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 ,中国红本报讯 由任晓燕、秦 俑、赵建宇选编的《2017中国...

1
本报讯 由 任 晓 燕、秦 俑、赵建宇选编的《2017 中国 年度小小说》,日前由漓江出 版社面向全国出版发行。本 报一作品入选该年选。 该作品为《门当户对》(作 者宁柏),首发于 2017 年 2 月 15日本报文采版,之后被 2017 年 第 8 期《小 小 说 选 刊》 转载。 (小虎) 在电视里看到一则公益 广告,深深烙印在我脑海里: 一位美术老师让孩子们画出 心中城市的色彩,让老师诧异 的是,一个女孩画出的高楼大 厦是灰蒙蒙暗沉沉的色彩,老 师伸头到窗外一望,原来整个 城市如“海市蜃楼”般被淹没 在雾霾中。公益广告呈现出 的核心主题是:不要让未来失 去色彩!治理空气污染,大家 共同努力。 个人认为,治理空气污染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多数人 都知道;不少人真正忽视了 的,是后面那句话“大家共同 努力。” 进入冬季以来,我们城市 的天空时常被雾霾笼罩。记 得小时候,也会遇到雾霾天 气,但没有当今这样的频繁和 凶猛。雾霾看似“如梦如幻” 富有诗意,实则是一个“隐形 杀手”。雾霾中含有工业废 气、汽车尾气、灰尘、病毒等污 染物,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 影响,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 人长时间处于雾霾天中,将引 起气管炎、喉炎、肺炎、哮喘、 鼻炎等疾病。这样一解读,民 众成了“人肉吸尘器”,比碰上 非典还可怕!情况更严重的, 有的城市出现了玫红色的雾 霾,这是怎样一种场景,让人 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人人都深知雾霾天气的 危害,但却有不少人存在这样 的认识误区,认为治理空气污 染是政府的事情,和自己没有 瓜葛。 殊不知,这样的危险局 面,恰恰是我们每个人在日常 生活中的种种“不经意”行为 的促动下形成的:脚下不停踩 着的油门,秋夏偷偷焚烧的秸 秆,都成了空气急速污染的元 凶;春节,鞭炮声声响,在释放 喜庆时,也在释放刺鼻令人讨 厌的烟雾……每一脚的油门, 每一根燃烧的秸秆,每一串噼 里啪啦的爆竹声背后,是人为 的排污。我们一边在抱怨空 气质量差,一边在不经意地向 霾”喂食”,催化并纵容着霾的 嚣张气焰! 窃以为,与其一味抱怨空 气污染带来的伤害,不如从我 们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为 节能降耗,改善环境尽点责 任。少踩一次油门,多坐公共 交通工具,尽量少用塑料袋, 多使用可循环利用的产品,少 砍 伐 多 植 树 ,尽 量 节 电.节 气……通过这一系列看似微 小的行动,来改变生活细节。 现在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 春节到了,你会不会再燃放烟 花爆竹? 爆竹声中辞旧岁,的确是 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 但春节期间的烟花污染,大家 都有切身的体会,要是适逢雾 霾天气,两者形成的叠加效 应,几乎让人不敢大口呼吸, 有必要这样花钱费力找罪受 吗? 若是觉得不放鞭炮不够 喜庆,少了点年味儿,可以来 个华丽的转身,尝试放“电子 鞭炮”。2米长的电子鞭炮也 能噼里啪啦的震天响,亮灯 和炮响都是动感循环式的, 很是热闹和喜庆,最重要的 是,这比真正的鞭炮环保, 还很省钱呢!还有空气鞭 炮,不用火药不用电,只靠 压缩空气能发出鞭炮响声 ……用这些替代烟雾腾腾的 烟花爆竹,既能热热闹闹红 红火火过个传统的中国年, 又不污染空气,保护了环 境,何乐而不为呢? 一提及莫言,可谓妇孺皆 知、家喻户晓。他是我国第一 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能 获得如此高的荣耀,莫言非常 欣慰和自豪。其实,这个目标 的实现,也圆了他多年前的一 个心愿。 那还是在童年时,莫言就 迷恋上了读书。那个年代,书 籍是十分罕见的奢侈品。有 次,莫言闻听邻村石匠家藏有 一套带插图的《封神演义》。他 登时上了瘾,寝不安席,食不甘 味,恨不能立马看到书。尤其 是听说书里讲述的全是神乎其 神的故事,他更是急不可耐。 那书像极了一块强力磁石,分 分秒秒吸引、诱惑着莫言。莫 言暗暗对自己说,不管怎么着, 一定要看到这套书。 庆幸的是,石匠答应了莫言 的要求,不过要莫言给他家推磨 磨面。磨一上午的面,才换得读 书两个小时的权利。莫言求之不 得,只要能读到书,干什么都行。 矮小、瘦弱的莫言抱着一根 碗口粗的木棒,用上了全身的力 气推动上百斤重的石磨。起初 还行,越推莫言越觉得这石磨越 沉重,自己的劲头越来越少,双 腿似灌铅,寸步不想挪,眼前金 星乱冒,呼哧呼哧地大口喘气。 可一想到那书,那极具诱惑力的 书,莫言忽地来了劲头。 那一套书,莫言终于读完 了。自己虽然万分辛苦、疲惫, 但欣慰、快乐着。 高密东北乡那十几个村子 里,谁家有什么书,有几本,莫 言基本上都了如指掌。为了读 到那一本本书,莫言不知付出 了多少艰辛和汗水,但莫言非 常乐意。