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 暴风雪背后的生态变迁 -...

1
责编:李军 电话: (010)67112251 传真: (010)67113772 星期三 2016/01/27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E-mail:[email protected] 开卷 04 本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 邮编:100062 电话:67194786(总编室) 67127771(广告部) 发行部:67113791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字第8048号 年价:390 元 月价:32.50 元 零售:每份 1.50 元 人民日报印刷厂印 课程介绍 课程 1:超感大脑:注意力集中、想象力 提高、创造力增加; 课程 2:超感创作:文思泉涌,灵感创作; 课程 3:超级讲演:出口成章,超级演说; 课程4:超感书法:书写优美近似印刷体; 课程 5:超级速读:10 分钟读万字书; 课程 6:超感记忆:过目不忘,过耳不忘。 七大能量 强身健体,充满热情活力! 感觉温暖,激发创造能力! 增加自信,提高学习能力! 大爱无疆,培养情感智力! 强大心灵,增强沟通能力! 灵性开启,提升领导能力! 潜能开发,打开智慧之门! 学习时间 1 月 22—31 日 上课地址 北京花水湾温泉度假村 标间 300 元/晚含 2 人早餐 1 月 21 日全天报到 主办:北京超级大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超级大脑潜能报名 吴杰 18965300188 占宁 18555098161 卢路 13311551100 2016 年不能错过的事情 超级大脑潜能激活 改变你父母、爱人、自己、孩子一生机会 冬至过后万物萧索,气温逐渐降 低,纷纷扬扬的大雪相伴而来。无 论是鹅毛般的雪片,还是毛茸茸的 雪花,都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然 而疯狂的暴风雪,就令人眉头紧锁, 望而生畏,但从整个生态系统来看, 暴风雪则是一种常见的气候现象。 在北半球,如果长期没有暴风 雪,那气候必然是反常的。《耀眼的暴 风雪:气候变化会减少雪暴吗》是本 新知科普书,从科学的角度,把暴风 雪有关的常识讲了个明明白白。 本书作者迈克尔 · 阿拉贝是英国 著名的科普作家,共出版了四十多本 自然史和环境科学方面的书。本书 对于暴风雪的介绍,并没有像教科书 那样循规蹈矩,而是以轻松、欢快的 笔触,进行形象的表达。从气候学的 专业角度而言,暴风雪也叫雪暴, 是-30℃以下大降水量天气的统称, 且伴有强烈的冷空气气流。 隆冬时节,云中的温度低于零度 时,云中的小水滴便会结冻。当它们 撞到其他的小水滴时,就变成了雪。 当它们继续与其他小水滴或雪相撞 而变得太大时,就会奔向大地。客观 来讲,雪是无害的,然而当风速达到 每 小 时 五 六 十 公 里 ,温 度 猛 降 -30℃ 之下后,并汇聚大量的雪时,暴风雪 便形成了。 在暴风雪的环境里,能见度不到 一千米,我们可以在内心感受一下: 在这样的环境里,所有的浪漫和诗意 其实非常脆弱的。在现实世界中,最 大的暴风雪到底有多大?可惜气候 的历史,不像人类的历史记载那 么精确。从最近的历史来看, 是1977年7月下旬美国水 牛城和纽约周围地区的 那场暴风雪。书中 讲到,水牛城正 好位于美 国五大湖东部的雪带上,当时从加拿 大吹来的湿风以113千米的时速狂 奔5天,使得这两个区域的暴风雪足 足有9米高,这是气候历史上有记载 以来最猛烈的暴风雪。然而这场罕 见的暴风雪,为什么会发生在夏季? 30多年过去了,气候学界依然众说 纷纭。 迈克尔 · 阿拉贝告诉我们,暴风 雪有两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大雪威 猛,持续的时间长。其次是伴随着持 续不断的狂风。在常规的生态系 统中,暴风雪无所谓好与不好,但 是和人类发生交集时,暴风雪就是 自然灾害。我们对2008年中国南 方的冰雪灾害记忆犹新,但是对于 青海省1974年10月~1975年3月的 特大暴风雪却记忆模糊。