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画报 Modern Weekly

2
www. modernweekly. com E28 Modern Weekly 在北欧,音乐人通常身兼数职。他们一边在舞台上摆弄合成器,一边通过苹果电脑操控大屏幕上的动 画视频。他们是作曲家,也是插画师。喜欢从音乐中延伸出一种抽象的图案,随之音乐的旋律,把观众打晕。 假设我们认定这些是有趣的花招,不可否认的是,游动的古怪符号的确改变了我们正在行走的听觉方式。 艺术家伊夫·内茨哈默来自瑞士。曾经是建筑师,后来迷上图像研究。他一切的创作原点来自描绘。由 点、线开始,延伸出装置、动画,直至对空间的想象。民生现代美术馆的二楼,伊夫带来了他的Video作品, 墙面上浮现出古怪的符号,有人、动物、镜子、指针、棍棒……他们彼此融合,形成另一组解释,又或者某个 动物的出现,寓言就此开始。悲伤的梦境或惊恐的阴暗面,你要一并收纳。这次展览的不同,伊夫要进行 为期两周的现场创作,上海三所大学的视觉艺术系学生会参与其中。有趣的花招,这次要改变的会是你 认知世界的主观性吗? 撰文 冰雁 摄影 吕祝君 后期制作 张远洋 美编 小李 黑白之外伊夫·内茨哈默的行动现场

description

about Yves in his work

Transcript of 周末画报 Modern Weekly

Page 1: 周末画报 Modern Weekly

www. modernweekly. comE28 Modern Weekly

在北欧,音乐人通常身兼数职。他们一边在舞台上摆弄合成器,一边通过苹果电脑操控大屏幕上的动

画视频。他们是作曲家,也是插画师。喜欢从音乐中延伸出一种抽象的图案,随之音乐的旋律,把观众打晕。

假设我们认定这些是有趣的花招,不可否认的是,游动的古怪符号的确改变了我们正在行走的听觉方式。

艺术家伊夫·内茨哈默来自瑞士。曾经是建筑师,后来迷上图像研究。他一切的创作原点来自描绘。由

点、线开始,延伸出装置、动画,直至对空间的想象。民生现代美术馆的二楼,伊夫带来了他的Video作品,

墙面上浮现出古怪的符号,有人、动物、镜子、指针、棍棒……他们彼此融合,形成另一组解释,又或者某个

动物的出现,寓言就此开始。悲伤的梦境或惊恐的阴暗面,你要一并收纳。这次展览的不同,伊夫要进行

为期两周的现场创作,上海三所大学的视觉艺术系学生会参与其中。有趣的花招,这次要改变的会是你

认知世界的主观性吗?撰文 冰雁 摄影 吕祝君 后期制作 张远洋 美编 小李

黑白之外—伊夫·内茨哈默的行动现场

Page 2: 周末画报 Modern Weekly

www. modernweekly. com Modern Weekly E29

文化特写 Hot Issue

Interview《周末画报》 伊夫·内茨哈默

民生现代美术馆一楼的咖啡厅,现更名瑞士屋,因为通

体的白墙,已布满伊夫的杰作。黑色的线条,勾勒出

一个个人与动物、人与人交织的融合体。他们有些

是人的轮廓,里面躲藏着动物的灵魂;有的是手指下半截装载

蠢蠢欲动的炸药包;有的是按在桌面上的五指生出两座低矮的

民房,屋顶上长出别致的松柏……顺延伊夫的曲线,学设计的

人,或许能深谙其中的解构与装饰性。未受专业熏陶的观众,也

许觉得突然,这些拼接怪异又如此自然的几何图形,究竟有何

用意?

策展人李振华认为,这些图案、影像用一句话解释:“所看

即所得。”也就是说,你觉得“蒙娜丽莎”很美,那就继续欣赏下

去。太纠结画作背后的考据,其实挺无聊的。

如果这个回答能解决大部分人看不懂的难题,二楼展厅的

探索有些严肃。伊夫根据墙上的影像,用画笔勾勒出投影之外

的线条,再借助实体空间里的黑线、木头继续出阁。至此,白空

间(通常指博物馆、美术馆)作为普通展厅的生态被改变。这也

是“自然、恐惧、实体—伊夫·内茨哈默的现场”需要被知晓

的一个视点。艺术家试图把作品放置在中国的语境中,他希望

看到中国观众的反应,期待在文化欣赏的冲突中,获悉另一种

甜蜜的相遇。

你是如何安排这些作品的构图,比如,是如何把一些看似奇怪的人和物

体拼合得如此自然?

我没有特别设计一种美学或观念。这些图案都是从点、线上自然生长出来

的。有一点比较重要,就是在使用电脑设备的绘画工具时,创作出一种异化

和距离感。这跟一般画家的绘画形态有本质的区别。他们受过传统的美学

教育,而对我来说则是逐渐理解这种异化和距离感的。所谓异化,就是特

别干净的形态,几根线条。我通过这个来找到人和动物、人和自然、人和人

的关系。这也是我理解世界的关系。

因为你之前学过建筑,你是否很注重图像中的逻辑性?

建筑学确实对我有所影响。因为图像处理存在对空间的考虑,或某个个体

的出现和消失,以及它们对空间的作用、它们彼此触摸、互相依存的关系是

什么。但我关注的不是形式,而是相对脆弱、相对易碎的现实,这是我关注

的角度。好比人类的宿命和终点,在我的作品中是不回避的。我试着重新

通过图像来认识和感知世界。

动物和人在你的图像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彼此是什么关系?