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 和精神比较贫瘠的年代,那一 本本书,吸引着莫言,滋润着莫 言,成长着莫言,丰富着莫言。 莫言回忆说,童年多亏了 那一本本书,给了自己前进的 目标,给了自己一个五彩缤纷、 充盈富足的童年。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笔 耕不辍,莫言终于实现了目标。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人,一 定要有个目标。有目标,你就 不会得过且过,不会碌碌无为, 不会迷失方向。目标,仿佛一 块强力磁铁,时刻吸引你前进, 不怕万难地前进,劲头十足地 前进,信心百倍的前进,不达目 标不罢休地前进! 散文天地7 WENCAI WENCAI 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编辑/版式:宁 E-mail:[email protected] 诗花朵朵 诗花朵朵灯下漫笔 灯下漫笔宋伯航 万家灯火 万家灯火钱春华 生活感悟 生活感悟葛松岭 红色,如火焰,代表着吉 祥、喜庆、美好、和谐,让人心 动,让人向往,让人激情。如果 要用一种色彩去界定春节的 话,那就非红莫属。春联是红 的,灯笼是红的,福字是红的, 节庆饰品是红的,大年三十晚 上一串串惊天动地的鞭炮是红 的,孩子吃的糖葫芦是红的,新 衣服也大多是红的,派压岁钱 的封包自然就更是红的了…… 满眼飘逸的中国红,闪烁着耀 眼的光彩,映红了千家万户的 喜悦。 一年四季中国传统节日很 多,但不论什么节日都比不上 春节的红火。春节传承几千 年,很多古老的习俗跟随着中 华民族的血脉传承、沉淀至 今,留下了红色的烙印。这种 红是中国独有的,源于华夏民 族对太阳神的虔诚膜拜,是中 国人的吉祥文化图腾。太阳象 征永恒、光明、生机、繁盛、 热烈和希望,自然红色表现为 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凝结着 百事顺遂、逢凶化吉的心愿, 绵延地传递恒久的温暖情愫。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 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 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旧 岁,迎新春,贴上红彤彤的春 联是过年最具有标志性的民俗 文化之一。春联,最早叫“桃 符”。《宋史》 记载,公元 964 年除夕,五代后蜀国国君孟昶 让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了 两句话:“新年纳余庆,嘉节号 长春”,作为桃符挂在他住室的 门框上,这是春联的雏形。明 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 家张贴对联,并将桃符改名为 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从此, 春联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流行于 世,繁衍不息。“大年三十贴春 联”是很多人寒冬腊月里温暖 的记忆。全家人一起动手,先 把门楣上已经泛白的春联除扫 干净,再把崭新的火红春联用 打好的面浆小心翼翼地贴上 去,过年的喜庆和团圆的快乐 一下子从心中弥散开来。大年 初一时,亲戚朋友来访拜年, 都会看看各家的新春联,然后 评头品足一番。不论是亲自磨 墨书写的还是印制的春联,都 字字彰显吉利,寄托着主人对 新一年的美好祝福。 福,是一个美好的字眼, 端端正正、浓笔重墨写在大红 纸上,闪烁着光彩,飘溢着芬 芳。 每到新年,春联上的福 字,大门上的福字,礼品盒上 的福字,灯笼上的福字,愈来 愈多地映入眼帘。特别是有些 人还故意将福字倒着贴,取 “福到了”的谐音,以示表达 心中的美好期许。福字在古书 里有多种解释,《韩非子·解 老》中说:“全寿富贵之谓 福。”《说文解字》 云:“福, 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 所不顺者谓之备。”还有《尚 书》中把“寿”、“富”、“康宁”、 “贵”与“享受天伦”作为福的特 征。由此可见,新春贴“福”字, 是人们对幸福的一种向往和追 求。鲁迅《祝福》:“这是鲁镇年 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 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 的。”里面说的“福神”指赐人幸 福的神灵。 红灯起,年味浓。腊月三 十过大年,孩子们打灯笼,家 家户户厅堂屋舍大红灯笼高高 挂,串串红艳在朔风里飘荡, 充满了喜气洋洋的新年气象。 灯笼又称灯彩,起源于1800 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它综合了 绘画艺术、剪纸艺术,以及竹 编、铁箍、纸扎与刺缝等工艺 技术,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元素 和符号。