这场暴风 雪灾害持续5个月之久,最低气温 在-30℃多度。在这样的气候环境 中,所有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都 受到直接影响。 由于平时的疏忽,很多自然灾害 突袭时,我们经常是惊慌失措,不知 如何应对。如何迎战暴风雪,这是一 个问题。 书中讲到,各国都有不同的办 法。比如美国,通常在暴风雪来临 前,气象部门会提前发出“灾难性天 气”警告。几乎所有媒体都会提醒人 们减少外出,注意保暖。暴风雪到来 时,会临时取消环卫工人的休假,要 求他们坚守岗位,应对风雪。为保证 道路交通运行,许多播撒融雪剂的车 辆都是严阵以待。而俄罗斯作为严 寒国家,遭遇暴风雪是家常便饭。在 暴风雪到来时,很多城市都有各种专 业车辆清除冰雪。 邻国日本,由于很多地方地势崎 岖,日本人特意研制出专门的除冰 车。另外,在公路多坡、桥的地 方,路边常可看到一个个标有“自 由取用”字样的黄色塑料箱。这些 塑料箱里装的都是融雪剂,供人们 无偿使用。 暴风雪是一种极端的气候,如果 生态系统遭到人类的破坏,暴风雪的 常态就会被打破,要么是频繁而至, 要么是很少降临。至于《耀眼的暴风 雪:气候变化会减少雪暴吗》书名中 的追问,这其实是一个不能草率回答 的科学难题。对于气候中的很多现 象,比如暴雨、干旱、狂风、干旱、大雾 等,都和人类的行为有直接关系。人 类在瞬息万变的气候面前,其实根本 没有招架之力。 保护生态、善待自然、呵护环境, 这才是人类的应有之举,也是唯一能 做的。至于人类到底有没有能力抵 制耀眼的暴风雪,这是一个无需回答 的伪问题。 图书简介 书名: 《耀眼的暴风雪:气候变化会 减少雪暴吗》 作者: 迈克尔 · 阿拉贝 译者: 戴东新 出版者: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 年 10 月 相关图书推荐 相关图书推荐 是环境的变化诱发了极端天气的发 生吗?是沙漠的地理位置增加了它发生 尘暴的风险吗?《极端天气》以丰富的细 节以及海量的高清图片,描绘并审视了 这个星球上最具破坏力的各种灾害,包 括空气质量恶化、热浪、寒潮、暴雨、暴 雪、冰雹、沙尘暴、飓风、龙卷风、洪水、干 旱、山火、火山爆发及全球变暖,并以真 实的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为线索,解释了 整个气象系统的运作方式。 作者:【 H · 迈克尔 · 莫吉尔 译者: 张立庆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 年 2 月 本书从全球气候模式及其局限性、 强迫与反馈、古气候与近期气温、冰冻 圈、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10个方面,较 为全面地介绍了非政府国际气候变化研 究 组(NIPCC)组 织 撰 写 的《气 候 变 化 再 审 视》2009 年 和 2011 年 报 告 的 主 要 观 点,以大量的气候变化实例和研究案例 介绍了不同于主流科学观点的研究认识 与结论。 作者:【 C.D.伊狄梭 R.M.卡特 S.F.辛格 译者: 张志强 曲建升 段晓男等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 年 5 月 早在两千多年前,屈原带着对大自 然的疑惑写下了《天问》,而庄子把大自 然描述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 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古人 关注天地、四时、万物的空间、时间的相 互关联。大自然的结构、规律和关联是 客观存在的。《天问—谁驱使了气候变 化?》希望通过“天地之美”,“四时之法” 和“万物之理”,认识气候变化,探索其驱 动原因。 作者: 钱维宏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 年 1 月 图书简介 图书简介 ■ 图书简介 暴风雪背后的生态变迁 ◆陈华文

Transcript of 开卷 暴风雪背后的生态变迁 -...

