顺教授,“好

像朱践耳还写过一些广为

流传的群众歌曲”。马先生

轻轻地小心地讲了一句。

一旁的谭抒真副院长也微

微地点了一下头, 只讲了

两个字:“是的。”“文革”中

他俩被责令打扫上音全部

的男女厕所。 我查阅了历

年来 《上海歌声》《广播歌

选》等一批有影响的歌曲刊物,发现每当“运动”来时,都会有一

批配合“政治运动”的歌曲。如上世纪

50

年代的“镇压反革命”和

以后的 “三反”“五反”“反右”“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

面红旗”以及“一定要解放台湾”等“运动”中均产生了不少应景

而作的“政治歌曲”。虽出版发表的数量很多,但能流传保留下来

的几乎是……可谓“歌多声少”。上海在解放初期有《太阳一出满

地红》《啥人养活仔啥人》等流传的一些群众歌曲,这些歌曲大都

带着时代的烙印,绝大部分只是结合 “形势”唱一下,以后几乎

是“绝唱”。

在我召开的一次座谈会结束后,只有践耳还没走。 “这样的

座谈会估计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我了解这段历史。 ”他带着遗

憾的口气对我说,“你们能否把精力放在抓新创作上?”践耳的想

法和我不谋而合,但这样的“程序”必须要走。对此我向领导汇报

了践耳和我的意见,得到了群文组及市文化局领导的支持,我进

而提出要“出版发行、电台广播、舞台演出”三部门“合作联动”的

想法,即新作品要出版,把纸面上的“歌曲”变成“歌声”要录音,

还要在电台播放。 而隶属文化系统的音乐单位更要充分利用舞

台,在音乐会上演唱。 这样一首新创作的歌曲经过资源整合,才

能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

我的想法和建议,得到三方面领导的充分肯定,当即上海电

台和出版社派出了冯秉友、李丹芬两位资深编辑,和我一起成立

了由市文化局牵头的“新歌征集小组”,具体由群文组领导李家

骅负责。此后出版社不定期出版了《工农兵歌曲选》,凡是出版的

新歌由我组织文化局所属的音乐单位到电台录音后播放。 我曾

多次组织在上海音乐厅、新光剧场的“新歌演唱会”。“征歌”小组

不断收到大量来稿,连《文汇报》文艺部首席记者周玉明也常转

来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投稿的歌曲。

对于来稿,我们三人小组初审后,再与专业的陈克、践耳、刘

敦南、刘念劬等一些有影响的专业和业余词曲作者复审。

践耳这样的作曲大家,每请必到,而且往往是早到迟走。 他

拿到稿件时, 总把眼镜推到额头上与大家一起认真哼唱。 加上

“文革”中的

18

场专题群众歌咏大会,来稿数量更是惊人。 为了

还赶时间和限时定稿,践耳等音乐人日以继夜地挑选。然而令人

伤心的是,尽管花了巨大的精力、物力、财力所选的“革命群众歌

曲” ,都带着明显的时代烙印。 践耳在“文革”结束后,对这时期

的歌曲创作的评价,曾断断续续地对我讲过:“这些歌曲的音乐,

大都是高、强、快、吼。 歌词则是假、大、空的标语口号,千篇一律

的党八股,只唱一次就完了……这些东西,根本称不上艺术,既

不动心,也不动情。 全是一堆垃圾”(《朱践耳创作回忆录》第

76

页)。 由于“文革” 中歌曲来稿,绝大部分是“大齐唱”,所以我曾

代表“征集”小组请践耳“高抬贵手”,向他“征集”可以供独唱的

艺术歌曲。

“我考虑一下。 ”践耳沉思良久,淡淡地说了一句,又不假思

索地爽快答应:“只要有好的、合适的歌词,一定写! ”

不久践耳先后创作了《远航》和《清晰的记忆》两首歌。 特别

表现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谊的《远航》,是男高音独唱曲。初稿

出来后,践耳约我到他当时的武康路家中面谈。那是一个大热天

的晚上,在他宽敞的庭院里,他和我一面谈创作,一面请我吃西

瓜。 在微微的晚风中他轻轻地哼唱着:“迎着朝阳去远航……”