在古代制作的灯彩 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着名。 在民间,灯笼象征着家庭圆 满、添丁发财,是过年时必不 可少的装饰品。“盏盏灿烂, 撑起一片祥和,握着历史的渊 源,围圆地面的银河。”这诗 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不同地 区、不同民族庆祝春节花会的 盛大场面。我小时候,每年春 节父亲都要做一对大灯笼挂在 大门屋檐下,以期盼来年日子 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 年。除夕午夜时分,是放鞭炮 的时刻。中国自古便有“开门 炮”的说法。即在除夕夜点燃 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 旧迎新。元代诗人赵孟頫在 《岁月》中写出了家家爆竹、 户户焰火的景象:“柳絮飞残 铺地白,桃花落地落阶红。纷 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 攻。” 记得小时候,我就盼着过 年。除了可以吃好的、穿新衣 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可以放鞭炮。放炮时,拿出一 串一串挂在自家大门口点燃, 让红红的鞭炮在空中炸开,响 个不停。随即,震耳欲聋的鞭 炮声立刻从每条街巷每个村落 响了起来,一朵朵璀璨的礼花 喷发出红艳艳的光彩照亮夜 幕,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 馨香,整个大地成了欢乐、沸 腾的海洋。燃放后纸花满地, 灿若云锦,形成了满堂火红、 喜气洋洋景象。近年来,为保 护环境,不提倡放鞭炮了。有 的尝试推广电子鞭炮,在延续 春节放炮习俗的同时,兼顾低 碳环保,也为红火的春节增添 了一抹清新的气息。 中国年,中国红 2018 年 ,是 我 国 传 统 干 支 纪年的戊戌年,即民间生肖纪 年的狗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 驯养狗的国家,从新石器时期 开始,狗成为人们的家畜和帮 手,随之形成的狗文化,内涵丰 富多彩,尤其是狗的品德,被人 广为称道。 一是义德。古人认为:狗 属 圣 洁 灵 性 动 物 ,上 通天庭仙 界,下达地上凡间,人们用狗作 头等供口祭祀宗庙,汉代设立驯 狗官的“狗监”。《三辅黄图》记: “犬台宫,在上林苑中,去长安西 二十八里”;汉灵帝于“西园弄 狗,著进贤冠,带缓”,以至形成 “王之左右皆狗而冠”的景象。 二是忠德。狗对人十分忠 诚。民间至今有“狗不嫌家贫、 赶也赶不走,儿不嫌娘丑、授其 发身投世”一说,无论主人贫或 富,狗忠心耿耿,忠于职守;做 人忠孝于母,知恩图报。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 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 乎?”用感恩心敬重父母、回报 领导,善尽职责如狗德,绝不忘 恩负义、损人利己。 三是勇德。狗既忠义又勇 敢,在保护主人、守户、看田、牧 羊、狩猎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 致。唐代《集异记》云:朝官柳 超,因犯王法,被贬江水,随从 只有二奴一狗。下奴图谋不 轨,欲杀主人后窃资逃走;狗得 知内情,勇猛咬死两奴,保全了 主人。草原上牧民家中都养牧 羊狗,一只勇猛的猎狗,能看护 上百只羊群不受狼害,代替主 人守卫自家财产。 四是慧德。狗聪明机警, 嗅觉器官极为发达。能嗅出稀 释一千万分之一的有机酸,特 别是对动物性脂肪酸更敏感, 狗 嗅 觉 能 力 超 过 人 1200 倍 ;听 觉比人灵敏16倍,可听到 5.0~5.5 赫兹的声音。当雪崩、 地震等灾害发生后,救助犬首先 进入危险地带寻找生存者;人们 训练军犬、警犬、导盲犬,把狗用 于军事、侦破案件、盲人引路等。 五是潜德。科技发达的今 天,人类最大化发挥狗的特 长。驯养的救生犬,用以搭救 海上落水或寻找森林中失踪的 人。加拿大莎伦鲁滨逊饲养的 一条狗,通过训练后会表演 469个节目,包括弹钢琴、算算 数和玩滑板等;前苏联一只名 叫“莱卡”的狗,乘坐人造卫星 上天,遨游浩瀚的宇宙,成为世 界“第一只上太空的狗。” 六是食德。狗的全身都是 宝。李时珍《本草纲目》曰:狗 肉性温,味咸,主治脾胃气虚、 胸腹胀满、腰膝酸软、阳痿遗精 等;狗骨味甘,治风湿痹痛、四 肢麻木、冻疮等;狗胆入肝胆 经,治目赤涩痒、疮疡等;狗油 和入面脂,疗面上瘀斑、手足皴 皱;狗蹄富含胶质,能通血活 脉、润肌肤,对妇女产后乳汁不 足有较好功效。 七是吉德。阴阳学家说,狗 在二十八宿中属金,叫娄金狗, 喻示吉祥富贵。家中突然跑来 狗,预示财富降临,所谓“猫来 穷,狗来富”。狗喜吠叫有因,人 们以狗吠的十二个时辰取象吉 凶征兆。古时天界有谷种不给 人间,人们派九(谐音:吉)尾狗 上天取。狗尾巴长毛碰着谷子, 就粘在一起。天神一路追杀,砍 断八根狗尾巴,最终狗逃出天 门,把谷种带到人间播种。 八是美德。狗利爪强劲、 目光敏锐、体格强健、毛软滑 靓,集外在内涵美于一身。《晋 书·赵王伦传》:“貂不足,狗尾 续。”狗一旦被主人收养,同甘 共苦,任劳任怨,不计得失,以 命相报;如今兴起的养狗热,狗 屈身供人玩耍、给人驱走寂寞、 带来欢乐。