Page 1: 开卷 暴风雪背后的生态变迁 - epaper.cenews.com.cnepaper.cenews.com.cn/html/1/2016-01/27/04B/2016012704B_pdf.pdf · 潜能开发,打开智慧之门! ... 超级大脑潜能报名

责编:李军 电话: (010)67112251 传真: (010)67113772 星期三 2016/01/27

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BookE-mail:[email protected]开卷04

本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 邮编:100062 电话:67194786(总编室) 67127771(广告部) 发行部:67113791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字第8048号 年价:390元 月价:32.50元 零售:每份1.50元 人民日报印刷厂印

课程介绍

课程1:超感大脑:注意力集中、想象力提高、创造力增加;

课程2:超感创作:文思泉涌,灵感创作;课程3:超级讲演:出口成章,超级演说;课程4:超感书法:书写优美近似印刷体;课程5:超级速读:10分钟读万字书;课程6:超感记忆:过目不忘,过耳不忘。

七大能量

强身健体,充满热情活力!感觉温暖,激发创造能力!增加自信,提高学习能力!大爱无疆,培养情感智力!强大心灵,增强沟通能力!灵性开启,提升领导能力!潜能开发,打开智慧之门!

学习时间

1月22—31日

上课地址

北京花水湾温泉度假村标间300元/晚含2人早餐1月21日全天报到主办:北京超级大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超级大脑潜能报名

吴杰18965300188占宁18555098161卢路13311551100

2016年不能错过的事情

超级大脑潜能激活

改变你父母、爱人、自己、孩子一生机会

冬至过后万物萧索,气温逐渐降低,纷纷扬扬的 大 雪 相 伴 而 来 。 无论是鹅毛般的雪片,还是毛茸茸的雪 花 ,都 给 人 无 限 想象的空间。然而疯狂的暴风雪,就令人眉头紧锁,望而生畏,但从整个生态系统来看,暴风雪则是一种常见的气候现象。

在北半球,如果长期没有暴风雪,那气候必然是反常的。《耀眼的暴风雪:气候变化会减少雪暴吗》是本新知科普书,从科学的角度,把暴风雪有关的常识讲了个明明白白。

本书作者迈克尔·阿拉贝是英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共出版了四十多本自然史和环境科学方面的书。本书对于暴风雪的介绍,并没有像教科书那样循规蹈矩,而是以轻松、欢快的笔触,进行形象的表达。从气候学的专 业 角 度 而 言 ,暴 风 雪 也 叫 雪 暴 ,是-30℃以下大降水量天气的统称,且伴有强烈的冷空气气流。

隆冬时节,云中的温度低于零度时,云中的小水滴便会结冻。当它们撞到其他的小水滴时,就变成了雪。当它们继续与其他小水滴或雪相撞而变得太大时,就会奔向大地。客观来讲,雪是无害的,然而当风速达到每小时五六十公里,温度猛降-30℃之下后,并汇聚大量的雪时,暴风雪便形成了。

在暴风雪的环境里,能见度不到一千米,我们可以在内心感受一下:在这样的环境里,所有的浪漫和诗意其实非常脆弱的。在现实世界中,最大的暴风雪到底有多大?可惜气候

的历史,不像人类的历史记载那么精确。从最近的历史来看,

是 1977 年 7 月下旬美国水牛城和纽约周围地区的

那场暴风雪。书中讲到,水牛城正

好 位 于 美

国五大湖东部的雪带上,当时从加拿大吹来的湿风以 113 千米的时速狂奔 5 天,使得这两个区域的暴风雪足足有 9 米高,这是气候历史上有记载以来最猛烈的暴风雪。然而这场罕见的暴风雪,为什么会发生在夏季?30 多年过去了,气候学界依然众说纷纭。