优美舒展的旋律,马上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建议能否请上海乐

团的陈学熹,蔡炳才,或歌剧院的施鸿鄂三位优秀的男高音中选

一位试唱。“最好让他们三位都试唱。”践耳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地

说。《远航》后在《工农歌新选》发表,这三位男高音都到电台录音

后播出。不过践耳比较喜欢施兄的演唱,而施兄也十分喜欢这首

独唱,几乎在每次接待外宾的演出中作为保留曲目登台。

我特别欣赏《远航》中写的钢琴伴奏,践耳把伴奏写成精致

复调对位的“赋格”段了。另一首供女高音独唱的《清晰的记忆》,

至今还是不少歌唱家的保留曲目和音乐院校声乐系的教材。

我感到疑惑不解的是这两首歌和 《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

雷锋的枪》《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梦见毛主席》等一批广为传唱

的歌曲均未收到朱践耳作品集(声乐作品)里。我曾去电询问“为

什么? ”“搬家时遗失了一大包手稿,这批歌曲全在里面。 ”践耳

在电话里有点遗憾地告诉我,“待以后有时间再整理出来吧!”这

些广为流传的优秀歌曲的原稿,多方寻找至今下落不明。日前与

践耳夫人舒群老师聊起此事, 我说:“我还有这几首歌当时出版

的单行本,但不齐。” “那就拜托你收集整理,有机会再出版。”舒

群老师似乎用恳切的口气对我说。 我答应了,但难度太大了。

80

年代中期,我应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资深编辑吴润霖主持

的栏目《乐坛新声》委约,为践耳新创作的四乐章的组曲《黔岭素

描》和四乐章的音诗《纳西一奇》撰写赏析文章(与已故作曲家、

音乐评论家许国华合作)。为此我俩专程去已搬到武宁路桥下的

践耳家中拜访。两部作品两个半天,践耳拿着总谱边放录音边讲

解, 把已准备好的作品分析图表递给我们 (至今我还保留着着

两份珍贵的资料)。 他深有感触地说:“生活给我创作的源泉,只

有下到云南、贵州山区乡间采集到大量民族民间的音乐素材,才

能创作这样的作品。 ”