人们用“鸡鸣狗吠” 来形容生活安宁、社会稳定、盛 世太平,受人赞美。 金狗旺福乾坤大地,九州 华夏喜报春意。在我们步入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 期,大力倡导“以德之国”、构建 和谐美好社会的今天,仔细品 味狗之“八德”,能给人带来更 多的启发。 俗语云:“隔山路近,隔河 路远。”山隔得再远,总是可以 凭脚力绕到,但隔了大河,要到 达对岸,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虽然也能游过去,可是你的随 身行李怎么办,你的孩子怎么 办?因此,有河的地方,人们总 盼着能架起一座桥梁,把天堑 变通途。 从 2005 年到 2010 年,岳阳 的道仁矶渡口是我们一家望乡 的唯一渡口,过了渡,就是监利 的白螺渡口,就踏上了婆家的 土地,就有了真实的归宿感。 白螺渡口于1985年11月11日 注册运营,主要经营白螺镇至 道仁矶汽车轮渡业务。 在 2005 年之前,因为孩子 小,加上交通不便,我们是三年回 一次婆家过年,从2005年开始, 我们才做到一年回一次老家。 2005 年 回 家 过 年 ,我 们 一 家三口还是坐火车和公交车。 道仁矶渡口,是我们的必经之 路,相当于西天取经必过的“通 天河”,彼时北风劲吹,苇荡枯 萎,苍茫一片。我们挤在气味 难闻的公交车上,盼望着对岸 白螺渡口的摆渡船快点靠过 来。我们就是过了江,还要去 监利汽车站,坐上一个多小时 车,才能到当地的一个小镇,然 后再转一次车,才能到婆家的 村口,然后走上四里路到家。 从 2005 年以后的春节,都 是这样千里迢迢,坐车转船,不 堪疲累,但为了一家人的团圆, 我们也乐此不疲。而道仁矶和 白螺渡口,就成了我们生命中 重要的一道风景。每次过渡, 最快也要等一个多小时,最多 时等了三个多小时。车队长不 见头,后不见尾,高峰时每天要 过7千辆车。那沿着车流卖麻 辣鱼、蒸玉米、烤红薯的,一直 都存在,想吃就买。幸亏有了 他们,才让我们不至于在旅途 上挨饿,孩子有了食物,也显得 安乐多了。 过 2009 年的春节时,我们 发现以打工为生的邻居都能开 着小车回家过年,不禁有所触 动。我们还是国企的双职工 呢,怎么还坐车走路回家呢? 婆婆没有说出来,但看出来,她 是希望我们体面一些回家过年 的。这个体面,落实到衣食住 行上,其中最大头的就是住和 行了。房子我们是买了,但是 村里人看不见,如果买了车,逢 年开回来,既方便了自己,也可 以当一种“面具”使用,证明自 己在外面干得还不错,给婆家 “长脸”。正月初七,我们从白 螺渡返回时,就有了一个约定, 我去学驾照,九月份订新车。 2009 年 国 庆 节 以 后 ,我 们 就提了新车。到了2010年的 春节,我们开着新车,载着带给 婆家的礼物,二千里路开着导 航不分日夜往婆家赶。因为不 用挤公交,不用一次次的去车 站排队购票,我们在路上的时 间大为缩短。春节期间,婆婆 逢人就说:“我广州的大儿子一 家回来了!”车就停在门口,给 她增添了一份荣光。因为有了 车,我回娘家拜年,走亲访友, 也是说走就走,方便了很多。 2010 年 12 月 9 日零时,连 接渡口两岸的荆岳长江大桥通 车,我们不禁分外激动。等到 当年的腊月二十八日,我们一 家三口开着小车,作别了道仁 矶渡口,转而向荆岳长江大桥 驶去。据说,该桥日通行量达 一万车次有余。走到桥中间, 儿子打趣说:“过江是方便了, 可惜吃不到渡口的麻辣鱼了 哟!” 一晃八年过去了,今年我 家换了更适合跑长途的新车, 而高速路和新修的公路也增多 了,出行更便利了。 这正是,吃水不忘挖井人, 过河感恩建桥人;常忆当年等 渡苦,更喜今日坦途宽。 我家的“春运史” 狗年话狗德 腊月 日子从日历上一页页撕去 北风的手轻轻一翻 一下子就迈进了腊月的门槛 回家,过年 过年,回家 再次成为人们舌尖上谈论的主题 乡下的腊月喜事多 看迎亲的唢呐吹出的喜悦铺天盖地 乔迁的鞭炮声噼里啪啦 窗花美丽,春联红艳 农家饭菜和高粱酒的味道一起弥漫 乡下的腊月年味儿渐浓 乡下的腊月被团圆的幸福和喜悦 一次次灌醉 年味 腊八到,年来到 在乡下,腊八总是最先拉开过年的序幕 一碗浓浓的腊八粥,就打开了年的甜蜜 乡村,一本厚厚的线装书 年,是其中最温暖的一个篇章 这里的每一个文字,都是火焰的颜色 这里的字里行间都透着幸福与喜悦 一张张返乡的车票,带回一个个漂泊的灵魂 外面再好,又怎能比得上这家园的温暖 而在这浓浓年味儿里返乡 心中的感觉啊,溢于言表 年味儿,就是一杯陈年的老酒 我的心,躺在这里酩酊大醉 回家过年 收拾行囊,回家过年 此时不说成与败,不说得与失 握紧回家的车票 做一次最幸福的回归 在外打拼的一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一年的奔波忙碌一年的得失荣辱 此时都要在家园里被分解被分享 父亲酿的老酒,足以祝贺你的成功 母亲做的饭菜,足以抚慰你的失意 这舌尖上的味道啊,不就是我们魂牵梦绕的乡愁吗 回家过年,我在家园浓浓的乡情里 沉醉不醒 过年感怀 此刻,就连空气里都透着过年的喜悦 刚刚炸响的鞭炮,内心的喜悦 还在柴门的里外荡漾 一年未见,乡音是否依然未改 一年未见,乡情是否依然还浓 见面时的那一声问候和祝福啊 夹杂着浓浓的乡音,裹着浓浓的乡情 就此让一阵寒风,望而却步 忘却一年的失意 新的一年里,我祝愿所有的人 平安健康,心想事成 回家过年 人,一定要有个目标 路志宽 本报一作品入选《2017 中国年度小小说》