人类本身的形态上就具有动物性。就如我们常说,动物消失了,我们也无法

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动物和人更像互为观照的关系。在动物身上,我们能找

到很多人类的情感。比如你看到大猩猩,它的动作或许能触发你的内心,当

然,这已经不仅仅是对人性的反照,在各个方面都互有关联。

在你的图像中,人和人、人和动物很多都是相拥在一起,你勾勒的线条

又非常的纤弱,这些似乎都是一种脆弱情感的表达。

确实。对我来说,我作画就像盲人去触摸世界一样。无论柔软或坚硬,这世

界本身就是易碎、易折断的,这些情感是对这个世界的反照,因为它存在很

多危险和不确定。

你是个悲观的人吗?

我不是个悲观主义者。对我来说,伤痛、伤感本身就是世界里的重要组成

部分。就像基督钉在十字架上一样,疼痛能让他更深入地通晓这个世界的

本质。

我们的祖先通过图像来认知这个世界,现在你又还原用图像感知的方

法,那现在和原初的图像在认知世界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噢,这是个好的问题。在今天,图像的基本功能还是一样的。但显然,今天

社会有更多附加的意义。现在图像的功能,就是解答这些意义的。

您有一件影像作品中有这样的片段,猩猩对着一面镜子,它不断地将镜

子涂成大红色,同时猩猩身体的中间部位也被开了一样的洞,这是怎样

的一种寓意?

红色让人想起血腥的事件。镜子被涂红了,说明有很残酷的事情要发生。猩

猩身体上的洞口可以是代表人类的无知或呆滞的状态,但也有其可爱的一

面,你会生出怜悯之心。又比如,这部作品中有两只蚊子不断飞向镜子。首

先,它们不停在撞击自己,然后留下一条血迹。我的作品中有些小阴郁的东

西,并带有些自杀性的场面,这也是对自我的思考。人类就是这样,经常自

我攻击、自我毁灭。

但这些,只有通过异化和距离感的处理,影像的力量更容易被接受。如果

用真人的效果,会给观众不舒服的感觉,冲击力也会被削弱。这其实也跟我

策展人李振华谈伊夫·内茨哈默的作品与空间关系我和伊夫认识三年多。当时他在北京参加中国美术馆《合成时代》的展

览,我是项目的制作人。当时,我接触到很多他工作中的细节,觉得可惜

的是,观众只看到完美的结果,而不是有趣的过程。所以,这次的合作

实现了现场的概念。他当时的作品,更多是涂鸦和影像。线条勾勒是他

的作品特征。今天则更多与空间产生关系。也就是说,伊夫打破了之前

的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就是为墙上的拼图造了一个景深的动画空

间,但现在立体并延伸出来。于是,空间被扭转。他用作品构建一个空间

的轴心,再用这个轴心重新分布了空间。

相比之下,1号展厅里刘韡的作品,跟空间没有太大关系。我想设置伊夫

和刘韡的对话,主题就是:什么是进程中的艺术?

因为刘韡今天的装置,更多来自他之前的工作进程,你会看到他以往工

作的方法、材料,还有对形式感的认识。它们被综合和重构,相似又和

以往不同。他在创作中,作品被不断地外延和生长,然后拼合,成为独特

的形态。这是一个有思考、有实践精神的艺术家要探索的东西。他的工

作涉及平面中的点和线的透视,他在展厅里增加灯管,增强了透视的强

度。但我对他的期待更高,因为他对空间的感觉比同类艺术家强很多。

现在,他的作品被雕塑化了,他完全可以扭转空间。伊夫也一样。他从描

画开始,自然生长出装置、影像,这是两位艺术家有契合的地方。

近年来,我们看到很多艺术家开始更重视空间的利用。如何打破和重构

白空间和黑空间(一般指剧场)。但想的人多,做到就是另外的问题。所

谓做到,就是你能颠覆空间的意义。假设,通过展览展示学的方式,如

何把博物馆的陈列和视觉系统彻底转换,比如当代艺术的变成一个考

古的空间。你在这个空间,但不完全依附于这个空间的规则。当然,你在

一个当代展厅中,展示当代的作品时是适合的,不颠覆也挺好。我其实

更认同媒材上的共生关系。就是一个人所生长的周遭社会跟他的体验在

哪里?而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当代性很多都只在表面,他们在人文情怀上

和西方是完全不同的。

《行动与录像》—中瑞当代艺术系列项目自然、恐惧、实体—伊夫·内茨哈默的现场

2011年4月15日-5月3日 民生现代美术馆(淮海西路570号F座)

豆瓣:http://site.douban.com/minshengart微博:http://t.sina.com.cn/minshengartmuseum

对伊夫来说,他在创作中更强调氛围的描写和呈现,同时希望借助图像传递出更多的综合信息。而在接下来的两周里,伊夫将同院校的学生们共同完成他对空间的想象和扭转

的成长和生活的环境有关。我生活在瑞士,百年没有战争,人和人之间相对

平和。但平和是否真实,或许底下也是暗流涌动。

这些带有寓言式的符号是否跟你平时的阅读、看的电影有关?

我平时看书比较多,最开始读康德的书,然后是维特根斯坦,因为他涉及许

多道德伦理的问题。现在更多关注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的理论,他着手

研究更多现实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哲学化的思考。我也喜欢读心理学的小

说,有更多的叙事性。电影就比较少接触,阿加多的《巴比塔》对我来说是

比较完整的,它讲了很多忧伤的现实,但忧伤和希望同时存在。

你曾经说过“图像必须越复杂越好,但同时还要非常的感性”,怎么解释

“复杂”和“感性”?

世界的复杂性是起因,图像越复杂,越能揭示人性复杂的一面。今天我们

看到瑞士的政治家,他们的言论是简单而直白的,但我觉得这种认知方式

很有问题,人类生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其美好的原因之一。而感性同

理,因为它无法被冷静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