90

年代前后践耳的《第一交响曲》和后几部交响曲,多次在

“上海之春”中首演。 我又应上海电视台邀请在为电视实况转播

时,坐在剧场外的电视转播车上,看着复印本的总谱,告诉现场

的摄像师下面应是哪个声部(木管,铜管,打击乐,弦乐声部)哪

个乐器演奏,这些都是要至少提早

8

小节告知,以便摄像师有准

备地切换镜头。这虽是没有任何报酬的“义务劳动”,但我却多次

听到践耳用先锋派技法写的创作作品。为此,每次我都拿着总谱

去听排练以便熟悉乐谱, 好在每次排练时, 践耳都在旁不时指

点。因“工作”关系我多听了好几遍践耳的这些交响曲,坦率地说

践耳的十部交响曲除《第一》和《第十》外,他的不少交响曲,我至

今还是“一知半解”。 令我注意的是,践耳在写完《第八交响曲》

后,没有写编号为“第九”的交响曲,而是直接创作了编号为“第

十”的交响曲,是有意为之,还是另有隐情……因欧洲作曲家对

阿拉伯数字中最大的数字“

9

”特别忌讳。 贝多芬写了《第九交响

曲》这部不朽名作后与世长逝。舒伯特、德伏夏克、布鲁克纳等一

些杰出的作曲家也都在创作完“第九”交响曲后悄然离世。 数字

9

”竟成了写交响曲作曲家的“魔咒”。 马勒为了躲开这个“

9

”字

创作完《第八交响曲》后,写了《大地之歌》。 写完再回过来创作

《第九交响曲》,可还是没有逃过“

9

”这个“魔咒”,写完《第九》他

抱憾西行。 践耳同样创作完《第十交响曲“江雪”》也回过来创作

《第九交响曲》,但似乎同样难逃这“厄运”,在写完《第九交响曲》

后,践耳的人生在两年前的

8

15

日 “定格”、“终止”。 当然像

海顿创作了

104

部交响曲,莫扎特写了

41

部交响曲,肖斯塔柯

维奇也创作了

15

部交响曲,这些著名作曲家都写过《第九交响

曲》后而安然无恙,践耳告诉我为什么先写《第十》的原因,是开

始构思《第九交响曲》时,突然接到美国哈佛大学弗朗姆音乐基

金会的委约,这时也发现“第九”的构思出现不少问题,这就暂停

写“第九”,先写委约的《第十交响曲》。

为了提高自己,

80

年代初,年近

60

岁、头发花白的践耳,还

20

岁左右的学子一起坐在上音教室里,听桑桐教授的《多调

性的分析》和陈铭志教授的《十二音体系》讲座及一些现代派先

锋派的作曲技法……为能听清楚

,

他往往是坐在第一排中间座

位,拿着笔不时地记,他真是活到老学到老!

1993

年秋末冬初之际,我去华山路践耳家中,请他为上海

好小囡少儿合唱团成立题词,“让我考虑一下,过两天来拿吧。 ”

两天后傍晚他用毛笔写了:“祖国的未来” ——— 祝上海乐团好

小囡少儿合唱团成立

朱践耳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那天我们谈了好多,印象最深的是践耳与贺绿汀、曹鹏、周小

燕等几位大师一样,再三叮嘱强调:一定要让孩子们正规、系统地

学习音乐,一定要从小养成看五线谱(固定唱名法)的习惯!

践耳

1993

年为“好小囡”题写了五个字。但真的理解其内涵

是听了

1999

年为庆祝国庆

50

周年, 践耳接受委约创作的最后

一部,即只有三个乐章的《第九交响曲》,践耳在这部交响曲的结

束部分没有采用像贝多芬最后一部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欢

乐颂”》那样气势恢宏、气魄浩然的合唱,也不是像莫扎特最后一

部交响曲第四十一《“朱彼特”交响曲》那样波澜壮阔、雄壮豪迈。

而是采用了童声合唱《摇篮曲》,在整部《第九》都是用先锋派无

调性技法,唯独这首《摇篮曲》是有调性的……“人类尚处于不成

熟的‘童年’时期,要细心呵护……即以人道主义的精神来一点

一滴培育,回归到幼儿,回归到‘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说

的都是真话……纯真的童声合唱将给人们带来心灵的净化,到

了尾声……安静、纯真、透明、清新,充满爱心带来希望,这就是

我终极的期盼。 ”(《朱践耳回忆录》

219

页)

1993

年成立至今,好小囡少儿合唱团已走过

26

个年头,请

践耳在天堂放心!我们一定按你的要求,相信“祖国的未来”肯定

会更好!