Transcript of 中国年 ,中国红本报讯 由任晓燕、秦 俑、赵建宇选编的《2017中国...

Page 1: 中国年 ,中国红本报讯 由任晓燕、秦 俑、赵建宇选编的《2017中国 年度小小说》,日前由漓江出 版社面向全国出版发行。本 报一作品入选该年选。该作品为《门当户对》(作

本报讯 由 任 晓 燕 、秦俑、赵建宇选编的《2017 中国年度小小说》,日前由漓江出版社面向全国出版发行。本报一作品入选该年选。

该作品为《门当户对》(作者宁柏),首发于 2017 年 2 月15 日 本 报 文 采 版 ,之 后 被2017 年第 8 期《小小说选刊》转载。 (小虎)

在电视里看到一则公益广告,深深烙印在我脑海里:一位美术老师让孩子们画出心中城市的色彩,让老师诧异的是,一个女孩画出的高楼大厦是灰蒙蒙暗沉沉的色彩,老师伸头到窗外一望,原来整个城市如“海市蜃楼”般被淹没在雾霾中。公益广告呈现出的核心主题是:不要让未来失去色彩!治理空气污染,大家共同努力。

个人认为,治理空气污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多数人都知道;不少人真正忽视了的,是后面那句话“大家共同努力。”

进入冬季以来,我们城市的天空时常被雾霾笼罩。记得小时候,也会遇到雾霾天气,但没有当今这样的频繁和凶猛。雾霾看似“如梦如幻”富有诗意,实则是一个“隐形杀手”。雾霾中含有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灰尘、病毒等污染物,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人长时间处于雾霾天中,将引起气管炎、喉炎、肺炎、哮喘、鼻炎等疾病。这样一解读,民众成了“人肉吸尘器”,比碰上非典还可怕!情况更严重的,有的城市出现了玫红色的雾

霾,这是怎样一种场景,让人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人人都深知雾霾天气的危害,但却有不少人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治理空气污染是政府的事情,和自己没有瓜葛。

殊不知,这样的危险局面,恰恰是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经意”行为的促动下形成的:脚下不停踩着的油门,秋夏偷偷焚烧的秸秆,都成了空气急速污染的元凶;春节,鞭炮声声响,在释放喜庆时,也在释放刺鼻令人讨厌的烟雾……每一脚的油门,每一根燃烧的秸秆,每一串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背后,是人为的排污。我们一边在抱怨空气质量差,一边在不经意地向霾”喂食”,催化并纵容着霾的嚣张气焰!

窃以为,与其一味抱怨空气污染带来的伤害,不如从我们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为节 能 降 耗,改 善 环 境 尽 点 责任。少踩一次油门,多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少用塑料袋,多使用可循环利用的产品,少砍 伐 多 植 树 ,尽 量 节 电. 节气……通过这一系列看似微小的行动,来改变生活细节。现在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春节到了,你会不会再燃放烟花爆竹?

爆竹声中辞旧岁,的确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但春节期间的烟花污染,大家都有切身的体会,要是适逢雾霾天气,两者形成的叠加效应,几乎让人不敢大口呼吸,有必要这样花钱费力找罪受吗?

若是觉得不放鞭炮不够喜庆,少了点年味儿,可以来个华丽的转身,尝试放“电子鞭炮”。2 米长的电子鞭炮也能噼里啪啦的震天响,亮灯和炮响都是动感循环式的,很是热闹和喜庆,最重要的是,这比真正的鞭炮环保,还 很 省 钱 呢 ! 还 有 空 气 鞭炮,不用火药不用电,只靠压 缩 空 气 能 发 出 鞭 炮 响 声……用这些替代烟雾腾腾的烟花爆竹,既能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过个传统的中国年,又 不 污 染 空 气 , 保 护 了 环境,何乐而不为呢?

一提及莫言,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他是我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能获得如此高的荣耀,莫言非常欣慰和自豪。其实,这个目标的实现,也圆了他多年前的一个心愿。

那还是在童年时,莫言就迷恋上了读书。那个年代,书籍是十分罕见的奢侈品。有次,莫言闻听邻村石匠家藏有一套带插图的《封神演义》。他登时上了瘾,寝不安席,食不甘

味,恨不能立马看到书。尤其是听说书里讲述的全是神乎其神的故事,他更是急不可耐。那书像极了一块强力磁石,分分秒秒吸引、诱惑着莫言。莫言暗暗对自己说,不管怎么着,一定要看到这套书。