迈克尔·阿拉贝告诉我们,暴风

雪有两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大雪威猛,持续的时间长。其次是伴随着持续不断的狂风 。 在 常 规 的 生 态 系统 中 ,暴 风 雪 无 所 谓 好 与 不 好 ,但是和人类发生交集时,暴风雪就是自 然 灾 害 。 我 们 对 2008 年 中 国 南方的冰雪灾害记忆犹新,但是对于青海省 1974 年 10 月~1975 年 3 月的特大暴风雪却记忆模糊。这场暴风

雪 灾 害 持 续 5 个 月 之 久 ,最 低 气 温在-30℃多度。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中,所有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都受到直接影响。

由于平时的疏忽,很多自然灾害突袭时,我们经常是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如何迎战暴风雪,这是一个问题。

书中讲到,各国都有不同的办法。比如美国,通常在暴风雪来临前,气象部门会提前发出“灾难性天气”警告。几乎所有媒体都会提醒人们减少外出,注意保暖。暴风雪到来时,会临时取消环卫工人的休假,要求他们坚守岗位,应对风雪。为保证道路交通运行,许多播撒融雪剂的车辆都是严阵以待。而俄罗斯作为严寒国家,遭遇暴风雪是家常便饭。在暴风雪到来时,很多城市都有各种专业车辆清除冰雪。

邻国日本,由于很多地方地势崎岖,日本人特 意 研 制 出 专 门 的 除 冰车 。 另 外 ,在 公 路 多 坡 、桥 的 地方 ,路 边 常 可 看 到 一 个 个 标 有“ 自由取用”字样的黄色塑料箱。这些塑料箱里装的都是融雪剂,供人们无偿使用。

暴风雪是一种极端的气候,如果生态系统遭到人类的破坏,暴风雪的常态就会被打破,要么是频繁而至,要么是很少降临。至于《耀眼的暴风雪:气候变化会减少雪暴吗》书名中的追问,这其实是一个不能草率回答的科学难题。对于气候中的很多现象,比如暴雨、干旱、狂风、干旱、大雾等,都和人类的行为有直接关系。人类在瞬息万变的气候面前,其实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保护生态、善待自然、呵护环境,这才是人类的应有之举,也是唯一能做的。至于人类到底有没有能力抵制耀眼的暴风雪,这是一个无需回答的伪问题。

图书简介

书名:《耀眼的暴风雪:气候变化会减少雪暴吗》

作者:【英】迈克尔·阿拉贝译者:戴东新出版者: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 年 10月

相关图书推荐相关图书推荐

是环境的变化诱发了极端天气的发生吗?是沙漠的地理位置增加了它发生尘暴的风险吗?《极端天气》以丰富的细节以及海量的高清图片,描绘并审视了这个星球上最具破坏力的各种灾害,包括空气质量恶化、热浪、寒潮、暴雨、暴雪、冰雹、沙尘暴、飓风、龙卷风、洪水、干旱、山火、火山爆发及全球变暖,并以真实的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为线索,解释了整个气象系统的运作方式。

作者:【美】H·迈克尔·莫吉尔译者:张立庆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 年 2月

本书从全球气候模式及其局限性、强迫与反馈、古气候与近期气温、冰冻圈、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 10 个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非政府国际气候变化研究组(NIPCC)组织撰写的《气候变化再审 视》2009 年 和 2011 年 报 告 的 主 要 观点,以大量的气候变化实例和研究案例介绍了不同于主流科学观点的研究认识与结论。

作者:【美】C.D.伊狄梭【澳】R.M.卡特 【美】S.F.辛格

译者:张志强 曲建升 段晓男等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 年 5月

早在两千多年前,屈原带着对大自然的疑惑写下了《天问》,而庄子把大自然描述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古人关注天地、四时、万物的空间、时间的相互关联。大自然的结构、规律和关联是客观存在的。《天问——谁驱使了气候变化?》希望通过“天地之美”,“四时之法”和“万物之理”,认识气候变化,探索其驱动原因。

作者:钱维宏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 年 1月

■图书简介

■图书简介

■图书简介暴风雪背后的生态变迁◆陈华文