怀 念 践 耳

———纪念著名作曲家朱践耳逝世两周年

赵家圭

一张珍贵的老照片

佚 名

是夜,窗外豪雨如注,偶有雷电,可谓风声雨声雷电声,声声入耳。 所幸陋

室安静若素,酷爱古典音乐如我者,照例捻开

94.7

音乐频道,主持人的开言令

我欣喜异常: 小提琴天王与钢琴女王

2016

年在录音棚和

1998

年现场合作二

重奏专辑。 这正是难得一听的佳音,怎不叫人开怀惬意。 真想致电爱乐朋友分

享,又恐深夜扰人,只得作罢。

回想起今年上半年阿根廷女钢琴家阿格里奇偕法国指挥大师迪图瓦来上

海献艺,轰动国内爱乐者,全部门票在去年某日

15

分钟里售罄,洵乃一票难

求,最高票价被黄牛涨到几万元,有爱乐者专乘“飞的”来沪一睹女王芳容风

采,远超西蒙·拉特爵士率领柏林爱乐莅临上海之盛况。 可见阿格里奇的超人

魅力和她的非凡技艺,称其为钢琴女王、钢琴女皇、钢琴女神及钢琴女祭司毫

不为过。 笔者久闻阿格里奇大名,家里收藏多张她的唱片,自然更奢望到现场

亲聆钢琴女祭司超凡脱俗、纵横恣肆的演奏技能,以及目睹其犹如法国著名文

学家乔治·桑(不一定准确,可笔者一直如此感觉)般洒脱无拘、率性而为的风

姿神采。 可在下已夕暮之年,身心苍然,而且抢票如此困难,不便“轧闹猛”了,

只能望而兴叹,几近“瞎子看戏跟人笑”了。

说起小提琴大师帕尔曼,倒是听过几次他的音乐会,第一次好像在几十年

前,还是在市政府大礼堂(那时还没有上海大剧院和东艺),不过也睽违已久

了。 他刚踏上上海这块东方之都时还那么年轻,而今亦垂垂老矣,不禁感喟光

阴之易逝。前不久有一档节目“帕尔曼和他的朋友们”,说他和吉他演奏家威廉

姆斯的二重奏;和大提琴家马友友、钢琴家巴伦博伊姆合作的三重奏;与西班

牙歌唱家多明戈合作伴唱,以及和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普列文合作的爵士

合奏;充分显示了帕尔曼为无所不能的天才的小提琴大师。乐评家说他的演奏

技艺出神入化、“惊天地泣鬼神”,不妨听听《辛德勒的名单》里的主题曲,就可

知此言不虚。

今夜有幸聆赏当今最负盛名的钢琴大师、小提琴大师联袂演奏,能不像杜

子美“漫卷诗书喜欲狂”,神清气爽?

他俩这张唱片专辑是在录音棚制作的,第一首是勃拉姆斯的《

c

小调谐谑

曲》,接着是舒曼的三首小品,最后是巴赫的《

c

小调第四首奏鸣曲》,听来真个

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犹如金玉镶嵌,余音绕梁,引人沉醉于美不胜收的音律之

中,不能自已,简直极致于“凌空遨游,宠辱皆忘”的境界。 尤其是巴赫的奏鸣

曲,时而帕氏主奏,阿氏盘桓;旋而阿氏主奏,帕氏伴绕,犹如龙凤交舞、落花缤

纷,也仿佛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我的祖国》中所描绘的伏尔塔瓦河两条支流

潺潺交缠,此间之美,难以言喻,不禁心生“人生哪得几回听”的感慨。帕尔曼的

演奏流畅而腴美、隽永而蕴藉,仿佛行云流水而毫不花哨,且沉着浑厚;而阿格

里奇的伴配则严丝合缝,清澈轻盈,宛如密友絮语倾诉,情意绵绵,一扫她演绎

大作品如柴可夫斯基《一钢》等那种豪放雄浑深郁的风调,诱人领略到阿格里

奇演奏风格中女性柔情的一面,细腻而温婉,这也许就是大师之所以是大师的

质素和修炼。 阿格里奇配得上当今钢琴女王、女皇、女神和女祭司的桂冠。

那夜听了帕尔曼和阿格里奇录音棚合作专辑,至为餍足,今夜可以睡个好

觉了。 岂料电台主持人锦上添花又送来帕、阿两人

1998

年在音乐会上合作演

奏的舒曼《

a

小调小奏鸣曲》片段,音乐盛宴又添了音乐甜点,委实得感谢

94.7

音乐台的朋友们。

清代学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有工夫读书谓之福。 ”那么,有工夫听音

乐,特别是佳音美乐更有福分了。 的确。

·5·2019

9

25

赏析论坛

任何一位有抱负、 有作为的作曲家,

当他的事业达到高峰时,都力图寻求新的

突破———普契尼也是如此。 在完成了三大

名著《波西米亚人》、《托斯卡》、《蝴蝶夫人》

后,普契尼走到了创作的十字路口。 求变

的结果是 《西部女郎》

(1810

)