庆幸的是,石匠答应了莫言的要求,不过要莫言给他家推磨磨面。磨一上午的面,才换得读书两个小时的权利。莫言求之不得,只要能读到书,干什么都行。

矮小、瘦弱的莫言抱着一根

碗口粗的木棒,用上了全身的力气推动上百斤重的石磨。起初还行,越推莫言越觉得这石磨越沉重,自己的劲头越来越少,双腿似灌铅,寸步不想挪,眼前金星乱冒,呼哧呼哧地大口喘气。可一想到那书,那极具诱惑力的书,莫言忽地来了劲头。

那一套书,莫言终于读完了。自己虽然万分辛苦、疲惫,但欣慰、快乐着。

高密东北乡那十几个村子里,谁家有什么书,有几本,莫

言基本上都了如指掌。为了读到那一本本书,莫言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但莫言非常乐意。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和精神比较贫瘠的年代,那一本本书,吸引着莫言,滋润着莫言,成长着莫言,丰富着莫言。

莫言回忆说,童年多亏了那一本本书,给了自己前进的目标,给了自己一个五彩缤纷、充盈富足的童年。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笔耕不辍,莫言终于实现了目标。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人,一定要有个目标。有目标,你就不会得过且过,不会碌碌无为,不会迷失方向。目标,仿佛一块强力磁铁,时刻吸引你前进,不怕万难地前进,劲头十足地前进,信心百倍的前进,不达目标不罢休地前进!

○文 讯○

○散文天地○

■钟 芳

文 采 版7WENCAI

WENCAI

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编辑/版式:宁 柏

E-mail:[email protected]

○○诗花朵朵诗花朵朵○○

○○灯下漫笔灯下漫笔○○

■■宋伯航

○○浔郁杂谈

浔郁杂谈○○

■■顾莉敏

○○万家灯火万家灯火○○

■■钱春华

○○生活感悟生活感悟○○

■■葛松岭

红色,如火焰,代表着吉祥、喜庆、美好、和谐,让人心动,让人向往,让人激情。如果要用一种色彩去界定春节的话,那就非红莫属。春联是红的,灯笼是红的,福字是红的,节庆饰品是红的,大年三十晚上一串串惊天动地的鞭炮是红的,孩子吃的糖葫芦是红的,新衣服也大多是红的,派压岁钱的封包自然就更是红的了……满眼飘逸的中国红,闪烁着耀眼的光彩,映红了千家万户的喜悦。

一年四季中国传统节日很多,但不论什么节日都比不上春节的红火。春节传承几千年,很多古老的习俗跟随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沉淀至今,留下了红色的烙印。这种红是中国独有的,源于华夏民族对太阳神的虔诚膜拜,是中国人的吉祥文化图腾。太阳象征永恒、光明、生机、繁盛、热烈和希望,自然红色表现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凝结着百事顺遂、逢凶化吉的心愿,绵延地传递恒久的温暖情愫。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

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旧岁,迎新春,贴上红彤彤的春联是过年最具有标志性的民俗文化之一。春联,最早叫“桃符”。《宋史》 记载,公元 964年除夕,五代后蜀国国君孟昶让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作为桃符挂在他住室的门框上,这是春联的雏形。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张贴对联,并将桃符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从此,春联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流行于世,繁衍不息。“大年三十贴春联”是很多人寒冬腊月里温暖的记忆。全家人一起动手,先把门楣上已经泛白的春联除扫干净,再把崭新的火红春联用

打好的面浆小心翼翼地贴上去,过年的喜庆和团圆的快乐一下子从心中弥散开来。大年初一时,亲戚朋友来访拜年,都会看看各家的新春联,然后评头品足一番。不论是亲自磨墨书写的还是印制的春联,都字字彰显吉利,寄托着主人对新一年的美好祝福。

福,是一个美好的字眼,端端正正、浓笔重墨写在大红纸上,闪烁着光彩,飘溢着芬芳。 每到新年,春联上的福字,大门上的福字,礼品盒上的福字,灯笼上的福字,愈来愈多地映入眼帘。特别是有些人还故意将福字倒着贴,取

“福到了”的谐音,以示表达心中的美好期许。福字在古书

里有多种解释,《韩非子·解老》 中 说 :“ 全 寿 富 贵 之 谓福。”《说文解字》 云:“福,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还有 《尚书》 中把“寿”、“富”、“康宁”、

“贵”与“享受天伦”作为福的特征。由此可见,新春贴“福”字,是人们对幸福的一种向往和追求。鲁迅《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里面说的“福神”指赐人幸福的神灵。

红灯起,年味浓。腊月三十过大年,孩子们打灯笼,家家户户厅堂屋舍大红灯笼高高挂,串串红艳在朔风里飘荡,充满了喜气洋洋的新年气象。

灯笼又称灯彩,起源于 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它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艺术,以及竹编、铁箍、纸扎与刺缝等工艺技术,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元素和符号。在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着名。在民间,灯笼象征着家庭圆满、添丁发财,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装饰品。“盏盏灿烂,撑起一片祥和,握着历史的渊源,围圆地面的银河。”这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庆祝春节花会的盛大场面。我小时候,每年春节父亲都要做一对大灯笼挂在大门屋檐下,以期盼来年日子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

年。除夕午夜时分,是放鞭炮的时刻。中国自古便有“开门炮”的说法。即在除夕夜点燃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元代诗人赵孟頫在

《岁月》 中写出了家家爆竹、户户焰火的景象:“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落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