、《燕子》

1817

年)、《三联剧》(

1818

年)。 不过,如

同他的同胞威尔第, 尽管他晚年创作的

《奥赛罗》、《法斯塔夫》赢得很高声誉,但终

究不是他上演率最高的代表作。 同样如

此, 普契尼的 《西部女郎》、《燕子》、《三联

剧》,尽管各有特点,但终究没有取代他的

《波西米亚人》、《托斯卡》、《蝴蝶夫人》,他

最后一部未完成之作《图兰朵》,总体上是

一种回归, 回归到普契尼以前的套路中

(虽然也有些创新之处),却取得了上佳的

地位,几乎与他的三大名著齐名。 在我们

中国,上演率最高的就是《图兰朵》,除了

该作取之于传说中的中国题材,更重要的

可能与它保持了普契尼以往的艺术特色

有关。 艺术这玩意儿就是这么让人琢磨不

透。 不创新,难以前进;求变,不一定符合

观众的口味。

不过,从丰富普契尼艺术创作这一角

度来看,他后期的探索还是具有一定价值

的。 客观而言,他的《西部女郎》、《三联剧》

中的《修女安杰丽卡》《贾尼·斯基基》,确实

有不同于以往的可取之处

,

我们对之的认识,多少

还停留在以往的习惯思维中。随着人们欣赏口味的

改变,说不定三十年风水轮流转,上演它们的机会

会增加。 最近几年,《西部女郎》的演出就比以前活

跃,甚至认为它独特的艺术价值不亚于普契尼的其

他几部名著。那么,对他的《三联剧》,我们是否也要

以全新的眼光和心态来欣赏它呢?

在歌剧史上,瓦格纳创作的四联剧《尼伯龙根

的指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影响巨大、深远、广

泛,同时代的作曲家,法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

包括威尔第,多多少少都受到影响和冲击。 他们敬

佩瓦格纳, 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个人自尊心,又

让他们觉得不能跟随瓦格纳的潮流,不能被瓦格纳

淹没,必须更加鲜明地走自己的路。 我们不知道普

契尼的《三联剧》是否是受到瓦格纳的四联剧启发,

也没听到和看到普契尼对此的说法, 我们只知道,

普契尼是想开创一种形式,把音乐上、戏剧上各具

特点的三部独幕歌剧,以对比的效果编成

组合剧, 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

故取名为《三联独幕歌剧》,简称《三联剧》。

这三部歌剧的上演顺序由普契尼指定,第

一部《外套》,第二部《修女安杰丽卡》,第三

部《贾尼·斯基基》 。

如果说,瓦格纳的四联剧《尼伯龙根

的指环》,剧情、音乐、风格有着内在的联

系和发展,那么在普契尼的三联剧中,《外

套》 是真实主义的悲剧,《修女安杰丽卡》

是神秘剧,《贾尼·斯基基》是喜剧(也是普

契尼唯一的喜剧)。 三部歌剧的剧情、音

乐、风格,都是独立的,没有内在的联系。

不知道普契尼是有意想与瓦格纳不同,还

是他本来就想这么做。 他从来没有这么公

开说过,但并不等于他与瓦格纳就没有一

丁点儿的关系(尤其是音乐风格,在后文

会阐述)。 当然,这是我们的猜测,对个性、

自尊心强烈的艺术家来说,这样的猜测应

该说并非是空穴来风。

当我们把普契尼的《三联剧》放在歌

剧发展史上看,放在普契尼的创作历程上

看,《三联剧》的问世,确实是一种歌剧舞

台艺术的新尝试,别开生面。 在普契尼之

前没有,在他之后,也很少再看到有这样

的歌剧形式面世。

1910

年,在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

演了《西部女郎》后,普契尼即开始着手寻找《三联

剧》的的题材。 他先根据一位法国老太太提供的题

材,创作了《外套》,但后两部歌剧的题材一时没找

到。 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普契尼又为了履行与

维也纳卡尔剧院的合同,只得先停下《三联剧》,另

外创作《燕子》(《燕子》其实有轻歌剧的味道)。 《燕

子》首演于战火纷飞年代,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反响。

不过就在这时,普契尼终于找到了后两部独幕剧的

题材, 于是重新燃起创作热情, 快马加鞭, 直到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普契尼才终于全部

完成了《三联剧》。 从酝酿到最终完成,普契尼前前

后后竟然用了漫长的

8

年时间, 实在是够长的了。

由此可见,《三联剧》确实是花费了普契尼相当不易

的心血。

1918

12

14

日,《三联剧》在纽约大都

会歌剧院首演;

1919

1

11

日,《三联剧》 完成

了在意大利的首演(罗马科斯坦齐剧院)。每部歌剧

的时间约在一小时。

这些年来,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安东·布鲁

克纳的作品(主要是交响曲),渐渐走红起来,

乐坛、荧屏和广播里不时可听到他的别具一格

的乐曲,业内一些乐评人亦蜂拥撰文推介。 去

10

28

日美国指挥家艾伦·吉尔伯特执棒

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演绎了布鲁克纳的

《第七交响曲》,引起不小的轰动。 一来在上海

乐坛极少演出布鲁克纳的作品,偶有呈献,爱

乐者自然趋之若鹜;二来吉尔伯特确乎深负盛

名———

1967

年生于纽约,曾

37

次指挥享誉国

际乐坛的纽约爱乐,鉴于吉尔伯特优秀业绩和

超凡的指挥技艺,

2007

年接替指挥大师洛林·

马泽尔,充任纽约爱乐的音乐总监职位,此是

继伯恩斯坦以来又一位美国本土指挥家,而且

是纽约出生的本土指挥家———笔者有幸忝列

其间,聆赏了布鲁克纳这部深融了浓重宗教意

绪的乐曲,也激赏于大指挥家吉尔伯特的富有

哲理和沉着细腻的精彩演艺。

爱乐者倾心布鲁克纳作品的一个重要因

素是他的音乐气势恢弘、色彩明朗,兼有古典

乐派贝多芬和浪漫乐派舒伯特的传统技法,并

吸纳古代赞歌的表现手法及后期浪漫乐派之

音韵,极尽描绘人的精神世界。 在配器上深受

瓦格纳的影响,因而给人以不同凡响的听觉感

悟。 同时它的作品包括弥撒曲等浸淫着稠厚

的宗教意象,庄重宏伟而又宁静深邃,蕴含了

人文主义的内核,也许正是这一点,引起了身

处纷繁躁动、欲望膨胀、复杂多变年代而欲寻

求安谧思考和避让的人们的兴趣和偏爱。

布鲁克纳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作曲家, 十九

世纪中晚期一位颇为另类的作曲家、 管风琴演奏

家、音乐教育家,他的作品被誉为“奥地利教会音

乐的典范”,对二十世纪音乐史有着广泛和举足轻

重的影响。 他

1824

年生于奥地利的安斯费尔登,

其父为乡村教师,童年时疏于音乐教育。童年丧父

后,在圣弗洛里安修道院学习管风琴,再后逐渐走

上音乐创作道路。布氏一生凄惶

坎坷、充满矛盾、惨淡经营,他的

创作生涯大部分在失败的苦恼

中度过。 只在晚年才 “收之桑

榆”, 有了九部辉煌的交响曲加

上一部 《

f

小调小交响曲》(号称

十部交响曲)。 他继承了贝多芬的古典主义和稍后

的浪漫乐派衣钵,又是虔诚的天主教信徒,故而他

的作品基本上是宗教的而非世俗的。

纵观布鲁克纳的全部交响作品, 相对而

言,人们比较地喜欢《第七》、《第八》交响曲,笔

者亦有同感。不过最让笔者心仪的还是布氏的

《第七交响曲》。前不久电视荧屏播放布鲁克纳

的《第七交响曲》,满心欢喜听了一遍,似乎还

不过瘾,第二天取出收藏的唱片———切利比达

克指挥的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认认真真、

正襟危坐,又听了一遍,端的心满意足,仿佛饮

了六十度白酒,全身气血贯通、感动未已。

《第七交响曲》作于

1881-1883

年,应该说

是布鲁克纳十分成功的交响作品, 评论家称这

首交响曲为“英雄交响曲”,首演于

1884

年的莱

比锡。 第一乐章歌唱性主题有强烈的感召力,至

为动人。中庸的快板,有节制的活泼气息,主题由

大提琴和圆号渐渐浮现,与单簧管、双簧管引出