记得小时候,我就盼着过年。除了可以吃好的、穿新衣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放鞭炮。放炮时,拿出一串一串挂在自家大门口点燃,让红红的鞭炮在空中炸开,响个不停。随即,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立刻从每条街巷每个村落响了起来,一朵朵璀璨的礼花喷发出红艳艳的光彩照亮夜幕,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馨香,整个大地成了欢乐、沸腾的海洋。燃放后纸花满地,灿若云锦,形成了满堂火红、喜气洋洋景象。近年来,为保护环境,不提倡放鞭炮了。有的尝试推广电子鞭炮,在延续春节放炮习俗的同时,兼顾低碳环保,也为红火的春节增添了一抹清新的气息。

中国年,中国红

2018 年,是我国传统干支纪年的戊戌年,即民间生肖纪年的狗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狗的国家,从新石器时期开始,狗成为人们的家畜和帮手,随之形成的狗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尤其是狗的品德,被人广为称道。

一是义德。古人认为:狗属圣洁灵性动物,上通天庭仙界,下达地上凡间,人们用狗作头等供口祭祀宗庙,汉代设立驯狗官的“狗监”。《三辅黄图》记:

“犬台宫,在上林苑中,去长安西二十八里”;汉灵帝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缓”,以至形成

“王之左右皆狗而冠”的景象。二是忠德。狗对人十分忠

诚。民间至今有“狗不嫌家贫、赶也赶不走,儿不嫌娘丑、授其发身投世”一说,无论主人贫或富,狗忠心耿耿,忠于职守;做

人忠孝于母,知恩图报。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 有 能 养 ,不 敬 ,何 以 别乎?”用感恩心敬重父母、回报领导,善尽职责如狗德,绝不忘恩负义、损人利己。

三是勇德。狗既忠义又勇敢,在保护主人、守户、看田、牧羊、狩猎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唐代《集异记》云:朝官柳超,因犯王法,被贬江水,随从只有二奴一狗。下奴图谋不轨,欲杀主人后窃资逃走;狗得知内情,勇猛咬死两奴,保全了主人。草原上牧民家中都养牧羊狗,一只勇猛的猎狗,能看护上百只羊群不受狼害,代替主人守卫自家财产。

四是慧德。狗聪明机警,嗅觉器官极为发达。能嗅出稀释一千万分之一的有机酸,特别是对动物性脂肪酸更敏感,

狗嗅觉能力超过人 1200 倍;听觉 比 人 灵 敏 16 倍 ,可 听 到5.0~5.5 赫兹的声音。当雪崩、地震等灾害发生后,救助犬首先进入危险地带寻找生存者;人们训练军犬、警犬、导盲犬,把狗用于军事、侦破案件、盲人引路等。

五是潜德。科技发达的今天 ,人 类 最 大 化 发 挥 狗 的 特长。驯养的救生犬,用以搭救海上落水或寻找森林中失踪的人。加拿大莎伦鲁滨逊饲养的一 条 狗 ,通 过 训 练 后 会 表 演469 个节目,包括弹钢琴、算算数和玩滑板等;前苏联一只名叫“莱卡”的狗,乘坐人造卫星上天,遨游浩瀚的宇宙,成为世界“第一只上太空的狗。”

六是食德。狗的全身都是宝。李时珍《本草纲目》曰:狗肉性温,味咸,主治脾胃气虚、胸腹胀满、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等;狗骨味甘,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冻疮等;狗胆入肝胆经,治目赤涩痒、疮疡等;狗油和入面脂,疗面上瘀斑、手足皴皱;狗蹄富含胶质,能通血活脉、润肌肤,对妇女产后乳汁不足有较好功效。

七是吉德。阴阳学家说,狗

在二十八宿中属金,叫娄金狗,喻示吉祥富贵。家中突然跑来狗,预示财富降临,所谓“猫来穷,狗来富”。狗喜吠叫有因,人们以狗吠的十二个时辰取象吉凶征兆。古时天界有谷种不给人间,人们派九(谐音:吉)尾狗上天取。狗尾巴长毛碰着谷子,就粘在一起。天神一路追杀,砍断八根狗尾巴,最终狗逃出天门,把谷种带到人间播种。

八是美德。狗利爪强劲、目光敏锐、体格强健、毛软滑靓,集外在内涵美于一身。《晋书·赵王伦传》:“貂不足,狗尾续。”狗一旦被主人收养,同甘共苦,任劳任怨,不计得失,以命相报;如今兴起的养狗热,狗屈身供人玩耍、给人驱走寂寞、带来欢乐。人们用“鸡鸣狗吠”来形容生活安宁、社会稳定、盛世太平,受人赞美。

金狗旺福乾坤大地,九州华夏喜报春意。在我们步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大力倡导“以德之国”、构建和谐美好社会的今天,仔细品味狗之“八德”,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启发。

俗语云:“隔山路近,隔河路远。”山隔得再远,总是可以凭脚力绕到,但隔了大河,要到达对岸,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虽然也能游过去,可是你的随身行李怎么办,你的孩子怎么办?因此,有河的地方,人们总盼着能架起一座桥梁,把天堑变通途。

从 2005年到 2010年,岳阳的道仁矶渡口是我们一家望乡的唯一渡口,过了渡,就是监利的白螺渡口,就踏上了婆家的土地,就有了真实的归宿感。白螺渡口于 1985 年 11 月 11 日注册运营,主要经营白螺镇至道仁矶汽车轮渡业务。

在 2005 年之前,因为孩子小,加上交通不便,我们是三年回一次婆家过年,从2005年开始,我们才做到一年回一次老家。

2005 年回家过年,我们一家三口还是坐火车和公交车。

道仁矶渡口,是我们的必经之路,相当于西天取经必过的“通天河”,彼时北风劲吹,苇荡枯萎,苍茫一片。我们挤在气味难闻的公交车上,盼望着对岸白螺渡口的摆渡船快点靠过来。我们就是过了江,还要去监利汽车站,坐上一个多小时车,才能到当地的一个小镇,然后再转一次车,才能到婆家的村口,然后走上四里路到家。

从 2005 年以后的春节,都是这样千里迢迢,坐车转船,不

堪疲累,但为了一家人的团圆,我们也乐此不疲。而道仁矶和白螺渡口,就成了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道风景。每次过渡,最快也要等一个多小时,最多时等了三个多小时。车队长不见头,后不见尾,高峰时每天要过 7 千辆车。那沿着车流卖麻辣鱼、蒸玉米、烤红薯的,一直都存在,想吃就买。幸亏有了他们,才让我们不至于在旅途上挨饿,孩子有了食物,也显得安乐多了。

过 2009 年的春节时,我们发现以打工为生的邻居都能开着小车回家过年,不禁有所触动。我们还是国企的双职工呢,怎么还坐车走路回家呢?婆婆没有说出来,但看出来,她是希望我们体面一些回家过年的。这个体面,落实到衣食住行上,其中最大头的就是住和行了。房子我们是买了,但是村里人看不见,如果买了车,逢年开回来,既方便了自己,也可以当一种“面具”使用,证明自

己在外面干得还不错,给婆家“长脸”。正月初七,我们从白螺渡返回时,就有了一个约定,我去学驾照,九月份订新车。

2009 年国庆节以后,我们就提了新车。到了 2010 年的春节,我们开着新车,载着带给婆家的礼物,二千里路开着导航不分日夜往婆家赶。因为不用挤公交,不用一次次的去车站排队购票,我们在路上的时间大为缩短。春节期间,婆婆逢人就说:“我广州的大儿子一

家回来了!”车就停在门口,给她增添了一份荣光。因为有了车,我回娘家拜年,走亲访友,也是说走就走,方便了很多。

2010 年 12 月 9 日零时,连接渡口两岸的荆岳长江大桥通车,我们不禁分外激动。等到当年的腊月二十八日,我们一家三口开着小车,作别了道仁矶渡口,转而向荆岳长江大桥驶去。据说,该桥日通行量达一万车次有余。走到桥中间,儿子打趣说:“过江是方便了,可惜吃不到渡口的麻辣鱼了哟!”

一晃八年过去了,今年我家换了更适合跑长途的新车,而高速路和新修的公路也增多了,出行更便利了。

这正是,吃水不忘挖井人,过河感恩建桥人;常忆当年等渡苦,更喜今日坦途宽。

我家的“春运史”

狗年话狗德

腊月

日子从日历上一页页撕去北风的手轻轻一翻一下子就迈进了腊月的门槛

回家,过年过年,回家再次成为人们舌尖上谈论的主题

乡下的腊月喜事多看迎亲的唢呐吹出的喜悦铺天盖地乔迁的鞭炮声噼里啪啦

窗花美丽,春联红艳农家饭菜和高粱酒的味道一起弥漫乡下的腊月年味儿渐浓乡下的腊月被团圆的幸福和喜悦一次次灌醉

年味

腊八到,年来到在乡下,腊八总是最先拉开过年的序幕一碗浓浓的腊八粥,就打开了年的甜蜜

乡村,一本厚厚的线装书年,是其中最温暖的一个篇章这里的每一个文字,都是火焰的颜色这里的字里行间都透着幸福与喜悦

一张张返乡的车票,带回一个个漂泊的灵魂外面再好,又怎能比得上这家园的温暖而在这浓浓年味儿里返乡心中的感觉啊,溢于言表

年味儿,就是一杯陈年的老酒我的心,躺在这里酩酊大醉

回家过年

收拾行囊,回家过年此时不说成与败,不说得与失

握紧回家的车票做一次最幸福的回归在外打拼的一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一年的奔波忙碌一年的得失荣辱此时都要在家园里被分解被分享

父亲酿的老酒,足以祝贺你的成功母亲做的饭菜,足以抚慰你的失意这舌尖上的味道啊,不就是我们魂牵梦绕的乡愁吗

回家过年,我在家园浓浓的乡情里沉醉不醒

过年感怀

此刻,就连空气里都透着过年的喜悦刚刚炸响的鞭炮,内心的喜悦还在柴门的里外荡漾

一年未见,乡音是否依然未改一年未见,乡情是否依然还浓见面时的那一声问候和祝福啊夹杂着浓浓的乡音,裹着浓浓的乡情就此让一阵寒风,望而却步

忘却一年的失意新的一年里,我祝愿所有的人平安健康,心想事成

回家过年

人,一定要有个目标

不妨过个环保年

■■路志宽

本报一作品入选《2017中国年度小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