第二主题后,其它乐器承接,层层推进,主题被环

绕反复、赋格地进行。 大提琴、圆号和单簧管、双

簧管的闪现,予人神迷心醉,妙不可言,有乐评家

断言,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之美妙

无可企及。 因布氏创作此曲时,正值瓦格纳不幸

离世,他对瓦格纳敬仰备至,故第二乐章实际上

是送给瓦氏的悼歌,徐缓而庄严,低音号和小提

琴营造出一种感伤的氛围,犹如葬礼进行曲。 第

三乐章谐谑曲过后,终曲以众赞歌的主题奠定了

崭新而崇高的情绪和华丽且充满幻想般的气氛。

最后, 整个乐队在灿烂辉煌的齐奏中倏然终止,

令人感到高华而壮观。

听了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尤其是《第七》,

使人的心灵感应趋于明显,有人说像经历了类

似但丁《神曲》般苦难行程,滋生一种敬畏的诚

恐诚惶的意念。此曲源于宗教,源于人类,源于

倾听人类的诉求,唤起了人们本真和良知的回

忆与想象。布鲁克纳的作品之所以会让人如此

感动和喜爱,也许这就是缘由吧。

编者按:

今年的上海夏季音乐节(

Misa

)中,来了一群特别的

学生乐迷,他们因对音乐共同的爱而走到一起,成为本届

音乐节首创的“青少年乐评团”中的一员。期间,这群平均

年龄不足

15

岁的少年,每人均观摩了三至四场不同风格

的演出,且在一天内完成相关乐评的写作。 不难看出,这

是他们在经过细致地准备、用心地聆听后写下的观感。其

中几篇不仅文笔流畅、叙述生动,更难得的是反应出个人

独到的视角和审美, 因而也赢得了专业领域的肯定与好

评。 现选编较具代表性的部分,以飨读者。

乐评一:

戏剧的狂欢,华丽的盛宴

———有感于纽约爱乐乐团的“客位”演绎

许学梓

7

3

日晚,梵志登与纽约爱乐乐团此次访沪的第

二场音乐会奏响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作为上海夏季

音乐节的常客,纽约爱乐从

2015

年起每年都会出现在热

情的上海听众面前。 今年,在

MISA

十周年的第二场音乐

会中, 梵志登与该团准备了一场盛宴———肖斯塔科维奇

c

小调室内交响曲》(

Op.110a

)和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

“英雄”》(

Op.55

)。

肖斯塔科维奇作为

20

世纪的苏联作曲家,他的作品

在近期上海的音乐会中极为 “抢手”。 一个月前, 尼尔

森斯带领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带来了肖斯塔科维

奇的《

a

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Op.77

)。 同样在

6

月,

拉哈夫·沙尼指挥鹿特丹爱乐又带来了肖斯塔科维奇的

《第五交响曲》(

Op.47

),再加上这次的纽约爱乐,更是为

这个夏季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纽约爱乐这个美

国最古老的乐团, 演奏传统德奥和俄派的曲目都是站在

“客位”的角度。而这种“客位”演绎愈来愈成为热点,连深

具德奥传统的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也“客位”演绎

了两部俄派的曲目。“客位”给乐团带来了一些困难,但也

正是“客位”激发了传统曲目新的生命力和新鲜感,烙上

了一些独特的印记。 纽约爱乐的“客位”演绎,与贝多芬

《第三交响曲“英雄”》这样一部极为传统又百经磨练的作

品,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独特火花呢?

第一乐章开始的两个和弦就以更为短促, 更为急迫

的方式汹涌而来, 中提琴、 长笛、 单簧管依次出现的主

题则更为暗淡。 梵志登在对 《第三交响曲》 的刻画中,

刻意拉大这种张力, 特别是加上纽约爱乐高度的敏捷

性, 通过色彩音响的对比, 释放时淋漓尽致, 收拢时细

碎委婉。 在第一乐章的速度拿捏上, 比最为经典的卡拉

扬与柏林爱乐的 “本位” 演奏版本稍快, 这一速度也更

加强了爆发力与戏剧性张力。 梵志登无意优雅含蓄, 也

无意故作姿态, 而是将英雄的狂傲和巅峰用一种极为真

挚的, 也如同暴风雨般肆虐的方式展现出来。 另外, 在

一些弦乐附点节奏的把握中, 好像刻意拖长长音, 带着

些特有的幽默和夸张。

而这一特征在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中被发展得更为

极端, 全乐章的附点节奏, 甚至开始时长音和短音的组

合都被纽约爱乐更为夸张地演绎。 在悲恸庄严的挽歌

中, 这样细小的变化却足以以一种更为细腻的方式拨动

听者的心弦, 撞击人心。 高屋建瓴的雄伟固然伟大震

撼, 微小的捕捉更难能可贵。 并且, 在对这一慢板乐章

的控制中, 纽约爱乐的音乐像是有了生命, 跟随着梵志

登的指挥棒缓慢地呼吸, 缓慢地行进, 哀伤地, 落寞

地, 唱着一首挽歌。

梵志登在《第三交响曲》中全力打造的戏剧性在第三

乐章的谐谑曲中体现得更为明确, 弦乐独奏和合奏的对

比在紧张急促和热情奔放中收放自如,声势浩大,如风浪

席卷。 在速度上仍是比卡拉扬与柏林爱乐的版本要快。

经过前几个乐章的不断累加的激情, 在第四乐章一

开始突然激烈地爆发出来, 弦乐长串的下行音阶似洪水

般奔流, 不断积累动能, 如同永不止息。 紧接着轻巧的

弦乐拨奏有些故意放缓之感, 为相同旋律的乐队合奏蓄

能。 第四乐章中最为精彩的是纽约爱乐对其中舞蹈节奏

的控制, 特别是附点与跳音结合的段落, 无与伦比。 音

乐流动自如, 神采飞扬, 就像是在空中舞动, 用身体唱

起歌来。

这场音乐会是梵志登和纽约爱乐带来的一场华丽的

盛宴, 在对贝多芬《第三交响曲 》的 “客位 ”演绎中 ,反

“客”为“主”,用狂热的激情和高超的戏剧掌控力,为纽约

爱乐在

MISA

十周年的演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作者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本科一年级学生)

乐评二:

2019Misa闭幕音乐会观后感

龚子修

(12)

作为开场的莫扎特 《

A

大调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

也是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玲珑

剔透的琴声从钢琴家李坚的指尖流出,音色清晰明朗,仿

佛是静谧森林里小溪叮咚跳跃的水珠, 又仿佛是一个小

孩在宫廷外的田野里奔跑,充满了天真无邪的色彩。而这

孩童般的琴声,便是演奏莫扎特作品的最高精髓所在。

在德沃夏克的《

b

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中,大提琴家阿莉

o

韦勒斯坦的诠释充满了女性的深情和丰盈, 音色饱

满浓郁,歌唱的副题尤为细腻。虽然演出发生了一些小意

外,演奏家不得不临场换弦,但是音乐会在余隆的倾心指

挥和乐团的努力下,依然非常完美,也给

MISA

音乐节画

上了圆满的句号。

源于宗教源于人类源于诉求

———兼听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

萧 牧

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悦赏帕尔曼、阿格里奇合作专辑

孑 吟

Misa“青少年乐评团”乐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